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文素养在空乘专业课中的建设

人文素养在空乘专业课中的建设

摘要:我国民航发展迅速,民航人力市场对于空乘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需求标准也越来越高,特别注重应聘人员人文素养的水平,而这恰恰是高职空乘专业教育的短板。文章主要针对这一现状,从专业课师资、专业课程、空乘学生三个方面进行阐释,提出了人文素养在专业课中的建设建议。

关键词:空乘;人文素养;专业课程;建议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早在2008年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航局党组织就已经提出了全国推进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想要真正实现转变,作为软实力的民航从业人员的素养水平就起着重要作用。

一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人文素养需求

由于社会发展对于民航从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民航类职业教育也焕发出蓬勃生机,民航类职业院校与普通职业院校的民航专业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但专业建设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善。民航强国不仅是民航企事业单位等进行文化建设,作为直接向民航企事业单位输送人才的民航院校,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研究、建设与引领作用。时隔民航强国战略提出已经十年光阴,而民航院校或职业高校民航院系的文化建设却大部分停留在课外活动上,对于学生的内在素养建设少而不精,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而从用人单位的感受来看,在进行社会招聘时,参与招聘的本科院校学生较多,通过率较高,通过该渠道进入单位的人员普遍都素养较高,只是缺乏专业性知识需要加强岗前培训;而通过校招渠道进入单位的人员普遍素养相对较低,优势在于专业技能提前学习过,上岗的最初阶段对工作专业性方面掌握较快。但从空乘人员在航空公司长远的发展来看,飞行达到一定时间后,技术水平会产生持平现象。拥有较高人文素养的空乘人员在职位晋升、航班活动的策划和执行上都有更具竞争力;从航空公司的文化建设上看,文化建设与建设设施的主体都是企业员工,而旅客对航空公司的文化印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空乘人员展现出来的人文素养,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已经从能胜任空乘工作转化为对高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渴求。现在,很多航空公司在打造航班文化时,因为乘务员不具备一定的文化常识而闹出笑话的新闻屡见不鲜,同时也引来一定的社会负面舆论,导致公司形象受损。所以,职业院校空乘专业的建设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变成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空乘专业课中人文素养建设现状

人文素养版块在空乘专业课中所占比例较低,甚至没有,呈现出专业课与人文素养培养完全割裂的状态。人文素养教育在专业课中出现的形式随意,无系统无组织架构。空乘专业课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缺失,无法实现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浸染。学校对专业教师的招聘标准大多停留在技术等级的要求层面,对教师的考察往往都只关注教师的技术传授,而对于教师的人文修养却少有要求或没有要求。学生对空乘人员的职业岗位认知停留在表面,认为只要外形条件足够好,能操作机上设备,能掌握工作流程就可以胜任空乘人员,实则不然。空乘教育属于职业性教育,学生普遍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对事物的认知不够长远,所以在人文素养的缺失上比较明显。在专业课程中进行人文建设,就是遵循“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原则”。以专业课程带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提升,将专业课提升到素质目标实现的高度。

三关于人文素养版块在空乘专业课中建设建议

爱因斯坦认为:“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也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有鲜明的理解力。”可见人文素养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人文素养在空乘专业课中的建设主要从专业课教师特性、课程本身特性、学生特性三方面入手进行考虑,针对教学实施的主客体及教学环节进行建设。

(一)积极开展校内外活动,促进专业课程师资人文提升

在高校承担空乘专业课程的教师都具有民航从业经历,具有空乘岗位经验,短板在于学历层次相较于高校其他专业教师较低,人文知识基础相比较弱,对空乘教学的认识大都停留在技术传授的层面。所以,对于教师人文基础的夯实与建设也是势在必行。首先,从外部加强专业教师与其他人文专业教师们、专家们的联系,通过举办联合主题活动、人文教学交流等形式实现人文素养的学习。学会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学习,目前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图书馆也经常开展免费的人文专家免费讲座活动,高校可以依托这样的城市人文建设资源,合理利用,互利共赢。其次,从外部引进人文行业中具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人物来校开展讲座,进行人文版块的教师培训。利用学校招生、就业、学术交流资源,实现多高校、多企业、多专业间的资源互通,引人文大家、大咖进校园,为教师们树立“精神领袖”。再者,在教研室内部打造教师人文提升活动,展开教师群体的人文素养提升计划,将教学研讨与集体的人文提升整合在一起,将教学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开到茶艺馆、插花室、陶艺馆等人文艺术场所,不但完成了教师凝聚力的建设,还实现教师人文素养的浸染,体会到人文素养活动带来的精神享受与乐趣。最后,开展人文素养分享活动,建立教师人文阅读分享群等,可以利用当下的互联网资源建设阅读分享群,促使教研室内部的自我成长与探讨交流。

(二)围绕专业性课程特点,打造人文素养特色教学

从专业课程的角度上来看,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人文版块的建设:第一,人文版块的呈现的形式多样,包括案例呈现、课堂发言呈现、讨论呈现、课后作业呈现等多种方式,选择何种呈现方式要考虑到教学设计。例如在航空服务案例中加入对空乘、空保人员的职业道德等教育,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作为旅客角度的素养体现,对学生的素养培养不仅仅是局限于空乘职业,而是扩展到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素养提升。第二,人文版块设置在哪个教学环节且时间把控多久要作深入思考,有的人文版块可作课堂前引效果最佳,有的却设置在课后作业中最能体现学生的内化吸收效果。第三,空乘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体系是占据主要地位,注意人文素养的实践体现,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建立人文素养的实践版块,打造航班文化课程版块,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例如国学航班、汉服航班、诗词航班等,也可开展比赛,以赛促教,学生在模拟完成正常航班任务的同时又能实现中华经典文化的浸染,让人文素养直接在实践教学中变成亮点;第四,在专业课程的动态考核部分加入人文素养的考核版块,在课程目标建立时,不仅对知识技能目标提出要求,更要对素养目标提出要求。例如在关于航班急救课程里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心肺复苏或包扎的知识与技能的考核要求,对学生提出“人道主义”概念的考核要求,完成以知识、技能、素质三维度的考核,实现学生从“技术人员”向“高素质技术人才”转变。第五,专业课程资源的选择与人文素养挂钩。对人文素养与专业结合的经典案例的搜集整理与深入剖析,空乘专业课程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经典案例教学,从案例入手进行剖析教学,建立人文素养与专业内容相结合的案例集,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进行教学。

(三)把握空乘专业学生心理,开拓新型人文素养教学模式

大部分大学生都呈现出这样的心理特点: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完全定型,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可以按照航空公司空乘学员带飞模式,采取“一师多学生”的模式,实现课后的专业内容指导和人文素养提升的个性化指导。还可结合课程实践体系中的特色航班文化打造,以“师带生”模式开展专业课程比拼。综上所述,人文素养无论是在空乘专业的教育还是就业当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养的劳动者,而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也要高素养的人才去推动。人文素养对日益壮大的航空人力市场影响越来越大,这促使从事职业教育者特别是从事空乘这样服务型职业教育的教育者们紧跟时代,转变传统思路,看清市场需求形势,用心、用素养、用师者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跟随。

参考文献

[1]胥文玲.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探析——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发展的视角[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3):98.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张国阳.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问题的分析及应对策略.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2(9):143.

作者:刘亚 单位: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