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医学与护理范文

临床医学与护理精选(九篇)

临床医学与护理

第1篇:临床医学与护理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11)01―0084-03

药理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主干课程,其内容所涉及的药物是治疗各类疾病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考查学生对该学科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工具,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通过对试题和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以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对我校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和2007级护理学本科的药理学考试试卷进行分析,以总结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教学改革及命题与题库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分析对象为本院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539人和2007级护理学本科学生92人,均采用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理学》第7版教材,医学本科由2名剐教授授课,护理学本科由2名副教授授课。两个年级在同一学期按相同教学大纲、相同教学内容和相同学时授课。考试由教研室制定命题大纲,试题由教务处考试中心统一从题库中组卷,两个年级在同一时间用同一试题考试。本次试卷总题数为70道,其中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60道,分值60分;主观题(名词解释、问答题)10道,分值40分;全卷满分100分。阅卷:客观题由考试中心用阅卷机阅卷,教研室组织主观题的阅卷,为减少主观性阅卷的差异,主观题按统一制定的每题得分点,采用流水作业,每位教师只负责一题的评分,阅卷后经复核统一登分。并将每份试卷的每道试题得分输入计算机,送考试中心经试题质量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每个年级试卷的学生成绩分布、均数、标准差;试卷中最佳试题、较好试题、一般试题和差题的百分比。评价试题的质量。还进行年级与年级之间平均分的组间比较,年级自身之间直观记忆型问答题与归纳综合型问答题的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分析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 结果

2.1 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成绩分布与试卷质量分析见表1、表2。学生平均成绩为66.73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22分,标准差为10.76,峰值集中在60~80分(占70.87%),密度估计图呈正态分布,试卷平均难度0.67,表明试卷对该年级学生难度适中,60分以上(及格)的学生为436人(占80.89%),其余分数段较分散。成绩说明学生间个体差异稍偏大。

从试题质量分析表中可以看出,试卷中质量最佳的试题有41道(占59%),质量较好的有5道(占7%),质量一般的有20道(占29%),这3者为合格试题共66道(占95%),其中较好以上试题占66%,只有4道试题(占5%)因为难度偏大(P

2.2 护理本科学生的成绩分布与试卷质量分析见表3、表4,学生平均成绩为56.71分,最高分82分,最低分30分,标准差为10.45,峰值集中在45~65分(占68.48%),密度估计图基本呈正态分布,试卷平均难度0.57,表明试卷对该年级学生难度大,60分以上(及格)的学生为40人(占43.48%),其余分数段较分散。

从试题质量分析表中可以看出,试卷中质量最佳的试题有32道(占46%),质量较好的有3道(占4%),质量一般的有25道(占36%),这3者为合格试题共60道(占86%),其中较好以上试题占50%,有10道试题(占14%)因为难度偏大(P

2.3 两个年级考试成绩平均分与主观题知识运用能力的统计分析见表5,结果表明护理本科学生平均分、选择题得分和问答题得分均明显低于医学本科(P

3 讨论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充分发挥药物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理学的特点是药物种类繁多,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新药不断涌现,因此,要达到上述目标,首先对教师的要求不仅要具备相关学科的扎实理论功底,而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具有高度的教学责任心。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如生理、病理生理、生化、微生物和免疫学等,还应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药理学命题必须坚持“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既考深入理解又考综合应用”的原则,设计命题大纲。本次试卷有4类题型,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思考、综合判断的能力。客观题覆盖面宽,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准确程度;主观题既考核学生理解、记忆、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考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从本次试卷分析可以看出,临床医学本科平均成绩偏低(66.73分),多数学生成绩集中在60~80分(占70.87%)之间,成绩呈正态分布,标准差稍偏大(10.76),不及格率适中(19.1%),说明试题对该年级是适用的。而护理本科平均成绩明显偏低(56.71分),多数学生成绩集中在45~65分(占68.48%)之间,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但有明显左移现象,标准差稍偏大(10.45),不及格率明显增多(56.52%),说明试题对该年级学生考试的难度大,不适合该年级考试。

试卷分析可看出不同年级之间、不同教师授课,学生考试成绩存在明显差异,护理本科成绩比临床医学本科差(P

第2篇:临床医学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医学护理;临床应用;地位;作用

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的医学护理,不仅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同时也能够反映出整个医院护理队伍的精神面貌与职业素质。临床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在现代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详细分析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并阐述在医学护理在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为优质临床护理提供帮助。

