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图书管理方案范文

图书管理方案精选(九篇)

图书管理方案

第1篇:图书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图书 档案 管理 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12-01

图书资料管理是保证图书档案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是向图书档案管理业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迈进的重要一环。然而,一些图书馆却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对资料档案不闻不问,由于工作带有明显倾向性,致使问题逐步显现,影响了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笔者就这一问题简略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影响图书档案管理的问题和因素

(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不明确

做好图书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对图书资料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够,认为档案资料是档案馆应该负责的事,把图书采购、分类、编目、阅览、外借等各项工作做好可以了;也有的领导认为,开展图书资料档案管理工作,是往自己身上套枷锁。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敷衍了事,完全忽略了档案管理工作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中的作用。由于个别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了干部群众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意识的淡薄,根本没有想到档案资料管理对人类从事科学研究和自身发展的益处。

(二)图书资料档案管理不规范

图书资料档案管理,是保证国家财产完整,促进资料流通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从当前看,各级图书馆都有一整套的管理方法和指导性文件。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有的新书购进来后,不能及时进行分类、登记。有的工作人员在书籍未登记的情况下,私自把书借出去,还有的人在读者还回图书资料后,随意把书丢在一边,未能及时回架等。这足以说明,个别的图书资料档案管理工作距科学化、规范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资金短缺影响了藏书的质量和数量

藏书的数量和质量是依靠足够的资金支撑的,从目前看,个别图书馆还存在资金短缺问题,一些读者需要的大量图书资料不能及时采购。其表现为,个别领导对图书资料能引起足够重视,不舍得花钱,虽然有的资金到位了,用在图书资料上的费用也只是蜻蜓点水,走过程而已。

(四)图书资料管理体制和方法缺乏科学性

目前,在一定数量的图书馆中仍存在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一切以党委书记说了算的情况。由于书记只负责党内业务,对图书档案管理业务根本不精通,业务馆长明知说了不算就不敢说,使其管理才能难以发挥。有的工作人员上班不是扯皮就是玩扑克,特别是有个别图书馆,单位人数不到10人,其中馆长1人,书记1人,副馆长2人,出现领导和职工比例基本各占一半的情况,所以造成机构人浮于事的现象。有的图书馆在档案资料管理上,吸取行政和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管理制度和方法则按职工出勤发放工资等。这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图书馆毕竟是一个知识科研部门,并非企业,所有的管理方法不能硬搬照企业那套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适用到图书档案管理上就体现出不协调,也彰显不出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对图书档案资料疏于管理

每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的一套完整图书管理制度,但实行起来却不严格,特别是图书丢失现象严重。有的管理人员不是把心思用在如何看管好图书上,而是在“钱”上。把罚款箱当做钱匣子,故意不宣传,等待窃者“上钩”。更有些人,近乎把一半以上的时间都用于日常事务工作,很少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研究图书馆管理上,而是用在管人、管钱和会议上,致使管理职能不能正常发挥。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深化改革,加强思想教育

要建立馆长负责制,在工作中实行党政分开,党组织只起监督作用,专门负责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这种方法既行使了馆长的权力,也使党组织的作用得以发挥。另外,还要对领导干部和群众思想观念进行教育,只有抓好干部的思想观念教育,才能促进档案资料工作的稳步发展。要开展专题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思想和业务培训,使干部职工认清管好档案资料的重要意义,调动大家热爱档案资料事业的积极性,把思想真正引导到管好档案资料上来。

(二)加强图书馆调控和责任制管理

在调控中,要协调好图书馆各部门的管理,处理好各部门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强化整体观念,这样才能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保证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模式,把责、权、利结合起来,实行绩效工资,杜绝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三)建立开架阅览规章制度

建立开架阅览规章制度,是科学处理与有效控制建章拿窃问题的关键,必须重视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财产的完整。同时,也要注意图书档案管理的科学性、严肃性与合理性的加强。并从实质上加强群众观点,多听群众意见,使所建制度更贴近群众,服务于群众,使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更加趋于合理化、规范化。

第2篇:图书管理方案范文

一、前言

现在根据统计已有逾三百所高校图书馆应用了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系统包含了采,编,典等共八个模块,采,编,典这三个模块因为它们的流程有连续性与统一性,我们把重点探讨放在对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在多校区图书馆管理采访,编目,典藏方面的实现方案与优缺点。

二、汇文系统对多校区图书馆采编典管理的方案――(总分馆方案)

总分馆方案指的是在总馆进行总的采购前提下,采访设不同订户也就是各个分校,为不同分校区分开采购图书,编目人员进行文献编目工作,典藏工作员需要按照采访不同订户把书籍典藏到各分校。

由于是为各个订户分开进行订购,在对订单草拟的过程之中,采访工作员需要对在征订范围内的书籍逐个进行不同书籍数量的选择。但是问题是在真正的采访过程之中,因为同一所学校的各个分校的开设专业,受教学生的年级不一样,特别在有的学校有三四所分校区的前提下,这种逐条订购的方法不仅出错率大,而且工作量大,在真正实际的工作中并不太使用。

为了达到高效完成工作,且出错率减小的目的,选择各自为不同的订户批量进行自动订购。采访工作员可以在批量订购结束之后能统一的对ABC三个校区的订单内容进行增,删,改,查等。

在不同的ABC三个订户的订购书籍到了总馆之后,采编工作员需要对这些书籍进行验收和编目的工作。可以根据对ABC三个校区的订单内容中的书籍标准号,数量进行审核。在验收时就可以对书籍的具体订户信息有了解。编目工作人员在编目工作时,活用网络编目资源,即网上OPAC,辅助编目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书籍数据质量得到了提高,由汇文文献管理系统带来的数字化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的建设也得到了加快,这对促进书籍资源共享起到一定作用。编目人员还需要熟练掌握和理解汇文系统的机读目录格式编目规则和MARC格式的字段、子字段、标识符、指示符等的各类含义。汇文文献管理系统的不断进步也要求着编目人员具备更好的知识涵养与储备。

因为书籍验收后再编目,过程中已有ABC校区的标记,由此标记可以进入典藏环节,在典藏模块中进行具体操作,在“新书自动分配规则”下设置。最后核对数据,打印清单,将书籍送到ABC区图书馆,典藏工作结束。

