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课堂管理下学风建设工作探析

高校课堂管理下学风建设工作探析

摘要:学风建设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也是高校发展永恒的主题。在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工作中,课堂管理是一项最基础的工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课堂秩序对于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培养浓厚的专业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促进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堂管理;学风建设;高校课堂

大学生成长成才靠学习,只有勤奋学习,努力增长本领,才能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风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焦点和关键,是“牛鼻子”,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良好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努力的精神力量,也是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无形资本。课堂作为学风建设的主战场,是高校发挥育人功能的主要阵地,发挥课堂的有效性是学生知识获取、学习习惯养成、思维构建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学风建设,首要的是要构建良好的课堂风气,规范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广义的课堂管理是对上课场所、环境及参与课堂人员进行一系列的协调、规范和控制的有效活动,狭义的课堂管理是在教师有目的进行教学活动时,采取多种积极行为正向调控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要包括教学互动、课堂纪律管理和课堂环境管理等[1]。除此之外,为创建优良的课堂学风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或师生共同达成的约定,也属于课堂管理的一部分。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管理风格,学生听课的主动性,课堂管理制度以及课堂环境等因素都会对课堂学风产生影响,在课堂管理中需结合学风建设工作实际,立足学生专业知识背景,针对目前出现较多的高校课堂问题,科学施策,多措并举,制定不同的课堂管理方案,从而保障良好学风的形成。

一、高校课堂学风乱象及具体表现

当前,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进步,多元文化交叉和融合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非主流的价值认知、快节奏的学习生活方式也越来越侵染着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养成。以学习为第一要务的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渐渐出现各种问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淡化。主要表现:第一,部分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教学学习效率降低。一是当前大学生缺乏一定的时间观念,上课迟到、课前课堂纪律混乱、吃早餐等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学生对课程知识预习不充分,难以理解老师讲课思路,跟上讲课进度,课堂与老师的互动仅限于老师的单向启发;三是学生课前状态与课时状态调整不及时,导致课上精神仍处于低迷消沉状态中或仍处于前一堂课的问题思考中,难以较快进入课堂听课状态,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另外,也有少部分教师备课不充分,对学生信息缺乏充分了解,在课堂上缺乏主导性,久而久之出现课堂师生交流互动少,纪律散漫,课堂氛围消极的现象。第二,手机依赖问题严重,挫伤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发展为学生在通信、娱乐、交友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教师可以利用手机学习APP为学习互动提供途径。但课堂上手机的使用也为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诱惑,当学生对所授课程不感兴趣,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或知识点听不懂时,很多学生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选择看资讯、玩游戏或刷短视频。久而久之,而且这种不良的学习风气也会传染课堂上其他学生,从而严重影响了课堂学风。除此之外,网络学习资源的共享化为大学生学习提供来多种可能,部分学生片面地依赖手机网上学习,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课下宿舍刷网课;还有部分学生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是经过认真思考后回答,而是直接依赖手机搜索查找答案,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严重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主动学习意识淡薄。大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兴趣的维持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学习态度是否端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较多大学生表现出心态浮躁、自我意识淡薄,学习态度在认知和行为上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问题。如:高校课堂普遍存在“前排学习、中间游离、后排睡觉”现象;学生上课开小差、闲聊、逃课、早退等现象;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从而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出现了学习功利心,在大三大四阶段,很多学生们对自己读研深造、考公考编或就业有了一定的规划,从而在某些课程的学习上出现了选择性,对自己有用的课程认真学,对自己没用的课程保证不挂科,因此在某些课程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课堂氛围消极。

二、课堂学风问题原因剖析

(一)学生层面

1.思想上对学习重视程度不足,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了高中学习的紧张感和升学压力,面对时间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往往找不到学习的目标,缺乏主动性,学习意识淡薄,没有将学习摆在主要位置;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处于迷茫状态,缺乏努力方向,在学习方面没有做出适合自己的规划。2.学习兴趣不足,缺乏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上缺乏兴趣。由于某些学生入学时专业的选择并不是遵从自己的意愿或是因调剂而被动选择,所以在学习中对专业学习产生抵触,严重地甚至出现厌学、弃学;另一方面是某些学生来自教学落后的偏远地区,底子差,基础知识薄弱,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进度,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渐渐地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出现弃学、学习困难现象。最后一方面是某些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是人生奋斗的终点,在大学机械的应付就能顺利毕业,把进入大学作为一种生活,读大学就是要好好享受生活。3.自我约束力差,缺乏自制力。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远离了父母的管束和严格的学习纪律约束,面对各种诱惑,渐渐地迷失了学习方向,沉浸在网络游戏或其他不良活动中,从而出现课堂上打游戏、玩手机、刷视频等现象,甚至有些学生熬夜玩游戏、看小说,不良的作息习惯导致课堂上出现逃课、迟到、早退、打瞌睡等违纪行为频发。

