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范文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

第1篇: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范文

>> 论大学校园的标识设计 当代大学校园个性文化标识系统设计研究 当代大学校园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体现 浅析大学校园导视识别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当代大学校园标识性设计探讨 大学校园商品供求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昌吉广播电视大学校园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学校园自行车防盗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模式的选择与方案设计研究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当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研究 大学校园步道公园设计研究 谈谈大学校园设计 大学校园小型二手商品系统设计与实现 大学校园景观与场所精神研究 基于网络技术的大学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新时期的大学校园设计 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 大连职工大学校园网设计方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3] 吴国欣,《标志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6

[4] /newsshow.asp?id=194

[5] 司小军,《标志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6] 李巍,《设计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7] 纪向宏,《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

作者简介:

第2篇: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校区规划;建筑设计;地域文化;探讨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建筑环境与人的集合,体现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物质面貌。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校园文化特点以及地块形态特征,结合当地地域文化内涵,追求宜人空间,规划设计出具有时代风尚和浓厚文化气息的特色校园建筑是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进步。

一、校区规划建设中的误区

总的说来,校园建筑应该具有如下基本功能:

1、满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等各种活动以及生活的物质需要;

2、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满足师生的精神需要。

3、设计理念与时俱进。学校规划设计中要体现新校园新理念,建设有特色学校文化内涵的崭新校园。同时要注意处理好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之间的关系,做到既相互联系又互不干扰。

但一些校区规划和设计方案中,并没有很好的体现上述功能,反而陷入了片面追求高大全的误区:

1、一味求大求新求全,过分注重气派、场面。许多学校脱离自身实际,未经过规划论证,就盲目制定规划,出现了征用土地过量、建筑体量过大等问题和弊端,既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又存在着建筑防灾上的隐患,给校园生态环境的维系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功能分区盲目、滞后,与时展相脱节。校园规划忽视了当代校园空间的开放性,导致了各功能区距离过远、相关院系联系不密切等问题的出现。

3、过分讲究平面构图形式,忽视校园特色的创造。

二、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着眼点

1、将学生群体的需求放在首位,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其日常行为规律为基本出发点,形成合理科学的结构布局。

2、全方位引入生态观念,将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完美融合。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巧妙设计、布置,实现校园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时代特征与地域特色的和谐统一,校园当前规划与未来发展的和谐统一。

3、重视文化传承,塑造、建设形式多样的公共开放空间。

4、实现总体规划布局与各单体建筑功能之间的衔接过渡。妥善安排处理好交通组织设计、消防组织设计、总给排水组织设计、电气规划等规划的整体布局,保证其整体系统性。

5、注重各单体建筑功能布置的合理性,确保静闹分区明确、洁污分区明确、交通组织与教育空间互不干扰等功能的实现。

6、考虑到学校的特点,其建筑应简洁、朴实、大方而又有新意,因此单体建筑要在充分考虑结构可行性与经济性的前提下,完成其外部空间造型的考量与设计,进而形成校园特色与地域文化特征完美融合的整体教育建筑风格。切忌为追求大造型而牺牲功能及结构的合理性。

三、实例说明―― 东莞市卫生学校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

1、学校及工程概况。东莞市卫生学校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新校区用地位于东莞市道镇西南部,东临粤晖大道,西靠北海水道,南接洪厚路和粤晖园,自然环境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东侧有高压线走廊。用地面积为153497,现状为果园和空草地。预计办学规模为:在校普通学生3000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2500人,各类在职人员培训5000人次/年,建筑面积控制在71850。

2、总体规划布局设计:“一线”和“三园”。结合岭南园林文化和北海水道景观,新校区规划以创建“园林式学校,水文化学校”为出发点,将传统岭南建筑风格与现代校园建筑风格完美结合,具体可概括为“一线”和“三园”两大主题。(见图1)

图1校区规划平面图

(1)“一线”是指北海水道江岸景观带,校区规划中各组团均沿江岸景观带排列,赋予了浓厚的水乡文化神韵,实现了生态环境与校园人文气息的完美融合。

(2)“三园”是指校区规划内的三个园林式组团:即教学区组团、中心组团和生活区组团。(见图2)

图2功能分区与“一线,三园”空间分析

“三园”主题,以内外有别、动静区分为原则,以自然有序的空间序列进行功能分区,体现了以教学实践为中心的思想。教学区和生活区临近江边,尽享江岸景观的同时,避开交通线和高压线走廊的干扰,以减少噪声干扰;运动区接合教学区和生活区,分散分布,以方便师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区组团曰“别有小筑”。教学楼与实验楼交错围合,形成数个内庭和中心庭园,单体之间以连廓相通,极大方便了学生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组团南北布置,享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又避免了西晒的不利影响,符合南方地域的气候特征。同时将对外开放的实验培训楼布置在组团,相对独立,可满足外部集中培训工作的要求。

中心组团曰“上善若水”。由行政楼、艺术楼、图书馆、报告厅和阶梯大教室组成。整体设计中融合了岭南园林艺术中开放、兼容和多元化的特点,完美诠释了对水文化和新派园林式校园文化的理解。另外引入了北海水道江岸景观,再辅以水榭木亭、连廊等景观小品,使得水乡文化、岭南园林文化和校园文化三者之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同时中心组团作为联系纽带,通过连廊和景观过道将生活区和教学区联系起来,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和优美的道路景观。

生活区组团曰“片山斗室”,以自由的排列组合方式,使整齐划一的居住空间、自由多变的绿地与餐厅、体育馆、运动场等单体融合为一体,整齐有序而又不拘一格,宛如江边片片山峰,极具韵律感。宿舍楼均底层架空,有利于通风的同时,也满足了非机动车的停车需要。房间均保证南北朝向,拥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体育馆以以现代材料与仿古造型的完美结合,塑造了崭新的校园形象,灵活的模块设计使得它能满足多种使用要求,实现了一馆多用,十分经济实用。

3、交通规划设计

组织好校内外的人流、车流,做到人车分流、互不干扰是校园交通规划设计的依据和关键,也是校园静谧的必然选择。因此在交通规划设计中,将主入口设于粤晖大道一侧,通过直入式的景观式入口与圆月形的入口广场分流进入校区的人流与车流;次入口设在南边的洪厚路,方便外部培训人员的使用;环形校区道路连接两个主要出入口和北面的后勤出入口,满足了平时使用及消防需求。

