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基础医学科研范文

基础医学科研全文(5篇)

基础医学科研

第1篇:基础医学科研范文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室;科研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主要场所,是高校财力物力的集中地,也是人才培养、科研发展的基地。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建设水平体现了学校整体的教育水平,科研水平和服务水平[1]。充分认识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对高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高校实验室按照职能不同分为: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教学一般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部分,其中基础医学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对实验操作要求较高:涉及化学、生物学、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基础医学前沿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基础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一、实验室建设与改革办法

(一)集中场地,统筹建设与管理。由于在学院建设初期缺乏全局考虑,形成各教研室建设各自为阵,造成了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的现象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费。近年来,学院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调整:将分散的教研室集中起来,将相关性大的教研室合并。这样既能增加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学用地的利用率;又能增加专门科研实验室用地占有率,降低实验室的闲置频率。苏州大学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所于2014年3月成立,拥有约1000平方米实验办公用房,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干细胞和实验动物五大研究平台。这五大平台现已实现对外开放,不仅满足本所的实验需求,更服务于校内外,加速相关科研领域的发展。

(二)鼓励平台开放,网络化管理实现实验资源共享,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研究所可以建立统一网络化预约和使用仪器的平台,采取收费制度,这样既能保证仪器的高效运转,又可将收入作为仪器维护的经费,保证仪器的可持续性使用。同时,仪器管理人员可以清晰地掌握仪器的使用情况以及时刻追踪仪器的状态便于维修与保养。目前,限制科研发展进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重要的大型贵重仪器,而小型仪器重复购置,造成设备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可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公共平台,集中资金采购大型贵重仪器,并对外开放,避免常见实验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科学研究的含金量。

(三)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科研实验室的研究团队一般由专职科研人员、有教学任务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学生组成。多年来,医学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管理造成了“重物轻人”的普遍现象:过分重视实验仪器的购买而忽视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及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待遇低,晋升困难,是导致在职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低,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难以引进的主要原因[2]。学院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的工作性质主要分为三种:以承担实验课程为主的教辅人员,管理维护大型仪器的平台技术人员和以承担和参与各项科研课题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建议采取多种考核评比制度,结合实际情况拓宽技术人员的晋升通道。例如打破单一的以基金、文章为主的考核制度,添加服务量、服务态度和机器使用频率等指标。这样既可以为科研人员“减负”,又能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必须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做到“以人为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障实验室稳定有效的运行。

(四)利用学科特点,充分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苏州大学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所是国内第一个以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要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并发挥临床优势,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服务临床、相互转化,科学严谨、协同创新”为宗旨,以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分子遗传学、免疫学、感染、贫血及出凝血、干细胞以及免疫细胞治疗为六大研究方向,紧密围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中的瓶颈及关键技术开展基础与临床研究。力争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实验室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规章制度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中的重要性。目前研究所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移植所所长职责》《移植所秘书职责》《移植所实验室工作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移植所激励机制》《设备采购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制度》《仪器设备预约使用制度》《开放管理暂行办法》。另外,为规范科研活动的进行,还建立了《公共财产管理制度》《外来实验人员出入档案》《环境卫生制度》等。若出现任何问题可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依,保障研究所日常有序运转。制度不仅需要建立,还需要严格的遵守,这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不然再全面的制度就会成为一套摆设。对已经建立的制度要坚决执行和跟踪,不放松对违章者的惩戒措施,杜绝部分人员的侥幸心理。

(二)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科研实验室除了完成科研任务外,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培养研究生及领域内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故研究所除了提供完善的实验条件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学生党员在研究生群体里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及时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精神和工作。与其他专业相比,基础医学研究生实验任务重,毕业压力大。所以需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和随访,及时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二,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培训。与本科生的理论知识传授相比,基础医学的研究生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本所对刚入学的研究生都会进行实验技能的强化培训和考核。主要是让研一的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验技术,熟悉研究所的各项规章制度,考核通过的学生才能开展后续的实验课题。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也能方便工作人员的管理。

