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设计的理念范文

课程设计的理念精选(九篇)

课程设计的理念

第1篇:课程设计的理念范文

关键词: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计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论是自然现象的发现和解释,还是自然规律的总结和应用,都充满了问题。物理教学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把物理课上得更生动一些、更鲜活些,将知识与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些,从而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下面就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一、了解和学习新教材

新大纲采用两类物理课的方式来安排必修和选修的内容,给出两类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要求。其中,必修物理课是基本要求的物理课,它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科学,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必修加选修是较高要求的物理课,它为学习者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适合于理科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在能力要求上,两类物理课都要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教育的出发点,未来社会需要多类型的人才,高中课程就应该为不同发展方面的学生打好不同类型的基础。分类型开设物理课是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果,充分体现课程规划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特长的特色,提供两类物理课的思路,不仅符合培养目标的多样性,而且是适应和促进普通高中多种办学模

式的需要。

二、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和分析教学问题,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修改的过程。我认为,新课程教学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难点问题

3.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

4.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

5.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

6.对教学策略的反思和评价

三、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

要途径。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方案改进都可以成为物理教学设计的内容。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销蚀。新课程理念彻底改变了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以及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的,需要学生经过努力,获知新知的学习情境。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教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但不好的问题,可能会让学生糊里糊涂,不知所云,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揭示学习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最优化的内容效度,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学问题创设合适的情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

2.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增加师生间的亲和力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师生以饱满的热情

进行情感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学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谐的情感氛围能增加师生间的亲和力,形成特殊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是通过教师的教,结合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使学生的情感需要得以激发和满足,并借助于情感对认知的激活功能而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和调动,而且要善于依据教学

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大小,重视对学生情感生活的关注和培养。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目光亲切、深沉,表现自然、丰富,语言层次清晰,使学生在一种亲切、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对学生的任何参与都应有合理且激励的评价,绝不能有任何讽刺和挖苦。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种教学策略的制订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具有主动和他人合作,具有振新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薛国风,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高等教育研究,2003(01).

[2]严先元.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03.

第2篇:课程设计的理念范文

论文摘要:ACCP课程设计理念体现在课程定位的市场性、课程目标的岗位性、课程编排的项目性、课程内容的实践性、课程设计的动态性以及课程构建的合作性等方面。ACCP课程设计理念对我国高职课程体系设计模式的创新带来启示,其中“项目带动式”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ACCP与Aptech公司

ACCP(Aptech Certified Computer Professional)是印度Aptech公司推出的培养软件人才的课程体系。Aptech公司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全球的52个国家和地区已发展了3208家培训中心,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教育培训机构,曾获得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最有前途公司奖和计算机世界杂志的最佳计算机培训企业奖。其与世界著名的IT公司如微软、Sun、Oracle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其ACCP认证学员在美国硅谷就等同于软件工程师。

该课程体系通过结合先进的多模式教学法,使学习者在掌握理论知识与工具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成为符合21世纪企业要求的IT人才。ACCP紧贴IT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强调培养实践能力,突出项目经验的积累,提供大量来源于工程实际的真实项目案例和阶段项目,注重和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

ACCP全球同步的课程采纳了国际最新的课程设计,使它能够满足IT行业不断发展的需求,课程内容和讲授的方式在全球52个国家的培训中心里是相同的,这确保了所有的学员都是世界IT大家庭中的一员。

二、ACCP课程设计理念

(一)课程定位的市场性

以市场需求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是ACCP课程最根本、最核心的特征。ACCP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因此学习的目标始终围绕就业而展开。ACCP5.0课程诞生基础:一年多收集5362家企业的招聘信息、对36个城市的386家企业进行重点跟踪、与41家企业进行了实地接触和深入访谈,通过对掌握的一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和多次专家研讨,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企业实时用人需求。

(二)课程目标的岗位性

以岗位能力为核心是ACCP5.0课程内容选择所遵循的原则。ACCP5.0课程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如何解决软件开发项目中所涉及的技术工具、技术框架、开发流程和编码调试等方面,所选择的技术一定是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如:80/20原则。第一是重点讲解企业80%的时间在使用的20%的技术,而80%不常用的非核心技术弱化讲解,或者只作为介绍或者拓展内容;第二是花费80%精力才能学会的20%内容不讲解[3]。

(三)课程编排的项目性

与传统的教材编排方式不同,ACCP5.0课程内容的安排是以项目为中心开展的,并适当地把多个案例联结成一个工程项目。在每一门课程中,都采用了一个实际的开发案例来组织技术内容。理论课上教师会通过一个案例或小项目的讲解来引出技术内容,而上机实验课要求学生自己逐步完成一个类似的项目。在案例的选择上,在考虑案例实用性的同时,也尽可能地提高案例的趣味性,并加强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案例内容,不致迷失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同时又能积聚更多的行业知识和项目经验。

(四)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ACCP5.0课程的最终学习目标是:“能够运用Java或.NET技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参与到整个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熟练、规范地完成企业级B/S 系统模块的编码、调试和文档编写,成为企业紧缺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学完ACCP5.0,相当于具备一年的实际软件项目开发经验,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软件企业招聘时的最低要求。学习的目标改变了,课程的内容也相应改变了,课程内容侧重于以培养实践技能为出发点的操作实验内容。ACCP5.0需要的是通过“动手”来训练你的技能,不但要快,还要规范。ACCP的学习也要求“动手、动手、再动手”,要敢于编码、乐于编码、大量编码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五)课程设计的动态性

