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校教务管理范文

高校教务管理全文(5篇)

高校教务管理

第1篇:高校教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教务管理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提出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计算等一起被大家了解、接受。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扩大化,高校办学规模的快速增长,办学层次的丰富多样,特别是各种学分制等制度的推行与实施,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中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应用到大数据。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应当如何更高效地开展管理工作,更高效地从大数据中去挖掘可能存在的有用信息,反哺管理工作能力地提升,是当前高校教务管理方面需要去关注的问题。

一、教务大数据

作为大数据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务大数据即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大数据。而对其具体概念,杨现民等提出教务大数据指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和/或依据不同目的而收集到的,所有的那一些可以被用来发展教育,并可创造非常大的潜在价值的各类数据的集合体。针对高校教学管理方面,在学生学籍管理、学习成绩的统计与归档、教师师资与任课信息、专业课程、培养方案管理、考务安排与管理、教学资源的更新与丰富、以及运用各种管理程序、管理APP等过程中都存在大量的数据资源,产生形形色色的大数据。那么大数据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教务管理应当着重强调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各种各级各类的教务管理平台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及性能分析、归纳与整理,去挖掘蕴含在此等丰富的数据中的有意义的内容,从而为高效地预测高等教育未来的教务管理的发展趋势与走向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同时也可用于分析某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为更合理的去设置教育教学培养方案的设置,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程序等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资料,如何才能够物尽其用,是否存在利用价值不大的数据,以及如何才能去正确合理的分析与使用这些大数据,因此,大数据的使用同样也可能会给高等学校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可避免地挑战。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务工作的困境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两大核心是教务与学籍,通过大量数据的处理,进而达到有效处理师生数据库、教学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与信息等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务大数据的产生与运用势必会造成教务管理遇到一些问题:

1.教务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存在管理混乱和一定的安全隐患教务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性环节,其能够高效的运作是高校发展与进步的必备条件。而在教务管理工作中,教务管理系统现在充斥在教务管理的任何一个角落。现行条件下,我国多数的高校中使用的管理系统及衍生的一系列数据库都呈现出不完整、不完善、不统一的特点。一些教务管理系统存在智能性较差,不能有机的与一些日常的操作软件进行自动性的录入、校对等工作,需要人工进行手动录入、检查等工作,这无疑增加了人员的工作量。有些高校购买的教务管理系统多而不精,针对一些类似的工作要分系统进行,对每一个系统都要去熟悉与掌握,而且不同的系统之间数据无法直接进行对接或转换,这也严重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在对系统的使用、管理上也存在着一些混乱的现象,不能及时地向厂家反馈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此外,面对在教务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如此多而重要的教务大数据,采用这一些管理系统,是否存在着数据外泄等安全性风险,比如学生的学籍信息、考试成绩、教师个人信息等。

2.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及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务管理的工作能力与效率。首先教务工作者应当认识到当今是大数据的时代,加强对教务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大数据类型、意义等的认知,意识到教务大数据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应注意到,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来源有先天性的不足,有些是毕业生留校、有些是人才引进过程中的家属安置、有些是转岗而来。而且很少具有教育学或教育管理专业背景。因此,教务管理队伍存在学历层次、知识背景等方面差异性较大。另外,缺乏相应的培训与指导机制,大部分需要教务管理人员去自己摸索、适应、掌握系统的使用,这也对教务管理工作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3.缺乏有效的沟通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同一学校的不同院系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乃至不同学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有时做不到及时的去沟通、去交流,实现资源或数据的有效共享。尤其是高校内部,教务管理系统与学工系统、人事系统、财务系统等是否存在有机的结合,还是更多的单打独斗?可能大所数情况下,这些不停系统之间没有结合在一起,不能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降低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教务管理工作人员与任课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况,作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不应当是被动的实施管理,更应当及时的去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做到更合理、更人性化的去服务师生。

三、如何做好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

如上所述,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管理队伍、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发挥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能力。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我们应当如何才能更高效的实施教务管理工作,将潜藏在教务大数据之下的价值进一步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利用,切实提高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提高教务管理工作者的大数据意识无论教务管理者的专业背景如何,只要其在相应的岗位上,就要对这一些教务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与指导,尤其是结合学校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管理系统,可以邀请系统生产企业定期进行系统的使用培训,售后服务,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去强调系统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地大数据类型,以及进行有关数据的收集、归纳与分析能力。同时也要从学校层面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务管理工作者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教务大数据的研究工作,并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

