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城市发展要素研究范文

城市发展要素研究全文(5篇)

城市发展要素研究

第1篇:城市发展要素研究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健康城市;城市规划;理论框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个城市的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如:水体污染、交通堵塞、生态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重视生态环境及健康城市的发展。在健康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良好的理论基础框架是构建健康城市的重点,本文将基于生态学视角与健康城市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

1健康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

在不同的角度来对“健康”进行审视,那么健康就有不同的侧重点。从生态学的焦旭来看,健康是一种热泪生存的状态,包括人类的生物环境、物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从健康促进的角度来看,健康是个体发挥潜能来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做出回应。而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健康则是指城市之间各个要素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发展。比如:城市的更新会导致社会网络的突变,可能会促进某个行业飞速发展,也可能会导致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健康城市规划理论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

2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原则

2.1协调性原则

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人与环境是城市中的基本组成元素,但是这一组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利用复杂的系统性理论来对环境与人之间的㽑进行全面分析,如内部稳定状态、负反馈、相互依存的状态等。在注重多维度的结构中,为了让城市得到健康发展,需要遵循协调性原则,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城市的生态环境稳定,同时也能够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2.2动态思维原则

在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中,需要使用动态思维来进行框架的构建,注重的是城市各个系统的完整性和动态性。完整性是指在健康城市中,包括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如:物理环境、自然要素、建成要素、集体尺度等。动态性原则是指当一个系统环境出现变化及干扰后,系统变成与之前不同的状态,这种状态并不代表系统的功能失效,如:当城市住房市场受到干扰后,回归到正常的住房市场,而此时,需要将关注点放在“更好的住房市场”方面,而不是简单的“住房市场正常化”。因此,在健康城市的建设中,应当要坚持动态思维原则,保证城市建设的生态化发展。

3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

在城市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点来展开:

3.1“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人与环境是城市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二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是促进城市健康的重点内容。在城市之中,环境要素包括物质系统和社会系统,同时也包括了下属的多个子系统,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联系需要与人为要素有效结合到一起,如:城市自然景观与人们的生活需求有效结合到一起、城市的娱乐基础设施建设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到一起等。而对“人”的要素则是从个人行为以及集体行为等方面入手,注重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各种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促进性作用等。如:杭州市注重打造城市健康环境,建设“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并积极展开全市城乡清洁工作。

3.2多维度展开健康城市规划

在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的构建注重的是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健康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多维度展开城市规划工作。第一,从“水”的角度出发。在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五水共治”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其主要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以及抓节水这五个环节。将城市中关于“水”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的“健康”程度,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第二,从“气”的角度出发。不良空气已经对城市发展以及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的规划需要加强对“气”的治理。特别是面对燃煤烟气、有机废气、汽车尾气、餐饮油烟以及工地扬尘等有害气体,城市规划人员应当要以“五气治理”理论为规划的基础,与其他规划手段结合到一起,为城市提供更好的空气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促进城市以及城市人的健康发展。

3.3健康城市设计导则

健康城市设计导则是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来提供全方位的设计指导和规定,引导城市建设的有效展开,包括城市形态的塑造、土地的使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公共空间和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在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设计导则则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础,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环境,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强城市的整体设计。比如:美国纽约市层出台《活力城市设计导则》,以此来引导多个部门联合起来共同为活力城市的打造献计献策。虽然我国当前对健康城市的建设并没有一定的概念,但是一些先进的城市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健康城市的设计和规划,因此,城市规划单位应当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的手段,通过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来使建设手段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如: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今年了《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着眼于城市发展中的健康问题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设定了健康环境、健康社会等5个一级指标,并设定了包括空气质量、水质以及垃圾废物处理等20个二级指标,以此来推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我国健康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保驾护航。

4结束语

总之,健康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必经阶段,在健康城市的规划过程中,需要站在生态学角度来审视健康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规划手段,了解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原则,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来促进健康城市规划理论的构建,为我国健康城市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许雪松.探究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J].居舍,2017(20):165.

第2篇:城市发展要素研究范文

(一)文化产业布局中轴的选择

1.轴的选择依据

选择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开发与布局轴线,是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空间布局结构的充分认识,也是从战略角度对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安排与规划。文化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文化经济空间存在的根本所在。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从根本上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客观存在,而不流动性要素决定了流动性要素的流动趋向和集中程度[4]。产业轴线的经济学意义在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流通,不同层级的产业轴线促使了点点、区区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交换,而其空间意义体现为生产要素的空间载体或者生产要素空间集聚带,在不同的轴带上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生产要素结构形态。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布局轴线的界定应充分考虑各地区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结构和流动性程度的差异。

2.轴的选择

文化生产要素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地理区位有着密切联系。按照梯度转移理论及现代区域经济有关研究,我国呈现出三大经济要素梯队,即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要素发展水平依次成递减规律。三大地区生产要素结构不同。如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水平最高地带集中了资本、技术、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对地区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很大,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市场化程度低,资本、技术等要素较为欠缺,生产要素水平较低,但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丰厚,是其发展和竞争的的优势所在。因此,从横向来看,三大经济梯队体现着不同的生产要素结构,可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空间横向划分的宏观纵轴。再从纵向来看,我国有南北两大河流横贯我国东西地区,横跨我国主要经济大省和中心城市。黄河流域和长江沿岸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已历史性地成为我国高密度经济走廊,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生产要素聚集地带,并且自西至东文化资源丰厚度依次递减,技术、资本等流动性生产要素呈逆向分布。因此,以黄河流域、长江沿岸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横轴。综上,形成了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三纵二横”发展轴线。

