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慢性病护理管理范文

慢性病护理管理精选(九篇)

慢性病护理管理

第1篇:慢性病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 护理干预,慢性肾脏病,效果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一个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肾脏病导致的死亡已占慢性疾病致死的前五位。 中国目前初步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8%~9%。为了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建立一套适合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管理体系,我科对2006年11月至2007年9月收住的12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1月至2007年9月入住我科的120例慢性肾脏病Ⅲ-Ⅴ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Ⅲ期患者27例,IV期患者37例,V期患者56例。男74例,女46例,年龄20~75岁,40岁以上82例,40岁以下38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8例,中专、高中45例,小学及以下47例;职业:干部14例,工人33例,农民73例;生活可以完全或部分自理87例,不能自理33例。按照入院登记的奇偶顺序进行分组,奇数为研究组,偶数为对照组。研究组60例,平均年龄 47.5岁;对照组60例,平均年龄 46.5岁。经过检验,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文化程度、职业、生活状态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了解患者对疾病、并发症、药物及饮食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相关行为习惯 。入院时,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将调查结果和患者的相关行为进行登记,建立“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档案”。对照组给予本科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除了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出院时,两组患者均表示已接受并掌握所指导的内容。出院前发放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疾病、并发症、药物、饮食方面的知识的认知程度。

2 干预方法

2.1 收集资料,进行一般性评估与专业性评估。一般评估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职业、医疗费用支出方式、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和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等。专业性评估包括患者的体重、血压、尿量、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检查,是否有糖尿病、并发症等。

2.2 评价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所用药物知识的理解、饮食知识的掌握和行为,综合问题,提出干预措施。

2.3 成立护理干预小组,由科室护士长组织科室有经验的主管护士、责任护士组成,通过集体授课,个体指导多种形式,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病房开展“CKD知识讲座”,要求患者和一名家属参加。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题目如:您了解您的肾脏吗?为什么要低优蛋白饮食?慢性肾脏病患者为什么要使用促红素?让我们来认识3 g盐;向患者讲解酸中毒、高钾血症的危害,按时复诊的必要性等……发放“饮食指导手册”,“CKD知识手册”,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便于肾友互相交流支持。

2.4 教会患者家属准确记录24 h入水量和尿量、正确测量体重,必要时教会家属测血压,使其学会病情自我监测,以便观察疗效,及时就医。为患者设计记录表,包括:尿量、血压、饮食、运动、服药、心情状况。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食盐及水的控制技巧,使治疗饮食更利于掌握。

2.5 建立家庭社会支持系统。①由主管护士和患者家属交谈,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取得家庭的最大支持,为治疗疾病提供家庭帮助,并指导患者与周围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建立联系,互相帮助。② 发放病情追踪卡,目的是了解患者治疗疾病方面的行为,存在的问题,以便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1]。

3 结果

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在疾病的认知、并发症的认识、药物知识的掌握、合理饮食方面进行考核。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表1) 。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疾病和相关知识认知考核合格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疾病知识 并发症药物知识 饮食行为

研究组 60 51(85.0)41(68.3)53(88.3) 48(80.0)

观察组 60 41(68.3)34(56.7)36(61.7) 39( 65.0)

注:与观察组比较,P< 0.01

4 讨论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对疾病的认知、并发症的认识、药物知识的掌握、饮食方面有显著的差异性(P< 0.01)。研究表明,建立慢性肾脏病患者管理体系,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了解慢性肾脏病的疾病及并发症相关知识、药物知识,认识坚持服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限制水盐的摄入,可以在护士和患者之间建立指导-合作型护患关系。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能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维护自身健康, 保持营养、血压、体重于正常范围,达到使患者从主观上配合治疗的目的[2],从而延缓或逆转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防止尿毒症及其并发症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辛霞,高菊林,杜鹃,等.整体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透析并发症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6,21(17):64-66.