2.建设完善高效的管理系统与数据库高校教务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能每一块内容采用独立的管理系统,应当考虑怎样才能将这些数据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可以从一个或少数的系统就可以对海量的教务大数据进行集中式的管理,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拓宽信息收集整理渠道,能够对教务大数据进行快速高效的收集、存储与使用。同时,应当注意数据库的建立与更新,比如网络课程内容等内容是否及时进行更新,保证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得到满足。

3.建设教务大数据的校内外共享平台校内众多的管理系统之间不应当独立存在,数据之间只有有效的流动运作起来才可能会提高或促进教务管理水平。在学校范围内,可通过适当建立综合管理系统、门户管理入口等方式实现对多种数据的有效整合,让管理者能够更容易的去获取相应的信息,而不是需要间接地去问、去要等。同时,应当注意进行与兄弟高校等之间地联系,比如现在有越来越多地交换生、交流生这种培养模式,那么存在共同培养学生的不同高校之间是否建立起在教务管理方面有机的联系?学生的数据是否可以实现校际之间的共享?因此,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势必也会极大的促进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4.善于挖掘与使用教务大数据潜在的应用价值在教务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教务大数据,在进行整理分析后肯定会存在对管理工作、教学实施等方面的指导意义。如针对某一具体的课程,在其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学生出勤率、上课状态监控数据、学生兴趣爱好、学业学习能力、学生评教等各项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将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可对教师后续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与提高,进而促进教学效果不断提高,进而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对学生而言,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每个阶段所产生的数据皆可以用来更好的帮助其完成学业,比如学业预警制度的实施就得益于教务大数据的采取与分析。

四、总结

总之,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大数据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角色越来越重,而如何更好的去管理、挖掘、利用如此巨大的教务大数据中蕴含的价值与意义,是我们每一位教务管理工作者去思考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水平,更高效的去为人才的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现民,唐斯斯,李冀红.发展教育大数据:内涵、价值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

[2]何梦凌.大数据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

第2篇:高校教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教务管理;职业素养;新要求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被引进,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日益丰富,考核方法日趋灵活。这要求教务管理者摒弃教务管理年复一年简单、重复劳动的旧观念,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不断接受教务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认真开拓,努力创新。

一、高校教务管理内涵和现状

随着国家对学生素质要求的提高,全国的各大高校都实施了扩招的计划。同时许多民办高校也在不断的扩建。高校教育工作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教务管理工作,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等方面进行管理的。因此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从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的素养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高校教务管理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社会与学生的重要枢纽。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教务管理的工作者必须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和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使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适应现阶段的高校教育的需要。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还有待提高,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管理思想的影响,现阶段的高校教务管理者的文化层次偏低,综合素养还没有达到高效教育的要求。学校对于教务管理者的要求偏低,导致了高校教务管理队伍整体的职业素养偏低,管理水平不能够达到现阶段的高校要求。影响到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教务管理者职业素养

教务职业素养主要内容为:职业操守、业务水平、创新能力和品格修养,它直接关系着教务质量,影响着高校教育管理难题的解决。首先,高校教务管理者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在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国家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政策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而作为国家思想领跑者的高校教育,必须适应当前社会的转变,走在社会的前沿,时刻与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接轨,这样才能够保证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国家、社会相统一。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学生成为新一代的社会的主人。因此高校教务管理者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其次,高校教务管理者要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的业务管理知识。高校是培养现代化高级人才的摇篮。从高校里走出来的学生必须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想使高校学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必须保证高校教务管理者有着很高的职业素质,高校教务管理者要有先进的管理知识、要掌握全面的知识、技能,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更加的系统、全面。第三、高校教务管理者要有不断创新的服务意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高校教务管理者,要摆正自己的思想,高校教务管理从另一个方向上来看,就是为高校学生进行服务的。因此要有服务意识,从学生和教师的要求出发,从他们的需求中进行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和提高。要有超前服务意识。从教师、学生的根本出发,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自己的管理理念,时刻保持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第四、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务管理工作是平凡的、繁琐的,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淡泊名利,甘当奠基石,默默奉献。