1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

1.1医学护理是医学治疗的重要环节

我国中医在治疗上强调的是“三分治,七分养”,这里的“养”指的就是护理,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治疗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科学的护理,也确保不了患者的痊愈,由此可见医学护理在医学治疗中的重要性。在“治”的过程中科学的护理也是必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解除躯体的痛苦,还可以帮助患者满足其心理需要,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合适的语言交流了解,再到安慰的话语沟通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焦虑、紧张的情绪,最后通过简单解释性告知来调动患者配合的积极性,尽可能使他们处于一个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急诊科,护理人员良好的应急能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配合医生抢救,会大大提高治疗效率和效果。在后期康复也就是“养”的过程中,医学护理则是重中之重,医护人员要尽可能为患者选用最佳的方案使其获得最好的照顾,帮助患者在满意的环境下恢复健康。科学的护理在“治”和“养”中都发挥着重要意义,是医学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2]。

1.2医学护理的质量影响

临床治疗的质量医学护理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需要学习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而不仅仅是对患者进行简单的看护照料。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要求医学护理人员要掌握初级保健技能也就是临床干预,护理人员要学习病理学、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管理计划,以及疾病诊断能力,护理人员具备了多方面的知识,可以在紧急或者突发状况下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会大大提高患者获救率,同时也会帮助医生减轻负担,成为医生的合作者,提高医院整体治疗质量,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同时,临床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对现代医学治疗具有重要影响,优秀的护理工作人员,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会提高医院的治疗效果和整体形象。护理人员保持在治疗范围内,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为正确诊断和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所以说临床护理工作会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的质量。

2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

2.1医学护理与临床诊断

由于临床护理工作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护理过程主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进行系统的躯体和身心护理。这对医学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诊断具有重大帮助。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较快,医生对病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固然重要,但是详细措施的实施还需要护理工作者来完成。护理工作人员在医院中接触的患者最多,所以是患者病情变化的第一时间了解者,他们通过及时的观察、判断为医生提供有效的临床表和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为正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护理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出诊断,对可能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工作,可以减少其它疾病的发生。现代护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执行医生的嘱咐,而是成为医生的合作者,与医生共同完成任务,真正为医学临床诊断做出了贡献。

2.2医学护理与临床治疗

临床治疗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护理人员协助完成,医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负责治疗的整理、准备工作,而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充分的将工作用物准备好,现场不放置非必须品,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为临床治疗提供活动空间,塑造干净整齐的治疗场所。优质的护理工作者会把临床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物品分类放置,排列整齐,这样会为临床治疗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同时也会避免拿错东西的概率,有效的提高治疗效率。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制度化素养会严格遵守标准,对规范均要遵守执行,严守标准的工作态度,和医生一起对临床治疗的过程进行双重监督,以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治疗过程中的各个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完善综合性检查,加深安全性过程控制。在治疗时,患者家属的情绪波动可能会对治疗工作的展开有影响,而科学的医疗护理不仅要完成各项技术操作外,还担负着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康复工作,减少治疗过程中的阻碍,保证临床治疗得以顺利进行[3-4]。

综上所述,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护理工作,会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质量,而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治疗质量有重大影响,所以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增强其护理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加深安全教育过程控制,完善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的应用能力。让医学护理在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琳.护理学在灾难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2):96-98.

[2]谭越.论述救援医学中护理学的地位和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139.

[3]赵超男.康复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第三届中日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报告会论文集[A].2006,(08):204-206.

第3篇:临床医学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 临床药师;临床药学工作;方法;实践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53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22-02

临床药学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应以患者服务为中心,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为患者解决实际用药的难题,并且在医院中与临床医师和护士密切地合作,促进合理用药。因此,本文主要结合本院的临床用药情况,对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的工作方法和实践进行了具体的研究,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思想准备

作为一名临床药师要具备充足的心理准备,然而一些临床药师由于缺乏临床医学的知识,并且还远离临床,进而缺乏对临床的感性和理性认识[1]。临床药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将相关的药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临床医学当中,进而通过合理的用药,解决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这是临床药师工作的职责所在。因此,这就要求临床药师需要具备充足的心理准备,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保持一个良好平和的心态,在实际的临床用药中,多进行思考,做到每一次用药都合理和科学,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不断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必要的药学和医学知识准备

临床药师还应该具备必要的药学和医学的知识,并且要将知识吃透,促进自身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临床药师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熟练的掌握常用药的通用名、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等,进而针对于用药的特点,掌握药效学、药动学、禁忌和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2]。药师还应该学习《内科学》、《诊断学》等临床医学等一些与药学有关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体征,症状以及给药的原则。因此,作为一名临床药师,一定要不断夯实自身的医学知识和药学知识,对于临床疾病的症状、变化、体征等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有利于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3 临床工作的具体实践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临床药师需要进行具体的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由于药师缺乏相关的临床实践进而导致对药学知识理解上的局限性,进而导致药师和医生之间沟通发生障碍,因而,为了构筑更好的交流平台,临床药师必须从基础做起,做好临床基本功训练。临床药师应该积极地与医生一起查房,观察医生下医嘱以及开化验单等工作,全面地了解临床工作[3]。临床药师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临床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临床药师通过和临床医生一起查房,能够不断地熟悉病例,诊断以及治疗的方案,临床药师通过进行临床实践,还能够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对于其新出现的病症能够及时地进行分析,进而通过临床的合理用药,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4 重视与医生,患者以及护理的沟通

