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

图书馆人员安全精选(九篇)

图书馆人员安全

第1篇: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问题 对策

1.高校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数据库质量建设、特色建设不够,数据库规模有待扩大。

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是指图书馆根据读者对各类信息的要求,在图书馆内已有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有针对性地对某一专题或某一学科领域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数字化的管理。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没有在依照国家标准建设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数据库系统。主要表现在文献标引不够准确和规范、数据采集不全面等,有些图书馆所建立的书目数据库信息不全,这些都会影响到师生正常的查询和使用。此外,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也会影响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1]。

1.2图书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我国,没有相应的图书馆员的行业准入制度,图书馆员的就业门槛较低。与高校内部的其他部门相比,面对的工作比较繁琐的图书馆员的待遇却低得多,不利于图书馆员在工作中形成高度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另外,高校对图书馆员的培训重视不够,导致高校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较低[2],使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大大降低,不利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1.3图书馆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在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中,图书馆往往容易被大多数人看成是看报、喝茶的地方,而图书馆员一般以女性为主,这些都不利于图书馆的发展。此外,在图书馆员的分配上,要秉承合理、严谨的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图书馆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使其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做出贡献。

2.处理问题的对策

2.1提高图书馆数据库的特色,丰富馆藏信息资源。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技术性较强、投资较大的任务。在选题方面,各个高校应重点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重点学科,建立特色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对知识的需求。为便于信息共享,对数据库格式、描述、引语等都要进行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资源要得以及时、有效的更新,有利于使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此外,要加大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

2.2加强对图书馆员的培养力度,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员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其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因此,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前,高校图书馆日益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现代化,同时读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具备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图书情报学知识等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因此,要加强对图书馆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得图书馆员不断接触新的知识和新的问题,拓展其知识范围和业务的熟练程度,以便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此外,要培养图书馆员时刻为读者的利益着想的服务意识,将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才有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3]。

2.3为读者创造和谐、优美的图书馆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对图书馆内的所有基础设施,要保证干净、整洁,且能够正常使用,可以配备一些关怀性的采光设施、桌椅等基础设施,使读者在阅读中更加舒适;对馆内的复印机、扫描仪等设备要有相应的隔音措施,保证良好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环境的环境建设不仅体现在物质环境层面,同时也体现在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建设[4]。首先,图书馆员要有对读者良好的服务态度,由于图书馆工作比较繁琐,对图书馆员的耐心挑战比较大,图书馆员很容易在工作中产生烦躁情绪,这样直接会影响到对读者的服务态度,从而使读者对图书馆失去忠诚感和依赖感,失去读者,图书馆就同时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图书馆员要增强以人为本的意识,以最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善于主动思考并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兴趣,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使读者的需求得以不断满足。再次,要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可以通过开展数据库的使用、网络资源的使用等各方面与图书馆信息搜索与使用密切相关的各种讲座,更好的满足读者的各种阅读需要。总之,图书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建立一种健康的、积极的良性互动关系,用和谐的人文环境氛围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4重视并强化对图书馆的安全管理。

图书馆的安全管理包括硬件设施的安全和信息技术层面的安全[5]。图书馆拥有大量的藏书,一旦发生火灾,图书馆将会化为灰烬,图书馆内计算机设备、图书等硬件设施的安全,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图书馆必须要保证完备的消防系统,加强对图书馆所有工作人员及读者的安全知识教育,同时做好各种危机的预防应急处理机制[6]。图书馆的信息安全管理同样是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外部,要防止黑客的非法入侵和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保证图书馆的网络安全以及信息不受到外界的攻击,为此,可利用防火墙这一重要的技术手段达到对图书馆信息安全的保护;针对内部,图书馆员要强化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工作中要有一丝不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避免误操作而引起信息数据的删除、破坏或泄漏,这样才能确保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正常、安全运行。

2.5从实际出发,发展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效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将是高效图书馆发展中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高效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7]。高校图书馆在以本校师生为服务对象的基础上,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注重发展社会用户,为社会读者服务,社会化的信息服务能够为图书馆带来较好的效益,同时会促使图书馆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高效图书馆信息社会化服务不仅有助于提高图书馆收藏信息的利用率,使图书馆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有利于有效实现社会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强图书馆的效益,为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数据库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的建设都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提高图书馆数据库的特色,丰富馆藏信息资源;重视并强化对图书馆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图书馆员的培养力度,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为读者创造和谐、优美的图书馆环境。同时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还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途径和方法,提升各项工作的管理能力,这样,才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方平.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3):104.

第2篇: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2-0000-01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图书馆都实现了网络化,并建立了规模比较大的网络数据库,这给广大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网络图书馆作为众多网络中的一个环节,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安全问题。图书馆网络中存储着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随时都在进行着传输、交流和更新,如果其安全得不到保证,那么损失将是不可估计的。因此,保证高校网络图书馆的安全运行,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一、威胁高校网络图书馆的因素

(一)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对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影响最大而且最不确定性的因素。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水平不够,管理手段不科学,业务不熟练,网络安全意识淡漠。以致其在操作过程中失误造成的系统故障,导致计算机漏洞较多,为图书馆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另外包括一些职业道德不良人员特别是网络黑客对网络系统进行的恶意攻击造成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问题。

(二)系统硬件及软件因素

计算机系统硬件是高校网络图书馆的基础,其配置是否合理,质量是否过关,直接导致计算机系统能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到整个网络安全。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无论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都存在安全漏洞,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和人为破坏。特别是黑客利用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和设置上的疏忽对图书馆的入侵,则会对网络安全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三)环境因素

高校网络图书馆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网络控制中心的环境是否符合规范,尤其是中心机房是否具备较高的防火、防水、防尘、防潮、抗静电、防盗窃、抗磁场干扰及温度调控等功能。

二、提高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人员网络安全意识及技术水平。

目前网络安全多数是人为的,因此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技术水平应该作为网络安全的首要保证。安全意识淡漠是网络图书馆安全最大的敌人,应该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明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规范管理人员的操作流程,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要对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水平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让他们了解网络安全知识,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网络维护,达到防止非法用户侵入的目的。同时要配备网络安全防护软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完善安全体系。

(二)加大硬件及软件投入,做好基础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使计算机硬件系统配置合理,质量性能稳定,做好网络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工作。同时加强硬件的维护、维修和保养,使计算机硬件设备能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购买防火墙,通过防火墙建立相应的网络通信安全监控,以阻挡内部及外部对网络的侵入。在图书馆网络中,不同的系统对用户身份和访问权限的要求都是不同的,为了防止系统信息遭到破坏,可以利用防火墙把内外网区分开,使各个不同的应用系统和服务器对应不同的用户和权限,从而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三)健全管理制度

