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典文学讲座范文

古典文学讲座精选(九篇)

古典文学讲座

第1篇:古典文学讲座范文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674100)

摘要:丽江承载文化,文化成就丽江。为把丽江建设成世界文化名市,“丽江讲坛”在丽江建设“文化硅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及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生参与若干次“丽江讲坛”系列活动的心得,分析了“丽江讲坛”在建设“文化硅谷”过程中的意义,并对其发展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丽江讲坛”;“文化硅谷”;雪山书院;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142—03

本文是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雪山书院在建设丽江文化硅谷中的功能探讨》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Y170。

一、“文化硅谷”、雪山书院、“丽江讲坛”

(一)“文化硅谷”、雪山书院、“丽江讲坛”简介

2012年12月5日,丽江政务网刊登了《以丽江为文化创意“孵化器”打造“文化硅谷”》一文 ,文中提到丽江市委书记罗杰希望文化投资企业以丽江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丽江打造成为“文化硅谷”。

丽江市的雪山书院历史源远流长,它是雍正年间建造的,是丽江文化教育的摇篮;是云南省第一份白话报纸的诞生地;是云南铅字排版、活字印刷的发祥地;是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雪山书院于2011年11月7日揭牌前后,已陆续开展了《雪韵》院刊发行仪式、东巴文化研讨会、东巴画展等系列活动。

2012年2月18日,在恢复后的丽江雪山书院,“丽江讲坛”正式开讲。丽江古城区传统知识知识产权试点办公室积极参与此项活动。“丽江讲坛”的第一讲,由古城区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办公室研究员、纳西文化学者和尚武,以“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加强丽江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题进行讲授。丽江古城雪山书院“丽江讲坛”一开讲,就迎来了不少丽江本土的文化名人和民族传统工艺传承者,这里俨然变成了一个现代文化沙龙。

(二)笔者参与的“丽江讲坛”系列讲座内容

2013年4月9日,笔者随同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的系部领导到雪山书院进行纳西文化调研。此后,组织本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生参与了若干次“丽江讲坛”系列讲座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二、“丽江讲坛”在打造“文化硅谷”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一)“丽江讲坛”是传播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窗口

1.雪山书院:彰显“丽江讲坛”的古典气息

雪山书院,是一座典型的传统纳西院落,占地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有700多平方米。书院整体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纳西族建筑格局,整栋建筑的门窗雕刻着纳西族的四季博古、中国传统故事以及梅、兰、竹、菊。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目前有20000余部藏书,可谓浩如烟海。可以说,雪山书院是大研古城的“镇城之院”。看似随性古朴的装饰,却能带给人异常浓郁的古典气息,让人感觉到宁静、厚重。

2.“丽江讲坛”:传播民族文化,揭示传统文化

如前文所述,笔者参与的这几次“丽江讲坛”系列讲座,既有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揭示,又包含纳西族的经典文化,比如《道德经》、《白沙细乐》、《白沙壁画》等。《道德经》(1~7章)的主讲人余建洋老师,是著名的纳西文化研究学者,他从《道德经》的历史地位与重要性开始讲解,其间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既融合传统文化,又加入纳西族的认知分析。《白沙细乐》的主讲人杨曾烈老师,是著名的纳西族音乐演奏家,特别擅长白沙细乐的演奏及其研究,他为我们讲述了白沙细乐的三大起源学说:元人遗言说、创自民间说、汉族音乐说,并重点讲述了白沙细乐的构成、流传、特征等。《噶玛噶举皈依境》的主讲人和华璋老师,是玉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丽江纳西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其主要研究方向是白沙壁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从藏传佛教的形成、发展及其传播过程等方面为我们介绍了藏传佛教的四大派别——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并重点阐释了白沙壁画中的《噶玛噶举皈依境》,让我们了解了画面中的人物构成、故事来源、图画构成、色彩含义、宗教仪式等。

(二)“丽江讲坛”是造就文化名人的摇篮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丽江讲坛”打造了一批纳西文化名人,使更多的人了解他们,也让他们可以有机会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爱好者进行深入的交流,是不可多得的文化交流平台。纳西文化研究学者杨陆老师经常在讲授之余与大家剖析纳西族楹联典故。笔者有幸听到过几次,记得有一次是杨陆老师分析具有“中国第一媚联”之称的楹联: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此联现镌刻于木府大门,来源于第六任木氏土司木泰(1455~1502)所做的七言律诗《两关使节》。全诗为:群治南山设两关,两关并扼两山间。霓旗风送难留阻,驿骑里驰易住还。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折梅寄赠皇华使,愿上封章慰百蛮。这首诗反映出当时纳西地区与中原内地的关系十分密切,表达了拥护中央政府、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此外,《洛克与香格里拉》的主讲人和为剑老师,是丽江市外事侨务办主任,也是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的译著者,他从美籍奥地利探险家洛克的生平事迹、《消失的地平线》的主要内容、“香格里拉”的几种含义等方面进行了讲述。在讲座期间进行了多人互动,其中和云秦老师还阐述了地理位置版、概念理念版、生活细说版的“香格里拉”。

(三)“丽江讲坛”是“文化硅谷”中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

“丽江讲坛”还非常注重实际调研、与时俱进,经常会针对国家的相关文化政策及其国内外局势变化进行分析,可以说是丽江在建设“文化硅谷”的过程中打造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怒江之旅》的主讲人杨金山老师,是著名的纳西文化研究学者,他从怒江沿岸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讲解,重点解析了怒江第一湾、石月亮、雾里村、怒江溜索、普化寺、傈僳族酒文化等旅游热点,讲座融合了美丽的自然风景与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大家对怒江沿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俗的认识。《打造丽江文化硅谷》的主讲人和湛教授,是著名的纳西文化研究学者,他从丽江的三项世界遗产、文化立市政策、文旅结合现状、文化名人荟萃等方面阐述了丽江打造“文化硅谷”的优势,并就如何打造丽江“文化硅谷”提出了相关建议,主要包括吸收优秀文化、加强文化研究、建设民族文化产业、促进文旅结合、做好文化事业等方面。《驼峰航线与飞虎队》的主讲人王德炯老师,是纳西文化研究学者,他的讲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驼峰首航:永远留在中国抗战史上的一道闪电;2.驼峰风云:陈纳德与飞虎队的千古传奇;3.陈纳德与陈香梅的千里姻缘;4.驼峰赞歌:刻在香格里拉的不朽记忆;5.驼峰文化:留给大国崛起及世界和平发展的启示。本次讲座不仅让参与者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驼峰航线与飞虎队的传奇故事,更让大家在和平年代里对当前国际形势及未来世界和平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更深层的思考。

三、“丽江讲坛”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之路

(一)“丽江讲坛”存在的问题

从书院角度来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地理位置不佳,受众少。雪山书院位于丽江古城五一街王家庄巷公房37号。尽管政府会通过短信平台、讲坛等形式加以宣传,但难以形成稳定的受众群体。另一方面是现场管理不善,效果差。从现场管理来看,尽管安排了摄影师记录讲座内容,以便后期工作的完成,但后勤人员在场内活动过于频繁,分散了受众群体的注意力。书院内,数字媒体及其他硬件设施欠缺,造成了主讲人与受众群体的诸多不便。书院内空间狭小,加上房柱以及门窗的阻挡,造成了主讲人与受众群体的距离感,影响了授课质量。