第2篇:慢性病护理管理范文

2组患者临床症状环节情况比较发现,观察组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有效率为65.2%,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 两组者临床症状环节情况对比(n/%)注: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

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长期反复发作,久咳不愈的病症,长此以往,会引起肺、肾、脾等脏器发生功能失调,反之又会造成肺气不足,聚湿生痰,肺气上,故临床上常以咳嗽、痰多、气喘等一系列症状为主,同时中医上讲"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为此治疗时需要补肺气,健脾补肾,标本兼治。本文研究中,采用的中药方中,白术、半夏、甘草、党参、陈皮具有益气化痰,健脾补气的作用,麻黄、杏仁具有止咳平喘宣肺的作用,熟地、当归滋阴补肾,黄芪、党参起到益气补中的作用,大枣、阿胶、蜂蜜用于补血补气,上述药材具有化痰平喘、降气散外邪,在平喘治疗下,还能调节脾、肺、肾功能,补气养血,从根源上滋补内脏,标本兼治[2]。

慢性支气管炎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如若控制不好,病情会逐渐加重。为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属应给予高度重视,以此减少复发。在护理中,患者大多肺气不足,极易感受外邪,易感冒,为此应随四季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居住环境应清洁安静,保持室温,冷暖适宜,无其他污染, 避免吸入粉尘、一氧化碳、刺激性烟雾等有害物质[3]。

中医讲"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犯肺也",为此要控制患者的情志,避免过度七情伤及脾、肺、肾。由于该病症为长期控制护理,病程长,患者常会因多思虑,苦忧愁。因此需要及时疏通患者情志,避免长期七情不顺,伤及脏器,邪气外侵,导致久咳不愈。

在饮食上,应以滋润、富营养、易消化为主,给予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膳食,每日少食多餐,不宜过饱过饥。饮食中不要过咸、过甜,尽量减少食用辛辣荤腥及易过敏的食物,忌食油腻煎炙和黏滞食物,预防邪从内生。同时戒烟戒酒,减少刺激支气管;多饮茶,茶碱可以兴奋交感神经,扩张支气管,减轻哮喘咳嗽症状[4]。

第3篇:慢性病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 舒适护理;老年病人;慢性支气管炎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93-02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降低不愉快的程度。随着社会发展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病人日益增多。由于老年病人生理机能老化,自理能力减弱,加上病痛的长期折磨等,使这部分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理及心理不适,影响治疗效果。每个人要达到舒适过程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用任何仪器来测量,这就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2012年起将舒适护理运用到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治疗护理中,使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减轻了不适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104例,男64例,女40例;年龄50岁~92岁,平均66岁;1年内反复住院2次以上者23例,反复住院3次者12例,反复感染住院4次以上者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E2]评估两组病人焦虑度,

2舒适护理

2.1环境舒适护理

创造一个良好的诊疗环境,各类物品摆放整齐。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良好,光线柔和,地面干燥防滑。调节合适的温度、湿度,湿度保持在50%~60%,以增加病人的舒适感。进行治疗前完成晨间护理等工作,避免灰尘飞扬。另外可根据病人的需求,放轻音乐或调好适当的电视节目,并将遥控器置于病人便于取放的地方。为病人准备报纸、杂志及健康教育宣传册,使其了解相关健康教育的知识。

2.2 心理舒适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病人,由于长期受疾病的反复折磨和医疗费用的压力,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其中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高。高龄病人由于生理功能的减退,治疗时间较长,疗效较差,更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每次巡视都应主动与病人交谈,耐心倾听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积极帮助病人解决身心问题。有学者调查表明,心理舒适需求中服务态度始终是病人的首选。护理人员微笑的服务、关切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能让病人感到温暖、亲切,有利于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早日康复;另外,仪表、姿态也会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各项护理操作应做到稳、准、轻,尽量减少碰击声,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发现意外保持冷静,切忌惊惶失措,大声呼叫,以免产生消极暗示,增加病人恐慌。

2.3 生理舒适

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病人常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产生极度不适,甚至难以忍受,此时可以给病人低流量持续吸氧,协助其采取舒适卧位,轻叩后背,帮助其排痰。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病人一般自理能力下降,护士要注意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亲切询问,主动帮助解决问题。协助病人进餐、饮水、方便等。在病人精神较好的情况下,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随时提醒病人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2.4饮食舒适护理

护士要关心病人在住院期间的饮食,了解病人对饮食的喜好,提供细软、易消化等符合老年人特点的饮食。并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讲解有关的营养知识,告诉病人饮食多元化的方法。对合并其他慢性病的老年病人,在饮食上要结合病人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调整。如病人伴有糖尿病,则应避免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主食以米、糖类为宜。