ACCP课程的突出优势就是能紧贴市场岗位技能的动态变化,始终与IT发展进程保持同步。Aptech公司在软件开发领域的雄厚实力,保证了ACCP课程能够紧随行业最新变化与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并反映到教材中。IT技术日新月异,大约每18个月更新换代一次,与此相应,ACCP课程体系每18个月也要更新一次,2008年1月已升级为5.0系列。ACCP教材也应随IT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更新、完善。

(六)课程构建的合作性

ACCP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教育培训机构与IT企业合作的结果,也是IT专家、工程师以及教学人员合作的结果。ACCP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充分体现其广泛的合作性。

在确定ACCP课程体系之前,Aptech在IT领域专家和一些非IT公司中进行了广泛的行业调查以了解他们在目前和将来的工作中会用到的数据库系统、前端开发工具和软件包等。基于这个调查的结果,Aptech设计了课程体系的各个模块,同时也对每个模块课程覆盖的深度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每个模块的覆盖面和学时由一些行业专家来确认,在得到他们的反馈和建议之后,Aptech的设计团队就在Aptech的课程体系规范的基础上开始开发各个模块。开发完成的课程还要被Aptech公司的技术和学术顾问团最后确认,顾问团由行业和学术领域中杰出的专家组成。

纵观以上对ACCP课程设计理念的描述,可以看出,ACCP课程设计理念强调的是课程设计与市场需要相统一,课程内容与岗位实践能力相统一,课程变化与岗位技术发展速度相统一,课程编排与项目工程需要相统一。通过教育与行业的密切合作,采取“职业岗位需要分析确定岗位核心能力及职业素质设计核心技术和能力课程导出相关专业支撑课程”的逆向设计思路,打造科学而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学生与行业的“零距离”接触。

三、“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设计

基于ACCP课程理念,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关注焦点应从以学科体系的逻辑结构为核心转移到以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主线为核心,并由此创建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项目为主线,采取“逆向”设计思路的“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新模式这是实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有效途径,也必将对职业教育改革产生有益的影响。

(一)“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

“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是:围绕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需要,调研社会市场的需求,科学设计和选择项目,通过项目载体带动专业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计划的实施,以完成工程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而设计出的课程体系。

项目是指具体的工程项目或生产项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项目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项目带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在项目实施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掌握技术,提升职业素养,实现培养目标。

(二)项目带动式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1.市场性原则。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前提下进行的,其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专业培养计划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具备较强的市场就业能力。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就不能准确把握岗位核心能力,也就不能科学地选择和设计项目,由此而形成的课程体系也必将在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上产生方向性错误。

2.综合性原则。构建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成功关键就是项目的合理选择和设计,项目必须具备岗位能力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全面性,否则,项目就不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由此而带来的能力设计缺失就会直接导致学生岗位能力的缺陷,这就背离了构建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目的和初衷。

3.可行性原则。一切形式的教学改革都离不开具体实际,同样构建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也要与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课程体系的改革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在实施构建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时,一定要考虑到学校是否具备相应办学条件(如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等),也就是说项目设计要遵循可行性原则。

4.带动性原则。项目带动是构建和实施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灵魂,新课程体系的形成和价值就是靠项目带动来实现的,项目带动也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因此,要想成功构建和实施课程体系就不能弱化项目的带动作用。

(三)“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

从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来看,可大体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本校学生所培养的层次,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摸清行业及岗位技术发展状况,探寻岗位需求趋势,分析岗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研究岗位综合素质的形成过程,调整和确立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和主要就业方向,并以此梳理出岗位核心能力的构成模块。

2.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领头,专业教师以及工作一线的岗位骨干人员组成项目设计小组,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的专业素质模块,结合已有的专业培养经验,以突出岗位核心能力为目标,从工作实际中精心选择或设计出一个或多个综合性强且专业知识涉及面广的项目。

3.依据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紧紧围绕完成项目这一核心任务,逆向推导出一系列的多层专业课程,形成具体项目的相关课程组图。

4.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对所有项目课程进行分类汇总并进行必要的整合,尽可能实现课程的最优化组合,最终确定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总目录。

5.根据不同课程内容和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结合项目实施先后顺序和专业培养的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学制总的专业教学计划表。

6.以专业教学计划表为蓝本,将学生的相关专业课程考核及毕业设计与项目挂钩,在以完成项目为核心任务的带动下,精心选择或自编教材,积极开展和组织教学活动,按计划实施新的课程体系。

7.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市场调研,及时修正专业教学计划表,探究更科学更合理的课程体系。

(四)“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1.依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准确把握岗位核心能力。这里所指的岗位核心能力,是指能胜任岗位工作所必需的职业价值、主要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等[6]。传统的高职专业课程一般都具有市场职业定向不明显,课程开设多而全,岗位核心能力不突出等特点。由于受学制时间的限制,学生所学知识肤浅、岗位技能差,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根据实际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参照ACCP课程设计的市场性和岗位性理念,进一步理清思路,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依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准确提炼岗位核心能力。

通过明确岗位核心能力,为下一步项目的合理选择或设计指明方向、明确重点,同时也为专业建设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特色打下基础。