另外还充分利用了江面的景观资源,沿北海江岸将护堤的抢险通道融入校园的整体环境中,形成丰富的沿江步行休闲空间。

4、单体建筑设计

(1)设计理论依据。本设计方案在着重体现岭南建筑设计特点的同时,融入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功能价值与美学价值的统一。

图3整体建筑鸟瞰图

(2) 建筑风格的确定。为与周边环境,特别是粤晖园的仿古建筑自然衔接,和谐统一,在选材中运用仿清水砖面砖、板岩等介质,形成纯净、古朴的主旋律;同时以钢材、金属百叶、幕墙玻璃等现代材料展示时代的风貌,使整个建筑形象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和谐地镶嵌在环境中,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在园林设计中,巧妙地应用了篆刻、宫灯、月亮门等构件,尽显中国古典园林之美。水体、通廓、木亭等园林构件穿插在庭院中,辅以竹、芭蕉等富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园林树种,还原出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渲染出古今交融、格调雅韵、优美舒适的文化氛围。

5、景观绿化。环境景观对于人的影响强烈而又深远。高雅精致、主题突出的校园环境,必将赋予人以精神营养和文化熏陶,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

在确定了“一线,三园”两大主题后,就以此为基础,组织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以小围合、半围合为主的建筑空间提供景观设计的主题和场所,用现代建筑的空间复活古典园林文化的精髓。

6、小结:东莞市卫生学校新校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实现了校园功能与生态化、景观化、开放化先进理念的有机结合。

四、结束语

在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当中,应体现出对环境的尊重,积极营造具有良好人文氛围和可融汇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往空间,以此提升校园的气质与风貌。

参考文献:

[1]吴健.某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探讨[J].城市建设.2010(23):249

[2]罗锦、翟辉.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3):40

[3]张建华、刘建军.对当今大学新校园规划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9(29-3):80

[4]王晓琴.羊城主车轴线上的“大都会学校”――珠江新城E区中学规划与建筑设计赏析[J].建筑.2008(13):69

第3篇: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园林 风景园林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吉林农业大学校1997年设立园林专业,2011年设立风景园林专业,目前同时有园林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的迷茫和不理解:这两个专业什么关系?两个专业有什么区别?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所以探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首先从专业设置入手。

一、园林与风景园林

1.学科专业设置

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2012年颁布执行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同时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关于园林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如下:

园林(Landscape Gardening,专业代码090502,原专业代码090401)隶属于农学门类(代码09)下林学类(代码0905)的本科专业[1]。从学科分类角度来讲是农学类(代码09)林学(代码0907)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2]。

风景园林(注: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代码082803),取代原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代码080708W)、景观学(专业代码080713S)、风景园林(专业代码080714S)三个专业,隶属于工学门类(代码08)下建筑类(代码0828)的本科专业,与建筑学(代码082801)、城乡规划(代码082802)平行设置[1]。从学科分类角度来讲是工学类(代码08)风景园林(代码0834,可授工学、农学学位)一级学科(共13个学科门类和110个一级学科)[2]。

从上述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来看,“园林”和“风景园林”相去甚远,那么二者是什么关系又是是怎么定义的呢?

2.园林学与风景园林学的关系

关于“园林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提出:“园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三个层次。传统园林学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城市绿化研究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大地景物规划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做资源,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评价,合理利用土地进行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明确地将园林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作为三个并驾齐驱的学科[3]。

关于“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风景园林与建筑及城市构成图底关系,相辅相成,是人居学科群支柱性学科之一。学科外延涵盖包括:①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②自然遗产、文化景观、保护性用地的规划、设计、保护、建设与管理;③传统园林的鉴别、评价、保护、修缮与管理;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参与“园林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⑤旅游与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⑥各种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⑦风景园林建、构筑物与工程设施的设计与建设;⑧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研究与评价,医疗康复环境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⑨园林植物应用[4]。

从上述对“园林”和“风景园林”两个学科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园林”和“风景园林”的内涵是一致的,只是在外延上有了变化,“风景园林”的外延似乎要比“园林”的外延更加广泛,更加现代,也更加与国际接轨。所以说“风景园林”是社会发展至现代对“园林”的丰富,只是在名称上发生了变化,就如同“园林”是“风景园林”的曾用名,其实质是一个事物。

造成园林和风景园林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上不同的局面,应该是其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性质[4]造成的,其基础学科主要有建筑学、生态学、植物学、美学,分属于关系较远的学科门类。同时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受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历史较短的美国等国家的影响所致。

二、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15年的办学经验,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和能力,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5]及《高等学校风景园林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讨论稿)》[6]为指导,在社会调查基础上,借鉴同类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1.专业定位

园林(或风景园林)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所涵盖的知识非常庞杂,主要内容包括认知和实践2个层次,可设5个二级学科或方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4]。上述专业及其相关知识安排在一个专业、4年学习是不现实的,于是在两个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或侧重。经过研究和论证,明确了我校两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基本保证学科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基础上,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培养园林植物及其应用的能力,兼顾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与管理;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培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能力,兼顾园林植物及其应用和园林工程与管理。

2.人才培养目标

园林(或风景园林)的学科性质是应用型学科,根据社会调研,在人才需求方面也是需要应用型人才所占比例较大,所以我们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3.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侧重园林植物及其生产、繁殖、应用的能力的要求,同时具备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侧重规划设计和植物应用方面能力的要求,同时具备施工管理的能力。

4.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方面,两个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基本保证有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园林植物及其应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表现、园林工程与管理三个方面的知识体系,但两个专业各有侧重。知识体系中两个专业都强调园林植物应用,是根据我校条件和特点,充分发挥了我校在园林植物方面强于建筑类、艺术类院校的基础优势。

5.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教学,根据社会调查,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反馈的信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制定当中,更加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分量。具体实践教学安排如下:

园林专业:植物分类学实习、园林树木学实习、花卉学实习、园林苗圃学实习、园林规划设计实习、园林植物昆虫学、病理学实习、园林工程实习、测量与3S技术实习、园林植物育种实习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设计、城市绿地规划课程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树木学、花卉学独立实验、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风景园林专业:素描实习、色彩实习 、植物学实习、园林树木学实习、花卉学实习、风景园林建筑构造与结构实习 、测量学与3S技术实习 、园林工程实习、风景园林综合教学实习、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设计、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 、风景园林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

6.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下面按照知识体系,把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如下:

6.1园林专业

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高等数学E、无机与分析化学B、有机化学B、大学计算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础生物化学B。

专业课:植物学基础、园林植物分类学、园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配置、花卉商品学、插花、干花与盆景艺术、园林植物组织培养、园林植物育种学、草坪与地被植物、园林植物昆虫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病理学、实验设计与统计方法(以上为园林植物及其应用方面课程);园林设计初步、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美术、中外园林史(以上为规划设计方面课程);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测量学与3S技术(以上为园林工程与管理方面课程)。

6.2风景园林专业

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大学计算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D、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C、大学物理实验C。

专业课: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景观生态学、园林植物配置(以上为园林植物及其应用方面课程);画法几何、素描、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构成、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中外园林史、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风景园林设计表现技法、风景区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施工图设计、城市设计、环境心理学、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初步、色彩、阴影透视(以上为规划设计方面课程);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测量学与3S技术(以上为园林工程与管理方面课程)。

三、小结

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用人单位要求确定毕业生规格,在保证专业知识完整体系的前提下,两个专业各有侧重,同时利用我校条件,发挥我校特色。在教学环节上,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2012)[Z].2012.

[2] 教育部.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Z].2011.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9-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3-5.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增设风景园林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J].中国园林, 2011,27(5):4-8.

第4篇: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范文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发生改变,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在校园户外活动的载体,高校外部空间不仅要满足大学生的生理需求,也要保证心理需求,为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下的高校外部空间营造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高校外部空间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空间对心理影响三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其研究薄弱处,拟结合高校外部空间设计实际情况,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外部空间;心理健康;高校规划

1前言

校园空间的面貌随着每个时代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和渗透所改变,高校外部空间的发展总趋势强调独特性、自然性和人文性,以此熏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品德个性。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日益提高和多样化,心理健康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也成为高校规划的重点之一。

2国内高校外部空间发展研究

2.1国内外高校外部空间发展现状研究

经历几个世纪的积累和演进,国外高校的建设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二战之后,世界各国开始大量新建和扩建高校校园,校园外部空间形态也呈多元化、多层次、多风格的局面,强调其功能性和灵活性。在对高校外部空间规划设计时,除了注重本学科的知识运用,还与别的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同时强调将历史、校园文脉和地域性特色引入校园规划设计中。美国著名建筑理论专家理查德•道贝尔的《校园规划》(CampusPlanning)、《校园建筑》(CampusArchitecture)、《校园景观》(CampusLandscape)三部校园规划著作,提炼了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各种矛盾,系统和详细地研究校园规划设计理论。美国后现代主义设计师查尔斯•摩尔的《校园与社区》(CampusandCommunity)一书提出,校园规划不以追求严谨的院落式空间布局为目的,而是从人的需求角度进行规划设计。美国建筑学者保罗•V.特纳的《校园:一个美国设计的传统》(Campus:AnAmericanPlanningTradition)运用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方法,把建筑思潮、设计风格、大学传统等诸多因素在不同时期对美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影响进行梳理。在国内,高校建筑外部空间多是借鉴西方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尤其近现代,许多高校盲目地照抄西方校园规划,而忽略了我国的国情和传统文化精神。许多学校出现“巨尺度”或是被遗忘、浪费的“空间”等问题。(见图1)当代,许多高校外部空间出现以下问题:(1)外部空间面貌趋同,不能体现校园自有的文化特征;(2)外部空间规模尺度失衡,其设计方法简单粗略,空间感受不舒适;(3)外部空间交往范围缺失,许多空间被闲置,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4)外部空间设计缺少对人的感知考虑,只注重“二维”层面的设计美感;(5)外部空间的交通问题,车行步行流线安排不妥当,停车空间存在不足。对于以上问题,众多建筑师和规划师也在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法。我国教育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何镜堂院士在大学校园规划设计领域进行大量的研究。在《现在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一文中何镜堂院士提出了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的整体性、空间的多样性、尺度的人文性、场所的文化性、景观的生态性。这些原则为营造适应现代教育需求、充满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大学空间起指导作用。在该引导下,国内诸多学者对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的重点放在对空间人文性和生态性探讨研究,并且引入地域性的概念,旨在营造宜人且富有文化的高校建筑外部空间。在基于大学生心理的高校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中,主要强调空间的开放性,重点对交流空间的设计研究,多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对空间所承载的功能进行研究,如休憩空间、学习空间、过渡空间等不同功能的空间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良好的可交流性。而对于个人在空间中的感受、尺度、色彩等方面研究,在高校外部空间设计中比较缺乏。

2.2国内高校外部空间的分类

在对高校外部空间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以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分类,在明确研究范围的同时,也能很好地让读者了解高校外部空间的功能和性质。笔者总结对高校外部空间的几种分类方法和切入点:

(1)按活动类型划分:主要分为效率空间,如通达空间、功能性空间;松散空间包括静态的活动空间、具有标志性的空间;半效率、半松散空间主要是过渡性空间。该种分类方法旨在区别高校外部不同空间的使用频率,对高校外部空间动与静的规划起到参考作用。

(2)按功能类别划分:主要有驻留性空间(广场、绿地、庭院),交通性空间(校园入口、车行通道),非功能性空间(原始环境、预留发展用地、建筑之间空地等)。该种分类方法较为宏观,对校园的总体规划有一定帮助。

(3)按总体结构地位划分:校园级(中心广场、公共绿地),组团级(学院广场、建筑群体),建筑级(建筑之间庭院、建筑入口广场、建筑围合空间等)。属于宏观的分类,针对校园的整体规划。

