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讨(3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讨(3篇)

第一篇: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

摘要:作为中国共产党宝贵的文化财富,红色文化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拓宽红色文化教育途径,完善红色文化教育网络平台,把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既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也是国家对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和红色文化相结合,切实落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1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风雨中洗礼的优秀品格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红色文化渗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向往、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对时代精神的创造和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共产党宝贵的文化财富,红色文化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成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1.1红色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党的十八大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讲话强调理想信念,可以说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树立了精神航标。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科学信念是大学生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关键,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的颠覆和渗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思潮涌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一些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地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而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其思想易受影响和波动,甚或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孕育的红色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元素,其中,红色基因作为红色文化的内核与精髓,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四个自信”的源头活水。党中央多次强调,要继承发扬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能使大学生增强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以及文化的自信,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1.2红色文化是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是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实践证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抓住了、抓好了,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放松了、丢弃了,就会迷失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红色文化是我党领导人民进行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铸造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统称,凝聚了大量革命先烈和社会主义开拓者建设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情怀、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终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其集政治资源、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精神资源于一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更多优质资源,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从我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历史当中吸取养分,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以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载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红色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优秀人格品质,以情、史、理交融的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3红色文化为思想道德教育注入丰富营养剂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

红色文化资源是新时期促进大学生德育成长的有效载体,其承载、传导的文化因素符合高校德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和内容,且浸润在大学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人生理想树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影响,红色文化是一个伟大时代及其精神的丰碑,它所展现的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跨越时空的正能量。那些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历史人物,那些气势恢宏、彪炳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内涵、丰富的人文价值和深刻的教育功能。其蕴含的思想道德价值,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注入丰富营养剂。品读一本红色典籍,聆听一场红色报告,高唱一首红色歌曲,寻访一处红色圣地,观看一场红色影像,上演一幕红色话剧,举办一次红色征文,进行一回红色竞赛,全方位浸润红色文化。这种变说教、灌输式教育为体验、感受式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承载和传递光荣革命传统,传承先进革命精神及优良民族品质,培育实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时候都能给人以信心、勇气和力量。

2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键环节探赜

近年来,高校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未充分实现,在教育探索中出现了一些误区。比如,重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对实效性关注不够;注重知识传递,对价值观的引导不够;注重一点带面,受教育者参与度不够;注重传统的教育形式,对新媒体在宣传教育中的作用重视不够等。这些误区会消解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识形态特质。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探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键环节尤为重要。

2.1挖掘红色资源,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

当前,受西化思潮的渗透,思潮沉渣泛起,加之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影响,一些大学生过分的追求物质、崇拜功利、放纵欲望、贬黜崇高,对党史、国史一知半解,对“历史思维”和“哲学思维”普遍缺席,对红色文化的认同难以达到一致的理解。笔者以为,强化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获得感和认同感,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的关键点。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革命历史是红色文化的源头活水。通过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帮助大学生感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苦难和辉煌,加深大学生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使大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理论上和实践上接受红色文化。在教育实践中,一是创新中国革命历史系统教育,二是加强红色文化的理论教育,三是重视包括主旋律电影、主旋律歌曲等在内的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宣传教育。知“史”而达理。结合大学生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开设有关中国革命史教育内容的课程,编写阐释红色人物先进事迹、红色精神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的宣传教育读本等,通晓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锻造信仰认同、增强理论认同、汇聚价值认同、营造情感认同,坚定“四个自信”,进而激励大学生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开创明天的智慧与辉煌。

2.2创新教育形式,拓宽红色文化教育途径

(1)让红色文化进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强化阵地意识。使红色文化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并列入教学计划避免随意性和娱乐化。在讲授教材理论时,适当引入生动形象的案例,精选主旋律电影或者专题纪录片或红色歌曲等影像资料适时播放,用这些事例配合教材的理论和知识讲授,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和生动解读。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材知识和理论的掌握,取得较好的实效。(2)注重节点教育,举办红色文化专题讲座,提升教育效果。精彩纷呈、感人至深的红色文化专题讲座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既理论联系实际,又结合历史和当前,有利于扩大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校可在节日、纪念日,以及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节点教育,聘请校内外专家和老革命对学生开设红色文化专题讲座或选修课,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引导、感化学生,使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入耳入脑入心。(3)运用实践教学,传承红色基因,巩固和深化教育成果。红色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绝佳教材,在实践教学方面,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内涵、巩固和深化红色文化教育成果意义重大。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以思政课教学内容为契合点,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活动”“缅怀革命先烈PPT大赛”“诗词朗诵比赛”“勿忘历史圆梦中华图片展”“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红色文化专题讲座等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发挥高校群团、学生红色社团的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如开辟校园红色专栏、举办红色文化研讨会、红色文化艺术节、策划红色歌曲竞赛、红色知识竞答等,把校园文化打造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高校也可与属地有关单位共建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赴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把课堂理论知识与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加强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让红色文化成为不变的基因融合在大学生血液中。

