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

中学语文教育全文(5篇)

中学语文教育

第1篇:中学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当代文学;中学生;中学语文教学

一、分析当代文学与中学生之间的联系

当代文学在中学的融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和学习生活,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满足了中学生的精神和发展需求。随着初、高中语文教学新大纲的颁布和实施,我们可以看出其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往语文教学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凸显出一定的时代化,充分体现出现阶段社会和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标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并明确提出语文这门学科要注重“人”的培养,加强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有利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中学生健康、个性化地发展。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健全人格”和“健全个性”的形成,必须要将大脑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利用。到目前为止,通过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从作用方面区分,可以分为左脑和右脑。对于左脑来说,其主要作用为掌管理性思维。而对于左脑理性思维的训练,必须要给予重视。对于右脑来说,其主要作用体现在情感、审美掌管。不仅“左脑教育”重要,“右脑教育”也同样重要。如果忽视了“右脑教育”,那么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将有着严重的不利影响。提高对“右脑教育”的重视,则会为文学负担带来重要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当代文学比较活跃,并且有着频发的争议,所以其责任和义务更加不可推卸。对于以“人”为本,加强“人”的意识,促进文学本体回归,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当代文学已经开始步入到一个新的时期,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其他时期的文学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而是代表着受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导致多种文学观念的形成,只是一味地注重“总和”,而往往忽视了“人”的主体。或者也可以说,“总和”所注重的是社会阶级的“人”、社会学意义的“人”、集团的“人”以及戴着面具、抽象意义的“人”等。在新时期背景下,对于当代文学所凸显出的“人”,更注重的是实在的“人”和个性化的“人”。他们不仅仅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同时也是卸掉各种面具和伪装的“人”。中学语文教学在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一成果后,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融入当代文学当中,促进中学生有一个健全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使中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初、高中语文教育新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创新精神来说,既是当代中学生所应具备的,又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标准。与其他自然基础的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语文学科创新精神培养也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创新教育的实施,可以使文学通过其他时期进入到新时期。但是由于当代文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并且具有较强的争议性,所以一直处在不断创新和完善阶段。忽视以往时期,就新时期文学来说,有关文学界早已对当代文学进行了公认,距现在已经有十多年时间,在欧美有着近百年的历程。由于其不断地创新和创作,使社会争议频多,并且各种流派、各种思想、各种潮流出现了“层出不穷”的现象,正所谓“各领风骚”。虽然这种说法凸显得比较夸张,但是事实上确实如此,逐渐成为文坛界和圈内的“焦点”。如果将当代文学融入中学语文教育当中,那么将会使中学语文教学凸显得更加活泼、张扬,具有鲜明的生命力和活力。所以,必须要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提升,提高中学生创新意识,为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初、高中语文教育新大纲中还明确提出,要提高对母语教育的重视。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和思维的一种重要工具,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同时也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思维方式。在开展母语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民主化,又要提高现代化。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如果说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使母语的民族化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那么当代文学则更能体现出母语的现代化。当代文学坚持以母语的规律和特点为原则,以普通话和白话文为根本,在社会历史不断变化的影响下,不断地创新和演变。就目前来看,当代文学语言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中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果说《柳眉儿落了》体现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的书面语,那么《零下一度》则体现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学生的书面语。除此之外,在进行母语教育时,教师要让中学生对作者的文字和情感表达以及生活感悟有一个深入研究,帮助和引导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加强学生语言表现力的培养和提升,促进母语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使语文教育逐渐趋于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分析当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

第2篇:中学语文教育范文

据不完全统计,以现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中所收纳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从广义的文学概念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或许称为“现代文”更适合)共计130余篇。从定量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和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两个取向来看,中学语文教材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汰体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从作品文体类别的角度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作品多为散文类和诗歌类。其中,散文类作品共占总数的80%以上,小说和诗歌类作品各约占总数的10%,戏剧类作品不足1%。其中所选的现代小说除了鲁迅《社戏》、《故乡》以及沈从文《边城》等经典作品之外,寥寥无几。这种文体比重倾斜的状况或与教材的容量和小说及戏剧文体的长度有关。从作品所涉及的题材分布来看,在这些篇目中,多数为生活类、人情类、家庭伦理类、思想品德类以及科普知识类的题材,而政治思想教育、革命史教育之类的题材所占比重和以往教材相比在逐渐减少。