(三)建立良好安全的实验室环境,优化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保持整洁良好的实验环境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天每个房间安排有值日生负责卫生清洁工作,保证了实验环境的卫生有序。根据不同实验需要,前期的实验室设计每个房间安装一个通风橱、配备了紧急淋浴装置和紧急洗眼装置以及急救包和利器桶等;设立独立细胞房、细菌房和病毒间,配备相应级别的实验设备和循环过滤系统,保障了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的安全。实验垃圾的处理是实验室管理非常重要而又棘手的一个环节。根据实验项目特点,研究所产生的实验废弃物主要分为:废液(主要是易挥发性、致癌性物质)实验耗材及破损玻璃器具、生物废弃物(主要包括血液样品、病理组织样品及动物尸体)和生物活性废物(主要包括人或动物细胞及其培养液,细菌或酵母等微生物及其培养基)。在处理不同类型的实验废弃物时,必须遵循不同的处理流程。比如:破损玻璃器皿必须放入利器桶里统一回收,不能随意丢入垃圾桶内。只有做好实验废弃物的处理工作,才能给实验室及周边环境一个安全保障。总之,基础医学科研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高等医学发展日新月异,这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完善总结具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摸索新的管理办法,并认真向兄弟院校学习。实现医学基础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更好地为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文倩,颜忠诚,蓝叶芬.高校教学实验室建设效益评价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252~255

第2篇:基础医学科研范文

1科研素养是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

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石,基础医学的专业人才立足于医学,以科研为手段,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医学问题,推动医学进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该专业将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并且富有创新思维,是具有基础医学教学潜质和科学研究实践能力,具备开展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级医学人才。由此可见,科研素养是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科研素养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科研能力为架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内涵,科研道德为保障。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是专业的需求,也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学生个体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才能适应基础医学领域不断的变革与突破,甚至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栋梁之材。

2科研素养是基础医学专业学生的主观诉求

2015年1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在2014级基础医学专业新生中开展关于本科生科研基础的问卷调查,并选取与该专业相同学制,一年级合并授课的法医学专业进行比照。调查提示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对科研素养的培养有更强烈的主观诉求。

2.1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对于学位有更高的要求,而科研能力正是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核心

根据入学后第一学期末在2014级大一新生中的调查,关于个人的学位规划,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中仅有3%选择学士,有16%的学生选择硕士,高达53%的学生选择博士,另有28%的学生尚未能做出决定,但就此问题尚未考虑的学生数为零。而在法医学专业中,选择学位规划为学士、硕士或博士的同为17%,38%的学生未能做出决定,另有11%的学生尚未考虑此问题。相比可见,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自入学之初就在学位上有很高要求,明确希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近70%。

2.2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对科研的热情是培养科研

素养最有效的动力与保障在调查中,基础医学专业有53%的学生已经参与过各类科研讲座,而同期法医学专业学生仅有39%的参与率。同时,不论哪个专业的学生听讲座后都表示有所收获,选择没有收获或其他选项者为零。SCI论文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在调查中,53%的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表示对此有所了解,在法医学专业中,该比率为33%。此外,两个专业的学生对于各类本科生科创项目的知晓率都为94%。

2.3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良好的科研理解能力是提升科研素养的前提

本次调查的对象都是大一新生,并且第一学期的课程设置除通识教育外,其余课程集中在高数、物理和化学,并无专业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但在尝试过阅读SCI科研论文的学生中有55%的学生表示能部分理解文章内容。对于阅读中文科研论文,75%的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表示有过经历,其中高达88%的学生表示能部分甚至基本理解文献内容。

3科研素养培养方案因对象因阶段而异

科研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学生入学后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根据年级不同,学生特点和能力不同,培养方案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

