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精选(九篇)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第1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05

On the Different Mainstream Ideological Pedagogy

in High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USA

ZHANG Hua

(School of Humanity and Law,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Abstract As a result of differ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USA in university about the contents of education, pedagogical techniques,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and culturing targets. It could be useful for our mainstream ideological pedagogy in universities to research those differences.

Key words China; USA; mainstream ideological pedagogy in high education

随着世界各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日趋激烈,进一步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强化大学生对本国意识形态的认同成为各国意识形态防御领域的重要堡垒。中美两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问题。由于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差异,两国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路径、方法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正视并研究这些差异,可以为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借鉴。

1 教育内容的差异

美国的意识形态是一个包含各种迥异思想的大熔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意识有:宗教信念、个人主义、民族优越感等,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对大学生进行上述意识形态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宗教意识、个人主义及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整体认同。具体表现在:第一,宗教教育。美国是个教派林立、竞争共存的国家,其中“基督教是美国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每10个美国人有7个说他们是教会会员,宗教似乎无所不在。”①宗教教育是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根基。美国高校通过宗教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大学生对宗教的理解和认识,把宗教的信仰认同与对美国的忠诚结合起来,形成公民宗教。第二,个人主义教育。重视个人价值,视个人尊严高于一切,是美国个人主义思想以及通过个人主义展示自我力量的思想源泉。美国高校广泛推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注重个人价值,重视个人自由,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不与社会盛行的习俗保持一致,认同个人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目标。 第三,民族优越感教育。民族优越感是宗教观念和个人主义在某种程度上的延续。美国人普遍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上帝站在美利坚合众国一边,上帝赋予了他们注定要成为世界的领袖,成为世界高山之巅的明灯。美国高校将民族利益和“改造”世界、“拯救”人类等普世价值观有机结合,并以此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教育,强化大学生头脑中固有的美国是全世界的领导者的概念意识。

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当前,中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 教育途径的差异

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具有多样化和渗透性的特征,主要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实施。首先,课堂教育是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它以知识性教育为载体通过大量开设各种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他们所提倡的价值观。这类课程统称为综合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社会研究课程,它们或以某一主题为轴整合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适当内容,呈现给学生跨学科的课程,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或以某一学科为核心来架构社会学科的课程体系,比如以历史发展线索为主干,尽可能构建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做好社会学科的知识综合。由于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学生可以学习到专业之外的知识,比较容易受学生欢迎。其次,校园文化环境。美国1959年《基础教育委员会的纲领》认为学校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供道德判断的环境,如果缺乏这种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一种动物式的训练。②美国大学通常以学校的价值为基础塑造校园文化。除了大学校园整洁,大学建筑各有特色外,重视在校风、学风、学校历史,校园建筑、校园活动等方面体现学校的核心精神和教育理念、渗透美国所提倡的价值观念,给学生以润物无声、风以化人的影响。最后,社会实践活动。美国高校通过鼓励、支持和组织大学生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对其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渗透。“有的州专门通过法案支持甚至强行规定大学生必须参加这类活动才能毕业,有的州拨出专款支持这类计划。同时还建立一些大学或跨地区的全国联盟以指导、协调本校或全国的社会服务活动。”③这些措施使得美国大学生比较普遍愿意参加社会服务,大学生中约有一半以上参与了各种各样帮助别人的服务活动。

中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课堂教学方面,主要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学生正面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其特点是公开,显性、直接。为了弥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足,各高校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实践教育重在结合大学生思想变化实际,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等,在实践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此外,良好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以其特有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意识等方面,建设先进的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越来越受到高校主管部门的重视。

综上,中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由于受到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约相对较弱,具有较明显的共性特征。然而,由于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的巨大差异,其教育实效相距甚远。

3 教育方法的差异

美国高校通常综合运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价值澄清法和社会学习法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这些方法的共性在于教师不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面对两难的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困境时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引导促进学生积极的道德思维,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价值观体系。美国高校普遍认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采取个性化教育。比如注重课堂讨论,重视差异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采取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尊重个体差异,适时进行个别调整。

总体而言,中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法较为单一。除了各类高校都开设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全国统一编写的教材外,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大都采取教师通过课堂讲授进行灌输式教育,不能体现多样化。很多教师授课存在照本宣科,拘泥于书本的纯理论,不深入分析深层次的理论,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不谈自己的心得体会,缺乏与学生的交流,缺乏激情的调动和渲染,缺乏真挚的情感和理性的启发,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尽管使用多媒体,但也只停留于用投影代替板书等问题。这种“说教课”、“训话课”容易招致学生的厌烦和抵触情绪。

4 管理形式的差异

为了保证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顺利、有效进行,中美两国都加强了对其的领导和管理,但具体的领导和管理方式又大相径庭,各具特色。

美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管理体制深受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影响,形成国家干预、地方分权、学区自治的三级教育管理体制,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美国除了教育部全权负责教育外,还专门成立了教育协会(NEA)社会研究委员会,专门负责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目标和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从而使联邦政府始终牢牢控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领导权。尽管受分权体制的影响,美国没有统一的教材和大纲,学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课程设置完全由各区、各校自主决定。各地区、各学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尽相同,但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服务对象、对教育的总体要求却大致相同。④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形成了由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的领导体制。教育部对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进行规划领导。各高校党委统一领导本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具体管理机构以各高校的党政职能部门为主,包括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务处、团委等。

5 培养目标的差异

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实施主流意识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拥护资本主义制度,遵守资本主义社会规范的美国公民。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巩固资本主义制度,通过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培养拥护美国宪法,宣扬三权分立制度,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并捍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接班人。

社会主义中国受政治经济体制、社会发展状况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实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具体而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三向”“四有”新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点资助项目“中外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比较研究”(B-a/2009/01/ 008);2014年度北京建筑大学校级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K2014003);该成果得到北京建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注释

① 刘建飞.美国与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4.