总分馆方案的优点是:采访工作员需要按照各个校区的需求订购书籍,由于设不同的订户,各订户经费易控制。对编目工作人员而言,能利用过程中已有ABC校区的标记进行书籍编目,简便快捷又清晰。缺点是总馆采访工作员需将各分校的书籍分开,工作量较大。

三、汇文系统对多校区图书馆采编典管理的方案――(总馆方案)

总馆方案即总馆进行一起合并采购,采访只设一个订户就是总馆,典藏工作员按照各自校区的具体需求把书籍典藏到各个分校内。

采访只设一个订户,多个校区书籍都用该订户订购。在具体的订单草拟时,采访工作员对征订的书籍根据各个校区的需求选择数量为各校区下单。经查重后发订,再验收和编目。编目工作人员需要能够对不同类型或载体的书籍进行编目,建立和维护MARC记录,能够多途径地检索各种类型文献的书目记录。还可以按照具体的需要,灵活设置系统参数。在编目环节结束之后进行典藏。

总馆方案中,有两种典藏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自动典藏规则。因为同所学校各分校的专业,学生年级不一样,规定某类数量的书籍典入某个校区的典藏规则显然不合适。可制定自动典藏规则,不适用于该规则的书籍另外处理。此方案的优点是:自动典藏,方便效率高,但是会出现实际中,手工典藏与自动典藏不一致的问题,造成麻烦。

第二种方法将手工与自动典藏同步进行。此方法工作效率不高,但不易错。总馆方案要求采访,编目,典藏工作时都要遵照各校区的规则,采访工作相对简捷,但经费不易控制,且典藏工作复杂。

四、汇文系统对多校区图书馆采编典管理的方案――(分馆方案)

分馆方案即各分校区各自进行采编典工作。各校区独自拥有自己的采编典部门,在同一服务器前提下用汇文系统各自订该校区所需书籍。

在采访模块中,各个订户选用不同的书商代码,如果选用同一书商代码,则各个订户各自的书籍订购数可能会出现因代号重复而无法导人的大问题,本校区自己制作订单。

当然有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各个订户使用同一服务器的时候,而且选用不同的书商代码分别进行订购,定下的书籍查重较为困难,在批查重中需详细核对订户信息,对重复订购的书籍进行对应的删除操作。

当然书籍的验收,编目也是在各校区独立的完成。在编目中,需将各订户的订购书籍数量数据合并,书籍的番号如果使用的是自动生成的号码,那么各个校区书架上的相同分类书籍的编号会出现不连续的问题,造成了书籍上架的工作很难进行。尽管汇文文献管理系统中的编目模块具有联机联合编目功能,校验查核功能,还具有回溯建库,以及统计的功能,但是在真正工作是还是会有许多的困难和困扰。

多校区的书籍典藏工作与单校区的无差别,利用自动典藏规则,单个处理特殊书籍。该方案的优点是各校区经费方便控制,典藏工作较快,但采访过程中的书籍查重及上架较繁杂,且各个校区要有专人分管采编典工作,人力资源浪费。

第3篇:图书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图书档案;新时期;管理一体化;高校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教育与科技不仅得到了量的飞跃,也得到了质的飞跃,科技化与数字化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模式开始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因此,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也得到了科技化与数字化的发展,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新时期的到来不仅使得人们对于信息量掌握的欲望愈发强烈,使得人们改变了其信息需求方式,还创新了信息存储工作的模式与内容。因此,我国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在这一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应该对其传统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建立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一体化管理工作模式,为高校学生提供更为全面、更为多样的信息服务,丰富并满足高校学生的现代化信息需求。高校图书档案管理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主要工作场所,是高校学生和教师在校园内获得知识与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满足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促进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是高校提高其整体管理工作效率与水平的一大重点。

一、新时期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的意义

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于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高校传统图书档案管理工作逐渐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进而延缓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因此,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不仅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更是推动我国及整体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一)新时期高校图书档案管理

1.高校图书管理定义

高校图书管理是指高校对学校所具有的文献信息、人力资源、资金储备以及其他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控制行为来达到理想管理目标的工作过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能够为全校师生提供十分有效的文献书籍、资料期刊等信息资源,有利于教师提供自身教学素质,优化其教学模式;辅助学生进行论文写作、丰富学识视野以及提升学术涵养等一系列素质培养工作。

2.高校档案管理定义

高校档案管理是指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对学校档案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为高校将档案信息科学、合理应用于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中提供有效、坚实的保障。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完善整体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服务于学生、教师以及社会的工作。

(二)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

一体化指的是企业或是单位对某一项工作实施综合模式的管理,而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则是指高校将图书管理与档案管理之间进行相互融合,对其图书档案管理进行综合统一的管理,促进高校图书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三)新时期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的意义

1.一体化的图书档案管理有助于高校减少人力与资金成本

我国高校对图书与档案的分散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小范围管理方面的有效性,但这种小范围内的有效性管理对于高校整体图书档案管理系统所需的管理要求却是微乎其微。分散管理模式下的图书管理与档案管理在收集、整理信息过程中会产生人力劳动资源、资金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其他资源的浪费现象,使高校损失人力劳动资源与财政投入等管理成本。而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则是将图书管理与档案管理进行融合、统一的管理,相较于图书与档案的分散管理模式来说,一体化的图书档案管理模式在收集文献、资料信息过程中仅用二分之一的人力资源就可以收集相应信息,实现人才资源共同使用,有助于高校缩减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并在处理信息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图书与档案管理的一体化有利于高校规范其图书与档案工作制度,统一图书信息与档案信息的检索模式等工作,促进有效信息的共同开发与使用,为高校节约管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网络信息化促进管理一体化的主要动力,而网络信息技术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因此,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利于其减少图书档案管理的空间管理成本。

2.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科学、有效整合

高校的图书管理与档案管理工作虽然有着不同的工作概念与工作要求,但是这两项管理工作模式都是为了对高校现有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整合与开发,为全校师生与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工作。高校图书管理与档案管理工作都有着共同的工作环节——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保管以及可供利用四个环节,而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与档案管理工作的展开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即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是保障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所以,高校图书档案管理的一体化可以提高信息资源收集与整理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高校图书管理与档案管理工作在工作目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形式上还有许多相似的点,这些相似点在高校执行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帮助高校实现了科学合理、有效的信息资源整合。