诸如朱自清《背影》、张晓风《敬畏生命》、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钱钟书《谈中国诗》等篇目都体现出这一题材和主题取向。另外,经过本文粗略的考察,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随着年级的晋升,现代文所占比重稍有下降减少,而文言文所占比重则稍有上升。在现代文中,所选作品更倾向于经典作品。以高中语文第三、四、五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像鲁迅《拿来主义》、曹禺《雷雨》、巴金《小狗包弟》等作品都体现出某种潜在的意识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学语文教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和分布体现出一种新的文学教育思路。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现代文的文体类别、题材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的考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中学语文教育一些潜在的导向、思想和意识驱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这些质性(qualities)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教育导向的改变。当今中学语文教育逐渐转向以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主导的方向,正逐渐淡化以往中学语文鲜明而浓厚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色彩。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生活教育成为中学语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从现代文学篇目的选择可以看出来。尽管其中还是选择了为数不少的关于中国现代革命史以及政治内容的作品,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作品,但这些作品主要并不是用来表现政治和意识形态内容的,而是更多地用来体现特殊文体的基本特征。

(2)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择篇目的时候更注重其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3)对现代文的选择更趋多元化,已不仅仅限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而是根据中学教育的阶段性特点进行选择。从以上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现今中学语文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随着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知识的进展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现当代文学这一范围来看,可以看到本学科学术研究对中学文学教育的投射和影响,尽管这种影响是缓慢的,而且是不明显的。

2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现状和问题

应该说,中学语文教材出现的这些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思想与方法更新的启发。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中,最主要的就体现在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人文启蒙思想的影响。现代文学研究也就逐渐走上了去政治化和去意识形态化的道路。所谓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体现在人文启蒙、审美现代性上。这一点和80年代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相关。在中学语文教育界,也逐渐受到学术研究的深刻影响,语文教材的修订也体现出这一点。尤其是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更体现出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的深远影响。以往那些具有鲜明政治教化和思想教育的文本开始淡出中学语文教材,取而代之的是能够体现和包容人文素养、审美、知识和情趣的作品。但在这一趋势中,我们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阐释遵循的仍是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反映论。

其基本教学思路是:首先是介绍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是作家生平介绍,再是作品的意义分析。这就形成了“时代———作家思想———作品意义”的思维逻辑和阐释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地解释作品和世界的关系(作品———作家———世界———读者),但又会遮蔽作品内在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学文学教育中占据着长期而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形成相对稳定范式的条件下,中学文学教育也受到潜在的影响。应该说,这种影响关系更深层地源于80年代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历史语境。中学文学教育实践在这一宏大背景和深远的历史环境下,也因此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教学模式。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又如何对中学文学教育进一步产生影响呢?中学文学教育实践又如何将新的信息反馈于文学研究呢?这是本文要继续追问的问题。

