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特殊教育课堂范文

特殊教育课堂全文(5篇)

特殊教育课堂

第1篇:特殊教育课堂范文

1.1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中的表现

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这就必须要在课堂设计环节中,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进行“谈活动感受”课程中,利用下午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对校园内的杂草进行清除,并且,通过两个小时的劳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或者是可以通过各种课堂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服务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逐渐增强,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升特教课程的教学效果。

1.2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的节奏

在课堂教学当中,特教教师运用的教学语言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设计,采用具有韵律感的语言不仅体现语言的魅力,高低起伏的语言节奏会给吸引学生,跌宕起伏的语气更能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而苍白的教学语言不仅不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减少对学习的积极性。特教教师在讲授优美的文章的过程中,充分调整语气,进而促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解读文章。

1.3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投入丰富的情感

喜怒哀乐是人们的一种正常情绪,对于不同的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那么特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情感相协调,饱满的情感可以感染学生的心情,并且还会引人入胜。这样一来,让学生产生共鸣,真正感受其中的深刻内涵。

1.4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精炼

特殊需要的学生接受能力本来就是不强,复杂的教学语言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因此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重点,为了帮助特殊学生理解和学习,他们应当采用简洁的话语,将教学重点给学生进行讲解。同时特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准确的词语,没有逻辑错误,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才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1.5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也会更加乐意去学,这比任何的教学方法都好,但是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教教师应当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比方说,学生基本上都比较喜欢动画,那么特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动漫,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此同时,特教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启发性较强的教学语言,逐渐带领学生走入学习的海洋,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学生促使对学习知识产生好奇心。

2.结语

第2篇:特殊教育课堂范文

1游戏教学法在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游戏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里融入一些生动的趣味活动和趣味的游戏,以此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强调了快乐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里的体验和感受,以此来达到教学的目标。这种游戏教学提倡的是快乐的教学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而针对游戏教学所提出的一系列改革和建设性的意见,帮助特殊教育教师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为特殊教育的体育教育带来新的契机,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范围之内学习,并且能够达到真正有效教育的目的。

1.1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里更加的积极和主动,从而提升学习的参与感,达到学习的效果。因此,作为特殊教育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也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通过游戏教学法,能够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让学生逐渐激发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以往传统的教学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热身的时候,往往会让学生进行跑步、做活动操等,一直采用这种单一的热身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热身的欲望慢慢下降,开始应付热身活动,最终失去了热身最初的价值。而在游戏教学法下,教师们会借助一些游戏、音乐来热身活动,每节课都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热身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热身兴趣,为后续的体育教学打好基础。

1.2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立足于社会上的一个必要的能力,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体育教师,也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规则意识,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重视规则,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带来帮助。经过教师的调研发现,当前很多智力残疾学生普遍都缺乏规则意识,教师很少重视对这类学生的引导和培育。而借助游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游戏中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逐渐养成规则意识,慢慢地开始重视每次游戏规则,并且以身作则,遵守规则、传播规则,慢慢地实现规则意识培养的目标。可见,将游戏教学发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规则意识培育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在游戏的参与过程里,还能够助于学生各方面技能提高。

1.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游戏教学设计下,教师能够把从音乐和游戏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竞技精神的价值、团结的力量等特征,转化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影响,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在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体育教学,最重要的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促进体育教学,帮助特殊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都需要以此为基准。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超出了学生负荷、或者没有做好安全措施,很可能导致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时候,出现各方面安全问题,从而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初衷。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首先需要遵守的便是安全性原则,在体育活动之前做好安全准备、安全热身、安全提示等等,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残障情况,结合学生的体能负荷设计,以此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康复和成长,实现体能教育的目标。

2.2全面性和差异性原则

在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注重活动设计的全面性和差异性原则。对于特殊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残障程度不同,自身的身体情况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异,并且男女之间的体能情况和特长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残疾类型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3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运用的对策