2.3占领网络高地,完善红色文化教育网络平台

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当今在校的“95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获取信息途径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互联网和手机等移动端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交流的重要渠道,大学生获取的信息也呈现出海量与碎片化、去中心化与多中心化的特点。面对网络这块新生地带,各种势力都在抢占网络阵地。巨量信息的涌现和各种价值观的融合消解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理解和认同。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红色文化要充分的实现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建立红色网站、完善红色文化教育网络平台是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抢占文化高地的重要抓手。为此,一是利用网络强大的传播力量推动红色思想、红色精神、红色基因的发展,让红色精神在高校的各个网站上占领高地,唱响主旋律。二是建立红色网上党校与红色文化学习交流平台。通过红色网上党校和学习交流平台,定期党课内容、党课学习资料、形势与政策,在线互动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达到学员共同成长进步的目的。三是创立红色微信、红色微博等网络平台。在这些红色网络平台上设立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红色精神宣传栏目,更新红色影像资料、红色图片资料等,供大学生阅读与学习。就红色文化开展互动交流,分享心得,使大学生接受到更多红色文化知识与信息,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让红色文化润物细无声般入脑入心。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红色文化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明确加强和改进工作的聚焦点、着力点,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勇气和信心,积极探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键环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严冰.治国理政中的历史思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11-14(001).

[3]刘克,黎绍富.红色文化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有效载体———以井冈山红色文化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

[4]潘旭涛.谈信仰信念[N].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6-07[OL]

[5]丁凤云.红色文化: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N].光明日报,2013-11-09.

作者:姚萍 张晓林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探究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理论探究与实践探索,是对党和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的具体呼应,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现状,高校需要从以优化顶层设计促建“大思政”格局、构建各教育载体充分运用的全方位育人机制、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这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现状;对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及“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1]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这从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新要求。同时也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建设过程离不开对协同育人机制的理论探究与实践探索。面对新时代、新时期、新场域出现的新问题,高校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深度挖掘各类课程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能,切实加强所有教师的育人理念和育人责任,努力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各育人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互相协作、补齐短板,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而真正形成“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

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性

1.维护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需要。当前,我国高校在党中央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的总体局面较为良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是维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还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发挥着立德树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肩负着研究传承马克思主义,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它具体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全员覆盖,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和熏陶,同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深刻阐述与悉心讲解,使他们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上,“就是要紧紧围绕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选题策划,加强资源整合,组织集体攻关,推出更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就是要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位置、获取自信,在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中体现价值、赢得尊重,逐步增强研究的感召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就是要坚持立足中国、以我为主,围绕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目标,不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话语体系”[3]。但是,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社会面临着剧烈的转型,各种社会矛盾叠加,社会利益冲突有加剧的趋势,群体性事件增多,利益格局调整阻力加大,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时刻面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冲击和侵蚀。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紧密,一些西方国家企图用文化交流的“糖衣炮弹”对我国进行“颜色革命”,各种“反马”“反社”声音此起彼伏。除此之外,网络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产生了新变化。因此,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各高校应该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深度挖掘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全面协同各方面各学科育人力量,基层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该积极探索协同理论和协同实践,形成共同抵御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合力,共同旗帜鲜明地捍卫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共同抵御西方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积极维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2.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的伟大事业,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可以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其育人效果是否能够达到,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否能够提高。与此同时,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主体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其他专业课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很少或是根本没有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过程中,这就出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将协同育人机制融入高校中,使各教育主体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同向同行,这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3.致力于满足当代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需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这一重要论述,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阐明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在本质上是对青年修德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既体现了党对青年一代的一贯要求,又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指导性。因此,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将德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更要将立德树人的目标摆在培育大学生的首要地位,时刻铭记提出的“德是首要、是方向”[5]的理念,并将这一思想贯穿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真正渗透到大学生的心里,使大学生既乐于求知、勤奋好学,又有社会责任感,能够修好公德、私德,使其在习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现状分析

