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探讨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探讨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篇1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加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也是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构建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德育实效性。文章从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可行性、必要性等理论分析出发,结合具体实际发现当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认识不统一、缺乏有效的管理衔接机制、课程整合不足、缺乏评估和激励机制等四个主要困境,并针对当前现实困境提出了构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四种基本对策:加强思想动员、推动体制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健全激励与评估机制。文章通过对相关对策的梳理与探究,以期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思政;高等教育;协同育人;立德树人

一、引言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是国家人才建设,人才质量提升的重中之重[1]。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工作,是当前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等多个领域,既具有人文学科的审美功能,也具有自然科学的技术理性素养,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加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探索两者协同育人机制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可行性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和道德审美观念取向上具有一致性,两者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价值契合,两者的落脚点都是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职业技术素养的提升,也注重在学生实践中对学生道德审美观的培育。因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具有自然学科的技术理性,也具有人文学科的审美判断,所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目标要求学生既掌握科学技术,又要将知识内化为道德文化素质水平目标,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内化与外化,科学性与历史性的研究范畴相一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遵循“实践即教育”“生活即教育”的教育价值理念,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注重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价值和取向不谋而合。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多方面具有共同点,且在育人价值取向上高度一致,所以建设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价值引领作用和科学性,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辩证地结合起来,能够大幅度提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育质量,能够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巩固和发展高校德育体系[2]。

(一)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重要指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市场的日益开放,西方各类思潮不断渗透到大学生群体,特别在文化产业不断蓬勃发展的今天,电影、动漫等大众化的视觉文化产品充斥在大学生周围,极大影响着大学生的审美判断,使个别大学生忽视集体主义,过多强调利己主义,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这种功利化、自由化的审美观念会大大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长此以往,会影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是为当代社会培养文化产业专业性人才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价值取向必将影响到社会文化审美的价值取向。因此,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技能育人、文化育人的同时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加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育人体系当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与审美观。

(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协同育人着重强调了其对学生的价值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渗透功能和说服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道德品质,不仅有利于学生将专业课的学习外化为优秀的专业技能,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内化为道德观念,使专业技术学习与道德品质升华互为统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4]。

(三)扩展育人途径的现实要求

传统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育人体系往往强调对学生专业性、技术性的培养,在乎技术工具的理性,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人文价值觉醒的培养。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过于强调理论灌输,忽视了技术理性和实践的价值,形成了“两张皮”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形成了“孤岛效应”,育人途径较为单一,不利于高校德育体系的构建。脱离了实践和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会陷入虚无,不能实现其科学性与历史性,而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则会陷入技术理性的陷阱无法自拔,没有价值引领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则没有了价值规定,会陷入自由主义化,沉没于现实主义,丧失超越性[5]。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协同育人建设,有利于打破单独专业“闭门造车”的孤岛效应,发挥各自所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学生的个体意识当中,然后再使个体意识外化成学生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具体实践行为,这样就能极大扩展高校德育途径,有利于构建立体的高校德育体系。

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困境

(一)认识不统一

当前,高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思政课教学工作已经初见成效。然而,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协同,至今尚无一套完整的规划。当前部分高校的工作重心、精力、资源、政策都还没有全面地向课程思政方向发展,协同工作还没有真正落实,基本的制度体系还不健全[6]。部分专业教师的思想观念淡薄,责任感不强,不愿协同工作,“闭门造车”的现象还存在教学活动中;部分思政课教师对课堂思维方式的研究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对待协同育人教学观念,教学理念的不统一,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工作实施造成很大的阻碍。

(二)缺乏有效的管理衔接机制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与思政协同应是一个包含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因为其涉及许多主体,如相关部门、课程、内容、教师和学生,因此,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资源的整合、优化,提升效能,成为当前高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7]。目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还存在相互独立现象。相互独立现象的出现,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在如何实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如何挖掘德育要素、发挥德育功能、构建激励与保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和不足,这就要求高校建立统一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管理队伍,为协同育人的推进提供保障。

(三)课程整合不足

教育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目的和使命的具体表现,课程内容是学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要素按一定的层次构成的。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呈现出零散、孤立、无序的特点,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知识而忽略了思维,没有充分地发掘、整合这些资源,从而无法真正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安排整合上有时相互矛盾,缺乏有效的内容教学合力。