技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除了技术之外,还应该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制度使网络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化、具体化,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网络安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出可行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计算机操作制度、帐号管理制度及机房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可以明确规定在使用计算机时管理员及普通操作员的职责,明确不同用户的权限分配,做到各管理人员在工作时有章可循、职责明确、权限分明。同时图书馆要成立专门的技术部门来负责整个图书馆的网络维护和网络安全,并且负责各项制度的制定并监督执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风险及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四)做好网络环境建设

在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中,不仅可以使硬件的作用寿命延长,还可以使网络安全也大大提高。机房的位置要避开污染和强电场等不良环境,机房内部装修要防火、防水、防尘、防潮、抗静电、抗磁场干扰。计算机配备不间断电源,且不超负荷使用。

(五)加强图书馆数据的备份工作

要绝对保证系统数据库不被攻击和破坏是比较难的,作为数据库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数据库的备份是必不可少的。图书馆的数据是图书馆信息的基础,是图书馆的核心,万一由于不安全被破坏,将是很大损失。因此,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对数据进行存储,可以保证在部分数据被破坏时,能立即启用备份数据,使服务不间断,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综合因素较多的复杂工程。各高校图书馆对网络系统的安全都不能掉以轻心。图书馆网络安全必须依靠硬件夯实、技术创新、自身管理制度的完善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的不断提高等措施来保障。要加强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手段的研究,从而使图书馆能更安全可靠地为广大师生服务,促进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洪明.图书馆网络安全的研究与对策[J].图书馆杂志,2002(10).

[2]黄亮,黄菊香.浅谈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01).

[3]卫凡.浅谈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8).

[4]王华春.防火墙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J].情报探索,2005(04).

[5]范志忠.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2).

第3篇: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希望自己能够朝全面型人才发展,使自己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因此,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图书馆中的藏书众多,能够满足人们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并且图书馆能够给人们提供安静的阅读环境,对于人们提高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希望能够通过信息技术阅读到自己想要的图书,而不用去图书馆进行阅读,可见,图书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是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且使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得以提高,使图书馆的结构得以优化,可见,进行图书馆的创新不仅对人们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图书馆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二、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方面建设存在的问题

网络技术既存在优点,又存在缺点。图书馆应该利用好网络技术中的丰富资源,同时要建设好网络安全,这样就能避免图书馆遭受安全风险,使图书馆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也使图书的管理更加安全。如果图书馆没有建立好网络安全,就可能造成数据库中的数据丢失,被病毒侵袭、被盗的情况出现,使图书馆的损失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形象与整体服务水平。因此,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对网络安全的建设提起重视,这样才能使安全风险的发生得以降低。

2.图书数据资源还相对匮乏

图书馆在收集资源的时候,并没有与读者的需求相结合,采购的资源大致内容上都差不多,致使图书馆没有独特的资源,使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受到了限制。图书馆在采购信息资源的时候,要避免引进的信息资源过于单一,要使引进的资源多元化,不仅要引进专业性较强的资源,还应该引进具有民俗特征的资源。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创新图书管理,使个性的数据库得以建立,让读者的事业变得更加丰富,从而使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得以提高。

3.信息化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图书馆的质量与未来的发展情况直接受到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影响,可见,信息化专业人才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图书馆中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就使图书的管理工作受到了限制。但是,在很多城市中的图书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技能,并且对专业技能也没有提起相应的重视,这就使信息技术的利用不够充分,使图书馆的完善受到了阻碍,降低了图书馆信息化的进程。

三、信息化图书馆里存在的优势

1.图书管理逐渐趋于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图书馆需要建立一个快捷、快速传递以及丰富的数据库,读者能够在图书馆中自动检索需要的图书,并且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咨询服务,这就使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被打破,使图书馆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依据相关人员的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读者更喜欢信息化下的图书管理模式,并且这种模式满足了众多读者的不同需求,给读者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2.资源能够实现流通与共享

信息资源在图书馆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图书馆能够把网络平台的优势充分利用,就能使数据资源的共享得以实现,使读者的浏览与阅读变的更加方便,能够使读者借阅的时间缩短,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得以降低,读者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图书馆中的藏书众多,这些藏书占据的空间资源也比较大,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与流通,就能改变藏书占据空间的问题。很多地区的图书馆设置了电子阅览室,该阅览室能够帮助读者进行资源的下载、查阅以及检索等,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便利,并且使读者的阅读量得以增加,同时使图书馆的结构得以优化,使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得以提高。

四、信息化条件下图书馆创新的方法

1.安全水平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

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的建设时,要确保数据库资源的安全性,进而给读者提供了更好的阅读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风险也逐渐增大,网络中存在一些病毒,这些病毒能够使整个信息数据库的信息系统出现丢失、失真以及瘫痪的情况,这不仅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图书管理的效率也被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图书馆的创新与建设,针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应该对软件进行定期的扫描与检查,如果发现信息数据库中存在漏洞,就要及时的修补漏洞,这样就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要想使图书馆得到更好的发展,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样才能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培训工作,让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进来,并给他们提供交流环境,使工作人员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得以强化,进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让这些工作人员把这些技能更好的应用在图书馆管理中;同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要完善图书馆的考核机制,将服务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等归纳到考核机制当中,通过这样的方法,促使工作人员不断完善自身能力,管理人员应该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学习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使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得到不断强化,进而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图书馆管理观念要不断创新

对图书管理人?T的管理观念进行创新,使图书馆能够更好的应对信息化条件下出现的问题。第一点,图书馆的功能需要不断完善,完善时应该依据相关部门的标准,并且要符合信息化的特点,使管理理念得以创新,进而使图书馆整体的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第二点,图书馆里面的信息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引进特色资源,使图书馆的信息化资源得以全面发展,并对使信息资源的配置更加高效。第三点,对于传统封闭的管理观念要摒弃,图书馆管理观念在进行创新时,需要结合时代的形势以及读者的需求,并且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图书馆交流需要加强,图书馆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管理理念,使图书馆内的数据资源得以共享,进而使图书馆实现共同创新。

4.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

图书馆制定的管理制度应该根据馆内的具体情况,使平常的图书管理工作得以规范,促使图书馆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使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得以提高。图书馆内应该定期开展宣传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以及奖惩制度,促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使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得以加强,通过图书馆的改善,给读者提供一个更好的阅读环境。