(二)文化产业布局中点的选择

1.点的选择依据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产业聚集是其基本特征。这充分体现在文化产业尤其是现代文化产业对数字技术、资本、创意人才的高度依赖性上。当前城市中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的大量开发和建设正是文化产业集聚特性的充分体现。同时,文化产业具有依附性,即文化产业所提供的文化消费品是满足人们精神消费需求,是直接面对市场、面对消费者的[4]。无疑,城市是人口聚集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满足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依赖性和依附性需求,文化产业节点的选择必然是对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城市空间的选择。

2.点的选择

由于不同城市经济发展、地理区位不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性,直接以城市为单位进行横向比较,则一因城市数量众多,比较程序繁琐且复杂,二因直接横向比较必然导致因城市经济发展与区位的不平衡性带来的文化产业节点选择的空间不平衡性。因此,本文以省(直辖市)为单位,对省内主要城市进行纵向比较,选择出各省文化产业中心城市作为宏观布局中的“点”,从而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选择文化产业节点时笔者考虑以下指标作为选择依据:文化产业产值,反应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与水平;GDP,反应城市经济实力与生产要素水平;交通水平,城市经济辐射能力。通过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中主要发展城市数据的比较可以发现,文化产业节点与省会城市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作为省会中心城市,集政治、文化、经济、交通等优势于一身,是文化产业中心节点的首要选择。

3.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点轴布局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确定发展轴线以及对轴线上的“点”进行重点开发[2]。从纵轴依次来看,东部纵轴集中了北京、天津、济南、青岛、上海、杭州、南京、福州、厦门、深圳等城市,成为东部梯队重要文化产业布局节点;中部梯队集中了太原、武汉、长沙、南宁等主要文化产业节点;西部梯队则主要集中了银川、成都、昆明等文化产业节点。从横轴来看,北轴线上分布了西宁、兰州、西安、郑州、济南、青岛等文化产业节点;南轴线上分布了成都、重庆、武汉、上海等文化产业节点。从全局来看,三纵两横及轴带上的节点共同形成了我国文化产业基本空间布局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文章只从宏观角度选取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节点和主轴线,暂不对各区域文化产业次级节点、次级轴线及其组合的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与展示。

二、对我国东、中、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战略布局的规划建议

基于点轴理论,打造地区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是推动各地区文化产业渐进式发展,构建我国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途径。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打造关键要考虑其可行性。从可行性的角度来讲,文化产业集聚区的选择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文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主要是各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平衡性问题;二是考虑文化产业集聚区内节点的层级性、丰富性程度及文化要素水平等。综合两方面的考虑以及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布局结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可形成六大集聚产业带:即东部的环渤海文化产业带、长三角文化产业带;珠三角文化产业带;中部的中原文化产业带;西部的西北文化产业带和西南文化产业带。

(一)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带

从东部梯队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了三大经济圈,即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作为东部沿海三大经济战略阵地,资本、高新技术、人才、现代化基础设施、交通等要素极其丰裕,且三大经济圈从北至南依次排开,空间分布具有平衡性。东部沿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三大经济圈具有内在一致性。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支柱性产业。其中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其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高达12.3%,提前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三大经济圈区位及经济圈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理想的空间环境,依据经济的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应努力打造以北京为中心节点,以天津、济南、青岛、沈阳、大连等为次级节点的环渤海文化产业带;努力打造以上海为中心节点,以南京、杭州、苏州等为次级节点的长三角文化产业带;努力打造以广州、深圳为中心节点,以珠海、东莞为次级节点的珠三角文化产业带,形成我国东部地区三大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战略布局。

(二)中西部文化产业带

两横两纵成“井”字状要素轴线贯穿了整个中西部地区。从空间布局的角度看,纵横交叉的交点是连接各区域的枢纽,四大枢纽成“口”字形将整个中西部地区构成一个区域整体。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交点往往成为各要素聚集与扩散的中心,该区域易形成以枢纽为中心,以生产要素极化和扩散效应为内在动力,以各个干线作为要素流动轴线的经济增长极。从文化产业节点来看,中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沿主轴线呈线状分布,南北跨度较大。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呈南北两地分布。综合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及节点分布因素,我国中西部地区可以打造三大产业集聚区,即中部文化产业带、西北文化产业带和西南文化产业带。

1.中部文化产业带

中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南北分布。郑州和武汉处于中部核心区且是轴带的交点。郑州是我国中原经济中心城市,文化历史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河南省致力于将郑州打造为中原区域文化中心,形成中原文化产业要素集聚高地。武汉作为全国特大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且方圆400公里内涵盖40多个大中城市,经济辐射力很强。近年来,武汉紧抓文化和科技融合机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到2015年实现总收入3000亿元,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10%左右,致力打造“创意之都”。长沙市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成为全国首批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之一。2011年,长沙市文化产业总产出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10%。演艺、动漫、广电、出版四大湘军产业的异军突起使得以长沙为代表的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考虑到中部地区的特殊性,中部文化产业集聚区应该打造以郑州、武汉、长沙为核心增长极,以郑州为核心节点,向北辐射太原、呼和浩特等次级节点,以武汉、长沙为核心节点向南辐射南昌、南宁等次级节点,加强郑州、武汉、长沙三大增长极的联动,从而带动整个中部地区南北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2.西部文化产业带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特殊产业,对生产要素结构需求有较大弹性。文化、资本、技术等要素结构的不同,文化产业呈现不同的发展形态。西部地区在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欠缺的历史背景下,依托文化历史资源、自然资源等禀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旅游产业已然成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有两大聚集区,北部主要包括甘肃、西安、银川、西宁等节点,南部主要包括成都、重庆、贵阳、昆明、拉萨等节点。其中,西安、成都和重庆分别为轴带交叉点。西安是我国西北人口超大城市和建设中的外向型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2011年西安全市旅游业增加值约占GDP的8.5%,明显高于全国的4%。重庆和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经济重镇和交通枢纽。2011年,其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5%、8.45%。因此,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地理特性、要素水平及文化产业节点的空间布局形态,可打造西北、西南两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分别建立以西安为核心节点,以甘肃、银川、西宁为次级节点的西北文化产业带;以成渝为核心节点,以贵阳、昆明、拉萨等为次级节点的西南文化产业带,发挥南北两大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聚集和扩散能力,带动整个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三、结束语