(4)按用地性质划分:包括教学区外部空间、生活区外部空间、自然绿地、交通空间。不同性质的校园外部空间承担的功能存在差别,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区别对待。由以上的高校外部空间分类方法来看,研究学者们主要从功能、用地性质等方面切入,注重研究不同性质的外部空间,其承担的功能是否完善,是否做到空间的动静结合与区分。且高校外部空间的分类多从宏观出发,以高校整体规划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而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缺少一个适当空间的分类研究。笔者认为,从人的心理学角度出发,对空间的研究需从微观入手,关注其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在空间中的心理感受。由此,高校外部空间的尺度、色彩、围合度等空间要素应列入研究对象。在对心理学、行为学视角下的高校空间研究中也提到空间要素的重要性,但缺少对研究的空间从心理需求的角度进行分类。且学者们过多地将目光放在学生交流下的高校外部空间研究,对于其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研究比较缺乏。

3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研究

人的心理在大学时代存在着特殊性。美国医学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的智力测验结果表明,22岁为智力发育的顶点,之后进入衰退。赫洛克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成熟期大约在23岁,也就是大学时期。智力的发育和情绪的成熟,导致大学生对融入大学地迫切期待,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同时又容易偏激,常有片面性和认识模糊等情况。大学生在校期间,三个时期的心理状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三个时期分别是入学阶段、稳定阶段和准备就业阶段。入学阶段,大学生需要适应大学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式的改变,会让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缺乏归属感;进入稳定阶段后,大学生基本适应校园环境,他们会选择自认为舒适的环境进行活动;准备就业阶段是大学生由校园生活向社会生活过渡的阶段,他们既想融入社会,又产生畏惧和抗拒心理,这个时候校园环境的社会性和开放性显得十分重要。据相关调查表明,全国2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相对于初中生的13.76%和高中生的18.79%,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患病率最高,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学研究者总结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两大影响因素:自身的矛盾与外界环境。自身矛盾包括生理基本成熟与思想尚未成熟之间的矛盾;心理的闭锁性与期望被理解之间的矛盾;自我意识增强与自我意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偏低的矛盾;思维能力增强与社会实践经验缺乏之间的矛盾;感情强烈丰富与自控能力差之间的矛盾。外界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在校期间,学校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占主要地位。在以往研究中对于学校因素,总结其构成的主要要素为校园里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心理卫生教育和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中空间的营造和设计对大学生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空间营造给大学生带来归属感,同时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和保障其私密性的需求。

4空间对人类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4.1空间要素对人类心理影响研究

从空间的角度来说,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空间要素为理论基础,研究者们从空间的尺度、色彩、质感、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空间尺度则是研究的重点,人在大尺度的空间中会显得十分渺小,从而产生遥不可及和敬畏的心理。宜人的空间尺度让人产生亲切感,从生理到心理都会感到舒适。而人的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息息相关,所以,人体尺度是设计空间环境的尺度基础。过小的尺度空间使人产生压抑感,甚至带来舒展不开或者呼吸困难的错觉。在外部空间的广场设计上,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认为,12m~24m为亲切宜人尺度,以往围合成功的广场不超过135m。除了空间的尺度、色彩、质感以及围合度都是影响人心理的要素。空间的色彩和质感较为直观,给人的视觉刺激最大。不同的颜色质感也能让处在空间中的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如蓝色给人平静和冷静,红色则带给人热情、激情。空间中不同的质感给人在心理上产生空间的分隔,如在地面铺装不同的材质会暗示空间功能或性质的不同,从而在心理上也产生分隔感。

4.2人类心理对空间反作用研究

从心理角度来说,首先是人的心理需求。在基于生理需求之上不同的人,或是人的不同的活动类型,产生出各种心理需求,从而导致对于不同空间的需求。如两个人在约会或是一个人安静学习的时候,他们需求的是围合感强、私密性好的空间;几个人的小型会议可能需要一个相对开放,但有一定围合感的空间;而多人的公共交流场所,则需要开放性强、交流通畅的空间。其次,研究者从人的视觉和知觉方面,对人的心理和空间之间联系进行研究。同济大学包蓓蓓在《基于人类行为心理的景观空间感受尺度研究》中,将景观空间感受尺度的视觉性进行了量化分析。以视距和景物高度的比例为量化基础,分析了不同比例的区间内,人对景物观赏的状况以及会产生的不同心理感受,视点与观赏对象之间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旨在为景观设计中景观空间的营造提供相关数据。笔者认为,该种量化方法也可以运用在建筑内外部空间设计中,对空间尺度色彩围合度等要素与人的心理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满足人们心理健康需求的空间提供参考数据。心理学家还提出人类具有心理空间,在人的心理空间里存在着心理尺度。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斯坦利•霍尔提出心理尺度表现为人际距离:关系密切的人际距离为150mm~600mm;人类个体的人际距离为600mm~1200mm;社交的人际距离为1200mm~3600mm;公众场合中,人际距离为3600mm以上。以上数据为研究不同功能、不同性质下的空间设计尺度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当人处在建筑中,心理空间和建筑空间就会相互作用。建筑空间可以看作实质的物理空间,物理空间的变化直接影响心理空间的变化,而有时候人的心理作用于物理空间的空间要素,使其满足自身心理需求。浙江大学吴琼在《基于视知觉的建筑心理空间研究》中,对建筑空间作用于人的心理而产生的心理空间定义为建筑心理空间,并详细阐述心理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相互作用,更直观地描述人在不同的建筑空间中视觉知觉受到的影响。

5结语

近几年对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者们引入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提出诸多建设理想高校外部空间的理论,为今后高校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在空间与人的心理关系中,已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高校外部空间设计,除了注重生态性和人文性,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十分重视。对从学生心理健康角度出发的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探究,研究者们多从宏观的大环境出发,以人的行为心理学为切入点。在高校外部空间设计中,细化到空间要素对人心理影响理论的应用还相对缺乏,且对于大学生心理疾病或心理健康和校园环境结合的研究以心理学专业的研究者为多数,而重点放在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还需要继续探讨。

作者:吕茜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何镜堂.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实践[J].城市建筑,2005(9):4-10.

[5]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J].建筑师,2004(1):38-45.

[6]黄翼,吴硕贤.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析[J].城市规划,2014(4):85-91.

[7]张健,马瑞.上海百年高校老校园建筑外部空间更新设计研究[J].中华建筑,2008,26(7):200-205.