第4篇: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

【关键词】危机管理;危机预控;高校图书馆;图书馆

1.构建高校图书馆危机预控机制的意义

危机预控是指根据危机监测、预警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先的控制和防范,以防止危机的发生或者减轻危机发生后的危害后果。高校图书馆危机预控正是为保护图书馆利益、维护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而构建的,预控机制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在危机预警系统发出警报后,给出先期控制危机爆发的最佳管理方案。

一般情况下,大危机的发生往往是由一系列细小事件逐渐发展而来的,如果对小事件处理不当,不但不能消除隐患,反而危机将会扩大。从危机初露端倪到全面发生的过程,图书馆作出反应和处理的时间可能十分紧迫,稍有延迟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只有采取正确、及时的措施才可能遏制事态恶化,控制危机的全面爆发。因此,构建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预控机制,可以提高图书馆准确、高效应对危机的能力。管理者能够通过该机制对历史案例知识的挖掘,获得蕴涵于过去案例中丰富的经验知识,迅速排除各种干扰,做出对危机事件客观的预控策略,增加使图书馆转危为安、化危为机的可能性。

2.剖析高校图书馆危机产生的因素

高校图书馆危机表现的形态尽管各不相同,但总体上我们可将引起图书馆危机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2.1 图书馆危机的外部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危机主要是一些不可控因素,比如地震、火灾、水灾、咫风等都可能对图书馆馆舍、馆藏、人员以及服务系统造成灾害。1996年的佛罗伦萨图书馆水灾;2004年9月3日德国魏玛的安娜·安玛利娅女公爵图书馆遭受严重火灾,数以万计的珍本、善本图书在火灾中被烧毁或破坏;2005年8月29日咫风“卡特里娜”登陆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东部地区,横扫墨西哥湾沿岸各州,导致洪灾泛滥,受灾地区的图书馆也未能幸免。灾后的图书馆,除馆舍和设施遭遇到破坏之外,馆藏的丢失也相当严重,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咫风吹散的。未丢失的馆藏,由于通风系统的破坏或电力没在恢复也面临着发霉的危险——这几乎成了幸存图书馆面临的最大危险。[1]

(2)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引起的经济政策、价格、税收等方面的变动往往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活动带来影响,同时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也给高校图书馆带来新的竞争威胁,此外,图书馆还有因为某些经济行为而卷入纠纷,近年来屡次发生在图书馆界的知识产权诉讼就是例证。

社会文化发展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影响显得更为深刻,如读者权利意识的提高、新闻舆论影响力的无限扩大、以及科技发展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提升的强烈要求等等。

国家与地区的政治氛围对于图书馆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战争和恐怖事件直接威胁图书馆馆员、读者、藏书以及服务系统等各方面的安全,而国家间外交关系的重大变故则通过对国家和地区间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间接作用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组织以及提供利用。[2]

2.2 图书馆危机的内部因素

(1)组织管理因素

该因素主要涉及领导者的图书馆组织管理结构及领导决策水平、图书馆人事制度及其所决定的员工文化素质、图书馆财务结构及收支平衡、图书馆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影响下的各方面社会关系,每一因素都范涵着一定的危机因素。

领导者的管理水平、考核机制、工作开展情况、社会声誉、学校的重视、经费的落实等因素都潜伏着的一定的危机,或者说都有可能给图书馆造成损失低效的可能性。

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各高校都加大了对图书馆的投入。为评估定级增加馆藏,购置一些折扣文献资源,事必难以购置新的可高效利用的信息资料,这又容易造成馆舍危机和用户的逐渐流失。面对经费严重不足造成的容境,所有的图书馆都加大了数字资源的建设。但数字化本身并不能缓解图书馆的经济危机,相反,由于计算机管理系统及其相关的维护所需的高昂费用,图书馆的经济压力甚至会因此而加重。面对这种两难的境地,如果财务结构不能达到收支平衡,经济危机会随时发生,从而导致图书馆业务的萎缩,直接危及图书馆的生存。

(2)文献资源因素

文献信息资源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根本所在,也是高校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保障能力的物质基础。一般来讲,文献信息资源包括纸质的、缩微的、电子的、数字的信息资源等,面对战争、地震、洪水、火灾、霉变、虫灾、介质蜕化、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它们都十分脆弱。从采访、整理、典藏以及数据库建设每一环节都存在危机因素。

(3)服务质量因素

读者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工作。由于图书馆自身的主观原因,如馆员缺乏服务意识、服务态度不好、服务制度不合理以及服务队伍素质低下等,导致强烈的需求与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不合格的服务现状之间形成了强烈落差。读者在失望后,就会指责图书馆的不友好服务,甚至质疑图书馆的高进入门槛、不合理收费等,从而引发图书馆与读者纠纷的爆发。而馆员的服务能力不能满足高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也势必影响被服务的的不信任,盐城工学院图书馆,每年以问卷的形式调查读者的服务需求,以此来增强图书馆人员的服务能力。

(4)馆员队伍因素

人才是高校图书馆的兴业之本,由于体制等原因,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地位较低,工作枯燥,馆员平均素质不高,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凤毛麟角,很难留住和吸引高学历、高素质和有其他专业背景的复合性人才,甚至有些有学位的人才仅仅把图书馆做为跳槽的踏板。1999年,上海市图书馆王世伟在《从“读者第一”到“图书馆员第一”一一知识经济带给图书馆管理的思考之一》中提出了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应该从“读者第一”转变为“图书馆员第一”,以唤起人们对图书馆人才的重视。[3]

(5)设备技术因素。

该因素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如建筑标准,图书馆馆舍、家俱,文献资料(包括纸质的、电子的)及计算机,网络设备等,软件方面不仅包括自已本馆的数据库信息,还涉及到图书馆可提供的所有数字信息系统。

建筑和设备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场所和工具,也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图书馆建造过程中,存在建筑设计不当,馆舍的建筑不符合标准、规范,对抗震、防水、消防以及对安全疏散不符合要求,委托或招标单位与施工单位合作不力等因素。

对于设备而言,同样也存在危机因素。如购置设备与需求不符,设备验收登记制度缺乏,设备使用操作不当,设备维护、保养维修落后,设备改造更新迟缓等都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其功能的发挥。

3.构建高校图书馆危机预控机制策略

构建安全预控机制是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的首要环节。危机管理包括日常危机管理和危机事件处理两个阶段,而“防患于未然”又是危机管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的重点要放在日常危机管理阶段,坚持未雨绸缪、防范优于救治,完善各项管理机制,构建具有前瞻性安全预控机制。