第3篇:城市发展要素研究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品牌形象符号化

一、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形象

1.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一般指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展现出的某个地域特有的活动与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结合区域性的地理环境,扎根于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反映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等,包含了当地人在社会生产劳动中的所有成果。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两个显著的特征——区域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区域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在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层面上,是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如,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建筑等都展现了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特点。不可复制性体现了地域民族文化的发展前进性,文化是前进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具有时代文明的印迹。文化的不可复制性使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除此之外,地域文化还具有集体性、差异性、渗透性、传承性等特点,文化是人类共同参与创造的,在各区域之间不断传承,相互渗透。总之,地域文化是多种要素的综合,其在不断发展、变化与传承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魅力。现如今,发展地域文化成为地域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发展影响着当地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有效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也能拉动地域经济的发展。

2.城市品牌形象的概念

城市品牌形象是城市给大众的整体印象[1]。评判城市品牌形象好坏的基准在于,其能否展现城市特点、增强城市居民的凝聚力、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吸引社会人才、增强城市相关部门的威望等。具体来说,城市品牌形象由城市品牌与城市相关形象两个要素组成,囊括了城市建设需要的一切条件,是城市文化与精神呈现的可视化表现,同时也是区域市民共同创造、传承的文化的反映。城市品牌指城市建设者分析、提炼与整合出的城市具有的独特历史文化特性、产业优势等差异性的品牌要素。与企业的产品类似,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作为城市品牌[2]。城市品牌集中体现了城市的特色、风貌,囊括城市名称、综合实力、地域文化、地理与人文环境等内容,由历史、地理、文化、人文等要素整合而成,具有特殊性与差异性。城市形象对城市居民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城市的客观事物在市民心中的反映,通过表现市民的生活方式,反映市民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城市形象既是城市所有内外指标的外在表现,又是社会公众对城市所有指标的感知、体验及评价。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与质量的外在表现。从城市的审美视角出发,无论是城市的管理者或决策者,还是城市的消费者和体验者,他们都既是城市审美的主体,又是城市审美的客体[3]。

3.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形象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的塑造息息相关。在众多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要素中,地域文化至关重要。通常而言,城市较具地域代表性的要素除地理因素外,就是地域文化要素。地域文化代表不同地域特有的文化与行为方式,因此,城市的独特性往往与地域文化特色密不可分。时代在发展,城市的多样化也越来越明显,各地存在差异性,而在不断竞争的过程中,城市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市民通过传承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渗透城市生活,从而影响城市形象。同时,在社会建设中,市民通过参与社会建设,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反映对社会的认知,进一步助推城市品牌形象推广及其他工作的开展,进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城市品牌形象作为城市的标志,应能有效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过程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过程。城市在不断发展,文化也在被不断传承,城市需要地域文化的参与,以此凸显自身品牌形象的独特性,同样的,文化也需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居民获得进一步的传播与推广。由此可见,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应该高度融合,从而打造出独具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城市品牌形象。

二、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结合案例分析

1.杭州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的代表,以西湖尤为出名。杭州的城市标志(图1)彰显出杭州城市的文化特色,从杭州独特的地理环境、标志性景观以及悠久的城市历史文脉中提炼整合而来。标志中融合了杭州的历史文化与时尚元素,设计人员将抽象图像与建筑实景结合,使杭州城市标志极具代表性。在杭州城市标志中,设计人员以“杭”字进行变形设计,使标志更好地凸显城市的文化内涵,同时将“杭”字与西湖、拱桥、小舟、园林建筑等元素结合设计,由此体现杭州的城市形象,折射出杭州当地的历史文化变迁过程,体现着杭州地域文化的多姿多彩。同时,标志还象征着今天的杭州正扬帆起航,展现了杭州城市的新面貌。整体来看,杭州城市标志壮观大气,极具江南水乡之意,在传播江南古典水乡之美的同时,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在充分展现杭州当地景点的同时,传播杭州的城市文化,从而达到宣传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知名度的目的。

2.山西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晋善晋美”作为山西旅游的宣传口号,浓缩了山西地区城市的整体形象,旨在向受众说明山西是人善、景美、适宜旅游观光的地方,同时包含了对山西旅游产业蓬勃向上、追求尽善尽美的希冀。“晋善晋美”这一文化品牌(图2)的提出,有效提升了山西地区城市的整体品牌形象。直白的语言形式彰显了山西旅游业的整体风貌,达到了宣传山西历史文化景区的目的。“晋善晋美”文化品牌是在提炼山西特有的地域性历史文化与人文脉络的基础上提出的,“晋”字反映出山西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是山西省的简称,这一文化品牌代表了山西人诚信、纯良的美好品质,在彰显城市文化内涵的同时,展现了山西当地特有的人文风情。总之,“晋善晋美”作为城市文化品牌,不仅可以宣传山西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而且在山西的城市品牌建设中,不断增强山西地区的文化内涵,使山西更具城市竞争力,促进山西的长远发展。

