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生学习方法范文

中学生学习方法精选(九篇)

中学生学习方法

第1篇:中学生学习方法范文

    一、第一层为苦学

    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长期下去,对学习必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结果,在他们那里,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

    二、第二层为好学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达到这种境界的同学,学习兴趣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学习的如饥似渴,常常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三、第三层为会学

    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中,第一层居多,第二层为少数,第三层次更少。我们应当明确,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学习,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中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在轻轻松松中学好各门功课。

    三种学习习惯

    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

    一、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对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最忌死记硬背,特别是理科学习,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

    三、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所以上面讲的学习的三个学习习惯实质上是三种思维习惯。学习的重点就是学会如何思考。

    三个学习要点

    关于学习的方法可以谈很多,但重要的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多读书,注意基础

    要想学习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而基础知识就是指课本知识,这一点同学们一定清楚。但在学习中,很多同学却不重视课本的阅读理解,只愿意去多做一些题,因为考试就是做题。实际上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应当说,课本与习题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互相不能替代,但课本知识是本,做题的目的之一是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我们主张多读书少做题,不主张多做题少读书。

    二、多思考、注重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在学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驾御知识的头脑。如果一个人不会思考,他只能做知识的奴隶,知识再多也无用,而且也不可能真正学到好知识。知识的学习重在理解,而理解只能通过思考才能实现,思考的源泉是问题,在学习中应注意不要轻易放过任何问题,有了问题不要急于问人,应力求独力思考,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做才有利于思考能力的提高。

    三、多重复,温故而知新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道尽学宗,不断的重复显然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这种重复不能是机械的重复,也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记忆。我们主张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不同的目的,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一次比一次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所谓温故而知新也。

    三种学习精神

    一、不唯书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我们的学习中,教科书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材料,学好课本基础知识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里应当明确两个问题;一、科学总是发展着的知识体系,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可能都是毫无缺陷的。这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在思考的基础上敢于怀疑,大胆探索,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总是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也许我们的怀疑是错误的,我们提出的观点和见解是不正确的,但正是从这种错误与正确的交锋中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一味死记硬背,即便把课本背熟了,也难以灵活运用。所以,我们提倡不唯书,并不是为了否定书,而是为了培养一种创新精神。

    二、不唯师

    在中学生的学习中,很多同学上课时只会认真听讲;把老师的板书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课后进行消化吸收,但却很少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讲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把什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知识容器”。瑞士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做过的事的人。”所以,我们主张同学要多与老师交流,当对老师讲的有疑问或有不同看法时,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老师质疑,甚至与老师争论,在争论中我们失去的只是错误,而得到的除了正确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智力的发展,还有勇气和信心的提高,最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必然。

    三、不唯一

    对于一个知识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对于一道题的求解,可以有不同方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可以从不同学科去分析解决。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我们学习的目的决不是为了追求唯一的答案。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具备这种“不唯一”的意识和精神,尽可能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的习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三条学习原则

    学习的具体方法,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但也需要我们严格遵守一些共同的原则,它们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一、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要求中学生能够自觉地安排自己每天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我们应当明确,当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时才更有效,特别是中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自觉来完成。如果把学习变成一种被别人压迫的行为,学习的动力就会减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对于那些学业不佳的同学应首先检查自己的学习自觉性如何,一切属于自己的事,必须自觉地去做,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二、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要求中学生的学习有热情,主动获取知识,不等待,不依靠,不耻下问。做任何事情,积极主动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习也不例外。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恰恰缺乏这一点,不懂的问题宁肯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开口问一下别人。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越“雷池”半步,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一年也不会问老师一个问题。这些同学决不是一个问题也没有,而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改变。

    三、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要求中学生做事有主见,不轻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轻易受群体因素的影响。很多优秀的学生往往具备这样的特征。当别的同学总愿让老师反复讲解时,他们却更愿意独立思考,依靠自己独立的智慧去努力获取知识。正是他们这种学习的独立性,造就了他们的出类拔萃。我们认为,如果在学习中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创造性,就不可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种学习技能

