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智慧工程范文

智慧工程全文(5篇)

智慧工程

第1篇:智慧工程范文

关键词:智慧工地;工程管理;安全管理

目前,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暴露了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存在短板,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当前施工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优化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往往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是建筑施工整体程序中极为重要的程序之一。如果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那么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有可能大幅上升。因此,在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对现场进行综合性的优化管理,是建筑管理者需要进行探讨的问题。目前,智慧化管理模式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智慧工地的概念,在前些年就已经提出。目前,物联网大数据以及5G等新技术得到了充分发展,智慧化管理理念也得到了普及。智慧工地系统能够对整体建筑物的工地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变革,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大幅度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工作人员应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积极应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

1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1.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相对淡薄

就整体建筑施工的行业特点而言,建筑现场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大部分企业在施工过程当中会招聘农民工来进行相应的施工,因此,施工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安全知识学习能力较低。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虽然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但是教育过程过于模式化,教育内容过于陈旧,教育方式过于简单;并且三级安全教育工作,无法结合施工特点进行授课,教学案例缺乏针对性,加上施工人员无法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1.2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管理由于其自身特点,对现场的综合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以及相应的管理技能都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想要细化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同时还需要解决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问题。目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存在专业技能水平不高以及素质较低等问题,无法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在制订安全管理方案的过程中,方案的制订与执行均存在较为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如何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目前建筑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建筑企业如果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将会有效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2智慧工地系统的概念

智慧工地系统构建于高度信息化的基础之上,属于具有高度创新性的信息手段。智慧工地系统能够使施工技术在发展中具备更加智能化的特点,能够对各项资源信息进行有效的共享,并且相关的共享具有高度的实时性,能够以更加科学化的方式进行决策与分析。在工作中,智慧工地系统能够实现互联互通,能够让管理人员全方位地感知信息,能够优化工作流程。在构建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智慧工地系统能够整合施工现场的各种信息,能够详细地分析人力资源、设备使用、材料使用以及施工各环节等关键性因素,并能应用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智能设备等信息化手段,将施工过程进行融合,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并且使施工现场的施工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开展各类施工时,智慧工地系统能够有效优化施工技术手段,提高施工管理的综合效率,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另外,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智慧工地系统还能够提高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通过分析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情况可知,智慧工地在信息化构建过程中尚待普及——监督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无法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从而使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大幅度提升。因此,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将BIM、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融合,应用创新性技术,构建智慧工地模式。有效使用视频传感器以及环境信息收集传感器等设备,能够实时监控作业情况以及施工人员的实际施工现状,并将各类数据传输至智慧工地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3智慧工地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

3.1能够对机器设备进行更加智慧化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就安全管理而言,管理人员需要对塔吊升降机等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管理人员在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时,往往无法实时监控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因此,管理中会存在一些安全漏洞。而应用智慧工地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机械及施工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例如,管理人员在塔吊上安装安全倾角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以及旋转传感器,能够有效收集塔吊的工作信息,并根据塔吊的实时状态,判断塔吊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超载问题;能够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充分分析设备是否存在各类故障,而如果设备存在问题,则相关的系统能够帮助设备进行自动降挡减速,并且以光感报警与断电等方式来确保设备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

3.2能够开展更加生动的安全教育培训

在应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能够应用VR等新技术。VR等新技术在应用中具有高度的沉浸性,能够进行动态化的安全体验式教育。举例来说,在应用智慧工地系统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实际模拟的方式来模拟火灾事故、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场景,还可以通过现场虚拟体验的方式来展示各类事故发生的严重后果,同时展示各类事故发生时的处理方法,以此来调动施工人员参与安全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这种方式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自我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使教育工作得到不断优化。

3.3能够使智慧工地劳务管理更加高效准确

应用智慧工地系统,能够提高工地劳务管理的完善性,进一步提高劳务实名制管理的高效性,顺利完成工地的实名制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在进行劳务实名制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将相关的实名制管理系统与门禁安全控制、人脸识别、数字信号模拟、生物识别等技术进行有效融合,采集技术上人员的身份,有效管理进场人员和出场人员,并且全方位地记录人员的出入信息。另外,应用劳务实名制系统,管理人员能够详细统计施工人员的考勤、现场施工人员进出施工区域的次数,并能确定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中的具体方位,从而在开展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效率及高安全管理水平。