3.1自入学伊始,敞开科研大门,感受学术熏陶

依托复旦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每学年都有来自各领域的专家、教授来校开展多种学术活动,而调查也证实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基础医学专业有半数学生参加了各种讲座。尤其各国院士和学术大师,其讲座除涵盖专业领域知识外,更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和构建。这些成功者的经验分享对于初学者而言虽未必能体味其中的深刻,但在开拓视野,接触世界顶尖学术成果同时潜移默化的熏陶却必然影响着这些选择基础医学为专业,以成为医学教学与科学研究双重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生,有助于学生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科研思维方式。

3.2从低年级开始,设置相关课程,展开系统培养

第一学年开设现代生物科学导论,使学生直面科学最前沿,在科研与学生个体间建起桥梁;第二学年开设医学生综合素养、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系统教授科研实践所需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技能;第三、四学年开设医学科研思维训练与科研实践系列课程,使学生在已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并理解做好科研既需要有扎实的知识、活跃的思维、乐观的态度,也离不开辛苦的实践,枯燥的重复和严谨的探索。此外,复旦大学在一年级新生中全面推进的通识教育和本科生培养中的书院模式都更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也都是科研素养的重要内涵。通过课程的系统培养与课堂内外的各种熏陶,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早期即可树立起科研意识,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为日后获得较高的科研成就打下扎实的基础。

3.3二年级起,配备科研导师,体验课题实施过程

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入校以后,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即根据学生不同阶段,配备各类导师。自二年级起,学院按每三名学生为一小组,配备一位科研导师,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学术活动,包括有主题的文献检索、阅读和汇报;通过组会活动,介绍学术进展,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讨论;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导师所在的课题组活动,与研究生一起,学习实验设计,尝试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体验课题实施过程。科研导师本身都是具有博士学位,负责各级科研项目的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或高年资讲师,而所在的课题组往往是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组成部分。学院还制定了《导师组活动记录手册》,使导师组活动规范化,也利于反馈和评估。通过严格的导师组活动,帮助学生熟悉并学会科研论文的查阅,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方式,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项目运行模式,自然而然地参与科研项目的多个环节。同时,学生间自发的交流又便于其了解不同领域、不同课题组的运行,一方面避免了日后选择科研方向时的茫然或冲动,另一方面,学科交叉也是当今科学前沿发展的方向。

3.4水到渠成,设立科创项目,实践所学所想

大学生的科创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国内各高校、学院对此都格外重视。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学生为例,其可申报的科创项目就有复旦大学设立的君正、望道和曦源项目以及基础医学院设立的正谊学者等本科生科创活动。这些项目鼓励学生独立申报课题,申请参加同一项目的学生可来自不同院系。为保证教师有足够时间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学校或学院都明确一位教师一次只能担任一个项目的指导。项目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报课题,通过竞标获得立项资格和获取科研经费。经费直接拨入学生账号,由学生全权支配使用。此外,学院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组织中期考核,课题结束时进行汇报,并由专家进行评估,这些也是项目能提高学生科研相关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项目设立和实施全过程中有的放矢的指导,帮助学生在课题实施中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不断培养科研能力,提升科研素养。以学生为主导的科创项目的创立和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而项目实施过程更提供了学生从提出假设、争取课题到实施、汇报、小结的各方面实践机会,使学生的科研素养在实践中大幅度加强和提升。

4展望

第3篇:基础医学科研范文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课程整合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当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和教育发展纲要均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要求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近些年,我院针对实验教学课程做出系列改革,保留重要的基础性实验,逐步增加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2-4]。针对保留的基础性实验,改进其教学环节,比如开展案例式或以问题为导向的实验教学;针对设计性实验,不断完善其实验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针对创新性实验,将其与开放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紧密结合,整合实验教育资源,增加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数量。具体的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情况介绍如下。

1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实施

根据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将实验教学分为基础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与理论教学对应并同步进行,通过改善和提升教学条件,相应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是在教师引导下设计并开展的实验,基于虚拟实验室的良好条件,又开展了虚拟实验;创新性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凝炼科学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科研立项和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组等方式开展创新实验。

