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电子技术创新范文

电子技术创新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电子技术创新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电子技术创新

第1篇:电子技术创新范文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中的重要教学环节,直接影响到工科学生未来的就业及后继的研究生阶段学习。虽然工科专业中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各自的特点,但都是必要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技术迅速地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电子技术已经成为决定各学科装备质量、性能、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电子信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工科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增强工科专业学生的电子技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非电类专业电子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实习与后续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存在脱节现象。电工电子技术实习课的教学内容以基础性和验证性为主,缺乏设计性和综合性,同时,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对学生的电子技术综合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教学内容跨度大,存在衔接不上的问题。这就需要在课程之间架设工科专业学时能够选修的电子技术创新实践教学课程,尽量实现平稳过渡。在多数实践教学环节中包括电工电子实习,总体上还是以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为主,学生缺少个性发挥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持续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不会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手段收集资料,并有选择地将其应用到项目设计中。这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CDIO教育模式是当前国际工程教育最新发展方式,旨在创新教育模式下培养下一代优秀的工程师。这是一种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的工程教育方式。CDIO强调扎实的基础和完成项目的综合能力,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1基于CDIO的电子技术创新实践

针对电子技术实习与后续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存在脱节现象,我校为了增强工科专业学生的电子技术创新实践能力,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开设电子技术创新实践课程,该课程基于CDIO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为主,以“创”为主导思想,主要是从新颖、实用的角度出发,介绍电子制作的基本方法,各种单元电路的设计制作,单片机的编程与实践以及基于单片机的电子产品制作,并在教学中不断与时俱进。

1.1电子技术创新实践课程

电子技术创新实践是一门以单片机为主进行电子创新制作与实践的课程,单片机主要采用PSoC(ProgrammableSystemonChip)芯片(赛普拉斯(Cypress)半导体公司捐赠)。通过电子创新制作与实践加深同学对电子技术应用的能力,巩固了电子技术理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使工科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有更深入的实践认识。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现代电子制作的基本方法,通过项目任务掌握电子单元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单片机的编程与软硬件调试等方面的知识。通过项目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团队,选择难度较高的的设计项目,另外,学生的设计项目也可以自己命题。通过电子技术创新项目实践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电子技术实践背景,为专业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创新项目的实践环节打下铺垫。该课程有效衔接电工电子实习,是电子技术应用的一门特色实践课程。

1.2课程开设

本课程采取实验室现场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既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动手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是概述单片机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内容。然后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为主的创新实践,设置的任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及自身动手能力、意愿来选题,项目任务难易适中,任务中应包含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会遇到的困难,使得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及团队讨论以及分工合作解决困难,但是确保通过教师适当的讲解与启发帮助学生能够完成项目的设计与调试。实践过程中,实际电路的设计、调试与安装过程和传感器的应用以及和单片机的电路连接原理,对于虽然接触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但是缺乏实践训练的学生而言,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总会存在着不少困难,如传感器原理、调理电路原理,单片机程序和控制器件之间关系,以及电路中各元器件的选型,电源、电机及驱动、执行机构、元器件的总体安装、协调布置等问题。而对于这些具体的问题,学生是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查阅资料,和教师、同学进行讨论,通过方案选择、电路设计、调试和安装各个环节,逐步解决。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和制作过程中,了解实际生产、实践、创新过程所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到最终成功的整个过程。最后小组进行演示交流、答辩,完成项目设计报告。交流答辩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设计报告则让同学进行初步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为主,各小组成员获得多方面能力的锻炼。