从讲师角度来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在讲授过程中,使用普通话与使用民族语言之间的矛盾。“丽江讲坛”的主讲人基本上是以纳西文化研究学者为主,但受众群体却不是这样。是维护民族传统,还是注重文化传播?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第二,授课方法的问题。“丽江讲坛”的主讲人大多并非科班出身,因此,在授课方法和技巧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讲师的授课质量决定了听众接收的信息量。某些讲师在授课过程中,偏重于讲述事件本身,而忽略了自己的见解,也忽视了与听众的交流,导致听众兴趣寥寥。

从受众角度来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受众群体注意力不太集中,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第二,受众群体缺乏自律意识,每次讲座中均有手机铃声响起,还有一部分人吸烟,影响他人,甚至有些人中途退场,影响授课效果。

(二)“丽江讲坛”的发展之路

首先,雪山书院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整合资源,扩大受众群体。加强与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合作,努力发展、推广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避免因个体化和独立化发展而导致其衰落。第二,选择场地,扩大影响力。针对场地有限的问题,可以根据讲坛的具体内容,走出书院,走进学校、机关单位等。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与各旅游点或相关文化基地合作,根据每期内容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演讲。第三,热心公益事业,以文化传承经典。坚持“丽江讲坛”的免费制度,将雪山书院的公益性与文化性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置于同样的高度。雪山书院的“丽江讲坛”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和文化传承单位,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不断挖掘自身的特色。

其次,讲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普通话与民族语言并重。每一期的讲师都对丽江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遵循着“品千古丽江文化神韵,听当今丽江琅琅书声”的讲坛风格,立足于丽江这方山水,讲述历史的动人之处。希望他们将枯燥的历史转变成故事,更加生动化、口语化,并将理论通俗化,知识平民化,以此来陶冶情操,开启智慧。第二,不断学习,注重自身提高。讲师要不断创新求实,树立属于自己的风格,培养自己的文化品牌。要加强培训,聘请优秀讲师与文化名人主持讲坛,尽量避免因语言的地方性特色而产生的误听与误解,以强大的讲师队伍作为后盾,有针对地探讨和研究丽江的历史文化。讲座最大的目的是学到文化知识,丰富自身素养。讲师在演讲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讲授方式,增加课堂的丰富性,利用多种电子媒介,加强沟通与交流。

再次,受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个人约束力,做到认真听讲,尊重讲师,更尊重自己。第二,做好前期准备,提前了解相关资料,在听讲过程中,做好相关笔记,记下不明白的地方,以备课后能与讲师或相关人员探讨,也能对讲座内容产生更深入的理解。第三,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对文化最好的了解和尊重,应当了解各民族的风俗文化。

参考文献]

[1]于洪.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丁雨莲,陆林,黄亮.文化休闲旅游符号的思考——以丽江大研古城和徽州古村落为例[J].旅游学刊,2006(7).

[3]杨福泉.丽江古城,一块诗意栖居的乐土[J].民族论坛,2006(5).

第2篇:古典文学讲座范文

关键词:古典大学;学院制;传统;历史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6-0079-04

收稿日期:2013-08-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历史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CAA100113)。

作者简介:杜智萍(1977-),女,山西太原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人员,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

学院制贯穿了牛津、剑桥大学的数百年发展历程。它不仅是这两所英国古典大学一流教学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而且也被视为其傲立世界大学之林不可或缺的一张文化名片。学院制作为一种传统已深深扎根于牛津、剑桥之中。近年来,这种独特的学院制因其卓越的教育价值而日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

一、本科学院的形成

学界一般认为欧洲最早的学院是大约出现于1257年的索邦学院,这所为学生提供食宿的学院成为后来英国古典大学学院的模板。牛津、剑桥大学最初的学院只向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授予院士称号,而本科生是不可能得到学院资助的。直到14世纪上半期,由国王爱德华二世建立的国王大厅学院才允许本科生进入学院[1](P139)。

默顿学院被视为牛津第一所标志性的住宿学院[2]。学院招收本科生的传统却要归功于1379年由威廉·威克姆创建的新学院[3]。威克姆还创建了一所新学院的预备学校,即温彻斯特公学。该学校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新学院学习并获得院士资格。

此后,英格兰的学院开始普遍招收本科生。原先作为本科生主要居住地的寄宿舍开始逐渐减少。1444年,牛津有大约69所寄宿舍,到1552年只剩下了8所,其中总共住有约200名学生,而此时在13所学院中却住有约450名学生。许多寄宿舍被学院收购而成为学院的附属机构[1](P141)。可以确定,16世纪,“随着寄宿舍的逐渐减少和完全消失,学院已经成为本科生的集合地”[4](P14)。

在英格兰早期本科学院的产生过程中,自费生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群体。剑桥大学的国王大厅学院早在14世纪前半期就开始招收自费生。其后,莫德林学院在1480年的规章中也规定,学院可以招收不超过20名的贵族子弟或富有人家的孩子作为自费生在学院接受导师指导。这种做法到16世纪时已被当时的英格兰学院所普遍采用。

在这一时期,学院大量招收本科生、特别是自费本科生的做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原因。牛津、剑桥的学院在建立之后,大多是依靠捐赠和地租收入来维持运转,但是伴随着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仅依靠这种方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在这种情况之下,学院大量招收自费本科生,希望通过其缴纳的食宿费和听课费来缓解学院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学院希望通过招收更多的本科生来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为学院发展赢得更多的支持力量。此外,部分学院也希望通过招收本科生来丰富学院生活,扩大院士的社交圈,促进其在学业以及社交能力两方面的发展。可见,大量本科生能够进入学院是英国古典大学中学院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由此,学院也逐渐从研究者的学术圣地转变为本科生的学习园地。

二、古典大学学院制传统的确立

(一)学院教学制度的发展和导师制的确立

中世纪,牛津、剑桥大学的教学以讲授和辩论为中心,文科和高级系科的学生必须参加讲座。由于讲授方法、内容以及讲授者身份的不同,大学形成了普通讲座、特别讲座和临时讲座三种讲座形式。同时,大学中还有多种形式的辩论。担任普通讲座的教师要在固定的辩论日组织公开辩论。此外,大学中的师生在晚饭前后及就餐时也会公开地或个别地进行辩论。到中世纪后期,讲授和辩论成为古典大学中正规的教学形式,而由个别教师为了帮助自己的学生而临时进行的学术训练和教学则构成了学院中非正规的教学形式。

起初,大学的教学相对零散而随意。讲座的时间和地点均不固定。教师并不能通过提供讲座而得到薪酬。因此,很多人只是将教学视为“为了获得学位而不得不做的事”,或以筹措学习资金、等待大学以外的晋升机会为目的[4](P57)。在这种情况之下,学院的教学逐渐发展起来,被视为大学常任教师教学的补充。14、15世纪,学院教学经历了“先是同大学的公共讲演体系相抗衡,随后超过了它”的发展过程,不断得到扩充[1](P130)。

15世纪中后期,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学院开始聘请来自本学院或其他学院的院士为本科生开设讲座。由此,大学的教学重心开始从学部转向了各个学院。16世纪中期,牛津、剑桥大学的学院事实上控制了大学的整个教学,学院开始在大学生活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到16世纪晚期,以分权模式为基础、针对本科生的学院教学已在英国两所古老大学中建立起来”[5]。