1.1改善基础性实验的教学条件与课程改革

1.1.1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

近五年,我院着力加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的现代化建设:建成解剖学虚拟数字实验室和人体奥妙馆;建设8个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并在电脑终端安装基础医学图片数据库和基础医学知识数据库;机能实验室建成机能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安装24个虚拟设计性实验项目;此外,更新生物技术实验室、病原与免疫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其条件不仅可以满足常规本科生实验教学,也可满足创新性实验和研究生的基础实验工作。

1.1.2基础性实验的课程改革

依靠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和数据库资源,在病理学和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整合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图片资源和数据库资源,整合与问题相关的多学科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引导学生形成以器官为核心的医学知识思维体系[5]。利用解剖虚拟数字人系统、自制手术录像和3D臂丛解剖动画等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提高本科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并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剖学实验[6]。在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实验教学中均引入病例讨论和问题式教学法[7,8]。

1.2增加设计性实验比例,优化教学环节

机能学实验室将单一的基础性实验革新为设计性实验内容,如将“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项目更改为“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局麻药对其影响与骨骼肌的单复合收缩”,将原本单一的生理实验变为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知识的设计性实验。解剖学实验室开展家兔脊髓半离断实验(选择不同的层面),半离断脊髓后观察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改变,从而分析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路;开展“新鲜猪肾脏和心脏解剖”,以弥补人体标本的不足,增强学生的感观性认识。病原和免疫学实验室针对“疑似病例”设计病原菌分离鉴定的实验方案,鉴定到病原体后再与其引发的临床症状相比较,促进学生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生物技术实验室有机地融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实验内容,将大部分纯验证性的基础性实验更新为设计性实验,根据实验项目的特点将实验内容进行衔接,如在两周内连续开展“细胞原代培养、细胞核与线粒体分级分离、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与观察、X染色质的制备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等实验项目[9]。此外,在机能学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和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虚拟实验”。这些实验室的电脑系统中储存有虚拟实验内容、虚拟数字人系统、基础医学图库、基础医学课件,为开展虚拟实验奠定了基础。在虚拟实验过程中,通过设计实验过程,模拟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等形式,引导学生整合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

1.3多渠道开设创新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尤为重要,尤其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更重要,既可以帮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又能够促使学生早期确立攻读硕士或博士的人生目标[3]。近年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的热情高涨,学校的投入也相应增加,相比五年前每年只有3-5个创新性实验项目,如今每年开展的创新性实验项目超过15个。首先是学生自主立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复习和凝炼科学问题,再由教师讲解基本科研方法,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最后由学生向相关部门申请立项,向实验室申请开放实验室。学生自主进行的创新性实验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牡丹江市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和“胃肠癌相关趋化因子的作用”等多个项目。另外,部分学生直接加入教师的省部级或部级科研课题组,学生选取其中一个小分支进行科研工作。

2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效果

五年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硬件建设快速发展,实验教学的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实验虽然比例下降,但在融入现代化教学条件和调整了教学模式后,教学效果明显提升;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从20%增长至60%,同时,原有的设计性实验项目得到进一步优化,并新增了虚拟实验;创新性实验与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科研立项、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实验项目数量和质量均稳步增长。

2.1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2.1.1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三种不同层次实验类型,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重在验证理论知识;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重在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的发展。经过三个层次实验训练的本科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动手能力明显加强,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亦得到加强。

2.1.2促进学生整合医学知识体系

病理学实验开展的临床病理讨论会和虚拟实验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机能学实验需整合运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学科的知识,生物技术实验需整合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知识,免疫学和病原实验同样要用到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知识,因此在进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加强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以器官或疾病为核心的整合医学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后期临床阶段的学习。

2.2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2.2.1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教师在参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之后,教育思想理念发生明显转变,从以前的“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验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真正地认识到“强基础、强技能”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此外,教师逐渐认识到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完全接受实验教学由之前简单的验证式实验教学转变为基础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成功地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部分教师主动地提出增加实验项目或改进实验项目的关键环节,为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献力献策。