3.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有利于信息资源的流通

新时期背景下,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使全世界的信息传递速度变快,因为高校所具有的信息资源十分有限,所以多方合作已经成为信息资源共享、增加信息资源的主要方式,高校以档案管理亦是如此。高校图书档案管理的一体化将分散式管理的图书工作与档案工作进行了有机融合,形成统一管理系统,将分散的图书、档案信息资源都聚集在一起,以便于开发出新型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还加深了信息资源的流通性,因此,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有利于信息资源的流通。

二、新时期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所存在问题

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传统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模式逐渐满足不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高科技电子产品开始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如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为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功能与作用,可以及时将图书档案信息反馈于全校师生,但高校在发展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期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致使管理一体化发展进程缓慢:首先,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于一体化管理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确认识管理一体化的工作概念与工作机制是有效执行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而我国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还在实行的是传统管理工作模式,相关工作人员仍然持有传统管理思维,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管理一体化工作模式认识不够透彻,只考虑当下情况,缺乏资源整合、综合执行管理工作的意识;其次,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欠缺熟练操作计算机技术的技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新时期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要求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备操作计算机技术的能力,而我国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相关管理知识理论,但对于计算机网络这一新兴技术掌握力度尚未熟练,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同时具备专业图书档案管理知识与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能力的工作人员屈指可数,所以我国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较低;最后,高校不重视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我国多数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很少将注意力放在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改革这一方面,更不用说为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发展置办相应硬件设施,因此,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改革意识在高校发展中的极低存在感影响了我国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的发展。

三、新时期高校有效实施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的途径

传统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校图书档案管理的发展需求,只有对传统图书档案管理进行相应创新改革,建立健全管理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才能使我国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共同促进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

(一)正确认识管理一体化概念,加强工作人员创新意识。

正确认识管理一体化概念、改变传统管理思想是高校将图书管理与档案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关键所在,是建设管理一体化机制的基础,因此,高校需充分理解图书管理与档案管理的优势所在,主动反思传统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积极开发出有利于图书管理与档案管理进行有机结合的创新思维,为高校图书档案管理提供思想依据以及创新方案,并将这些思想依据与创新方案观察落实到高校实际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去,以此来保证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的长远性发展。此外,高校还应促进图书管理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进而共同推动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发展。

(二)加强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的硬件设施建设。

新时期发展所带来的新型电子技术与信息网络为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推动着管理一体化的发展。因此,高校应积极引进有利于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发展的硬件设施与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多个管理平台,健全网络平台管理机制,增加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渠道的同时统一管理标准机制,保障图书档案管理的一体化发展。

(三)加强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管理素质与计算机操作能力。

我国高校传统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需具备专业管理知识就可胜任图书档案管理这一工作,而现代化的社会发展则要求图书档案管理人员既要具备高水平的综合管理素质,又要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培训与计算机操作培训,建设一支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图书档案管理队伍,做好实施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的执行者,极力推动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此外,高校在整合图书档案信息资源过程中需注重其配置的科学合理性,在不受任何因素影响前提下提高图书档案资源的可利用效率。新时期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对传统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建立健全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模式,但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创新图书档案管理模式方面的发展尚未成熟,所以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是一项长久而艰难的任务,因此,我国高校应不畏挑战,积极解决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提高现代化图书档案管理的水平与效率,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全面、及时的图书文献资源与档案信息。

参考文献

[1]金娟.信息时代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构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2]孙玉岚.高校图书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1,(19).

第4篇:图书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 图书 情报 档案 管理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1 图书情报档案三者的内在联系研究和分析

1.1 对图书情报档案三者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1)三者具有天然一体性。从本质上来讲,图书、情报和档案三者皆属于文献范畴。这一点从图书情报档案三者的历史发展即可看出。图书情报档案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在三者产生初期,也就是现代文明社会以前,图书档案的管理是一体的,图书馆往往也是档案馆,如我国古代的殷墟甲骨文就是图书与档案一体的实例。在古代,情报活动的信息除了生产生活的信息外,更多是对图书档案的收集,可以说图书档案是情报信息的主要来源。到了现代社会,虽然随着社会化大分工的进一步深入,图书情报档案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分离,但是三者具有天然一体性的同源性决定了三者之间的关联仍十分紧密。

(2)三者具有载体相同性和服务对象相似性。一方面,三者具有载体相同性。作为人类知识信息重要集成的图书、情报和档案,三者在存储载体具有相同性,在存储物质上都是以胶片、纸张、磁带、软盘、光盘等为载体,在存储内容上都是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内容,在记录方式上都是以文字、符号、图象、图形、代码等为手段。另一方面,三者具有服务对象相似性。三者的天然一体性决定了在服务对象上的相似性,三者均是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相应的文献信息服务,都是以一定的服务对象的知识信息需求来确定自身的服务内容,提供个性化服务。

(3)三者具有业务和管理方向一致性。在业务工作流程上,图书、情报和档案在业务结构、业务流程上都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其本质上几乎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图书、情报、档案的相关工作部门总体流程都是遵循着知识信息收集――知识信息加V――知识信息整理――知识信息开发传递的过程。在具体的输入、加工、存储、输出等流程上,均是经过分类、标引、编目、组织目录等环节,并采用检索、借阅、复制等作为基本的信息管理方法。在业务管理上,传统的管理都是手工方式的,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在未来,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将是图书、情报和档案业务管理的主要趋势。

1.2 对图书情报档案三者一体性模式构建的分析

由于图书馆学、档案学、情报学具有天然一体性的内在联系,加之现代社会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情报和档案在知识信息资源中的界限已越发模糊,三种文献管理最终必将再次合流。从知识经济大环境下的图书情报发展来看,以传统图书馆为例,传统的图书馆以全面向知识服务的功能转向,图书馆在图书功能上已承担起不少情报的工作,如,缩微、机检等技术在图书馆中已广泛应用。同时,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广为图书、情报和档案资源的共享交互创造了技术条件,数字化、网络化图书档案情报网络体系已成为现实。因此,在对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的模式构建上,应顺应图书、情报和档案一体化大趋势,以一体性模式构建为核心,对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完善。

2 就如何构建图书情报档案管理新模式的思考

2.1 搭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机构

按照图书情报档案的内在联系,在对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上应目前打破各自为政的管理格局,通过建立统筹图书馆、档案馆和情报机构的统一领导机构,实现对三者文献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通过一体化管理机构,可以搭建起图书情报档案的综合文献资源管理平台,这样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分散的知识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模式,形成新型的一体化知识信息开发利用和服务创新体系,进而实现对图书档案情报等信息资源的充分挖掘利用,实现规模效应,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讲,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可以更好地从整体层面上发挥图书管理、情报管理、档案管理的管理作用,对三者的特殊性进行有效兼顾,并发挥图书情报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知识经济形势下知识用户的整体性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进而为知识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知识信息服务。

