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范文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第1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范文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中华民族保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的独特展现。它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脉相承,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更要基础和宝贵资源。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强劲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活力,发挥出独特的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原本很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上千年来,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德统文化正面临着流失和灭亡的危机,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因受地理因素和环境改变的影响,同时又难见经济效益等方面原因,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出现了“断档”的窘境,甚至有些项目已灭亡。因此,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二、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种类繁多,同时涉及到的方面也很广阔,且保护工作又涉及到政府行很多的行政管理部门,这种职责不明的多部门管理,造成交叉重叠的管理,成本增加、效率低、各管理部门相互推诿等现象、导致各项工作难以进行。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一种有效的制约和管理,那就是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期约。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规定,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这里明确指出了各部门职责和分工。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不仅在法律上确立了文化部门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主管部门的地位,而且有了法律的授权就能更好地履行和实施管理职责。

所以各级的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在充分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也要加强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并增强管理的力度;不仅要做到缜密规划、细心组织、精心实施,还要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项宏大的文化工程。

三、经费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保障

一直以来,因为资金的缺乏,很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和保护,并处在濒临消亡的地步。例如:有些早年收集上来的档案和材料已开始变黄发霉,像录音j录像带有一些也要报废;最重要的是由于资金的缺乏致使有些单位本想要抢救老一辈表演艺术、演唱艺术、传统行当的脸谱艺术等计划都无法实施。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建立一些国家文化艺术档案馆和地方文化艺术档案馆等相关的设旌等等。然而现在许多经济落后、人口贫困的地区,地方政府优先考虑的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物质脱贫致富的建设上,拿不出更多的资金从事文事业化建设。从而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崩溃了,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要全面实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一定资金的投入是重要的保证。那么,设立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基金就迫在眉睫。

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增强文化安全意识,是传承保护的重要环节

很久以来,我们对文化安全意识的认识很薄弱,就出现了民族文化资源流失的现象。例如:据报载,日本菜城市有家博物馆是专门收藏中国民间文化珍品的,规模很大,种类很多,使许多参观者大为叹惊。又如,大家都知道的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民族传统节日,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令我们感到耻辱的是却被韩国抢先“申遗”成功了,并列入该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遣产名录》。按照这种谁先申报谁就拥有的国际惯例,是合法又合“理”的。这些鲜明的例子从而证明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缺乏与不利,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要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伟大的中华民旎人们留下的文明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一个项目都不能因他国的文化撩夺或是我们工作的疏忽而流失或失传。为此,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增强文化安全意识,加大保护力度势在必行。

五、让传统文化在高校生根开花是非遗传承保护的有效途径

之所以认为高校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因为现行教育体制中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方面的普查、挖掘、研究、整理,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大学是先进文化知识的发源地,不仅为当今的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养分和动力,同时还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教育场所。在校的大中专学生群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对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青年学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理想,巩固和提升民族自信心,实现河北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2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范文

一、校本课程开发要和当地社区资源相结合

社区作为一定地域内的人群共同体,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基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个社区自然条件、人口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及历史文化传统等不同,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社区文化既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要,也为他们之间的共同活动提供了规则和约束。这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文化背景和课程资源。

作为传统渔区,坎门有着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渔区文化,经过漫长岁月的涤荡、沉淀和传承,留下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部级非遗坎门花龙、省级非遗坎门鳌龙鱼灯舞和坎门渔民号子、市级非遗坎门贝雕和船模等108项。坎门海洋非遗文化作为重要的资源,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利用上的便捷性、资源形态的多样性等特点。丰富的非遗文化既是过去坎门的一个缩影和沉淀,更是今后坎门发展的一笔财富。无论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是学科教学,无论是技能的培养还是育人氛围的营造,均可从中获得资源的支持。坎门二中是玉环县一所偏僻的海岛农村初中,所在的坎门钓艚社区为玉环著名的渔业社区,渔区文化浓厚且具特色,拥有部级非遗“坎门花龙”、著名的渔家女俱乐部、“鱼龙灯舞”传承人曾焕祥师傅等。学校与浙江海岛特色村――东沙,仅一村之隔,所在社区的百姓长期从事渔业生产,拥有丰富的渔业技能技术,过着独特的海洋民俗生活。历史的积淀,使学校所在渔区和周边社区有着厚重而多彩的海洋文化。借助海洋非遗的载体,联合船模馆、海洋气象站、浙江省文化村东沙海岛村等,挖掘多种地方资源,为学校进行海洋文化特色校园创建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校本课程开发要和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建构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办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学校的办学理念是通过课程来实施的。而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彰显学校的文化品位,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为了传承当地的海洋文化,坎门二中在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培育海洋文化意识方面有着独树一帜的特点。学校围绕“以素质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从学校实际状况出发,结合学校所在社区、渔区文化和本校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响应“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号召,深入挖掘坎门渔区的地方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和传承坎门地方文化,开展传承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加校园艺术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进一步落实课改精神和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成功申报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传承教学基地”和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首批试点学校,以此为平台,提高学校品牌影响力,扩大海洋民俗文化及相关海洋知识的普及面。

三、校本课程开发要和学校教育科研相结合

教育科研是探索和认识教育本质及规律的重要途径。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去了解、分析、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步探索、揭示、掌握教育规律,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教育科研是提升学校品质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在工作中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边提升,才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坎门二中用科研来促进学校的海洋文化特色发展,已逐步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科研管理机制,明确了以校长、副校长、非遗传承办公室和教科室主任为首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由专人统一管理科研工作,并确定了每个课题的负责人与核心组成员。学校承担的课题有浙江省规划课题《鱼龙舞动青春――坎门海洋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研究》,台州市重点课题《“坎门鱼龙灯舞”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探索》,台州市规划课题《以坎门渔民画为载体的初中美术地方课程开发的探索》,玉环县规划课题《以玉环渔民号子为题材开发初中音乐地方课程的实践研究》。学校的科研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总结、有行政管理和科研经费保障,档案齐全。学校力求在课题的引领下,以科研带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

四、校本课程开发要和特色社团创建相结合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学生社团是在自愿基础上自发组织而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社团活动课程化,既深化了学校社团的内涵,又丰富了课程,彰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引导和升华。

坎门二中通过社团活动、特色课程双轨并行,带动学科的渗透,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实现海洋非遗文化的教育价值。学校自2012年起创建了非遗传承特色社团,传承海洋非遗文化。主要的非遗传承社团有鱼龙灯社团、海乐社团和美技社团。学校教导处结合丰富的坎门海洋非遗资源和地方传统文化,制订了校本课程开设计划和社团活动时间安排表,一学期按18周进行。每学期,每个社团都有相应的主要传承的非遗项目,开展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社团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坎门二中实施的校本课程有“坎门鱼龙灯舞”“坎门渔民画”和“玉环渔民号子”,其中“坎门鱼龙灯舞”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精品课程。学校还编写了海洋读本《海洋防灾》《韵味坎门――坎门乡土文化及海洋知识读本》和乡土非遗传承宣传册等。

“非遗进校园”校本课程的授课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进程,比如鱼龙灯舞主要有五大单元组成:“鱼龙出宫”“串游四海”“激流勇进”“蛟龙戏珠”“鱼跃龙门”。每一单元又分龙灯舞和鱼灯舞的动作要领和来源说明,集历史与动作为一体;每节课前,指导教师都认真准备,保证教学有序进行。学校还聘请有多年“鱼龙灯舞”、渔民号子排练经验的民间艺人曾焕祥作为课程指导顾问,确保“非遗进校园”的有效开展。