临床药师还应该不断的与临床医生,患者以及护士进行良好沟通,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临床药师通过与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进而能够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药师能够更好地进行临床用药。并且临床药师在与医生沟通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交流和学习,进而促进双方的进步。临床药师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沟通。患者在疾病面前是最有发言权的[4]。因此,临床药师通过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够全面地了解患者所患疾病的情况,进而也能够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应注意语言平顺,语气要温和,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临床药师还应该不断的与护士进行交流,进而能够提高护士执行医嘱的能力,确保临床用药治疗的质量[5]。下面就根据具体的实例,探讨临床药师与医生,患者以及护士沟通的重要性。一男性患者,年龄为60岁,在入院的时候,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医嘱给予奥美拉唑和酚磺乙胺静脉滴注,但是,在莫菲氏滴管内生成了红棕色液体。这需要从临床药学方面寻找原因,护士及时的找到临床药师,临床药师给护士讲解了这个现象是如何的发生的。奥美拉唑为洛赛克是亲脂的弱碱性苯并咪唑类药物,当pH7中极其的不稳定,因此不应该与碱性的药物进行合用。临床药师通过给护士进行悉心的讲解,使护士全面地了解了这一个现象,在下次工作的时候,就能够有效地进行避免,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维护患者的健康。临床药师通过与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用药的效果,提高临床治疗的效率[6]。像:一名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对患者给予生长抑素和血浆时,导致患者出现腹痛,当患者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患者家属将输液器关闭了。当临床药师在查房的时候发现了这一个情况的时候,马上交代重新予以进行100μg静脉推注。并且临床药师与患者进行了良好的沟通,这种药品的半衰期非常的短,所以在滴注的过程中不能够中断,一定要确保给药的连续性[7]。由此可见。临床药师通过与医师护士以及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够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促进患者早日的康复。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方法与实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进行临床药学的工作中,临床药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加强临床实践,与临床医生,患者以及护士进行合理的沟通,进而全面地提高临床药师合理用药的水平,促进整个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为患者提供最为专业的医疗服务,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邵艳新,赵良义,张笑丹,郭燕.药师参与临床实践服务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2(15):123-124.

[2] Huangchun You,Zhang CG.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hospital clinical pharmacy practice[J].Chinese medicine.2008,10(19):128-129.

[3] 王华飞.临床药师通过药学信息服务参与合理用药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执业药师,2010,23(06):234-235.

[4] 王华飞,贾萍,顾倩兰.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药业,2011,14(10):145-146.

[5] 张明明.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海峡药学,2009,14(01):378-379.

第4篇:临床医学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 药讯; 临床药师; 药品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091

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对临床药师人才培养和临床药师工作的政策支持,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师培养工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目前,我国二、三级医院普遍建立了临床药师制,配备了临床药师[1],临床药师队伍建设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这种新形势下,临床药师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快融入临床治疗团队,形成医药护协作机制,在临床药物治疗和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发挥作用,是广大临床药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多数基层医院都办有自己医院的药讯,通过药讯提供药品资讯,宣传合理用药知识,搭建药师与医护人员沟通的桥梁[2]。近2年来,本院临床药师将常规的临床药师工作与药讯编写紧密结合,通过药讯探讨、总结、点评、反馈、警示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问题,将药讯作为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的平台,扩大了临床药师的服务面和影响力,有效地推动了临床药师工作的开展。

1 通过药讯与临床医生探讨临床用药中焦点问题、争议问题,形成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各专业间互学、互补的良性互动机制