② 薛晓燕,王学义.管窥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J].新疆社科论坛,2004(4).

第2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

在“8・19”重要讲话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在阶级社会中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树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1]其核心是政治理念和政治信仰。每一个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发展时期,都有相应的主流意识形态。高校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生产和交汇的重要阵地,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既意义重大,又任重道远。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大学期间,正是他们一生中世界观、价值观、政治信仰、人生态度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他们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无疑至关重要。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根据国家思想政治理论课05课改方案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概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

一、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意识形态教育的紧迫性

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是在与以往不同的形势下做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这种新形势表现在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全球化中的意识形态碰撞

全球化,不可否认是不同的社会形态,主要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碰撞与融合,而与两种制度表征相对应的意识形态的斗争依然存在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交融深度的不断深入,意识形态的争夺愈加复杂、隐蔽。这决定我们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不可避免的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同时必须警惕的一件事是:避免西方国家利用其经济上的优势,以经济为载体,以合作的名义向我国隐蔽输出其意识形态,比如通过影视、广播、文学、教育等传播途径,在我国高校学生群体中宣扬西方“自由”、“平等”、“人权”观念,美化西方文明,试图将西方文明渲染成人类最高文明,将西方价值观渲染成人类的普世价值。当今世界,受此影响,部分高校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被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不深、学习不透,在学习和生活中崇洋,这是让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尴尬又担忧的局面。

(二)在传播格局上,现代传播格局影响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截止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2亿,其中58%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学生网民占到中国网民中的30.7%,周平均上网时长19.8小时。[2]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0亿。这样开放的信息格局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很好的信息获取平台,但不可否认,网络化有他的弊端。网络舆论呈现出理性和非理性相互交织的局面,而且网络非理性情绪有滋长之势。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关涉利益的矛盾问题容易成为某种“话题”或本身很多“网络事件”本身就是话题,我们可以从每年的热字上我们可以看出:表叔,房叔,郭美美事件等,在互联网中弥漫。大学生对这些信息的获取容易,但判断真假与是非上有一定难度。有时会被别有用心的非理性的情绪干扰,造成对主流价值观产生怀疑、质疑甚至盲目否定,值得我们警惕。

二、面对新形势,处理好几个关系问题

“概论”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必修课中的核心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占用的学时和学分最多,是一部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这门承载着明显的价值观培育的课程的教学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问题。

(一)正确认识一元性与多元性的关系

意识形态没有真空,古今中外,任何国家和社会,不论社会形态如何不同,不管社会思想多么复杂,都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体系,作为整个社会上层建筑的思想基础。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元和多样并存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任何国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多样性意识形态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各阶层、不同的社会群体,基于其所处的政治与经济地位,根据其自身的利益需要,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在意识形态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另一方面是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碰撞而产生的文化上的融合,承认多元――包括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诸方面的多元――是题中应有之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但任何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引。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元和多样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反应了社会各阶级在价值层面的不同的需求,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具有活力、和谐发展的重要表现。一元和多元并不排斥。而相对来说,与自发的带有局部性和非理性的多元化意识形态相比,主流意识更多地体现统治阶级在协调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的基础上所倡导的,带有全局性、主导性、代表了社会整体理性的核心价值观念,它是推动社会稳定和发展,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统治权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在尊重意识形态多元化这一客观现实的前提下,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一元化,确保党的思想理论基础不动摇。前苏联在“新思维”改革的过程中,在高校取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课程,很快引起国内思想多元化和政治势力多元化,这是前车之鉴,我们该警惕。“概论”课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它的教学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应蕴含在其中,成为我们传播一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

(二)协调好意识形态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我国高校思政课上,存在这一个顽固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意识形态教育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现实生活。从笔者从教的经验来看,在学生的的观念中,强调意识形态是政治上层事务,意识形态在许多人的头脑中只是空洞的虚幻概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对意识形态与现实的关系是这样论述的:“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述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中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 生活与意识是分不开的,不存在脱离了一定意识形态的生活。 若思政课不具有实效性、针对性,那会给学生假、大、空的感觉,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来上课,当然不会有效果。这个现实,一方面,大学生生活的现实。大学生从社会不同群体分类来看,是属于战友现实资源和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相对较少,在社会地位和社会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在现实面前任何的不成功和期望失落都容易产生被剥离感,所以容易在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同上会呈现出“纠结”情节。而这一代的大学生对自己利益的表达更直接,对意识形态的关注,更多的可能跟自己的实际需求有关。把意识形态的宣教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想听的与教育者要说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的实际效果,特别是要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心理咨询等问题上以细致入微的服务感染学生,增加更多的面对面的机会,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做更实际的工作。

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生活实践发生了变化:改革进入到深水区,新一届领导面对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情况,社会矛盾处于一个聚集时期,我们该如何把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学生实际关心的问题融合在一起。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要把丰富多彩、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生活实践当当成我们思政课教育的背景。加强对教学中热点、焦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的研究,比如,《概论》课可以借助大学生感兴趣的重大历史问题讲解历史观、社会发展规律。评价历史的价值倾向等,在对当代的重大现实问题的分析中引导学生理解、认同并追求当前的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念、中国梦的等价值观念。像袁贵仁讲的:教育部门要做好四件事情,一是着力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近教材、近课堂,近头脑三进工作,加强对教学中热点、焦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的研究……