2.合理设计项目任务,精心构建课程体系。要想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合理地选择或设计项目任务,通过项目任务带动课程体系的构建。项目任务的选择或设计,在紧紧围绕岗位核心能力的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专业知识的覆盖面和岗位能力的综合性。项目数目不宜太多,但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在项目任务的带动下,通过分析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构成,带动相关核心课程的确定;通过核心课程带动相关支撑核心课程的主干课程的确定,依此类推,可设计出多层交错结构的课程结构。

3.围绕项目主线积极开展教学,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完成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只是完成了人才培养的计划,而在执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项目带动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体现ACCP课程设计的项目性才是培养岗位核心能力的关键。

在贯彻实施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紧紧围绕项目主线开展教学。首先,将项目任务进行逐层分解,按知识和能力模块落实到具体课程和实际教学单元中,形成多层次的子项目模块结构,按由小到大、逐层递进的方式推进项目任务的完成。其次,为了能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将项目推进与课程考核挂钩,以此来调动师生开展项目任务教学的积极性。

事实说明,只要紧紧围绕项目主线积极开展教学,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就能激发起广大师生积极实施特色课程体系的教学热情,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第3篇:课程设计的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师;现代教学设计

现代教学设计就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程序”和“标准”的动态生成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现代教学设计入手,转变日常教学行为,才能使先进的新课程理念与实践融为一体,才能为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一)发展性

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呢?第一,从知识的维度看,知识应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结构链,使学生具有发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复制和转移,而是知识的生产、建构、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把公共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第二,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和诠释。教学如果没有创造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第三,从学生的维度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第四,从教学活动的维度看,要遵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泡沫”等现象发生。

(二)生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诸因素相互之间犹如一条“生态链”。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的共同体”,通过彼此间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既非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亦非以人为中心或以物为中心,而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充分互动与交往。教师的主导作用、媒体的辅助作用更多的表现在创设一种有趣有味的鲜活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主体激活状态。

(三)生成性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上课就是执行教案,师生教学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完成教案中既定的任务,而不是“节外生枝”。而基于生成性理念的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好的内容(如教材、预定的文本等),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并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教学设计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教学设计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自由发挥和互动的机会。例如:教师在设计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时,应运用教学机智,不断捕捉、判断、筛选、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激发“蝴蝶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了,教师再引导、激发出新的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究,不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四)差异性

个体是发展着的独立的主体,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世界,不存在绝对的教学起点和终点,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者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差异是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真正地有所发展、有所成功的基本依据,是推动教学的动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方式、学习倾向对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等进行选择、组合和管理,要设计“异步运行”的学习环节,既给“腿长”的学生放行,使他们能在班级“方阵”中超前领跑,又给“腿短”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个别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五)开放性

新课程倡导教学时空应从“有限封闭”向“无限开放”改变。一是开放的人文环境。要营造出民主、和谐、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放的时空环境。要向课堂内外开放,要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世界、直接经验、个体知识、社会现实的沟通。三是开放的知识系统。要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与教育教学的渗透融合,要注重吸纳现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最新成果。四是开放的教学形式。应从单一传授、灌输式的教学向自主、探究与合作全面融合的模式发展。五是开放的训练内容。要多安排具有多种条件、问题、算法及结果的作业以及项目设计。

(六)反思性

教学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上课前的构思,而且是课上、课后的修改、补充和完善。要使教学设计展现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融汇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之中,完善于教学之后的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思考中。教学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现代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

(一)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活动的灵魂。只有在明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设计的方案和措施才能符合教学规律,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笔者这里主要阐述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知识、学生、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念,教学过程实施策略的构思等,这既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目标的归宿。

从教学的背景来看,教学主要是从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与设计。一是从行为主体——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和人际交往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学习起点是指当前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水平等;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对环境、时间、感知信息的通道、思考方式等方面的偏爱;人际交往特征是指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如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冲动与沉稳、情感型人格与理智型人格等。二是从环境(软、硬两方面)的设置、教学媒体的设施、班级的设置、课堂教学理念、教师教学风格、班级学习氛围、学习团队及其构成规则和劳动分工、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从教学过程中的即时状态进行分析。

就教学内容来看,传统教学中教师思维活动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外部的学科知识上,教学设计的逻辑是知识成分间的达成结构。由于学科知识是显性知识,所以传统的教学在操作上过多地关注显性内容的运用。事实上,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一是要确定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要分析技能目标及其出现顺序。从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之间,学生还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这又是达到终点知识的前提条件。三是要分析支持性条件。除了必要条件(技能目标)的分析之外,还要进行支持性条件的分析。四是要把教材上死的符号式的信息内存且内化成教师自己的鲜活知识,实现对教材的二次加工和创新。五是要从对学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形式、特点和规律,从对学习结果的类型、学习形式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学习的思维规律和特点等实际情况决定的。为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学生的思维特征、迁移能力;学生的思维障碍表现及其成因等。

(二)教学目标分析

从目标的主体和维度看,传统教学目标所体现的主体主要是教师而非学生,目标设置中较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缺少对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设计。新课程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的追求,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目标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目标要有层次性、全面性和明确性。