1.3电子技术创新实践的CDIO实践

本课程设置为20学时,10周内完成,由于是创新实践课程,允许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选修,班级人数上限20人。在开课之初,布置项目任务,讲解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制作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结合一个具体项目任务的实施与实践演示。随后学生实践自己的项目任务,深入学习各单元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要求同学对碰到的问题,自行查阅资料,和教师、同学进行讨论,设计电路图,焊接电路,编写程序,进行软件和硬件调试与测试。通过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可以自由发挥同学的创新和想象能力,提高知识拓展能力。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步进行:首先,通过最初的课堂,讲解电子技术创新实践课程目的及基础知识,布置项目任务,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同学需要对老师教授的知识(包括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充分理解并接受。在是CDIO中“C”(Conceiving构思)的基础。第二部分的工作为CDIO中的“D”(Design设计)做准备。在第一部分工作的基础上,学生对实践项目的基本目的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同学形成项目小组并选题,开始研究项目任务的要求和实践方法或实践思路,进行自己的研究及设计工作。通过这一环节的实践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部分包括构思(Conceiving,“C”)和设计(Design,“D”)部分的工作。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并与指导教师讨论,进行独立完整的设计。在设计及实现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各种常见的问题,如调试不通过时,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反复修改之前的硬件电路和程序等,这时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教师的提示及点评和同学自己的思考,能够理解整个实践过程,并思考自己设计中有待提高的部分和扩展的可能性。要求小组成员既要团队协作,又要分工合作完成整个设计实验过程,最后,完成项目任务的实践制作报告,制作ppt,向同学及老师讲解整个制作过程的思路、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这一部分的工作体现了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思想。设计任务分配给同学,允许自由组合成团队,分工合作来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实验任务。在团队中每个人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且学会与他人一起沟通协商才能使整个团队完成任务。这一部分的工作中团队协作精神得到锻炼和提高,沟通协调能力是团队协作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体现了CDIO的教育理念,构思(Conceiving)→设计(Designing)→实现(Implementing)→运作(Operating)。

1.4电子技术创新实践效果

课程结束时,从学生的最后总结中可以看到,在主动学习和动手创作的过程中,学生进行实践研究的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团队精神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主动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过程,充分发挥个人与团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克服了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最终完成课程布置的任务,从而切身体验到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真实过程,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动手创作为主的教学过程给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学习感受。课程结束后,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到目前为止,参加课程的同学中已有5名同学获得校级以上“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和“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奖项。

2结语

第2篇:电子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单片机;概念特征;电子技术;创新路径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创新精神引领科技强国正成为国家共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激发创新潜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电子技术领域对单片机技术的开发应用是产品设备中电子技术模块创新的重要标志。了解单片机的概念与特征,分析研究其在电子技术领域创新应用的主要路径,剖析单片机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透视单片机对电子行业发展的创新驱动作用,是值得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1单片机的概念和特征

1.1概念综述

单片机,本质上是一种嵌入式系统。单片机执行系统运行程序的流程便是逐一进行指令执行的过程。对单片机的构造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四个方面:①运算器。该板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系统内部的逻辑运算和二进制计算工作,运算器开展相关任务的主要构件为ALU,同时还有部分辅助构件,如累加器、布尔处理器、寄存器、暂存器B等。②控制器。控制器是系统中CPU的中枢神经,即全面操控着系统的运转,在控制器板块当中涉及指令存储器、定时控制逻辑电路、译码器等构件。③存储器。一般情况下,单片机采用2位16进制的数字来代表存储器中存储单元的地址,其中不同存储单元拥有不一样的存储地址。④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在单片机中,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组成构建,单片机只有依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才能够进行正常运转。

1.2特征分析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单片机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并且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整体水平的增长,对单片机的使用也取得了较大技术突破和技术优化,并且在各个行业领域当中,大量不同类型的单片机产品也随之产生。实际上,在应用单片机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了其以下几个特点:在操作层面,单片机操作十分简单,所以对操作者的能力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单片机具有极强的自适应能力,所以在日常使用单片机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没有过高的要求;从使用体验上来讲,单片机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能够对电子技术系统中相关板块下达对应的控制指令;单片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只需要很低的电压就能够正常运转,所以单片机正常状态下的使用功耗并不是很高。单片机作为电子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能够快速提升相关行业的智能化程度,解决更多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的迫切问题,不断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单片机的创新特质和强大功能对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具有很强的方向引领作用。

2电子技术中针对单片机的有效开发路径

2.1手机通讯中单片机的使用

在电子通讯领域中,单片机的应用非常普遍,主要体现在手机语言功能表现方面。也就是说,单片机不仅能自动识别手机中的语音信息,并且可以基于人们所下达的语音指令,开展对应的操作;另外,如果把单片机和手机音频入口连接,还可以收集各种种类的音频信息,在开展辨析以后对应各个部件,下达命令,由此完成对手机的操作。