2.2.2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其一,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鼓励青年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各学科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其二,严格执行集体备课、试讲和听课等教学活动制度,要求青年教师学习交叉学科的课程,鼓励教师到临床科室学习交流;其三,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鼓励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完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并实施奖罚制度。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实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青年教师参加校级或省级教学比赛获奖数量也明显增加,为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3实验教学改革的困难与不足

其一,创新性实验覆盖面不足:由于教学时数限制,创新性实验均安排在正常教学时间之外,给教师带来不便;创新性实验需要较多的投入,难以覆盖全体本科生,仍需要更多的渠道、多样性的创新性实验来增加覆盖面;创新性实验要求教师既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又要有饱满的教学热情,两者均具备的教师尚显不足。其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转变较慢:青年教师易于接受“强技能、重实践”的教学理念,然而,部分老教师思想僵化,不愿意接受新观点,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困难。今后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会,为骨干教师创造参观学习和教学进修的机会,潜移默化地转变轻视实验教学的偏见。综上,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实现本科生“强理论、重技能”的关键教学环节,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改革传统的基础性实验,有机地结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形成以器官为核心的医学知识体系。因此,逐步实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的一体化设计,将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更好地有机结合和优化,是未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季强,夏强,富丽琴,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6年总结[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73-75.

[2]张晓莉,于建渤,李志强,等.完善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平台建设,深化实验教学改革[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5):70-72.

[3]于建渤,李志强,张晓莉,等.本科生病理学创新实验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182-184.

[4]唐小云,周晓茵,姬云丽,等.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3):218-219.

[5]郑慧哲,朱雁飞,曹永,等.数码互动系统在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4):415-417.

[6]李明秋,王莹,杨春壮,等.兴趣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8):1005-1006.

[7]唐小云,石学魁,李霞,等.病例讨论课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8):697-698.

[8]赵洪涛,安锦丹,邓代千.问题-讨论-指导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课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5):110.

第4篇:基础医学科研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拥有丰厚理论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引导部分普通本科学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促进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2016年,赤峰学院获批应用型整体转型试点单位,赤峰学院于2017年开始实施三学期制,利用小学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与实习的机会,以培养职业素养、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也是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本课题是基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开设实践创新学期的背景之下,对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实践探索。

1第三学期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基础实验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结合,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核心,专业能力为导向,融入创新的教育模式和专业思维训练,打破基础医学各个学科之间的壁垒,将实验课有机地进行重组,促进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交融。

2研究对象

我校2016—2020年招收的全日制五年制医学类专业本科学生,四年制相关医学类本科生,均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其中有2016、2017级为二本招生,2018级为一本招生。涉及我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蒙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和药学等各专业学生。

3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调查问卷研究法,构建、实施、持续优化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1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结合我校实验室和师资队伍现状,构建课程体系。构建前期经过项目申报、遴选,在33个教师申报项目中遴选出了7个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密切相关,并独立于课内实验之外的子项目,进而整合成综合性实践技能课程平台。平台采取项目管理方式,由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团队,编写项目大纲,形成各具特色的考核评价指标。以实验课程平台的形式建设团队,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免疫与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学科实验教学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形成宏观、微观,形态、功能相融合,从机制到应用的基础医学整合实验课程体系。

3.2课程体系的实施

本课题的教学任务均来自医学院2017版培养方案,在研期间所产生的课时费等经费皆来自本校的课时津贴支持。医学研究基本技能训练已在2017、2018、2019年的第三学期———实践创新学期开展。项目组成员一直承担着本门课的实践教学任务。通过三年的具体实施,整合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3.3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广泛听取师生意见,根据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综合师资队伍和实验室资源,制定课程改进方案,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充实和拓展,持续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完善和修改已有教学模块的设计。

4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整合课程体系构建效果

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内容、应用型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1]、学生学习效果等几个方面。