从目标的陈述内容和注意点看,传统教学设计一般只关注心理描述,如“了解”“理解”等,而忽视外化的可操作的行为样例。新课程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上将心理描述与行为目标相结合,使教学目标的完备性和操作性都得以体现。教师在掌握目标的陈述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或师生共同作为主体),而不是教师;2)目标必须是分领域、分层次陈述的;3)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观察的;4)行为的结果必须表达,而且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5)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6)目标还应该是可操作、可评价的,并附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

(三)教学策略分析

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来分析,现代教学设计强调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发展学生潜能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注重自主学习中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探究学习中情景的体验和问题解决的结论论证,合作学习中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等。 转贴于

从教学方法来分析,一是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参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二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传统媒体应当是“共生性”而不是“替代性”,是“相辅相成”而不是“有你无我”的关系。三是要符合学科特点,要因科而异,根据学科的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四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如学生年龄、心理发展水平等均应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基础。五是要符合教师的个性。任何成功的教学方式都是有“个性特色”的,教无定法,乃为至法,难在创造。

从学习方法来分析,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学习方法的设计。一要制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让学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潜心探究、‘快乐创造。二要制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的问题性,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创设—定的问题情境,通过组织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堂讨论、操作、演示等丰富多样的亲历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三要制订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要考虑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探究,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会评价,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的见解;学会反思,敢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探索学习的规律。

从教学媒体的运用来分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实现课程与教育技术的整合。由于新课程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综合,因此,媒体也要消除以往只传递知识信息的局限,在情景创设、思想方法的展开和过程体验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分析

现代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出现了“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一方面,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纯粹接受、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同时考虑教学的意图、教学组织中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或是由他们共同参与)、行为(探索、思考、讨论、操作等)和媒体的使用、时间的分配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期等,所以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活动过程是呈立体或网状思维状态的,教学诸因素不是沿“教”这条单行线前行,而是在学与教中交错并朝着教学目标发展。

(五)教学评价分析

现代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评价功能上,弱化甄别、选拔与评优,强化促进发展;在评价主体上,从单一主体转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自评等多元主体和主体的交互化;在评价内容上,从只关注结果转向同时关注目标、条件和过程,注重让学生对知识形成真正的理解、感悟、情感体验以及学生自我监控、反思能力的培养等;在评价方法上,从过分强调量化的测试型评价转向重视质性分析的非测试型评价;在评价工具上,注重选择适当而有成效的方式以及编制优良的评价工具;在评价策略上,注重课前的准备、课程实施中的再次设计(即兴发挥和创造)和课后反思性的有机结合;在评价实施上,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现代教学设计中几个关系的处理

(一)标准与多元的关系

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强调“统一要求或标准”,一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甚至害怕进而试图抹杀“差异”。新课程确立了“差异就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一种动力”等一系列新的观念。教师应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年龄特征等挖掘教材、教法、教学环节中的教育因素,并加以细化、筛选、甄别,制订出分类、分层、有序的教学目标并进行差异化、针对性的教学。同时,也必须用理性精神完整地理解“标准与多元”的关系问题。“标准”是在“多元”基础上的标准,“多元”也是有“标准”的多元。二是我们既需要“多元化”,更需要基于规律、真理的标准和规则。三是强调“标准”,但不是像传统教学观那样,用“标准”去统一、压制“多元”。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意义,而这样的“意义”虽因人而异,但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真理”“规律”的成分,直至“达成一致”。

(二)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教学设计中如果没有诸多要素逐一分析的综合则是肤浅的,难以揭示整个教学过程的本质;而只有要素分析没有综合,必然是孤立的、片面的,并且缺乏整体功能的。因此,教学设计既需要以整体为背景进行要素分析,又需要以要素为根据进行综合优化,使教学系统各要素处于相互匹配和最佳结合状态。在结构优化上,一要注意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横向组合方式,即课堂教学进行到纵向的每个阶段时,教师要把全班教学、小组或成对学习、个别学习恰当地组合起来,以保证每个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最适合的学习时间;二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纵向活动程序,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智能发展水平出发,对教学和学生进行调控,并按学生认识过程将每节课分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阶段。

(三)探究与接受的关系

第一,强调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并不是否定知识传授的独特作用,也不是说每节课的所有知识都必须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前人的科学知识都靠学生主动探究、自我构建是不现实的。接受学习运用得好,也可以让学生学得主动有效,而探究学习运用不当也可能使课堂杂乱无章、离题万里。第二,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二者在知识获得方式、心理机制、思维过程、师生作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互相补充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达成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整合、平衡,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等特点,在接受学习中引入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融进接受学习,从而使传统的演讲法、实验法、启发分析法、讲练结合法、模仿记忆法等常用的“接受性”教学方法与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预设的扩展和升华。对于预设与生成,我们必须坚持两者有机统一的原则。第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国课堂教学历来强调预设,强调严格按既定的教学目标备课、上课,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系统完整地学习知识,而且对课程实施起着定向、导航的作用。预设越充分、越科学,生成越有效。第二,合理设置一些弹性目标,为教学提供进一步探究的内容和活动是完全必要的,但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随意性的生成现象。动态生成不是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着“课程与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到学校教育时间的有限性。生成的“目标制约性”是判断课堂教学有效生成与否的关键。那种认为不认真备课,一味地追求动态生成,并将其视为一种教学“时尚”的现象,既偏离了生成的本质,也难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现代教学设计是一个预设与生成高度渗透、融合的同一体,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