五、校本课程开发要和师生实际情况相结合

学校文化是课程,教育活动是课程,教师行为也是课程,学校的一切因素都应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从教师角度看,课程是专业化发展的内、外部动力的统一体。钟启泉教授说:教师即课程。从学生角度来说,课程是机会――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的机会。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机会。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坎门二中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依托地方资源和师资优势,结合学校所在社区、渔区文化和本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的体艺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坎门鱼龙灯舞”校本课程,与体育特性相结合,在传承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文化的同时发挥其强健身体之功能;开发与实施的“玉环渔民画”校本课程,与美术特性相结合,在传承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文化的同时发挥其审美绘画之功能;开发与实施的“玉环渔民号子”校本课程,与音乐特性相结合,在传承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文化的同时发挥其欣赏歌唱之功能。

第3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芙蓉桥乡;白族;仗鼓舞;进校园活动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公布“关于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县白族仗鼓舞正式被纳入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才改用“仗鼓舞”这一名称[2]。该舞蹈又名“跳邦仗”,是一种文体合壁的白族舞蹈,在桑植白族乡聚居地,每逢重大节日或家族喜庆的日子,都会用跳仗鼓舞来庆祝,成为桑植白族儿女七百多年来不变的传统。芙蓉桥小学把白族仗鼓舞作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作为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为更好的传承白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白族仗鼓舞概述

桑植白族始祖从云南省大理迁到澧水流域,虽然已有700多年历史,但其后裔民族特征鲜明突出,白族服饰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有着密切联系。[3]“仗鼓舞”也是桑植白族文化中的一个有特色的内容。向智星对桑植白族的“仗鼓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对比研究白族《仗鼓舞》及瑶族《长鼓舞》起源的基础上,认为这体现了一种“民族文化的相互交应”,并指出白族“仗鼓舞”具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和实用性[4]。本文就芙蓉桥乡小学开发“白族仗鼓舞”作为体育大课间活动为个例进行讨论。

2.白族仗鼓舞作为校本课程引进校园活动

这样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保护、开发、传承,这也是目前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之一。[5]当下大多数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项目为:篮球、乒乓球、健身操、田径等现代体育项目,只有少数学校开发了民族传统项目进入课堂,如苗鼓、秋千、板鞋、陀螺、跳竹竿、摆手舞和仗鼓舞等。当然,还有一些项目在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业余训练、大课间中被偶尔采用。

目前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场地设施得到效好的改善,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基本上都能够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而一些流传已久的民族传统活动项目器材制作简单,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只要有基本的场地保障便可开展,因此在场地设施上中小学校基本是不会存在较大的问题。

3.白族仗鼓舞在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价值

3.1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白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和起源,使他们认识和肯定本民族文化存在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

3.2健身娱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内容庞杂,形式多样,通过挖掘、整理、选择,为学校校本课程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与参考,使学生对健身项目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3.3经济实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多数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可因时、因地、因人进行相应的调整,经济实用,弥补了少数民族特色地区因教学条件不足而带来的缺憾。

3.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其特有的健身、娱乐和教育功能,不断充实和丰富着校园文化生活,特别是和音乐、歌舞、说唱融为一体,不仅是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也对发展智力,陶冶情操,丰富校园文化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3.5社会效应。桑植县集聚了白族、土家族、苗族等群众参与性很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白族仗鼓舞将健身、娱乐、审美融为一体,也将‘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融进校园活动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影响到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学校的各项活动又带动和继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对全民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4.白族仗鼓舞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4.1思想观念有待转变。在实地考察中,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进课堂表示支持和欢迎,当然也有部分教师甚至领导对该项工作存在异议。

部分文化课老师认为:教育为升学和考试服务,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考试无关,没有必要搞;搞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会占用学生学习时间,增加了学校和教师负担,会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4.2开发课程的师资力量不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知识,还要教师懂得一定的文化学、民族学方面的知识。而目前在职的教师队伍中,具备多元化知识的专家型教师还非常缺少,尤其是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师很少。

4.3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了解中发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在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校本课程,还纷纷要求各级学校开展实施,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领导,特别是学校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开发管理上的缺失。很多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开发的时间安排、人员分配、教学方式等关键环节都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保障,但目前县教育经费的投入非常有限,严重影响着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

目前桑植县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工作还没有作具体要求,也没有真正的列入教育局和学校的具体工作计划中,评价时也没有将其列入评价学校的指标,这很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4.5缺少民族文化的理论支持。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国家课程政策的支持,还需要有效的理论体系的支撑,但目前各地区学校仍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校的教师根本无心、无暇、无力顾及校本课程理论资源开发。没有很好的文化活动氛围,就像一张张隐形的网束缚着整个民族特色项目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

5.建议

5.1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教育工作者要统一思想意识,新形势下,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化角色,勇于创新。

5.2应加强对教师非物质文化知识的培训,尤其应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请进来教授,让非物质文化项目的精华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5.3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大各种资源的投入,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具有更大、更广的选择空间。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整个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4学校领导应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的开发者、研究者以大力支持和奖鼓励。

5.5应多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进行交流与合作。(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向智星.略论湘西白族的《仗鼓舞》[J].湖南大学学报,1998(2).

[2] 张丽剑.鄂西鹤峰白族的来源及其文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4).

[3] 邹B.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保护与传承[J].大舞台,2014(8):257-258.

[4] 谷历生.桑植白族文化特点[J].民族论坛,2003(9).

第4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春江非遗文化;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54-05

六年的学校生活,可以给儿童怎样的影响?应该给儿童怎样的滋养?这是我们教书育人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也许,家乡的一草一木、地域性的传统文化是促进儿童成长最鲜活的因子。从2010年开始,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就利用建在校园里的“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这一独特的资源,开发实施“春江非遗文化”课程。2014年12月,课程基地在常州市课程基地评选中被评为第一名。2015年5月,“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被评定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课程。“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建设促进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促进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彰显,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缘由

地处长江之滨的春江镇,潮平岸阔、物产丰饶、历史悠久,如何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面的三个“如何”能很好地解释我们建设“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缘由,也是我们推进本课程实施的三个导向。

1.学校培育目标如何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学校从2009年8月建校初就确立了培养“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这一育人目标,课程是实现学校培育目标的主要载体。现有学校课程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但这些传统文化始终处于学习活动的边缘,难以对学生产生全面而深入的影响,再加上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选择适切的内容与方式有一定困难。如何让课程“好吃又有营养”?我们认为从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育人资源,开发“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让一届届的春江学子怀有深深的家国情怀,应该是可行的。

2.具有多样成长背景的学生如何形成一种新的归属感?

我校的学生有三大来源:第一是原百丈地区的居民子女,他们受着农耕文化的影响;第二是原江心洲拆迁安置居民子女,他们受着渔猎文化的影响;第三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成长背景更加多元。三类学生方言不通、习俗不同,在六年的小学学校生活中需要进行文化融合,让这些春江新居民从小了解春江,吸收春江人民“勤劳、善良、智慧”的品质,从知春江到爱春江,从小培养他们建设春江的情感。若干年后这些新一代春江人必然会在一种新文化力量的凝聚下开创春江美好的明天。

3.丰富独特的课程资源如何放大自身的育人价值?