3.1通过教师关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些特殊学生对外部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记忆力差,沟通能力差。他们确实有自发的学习兴趣,但不能灵活地将知识转移到日常生活中。他们的逻辑思维单一而死板,比如在解释“坐下”和“休息一会”这两个简单的口令时,有的同学已经分不清了,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亲力亲为,带领学生一遍遍的详细讲解和辅导,产生潜意识的记忆。因此,教师不仅要善意关怀,更要对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学生给予充分的、细心的考虑,所有的教学目标要紧密结合训练及康复流程。并配合体育课恢复,根据学生的重视程度,发现每个特殊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关注学生们的习惯养成和性格特点,逐步改正。一些智力障碍学生会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会突然尖叫,或者拍打自己和周围人。面对如此情况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更加细心、耐心地对待学生,是一种天然的义务。继续整合课程内容,将体育课程与康复目标教育有效结合,我们可以参考其他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如采用“职业技能总体目标-主题式练习-文化教育还原”的课程内容方法。对于心身特征不完善的低水平学生,重点是恢复课程内容,以康复治疗为主。学生的身心发展趋势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可通过恢复文化教育予以辅助,以文化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内容为主,从而建立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既能塑造学生日常生活的适应性,又能恢复学生的体质。

3.2分析每位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

“因人施教”不仅适合普校正常的学生,也适合特殊学校的孩子。这类特殊儿童普遍缺乏语言表达、沟通交流的能力,但每个人的问题却又不一样。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残障情况不一样,又由于先天智力因素落后,学生缺乏自信,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学生非常胆怯,有的学生则很难理解教师有难度的教学内容,为了帮助其改变这种不良的习惯和特点,教师应该针对每个残障学生进行特殊的训练。在开展残障学生的体育锻炼时,可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况设计不同的内容,从而能够按照融合性的体育教学标准,达到更好的残障体育教学及训练目的。比如,有些学生只是单纯的智力残疾,有的学生是智力与身体的多重残疾。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通过训练来提高特殊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达到效果上的改善。

3.3结合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体育游戏

儿歌,是特殊学生最喜欢的艺术类型之一,将儿歌和游戏融入到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在娱乐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逐渐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和欲望。因此,游戏教学法,对于特殊学生而言,是一个有效地教学模式。作为体育教师,在采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需要思考到学生的认知情况,结合班级个别重度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地设计对应的游戏和活动,才能够让游戏教学法发挥真正的价值和作用,实现其教育意义。这要求体育教师在借助游戏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不能够盲目地选择游戏和音乐,而是要结合所教授班级学生的情况,以及锻炼康复目标,来精心地进行课堂设计,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充分地考虑到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械因素,设计针对性教学,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地体育训练。对于特殊的学生而言,他们都喜欢模仿和学习外界的行为和言语,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这方面特征来设计活动。如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儿歌,在“快速跑”的教学时,教师便设计了儿歌演唱和体育运动相融合的环节。教师可以把跑步的一些动作和姿势编成儿歌“身体放松体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脚掌着地向前跑,看谁跑的快又直!”在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演唱编写的儿歌,让学生对儿歌有深入地记忆,再结合儿歌里的动作口令对学生进行跑步讲解,让学生了解跑步时的动作和要领,这样,学生能够提升体育训练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训练。教师还可以依据这个儿歌设计些跑步游戏,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进行跑步接力游戏,队员跑步的时候,其余的学生演唱这首儿歌为队员骨气和加油,最终观察哪个小组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3.4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一个有效地教学手段,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借助某些工具为学生营造某一个主题的情境,并且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开展游戏教学下的体育训练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加深学生的游戏代入感,从而提升游戏效果。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捕鼠器”游戏,教师在游戏前课堂导入时可以借助儿歌设计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游戏情境。教师让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在圆心内放上了很多零食和玩具作为诱饵,让学生顺时针转圈并演唱歌曲“小老鼠坏坏坏,专门出来搞破坏,我们大家团结紧,坚决把你消灭尽”。唱完,教师让学生打开捕鼠器,引诱扮演老鼠的同学偷诱饵,“老鼠”一边唱着“我是馋嘴小老鼠,发现这里有食物,香甜可口真好吃,吃的肚皮饱鼓鼓!”一边去“偷吃”诱饵。通过这样的音乐演唱,来营造更好地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进入到特定的游戏情境中,置身于自己的角色里,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3.5设计生活化活动,保持探索兴趣