    一、学会快速阅读

    直接从书中获取知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即使是教科书中的知识,也不能纯粹依靠老师的讲解来学习。一个掌握阅读技能的学生,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掌握知识,学的更主动,更轻松。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习惯于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即使是教科书也不甚阅读,更不用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长期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不会读书,没有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对学习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在学业上落伍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讲的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不同书籍的模式迅速分清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这就要求同学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书籍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地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快速阅读技能。

第2篇:中学生学习方法范文

一、充分认识学习反思在高中学习中的意义

反思能力,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即自我反省,自我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是自我监控能力中的重要技能,不断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及时调整学习与思考策略具有积极作用。

反思力的组成要素可表述为:反思自觉性、具体反思方法、发现学习问题的能力、矫正学习的毅力、提升学习能力的能力。高中政治新课程倡导政治教学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全面发展,要让学生通过政治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勤于思索,使之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对自己的政治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政治的能力。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反思,把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提到重要地位。

在当今教学实际中学生的反思能力普遍较差。原因在于:第一,学生没有反思意识或不知道如何反思,以至很多学生在高中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只知道跟从老师走,甚至有些人到了大学没有人带领,非常迷茫,无从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第二,学生由于被大量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已经是深夜了,没有时间反思。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第四,老师自己缺乏反思意识,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值得我们教师认真研究。

二、提高学生反思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反思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力,首先要求教师有培养学生反思力的目标意识,即要清楚地意识到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其次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反思能力,恰当地提出反思要求,指导的反思方法适合学生实际。再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景,正确处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课堂中的比重。从目前教学来看,关键在于减少教师的讲授份量,减少题量,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给学生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注重由量到质的转变,让学生有主动“回味”,给予学生必要的空间和时间,允许课堂“沉默”。

2、利用导学案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政治课堂教学要求做到“精讲精练”,恰当的练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重要途径。通过练习及时的反馈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及时的反思自己的情况。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挑选精致的习题分层练习。我们的学案练习题分为A“成功的尝试”(课前预习题)B“成功的探索”(基础形成题)C“迈向新的成功”(高考模拟题)三个档次。

在每节新课之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学案“成功的尝试”部分的习题预习课本。在讲课过程中讲完相关的知识点完成“迈向新的成功”部分的题目,把有些难度的“迈向新的成功”留给有能力的学生继续探讨。根据习题学生能够及时反思这节课接受的情况,从做题中发现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3、培养学生练后反思的习惯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可轻易放弃努力, 不断完善自己。提问是创新的开始,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4、培养学生错题反思习惯

“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往往是认知结构的断链处,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又是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最佳契机。我们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政治错题订正本,讲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写出自己的思路被卡的情况及分析,对照正确的思路反思自己的问题。这既是对解题思路的补充的反思,是元认知的落实,又是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高原的一个窗口,对自我思维进行思维,实施思维升华的机制,具体分为:①本题是怎么错的?②我为什么想到这样做?③正确的做法是什么?④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对于错题订正应该及时的收上来检查,对于好的方法及时肯定,对于好的态度要及时的点评,监督和鼓励学生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做错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思路,推敲每一步的逻辑依据,分析“走进死胡同”原因,反思自己的认知缺陷,了解自我认知体验,并通过思路对比,豁然贯通某个关节点,达到领悟阶段,从而逐步促进学生形成自我认知监控,总结自我思维经验的习惯。

5、培养学生对每一章的总结和反思习惯

第3篇:中学生学习方法范文

首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或以一定的目标引导学生去自主阅读教材.在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所谓的预习就是简单地翻翻教材,最多是读几遍教材,而在这个过程中不知要知道什么、了解什么,目的性不强.以问题或目标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可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达到什么程度,从而提高预习效率.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预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正确理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不同、拟核的成分、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的不同、原核细胞中有什么结构、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哪些结构、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还是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等问题来作为引导,让学生在自主预习中先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课堂中再引导合作探究,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预习效果会更好.又如在“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的预习中,以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为目标进行引导,让学生在预习中明确知道要知道什么、了解什么,增强了预习的目的性,促进预习效率提升.