[8]龚志东.当代中国高校校园建筑开放空间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

[9]欧克男.高校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10]俞涛.校园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11]龙敏.我国新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12]李煦.当代高校外部空间整合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

[13]孙莞.基于个人行为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14]吴琼.基于视知觉的建筑心理空间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15]包蓓蓓.基于人类行为心理的景观空感受尺度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9.

[16]杜恩龙,毛航峰,张东栋.浅析建筑设计中的行为心理空间[J].城市建筑,2013(14):36.

[17]吴文澎.高校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18]周剑锋.浅谈建筑空间对人的心理影响[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4.

第5篇: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校园建设

一、目前节约型校园建设注重的问题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更新,也促进校园规划设计观念的改变,对大学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更新的要求。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是校方和规划设计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

1.注重交往空间和环境的整体设计

为了顺应教育内涵的变化,新校园规划设计应着重加强校园交往空间设计,在校园内为师生提供多层次的亲切宜人的学习、交流和思考的场所,并通过各种层次交流环境的潜移默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设计师的关注焦点从仅仅注重建筑的单体结构转换到建筑与环境上来,把校园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实现规划、建筑、景观的整体化设计,创造“建筑之间和谐一致而不失各自的特色,建筑与环境相互呼应,融为一体”的整体校园形象。在这里,建筑只是主角之一,作为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强化群体空间场所的感染力,加强环境和空间特色的创造。

2.注重校园中心区规划设计,使之成为个性鲜明,有凝聚力的共享空间

在校园交往空间中,校园中心往往是处在主入口,主轴线上,由主体建筑,主要空间和主要景观组成,是学校的行政教学中心,人流交往中心,资源信息及景观中心,是整个校园的资源共享和环境共享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校园的形象,统帅整个校园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校园中心区设计是学校设计的重中之重。

3.建筑集中化、综合化

建筑集中化、综合化是当今校园建筑发展趋势之一,打破传统的学科分界,集合教学研究空间,集合信息传输、贮存管理等系统使之集中化、集体化。减少资源重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变分散为集中使之共享、公用。

4.自然与建筑的和谐

一个全新的校园建设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同时具有鲜明特征的自然环境也对校园的空间氛围产生强烈的作用。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充分利用地形,使建筑与地形巧妙结合,融于山水自然环境中。

5.注重校园的地域性、文化性及个性创造

校园的地域性、文化性及个性是校园场所精神的实质,是师生们对校园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根基,对于全新的校园尤为重要。没有地域性,文化性与个性,校园建筑与环境将显得苍白无力。大学校园内交通组织的重点应是确保步行系统流线的顺畅和便捷。从生活区到教学区“三点一线”之间的人流是主要人流,要设有足够宽的道路以满足人流交通。

二、建设节约型校园要有科学的规划

校园规划是高校校园建设重要的基础环节,因此必须“建设未动,规划设计要先行”。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视角,校园规划是具有基础性、法规性、全面性、持久性作用的关键措施。校园建设的科学规划是最大的节约,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最重要措施。

1.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以强化节约、集约、合理使用校园土地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确定校园建设规模,不能一味规模求大,攀比成风,应注重土地的使用效益。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校园建筑宜向“低密、高容、立体化”发展。在不提高密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向空中和地下发展,是一个较好的对策。同时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功能分区和教学秩序,才能做到合理的设计和良好的规划。按学科功能相近的特点考虑各建筑组团的布局,整体化的建筑群体有利于集中建筑用地 ,留出更多的大面积绿化用地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便于设施资源的共享使用及管理,具有更大的弹性,适合大学校园可持续发展。校区规划严格遵循现代主义的功能分区原则,将全校的教学、居住、餐饮、娱乐等活动分项集中、分区而治,各组团建筑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又拥有资源的共享性。校园规划中集中建筑用地的布置,使得新校区拥有大量的绿地,成为园林化校园的典范。

2.以人为本,重视生态环境

校园规划中,应尊重自然,强调生态和环境优先的理念,充分结合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做足生态文章。在水文、土质、气候、植物、动物等方面与原有生态相融,构筑校园生态系统[4]。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使形象环境和行为环境有机结合,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组织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浑然交融的生态空间。应避免兴建大面积的人工湖,避免过多挖池堆山、制造人工景观。尽可能保留原有树木植被、水系、地形地貌。同时生态化的校园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主题,要考虑校园发展的动态变化,创造一个使用灵活,扩展方便的弹性生长型校园结构。

3.资源共享,注重城市空间互动

节约型社会建设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大学校园内的资源应适应大学社会开放化的要求,充分开发开放,力求将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融为一体。在规划设计中应引入城市设计的概念,在满通组织、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公共教学设施、信息资源、文化、体育、绿化景观等设施可以为整个城市所借用。

三、要有合理的建筑设计

大学建筑是教学、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构成校园硬件环境的主要因素。典雅、庄重、朴素、自然应该是其本质特征,其形象性的标志以回归绿色设计和纯净形式为优,以功能和空间环境的营造为主,应摒弃虚假造作形式,遵循“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原则,校园建筑设计以建设低耗能、超低耗能和绿色建筑为主要目标,以节能、节水、节材等为重点,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新观念、新精神融入建筑设计每一个细部。

1.单体建筑的建筑外形在彰显个性的同时应以满足使用功能为主要目的,又要顾及它的教育功能。建筑立面宜庄重典雅、朴素大方、经济适用,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建筑节能的要求。尽量少使用玻璃幕墙等耗能材料,采用有效的墙体保温材料,以降低能耗。单体设计中应以自然采光与通风为主,既可以形成舒适的学习环境,又可以节约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投入资金。

2.加强贯彻实施《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中应采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和保持合理的照度;加大节水型设备和器具的使用力度,建设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

3.建筑设计中应加大新节能产品及新工艺的应用。实施结构保温节能、智能化设计、太阳能利用等方法,开发利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

结束语

资源利用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还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更对高校自身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明均.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的节约型校园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8):19-21.

[2] 高冀生.中国高校校园规划的思考与再认识[J].世界建筑,2004,(09):76-79.