(三)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教育的目与方法的关系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作为载体,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种以知识为载体的价值观传播过程中,一定是符合教育规律,也要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然而作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载体的高校思政课,它的体制和方法仍然沿袭过去,缺乏创新,在方法上注重理论灌输和说教,与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形势严重脱节,使得学生感觉空洞、形式化。教学手段上缺乏创新,像“概论”这门课程其实践性更强一些,学生除了了解国家大针方针政策外,希望理性面对、分析和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当前学生对互联网的认可度较高,并且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化进程中有着不同层次的需要。我们要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下功夫,某些高校“概论”课的教学改革,比如教学模式由按章节顺序的体系式变为专题式,教学方法由单纯课堂灌输变为课堂专题讲授+课后专题论证与实训的教学改革探索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功效由虚变实,讲究针对性、实效性、有用性,强调学生的学以致用、学用统一,我们要学会有效利用互联网这种新型传播形式,更多的延伸教育时间空间。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把网络引进课堂并延伸出课堂,课内课外形成良好的互补,创造机会接触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真是思想动态,了解他们观察思考问题的特点,掌握学生所关注的焦点,发挥网络优势,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双向交流,增加教育的功效。微博,微信,QQ、人人网等一切平台都可以利用。既能快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分析参与网络事件一定的指导。比如,可以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参与政治实践,培养政治情感,有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像2011年的网络“表叔”事件就是很好的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三峡大学学生刘艳峰以特快专递的形式,向陕西省财政厅寄送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申请公开杨达才个人2011年度工资。而接下来他的一系列要求陕西省财政厅做出书面回应的行为就属于学生借助网络理性参与我们的政治生活的很好的实践行为。这是加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之一,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更多的对思政课的关注和热情。既要更新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又要更新其形式,采取生动有趣、喜闻乐见、贴近青年学生心理需求的方式方法,将主流意识形态嵌入其人生观、价值观中,培养出爱国、进取、积极、乐观的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

参考文献: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3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大学生军训;困境

中途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邓小平同志曾思虑深远地说:“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争夺我国青年一代的重要阵地,而这种情况在当前中国社会更加严峻,我们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在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极端重要,关系着人心向背、社会安定、政权得失、国家安危,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刻不容缓。

二、高校军训中存在的意识形态教育问题

高校军训是迎接初入高校的青年学子的第一门必修课,采取严格规范的校园内集中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学习相结合,是发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实践路径,是全社会形成的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合力的体现。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国家、热爱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少部分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侵蚀,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妄自菲薄,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团结协作观念较差、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高校军训以青年大学生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和干预。可是面对新形势,军训中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开展得还不够,存在很多漏洞和薄弱环节。

(一)部分高校不重视军政训练,忽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高校军训让大学生体验军旅生活,发扬艰苦奋斗的军政作风和百折不挠的铁血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提高政治觉悟,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然而身处和平时期少部分高校受所在地区、学校性质、基础设施等影响,比如一些文科院校、医学院校等,缩短军训时间,对军训及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不重视;部分高校及师生对军训目的还存在认识误区,误将军训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军事训练,而忽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或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不到位,甚至少部分高校未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导致高校军政训练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部分高校军训中意识形态教育形式滞后,长期效果未能体现

高校军训中意识形态教育应是整个军训工作的核心部分,无疑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直接关系到个人发展、学校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然而,高校师生普遍反映军训中开展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形式呆板生硬,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说教灌输模式明显,对新成长起来的个性鲜明、追求新潮、厌恶旧俗、缺乏耐心倾听的“90后”大学生来说,容易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在短期的军训结束后,在训练中养成的团结协作、艰苦朴素等行为习惯无法延续下来,导致军政训练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队伍自身意志不坚定

在军训中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队伍主要包括辅导员队伍、承训教官队伍、大学生干部队伍,还包括大学生军事爱好者等。然而,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主体自身意志不坚定,工作水平不高,表达的本领和传播的能力欠缺,讲不了故事说不出道理,只能拿老话、大话、空话、套话来压人,没有贴近实际、生活和学生,并不为大学生喜爱并接受。

三、高校军训中的意识形态教育困境的解决路径

高校军训中意识形态教育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可实施的高效的意识形态教育实践路径。

(一)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把握时代特点

高校军训中意识形态教育应该加入国情世情、社会发展、实事热点以及青年责任等内容,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与时俱进。加强学生国防军事教育,了解我国周边安全、太空安全、海洋安全等问题,拓宽大学生视野;增加军事技术教育,了解科学技术在现代军事中的应用,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学以致用;改进军事历史教学,力求从耳熟能详的革命老故事、老人物中讲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与个人发展的新内容,将个人和国家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选拔优秀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

优秀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队伍对青年大学生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中承训教官在军训过程中与大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的革命情感最为深厚,承训教官的才德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最大,因此,军训中应该派出才德兼备的优秀官兵担任承训教官,军人坚毅果敢的作风气质,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热爱、忠诚和报效祖国的精神和正能量,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团结友爱、遵守纪律、坚定理想、爱国奉献的精神,激发大学生建设祖国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优秀的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队伍支持帮助其工作的开展。

第4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

(一)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劲渗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西方文化通过影视、书刊、网络等途径像潮水般汹涌而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流行的大型网络游戏中,由西方游戏公司出产和设计的产品占整个网网络游戏的70%。另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展,网路传播呈现出了一种开放性的姿态,互联网逐渐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思想领域,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变革。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思想渗透,他们不仅拥有强大的技术系统,而且研究了各种意识形态的传播理论与方法。目前,互联网正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所谓的西方价值观和“人道主义”的外衣的掩护下,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往往极力谊染西方政治制度和生活理念的优越性和不可超越性,以“意识形态多元化、意识形态虚假化或隐或现地削弱、贬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试图用文化渗透的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最终产生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心理”。

(二)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与“纠结”

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任务更加艰巨,过程也更加错综复杂,它包括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从血缘亲族聚居的乡村社会向城镇社区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型,从单一性社会向多样性社会转型,从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型等若干个方面,由此带来了社会成员流动性的增加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摩擦。特别是对个人道德观、社会价值观带来强烈的冲击和震荡。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大概有两个层面的影响。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调整的深刻变化时期,种种变化导致人们对过去较为统一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由认同走向迷惑或质疑,由此产生了思想观念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这些变化都不可避免地反映到高校中来,从而导致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产生较大的冲击和消解。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化,整个社会显现出极大的流动性、过渡性和不稳定性,矛盾和冲突逐步凸现。其中最为典型的无疑是社会不公的加剧和腐败现象的蔓延,这也直接导致不同社会阶层对于我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认识和理解,出现模糊化和离心力不断增加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