2.5健康教育 护士要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规律和防治知识告知患者,让患者了解有关疾病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促进和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如介绍该病相关知识、

用药原则和预防措施, 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让患者明确治疗的目的,争取患者能配合医护工作,以提高治疗效果。

2.6输液的舒适护理 因老人的心肺功能低下,因此对其输液要求较为严格,特别是要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如输液速度过快过多,因前负荷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加,会导致急性肺水肿,心衰发生,加重病情。所以护士要严格掌握用药速度,宜以30 ~ 40 滴/ m i n 速度滴入。同时要加强巡视,有异常情况即停药并通知医生处理。为了避免多次穿剌,可给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

2.8给予社会支持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因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反复住院,昂贵的医疗开支,常常抱怨、自责。社会支持是对老年慢性病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因此,应定期召开工休会,让病人及家属之间互相认识、互相交流,营造一个互相鼓励、支持、轻松的交流氛围。同时,对家属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让家属能以坚强的毅力面对现实,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心理、经济支持,使病人感受到自己仍是一个整体的人、社会的人,满足爱与归属的需求。

3结果

3.1 两组病人焦虑程度比较

3.2 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满意率达到 98.12%,对照组满意率为82.16%。

4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提高老年支气管炎病人的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是医务人员的责任。舒适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概念,是整体护理内涵的延伸,是护理追求完美的结果,要求护士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满足病人的舒适需求。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引入舒适护理模式,让舒适护理贯穿于治疗始终,降低病痛及治疗带来的不舒适感受,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降低了不愉快的程度,使之积极参与治疗,提高满意度,从而全方位提高和改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宪,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410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38

第4篇:慢性病护理管理范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保健科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间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所护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组进行比较,本次分组秉承患者自愿选择原则,并全部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组患者年龄在65~86岁之间,平均(77.6±1.23)岁,其中男32,女1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67~87岁之间,平均(79.4±1.20)岁,其中男34例,女16例。本次观察对象中糖尿病6人,高血压24人,慢性支气管炎20人,冠心病10人。本次研究排除严重精神问题的患者、癌症肿瘤患者或近期手术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型等相关因素比较并未发现有明显差异,P>0.05 本次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健康护理管理,包括:定期体检、低盐低脂饮食、防寒保暖及疾病知识普及等。

1.2.2观察组:

⑴环境干预?E对患者的居家环境进行访视,对于易造成跌倒的风险因素进行排除。环境应干净整洁,通风透气、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应柔和。⑵健康宣教?E因大部分患者文化水平不高,适当的进行该病的知识宣教,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或开展慢性病知识讲座等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保证患者具有自我防范与疾病突发应对能力。⑶健康复查 :对于合并多种慢性病患者应对告知定期体检复查的重要性,纠正不良认知行为及生活方式。可定期进行上门随访,检测患者的生命更体征,有助于患者得到专业护理指导及时发现疾病隐患。⑷心理干预?E患者因为疾病会产生沮丧、焦虑及抑郁等心理,需给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因疾病带来负面情绪,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便于治疗及护理工作中能更好配合。⑸饮食干预?E指导患者饮食合理搭配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含有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得食物,避免进食冷热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发生并发症。⑹日常锻炼 科学合理安排日常锻炼,活动量根据患者病情及健康状况而定。

1.3观察指标

采用调查问卷发放的方式就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问卷内容以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宣教效果饮食运动指导、上门随访、依从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数据处理统计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为统计标准,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比较

所有患者通过护理治疗情况均得到改善,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5%;观察组总满意为96%。结果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满意度情况对比(n=50,例)

3 讨论

第5篇:慢性病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经络疗法;护理

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相当于祖国医学中的慢性咳喘病范畴。因其冬季发作频繁,常缠绵难愈,多应时而发,给患者身心带来诸多病,影响工作。2000至2004年8月,我们根据伏邪和冬病夏治理论,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并护理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经过163例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163例病人均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男性97例,女性66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56岁,病程最长的35年。

2 治疗方法

采用冬病夏治穴敷贴疗法治疗。常用的穴位有天突、膻中、大椎、定喘(双)、肺俞(双)、心俞(双)、膏肓(双)等。每次根据病情选穴6~8个,或每次交替贴敷。贴前将皮肤用温水洗净擦干,再用生姜涂擦,每贴可敷贴6~8h。药物组成和使用方法:根据清•张璐《张氏医通》所载的白芥子散化裁,采用麻黄、白芷、白芥子、细辛各一份,甘遂、玄胡各半份,烘干磨粉共研细末,用鲜生姜汁调成糊状摊于1cm×1cm大小的敷料上备用。于每年三伏期间进行治疗。