第6篇: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范文

关键字:开放式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人文校园;校园旅游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及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把高校校园建设推向新的高潮。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巨大发展,将全面影响校园规划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景观设计师、规划师、建筑师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有必要科学地调整校园规划设计的模式与方法,深入地研究高校校园的规划设计理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最基本的挑战是,如何使高校适应更加开放的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校园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也与校园环境的规划有着直接关系。因此,研究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与开放的社会和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适合当前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前提下的校园景观规划策略,可为当前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1 我国高校建设开放式大学校园的必然趋势

1. 1 中外高校校园建设简史

纵观中外高校的发展史,便可发现校园规划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过程。西方历史上的大学校园都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四合院修道院封闭式校舍到现代开放式校园的发展过程;发展的模式为欧洲中世纪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封闭型”校园、18 世纪~19 世纪北美以美国伯克莱大学为代表的“开敞分散型”和现代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开放型”[1] 。

我国古代的大学主要以国子监、书院等形式存在,校园布局采用封闭式的中国传统院落式空间结构,如岳麓书院、江宁儒学府等;这与封建社会要求及儒家、道家的思想要求是一致的。我国建国以来的校园建设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20 世纪50 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采用规整式格局;第二次是20 世纪80 年代的教育复兴,校园规划的重点是对经过10年动乱遭到严重破坏的老校园的改造与整治[ 2];第三次就是现在的教育大发展而引起的开放式校园的建设。

1. 2 我国高校建设开放式校园的原因

1. 2. 1 开放式校园是社会对高校的要求

当今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需要建立起多层次的共享空间和活动场所来支持与满足社会人员的需要。高校的产业和科研、文化、旅游等,不仅要服务于校园内的受教育者,更要向社会开放,实现校园内的资源与社会共享,为学校和社会同时使用,使得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并体现对平民的关注。

1. 2. 2 现代教育理念的改变所引起的高校向社会的开放

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素质教育”。人才的培养在量上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在质上倾向于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授课方式由传统的老师向学生单向传授转向老师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学习的内容由过窄的专业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包括社会人文、做人品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陶冶,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提到了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21世纪的高等学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校园向社会开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高校为了培养高素质、全面开拓型的人才,需要向社会敞开,以保证师生与社会有广泛的接触并在社会生活中受到锻炼。

第7篇: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范文

中国现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各个大学校园的规划展现出了一种群芳斗艳,艳丽多姿的现象,校园规划风格上纵横捭阖,无不激情洋溢。一些拥有个人理想和追求的规划师将大学校园当成自己“乌托邦”式设计思想的实践基地,注重校园发展的创新概念和追求。于是,一种“宏大叙事”的校园规划风潮悄然出现,并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趋势。何谓“宏大叙事”?字面意思是“完整的叙事”,指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史学领域中,这一概念与历史认识论息息相关,与历史的发展规律及史学家对于这种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与认识紧密相连,隐含着使某种世界观神化、权威化、合法化的本质,宏大叙事是一种完满的设想,是一种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有始有终的构想型式。文学领域中是指一种群体的、抽象的、宏阔的论叙文学、历史等的方式。在当代校园建筑中就有这样一种趋势,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校园是“幻想国”或者是“乌托邦”,但是他们的整体规划纵横捭阖,建筑中“高楼大厦”不计其数,单体体量追求雄伟。通过获得“中国各大学校园建筑第一高”,“校园第一大”这些称号才能显出自身的建设政绩。校园用地绝不能小里小气,区域要广,占地要宽,类型要全,中轴大道、中央广场、滨水景观等缺一不可,显示出一种大手笔。这种校园规划中宏大叙事的手法,是为了展现中国现代大学蓬勃发展的面貌。“宏大叙事”无奈的现象的存在,就不难解释上面提到的问题了。校园规划师们一味追求新时期建筑的“高、大、全现象”,注重构图的美观和整体的漂亮,而忽视了建筑学中的一项重要的美学原则———空间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追求不仅包括实用、耐用,更是能够通过校园给人以心灵、精神上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校园建筑不同于其他公建的地方,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心智的成熟过程,心灵的升华过程。在“宏大叙事”的思维下,校园似乎在渐渐地失去教育建筑的人文内涵,仿佛在追赶潮流、追求个性。江西吉安市2004年修了一条新世纪大道,136米宽,双向8车道,成果是人少车稀。后被《焦点访谈》曝光,正如访谈所说,近年来在全国的许多处所,建宽马路、大广场的热潮一浪高一浪,这些项目不仅占用了大批的国度资金,吞噬了大批土地,而且制作了社会经济超前发展的假象,激化了许多社会抵触。如今的校园,是否也在追求这样的效果呢?校园规划从某些意义上看就是小范围的城市规划,如果城市规划追求城市里人与人、人与空间的和谐性、舒适性,那么校园规划追求的也应如此。