2.2通过单片机强化医疗设备诊断的精准性

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正转化为人们对医疗设备性能的卓越追求,但现实是每年中国都会发生大量的医疗事故,究其原因,与医疗设备的检测、诊断、服务水平等密切相关,对中国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而把单片机技术开发应用于整个的医疗设备体系的各个环节的技术模块中,定能显著提升中国医疗工作精细化、精准化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加贴心的医疗服务。

2.3单片机让仪表仪器更为智能化

单片机被广泛使用于仪器仪表的研发生产工作中,随着各行各业对检测要求的不断提高,仪表仪器设备也不断升级换代,朝着智能化、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仪器仪表的整体技术指标和操控性能也得到了显著增强。例如数字示波器,它是电子技术测量中“眼睛”,正是由于不断开发应用单片机技术,才使仪器仪表的整体技术性能和体验性能不断满足处理复杂信号能力的要求,特别是在航空航天仪器仪表设备的研发过程中,基于开发运用单片机技术使得航天测控的“宇宙之眼”变得更加敏锐深远。

2.4家电设备中单片机的使用

身边的家电,身边的创新,万众创新无处不在,家电产品新功能开发正成为广大电子技术工作者创新的重要阵地,单片机技术在家电中的开发与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新一代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小家电等家电设备中,都植入了单片机技术的创新元素,使得家电功能日趋智能化。例如人们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指示家电设备的运转,命令相关设备的开启或关闭,依托单片机实现高度智能化的居家生活,因此以单片机技术为支撑的家电产品功能的研发创新方兴未艾,大有可为。

2.5单片机在工业生产控制中的运用

当前中国工业生产领域当中,单片机的应用已相当普及。它已经成为工业行业中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以及开展相关控制操作的主要部件,并和PLC相辅相成实现对工业系统的控制。例如依靠单片机可以实现工业生产的流水化管理与信息化管理,在该过程中,还可以组成一个特定的二级控制系统,能够显著提升生产线流水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针对控制系统的现场需求,依靠单片机的精准研发辅以创新思维一定能使中国智造大放异彩。

2.6开展多样化的职业院校技能创新大赛

在电子技术教育领域,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等组织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创新大赛,单片机技术的开发应用正成为大赛的标配,单片机技术的开发应用水平正成为创新大赛重要评价内容。鉴于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单片机也会在电子技术大赛中得到更加广泛而深入的运用。将单片机和电子技术结合起来,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电子技能创新大赛,能够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广阔的练武平台。可见,上述路径中,设备产品的新功能开发无不显示出单片机技术在创新中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正成为电子工作者产品开发的创新引擎,为人们打开创新的视野,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3单片机技术在今后电子领域的发展动向分析

3.1在单片机程序研发方面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在各行业的系统建设中作用之大和覆盖之广而愈发受到重视。当前中国针对单片机的技术研发已经脱离了裸机背景下的单片机技术使用,开始寻求在一定区间范围内进行自动化执行,也就是说,今后针对单片机程序的研发工作,将进一步朝着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等领域进行。由于单片机本身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它能够保障计算机在不同外界环境下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数据处理工作,而且还能够对外部环境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从而最大限度来保障数据处理的准确性,让单片机技术能够在各行业领域的深层次功能中得到应用,实现各行业建设的全面智能化发展。

3.2对C语言程序系统进行优化

众所周知,C语言有着比较强大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依托C语言,能够用最为直观简便的方式对编程语言进行操作处理。因此,在今后使用单片机的过程中,为了有效保障单片机可以在相对复杂烦琐的数据环境中仍然能处于正常高效的使用状态,在使用研发单片机过程中,肯定会提升C语言在单片机中的有效使用率,由此提升相关系统的控制能力,保障该系统今后具有更好的运行效率,满足人们对设备系统更加多元化的质量要求和功能要求。

3.3强化对计算机技术领域的钻研力度

数据显示,当下使用单片机技术最多的领域为通讯接口,因为通讯接口的连接能够与计算机设备之间开展数据联动,也就是说,单片机依靠通信连接能够让计算机与设备之间保持长期联系,能够为用户带来数据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由此强化设备的整体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因此,在今后研发单片机技术的过程中,若想要对单片机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需对计算机进行全面有效分析,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数据传输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使人们以更开阔的视野投入到对单片机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中,这对于人们今后的工作将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当然,笔者们还要进一步开展单片机技术应用与创新的案例研究、策略研究等。相信以单片机技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将会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豪迈。

参考文献:

[1]张越佳.单片机技术中智能化电子产品的具体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34):39-40.