3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与中学文学教育的可能性

第3篇:中学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中学语文;课程对接

语文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与中学语文教学对接的几个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对接中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有别于纯文学类课程,它在对接中学语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可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与覆盖,我们的语文基本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写字被打字代替,写信被微信代替,读书被视频代替;我们没有思考的时间,思考的能力在下降;写字的机会在减少,汉字书写能力在下降;大量网络语言在创新,但一些经典、规范的语言在减少;我们追着科技在阔步前进,可我们的思想素质却有些滞后。然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手段滞后,导致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与实践时间太少。在中学语文教学课上,一篇课文教学需三课时,还未必能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而在考场上,一篇文章却要求学生在不到一节课时间里,阅读完毕,并解答许多有关的问题。在习题、试题讲评课上,一套试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答往往需要两三课时。一篇作文学生往往两节课内还不能完成,而在考场上却只需四五十分钟就可以完成,而且所写的作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表达形式,还是篇幅长短,卷面书写都不亚于课堂作文。很显然,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偏低,语文学习时间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学语文教学效率较低的原因在于教师的主导太多,学生的实践太少。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那么语文教师就不能主导无度而干扰学生的语文实践。即便有些语文课堂重视实践与合作交流,但往往徙有形式而无实质性效果。其根源在于它没有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是辩证统一的两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合作交流的基础,合作交流反过来又可提升自主学习水平。两者结合起来要实现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学习相互学习,团结合作精神。另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重视了部分学生的表演,忽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课堂上发言的总是固定的部分同学或个别同学。发言者越来越主动,越善于发言。不发言者,越来越被动,越来越不善于发言。这种少数人或个别人发言,大多数人坐冷板凳的现象在中学语文课堂比较常见。中国教育界一直流行这么一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无论是当前的教育改革,还是教材更新,都在告诉我们:“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大语文”已然成为未来的教育趋势。“新教改”,是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教育改革,其中调整最大的是语文。虽然目前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已经发现了如上问题,正在从诸多方面进行培养方案的调整,但尚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探究和解决。我们不应将其与中学语文剥离开来,应有效衔接,从而提高汉语言及中学语文教学效率。正如复旦校长苏步青所言:“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考试,我的意见是第一堂课就考语文,考后就批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因为,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根本学不通。”

二.对标师范专业认证和中学语文新课标,重构语言类课程教学目标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在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上应与中学语文教育深度对接。长期以来,中国高校汉语言专业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多沿袭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确定下来的前苏联模式,汉语言文学语言类专业课程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等。由此可见,该专业的课程安排范围广,跨度大。按照师范专业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汉语言专业语言类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设计必须聚焦师范专业特点,对照中学语文新课标,[1]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增删、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调整、实训内容的更换,重在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再学习、转化和传播等师范毕业生必备的应用能力。中学语文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里:“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2]这段话阐明了国家教育方针和当今社会对教育的总体要求。据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中学语文教学目标规定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对标中学语文教学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在制定、修订具体培养目标及方案时,应基本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应考虑到基础学科的特点,还应关注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注意创业就业的导向,建立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的新机制。我们认为在全国性教学目标基础上,还可以结合区域性及师范类教学特征做适当调整。比如增加“师德师风”教育。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继往开来的精神气质,形成厚德、博学、唯实、求新的卓越品质,做“四有”好老师。[3]还应增加“学会教学”职业技能培养。让师范生具备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人文、艺术、科学、信息等综合素养,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够很好的完成语文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同时培养师范类汉语言专业学生“学会育人”。熟悉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内涵和方法,积极主动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育人活动。熟悉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德育教育工作方法,胜任班主任工作,组织和参与主题教育活动和社团活动。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师范类汉语言专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开拓发展的视野。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开阔的教育教学视野,较强的问题意识与反思意识,具备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能够在小组互动和协作中提高学习能力,在学习共同体中发展进步。