3.东京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为迎接2020东京奥运会,进一步向世界传播东京城市的魅力,日本在2015年了“&TOKYO”的形象标志(图3),此形象标志主要针对国外群体。为向世界展现日本的魅力,该形象标志设计更加国际化、现代化,且免费提供给机构或个人使用,突出了多样性与互动性。该标志体现出东京城市的多样化特性,设计人员采用红色与“TOKYO”字体搭配,使标志十分鲜明醒目。2017年,东京对外了全新标志(图4)和口号“TokyoTokyoOldmeetsNew”,全新的标志由Brushstroke字体与歌德式印刷体组合呈现,该标志用于国外的相关宣传活动。标志中两种“Tokyo”代表了东京城市的独特之处——远至江户时代的传统与当今的前沿文化并存。设计人员采用黑色墨水代表日本传统的地域形象,新东京则用蓝色表达,就像不断扩展的天空,代表着创新的未来。标志兼具传统与现代的形式,将更加现代化、进步的、合理的设计理念、思维与本国文化和独特的东方美学相联系,如标志中对传统字体与印章元素的运用。标志中的印章刻有当时东京最新的观光地标之一——涉谷交通交叉路口。在人们的眼中,涉谷具有反叛性,不受日本传统文化的束缚,具有新潮、大胆、时尚等特点。标志将色彩与城市建筑、传统文化、现代化元素相结合,蕴含着双重文化理念,达到传播东京现代化、对外友好且不忘传统的城市形象,从而更好地展现东京城市的魅力,传播东京多样性的城市理念,达到宣传和推广东京城市形象的目的。

4.墨尔本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澳大利亚城市墨尔本在2010年公布的市徽设计,充分反映了墨尔本多元、创新、宜居以及重视生态的城市形象。该标志作为城市的代表符号,反映了墨尔本的活力、新潮和现代化。由Landor设计的M形市徽更能反映出墨尔本城市的多元特性,取代了20世纪90年代初启用的添加树叶元素的标志。标志整体造型简约,设计人员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更为直观地表达墨尔本年轻、新兴的移民城市特性。墨尔本城市成立时间较短,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居民多为移民,由此造就了墨尔本城市的多元化特征,不同族群的人聚居成区,在生活、节庆、餐饮上有着不同的习惯,为墨尔本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色彩上,标志采用艳丽的色彩,充分展现了澳大利亚多元化的地域文化特性,反映了墨尔本充满活力、欢乐的城市氛围。当时,墨尔本除应用新标志外,还依托城市的大型活动等,使标志有效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密不可分。好的城市品牌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充分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因此,城市品牌形象作为对外宣传的城市名片,应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设计人员应通过不断探寻城市的地域优势,塑造城市的个性化特征,展现城市自信的面貌,吸引市民定居、旅游以及投资项目等。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形象中的设计表现

1.城市品牌形象定位的确立

城市定位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有关人员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定位,可以使城市更具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如今,城市要想不断发展,需要具备独特的城市品牌定位,优秀的城市品牌形象需要依据区域特色文化和历史进行提炼与塑造。设计人员通过提炼地域民俗传统文化彰显城市特色,展现城市个性化的特征,从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传播城市文化与精神,打造文明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核心内容,设计人员应通过不断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确定城市定位。就目前来说,常见的城市类型有政治城市、经济城市、军事城市与文化城市,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品牌形象需要与城市的相关条件相契合,如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等,设计人员在设计城市品牌形象时,需要不断提炼、考证与研究这些因素,由此可以对城市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在分析城市历史变迁和发展的过程中,打造良好的城市品牌,展现自身优势、发挥个性特点,展现城市的魅力。除此之外,在定位城市品牌形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融合新鲜事物、不断发展创新,使城市品牌形象在沿袭文化发展脉络的同时,不脱离时代的发展轨迹,充满生命力。

2.城市品牌形象设计表现手段

针对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品牌形象中的设计应用,设计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应用与转化思路:提取地域传统元素的具象转化思路;表达传统地域民族精神的抽象转化思路。设计人员应基于地域文化元素的转化思路,进行元素的符号化可视设计,挖掘、提炼地域元素。具体的设计、应用及表现方法如下。第一,归纳提取法。归纳和总结诸多地域性文化元素,分析其异同点,从而提取出更具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的设计要素。这种方法注重对城市整体文化脉络的梳理,进而更加清晰地找准城市定位与城市地域文化的关键特征,从而使提取的视觉符号元素更具城市地域文化代表性。第二,图文结合法。在城市品牌形象表现中,视觉性元素具有较强的冲击力,能够更加直观地传播城市品牌形象。图文结合中的文字、色彩、图形正是视觉符号化设计的重要因素。人们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城市的文化魅力。图文结合法较其他方法而言,能更加准确、快速地传达城市品牌信息,上文提到的“晋善晋美”就是如此。提取城市地域符号化元素,可以使文化元素更具可视性,从而使城市品牌形象的图像造型语言充分反映区域的民风民俗。色彩的影响力也较大,如,杭州城市标志中以蓝绿色“书写”的“杭”字充分展现了杭州城市的江南水乡韵味,如果将蓝绿色换为红色,则与杭州的城市品牌形象不符。总之,将文字、图形、色彩结合,可以使城市品牌形象设计更具生命力。第三,抽象表现法。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抽象的表现形式,对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夸张化处理,将当地特有的民俗工艺、人们的生活习性等融入其中。对于一些抽象性的文化要素,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意境化表现的方式加以使用,如民歌传唱等。在意境化表现中,设计人员也可以使用图文结合法,通过相应的应用与转化思路使用抽象文化元素,将抽象性的文化要素转为可视化元素,进而增强城市的品牌形象。

四、结语

当前,一些城市品牌形象只包含基本的城市信息,未较好地体现地域文化特征。不同城市间的发展差距较大,经济的发展会拉动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亦如是。为此,有关部门和人员应打造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体现城市特色,发展相关旅游业也不失为良好的城市发展策略。设计人员应利用独特的城市文化资源打造品牌形象,结合城市大型活动宣传城市品牌形象,将城市品牌形象融入社会生活,通过数字信息化的新型媒介将城市品牌文化传播给公众,从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城市要不断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不断对市民进行调研分析,深入了解区域历史文化,明确城市品牌形象设计发展的大方向。除此之外,城市品牌形象设计需要融合时代元素,与时俱进,使城市品牌形象在具有地域文化特性的同时,具有时代感、现代感,如此才能使城市品牌更具感染力,体现品牌价值。总之,具有独特性的城市品牌能够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且传承地域文化是促进城市发展长盛不衰的重要动力。未来,城市可以在了解市民审美倾向与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使城市品牌形象能够真正反映市民对于城市的认知,在极具传承性的历史文化氛围中,使城市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城市建设不是易事,需要人们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建设,增强自我认知、城市认知。因为每一位市民都是城市的建设者,需要对于城市有明确的认知。设计人员应通过精准设计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健康文明的社会,从而促进城市文明发展,传播城市文化。

参考文献:

[1]严咏妍.武汉城市品牌形象的新媒体传播研究及实践[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8:16-18.