三、教务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新能力

为适应时展需要,提升教务人员管理水平,教务管理者需具备以下新能力:1.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教务管理工作是进行学校与学生、教师、各个教学部门进行沟通连接的纽带。因此教务管理工作与学校的多个部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务管理工作者要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和执行力、协调性,能够把各个部门的关系协调好,能够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能够准确的传达上级部门的信息。2.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科技的社会。许多高科技产品被运用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高校教务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同时也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要有较高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熟练使用各种电子设备,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高效的进行。

四、结论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改革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对于高校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改革的过程中,对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不断地创新自己的管理方法,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使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切实的做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孙淑艳,詹伟达.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J].学园,2014(29).

第3篇:高校教务管理范文

由于只有少数的教务员经历过规范的教育,对大部分的高校来说整个教务管理队伍对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向方面是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的;在工作上缺乏创造性,仅仅限于机械的重复,这为高校教务员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实,教务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科学,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学问。实际上,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到学校及各院系的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并不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仅要求高度的准确性,还要求高度的时效性。比如每学期的排课、学生的选课、教学评价的反馈、考试的安排等工作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都需要教务员工作起来要耐心细致、处理问题要思路清晰,保证教务工作不出差错、提高工作组织、安排的准确性。所以,要调动教务员的工作积极性,首先要提高教务员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并进一步肯定他们所作的工作,授予其相应的权利,使其从传统的偏见及办公室杂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从事教学事务的管理。

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务员完成教务管理任务、协调工作关系的基础。教务员的工作枯燥繁琐,长期的教务管理工作常常会让人感到烦躁不安,有时甚至会无缘无故地对人发火。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而且容易使他们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缺乏主动性。对此笔者曾有过深刻的体会,面对工作压力时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有问题要多与领导、同事沟通,把不满的情绪释放出来;尽量挖掘自己的工作价值,认识与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通过自我心理调整的培养,正确对待各种成绩和挫折,胜不骄败不馁,遇事沉着冷静,保持良好的心态投身于工作中,积极热情地为教学服务。

三、提高服务意识

教务员在工作中需要接触众多的教师与学生,经常会由于遇到一些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而被师生所误解和责骂。教务员应当在工作当中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待教师和学生的不理解,尽量在自己的职能范围之内帮助师生,并及时地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上报给相关部门的主管领导,从而能够及时完善教学环节中出现的纰漏,及时地修改教学意见,为教务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多一点微笑,让高校教务管理更人性化化,这是教务管理的重点。

四、提高综合业务能力

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理论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很多教务员都是半路出家,由老教务员带进门,虽然进行过岗前培训,绝大多数教务员缺乏对高等教育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及对高等教育规律的了解,教育理论水平跟不上高等教育的发展,致使教务工作还是停留在经验管理的水平上,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因此,教务员在工作之余首先要促进自身修养的提高,要积极学习高等教育、教育法规、现代教育理念、大学生心理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要建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要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来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掌握高等教育、现代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实现真正的“内行”管理。

2.加强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现代高校快速发展需要教务管理人员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工作中提出新思路、找出新方法。教务员只有高度重视自我创新意识培养,着力提高自我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才能满足高校教务工作不断发展的要求,才能担当起历史重任,不断提高综合业务能力。教务管理需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与教务管理工作具有的重复性和常规性的特点是不矛盾的。工作中面临新问题时,教务员不能将之束之高阁,或者是推给其他的工作人员,而是尽量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在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务管理水平,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务管理工作。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与其知识贮备、思维能力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教务员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例如可以通过去其他高校交流学习,借鉴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的管理方法,并据本校的实际需求进行改革,为我所用,通过借鉴和改革,得到适合本校的教学管理方法,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另外,要抓好教务管理人员尤其是年青教务员的学历学位的进修,积极地攻读更高一级的学位,提升学历层次。