目前,我国临床药师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师的工作性质、工作能力了解不多。临床药师虽然能溶入治疗团队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但是在医疗核心制度中临床药师还没有明确的职责,临床药师的话语权有很大局限性。另外,由于临床药师专业细化发展[3],工作范围常局限于某一特定病区,虽然临床药师可以随时与这一病区的医护人员沟通,但是对于临床用药中普遍存在的焦点问题、争议问题,常苦于没有可用平台与更多医护人员沟通。为了能与临床医护人员深入交流这些深层次的临床用药问题,我院临床药师在药讯上设立“合理用药论坛”栏目,立足本院临床实际情况,每一期药讯选取一个临床用药的典型病例,以临床用药中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切入点,由临床药师与相关专业的医生从不同专业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探讨合理用药问题。例如针对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在本院临床滥用、超剂量应用、超适应证应用问题,临床药师在该栏目中以“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为主题,结合本院临床实例,与心内科、呼吸内科、血管外科的医生展开讨论,临床药师分析了盐酸川芎嗪注射药动学、药效学特点,指出川芎嗪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超剂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等问题,临床医生分析了川芎嗪在不同专业的应用情况,指出川芎嗪的临床应用尚需询证医学支持的观点,使本院医护人员对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有了全面的认识。由于此栏目由临床药师选题,切入点既贴近本院临床实际,又利于临床药师发挥专业强项,还能激发起医护人员的阅读兴趣,进而形成了临床医学与药学各专业间互学、互补的良性互动机制,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2 通过药讯进行药品不良反应典型病例分析,带动医护人员共同参与药物警戒工作,控制临床用药风险

由于临床药师每天深入临床一线进行患者用药监护,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后的反应,进行药物疗效评价,因此较易发现、判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ADR,并将临床思维与药学思维结合,进一步分析和研究ADR与患者疾病因素、个体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临床药师充分利用药讯中的“药物安全与警戒”栏目,及时反馈、分析本院临床工作中发现的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病例以及药物安全性相关问题,借用药讯扩大药物警戒的作用范围,提醒医护人员时刻防范药物不良反应,控制用药风险。例如2009年5月本院急症科连续收入3例因使用头孢哌酮钠后饮酒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临床药师即在当月药讯上撰写了“重视和警惕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并以这3例临床典型不良反应为例,系统的分析了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机制、鉴别诊断、预防、治疗,引起了我院广大医护人员的关注。近两年来,本院临床药师坚持在每期药讯上对当月典型不良反应病例分析,明显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警戒、报送意识和对临床药师的认可度,对临床中遇到的ADR问题主动咨询临床药师、严重不良反应请临床药师会诊,从而促进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的深入交流,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

3 通过药讯深入开展住院医嘱点评,体现临床药师专业知识水平和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2010年3月,国家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明确处方点评内容包括门诊处方、住院医嘱单、专项处方点评。为更好贯彻新规范,2010初本院药讯全面改版,改版后药讯新增“住院医嘱点评”、“抗菌药物管理”专栏,在原处方点评的基础上增加对住院患者医嘱的点评,由本院临床药师每月选取本病区5个出院患者的典型病历,根据患者病例特点和临床合并症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分析,点评患者的病情转归与药物的疗效的相关性,分析正误,并在点评中注明每个病例的住院号,不妥之处和用药建议。由于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有利于临床药师充分发挥临床用药经验,点评内容专业技术性强,有说服力。而且通过药讯反馈保障了点评的及时性、连续性,对防止本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的重复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4 通过药讯协助临床解决药物应用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与临床医护人员建立信任协作的和谐关系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医护药3者均是治疗团队中的一员,其中,医生是治疗方案的决策者,护理人员是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者,给药方案和方法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到治疗结果的成败。药物的正确应用通常以说明书及相关指南为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常常会碰到各种困惑和困难,希望临床药师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临床药师在工作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记录、整理,对一些药物应用过程中的共性问题,通过药讯“临床药师信箱”栏目以书面形式进行详细解答,如“对于糖尿病患者使用胺碘酮注射液时是否能用生理盐水做溶媒”等,使临床药师能够切实帮助临床、特别是护理人员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深入的的药学技术服务,逐步建立医、药、护3者信任协作的和谐关系。

5 通过药讯做好医院药学继续教育,为全院全员药学教育探索新途径

做好医院药学继续教育是临床药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药讯是临床药师开展全院药学教育的新途径。自本院药讯创刊来,坚持设立“医院药学继续教育”栏目,每期刊登1~2个临床常见疾病最新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并在药讯的最后两页附有医院药学继续教育试题作为本院继续教育项目(每刊20题),全院医护人员均可参加答题,临床医生必答,全年完成6期答题者可授予本院继续教育学分3分(免费),在该栏目中,临床药师针对本院医护人员的需要,结合临床用药情况及每期杂志介绍的诊疗指南进行出题,从而协助本院继续教育工作,促使本院医护人员更新药学知识。近2年的实践显示,临床药师通过药讯开展医院药学继续教育学习的方式简便易行、经济实效,受到全院医护人员的广泛欢迎。

近2年来,本院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医院药讯编写工作,虽然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对提高本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升医院服务质量作了大量工作,收到明显效果,得到全院医护人员认可。而且,临床药师通过药讯搭建起与医护人员交流用药心得的平台,加强了与临床医护人员的联系,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实践证实,医院药讯是推动临床药师工作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曹荣桂,吴永佩,张钧.医院管理学—药事管理分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78—79.