(四)缺乏评估和激励机制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合作教育机制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评价教学。它能有效地发挥指导和激励的功能,促使教师转变“重智轻思”的观念,按照课程思政的要求,明确思政的教学目标。二是在教学评价中实行“课程与思政”的结合[8]。本文对“同向同行”教学中的合作、教师合作、教学内容融合、学生获得感的评价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课程思政协同工作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尚处在初步建设阶段,相关的评价工作尚在探讨之中,尚未形成一套规范的评价体系。要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奖励”等方式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但其“惠益”和“功利性”严重,严重影响了思政教师的积极性,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改革和完善。总之,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于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五、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建设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需要把重点放在突出的协同问题上。

(一)加强思想动员,加强团结合作

高校要从大局出发,正确理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之间的关系。深入教学基层,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全面了解当前教学任务与思政课教学合作的现状。以此为依据,通过组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联合推进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融合顶层设计,从思想和行动上进行动员,提高广大师生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认识,逐步消解思想和行动上的矛盾,促进师生、教学、管理的良性互动。

(二)推动体制改革和加强行政协调

高校的专业管理资源是不可分割的,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一个上下贯通、多层次、纵向协调的管理体系。建立党委、行政、教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多层次的管理体系,保证各行政主体、各部门分工、各岗位职责有机统一、协同育人。二是重视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加强合作。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通过组队、结对的形式,在思想观念、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交流。在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之间存在学科壁垒和体制障碍的前提下,构建一个立体的、系统的德育体系。

(三)强化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协调发展

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从六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即“政治要强、感情强、思想新、视野宽、纪律严、性格端正”六个方面,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协同工作机制。第一,搭建“大思政”交流平台,定期组织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现场观摩,进行经验交流,促进各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互帮互学、互助合作;第二,在学校内部组建教师协作学习小组。例如,在思想挖掘、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设计与评价等方面,开展高校思政课师资培训班。同时,也可以组建“教师+小组”的学习小组。通过多种途径,构建一支具有坚定信念、勇于奉献、有能力的高校课程思政师资队伍。

(四)健全激励与评估机制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周期较长,成效较差,因此,要坚持“以建促建”“管理与激励并重”的思路,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以评促建”制度。一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督导,要建立健全的教育督导制度,建立定期、不定期的教育督导制度,保证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和管理渠道畅通。二是以评价制度为依据,与课程思政、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等的合作教学模式相结合,并与评价相融合。三是要重视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建立多元、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合作是一个全新的、牵涉到各方面的问题。只有在教育主管部门、党委、行政、教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摸索、总结、凝结成一套“同向同行”的长效机制,才能使教育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六、结语

当前,教师要围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思政素养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健全协作教育机制,促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李思齐 单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篇2

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特征与校企协同育人教学原则

(一)信息化教学资源,支撑项目导向课堂

首先,调用在线课程资源解决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诸多软件学习的问题,把线上课堂时间留给项目操作、教师解惑和师生沟通,变说教式教育为体验式教育。其次,以问题导向与任务驱动为教学主线,改变线性逻辑设置,以单元与模块化重新布局课程安排,在特定的情景中确认教学策略。再次,强调团队协作学习,学生小组共同合作解决问题或带着问题到课堂与教师共同研究。最后,强调互动性教学,由教师、企业导师给予多方面的过程性评价。

(二)运用“科技+”手段,校企共享技术资源

建立线上项目库营造校企共生环境,实现同频合作。学校引进与企业同步的技术和工作思维方式,实现团队之间、师生之间、校企之间的沟通零距离,快速地提升学生工作效率。企业运用共生环境参与教学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其道德品质、职业素养、专业技术进行全方面的了解,从企业员工培养与储备、人力资源、技术拓展、项目成本、行业协会地位获得服务从而调动企业积极性,形成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生长性合作。

(三)实战教学内容,对接项目激发学习动力

课程前期由教师从企业项目库中调用实际项目,重编后发放给学生练习。中后期阶段教师从企业群资源中搜罗近期实际投放的项目,以优秀作品在市场投放为激励目标,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在沉浸式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此外,还可以邀请企业导师走进课堂帮助学生提升实战经验,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价值、更具仪式感。

二、校企协同育人教学基础

(一)依托平台,打造“教学资源库+企业项目库”双库资源

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教学资源库或其他教学平台)和企业项目库(小程序或自行研发App),打造涵盖在线课程、电子教案、企业导师连线、企业项目库、企业素材库、教学评一体化CIPP体系的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用于线上采集教与学的行为数据,企业项目库起到调动企业参与、管理、无缝对接项目实施过程、储存项目案例、记录线下课堂数据的作用。根据企业时间管理和同频企业效率,使用移动平台来实现企业项目库将更加便于师、生、企三方沟通互动。双管齐下为有效实现校企需求提供有力支持。