伴随学院教学功能的日益凸显和完善,导师制也逐渐在牛津大学各学院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牛津大学的导师制由14世纪创办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首创。16世纪,牛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布鲁齐诺斯学院、基督教堂学院等在新学院和默顿学院建立导师制之后也陆续制定了导师制的相关规定。同样,在此时的剑桥大学,导师制不仅成为大学教学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学院经济的一部分”[6]。学院导师对本科生的有效指导有赖于师生之间日复一日的密切联系,更取决于导师强烈的责任心。导师除了对学生进行智力、身体健康和精神方面的指导以外,还要负责监督本科生的生活方式、道德行为和经济支出。简而言之,导师的职责就是要当好家长。导师制在各学院中的出现使学院教学职能的实现得到了最为切实的保障,也成为英国古典大学学院制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伊丽莎白章程》和《劳德规约》的颁布

学院制在英国古典大学的真正定型是在都铎王朝统治时期。1570年,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签署的新校规得以颁布,即《伊丽莎白章程》(The Elizabethan Statutes)。这份校规以“限制宗教纷争,维护王权至上”为基本宗旨。章程明确规定了大学副校长和各学院院长享有对大学日常事务的管理权以及对该规章的最终解释权。

在牛津大学,确立学院制的任务是由劳德大主教(William Laud)于1636年完成的。在其任职期间,他对大学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整理修订之后形成了著名的《劳德规约》(Laudian Code)。新的大学规章对牛津大学各项事务进行了详细规定,并与《伊丽莎白章程》一样得到了王室的认可。《劳德规约》明确了学院在本科生生活和学习中的核心地位。同时,规约还规定,所有的学生必须有导师。此时,导师制已不仅仅是学院的一项教学制度,而“成为牛津大学生活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7]。

《伊丽莎白章程》和《劳德规约》第一次以法令的形式正式确认了学院在大学中的地位,因而被视为学院制在两校最终得以确立的标志。学院制在确立之初的许多特点在今天的牛津、剑桥大学中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古典大学学院制传统确立初期的特点

(一)联邦式结构

学院制的最终确立使牛津、剑桥大学形成了典型的联邦式结构。各学院独立享有其财政权和行政管理权。大学和学院共同承担教学工作,各司其职。大学负责规定和开设课程,组织讲座、考试和授予学位。学院负责招生,为每位学生提供导师指导。各学院均设有多个学科,而非按照学科进行划分。学院之间以及学院与大学之间会就某些学科教学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大学根据学科划分为多个学部,由教授和讲师组成,负责开设课程和讲座。可见,学院和学部在牛津、剑桥大学呈现出一种矩阵式的结构,相互交织,互为补充。由于各学院都实行寄宿制,因而,学生入学后,主要由学院承担对其的教育责任。弗莱克斯纳(A.Flexner)指出:“这样分设的,自主的和独立的各院所不但不可思议地相互交织在一起,而且与由他们所构成的大学也相互交织在一起。当这一切合在一起时,它已超出了学院模式的意义”[8]。

这种联邦式的结构一方面赋予学院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保证学院成员能够享受到贵族式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而另一方面也导致各学院的教学资源常常得不到充分利用,无法实现共享,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浪费。

(二)以教学为中心

随着学院数量的不断增多,学院逐渐在大学中占据了垄断地位。学生不被某个学院录取是难以进入大学的。因此,学生在报考牛津或剑桥时,首先要选择一个学院。学院成为大学教学的中心,而大学只保留了颁发学位的权力。

由于牛津、剑桥大学的学院最初都是由王室和教会设立的,因此早期的学院并不是教学的场所,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清规戒律的地方。直至16世纪中叶以后,学院在大学中的地位才得以稳定确立。大学的教学职能逐渐转移到学院手中。学院开始在大学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主要承担组织教学的任务。整个教育活动的重心从大学转移到了学院。学院制的确立使牛津和剑桥大学逐渐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学院成为大学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也成为院士最为首要的任务。对于院士而言,培养一个人,远比出版一本专著更为重要。

(三)导师制教学

导师的出现是“学院系统的自然发展”[9]。学院导师取代了大学教授的地位,而由学生完成的训练科目替代了老师所作的讲解。“在17世纪,弹性易变、不定形的导师组织终于让位于管理更为集中、以学院统一控制为特征的导师教学体系”[1](P144)。在各学院普遍建立起来的导师制逐渐成为学院中主要的教学制度。初期的学院导师制与19世纪后形成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学院导师制有本质的区别。彼时导师制的本质是宗教性的,而非贵族性的,其中所包含的真正的学术成分还很少,导师仍主要承担学生保护者的角色,导师的职能并没有明确分化。因此,它只能被称为是一种早期的,简单形态的导师制,与以教学为中心的现代导师制有本质的区别。导师制是英国古典大学在其学院中为本科生提供的一种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古典大学教养型教育模式得以运行的根本保证。

(四)学院生活模式

牛津、剑桥学院生活的巨大魅力不仅仅在于其卓越的教育理念,还在于其优美环境与浓厚文化氛围的完美结合。早在15世纪时,牛津、剑桥的学院就已形成了独特的“四方庭”的建筑风格,每个学院拥有一所或几所这样的方庭。它通常包括一组四方形的建筑,中间有一个庭院,一般包括餐厅、客厅、授课厅、图书馆、卧房、厨房、地窖以及一个小礼拜堂。学院内部各个房屋的分工十分明确:餐厅、会客厅和授课厅是公用的社交场所,师生在其中聊天或辩论;图书馆是公用的学习场所,卧室则是私人休息和学习的地方。此外,学院中也有专门用于学生学习的书房。学院生活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最具价值的文化熏陶和感染。

(五)宗教性

牛津、剑桥大学学院的建立过程使其在产生之初便具有了鲜明的宗教性特点,相当一部分学院建立者在创建学院时都有着纯粹的宗教目的。“中世纪的人可以为他的灵魂拯救做任何事,尽管所犯的罪不见得比今天的多,但他们总是要做很多的事来弥补罪过”[10]。人们普遍认为捐助学院可以使自己以及家人的灵魂都得到救赎。例如,贝利奥尔学院建立者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和他光荣的母亲玛利亚和所有的圣徒的荣誉”[11]。

(六)贵族性

贵族作为早期在牛津、剑桥大学兴建学院的核心力量,其子弟毫无疑问地成为学院的主要招生对象。学院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为那些绅士和贵族子弟提供了一种与其未来上层生活极为相似又极为贴近的学习环境,为其将来真正进入上流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虽然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这些目的都被完好地一直保存至19世纪,实际上是直到19世纪的后半期”[12]。

英国古典大学最为典型地保留了源自中世纪的学院制传统,历经数百年之后,这样一种大学传统仍然具有突出的教育价值和无尽的吸引力,反思其形成之初的追求和理想或许可以为今天的学院制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Cobban,A.B. 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nization[M]. London: Methuen & Co.Ltd, 1975:139.

[2] B.W.Henderson. MertonCollege [M].London: Routledge/Thoemmes Press, 1899:9.

