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策略浅谈

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策略浅谈

摘要: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衰落甚至消亡,对其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高校作为当代青年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也承担着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从高校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如何在收集信息与数据库建设、推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普及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网络资源平台、培养传承人才方面发挥其教育作用。

关键词: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发源与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具有各自独特地域性文化标志[2]。记录着一个民族的理想与智慧,展现了一种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与先进的创造力,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程,诞生了多种多样的文明和社会制度,给人类留下了绚烂的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国已有多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世界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不断的努力,形成了属于我国特色的“世界-国家—省—市及地县”五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并以相应的宣传、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支持和保护。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依托于人而存在,多以“活”的形式显现,因此在国家政府层面的保护基础上,个人与团体的传承也尤为重要。

一、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嫩江具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广泛的流域面积,途径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自古以来便孕育着汉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等多民族群体,经过历史和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已经形成了多民族融合、和谐共处的大环境,因此,嫩江流域具有丰富的多民族文化性,同时也衍生和发展出了特色文化、经济和生活环境。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体育、医药、习俗、手工技艺、实物与场所等方面,尤其侧重于个别少数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如达斡尔族舞蹈、满语;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如满族刺绣、绘画。近些年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嫩江流域传统的文化及特色逐渐被淡化,甚至有一些濒临消失,这对于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遗产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因此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扩大社会参与度,分级规划、合理保护、重点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缺乏有效的传承体系以及专业的人才培养。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从事传承的专业人才紧缺,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仍需要政府与社会更多的扶持与关心。

二、高校传承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策略

《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强国战略,要求复合型人才具备过硬的职业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坚实的基础技能、勇于大胆创新的品质[3]。这些大都是通过高校阶段的教育逐步实现或打下基础的,也是高校教育的目标和关键。这就要求高校在完成基础知识的传授、科研思想的启发的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人才培养中,承担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重任。通过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生活积累等方式,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当代大学生能了解“非遗”、接近“非遗”、热爱“非遗”、继承“非遗”,最后才能通过创新来发展“非遗”。这是高校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在收集信息与数据库建设、推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普及特色校园文化及、发展网络资源平台、培养传承人才方面发挥其教育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收集和数据库的建设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科研的服务部门以及文献信息中心,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保护、提供利用以及宣传、弘扬等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无法替代的作用。”[4]高校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资源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将其纳入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中,构建专题电子数据库,除了相关文献资料外,还可以加入图像、音频或视频数据资料,使抽象的电子数据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建设一个“有温度”的数据资料群,便于学生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写作及应用;可通过与博物馆、特色村落及相关民俗发展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论文、杂志、期刊等读物的馆藏数量,并筛选出优秀文章进行定期讲评;通过举办讲评、论坛、展览,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产生兴趣,从而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促使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与传承中。结合嫩江流域本土高校的特点,在进行数据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可以发动大学生参与,结合先进的“大数据”理论,在专业教师及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进行数据的检索工作,构建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板块数据库。

(二)推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段,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5],由于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经历和独特的思想理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增多,社会上的各种思潮与诱惑也随之增多,大学生思想与意识尚未定型,很容易受其影响甚至被侵蚀,尤其是消极颓废的思潮,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些所谓“躺平青年”“佛系青年”,这对于社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想要改善甚至扭转这一情况,就要通过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而高校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高校的教育,促使大学生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根本上让大学生对历史、经济、文化有一个更明确的认知和了解,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及发展的步伐。同时可以树立大学生崇高的信念,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仁爱包容、爱国敬业的可贵品质,加强“文化自信”,并为实现心中崇高的理想信念而努力奋斗。嫩江流域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区域,其非物质文化受多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将嫩江流域非遗文化融入嫩江本土高校,成为思政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强化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还可以将其融入到高校的课程思政中,结合专业和地域特色,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普及特色校园文化

除了日常育人和教育宣传,高校还要利用多种形式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大学生传承非物质文遗产的意识,营造具有“非遗”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到日常学习的理论与亲身经历的体验相结合,让大学生“面对面”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特殊魅力与文化熏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与高校文化相结合,就要求高校加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吸引力,主动继承并自觉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嫩江流域高校校园文化特点、民族分布情况,以及学生课程分布、日常生活规律等,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学校发展方面,组建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或科研基地,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资金,推动“非遗”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不同专业开展不同非文化遗产课程教育,例如对于体育学院的学生可以开展武术、杂技等相关课程,对于艺术类专业可以开展民族舞蹈、民族音乐等相关课程,对于食品类专业可以开设特色饮食等相关课程;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宣传栏等媒价对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将其真正地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在实践方面,结合地域特色,鼓励申报“非遗”相关的教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保护、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或个人进行奖励,激励大学生们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座宝库,逐渐发现其中的魅力。与此同时,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实地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或聚居区域,拜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切实调动大学生积极性,鼓励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例如在库木勒节宣传达斡尔族相关文化和传统,鼓励达斡尔族和其他民族学生参加,切实经历和耳濡目染,拓宽了大学生的眼界与视野,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四)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成为育人的重要渠道之一,信息技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与构建,这是传统的记录方式无法做到的,信息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发扬光大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互联网+教育”的运用也为高校带来的教育模式的革新,高校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时事动态,充分发挥利用网络平台教育优势,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题网站、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等媒介,丰富育人内容,切实履行教育部对于开展相关专业的要求。可以适当开展多媒体直播或VR体验,并采用在线平台推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方式,组织学生线上学习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知识吸收及相关知识体系的建立。结合本地高校教育实际情况,可以将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在线传播分为教师教育和学生体验两部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授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基础知识体系,将传统育人模式与现今比较流行的网络直播和VR技术相结合,更充分地体验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同时可以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可以开展网络电商平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产品营销,在给与大学生创业思路的同时,更好的向外界宣传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和魅力。

(五)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源于民间,我国多数高校并未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也未设立相应的专业,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仍处于空缺。高校要加强自身人才建设和培养工作,将已有的特色保留并逐渐发扬,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教育资源匮乏和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高校可以借鉴“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一方面派遣相关专业优势人才外出学习,获取相关理念、文化和实际操作经验,另一方面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组建“非遗”传承教育体系,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高校“非遗”育人工作,不仅丰富教育内容,而且为大学生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模式能够做到真正的“接地气”,让大学生真正接触到实实在在的技艺与文化。教育人才和师资水平的上升,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培养出更多的传承人才。嫩江流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及民族文化优势,结合本地高校现阶段教育实际情况,需要高校了解并调动相关教育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地域文化、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代入人才培养与教育中,激发更多的有志之士的传承之意。比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满族特色工艺品的制作、蒙古族游牧民族的生活体验等活动就具有很明显的积极意义,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鄂温克村落、纪念馆等,身临其境地了解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继承和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灵魂,它是我们与过去衔接的纽带,需要我们继承和进一步发展。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嫩江地域的重要文化与民族支撑,值得大力推广和继承发扬,作为本地高校,更应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更新教育理念和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传统文化与民族自豪感相结合,在校园文化方面要做到专业设置与校园宣传活动相结合,在人才方面要做到自身人才建设与人才引进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扩大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中的认知程度,让大学生能够主动接受、主动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对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促使他们接过传承的接力棒,并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10-16.

[2]周大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美育中的融合参与[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

[3]王艳丽,等.高校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与措施———以嫩江流域少数民族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3).

[4]王思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其价值及路径为重点[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2).

[5]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东南文化,2021(3).

作者:田欣 刘焕利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