其次,在预习过程中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多提出不懂的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因知识、经验等因素所限,必然存在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不理解的现象,而教师就需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从而解决这些问题,消除疑问,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如在“细胞中的无机物”的预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初步理解了细胞中的水的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于是提出了“刚收获的种子在晾晒时所散失的水,主要属于哪一种形式的水?”“把晒干的小麦种子放在洁净的试管里用酒精灯加热,这时,试管壁上会出现水珠,那这一部分水属于哪一种形式的水呢?”等问题,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很快理解了结合水的作用,从而促进了知识的构建.

二、引导学生课中探究,积极构建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如果把课前预习比作建筑中的基础,那么,课堂学习就是整个建筑的主体.在以往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听教师讲授、做笔记,这种学习方式较为机械,属于被动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高考制度的改革,高中生物教学逐渐摒弃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转而以探究学习来实施课堂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不仅可较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有积极意义.它要求学生从传统的教师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在课堂中主动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探究、交流讨论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主动参与中去解构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要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兴趣激发不可或缺.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借助多媒体、图片、故事、活动、话题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想去学习、自主学习.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相关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基因到底遵循怎样的遗传规律?”引入课题后,幻灯呈现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试验图,然后提出问题“(1)孟德尔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实验的?(2)F1代的表现型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3)F2代的表现型是什么?比值是多少、为什么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4)分析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后总结出不同性状的组合是自由的、随机的结论,接着以问题“孟德尔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过渡到“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的探究中.这样,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来探究新问题,在探究新问题中构建新知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课堂中引导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分享收获,提出问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师除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来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外,还要在学生讨论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点拨.以“伴性遗传”教学中“色盲”的教学为例,教师先用幻灯片简介色盲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呈现色盲检查图提出问题“色盲基因是隐性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呈现X和Y染色体的对应关系图并点拨“由于Y染色体很短小,因此,在X染色体上位于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Y染色体就没有,比如,色盲基因b和它的等位基因B就只存在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同时强调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这样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同一起来,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才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课后应用,形成能力

经过课前预习和课堂探究,学生形成了一定的知识构建,此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练习和复习,在练习和复习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首先,就课后练习而言,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自己知识基础上进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以多样化的作业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如教学中针对基础稍差的学生,教师提供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多种题型,学生不必全部完成,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最低数量的作业完成即可.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反馈,然后在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如有的学生对基础概念没有理解,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辅导,通过案例、实验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其次,就复习而言,教师要在复习习惯和方法上给予引导.如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出发点,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后去完成一定的练习,针对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要多提出问题进行分析,要多和同伴进行交流,向教师请教,这样才会收到效果.

四、总结

第4篇:中学生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法;培养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目前,全国中小学正在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和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次深刻的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展的需要。“我们今天知道的东西,到明天就会过时。如果我们停止学习,就会停滞不前。”许多未来学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生产的主要要素,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有现有的知识,而应该是不断创新的知识。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终身学习己成为时代的需要。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目标。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这是现代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

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之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学英语的能力,为他们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积极研究科学的、适用的学好英语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教授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应当成为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先培养起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儿方面做起:

(一)制定学习计划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表,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有了计划,就等于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不但首先要指导学生制定出一个符合实际的现实可行的目标计划,还要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当中,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督促,定期检查,进行长期管理,让学生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高中的英语学习任务繁重,知识点多而散,如果不做好课前预习,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此外,课前预习还可以促使学生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的效果。

(三)认真听课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课堂上,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踊跃发言,大脑要不断地跟着老师转,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的生词、短语、句型以及重点句型,力争在课内就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四)做好课堂笔记

要学妤英语,有一本详细全面的英语笔记是十分必要的。有的学生认为,记笔记是很痛苦的事情,但在英语学习中,这痛苦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再好的记性不如一只烂笔头。英语的知识点多而散,想仅凭每节课上的四十分钟就全部记住并长期不遗忘是根本不可能的。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

(五)课后及时复习练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过知识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往后遗忘的速度减慢,因此,课后及时复习对学生巩固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所以,科学的、高效率的学习,必须把握“及时复习”这一环节。复习要做到及时,要在学后当天进行,复习时可先尝试回忆,然后反复阅读教材,对照笔记,记忆掌握重点内容。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三、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效果