[3] Rashdall, H.and Rait. R.s.NewCollege[M].London: Routledge/Thoemmes Press,1901:40.

[4] Cobban,A.B.EnglishUniversity Life in the Middle Ages[M] London: UCL Press, 1999:14.

[5] Rosemary, O.D. Education and Society 1500-1800 the soci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in early modern Britain[M]. London New York: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 an Group Linited,1982:84-85.

[6] [德]彼得·扎格尔.剑桥历史和文化[M].朱刘华译.北京: 中信出版社,2005:12.

[7] Will G. Moore. The Tutorial System and its Future[M]. Oxford: Pergamon Press Ltd, 1968:2.

[8] [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35.

[9] Mallet. Charles Edward.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M]. New York: Barnes & Noble, 1968:134.

[10] [德]汉斯-维尔纳·格茨.欧洲中世纪生活[M].王亚平译.北京: 东方出版社,2002:75.

第3篇:古典文学讲座范文

【关键词】 语言特征 形式丰富 方法小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22-01

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随着现代生活文化的发展,语言越来越丰富的时代,我们这一瑰宝还再闪耀着其魅力。但是,由于古典诗词的学习有相当的难度,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对古诗词的教授,大都停留在记诵之层面,所以大多数学生的文言功底较薄弱。对稍有难度的诗词,就望而却步。这一现象导致孩子们对古诗词失去兴趣,那么孩子们对古典诗词的赏析能力就可想而知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初中毕业考试说明》中关于古诗词的考察要求:能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领悟内涵并品味语言。

一、认识古典诗词的魅力――从古典诗词语言特点入手

通过《走进古典诗词》的专题讲座,教师带领学生从语言本身的特点领悟诗词的魅力。

1、改变词性,言简意丰。

词性的改变,是古人炼字、用韵、达意的需要。改变句中的某个词的词性,有时会给整首诗词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果。这个词就可能是“词眼”或“诗眼”。例如: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悦”、“空”、“绿”都是形容词的使动词用法:“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绘了阳光普照,清晨古寺山林清幽的美景,让鸟儿欢悦起来;望着寺中清澈的潭水,涤荡人心,所有的凡尘往事都可以抛向脑后,顿时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安宁。诗人的旷远淡泊的胸襟和追求山林之乐的隐逸情怀溢于言表。王安石在路过瓜洲,怀念金陵故居时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反复删改了十几次,最后才选到了这个“绿”字。这里,一个“绿”字,把春天江南色彩以及它与春风的关系,非常巧妙、确切而又形象的表达出来了,也传达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词语活用的妙用,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2、把握诗词的色彩,构筑诗情画意。

古人常把诗词画融为一体,以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诗中鲜明的画意,要调动读者的感官,尤其是视觉效应。而触及视觉的文字应属于表达色彩的词了。例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的《忆江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红”、“绿”、“蓝”三个词,江南的春天来了,红彤彤的太阳,照在江花上,让花像一团团火焰在燃烧。清澈的江水在花草的衬托下,映着天空,江水变成了蓝色.色彩表胜景,色彩含心情。我们从色彩组合的字眼中体会到鲜明的节奏与浓郁的画意和情感。

3、实词、虚词结合,融情于景。

这里主要说古诗词中的连词、副词与具有实在意义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组合,有强化表意或传情的效果。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中“都”强调了大自然的“寂”,而“但”连接出了“钟磬音”,以动衬静,更衬托古寺的寂静。“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渐”“才”,也能突出诗人描绘的是西湖初春的景象。

由此可知,抓住诗词中能粘合情与景的实词、虚词,以“融合”诗词的情与景,也能很好的体会诗词的意境。

4、语序颠倒,特别强调。

古典诗词中,大部分诗词的句式结构是按常规语序安排的,但由于表达的需要或韵律的需求,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句式结构。

古典诗词的句式是复杂的、灵活而多样的。唯其灵活而多样,才呈现出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因此,了解古典诗词的一些特殊句式结构,对于我们学习古典诗词是大有益处的。

二、课外拓展,让古诗词从课堂走进学生的活动

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寻找古典诗词中的乐趣。

1、举行语文活动,搜集整理自己喜欢的诗词资料。

2、书法大赛。

3、利用寒暑假出游的机会,让学生寻找景点中有关对联、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增加见识。开展故事大会。整理成集,发给学生。

4、寒假前,教给学生对联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试着给家里自创对联。

三、方法小结

1、培养学生兴趣。

首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古诗词。比如店名、广告语、电影名称,学生们喜欢的歌词,作文中的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古典诗词的言简意长,笔墨精炼,形象生动,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这一鲜明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其次,选取学生熟悉的诗词,通过专题讲座,从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古代诗词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词的色彩、词的虚实结合、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了解诗歌语言的组织规律,使学生大致从语言本身的特点体悟古诗词的魅力。走进本质的东西,学生会印象深刻。

最后,把学生自己创作的成果进行汇总、整理,放进成长记录带。比如,《我喜欢的――诗词》作文,大家搜集的有趣的对联、古诗词背后的故事。了解古代诗词名人的资料、手抄报。

2、抓住有效的课堂,增加学生古诗词量的积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首先,从日积月累开始。布置课下背诵,在早读或课堂进行检查、督促。达到量的积累。

其次,课堂点面结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赏析方法。运用习题,训练学生达到潜移默化,举一反三的能力。

最后,施行奖惩机制,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初一的学生,大多数好表现,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于是笔者就借助政教处考核学生的德育量化积分,在语文科目上也采取了与考核挂钩的措施。从初中第一堂语文课开始,就告诉他们要提高课堂效率,最佳的办法就是多说、多思考。只要你思考过的,无论表达正确与否,都会被奖励一颗星。小星换大星,大星换积分。因此,课堂收效甚好。

四、总结

实践证明,应用于生活的内容,才容易渗入学生的意识,无形中也会提高学生古典文化的修养。让我们的古典诗词从课堂走向生活。让孩子们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一个小小的力量,汇集到一起,就是一代人的力量。那么在未来的日子,古人留下的古典诗词――这一文化瑰宝,还会继续发挥它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3年修订版

第4篇:古典文学讲座范文

纵观历年讲座内容,展望未来读书节讲座的不断深化改革的方向,校办读书节要如何“接地气”,从而影响学生更多地去读书,选择适合他们读的好书?笔者就读书节校内教师讲座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一、讲座主题“接地气”,在于与时俱进

作为面上中学的学生,课外主动阅读各种读物的很少,阅读四大名著等经典篇目的更是凤毛麟角。要通过讲座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选择“接地气”的主题,循循善诱,逐步加深,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姚老师的《研究》为例,他在讲座中将名著的经典情节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感悟生活,是较好的“接地气”的范本。

姚老师在他的讲座中,以大多数初二学生较为熟悉的《大闹天宫》这一经典情节作为解读的对象,通过层层剥茧式的阅读心得分享,学生发现了让一众天兵天将头痛的孙悟空,竟然斗不过取经路上妖魔鬼怪的深层原因。再以“妖精抓到唐僧后,总是不急着吃掉,他们究竟在等什么呢”等几个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慢慢深入认识作者吴承恩通过《西游记》表现的中国特色的古代社会,从而熏陶了学生中国特有的人文氛围。因为选材的“接地气”,所以讲座过程学生参与程度很高,气氛非常活跃和热烈。