4.1创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平台建设是在我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基于第三学期的开展,我校教师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实际校情研发的原创项目。项目前期经过项目申报、遴选,进而整合构建成综合性实践技能课程平台。以应用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训练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强化综合设计性能,突出技术技能训练,如表1。

4.2建设跨学科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基本原则是学科融合、资源共享、产教研用协同育人。建设过程以现有的教研室为基础,打破传统教研室界限,整合各学科教师力量,以实验课程平台的形式建设队伍[2]。本课程教学团队跨越6个医学基础学科,团队成员为基础学科负责人,学科背景扎实、教科研工作经验丰富,团队负责人为医学院分管教学院长,管理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项目团队实力雄厚,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团队目前共有教师9人,其中医学院精品课程负责人2人,优秀课程负责人3人,主任医师1人,副教授5人,中级职称3人。平均年龄42岁。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33.3%。日本毕业博士1人,韩国毕业博士1人,医学专业背景4人。团队发展目标明确、合作良好、成果丰硕、梯队合理、学历层次高,教学创新性强,是一支有活力的创新性教学团队。该团队在2018年度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

4.3推进应用型课程建设

本课程与专业相融合,自主开发研制项目———“PICC的形态学基础建模训练”及“护理学角度预防医院感染”。整合基础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等学科的实验教学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课程建设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在融通融合的基础上,致力于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发挥实践课程体系在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医学研究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在2019年度被评为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

4.4教材建设的创新和特色

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教学团队自编校本教材,教材收录的实验项目均为我校教师原创,结合本校实际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定位,具有鲜明特点和独特价值。教材突出技术技能训练,注重同伴学习和创新思维训练。为了便于教学过程评价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综合了教学内容体系、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验报告、反思与小结等内容,编写了实验指导和配套的实验报告,以实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了不同学科在教学创新中的丰富实践与异同,展现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教材建设的亮点之一。

4.5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影响

4.5.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跨专业学习的机会课题实践过程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摒弃传统的教科书式的教学方法,以“从做中学”为核心教育理念,利于学生“去证实所学的知识,去了解知识的意义及其应用”,重点解决教学方法老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根据每个项目的内在属性,采用案例教学、小组教学、研究型教学与传统教学中的操作演示、习题和作业相结合的方法[3],体现了文化科学与实用科学并重的特点。通过改良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实、自由、具体、可动手实践的环境下充分发挥潜能[4,5]。在教学分组中打破专业、班级界限,把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蒙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随机分组,学生是课堂中的主角,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通过讨论、阅读、思考、认知冲突等,形成疑问。教师科学引导,激励学生通过课内、课外学习和实践去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养。

4.5.2培养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注重基础医学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跨学科课程设计实验内容,构建真实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设计、案例分析、反思小结的人才培养构成,让学生整合知识自己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结果导向构建学业测评指标。每名同学提前印制课程积分卡,建立模块式课程体系,每个项目模块根据自己的实验特色设置考核评价方式,项目的总积分计算评价成绩,结合专业基础、行业素养、通识能力,进行学习目标达成度评估,是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与考试评价方式转变进行的突破性实践,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职业能力的培养[6]。

5结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第三学期基础医学教学体系构建,从教学内容、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等多个维度促进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三年的实践,整合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训练进行的有益的探索和创新。课程的设计不仅仅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还延伸了医学其他相关专业内容,不仅积累了专业知识,还拓宽了视野;实验整合课程中的实验不同于平时所做的基础实验,多具有综合性、设计性,这也使同学们较早地接触了初步的科研活动,既为获取实践创新学分打下科研思维基础,又为日后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提供理念和技术支持,动手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参与本课程的学生在出勤率、完成度和考核等各方面都较普通课程更为突出。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是根据我院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开设第三学期的现实背景下,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所做的一些初步实践,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继续探索与完善。第三学期只有4周的时间,而本门整合课程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只有2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很大的难度;各个实验项目如何进行更加有机地链接和优化;在有限的实验经费中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何在第三学期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符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具体情况、突出应用型办学特色的整体课程体系,既是提高基础课实验教学水平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7,8],也是在今后改革实践中需要深入思考、进一步总结、推进与完善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黄钢,顾鸣敏,唐红梅,等.医学新目标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教学改革新思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sl):l-3.