第5篇:中学生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差异 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学生之间的在学习习惯方面有哪些差异呢,教学中又如何对待和利用这些差异呢?我带着这些问题对其中的学生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如下。抽样调查30份(成绩为初三上期末分数)

一:兴趣习惯:

选项 情况 所对应成绩

一直非常喜欢英语 7人占23% 143,141,123,129,111,122

有时喜欢英语 23人占77% 90,127,86,106,90,102,114,95……

常不太喜欢英语 无

以上数据显示大部分同学还是喜欢英语的,而那些将对英语的兴趣变成一种习惯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更加轻松,成绩也有较明显的优势。

二:记单词:

选项 情况 所对应成绩

经常背单词 13人占43% 122,97,120,143,129, 130,123……

偶尔会很认真去背单词 15人占50% 127,86,90,106,114,87,95,141……

在听写前临时背 2人占7% 121,139

以上数据显示在背单词的习惯方面,偶尔认真背的同学效果不太理想。

三:上课

选项 情况 所对应成绩

经常上课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9人占30% 130,139,123, 129,122……

上课有时会开小差 16人占53% 141,95,87,114,127,121,143……

上课常心不在焉 5人占17% 86,90,102,79,93

以上数据显示上课能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的同学成绩比较均衡,集中在120-130之间。而上课有时会开小差的同学成绩告诉我们:各分数段的同学都可能存在这个现象。而上课心不在焉的同学分数通常都不高。

四:预习

选项 情况 所对应成绩

能自觉预习 2人占6.7% 122,146

能在老师指导下预习 21人占70% 139,111,143,97,120,127……

几乎不预习 7人占23.3% 121,90,87,123,81,92……

上面表格所显示的数据告诉我们绝大部分学生的预习缺乏主动性。但大多数能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

五:朗读课文

选项 情况 所对应成绩

常大声朗读英语 22人占73.3% 121,139,130,129,102,114,141,146……

偶尔会朗读课文 7人占23.3% 87,95,90,90,90,97,83

从不朗读课文 1人占3.3% 81

大部分同学能经常朗读英语,从不朗读的同学占极少数。经常能大声朗读课文同学的英语都能取得较理想的成绩。

六:课外阅读

选项 情况 所对应成绩

常看课外英语读物 无

偶尔看课外英语读物 19人占63.3% 90,143,114,130,121,139,141……

从不课外英语读物 11人占36.7% 90,97,90,95,111,120,106,86……

在课外阅读方面,学生偶尔看和从不看的占了63.3% 和36.7 %。而没有一个同学养成常看课外英语读物的习惯。

综上所述:140分段学生的分别具备了:一直非常喜欢英语;经常背单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预习;常大声朗读课文的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在80、90分段的同学通常有上课心不在焉、很少朗读英语课文的特点。针对调查表所显示的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初三复习效率。

1:精选导入法。

在调查中,虽然大部分学生对英语还是有兴趣的,可将兴趣变成习惯的学生还是少数,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每一堂课,让每堂课都有一个奇招、一个亮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要富有趣味的导入才能让吸引学生。导入新课的方式有开门见山式,设疑式,游戏式等。也可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九年级英语Unit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 Topic 1 Section B的可先提问学生:"When is your birthday?"学生开始会觉得奇怪,等他们回答后就把相关星座的特征说给他们听,这样被提问到的学生兴致会很高,而没被提问到的学生会一改常态,非常希望被老师提问。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在Section C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时,先让学生将英语翻译成中文:Love me, love my dog. a lucky dog, old dog,在翻译old dog时很多同学说是"老狗"等他们知道这通常是指经验丰富的人时他们哄堂大笑,这一笑,兴趣就来了。再让他们将以下中文翻译成英语:亚洲四小龙,丧家犬。而在做这两部分翻译题时,学生的习惯式思维所闹的笑话让他们兴趣倍增,也让文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马上体现出来了。这样教师对每一堂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导入,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将"有时喜欢英语"这部分学生拉到"一直非常喜欢英语",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整体效率。

