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视觉化声乐教学分析

高校视觉化声乐教学分析

[摘要]声乐是一门运用多个人体器官发出美妙声音的艺术,这一特点决定了声乐教学是较为抽象的,学生既看不到各个器官的运动变化,也看不到音色的优劣情况,只能依靠想象和听觉。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尝试将声乐教学视觉化,通过真实物像的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歌唱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良好的歌唱效果。鉴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声乐教学视觉化的必要性和意义,就生理、意识、情感的视觉化呈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声乐教学;视觉化;必要性;视觉化呈现

一、声乐教学视觉化的含义

所谓声乐教学视觉化,就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方式,形象展示出人体发声器官的歌唱运动状态或音色效果,从而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把握,获得教学效果和演唱质量的提升。其是针对传统声乐教学中以听觉化方式为主而言的,比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的气息要深入而饱满,喉咙不能太挤。而究竟是哪样是深入而饱满的气息,哪样是喉咙打开的状态,学生并没有直观的认识和感受,只能在教师的口传心授下一点点地尝试。且不说教学效率的低下,稍有不慎便会对发声器官造成损伤,对后续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声乐教学视觉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将会给声乐教学质量带来质的提升。

二、声乐教学视觉化呈现的必要性

声乐被公认为是音乐艺术中学习难度最大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特有的抽象性、复杂性。在歌唱时,人体发声器官的运用状态和多个器官之间的协调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唱出的音色优劣也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教师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传达给学生。然而每一个学生生理发育、天赋秉性、基础水平等都是不尽相同的,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状况,师生双方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历经多次失败,才能将一个原本很简单的问题搞清楚、弄明白。而如果能够通过一些科学技术的运用,将教师讲述的内容以图片、视频、实物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看得清、摸得到,那么教学效率和效果就会得到本质的提升。比如可以利用三维动画的形式详细展示出歌唱时各个发声器官的运用状态,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映射后,就会自然按照这个标准去进行。又比如可以利用三维频谱图,对演唱效果进行分析,声带是否闭合、喉咙是否受到了挤压、是否带有鼻音等都会一目了然,教师和学生便可以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和完善。所以说,将声乐教学可视化,既是声乐学科的属性使然,也是声乐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理应得到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三、视觉化声乐教学呈现方式

1.生理的视觉化

众所周知,声乐演唱是一个生理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虽然多数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对这些器官的名称、运动状态等并不陌生,但是脑海中却始终缺少一张动态图,即各个发声器官最佳的协作运动状态。比如多数教师都会让学生贴着咽壁唱,但是学生对咽壁在哪里、怎样才算是贴着咽壁唱等问题并不明晰,只能凭借教师的描述和自己的感觉进行尝试,而这种尝试往往都是错误的,更多学生都片面地认为贴着咽壁唱就是哑着嗓子憋着唱。不但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也使发声器官受到了损害。反之,如果树立起了视觉化的理念,类似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具体来说,从学生入校后的第一堂课开始,教师就要借助图片和视频等对发声的生理结构进行系统而详细的讲解,每一个器官的位置、工作时候的状态、与其他器官的关系等,都要让学生亲眼见到,并深深地印在脑海中,经过不断的尝试和磨合,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声方式和状态。这对于学生整个声乐学习生涯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2.意识的视觉化

声乐演唱意识主要是指演唱的技术思维。传统教学中,因为不具备可视化理念和条件,所以教师的一些技术要求只能依靠语言来描述,比如像闻鲜花一样呼吸,声音要像一条线一样流畅。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是这种想象既是因人而异的,也是不准确的,实际效果与教师要求有着较大的差距。所以要通过可视化手段,将教师的这些要求呈现在学生面前。具体的实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依靠教师的肢体动作。比如学生在进行发声练习时,为了让学生保持声音的流畅和起伏有致,教师就可以利用手臂画出一条条波浪线,要求学生的声音走向与自己的动作走向相一致,学生真正明白了教师的要求,也就明白了该如何去做。其次是利用多媒体。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将一些技术要求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与学生的技术联系同步进行。由此可以让学生在心目中形成一个相应的标准,并自觉按照这个标准去努力。

3.情感的视觉化

情感是声乐演唱的灵魂,如果没有了情感,也就失去了声乐演唱的意义所在。这也是针对当下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不足而言。多数学生虽然能够熟练地演唱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作品,但是演唱效果却难以尽如人意,一曲听罢,总给人以干巴巴的味道,通俗地说就是“总觉得少些什么”和“不够味”,这种“少些”和“不够”,其实就是情感的缺失。所以必须要通过对作品的深入分析,体验作品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充分表现出来,才能感动自己并与观众形成情感共鸣。在这个体验作品情感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视觉化手段予以强化和丰富。虽然视觉化呈现也并不能够以量化的方式表明情感是否到位,但是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即演唱者通过视觉体验后能够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以《黄水谣》的演唱为例,虽然学生能够通过歌词,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有大致的把握,但是因为时代背景不同,所以难以从深层次上体会作品的多重情感。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与作品相契合的图片或视频。歌曲中先是描绘了黄河水急浪高、奔流入海的壮阔景象,然后展现出了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黄河岸边繁衍生息的场景,在一代代人的辛勤劳动下,黄河两岸早已是麦苗儿肥、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但是日寇到来后,往日的富足景象瞬间不再,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歌曲中描绘的景象,都可以借助于互联网,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当学生看到这些景象后,对作品的情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激发了自身的歌唱欲望,这种状态下的演唱则注定是充满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的。

4.音色的视觉化

音色是声乐演唱中变化最为丰富的因素之一,因为对于不同作品、不同唱法、不同演唱者来说,音色并没有绝对意义的正确和优劣,通常也很难通过语言描述清楚。于是在声乐教学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景象,教师需要花费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正和完善学生的音色,在一遍遍指出学生喉咙太挤、声带漏气等问题后,学生仍然没有予以有效的改正,使教学质量的提升陷入了瓶颈。所以亟须找到解决的方式和渠道。三维频谱图是近年来在一些专业艺术、音乐院校经常使用的科技设备和手段,通过三维频谱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学生是否做到了声带的闭合、有没有明显的共鸣、是否挤压了喉头、声音是不是稳定等,学生每唱一句,都会紧接着给出相应的数据图像,教师可以根据图像情况进行修正,直到获得完美效果为止。与传统的语言描述相比,计算机工具显然更加便捷和精准,特别是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素,只能借助于计算机这种高科技手段才能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获得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效果。演唱中的优点和不足一目了然,并知道下一步应该朝着哪个方向、以何种方法进行完善,其效果是传统教学所难以比拟的。相信随着声乐教育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声乐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声乐理论和教学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些新的、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都对声乐演唱和教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声乐教师来说,理应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运用和借鉴。本文所探讨的视觉化声乐教学,已经在声乐教学中得到了初步的运用,通过抽象向具象、听觉向视觉的转化,使多种声乐演唱知识和技能更加直观和生动,便于学生的体会和把握。也希望视觉化的理念和方法,能够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推动高校教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王梅.论声乐教学中的内心视觉[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2]林立君.“内心听觉”与声乐艺术[J].人民音乐,2001(07).

[3]李南箫.浅谈歌唱训练中的想象性创造[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04).

[4]王群英.歌唱训练过程中的层次性心理意境[J].韶关学院学报,2004(05).

作者: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