第4篇:课程设计的理念范文

关键词:包装设计 课程改革 绿色 环保 人性化

引言

我国的包装工业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包装大国,并将逐步成为世界包装产业发展及市场开发的中心。包装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正在进行,要求包装业建立在创新驱动、环境友好、内生增长、惠及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反映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性要求,基本形成绿色产业体系。作为为新时期包装设计的培养后备人才的包装设计教育应跟上行业转型的步伐,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培养适应包装业发展所需的包装设计人才。

一、包装设计课程的变化

包装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最初课程包含了很多内容,除了包装装潢设计之外,还需要进行容器设计和盒型设计(一般指的是纸包装结构)。在电脑没有普及到设计课程的早期阶段,制作一个瓶子造型需要使用石膏制作成立体形状、再进行形态的切割、雕刻成型,耗时、费力、粗糙、不够精确也不环保。另一方面,容器设计与盒型设计需要更多高等数学,人机工程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在有限的课时内是无法系统讲授并应用到设计中的。出于以上考量,将形态设计的两个部分内容从包装设计课程中删除了。作为以平面视觉设计为主的专业来说,包装设计课程主要是对包装物的表面进行创意设计。

随着包装工业的发展,包装已形成一个立体的概念、一个整体的设计过程,他还涉及到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材料、包装印刷等多方面的专业内容,任何一项与包装装潢设计都是密不可分的。这一链条上的每一环都要与其他环节做到无障碍对接,包装设计的整体工作才能够有序进行,不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等的重复工作,这就要求各环节的工作人员仅同自己的专业,同时也要了解其他环节的工作内容,能够协同工作。再由于科技的发展、民生的需要,对于产品包装设计又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例如:绿色、环保、人性化等等。设计者本身要具有高度的保环保意识、对环境保护高度关注、并努力尝试在设计中去实践;此外,还要有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才能够设计出绿色、环保又人性化的包装作品。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即让学生熟练掌握包装装潢的创意设计,又能够合理选择包装结构、包装材料、包装印刷方式,同时还要培养绿色、环保意识以及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这就是我们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尝试解决的。

二、改革后的课程内容设计

2.1深入了解,提出问题

这是项目的准备阶段,只有对一个项目的整体及各项要求有了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各项指标、限制等内容后,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意活动。

在拿到一个项目后,不管是企业项目、威客项目还是大赛项目都会有项目要求,通常这些要求都不会非常详细,不足以满足创意需求。但这是学生了解项目的最基本信息,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阅读,列出没有给出的,给出但不明确,以及其它想要知道的内容;依据上述所列出内容联络客户进行沟通或通过其它途径寻找并获取答案。

2.2细致分析,确定主题

如此繁杂、设计广泛的资料不可能全部被用到包装设计中,那么这个阶段就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去芜存菁,保留对本次包装设计最具价值的资料。这个阶段是做减法的阶段,要求学生在明确知晓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在分析筛选过程中,逐步确定包装装潢设计的大致风格,圈定包装材料范围。确定风格并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保持一致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作风格剪贴板,将能够体现主题风格的各个要素同时展示出来,以此来指导设计工作。

2.3作品展示、专家点评

作品的提交展示是设计流程的最后阶段,包装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如何,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是否符合绿色、环保、人性化的理念,装潢设计、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方面有什么独特、创新之处,在这一阶段要全面展示出来,并以PPT的形式进行发表。想要全方位的评价学生的包装设计过程和成果,同样需要专业的考核团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包含有视觉传达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材料设计、包装印术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教师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对包装设计作品给出综合评定。

包装设计的成功与否是需要通过市场检验的,在无法运用市场检验手段的情况下,邀请业内的资深专家对设计给出意见也是非常有助益的。现场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包装设计作品到课程资源网站,企业专家通过网络对设计进行点评。综合所有点评结果,给出该项目的最终考核成绩。

三、结语

包装设计课程内容的改革方案的实施,学生在精通包装装潢设计技术、技能的同时,通过团队协作、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了解了包装整体设计环节中包装容器造型、包装结构设计、包装印刷制作等与包装装潢设计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通过深入市场,了解了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准指导设计工作。加强了实践环节,导入大赛、企业、威客项目,采取多方评价方式,通过真实项目应用技术、强化技能、训练创新能力、培养专业素质、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方案中将绿色、环保、人性化的理念深深植入到学生的设计思维中,以此为目标进行包装设计,并逐渐形成一种对社会、对环境、对消费者负责人的设计态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唐勇“. 以人为本”的包装设计观[J].今日印刷,2010(2):69―71.

