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

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

摘要:中国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因此,中国民族音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在高校当中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方面的传承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创造了极为灿烂的文化。我国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是长久以来历史积淀的成果,其中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因此在高校的音乐教育当中,将中国民族音乐作为教育对象进行传承是非常必要的。

一、民族音乐的美学特质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是我国宝贵的财富。优秀的民族文化离不开文化传承和发扬。五十六个民族能歌善舞,因此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各个民族均有传承至今且独具本民族特色的音乐,其影响深远,并且音乐中彰显存在的价值,对音乐领域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大约五千年前,在黄河、长江等流域繁衍生息的祖先们,开创了最初华夏音乐文明。随着时间的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音乐文化逐渐呈现多元起源以及混合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各个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中国民族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中国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并不断灿烂发展。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各个时期的意识形态随之发展改变,对中国民族音乐产生深远影响,直接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变化与发展。在此之中,民族音乐的独特性是决定民族音乐得以长久传承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正是这种独特性,使得民族音乐能够独具特色的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下,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也正是通过“音乐”这个特殊的记录方式,才使得不同历史时期各个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等人文背景得以重现。由此可知,中国民族音乐历经千年,沉淀了深厚的音乐底蕴,是各个民族艺术智慧以及创造才能的结晶。通过民族文化融合以及传承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民族音乐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音乐体系,且至今仍不断交流融合,彼此竞争。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民族音乐能够衍发展,向世人呈现倔强而灿烂的音乐文明。

二、重视培养民族音乐教育人才

现阶段,民族音乐得到了高度重视。但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此方面的教师相对比较缺乏,甚至有一些民族音乐几乎已经濒临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必须要能够尽量打破学历或是资历等方面的界限,吸收更多的民族音乐方面的人才,加入到教育队伍当中,以此培养更多的民族音乐人才。首先,需要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其中,应该对民间音乐进行重点收集与优化。与此同时,提高对具有特殊才能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师的关注对,并且加以培养,注重发挥他们的作用。其次,要在高校当中培养更多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民族音乐教育资源,要让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为民族地区能够培养更加具有创新性质的,符合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音乐教师,这也正是民族音乐教育想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前提。教师的职业道德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同时对教师的创新能力也是需要关注的。民族音乐的教师的培养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能够坚持将音乐和舞蹈以及戏剧影视等各个领域相互结合起来,要让教师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同时也要对教师的知识进行更新,提高教师的音乐教育理论水准,使教师拥有更加专业的技能和开拓的视野,不断的积累更多的音乐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方面的理念。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音乐培训班,以此来培养壮大师资队伍。也可以指派一些比较优秀的音乐教师,到一些少数民族的当地音乐学院进行造访,通过各种形式提高民族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1]。

三、组织建设民族音乐教育系统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素质教育已经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同时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身应重视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了解音乐文化当中所深藏的内涵,逐渐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拥有新时代教育思想,让音乐能够不断地传承下去。学校必须要能够建设一个更加完整全面的民族音乐教育系统。通常情况下,音乐教育主要由学校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构成。学校音乐教育主要是在学校当中,以传承音乐文化为主培养人的音乐素养。而师范类的音乐教育主要是指在师范院校或者是音乐艺术学校当中,以培养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为主要目标的一种音乐教育。从职业角度来说,师范类的音乐教育是属于专业音乐教育当中的,但从教育目标来看,师范类的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能够给普通的音乐教育所服务。专业音乐教育可以叫做是职业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演奏者或者是演唱者,而社会音乐教育主要包括有一些民间的音乐团体或者是老年大学等所举办的音乐教育活动。目前,社会音乐教育的覆盖面变得更大,大部分的社会成员能够成为社会音乐教育当中的受教育者,而社会音乐教育也因此而变得更加重要。民族音乐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普及和传承,那么就要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形式来展开教育,除了要能够在与学校音乐教育方面有所普及之外,在其他音乐教育活动上也要能够凸显更多的优势。各地区必须要能够传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构建更加完整全面的音乐教育系统[2]。