(三)世俗文化的消极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流话语支配了社会生活和它的发展方向,它被普遍认同的同时,也为大众文化或者称为世俗文化的生长、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合法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陆具有消费性的大众文化中断了50年之后,它的再次启动是在港台消费文化的“反哺”中实现的。邓丽君的流行歌曲、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的武侠小说、琼瑶、席慕容的爱情小说和诗歌以及海外华文电视连续剧等,以另外一种方式占领了中国大陆的文化市场这一文化形态被称为“快餐文化”。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以往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逐渐被大众文化取代。在这种充分满足人们欲望的平民文化的冲击下,社会主流思想以及人们的行为都发生着剧烈的改变。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经济发展的“这一条腿”已经长粗长壮了,而文化发展的“这一条腿”却成了残废——经济的发展无法掩盖精神的贫乏和道德的颓废。这种负面影响辐射到大学校园,势必导致大学生更多地关注个人利益、推崇享乐主义、忽视人性的祟高性、神圣性和超越性,从而对主流意识形态所主导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理想产生拒斥心理。

(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理论课程和日常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课程主要是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以及形势政策课,而日常教育则主要是学工处和辅导员的日常教育工作。这些课程虽然在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有余,而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关注不足。

二、针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弊端,总结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一)加强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的吸引力

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学生提高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只有加强了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的吸引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二)加强教育主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识

高校直接从事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和组织者,他们肩负着传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光荣使命,是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主要从事专业技术教育的高校教师,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等会对大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不能忽视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保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认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5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2-0097-04

美国教育家卡扎米亚斯曾说过: “即使在具有民主传统和声称民主之冠的国家,也必然要进行政治灌输和禁止异说,这是很实际的问题。” [1]每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重视意识形态的问题。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政治方向问题,这就是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缘由所在。高校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是青年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形成的关键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成效如何,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当前,传媒领域、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面对舆论斗争形势的新变化,一方面,高校师生已成为微时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群体,但另一方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真假对错的辨别能力和掌控能力还有限,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因而,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的开展,须认真分析和探索“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着力点,解决“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教育什么、怎么教育的现实问题。

一、“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非常关注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进行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选修课或专题讲座,以此引导大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可、赞同、接受和遵从。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和培育、践行的自觉性,这也是高校党委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微时代,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模式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影响到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1.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缺乏现实针对性。目前,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注重知识性、逻辑性、学理化的讲授,理论对现实的关照不够,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不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微时代,网络新媒体平台传播着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纷繁复杂,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多样的变化趋势,这就要求高校开展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思维模式和教

育方式要顺势而为,要从教学和育人这一中心工作出发做出积极的回应,把高校师生的思想引导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方向上来,凸显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和目的性。

2.传统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模式正在被网络化解构。高校是现代文化吸纳、传播的前沿阵地,青年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新媒体,他们很容易接受各种新异信息,难免会受到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社会的网络化生存现状正在解构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包括高校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网络社会要求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能够采取一种更为民主、更为自由、更为生动的教育模式,这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需要把握时代脉搏,探索出与之相匹配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

3.意识形态教育转型发展面临难题。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任重而道远,所要应对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既要明确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不是“洗脑”,而是为了传播维护现有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也要认识到改变硬性、枯燥的教育方法,提高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既要承认年轻师生的网络原住民身份,又要努力澄清理论、强化教育,提高青年师生对社会思潮的辨别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传播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也要有意识地解决理论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与学生浅阅读习惯的矛盾;既要加强微平台的建设,推进理论教学内容的接受度,也要考虑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新模式与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旧模式的统一问题。这些都是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转型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并探索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发展模式。

二、“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遭遇的挑战

“微时代”主要是指以微博、微信、QQ等传播媒介为代表,以微表达、微观点、微语录、微阅读等为表现形式,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随着微时代的来临,高校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遭遇严峻挑战。应对挑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充分认识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改革的紧迫性,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真正肩负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和责任。

1.微时代的文化发展特点对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挑战。微时代唤起了大学生对自我的关注,也让大学生获得了相应的存在感和归属感,使其对自我的存在状态有了深刻的领悟。一些大学生在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下,终日沉迷于新媒体平台不能自拔,他们在意志上缺乏奋斗和抗击挫折的精神与能力,在学习上不求甚解,在生活中懒散懈怠,在思想上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质疑和偏见,这造成了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低效。同时,微时代改变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其微文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与价值认知,他们善于使用微话语,着眼微观的现实生活和生命价值。因此,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必须认识到多元、层次、差异、共生的“微”元素成为认同教育的主要因素,高校开展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需要形成简练、丰富、新颖的“微”话语,引领“微”体系,进行意识形态认同体系的自我构筑。

2.微时代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坚守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微时代的网络新媒体平台构筑的虚拟空间,使得多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非主流意识形态得到了扩张,也有个别教师成了非主流思潮的迎合者和支持者。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交织,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趋向感、认同感大为弱化。如何处理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引领、对话关系,寻求共识,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首先,新媒体结构的多元化、分众化和立体化,助长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网上蔓延,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多元化、立体化的网络空间强化和扩大了文化价值的多元特征,各种意识形态在网上相互激荡,导致不良思想、和迷信活动在网上蔓延,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同时,高校师生在网络的空间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是反对意见,他们对官方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不再是单一而被动的接受或拒斥,传播方式的这种深刻改变,导致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教育作用大大减弱。