3.4能够使安全巡检更加高速快捷

在管理工作中,智慧工地安全巡检系统(见图1)能够构建大量的安全隐患清单及危险源数据库。同时以此为基础,相应的现场施工人员能够有效地识别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各类危险源,管理人员能够重点监控各类危险源,排查与消除安全隐患,有效管理危大工程,有效地检查工程现场,做好整改与复查等工作,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应用智慧工地安全巡检系统,能够实时上传检查信息,以便项目管理人员实时查看施工现场情况,并能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自动生成当前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所有的业务表单;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参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以此来对施工现场所有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环境情况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基于智慧工地系统的综合管控方式,不仅大幅降低了各种事故的发生概率,还大幅度提高了安全巡检精度以及巡检效率。

4智慧工地应用于安全管理的具体方式

4.1对需求进行有效分析

管理人员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综合性地分析智慧工地系统的使用情况,并合理地设置安全系统管理员以及项目经理等对象,以及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每日的安全检查、日常维护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等工作进行细化。管理人员在应用智慧工地的过程中,需要综合性地分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需求,明确智慧工地的目标,大幅度地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控,减少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概率,并在施工现场进行更加智慧化以及安全化的管理。管理人员在具体构建智慧工地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分析隐患处理要求,对智能动态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分析可视化展示的内容,从多个角度对系统进行有效完善。

4.2对结构框架进行详细分析

根据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需求,管理人员需要应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建立数据采集处理与应用相结合的、优质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在开展数据采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前端传感器和视频监控技术、二维码识别技术等感应设备和感应技术,来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应用局域网、外部网的综合框架,在构建外部网络服务器的数据过程中,转换相应的数据格式,并且将转换后的数据传输到数据服务器中。管理人员在管理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应用计算机以及相应的安全类软件来进行综合性的安全管理。

4.3对系统组件进行有效设计

管理人员在应用智慧工地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安全管理领域的实际需求,构建机械设备、员工、安全巡查与安全效益四大系统应用板块。在构建机械设备管理模块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实时更新大型机械的参数、保养情况与使用人员的各项信息。在构建员工管理模块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详细记录员工的各项信息。在构建安全巡查管理模块与安全效益管理模块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评估现场人员的行为、施工环境以及设备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并且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记录,从而确保该系统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发挥作用。

5结语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技术的发展使智慧工地在实际施工中得到实现,并且智慧工地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与主要发展趋势。应用智慧工地系统来进行安全管理,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中的安全教育培训效率低、实名制管理较为粗放等问题,同时能够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更加智慧化的管理。因此,管理人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提高工地管理的有效性,相关研究人员与实际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分析和研究智慧工地的应用模式,并且在实际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普及智慧工地模式,以此来保证我国施工行业顺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崔志诚,马胜.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工地[J].电子技术应用,2021,47(2):33-35+40.

[2]高宏伟.智慧工地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21,47(12):185-187.

第2篇:智慧工程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智慧工地

如何强化建筑工程进度质量控制、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效控制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规范施工现场人员的管控、杜绝各种违章操作降、低事故发生频率,需要建筑业与时俱进,通过智慧工地的建设来实现建筑工程现代化管理。智慧工地立足于互联网和建筑大数据,以智慧工地云平台为核心,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相关核心资源,实现联网及跨区域监管,在监控中心即可对下属所有地面工程现场集中检査统一管理,以可控化、数据化和可视化的职能系统对项目管理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时监管。这不仅对安全文明施工意义重大,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方式变革、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1智慧工地建设的重要性

传统建筑工程普遍存在施工单位及政府监管部门监督管理难的问题,例如:施工进度如何,很难全方位掌控;人员信息收集困难,现场人员不可控;施工现场监管困难,安全管理难度大;工程资料众多,备案查找困难。对比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来说,通过智慧工地建设,将信息管理平台、信息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建筑、施工机械、人员穿戴设备、场地关口等当中,以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可视化智能化管理,来保障施工现场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更安全更高效,对施工进度、人员信息、现场监管、资料管理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智慧工地建设不仅让建筑工程施工环境管理更加安全可靠,还能让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流程达到更高标准,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提高政府监管部门与施工企业之间的沟通效率,为项目进度的有序推进提供依据,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持续健康发展[1]。