2.2 深化图书情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当前,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经济层面的全面推进,图书情报档案的网络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和逐步完善,这些为图书情报档案三者资源平台的构建,资源的共享创造了网络和技术条件。通过一体化管理机构的建立,便可以形成强有力的管理平台,进而可以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方面切入,深入推进图书情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从知识用户的知识需求来讲,图书情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深入推进,能够将图书、情报、档案三种分散的信息资源有机整合,并形成一个系统集成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全面统筹三种信息的资源采集、信息储存、用户服务等,借助于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用户可以全面调用图书、情报、档案三种信息,实现馆际信息资源的互助互利。

2.3 提高图书情报档案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在对图书情报档案的管理上,应从标准化和队伍建设两方面重点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图书情报档案的专业化管理水平,进而促进管理创新,为图书情报档案管理新模式构建提供支撑。在标准化上,应针对一体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整合现有的《文献著录条例》、《档案著录规则》、《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等标准,形成新的统一的管理标准,以便为图书、情报、档案知识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创造良好的管理条件。在队伍建设方面,应该加强对图书情报档案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建设和培养,一方面在高校等相关专业的建设上,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强交叉性、综合性的课目设置,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图书情报档案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从知识经济理论、管理科学、现代信息技术、电脑应用技能、网络管理知识等方面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形成具有一定梯度的,普通人才和高级人才兼顾的管理队伍,突出专家型人才的打造和培养,形成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另外,要加强图书馆界、情报界和档案界之间的工作、学习、学术等交流互动,开拓视野,增进了解和互助提高。

参考文献

[11张丽华,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学科逻辑、历史进程、现实问题与发展路径[J1,重庆图情研究。2010(1).

[2]徐楚椎,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理性思考[J],云南档案,2009(11).

第5篇:图书管理方案范文

一、 新时期全面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一体化的重要性

(一)实现图书馆管理与时俱进的发展。在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当中,档案管理工作都是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按照相关的标准严格地执行图书馆档案的管理,以及文本文献的归类、收藏。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图书馆档案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这无疑增加了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压力。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快速的社会发展,因此,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必须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创新。通过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图书馆的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管理效率,利用微缩、光盘、磁盘等全新的载体形式,方便快捷地完成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记录。通过先进的互联网络技术实现图书馆档案的一体化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管理效率。另外,管理人员借助电脑设备能够对载体当中所储存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的管理,全面降低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还能及时地更新档案管理信息,有效地确保档案管理能够与时俱进地发展。

(二)全面地提升图书馆管理技术水平。通过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完成图书馆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打破传统图书馆管理过程当中的行业、时间、地域的限制,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另外,图书馆档案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构建完善的档案机构,并收录图书馆的馆藏,以及各种各样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地完善图书馆的档案管理体系。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当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完成网络资源的整合,同时还要加强对图书馆信息的搜集和管理,全面加强图书馆档案的有效建设,不断地完善图书馆档案管理体系。在实际的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管理过程当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图书馆的馆藏进行指引、分类操作,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对档案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并设立专门的部门来保存图书馆的档案和图书。

(三)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在传统的分立式图书馆档案管理模式之下,相关人员只能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来完成对图书的管理,读者只能亲自到图书馆选择需要借阅的书籍文献,然后再提供身份凭证才能借阅图书。最后,读者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归还书籍文献,整个过程十分繁琐。由于图书馆的馆藏十分庞大,因此,读者很可能不能在同一系统当中获取到所需的所有书籍,这提升了读者的知识获取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给读者的阅读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在图书馆当中实现档案管理一体化,管理人员只需要在管理系统当中按照相关的要求录入书籍信息,读者就可以通过验证身份登陆到图书馆资源库当中,从而获得相应权限的检索和资料的查阅,大大提升了读者知识获取的效率。

二、全面实现新时期图书馆档案管理一体化的有效措施

(一)引导工作人员转变传统管理思维。想要全面提升图书馆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水平,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地转变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的观念。建立起全新的互惠互利、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全新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管理观念,为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管理过程当中,管理人员需要改变传统的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完成图书馆档案的有效管理。与此同时,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积极地配合档案部门和管理部门的工作,不断地完善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一体化管理。

(二)加强建立图书馆一体化管理制度。在图书馆的档案管理过程当中,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图书馆管理理论,然后再结合实际的管理经验,对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档案管理能力。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还可以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例如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以及其他图书馆的成功管理案例等,然后结合该图书馆的实际管理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一体化管理方案,全面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一体化的适应性和实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定图书馆档案档案管理一体化的过程当中,不能不考虑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而盲目地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案。这样不仅不利于实现图书馆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同管理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图书馆的外部管理环境,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高效可行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一体化制度。

(三)不断加强图书馆档案的宏观管理。在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图书馆的档案一体化管理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市场的发展情况,(下转第86页)(上接第78页)然后确定出一系列适合社会发展的档案管理规范和要求。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全面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图书馆档案的规范管理,从而不断地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一体化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在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设备来完成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过程当中,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图书馆档案和图书的交叉管理。图书馆必须根据实际的管理需求制定出严格的技术标准,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不断地提升图书馆员工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这样图书馆管理人员才能在自己的管理过程当中准确地找出图书管理和档案管理的结合点,不断地提升图书管理和档案管理的交融性和互换性,为实现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管理创造有利的环境。

(四)构建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图书馆可以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完成图书馆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档案管理当中的重要作用。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设计出适合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然后引进先进的硬件设施,不断地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科技化水平。利用先进的设备构建出配合了实体空间和虚拟资源为一体的全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图书馆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图书馆一体化管理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每一个环节的有效管理,不断更新信息共享平台的知识,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高效的档案管理一体化服务。

第6篇:图书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图书档案; 管理; 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图书改革的深入,图书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图书档案工作对新形式下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了解信息的重要来源。目前,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许多弊端,旧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新形势下图书档案的发展需要。

一、我国图书档案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档案管理起源于革命时期,我党和我军为了选拔人才,根据个人的经历和事迹作为选拔干部的条件,逐步建立了以德才智为基础的干部档案管理制度。建国以后,这套制度逐渐完善。图书档案管理包括职工档案管理和图书档案管理。主要的内容包括档案的收集、归档、保管、传递等方面的工作。到了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但是手工操作还处于主要阶段。