[2]李容.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应用情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3):170-171.

第3篇:电子技术创新范文

1.1技术融合特征

这里所说的技术融合特征,主要是指电子技术与创新知识相互融合。由于电子技术产业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特殊性质,它的创新也特指知识创新,体现在将电子技术与创新知识有机融合。这表明电子信息产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必须在电子信息的创新过程中加入科学知识研究这一环节,否则,该产业会因为失去知识基础而在竞争中处于被动位置。同时,创新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研究者要在创新的过程中交流并分享知识,以此作为电子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在当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一个电子技术企业要想真正强大起来,不能仅仅依靠模仿创新或技术引进,而是应该依靠自主创新成为真正的强者,因此,企业只有将电子技术与创新知识相结合,才能取得技术上的突破,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占领主动位置。

1.2技术创新周期短

电子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这是由不断提高的产品需求所决定的。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不断更新,价格也不断降低,这给软件开发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电子产品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展也使得电子技术的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另外,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全世界各个企业可以同步思考并同步研究,再加上风险投资的介入,使得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更加缩短了电子技术的创新周期。

1.3具有阶段性

电子技术的创新过程包括基础电子技术研发、电子技术应用研究以及电子技术产业化三个阶段,但是每个国家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所经历的创新阶段也有所不同,如有的国家处于原始创新阶段,还有的国家处于集成创新或引进吸收技术再创新阶段,这些不同的创新阶段体现了各国创新能力的不同。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基本都处于原始创新阶段,这些国家拥有大量的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并掌握先进的电子技术创新知识;日本、韩国这类较为发达的国家经历了引进技术再创新的阶段,其通过大量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电子成品,进行拆解分析,破解其中的核心技术并积累原始技术进行再创新;我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由于电子技术高端人才的不足和电子技术基础研究环节较为薄弱,我国在电子技术的创新工作上并没有什么卓越成绩,这使得我国至今仍处于引进技术、经验积累的创新阶段。由此可见,电子技术创新的阶段性特征对各个国家电子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的选择有重要影响,我们应该对我国当前所处的技术创新阶段有一个明确认识,从而正确选择技术创新路径。

2提高我国电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2.1加强创新方面的投入

要提高我国电子技术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强对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这类投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增加技术研发投入;

②加强人才投入。其中,技术研发投入是一种基础投入,目前我国在对电子技术的资金投入中,电子元件工业行业和电子计算机工业行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还没有达到1%,技术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要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最有效的办法是直接增加技术研发投入,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资金支持。在资金的来源问题上,一方面,政府可以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帮助企业减轻其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和资金负担;另一方面,政府可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发展风险投资或向银行贷款,最终建立起以企业自主筹集技术研发资金为主,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为辅的资金投入机制,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营造稳定的环境。加强创新投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人才投入。电子技术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也很高。一个真正强大的电子技术企业往往具备一支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这给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证。因此,企业需要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并积极引进优秀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另外,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比如,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来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还可以对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研究项目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等。除此之外,各级地方政府还可以充分了解本地的人才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来协调各大院校及科学院的人才培养,用地方之间交流合作的方式解决人才需求问题。

2.2加强专利保护与成果转化

电子技术产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就是技术要素,每项技术创新和研发都是创造者的专利,所以政府应该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专利权予以重视,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对创造者的研究专利进行保护。近些年,虽然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不理想等原因,很多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得出的成果转化为最终产品后并不是很受欢迎,所以,当前企业应该完善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通过多方合作,使创新成果实现良性转化。

2.3加强对外技术合作

在对外部资源进行获取时,我国应与其他发达国家加强技术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创新理念。在进行技术合作时,应采取多种有效的合作机制,比如企业技术联盟、跨国并购等。企业之间进行技术联盟,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分享联盟成员的特有资源,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跨国并购则可以迅速、有效、直接地提高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鉴于我国电子技术产业现有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应该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并消化吸收的力度,充分利用我国电子技术产业的后发优势,有效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电子技术产业之间的差距。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我国发展电子前沿技术的时间,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使得相关资源在被我国引进并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更好地为我国电子技术的自主创新提供服务。