2:注意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要提高英语课堂效率。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生巧妙记忆单词,降低记单词的难度。如dismiss拆成dis和miss, miss是"想念",dis是"不",要怎样不想念呢,就是把某人打发走。forgive拆成give和for ,give for 是"给",把宽恕给别人就是去原谅人。这样无形中降低了记单词的难度,增加了趣味性,长期坚持的话争取让"偶尔认真背单词"的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记忆单词的习惯。

(2)切实提高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调查表中有关上课的选项其中有53%的学生会开小差,这也是学生主动性发挥不够的体现,要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就是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在班上选出各层次学生的代表,在备课时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出来的教学设计就能满足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减少开小差人数,提高课堂效率。

(3)设计巧妙的方法,让学生喜欢上朗读课文。在调查表中,偶尔朗读课文和从不朗读课文的学生分数段在80-90之间。而养成朗读英语课文习惯的学生成绩要高得多。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朗读英语呢,一味的说教效果不明显。而迂回曲折办法到灵验多了。对于英语课文,我采用的是英语速读比赛的办法,然后给予小小的奖励。每堂课让同层次的学生比赛,为了获得奖励,学生要先去熟悉课文,要去念好,这样也就达到了促使他们养成朗读的习惯了。

3:注重课外延伸。

第6篇:中学生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中学;思考

所以做好教学思考大有好处。可以发现不足,查找原因,寻求改进办法,使教学逐步完善,不断提高。将教学中的光辉处进行总结提炼,使之成为稳定的理,使教学过程更加的精彩纷呈。通过对学生学习表现的思考,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也可以通过对自身行为剖析,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自我,从而更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价值。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在诸多无法预知的因素,课后思考不但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经验,用以指导教学,而思考过程本身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研究能力。有助于实践智慧的生成。

教师可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例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多种类型的历史资料;编演小历史剧等。根据新课标理念,以下几种方法切实可行。

1.课堂讨论、辩论,学会合作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建议,其别强调开展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而讨论和调查都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才能解疑。合作学习的研究表明,合作能有效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激发高度的求异思维,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如关于的性质,笔者在教学中跳出教材观点的束缚,设置新的问题情境“有人认为是一次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对此你有何看法?”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同学们对性质的热烈讨论。又比如对拿破仑的评价问题,教学中先投映出恩格斯和列宁评价拿破仑的两段话(恩格斯认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而列宁认为拿破仑战争最终变成了帝国主义战争),激化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进而引导学生探讨恩格斯为什么肯定拿破仑而列宁为什么否定拿破仑,正确认识拿破仑战争的双重性,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进入深层次的思考。

教学中几乎每堂课都可以开展类似的讨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

2.撰写历史小论文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法,也是历史学习评价的方式。它包括写作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制作历史模型、编绘历史图表和制作历史课件等活动,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动手与动脑的综合能力。

3编演v史剧。参与历史课本剧的排演可以将对历史的理解与对历史学习的情趣完整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精心安排指导,的确能促成发展并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预期目标。毕竟学生通过主动阅读理解史料、编写剧本、掌握角色在情境中的扮演,学习相当主动,收获自然丰富!其实历史剧的趣味性不仅表现在有趣的台词,滑稽的动作,更在同学间互助研究剧情发展的可能性上所体会出来的心得。

4考试。历史考试是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主要形式包括笔试和口试,运用这些考试形式时,要注意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新课程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学习档案。通过建立历史学习档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高中阶段每个学生都应建立完整的学习档案。历史学习档案一般由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建设。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历史习作、调查报告、历史制作、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师生和家长的评语等。建立历史学习档案,有利于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察和较为全面的评价。

教学思考注意事项:

1.思考时除了思考一般性的教学问题之外,应注意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除了依据教师自身的思考、感受以及同行的意见开展思考之外,要注意搜集并利用学生的反馈、感受和学生的学习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第7篇:中学生学习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The Main Way to Guide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s Study Method

XIE Zhijian

(Peihong National School of Nanning C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1)

AbstractThe mathematical learning method is refers to the people to mathematics study thinking activity, the way and experience's summary and the summary. This article embarked from mathematics study method's implication and the function, has analyzed the question which the current middle-school student mathematics study existed, then elaborated the mathematics study method instruction's main way, proposed the science mathematics study methods. Finally, It is also to the middle mathematics teaching some enlightenment.