(二)对接岗位,做好“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

教师在课前做好企业岗位调研,分析项目实施步骤并提炼各个岗位应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为课程设计的依据。从企业项目库中引入真实商业案例融入课程,将每门课按照项目难易程度从低阶到高阶设计教学案例,以“岗位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块推动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融基础+提技能+践实战”螺旋式教学模式,以“校企双线五步教学”内化知识。利用“基础+提升”的动态评价,依托“1+X”职业技能证书和校企合作基地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聚焦学生成长。

三、校企协同育人实施过程探索———以AE影视后期合成课程为例

AE影视后期合成是该专业的核心课,一般设在第三学期。在在线教学资源基础上,分析此类型项目需要策划师、美术设计师、片头设计师、后期特效师四个岗位协同完成,需要制作、策划、创意、审美、共情等岗位能力支撑,依照对接岗位、培养能力、提升素养的课程定位,将技能融通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提升、实战三大模块,并将课程项目重构为权威项目—改编项目—实创项目,由易到难地引入真实项目,将工作过程与企业思维渗入教学中。下面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详细阐述校企协同育人的应用。

(一)借助大数据,多元分析明晰学情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小程序收集学习数据对学情进行诊断和分析。学生前期已经具备创意策划基础和视频剪辑能力,熟知软件的基本操作,适应团队合作式学习工作方式。而且,能从学习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接受度高;对岗位制学习方式很感兴趣。但是,由于生源的多样性,个人技术能力有差异、技术运用滞后,工作效率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网络环境信息参差不齐,学生主流价值观有待加强。因此,需要在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岗位对接教学内容,采用情景化教学、角色扮演的轮岗训练,在保证岗位通用能力的基础上,拔高优势技能;第二,深度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技术技能的同频提高学生工作效率;第三,融入课程思政体系,让学生在创作中激发内心情感,自觉主动地体悟生活、萃取思想、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

(二)依照标准,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依据“1+X”技能标准、课程标准、专业要求、学情分析,综合往届授课经验,明确知识目标是掌握项目调研创意的方法以及分镜的绘制;了解后期美术语言的构成要素以及常用的风格;掌握精细化三维模型制作与渲染的方法、各种光学特效的精调,以及视频剪辑、视频包装精剪的方法。能力目标使学生能精确地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可视性脚本,制作符合审美需求的场景,快速且精确地制作产品模型,清楚地表达宣传内容。素质目标使学生能懂法知规,具备职业责任感、新兴技术敏感性和行业前瞻性,从而在创作中激发内心情感,自觉主动地体悟生活、萃取思想。因此,教学重点为:精美化制作、建模速度、蒙太奇思维。难点为:技能组合运用、岗位同频思维、项目共情。

(三)聚焦目标,形成“融基础+提技能+践实战”螺旋式教学模式

课程以策划创意、美术设计、建模动画、剪辑特效典型工作过程为核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岗位角色扮演,模拟职位晋升的教学方法,设计螺旋式递增型教学任务。随着项目难度级别的提高,核心不变任务内容却不断拓展:在权威项目中由基础可见的模仿形成的制作技能,到改编项目中根据策划需要进行创作的项目能力,再到在实创项目中需要通过情感感悟将丰富技法融入项目的表达能力。在越来越复杂的形式中不断地理解,反复地练习,进而让学生在定量时间内学习、探索一套逐渐加深、拓宽的知识能力体系。

(四)双线五步教学,校企技能同频攻难点

围绕三维目标,引入企业项目库中有关后期合成的实战项目,采用双线五步法提升学生技能。1.校企双线贯穿教学过程校内课堂穿针引线扎基础:教师全程参与教学过程,进行方向引领。主要任务是:课前学习目标引领;课中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知识的引导与总结、实操指导;课后评价、训练。企业资源一线并行强实操:企业教师将商业化运营的企业项目、素材资源、商业要求、工种能力要求、行业法律法规、职业素养融入教学环节,让学生增强能力,提升素养。2.课中五步强化学习厚度(1)课前反馈:自学反馈明目标学生根据教师抛出的问题独立思考。师生一起总结课前讨论结果,分析不足,明确学习目标。校内外教师联合真实项目,企业项目库提供商业资源的合作方式以及告知项目要求,导入职业规范和法律风险。(2)实践探究:信息手段强能力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体,通过组内讨论、实验探索的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借助双库资源、企业同频技术等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动手能力,突破课程重难点。(3)理论构建:情境教学筑基础教师根据真实项目设计工作情境,从情境中抽出专业应用问题,通过启发式、引导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组间讨论,逐步将探索过程转化为理论指导来夯实基础。增加实践转理论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应用感知:项目优化提技能将探索得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指导实践中,完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过程。采用岗位角色扮演的方式,发挥个体优势技能的作用,相互协作完成四个工作步骤,让学生切实感受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5)总结归纳:科学总结固成果学生在线协作将分散的知识点以具体项目任务为主线串联,小组轮流从整体性和逻辑性的角度展示学习成效;双导师结合课堂活动数据和项目进展情况,完成课内外点评,根据个体过程性追踪,形成教学成效的闭环反馈。