3.提高信息化办公技术水平

目前,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高校已经引进、开发了多媒体教学系统,为网络化教学的开展建立了良好平台,以实现各教学单位和各行政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实现教务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例如学籍管理、网上辅导、网上招生、教学效果评价、选课等也已广泛应用。再如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可以实现异地文档的交付,解决了手工传递时效性差的问题,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准确性。勿庸质疑,教育信息化对我国高校的教学和管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自动化要求教务员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但是高校教务员并不是专业的计算机人员,所以只需要掌握与其工作关联度较高的数据库知识和基本的网络知识,能够熟练运用Word、Excel等基础的办公软件,能够熟练地应用本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及时地整理、更新和储存教务信息,提高教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教务员计算机水平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教务管理队伍现有人员的实际情况及实际水平“因人制宜”地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定期为教务员开展与教学管理相关的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决不能只重培训形式而不重培训效果。

五、建立人性化的绩效评价和人事管理体系

很多高校对教务工作者的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不够完善,教务员的福利待遇基本取决于其身份和职务而不是绩效,因此导致教务员出现“大锅饭”的错误思想,并且滋养出部分教务员的惰性和随意性,从而影响到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对此,学校应针对教学管理的工作岗位建立一个人性化的绩效评价体系,将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绩效和岗位津贴相结合,实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尽可能地为教务员提高福利待遇,以促使教务员队伍稳定,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务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为实现教务员的专业化发展,学校还可以建立一套与教务系统相应的职称评定机制,鞭策教务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而不是仅仅沉浸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学校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设置专门的发展基金用于鼓励相应的培训和奖励,为教务员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充分运用多方资源,构建包括教务员聘任制、任期考评制、岗位津贴制等在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逐步缩小与师资队伍在晋职、晋级、津贴等方面的差距。

六、结语

第4篇:高校教务管理范文

1.1我国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1.1丰富的知识

教务管理人员不光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丰富广泛的各学科知识。总之,知识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1.1.2严谨的工作态度

作为教务管理人员,总有大量繁琐的工作去做,因此,教务管理人员应端正态度,在工作中认真谨慎的做好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会在工作中取得成绩。

1.1.3优秀的服务意识。

教务管理人员其实也是校园里的服务人员,做工作要考虑到校内的师生,多从教师和学生角度考虑,真心地为师生做服务。另外,在工作过程中办事要迅捷,属于自己工作职责的事情不推脱,不属于自己工作职责或超过了自己职责权限的要给师生指明方向。努力为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1.1.4积极开拓创新。

教务管理作为学校的管理部门,不能一成不变、墨守陈规地去工作,必须积极地开拓创新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做到既能继承优良传统还能适应当前形势勇于探索。五是清正廉洁。教务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管理职能部门的一线人员,总在为校内师生办各种繁琐的事情,比如领导的签字、学校各部门的盖章等,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要为师生做好服务,不能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要树立自身清正廉洁的形象,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平,赢得师生、同事的尊重。

1.2我国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工作能力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工作能力的提升是确保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得以提升的保障,在高校管理工作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工作能力包括以下几点:

1.2.1执行政策的能力。

每年教育部门都会有各种政策下达到各高校,学校内也有自己的政策,这些政策每年都在进行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政策执行能力,同时也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要把政策、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灵活地处理。

1.2.2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

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大多都会涉及到教师、学生及校内其他部门,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要具备组织协调、交流沟通的能力,使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1.2.3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写公文报告、工作总结时需要教务人员的写作能力,同时在汇报、请示、通知时又需要他们具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两者是一个优秀的教务管理人员外在形象的体现,有了这能力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自己工作的开展。

1.2.4是继续学习的能力

自古就有谚语“活到老,学到老”,教务管理人员更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不断给自己补充新的知识,这样才会提高管理的效果、适应社会的发展。

2.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途径

在我国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队伍培养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队伍在素质提升方面仍旧存在一些需要关注与强调的问题。

2.1教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教务管理人员的来源并不是来自统一的专业的相关岗位,有本专科的留校生、有转岗而来的等等,即便是本专科的留校生也不一定是从教育或管理专业毕业的,因此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同时,高校很少给他们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外出交流的机会,致使教务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难以满足现代化的教学管理。