3 护理方法

3.1 贴敷时间

为每年的夏季农历三伏天时间,以上午八时以前为佳,初、中、末伏必各贴药一份。三伏期间为隔日一帖,连续三年。

3.2 注意事项

药物贴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痒、针刺、疼痛等感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明显,难以耐受,及时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切不可搓、抓、挠。敷贴药物期间,宜穿透气性好的宽松衣服,尽量避免空调、电扇直吹,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尽量避免食物寒凉等可能减弱疗效的食物;忌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疱,6~8小时不能洗掉。背部贴膏药处出现针尖至小米大小的水疱,属药物贴敷的正常反应,患者仅需保持背部干燥即可,或局部涂抹哈西奈德乳膏止痒,防止渗出;如水疱较大或有少量渗出,可用消毒后的针刺破水疱,用消毒棉球吸干水疱中的渗出液,再用紫药水涂抹局部;另外,皮肤高度过敏者不宜进行此治疗。

4 疗效评价

4.1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1年内未复发;有效:发作次数减少或发作症状较以往减轻,或发作时症状较以往容易控制;无效:病情无明显改善。

4.2 治疗结果

163例中痊愈57例,占34.9%;有效89例,占54.6%;无效17例,占10.4%。总有效率89.5%。

5 讨论

冬病夏治是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理论依据的一种治疗方法。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虚于内,秋冬这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痰饮、咳喘之证,虽四季皆发,但以秋冬为重,且以阳虚者居多,故冬病夏治之法,乃春夏季节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调整机体阴阳,补虚纠偏,从而达到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第6篇:慢性病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慢性病;儿童;疾病管理

儿童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慢性病不仅对儿童自身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家庭功能正常运转。因此,对慢性病儿童的疾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慢性病儿童的疾病管理现状和管理行为进行探究,以寻求目前国内外在儿童疾病管理上最为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儿童慢性病系统管理提供借鉴。

1儿童慢性病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方法开始应用于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定量研究中[1],但大量的研究报道均已成年慢性病患者为主,而慢性病儿童的相关研究较少。上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中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慢性病患病率为10~20%[2],至2005年已经升到20~30%,其中美国约31%的儿童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病[3]。近年来,我国儿童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在逐渐上升且慢性病低龄化日益显著,2002年我国学龄儿童中,糖尿病患者达59万人,血脂异常者达563万人,高血压患者达1700万人。15~17岁少年中,高血压患病率达7%,糖尿病患病率为2.3%,血脂异常率为2.2%[4]。国内各地的研究表明肥胖和糖尿病是慢性病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另外据国际肥胖专家工作组提供的数据以及WTO的疾病负担报告,目前全球儿童超重率接近10%,肥胖率为2%~3%[5],而肥胖儿童患高血压、血脂紊乱症和高胰岛素血症的风险分别是非肥胖儿童的4.5倍、7.1倍和12.6倍[6]。据预测,到2015年全球范围内大约6.23亿5岁以下儿童和12亿5~14岁儿童将患有慢性病[7]。

2疾病管理概念及模式

美国疾病管理协会(DMAA)指出:疾病管理是一种通过整合性医疗资源的介入与沟通来提高患者自我照护效果的照护系统。疾病管理的目标是达到健康照护体系的快速整合、保障健康照护产生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改善健康照护咨询系统、增加健康照护提供改善品质的动机、推行医疗资源利用审查的观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8]。慢性病管理的实质是三级预防工作的具体落实,即疾病前的病因预防,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预防残疾和死亡,综合康复和护理[9]。

3慢性病儿童疾病管理现状研究

3.1 慢性病儿童社会管理 在国外,特殊保健需求服务中的个人服务通过医疗团队合作对患儿及其家庭进行连续性的护理支持,使患儿比其他普通孩子更容易得到医学专家和保健医生的访问,对潜在的健康威胁进行干预和监测,并专门为慢性病患儿及家庭设立网络机构,提供各种信息和网络交流,以提高护理治疗的依从性,形成良好的慢性病管理[10]。目前,我国慢性病管理的工作重点已从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现卫生发展重点和方式的转变。但我国慢性病卫生服务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慢性病儿童的管理需求,还需要更多的政府经费支持与有效的管理模式,来解决我国医疗服务提供与卫生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