[3]邹蕾蓉\熊晓洁\谢彬. 绿色包装设计探析. 《包装工程》 2009年10期

[4]李青松.浅析现代包装中的绿色设计. 《大家》 2010年07期

[5]张军.绿色包装结构设计在绿色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9年08期

第5篇:课程设计的理念范文

一、课时学段地位清,融会贯通方向明

首先,要分析和研究所学的教材内容与前后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所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准确把握所学内容的深广度,从而为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策略的确定等指明方向。其次,要分析该课时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起到怎样的作用;对学生后续学习和终生发展有何重要作用。最后,要重视分析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结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尽可能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多元定,科学素养此中生

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起到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设置,首先,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把握教材内容的主旨,把握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的要求。要按照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构建教学目标,注意挖掘化学知识中所蕴涵的科学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素;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例如,关于“空气”内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可设计为“学习从化学角度认识人与空气的关系,懂得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这样的设计与“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的课程内容相匹配。其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切合教学实际,具有指向性和可行性。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充分考虑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生的实际使其具有更强的指向性。例如,“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就可以设计为“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二要准确、具体使其具有更强的可行性。例如,“钢铁锈蚀的条件”内容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如果表述为“通过实验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则欠具体。若设计为“通过实验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学习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等方法”,则比较恰当。三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达到目标的时间,有些内容学生难以一次达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水平,则可以在目标体系中多次出现,即先以较低的水平出现,然后逐渐在较高的水平再现。因为学生的已有基础是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条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成效,与智力相比,它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更大作用。

三、教学策略巧谋划,合作探究妙建构

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策略的制定,必须同时考虑以下方面:1.立足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根据“生活-化学-社会”的线索组织学习内容,努力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合作,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2.抓住教材的特点,结合学习内容的类型、文本呈现的方式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及不同课时的联系。3.考虑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选择与学生认知方式相适应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合于学生认知方式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综合考虑上述几个方面,才能优化教学,从而为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奠定基础。

怎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将合作探究引进课堂?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参与设计。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这节教学中,讲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性质时,先把盐酸滴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三个对照试验,让学生分析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创设问题情境后,学生通过猜想与假设,收集资料,设计实验,交流讨论等环节,最终得出科学结论。这样就成功地把书上的演示实验转变成探究性实验,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向互动探究式的转变。

四、科学评价促发展,学生成长需调控

第6篇:课程设计的理念范文

1. 充分利用教材又不被教材所束缚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应删去或从略,哪些学生已学过或者已经认识的内容?哪些物理知识的素材不够充分,需要补充?补充什么素材内容才能使其更完善? 教师以新教材为基石,既充分利用教材又不被教材所束缚,必然会使新课程理念具体地落实到教材的处理中。

2. 把握问题起点,精心设计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造新思维的基石。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四性:一是趣味性。趣味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二是探究性。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必须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合作探究才能获得结果。而且,问题的提出要切合目标要求,具有科学探究的价值。过深,学生就会失去兴趣;过浅,不用思考,误导了学生对认知领域的开拓,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三是开放性。问题的结果往往不是唯一的,教师允许学生的答案多样化,允许学生相互修正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相互启发、探讨过程中拓宽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尽快地找到问题的结果。四是层次性。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需要,将一个问题设计成几个不同层次的小问题,由浅入深,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所收益和发挥。问题的层次性能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与探究,并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3. 留足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教师说了算,学生的动脑和动手时间被教师挤掉了,一切活动按照教师预设的方案进行。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创造性思维自然就得不到发展。新课程强调过程和方法,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传授和指导学习的方法,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学活动设计中要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现创造的机会,特别是为那些潜能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第7篇:课程设计的理念范文

下面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一章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课堂教学中实现上述三维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课题

情景一:播放录象,飞机起飞的同时汽车起动。

情景二:飞机离地前和汽车加速时的具体数据,让同学们对照分析飞机和汽车的运动情况。为了问题的全面性,加了火车进站时的数据。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问题。

教师通过台阶式的设问,让学生通过上述数据,依次回答出以下结论:飞机和汽车在作加速运动,火车在作减速运动;它们是均匀加速或均匀减速的;它们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都作匀加速运动的飞机和汽车速度变化快慢是不一样的,飞机速度变化快,汽车速度变化慢。

教师总结:物体运动时的速度变化是有快慢的。

2实验观察,分析体验

分组实验:小车从倾斜的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填写活动、讨论指导卡)

增大轨道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引导比较前后两次小车末速度大小、小车速度的增量大小、运动时间长短,并说明小车哪次速度变化快。

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倾角越大,小车初、末速度的变化量(Δv)越大,运动时间(Δt)越短,相应地,小车的速度变化也就越快。

教师置疑:如何来描述物体的速度变化的快慢?

3联想类比,得出定义

引导学生回忆速度的定义v=Δx/Δt。

类比:速度是描述物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那么,我们怎样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Δv)与运动时间(Δt )的比值,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验证假设:学生比较对照上表数据和斜面上小车的运动,各比值大小正好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一致。

结论:用速度变化量与运动时间比值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并将其定义为加速度。

4师生互动学习加速度概念

(1)定义:加速度是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 a=Δv/Δt

(3)单位: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4)加速度是矢量

情景三:汽车甲在10s内速度由10m/s增加到25m/s,汽车乙在10s内速度由25m/s减小到10m/s,看看它们的加速度一样吗?

