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我国高校规模和学生数量不断攀升。从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学生管理现状上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仍然处于较低层次和水平,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研究对象,从人文关怀内涵及其与制度管理之间关系分析入手,探究高校管理实现人文关怀的策略与路径,以有效促进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水平实现改善和提升。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管理观念;柔性管理;法治

近十年,我国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与优化,同时在生源层次与生源质量方面也逐渐趋于多元化。根据大学生人数增长速度来看,现阶段我国是世界上大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但在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化发展和学生数量的增长过程中,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问题和矛盾也愈加凸显,使得一些原本并不尖锐的高校学生管理问题变得尖锐起来,且对高校的发展产生制约。为此,需加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同时探寻更有利的人文关怀管理措施和途径,为我国高校学生眼前及后续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一)重视高校自身实现需要,忽视学生发展需求

结合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所遵循的观念,仍然是传统强调以制度强制约束的刻板观念,未能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基本要求,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片面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强制约束,而未能从人文关怀角度进行感召。同时,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本质与目标、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等关系也未能正确认知和理清,致使高校在管理学生工作上存在认识偏差、过度管理等现象。这种单纯依靠刚性管理缺乏柔性管理的学生管理观念,易导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不断激化,阻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正常推进。为此,有必要针对高校现行的学生管理观念进行更新与改革,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人文关怀,从而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矛盾日益激化问题。

(二)对大学生思想情况掌握不足,缺乏人文关怀

大学生思想情况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法治观及道德观等。这些共同决定其对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和对学生管理制度的具体认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且在各类文体活动中渗透较少,导致学生无法与之产生共鸣。同时,高校管理者在制定和实施相关管理政策过程中,对学生非智力性因素考虑不够,制定的管理政策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二是缺少对大学生慎独、自省的引导,导致各项管理工作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际所取得的引导效果寥寥,尤其缺少对学生慎独与自省意识的引导。

二、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之间的关系

所有制度的设计与运行,其初衷与归宿都在于保障人权。从表面上看,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二者似乎相互矛盾、相互对立。两者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制度管理重视行为控制,人文关怀讲求动机约束,前者借助外部强制手段,后者依靠主体自律作用。但在高校实际管理中,二者又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现代教育管理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但要确保组织工作正常、高效地运行,又必须通过制度规范。因而,在剖析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简单地将其二者对立,而应当进一步提升认知高度和层次,透过制度管理来维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正常运行,做到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二者共生、共融、共存、共建。具体而言,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步阶段应依靠制度规范来确保运行,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人文关怀,否则易陷入混乱无章的管理困境之中。当学生管理工作步入正轨之后,则需要发展与提升,这时应当更多地采用情感关怀手段,使其在思想上和心理上主动加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三、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路径探析

(一)贯彻“生本”理念,实施柔性管理策略

在新形势下,高校在推进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都应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关注学生主体发展,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作用发挥,在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及时转变传统滞后的管理观念和方式,而采取科学化、人文化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同时,在“生本”管理理念指导下,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刚性管理措施和方法及时剔除,并引进以情感教育、人文关怀为主的柔性管理模式,在对学生实施管理的同时,也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关怀学生与爱护学生。

(二)学生管理工作融入人文关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强调以人为本,而人文关怀的内在实质也是以人为本,因而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不仅符合时展潮流,而且也符合市场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发展需要。为此,高校应当充分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重视学生个性化需求,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彰显高校管理工作的人文性、教育性、个体性、发展性与实践性,多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发力,解决人文关怀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与新情况,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效益实现最大化。在实施人文关怀具体操作实践当中,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创造良好的教育管理环境,培养高校教育管理者主动关怀学生的意识;二是创设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促进人文关怀目标的最终实现。通过师生友好互动、平等共处,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做人做事,完成由他律转为自律,最终实现学生管理人文关怀的最终目标,同时也让学生处于一种富有人情味的教育管理氛围当中不断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

(三)制度管理需重视学生的非理性因素

人文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重点需体现人文性特点,改变以往强硬的制度约束,转而采取友好的提醒、温情的互动等方式。因而,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时,要重视并突出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增加对学生的尊重度、理解度与包容度,避免实施不当惩罚损害学生利益,让学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柔性,更富有人文特性与情感色彩,从而获取学生对制度的认同感。为此,在实施制度管理时,需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体现人性化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其利益,是制度变得更具有“普适性”,从而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并确保其自觉遵守与执行;二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过程中,要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将学生的呼声与需求充分融入到制度当中,保证制度的实效性;三是文明性原则,学生管理者要从文明服务的角度出发,文明执行各项制度,切实落实“管理育人”工作。

(四)推进人文与法治协同管理

人文管理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彰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但要确保其有效落实,则需要通过法治层面来保障。即通过法治化管理的形式,实现人文管理与法治管理的有效对接,从而转换成为更具有制度性、规范性、程序性的法律保障,以此来真正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进程中,必须从实体、程序两方面进行规制,并不断完善救济制度,推进依法治校、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具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法治的阳光下接受照射与洗礼。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关键一环。对学生管理质量高低、水平优劣,不仅影响高校教育管理综合水平,而且也对构建和谐校园意义重大。为此,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深入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去查找问题,分析其主要成因,再结合人文关怀视域,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与措施,有效落实“生本”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刘顺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33-37.

[2]张炜平.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5):165-167.

[3]冯进.简论高校学生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辩证统一关系[J].经济师,2009(2):156-157.

作者:许瑞月 杨淑湘 单位:喀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