[2]刘洋,王玲,解真,等.城市品牌形象创新设计方法[J].包装工程,2020,41(10):235-241,273.

第4篇:城市发展要素研究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品牌形象符号化

一、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形象

1.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一般指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展现出的某个地域特有的活动与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结合区域性的地理环境,扎根于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反映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等,包含了当地人在社会生产劳动中的所有成果。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两个显著的特征——区域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区域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在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层面上,是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如,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建筑等都展现了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特点。不可复制性体现了地域民族文化的发展前进性,文化是前进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具有时代文明的印迹。文化的不可复制性使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除此之外,地域文化还具有集体性、差异性、渗透性、传承性等特点,文化是人类共同参与创造的,在各区域之间不断传承,相互渗透。总之,地域文化是多种要素的综合,其在不断发展、变化与传承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魅力。现如今,发展地域文化成为地域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发展影响着当地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有效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也能拉动地域经济的发展。

2.城市品牌形象的概念

城市品牌形象是城市给大众的整体印象[1]。评判城市品牌形象好坏的基准在于,其能否展现城市特点、增强城市居民的凝聚力、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吸引社会人才、增强城市相关部门的威望等。具体来说,城市品牌形象由城市品牌与城市相关形象两个要素组成,囊括了城市建设需要的一切条件,是城市文化与精神呈现的可视化表现,同时也是区域市民共同创造、传承的文化的反映。城市品牌指城市建设者分析、提炼与整合出的城市具有的独特历史文化特性、产业优势等差异性的品牌要素。与企业的产品类似,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作为城市品牌[2]。城市品牌集中体现了城市的特色、风貌,囊括城市名称、综合实力、地域文化、地理与人文环境等内容,由历史、地理、文化、人文等要素整合而成,具有特殊性与差异性。城市形象对城市居民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城市的客观事物在市民心中的反映,通过表现市民的生活方式,反映市民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城市形象既是城市所有内外指标的外在表现,又是社会公众对城市所有指标的感知、体验及评价。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与质量的外在表现。从城市的审美视角出发,无论是城市的管理者或决策者,还是城市的消费者和体验者,他们都既是城市审美的主体,又是城市审美的客体[3]。

3.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形象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的塑造息息相关。在众多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要素中,地域文化至关重要。通常而言,城市较具地域代表性的要素除地理因素外,就是地域文化要素。地域文化代表不同地域特有的文化与行为方式,因此,城市的独特性往往与地域文化特色密不可分。时代在发展,城市的多样化也越来越明显,各地存在差异性,而在不断竞争的过程中,城市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市民通过传承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渗透城市生活,从而影响城市形象。同时,在社会建设中,市民通过参与社会建设,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反映对社会的认知,进一步助推城市品牌形象推广及其他工作的开展,进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城市品牌形象作为城市的标志,应能有效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过程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过程。城市在不断发展,文化也在被不断传承,城市需要地域文化的参与,以此凸显自身品牌形象的独特性,同样的,文化也需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居民获得进一步的传播与推广。由此可见,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应该高度融合,从而打造出独具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城市品牌形象。

二、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结合案例分析

1.杭州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的代表,以西湖尤为出名。杭州的城市标志(图1)彰显出杭州城市的文化特色,从杭州独特的地理环境、标志性景观以及悠久的城市历史文脉中提炼整合而来。标志中融合了杭州的历史文化与时尚元素,设计人员将抽象图像与建筑实景结合,使杭州城市标志极具代表性。在杭州城市标志中,设计人员以“杭”字进行变形设计,使标志更好地凸显城市的文化内涵,同时将“杭”字与西湖、拱桥、小舟、园林建筑等元素结合设计,由此体现杭州的城市形象,折射出杭州当地的历史文化变迁过程,体现着杭州地域文化的多姿多彩。同时,标志还象征着今天的杭州正扬帆起航,展现了杭州城市的新面貌。整体来看,杭州城市标志壮观大气,极具江南水乡之意,在传播江南古典水乡之美的同时,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在充分展现杭州当地景点的同时,传播杭州的城市文化,从而达到宣传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知名度的目的。

2.山西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晋善晋美”作为山西旅游的宣传口号,浓缩了山西地区城市的整体形象,旨在向受众说明山西是人善、景美、适宜旅游观光的地方,同时包含了对山西旅游产业蓬勃向上、追求尽善尽美的希冀。“晋善晋美”这一文化品牌(图2)的提出,有效提升了山西地区城市的整体品牌形象。直白的语言形式彰显了山西旅游业的整体风貌,达到了宣传山西历史文化景区的目的。“晋善晋美”文化品牌是在提炼山西特有的地域性历史文化与人文脉络的基础上提出的,“晋”字反映出山西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是山西省的简称,这一文化品牌代表了山西人诚信、纯良的美好品质,在彰显城市文化内涵的同时,展现了山西当地特有的人文风情。总之,“晋善晋美”作为城市文化品牌,不仅可以宣传山西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而且在山西的城市品牌建设中,不断增强山西地区的文化内涵,使山西更具城市竞争力,促进山西的长远发展。