[2] 王怀冲,何莉,李玉平.药剂科办好医院《药讯》之刍议[J].中国药房,2009,20(4):310.

第5篇:临床医学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 中医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学模式

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中我们获得了许多经验,但从中也发现了中医护理课程的设置从课程设置内容到学时安排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许多问题。为此,在实践及研究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护理学中医护理课程的设置进行研究。

1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根据护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医护理课程设置在护理学专业教学的专业课程中只占总学时的0.5%。但由于我校是高等中医院校,在中医护理课程设置过少,不足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中医护理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没有设置中医护理的临床课程,学生对中医临床疾病无法认识,更谈不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了。

调查中88.85%以上的学生反映:(1)中医护理临床实践课程学时太少,不能系统了解中医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相关知识,学时应增加;(2)30个学时全部为授课,没有实践教学课程及讨论,不利于学生对中医临床疾病感性认识的增加;(3)应在现有中医护理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中医护理临床专业必修课,让护理学专业学生都进行学习,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是必要的。此外,在调查中有89%以上的同学希望学习中医护理的实践操作,如针灸、推拿、按摩等基础性的中医学特色技能训练,更能突出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的特色,不仅能提高护理技能,更能在人才竞争中成为有特色的专业人才,更具有特色性和竞争力,更有效的培养全方位的护理专业人才。

我院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与其他中医院校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1)中医护理基础课程开设仅2门,学时数过少;(2)没有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并且中医护理基础的实践操作课程不完全没有专门的系统的中医护理技能操作课程不完美没有专门的系统的中医护理技能操作作室和相应的教学指导;(3)没有设置中医临床护理课程,理论和实际难以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脱节”的状况,在研究中我们认为由于没有开设中医临床护理课程,实习生在医院实习过程中就没有优势可言,尤其在中医院实习更感中医临床知识匮乏。还由于我院中医护理课程开设时间不长,没有足够多的中医护理教学资源,因此学生在中医护理方面知识相对薄弱。

从大环境下看,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国内本科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向护理教育水平发达国家学习,同时也要立足本国实际情况,我们更需要正确树立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在正确护理教育观的指导下,综合教材、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等因素来逐步发展。

2 目前对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护理本科生的全能性较高,中医和西医的护理基础技能都应该扎实掌握的多功能性人才,因而,学习中医基础的积极越来越高,中医护理技能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疗效确切,简便易行、适应范围广的特点;也是临床工作的基础,也是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需要。并且,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希望能进一步得到中医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学习和训练后能运用中医护理专业知识独立完整中医护理操作。我们确立了本科护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能力的、符合国内外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这对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方针,对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中医基础课程进行了如下改革,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

增加《中医学基础》课程,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等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后具备一定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但由于学时数过少,不能系统深入学习以上课程内容,因此护理本科生中医护理基础相对薄弱,在临床应用能力也略显不足。

中医内科护理是中医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因此我们也把《中医内科护理学》课程探索式的设置为选修课。两年来,《中医内科护理学》共开设5个班级,选修人次400人之多,护理学专业学生占70%以上。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79.2%的学生认为开设中医内科护理学非常有必要,且77.7%的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中医临床护理的认知度有一定提高,关键是学习了中医内科护理,具备从事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中医内科护理学》的开设,弥补了中医临床护理知识的空白,对中医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能力。

3 对我院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课程设置体系的设想

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应与西医院校课程设置有共性,更应体现护理学专业特征及传统医学的特色。经过调研和分析,并结合本校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对中医课程的设置有这样的设想。

4 对目前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中医整体观念更能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代医学整体护理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在护理学专业的课程中增加中医护理课程的分量是符合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针对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笔者有以下建议。表1 我院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课程设置体系注:学时数均为理论课+实践课

4.1 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积极推进学校与医院间的合作,建立医、教、研的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各类人才培养[1]。根据我校本专科培养方案原则及课程设置的规定,在必修课设置中,增加中医护理技能操作、临床见习课程,其中包含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护理基础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中医内科护理学》为基础,开设中医临床护理学科课程或中医临床病症护理,以及中医护理的基础技能操作,并开设具有中医特色的针灸推拿护理。

4.2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加大临床见习课程力度,增加临床见习机会。加强实验室建设,综合实验病房,既能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又能弥补因不能直接接触患者难以掌握中医临床护理要点的不足,也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技能训练条件。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得到提高,由被动接受逐渐向主动学习转变。我们还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密切学校教育和临床教学之间的配合,改进教学和考核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保持和发扬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的优势[3]。