(五)“科技+”组合手段,校企技术同频破重点

学生的思维难以与企业岗位同频、推进项目过程缓慢是一直以来的难点。针对这些问题,利用在线资源和前沿科技软件,将传统且单一的设计软件替换为可多人同时操作、效率更高、科技含量更高的设计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与企业思维、工作模式同频的目的,从而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用多人协同创作软件Pixso实现团队之间、师生之间、校企之间的沟通零距离;用Procreat解锁多维脚本场景设计;利用Shapr3D和Nomad实现快速建模;采用MentalCan-vas来进行镜头语言的快速实现,以此来提高学生项目完成速度、突破课程难点。

(六)全过程多元化共生,实施CIPP动态评价模式

教学以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强调发展的思路,采用CIPP动态评价模式,实现全过程教学动态监测。“过程监控”:将CIPP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融入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过程。把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课程、企业项目库记录的过程数据归纳为基础能力、自学能力、通用能力、提升能力、职业能力5个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依照“在通用能力的基础上拔高优势技能”的原则设置指标间的权重,进行线性加权计算出综合成绩,实现对三维目标的量化计分。“动态调整”:每次模块结束后绘制学生的评价指标数据雷达图。根据学生成长变化,教师及时调整方案:调整小组间岗位角色的扮演,通过轮岗实施“同伴学习”,发挥组间优势作用,实现通用技能达标,发展学生个性能力的目的。此外,还要调整模块任务难度。当数据显示通用能力预警时,教师可及时降维下个模块任务,保证通用能力的达标。相反,当超额完成任务时,教师也可在下个模块中增加个性能力的训练。“多元评价”:实施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过程评价,最终确定课程成绩。对于学生的素质评价,结合课程思政目标,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个人修养、职业素养、理想信念的养成进行全过程评价。

四、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教学的载体是岗位能力和实际项目,促使知识、思维、技术形成的环境是信息化教学。在信息化互动的教学环境中,针对问题科学地安排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是教学实现手段,为有效打通课内外教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验、岗位技能的高阶目标达成、校内校外资源共享互利合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彭珂珂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篇3

一、“UI交互策划设计”课程设置的变化

(一)课程定位

UI(UserInterface)的中文是指用户界面设计,包括图形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三方面内容,“UI交互策划设计”课程主要围绕交互设计及用户体验设计进行教学。“UI交互策划设计”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以下简称“数媒专业”)中交互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也是1+X数字媒体交互设计职业等级证书核心课程,共计54学时,3个学分,面向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本校”)数字创意学院数媒专业交互方向的学生,开设于第四学期。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中《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本校数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典型工作岗位、岗位能力要求,教学团队对“UI交互策划设计”课程进行重构,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与优化,培养基于互动媒体技术、面向数字产业和新型移动产品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创新型复合人才,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从事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师、UI设计师等职业。

(二)教学目标

近年来,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为交互设计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行业的转型发展造成交互设计人才短缺,这也为交互设计从业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本课程以交互设计师的能力目标为导向,培养学生掌握App产品交互设计的思维、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从事不同类型App产品交互设计,能够完成市场调研、用户研究、需求分析、逻辑建模、原型设计、设计验证等任务,从而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企业的工作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标准,确立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交互设计基本理论、交互设计流程及方法,使其能够具备优秀的设计能力,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以及团结的沟通协作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树立细致钻研、精益求精、团队合作、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三)学情分析

