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及路径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及路径

摘要: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校精神的一种群体性文化。高校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的教育、文化、经济等条件下,由学校师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共同努力形成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高校体育文化功能具多样性,文化发展方向则以人文性为核心多元化发展,建设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应在人文性统帅下,深基础,运用新传媒技术和手段大力推进。

关键词:国际化;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方向;路径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功能

1.娱乐休闲功能

体育在形成的最初阶段,即古代开展民间和民族体育阶段,大部分体育活动项目都是用来消遣娱乐的,在技艺表演、宗教仪式及庆典节日中出现,人们的生活得到丰富和调节。高校大学生课余时间较多,高校体育文化的娱乐休闲功能得到发挥,高校大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在身心得到娱乐的同时,也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

2.导向功能

高校体育文化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因此,高校体育文化具备导向功能。高校如果形成了一种追求健康体质、合作团结精神、顽强拼搏意志的意识,文化的导向功能就能全面发挥出来,进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高校体育活动中来。

3.凝聚功能

高校开展的体育活动基本上都是通过校级、校内、班内形式展开,高校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交际面得到拓宽,集体荣誉感得到培养,这都是文化凝聚功能的一种体现。比如,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每年都会有一支高校队伍胜出,这支高校队伍就会成为高校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内心都会因为自己是获胜高校中的一员而自豪,学校凝聚力高涨,这种凝聚通过引导会转化为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2]。

4.育人功能

高校体育文化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能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因此,高校体育文化具备德育功能,高校体育文化能让学生的各器官得到锻炼,身体生理机构和形态得到完善,进而促进健康和体质的增强。高校体育文化能让学生感受动感美和身体美,通过体育运动学生不仅让自己的身姿更加健美,同时也利于自身独特气质的养成。

二、国际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方向

1.高校体育人文化价值观发展方向

高校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发展和创新能最好地诠释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就是以人为本。现今,政治体育和现今的社会发展已经出现不适应性,建设高校体育文化的本质要求已经演变为教师和学生权利的尊重及需求的满足,人文精神、人文理性及人文本质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本质,从而保障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必须以人文主义价值观作为建设发展方向[3]。

2.高校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方向

从理论的视角能够发现,不同高校之间的地域特点及发展进程都有所不同,高校的体育文化从本质上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但是,计划体制仍然对我国高校的教育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政校一体,驱动政策模式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高校行政部门提出的规定化动作——体育文化建设内外动力相对缺乏[4]。当前经济国际化环境及传统和创新并重思想引导背景下高校文化的超越性和批判性,使大学体育文化内源性动力出现变化。相应的,世界体育文化对我国体育体制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体育正向国际化靠拢,这属于高校体育文化的外部推动力。所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在内、外驱动力促发下必须作出改变,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文化急需向民族化、国际化、科学化及人文化方向迈进。

3.高校体育文化创新化发展方向

国际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想要取得突破性成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意识才能使高校始终保持向上勃发的一种态势。社会文化的先驱从高校开始,高校集合了全世界最前沿和先进的理念和文化,同时高校也具备社会上的任何组织所不具有的接受和融合文化能力,敢于对错误和未知的文化领域进行探索和挑战,能够以最睿智和敏锐的态度去看待文化的发展[5]。所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应当将创新发展摆在核心位置,要以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要求为基点,积极挖掘体育文化,重构和选择利于高校发展的体育文化体系,建设具有风格别致、底蕴深厚的高校体育文化。

三、国际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有效建设路径

1.建设独具魅力的高校物质文化

国际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承和见证都需要物质文化的支撑,加强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刻不容缓。20世纪末,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开办和建设,各个地区的高校数量不断增多。新建高校为了打造学校独有的体育文化气息,大力兴建雕塑、人造风景、体育健身场所、运动场和体育馆。需要注意的是,物质文化的构建并非只是高校生活、科研及教学相关的物质构建,这些事物并非文化,无法将学校的个性和文化定位体现出来,也无法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彰显出来[6]。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必须经过高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在长期的工作、授学及学习中赋予其思想,将体育精神融合其中才能得到发展,这样才会形成带有高校自身特点的体育物质文化。高校体育物质文化不一定要有别出心裁或者高大上的建筑。所以,高校应当传承高校发展,将曾经见证过高校重大事件或具有历史文化的事物保存下来,这样才能将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出来。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北京大学红楼,当年、和蔡元培都曾经在这里办过公。这样的建筑才能体现出高校物质文化,因此,高校应当对高校体育物质文化进行完善和优化。