其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降低。西方国家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攻击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肆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政治民主、政党体制、社会管理、言论自由,将中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消极腐败、贫富差距、、道德失范等问题无限放大,严重冲击着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而主流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的降低,事关意识形态阵地的巩固与民心向背的大问题。因为,“在信息时代,哪一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意识形态就会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从而更为有效地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模式。忽视或者放弃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权,都将导致意识形态领导权乃至统治地位的丧失。” [3]

最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被削弱。其表现在:依托互联网西方国家蓄意制造意识形态和学术的割裂并把马克思主义归入意识形态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架空;受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冲击,教师队伍中出现对马克思主义自信不足的趋向,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和形式存在不足,网络化程度也很薄弱,网络话语权亟待增强。

3.微时代的传播特性对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微传播对传统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模式构成了挑战。所谓微传播就是向特定用户进行一对一信息传播,它能够了解受众需求,是有较强针对性的精确传播方式,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受众的个性化以及传播的双向性。微传播在形式上更具渗透性和隐蔽性,使大学生在充分自主意识支配下,自觉自愿接受教育内容,实现其教育目的。而我国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还是一对多的方式,缺乏双向互动,教学方法单一,过分重视意识形态立场的反复灌输,缺少多元化的教育方法,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固守教材,无法对社会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扩展教学,也缺乏令学生信服的科学化解释,降低了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课堂教育趣味性、实效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迫切需要改革。

三、“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着力点

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要适应微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微话语、微元素、微体系,实现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贯彻以人为本的意识形态教育理念,立足于教育对象能力培养的方法论原则,以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1.要着力于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微时代的来临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核心任务没有改变。高校要增强政治定力,把握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位置,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首先,高校职能部门需要做好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保障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条件。就是说,高校要高度重视和有效激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缩水,教师地位低,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学分,造成教师和学生对中央的方案调整基本精神不能真正受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仍然存在着很大问题。” [4]因此,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是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

其次,高校需要建立校级“微教育”专门领导小组,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促进意识形态认同的微教育正规化、常态化、科学化。根据微时代的客观要求,高校设立“微教育”专门领导小组,能够为全面开展微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支持。在学校各方支持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实现教育话语的现代转向,要学会灵活使用微话语,掌握好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的话语权。

再次,高校要着力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微力量”。教育工作者需要形成微时代的教育理念,营造微文化氛围,使用微话语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第一,营造微文化氛围是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条件。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高校要确立一种良好的文化理念和思想语境,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对我们的政治形态产生理解与认同。这一点必须通过文化的同化与思想的共通才可能做到。微文化氛围的构建才能保证微力量的发挥。第二,构建理论教学之外意识形态教育的微体系,把意识形态的教育通过网络平台延伸到实践层面。微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微体系应包括社会实践精品微播放、理论热点难点网络讲堂、主题互动论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微领袖培养,等等。高校给予教师一定的激励措施并长期推行下去,意识形态教育的力量就能充分体现出来。第三,提升教师的网络话语权,形成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话语体系。微时代对教师课堂权威的解构造成了意识形态话语权一定程度的弱化,通过积极争取网络话语权,才能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教师需要学会将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正确认知和理解转化为网络上认可的形式,并采取网络语言进行解读,使大学生从中能够解决思想上的怀疑和迷茫,获得新发现、合理解答和科学分析,这样才能获得网络话语权,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威的维护。网络话语权与课堂上教师的话语权威的融合对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非常有益。

2.要着力于培育优秀的教师,抓好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队伍建设。抓好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重点应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教师的思想状态,常常决定了他所教学生的思想取向。教师应该认识自身的角色和肩负的使命,在课堂上和网络上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要多用社会责任这杆秤来衡量。只有建设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主导意识形态的深入人心,才能发挥出价值导向的作用。

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理论研究与理论传播工作。高校的理论研究与理论传播是开展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作为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主体和研究专业群体,本身需要在思想深处解决“信不信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如果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主观上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宣传教育工作。只有教师认同并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才能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的重任,也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普遍认同。

二要针对教师队伍进行“微权威”的培养与建设。其一,高校要重视教师媒介素养的建设。高校通过网络技能培训使教师具有整合新媒体资源的能力;高校要培养教师使用网络交流平台的能力。“教育工作者借助微平台,以专业的视角、开阔的视野、整合的能力选择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并以此为中心议题设置模块讨论,体现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性。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演绎好‘把关人’的角色,做好多元信息整合筛选工作。” [5] 其二,高校要重视教师的网络话语权的培养与建设。针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网络上的强势影响,高校需要构建全媒体话语平台,打造全员、全过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培育工作,激励教师开展掌握网络话语主动权的研究活动,增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多样化和时代感,从而形成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体系的合力。这种话语体系的力量能够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观念。其三,高校要实施教师队伍积极健康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引导教师增强责任感,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同和事业忠诚度。总之,高校要培育一批对党忠诚、理论功底厚实、方法手段丰富多样的意识形态骨干队伍,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普及。

3.要着力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提高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前提与根基。搞好固本强基工作,必须因时而动,改革创新。

一是关注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需求,建构和优化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体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6]这就是说人的思想、行动的发展总是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总是体现在现实生活之中。专注社会实践的变化和需要,推进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创新是引导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关键。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表达、传播与灌输都不能脱离现实的大学生以及他们的现实需要,否则提高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将是空谈。要关注“95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95后”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热衷网络新媒体,专注个性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表达方式,才能使他们产生亲近感并形成价值共识,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要实现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传播话语体系转化。具有短小、精炼等特征的微话语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内心,更能激发大学生交流的热情,从而真正地实现理论的入脑入心;必须凸显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人本精神,要有意识地关注大学生的现实存在、现实需求,以及他们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等,将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目标置于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全部过程,置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互动之中。