策略之一,树立图书馆危机管理意识。

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也是整个危机管理的基础。高校图书馆领导和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危机管理意识,了解危机管理的重要性。馆员的危机意识、危机管理能力是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的必要条件,也是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馆员危机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是危机管理的起点,也是消除、减少图书馆危机隐患的有效措施。图书馆领导应该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做好危机防范的心理和物质准备,不断提高自身预测、预防和处理危机的能力。组织馆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危机预防的知识,经常进行一些应对危机的训练,帮助馆员掌握基本的防灾知识和技能,要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危机管理中来,要专门对危机应急预案进行宣传教育,确保全体馆员都能掌握应急预案。盐城工学院图书馆新馆在2011年正式开馆,开馆期间不间断的开展消防演习活动,为学生和教师开设“安全工作会议”,介绍图书馆的楼层结构,和建筑设计特点。为学生、工作人员不断地增强危机意识。

策略之二,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危机防范支持体系。

防范支持体系分为高层、中层、基层和组织文化层面。系统高层是决策层,以危机领导小组的形式,相对独立于图书馆组织的整体控制,成为危机控制核心;体系中层的制度支持是图书馆的各种信息系统,包括图书馆有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图书馆危机信息的各种渠道,如新闻会、非正式的传播等。信息系统为高层危机领导小组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使组织在危机过程中做到有效沟通,减少信息传播的差异性,同时采取快速的行动;体系中的基层层面可以通过建立危机防范日常管理制度来全面配合组织对危机控制工作;组织文化层面主要是用组织深入人心的理念在组织内部营造一种自觉应对危机的氛围。当组织进人危机状态,图书馆的制度防范体系快速启动,成为组织应对危机的强有力的支撑系统,在图书馆危机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策略之三,制定并完善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

图书馆危机管理法制化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基石。我国政府为了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定,于2006年1月8日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一系列相配套的预案。因此,图书馆也应尽早出台应急预案,建立图书馆应急预警机制,使图书馆危机管理早日实现法制化。图书馆作为危机管理工作的主体,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并完善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图书馆危机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策略之四,提高图书馆馆员素质。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和专业结构不合理是人力资源危机的突出表现。高校图书馆要制定人才队伍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方案和计划,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发展策略。馆员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改善图书馆人才专业结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采用激励机制,培养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满足馆员自我发展的需求。图书馆领导要尽全力为馆员争取更多的学习、进修、培训机会,为馆员发展创造条件;要创建和谐融洽的组织文化,以优秀的组织文化凝聚馆员的心,将图书馆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消灭于萌芽状态;要将危机意识纳入核心价值观。时刻激励馆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努力在高校图书馆建立一支熟练掌握信息组织、信息挖掘等高新技术的高效员工队伍。

策略之五,读者参与是高校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的基础。

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读者协会的作用,鼓励渎者不但参与图书馆的常规管理,也应参与到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中来,让读者为安全危机管理献计献策,调动读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读者在安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同时,可采用讲座、实训等方式让读者了解消防应急预案、停电事故应急预案、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等,通过实际模拟演练使读者掌握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知识及安全撤离常识。

策略之六,加强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

图书馆侧重探讨的是文献资源和信息的安全。早在1996年,国际图联与相关部门就在巴黎创建了“蓝盾”计划,收集、交流各国的相关信息,并采取联合行动,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意在避免和保护由于战争而处于危险状态的文化财产。同时组织专家,在需要的时候赶赴现场,以应付各种紧急事件的发生。国际图联还把资源保护列入自己的核心计划内,并在图书馆界积极宣传和广泛推广图书馆灾难控制的经验。

图书馆“危机管理”是专门的管理科学,它立足于应付图书馆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有备无患,化险为夷,或将损害降至最低点。为此,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图书馆的实际出发,组织馆员认真学习与研究“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建立有权威的“危机管理”预控机制,加强图书馆危机的预测与研究,拟订完善的“危机管理”预控计划,设置多种危机处置方式,以应付突然出现的危机局面。高校图书馆有了严谨的危机预控机制,就能够防微杜渐,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就能够树立战胜问题的信心,得心应手、胸有成竹地解决问题;就能够拓宽现代管理思路和办法,探索更多创新、成熟的现代管理经验,使图书馆远离危机。

参考文献:

[1]文溪.卡特里娜计划—罗克兰公共图书馆提供阅读援助[OL].htp:///quanweb.asp?titleid=1356,2005-12-26.

[2]李树民,温秀.论我国旅游业突发性危机预警机制建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5).

[3]王世伟.从“读者第一”到“图书馆员第一”——知识经济带给图书馆管理的思考之一[J].图书馆杂志,1999(2).

[4]魏晓敏.走出危机决策管理的困境——谈如何构建高校图书馆危机决策管理[J].图书情报工作,2010(1).

[5]韩双梅,于丽君.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策略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2).

[6]蔡秋文.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框架与对策[J].情报科学,2008(1).

[7]胡原民.谈谈图书馆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对[J].财经政法资讯,2008,24(4).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基金规划课题“基于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的预警体系构建及其运作研究(课题编号:10YJA870016)”。

作者简介:

第5篇: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职业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技术,这也导致了网络安全管理问题成为职业院校图书馆的重要问题。拥抱互联网时代并不意味着网络安全管理问题将要受到挑战,对于职业院校安全管理问题也在不断地进行的探究。因此,如何在互联网技术下,提高职业院校网络安全管理是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1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地方,其主要针对职业院校内的教师、学生开放。职业院校的图书馆作为培养专业人才、传授知识的场所,主要有知识信息量大、创新能力强,学科众多等特点。因此,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下,可以针对职业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进行更新,对信息资源的数据进行搜集、储存等,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职业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搜集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互联网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生活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那就是信息安全问题。

目前现有图书馆信息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信息资源的多样性

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下,信息资源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传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主要依靠搜集纸质图书的数据而来,随着互联网的进步,将图书进行扫描,就可以在互联网上依靠云端进行储存,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不仅仅在图书馆中观看,同时可以在图书馆数字版中进行观看,对于图书馆数据的搜集、处理、储存、检索和管理提出了新的途径。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进步,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针对职业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也在逐渐多样化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为职业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创新。

1.2 信息完整可靠

传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搜集、处理和储存主要依靠图书馆管理者的人工进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逐步向数字化发展。因此,减少人工处理数据可能存在的漏记、误记等现象,从而为信息的完整性进行充分的确认和保障。故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做出了巨大贡献。

2 职业院校图书馆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2.1 设备问题

当前,职业院校图书馆虽然已经全面实现数字化管理,但是由于职业院校的经费有限,对于图书馆互联网设备的更新换代较为缓慢,许多职业院校购置第一批网络设备后再未进行相应的更新换代,因此,对于职业院校图书馆的管理者而言,缺乏相应的工具和设施进行图书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处理。由于设备的陈旧,从而导致图书馆管理者不能更好提高信息资源采集的效率,使许多新型应用无法及时更新和下载,不能更好地转换成工作成果,而且系统间、设备间的不兼容也导致图书馆管理员重复劳动,加大了图书馆管理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时间。