在当前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一节课往往只有35分钟,一个星期一般1-2节课,这样的运动时常是往往不足的。体育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的35分钟以内,而是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运动康复的观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才能够更好地获得体能素质发展,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因此,作为特殊教育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教学的时候,也需要尝试突破课堂的局限,将体育运动融入到特殊学生生活中,以此来达到学生应有的训练时长和频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了让学生更愿意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康复训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游戏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体育训练,达到教学的目标。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录制一段微课视频,在日常课间休息的时候进行播放,同时进行动作演示,让学生依据教师所提供的视频进行歌曲学习,来跟着教师一起做健身动作,通过这样的形式,让体育教学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在视频里背景音乐的渲染下,提升学生的沉浸感,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代入感。

3.6结合家校合作,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

无论是普校教育还是特殊教育,家长教育都必须介入。家校合作是大势所趋,是学生进步的本质要求。亲子教育的支持可以让残障学生产生自信心,让孩子更愿意参与学习和康复锻炼。比如在体育课上,我们必须坚持医教结合的核心理念,运用科学的运动处方,进一步提高残疾学生在运动康复、运动认知等各方面的学习。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网络平台也在飞速发展。我们可以依托这个服务平台,打造适合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家庭资源,让家校合作更深入,强化开展家长培训和家校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体育康复的必要性,多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参与康复治疗,提高效果。教育不仅是特殊学校的事情,家长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重要,因此,学校要重视地认识到家长的教育意义,积极地和家长合作,邀请家长参与到教育中,以此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样,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其中。在游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亲子类的运动游戏和运动项目,以此来提升家长的参与度,在游戏的过程里促进学生与家长共同的体能成长,同时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如,为了锻炼培智学生的弹跳能力,教师设计了《小青蛙回家》的亲子游戏,并且改编了歌曲“小青蛙呱呱呱,用力蹬地跳回家,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了家”,老师先和家长一起熟悉口令和节拍,再由家长陪同学生一起完成这首歌曲的跳舞,学生们会边跳舞边熟悉如何跳跃,从而掌握弹跳的动作,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整节课堂保持在浓厚的亲子氛围下,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4结束语

第3篇:特殊教育课堂范文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对分课堂;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

为保障教师教育质量体系建设,规范师范类专业建设,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提出分级分类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1]。特殊教育本科师范生是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资源教师的主要来源,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特殊教育事业教师队伍的素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视,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数量有了大幅增长,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2所大学开设了特殊教育师范本科专业,极大缓解了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的不足。与此同时,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特殊教育专业建设也面临内涵式发展的新问题。如何推进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是特殊教育本科师范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教育心理学是特殊教育本科师范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特殊教育师范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熟练掌握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本文以特殊教育师范本科专业“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分析现有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改革教学模式,以期对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实践有所助益。

一、师范专业认证的理念及对课程改革的要求

专业认证常被高校用来检测教育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2]。师范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反映了当前国际教育趋势,在实践上有助于引导和强化高校师范专业进行内涵建设与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学生中心理念及其对课程改革的要求

学生中心(Student-centered,SC),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具体来说,要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把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作为评价的核心。在培养目标上,围绕毕业要求和从业后的能力设定,各种支持条件包括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保障措施和制度等,都要以毕业要求为目标导向。就师范专业认证而言,实现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包括主动学习、深层学习和理解,学生学习责任感增强、自主感增加,教师和学生相互依赖、相互尊重,对教与学过程进行持续性的反思[3]。

(二)产出导向理念及其对课程改革的要求

产出导向(Outcome-basedEducation,OBE),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师范生学习效果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更要看学生学习成果,建立基于证据的“产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制度。就师范专业认证而言,需要设置合理的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方式,使学生成果评价标准多样化,保证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的达成。

(三)持续改进理念及其对课程改革的要求

持续改进(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CQI),强调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全方位意味着从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毕业生满意度等方面对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全过程意味着从教学设计、实施与优化的各个环节进行持续监控、评价与改进。

二、专业认证背景下特殊教育师范生“教育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固化,学生中心地位薄弱

“教育心理学”是特殊教育本科师范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学时为32学时,其中包括24学时的理论和8学时的实操。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教学模式基本以理论知识讲授与小组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完成。在理论学习上,为了完成学习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和学生心理四大方面内容,常以传统讲授法为主,学生在面临具体实践中的问题时,很难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造成“学用分离”的现象。在实践教学上,通常以小组项目式报告为手段,从小组内推出一名学生作为试讲者,导致主讲学生能力突出,有些学生则存在“搭便车”的情况,偏离了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二)重复性内容多,学生学习动机不强