〔2〕张秀军,王丽雅,欧阳乐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对现代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0(08):107-108.

〔3〕王庭槐,王淑珍,周慧明,等.构建综合性大学“243”型课程体系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05):5-6.

〔4〕时连君,万殿茂,王芳,等.实验室开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06):41-43.

〔5〕曾令初,孙连鹏,张再利.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03):89-92.

〔6〕陈志武,郭岩,沈玉先,等.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2):1054-1056.

〔7〕周华,唐玉红,刘应兵,等.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23(02):141-143.

第5篇:基础医学科研范文

关键词:实验课网络教学;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可行性

近年来,科研仪器设备突飞猛进地发展,活细胞成像技术日趋成熟。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是一套将细胞成像和微孔板检测融为一体的设备,同类产品在多家公司均有生产,目前正面向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热销。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的诞生是为了满足科研工作的高要求,但如果能够用于当下的实验课网络授课,则会使实验课线上教学成为可能,并且还能够大大提高实验课线上授课的教学质量。2020年伊始,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国家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1-3],各大高校及中小学在各级政府的号召下,“停课不停学”,一律采用线上授课的方式,保证了本学期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但部分特殊学科的实验课网络授课遇到了障碍,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实验课,遇到了诸多问题,目前尚未普遍推行实验课的网络授课[4-7]。有部分高校利用观看视频的形式完成实验课线上教学,但效果不佳,学生仅能观摩实验过程,对于实验所要验证的理论还达不到“眼见为实”的教学效果。本文将深入分析传统方法进行实验课网络授课所面临的困难和局限性,并且结合以往对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的应用,阐述将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引入实验课网络授课的可行性,为实验课网络授课的实施提供新思路。

一、实验课传统教学法应用于网络线上教学面临的困难

实验课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实践、验证的环节。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更为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所以,客观可靠的实验结果是学生在实验课中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最为有利的“证据”。如果开展实验课网络教学工作,那么实验技能的学习及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就可通过拍视频的形式完成线上示教,这时就只有实验结果的展现为实验课网络教学的最大障碍。以何种形式将实验结果展现给学生,不仅是学生对实验结果认可与信任与否的关键环节,更是实验课教学的“灵魂”所在。据了解,目前开展线上实验课教学的高校,实验结果也仅仅是以图片或文字说明等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也只好强行接受,失去了传统实验课中亲眼看到、亲手操作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数据。

二、应用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开展线上实验教学的可行性

(一)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功能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特点如下:将全自动数字显微镜和方便灵活的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整合于一台仪器之内,非常适合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应用;为细胞分析而量身定做;温度控制可达45℃,轨道震荡模式,可控CO2/O2气体通入,延时分析技术;双光路设计,全波长吸收光检测和荧光发光检测整合。总而言之,该系统能够呈现出细胞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细微变化的快进视频资料。例如: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的实验项目,小白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实验,通过体内吞噬法,检测小白鼠腹腔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如果借助于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我们可以将颗粒抗原与小白鼠腹腔中巨噬细胞混合温育后,将巨噬细胞吞噬颗粒抗原的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不仅能够让学生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颗粒性抗原之后的形态学特点,而且还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颗粒性抗原的过程。那么实验课的质量将会是翻天覆地的改变,不仅不会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反而还会产生优于传统实验课教学的教学效果。传统实验课现场观察的是最终巨噬细胞吞噬颗粒抗原结果的静态图像,而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能带给大家整个吞噬过程的视频资料,这对于实验课的质量无疑是质的改变。