2智慧工地建设研究

2.1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智慧工地建设涉及劳务用工管理、施工现场监管、施工环境监测、特种设备及重要场所监控、工程资料管理等诸多环节,基于互联网和建筑大数据,通过智慧工地云平台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整合相关核心资源,实现联网及跨区域监管,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提高施工政府监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通过建立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将施工工地的各类管理进行集成管理,主要有五个子系统,分别为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现场智能监控系统、安全文明施工监测系统、机械设备及危险源监测系统与工程资料管理系统,各系统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一是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系统,主要解决施工劳务人员管理困难的难题。二是施工现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解决施工现场实时全面监管难度大和职能部门与建筑工地距离较远管理困难的难题。三是安全文明“六个百分百”监测系统,主要解决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监测不到位的难题。四是机械设备及危险源监测系统,24h监测危险部位,保证施工安全。五是工程项目资料信息系统,实现工程资料全程信息化可追溯管理[2]。

2.2智慧工地建设信息采集

智慧工地建设涉及劳务考勤、设备管理、施工现场监控、施工环境监测、工程资料等诸多环节,通过各类信息的采集汇总分析,实现整个施工现场信息的无缝衔接和动态贯通,提升施工现场信息感知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与进度管控能力。采集的主要信息包括:1)项目的基础信息。包括参建各方主体及资质,项目管理人员及相应证书,项目基本情况,工程质量安全报检情况等;2)工程质量管理信息资料。包括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施工试验检测资料、施工记录、质量验收记录等;3)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应急救援、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等基本管理资料,基坑工程、脚手架工程、起重机械、模板支撑体系、临时用电、安全防护、带班记录和安全日志等安全管理资料;4)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数据信息。

2.3智慧工地建设现场管理

智慧工地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BIM等技术,通过这些新兴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施工过程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推进施工过程安全治理与预防,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提升施工过程的智慧化与数字化水平。现场主要管理应用于:1)实名制管理系统“智慧应用”。有效应用于项目人员管理,主要用于现场施工人员的进出信息登记、日常考勤以及标准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情况监督,配合施工现场门禁闸机系统,通过人员通道刷卡人脸识别实名制智能门禁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品佩戴检测设备,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对于视频监控中的人员安全帽佩戴情况进行识别,实时保障工地人员安全;2)视频监控“智慧应用”。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有效应用于项目施工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智慧工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管理人员可通过智慧工地信息系统云平台电脑端或手机端远程监督项目施工过程人员作业安全管理及现场安全文明施工,24h全方位监测作业安全管理及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自动识别人、机、物的不安全因素,提示管理人员及时解决;3)安全文明“六个百分百”监测系统。通过安装扬尘监控智能设备将现场扬尘信息数据实时与智慧工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并通过系统云平台来自动控制可移动除尘雾炮机等设备对施工现场扬尘进行治理,此套系统可有效应用于项目文明施工管理,保证地面工程施工现场达到安全文明施工“六个百分百”;4)起重机械智能识别“智慧应用”。通过安装施工起重机驾驶员身份识别智能设备及塔吊监控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施工设备管理,塔吊安全运行进行实时监控,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智慧工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3]。

3智慧工地建设优势

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远程在线监管。通过智慧工地建设实现工地项目的全域感知,实时可视,安全可控,解决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因工程与施工单位距离远,安全监控不到位的问题。对比传统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来说,智慧工地建设不仅让建筑工程管理更加信息化智能化,而且还可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实现全面监管,在人员管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避免各类监管人员过多的给施工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达到建筑工程施工全方位动态感知。通过智慧工地建设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施工项目管理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动态感知,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建设动态,提供决策依据,辅助决策,通过智能动态防范体系,弥补了传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疏漏,使工作人员之间的衔接配合就会更加顺畅,在节省工作时间的同时,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施工安全质量。便于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可追溯管理。通过智慧工地建设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集劳务、安全、质量、进度、设备、物料、环境与能耗等多种数据一体,信息全面,便于追溯,使建筑工程管理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全面监管施工质量,维护信息通道,节省工作时间,促进工作效率。智慧工地建设现在已经成为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安装在施工现场的各类监控设备,还有更全面的智能监控防范体系,较好的弥补了传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疏漏,避免了在监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缺陷,对人员以及机械设备还有现场施工环境以及材料,针对性地进行全方位管理,有效防范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让规范管理优势得到全面体现。