在特殊教育师范生人才培养中,“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均在大一开设,“教育心理学”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智力发展、语言发展、不同心理学流派等内容在授课内容上有所重复。另外,学生认为学习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对今后特殊教育教学和个案干预帮助不大,上课缺乏主动性,抱着上课就是为了拿学分的想法,对课程本身缺乏兴趣,偏离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理念。

(三)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准确评价学生能力

在课程评价上,学生成绩包括过程性学业成绩和终结性学业成绩。根据学校规定,过程性考核包括平时考勤、合作学习和期中考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给分,占比40%;终结性学业成绩以纸质闭卷作答方式进行考核,占比60%。过程性考核比较依赖于教师的主观判断,容易受到主观情感的影响;期末考试因受到出题形式、数量、题型的限制,内容常以“应知应会”的知识考核为主,有些学生往往通过考前“突击”即可考出好成绩,并且考完就忘,偏离了“产出导向”的理念。

三、对分课堂在特殊教育师范生“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实践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授课,另一半时间分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4],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获得对自己学习活动的控制权,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考核上,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根据个人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符合“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理念。

(一)研究对象

以某地方师范院校特殊教育本科大二两个班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分组的方法,确定A班(共40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34人)为实验组,B班(共39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33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对分课堂方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方式教学。授课教师、教材均相同。

(二)研究设计

采用单因素前后测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对分课堂教学,因变量为教学效果,测量方式为试题库随机考试。

(三)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前测试卷和后测试卷,以及课堂评价。前后测成绩采用问卷星发放题库试题,学生提交后直接获得成绩分数。课堂评价问卷采用自编对分课堂教学评价问卷,共28题,包括个人背景信息和学习效果评价内容。其中4题为开放题,其余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量表,由“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值从1到5,分值越高,表示评价越好。

(四)研究程序

研究程序具体可分为三个步骤:课程开始前三周共6课时,两班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授课内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第3周课程结束前对两班学生进行前测。随后10周共20课时,实验组采用对分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全部授课结束后,采用问卷星发放题库试题的方式进行后测。同时,实验组班级进行教学评价问卷的填写。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采用隔堂对分的方式,每周的2个学时中,学生先对上周1学时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问题解答,第二堂课教师对新内容进行重难点讲解,学生课下对新内容进行消化吸收,用“亮考帮”形式完成课后作业,并在对分易公众号上完成作业上传。教师在下周上课前同样在对分易公众号平台批改作业,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针对性解答。

(五)研究结果

在学生成绩的前后测方面,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授课三周后,两班学生成绩无显著差异(见表1),表示两组学生在实验前的成绩是同质的,可以开展下一步的分组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实施对分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后进行后测,结果显示,两班学生的成绩具有显著差异,实施对分课堂的实验组班级成绩显著高于实施传统教学的对照组班级,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效果更好。

四、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学生教学评价分析

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发放对分课堂教学评价问卷,部分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80%以上的学生对教学模式中关于精讲、独学、作业、讨论、答疑等选择“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尤其是在选项1和选项4,学生选择“比较同意”以上的比例分别高达87.5%和75%。表明课堂精讲环节对学生课后复习起到了基础作用,同时,对学生把学习落实到平时而不是期末突击的考核方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另外,在“如果选修其他课程,同时提供对分课堂和传统课堂,你会如何选择”选项中,85%的学生选择对分课堂。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对课程评价较高,并且喜欢对分课堂胜于传统课堂。在“你认为对分课堂可否推广至其他课程”选项中,77.5%以上的学生选择比较可行。选择不能推广的原因主要是需视课程具体目标和内容而定,有些难度太大的课程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先备知识而定。

五、专业认证背景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总体而言,在专业认证背景下采用对分课堂模式对“教育心理学”课程进行改革,能够打破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符合师范专业认证理念,可以在小学教育、特殊教育等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中推广。但需要注意三点:第一,教师的讲授环节不能少,甚至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倒逼教师高度凝练授课内容,做好授课环节的准备工作。第二,讨论环节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对分课堂质量的高低。教师可以通过随机分组、组内学生互评、教师及时点评等方式,让每个学生积极发言,最终走向自主学习。第三,课后复习内化的环节,学生“亮考帮”的作业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需要通过“对分易”意见反馈、微信群答疑、定时检查、作业时间节点等方式,来监控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确保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刻反思和自我反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教师〔2017〕13号[A/OL].