3.东京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为迎接2020东京奥运会,进一步向世界传播东京城市的魅力,日本在2015年了“&TOKYO”的形象标志(图3),此形象标志主要针对国外群体。为向世界展现日本的魅力,该形象标志设计更加国际化、现代化,且免费提供给机构或个人使用,突出了多样性与互动性。该标志体现出东京城市的多样化特性,设计人员采用红色与“TOKYO”字体搭配,使标志十分鲜明醒目。2017年,东京对外了全新标志(图4)和口号“TokyoTokyoOldmeetsNew”,全新的标志由Brushstroke字体与歌德式印刷体组合呈现,该标志用于国外的相关宣传活动。标志中两种“Tokyo”代表了东京城市的独特之处——远至江户时代的传统与当今的前沿文化并存。设计人员采用黑色墨水代表日本传统的地域形象,新东京则用蓝色表达,就像不断扩展的天空,代表着创新的未来。标志兼具传统与现代的形式,将更加现代化、进步的、合理的设计理念、思维与本国文化和独特的东方美学相联系,如标志中对传统字体与印章元素的运用。标志中的印章刻有当时东京最新的观光地标之一——涉谷交通交叉路口。在人们的眼中,涉谷具有反叛性,不受日本传统文化的束缚,具有新潮、大胆、时尚等特点。标志将色彩与城市建筑、传统文化、现代化元素相结合,蕴含着双重文化理念,达到传播东京现代化、对外友好且不忘传统的城市形象,从而更好地展现东京城市的魅力,传播东京多样性的城市理念,达到宣传和推广东京城市形象的目的。

4.墨尔本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澳大利亚城市墨尔本在2010年公布的市徽设计,充分反映了墨尔本多元、创新、宜居以及重视生态的城市形象。该标志作为城市的代表符号,反映了墨尔本的活力、新潮和现代化。由Landor设计的M形市徽更能反映出墨尔本城市的多元特性,取代了20世纪90年代初启用的添加树叶元素的标志。标志整体造型简约,设计人员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更为直观地表达墨尔本年轻、新兴的移民城市特性。墨尔本城市成立时间较短,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居民多为移民,由此造就了墨尔本城市的多元化特征,不同族群的人聚居成区,在生活、节庆、餐饮上有着不同的习惯,为墨尔本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色彩上,标志采用艳丽的色彩,充分展现了澳大利亚多元化的地域文化特性,反映了墨尔本充满活力、欢乐的城市氛围。当时,墨尔本除应用新标志外,还依托城市的大型活动等,使标志有效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密不可分。好的城市品牌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充分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因此,城市品牌形象作为对外宣传的城市名片,应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设计人员应通过不断探寻城市的地域优势,塑造城市的个性化特征,展现城市自信的面貌,吸引市民定居、旅游以及投资项目等。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形象中的设计表现

1.城市品牌形象定位的确立

城市定位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有关人员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定位,可以使城市更具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如今,城市要想不断发展,需要具备独特的城市品牌定位,优秀的城市品牌形象需要依据区域特色文化和历史进行提炼与塑造。设计人员通过提炼地域民俗传统文化彰显城市特色,展现城市个性化的特征,从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传播城市文化与精神,打造文明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核心内容,设计人员应通过不断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确定城市定位。就目前来说,常见的城市类型有政治城市、经济城市、军事城市与文化城市,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品牌形象需要与城市的相关条件相契合,如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等,设计人员在设计城市品牌形象时,需要不断提炼、考证与研究这些因素,由此可以对城市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在分析城市历史变迁和发展的过程中,打造良好的城市品牌,展现自身优势、发挥个性特点,展现城市的魅力。除此之外,在定位城市品牌形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融合新鲜事物、不断发展创新,使城市品牌形象在沿袭文化发展脉络的同时,不脱离时代的发展轨迹,充满生命力。

2.城市品牌形象设计表现手段

针对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品牌形象中的设计应用,设计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应用与转化思路:提取地域传统元素的具象转化思路;表达传统地域民族精神的抽象转化思路。设计人员应基于地域文化元素的转化思路,进行元素的符号化可视设计,挖掘、提炼地域元素。具体的设计、应用及表现方法如下。第一,归纳提取法。归纳和总结诸多地域性文化元素,分析其异同点,从而提取出更具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的设计要素。这种方法注重对城市整体文化脉络的梳理,进而更加清晰地找准城市定位与城市地域文化的关键特征,从而使提取的视觉符号元素更具城市地域文化代表性。第二,图文结合法。在城市品牌形象表现中,视觉性元素具有较强的冲击力,能够更加直观地传播城市品牌形象。图文结合中的文字、色彩、图形正是视觉符号化设计的重要因素。人们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城市的文化魅力。图文结合法较其他方法而言,能更加准确、快速地传达城市品牌信息,上文提到的“晋善晋美”就是如此。提取城市地域符号化元素,可以使文化元素更具可视性,从而使城市品牌形象的图像造型语言充分反映区域的民风民俗。色彩的影响力也较大,如,杭州城市标志中以蓝绿色“书写”的“杭”字充分展现了杭州城市的江南水乡韵味,如果将蓝绿色换为红色,则与杭州的城市品牌形象不符。总之,将文字、图形、色彩结合,可以使城市品牌形象设计更具生命力。第三,抽象表现法。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抽象的表现形式,对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夸张化处理,将当地特有的民俗工艺、人们的生活习性等融入其中。对于一些抽象性的文化要素,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意境化表现的方式加以使用,如民歌传唱等。在意境化表现中,设计人员也可以使用图文结合法,通过相应的应用与转化思路使用抽象文化元素,将抽象性的文化要素转为可视化元素,进而增强城市的品牌形象。