新时期,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的纵深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素养整体有所提升;另一方面,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理念的认同性不断加强。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现实问题,不容忽视。1.协同育人机制在校级层面的整体设计不足。新时期,如何将协同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融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内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实现良性互动,形成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的局面,并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值得高校领导层重点关注的内容。高校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往往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具体任务,这就使得各部门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很难自发地达成默契并形成补齐短板、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良性运行机制。经调研,一些学校虽然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理念,试图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但机制在具体的运行中取得的效果甚微。还有一些学校虽然确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师参与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但往往只是一个空架子,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缺乏人力、物力、财力和完善的制度支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要求无法落到实处。因此,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高校领导层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以协同育人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理念为指导,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切实可行的顶层设计。2.高校缺乏协同育人机制的教育资源整合机制。通过对一些高校内部协同育人机制在实践方面的了解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各学院辅导员、各专业班主任、心理健康咨询师等相关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校学工部(学生工作处)、宣传部、校团委等德育工作部门之间缺乏协同育人机制的教育资源整合,没有积极构建起一个多层级的协同育人体系。他们往往只从自己部门或自己工作内容的角度开展工作,较少考虑相互协调与配合,没有形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没有共同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如有一些高校职能部门把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德育工作直接下发给各学院辅导员,这加重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使辅导员在辅导精力上受限,无法面向所有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性。可以说,无论是高校内部、高校外部,还是高校之间,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教育资源要么被忽视,较少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要么出现“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运行效果便大打折扣。3.缺乏协同育人机制的外部支持保障。通过调研发现,缺乏协同育人机制的外部支持保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投入到用于支持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经费总量不足。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专项经费,但是在一些西部高校和非985、211院校里,其经费在数量上相对低于用在高校各学科教学和管理的经费。此外,这些专项经费也主要用于给学生发放补助、奖励以及改善教职工待遇方面,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科研和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有些高校在制订相关规章制度时存在不够严谨的问题,存在应付差事、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的情况。因此,这些规章制度本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就值得深究。还有一些高校制订规章制度的可行性不高。在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时,对于情况的估计过于乐观或是盲目自信,以至于制订出的条文不仅在可行性方面大打折扣,还使很多本应顺利开展的工作产生许多问题,也就根本谈不上教育的效果。