[2]杨国萍,毕海普.“双一流”语境下师范专业认证的理念、使命与挑战[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8):16-19.

[3]刘海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欧洲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命题[J].教育研究,2017,38(12):119-128.

第4篇:特殊教育课堂范文

【关键词】慕课;特殊教育;微专业;人才培养

1问题提出

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结合和发展。依靠于信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微专业应运而生,微专业是指提取某一岗位群的核心技能,以快速、集中培养的方式,通过五门至十门左右的核心课程的学习,能够快速达到某一领域的工作技能要求,使学习者实现就业,补救高校专业设置与单位用人需求间的匹配问题,以学生职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1]。目前对于微专业的探索和研究处在起步阶段,以计算机等工科为主的探索偏多,集中在高职院校和地方本科高校,对教育类专业的探讨几乎为零,特殊教育作为教育学科的一部分,教育对象包括感官障碍、问题儿童、超常儿童等多重差异显著的群体,涉及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现有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社会分工细化加速与髙校专业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且传统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其考核方式难以适应学生发展和社会平衡,信息化环境下,慕课等在线教育的发展为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契机。

2特殊教育专业慕课发展现状

2014年,中国大学慕课上线,2015年初,网易云课堂为解决“传统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推出“微专业”。目前慕课平台上线的特殊教育相关课程共有17门,其中特殊教育类11门,包括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走进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国大学MOOC1门,爱课程2门)、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特殊学校语文教材教法、特殊学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语基础语法教程(融合教育)、大学英语(聋生)(上)、大学英语(聋生)(下);手语翻译类3门,包括手语基础—跟着聋人学手语、基础手语、民航服务手语;康复类3门,包括特殊儿童语言康复、儿童语言康复学、特殊儿童心理康复。2门来自高职高专院校,15门来自本科高校,由经验丰富和学术功能深厚的教师负责课程完成。特殊教育包括诊断评估、康复、教育等多领域,需要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学家、听力学学家、诊断评估人员、康复治疗师等群体的参与和团队合作,慕课关于医学、心理、社会学、教育学等的课程丰富,为特殊教育微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平台,可根据兴趣和专业需要选择不同方向的课程进行学习,慕课平台向完成课程的学习者提供认证证书;高等院校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课程变厚、课堂延伸,减少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和成本。

3特殊教育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

高等学校职能可分为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与部分专业传统培养模式相比,学者们认为“微专业”培养模式具有课程精炼形式灵活、以职业和能力发展为导向、有专业认证机制等特征[2],有助于促进课程、教学与就业的无缝衔接。目前部分高校实行大类招生,学生根据对专业的了解选择适合的方向,形成触类旁通能力和迁移意识。虽然特殊教育专业未全面实现大类招生,但专业的特殊性决定其应具有广泛性。

3.1培养目标

特殊教育专业是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高尚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教育科学和该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和教育创业实践能力及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教育及管理机构胜任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各高校可根据学校定位、区域情况确定专业方向课程群,基于此,将慕课平台下的学习资源与专业建设和学生发展相结合,促进特殊教育专业的合理细化,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培养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师及融合教育教师、康复机构教育康复师、聋人事业领域的手语翻译。

3.2培养内容

信息化时代,慕课等平台的涌现和网络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为特殊教育微专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库;学生是信息化时代的原住民,掌握信息化工具的敏锐性较高,乐于网络学习,并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是特殊教育微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信息化设备和智慧教室,便于学生通过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保障微专业学习的质量。根据现有师资和需求,可将特殊教育类专业分为三大领域:特殊教育、教育康复、手语翻译。每个领域下设置对应的微专业方向,特殊教育(智力儿童、听障儿童、视障儿童、自闭症、肢体障碍等)、教育康复(医学康复、心理康复、感统治疗等)、手语翻译类(医学、法学、艺术学、电子信息工程等)。

4特殊教育微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方法

4.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把握微专业的发展趋势,加强与慕课平台的合作,纳入慕课课程的学习管理方式,认可慕课平台学生学习的课程认证,互相选用其他高校开设的高质量慕课课程,利于优质资源共享;促进考核方式多元化,设置菜单式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实践教学,利用微专业优势,促进专业发展、学生能力与岗位需求的结合。