二是搭建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虚拟课堂”,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模式。“虚拟课堂”的培育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善用具有创造性、多样性、生活化的网络话语,产生亲和力和凝聚力。这有助于改变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实效性弱的窘境。借助“虚拟课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渗透性,努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虚拟课堂”注重教育过程中的双向和多向交流,能够推动大学生对意识形态产生兴趣和学习自觉,最终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了解和认同。同时,要整合传统课堂教学与“虚拟课堂”,既要把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与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又要把互联网新媒体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结合起来,从而精心构筑能够为社会所共同认可、为大学生自觉接受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体系,更好地宣扬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高校在实施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上还应注重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途径的开发和利用。

三是进一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保障。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方面虽有投入,但是从全局看课程建设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经费使用、科研制度、公共资源使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需要一进步加强。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对学校开办红色网站给予支持,鼓励教师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推出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等教学辅助新形式。高校在网络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方面还显薄弱,其手段和方法的创新都有待进一步探究。为巩固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它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应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结合、规范和开放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做好更新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优化网络资源等工作,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

4.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形成主流意识形态培育合力。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理论学习、加强舆论引导,畅通汇集渠道,推进文化服务等举措,形成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合力。高校要构建以校宣传部为龙头,宣传部、学生处、团委、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四位一体”的信息工作网络。其一,高校需要凝聚各部门力量形成齐头并进推进意识形态教育的共识,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高校党委不仅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高校意识形态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还要落实到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部署上来。具体说高校党委的领导要定期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交任务、点题目、压担子,要求意识形态工作围绕解决问题,加大分析力度,提出对策建议去开展。其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需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础工程”,关注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培养,引导青年学生把思想上的意识形态认同转换现实生活中的行动力。在培养青年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辨别、筛选能力的同时,抓好舆论引导,凝聚主流意识形态的正能量。其三,高校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信息研判机制。通过拓宽舆情收集渠道进行信息共享与整理分析和有效研判,针对问题提出应解之道,借助网络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充分释放“微时代”正能量,打好净化网络环境主动仗。此外,意识形态教育发挥实效性必须有良好的舆论氛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条件。抢占校园文化制高点,有利于促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有效开展。总之,以管理创新为抓手,不断巩固校党委及各院系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文化、网络等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才能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美]卡扎米亚斯.教育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 文化教育出版社,199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

[3]李斌,刘际昕.网络政治社会化:确立信息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途径[J].理论导刊, 2015,(6).

[4]王淑芳.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推进维度[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第6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5.0002

一、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及高校的战略地位

从当前学术研究来看,“意识形态安全”这一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阐释,大致有三种研究思路:一是从意识形态安全的状态来界定。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不受外界颠覆,而保持其和谐与稳定的能力或状态。”[1] 一是从意识形态安全的组成部分来进行解释。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安全具体包括“道德安全、舆论安全、理论安全、政治信仰安全等”[2] 。一是从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来阐释,认为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指一个群体或集团所接受的思想体系,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给行为者带来稳妥的物质生活水平,稳定的人身安全以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睦相处及互通有无。”[3] 目前,一般地认为,意识形态安全,就是指意在确保政治意识形态基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面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发生的新变化与新挑战,能够有效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从容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各方面挑战的一种安全稳定的思想状态。

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政治和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和灵魂,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4]。我国高校是传播、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是培养、塑造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战场,是巩固、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走向新境界的主渠道。高校的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以及教育等功能,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控制作用以及强化作用。

二、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

目前的中国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认同度和影响力在不断提高,但多元的社会思潮也大行其道。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蔓延与影响的重要场所,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信仰与“三观”的形成。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非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意识形态安全观念淡薄。意识形态创新性不足,主动适应性不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式方法传统单一等等,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渗透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从外在的大环境方面来说, 西方的文化帝国主义对包括我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全面的输出,是造成我国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模糊的重要原因。从内在的环境现实来看,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广泛应用,易造成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泛滥。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网络平台在大学生人群中很受欢迎,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大学生获得外界知识信息与价值观念的重要渠道。新媒体使得思想交流方式更加丰富、便捷,意识形态信息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带有很强的虚拟特征,使得信息内容难辨真伪,信息来源难以预测,信息辐射面难以控制,尤其情绪化、煽动性的信息容易动摇大学生已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观。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特殊阶段,对民族意识、政治意识和党情国情社情等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深,加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负面因素影响,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拜权主义等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带来严重的干扰,日益泛滥的非主流社会思潮逐渐销蚀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让大学生甚至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质疑,出现“信仰危机”。

不仅如此,从当代“90后”大学生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既直接受益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社会发展成果,但同时也要承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应试教育、高考扩招、教育收费、自主择业等多重压力。为了以后找工作增加竞争力的筹码,当代大学生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参加各级各类考试,诸如英语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会计事务证书、律师资格证书等种种证书,重智力、技能轻理想信仰的现象比较普遍,政治参与度低,政治态度冷漠比较普遍。

(二)意识形态的主动适应性不强,创新性不足,传播模式有待转变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存之本,马克思主义本身也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成功的意识形态是以社会现实的变迁作为自己的理论生长点,创新理论体系,正确地解释现实,合理地改造现实,才能保持其合法性和先进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和景象,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一系列反映时代精神和国情要求的理论,成为指导党国家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传播过程中,理论的发展常常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时常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生活新情况、新变化,主动适应性比较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变化,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多样化呈加速发展的态势等等,这些都会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观念上反映和折射出来,也即出现了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的分化和差别,当这种分化和差别超出原有意识形态可解释、可承受的范围,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就会受到质疑,就会影响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 从而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效果。 [5] 就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一些教材中的有些陈旧原理及观点对于阐释当今巨变中的中国现实问题来说,已经有些不合时宜,或没有了说服力。

同时,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模式也有待进一步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主要以媒体的正面宣传、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及单位学习培训等方式为主。当然,这样的传播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历史必要性。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这种传播模式已经不适应了时展的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较为传统,属于官方话语体系且过于理性化。而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说教式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难以为社会大众所乐于接受,也就难以将其内化为社会大众的自觉意识。