思维冲突:加速度有正负,说明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教师强调:在直线运动中,假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甲车的加速度为正值,说明汽车甲在加速,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一致;乙车加速度为负值,说明汽车乙在减速,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5从v-t图象看加速度

让学生回想前节课画v-t图象的方法:先计算纸带上各测量点的瞬时速度,然后用描点法作出图象。

演示:斜面上放一辆小车,小车上装有传感器发射器,传感器的接收器固定在斜面的上端。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用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DISLab)演示加速运动的小车的图象并求出其加速度大小。

结论:小车运动时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展示flash课件,师生共同讨论通过v-t图象求小车加速度的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图象比较两个图象的加速度大小(图线越平坦,加速度越小,图线越陡,加速度越大。)

6尝试运用

下表记录的是生活中几种交通工具运动时的数据,通过讨论判断下列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内容请填入活动、讨论指导卡)

(1)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2)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3)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而加速度可能小

(4)加速度大,速度一定大

7反思提高

新课程十分强调科学探究在科学课程中的作用,可以说科学探究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与规律课不同,这节课是概念教学课,所以我觉得在这节课上让学生纯粹地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是不太合适的。应该说科学探究是一种科学精神,学生只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变未知为已知,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是科学探究。本节课的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在引出加速度的概念时低台阶,步步深入,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学生思维上的探究,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为了让学生对速度变化的快慢有一个感性认识,在上课初展示了由本人拍摄的喷气式飞机的起飞录象,录象中飞机起飞时同时还出现汽车的加速运动。为了这段录象,本人拍摄了很多飞机起飞的录象,终于拍到了汽车和飞机同时起动的镜头,充分体现了人格引领这一新的理念。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本节课采取的是对话式的师生互动式教学,同时也安排了二次小组讨论探究。为了便于操作,小组在讨论探究时都有一张供讨论记录用的“活动、讨论指导卡”,这样做既起到了教师在讨论中的引导作用,又让学生的讨论有实质性的内容。

此外本节课应用了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DISLab)演示小车下滑时的v-t图象,并求出物体的加速度。这样的处理让学生在掌握了利用v-t图象求加速度的基础上用高科技的手段快捷、正确地得出结论。用flas形象地在v-t图象上描绘速度和时间的变化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v-t图象的掌握程度。

第8篇:课程设计的理念范文

一、树立全新的作业观念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因此,新课程下的作业目标注重的是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以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新理念为指导。与传统作业目标相比,它更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积极情感和坚强意志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道德、生活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思想品德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个性化原则。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即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形式、数量和完成方法,减少机械性的单纯以积累知识为目的的作业分量,把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单位时间的练习效率,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

2.联系生活的原则。将社会生活充实到学生的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学生可独立地去完成适合自己水平和与自己生活环境贴近的作业。比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珍爱生命》时引导学生关注有现实教育意义的热点问题,像苏丹红等食品卫生安全的事例,进一步指导学生用书本理论知识去分析新问题。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

3.合作探究原则。即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要向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真正实现师生的“同心、同行、同乐”。

4.综合性原则。要加强课程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作业内容与形式和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交往的个性。

5.趣味性原则。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富有情境的作业,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去完成,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进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实现课堂的高效

作业设计的依据和来源是灵活的、开放的、广泛的,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它可以是口头作业,也可以是观察性作业;可以是思考性作业,也可以是实践操作性作业;可以是书面的文字作业,也可以是图像的、音像的作业等等。我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设计了一些较具体的作业形式。

1.分层作业。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作业“一刀切”,过难或过易,缺少层次,不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与优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注意照顾到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分层布置作业,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A、B、C三种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分层作业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完成作业,有利于因材施教,既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秀生免受“饥饿”之苦。

2.自主型作业。在布置作业时,除了老师有意识地设计作业,供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外,还可以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少了让老师逼着做作业的不情愿,多了一份主动和热情,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师生关系也会更融洽。

3.实践型作业。学生优良的道德行为与习惯形成,必须通过自身主动的学习实践才能形成。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作业设计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4.设计小论文型作业。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在学科探究中的经历、体验和发现过程,通过写小论文的形式可以展现学生探究思维的过程。至于怎样写小论文,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第9篇:课程设计的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堂;教学策略;课程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245-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了,许多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已被教师接受,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是“新课堂”,认为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有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新颖的课堂就是新课堂,下面是初中政治教师进行的八年级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小节“竞争不忘合作”(鲁教版)讲课内容节录,这堂课很有争议,反映了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现状。

这位老师的课分三个环节,课件出示第一环节:坦然面对竞争。下面是问题:你的身边有竞争吗?你害怕竞争吗?环节二:正确认识竞争。下面出示情境:小合、小竞、小赢所在的保送班有一个保送出国深造的名额,三个人都想争取,在竞争过程中小合:相信自己的实力,坦然面对,积极做各种准备……小竞:发现自己在有些地方不如小合,于是针对不足,积极备战……小赢:紧张、焦虑、睡不着觉,非常害怕失去这次机会……小竞:虽然没有争取到保送名额,但竞选结束后,她发现自己的成绩和能力都提高了不少,她从心底里感谢小合。她为什么要感谢小合呢?小赢:在竞争中逐渐力不从心,她想到了一条捷径――偷试卷,事情曝光后,她的竞选资格被取消。学习要求合作探究:这种做法给小赢带来了怎样的后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后果?为避免这种后果,我们在竞争中应该怎么做呢?环节三:追求合作竞争。呈现的是一段视频,中国好声音四强争夺赛,说的是魏雪漫曾帮助张碧晨,两人感情也很好,最后胜出的是张碧晨。探讨问题:面对这么重要的比赛,每一位对手都应该怎么做?魏雪漫的做法可贵在哪里?.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双赢的比赛?