4.3 增加中医临床课程 如将中医内科护理学或中医临床病症护理学设置成专业必修课,弥补学生中医临床护理知识的欠缺,且能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并根据学生特长和兴趣爱好,开设与此相关的选修课和基础技能课程,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弥补因课时不够不能接触患者,难以掌握护理要点的不足。

4.4 整合重复的课程或教学内容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如《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中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与《护理学基础》中护理文件的书写进行整合。在临床见习、技能操作过程中,应由理论授课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共同完成,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整体护理实施程序。

4.5 选择或编写合适教材 现使用的教材在内容及难度上均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对知识的渴求程度。因此应选择内容较好,编排合理的中医护理教材。若没有合适教材,可以召集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掌握全面,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按照统编教材的编写要求,结合专业特色、相关教学、临床经验、现代护理理念及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等内容,自行编写中医护理教材。

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的科学化设置有利于课程体系的优化及教学任务更高质量的完成,更有利于培养适合现代护理学科发展新趋势的、带有传统医学特色的为祖国医学走向世界奠定基础的新型护理本科人才。因此,我们应在今后的护理学专业教学中积极推广和应用。

5 讨论

我国护理学专业起步较晚,由其是本科护理学专业,在加快其发展速度的同时,又要考虑到教材、师资以及国内教育、医疗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科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基于对护理学深层次的理解,因遵循科学的课程设置规律,体现我院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同时也要符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强化专业意识、夯实专业基础、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原则[5]。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该有良好的师资作保证,因此在优化课程设置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护理专业师资的培养,让教师教给学生最准确、最丰富、最实用的护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孙国华.我国中医教育发展概况及趋势分析.中医教育,2000,7(11):89-90.

2 雷炜.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医学教育探索,2007,6(11):1026-1027,1037.

3 尤黎明,汪建平.对中国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741-743.

第6篇:临床医学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 临床路径;计划性剖宫产;医疗费用;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b)-0037-02

临床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医疗护理的工作模式,是由医生护士与其他专业人员对特定病种的诊断和手术做最恰当的有序性和时间性的诊疗计划,将常见的治疗、检查与护理等医疗活动细化和标准化,根据住院天数设计表格,使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依靠此模式来接受诊疗[1]。目前在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中逐步推广。我院于2010年5月开始对单病种执行临床路径管理,通过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2月的89例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与同期住院的76例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剖宫产孕妇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对计划性剖宫产孕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随机选取89例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作为路径组,同期住院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剖宫产孕妇7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产妇的孕周、孕产次、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两组孕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路径管理方法 ①构建组织管理体系:在院领导的指导下,由科室医生、护士、手术室及辅助检查科室等多学科相关人员组成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并集中进行知识培训,熟练地掌握临床路径实施办法及要求。②制作标准临床路径表:以卫生部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和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表单为基础,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作标准的临床路径管理表。③路径组,在患者入院后,经主管医师询问病史及体检,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作出诊断后,将符合要求的孕妇,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由主管医师与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临床路径告知单,按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表单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的诊疗服务计划。④护理组为孕妇进行入院介绍和护理评估时,向其详细介绍住院期间的诊疗计划,并做好相关的剖宫产术前准备工作。护理组执行当天的医嘱内容及完成其他护理内容,当天的服务项目完成后,主管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签名。⑤对照组,则按传统的诊疗程序实施诊疗和用药。

1.2.2 评价指标 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①母儿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剖宫产术后伤口愈合不良、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等。②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我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问卷调查,统计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平均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的比较

实施临床路径的产妇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满意率比较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产妇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3.1 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带动的医疗需求也在迅猛增长,不仅使临床医学快速发展,同时,也使临床医疗实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涨,成为人们“看病难、看病贵、行医难”等问题。如何让临床医疗实践健康发展,临床路径的推出,有效地缓解这种矛盾。临床路径是一种事先写好的文件,用以描述对特定类型的患者提供多学科临床医疗服务的方法,并作持续评价和不断完善。临床路径是用工作流程图的方式表示,强调时间性,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按路径表操作,患者一旦进入医院,医护人员均按路径进行处理,规定在哪天、什么时候,在什么状况下怎样处理患者,减少医师在诊治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不必要的重复[2],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在执行临床路径中,患者的参与,使患者知道要对他进行哪些处理,进而让患者监督医师行为,帮助了医院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本文对我院计划性剖宫产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的探讨,得出的结论与卫生部制定临床路径的目的相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