四、结语

当前,一些城市品牌形象只包含基本的城市信息,未较好地体现地域文化特征。不同城市间的发展差距较大,经济的发展会拉动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亦如是。为此,有关部门和人员应打造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体现城市特色,发展相关旅游业也不失为良好的城市发展策略。设计人员应利用独特的城市文化资源打造品牌形象,结合城市大型活动宣传城市品牌形象,将城市品牌形象融入社会生活,通过数字信息化的新型媒介将城市品牌文化传播给公众,从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城市要不断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不断对市民进行调研分析,深入了解区域历史文化,明确城市品牌形象设计发展的大方向。除此之外,城市品牌形象设计需要融合时代元素,与时俱进,使城市品牌形象在具有地域文化特性的同时,具有时代感、现代感,如此才能使城市品牌更具感染力,体现品牌价值。总之,具有独特性的城市品牌能够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且传承地域文化是促进城市发展长盛不衰的重要动力。未来,城市可以在了解市民审美倾向与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使城市品牌形象能够真正反映市民对于城市的认知,在极具传承性的历史文化氛围中,使城市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城市建设不是易事,需要人们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建设,增强自我认知、城市认知。因为每一位市民都是城市的建设者,需要对于城市有明确的认知。设计人员应通过精准设计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健康文明的社会,从而促进城市文明发展,传播城市文化。

参考文献:

[1]严咏妍.武汉城市品牌形象的新媒体传播研究及实践[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8:16-18.

[2]刘洋,王玲,解真,等.城市品牌形象创新设计方法[J].包装工程,2020,41(10):235-241,273.

第5篇:城市发展要素研究范文

关键词:旅游效率;超效率DEA模型;差异;珠三角

一、引言

珠三角作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前沿区域,以其别具一格的岭南风光,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是我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南国明珠广州、创新之都深圳、浪漫之城珠海、狮艺之乡佛山、岭南名郡惠州、制造名城东莞、中国第一侨乡江门、伟人故里中山、中国砚都肇庆以集聚式形态分布在珠江沿岸,丰富的旅游资源支撑着珠三角及整个广东的旅游业经济发展。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便提出要以“提质增效”为目标,推进旅游强省的建设[1];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强调经济发展应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如何在产业增长的同时追求更高的效率,提升区域旅游的竞争力水平,是珠三角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城市旅游效率指将城市作为旅游服务的生产单元,实现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单位要素投入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的产出最大化、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得到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2]88。学术界对旅游效率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现已在不同层面与领域展开。部分学者着眼于微观层面,以酒店、旅游公司、风景名胜区等为研究主体[3-5],我国学者则更集中于宏观与中观层面的区域旅游效率研究,研究区域包括全国、京津冀、长三角等[6-7]。目前针对珠三角旅游效率的研究较少,相关研究主要有梁明珠等先后基于2004—2010及2008—2010年广东省21市面板数据[8-9],易婷婷[10]基于2006—2016年数据对广东城市旅游效率进行评价,并从区域板块、城市旅游效率演变特征等角度对广东21市进行了类别划分与差异分析。邓洪波对珠三角、长三角都市圈的25个城市进行了旅游效率评价[11]。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包括DEA模型、Tobit模型、ArcGIS空间分析,旅游生命周期评价等诸多方法,其中通过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方法占了绝大多数。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1.DEA及超效率DEA

DEA是使用数学规划建立评价模型,评价具有多项输入与输出的决策单元之间相对有效性的方法,其本质是判断该决策单元是否位于包络面上,即由投入最小、产出最大为目标的帕累托最优解构成的面,位于者则判定为“DEA有效”,否则称“DEA无效”。超效率DEA评价模型与DEA模型相似,如公式(1)所示,其不同点在于,其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在进行第j个城市效率评价时,使j城市的投入与产出被其他所有城市投入与产出的线性组合替代,而将第j个城市排除在外,因而其效率值可能大于1,其中,θ(0<θ≤1)代表要素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指数[12]。2.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及数据来源投入与产出的变量指标遴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DEA的效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劳动力和资本是旅游投入的最大呈现,旅游业作为资本建设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人员的数量与管理人员的质量支撑着旅游业的发展。因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数据缺乏,本文以第三产业年末从业人数进行替代[2]91。旅游宾馆(酒店)房间数则体现了旅游的投入规模,也是衡量珠三角旅游产业服务效能和接待能力的重要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方面,过夜旅游者人数整体上体现了旅游地接待能力的高低,还可以直观体现旅游者的流向。旅游业收入与旅游者人数、停留天数、旅游者消费水平、支付能力基本成正比例关系,是一地区旅游业发达程度的货币体现。所以本文选取这两项产出指标。

三、珠三角城市旅游效率评价和差异分析

1.综合效率分析

从旅游综合效率来看,珠三角城市表现出分异特征。在2005—2018年间始终保持DEA有效的城市为广州及珠海。在研究期间内,珠海的综合效率平均值为1.51,是珠三角9市的最高值;广州综合效率整体较为平稳,历年平均值为1.28,位列第二。佛山和深圳在14年间综合效率平均值大于1,但在小部分年份出现非DEA有效状态。其中佛山在2005—2008年间非DEA有效,自2009年起达到了DEA有效,且近年的综合效率值不断提升;深圳市则在2010—2012年间综合效率低于1.0,处于非DEA有效状态,其余年份均为DEA有效,历年综合效率平均值为1.13。惠州、江门、肇庆在研究期内综合效率的平均值约为0.8左右,三个城市在大部分年份处于非DEA有效,但惠州及江门在2017年及2018年均为DEA有效,效率值处于上升趋势,实现了投入产出的优化配置;肇庆的综合效率值则在近年有所下降,2005年肇庆综合效率为珠三角最优,2007年起则处于非DEA有效,2018年综合效率值仅为0.69。同样处于下降趋势的有中山及东莞,中山在2005—2008年间均为DEA有效,此后综合效率值则长期处于0.6左右,东莞的综合效率值在2010年前后实现DEA有效,但近年间综合效率值均为0.4左右,排在珠三角九市的最后。可以看出,珠三角九市旅游业效率水平存在差距,但其差距有缩小的趋势(如下图所示)。根据与生产前沿面的优化配置比较,中山、东莞等地主要是投入冗余,由于产业服务人员及酒店房间数量相对过多,导致了它们与生产前沿面的距离较远。