4结语

随着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改变传统管理方式,实现工程管理模式变革,使建筑施工现场更加智慧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们通过智慧工地建设研究发现,建筑工程智慧工地的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建筑工程工地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能及时有效掌握现场施工情况,及时作出部署,保障施工现场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从而提高安全文明管理水平,节约管理成本,加快施工进度,以带来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今后的施工项目中必将全面普及,做到全项目覆盖。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智慧工地会借助更多的技术来解决施工现场的管理问题,同时将通过各种先进技术手段进一步与项目管理进行融合和交互,将获得的各类信息与现场管理进行集成,以大数据的充分挖掘和共享为基础,提高企业的科学分析和决策能力。智慧工地的建设管理,决定了一个施工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品质,智慧工地的发展离不开智慧技术的推动,这对施工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及企业知名度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龙.智慧工地研究[J].大科技,2019(04):264-265.

[2]杨磊.智慧工地解决方案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9(07):52-54.

第3篇:智慧工程范文

【关键词】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巡检;机械设备管理

1引言

建筑工程具有明显的生产规模大宗性与生产场所固定性的特点,且大部分工作都发生在施工现场,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受自然环境、工人素质、社会环境的影响,管理难度大,安全管理更是行业一直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艺流程纷繁复杂,安全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更是施工企业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智慧工地的出现,可以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2智慧工地概述

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技术,针对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一套使人员、设备、材料等管理工作互联互通、相互协调、智能管控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工程施工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充分体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的一种新的建筑理念[1]。目前智慧工地在我国的发展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正在快速发展。智慧工地的应用正逐步渗透到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断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不断向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变。

3项目安全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1工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教育效果差由于行业的特点,建筑施工现场工人的流动性很大,有的企业和项目部大量招收农民工,然而往往农名工对施工安全知识比较缺乏,即使采取了三级安全教育措施,可是教育内容过于陈旧、简单,缺乏针对性,对工人的安全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2]。

3.2工地现场人员组成复杂,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

施工现场工人工种种类多,施工队伍多,包括钢筋工、混凝土工、砌筑工、木工、电工、油漆工、水暖工、架子工、机械工以及辅(杂)工等,传统的手段早已适应不了现在的管理需求。施工队伍人员交替频繁,流动性大,再加上一些工地现场未进行封闭管理,常有闲杂人员随意进出,给工程现场安全埋下了隐患。工人考勤缺乏电子记录,工资核算与支付证据链不清,劳资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对工程建设中的人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施工机械安全事故频发,人员伤亡事故损失大

施工升降机、塔吊等事故高发危险源监控难度大,单靠人力进行巡检排查,工作效率低,而且难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化监督管理,容易出现监管漏洞,进而留下安全隐患。施工机械事故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施工机械进行高质量的管理非常重要。

4智慧工地在安全管理中的优势

4.1安全体验教育生动有效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利用VR技术所具备的高度沉浸感、现实感的特点,将施工现场无法真实模拟的安全事故后果引入虚拟现实中,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伤害、触电伤害和火灾伤害等场景,让工人在虚拟场景中体会各种安全隐患及其带来的伤害后果,在其心灵上产生触动,引起体验者心灵深处对安全工作的重视,起到安全培训深入人心的效果[3]。同时,引入工程项目BIM模型和质量样板模型,通过VR真实展示优势,让使用者身临其境,了解工程和施工安全要求。这些生动的安全体验教育,使工人的体验更加直接、更加真切,教育效果当然更加有效。

4.2智慧工地劳务实名制管理高效准确

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门禁安全控制技术、数字信号模拟、人脸识别、生物识别等技术,实现对进出现场人员身份证信息采集、进出人员控制、人员出入信息记录存储、施工人员考勤管理、人员进出数据统计和分析、实名制数据信息集中查询等功能,对项目人员的出勤状态、实时位置、工资发放情况等内容进行准确掌握,极大地提高对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效率和精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3机械设备管理安全智能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点部位主要是塔吊和施工升降机的监管。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中的塔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可通过在塔吊上安全各种传感器,如回转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倾角传感器、高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幅度传感器,以及各种控制模块,实现自动采集每吊重量并通过显示屏供塔吊司机查看。系统可智能判断塔机的起重量和起重力矩,在塔吊运行过程中遇到超载情况时系统自动进行声光预警,并切断上升方向的电源,通过自动控制降档减速和降档停止逐步实现减速,可有效保证塔吊的操作安全。群塔作业时,防碰撞监控设备对塔吊的作业状态,如转角、半径、塔高等进行实时监控,塔吊智能识别碰撞危险区域,大臂进入碰撞危险区域,系统即开始声光预警,距离越近,报警越急,及时提醒塔吊司机停止危险方向的操作。智慧工地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可对施工升降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平台,让施工升降机安全管理人员远程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同时系统可实现上下限位状态监测,内外门监测、整机载重超限监测、楼层呼叫、楼层显示功能、分时段超载限制功能,高度限制、防坠安全器在位监测等监控模块,全方位保护施工升降机运行安全[2]。塔吊和施工升降机都可以通过智慧工地管理系统预置机械操作人员信息,现场智能比对,实现专人专机操作,防止现场非法人员操控施工升降机和塔吊,保障机械安全。机械实施运行数据将通过“黑匣子”功能进行记录,以便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