3.2 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临床路径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新模式,通过以最低廉的费用让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在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时,而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患者少花钱,看好病。同时,患者的参与,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我院临床路径的满意度与常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3.3 规范医疗行为,减少住院时间

临床路径是一种相对规范的标准化流程,有严格的顺序和时间要求的相关标准检查、治疗、护理项目,是按病种或手术设计的最佳医疗护理方案,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检查,达到诊疗程序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3],避免了诊疗过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了各种原因造成的时间浪费,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再次,患者的参与,患者自己预先知道住院时间、诊疗内容、费用和出院等详细情况,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调动了患者积极性和与主动性,提高治愈率。

3.4 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多专业合作

实施临床路径后,即使是低年资医护人员,也便于与患者沟通预期住院天数、预期的检查和治疗、预期医疗费用等,在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权和就医选择的同时,有效预防医疗纠纷和投诉发生。临床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医疗护理的工作模式,是由医生护士与其他专业人员对特定病种的诊断和手术进行有序性和时间性的诊疗计划,增加了多专业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凝聚力[4]。同时,通过变异分析可不断完善临床路径,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引入计划性剖宫产术的管理,有效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费用、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医患之间的团结合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川,石志成,王立,等.临床路径在医疗改革新形势下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1):1-3.

[2] 黄雪霞,孔欣,张娟辉,等.临床路径在剖宫产术规范诊疗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7):571-572.

[3] 李丹,朱义保,赵菲,等.临床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8):627-630.

第7篇:临床医学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循证护理;中医护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224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481-02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伴随循证医学而发展的一种新护理观念,其主要理念是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护理发展和完善。循证护理主要为针对在护理实践中所发现的实践或理论问题(如在康复护理中,中医食养疗法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并收集及确认相关的实证资料(如前人护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当代最新护理科研信息、国家中医护理临床指南等),并与病人的实际健康需要相结合,确立最佳护理方案,而后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循证护理与中医护理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循证护理重视临床实证与量化,强调治疗方案的标准化与客观化;而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它以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为特点,以阴阳五行等中医哲学为指导思想,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与病理为基础。通过近几十年的实践,中医临床护理已总结出一套从理论到临床的辨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偏重于医生的主观判断和整体观念,二者的指导思想不同而各有长处。把循证护理的思想观念注入中医护理的实施中,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中医护理的不足之处,从而加快中医护理工作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1.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护理所具有的自身特色与优势已经普遍得到国内外护理工作者的肯定和认同。将中医传统医学的护理理念及经验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应用,并付诸于临床实践,是中医护理事业得以向前发展的源泉。中医护理的核心观点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对患者实施辨证护理。所谓“辨证施护”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所谓辨证,就是将功能状态作为研究人体的切入点,通过人体感官的“望、闻、问、切”获取患者体表宏观的物理表征及其自我感受,将这些信息通过“四诊合参”,经过归纳分析,形成对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功能状态等的认识,最好作为论治的目标和证据。

2.循证护理应用于中医护理中的作用

基于循证护理对中医临床护理的促进作用,将循证医学的方法应用到医护理中更显示出其可行性与必要性。循证医学把在全世界收集的某一特定疾病各种疗法的单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查询、严格评价和统计分析,并将尽可能真实的科学结论综合后形成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guideline,CPG)提供给临床和护理人员,以促进推广真正有效的临床干预手段,剔除尚无明确的证据证明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将循证护理的方法运用于中医护理,对中医护理工作的促进作用有如下几点。①循证护理可促进中医整体护理的发展,推动中医护理实践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循证护理是以真实、可靠的临床证据为基础,而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社会有着密切关系。中医护理人员必须以传统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在护理工作中根据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全面进行分析评估、不仅要考虑病症进行对症处理,而且要考虑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脏腑及经络的病理变化,全面分析评估,做到有理有据施行护理工作。如口腔溃疡,主要为心火亢盛,心火亢盛移热于小肠而出现小肠实热症状,表现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心胸烦闷等。在口腔局部采用银花甘草液漱口或涂西瓜霜进行对症处理的同时,要注意饮食及情志方面的全面调理。②循证护理有利于中医护理对自身理论体系进行不断完善。通过临床实践验证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人员实施中医护理技能操作提供科学的理论证据,使中医护理工作更加具有规范化和现代化的特点。③循证护理可有效调动临床护理工作者学习新知识及技能的积极性。循证护理有助于护士主动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准确从科学的证据中寻找临床护理的依据,提高中医护理工作效率。④循证护理可促进中医护理研究工作更加符合临床需要。在继承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着重从护理理论的科学依据及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安全性、舒适性入手,选择最适合于临床研究的课题,按照循证护理的研究方法,加快对祖国传统护理的学术思想与技术专长的挖掘及研究成果的转化,使中医护理工作在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3.循证护理在中医护理实践模式转变中的作用