到了21世纪,图书档案面临着两个极端:第一个就是人们对于档案资料有种神秘的认识,把它看得非常的重要,比如里面的信息材料就对个人档案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其中有一点偏差,就会对个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第二个极端就是很多图书管理人员对图书档案不关心不重视,处理资料也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弃档族”也大有人在。随着时间的推进,图书原有的一些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于新形式下的发展,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进程。

二、我国图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理解性差,认识达不到一定的高度。目前,许多人认为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它只是保管一类的工作,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认为只要保管好资料即可,只要需要的时候可以查询得到图书资料就可以了。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觉悟性差,忽视了它在图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导致人员、经费等情况没有足够的保障。

(二)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单一落后。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图书都有一套完整而独立的图书档案管理软件,很多中小型单位还是依靠手工编辑和检索来管理的,这种情况就很容易造成档案归档的不及时以及资料遗漏,造成资料收集的不完整。

(三)多头管理影响图书档案的完整性。由于图书在多个单位流动,致使图书档案的多头管理跟不上图书移动的节奏,这样就容易造成记录收集的不完整,图书档案管理的信息未随着图书的流动而跟进记录,影响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进程。造成了管理工作的遗漏,比如“丢档”“断档”等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图书档案管理的完整性。

(四)管理档案工作的人员紧张。我国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有着专业性、机密性等特点。需要专人去保管,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图书管理人员编制不够充足,对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也不是太重视,很少培养专业人员去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认为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地培养专业人才,只需要利用兼职人员去看管这些资料就可以了,大多数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还停留在原始、粗放的工作层面、即“你送我装”“你借我调”,毫无一丝技术含量可言。即使购买了图书档案管理软件,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没有充分地发挥大数据知识的应用,致使档案管理工作仍处于初始阶段。

(五)档案管理传递方式不规范。目前我国图书档案管理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问题,比如传递问题尤为严重。图书在传递的时候,图书档案资料并没有随着流入新的图书或工作单位。调动图书档案,不填转递单、不经过密封就让人自己拿走,就很容易造成资料的丢失、篡改。而且跟进记录工作存在缺失,常常出现“档在人不在”“人在档不在”等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三、我国图书档案管理的建设与对策

(一)健全图书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化统一管理。图书档案是图书真实信息的主要来源。关乎图书的信息的完整性,目前我国图书档案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比如档案遗失、篡改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去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统一的管理。严格把关材料的归档、保管、传递,并制定明确的原则、基本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二)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实行专业化管理。培养专业高效的技术人才,提高档案人员的工作素质和业务素质等等。及时更新传统观念,做好材料的归档、保存、传递等工作,确定基本的工作流程、工作原则和注意事项,实行高效、专业化的管理

(三)加强图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大多数图书仍旧实行的是手工操作和检索作业,没有充分地利用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所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录入图书的基本信息,做到实时更新。并对档案信息进行维护和更新。不断地提高图书档案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档案管理的快捷性。

(四)积极调研、献计献策、合作共享。 图书档案工作者要深入一线进行调研,了解人们对档案信息的要求,有目的地从档案材料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开展编研工作,编制多种检索工具,为科研、领导决策提供主动服务。同时,了解和研究档案利用的各种反馈信息,加强管理,提高档案利用率。打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界限,加强与各级图书馆的信息联系,互通档案信息,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逐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赵小兰.浅析图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J].管理学研究,2011.

[2]黄雅君.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分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14,13(1).

第7篇:图书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档案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41(2016)03-0021-04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档案载体由传统纸质转变为先数字后纸质的载体产生形式,因此需要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应用。档案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具有附加价值的新档案,产生“二次归档”问题,如何保证数字档案的原始性,如何对档案“二次归档”,如何解决档案保密与档案利用的矛盾,是档案管理领域需要探索的方向。数字档案研究有别于传统纸质档案等偏向保存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确保档案原始性和如何管理利用档案。数字档案无须过多考虑存放问题,而需考虑分级保密和存档价值问题。在新的时代潮流面前,针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混乱的现状,本文提出高校图书馆数字档案共享模式,试图在高校图书馆特定领域挖掘数字档案管理的新需求,使数字档案的管理和利用能够保障和推动高校图书馆发展。

1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研究现状

1.1 档案知识管理研究薄弱

档案学研究已由档案记录的保存演进至档案记录的管理[1],这与计算机、网络、数字存储等高科技技术普及有关。但档案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在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上仍存在着差距。在定量方面主要表现为文献整体数量不足,期刊的集中程度不高,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得到资助的基金比较少;在定性方面,档案学知识管理研究的关键词和主题不如图书馆学丰富,没有将知识管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扩展[2]。这种差距与档案工作“重藏轻用”的特点和档案学整体发展落后于图书馆学有关,档案学应加强对知识管理研究的重视。作为图书馆学与档案学的交叉领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仍然停留在纸质档案回溯数字化、图书档案管理融合一体化阶段。档案管理要适应信息化时展需求,应吸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理论和方法,通过知识管理应用技术,实现“信息”向“知识”演变。

1.2 档案管理手段单一

现有的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手段以档案数字化、图书档案管理融合一体化为主,缺少档案演变为“知识”的形式及手段。对档案“信息”的评价、鉴定等行为仅限于档案管理人员个人对制度化管理的理解,而由此造成对档案留存价值评估处于封闭状态下的经验行为、制度行为。而制度和个人经验有时未能及时跟上科技发展的变化。当单个档案的部分缺失,档案管理人员时常以档案不全或该部分未达到留存价值等理由推诿,查阅档案用户很少就档案缺失部分提出严谨的异议。

1.3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服务理念缺失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设施的普及阶段已基本结束,目前正朝着质量提升的阶段前进[3],然而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服务理念局限于被动式查阅。高校图书馆侧重于党务、人事、设备、基建、财务等方面行文格式公事化的档案归档保存,其目的是有需求时提供查阅。此类服务方式属于档案学最原始的基本的查阅功能。现有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在读者档案、新馆建设档案、人事档案、图书馆历史档案等方面都有涉及,但都没有提出“知识”化的服务概念。在一体化中进程中,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数字网站必须能够快速地接收、分析、处理新的信息,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及时地传递给需要它的读者[4]。这类着重网络化的服务形式,忽视了服务的理念――“知识管理”主动式服务,此管理状态形成的原因是档案管理服务理念与信息化环境脱节造成服务理念缺失。