二、讲座形式“接地气”,在于异彩纷呈

在历届校办读书节校内教师的讲座中,教师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阅读能力,采用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开展讲座。有的是列数据,有的是播放相关视频,有的是插入丰富的相关图片,有的是设计互动环节,等等。“接地气”而异彩纷呈的讲座形式,让学生在接受科学的人文熏陶中提高阅读兴趣。

例如纪老师的《化学与食品安全》,在讲座开始前,就已经因为主题是我们每日接触的切合民生的话题,特别“接地气”,所以吸引了众多学生,议论纷纷。在讲座中,纪老师分析了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与化学的关系,有数据,有图片,有音效,有故事……异彩纷呈的形式配合幽默风趣的语言,使讲座高潮迭起,学生在科学引导下积累相关的化学公式的同时,也形成了维护食品安全的人文理念。这方面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自然也更有兴趣去找相关书籍自主阅读。

三、讲座效果“接地气”,在于落到实处

1. 主次分明

要让讲座效果“接地气”,关键在于落到实处。要做到讲座效果落到实处,首先需要教师设计的讲座内容主次分明。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意愿和喜好,通过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念,这样的人文熏陶和科学引领才会长久有效。例如著名作家赵丽宏老师在上海财经大学的读书节开幕式上所上的《阅读改变人生》的讲座,以丰富的真人成功事例,以及个人的阅读体验,和对各类阅读书目的介绍,熏陶了学生的人文底子,也科学引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持久的激发,学生在这种“接地气”的讲座中巩固了长期阅读的认识。

2. 立竿见影

第5篇:古典文学讲座范文

而经典的研读正是一面提升语文能力,一面启发理性开拓胸怀的最直截有效的教育。因为从语文方面说,“经典”正是最优美的文言文,所谓“大文皆自六经来”,有了经典的语文训练,看其他的古文书籍就不在话下了,能读古文,对白话文之欣赏写作必多有帮助。“经典”也是文化的根源所在,有了根源性的文化教养,很容易开发一个人的理性,而涵养出广阔的心胸和互敬互重的美德。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职业教育工作者,不仅承载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也负担着直接输送社会建设者的使命,让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并理解其中的一些内涵,我们的未来可能就会美好许多,本着这种想法,笔者开始在职教课堂中探索能让学生接受又能践行的方式,即使改变不了现在,也想稍稍影响一些未来,经过多年专业教学实践,发现在课堂教学植入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个人素养和境界。

国学经典的涵义

“国学”之名,兴起于民国初年,章太炎先生曾作《国学概论》为国学发端,张岱年先生曾解说:国学即中国学术之意,中国之学术即中华国学。

国学文化以诸子百家为经典,其中又以儒、墨、道、法、释为核心代表,这些先圣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后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即使现在大多数中小学没有开设专门的国学课,但这些思想已经变成基因流淌在现代中国人的血脉里,悄无声息地展露在人们的举手投足间,只是还不够系统,更不够精粹。

因此,现代中国出现了“断根”的一代,许多中国人不知诸子百家,不知《四书》《五经》,更不懂《黄帝内经》《易经》,不懂得尊重国学,加以传承。相反地,在其它国家则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中国国学热”,全球“孔子学院”遍地开花。诺贝尔得主阿尔文曾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教授甚至认为“由于中国人拥有充满智慧的传统文化,所以最有资格统治世界”。在某些西方社会学者看来,“中庸”、“仁爱”的思想和精髓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整个人类社会都适用的。因此,孙子兵法成为美国西点军校的教材和商业运作的经典,黄帝内经成为许多国家必读的医学著作,易经成为无数古今中外哲人研究的圣典。

国学经典引入职业课堂教育教学的意义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化没有断层,所以民族才得以繁衍发展而且越来越强大,这都是因为有着博大精深的国学底蕴作为文化支撑。我们经常强调“继往开来”,没有对先贤的继承,哪有对未来的创新?

将国学经典引入职业教育教学是一种探索,相信也会成为一种趋势,郭齐勇教授总结目前教育现状很精辟,他说“知性教育太过,德性教育不足;科技教育偏胜,人文教育不及”。确实,目前国学教育的地位基本被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挤占了,但却得到了一些商业企业培训机构的青睐,事实证明,国学经典与现代商业运作相结合,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企业文化提升了层次,员工素养增加了内涵,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成功创业者,而且都各具魅力,如海尔的张瑞敏、万科的王石等等,成为新世纪“儒商”的代表。试想将国学经典教育引入职业教育领域中,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大批职业工作者都具有“儒商”的气质,社会还会浮躁吗?

因此,笔者认为在职业教学中植入国学经典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可继往,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积累深厚文化底蕴,为后代留下智慧的种子;二可开来,创造特色现代文明,展示谦恭有礼的民族形象,再现东方大国风范。

国学经典引入职业课堂教育教学的方式探索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职业人才,但目前的职校学生往往处于学习习惯不良、心理素质不强、价值观念混乱的阶段,很多学生没有学习成就感,加上抵抗不了网络、游戏、手机等强烈诱惑,再加上独生子女的唯已性,导致他们有想法,但没有正确的做法,有目标,但没有坚定的意志,而引导的最佳方式是前人的引路,最权威的前人就是先贤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往往有这样的潜意识:即相信权威。孔子曾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因此在中职和高职学生中引入国学经典教育是可行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一味地读圣贤书可能会枯燥甚至反感,但巧妙改变一下学习方式可能会乐趣无穷。

1.精选国学讲座,引导学生“尊师重道”

可以针对职校生特点和专业课特色,精选好的国学讲座,听一段,讨论一段,既有内容,也有阐发。如北大教授翟鸿燊的《国学之大智慧》讲座,导入方式就特别好,往往第一讲就吸引住了学生,特别是“相由心生,口乃心之门户”成为许多学生的口头禅,在组织讨论后,学生在人际沟通和交往方式方面有了质的提升,这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由精彩讲座入手,结合专业特色,对教学内容的延伸也很有帮助,如后来在教授《商务谈判》、《网络营销》、《销售礼仪》等,很多学生会自觉地运用讲座中提到的国学经典语言,为自己塑造儒雅的商业形象,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非常和谐,正应了老子的那句“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许多老师都喜欢学生“亲而誉之”,而不是“畏之”“侮之”,因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当一位学生怕你的时候,离骂你就不远了,那老师还怎么教学生?国学讲座,对师生同样都是大有裨益的。

2.组织国学活动,促使学生“以道养心”

从动漫的发展,延伸出“cosplay”(动漫人物现实化),又深延出“汉服热”,如果利用学生特别喜爱的活动,促使其去学习也是不错的方式。汉服热导致一部分学生去研究古典文化,去研究诗、书、礼、乐、琴、棋、画等等,既抵御了乱七入糟游戏的诱惑,又学到了知识,更改变了气质,对其今后的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直接地影响,同时,各种活动又锻炼了组织能力,一举多得。这种活动尤其对服装设计、美容美发、电脑美术的教学有更加实际的意义,不仅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学以致用,提升专业能力。