三.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适应中学语文教学当下已进入“互联网+”教育的媒体新时代。作为一门较为传统和保守的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其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必须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全新要求。比如“微课”的建设与“慕课”(MOOC)的引入。利用微课对知识点的梳理拆分,从发现问题入手,以一环扣一环的方式把知识串联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判断和思考,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需求。而慕课不受时空的局限,所具有的包容性、开放性及交互性,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高校众多的高质量课程资源以及相关联的学术资源,不仅能丰富课程的授课内容,而且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热情,让学习更高效。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创新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突出运用,注重平时,动态把握。课程的考核评价充分结合互联网学习平台,采取线下考评与线上考核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除了出勤情况、作业完成、课堂表现等都纳入评分体系外,既考评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又要考核学生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了解情况,做到动态、综合而全面。完善系统的考评方案,使标准明确,考核分具体量化,成绩有据可查。师范性专业要对接认证理念,“相较于传统的课程内容建设,师范类专业选修课从课程考核改革入手”,从而实现教学改革创新。[4]建议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重在过程中的获得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各个阶段,并通过阶段性成果的自我测验和老师评语来认识自我的学习效果。综合成绩构成可以包括如下几部分:第一学期期末考核=50%期末考试+10%考勤+10%(作业)+20%教学内容的阶段性考核(章节测试、线上讨论)+10%各级各类汉语言知识比赛。第二学期期末考核=40%期末考查+10%考勤+20%课堂互动及作业+20%教学内容的阶段性考核(章节测试)+10%语言小论文。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的重构,强化了以下几项要求。其一,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加强训练听说读写能力,听和说是我们人际交往的基础。我们社会间的交流用的是语言,清楚明了地表达心中意思需要拥有良好的说话能力,这就是语文素养。其二,加强了语文理解能力。别人叙述一件事情,你能快速领悟主旨,并能从不同方面全面考虑,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优秀的理解能力会帮我们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并能把握要义。优秀的理解能力会让我们快速收获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其三,加强了语文的人文性,注重提升个人修养、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师范生多积累文言文,不仅淘冶自己的情操,还会给周围的人带去无形的正面的影响力,让你的气质、涵养大大提升,显得文质彬彬。其四,加强了语文表达能力训练。表达能力除口头表达外还有书面表达。语文基本功之一书面表达能力也极其重要。我们做一项科研,或用文章来表达的新闻、应用文、信息、科技成果、情感等都离不开优秀的书面表达能力。其五,加强了语文书写能力与书法鉴赏能力的培养。网络的冲击,让我们的汉字书写能力明显下降,其实书法之美、汉字之美是其他语种所不能比及的。语文重要地位的提高也会让我们重新重视汉字的书写,这些象书法之类的传统文化才会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四.加强教育实践训练,快速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环境

第4篇:中学语文教育范文

(一)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对语文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研究

目前在中国的文化领域中,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因此,虽然媒介素养教育在部分学校有所应用,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化教学模式。要使处于研究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得以顺利地推广,就要以中学语文教育为基点,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媒介素养教育在欧洲地区发展时间较长,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教育体系。中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并从中吸取教育,从中国中学语文教育的实情出发制定出语文媒介素养教育方案。从教学的角度而言,中国教育管理体制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在教学实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在引入教学经验多同时,要慎重选择,树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理念,并从时代的角度出发融入各种因素。这些要素会在语文媒介素养教育中发挥作用,对于中学语文素养教育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对于媒介素养教学有所清醒认识,避免产生误解。比如,对于一些语文教师而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将媒介素养融入其中,就意味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虽然中国开展语文媒介素养实践教学才刚刚起步,但是对于相关研究由来已久。作为一线教师,只有认真钻研,认真领会其中的要旨,才能够恰当地将有关要素融入其中,结合实例促进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不断完善。

(二)从提高学生的理性判断力的角度出发开展语文媒介素养教育

要推进中学语文课教学的有效地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判断力。教师在开展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但是要把握好尺度,不可以使学生养成实施怀疑的态度。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外流行已久,中国要对于该种教育方式有效运用,就要将传统的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打破,将含有新闻要素的因子渗入到语文教学中,开拓语文教学视野,并与社会环境有效整合。比如,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网络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将教科书内容无限扩展到网络空间中,引导学生从鉴赏的角度体会教学内容,采用对比的方式对于阅读内容进行判断,并做出评判。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大量地阅读并思考与阅读内容相关的问题,以在立论的同时,寻找论点的支撑点。随着学生的思考空间无限扩大,就会对于有关内容形成清晰的层次感,将各种实践要素贯穿于阅读内容中,因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观点。比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这段情节从电视节目、各种娱乐节目以及网络评论等渠道有所获得,并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经过精心剪辑的红楼梦判断,配合教材内容。学生通过对电视节目的印象转向课文内容的理解。大众媒介以及影视信息对于学生可以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并形成固有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以适当引导的方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以批判性的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结论