学校有一座全省唯一建在校园里的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提供了较为丰富独特的地域性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果开发一种综合性校本课程,将极大提升场馆的育人价值。春江镇本是一个由原来五乡镇合并而成的新镇,镇政府在2009就提升出“文化兴镇”的建镇策略。在“文化兴镇”过程中,学校应该有所作为,以一种新文化实现学校培育目标,助推春江镇的文化发展。学校骨干教师都是原春江五乡镇居民,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深刻,为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强大的师资力量。

二、“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目标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虽然只是一门综合性校本课程,但我们在定位课程建设的目标时却对它寄予了更大的期望。从本课程的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到学校整个课程体系的建构,期望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做得实一些。具体的课程目标为:

一是形成课程实施机制。形成较为规范、成熟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机制。

二是打造课程实践基地。打造一个全镇学生学习、传承春江非遗文化的体验实践基地群。

三是彰显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实现学校课程的有效整合,彰显课程整体育人的功能。

四是实现学生素养提升。实现学生情感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实现由知春江到爱春江的情感升华,从而形成建设春江的内驱力。

五是促进教师团队发展。成就一支具有“春江非遗文化”传承能力和创生智慧,同时又具有较强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教师团队。

三、“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举措

由一个场馆到一门课程再到一种特色,这是我们两年课程建设的历程,也是对课程建设缘由中三个“如何”的回应。

1.由一个场馆的展示到一门课程的建设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有根”就是指具有民族情怀和家乡情结,让每一个春江学子将来不管身处何地,都能“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这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何处入手?刚开始,我们从常州的历史文化入手,从中优选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元素作为学校“植根”课程的内容,与班队课、品德与生活课和学生德育活动结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没有具体物化资源的支撑,教师说教太多,学生体验太少,实施效果不理想。2010年初,春江地区进行大规模拆迁安置,我们联合镇文化中心把拆迁安置过程中遗弃的体现春江地区特有的农耕、渔猎文化的典型物件收集起来,按照“人文春江”、“儿时玩趣”、“春江人家”、“人生礼俗”、“民间艺术”、“春江农耕”、“长江风情”、“春江故事”八个主题建成了春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从常州历史文化聚焦于春江非遗文化,重点打造了小讲解员社团、舞龙社团、打连响社团、方言社团、唱春社团……。2016年暑期,学校又耗资50多万,进行了非遗馆的升级改造,使之由展示馆变为体验馆,同时新建了与非遗课程教学匹配的“开心农场”和“快乐厨房”,创设了非遗体验长廊、非遗运动区域……,实现了非遗课程资源的传承与创新。

2.由社团活动的组织到课程整体育人的实现

“春江非遗文化”实现由场馆展示、社团活动上升为综合性校本课程,并与其他课程共同来推动“有根新人”的培育,这是我们推进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的核心目标。2014年初,学校承担了区课程顶层设计的实验项目,围绕“有根新人”的培育目标,学校整体架构了“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品德与生活”、“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五大课程群。但如何在课程顶层设计中体现学校特色?学校先后邀请了成尚荣、彭钢、董洪亮、郝京华、骆冬青、高峰等一批教育专家和高校教授,与全体教师一起进行专题研讨,确定开发建设“春江非遗文化”课程。随后,专家又围绕“春江非遗文化”课程与学校整个如春课程体系的关系,以及课程的核心素养、性质、内容体系、实施方式、课时、评价等进行了具体指导。学校以课程纲要的撰写为抓手,对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进行整体性架构,为一线老师具体实施本课程提供了明确的路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为:

3.由活动的开展到课堂教学的深入研讨

一门课程的教育影响最终要通过教学活动才能辐射到学生身上,这是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教学性所决定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校本课程,如何突显它的教学特性?无论是一开始点状的活动讨论还是后来每月一次的全校性系统教学研讨,每次活动都提前确定好主题,邀请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市教科院、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等单位的课程专家与学校24位非遗课程骨干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每次至少由一位教师进行非遗课程教学,以课例研究的方式围绕非遗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关系、各类课型的教学结构、如何备课、如何开展课堂交往、如何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为课程的育人实效发挥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4.由一门课程的创生到学校特色文化的彰显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是学校的特色课程,只有与其他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相融合才能实现它应有的育人功能。我们除了每周利用地方课程中的一课时进行专门的非遗课程教学外,还向所有学科课程渗透:春江童玩课程向体育课渗透,春江故事向品德与生活课渗透,春江人文地域向综合实践课渗透,春江农耕副业向科学课渗透,春江民风美食向德育活动渗透……。同时,我们还努力用春江非遗元素提升改造整个校园环境,学校“春曦园”地面有显示农耕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图,墙上有体现春江过去与未来的青铜浮雕“长江之春”,“春晖园”和“春华园”景观中点缀着本地特有的渔船、渔网、石磨、凉亭……这些既是校园非遗景观,也是儿童们课间休闲玩乐的场所。这样,“春江非遗文化”就不只是一门校本课程,而且还成为了一种特色、一种文化。

四、“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成果

从2010年10月开始,“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已经实施了6个年头,从一个场馆到一门课程到一种特色再到一种文化,本课程的实施已经渗透到学校课程顶层设计、课程整合实施、课程评价、学科教学、德育活动和课程资源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春江非遗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师生成长,促进了学校的整体、持续发展。

1.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课程,在推进“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调整优化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如今学校围绕“有根新人”的培育目标,构建了“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品德与生活”、“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世界与未来”六大课程群。其中“世界与未来”课程群包括“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和梦想课程,共同指向“有根新人”培育目标的达成。学校课程结构合理,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初步形成了“润泽和融”的课程文化。

2.明晰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为了让“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路径更加清晰,我们边实践边思考,在相关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围绕本课程指向的学生核心素养――情感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形成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纲要。明确了课程的性质、课程实施的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同时也较为详细地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课程实施具体建议。为课程的规范实施、科学评价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实践路径。

3.架构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内容体系

我们把“春江非遗文化”化为一个个故事、一次次亲历,每一节课按照“读―说―试―问―评”的结构进行设计与呈现。还把教材分为长课时教材(40分钟)和短课时教材(20分钟)两类,形成了涵盖一至六年级的教材内容序列。我们还把“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实施与学校各类学生活动相整合,形成了全学年共九次的春江非遗文化学生活动序列。

4.积累了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

我们通过每月一次的系列教学研讨,逐步生成了非遗课程课堂教学模型――“诵、学、议、唱”,初步提炼出了认知互学课型、游学感悟课型、品赏体验课型、技能展演课型、视频赏析课型六大课型,同时在非遗课堂教学观课议课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尝试。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已经成功把“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向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进行渗透;每周三、四、五下午第三节课,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分别上选修课,学生按年段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去自由体验;彩陶、方言、春江美食、传统游戏、唱春……,这些课程都由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校内教师、民间艺人、家长义工施教,既保证了非遗项目建设的专业性,又充分发挥了学校、社区、家长、校外实践基地的教育合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丰富了课程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设计是决定一门课程能走多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从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程的实施评价:(1)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从学生喜爱程度、课程实施规范性、课程实施成果等方面进行优秀校本课程评选,并给予相应奖励。(2)对教师发展的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每学期评出若干“非遗种子教师”并给予相应奖励,通过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对学生发展的评价。通过每月、每学期、每学年的“非遗金牌解说员”、“非遗小能手”、“非遗小达人”、“非遗故事王”等评选促进学生四大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了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我们也形成了三个较为成熟的展示性评价平台:第一是每周五的“如春舞台”,学生自我申报、自主展示;第二类是与社区和媒体共建的舞台,挑选精品项目定期展示,旨在弘扬“春江非遗文化”;第三类是每学年一次的“春江非遗文化节”,与六一儿童节整合,全面展示一学年来的课程实施成果。通过三类活动平台的创设,有力推进了本课程的高质量实施,儿童们也在知非遗学非遗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6.提升了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项目的实施不仅优化了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促进了课程整合实施的深度推进,而且也彻底颠覆了学校硬件建设的理念,学校硬件建设不再随意、不再被动。目前利用非遗元素建设整个校园,让景观含情、让墙壁说话、让场馆育人,使整个学校成为一个大的春江非遗文化体验中心的理念正得到切切实实的执行,课程资源不断优化,更重要的是资源的育人价值得到不断提升。