“UI交互策划设计”课程授课对象为数媒专业二年级学生。本课程基于学生已经具备基础设计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开设,通过学习“设计素描”“二维设计基础”“图形创意”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已经具备手绘能力、色彩识别能力以及图形构成能力;通过学习“H5广告设计制作”“移动端界面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已经具备图形图像软件操作能力。“UI交互策划设计”作为“综合设计实践”“综合调研设计”等专业综合拓展课程的前导课程,衔接了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使得学生可以将前面三个学期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具备的软件技能应用到本课程中,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专业拓展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对本校数媒专业40名学生进行调研分析,主要通过个别访谈、召开研讨会、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走访相关企业的形式进行。学校发放关于对学生设计学习困难情况、学生设计水平自我评价及前导课程期末总评成绩等的调查问卷40份,共计回收有效问卷40份。通过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第一,学生乐于探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任务;第二,学生对交互设计这个新行业关注度高,但由于其跨学科及交叉性强的特点,学生对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第三,虽然学生运用软件设计能力高,但是难以将设计好的界面用交互原理表达出来,并形成完整并具有动态效果的交互界面。综上所述,学生目前存在两方面不足之处,分别是对交互设计认知不清晰、解决问题及转化成果能力薄弱。

二、“UI交互策划设计”教学设计的改革

(一)以项目化教学法为依托

项目化教学法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必然选择。依据项目派发、前期分析、方案输出、测评的四步教学方法,把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交互理论基础、交互创意与方法、App产品交互原型设计、App产品项目实践优化四个模块。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流程,将四个模块划分为18个任务,每个任务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完成阶段性实训项目后,可引入业界专家和行业精英定期参与教学活动,将商业项目带入课堂,并且定期开展专家讲座和企业参观模拟实践,促使教学实践深入市场行业的标准与流程,共同促进产教融合发展。

(二)以思政案例为引导

为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艺术类专业课程需要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知识点进行润物细无声的融合,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教学实施过程。[1]以教学任务11用户研究为例,该任务要求学生能够挖掘用户的需求及本质诉求,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第一步,教师通过开展方案推进会的形式进行情景导入,引出热点话题“助农创新模式”;第二步,围绕助农App产品的市场调研和用户研究两大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和用户访谈;第三步,学生根据访谈数据和分类用户进行研讨、辩论;第四步,再次将优化后的方案进行评比;第五步,教师做总结评价,小组进入下一个进阶任务。整个过程以情景导入、目标设定、实践活动、交流互动、总结反思五步教学方法贯穿课堂,由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形成“问题探究型”创新课堂。以教学任务13视觉界面为例,在情景导入教学环节中,由学习强国App的手机界面引导页引入,引发学生思考该产品的视觉界面有哪些中国元素,如何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由此可见,在设计之初融入“文化自信”理念,比如提炼典型的文化象征符号——中国红;在设计过程中融入“诚实诚信”理念,要求学生拒绝抄袭,坚持原创精神;在设计总结时融入“爱岗敬业”精神,要求学生在做交互视觉界面时既要符合行业设计规范,又要满足社会需求,并且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终贯穿于设计之中。

(三)以课证融通为指导

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通知,启动学历证书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本校数媒专业参加首批“数字媒体交互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工作,根据1+X数字媒体交互设计职业资格中级考核标准,把考核内容落实到课程教学内容中。[2]比如考点“用户画像及应用场景”对应教学任务3用户研究,要求学生具有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能够基于快题题目绘制用户画像和典型应用场景;考点“信息架构及流程图”对应教学任务8信息结构图设计和任务9流程图设计,要求学生能根据移动应用产品需求,使用层级式、辐射式、标签视图等结构进行信息架构设计,并且通过页面流程图体现页面逻辑层级和交互动作。因此,把职业技能证书的标准和要求融入教学过程,完成知识、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合,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3]

三、“UI交互策划设计”教学实施的创新

(一)构建“螺旋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螺旋式教学理念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他强调学习是一种反复的过程。“螺旋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不同,它在将任务驱动作为主要教学法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化的设计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且进行螺旋式任务设计。“UI交互策划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艺术类课程,该课程以任务为导向,在遵循项目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统筹并优化了教学任务设计。任务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策略+设计+验证+优化”四步法进行自主探究和互助协作学习,完成教师所给任务。随着任务复杂程度的不断递进,让每个独立的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复现和加深。因此,“螺旋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理念。同时,学生能够处于主动探究学习的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当前对问题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4]

(二)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将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结合来完成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在课前,教师运用线上平台课前任务,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为课堂做知识储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微课辅助学生自主解决基础问题。在课中,教师选取商业案例进行分析,进行策略制定和指导设计实施,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协助互作的方式提出质疑、进行辩论与设计实践,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解决进阶问题,并对成果进行展示评价。通过“校园地图导览小程序开发——以常信院为例”,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结合教学实施,以交互设计理论为指导,落实小程序的设计实践与开发,让学生从“知识准备阶段”到“知识转化阶段”再到“知识内化阶段”,最终达到“知识创新阶段”,为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奠定基础。