同时,设备陈旧也不利于职业院校图书馆的网络安全。互联网强大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不安全因素。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强大和运用,通过互联网技术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人员也在逐渐增多,因此黑客攻击等事件也在不断发酵和扩大。黑客技术的逐渐增强,对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设备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职业院校多年来对于设备不进行更新换代的情况,导致现有职业院校的设备不能满足网络安全的需求,随时可能遭遇黑客攻击、产生信息泄露等后果。因此,职业院校应当重视互联网设备的功能和作用,从而避免互联网设备陈旧造成的多种问题和不利后果。

2.2 软件因素

职业院校的图书馆作为一个公众场所,其具有开拓性和共享性,因此职业院校的网络具有强大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对于访问者十分友好。但是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网络也会带来巨大的不利因素,例如,如果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可以随意窃取来访者的信息,造成设备上来访者信息的泄露。同时,互联网的共享性,甚至可以得知共享网络中的任何信息,因此,互联网的共享性将造成共享同一网络来源的用户将面临严重的信息泄露的危险。

互联网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其对于人类的贡献不可估量。同时,互联网也会面临着相应的威胁,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也会让普通访问者遭受病毒、黑客等攻击,面临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自身,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同时,如果过于依赖互联网,忽视互联网的危险,也是极为不明智的举动。

图书馆作为公众场所,更应当警惕互联网的威胁和矛盾之处。图书馆作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场所,其互联网网络是具有极强的公开性和共享性特点的,随之而来隐藏的互联网攻击手段和因素也层出不穷。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威胁,是图书馆管理者应当深思的问题。

2.3 人为因素

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者的人为因素也是影响图书馆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图书馆管理者是图书馆的灵魂所在,也是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的计划制定者和决策执行者。然而,现有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者多数为职业院校年龄较大的职工,其本身对于互联网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认识不足,甚至对于互联网操作存在许多的误解和熟悉过程。因此,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之上,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面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观摩,许多职业院校的管理者无法熟练掌握,造成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3 职业院校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的策略探究

3.1 加强图书馆管理者及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的提升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保护尤为重要。因为职业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对于职业院校的技术管理和信息资源保护需要依靠人员来完成,因此,提升管理人员及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有利于加强图书馆互联网信息资源技术的提高。

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者及用户是接触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首要人员,对于上述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加强和扩展,有利于提高互联网信息资源技术的革新以及保护。对于职业院校图书馆而言,保护信息资源,免于信息泄露和信息的不完备,对于图书馆而言十分关键。通过对图书馆管理者和用户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让他们意识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泄露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为保护信息资源安全应当采用的手段,让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者了解到信息资源技术的方便性和便利性,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图书馆应当加强管理者和用户的安全保护意识,做好图书馆的保密工作,减少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失误。

3.2 完善职业院校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

职业院校图书馆的管理者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其应当制定完善的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图书馆管理者应当加强自身对于图书馆网络安全的意识和认知,针对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探究,分析图书馆网络安全存在的危险,参考其他院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优良之处,同时结合本校的特点,制定能够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图书馆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图书馆管理者从自身出发,以自身的经验和学习,针对互联网的特色,制定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需要完美的执行,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也是图书馆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图书馆管理者作为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应当针对自身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效率,制定行之有效的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才能解决图书馆现存的安全问题,解决图书馆现有威胁,更新图书馆互联网技术,完善图书馆网络管理制度的风险控制与预防。针对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图书馆管理者还应当明确责任的划分和承担,才能为图书馆网络事故找到责任的承担者,加强图书馆网络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的效能,增强图书馆网络安全制度的落实。

3.3 利用网络优势,进行信息资源的专项收集

设备的陈旧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的资金有限,不能将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因此,针对课题的需求进行图书馆信息的专项收集,将有限的经费运用到最好的地方,实现经费的最优化处理,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一个有利保护措施。针对图书馆的收藏和图书馆管理者的安全管理制度,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资源的专项收集,有利于图书馆信息的搜集,同时也有利于图书馆管理者对于图书馆信息的整合,实现图书馆信息的有效优化和部署,是图书馆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一大表现。

?⑼际楣葑试吹淖ㄏ钍占?运用到图书馆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之中,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化,提高课题书籍的使用效率和整理,结合职业院校学科的特征和发展方向进行整理,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便于图书馆网络安全的科学化管理。

第6篇: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

关键词 图书馆 危机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Library Crisis Management

CHENG Xiangjuan

(Library of Xingt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gtai, Hebei 054035)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ibraries in modern competition, briefly devide library crisis management into the talent crisis management, resource crisis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crisis three main types of crisis. On this basis, pointing out that the causes of the crisis management and measures.

Key words library; crisis management; measures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型信息服务产业异军突起,图书馆已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递中心,图书馆面对的是更加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图书馆必须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树立危机管理意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在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知识信息服务。

1 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类型及成因

现代危机管理是一种组织性高、计划性强的持续动态管理方式。该方式是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正在发生的危机,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控制行动,以达到有效地预防危机进而消除危机。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类型的主要依据是信息时代危机的类型。由于图书馆危机的外延和内涵相对较大,故涉及图书馆危机的类型也相对比较庞杂。笔者依据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竞争中的实际状况和现状,扼要将危机分为人才危机、资源危机、和安全危机。在此基础上把当代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类型划分为人才危机管理、资源危机管理、和安全危机管理三大类危机。

1.1 人才危机管理及成因

现代图书馆要在信息技术时代的竞争中保持强劲优势,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树立现代人才危机意识,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防范图书馆人才危机的发生。当前人才流失和人才短缺是图书馆人才危机表现的两个主要方面。造成困扰现代图书馆快速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表现在一是馆员士气低落,图书馆激励手段乏术。由于图书馆不能给核心关键人才以自尊和自信,更不能给有真实才华的馆员提供较大的、充足的发展空间。二是图书馆人才结构组成不合理,组织内部冲突与摩擦不断。表现在信息技术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等十分短缺。同时,一些图书馆员大量过剩,造成工作中人浮于事,工作效率相对低下,图书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甚至出现图书馆系统内耗,内部摩擦与冲突不断。三是组织管理混乱,由于人才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技术人才流失或管理人员人浮于事。