2.4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虽然我国政府对电子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是这部分资金投入占政府财政支出的百分比却在逐年缩小,这说明我国政府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仍不够。所以,政府应该增加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提高电子技术创新投入在财政支出总量中的比重,这不仅仅是资金投入多少的问题,而是展现我国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为行业的发展鼓舞信心并指引方向。

3结论

第4篇:电子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在当前的采矿工业领域,机电设备已然成为了关键性的生产要素,机电设备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作业中的人力资源投入,用机械作业取代人工作业,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在长期的机电设备使用中,我国各个能源生产行业对于国外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大,在当前矿企转型发展中,要积极加强先进机电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在当前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各个矿企都需要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在机电设计和制作中通过自动化技术的融入,来提升机电设备的整体水平,促进机电自动化目标的实现。

1矿山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1.1提升矿山生产效率

能源开采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多以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主,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采矿行业依旧经历了非常长时间的粗放型作业方式,粗放型模式下,主要以人工作业为主,不仅导致整体的生产效率低下,还使得各个矿企需要投入非常大的人力资源,矿山开采行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无法实现[1]。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电技术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方式,在生产领域逐步使用了各种的机电设备,这些机电设备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矿山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各个矿企都进入了生产调整与变革的阶段,生产效率得以提升,对能源开采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更加安全可靠

矿山开采作业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可能来自于环境、设备和人员,传统的人工作业下,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非常高。而在当前的技术发展条件下,各种自动化技术在矿山机电设备中的应用,使得机电设备的性能得以优化,而这些机电设备在矿山生产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减少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1.3环境友好型发展

自动化技术是先进的技术,这一技术具有更为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在矿山机电中,通过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能源开采行业的环境友好型发展。自动化技术下的矿山机电设备的应用,体现出了更为良好的机械性能,不仅可以提升各种作业的效率,还可以大大缩短作业时间,最大程度上避免传统人工作业下对周边环境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减轻矿山作业污染。

2矿山机电自动化技术

2.1电子技术

矿山机电自动化技术具有集成性特征,在自动化技术中囊括了多种技术,其中,电子技术是关键技术。近年来,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快,以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为典型,在很多领域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机电设备中包含的各种电子器件非常多,各类电子器件的反应迅速、灵敏度高,这些特征使得各种电子器件在机电设备中的应用,提升了机电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2]。矿山机电自动化、监控系统中,电子技术不可或缺,在这一技术应用以后,就可以使得整个机电设备使用、采矿作业中的信息采集、检测、传输和处理的便捷性。

2.2机电一体化技术

现阶段,矿山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这一发展趋势下,机电自动化是其中的主要表现,各种自动化技术在机电设备中的应用,推进了机电设备的柔性化,而机电设备的柔性化和智能化发展,对于能源开采行业的生产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矿山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管理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自动化技术所构建的机械设备综合管理系统中,自动化模块可以根据信息的采集、分析情况,来对系统中的各种机电设备参数、运行状态等加以全面调整,最大程度上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来保障设备的可靠运转,通过对各种机电设备的自动调节来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提高整个采矿作业中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但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做好相应的检测工作,通过各种检测与一体化技术的配合,来降低设备故障几率,避免机电设备故障对生产作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2.3控制理论

现代化矿产资源生产中,控制技术也在逐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理论和技术性哎不仅实现了对动态系统运行状态的研究,还可以将控制技术与半导体变流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加以充分结合起来,通过技术关联的建立,来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使得在矿山生产作业中,可以有效应对各种的机电设备问题,加快矿矿生产的现代化进程,使得整个矿矿行业的生产效率得以提升。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逐步发展的过程中,驱动设备、生产器械和控制装置等领域,控制技术都是关键性的技术,具有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控制特征。