随着网络信息化蓬勃发展,国家图书馆“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开创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新局面,强调为图书馆界提供主动服务理念。高校图书馆档案服务理念应着重在主动服务、合作共赢、引领业务、开放资源等方面进行深化。建立档案管理主动服务理念,形成有效的共享机制,能够加强馆内各部门粘连性、加强校内职能部门之间的粘连性、强化馆际之间交流学习的粘连性。通过从档案管理演变成档案的知识管理,使得图书馆档案为图书馆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储备及共享平台。

2 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共享模式策略

档案学应扩大原有的研究领域,借鉴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信息组织研究方式,来满足新技术环境下人们对档案利用方式变革的需求[5]。高校可以利用档案信息化共享模式建立档案共享平台,通过平台实现档案价值评估,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构建档案管理平台以馆内共享为主,可推广到校内学科研究服务领域和馆际之间交流服务领域(见图1)。

2.1 高校图书馆档案馆内共享模式

图书馆档案馆内共享基于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是结合图书馆绩效管理,推动业务技术共享为核心的共享模式。馆内档案的共享内容包括:馆内各业务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年度总结报告等量化数据,馆内不同业务侧重点的服务质量评价,馆员素质培训实践效果,设备采购选择参数等。通过共享模式加强全馆馆员的参与度,利用共享档案价值评估,进行有效的量化工作服务质量评定,形成完善的服务档案群。通过年度档案的比较分析,使业务侧重调整有据可依,馆员业务培训流程有章可循,创新服务的效果有表可查,馆员轮岗交接材料也能以档案形式保留。

2.2 高校图书馆档案校内共享模式

高校图书馆档案校内共享模式策略是以科学数据服务[6]、学科服务、读者特殊服务为指向的引导型共享模式。利用共享平台让校内师生读者充分了解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内容及服务效果,以达到宣传、凝聚关联读者群体的目的。对高校新开专业,院系拆分或合并等行为进行档案存档,根据相关教学需求通过档案共享模式跟进图书资源配置,使得行政角度自上而下的执行转变为自下而上的主动配合。

2.3 高校图书馆档案馆际共享模式

图书馆档案馆际共享模式策略是以打破高校图书馆间“贫富差距”,构建海量分布式档案资源库群、统一的档案知识型管理平台,实现图书馆馆际间合作共赢的泛合作型共享模式。档案馆际共享模式能有效地进行业务部门档案交流、创新服务档案的价值评估和图书馆学术交流。共享策略的目的是节约馆际合作交流成本,提供馆际合作成功案例,使区域的发展不平衡具体方面得以量化表现,采取“跟随战略”使落后的高校图书馆发展有所借鉴。特别是针对高校图书馆的评估要求可以有依据地适度调整,针对高效益低成本创新特色服务能迅速推广,针对高效价值的服务体系由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投入从而缩小地域性差距。

3 高校图书馆档案实现信息化共享的措施要求

3.1 档案信息化共享的硬件设施要求

档案共享硬件设施要求数据库分布式管理存储、有集中安全的异地备份。档案虽然提供查阅功能,但并不是所有范畴的档案都可以完成公开。分布管理存储使数字档案具有地域性的存放地点,可以有效地保护档案安全性,有效防范系统维护人员登录档案存储设备服务器,有效地保护档案共享范围。利用异地加密的备份手段,可以规避突况下档案存储数据库遭受灾难性打击,加快重建修复进度,确保档案管理系统可靠运行。

3.2 档案信息化共享的技术平台要求

本着节约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出发,利用开源系统如Dspace等为基础平台,对档案管理平台进行配置和二次开发。技术平台重点是优化检索方式,简化档案录入提交的步骤,达到易录优检的效果。通过爬虫技术提取有效的关键词,组合档案录入时设置的主题词进行爬虫检索。以明晰的(档案前期的)需求分析进行相关检索,使检索结果以完整的连续存档显示。当存档部分内容有等级限制时,可通过用户级别进行隐性显示,以方便用户知晓并提出查考申请,经核准后,单独进行档案传递推送。

3.3 档案信息化共享的标准化要求

文档、音频、图片的档案存储相对于目前存储设备容量不构成负担,如何完整记录保存才是关键之所在,因此,档案信息化过程中需要执行标准化规范。真实地实时记录档案,并对档案进行跟踪记录,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以方便档案的查考。引入“标准化”可以通过平台设计来量化档案录入的元数据量。“标准化”过程是通过实践让“标准”不停修正的过程,并通过平台管理应用强制执行的过程。在档案分类、分级和鉴定等量化过程需要平台以“标准化”的规范,在界面上设定简单可视符合思维逻辑判定的布局。

3.4 档案信息化共享对建档馆员的素质要求

馆员参与档案信息化建档的过程主要是把档案信息知识化的过程。规范培训内容及流程,加强归档工作的日常化、分类的规范化,适度放宽分布式参与程度,使馆员在归档交流中以常态化进行建档管理。特别在档案保密分级制度和对档案完整性的概念理解上,对完整的档案进行合理拆分提交,并对拆分各部分进行分级保护,达到档案内容分级保护的效果。馆员参与档案的建档、管理及评价有利于馆员自身业务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档案价值的传递推广。建档共享过程也是馆员相互学习促进的过程,达到相互共赢的目的。

3.5 数字档案原始性的存储技术要求

确保数字档案的原始性是档案管理最为核心的保护技术之一。解决的办法是依赖开放性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权限功能,在数字档案在归档后,让系统定时对数字档案进行写权限的提升,禁止用户对数字档案进行修改增删操作。通过分布式存储技术,使存储与系统平台物理存放分离,并限定存储服务器的Root用户只能在存储服务器上登录,杜绝Root权限人员通过网络远程操作对档案进行修改增删。当需要对档案进行修改增删操作时,应视为档案进行“二次归档”的相关活动,应保留记录体现数字档案原始性。

4 通过信息化共享构建高校图书馆档案价值体系

明确档案管理的价值体系是执行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共享理念前提。便利的获取方式,档案真实有效,数据原始且具有连续性,突显档案利用价值,并通过价值观来确定服务观。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阶段,倾向追求读者服务为主的服务价值而忽视自身发展服务价值,目前应考虑图书馆自身发展需要,使馆员素质及图书馆自身能够稳定均衡发展,再进行下轮创新服务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档案价值可从权威、考核及监督三个方面构建价值体系。