一是场馆育人。新建了一千多平方米的地球村,这是一个集科技体验、特色社团活动、标本展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与“非遗馆”相呼应,通过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促使学生成为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把校门口陈旧的橱窗改换成了具有春江民居风格的文化展示墙,以学校课程建设、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三个板块的内容展示如春教育的自信与自豪。

二是墙壁说话。把原来的陈旧的电子显示屏改换成为“长江之春”大型青铜浮雕,展示了春江的过去与未来,既体现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多元开放,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呼应。把原来的鹅卵石路面改换成刻有“二十四节气图”的时光大道,展示春江地区“春种秋收”的农耕文化,每个节气图都刻有图案与谚语,学生乐于观察乐于朗诵,体现了与学生对话的儿童立场和课程资源意识。

三是景观含情。在校园绿化带中刻着“仁、诚、勤、孝、善、礼”经典故事沙雕――季札挂剑、程门立雪、卧冰求鲤、凿壁借光、张良搭鞋,生动演绎着学校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把正对校门的花坛改建成黑色大理石浮雕,一群具有“爱心、善心、慧心”的教师引领着“向阳、向善、向上”的如春学子在长江之水的滋润下共同成长,隐含了学校师生发展目标。

五、“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困惑

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如何取舍?

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上,泰勒早就提出要区别“适合教育满足的需要”和“适合其他社会机构满足的需要”。如“唱春”不仅是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传承有一定难度,传承一定要在学校以课程的形式进行吗?传承一定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课程实施的育人目标?还有其他如春江曲艺的学习、春江方言的学习等,从课程建设角度去思考我们应该放弃什么?突出什么?……学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讲比怎么学更重要,对于课程育人目标的舍取需要一线教师的智慧判断。

2.如何包容?

实施“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如何兼顾占学校二分之一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子弟的“乡愁”?在分享一个个春江故事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让他们讲讲自己家乡的趣事?在学习春江方言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老家的“土话”?在体验春江美食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让他们带点老家的“味道”?……面对多元文化,如何做才不是“侵略”而是“包容”?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种更大的挑战。

第5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范文

一、切实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促进文化体制工作不断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文化体制改革精神,5月9日,市文广新局挂牌正式成立,市市长及四大家领导等到场参加了挂牌仪式;认真贯彻实施“三定”方案,文广新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工作有条不紊推进。

二、积极开展了文艺工作,促进群众文化大繁荣

1、群文活动精彩纷呈。上半年,我局开展了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活动。1月18日,在文体中心举办了2013年市春节联欢晚会;正月初三,在明珠酒店将举办了“老乡联谊会”;3月20日,在洲坡村举办了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慰问演出;3月25日,在发明家广场举办了“激情文明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第一场开幕演出;4月9日,在神龙酒店举办了“省委党校62期厅干班来耒考察欢迎晚会”;4月27日,在发明家广场举办了“激情文明大舞台”广场文化第二场“红枫艺术团劳动者之歌”;5月18日,在发明家广场举办了“激情文明大舞台”广场文化第三场“京剧票友协会专场演出”;5月27日,举办了激情文明大舞台广场文化第四场六一儿童教育系统专场;6月9日,举办了激情文明大舞台广场文化第五场“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市专场展演活动展览、文艺汇演活动;6月28日,举行2013年市宣传系统喜迎十颂歌献给党歌咏赛。

2、文艺创作硕果累累。为备战2013年艺术节,上半年我们创作了红色歌舞剧《兰花情》、舞蹈《妹子啊里啫》、戏剧舞蹈《仙凡情》(辅导红枫艺术团创作作品)、歌曲《山里人》、《放牛山歌》、《人民是靠山》等作品。

3、送戏下乡活动如火如荼。按照2013年“演艺惠民“演出计划,市艺术团上半年完成了30场演出任务,其中农村演出达18场。

4、图书免费服务有序开展。图书馆订有报刊20多种,杂志60多种,外借大厅有6800多册图书,免费开放服务工作有序进行,月均接待到馆读者1000余人。4月23日,为宣传第17个世界读书日,图书馆在发明家广场组织了大型书展活动暨免费办证活动。活动现场悬挂“牵手好书亲近美文塑美好人生”,“播撒阅读种子构建公共文化”世界读书日活动宣传标语,共展出书籍、报刊、杂志计2200册,发放免费开放宣传单千余份,新办证10个。加强了古籍保护和防霉、防虫等工作,对馆藏古籍加以妥善保护,并于5月21日派人去市图书馆学习相关知识。

三、突出文物工作特色,努力发展文博事业

1、加强了文博队伍建设。为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加强文博队伍建设,组织文博人员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组织文博人员学习文博知识。2月19日、王欢参加了在省博物馆举办的由原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老师主讲的“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学术讲座;4月份,参加了全国县级文物行政部门负责人培训班的学习;邀请省博物馆老专家来耒,亲自传授对古街、古名居的考察经验。

2、加强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3月4日接待了市委书记童名谦、市委书记等一行参观纸博物馆、纪念园。3月11日接待了军区副司令员一行参观纸博物馆、纪念园。4月9日接待了中共省委党校第62期地厅级干部进修班人员约60余人参观了纪念园、纸博物馆,考察团人员兴致勃勃地收藏了古法工艺造出的纸张。5月3日接待省军区副司令员张中湘、省军区机要处处长肖壁军带领工作组一行,参观了纪念园及纸博物馆。由于免费服务水平水平高,市文物局被评为市一星文明单位、市先进集体;故居被授予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荣誉称号。

3、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一是圆满完成了省非遗督查小组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检查与验收。三月份,我们以高分通过了省非遗督查小组“全省重点非遗项目”的检查验收。二是突出重点,合理安排,全方位推进非遗工作。通过认真摸排与调研,重新布局非遗项目传习所,认真贯彻落实非遗传承人政策,合理安排非遗保护资金,向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敖山庙会再一次发放三万元的保护资金,有力促进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三是宣传展示非遗保护工作。6月9日,以我市非遗保护项目为主题,向全市展示了我市近年来非遗保护的成就,现场还就我市非遗保护内容及今后发展等内容作了全面的板报展览。四是圆满完成了市文广新局7月10—12日在举办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培训班任务。五是筹备把古法造纸技艺申报为部级非遗保护项目。

4、加大了文博工作的宣传力度。

利用馆藏文物和博物馆阵地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公益性临时展览。为迎接518世界博物馆日,策划了大型临时展览——“六十年,文博工作回顾”。5月18日,组织前进小学五年级五个班的学生参观纪念园及纸博物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规划治理环绣楼及其周边环境,引起了人民对文物保护的重视。