(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式方法传统单一,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教育的传统优势和特色,也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的冲击,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化,这些带来了教育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正统的政治宣传、单一的理论灌输、会议传达、个别谈心等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新形势。社会转型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传统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材内容空泛枯燥、教学方法传统单调,单向式、灌输式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相适应,大学出现了过度专业化和严重的实用主义倾向。这些都增加了高校舆论导向的控制难度。

社会与教育大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少数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倾斜与蜕变。有些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对自己的专业、职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对马克思主义的功能和价值存在着片面的看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逻辑关系缺乏准确的整体把握,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不能正确分析、批判和引导,在课堂上“眦必中国”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对大学生易形成错误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引导。这些现象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重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育能力与水平,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一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正确处理学术自由的关系。高校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类社会思潮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好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作用,必须与党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必须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能出现思想导向上的偏差甚至错误。要坚守学术无、课堂有纪律的原则,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引导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正确处理坚守意识形态本质和适度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之间的关系。面对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全球文化交融互通,意识形态碰撞的复杂局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对立的,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模糊这种界限。毫无疑问,我国必须以一贯之地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同时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要采取包容的态度,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我们要在坚守意识形态本质的同时,适度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域外研究、中外比较研究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薄弱环节。在以慕课(MOOC)为典型代表的教育资源在线免费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继续处于封闭状态,必然会形成处处被动、穷于应对的局面。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改变传统封闭的教育理念,确立只要有利于大学生的成才、成长,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内容,就可以纳入到高校思政课教育范围的开放式教育理念。要尝试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进行跨国别、跨文化交流的可行方法与途径,推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世界”[6]。

三是要正确处理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关系。要实现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认同,强化意识形态安全观,单纯的理论引导是不够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7]。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体认学生的内在的情感世界,关心学生的物质利益和精神诉求,注重学生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培养,用真实的情感来感化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学生自身发展要求的一致性。

总之,强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意识,不仅是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必然要求,也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支持。因此要精心打造信息化平台,营造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校园人文环境,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为大学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并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践行实践。

[参考文献]

[1]赵欢春.“国家治理 ”理念下意识形态安全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0):141148.

[2]陈金龙.文化交流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J].湖湘论坛,2010(4):811.

[3]王水雄.论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安全[J].江海学刊,2007(1):125128.

[4].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0(001).

[5]张骥,张爱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社会主义研究,2007(6):5356.

[6]高地.“慕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104108.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Abstract:

第7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

(一)意识形态是社会与国家稳定的重要思想基础

意识形态(英文:Ideology,也写作“意识型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领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好的、向上的、正能量的意识形态。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表明,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影响高校的发展与稳定,影响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影响政权的安危。

(二)重视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牢牢把握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三)众所周知,忽视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必然产生严重后果

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上的失误,思想舆论领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给高院校校师生带来消极影响,造成高校学潮迭起,不仅影响高校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带来冲击。

二、高职院校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决定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极其重要

(一)高职院校是传承和创新知识与思想的重要园地

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园地。人才培养是高院校校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功能,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就需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职院校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高校是理论研究创新的主阵地,在为党和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理论队伍、推进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武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人才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群体逐步年轻化,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占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60%以上。迫切需要加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把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

三、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状况反映意识形态问题显著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复杂挑战

从国内看,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样性、多变性日益增强,各种热点问题相互叠加,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纭激荡。从互联网的发展看,传媒领域、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高校师生是网络上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群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亟待加强

1.有的对意识形态工作不重视,没有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宣传思想工作缺乏合力。

2.有的对课堂、讲座、论坛、出版、社团等阵地管理不严,意识形态领域噪音杂音时有出现。

3.有的对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应对不力,主动发声不够,没有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4.有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力量不足,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并对整个社会的宣传思想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四、加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

(一)坚定理想信念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

(二)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三)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大做强正面宣传

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

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五)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第8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189

我国高校不仅肩负着传承知识、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人才的重任,还承担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育人之责。因此,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我党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主义大学性质的需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1]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具有鲜明的制度特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高校已成为思想交锋、多元文化汇聚的前沿地带,成为各种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在意识形态的较量中,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经济、教育、互联网等优势,不断向我国青年大学生传输其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不断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而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各种矛盾凸显,各种问题交叠,各种意识碰撞交锋,受利益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影响和西方意识形态冲击,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信仰、信念和信任危机,表现在:精神支柱缺损,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淡薄;价值取向扭曲,放弃了责任道德;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错误的政治观点、思想言论丧失甄别力和免疫力……严重冲击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面对当前青年学生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新变化,面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必须牢记教书育人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高校的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良好的舆论氛围、强大的精神动力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2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高校党委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党的十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更明确提出目标指向:“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坚定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1]高校党委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统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大局。

首先,从责任、使命的高度做好组织领导。一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选拔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遵守政治纪律的人领导意识形态工作。二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切实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坚持党性讲原则,对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言论,进行坚决的揭露、批评。

其次,从理想、信念的高度做好思想领导。做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的头脑,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其抵制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能力。强化课堂、讲堂的思想引领,使高校真正成为研究、捍卫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最后,从大局、方向的高度加强工作机制建设。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分工合作、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统筹校内外育人合力,形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3围绕立德树人抓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此项工作,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积极主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传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加强校园正能量的弘扬和传递,全方位、系统性地巩固壮大校园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31推进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是高校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我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不足和滞后,致使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与西方敌对意识形态的斗争中非常被动,造成一些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迷茫。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