4.2整合课程体系

课程是专业发展的支撑和人才培养内容的体现,随着信息化时展,在线课程、慕课、线上学习等是新一轮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建设潮流。基于慕课的微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加强通识课、专业交叉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循序渐进[4]。一是通识教育和专业交叉课。通识教育课程应采用线上、线下与线上结合、线下等多种方式进行。制订总学分标准要求,在满足总学分要求情况下,每一个学科领域范围至少选一门课程,完成相应学分。专业交叉课程如心理学、医学,采用专业必修和课程选修的方式,学满必修学分的基础上,自由选择其他交叉课程,以丰富的线上资源为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二是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大一统一学习基础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采取必修方式,通过线下以及统一的线上课程平台开展;根据专业发展、兴趣和需要,于大二选择微专业方向如某类型儿童教育或某领域手语翻译或某方面康复,围绕微专业在教师指导下确定核心课程,以作为未来就业和深造的方向。

4.3改革教学管理方式

采用信息技术,现有线下课程结合慕课平台,学生选择相关课程,通过翻转课堂形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利用校内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和慕课资源,强调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实习实践能力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课堂教学,已有线下课程采用课下自主项目式学习、课堂讨论、课后反馈总结等方式,即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快速高效的学习;慕课等线上课程,通过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团队讨论、教师指导方式的方式推进,以SPOC方式、线上课程认证为主。

【参考文献】

[1]樊华丽,彭瑶.网易云课堂之中国MOOC学习流程概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3):32-34.

[2]陈龙,王楠,冯丽丽.地方高校“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以D大学会计专业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1,23(2):152-155.

[3]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第5篇:特殊教育课堂范文

一、聋生英语教学研究文件概述

我国特殊教育始于19世纪初,近年来,特殊教育事业受到政府和社会广泛的重视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十章•特殊教育(二十八)中明确提出:“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全社会要关心支持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不难看出,特殊学校开设英语课程是《刚要》中“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具体落实;而“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为特殊学校的英语教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就聋校开设英语课程来说,2007年2月2日,教育部教基[2007]1号关于印发《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中明文规定:“‘外语’为选修课程。外语作为选修课程,各校可根据不同地区和聋生实际选择开设。”目前已有不少特殊学校为聋生开设了英语课程,很多聋高中更是如此。2014年,国家七部委启动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对特殊教育课程的改革提出具体要求:“为健全课程教材体系,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和需求,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教育部关于聋生英语教育的课程标准正在研制之中。聋生英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对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本文在回顾近15年我国聋生英语教学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教学法赖以生存的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剖析,旨在为我国聋生英语教学法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借鉴。

二、聋生英语教学研究现状概述

作者于2015年7月底以“聋英语教学”(包括聋人、聋生、聋儿、聋哑和聋校英语教学)、“听障英语教学”、“听残英语教学”作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期刊类检索相关文献,时间选择“从”,来源类别选择“全部期刊”,选择学科领域为“全选”,匹配为“模糊”。去除掉“聋哑英语教学”中和聋生英语教学无关的文章,重复文章只保留一篇,经过筛选整理,收集到关于我国聋生英语教学法研究的文献共计41篇。在对“2001年到2015年”硕博士毕业论文的检索中,总共出现相关论文:硕士7遍和博士1篇。张松柏的硕士和博士论文均在列,这也说明国内有学者一直数年坚守于聋生英语教育的研究。相比较我国聋生英语教育的规模和发展,15年中的49篇文章在数量上还远远不够;但我们也看到,进入2010年后聋生英语教学法的研究已经进入常态化,文献数量稳定且有攀升;从文章的质量来看,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有5篇,皆出自《中国特殊教育》,而外语类的核心期刊上却一篇没有,这说明聋生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影响力有限,还没有引起外语界、学界乃至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从文章的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是“应用”、“运用”、“尝试”、“探析”、“思考”、“探讨”、“探究”之类的经验介绍、分析总结和文献综述,只有2篇文章是调查报告,还有2篇是案例分析,没有实证性的定量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探讨最多的是多媒体等现代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其次是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和方法的应用,再次是“语法”、“词汇”和“阅读”等教学经验的微型研究,最后还有基础理论的探讨,笔者将从教学法研究的内容出发,集中探究其背后的理论基础。

三、聋生英语教学法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