3.2慢性病儿童医院管理 在国外有专门针对儿童慢性病的疾病管理机构,其中儿科哮喘疾病管理项目的调查研究中显示,参加卫生服务项目的儿童与没有参加的相比住院率减低了34%,急诊率降低了8%[11]。我国大多数医院对慢性病患儿实行以治疗为主,形成医生为主导,父母为辅助作用及慢性病儿童为被动的治疗模式。近年来对院内慢性病儿童的管理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善。在我国部分社区针对慢性病儿童的疾病管理,医护人员及科研人员已经开展对慢性病患者及其父母的干预性研究,并对其提供免费健康咨询服务和健康教育讲座,有的社区医院通过档案记载,对慢性病患儿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并建立档案跟踪系统,以便医护人员对患儿的家庭进行定期跟踪治疗,及时解答疑问。有关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家庭建立支持网络及定期随访是对慢性病进行护理干预的主要措施[12]。

3.3慢性病儿童家庭管理 外国学者Knafl提出了家庭疾病管理的5种模式,即TAESF理论(Thriving乐观、Accommodating适应、Enduring忍耐、Struggling矛盾及Floundering悲观),并且提出这种家庭管理模式是随着时间推移,及家庭成员疾病进程而改变的,其变化的目的是使疾病对家庭生活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大程度[13]。

国内研究证明[14],和谐的家庭气氛能让孩子在与家人、同学的交互过程中产生安全感,增强慢性病患儿的自我意识,有利于慢性病儿童的疾病管理。目前家庭病床服务模式、个案化家庭管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我国已经开展。但是我国的慢性病患儿家庭管理仍然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大多数的研究只是针对影响慢性病儿童家庭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3.4慢性病儿童自我管理 我国相关学者[15]研究指出,对慢性病患儿进行适时适当的健康教育及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提高慢性病儿童的自我管理水平。然而我国在儿童、青少年领域开展的自我管理甚少,特别是自我管理的问卷编制、测量评估等方面还是比较匮乏。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慢性病防治方案和规范化的组织管理还在完善之中,慢性病儿童的预防和控制是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重点。儿童慢性病的疾病管理不单单是需要社会、家庭、医护人员、个人进行干预,而是需要一个整体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人人参与、人人享有 "的防治策略,以提高慢性病儿童的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因此,笔者认为首先应建立儿童慢性病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①儿童慢性病的管理要做到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照护与干预相衔接,使家庭、个人和社会达到平衡,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应通过家庭的有效管理方式,使患儿更快地适应家庭社会生活以改善慢性病儿童的生活质量。③应挖掘慢性病儿童优势品质,加强克服困难的自我能力。④应提升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更好的服务于慢性病儿童。

参考文献:

[1]钱运梁,刘秀荣.从健康危险因素的内涵和评价看健康管理的实质[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3):256-258.

[2]Mallander JL,Vami JW.Effects of pediatric chronic physical disorders on child and family adjustment[J].Child Psychist, 1998,39(1):29-46.

[3]Yeo M & Sawyer S.Chronic illness and disability[J].BMJ,2005,330:721-723.

[4]宋克薇.慢性病儿童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的探索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

[5]甘仰本,蔡军.儿童肥胖症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3):292-294.

[6]孔灵芝.我国儿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与预防[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28-432.

[7]Judson.Global childhood chronic illness[J].Nurs Admin Q,2004,28(1):60-66.

[8]陆西平,王乃弘.病案管理与疾病管理[J].台湾医届,2003,46(10):51.

[9]阐玉英,张莉."以家庭为中心"慢性病儿童的健康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6):277-278.

[10]郭岸英.慢性病保健模型在社区常见慢性病疾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

[11]夏慧,李海涛.疾病管理国际应用现状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7,28(15):27-31.

[12]万学英,高英丽,李娟,等.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慢性病患儿家属感受的差异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6):60-62.

[13]方淑荣,谢桂英.慢性病儿童心理健康及家庭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3985-3986.