(三)拓展“数字化”资源配置

数字教育资源既是数字化教学的起点,也是发展基于“互联网+”模式下教育高质量的重要保障。第一,在线学习平台。本校在线课程平台实现多媒体资源的跨空间共享,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资源,全过程完全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数据,能够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提供学习支持服务。[5]此外,学生还可通过站酷高高手、虎课等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观看学习,以此获得高质量及专业化的教学资源。第二,在线设计工具。墨刀在线平台中的思维导图功能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MasterGo在线UI设计工具,可实现学生团队协作的一站式交互设计制作。第三,手机应用软件。POP纸上原型可以帮助学生模拟动效效果输出,提高课堂趣味性;威凤教育APP提供考证资讯一手资料以及考试技能资料包下载,可以给学生提供考前辅导培训。第四,立体化教材。通过“课证融通”新型教材的开发,配套开发数字化教学案例资源,结合市场行业标准,共建数字工作手册。

(四)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健全考核体系,实现科学化、社会化、个性化的考核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程考核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部分组成(过程性评价70%,终结性评价30%)。在职业素养评价中执行“235方案”(出勤情况20%,课堂沟通30%,学习主动性50%),在职业技能评价中执行“1234方案”(沟通能力10%,用户体验20%,设计表达30%,逻辑分析40%)。在终结性评价中,结合企业项目实践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进行考核,执行“1234方案”(个人贡献10%,团队合作20%,产品体验30%,方案创意40%)。评价主体为教师、学生以及企业导师,主要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企业导师评价。教师及学生评价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实现,企业导师评价具体表现在课程作业展和企业项目实践,由企业导师进行作品点评、打分和反馈。

四、“UI交互策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实施效果与反思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在线课程平台的数据反馈,班级平均分近80分,整体达到良好的水平,并且在1+X数媒交互中级职业技能考试中,参加考试的学生全部通过。由此可见,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的交互设计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了显著丰富;通过职业技能考试,学生的成就感强。通过教学实施,教学团队也对其进行了反思:在课程评价中较少关注个体差异,需要逐步建立增值评价体系和指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差异化任务,进行个性化指导,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计数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效,实现精准画像;教学团队也需要实践新技术,通过下企业学习让教育链与市场链接轨。

(二)特色创新

第一,课程设计现代化。教学内容与教学实施符合本专业及课程特点,对标1+X证书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截至目前,本校数媒专业35名学生通过1+X数字媒体交互设计职业证书考试(中级),获取职业技能证书。第二,教学资源数字化。完成资源库建设,除信息化教学平台外,制作微课视频、动画等可视化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查找交互设计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将其制作成工作活页、工作手册及电子资料等。第三,校企合作产业化。通过商业项目的实战演练,加强理论指导,让学生具备职业素养的同时了解行业需求,对所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形成系统化认识;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评估体系,从而形成立体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第四,课程思政内化。当代移动互联网风靡世界,传统节日图形与现代移动产品设计密不可分,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主题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传承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情操,同时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作者:吴嘉宝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篇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VR技术诞生。其能够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增强用户感受,给予用户全新的体验。现阶段,VR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有效推动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无论艺术呈现及传播方式,还是用户观赏体验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为进一步发挥VR技术的价值,创作出更多新颖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我们需积极探索出一条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有效运用VR技术的路径,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VR技术的内涵

“VR技术”依托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三维模拟、仿真现实场景,调动人体视听、触觉等多个感觉系统,营造出逼真的信息传输环境,给予用户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该技术可细分为诸多类型,现阶段最常见的是“传感器技术”。在发展过程中,VR技术呈现出了三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交互性,能够于虚拟场景中,借助三维模拟技术与用户展开互动,进而影响其行为结果;二是结构感,能够搭建出场景的三维架构;三是沉浸感,通过调动用户的多方位感官来提升所创建场景的真实性,引导用户沉浸其中,获得深度体验。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者而言,VR技术能给予其多方位感官上的刺激,有效激发其创作灵感,帮助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地还原场景真实感,给予其丰富的参与感,这能保障数字媒体艺术更好地服务于开发者及使用者。目前,VR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影视作品创作、游戏场景及人物构建等方面,后续将有望被应用于更多领域,进一步拓宽使用范畴。