2.积累高校体育文化

文化的发展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不断积累、传承和创新。由此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积累深厚的体育文化,也可以理解为,积累的体育文化越多、越丰富,其发展也就更加迅速,质量更高。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速度和高校是否积累足够的体育文化有直接的联系。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一所高校其文化底蕴不够深厚,要想创造出新的文化是非常困难的。可以将底蕴理解为一种积累和传承,对历史的挖掘是创造文化的必要条件,如果单纯地以为只是策划一些LOGO文化,快餐式文化,这样的校园体育文化必将是泛化和虚化的,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也不利于高校师生践行体育行为和体育理念。人们所熟知的1997年清华跳水队为了形成清华独有的跳水文化品牌,在2008年通过对簿公堂而消失的事件,就是因为当时清华跳水队没有群众的支撑,同时相应的跳水文化体系也没有良好地建立起来,造成当时局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对清华跳水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为只要引进几名运动员和水平较高的教练员的短期行为,就能打造独有的体育文化,显然结果已经证明了这是不可取的[7]。同样的案列:20世纪中叶,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为了表彰马约翰孜孜不倦为清华体育事业工作半个世纪,赞扬已经80岁高龄的他还坚持在教育岗位上,提出了“争取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这一口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这一口号已经成为一种思想和文化理念,并受到清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一致拥护。现今清华大学仍然传承着这一体育文化,国际化背景下,这一体育文化思想又有了新的创新,清华大学也赋予了其新的时代意义。虽然清华大学的两个例子是个案,但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积累体育文化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加强人文主义精神软环境建设

文化层次理论将文化划分为3个层面,分别是基本假定、价值观及人造物。同样,在建设高校体育文化中,也可以将其化为3个层面,其中的体育文化软环境建设就是中层和内层,可以将体育文化软环境看作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一种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能直接或间接地对体育文化发展产生一定作用,也能平衡高校体育文化体系中能量和物质的互相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文化建设方向。立足于生态角度去看待高校体育文化,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及生存,需要全面研究高校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生态、社会氛围及当时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意识理念始终受环境的同化或者异化,两者能力都在互动中得到转化。高校内层体育文化指的是体育的文化氛围、道德观、审美观及价值观,内层文化可以看做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而内层文化发展需要外层文化来承载。体育文化的中层基本上是在宏观上得以体现的,包括高校体育的各种奖励管理制度、社会服务制度、宣传文化制度、竞赛训练制度、体育文化课程制度及和体育相关的各种课程制度等,体育文化中层是大学进行变革的起始,也是保证体育文化内层得以实现的关键,能对内层文化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产生影响。不管是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亦或是价值观,都应当对健康价值和生命意义进行考虑,而人文主义建设正符合了这种要求。比如,清华大学倡导爱国主义、锻炼身体;北大倡导丰富校园文化、培养体育精神;耶鲁大学倡导运动不针对个人;哈佛大学生倡导体育人人参与等。这些体育文化无疑都体现出了一种人文主义精神的目标和价值追求。高校务必要加强人文主义精神软环境建设,这样才能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发展的动力,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才能被激励,师生素养得到塑造和发展[8]。

4.充分运用新媒体进行宣传

高校体育中能对学生体育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基本上有四种,一是学生的兴趣爱好;二是网络媒体影响;三是周边同学和教师的影响;四是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由此可见,网络媒体对学生参与体育和体育行为有巨大的影响。现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学生群体成为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主要力量,所以,高校在建设体育文化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将校园网络和无线平台及互联网有效结合起来,建立动态实时数据平台,将学校体育活动以数据的形式传播给学生。建立高校体育网络平台打破了传统宣传模式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同时体育网络平台的建立也可以成为高校体育文化的标志,如果高校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新媒体网络平台,那么掌握的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也无用武之地。所以,应当充分挖掘新媒体网络工具的广泛性、自主性、协作性、共享性、交互性及开放性特点和优势,建立符合学校特征和体育文化特点的网络平台。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搭建,能进一步提升国际化下高校体育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运用新媒体网络手段进行宣传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搭建的网络平台技术手段过于粗糙,缺乏体育文化宣传板块,缺乏网络平台管理人员,管理力度欠缺等。高校应当借助网络新媒体的优势,积极宣传本校的体育传统、体育精神、体育人物及体育口号和标志,应当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相关的制度,同时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络平台管理中来,鼓励学生对网络平台进行浏览,提出建议和意见。

5.融合接纳多种体育文化

从文化视角看,社会和大学对文化的选择实际上是相同的。高校怎样选择文化的方向受到社会主流文化及社会需要的影响,同样高校通过对文化的吸收和创造,对社会上的一些文化进行批判,一定程度上使社会文化的内涵得到发展和丰富,社会系统的价值方向和定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当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推进,高校资源重组和整合的新态势要求原先的封闭式和象牙塔式发展和建设必须作出改变,这些条条框框已经不能对高校吸收和同化外来文化产生限制,相应的外来文化也不断影响着高校体育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体育文化不仅只是定位于校园中,和世界各学校的体育文化融合也势在必行。高校体育文化是由特定的文化及特定的人群发展起来的,和其他文化圈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在实际融合和接纳社会及外来体育文化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冲突。高校应当积极面对这种冲突,这也是高校体育文化创新的一个契机和动力源泉。

四、结语

高校应当对国际化的内涵有充分的掌握和了解,认识当前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才能形成长效、科学的发展态势,为选择正确的高校体育文化发展道路奠定基础。高校应当立足自身实际,用创新的态度建设体育文化,积极迎合外来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冲击,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对高校体育文化进行宣传,为高校文化和谐体系的构建,为引领社会体育文化发展方向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红生.文化概念的考证与辨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

[3]黄宗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试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地位[J].新视野,2012(1).

[4]王松奇.“国际化”源流考[J].银行家,2014(9).

作者:杨潞然 单位:长治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