3.编演情景剧本,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中职、高职学生大都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有着浓烈的个性化色彩,逆反心理也极强,大都反感限制性极强的要求,此时堵之不如疏之,让其个性化用演剧的方式展示,如举行编写古典情景剧、演出古典情景剧大赛等,从编剧到演剧需要很多准备,对学生的能力和智慧是不小的考验。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活动过程为案例来理解《市场营销》、《管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而不再是“纸上谈兵”。

4.进行经典诵读,帮助学生“养身立命”

赵士林教授对国学经典的现代运用提出了“以儒做人,以道养身,以禅清心,以法为基,以兵入市”的观点,创造性地弘扬了国学经典的现代借鉴意义。

儒家倡导的“已所不欲,忽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道家坚持的“道可道,非常道”及“物极必反”的思想,法家探讨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墨家天下大同的思想及实施方案,都对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如:以儒做人,孔子讲究“仁爱”,曾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厚的人自然也不会苛待他人,也不会那么浮躁和功利,是“诚信”待人的基础;以禅清心,释家文化讲究的“宁静致远”的境界,是治理“浮躁”的心理根基;以法为基,是目前整治目前混乱市场的重要武器;以兵入市,商场如战场,在和平年代中兵家的法则往往成为商业运筹的利器。

第6篇:古典文学讲座范文

这个情况让我感到很棘手,甚至很痛苦,也很无奈。

在女儿小学快毕业那年,我碰巧看了台湾的王财贵教授在北师大的讲座光盘。王财贵教授在讲座中提出一个非常惊人的观点,就是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教学要从高处着手。不像自然科学要从简单的低处入手,所以他在全球华人世界首倡“儿童读经教育”,至今儿童读经教育可以说已经是席卷全球华人世界。现在开展儿童读经教育的幼儿园、小学甚至初中,已经遍布我国大陆。

儿童读经教育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儿童从3 岁,甚至更早的时候开始,就要进行经典的诵读教育,诵读《老子》《论语》等这些当代一般的研究生都未必接触和理解的古代经典。

王财贵教授的讲座让我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因为我也是曾经教过初中语文,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作文教学上的无力感却跟多数的语文老师一样的体会很深。王财贵教授的讲座让我发现了一条提高学生和儿童写作能力的阳光大道。

于是,在女儿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忽然想出一个富有冒险性和实验性的主意。我给女儿买了两本《高考满分作文集》。每本作文集子大约有五六百页,大约各有一寸厚的两本书。

女儿小学毕业后的一个暑假,我没让她进任何兴趣班,也没让去参加任何培训。就让她看这两本书。我发现女儿居然看得津津有味,暑假期间将两本书基本看完了。她还表扬我给她买了两本好书。

接着她进入了初中。进入初中后,女儿作文再也不叫我帮忙了。因为她有话写了,有内容写了。她还跟我说:“爸爸,现在我写作文主要是不想写,要不我可以写很长的。可以远远超过老师规定的作文的基本字数。”

我教育和辅导女儿作文的这个经历告诉我,王财贵教授“从高处着手”的人文教学观点是非常正确的。这个观点对于我们的作文辅导具有很大的意义。

因为如果是按照现代流行的观点,初中生只能看《初中生优秀作文选》,小学生就只能看《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高中生只能看《高中生优秀作文选》。而实际上,当我们这样辅导学生去阅读的时候,却是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因为那种看起来水平相当的同龄人的文章,实际上起不到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作用。这就叫“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等而下之”。

而我从中领悟出的学生作文阅读上从高处着手的原则,通过我对女儿的辅导实践也证明是非常正确的。

第7篇:古典文学讲座范文

中华文化最好的给养是国学经典,它不但可以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可以励志明德、启迪童蒙,指引其终生发展的方向。而国学经典中蕴含着的大量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只有通过亲身诵读才能深刻体会,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亲近和获得圣人的不言之教。把国学经典引入校园,并在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路径和价值诉求的研究中独辟蹊径,才能使国学经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绕于耳――听读

听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校园内,国学声声不绝于耳,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对国学经典的感知逐渐由模糊到清晰,通过反复巩固,达到诵读的目的。①学校设立国学经典诵读广播站,内容包括国学经典朗读、赏析及轶闻趣事等;②校园音乐融入国学经典歌曲和中国古典名曲,让学生在古典乐曲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③将配乐诗朗诵设置为上下课铃声,陶冶学生心灵,点燃学习热情。

二、溢于眼――默读

泰戈尔说过,鹅卵石的完美不是靠锤的打击,而是因为水的载歌载舞。教育需要一种载体,需要一种氛围,需要环境的熏陶,尤其需要美化、诗化、艺术化。校园环境教育理念正是寓教育于无声无息之中,潜移默化,论道而不说教,让学生于举手投足间与古代先贤进行着一次又一次对话。①门口:利用学校电子屏幕开设 “一分钟课程”,精选国学经典,每天滚动播出,让学生在进出校门的短短一两分钟里,受到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②院墙:在校园周围院墙上装饰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大理石浮雕;③墙壁:镌刻“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14字校训;④楼道: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别设置 “中华经典浸润人生”的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精粹长廊、“诗味书香弥漫校园”的书法艺术文化长廊;⑤教室:班级文化板块、在黑板报中开辟国学文化知识专栏;⑥校报:在学校创办的《春华秋实》月刊彩印校报上,开辟国学教育专栏,全面系统地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国学经典知识。

校园书香盎然,国蕴飘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显现一个鲜明的特征――国学经典。学生课间驻足浏览、欣赏,既对五千年的文明有初步的了解,其中涉及的修身、求学、创造等知识又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谓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吟于口――诵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一至六年级分别开设不同的国学课程:一年级《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千字文》《笠翁对韵》,三年级《论语》《孟子》,四年级《大学》《中庸》,五年级《老子》,六年级《史记》《资治通鉴》。不同学段采取不同的诵读方法。

1. 低年级:故事代讲,熟读成诵

3~15岁是记忆力的高峰期,对儿童来说,记忆方法至简,无非是诵和背,在这之前唯一要做的就是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来模仿。在每个班安装包括“神奇汉字”“国学故事”“水幕电影”等内容的国学资源库,国学经典以动画故事的形式来展现。比如,讲李渔的《笠翁对韵》“卞和三献玉,杨震四知金”时,给孩子们讲一下卞和和杨震的故事;在讲“雄文能徙鳄,艳曲为求凰”时,讲一讲韩愈和司马相如的故事……教师以故事代讲,并且联系实际,学生不讲自通,也对国学产生了兴趣,很容易熟读成诵。

2. 中年级:自读自悟,导读成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传统语文教学中提出少讲、精讲或不讲,偏重于学生个人的感悟和体会。重读,能够让学生利用大量的时间去自读、自悟,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加以点拨,或只对某些词句略加解释,或学生交流,即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如讲《论语》中“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读这句话,伯夷、叔齐感悟到二人正是因为对过去仇怨的忘却,才能心胸坦荡,而那些心胸狭窄之人,总是记着别人的不是,这样他自己也不得自由。所以,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总是心怀美好,不计前嫌,不怨天,不尤人,这样,不仅自己对这个世界、对他人的怨恨少了,相对的,他人也受你宽容、博大心胸的影响,少生怨恨之情。

听懂与读懂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自己下功夫读懂的、感悟出来的东西才是牢固的,才是真知。