第5篇:中学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

人文素养教育在当前的教育教学领域处于一种淡化状态,这使得人文教育的缺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越来越突出。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人文特性,将人文素养教育与语文教学更好地融合,以课堂的形式传递一种人文情怀,能使语文教育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意深挖课本中蕴含的与人文素养相关的教学内容,将人文素养教育更好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的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拓展、延伸,使人文素养教育更好地落实下去。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生命、家国、文化、民族精神的深刻感悟和理解,又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和情感哲理,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团队意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对语文教育教学中充分有效地渗透人文素养教育进行研究。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在当前新课标要求下,语文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的正向发展。初中生对事物好坏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完善,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与升学的压力,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讲解考试知识,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没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处理问题能力,抗压能力等,从而使语文教学缺乏人文性。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在进行相关课文教学时,教师可深入解读文章内容,帮助学生深刻了解教材内容中所隐藏的人生和情感哲理,并在教学中有效地融入人文教育元素,让学生对生命、自然充满敬畏,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实现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二、中学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1.开展多元的教学活动

对于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单纯通过机械式的语文教学是无法实现的。言语的描述和文字的呈现在学生心中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讲述来给学生提供不一样的人文素养体验,还可以通过一些主题活动来进行更加全面多元化的人文素养培养。进行小组学习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例如,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基于文中所讲述的感人英雄事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一些感人故事进行描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互相合作、交流与探讨,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还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交流中逐渐获得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教师要通过多元的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进行情感的熏陶

人文素养教育与培养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情感的熏陶,这样做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灵感知。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每位语文教师就必须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并把握教材中包含人文教育的语段,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创设出人文教育的氛围和语文学习的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地融入到所学习内容中,并对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进行更好的感知,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强烈共鸣,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课文内容与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播放一些舒缓悠扬的音乐,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体会“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情感转变,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在一起的愿望,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走进作者的乡愁情思。借助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为学生营造出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不但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而且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语文。教师要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从多角度、多方位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切实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通过情感的熏陶,最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创设相应的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不同形式的素材,如诗歌、散文、戏剧等,让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感官体验,领会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让学生自主大胆地想象,在耳濡目染中提升自身审美情趣。例如,在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时,教师可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现代网络技术,从网络上下载有关岳阳楼附近的风光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并配以合适的音乐,一一展现出岳阳楼前的远山、浩瀚的长江等,让学生真实感受岳阳楼前的雄伟壮观景色,从而进一步领略到文学作品中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

4.引入课外文学作品

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一些课外文学作品对其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由于课内所学习的文章类型、内容以及所蕴含的人文知识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更加广泛丰富的课外文学作品的引入对学生的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许多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思想,能够为学生开拓出更加广泛的天地。例如《西游记》中上天入地、斩妖除魔的奇幻取经路,《水浒传》中侠肝义胆、忠诚勇猛的梁山好汉,《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场景,以及《红楼梦》中曲折、凄美的爱情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学精华,通过这些课外文学作品的赏析与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5.渗透生活的文化内涵

文化品格是人文素养中的关键部分,其很大程度上展现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向学生展现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认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其文化修养。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合作实践活动,共同讨论大家熟悉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使学生对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及其深刻的内涵有更加充分的认识。比如,过中秋节时大家都有吃月饼的习惯,民间还流传着一些与月亮相关的传说,其中包括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家庭团聚的美好愿望和对家庭归属感的认同。这些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渗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要以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工具性的教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将两者有效地整合,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和情感哲理,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鸿.于海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当仁不让[J].语文教学通讯,2019(07).

[2]杨国梁.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33).

[3]张兴田.语文教学应渗入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教育学刊,2018(07).

[4]董颖莉.浅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