二、VR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一)增强作品真实度

基于VR技术的优异运用价值,将其运用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能进一步开拓艺术开发空间,由场景搭建、人物塑造、画面制作及音效设计等诸多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提升场景真实度,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场景互动关系。目前谷歌等公司所推出的VR眼镜便能有效还原作品。用户只需戴上VR眼镜,按下按钮就可进入全新的虚拟场景中,借助高还原音效,进一步强化场景互动效果。而影视作品中的VR技术更是能够帮助数字媒体设计者展示天马行空的想象,为观众呈现一场极具冲击力的视听盛宴。这种VR场景是以现实数据为搭建依据的,虽并不真实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但也能够保障用户感受不到任何违和感。以电影《侏罗纪公园》为例,设计者将VR技术巧妙融合到数字媒体作品中,参考真实的恐龙模型数据,并充分结合现代都市特征,搭建出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场景。从这一角度而言,VR技术能够有效增强场景情景互动性,使数字媒体艺术工作者所创设的艺术作品更具真实性。

(二)创新艺术设计形式

随着VR技术的运用范畴越来越广泛,其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融合愈发紧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形式及作品内容呈现出更高新意。从用户立场分析,运用VR技术所设计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备更为逼真且精美的画面,在清晰度及细节渲染方面有极大的进步。目前已能够基本实现运用VR技术模拟肉眼观察实体的效果。此外,用户感知信息的方式被重新定义。该项技术能够达成视听高度同步,对用户展开信息输入,充分调动其大脑运转,使其接收及处理信息的频率与效率得以提升。另外,信息获取的时间及空间限制得以有效突破。无论用户处于喧杂的户外还是静谧的住所,只要启动VR设备便能快速进入虚拟艺术作品中的场景,并自动屏蔽外界声音。从开发及设计者角度分析,首先VR技术极大限度地提升了设计者的创作自由度,其灵感及想象能有效转换为现实场景,其创作热情得以有效激发,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市场的成熟度与繁荣度都将得到质的飞跃。其次,VR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拓宽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角度,创作者能够跳出原有设计的束缚,在同一场景以不同人物视角出发,设计出与其特点相契合的结局,借此发挥VR技术的交互性及引导性。另外,随着VR技术应用范畴的逐步拓宽,用户对设计者的设计水准有了更高的要求,用户期望得到画面清晰、渲染到位、情节与背景设计合理的作品。

(三)提升作品质量及产量

随着VR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人们的艺术审美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对画面、音效及场景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社会熟知度越来越高,技术也趋于成熟化发展,这也意味着其必将走向工业化生产模式。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意味着创作者需在保障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创作效率及产量,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VR技术能快速进行目标场景搭建,这就节省了很大一部分创作时间成本,创作者能将精力集中于对创作内容及人物设定的打磨上;二是创作者能够借助VR技术即时修改、构建场景,若所创作画面与实际内容存在一定冲突,可通过简单数据调整重新搭建场景,使之符合预设;三是VR技术能给予创作者更丰富的创作灵感,能将其脑海中的想象付诸到实际场景中,灵感转换为实际作品的概率得以大幅提升。

三、VR技术的发展现状

常见的VR关键技术有动态环境建模技术、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立体显示与遥感器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动态环境建模技术能够获取现场场景中的各项三维数据,依据虚拟环境建模需求筛选并应用真实环境中获取的三维数据,保障环境模型的仿真性。使用实时三维图像生成技术时,需保障其“实时性”,图像刷新率应保持在15帧每秒以上,并尽可能地增强技术研发,使其达到30帧每秒;在提升图片刷新率的同时,还需保障其色彩与质量符合标准。立体显示与传感器技术是VR技术交互性的根本依托,但现阶段其运用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分辨率低、延迟久等弊端尤为凸显,且对用户行为跟踪的范围及精准度都尚有不足。系统集成技术是收集处理数据的关键,其中包含信息收集及转换、数据识别及合成、信息同步技术等,这是保障用户体验感的根本所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涉及范围较广,将VR技术运用于其中,媒体行业得到了更多的技术支撑,在缩短艺术创作时间的同时,还能给予观众更为优良的观看体验,但现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VR技术在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及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普及率尚有很大提升空间。VR技术在一些场所中的应用效果并不好,客户体验反馈不佳,且系统硬件开发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局限。大多VR技术以站立式视频演示来模拟仿真体验,其多样性、真实感都尤为不足。二是现阶段VR技术内容尚存在一定短板现象。虚拟环境模拟内容较为单一,多运用于过山车、3D电影中,内容的多元性得不到保障;且尚未设置出统一的技术标准,应用过程中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不足。目前软硬件设备开发及应用会耗费高额成本,但各设备间的信息共享性过低,难以达成有效的互联互通。这就使得企业无法取得预期经济利润,VR技术发展也遭到一定限制。三是VR技术运用于媒体行业中时,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影视作品制作时应遵循特定框架、编辑方式及场景要求,实现媒体传播目的,但由于VR技术与影视作品内容制作方式存在不同,其所采用的往往是无特定框架、场景及编辑任务的制作方式,这使得媒体设计及制作受到极大挑战。四是应用VR技术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用户体验问题。