3矿山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3.1矿井提升机的应用

现阶段的矿山生产中,矿井提升机是关键的设备,这一设备在矿产资源开采中具有以下的特征:惯性质量大、控制流程复杂、运转速度快,由于采矿作业环境的复杂性,矿井提升机运行时可能会伴随着一定的交替转换现象,再加上整个机械设备运行时,常常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导致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非常低,虽然各个矿企在生产的过程中,都针对矿井系统制定了相应的保护策略,但是,内外部因素依旧会对矿井机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现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个矿企都结合其自身的生产特性,融入现代化因素和技术,也对原有的控制系统加以优化和调整,这些改变使得矿企的经济利益得以提升。比如,在矿井生产作业中,模拟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使用,使得矿井提升机具有了一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特征,矿井提升机的安全性有所保障,避免了设备安全事故发生所引起的一系列的生产事故。此外,自动化技术下的矿井提升机中,通过技术改进和系统完善,矿井提升机具备了故障诊断功能,原有的内部结构被优化,为故障处理、设备维修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性。

3.2井下传送带的应用

矿山开采作业中,井下传送带同样是关键性的设备,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井下传送带与其他设备的有效配合,共同维护了正常的生产作业。井下传送带具有以下的应用特征:设备运行环境比较复杂与恶劣,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运输距离比较长;运输量大,正是由于井下传送带的这一特征,使得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井下传送带极易出现各种的故障,导致运输作业受阻。自动化技术在井下传送带中的应用,可以使得矿产资源的传送效率大大提升,为采矿生产作业提供重要保障。在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井下传送带以后,设备撕裂、跑偏、打滑等各种故障几率都有所降低。在井下传送带启动以后,一旦出现了撕裂、跑偏等故障,自动化模块会立即启动声光报警,报警机制启动以后,技术人员就可以有效根据自动化模块中的信息采集与分析,来保障故障定位的精确性,及时根据故障类型和具体情况,来制定有效的应急策略,组织相关人员有序撤离。

3.3电牵引采矿机与矿井监控的应用

采矿机和矿井监控中,同样可以应用自动化技术来实现。牵引机的构成复杂,且矿井监控系统的运行非常复杂,整个系统中涉及的技术和要素非常多。以电牵引采矿机设备为例,电牵引技术是关键技术,这一技术下可以为采矿机提供足够的牵引力,有效使得设备的故障几率有所降低,设备可以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可靠的运行状态下。电牵引采矿机应用的过程中,矿井生产系统具有了更为良好的性能,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进步,电牵引技术也处于不断的更新与变革过程中,成为了带动能源开采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技术,为矿企创造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常常会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如果要实现矿企的安全生产,就必须要对开采的全过程加以实时监控,通过实时监控来识别其中的安全风险。自动化技术在采矿监控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即使在矿井发生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利用监控系统来获得有关事故人员的信息,为救援工作提供了切实的依据与参考;井下人员的考勤管理更为便捷和高效,有效保障了生产作业的高效进行;可以对整个的生产设备、人员等要素实施全面的状态管理,工作调度更具科学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矿企的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是其中的关键要素,各种机电设备的功能、性能都将会影响到矿企的生产效率与效益。因此,在能源开采行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矿企都需要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充分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电设备中,提升机电设备的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利峰.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004):115-116.

第5篇:电子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思维;电子技术教学;教学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电子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很多行业都需要电子技术的驱动来进行发展和创新,尤其是需要创新性的电子技术来支撑,这就对高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教授基本的电子技术专业知识,而且还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够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通过对现阶段高校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研究发现,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很充分,但是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锻炼方面欠缺,因此,本文重点对高校中电子技术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探讨。

1概述

电子技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二学年的上学期,学生需要掌握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和技术改进,并为后面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铺垫。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善于发现电子技术方面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对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不仅加深了电子技术相关的应用和实践,并提高了老师在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国正在推行的素质教育相吻合,符合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将基础教育向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因此,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新型素质人才和创新性思维人才的重任,必须在全面分析学生个体差异和整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潜能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电子技术创新人才的策略研究