4.4安全巡检快捷高效

智慧工地安全巡检系统,通过建立大量的安全隐患清单、危大工程数据库、危险源数据库,以此为基础,现场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现场进行危险源的辨识与监控、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危大工程的识别与管控等工作,实现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整改、复查等工作的循环流转,并将检查信息实时上传系统,供公司及项目管理人员随时查看,并且可以自动生成业务表单,支持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对施工生产中的人、机、物、环境的行为与状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通过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的方式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极大地提高了安全巡检效率和精度。

5结语

智慧工地作为近几年建筑行业普遍关注的新理念,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尤其在安全管理方面,智慧工地解决了传统管理过程中的低效、粗放的问题,运用当下先进的互联网技术、BIM技术、VR技术、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可实现生动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智能的机械设备管理、高效快捷的安全巡检,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不断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变。智慧工地不仅使项目现场管理更加高效智能,更是为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所有项目的统筹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庄琳.面向智慧工地的塔机安全管理大数据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10):131-133.

[2]李智轩,杨必江,何明生,叶龙.“智慧工地”理念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城市住宅,2019,26(11):175-176.

第4篇:智慧工程范文

一、智慧交通的现状

我国智慧交通自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而主要研究的城市是我们国家的几个重点城市,像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围绕着现如今的交通问题,以及我们如今面临的城市智能化问题等地进行的,在80年代往后,我们就开始注重于研究如何优化现如今的道路交通,并且能够做到交通信号的实时反馈和车辆动态识别。而到了90年代,我们国家就开始着手建造交通控制中心以及交通指挥中心这两个系统,以此来提升整个城市的最终交通效果,保证城市的交通出行正常运行。随着我们现如今的社会不断发展,以往的传统交通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如今的需求,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我们国家的交通出行安全性以及城市间的流通通畅性,那么我们就需要借助于这几年崛起的互联网技术。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我们国家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等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而这些就是我们能够增强交通管理系统的技术。也正是因为这些技术,我们所说的智慧交通系统诞生了。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的智慧交通系统也逐渐的提升,不仅仅能够更好地方便车辆的出行,同时还能够保证我们国家的道路通畅,不会发生堵车等现象。

二、智慧交通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1.市政工程覆盖面广因为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市政工程也在逐渐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市政工程所覆盖的面积是十分庞大的,可以说是绝大多数的地区都属于市政工程,而这也就使得智慧交通系统在应用的时候能够更好地提升一个城市的发展速度,所以智慧交通在市政工程中应用时具有更多的好处,在竞争中也就更有优势。

2.实施道路智慧化的可行性强因为现如今的我国发展速度过快,这就使得我们国家的车辆出行的次数更多,而大量的车流量就很有可能导致一个城市主要干道的拥堵,从而造成大量的堵塞情况,使得车辆大量停滞,不仅仅损失了时间同时还在浪费公众资源。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尽可能减少道路堵塞的交通系统来保证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而智慧交通系统就具备这种能力,不仅仅能够更好地进行车流量的控制,同时还能够尽可能地减少车辆的拥堵情况。通过精准计算,和大数据的对比,从而制定出最好的车辆行驶路线,提升我们国家的道路应用效率。

三、现阶段智慧交通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现阶段我国智慧交通建设现状,主要从交通违法行为检测、交通事件监测、交通环境监测、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诱导信息等手段,来提升交通运输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1.更好地监控系统当智慧交通系统上线之后,我们第一个能够感受到的应用效果就是对车辆的监控效果,以往的监控视频不仅仅很难捕捉高速运动的车辆,而且还需要一部分的专业人员在监控面前进行辅助分析,而智慧交通系统就能够避免这个问题,他不仅仅具有着大数据对比功能,同时还能够捕捉高速运动的车辆车牌,这些功能对于警察的断案,以及治安监控调控都是十分有利的。电子警察设备从300万像素到700万像素,再到新推出的900万像素,从能监控1车道到能监控4车道,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道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普及有效提升了车辆驾乘人员、行人文明出行的自律性,车辆违法行为下降,提升了道路使用效率。