四、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搞好文化重点工程建设

1、精心筹备纸博物馆二期提质改造工程。根据十二五规划,市委、市政府已将纸博物馆二期工程列入建设计划,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多次召集文广新局、办事处、规划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商议,文广新局对纸博物馆提质改造建言献策。

2、精心筹备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馆合建工作。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了图书馆建设,并与文化馆、美术馆一道纳入了我市十二五重点工程项目,成立了建设指挥部,市财政拨付了启动经费,工程建设指挥部开展了调查研究,完成了选址、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出台了安置方案。

3、精心做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服务工作。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配备、财政投入和配套设施等相关工作,大力推出典型。成功推出泗门洲乡镇综合文化站成为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示范点。

第6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健康发展,结合我县的非物质文化实际情况,福海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专家组,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委宣传部、文体局、财政局、教育局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具体要求、方针原则、保护范围、保护制度等,落实了组织保障、工作职责、经费来源、宣传交流等工作责任,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顺利开展。

二、措施得力,非遗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组织实施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我县民间文化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工程启动之初,我们便制定了《福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确定了具体目标、工作原则和主要保护对象。2007年以来,对全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普查,基本摸清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延续、发展、分布和保存现状等情况,建立了《福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登记表》,及时将普查资料上报到了自治区、地区等上级主管部门,并对搜集与征集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实物和文献资料,做好了陈列、展示、研究和管理工作。对确属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而面临濒危消亡的项目,采取了拍摄音像资料、收集实物、派专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

三、加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建立传承保护机制

采取了发掘、培育、扶持等有力措施,努力改变目前民族艺术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为传承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尽力保护,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鼓励民族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使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福海县《哈萨克族达斯坦》传承人哈孜木・阿勒曼同时也是第二批部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他是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齐勒哈仁村牧民,是现在唯一一位吟唱哈萨克族达斯坦数量最多的人,可以吟唱100多部作品。据了解他十三岁开始学艺,受其父阿勒曼的影响早年迷恋上了哈萨克族达斯坦,经过几十年的磨砺,掌握了大量的哈萨克族达斯坦唱法。同时,他还可以在不翻看任何文字资料的情况下,将一部成千上万行的哈萨克族达斯坦完整地背唱出来,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被形象地称为“活录音机”。2009年被文化部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这么优秀的传承人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资源、一种荣耀、一处宝藏,因此我县充分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对传承人加大保护力度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建造住房、发放生活补助金、划拨耕地等方式解决了住房、生活、医疗等问题,以保证传承人无后顾之忧,专心进行传承培训工作,目前已经培养传承人多名,并积极参与如“文化遗产日”、“纳吾热孜节”、“古尔邦节”等宣传活动,多次进校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培训。通过努力在福海县形成了良好的保护《哈萨克族达斯坦》的社会氛围,民众参与积极性较高。

2014年福海县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哈萨克族达斯坦之乡”荣誉称号。

福海县哈萨克族众多,阿肯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活动之一,截至今年,我县已成功举办了26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每次都在县乡村组织阿肯海选与培训。2015年由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为福海县喀拉玛盖镇荣获“阿肯阿依特斯”之乡进行了揭牌,这是对我县民间阿依特斯文化的高度肯定,必将推动我县哈萨克族阿肯阿依特斯文化发展和传承,哈萨克族阿肯阿依特斯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宣传。

四、加强传承人培训,民族民间文化走进校园

对传承人的传承培训工作加强管理,积极与传承人签订传习协议,把任务落实到位,将培训与教育、辅导相结合,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社区、进校园。福海县是哈萨克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我县将《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作为课间操进行普及,使每个在校学生都了解并掌握了该技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兴趣爱好随着传习的开展,学员人数不断增加。我们利用这种优势将《哈萨克族达斯坦》、《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等资源进行了集中培训推进校园,这些代表性项目列入了日常学习课程,使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五、认真做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

加强宣传,营造保护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上开设专栏,不定期刊登、在人口密集处发放宣传单、举办展演、展览、培训班等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晓面,广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种类及保护重要性,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关“搜遗”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全县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保护意识。

六、有效利用,做大做强品牌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相结合,大力发掘并充分利用乡土文化,激发广大群众的民族自豪。与培育和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相结合,促进形成富有地域特色和庆元优势的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系列,做大做强特色品牌。

七、健全队伍,加强业务培训

第7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范文

为主线,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结合党的群

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工作出发点,以深

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为

工作着力点,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增强草原文化影响

力为工作拓展点,努力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2014

年,全区文化工作将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

神为指导,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大力促

进文化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抓手,

科学谋划,改革创新,增强活力,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繁

荣、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作出新的贡献。

一、公共文化繁荣发展,文化惠民成效明显

公共文化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配套资金,

资金投入向基层单位倾斜。截至2013年11月,中央和

自治区拨付的经费总额为9.95亿元。下达盟市7.56亿

元,占总经费75%。加大对贫

困旗县资金的支持力度,制

定了38 个部级、自治区级

贫困旗县扶贫方案和资金支

持方案,有力地促进了贫困

地区公共文化事业的快速发

展。积极发展公共文化示范

项目,鄂尔多斯市通过国家

公共文化示范区验收,包头

市进入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

示范区创建名单。乌海市

“书法五进”、兴安盟乌兰浩

特市“少数民族地区非遗项

目普及推广机制建设”成为

国家第二批公共文化示范项

目,实现了我区部级公共

文化示范项目零的突破。

文化惠民方面。积极推

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在全

区组织开展“文化志愿者基

层服务年”系列活动。与包

头市政府共同举办了“激情

广场・舞动金秋”全区广场舞

大赛,与巴彦淖尔市政府共

同举办了内蒙古首届中西部

民歌大赛。组织参加中国老

年合唱节和少儿合唱节,分

获“金山岭长城杯”和小云雀

奖。全区各地举办的节庆活

动、主题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呼和浩

特昭君文化节、包头鹿城文化节、通辽赛马节、乌海市广

场文化艺术节、赤峰红山文化节、额济纳胡杨节等特色

化、品牌化、规模化节庆文化活动日益活跃。广场文化、

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社会文化活动丰富了

群众文化生活,影响良好。

为继续推动我区公共文化繁荣发展,体现文化惠民

实效,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与有关院校联系,在

东、中、西部设立公共文化队伍培训基地。继续指导和

推进全区群众文化活动全面深入开展,推动农村牧区、

城镇社区和老年文化、少儿文化、广场文化繁荣发展。

二是引导和鼓励群众性业余文艺创作和演出,发挥示范

引领和宣传展示作用,举办全区首届农牧民文化活动

周。三是继续开展“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服务

活动,加强与内地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文艺活动、人员培

训的交流与合作,加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优秀服务项

目培育和制度化管理。四是配合庆祝建国65周年组织举

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喜庆祥和的文化环境。

二、保护与利用并重,文化遗产保护取得

新成就

文物保护方面。我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工作全面展开。全区62处重点文物古迹(2处扩展的文

物项目)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141处。近300处重

要文物古迹、民族文物、革命文物遗址获得申报,已成为

第五批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报自治区政府、国家

文物局审核通过了应昌路遗址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的文物保护规划。申报辽上京遗址、二道井子遗