Key wordsmiddle-school student; mathematics learning; method; way

1 数学学习方法概述

1.1 数学学习方法的涵义及其作用

数学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数学学习时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和手段,是指对数学学习思维活动、方式和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服务。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数学学习规律进行高效率的数学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研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个性差异,探索改进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策略,对促进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优化、减轻学生数学学习负担、提高中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分析

我们对南宁市沛鸿民族中学高中学生200人、初中学生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目前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有40.5%的学生对数学学习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当今,数学为人们提供了探索客观世界的必要知识、思想和方法的手段,“数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并物化到各种先进的设备中。数学学习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所必需的,但有40.5%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2)有58.5%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反映不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只是上课听听,习惯跟老师一节一节走,在没有完全理解数学知识的情形下,模仿课本里的例题做一下作业,想单纯通过大量做数学题来掌握知识,题海战术不但花费了很多时间,而且影响了数学学习的效果。

(3)数学学习目标相对狭窄。有45.5%的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升学的主要目的,只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对数学能力的培养不太重视,特别是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个性品质的关注也不够。

(4)有50.4%的学生数学学习与社会实际相脱离。许多中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很少,不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社会实际生活中用到的数学联系起来。比如不理解“函数”有什么用、不会测量河流的宽度、不理解中奖概率的含义等等。

(5)有56.4%的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以课堂被动接受方式为主,对主动获取知识以及学会学习重视不够,也不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实验和探究,数学自学能力较差。

2 指导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主要途径

2.1 开设多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方法指导课

首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数学学习方法指导落到实处。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状况两个方面。学习环境一般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环境,学习状况包括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对学习的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情况。其次,组织举行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方法指导课。数学学习指导课主要采取下面两种模式:(1)课程式。就是在中学起始年级(初一、高一)开设,由数学教师向学生系统传授一般数学学习方法。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由于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地学习指导,分阶段、分步骤地介绍有关理论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形成学习观点、增强学习动力、掌握学习方法。(2)讲座式。就是不定期地举行学习方法讲座,请专家、教师、优秀学生介绍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值得强调的是,满足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忽视学法运用的指导也是不可取的。

2.2 激发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第一,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热情。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指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接口,是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喜爱数学的源泉。例如,教师在“对数”的教学时,先拿出一张纸,对学生说:这张只有0.1毫米的纸,如果对折50次可以使它的厚度达地球和月球之间往返32趟。这一问题使学生十分惊奇,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第二,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数学史料,数学史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提高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增加学习兴趣。如在“无理数”教学中,介绍历史上第一次数学危机的故事,使学生知道“无理数”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第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顽强意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种种困难,其间就经历一个意志过程,如缺乏坚强的意志就会见难而退。因此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和坚韧的毅力非常重要,主动性、独立性、坚持性、果断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同时,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容易形成或增强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第四,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揭示和渗透数学美育教育。“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教学中,揭示其形式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统一美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理性的艺术,受到数学美的熏陶,不仅能陶冶情操,改善思维品质,而且还能激励他们献身科学。

第五,充分发挥多媒体与网络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很好地把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生动、准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更加清晰地看到数学性质变化的基本规律,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3 培养中学生的数学能力

2.3.1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必须将思维的内容、思维的方式、思维品质三方面协调地发展,形成用数学思考的意识。首先要注重挖掘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揭示变换、转化、类比、模型化、数形结合、对应与对称等数学思想方法。其次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在数学教学中主要培养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形成数学学科直觉判断、归纳类比、抽象概括、论证推理、建立模型化等独特的思维方式。

2.3.2 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一,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推广,提倡解题多样化,在数学发现和数学创造中,不少是通过推广获得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掌握了推广的方法,就能在数学未知领域里探索出新知。同时,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个性发展潜能,提倡思维方式多样性,有利用于培养创新思维方式。

第二,鼓励学生进行数学猜想。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类比、归纳、推理等方法,引发他们的猜想,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第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创新的灵感,培养逆向思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事物的作用过程倒过来思考,这样弥补了许多正向思维的不足,常常获得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把事物的重要结果倒过来思考,可获得正向思维发现不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