2.建设道路交通流量、交通态势分析系统、交通诱导系统因为智慧交通系统具有很好的计算功能,这就使得在智慧交通进行车辆监控的时候,它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因为大量车流量而导致的拥堵,能够为每一个司机设计最合适路线的同时,还保证了道路的最大车流量,可以说是对公众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升的同时,还方便了居民的出行。

3.智能公交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另一个巨大的用处就是对公交车的作用,智能公交系统一直都是我们国家所研究的重点对象,其中所使用到的技术有GPS全球定位技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等,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保证公交车在行驶的时候被实时监控,从而方便民众在等车的时候更详细地得知现如今的公交车已经到达了什么位置,从而更好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可以说是对公众资源和个人资源的最大利用。与此同时,还能够进行公交车的调控以及管理,大大减少了公交车公司的工作量。更好地发挥公共交通管理者和公交设备的潜力,确保公交车辆的合理分布,提高公交运营效率,为公交使用者提供较完善的公交出行信息服务。

4.建设城市停车诱导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还能够建立城市停车诱导系统,现在我们国家对于车辆的停放问题十分重视,为了避免车辆在路边乱停乱放而导致道路堵塞,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系统来对车辆的停放位置进行管理,而智能交通系统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将路边停车的资源以及非路边停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进行有序的管理,提升我们国家路边停车位的应用,保证我们国家的道路通畅性。而同时,智慧交通系统还能够对驾驶员提供停车位置,并且进行车辆的管理,保证各个车辆的停车位置,提升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车辆行驶而出现的大量尾气,以及道路拥堵问题。

5.建设车联网系统因为智慧交通系统还具有互联网的技术,所以在互联网方面,智慧交通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我们国家的车辆控制,不仅仅能够利用大数据来进行车辆的管理,同时还能够保证车联网的正常使用。可以通过技术的提升,来提出多个车联网的解决方案,提升中国市场的竞争效果,达到促进国家的国力发展。

四、智慧交通的未来发展

智能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是未来智慧交通的重点。智能车路协同将无线通信、传感器和智能计算等前沿技术应用于车辆及道路基础设施。道路基础设施最主要的是要实现交通工具和道路的连接、信息交互。人工智能和路侧边缘计算是支撑智慧交通应用落地的关键技术。

五、道路智慧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市政部门分别管理城市交通系统、应急系统和汽车自动驾驶系统,要把很多的系统都集中到道路硬件设施上面,需要决绝权责的问题。哪个部门负责管理,哪一个系统需要进行严格、准确的划分,在道路硬件设施的装备上面需要进行科学的讨论和协调。道路路灯的灯杆也是需要进行智慧化设计的,把路灯杆设置成即插即用类型,我们将会迎合智慧交通系统的设计,改变传统的路灯,并将新的路灯与智慧交通系统进行连接,将路灯中的信息进行详细的管理,并且建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提升我们对于道路路灯的控制能力,当路灯需要进行转接的时候,我们需要在设计的时候就留下相应的通信后门以及接口,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进行路灯的管理,节省我们国家的资源并且提升公众资源的利用率。

六、结语

第5篇:智慧工程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

智慧化水利工程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新型产物,通过信息技术融入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中,除了提升对水患的防御之外,还能通过智能化水利工程改善水资源环境,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1水利工程智慧化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1.1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的概念

水利工程智能化运行管理工作是将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相结合,这里所谓的结合并不是表面意义上的结合,而是要将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深度结合,从水利工程的基础着手,通过信息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实地勘察,在根据相关的数据信息做好水利工程的测量工作,并且要对所有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分析,这样才能为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通过信息技术对水利工程的各种信息进行智慧处理,从而实现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

1.2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的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能够提升水利工程勘测数据的精准度,还能对勘测数据进行智慧化管理,减小勘测过程中的数据误差。在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要想采集各个环节的信息数据,就要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人工采集,但是基础人员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将信息技术与数据采集工作相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还能提升数据的准确度。另外,将智慧化管理与水利工程相结合,还能对水利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测,这样才能收集更多的数据,并且通过智慧化管理还能提升处理数据的效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效率。