三、新形势下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对策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教育的系统性、长期性和科学性决定了高校教育具有其他教育领域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要不断整合高校内部的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能纳入其中,努力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和协同育人模式,整体推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与发展。1.以优化顶层设计促建“大思政”格局。高校党委要重在落实主体责任,从宏观层面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把学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建设作为当前高校提升内涵建设和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的各要素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增强育人合力,提高育人实效。高校的工作主要围绕教学、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展开,这三个部分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与任务。虽然,教书育人的理念得到了大部分学校的重视,但是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体现得并不明显。因此,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来整合高校内部的各种教育资源,将协同育人理念融入其中,深入挖掘管理和服务领域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结合起来,建立全员育人机制,使各部门发挥各自的长处,实现优势互补。特别是在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方面多下工夫。第一,为专业课教师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定期开展培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育人目标等深入到每一位专业课教师的心中,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传授给专业课教师,使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双赢”。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结成对子”,通过一对一地帮扶与交流,帮助专业课教师制订既适用于各自专业教学,又能够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教学大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给予密切的关注和适时的引导,帮助专业课教师解决学生心理、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第三,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升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道德。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如开展道德建设演讲、征文比赛;通过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介宣传教师中生动可信的师德模范人物,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还可以聘请专家为教师上道德预警课,扭转教师只教书不育人、道德失范、表率作用不强等问题。2.着力构建各教育载体充分运用的全方位育人机制。高校要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载体,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机制。第一,高校要充分利用传统载体和现代载体,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有谈话谈心、开会讨论以及理论教育这几项。现代载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造出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载体,主要包括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等。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将传统载体和现代载体充分利用起来,发挥二者的不同优势与特点,并通过整合运用不同的载体,增强教育的广泛性和渗透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第二,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综合运用多种载体。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主体需要考虑被教育者的情况,不能采用同一种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因人而异,重视个性化特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载体。如理工科学生普遍不喜欢只面对着枯燥的文字和各种条例学习,传统的理论教育载体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那么,高校教育者就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大家喜闻乐见的传媒载体和活动载体,充分发挥这两种载体的优势和特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总之,无论是传统载体还是现代载体中的各种载体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具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将这些载体组合和搭配起来,综合运用多种载体,实现载体间的优势互补和有机衔接。3.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主要应从物质保障和队伍保障两方面来完善。第一,完善协同育人物质保障机制。在经费方面,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求配以相应的资金保障,要保障各部门有能够开展正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资金,还要积极争取地方和专项资金拨款以及社会捐赠,以此来开展更多更有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网站投入方面,通过建立专门的教育网站,设立红色文化宣传网页,创建相关的多媒体客户端,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要投入专业的计算机网页设计人员及网页维护费用。在场地保障方面,高校要设立专门的心理疏导和谈心教室,教室中的装修风格及物品陈设要营造轻松温馨的氛围;还可开设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书籍阅读室,配以丰富的期刊杂志和书报资源,并定期组织学生来这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活动,安排学生在阅览室里进行理论学习,充实专业知识。第二,完善协同育人队伍保障。高校在队伍选拔上,要严格把握用人观,采取公开招聘、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拔优秀人才;在推进队伍结构优化上,要努力建设并形成一批“老、中、青”相结合、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队伍,要站稳立场,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忠诚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6]。另外,高校要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培训,使其提升自身思想理论水平,并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通过岗前培训深化教育者的理论认识、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其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经验和管理技巧传授给刚入职的教师。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培训。一些教师在入职后,免不了会产生思想松懈,或是理论水平跟不上发展要求的现象,这就需要对这些教师开展培训。在培训中,把最前沿的学科理论、教学技能和教育经验等传授给各位教师,使其开拓新观念、形成新思维。学校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和职务晋级的时候,要将教师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的努力与成果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这有利于增强教育者的主动性,增强其自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总之,“协同育人”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协同育人理念本身所蕴含的协作、互动、协调和资源整合意蕴,对于解决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中出现的单一内部资源难实现突破创新,以及“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协同发力、协同推进等问题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助推作用。因此,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过程中,都应努力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探究并完善下去,致力于促建“大思政”格局,真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2]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9.

[3]冯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四个着力点[J].教学与研究,2017,(1).

作者:张青 张波 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三篇:网红文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

【内容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对网红的看法和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出发,在河北省十所高校展开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同时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由浅入深,层层剖析,综合各方面社会因素分析网红出现与发展的相关背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统计和分析,总结问卷中的具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和合理化建议,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网红文化;大学生;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研究背景

当代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新媒体迅猛崛起,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无疑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网络电视、数字报刊、手机广播等新媒体随着潮流融入人们的生活。2017年2月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集中于20~29岁群体,占全网民数的30.3%,其中以大学生为主。截至2016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较2016年6月增长了1932万人。由此可见,网红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力军,就业观、价值观等方面受到了网红的影响。

二、“网红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分析

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作为主要调研对象。被调查者来自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大学、河北金融学院等高校,学生修读专业涵盖文、理、艺、师、医、农、工等。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1份,被调查者的性别分布均匀,基本符合高校在校生比例。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河北省高校学生的网络使用率基本饱和,并且与智能手机的使用率基本相同,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对“上网浏览内容”(多选题)的调查中显示,大学生上网浏览的内容集中于“社交网站的新鲜事”、“给别人的回复或别人给我的回复”、“娱乐资讯”和“社会新闻”四方面。娱乐、社交、社会资讯是大学生上网浏览内容的重头戏。

(一)大学生关注的网红类型分析

女生中“十分了解并且时时关注其发展动态”的学生比例略高于男生。绝大多数大学生了解并且关注网红动态,对“网红文化”有一定的认识,这就难免会在行为处事方面受到网红的影响。所以,“网红文化”的影响在高校之中广泛存在,进一步证实了本次调查进行的意义和价值。最受欢迎的网红类型分别是“娱乐搞笑段子类”、“游戏主播类”、“护肤美妆、服饰类”,所占比例分别为45.53%、31.19%、28.48%。可见大学生关注网红的类型以“休闲娱乐”为主,其次关注“公益宣传类”的大学生占23.28%,说明大学生在浏览网红节目时会关注正能量内容,这点可以作为规范网络环境以及传播正能量的切入点。35.76%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受到网红的高颜值、独特的性格、亲和力的吸引,大学生对网红的关注点集中于“颜值”、“新奇”、“搞怪”几个方面,三项比例相加为71.31%,这与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相吻合,表现出大学生群体看待问题过多的关注“表面文章”的弊端,受网红多才多艺、博学多识吸引的学生比例合计为20.17%,可见大学生对网红表象的关注远高于对内涵的关注。