址、萨拉乌苏遗址3处重点文物遗址为全国考古遗址公

园候选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自治区文化厅开展了

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申报工作。

巴尔虎英雄史诗等43个项目和阿斯尔等25个扩展项目

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鄂伦春自治

旗、科右中旗、阿巴嘎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重点旗

县开展普及试点工作,抢录了近百首长调和马头琴曲

谱,并举办了传承人培训班,培训了150名传承人。组织

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了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

遗产节、亚太传统手工技艺展、东北文博会等展览展示

活动。召开了全区蒙古族长调、呼麦、马头琴音乐保护

工作汇报会和全区马文化及其相关文化学术研讨会。

完成《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出版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大

系》的审校工作,促进了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和学术水平的提升。我区土默特左旗塔布赛镇塔布赛

村等5处传统村落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

为继续推动我区文物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工作向前迈进,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做好全区第一次

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要求,

完成国有单位调查和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文物认定,开

展文物清库,藏品账册、档案建立健全工作。二是加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文本编制和大遗址、古建筑

维修保护工作。对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141处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逐步列入项目库分批保护、维修。三是

进一步加强全区博物馆陈列展览管理工作。规范全区

博物馆的文物展陈、保护、征集工作,提升博物馆发展质

量。策划优秀展览项目巡回展出。为人民群众营造良

好的人文环境,切实发挥博物馆爱国教育、传授知识、提

升素质的功能和作用。四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和传承工作。通过开展立法保护、抢救性保护、生产性

保护和整体保护,加强宣传和引导,加强理论研究和成

果出版,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全区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和传承工作深入开展。五是开展“万户千校”计划,

命名一批传承户,形成全民保护、全面参与的形势,同时

加强与各有关院校的合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

园。六是继续推动普查工作,推广普查试点经验,结合

各地情况,科学、合理、深入地进行田野调查工作。七是

继续对濒危项目,年纪较大的部级、自治区级传承人

的采访、摄录工作。八是继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

作,推动联合申报、联合保护。

三、创新延伸管理手段,促进文化市场健

康有序发展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了把我区“建成祖国北

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发展定位。结合自身实际工作,自

治区文化厅制定了“文化市场北疆稳定工程”项目书,列

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各地认真落实日常巡查制度和执

法机构70%的时间、70%的人员用于文化市场巡查的要

求,加大了检查频率,扩大了检查的覆盖面,及时发现和

纠正了违规经营行为,全区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保持了安

全有序、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同时,按照文化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下

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意见要求,自治区文化厅梳理了本

级文化市场负责审批的事项,决定取消、下放的4个项

目已报自治区法制办审核备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

上,制定了全区文化市场发展规划。经过努力,全区文

化市场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

2013年9月全国文化市场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大检查

中受到好评。

下一步,自治区文化厅将以改进创新管理为手段,

促进全区文化市场繁荣发展。一是抓学习培训,提高

依法行政能力。依托京蒙对口帮扶合作人才培训项目,

举办全区网络文化、美术品、演出市场监管培训班。举

办文化市场行政审批、综合执法、技术监控平台新增功

能应用技能培训班。组织开展全区文化市场行政审批

和综合执法案卷评查和优秀案卷评选活动,并推荐参加

文化部优秀案件评选。二是抓市场监管,确保文化产品

内容和场所安全、经营有序。以文化产品内容和经营场

所安全为重点内容,以网吧、歌舞娱乐、电子游戏、营业

性演出、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市场为重点对象,加强监

管,打击违规违法经营行为。三是抓管理理念和职能转

变,做好取消、下放和简化的行政审批项目的衔接。按

照文化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指导意见,把取消、下放、

简化的行政审批事项落实到位,并指导基层做好衔接工

作。四是抓发展规划的实施,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组

织实施全区文化市场发展规划,组织召开2014年全区文

化市场管理工作年会,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和考评细则,

与各盟市文化局签订责任书。五是承办华北五省市区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完善毗邻省市文化市场综

合执法协作机制。

四、加强引导,搭建平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围绕自治区

“8337”发展思路,自治区文化厅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此规划对指导

我区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同时,为实现优势互补,自治区文化厅与广东省文

化厅签订了文化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跨区域文

化产业对接合作,为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创造有利条

件,积极打造文化贸易和服务平台,以共同推进两省区

文化产业发展。

此外,为促进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自治区文

化厅推荐内蒙古东联影视动漫有限公司等3家动漫企

业、赤峰无界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6个动漫创意参加了

2013年国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工程申报工作。并在

呼和浩特举办了中国动漫金龙奖巡展,为我区动漫爱好

者和创作者提供了学习机会。

下一步还要继续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组织开展第一

批自治区级文化产业园区评选命名工作。二是继续推

动文化产业投融资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

合作和对接,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举

办文化产业系统性融资规划培训班,扩大文化产业信贷

规模,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文化金融业务。三是推进文化

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培育一批

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打造一批高质量文化旅游产品,扩

大内蒙古文化的影响力。四是深入抓文化产业项目建

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自治区文化产业项目库,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

设带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五是进一步加大文化产业

人才培养力度。配合人事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产业人

才的培训,提高文化产业管理者和文化企业经营者的能

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五、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队伍建

设得到加强

自治区文化厅在2013年度明确了编制、人事、收入

分配、艺术生产等方面的改革要求,报送了直属单位分

类改革方案。

同时,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与中央文化管理

学院协商,制定了2013年京蒙对口帮扶合作赴京人才培

训方案,以“走出去”的培训形式,选派了9名专业骨干到

中直文化单位、北京市直文化单位和高校进行4-6个月

的岗位技能培训。还以“请进来”的培训形式,举办了全

区艺术编导人员培训班和全区文物保护工作与文化产

业园区建设培训班。

自治区文化厅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积极推进事业

单位分类改革,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

响力的骨干艺术院团;做好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集团)

的组建工作,开展人员资产移交,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

策和实施办法,确定剧院(集团)内设和下设机构以及剧

院(集团)登记和注册等工作。二是完成2014年京蒙对

口帮扶合作赴京人才的培训工作。组织举办3-5期赴京

培训班,组派13人参加中长期岗位技能培训。三是组织

厅机关及直属单位部分年轻干部到基层文化局进行为

期3-6个月的挂职锻炼。四是组织开展好2014年度边

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文

化工作者专项工作。

六、积极推动对外文化交流,草原文化影

响力日益增强

对外文化交流方面。自治区文化厅与毛里求斯开

展了大规模文化交流与合作,全年共派出15 个批次文

化团组赴毛里求斯,包括艺术演出、文化讲座、文艺培

训、内蒙古民俗风情展览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

是2013“中国・内蒙古文化周”活动,掀起了我区与毛里

求斯合作的高潮。此次文化交流活动,受到文化部、毛

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部的高度

评价。

同时,自治区文化厅组派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一行

15人,参加了由俄罗斯图瓦共和国文化部、“呼麦”国际

学术中心举办的第六届“中亚民族文化瑰宝――呼麦”

国际呼麦比赛,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昂沁组合在比赛中

获一等奖,3名演员分别获最佳人气奖、创新奖等奖项。

对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方面。2013年6月,受自治

区政府委派,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演职人员一行89人赴

香港参加香港回归祖国16周年庆典活动,获得圆满成

功;2013年7月,接待“香港青少年蒙古族文化艺术考察

团”及台湾大学院校艺文中心学会参访团赴我区呼伦贝

尔、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地进行考察访问,活动圆满完

成,得到了广泛好评。

为促进文化交流,扩大草原文化影响力,要抓好以

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加强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交流