1.2 资源危机及成因

图书馆资源危机一方面是指服务经费、资源采购经费等过少,甚至不到位。使图书馆服务无法开展,必要的资源也无法采购;另一方面是指图书馆对有限的经费使用不十分合理,由于现在的科技信息种类庞杂,数量繁多,科学、合理的使用经费就十分必要。图书馆由于馆舍和购书经费等条件的制约,同时受到科技进步的影响,现代图书馆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后劲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图书馆在现实服务管理当中引起读者的不信任或不满时有发生,致使部分图书馆的公众形象受到损害。甚至有些图书馆在资源使用和采购中触犯了法律法规。比如在不经意未察觉情况下,采购了盗版图书和音像资料;影印书时涉及使用权限问题;数据库资源存在不合理下载等。

1.3 安全危机管理及成因

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是指由于事故、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引起的对图书馆设备、建筑、员工、读者、馆藏信息资源等构成威胁或破坏而采取的管理。该管理对有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况进行提前预测,制定有效预防措施,进而加以防范以减少危机发生,并对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迅速制定应对计划和准备,以快速有效应对便可能来临的危机。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原因如下:一是安全管理范围片面。大多数图书馆安全管理存在只是重视偷盗、火灾等安全事故的防范,对诸如疾病及其他突发事故尚未纳入现代图书馆安全管理的范围。二是只重视危险却无对策。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安全管理还停留在只重视无对策的层面上,安全管理工作还不到位,没有实质上深入到安全工作。对可能出现的例如水灾、火灾、停电等突发事件,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制定相应应急预案。三是安全管理体制存在漏洞和缺陷。图书馆没有专门的安全工作,其工作一般由学校保卫部门负责,人员配备和管理均属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图书馆没有对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免权,只是具有一定监督权,图书馆对安全人员的管理也是间接管理,安全管理效果就难免大打折扣。

2 图书馆强化危机管理的措施及途径

2.1 人才危机管理措施及途径

(1)图书馆人设立才继任制。图书馆核心人才继任机制的设立,是为图书馆管理中培养继任人的机制,核心是关键职位确定和选拔接班人。其首要目的是建立起图书馆人才继任人选择培养的的制度,流程化和标准化是制度的两大要求。具体措施一是制定核心人才继任需求表,确定需要为图书馆相应关键职位继任者的培养数量;二是建立图书馆人才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人才数据库目的是为图书馆核心人才继任计划提供准确信息。三是制定和落实核心人才继任者培养方案,图书馆通过对候选人进行相应培训,使其尽快成长为合格的继任者。

(2)重视人才危机的过程管理。图书馆人才流失危机过程经常表现为:抱怨、倦怠、抗拒和离职四个阶段。图书馆人才流失危机过程管理要具有超前意识,一方面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危机管理成功率。危机管理者应针对不同的危机阶段采取不同的危机干预措施,阻断人才流失危机的进程。在抱怨阶段,管理者要对当事人的情绪和态度给予充分理解,及时与当事人面谈沟通,消除误解,解释图书馆政策,纠正工作管理中的失误。在职业倦怠阶段,危机管理者要分析核心人才职业倦怠出现的原因,与人才共同分析其职业倦怠的结果,并为其重新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在抗拒阶段管理者要尽量避免与当事人发生公开的冲突,创造为其继续留任的环境。在离职阶段对当事人尽可能挽留,要善待人才,不设关立卡,故意刁难人才。

2.2 资源危机管理措施及途径

(1)抓好标准体系建设。相关图书馆管理部门要明确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急需要达成共识的问题。如制定某些标准规范,采购规范等,并要求人员共同遵守,目的使各部门信息整合工作都在该统一的标准下进行,这是确保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良性发展的基础。

(2)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要在统一的标准下分系统开展。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存在三种不同层次的实现形式,其中综合档案馆、机关档案室和信息中心都要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与总体目标执行,在各自的管理范围内以工程管理的形式推进图书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不断提高图书馆信息整合的水平与程度。

(3)开展部级规模的图书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程,综合前期各图书馆系统的整合信息成果,在此平台上实现图书档案信息资源的大规模整合与最大化的社会资源共享。

2.3 安全危机管理措施及途径

(1)加强图书馆安全基础保障,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图书馆要根据1996年2月颁布实施的《公共图书馆建筑防火安全技术标准》,在图书馆建筑的耐火等级上、平面布置上、防火分区上依安技术标准为准则,在建筑构造、内部安全疏散、消防给水、消防电梯等设立固定灭火装置和防排烟系统,空气通风调节系统、室内装饰、用电气等设施均需按照标准当中的细则规定执行,夯实图书馆安全基础。同时在图书馆的入馆须知中要标明“注意防火安全、严禁吸烟”和“贵重物品自己小心看管”等明文规定;图书馆还有落实全天值班制度,定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图书馆的每个功能区域都指定安全责任人,使其所辖区域的安全防患于未然。

(2)把安全管理纳入图书馆评估体系。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一是要把图书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安全保障体系当中,二是要把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工作契合到图书馆实际管理工作当中,针对图书馆的建筑特点、环境特点、服务特点、馆藏特点等制定安全危机管理评估体系。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评估体系流程包括:危机预防阶段、危机准备阶段、危机应对阶段和安全恢复阶段。其中危机预防是重点,危机预防工作应渗透在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的每一方面,预防阶段的工作做得扎实,是杜绝或减少危险情境的发生关键。

参考文献

[1] 庞恩旭.试论我国的图书馆危机与危机管理[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1).

[2] 杨力,姚乐野.我国高校图书馆安全危机预防及预警―以四川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3).

第7篇: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 高校图书馆 馆员

继续教育

近年来,技术的日新月异将全球带入了网络时代、信息时代,人们对麦克卢汉构想的“地球村”不再陌生: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信息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与网络社会的崛起,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转向数字化与自动化,其服务手段、工作程序、管理形式也有了很大变化。作为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粮草库,高校图书馆必须积极顺应时代的要求,把握信息技术的变化规律,提供更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真正实现从传统图书馆到现代图书馆的转换。毫无疑问这是对当今高校图书馆服务范式、服务理念的新一轮挑战,但它归根到底挑战的还是馆员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认真反省自身的现状,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图书馆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现状

高校图书馆本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承担着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重任,但出于这样那样的特殊原因,图书馆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图书馆存在着如下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1.知识储备严重不足。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要求高校图书馆员能够熟练驾驭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具备快速识别、检索、汇总、评判信息的能力,而不是陷入信息的海洋中不分良莠或被其所惑。尽管高校图书馆拥有一些图书情报专业的馆员,但是大部分馆员由于知识面狭窄、结构不合理、更新不及时而仍然无法满足新的信息时代下服务创新的需求。