高校应汲取人类文明养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在深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同时,把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具体化、时代化,形成具有中国特点、中国气派的新的理论成果。只有用新的、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高教改革实践,回答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才能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师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2坚守“传道”责任使命,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高校育人的职能之一,就是用教师的思想意识、思维导向影响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大学生“相信谁、跟谁走”。而实现这一育人过程,必须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在教师节讲话中指出:“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3],“‘传道’是第一位的”[4]。高校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只有真正培养出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科学知识渊博、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才能在教书育人中言传身教,以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实际言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润物细无声”地浸入学生内心,获得学生的认同,进而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33加理论课育人功能,有效发挥意识形态宣传主渠道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一直是我国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必须发挥好这种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只有教师讲出理论自信,学生才能真懂、真信。思政课教师要旗帜鲜明地用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占领高校的讲台,占领高校的思想理论文化阵地。通过建立工作坊,举办论坛,对一些理论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进行研究和释疑,使思政课堂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场所,成为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灯塔。同时,高校通过中心组学习、党校等各种形式的理论培训,向广大师生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播马克思主义,解决师生中深层次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帮助师生统一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

3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环境和精神阵地校园文化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在高校育人中起到潜移默化和方向引领的作用。2014年,在传承“五四”精神的讲话中提出:要在青年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和各种媒介、用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以各种主题活动为契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转化,开展精彩纷呈、健康向上的活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通过抓骨干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使他们理想信念坚定,把对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扎根在灵魂深处。

图书馆、校史馆、宣传橱窗等文化设施场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文化活动条件和环境、先进的核心价值观文化教育设施能感染师生,促进师生员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塑造师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35创新话语方式,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

在新媒体、自媒体,特别是以手机为客户终端的媒介时代,各种信息、思想和理论观点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形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加强新媒体主流舆论引导,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4]因此,高校必须紧紧抓住校园网络,运用新媒体和现代传播手段,掌控校园信息舆论阵地。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形成网管、宣传部门、思政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鼓励理论老师、辅导员、学生社团建立博客、QQ群、微信群和“红色网站”等,通过设置丰富的、充满正能量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内容,增强网络吸引力,进而通过网络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保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强化校园网络的监控和管理,运用行政和技术等手段,严密防控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

总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使命,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多元文化的交汇碰撞中,高校应从“立德树人”的宗旨出发,坚持党的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动发声,抢占阵地,唱响主旋律,全面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2015-01-19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新华网,2012-11-19

第9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

党委统一领导高校教师的党建工作。在坚持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各级党委和行政机关要明晰各自党建责任,落实党建工作各项内容,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述职报告机制,层层落实意识形态管理责任。高校党政领导班子要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责任,校党委领导班子要协同行政领导班子,统筹领导和管理高校教师的意识形态工作。在思想建设方面,要加大对高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力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使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新占领思想阵地,成为教师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组织建设方面,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队伍和党员教师队伍的建设。要积极探索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落实党委抓党建的主体责任和强化党员干部抓党建工作的“主人翁意识”,努力提升党员干部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要强化广大党员教师的党性意识,增加青年教师的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培养,培育一支具有优良党性和扎实专业技能的高校教师队伍。

在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方面,首先要突出培养、发展和引导责任。要以人为本,探索教师发展规律,研究教师发展特点,赋予教师政治权利,培养教师业务能力,保障教师物质生活水平,全方位营造教师成长环境;要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授业育人全过程,是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高校教师的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要增加教师的社会实践,借助实地调研等形式深化教师对基本国情民情和社会民生问题的理解,通过实践提升高校教师辨析价值取向正确性的能力。其次要强调预防、教育和惩戒责任。要深入研究高校教师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定期跟踪调查高校教师的政治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纠治倾向性问题;要提升高校教师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提高教师拒腐防变能力,严格落实党委和纪委“两个主体”责任,强化对组织人事、评奖评优、招生考试、科研经费的监督力度,形成有效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的集体领导制度。高校组织部门、宣传部门以及二级学院的党政主要领导也应承担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责任。分管学工、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要主动参与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提升发现和纠正高校教师倾向性问题的能力。构建和强化教师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制度,要形成高校教师政治教育和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积极转达中央和地方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指示和要求。改革高校教师选拔和考核制度,要严格高校教师聘用和晋升的思想政治标准,增加教师考评中的师德考评比重,完善政治思想不合格教师的退出机制;加强课堂管理和教学督导,落实领导干部听课制;推进专任教师“一岗双责”制度,发挥教师专业知识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双重职能。加强网络思政制度建设,要抓好网络思想阵地,有效开展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引导作用,借助网络积极传播正能量。通过QQ、微博、微信、易班等多种网络平台跟踪高校教师政治思想动态,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制定意识形态的底线制度,明确底线标准,细化具体实施规则,决不给错误思潮和言论提供网络传播渠道。健全和完善基层奖惩制度,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结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为基层党组织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发挥意识形态工作中高校教师的主体功能,激活大学生的辅助功能

高校教师是教师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体,要主动参与到意识形态管理工作中,自觉讲政治品格、道德品质、学术人格,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全过程中。在教学方面,高校教师要做好意识形态的自我管理工作,认知和批判自我意识形态,坚决抵制传播西方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传播和引领工作,向学生和其他社会群体传播符合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诉求的思想文化和政治言论;编写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教材读物,消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思想政治课被边缘化的现象,重构高校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守住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明确“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个人言论要负责”原则,坚守人民教师在意识形态领域应负的社会责任;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在科研方面,高校教师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用马克思主义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制定符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价值评判标准和学术成果评价标准;消除盲目引进和选择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及学术评价标准的现象,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科研工作中去,端正政治立场和学术态度,正确把握科研方向和评价标准,创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的科研成果。在社会实践方面,高校教师要学习新常态,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的基本特点,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进行实地调研取证,多方位了解国情民情;要全面认识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既要认识到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负面效应,努力参与到缓解和消除社会凸显矛盾的实践活动中去,又要科学掌握人民内部矛盾的非对抗性特征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不夸大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更不能把人民内部矛盾视为对抗性矛盾,将其上升为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