2通过“图底”关系研究,找出解决方式

研究一所校园的图底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校园发展的足迹。校园总平中不同的“底”会造成不同“图”的形式。而这种底的形式来源对象应该是校园的最终使用者———学生与老师,只有适用对象共同参与,才能创造出真正实用的、富有精神价值和人文内涵的底,而不是为了“宏大叙事”、构图漂亮,营造出只有在空中俯瞰才能展现的美,这违背了建筑的美学原则———建筑的美基于使用对象的心灵感悟。有一则实例:一名建筑规划师在完成校园整体规划后,走道的流线设计成为他最头痛的部分,因为好多方案校方都不满意,最终建筑师在校园种了大面积的草坪而没有设计走道,后来在这所学校的校园内通过教师与学生自我选择路径和走道方向,自然的形成了最合理的道路布局。“底”的形式虽然是不经意中形成的,但却也是最合理、最美的。从当今许多大学校园的道路规划可以看出,虽然主次干道清晰分明,但有时候其利用效果刚好颠倒。你会发现主要干道和景观主轴平时基本没大量的人流,而次要道路却因为固定时间出现的人流高峰造成一定的拥堵。这是不是给我们一种提示:校园的规划是不是更应该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去感受、因为校园里学生与老师的活动行为也是校园美的重要体现。“图”和“底”的关系是辩证的,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图”的形式对“底”有着很大的影响。校园中功能分区非常重要,他影响着参与者的活动路径,什么时候的路径应该清晰,什么时候的路径应该模糊,从而营造出变化,什么时候路径应该隐藏在功能分区中.什么时候路径应该暴露在分区外,这便是“图”“底”关系的制约性。“图”和“底”相互联系处理非常重要。最好的实现手段是通过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的体验。如果学校规划时的景观主轴并没有带动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也没有起到学校行政机构所希望的作为校园地标宣传校园的作用。那么就切断了“图”和“底”的相互联系。其实有时候可以考虑把学生的生活区靠近学校景观主轴布置。因为大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才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才是各所大学特色的东西。如果考虑到建筑物的各种类型,我们可以说,其中一些是为(生活的)必需而设计的,另外一些是为(生活的)便利而设计的,还有一些是为(生活的)愉悦而设计的。或许,这样的定义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当我们观察一下与我们有关的无以数计的、丰富多彩的建筑物时,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感觉到,这些建筑物不仅仅是因为上述理由而建造的,或者说,也不是因为其中的某个理由恰好占到了更大的比重而建造的;建筑的这种式样纷繁,变化万千,主要是由人类心灵的复杂多变造成的。所以,建筑作为承载和表现校园文化的场所,形成以校园文化为景观主轴的空间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校园的建筑美学。而不仅仅是校园规模的宏大,构图的美观和校园里建筑的标新立异所体现出的校园的“第一”。细心和认真的探讨细节,才是我们现在所要做的,而不是只一味的强调规模宏大和建设速度。汤布利曾定义了有机建筑的概念:假如一座建筑是有机的,它所有的部分都将是和谐的,是一种连贯的表达,包括与环境之间的统一;它的居住者、建筑材料、结构方法、建造地段、建造用途、文化背景,以及它所赖以生成的理念,每一个要素都是另外要素产生的结果。一种有机的结构定义和预言了的生活,与使用者一起成长,呈现出它自身的“基本现实”或“内在本质”,并且包括一切必要的手段,且没有什么不必要的东西,来解决当前建筑所面临的直接问题,就像自然本身一样,既是统一的又是经济的。在校园这样的人文环境中成长的人,才有内涵和特点。而对于建筑而言,富有人文精神的建筑风格才是独一无二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最美的建筑状态。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需求。当规划师们开始研究校园文化时,他们便开始考虑建筑美学的本质———建筑传递的文化。校园建筑的美可以通过不同专业、部门、流派所对应的不同建筑风格,亦或是他们不同的学习、生活状态所对应的不同建筑学院所展现出来,这也许最好诠释了校园建筑美学那变化灵动的美。

3结语

第8篇: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范文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人居环境质量亦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环境。对于人们来说,其理想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们在其中学习和居住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起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塑城市自然生态的功能和作用。

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本文着重运用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到校园规划设计的工作中,探索能够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想,指导学校走“以人为本”的环境生态化,符合学校建设百年大计的新型景观型校园之路。

1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综述

21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随着城市的进步,现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加剧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如大气、河川污染及热岛效应等不良现象接踵而来,人居环境矛盾突显⋯⋯。城市渐渐成为了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人们渴望绿地、渴望森林、渴望回归自然,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同样重视景观生态建设,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已成为今后校园规划设计发展方向。

1.1校园规划设计的特点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1]。校园规划设计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2]。它们对学生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他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1.2景观型校园特点

通过道路、建筑物、植物的合理规划布局,营造出生态环境优越的绿色网络体系,更适合师生的工作与学习。

(1)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2)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

(3)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材料。

(4)校园内部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绿化植物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5)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

(6)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7)校园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标。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3]。

2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2.1规划设计思想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型校园[4],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场所。

2.2规划设计原则

(1)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以利师生身心健康。

(2)体现景观型学校的原则。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5]。

(3)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作指导,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4)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平面绿化和景观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空中花园,组成一些立体图案,形成立体景观。

(5)以人为本的原则。生态景观规划上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①空间组织与规划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的活动空间。②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设施的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③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的思想情感。④植物配置选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各种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6]。

2.3规划理念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有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艺术式校园,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生态景观场所。

根据功能定位,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确定为:环境效益上追求大生态;绿化布置上追求大绿化;艺术构思上追求大景观。基本定位:“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四书•大学)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大学不仅提供用于传授知识的课堂,还必须提供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启发智力的场所[7]。随着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大学的职能已有了新的内涵:综合教育治学场所;科技研发中心和综合发展实验室;社会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展示中心。

3校园景观设计决定因素

3.1气候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日照时间,日照强度。气候是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

3.2规划

规划有助于设计形式区别化的调查。中心区要求景观形式和特征持久耐用,并且具有纪念性意义。而学生宿舍区以宁静,安全,社区形象为特征,运动场和娱乐场按游戏和竞赛规则设定其大小布局,停车场可以按规定标出管理区和便利区。

3.3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同样重要,因此也是一个设计决定因素。设计树木和草坪都要考虑生态问题。草坪就是校园的象征。要避免使用单一树种,苗圃尽量多样化。

3.4校园的面积,布局与周围环境

比例,周围环境,面积,布局是重要的校园景观设计因素。校园景观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形的[8]。校园所在地的面积,布局及周围环境的特征是决定校园景观的要素。

3.5风格

无论是校园整体景观还是局部景观,风格的选择是设计的一个决定因素。从风格上讲很少有校园是单一形式的。各部分景观表达形式各不相同,风格上的多样性也许具有教育价值。

3.6植被

气候影响植物的选择和利用,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外观,颜色和质地。研究它们的特性,把设计理念与实际的视觉效果结合起来。树和草是校园景观中必不可少的。树木是“健体强身,放松神经和刺激灵感的工具”。绿色植被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9]。排列成行的树木能清晰表明大路,小径,界限的位置与方向。如果恰当选取树木,校园路线会更加明晰。在校园周围种植的树也许会像绿化带一样的密度,但树木形成的屏障可降低噪音,如同悬浮粒子过滤器一样提高空气质量。树木能加强建筑群的整体结构感,无论是按传统还是现代的观点,校园树木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4结束语

校园环境要求完整性、稳定性和统一性,要求一种具有严格理性和有意义的设计。校园环境应是恬静和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它的设计应创造一个户外学习、休息、思考、交流和集会等适应学生要求的活动场所。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功能、技术和使用特点,打破对人发展的禁锢,解放人的个性,由重“教”转到重“学”上。校园规划设计应本着人本主义原则、生态优化原则、创新开放原则及地方性原则等理念,为学生提供表达情感、启发智力、培养兴趣、提高素质的场所。

〔参考文献〕

[1]理查德P多贝尔.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M].北京世纪英闻翻译有限公司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李学忠.景观设计[M].台北:六合出版社,1998.