2.学历水准参差不齐。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应逐步达到60%以上”,而每年高校图书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最后在高校图书馆就业的仅有20%左右,这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自我更新的速度较为缓慢。

3.人员队伍不成梯队。目前,图书馆馆员的年龄结构很不合理,老龄化、女性化的倾向尤为明显,没有形成一个年龄、职称有等差的馆员队伍,一般性的工作人员多而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偏少。

4.缺乏真正的服务意识。部分工作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陈旧,服务意识不强。5.工作积极性不高。实事求是地说,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时间较长,而且往往是重复率高、创造率低,加之他们的待遇与教学及研究人员相比偏低,外出培训的机会也不多,总体的职业前景不会有大的改观。另外,大学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学生的不记名式民主评议作为重要参考,而科研成绩则有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制定的CSSCI期刊目录进行衡量,比较起来,大学图书馆员的工作业绩则没有多少明确的优劣标准。由于竞争机制匮乏,虽然不同的部门与岗位工作轻重、工作量、工作态度等都有很大差异,但最后经常是吃大锅饭,平均分配,这也销蚀了职工的积极性。因此,图书馆馆员之间常散发着一种隐隐的惰性气息,这种气息又有十分强烈的传染性,一旦形成浓厚氛围就很不利于整个图书馆的工作。

鉴于以上的种种问题,图书馆必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提高馆员的综合素养,改变其目前不尽如人意的现状。

二、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1.内容。(1)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从信息的收集、分门别类到整合利用,图书馆的文献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因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服务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根据自己馆员的知识构成情况,高校图书馆既应进行查缺补漏,大力拓展馆员的基本知识面;同时更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特长,高精尖的馆员人才,尽快争取大的高校学科门类都能有相应的专业馆员。以上两手都要抓,不可偏废,都需过硬。(2)业务技能方面应特别注重基本的计算机技能与网络知识教育。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趋于电子化、数字化、虚拟化,因此,馆员的职能也随之将不再局限于馆内面对面式的服务,而转向信息的归纳、整理、指导与教育。这要求图书馆员既要有图书情报学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对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现代信息科学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要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技能与网络知识教育。譬如,对以咨询、检索工作为主的高级人员应以网络知识培训、提高为主,而对已具备图书馆学知识的馆员主要进行机读目录编目方面的培训,对那些尚无独立工作能力的馆员则主要进行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3)职业道德方面应加强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图书馆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备高尚的职业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热情的工作态度,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工作对整个高校发展尤其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有大局观念、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做好教学与科研的后勤工作。馆员要有健康的心态,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公、不解要通过正常渠道向上级领导反映,通过沟通解决而不是闷在心里,消极怠工。(4)信息安全教育。面对信息时代的来临,世界各个主要国家加强了在信息安全领域全方位的竞争,而中国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并未跟上时代的需求。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在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在信息管理方面埋下了一些隐患。这就需要对馆员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为图书馆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转与信息安全保驾护航。另外,信息安全教育对那些藏有台湾文献的图书馆,譬如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台湾有些报纸刊物、书籍立场反动、言论错误,必须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有批判性的阅读。

2.形式。(1)岗位培训。针对图书馆不同的岗位要求,制定多种样式的培训策略。譬如,专题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进修、馆员轮训、参加提高班等等。(2)学历教育。网络时代的图书馆要求馆员必须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这使得他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取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如学士、 硕士、 博士,以适应现代图书馆建设的需要。(3)经验交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图书馆的业务骨干赴国内外其他图书馆参观访问,或者与较为先进的图书馆结成帮扶对子,通过短期馆员交换来吸取他人的经验。(4)刻苦自学。自学不受年龄、时间、地点、文化程度等条件的限制,还可以节约图书馆的经费,缓解图书馆的经济压力。

总之,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图书馆领导与馆员本人的高度重视,需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馆员的继续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加]麦克卢汉, 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1.

第8篇: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数据库;web;安全;研究

Security Issues&Prevention of Library Database Web Application

Wang Qi

(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Jinan250001,China)

Abstract:Through literature,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combined with work experience,analysis of the library database web application security problems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Web-graph database security.

Keywords:Library;Database;Web;Security;Research

图书馆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储备库,是教师教学参考资料的储备库,是学生自我学习资料的储备库,是教学、学习、科研的重要资料基地,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藏书量和借阅量日益增加,数据库系统的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数据库管理的信息化和科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数据库中web的应用应运而生。随着各种环境的变化,图书馆数据库web的应用面临着很大的安全问题,给图书馆数据库信息的提供和带来很大的难题,正确的认识目前高校图书馆数据库web运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高校图书馆数据库web应用的安全问题

(一)数据库web应用的管理不善

Web在数据库的运用对提高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数据库中web应用的管理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管理,并需要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然而目前高校图书馆数据库web应用的管理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管理人员队伍不齐整。很多高校数据库web应用的管理员数量上不充足,基本为一个管理员进行管理,在遇到部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候不能够提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甚至部分图书馆没有专业的数据库web应用的管理人员,依靠相关院系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增加了数据库web应用的不安全性。二是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数据库web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但是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数据库web应用管理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很多管理人员是非专业的,大多数管理人员是在人员的调整过程中进入到图书馆系统,并通过培训后走上了岗位,在很多专业知识的掌握上不够扎实,在专业问题的处理上不够专业。三是规章制度不健全。

(二)数据库web应用的病毒入侵频繁

病毒是对目前网络发展的最大安全威胁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病毒的制作、传播速度也飞速的发展,病毒的危害性越来越大,波及性越来越强。高校图书馆的计算机多于广域网相连接,更加助长了计算机病毒的入侵。研究中发现,目前高校图书馆数据库web受到病毒的攻击频率很高,病毒攻击的危害性逐渐增加,对病毒攻击的拦截越来越无力,对病毒攻击的处理越来越费力。病毒攻击的主要目的:一是恶意破坏数据库,使其不能恢复。部分学生、校外人员处于某种目的对图书馆数据库web进行病毒攻击,对数据库进行恶意的破坏和篡改,导致大量数据的丢失,破坏了数据库数据的真实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二是部分非法用户通过病毒侵入到数据中,窃取信息资源。他们对数据库的数据和资源进行窃取,用于商业利益或者其他目的,严重侵犯了图书馆的利益和权益。

二、高校图书馆数据库web应用安全的对策

(一)加强图书馆数据库web应用的管理

上述研究可知,高校图书馆数据库web应用的管理状况令人担忧,管理队伍、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的监督等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必须加大对图书馆数据库web应用的管理,成立一支管理工作队伍,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为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要加大对数据库web应用管理的监督,及时的评价管理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从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库web应用的安全性。