3. 高年级:温故知新,情读成诵

古人品鉴诗文,主张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也就是通过诵读,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其中的情味和旨趣,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国学知识积累和储备,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已经能够大体读懂《庄子》中《濠梁观鱼》之类的国学经典,此时,要求学生诵读和精思同步进行,要仔细揣摩作品意义,以及作者境况和情志,将心比心,成为作者千古知音,情读成诵,正所谓“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四、归于心――品读

诵读国学经典,并不是看谁背得多、背得快,而是要使学生的反复诵读和理解感悟活动化、生活化,建立学习的人文环境,形成一种精神气场,从而内化为学生的气质修养。结合下面的活动,力求使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上升一个层次:①话国学――国学经典演讲赛。说出你最喜欢的国学经典及喜欢的原因,对学生所掌握内容进行深化;②演国学――国学经典迷你剧表演赛。将国学经典小故事编成通俗易懂的校园剧进行展演,使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积累进行完美演绎;③写国学――国学经典辩论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五、动于手――赏读

儿童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内化与外化的过程,是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结果,要把外在的、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变为个体内隐的心理特征,还要把个体内隐的心理特征变为个体外显的行为和习惯,实现内外转化的关键是?惯。因此,学校将“启蒙养正,明理成人”作为办学理念,在学生的习惯培养中为学生搭建一个又一个平台,使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在生活实践的特定情境中心有所悟、心有所动,进而回应、共鸣、践行,实现诵读的最高境界――赏读。

1. 寸草报春晖――我感恩

孝,是一切善行的根本,是百善之先,也是爱心的原点。请在爱的天平上把父母为你做的事和你为父母做的事列举出来,作为砝码放在天平的两端,看看你的天平是否倾斜得太厉害,如果是,请你加重砝码。

爱的天平

父母为我做的事 我为父母做的事

写着写着,学生惊愕不已,有的学生甚至落了泪,在多数学生的天平上,“父母为我做的事”竟然写满了整张纸却依然没有写完,而“我为父母做的事”却空空如也。学生当场宣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学习上、生活上让他们放心,并制作感恩卡,制定感恩计划。随后,开展评选“班级十大孝子”“校园十大孝子”活动,让评选上的孝子在全校师生及家长面前讲一讲自己的“孝事”。家长动情地说:“孩子变了,变文绉了。”孩子们诵中悟,悟中用,真正使“孝”深入校园,深入孩子们的心里。

2. 《弟子规》力行表――我践行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对于经典的诵读,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培养良好情操和行为习惯的需要。紧密联系生活学习《弟子规》,制定实践《弟子规》力行表,让学生把《弟子规》精神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并让学生详细登记,互相交流、监督,共同进步。

3. 座右铭――我能行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会刻骨铭心。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来实现的。

“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这是孩子们在学习《欹器》一文后得到的知识,而“谦受益,满招损”这个道理又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里。孩子们根据欹器的原理自己动手制作,并将自己的座右铭及原因贴在欹器上,放在写字台的旁边用以鞭策自己。

我们来欣赏一下孩子们的座右铭:

我的座右铭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班干部,我总是要求同学们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等,但是我自己有时候却做不到,所以,我要以此来监督和鞭策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班干部。

我的座右铭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次考试,我都会名列前茅,因此很是骄傲,也就瞧不起那些学习不如我的同学,通过这句话我知道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要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

第8篇:古典文学讲座范文

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4号,是一座两层楼高的西洋式古典建筑。花岗岩的台基,红灰相间的外墙,考究的半圆形穹顶,在路口格外惹眼。它建成于1910年,曾经是日本正金银行的办公楼。

1月6日,随着中国法院博物馆揭牌,这座老建筑迎来新生。经过一年半的筹备和建设,这里成为中国法院博物馆新馆,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开馆仪式上,首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表达了他的期望:“要深入挖掘重要史实、重要案件、重大典型的文化内涵,传承一代又一代审判人员公正司法的宝贵精神,传播公平正义的法治文化,使中国法院博物馆成为广大法官和社会公众的一个精神家园。”

中国法院博物馆免费开放,公众经过预约即可参观。透过―件件展品、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视频资料,追寻灿若星河的司法文明。

大要案背后的司法进步

中国法院博物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全面依法治国,走向伟大复兴”展厅。

一面巨大的显示屏,滚动展示着湄公河中国船员遇害案、刘汉刘维等人涉黑案、昆明“3・01”暴力恐怖案等党的十以来我国法院审判的大案要案的情况。

“这面大屏幕,实际上是最高法院信息中心的显示终端。”中国法院博物馆馆长王海波介绍,展厅以信息化手段,全面展示了党的十以来法院工作取得的成就,展示了审判的各类典型案例,凸显“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主题。

展厅一侧的玻璃柜里,有一批特殊的展品。它们是天津、山东法院审判、用过的法槌,签字认罪时用过的钢笔,戴过的手铐,以及两案判决书原件。这批无声的展品,向世人展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反腐的决心。

位于博物馆二层的“人民审判历程”展厅,展出了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令,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审判事业。从审判刘青山、张子善到审判、等人的原始资料,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院长多次强调,法院博物馆一定要展出有关重大案件的展品。用这些典型案件来传播法治理念、展示司法进步。”王海波说。

古籍善本展现司法智慧

中华司法文明源远流长。虽然几千年来律法几经更替、审判机构名称各不相同,但是司法官员决狱断刑、匡扶正义的职责始终如一,涌现出许多彪炳史册的先贤,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法律思想。“中国审判历史”展厅和“法律古籍珍本”展厅中一系列珍贵的展品,闪耀着前辈先贤的司法智慧。

2005年,讲述南宋法医鼻祖宋慈破案故事的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一经播出就引发了轰动,创下了收视新纪录。宋慈所著《洗冤集录》原件在中国法院博物馆展出。《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现存第―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代表了我国古代法医学的成就。

一个长方形展柜里,整齐排列着明万历十五年成书的《明会典》全套实物。这部典籍是明代的行政法典,历经明英宗、孝宗、武宗、世宗、神宗五朝编订完成,共计220多卷。《明会典》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官制为纲,分述各行政机构的职能规范,是研究明代行政法制的权威文献。

除了《洗冤集录》《明会典》,中国法院博物馆还收藏有《唐律疏议》《大清会典》等珍品。王海波说,全馆现存古籍善本2488册,展出约2000册。这些珍贵的古籍实物,展现了中华法系的辉煌成就和深远影响。

首法官跨洋寻宝

一本咖啡色封皮的古书静静躺在展柜当中。这本书仅相当于《新华字典》大小,封面干净简单,除了历史留下的刻痕什么也没有。这就是被称作大陆法系民法基石的著作――《法国民法典》。

这是―部拿破仑引以为傲的法典,他曾经说:“我的光荣不在于打胜了四十几个战役,滑铁卢会摧毁那么多的胜利……但不会被任何东西摧毁的,会永远存在的,是我的民法典。”西方史学家也给予这部法典极高的评价,称它为“少有的几部影响整个世界的文献之一”。

陈列在中国法院博物馆的是1806年版《法国民法典》,这几乎是现存最古老的版本。它跨越重洋来到中国,有一段不能不说的故事。

2014年9月,中国首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出访法国最高法院。在图书馆参观时,法国最高法院院长卢维尔展示了《法国民法典》起草者之一包塔利斯和哲学泰斗伏尔泰的手稿。对此很感兴趣,他当即表示,希望能够寻找已出版的最早的《法国民法典》,收藏于中国法院博物馆当中,进一步加强中法两国司法交流。对此,卢维尔表示同意。