[3]张国强.风景园林设计———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作品集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戴志中.高校校前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5]杨志疆.当代艺术视野中的景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6]《校园景观与绿化设计》编委会.校园景观与绿化设计[M].长

春:吉林文化音像出版社,2005.

[7]周逸湖.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第9篇: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农林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大学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作为建设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生的观念和行为都起着无形的影响,是校园的灵魂魅力所在。结合农林学科特点,通过校园景观突出校园特色,通过生态原理的合理运用,彰显生态景观的独特作用,使其功能得到灵活地发挥,是当代农林大学的必然要求。

目前针对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活动越来越多,相关理论文献较少,关于农林类高校景观营造的文献更为匾乏,所以以农林高校校园景观规划研究论文,以期为我国当代农林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1农林大学校园景观现状及特点

1.1农林大学校园景观现状

通过对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等农林高校实地调研,对福建农林大学等农林高校校园景观资料的查阅,对农林高校校园景观现状总结如下:(1)农林高校景观较早年有很大改善,校园环境大多优美、有序,植物景观资源丰富;(2)老校区人文景观优越、地域文化特色显著,但自然景观一般不成体系,缺少规划,存在空间分布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生态效益差、道路系统不连贯、景观资源分配不均匀等问题;(3)新校区景观功能性、安全性、生态性等较完善,但文化性略显不足,景观识别性较差;(4)普遍存在院系之间没有景观识别性的现象。

1.2农林大学校园景观特点

农林大学校园景观在具备教学科研、服务师生、提升环境品质等高校景观共性的同时,有其个性化特点:(1)农林高校师生的景观认知度高于它类高校,师生和景观的互动性强;(2)由于农林高校的学科特性,需要有一定范围科研基地,种类及数量繁多的植物,在选址时尽可能选择植被丰富、有山有水的地段;(3)农林高校内部往往设置植物园等实训基地,将实习基地景观化,寓教于景;(4)农林高校的标志物、环境小品等校园标识系统多以展示农林业为主题,教育学生爱农、亲农,如,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前面神农塑像,体现了个性鲜明的农学特色;(5)除在农林高校设置专门实训场所,农林高校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实训基地,植物挂有标牌,随时随地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寓教于休闲[1]。

2农林高校校园景观构成与功能划分

2.1景观构成

这里所提到的景观指高校的绿地景观环境,不包括高校建筑,可分为人文景观要素与自然景观要素两大方面。

2.1.1人文景观要素

农林高校校园人文景观要素主要包括:古典园林、历史古迹、宗教文化、文学艺术、校园风情、学科特色等方面。

2.1.2自然景观要素

农林高校校园自然景观要素主要包括:校门、广场与道路、地形、水景、植物、景观小品等。

校门是高校入口空间的重要标示,应体现农林高校的主旨,其风格的选择和周围其余景观元素的搭配,都或多或少体现了这所高校的性格。

高校广场分为外向和内向两种形式,校园广场在外部空间中发挥着“起居厅”的作用,特别是校园中心广场,无论形式还是雕塑等景观小品的搭配,都应具有农林高校的标识性,对它的景观营造可以从广场的位置、尺度、绿化设施及边缘辅助空间等方面进行考虑[2]。高校道路系统一般分为人行、车行、人车混行等形式,校园里的人流聚散有一定的时间性,但仍可以依据双向步行交通的通行密度来确定其宽度,地面铺装材质和样式应体现农林高校特色。

植物有空间构成、丰富空间层次、强化边缘、充当背景等作用。高校校园,尤其农林高校校园绿化应充分考虑适地适树,保证植物健壮生长。树种选择应乡土化,避免种植分泌有害物质和飞花飞絮的植物。一味追求高档植物材料,忽视环境因子作用,只能导致景观延续性差、绿化失败[1]。农林高校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植物景观功能与教学科研功能兼备,其植物种类更丰富,配置水平较高。

水是农林业的命脉,水景观的设置在农林高校校园景观营造过程中尤为重要,如,青岛农业大学混合式的水景布置,串联了校园核心区域,使整个校园充满了灵气。水的趣味性与可塑性可以打破空间单调感,农林高校水景观与产学研的结合,方便教学科研。

景观小品包括雕塑、路灯、座椅、指示标志以及垃圾桶等,是大学校园标识体系的一部分,对大学精神的营造发挥重要作用,对空间的功能表达、完善至关重要[3]。农林类高校景观小品可以融入当地农耕文化,运用当地废旧农业用具等造景,充分运用足下文化。

2.2功能划分

农林高校校园景观一般分为: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体育活动区、休闲景区、植物园和苗圃区等区域。校前空间是以大学校园主入口为界的内外周边区域,由校前区和入口区两部分构成,分别属于大学和城市[4]。教学区的环境景观形态应该具备有利于安静学习、科研的特点,体现灵活性、实用性和可发展性并充分体现各二级院系的景观识别性。生活区包括学生生活区和教师生活区两部分。体育活动场所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景观形态应以绿化为主,起到阻隔噪音和沙尘的作用,使其余区域免受干扰。农林高校校园设有供学生实习和教学科研用的苗圃、植物园,以及花房温室等。这些场所是学生、老师、游人获得知识,欣赏自然景色的地方。休闲景区旨在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为师生创造更加优良的教学和休闲空间。

3农林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形式及原则

农林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包括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种形式;要遵循功能性、安全性、生态性、艺术性、文化性、可持续性、可识别性等原则。

结语

针对农林类高校特点,建设一个蓬勃向上、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环境,不仅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活泼、舒适、静逸、幽雅的工作、学习、生活场所,同时,对充分体现农林作为人类“绿色工程”建设的支柱作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突出行业特色,都有重要意义[5]。

参考文献:

[1]刘雪.基于乡土化的高校景观特色营造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1.

[2]韩春妮,王万忠,段渊古.高校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中心广场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6):169-172.

[3]余菲菲.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4]白菡,大学校园景观探求[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

[5]杨祖山.西北林学院校园绿地规划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7,2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