与合作。拟与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开展合作与

交流活动,除继续派出演出、展览、培训、讲座等文化交

流活动,还要在扩大领域、丰富内容与形式方面进行积

极探索,如与经济贸易及其他领域有关部门合作开展交

流,鼓励社会团体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探索与多个国家

的海外文化中心开展合作交流等,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效应,进一步提升我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继续加

强与蒙古、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已

有合作成果基础上,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等方式,推动我区与俄罗斯

及蒙古国交流的不断深入。三是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

交流,在演艺、非物质文化展示等领域继续寻求交流与合

作机会,以扩大交流成果和效应。四是推动我区对外文

化交流上规模、上层次,积极争取参加我国在海外举办的

“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等活动,推介我

第8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工作

文明校园创建档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真实记录,是精神文明建设中最具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有效载体。随着文明校园创建的不断深化,对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整理的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探究文明校园创建档案收集与整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进一步提升文明校园创建档案工作水平,进而为文明校园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内容基础涵盖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是高校文明校园创建的有力抓手,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的“数据库”。这些内容体现了高校抓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抓领导班子建设,坚持立制管人的决心;抓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以魂塑人的匠心;抓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人的爱心;抓思想阵地建设,坚持管理育人的恒心。这些内容成为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水平和空间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的具体内容

一套完备的文明校园创建的档案可以系统、全面地体现出一个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和水平。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同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校园文化和生产服务等方面紧密结合,档案涉及面非常广,内容非常复杂。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道德建设

分为统筹规划与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和志愿服务,文明集体创建,传统文化与文明礼仪教育,法治观念与诚信教育等内容。以宁夏医科大学为例,具体内容包含宁夏医科大学师生理论学习安排,各学院开展的特色品牌活动,学校实践育人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学雷锋”教育实践月活动,“文明单位”“文明宿舍”“文明班级”评选等相关材料。

(二)领导班子建设

分为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党员作用发挥等内容。例如宁夏医科大学历年大事记,学校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情况,年度民主生活会材料,党员发展对象材料预审表暨审查结果登记表等。

(三)师德师风建设

分为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师德教育、加强师德考核、强化师德监督、加大师德激励惩处和师德师风表现等方面。宁夏医科大学出台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的暂行办法》《高层次人才考核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良好局面。

(四)校园文化建设

分为工作保障、文化设施、文体活动、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品牌特色文化活动等。宁夏医科大学每年清明节前夕开展的“向逝者及遗体捐献者致敬活动”已连续举办12年,已成为学校人文医学教育的品牌活动,在师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非常大。“书香宁医 我爱阅读”读书分享活动,“大手拉小手 共织大学梦”帮扶活动等品牌特色活动均以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方式浸润宁医学子的心灵。

(五)校园环境建设

分为环境规划、校园平安、环境卫生等方面。学校把师生对学习、工作、生活的美好需要作为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注点。学校以创建“平安校园”为主线,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构建校园安全稳定常态化工作体系,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六)思想阵地建设

分为重视活动阵地建设、活动场所管理、宣传阵地管理、网络阵地管理、发挥阵地育人功能等方面。通过完善报告会申报和审批制度,对研讨会、讲座、论坛等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电子屏、宣传栏、新媒体等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师生干事创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思想保障。

三、文明校园创建档案整理存在的问题

(一)收集整理档案的时效意识不够强

档案员对及时总结工作、传播文明理念,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的意识不够强。收集时效与档案质量和完整度的关系不紧密,档案收集工作作风和责任感不强。例如临床医学院举办“宪法宣传周”活动,通过邀请区外法律专家进校宣讲,提升师生法治素养。但工作人员认为这本是一项工作,而忽略了自身也是档案员的职责,导致活动结束后未留存任何档案资料,造成该学院法治观念建设的档案资料缺失。

(二)档案收集的范围不够全面

对档案收集责任部门划分不够明确。由于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导致在收集文明校园创建资料时,有些工作人员认为提供资料是帮助组织单位完成工作,因此工作积极性、配合度不高。往往通过关键词进行主观划分,认为包含有“精神”或“文明”字样的内容才属于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的内容范围。且档案收集环节的档案的完整性不高,容易将相对重要的、结果性的材料进行收集,而忽视了过程性和筹划性的材料,没有做到对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组织、实施、效果、总结等全过程各环节档案材料的收集。 

(三)档案收集不够及时

从档案的来源看,活动的承办单位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开展工作或组织活动的具体流程上,而对在开展工作或组织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重视不够、收集不够及时。例如学校组织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但因缺乏对档案收集整理的意识,只注重活动的形式和效果,未对活动的相关资料予以及时收集整理,错失了一些珍贵资料。

四、提高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整理水平的对策

(一)建立规范的档案收集管理规章制度

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文明校园创建总体规划,既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对档案的重视,也能够使文明校园创建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各单位应充分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档案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日程,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二)增强文明校园创建资料收集意识

各单位档案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文明创建资料的收集归档意识,要认识到在文明创建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各种类别的资料,只有对这些资料进行及时有效地收集,才能形成档案,发挥档案资料的价值,否则时间一长,各种档案资料容易散落在各个角落,出现遗失和损毁。(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文明校园创建的新形势,对档案工作者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建设一支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档案工作队伍,档案人员只有不断提高素质,不断探索新路,才能够使档案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四)做好归档范围培训工作

首先要对文明校园创建的归档范围进行准确界定,再组织档案管理人员系统学习文明校园创建的档案管理知识,要求能够熟悉归档范围。《宁夏医科大学校级文明单位建设与管理办法》中对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对档案员的培训中加以规范,提高了归纳各类档案资料的效率,增强了文明校园创建档案资料的整理水平。

(五)增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育人功能

高校档案包含了教学、科研、党政、管理等各方面的丰富资料。这些资料融合了高校工作人员对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总结和认识。融汇了高校特有的精神文化以及价值理念,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尽可能地通过多方面建设平台把高校档案的精神文化传输给所有师生。让他们对学校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从而对学校产生更加浓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将这些感触转变成动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智慧支持及文化支持。

(六)加强文明校园创建档案的挖掘与凝练

近年来,随着高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档案管理人员可开发出档案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事迹,优秀教师和教书育人楷模的模范事迹,使师生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明确了前进的动力。从而激发师生参与创建文明校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必须切实从各方面加大力度,予以重视。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 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每项档案资源的信息转化,加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总之,只有不断地对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进行科学有效地收集和整理,做好高校档案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才能为文明校园创建奠定夯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做好高校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将高校档案中先进的科学技术、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格精神进行发扬,必将会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丰富的养料,满足文明校园创建对高校档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哲.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档案工作,2018(04).