(二)加强图书馆数据库的安全检测

由于图书馆数据库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其受到网络攻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必须时时刻刻加强对数据库web的安全检测,保证其安全。数据库web应用的安全检测可以通过安装多种检测软件来进行,比如主机入侵检测软件、基于网络的入侵探测系统、主机系统安全扫描软件等等。检测软件的安装能够有效的避免病毒的攻击、非法的访问、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图书馆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三)备份图书馆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数据信息量非常大,其中包括很多重要的信息,同时图书馆数据库担负着向全校师生提供信息服务的任务,因此图书馆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而提高图书馆数据库安全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备份数据库数据。对数据库进行备份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高校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库的备份工作,指派专人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并及时的检查备份资料的状况。

三、小结

web的应用对图书馆数据库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对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图书馆数据库web的应用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库web应用的安全问题,并根据客观状况寻求相应的对策,从而保证图书馆数据库web应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浅析高校图书馆web安全机制与防范措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5,5S:54-57

[2]柏书敏,孟兆凤.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隐患与防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120-122

第9篇: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

关键词: 图书馆; 危机管理; 风险社会

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理论起源于西方。学界公认其理论来源主要是风险管理学说、危机管理学说、企业诊断学说、预警学说等,本文将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危机管理进行初步研究。

一、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危机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危险的祸根,如:"危机四伏;二指严重的困难关头,如: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粮食危机等。平川认为危机是指:那无法预知的、被忽视的、具有颠覆力以及对组织、社会和个人有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外事故。"①

危机管理领域的著名学者罗森培尔(Rosenthal)等人认为:"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②。Barton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③

张丹认为:"图书馆危机管理是对图书馆运行中出现的危机因子和危机事件从发生到消亡全程全面监控处理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④。任晶根据危机的定义,做了移花接木式描述:"图书馆危机是对图书馆系统或子系统造成严重威胁或破坏、需要图书馆人迅速反应的高度震荡状态"⑤在做出上述定义的时候,《图书馆危机管理模式的构建》中又对该定义做了两点补充性的说明,即:1、图书馆危机所构成的威胁和破坏可能是系统整体,也可能是系统局部(即子系统),这要求图书馆对整体危机、局部危机、大危机、小危机各有策略,区分对待。2、将图书馆危机反应主体确定为图书馆人,而不单纯是图书馆决策者,有两方面考虑:第一,图书馆危机需要决策者和执行者即所有图书馆人共同应对;第二,在形势十分危急,图书馆危机的决策者不在场或不能立即出场时,普通馆员必须立即承担部分决策和执行的任务。这两方面正反映了图书馆危机管理组织化、制度化、变通化的必要性。图书馆危机是对图书馆系统或子系统造成严重威胁或破坏、需要图书馆人迅速反应的高度震荡状态。

二、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图书馆危机事件不断爆发。2004年9月德国魏玛图书馆的大火毁坏了数以万计的珍本、善本图书; 2002年,纽约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大多数图书馆因为市政府对图书馆预算削减7。5%而准备将服务时间减少到1周5天工作日;罗得岛普罗维斯顿公共图书馆(Providence Public Library)2003年7月因经费问题不得不解雇了21位馆员"⑥。2006年5月24日,出版商务周报讯,英国的图书馆体系一直是英国人骄傲的资本,但时至今日,这个系统却出现了危机,悲观人士甚至预测,公共图书馆将在15-20年内消失;近年来,种族冲突对文化的破坏、恐怖袭击以及战争等给图书馆及其所存储的"社会历史记忆"所带来的损失和危机也令人触目惊心,而处在数字时代范式转变中的图书馆事业又出现了新的危机类型--数字资源的保护问题,例如系统安全、新介质信息的安全、网络安全等。

随着图书馆的各种危机事件的出现,图书馆人也切身体会到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如何加强危机管理教育,树立危机防范意识,构建科学高效的反危机机制,将日益成为图书馆人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

三.图书馆加强危机管理的意义

被誉为"知识殿堂"的图书馆,历来一派高雅、祥和的氛围,所以聚焦图书馆安全,强化危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危机管理是提高公众服务水平,依法治馆的需要

图书馆作为一个为人民群众提供信息和学习的公共场所,加强危机管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就是把加强行业安全管理,提高公众服务水平,将应对突发事件纳入法治的轨道,以建章立制的形式,将图书馆有可能遇到或出现的危机事件告知工作人员和读者,对工作人员和读者进行危机教育,增强群体防范意识、明确工作责任,消除图书馆员与读者在灾害发生时的恐慌心理,提高科学、理智、迅速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

2.加强危机管理是贯彻"以人为本",保护读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

图书馆是本单位或本地区的信息汇集地,是人流高度聚集的公共性、学术场所。各类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到图书馆检索文献、获取信息,开展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与研究。读者来到图书馆,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幽雅、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外,还要对读者负责,包括对读者的人身安全负责,不能让读者在图书馆学习、检索文献、获取信息中受到任何伤害。

我国公民拥有生命健康权,其权利客体为人身最根本的利益,即生命、身体、健康。生命权是指公民维持自己生命延续、不受他人非法剥夺的权利。生命权,可包括生命安全维持权(如当生命出现危险时进行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司法变化权(在生命危险或生命受到损害时,请求司法机关予以救济的权利)和生命利益支配权(权利人处分自己生命的权利)等。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宪法、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等法律的保障。

本着"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宗旨,从珍视读者的生命安全出发,图书馆必须把依法建立危机管理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作为关爱读者、尊重读者生命健康权的重要举措。

3.加强危机管理是加强行业安全管理,保护国家财产的必要方略

图书馆作为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人员流动性大;许多图书馆珍藏了大量的文物和古籍;再加上目前各个图书馆都实行计算机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其用于日常工作与供读者检索、使用的机器,少则几十台,多则几百台。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图书馆就是一座集现代化技术、设备与文献资源为一体的知识宝库,其财产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无论是重大的灾害还是轻微的事故,都会对图书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和反应灵敏的应对措施,是加强行业安全管理,保护国家财产与文献的必要方略。

可以说,危机是对图书馆工作最富挑战性的考验,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策划,能集中地反映每个图书馆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图书馆行业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冲击,遇到的危机也越来越多。因此,要保持图书馆的生命力,就必需实施和加强危机管理。

注释:

①平川:《危机管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②刘卫:"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探索",湖北社会科学,2005(8):39-40.

③(英)罗伯特・希斯,王成译:《危机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第82页。

④张丹:"图书馆危机管理意识及措施",科技创新导报,2009.3:192.

⑤任晶:"图书馆危机管理体系构建研究",2007年中国优秀硕士论文集,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