2.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分析

广州、深圳、珠海市技术效率在2005—2018年间均为1,城市技术始终效率处于有效状态。佛山、中山、肇庆等市在此十四年间也有十年的技术效率为1,惠州、江门在较多年份中技术效率未达有效,但技术效率值多在0.9以上。整体上看,珠三角城市间技术效率差距不明显,这是由旅游行业本身技术门槛不高所决定的,仅东莞近年来技术效率值始终偏低,在0.4左右徘徊。从规模效率来看,广州、珠海规模效率始终处于有效状态,深圳和佛山在前期小部分年份规模效率未达1,近年来也均处于有效状态,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则在较多年份规模效率非有效。其中,中山市规模效率较其他城市明显偏低,2005—2018年间规模效率平均值仅为0.77,肇庆规模效率的历年平均值为0.87,其余城市的平均值均在0.95以上。可以看出,珠三角城市经济水平普遍较高,使得城市旅游发展要素投入的规模基本能实现旅游发展的各项需求,城市间规模效率的差距不大。整体上看,规模效率对旅游总效率的影响强于技术效率。

四、城市类别划分及发展建议

按上述旅游效率评价结果结合城市具体投入产出数据,将珠三角城市划分为明星型、金牛型、问题型及瘦狗型四类。“明星型”指旅游效率高,要素投入及旅游产出规模较高的城市。这类城市综合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同时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如广州、深圳及佛山市,这几个城市旅游投入要素较多,旅游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高,对旅游资源利用较为合理,产出亦较高,尤其广州及深圳的旅游产出远高于其他城市。佛山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处于珠三角腹地,近年来,佛山以美食为落脚点,不断发展旅游业,旅游资源与产业要素投入不断增加,整体发展势头猛,潜力大,2018年旅游综合效率值排在珠三角首位。“明星型”城市经济基础良好,要素投入较为充分,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为保持效率的高水平,可将更多的投入花在提升软实力上,深化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力度。“金牛型”是指旅游效率较高,但投入产出规模不高的城市。旅游要素投入较少,但产出保持较好水平的城市,旅游产出的指标相对投入较高,市场份额较为稳定。这些城市往往具备某方面比较独特的优势,如自然环境好、文化底蕴足等,如珠海、惠州及江门市。惠州境内有惠州西湖部级风景名胜区及罗浮山5A级旅游景区,旅游资源总数达到15处,为珠三角九市数量最多的城市。江门因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独树一帜。珠海以毗邻澳门的地理优势与海滨旅游城市的形象使得其旅游业发展活跃,产出中的过夜旅游者人数数额较大,因而提升其效率水平,但从总的要素投入与产出来看,仍归为现金金牛型。“金牛型”城市与“明星型”城市在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上有着较大的差距,从金牛向明星的转化较为困难,但金牛型城市有其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可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全域旅游的思路进一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问题型”是指旅游效率不高,投入产出规模较大的城市,主要有东莞市。东莞市旅游规模效率较高,但旅游技术效率及综合效率均处较低水平。从单向指标来看,东莞市近5年间旅游宾馆(酒店)房间数保持在11万余间的水平,提供的床位数超14.5万张,在珠三角九市中仅次于广州位列第二,但带来的旅游收入为420亿元,接待过夜旅游者人数约2000万人次,在珠三角九市中均位于中等水平,各项产出与投入要素的比值数据均属最低水平,可见投入远大于城市对现有技术的利用能力,造成了投入要素的大量冗余。东莞城市经济发达,但旅游业占比较低,旅游的品牌形象并不鲜明。文体旅地标设施旅游吸引力和传播价值不足,食、住、行、游、购、娱等各层面要素的综合配置效率较低,未来可完善升级文化、体育休闲旅游设施,强化品牌形象,提高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从而增加收益。“瘦狗型”是指旅游效率不高,投入产出规模较少的城市,如中山市和肇庆市。中山市地区面积小,景点数量少,旅游接待人次及旅行社、酒店数量等都受到限制,域内缺乏高级别强品牌旅游资源,因而其旅游收入及接待过夜旅游者人数均位于珠三角九市的最后。肇庆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其中肇庆星湖部级风景名胜区引人注目,拥有较强的旅游资源实力。2005年肇庆旅游综合效率值排珠三角九市的首位,但近年来综合效率及规模效率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增长缓慢,市场活跃度相对较低,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其丰富的资源不相匹配。“瘦狗型”与要素的投入不足有关,未来可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智慧化水平,增强旅游服务的软实力,增强旅客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2015-12-25).zwgk.gd.gov.cn.

[2]马晓龙,保继刚.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评价[J].资源科学,2010,32(1):88-97.

[5]曹芳东,黄震方,徐敏,等.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及其分解效率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基于Bootstrap-DEA模型的分析方法[J].地理研究,2015,34(12):2395-2408.

[6]王坤,黄震方,陶玉国,等.区域城市旅游效率的空间特征及溢出效应分析—以长三角为例[J].经济地理,2013,(04):161-167.

[7]方叶林,黄震方,王芳,等.中国大陆省际旅游效率时空演化及其俱乐部趋同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8(10):92-104.

[8]梁明珠,易婷婷.广东省城市旅游效率评价与区域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10):158-164.

[9]梁明珠,易婷婷,BinLi.基于DEA-MI模型的城市旅游效率演进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13,28(5):53-62.

[10]邓洪波.都市圈城市旅游效率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11]易婷婷,徐婧.广东省城市旅游效率的时空演化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9,(4):82-8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