这堂课经过了深层的教学设计,在课程资源选取、教学生活化、吸引学生参与方面都做了很多功夫,这样的课听下来表面很炫,情境教学、合作探究新策略都用上了,在评课中许多同行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是否能代表新课堂所强调的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呢?这堂课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应该属于“形似而神不似”的新课堂,问题在于:

1.教学策略选择错位:在做课者看来合作探究、案例教学都采用了,可是这堂课的教学策略我认为应该是讲授加提问,虽有案例,但教师的“诱导”非常明显,正确观点不证自明。如第一环节标题是“坦然对竞争”,学生还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吗?学生在竞争面前的各种真实心态在正确答案的暗示下被遮蔽了。环节二的偷试卷的案例明显不具代表性和真实性,也就不会触动学生内心,并且这样的问题其合作的意义何在?我们需要的是学生真实坦言,不是责任分工与脑力激荡,因此合作学习在这里没有体现其价值,作为合作学习应用应该具备有分工、有明确责任、积极互赖的关系、合作技能几个要素,在很多课堂合作学习应用中我们看不到分工与责任,问题难易也没有达到一定需要合作学习的程度,也就是说不少教师在教学策略选择不是为目标服务,策略选择存在着随意性、运用不当、形式主义等倾向。

2.内容处理不精细,教学效率不高。环节三的标题“追求合作竞争”,什么叫合作竞争?是所有的竞争都需要合作,还是竞争中一定合作?在查看教材后发现显然是基于教材观点的简单化处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并没有就合作与竞争内在关系做深入思考,因此课堂上表现为形式大于内容,表面热闹,原有的知识传授被削弱,该处理的教学内容处理不深不透,造成教学效率低下,也成为课改后常常出现的问题。

3.目标不明确,缺乏课程质量意识。在这一案例中教学最需突破的问题不是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真实的触动内心,思想品德课程如果不能触动学生内心,那么教学促发展将是一句空话。这堂课想解决什么问题?课标上如何要求的?对于学生来说要达到什么目标,起点能力是什么,如何搭平台帮学生达到终点能力,这些有关教学设计的问题在设计研磨时没有教师主动提出,在评课环节教师没有人指出目标的达成度,说明教师教学设计的科学化水平和教学质量意识的薄弱。

这堂课反映出的问题带有很强的普遍性。很多教师从形式上理解新课程,究其原因是“倡导的理念”与“践行的理念”存在着不一致,新课堂转型是指实施新课改后,教师课堂行为的转变。即从教师为本的课堂,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从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到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生命课堂,从讲授为主的课堂到师生互动、建构生成的课堂。虽然很多老师“意识层面”上掌握了新理念,但教师课堂行为背后的课程价值取向仍然是以知识为本,“教教材”仍然是支配教师行为潜在规定,而且缺乏自我觉察。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教师行为,分析教师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将成为提升教师课程自觉,突破课改瓶颈之路。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以下课程教学理念。

一、新课堂转型意味着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型

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学生发展本位的教学价值观。它是相对于知识本位的价值观而言,学生发展本位的价值观把学生知识的掌握,智力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全面地加以关注。它注意从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去考虑教学目标与选择教学内容。在这里知识观已经发生变化。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进行传授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在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与认识客体的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获得。教学本质是为“知识建构”创设良好环境与支持的过程,新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创造“情境性”“协作性”的互动环境。情境、协作、资源是建构主义所指的“学习环境”的三个新要素。“情境”是还原知识生成的原背景,是课程生活化的需要,是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情境,也是学生进行主体建构的要素和学习的必要环境;“协作”是主体间的关系的反应,包括师生、生生之间是如何运作,如何展开活动的,如合作学习体现的是参与者是平等合作关系;“资源”是课堂上教师学生所用的所有素材,包括有生命的资源与无生命的资源,在这里教师的感受、教师的认知、情感都成了资源,只有把资源调动起来,整合到课堂上来,资源才能发挥其作用,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新课改后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二、新课堂转型意味着教学本质的变化

新课堂关注课程质量,不是关注教师教了些什么,而是关注课堂给学生留下了些什么,因此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课程形态的变化的意义在于将知识转换为能力,将过程转化为方法,将体验转换成反思成长,因此“情境、学生的兴趣比教材本身更有优先性”“课程就是使人们在有益的张力下,发展创造性组织和再组织知识经验的能力”。在这样的课程与教学中,允许学生和教师,在会谈和对话之中创造比现有课程与教学结构更为复杂和更有价值的学科秩序与结构;课程不再是内容,而成为过程本身;教学是两个世界的沟通,和富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是师生生命重构的过程,教学本质的变化意味着课堂上师生是对话交往的过程,教师的“独白”语越来越少,教师带着好奇、带着思考与学生开展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平等与合作成为师生关系常态。

三、新课堂打破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追求教学设计的科学化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传统教师上课以教材为中心,注重教学内容的处理,将有意义的知识割裂为碎片化的知识,新课堂以教学科学化为背景,从教学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法策略设计、过程设计,追求课堂最优化。教学目标从知识为本到能力为本,教学内容从学术中心向儿童中心倾斜,教学策略随之改变,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设计,从单一知识传授到综合能力发展目标,因此课堂环节不同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教学起点、教学条件的分析将是教学设计的起点。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Idea Behind the New Class Teaching Design

LIANG Guo-min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 47500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