(二)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优势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是定位于科研水平的比较高端的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动态变化观测系统。该系统的诞生,初衷是服务于科研工作,为基础医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更为科学可靠可信的实验数据与影像,能够将细胞在一段时间内的细微变化,以视频的形式展现给科研工作者。但通过深入思考,结合以往的实验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如果将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用于网络教学,将显示出该系统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不仅能够使实验课网络教学成为可能,而且在一些特殊实验项目中,更能够显示出传统实验课所达不到的意外效果。该系统用于实验教学,在医学院校的使用范围至少包括如下课程:形态学实验、免疫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等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形态学观察的实验课。这些课程中,尤其是医学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应用该系统开展实验课网络教学最为适合。

(三)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性价比分析前文已经提过,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是为科研打造的一款高端细胞信息采集系统,用于实验教学,会不会“大材小用”,埋没了设备的使用价值呢?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计算一下教学成本。无论是传统实验教学所采用的普通生物显微镜,还是所提到的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我们姑且认为他们的使用寿命是相同的,那么只需要计算全班实验课的设备成本即可。传统实验课所使用的生物显微镜大约7000元/台,小班实验课班型一般为30人,那么,生物显微镜的实验成本约为21万元。这仅仅是一个班型的基本配置。各个高校招生规模不同,对于实验室的需求量也不一样。以辽宁中医药大学为例,医学相关专业均开设医学免疫学实验课,而开展免疫学实验课至少需要配备3个以上实验室才能够使实验课正常运转起来。而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目前市场售价为25~30万元,根据配置不同,价格有小范围浮动。而如果将该系统应用至实验教学,最低配置也是能够满足要求的。也就是说,一套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能够替代所有生物显微镜的功能。平均下来,国家评估系统中的“生均设备投入”指标反而会降低,这就降低了大量的教学成本,更好地为实验课教学服务。因此,按照“性价比”计算,该系统用于实验课教学,也并不是什么“奢侈”的事情,相反,还能够“增效”。

三、应用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开展线上实验教学的推广

前文,我们仅探讨了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用于实验课网络教学的可行性。当然,网络教学形式比较特殊,采用网络教学也是有其特殊的原因,比如在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就能够很好地解决防控疫情和教学两不误的问题。对于高校来讲,还是传统现场实验课授课的形式比较普遍。那么对于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能否走进传统的现场授课实验课堂,我们也进行了分析。目前,各高校实验室内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基本上已经普及,多媒体教学系统与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的有机结合,就为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用于传统实验课教学提供了平台[8-12],使该系统用于传统的现场实验教学成为可能。如果开展传统实验课教学,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将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中的影像资料展现给学生,达到比普通生物显微镜更佳的教学效果。因此,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的应用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实验课网络授课的可行性,还能够提高线上实验课教学的教学质量,并且,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的广泛应用,无论是网络授课还是传统面授,都将使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发生一个质的改变。

参考文献:

[1]冯增喜,于军琪,韦娜,等.疫情期间网络在线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

[2]杨璐,唐寅,魏强,等.肺炎期间医学网络教育方式调查及探索[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0(2).

[3]李玲玲,兰泉,查正根,等.有机化学实验线上课程之扬长避短教学设计与实践篇[J].大学化学,2020(5).

[4]刘燚,张辉蓉.高校线上教学调查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0(5).

[5]赵蕾,朱婷玉,周爱东.防疫期间化工原理实验部分内容在线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大学化学,2020(5).

[6]魏灵灵,徐玲,魏恒伟,等.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线上实验教学的策略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0(5).

[7]赵卫光,关英.有机化学实验线上教学对科研素养的培养(一)———兴趣、“家中实验室”与化学思维培养[J].大学化学,2020(5).

[8]周丽云.疫情背景下游戏化在《金融计量学实验课》在线教学的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20(17).

[9]李晨英,陈华林.疫情下本科基础化学实验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思考[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0(3).

[10]马莹,张恒,宋其圣,等.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助力实验课在线教学[J].大学化学,2020(5).

[11]李影,钱爱东,胡桂学,等.显微成像系统在动物微生物实验课教学的应用[J].畜牧兽医杂志,2009(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