第7篇:慢性病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03-01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增多,由于自身呼吸系统的老化衰弱,使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减退,免疫蛋白减少,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衰退等,使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增高。因此,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应引起高度重视。我科于2009年1月―2010年5月年收治12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现回顾其护理体会,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20例,男82例,女38例,年龄60~82岁,平均74.8岁。病程2-24年,平均7年。单纯型支气管炎者41例,喘息型79例。并发肺气肿68例,肺源性心脏病31例,支气管扩张症21例,呼吸衰竭12例。并排除心肺及其他疾病,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符合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标准。发病诱因主要为感冒、感染、寒冷、污染、抵抗力下降及过敏等因素。

1.2 临床表现:多于冬季发作,早期症状轻微,春夏缓解,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晚期因炎症加重。症状常年存在者35例。典型症状主要为胸闷、气短,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桶状胸,肺部喘鸣音。肺部X线胸片显示纹理增多,变粗乱,部分肺部透亮区,心脏增大。

1.3 治疗及结果:所有患者均予以抗生素、止咳、化痰、平喘、抗凝等治疗,同时配合医生做好相关护理及健康指导护理。12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好转或再发频率降低。

2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老年人为多见。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如控制不好,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由于该病反复发作,同时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及生理特点,除临床及时正确的治疗外,护理对病人的恢复及治疗的落实十分重要。

2.1 心理护理:由于病情的反复发作,患者和家属已经身心疲惫,长期的住院使医院已经成为患者生活的一部分,护患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不是单纯的护理,还应知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多鼓励患者多做些新的尝试,帮患者制定有效的戒烟计划,体现真正的人性化护理。老年人具有敏感多疑的心理特征,加之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生活逐渐失去独立性并经常住院,使病人更容易表现出恐惧、焦虑、抑郁、失望和紧张等心理反应,对疾病治疗产生的消极和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对疾病治疗的依顺性降低,不能有效配合治疗。而护理就是帮助患者克服年老体弱、悲观情绪,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引导其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将有助于增强老年人机体免疫能力,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1]。

2.2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分期护理

2.2.1 急性发作期或慢性迁延期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状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慢性迁延期时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大于一个月者。此期间应积极向老人解释咳痰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意义,不要从口腔后面或咽喉部咳嗽,咳嗽时要短而有力,咳嗽咳痰后要注意休息。治疗上:(1)控制感染为主,特别是发热、咳脓痰及喘息加重时,均应及时采用抗生素治疗。(2)祛痰镇咳:应用祛痰镇咳药物主要是改善症状。对年老体弱,无力咳痰或痰量多者,应以祛痰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3)解痉平喘:常选用氨茶碱、舒喘灵等,如静脉输液滴氨茶碱时,应注意输液速度要慢;使用喷雾剂的老人,应教会老人正确的使用方法。(3)防止痰液粘稠:为防止痰液粘稠必要保证吸入空气有足够的湿度,如果液体摄入不受限制,则应鼓励老人多饮水,保证摄入充足的水分,使气道粘膜湿润,粘膜分泌物松解,易于咳出。(4)用雾化吸入:痰液粘稠不易唯心咳出时,应使用雾化蒸气吸入,吸入的药物可根据需要入祛痰剂,抗生素或激素,雾化吸入不仅可起到稀释、溶解、祛痰的功效,还可起到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的作用。另外,叩背被祛痰,可借助震荡的力量促进痰液从细小支气管引流到大气道,以利于咳出痰液,[2,3]。但叩背祛痰时应注意老年人骨质较为脆弱的老化特点,应小心用力[4,5]。

2.2.2 缓解期治疗即健康指导经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大于两个月者为缓解期。 护理上主要是宣传指导,健康教育。措施包括:(1)此期应指导老人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平时多食含维生素A类的食物,如胡萝卜素等。提高机体免疫力。(2)秋冬季节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可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注意调解室内温湿度,保持空气新鲜,预防空气污染以及烟雾、粉尘等各种刺激性气体等因素对呼吸道的刺激。(4)向老人及家属讲明吸烟对机体的影响,与老人共同制定戒烟计划,戒烟后病人的肺功能有较大改善。(5) 向老人讲明呼吸功能训练的意义,指导老人具体的训练方法.呼吸功能训练意义在于呼吸肌群运动时受到刺激,膈肌肌肉增强,增加肺泡的换气量,加强肺功能,使老人自觉、自愿、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6,7,8]。