2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2.1缺乏完善的规范体系

水利工程智慧化是有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建设两部分组成,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水利工程包含的信息化内容较少,例如,现有的水利工程中缺乏自动监测系统,无法对水利工程的现状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国家的相关管理规定中也没有对水利工程的检测制定相应的规范。

2.2监测点的覆盖度较小

水利工程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涉及到的检测点非常多,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水利工程的监测点严重缺乏,即便有些水域已经设立了监测点,但是检测点的覆盖范围也比较小,不能满足水利工程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型水库的监测点覆盖面受到了限制,而小型的水库几乎没有监测点,还有一些灌溉区域也缺乏检测。另外,水库工程缺乏实时监测,重要的水域缺乏长期的动态检测。

2.3信息功能不完善

现如今,我国的水利工程智慧化更多的体现在信息查询上,利用智慧水利工程可以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和汇总,还能利用图表展示信息。然而,真正的水利工程智慧化要求除了这些查询的基础功能之外,还要增加运行和调度的功能,并且还要对水利工程增加动态跟踪、水利工程语境以及运行决策等功能,另外,智能水利系统也没有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基本功能,加上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的结合度较浅,与真正的智慧水利工程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2.4缺乏完善的运行维护体系

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会花费很长的时间,涉及到的单位较多,对水利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不论哪个环节上存在纰漏,都会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现如今,我国水利工程智慧化基本都是由水利工程的上级管理部门负责,因此,在智慧水利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管理部门全力支持,构建完善的运行维护体系,才能使水利工程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

2.5网络技术私密性差

虽然我国的信息技术一直在飞速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水利工程智慧化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多数都是采用国外的系统。水利控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连接互联网,但是在联网的过程中也很容易遭到黑客的破坏,影响信息数据的安全性,这不仅会对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造成损害,可能在还会给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6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具备更高的综合素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很多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工作人员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但是传统的管理办法已经不能满足水利工程的智慧化管理过程,很多资历较老的专业人员对新的科学技术非常抵触,管理观念也比较落后,严重影响我国水利工程的智慧化建设。另外,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对水利工程缺乏深入了解,也没有合理对人员进行调配,导致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影响。

3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的实施策略

3.1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即便水利工程已经逐渐实现智能化,但是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工作人员的配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工作的效率,就要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工作队伍,培养具备更高综合素质的工作人员。由于水利工程与其他工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水利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另外,管理人员还要制定合理的人才招募计划,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投入到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中,同时,还要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引入到实际工作中,这样才能为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预警制度

水文灾害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灾害,不仅影响面非常大,在控制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大的难度,对水利工程智能化运行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管理人员在开展水利工程智能化运行管理时,要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预警制度,对可能发生的水文灾害做好预判工作,同时还要对灾害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这样才能在制定水文灾害预警制度时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从而将水文灾害给我们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水利工程的预警制度可以根据天气和地域进行自主调整,然后在利用智慧水利做好运行管理工作,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3.3对检测系统进行全面管控

在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不断对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和补充,这样才能为水利工程智能化运行管理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另外,管理人员要构建智慧化的勘探机制,通过先进的检测系统水利工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实时监控,进入雨季以后还要充分做好防洪工作的准备,降低洪水对居民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智慧化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鼓励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够自主参与到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的工作中。

3.4管理部门追加资金投入

现如今,对影响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资金,在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先进的设备,如果缺乏相应的资金,就会影响到智慧化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要不断增加投资,为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如政府部门向水利工程智能化运行管理工作追加投资或者由社会企业进行捐款等等,只有确保了足够的资金,才能购置更加先进的管理设备。另外,还要对水利工程智能化运行管理系统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才能提高信息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3.5将水利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智慧化运作开展的过程,由于缺乏完善的网络环境,从而影响到水利工程的网络利用率运行管理的核心。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要对网络环境进行优化,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库,这样才能为水利工程智能化运行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信息数据。为了能够让水利工程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要通过信息技术将与水利相关的数据进行搜集和完善,从而促进水利工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结合。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智能化运行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根据水利工程的现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这样才能在提高水利工程智能化运行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为我国水利行业的长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振浩,王金龙.基于标准化管理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系统建设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19,47(02):79-81.

[2]郑响瑞.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和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初探[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8):216-217+2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