第四,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想象。数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联想不仅摆脱思维的呆板性、单一性和习惯性,而且能将形象思维转向逻辑思维。一个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就不会有创造力。

2.3.3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自学能力是在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自学数学教材等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学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保证他们质疑、提问的随机性和充分性,指导他们主动的活动,如观察、描述、操作、实验、收集整理、猜想推理、学习交流等,让他们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体现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对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些启示

3.1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首先,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技能、数学能力的形成,都是经过学生主体感知、内化、改造,使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被理解、掌握和运用。对数学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是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的中心目标。因此,教师应倡导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再者,学生对同一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长处,各自都有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之间交换思想、取长补短,达成共同发展,对学生思维训练、能力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3.2 提倡多样性、综合性的数学教学模式

数学教学模式受到数学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手段、社会因素等诸方面的制约,数学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模式要关心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关注数学思想方法、创新能力潜能的开发,“引导――发现”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等多种模式合理使用,将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3.3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既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也是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数学知识为主,尽可能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实问题及其它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分析综合、类比、抽象概括等,得出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引导学生善于将现实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适当地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学习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中学生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方法;培养

【Abstract】That Physical teaching process is that one seeps through ideological education , passes on knowledge , trains ability , training a technical ability , develops the mind, uses the process that the student is trained by the correct scientism , scientism ,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his, face to face, teaching method accomplishes the mission teaching , realizes the purpose teaching is one ring of key.

【Key words】Physics teaches; Method; Cultivate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44-01

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渗透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训练技能、启发思维,使学生受到正确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训练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是关键的一环。它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为教与学铺平了道路,为解决教学中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的矛盾提供了有效途径。正确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减少甚至消除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习质量。正确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过程变得符合学生认识过程,适应学生心理特点,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不断探索问题,深入学习,从而收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在研究教学方法的同时要用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下面,结合物理教学谈几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请各位同仁指教。

一、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便于掌握知识

一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循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满足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意识,主动精神的培养,最大限度地调动其"自主性",使之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在各种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构建、主动创造,使学生不断地开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探究,也叫科学探究,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运用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的一种学习方式,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例如,在进行物理“压强”概念教学时,通常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在台下根据现象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的结论,学生接受知识较为被动。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种实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大不一样。我们可以让每组同学带一块厚海绵,用木块、铁钉做一个实验小桌,发给学生每组一个大砝码,再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格,然后按步骤进行操作。有些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

学生根据结果讨论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压的面积有关,进而引出压强的概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使得压强概念引入水到渠成,理解难度降低,便于学生掌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

第9篇:中学生学习方法范文

初中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和钻研能力,但自学能力较差,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学化学来说,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新起点,趣味的化学实验、悠久的化学史,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化学事实所展现的新世界,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情况下,学生凭着一时的兴趣来接受化学这门学科。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课程难度的增大,有的学生越学越觉困难,到学完初中化学了,仍会有学生说出“我怎样才能学好化学?”、“我似乎没有摸到一点学化学的门路”等类似的话。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因此,上课时,仍然是“漫无目的”不能起到预习的作用。

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上新课时,一般都花了5~10分钟来指导学生预习。在学习预习前,我都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碳的几种单质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预习题纲:(1)什么叫单质?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单质吗?举例说明。(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何异同点?(3)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元素碳所组成的?(4)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有那么大的差异性?(5)无定形碳通常有什么物质?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列举它们的用途。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听老师讲来解决,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学习积极性很高,同时有让学生跳一跳才摘到“桃子”的味道,既有重点,又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联系,富于思考性。长期坚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同时读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如:在教氧气的性质一节时,我一边演示,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到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此时,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从现象到结论;在进行氢气性质一节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如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等,然后每做一个实验就帮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在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时,便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做完后,再要求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经这样的引导,学生可基本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三、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我常常教学生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相异物的共性。例如:学生学完原子、分子的知识后,我与学生一起对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分别列表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归纳能力。学完溶液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自己列表比较过滤和结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通过比较,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记忆能力得到培养。

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有系统性,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在一至三章的学习中,我们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让他们学会这种方法,后面的每章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由学生们讨论、老师总结,指出优缺点。

四、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