第9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打柴舞 教学 传承

一、打柴舞概述

(一)打柴舞的起源

关于黎族打柴舞的起源问题,目前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其发源于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带有浓郁的原始宗教色彩,黎族先民去世后为保护尸体、驱赶野兽、祭奠亲人祖先的一种丧葬舞蹈。“打柴舞是海南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家也叫‘跳柴’,黎语叫‘转刹’或‘卡咯’,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的丧葬活动”①;另一种,海南舞蹈界学者吴名辉认为打柴舞是“建茅屋时丢上去的竹竿不时从屋顶滑下,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便不时地跳呀跃的,就逐渐模仿和改进,形成了‘跳柴’。”②

(二)打柴舞的发展与演变

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打柴舞这种在丧葬特定环境氛围中才能见到的民间习俗,经过文艺工作者的挖掘,将这一丧葬传统习俗改编成为有鲜明民族气息的群众性广场舞蹈。打柴舞被赋予新的内容而发生着演变。根据王蕾《黎族打柴舞的兴起与演变》中关于打柴舞演变的方式,笔者总结为三点:一是打柴舞性质发生变化,打柴舞是黎族人的丧葬舞,注入了娱乐性质,跳柴的习俗逐渐演变,成为黎族“三月三”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青年男女通过舞蹈建立情谊,寻找伴侣;二是打柴舞在内容上发生了变化,基本舞步和丧葬歌词已经消失,更多的是歌颂爱情与生活的内容,赋予打柴舞新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力;三是表演方式与技巧的变化,舞蹈表演者由先前的“女打男跳”变为“混合打跳”,舞蹈技巧大幅提高加入翻跟斗、踩高跷等高难度动作。③

(三)打柴舞面临的生存危机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生存环境的变化,现代社会中的打柴舞面临生存的危机。根据笔者对三亚地区部分中小学和高等院校的海南学生做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海南年轻人能跳打柴舞的甚少,懂打柴舞文化历史的更是微乎其微,打柴舞一般只出现在旅游景点以及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堂,随着老一代的打柴舞传承人的相继离世,传承面临断层。既然黎族打柴舞已经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如何让这一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发扬,是每一个关心黎族舞蹈文化发展的海南舞蹈工作者所应该思考的。

二、打柴舞引入学校传承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将打柴舞引入到学校教育(其中包括中小学音乐、体育教育和普通高等学校公共音乐、体育教育),学校就成为传承和保护打柴舞的稳定文化传承场所,在学校里教师教打柴舞,学生学打柴舞,教学相长,对于黎族打柴舞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将黎族打柴舞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有利于解决现代黎族打柴舞所面临的传承人断层的困境,学校有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与生源,通过学校的打柴舞教育,掌握黎族打柴舞技巧的教师,辅助以打柴舞音像资料等教学工具,就能游刃有余地肩负起传承黎族打柴舞的任务。一部分对打柴舞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在日后很可能成为打柴舞的衣钵传人,而且这种传承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由于打柴舞具有培养学生音乐和体育能力的双功效,因此打柴舞进校园对学校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快音乐课程、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打柴舞进校园,符合音乐、体育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

音乐课程标准的重要价值理念是“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黎族打柴舞一方面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音乐优美动听、节奏感强,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动作变化多端,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随着节奏,学生可以创造发明,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笔者对不同层次学校体育课的调查发现:“一个哨子两个球,树荫下面等铃声”的现象普遍存在,体育素质课堂,没有专业要求、没有压力、教学内容单调,教师和学生肯定毫无兴趣、得过且过。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使体育课真正达到增强人体质的目的,笔者认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变尤为重要。现代健美操、啦啦操为何受欢迎,是因为有音乐伴奏的动感,而黎族打柴舞正具备了音乐伴奏的强身功效,在娱乐中培养学生的协调、审美、专注、思维等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承效果。

(二)学校教学中传承打柴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途径的有益探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文化环境等条件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形式,教育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可以采用“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④来实现。胡凯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校本课程》一文中阐述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三点意义:一是明确了学生是传承的主体;二是明确了传承的内容为所在地优秀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通过走入与走出课堂的传承形式,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传承渠道。

如果将濒危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和保护,建立一种有效的传承模式,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同时也可以拓宽学校课程内容的多元文化性,使我国的学校教育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从而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打柴舞引入学校传承的可行性

(一)制度保证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文件的颁布为学校各科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上的保障。到了具体的学科层面,《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国家课程占课程总量的80%至85%,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占15%至20%。地方和学校音乐、体育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展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体育课程。打柴舞课程不仅解决了传承问题,而且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充分利用各地各学校的本土资源优势,根据地区和学生的特点,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音乐、体育课程,既能促进学生音乐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以上一系列有关课程改革中音乐、体育教学课程标准等文件的颁布和实施,为目前在我国音乐课教学中引入打柴舞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二)部分学校的实施为打柴舞进校园提供了经验保证

根据笔者调查,目前海南华侨中学、国兴中学、三亚民族中学、三亚第一中学、三亚逸夫中学、海南师范大学、琼州学院、三亚学院等学校都已将打柴舞引入到学校音乐、体育课程教学中。这充分说明将打柴舞引入到学校的音乐教学中是可行的。特别是2012年海南省教育厅举办的海南省中学生竹竿舞大赛,2013年海南省教育厅举办的海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竹竿舞比赛,为打柴舞进校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为打柴舞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打柴舞课程教学中教材教学设计的编写、师资培训、课程设置等具体实施方法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打柴舞教学的开展对场地和器械没有太多过高的要求,实施起来较为便利。特别是在海南有着打柴舞的文化传统,只要将打柴舞进行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师资培训,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时能根据教材及教案,了解打柴舞的起源、文化的内涵,辅以打柴舞音像资料等教学工具,就能训练学生,达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肢体的协调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良好团队协作能力等。

四、打柴舞的教育功效

(一)打柴舞能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与注意力

将打柴舞引入到学校音乐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改变传统音乐课教学的枯燥、乏味弊端,通过学生的“打柴”与“跳柴”,感受音乐美、舞蹈美,增强审美情趣。在完成打柴舞的过程中,打柴者一是要注意自己“打柴”时所敲击的节奏,击拍分合所掌握的尺度;二是要注意“打柴”时的节奏和高度变化;三要保护跳柴者,以免夹住时出现严重的伤害事故。跳柴者更需注意节奏,与同伴的配合以及位置变化时动作的选择、舞姿的把握。“打柴”与“跳柴”的相互配合,不仅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增强音乐感悟力及舞姿美的能力。

(二)打柴舞能提高学生团队协作、互相学习的能力

打柴舞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打柴者和跳柴者通力合作,尤其是当多人跳柴时,大家必须团结一心,按照节拍,在动作上需协调一致,才能演绎成功。

打柴舞的动作由易到难,节奏由慢到快,而且打柴与跳柴角色是经常相互转换的。这种不断相互转换,也能培养学生协作与相互学习的能力,能够在与别人发生冲突时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要相互学习彼此的经验,互相帮助、反复配合,才能共同顺利完成打柴与跳柴动作。因此,学习引进打柴舞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更能够通过打柴舞的学习提高学生互相学习的能力。

(三)打柴舞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一切学习的本质是创造,其不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学跳打柴舞开始比较简单,因为其节奏不难,跳法也很简单,但如果进一步加入一些难度较大的技巧时,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教给学生基本的打柴舞节奏和舞步,然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排有创造性的打柴舞动作,这种自编的打柴舞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的改革创新打柴舞具有重要意义。

(四)打柴舞能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精神财富,是民族发展生生不息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激发民族自强精神,使民族获得新生。打柴舞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代表,其对民族团结、民族自信心的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将打柴舞引入当前的学校教育当中,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合理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这样不仅对打柴舞的保护传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有益尝试。

(本文为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2011年规划课题,项目编号:QMZJD2012―16;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HNSK(GJ)―153;琼州学院2013本科实践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QYSJ2013―080)

注释:

①詹贤武.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3)黎族打柴舞[J].新东方,2008(8).

②吴名辉.黎族舞蹈的分类及简介[J].琼州大学学报,2003(6).

③郭露露.黎族打柴舞的传承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