3 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该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疾病,具有起病缓慢,病程漫长,反复发作等特点,是冬春季节内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在其护理过程中,必须针对发病因素,老年人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同步实施心理护理与生理护理及个性化护理,同时进行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减少复发次数,延缓病程进展,提高了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玮,王静.老年病护理工作的特点.中国实用医药,2008,3(7):133

[2] 杜峻,何华英,王玫,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使用振动排机的护理体会.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62

[3] 李三英,石素珍,林能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吸入法治疗的临床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11,6(4):187-188

[4] 张措.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青海医药杂志,2010,40(5):32-33

[5] 施惠琴.慢性支气管炎65例护理体会.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0,18(3):392-393

[6] 陈星慧.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201-202

第8篇:慢性病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效果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临床治疗中给与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疗效,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护理方式提高患者康复率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2]。相关资料显示[3],健康教育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本文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58.36±8.27)岁,病程5~26年,平均病程(11.24±2.4)年;观察组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58.23±7.99)岁,病程6~25年,平均病程(11.35±1.9)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患者的饮食、运动及服药情况等。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指导,具体方法如法:成立一对一健康护理干预小组,对患者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4]。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以及举行集体讲座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教育。讲座内容主要以慢性支气管炎病因、治疗方法及疾病发作等为主。让患者能够意识到吸烟对该病的危害,提高自身的认知,督促自身戒烟。除此之外,让患者能够充分了解到休息的重要性。注重劳逸结合。

1.3观察指标 最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该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包括:健康饮食知识、吸烟危害知识及慢性支气管疾病知识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

2 结果

护理后,在患者对健康饮食知识、吸烟危害知识及慢性支气管疾病知识等方面,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劳动能力,由于该病反复发作,患者需多次住院治疗,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理人员工作的重点不单单是疾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据相关研究显示[6],健康教育护理在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提高健康行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果显示,护理后,在患者对健康饮食知识、吸烟危害知识及慢性支气管疾病知识等方面,对照组(分别为65.00%、70.00%、67.50%)明显低于观察组(分别为95.00%、96.25%、93.7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的知晓率,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常晨曦.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9):3487.

[2]黄永.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3(5):246-247.

[3]褚明君.系统化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1):27-28.

[4]唐光英.健康教育在356例慢性支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510.

[5]马丽华,王晓英.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策[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2):669-670.

第9篇:慢性病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老年;慢性;肺气肿;支气管炎;护理干预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给予临床分析,探讨此类患者临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为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处于病情稳定期,其中男性患者为62例,女性患者为38例,患者年龄为在61至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38±1.05岁,病程在9至2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3.82±2.41年,呼吸困难分级:0级患者为0例,1级患者为21例,2级患者为44例,3级患者为24例,4级患者为11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将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例数、年龄、呼吸困难分级、病程、教育背景与社会环境等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 2. 1 研究方法 对照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给药护理、呼吸道护理等;研究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临床护理措施,常规护理内容同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饮食护理等。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记录评价结果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 2. 2 护理效果评价 给予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即GQOLI)进行其生活质量调查,此问卷主要内容为: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等[1] ,分数越高则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一。

表一 研究组与对照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

由表一可知,研究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经护理后,其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物质生活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

3 讨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适合的温度及湿度,对地面及空气进行有效消毒,预防各类感染情况发生。室内环境应舒适整洁,提高患者休息质量[1];②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由于过度担心临床疗效,或对该疾病相关知识并不了解,因此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影响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2],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成功临床案例,鼓励患者家属配合其进行治疗,适当增强患者自信心,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达到更为有效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③给予必要的康复锻炼,如上肢肌力训练、咳痰训练以及呼吸功能训练等,并适当进行运动,增强患者身体机能,提高抵抗力[3];④讲解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危险因素,如吸烟、喝酒以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⑤患者饮食宜清淡且营养丰富,且应利于消化,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由于病程较长,或病情较重,大多出现食欲减退或胃肠功能障碍等情况,因此所提供食物应经常更换种类以及制作方法,且遵循少量多餐的进食原则,利于患者尽量增加进食量,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食用适当膳食纤维预防便秘。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等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佩芳,沈林美.雾化吸入提高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引流疗效的护理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2,39(7):49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