(二)教师层面

1.某些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仍用于课堂教学中。目前,高校课堂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大班制的班级授课制,学生人数较多,很多教师仍采用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课堂缺乏互动性,忽视了课堂的育人功能。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缺乏创新性,仅仅采用讲解法和多媒体授课法,未结合知识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以及新知识、新问题、新现象,创造性地传授知识,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上自我效能感降低,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降低。2.部分任课老师只授课,缺乏课堂学风培养。课堂纪律约束性差,班级纪律松散,未建立健全课堂管理制度,教师在课堂上既是授课者又是管理者,但常常难以协调两者关系,对于课堂的违纪行为显得束手无策,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2]。3.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未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提升课堂教学质量[3]。但目前很多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分离的,部分教师工作侧重于科学研究,缺乏对课程思政的研究探索,在课程授课中仅关注重难点的机械讲解,而不加入思政元素,从而很难激发学生上课积极性。

三、课堂管理视角下的学风建设工作举措

(一)规范课堂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高校课堂是构建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阵地。要加强学风建设,首要的是要构建良好课堂教学风气,建立健全课堂管理制度,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优良学风建设的课堂规章制度,完善学风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实现对学风建设的科学评价。具体做法:严格对大一大二学生早读和晚自习的考勤,明确早读和晚自习课堂的纪律和课堂考核赋分标准如,针对迟到早退现象给予一定的扣分惩罚,在学生基础性素质考核中与学生的评奖评优相关联;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在无早读和晚自习的情况下,主要加强上课期间的课堂管理,结合由学生骨干和任课教师记录的课堂学风状态记录表,分别对学生上课出勤状态和学习状态进行记录和量化,同样对出现课堂违纪行为的同学进行记录并将表现计入学生评奖评优的基础性素质考核中。既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管理,又能充分调动任课老师参与学风建设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教学相长;同时建立学院班级自我常规管理达标制度,作为班级学风建设结果性考核依据,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多措并举,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堂管理规范化发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助推学风建设工作

学校应对新入职教师开展集中教学培训,开展新老教师交流会,提倡新教师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助力创新课堂教学,引导教师多尝试学生喜爱的且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学校、企业和社会资源为教师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提供平台;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学生可按一定标准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进行评价,以学期考核为主要方式,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优良教风促进学风建设。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学风建设提供保障

要着力建设好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班干部三支队伍,努力形成以教师为主导、辅导员为引领和班干部为示范的课堂管理三大合力。在新生入学阶段做好入学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做好高中与大学的过渡,帮助新生增强自我管理能力,规划合理的学习目标;做好专业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发展,做好专业学习规划,培养专业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猎奇专业知识;做好感恩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只有练就过硬本领,增强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国为家做贡献。做好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设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与职业规划,学习一旦具有目标性自然而然地学习积极性就有提高。做好课堂纪律教育,严明课堂纪律,增强大学生课堂纪律意识和课堂纪律观念,从而营造积极有序的课堂环境。

(四)强化网络育人,创新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学院及教师要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利用学校、学院网站及“两微一端一Q”,构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引导学生辩证理解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的利弊关系,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力和良好地使用网络的习惯,做手机真正的主人。课堂教学中可灵活使用课堂手机收纳袋,帮助学生在上课期间保管手机,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能有效地干预在课堂上玩手机;或者教师在授课时赋予手机一定的作用,利用“蓝墨云”“雨课堂”等教学平台来加强师生课堂互动,如抢答、举手、做题,既能在教学形式上提高教学的高度,又能在教学内容上拓宽教学的宽度,更能转移升华教学温度,转移学生对手机的注意力,真正地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中。

(五)设立班级帮扶学习小组,营造良好的班级学风

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立专业学习小组,建立学习打卡协约,帮扶后进生辅导专业知识为主,同时鼓励专业老师加入学习小组进行学习指导,增加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在班级内营造帮学、促学、领学的浓厚学习氛围。优良的课堂环境对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浓厚的专业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积极正向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做好课堂管理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更能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风建设是一项持续性长期性的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制度管理,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长效学风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马贵梅,马冰.课堂管理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度和学习收获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47):17-19.

[2]汪宙峰,杨洋,唐章英.浅谈高校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现状和应对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39):247-248+251.

[3]陈晨.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6):75-76.

作者:刘媛媛 单位:潍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