2.2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

教务处作为学校的管理机构,其工作繁重、压力大,教务管理人员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工作情绪,怠工误工的情况也会发生。领导忽视对教务管理人员的鼓励、培养,而且教务管理人员的工资低、晋升难也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教务管理队伍的稳定,人员极易流失。另外,学校对教务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培训、晋升、考核制度,致使教务管理人员缺乏上进心。

2.3对教务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教务处作为学校的核心管理机构,其管理人员的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不只是给学生安排课程、考试、统计成绩这些简单的工作。大多数的管理者忽略了教务管理的真正意义,只是做一些传统型的管理工作,缺乏积极思考主动工作的思想。

3.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只有不断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为我国输送人才做好准备。所以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如下:

3.1引导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强化自身终身学习意识

教务管理人员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必须要熟识管理知识、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本校的政策制度,同时还要熟悉和掌握教务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让自己的工作和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自己成为管理的行家。

3.2引导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强化自身服务意识

教务管理人员要把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师生放在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工作要有计划,主动为他人服务,而不是当别人有了需求再去服务,总之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3.3引导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强化自身合作意识

教务管理工作是统一的一体,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紧密相连,如果管理人员不去积极和学校其他部门合作,就会导致工作质量差、效率低。因此,只有互相合作、相互支持、默契配合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务管理工作。

3.4引导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强化自身创新能力

教务管理的优良传统需要继承,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还需不断开拓创新以适应管理的需要。而且教务管理不仅是事务性工作,还是一门需要研究的学科,对已经不能适用现在教学的管理方法及模式,要勇于改进和调整。

3.5引导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强化自身换位思考的意识

教务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耐心解决师生和同事的问题,在贯彻学校规章制度的时候多从师生角度考虑,争取找到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当教务管理人员设身处地地为师生考虑了,就会大大提高在师生心目中的印象,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4.总结

第5篇:高校教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高校管理;教务管理系统

1简述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

所谓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就是将信息管理技术运用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往往人工处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很大程度是解决相关的问题。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将教务管理工作中设计到的内容进行平台上模块设置,根据某校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内容,比如图1,总体上其数据库都是同层次在划分形式,比如图2。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学生,教师及外界都可以明晰快捷地了解相关信息,教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及时的教务管体工作,对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都有明显提高。

2简述高校教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我国应用较晚,部分院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并在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信息化管理平台在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明显问题,从而导致我国教务管体信息化发展受阻。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务系统及时更新不足

在相关人员最初最教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设置时,缺乏创新性,只是根据当下高校管理水平及资源现状进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缺乏一定的预见性与创新性,在正式的应用过程中,往往由于资源的变更与管理机制的发展,其系统无法及时更显,从而导致系统软件不完善,开放性差,难以实现人们在管该系统中实现资源的共享。

2.2相关管理人员水平不足

就目前的教务管理系统的相关的管理人员而言,其综合水平不足,在对教务管理统日常管理中,只注重资源的整合与系统的维护,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管理理论指出要将先进的管理理论与专业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现代化管理技术才得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2.3高校之间交流频率不足

目前大多高校都已建立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学科专业的不同导致其软件系统也是多种多样,但其整体水平统一不高,系统的智能化和扩充化还有待开发,在对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优化的发展中,各大高校应该加强交流。

3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务管理中具体应用措施

3.1完善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

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在高校管理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只要是软件就一定存在相关缺陷,就是在一步步的完善中逐渐接近完美,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亦是如此,相关人员在设计时,就结合相关的发展趋势进行设计而不是仅仅放眼目前,致使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日后存在较大缺陷,另一方面建立及时的更新制度,对该系统进行定时更新,来达到在教育不同发展阶段都可以更好的为教育管理服务。

3.2加强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

现状问题中已经指出,现代化管理水平取决于现代化管理理论及信息专业技术的综合水平,而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的相关管理人员可能举要较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但是由于其现代管理理论知识水平普遍不高,从而导致其对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无法形成了一个理论性的框架,因此必须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与理论知识培训。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通过对资源的整合与分类,使得学生及其外界能顺利快速地获取自己的学习资源或对相关信息的查看。从资源优化,管理方式改善及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建立完整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作用,不断推动我国现代化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宇.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4:226+2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