4.1 通过网络分布式数据库管理构建权威价值体系

高校图书馆档案分布式数据元收集的完整性体现档案考查核心价值。从归档的严谨角度,收集元数据不可修改只能追加,体现档案原始性的同时,也继承了档案文件的记录性,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理念。通过丰富原始性数据积累为档案研究利用提供数据挖掘的条件。来源正统的权威性价值档案,让研究分析起点上建立在成功因子之上,使分布式数据档案管理得以进入良性发展。

4.2 通过网络信息化环境构建考核价值体系

高校图书馆业务档案有效记录图书馆服务质量和馆员工作成绩并进行量化管理,并作为绩效考核、高校教学评估图书馆考核的统计数据来源、新服务立项和院系专业改革等跟踪考核。在网络信息化的环境下,构建全面的参与评价考核机制,全面参与有利于考核价值的合理性和客观性,让考核价值体系在依托档案管理下公正地产生合理激励效果,考核价值体系也有利于指导档案归案细节。在档案管理和考核相互作用下,使档案管理制度及规范章程“标准化”,为“标准化”的可复制性创造条件。

4.3 通过网络信息化公开构建监督价值体系

高校图书馆档案共享平台有效监管高校图书馆投资、设备选购、新馆建设等发展项目。利用档案管理建立资金投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监督机制,有利于图书馆集思广益、少犯错误和节能减排规避浪费。以自下而上的修正执行监督,能有效制约权力垄断格局,推进民主参与的进程。在图书馆改革修正的道路上,起到保驾护航的监管。明晰的档案管理的监督价值体系,让图书馆在有序合理、与时俱进的惯性下高速高效地发展。

5 结 语

利用分布式管理存储方式,隐性扩大档案管理队伍;利用评价鉴定功能,引入考核机制;利用共享服务特性,加强监督,优化硬件设备和人力资源配置,创建泛合作模式,从而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在信息化潮流中良性发展。档案管理作为档案学的实践活动中的一部分,如果孤立研究很难在应用方面有所发展。高校信息化环境优越,高校档案馆与图书馆为同级并列单位,使高校图书馆的档案应用可以在小范围试验出更多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推进档案学在信息化管理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宋艳辉,杨思洛.国际视野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信息可视化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4(6):1―13.

[2]冷 雪.近十年我国档案学与图书馆学领域知识管理研究的计量分析[J].档案学研究,2013(6):9―14.

[3]吴汉华.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设施建设现状的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22):81―86,71.

[4]楼白宇.公共图书馆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数字网站的实践效应[J].兰台世界,2013(11):99―100.

[5]刘家真.论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的交叉融合[J].图书情报知识,2001(2):13―16.

[6]刘 霞.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初探――武汉大学图书馆案例分析[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3(6):33―38.

第8篇:图书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档案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1 医院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不够

在我院相当多人对档案管理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不重视、不注重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提高。只是一些快退休人员、无专业人员管理,更无高校图书管理的高级专业人员,认为档案管理就是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医院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医疗、教学、科研不出问题就行了,所以无适应现在的管理需求,只想以医疗为主即可。

1.2 主题不明确

按主题进行部分设置,我们缺乏对的采集、整合、传播,突出信息咨询服务都不够,没有按图书档案的分类、编目、存档、归类等工作,应提升管理效能。按主题进行图书馆组织创新,实质是充分发挥专家型馆员的学科“领头羊”作用,同时也迎合了教学图书馆各项业务之间相应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1.3 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现有的图书管理人员不仅缺乏专业的图书档案管理知道和工作经验,而且层次也普遍较低,到图书档案馆工作只是暂时的,把之当作工作发展的跳板或是临时“栖息”地,一旦有更适合自己发展环境和迁升机会则会另寻高枝;有的管理人员享受着管理员的待遇而不参与管理工作,这种严重的消级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团支书档案管理专业团队的纯洁和稳定,更不可能为医院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4 管理不到位

在医院,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专职档案员负责图书馆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医院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放人档案盒,没有及时整理归档,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

二是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

三是少数医院没有专用档案室,档案无法集中管理,缺乏保护措施,不利于档案的管理。

1.5 利用不充分

图书馆是医院配职单位,图书馆的工作会产生的大量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为领导决策、业务工作和科研的重要资料。充分利用已收集的档案资料,对图书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档案管理意识落后,许多医院的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基本上都属于重藏轻用,造成了图书馆档案资源的浪费。

2 改进医院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指定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并提高其素质

医院一方面要指定有责任心、能吃苦的同志专职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质量。

2.2 配备先进的软硬件设施设备

硬件是提高医院档案水平的基础,也是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把档案设施建设列入医院基本建设的总体规划,配置足够的档案库房,按需配置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在软件方面,应安装档案管理软件,把档案录人计算机,建立电子档案,极大地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中存储、处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能力,以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2.3 科学分类

科学分类就是按照档案部门的要求,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按部门、内容等,分成不同类别。

一是党群类。包括上级文件、院内文件、规章制度等。

二是业务类。包括各业务部门的报表、科研项目、各类活动等。

三是人事类。包括职称晋升、科研、考勤、考核、职工培训及进修情况等。图书馆的档案收集通过科学分类,便于系统地查找利用。

2.4 电子归档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现代档案管理的基础,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2.5 提高服务水平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个漫长的从观念到技术再到实际应用的过程,是医院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在医院的横向比较过程中,除了医疗护理科研,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也是医院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的整体实力是非常重要的做好医院图书馆档案工作,对于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医院的医疗、护理、教学和科研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三甲医院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郭国庆主编.市场营销学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学民.拓展图书馆工作读者服务的新钡域(图书馆论坛).2000(2).

