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优良学风培育建设机制探析

高校优良学风培育建设机制探析

【内容摘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的优良学风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针对应用型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通过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形成刚柔并济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通过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步互动教学模式;通过灵活多样的学风养成及形成建设机制,通过优良教风促进良好学风形成的长效机制,促进应用型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和建设,多信息融合,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优良学风形成,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立德树人;学风建设;教学管理

一、引言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高等教育教学实践进程中,通过对教育事业规律的不断探索,在认识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坚持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不断优化高校全过程育人以及全员全方位育人体制和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添砖加瓦。而应用型高校中本科教育过程是其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不仅要立足现在的形势和需求,还要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应用型高校要把立德树人,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作为其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基础,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目标,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提供坚实基础。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科技文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的优良学风是其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优良学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引导教师教书育人,构建学风形成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二、地方应用型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

从高校大学生的整体学风概貌以及升学就业去向追求分析,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求上进,负责任,肯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的显著特征,但仍然有小部分大学生存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以及生活态度不够积极上进,组织观念以及纪律观念较差的问题和现象;也存在部分学生学习动机应试倾向严重,对于考试考核方式的专业课理论知识学习重视,而忽略以应用能力锻炼培养为目的的实践教学环节;更有甚者追求享乐,在大学生活中沉湎于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的虚拟世界,严重影响大学的学业进程。也存在极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持之以恒从严执教,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书不重视育人的现象和问题,这都不利于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随着高等教育的教学规模的扩大,目前许多高校的办学条件升级与其办学规模不匹配,其师资力量的配化也比较紧张。高校的软件建设的诸多方面,从制度建设到师资引进,从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适用性、学生综合考评体系等都需深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因此,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优化优良学风培育建设机制,是应用型高校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和人才输出的必要条件,也是应用型高校的立校之根本。优化构建优良学风培育形成建设机制,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优化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对于提高其应用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应用型高校学风培育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优化学生管理制度,通过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培育优良学风。管理机制的优化和完善是构建形成学风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为刚性管理,比如坚持在新生中开展早、晚自习,目的是帮助新入学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习惯,但结果往往造成晚自习时间结束,教室中空无一人的现象,也有很多学生容易受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极少数不学习学生的负面影响;柔性管理机制的实施是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进步,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与学习过程考核以及期末考核有效结合,使得大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我要学习的氛围,对于促进高校的学生自我管理理念形成、优良学习风气的形成以及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对于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采用同步互动教学模式,形成主动学习氛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在逐渐减弱,在课堂上存在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课前课间玩手机,课上打瞌睡的现象。因此需要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来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对于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校,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积极引导并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其应用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努力的方向。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通过采用同步互动教学模式,突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同步不同时的脱节问题,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交互进行,通过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步互动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同步进行实践练习,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大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兴趣,又有利于大学生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完成实践能力的有效锻炼。通过利用软硬件平台和多媒体平台的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能动作用,构建课程同步互动教学系统,通过系统的集成交互特征,通过创建真实丰富的学习场景,实现课程的理论学习与操作设计过程的同步交互,使得学生思维与实践同步,使学生感受学习对象工作原理和实际工作过程,不断强化学生的理性认知,同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论教学过程和同步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将其转换成自身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是适合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的教学模式。

(三)优化学风形成模式,形成优良学风氛围。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朋辈教育往往起到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高年级学长的学习思路和方法,以及身边同年级同专业同学的学习状态都对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院系可以通过学业互助或者个体学业帮扶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提升学业成绩。通过优秀学生朋辈辅导,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业辅导,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互助作用形成优良学风。运用大数据思维,健全日常管理评价体系,加强过程考核在期末考核中的占比,通过定期课堂考核,引导学生形成全过程学习的习惯,而不是搞以期末考试通过为目标的集中突击学习,让学生全程处于良好浓厚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以“挑战杯”竞赛,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为载体,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度,使得大学生在科技竞赛实践中成长创新,提高创新应用能力,形成优良学风。通过宣传优秀学子就业创业、学习考研、科技创新等方面典型事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优良学风。

(四)教学融合相长,以优良的教风促进优良学风建设。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以自己阅历经验指导学生学习,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为学生授业解惑,以科学生动的教学过程激发大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高校学风形成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教师教风的引导,激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不仅潜心科研而且潜心教学,不仅能够言传而且能够身教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应用,优化教师教学质量的过程考核机制,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教师用心教,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以优良教风促进优良学风的培育和形成。

(五)多信息融合,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优良学风形成。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精神和灵魂,是汇聚师生思想、彰显学校形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是高校保持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3]。信息技术以及新信息传播媒介在各行各业中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传播渠道,同时也改变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新时代大学生是信息融合环境下新媒体使用的主要对象,也是校园文化服务的主要对象。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构成,以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时刻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应用型高校行业特色融合创新的手段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努力将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一种积极的物质、精神氛围,从外化行为到内化精神,逐步实现启迪、规范、引导和提升大学生对美好人格的追求,让校园文化培育成为大学生优良学风形成一个有效的、重要的途径。将学风形成融合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中,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题,以校园精神为积淀,让校园文化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成为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优良学风建设的需求。党的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4]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需要优良的学风保障,而优良学风的形成和建设需要常抓不懈,需要综合运用制度、教育、舆论等手段,从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综合施策,齐抓共管,同时还要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模式及机制的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大学生质量评价的体系和学业过程考核的体系,充分调动大学教师进行教书的同时同步育人的创造性,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努力形成校园文化从外化行为到内化精神的良好氛围,促进优良学风的培育形成,提高高校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前进[5]。

【参考文献】

[1]李欣.准确把握当代青年的特点,提升高校青年工作的实效性和创新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9,623(5):27~29

[2]王鸽.新时期做好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8,17:111~112

[3]胡华荣.弘扬人本理念提高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J].教育探究,2013,1

[4]朱吉政.培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J].现代教学,2017,24:20~21

[5]宗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结构性改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答记者问[J].人民教育,2017,z1:31~35

作者:于洪国 单位:滨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