(二)大学生用于网红消费方面的支出

网红给大学生“造成了额外的消费支出”,54.47%的学生表示“大约每月花费在网红身上都有消费”,其中500元以上消费金额的大学生比例为1.88%,这部分学生在网红支出方面缺乏理性,8.52%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在100~500元,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理性消费,高额的网络消费给大学生这个“纯消费”群体造成了经济压力和生活负担。89.6%的大学生在网红身上的月消费额能够控制在100元以内,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在网络消费方面有自己的原则和计划,不会给自己的正常生活带来太大负担,这就给引导大学生合理进行网络消费降低了难度。大学生在网红方面的支出中,“对主播进行打赏”所占比例最大,为40.54%。其次是“购买生活用品”的支出,这部分支出的实用性很强,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有24.12%的大学生表示会“购买网红推荐的不需要的产品”这部分消费支出是不必要的。但是大学生中“购买奢侈品”的比例很少,为8.52%,说明大学生群体在大额消费方面有一定的自制力。对比男生、女生的消费支出,可见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各方面的消费程度排序相同。其中女生在“购买生活用品”、“购买网红推荐的不需要的产品”方面的比例略高于男生,这点符合女生更加注重生活细节和易冲动购物、盲目购物的特点,而男生在“购买奢侈品”和“对主播进行打赏”方面的支出大于女生。

(三)大学生对网红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

43.24%的大学生表示对网红推荐的产品(包括食物、健身方式、化妆品、游戏、服饰)满意,50.10%的大学生表示一般满意,所以被调查者对于网红推荐的产品的满意程度不高,表明网红推荐的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有必要提高,规范网红行为和产品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79.4%的大学生表示“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文化的多元化”。大学生群体具有先进的文化知识,能够代表未来的社会主流思想和风气,大学生的选择往往就是将来社会的选择。如此,规范网络环境和网红个人行为也成了将来社会的重要议题。那么大学生希望将来的网红向哪个方向发展呢?其中比例最高的为“传播社会正能量”、“讲授知识”和“健身养生分享”,比例分别为79.42%、46.36%、38.25%,说明大学生对将来网红的发展有很高的期望。其中比例最低的为“商品销售”,可见现阶段网红进行的销售行为不尽如人意,使得消费者在将来不希望网红在销售方面进一步发展,这项调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消费者对于网红行为的喜好和评价。

三、“网红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红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扩宽了大学生的视野,给他们提供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渠道;拓宽了交际范围,便于大学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了课余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调试功能。但是,“网红文化”的信息引导难免使大学生陷入道德价值评判的误区;在看直播上花费太多时间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并且造成额外的消费支出;在“网红脸”风靡的情况下难免影响大学生自己的审美主见;网红可以获得“打赏收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观,网红的一夜成名颠覆了传统思想中通过艰苦奋斗才能获得成功的观念,却迎合了当下浮躁、追求功利的社会状态,容易使本身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又渴望迅速成功、急于证明自我的大学生看到迈向成功的幻象。

四、针对“网红文化”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社会因势利导,完善管理制度,发挥监督作用;宣传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聚焦社会热点,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媒体监督力度,净化网络环境。学校顺势而为,恰当利用网红的正面影响,正确解读和宣扬“网红正能量”,在高校范围内加大对正能量网红的关注量;利用网络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主动探索网络教育功能,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动态,探究有利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策略;增加经费投入,保障各项活动开展。学生应势而动,理性看待网红,增强辨识能力;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溺其中;加强自我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扩大人际交往,走出虚拟世界。

【参考文献】

[1]胡德平.大学生“网红”现象分析与教育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7,4:77~82

[2]敖鹏.网红为什么这样红?———基于网红现象的解读和思考[J].当代传播,2016,4:40~44.

作者:张圣莹 崔洁 柴琪 康欣华 王燕梅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