第9篇:图书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档案;文件资料;管理;利用

Abstract: the article on strengthening the library files and documents material management, the importance of working content and management, us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the library; File; File material; Management; use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档案及文件资料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法律上和行政上的效能,它们因自身具有凭证价值而被保存,在实际利用中,作为辨别事非的原始证据,它们不可或缺。而图书馆工作离不开有关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的咨询参谋作用。在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决策某方面重大问题、搞好总结等工作中,常需要查找参阅有关图书馆的档案及文件资料,而有时由于这方面工作管理不规范,致使急需的材料找不全,严重影响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加强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研究,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作用,适应当前图书馆创新发展,优化图书馆工作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对加强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重要意义,工作内容及管理方法进行了论述。

二、加强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重要意义

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工作相对还不是很被大家重视,目前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实践和经验相对较少。图书馆工作要不断改革,提出有效的创新发展措施,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规范化水平。要实现其目标,就不可能离开档案及文件资料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此方面的管理水平直接反映整个图书馆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因为在制定图书馆工作计划,图书、期刊采购征订计划,实现网络系统管理、电子图书期刊借阅制度、馆员队伍建设以及搞好某方面工作的总结等等,需要经常参照同行的有关做法等资料,为图书馆评估、决策某项事情和工作做重要的参考依据。笔者认为,图书馆本身每年积累的重要工作资料更十分珍贵,图书馆工作可以通过这些资料看到以往工作的成绩和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新形势发展和任务提出改进措施,制定新的工作方案和有关规章制度,切实可行地搞好图书馆工作。因此,对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的科学有序管理,充分发挥它的重要性及作用,对提高整个图书馆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实际作用。

三、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内容

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面较广泛,而且性质、类别、层次较为复杂,但彼此又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统一体,都在为完成图书馆工作任务发挥重要的咨询作用。应该根据图书馆工作的内容要求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确定图书馆文件及档案资料管理的具体内容。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方针政策方面的文件和有关图书管理工作的文件材料。如:关于专业技术职评聘的有关规定及图书馆工作暂行规定,图书馆评估标准。

(2)上级或兄弟单位发的各种来函文件、有关各学会学术研讨、交流的会议通知及交流的有关资料。包括省内外各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前景、群体工作总结、经验汇编、图书馆学术论文报告会的论文等。这些对于沟通兄弟图书馆工作信息,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完善改进提高本单位的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文件及档案资料管理的重要内容。

(3)图书馆本身制定的一系列的计划、规划、规章制度是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最基本的内容。它应包括:首先是图书馆的总体规划和近期计划,检查评估要求,以及馆员业务进修和研讨活动等有关规定;其次是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有关规定,例如:职务晋升考评要求,岗位责任制的规定等等;再次就是图书情报、期刊及设备器材征订预购函件的归档,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对沟通信息、掌握学术动态、图书动态及设备器材的发展趋势,销售行情,避免时间和经费的浪费有着重要的作用。

(4)本单位制发的有关图书管理工作的文件材料;本单位图书馆发展概况、馆藏图书目录;图书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每年度购进的图书目录;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和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形成的重要实物资料(包括各种奖励证书及奖牌等)。

(5)本部门自己制订和下发的通知要求及有关信息资料等。

上述几点是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对完善改进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有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

四、加强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的管理措施

(1)要及时制定有关图书馆文件档案资料的具体管理规定和措施。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的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图书馆应建立健全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将各工作环节中所形成、积累的各种文件材料收集齐全。为了便于档案及文件资料的管理,必须制订了一系列有关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建立了全引目录、分类目录、总目录、移交清单、借阅登记等制度。工作人员按照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要求,认真做了档案及文件资料防火、防光、防潮、防霉、防盗、防高温、防有害气体侵蚀和防止机械磨损的八防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更好地为图书馆工作和国家文化建设服务。

(2)健全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并安排有事业心强、熟悉档案资料管理业务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来做此项工作。随着管理者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意识的增强,全馆人员都会进一步重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工作,关注档案及文件资料的收集和利用,档案作用亦因此而得以发挥。反之,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意识薄弱,不了解档案及文件资料的用处,即使有档案及文件资料也不知道使用,势必影响档案及文件资料作用的发挥。

(3)管理人员要优选本图书馆文件及资料的存档内容。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下述原则:首先选择中央、省市下发的有关文件,因为层次超高文件相对越少,而且是越重要;其次是选择和我们图书馆工作管理最为密切的文件资料;再次是要选择近期的内容;最后就是根据文件资料的历史价值、发挥作用的时间,不断更新、取舍或按要求向有关部门进行移交部分档案及文件资料。

(4)要按文档资料发放单位的层次、按图书馆各项工作的任务和性质分类、编号、立卷、归档。如:中央、省、市的文件层次不同,要分开。有关图书馆工作、群体管理工作、业务研究工作、职称评定的文件及评估材料都要有条理地分类、归档。

(5)要创造必要的文档管理条件,也就是要有文档管理室及坚固可靠的文档管理卷柜,特别对保密文件同、材料要重要妥善保管。

(6)要有严格的文档资料管理借阅制度,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要发挥文档管理人员的职权作用,在听取群体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文档管理借阅制度。决不能因为出借手续不健全或借阅者不负责任而造成某些档案及文件资料特别是重要资料的遗失及损坏。此外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意识,处理好与图书馆本身工作的关系,图书馆管理工作繁多,容易忽视对文件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积累,时间一长,对立卷工作带来困难。尤其当前图书馆工作不断向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发展。信息的交流、办公自动化的提高及资源共享的实现,更离不开各种档案资料及文件的支撑。实践证明,只有重视图书馆文件档案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处理好图书馆正常工作与档案管理的矛盾,及时积累素材,节约时间,存档有序,才能使图书馆管理工作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要注意到应该遵循的宗旨就是充分发挥文档资料的作用,能使这些死的文件及档案资料变成活的财富,充分发挥它的参谋咨询作用。方便大家查阅及使用,要提高文件及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率,为搞好图书馆全面工作服务。

五、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的利用

加强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利用,只有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图书馆和其他各项工作服务,图书馆档案才富有生命力。笔者认为,图书馆档案的利用工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第一,配合领导决策,及时准确地提供档案信息,迅速为领导提供必要的服务。这样,领导决策和制订计划及总结工作时就有了可靠的参考和依据。图书馆工作活动的不断开展,一方面使其档案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在满足领导利用档案需求方面,也有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这无疑会大大促进图书馆工作的有序运转和正常运行。第二,配合馆内各项工作,积极提供档案资料,要做到检索便捷、传输快捷,为图书馆工作打开新局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完整的图书馆档案资料,也为图书馆争创荣誉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六、结束语

总之,随着科学的发展及进程,图书馆文件及档案资料的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突出,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我们应按照国家档案法的规定和要求,把更多的新内容充实归档,确保档案质量和齐全;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和探索,积累经验,充分发挥其文件和档案资料的效益,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马莲娜.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几点思考[J].档案与建设,2004(55):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