2.1改进教学思维和意识

在新形势和新经济的环境下,高校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思维,树立新的教学意识和理念。在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第一位,教师还得适当进行扩展训练,将实践性的知识贯穿基础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实践性操作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比如,在讲授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这部分知识时,教师给学生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对抽象知识进行讲解并进行实验,包括电子和空穴的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空间电荷区形成的过程、PN结正偏和反偏时内部电场的变化情况等,以及如何设计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来体验,把直流电灯泡照明电路串联二极管,利用将电源正接或反接,通过二极管是否点亮来进行判断PN结处于正偏还是反偏状态,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过程中,会通过实验现象结合教师的知识讲授思考,很容易推断出二极管单向导电的特性,这其实就是一种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对抽象知识的深入理解,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教学操作,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本质含义,不仅加深了知识点的掌握,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授课的同时,要结合实验实训操作同步进行,可以将简单的实验电路装置带入课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操作体验,也可以在本节课知识点讲授结束后立刻安排相应的实验实训环节,及时让学时动手操作。同时,教师要时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情况,了解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时解决,帮助学生轻松地进入课程的学习中去。教师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钉钉和校园云平台等网络平台加强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现场回答学生的提问,对于个别问题,教师可以单独聊天讲解或者在下次课堂讲课时进行讲解。这个环节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非课堂时间到学生中去,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锻炼。再者,教师对实验环节的设计需要从验证性实验为重心向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倾斜。目前,实验环节中验证性的实验数目让占据很大的比重,教师需要整合实践教学环节,结合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适当地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重,适当的增加设计型、创新性实验的比例。验证性的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在电路的连接和调试过程中,加深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基础性知识的培养是有作用的。设计型、创新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EDA等软件的仿真设计,熟悉工业设计现场的流程,综合所学知识,设计合适的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开发能力。

2.2培养学生多方向的思考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要多方向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多维思考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工作。首先,设置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自主研发意识。在开放式课堂中,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在一个章节或若干个知识点的讲授结束之后,教师下发讨论的主题,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分工合作,促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小组中来,并提供一定的实验室实践支持和文献资料查阅的指导。每组的同学按照分工计划和目标自己动手去操作,包括做实验和看文献。教师在指导的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其次,适当指导,以诱导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经过合作,每组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结果,教师的任务是在出现瓶颈问题的时候给予指导和点拨,聆听学生的思路和想法,适当地给予一些技术支持,诱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继续思考和实践,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断发现新的事物和新的思考方向。最后,考核方式灵活机动,成绩不能是主要衡量标准。每组学生的思考思路不一致,采用的解决方法千差万别,最终时间的解决方案和结果也不完全一样。教师在考核的过程中,要把握的原则是,不能只看最终结果,用这个成绩来衡量一个讨论小组的表现和能力。建议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分为若干个部分,一是每个小组的讨论方案和思路能否进行清晰的表达和陈述,并能够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二是在每个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也可以作为考核的依据,比如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的能力,三是最终的讨论结果和数据报告,学生通过汇报,并在汇报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资料积累程度和完成情况。三个方面的考核比重可以由教师自己来设定。

2.3加强学生实践实训能力

学校在实验室构建过程中,硬件平台应涵盖基础元件和实验平台。基础元件涉到电子技术应用广泛的元器件,可设计多类型的电子电路。实训和实践平台需要多和地方企业进行沟通,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合作。一方面,学校可以和地方企业之间搭建实训实践基地的联系,并成立共建实验室,与时俱进,及时跟踪现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企业存在研发问题提供技术支持,选派学生积极参与,并在每个学期指定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同时,加大开放实验室管理,为学生提供课外实验学习的场地,鼓励学生积极尝试更多的设计方案,在摸索过程中得到启发和锻炼,并结合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竞赛等,在当前先进技术发展潮流的引导下,将电子技术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并应用到大赛中去,教、赛合一,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团结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主持或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之后,可以选择部分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项目中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实践的能力,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科研项目进展的过程中,在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帮助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3结束语

本文在探讨高校电子技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中,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角度出发,对教案、课件、多媒体设备、软件沟通平台等,对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在教学理念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通过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达到最终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谢云芳,刘伟娜,蔡金金,等.翻转课堂在高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农机,2019(6):43-44.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3]尹雪梅,司玉娟.应用型高校《模拟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265-266.

[4]郭晓科.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校《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7(5):101-103.

[5]雷邦军.理工类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教学改革研究——以贵州理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30(6):76-8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