四、VR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图像制造及视觉艺术传达方面的应用

现阶段,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娱乐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对视觉艺术的追求正在不断上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VR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基于人们的实际需求,创作者应使用VR技术增强艺术创作的语言表达力,使内容更丰富多样,给予用户更高的自主性、沉浸性,为用户创设出虚拟的艺术意境环境。在VR技术应用后,虚拟艺术情境呈现出一定的数字化特征。设计者可借助解析、重塑时空来宣传视觉文化,借助视觉传输使用户感受到更优质的视觉体验。与此同时,设计者还应借助VR技术来拓宽图像创作思路,给予视觉艺术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数字媒体作品《血肉与黄沙》,运用VR技术客观反映了难民的生存状态,将难民穿越沙漠求生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此类作品运用VR技术复原了现实场景,能够使观众深刻感知难民的艰辛,有效激起观众共鸣。基于此,艺术创作者在进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时,需强调场景的复原性、真实性及内容的丰富性,由用户体验入手改善VR技术运用策略,创作出更优质的作品。

(二)用户参与度方面的应用

当用户处在信息虚拟环境中时,其与数据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二者并不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也不是一种因果关系。一般来说,在VR虚拟环境中物理意义上的“output”及“input”可能会被超越,并转换成数据。于VR虚拟世界中,用户的信息获取渠道更加清楚明了,与传统信息获取方式间的差异极大。这种环境下的信息数据获取方式更为精简,且信息传输速度更快,精准度也能得以有效提升。现阶段虚拟现实被广泛运用于生活中,在医学、军事中均有涉及。人工现实理论倡导者迈伦·克鲁格认为,计算机技术是为了顺应人类而产生,而非要求人类去适应计算机技术。现阶段虚拟现实拥有极为理想的发展前景,未来可能实现无障碍使用。在将VR技术运用于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时,创作者需以提升用户参与度为根本,运用好VR技术中的三大构成条件,即交互、行为、图像。图像是三者中的核心,将对其他两项要素产生一定影响。虚拟现实中各事物基础信息需经由运动视差、双眼视差供应,并经由一定技术处理后,以三维图像形式予以呈现。从一定意义上来看,虚拟现实与艺术设计间存在一定的相似处,二者均借助图像为观众展示结果。但从技术角度来看,虚拟现实中的图像抽象性更高,创作者需以人的思想及感知为原型,进行物体影像建立。创作者需明晰,图像与原型间始终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需处理好原型与图像间的关系,从用户参与度角度入手,使用户沉浸到虚拟场景之中。一般而言,虚拟现实系统包含如下四个系统:一是桌面虚拟现实系统;二是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三是遥视虚拟现实系统;四是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常运用到的是桌面虚拟现实系统。现阶段在三维仿真技术的持续发展下,用户能够借助各种VR设备进入虚拟世界中,借助改变观察角度使自己仿佛身处其中,获得沉浸式体验。该系统目前被广泛运用于商品展览、虚拟环境创建、电子游戏中,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下,全球图像化得以逐步实现,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且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也步入了更好的发展阶段。将VR技术运用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能够以图像思维来引导用户将艺术和信息相融合,增强用户参与感。

(三)媒体行业跨界交流方面的应用

自步入融媒体时代以来,各种新兴媒体的涌入为媒体行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但如何促进各媒体间的有效沟通成为一大难题。我国现阶段的视觉文化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媒体艺术需紧跟时展需求,变更艺术设计方式。在多元化艺术方式趋于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设计者应以全新信息载体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各项先进信息技术得以广泛运用,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间的关系由排斥演变为融合,现已呈现出协同发展趋势。VR技术是一种新型仿真技术,将其运用于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设计中,能给予用户更为优质的体验,提升信息传达及传播效果。

作者:张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