2015年9月,卢维尔将1806年第一版《法国民法典》送交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并请他转交。9月30日,翟隽在北京将这一民法瑰宝当面转交,为中国法院博物馆增添了一件价值重大的展品。

第9篇:古典文学讲座范文

13座宝塔散落申城

佛塔伟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建筑相结合,踪迹遍布大江南北。上海至今尚保存唐、宋、元、明、清古塔有13座,主要分布在松江、青浦、嘉定、金山、徐汇等区,它们是上海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中国古塔里一个重要的组成群。

上海现在存有的这13座塔,分别是法华塔、龙华塔、吉云禅寺塔(青龙塔)、南翔寺双塔、万寿塔、泖塔、护珠塔、秀道者塔、李塔、兴圣教寺塔(方塔)、圆应塔(西林塔)、华严塔,算起来因为其中一座是双塔,故列为13座塔,这些极富建筑装饰美感的塔,共同构筑了上海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上海的古塔大都是佛塔,如方塔、西林塔、华严塔、青龙塔、龙华塔、泖塔、护珠塔,它们或建在寺中,或埋藏舍利,或因僧人而建;李塔、法华塔、秀道者塔,在地宫、天宫中皆装藏佛教造像、经书等;万寿塔则是为祝贺皇帝长寿而建。

泖塔。既是一座佛塔,同时由于它矗立在泖湖中的小洲上,建塔时就考虑到了导航引渡的功能,这些塔从考古学和建筑学来讲,无疑不是先人对我们后人留下的那颗智慧星。这泖塔又多了灯塔的作用,往来相望,夜间塔顶高悬明灯,引领船舶航行,为我国现存的古代传统灯塔。

法华塔,亦称文峰塔。史料记载:建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当时嘉定尚未立县,属昆山县管辖,地方人士因人文不盛,士子甚少中试,遂募款造塔,为读书人能中举做官祈以吉兆。我们知道,在中国民众的心中一直有“耕可致富”、“读可荣身”的观念,似乎只要是平民百姓出身,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步入仕途、光宗耀祖。法华塔,也许正是寄托了百姓对科举入仕的深切希望,祈盼文运,来振兴家乡文风,科举高中,一举成名。

所以纵观上海古塔,除南翔寺砖塔为双塔外,其余皆为单塔。13座塔中,从形状来归类,方形有6座,为兴圣教圣塔、法华塔、华严塔、李塔、泖塔、万寿塔;八边形的有7座,为吉云禅寺塔、圆应塔、护珠塔、秀道者塔、南翔寺双塔、龙华塔。从级数上来分,九级塔1座,是兴圣教寺塔;五级塔1座,是泖塔;其余11座都为七级塔。总体来讲,上海古塔的材质和形制比较单一,除南翔寺双塔为砖砌外,其余11座塔皆为砖木结构,塔的形制全部为楼阁式。

古塔遗珍:供奉品一探

20世纪70年代至今,上海文物主管部门先后对多座古塔进行了修缮,在兴圣教寺塔、李塔、法华塔、西林塔等古塔地宫、天宫中发现了佛造像、佛塔、舍利子、玉石、玛瑙、水晶、珊瑚、石刻等文物1000多件,使宝塔增辉添彩。上海博物馆三楼临时展厅内,选择上海古塔中出土的文物精品100余件,能让观众在本身不可移动的塔影之下,领略到秘宝佛光的神秘莫测,城镇兴起过程中的文化升华。

上海古塔中,发现出的地宫、天宫,会装藏佛教用器和日常生活用器两大类。而佛教用器是指供养诸佛、庄严道场、修正佛法的资具,有佛造像、舍利塔、法器、舍利子、经卷、碑刻等,这些将在下文一一做解释。还有一类就是日常生活用器,有金、银、玉、钱币、水晶、玛瑙、琉璃、珊瑚饰件等等,是善男信女出于对佛的虔诚,显然是建造、修葺古塔时将自己随身佩戴或珍藏之物的一种施舍。

塔,塔内装藏有一种小塔的东西,功能上来讲同建筑物的塔是一样的,只是这里成了浓缩版的塔模造型,但也确实是和塔的外形一模一样,材料却多种多样,有银鎏金、铜鎏金等。一般这些小塔都是在地宫、天宫中发现的,所谓的地宫,也称“龙宫”。一座佛塔,一般是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几部分组成。而天宫,则以装藏舍利和经书、金银玉石等供养物的,多建在塔刹刹座内。而塔刹,作为塔最为崇高的部分,至关重要。刹座内的天宫,作用同地宫是一样的,只是所处的结构不同。留心的观众在电视剧《西游记》中不知是否对唐僧师徒见塔扫塔的那一集,有所印象。孙悟空陪关师傅一级一级的扫塔,扫到大家认为的塔顶位置,即是塔刹所在地,那里正是佛家摆放舍利的地方,而这里似乎换成了一粒“宝物”。补充一下的是,其实塔刹本身也分为刹座、刹身、刹顶,也是一个独立的小塔来的。这样解释,不知道是否更明了一些。

舍利。舍利一般是供奉在地宫、天宫之中的。据《破邪论》记载的一段是这样说的:“佛既去世,弟子等以香木焚身。灵骨分碎,大小如粒,其色红白,击之不坏,焚之不焦,每有光明神验。”然而,佛教经典是把舍利分为两类的,一类是法身舍利,是指释迦牟尼传授的佛教经典。还有一类是生身舍利,是佛祖火化后的遗体遗骨。后世把高僧圆寂火化后所得的骨结晶颗粒也叫帮舍利。这是因为佛教认为只有虔诚奉佛的僧人,悟道得法的人才会自然结晶舍利。上海的古塔所藏的舍利,就是生身舍利。

佛造像在上海的这13座塔内,总共统计的佛造像大致在200尊。材质各不相同,主要还是以铜造像和银造像为主,绝大部分是单体圆雕像。宋青铜释迦牟尼涅像,已发现的多为壁画和浮雕像。泖塔天宫有三尊铜鎏金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像,三尊造像造型风格几乎一样,完全是按照佛教造像典籍仪轨铸造的。一些银造像的背面有发愿文,从发愿文上可知,这是一批由上海本地银匠制作的民间造像。或许这些造像有些还带有世俗化的影子和缺乏内在精神气质的造像,但这从研究上海古时的风俗与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实物价值。

有藏传佛教造像的发现,是元代统治者的崇拜藏传佛教,奉为国教后,推行全国,上海也必然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在江南地区的传播,则就是这些出土的藏传佛教足以作为实证来说明问题。

七宝,在李塔、圆应塔、法华塔中,发现了1000多年由金、银、琉璃、水晶、玉、玛瑙、青金石、珊瑚、琥珀、芙蓉石等制作的造像等等。这些也都是的信佛者作为七宝施舍到塔内的供奉品。

最后是一些碑版题记。我们都知道青铜器中带有铭文的是重中之重,对于塔内有文字记录的碑文、铭文板、题记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线索。有时塔上所刻的发愿文等,会清楚详细的记述塔的建造及修缮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