四、编制出民族音乐传承专用教材

民族音乐教育如果想要能够获得更加普遍的传承,那么就必须要能够编制更加符合民族音乐教育所需要的教材。民族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学习以及了解民族的音乐,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传承民族的思想观和审美观,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收集更加富有特色的民族歌曲,以及学习富有民族特色的乐曲和乐器或者是戏剧说唱。又或者是包括了民族音乐作为创作素材的一种现代音乐,把民族音乐能够使用各种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在教材当中有所体现,让民族音乐能够通过不同的艺术方式来传承下去,使现代教学能够和民族音乐相互结合,获得更加具有现代教学特色的民族音乐教材[3]。

五、民族音乐教育的内涵

在音乐教育当中,民族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民族音乐教育不仅仅在音乐教育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对民族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民族音乐具有鲜明的特点,是中华音乐文明发展的基础。民族音乐千年来积淀的文化底蕴现如今仍被新的音乐形式所借鉴,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从另一个角度看,无疑是民族音乐发扬光大的另一种形式。民族音乐能够培养听众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是千百年来无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音乐能够提供听众广阔且自由的想象空间供其充分展开想象,比如蒙古族音乐。众所周知,蒙古族人民豪放而富有激情,其传统音乐风格完全契合民族特点,即曲风潇洒,富有张力,颇有大开大合的气势。考虑到蒙古历史文明,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绘制了横跨大洲的宏伟蓝图,正是蒙古族的鼎盛时期,因此,蒙古民族音乐蕴含蒙古鼎盛时期的精神核心内容,即在音乐旋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蒙古骑士骁勇善战、不畏生死的精神品质。而纵观汉民族音乐历程,难以准确判断汉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主要是因为汉民族音乐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均呈现出各时期的特点。比如,唐代诗文流行极盛,以唐诗作词再进行谱曲;宋代流行唱词;元代流行元曲等,无数灿烂的文明在神奇的华夏土地上交相辉映。民族音乐不仅仅给予听者震撼人心的声音,这种抽象旋律富含的想象力已经超越了具象的事物,需要听者头脑中展开想象,感受音乐蕴含的情感,这种极富情感的奇妙的精神表达方式以及无法统一的想象力是难以被取代的。正因为如此,音乐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既能细腻准确的反映作者的真情实感,引起情感共鸣,也能使听众在聆听后开启想象的空间,使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感受。而将这种感触进行艺术加工,以特定形式加以表达出来,就是所谓的音乐鉴赏真正的含义。上述不同的有关音乐文化的传承,实际上相互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上升到世界音乐范畴,其实无论是东方音乐,还是西方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点,有一句话是对音乐理解最好的诠释,即音乐不分国界。东西方音乐虽然在表现形式、创作手法、风格旋律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唯一不变的音乐蕴含的情感,作为情感交流的媒介,不同时期的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也同时拥有音乐自信。这是一种难以理解却又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音乐情感相同,每一个民族都信仰自己的文化,也正是因为对自身文化绝对的崇敬与自信,才得使各个民族自身独特的音乐文化得以继承并传承至今。

六、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创新相互结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民族音乐能够彰显民族文化,对我国来说是文化瑰宝。所以必须要提高对民族音乐的教育,让民族音乐获得更多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和现代文化相互结合,取得更高的成就。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传承,能够了解到不同民族当中的文化内涵以及气质,同时也让各个民族之间获取更多的认同感,可以维护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在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当中,不仅要能够传承,同时也要能够创新,要让民族音乐能够真正的,获得创新发展。使音乐教材当中的民族特色得以突显出来,同时也要使用更加创新的方法来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比如可以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背后的背景文化知识,从而使其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加投入,提出更多的创新设想,从而使民族音乐在传承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的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当中,相关部门要不断的考察,同时相关教育部门也要不断地选拔更加具有专业精神以及专业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育。学生需要认识到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担起自身的责任,让民族音乐教育能够真正的传承下去。使民族音乐和现代文化相互结合,取得更多的突破,从而使我国的民族文化获得更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婕.论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J].传播力研究,2019,(24):180-181.

[2]王琼.论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J].文教资料,2019,(22):172-174.

[3]周沫含.论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J].智库时代,2019,(34):232-233.

作者:褚希辉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