当前,中医护理工作仍主要以经验型护理为主,表现为在应用护理程序时,尽管依照护理程序步骤展开工作,但仍无法跳出被动性接受工作的方法。实施临床护理工作时,习惯于以护理经验替代具有科学依据的决策,不能体现很好的评判性分析思维能力。制定护理措施时过于简单机械化,习惯于照搬现有的护理诊断与措施,逐条组成单一的护理方案,缺乏个性化及针对性。在中医护理工作的临床实践中,辨证施护的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在分析判断疾病的本质时存在辨证依据不足的现象或辨证施护准确但收效甚微等。而循证护理强调通过临床资料获得依据指导实践,以制定护理决策,对转变现行中医护理工作方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中医护理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广泛开展以循证护理为指导的护理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医护理思想的发展,并提高中医护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风兰.循证护理对中医护理发展的影响.护理研究,2009.

第8篇:临床医学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高素质 实用型 护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44-0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教育体制的调整,市场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技术全面的实用型人才的开发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仅凭一纸文凭必将在人才的选用上失去竞争优势。这无疑对我们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的医学人才培养思路及教学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维权意识的加强,以及新的医疗法规的出台对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使教学与医疗、护理之间的矛盾凸现出来,使学生在患者身上进行技能培养的模式受到制约。近几年,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频频发生,其中传媒和患者的因素不容忽视,但医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及医疗护理操作技能是否存在纰漏也是令我们深思的问题。因此,我们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进尝试,加强对护理本科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取得了一定成绩,规范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符合时代要求和高素质、实用型的合格医学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加强对临床教师的培养

医院十分重视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招聘护理人员政策。近年来招聘的护理人员要求专科以上学历,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深造,医院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临床教师进行培养,每年分期分批送出去进修,学习本专业新知识、新理念。同时,定期举办护理专题讲座,鼓励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积极参与临床护理的科学研究与探索,鼓励临床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申请教学立项,参与各类教材的编写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为了确保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对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的资质进行审核,要求具有中级职称三年以上的教师带教,每年对新上岗的教师组织全院集中试讲,试讲合格后方可承担临床教学工作,不合格者继续努力,参加下次全院集中试讲。为了规范临床教师的技能操作,每月对全院护理教师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培训、考核,提高了我院临床护理教师的基本护理操作水平,规范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提升了护理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

二、加强对课间教学环节的管理

由于医科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医院教学任务更加繁重,护理专业的课程和课时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倍,临床教师教学任务更加艰巨,为了确保护理本科的临床教学质量,教务部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把关,从理论授课到见习课,从教研室到授课教师,要求教研室安排具有丰富临床教学经验和医德医风评分较高的教师授课,希望他们将渊博的医学知识和高尚的品格传授给学生。我们还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理论课的部分内容由原来的“填鸭式”课堂集中授课向多样化教学授课方式转变,比如PBL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老师布置学习内容,学生进行自学和分组讨论,然后提出问题由带教教师进行答疑,此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动性,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提问题、去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毕业实习环节的管理

医院十分重视医学院学生毕业实习期间的管理,毕业生进入临床要参加医院人事培训中心组织的集中培训,入科前还要参加科室组织的入科岗前培训,使毕业生在从事临床工作的第一天就受到专业、规范的职业教育,入科后教研室秘书编排实习轮转表,安排一些高年资优秀教师进行跟班带教。由带教教师负责所带毕业生熟悉实习环境、本科室的专业特点以及掌握临床各项操作技术,并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毕业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每周还安排了小讲座,由各教研室教学经验丰富、临床知识较为全面的教师主讲,要求每位授课教师制作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授课效率,并可将部分内容留给同学自学,进一步提高了独立思维能力,能够尽快进入角色。

实习期间,还十分重视毕业生临床技能操作的培养,改善近年来临床学生技能操作水平低的状况,充分利用和发挥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资源优势,全天开放,使临床教师和实习学生随时可以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在临床工作中的护理操作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可以完成。学生在工作之余,弥补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技能操作部分的不足,也可以减少因工作中操作不当或技术不过硬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或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通过以上改进,使毕业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迅速提高,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四、加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授课能力的直接体现。它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合格的学生。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除提高理论课的授课水平外,对课间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提高同样重要,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中之重。

我院教务部有计划地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组织医院教学专家督导组对护理教学各环节进行督导检查,内容主要有理论课、见习课听课评教,检查临床教师书写的教案、讲稿及多媒体课件,检查教研室组织的出科考试,对期末教务工作进行监控,包括出题、监考、阅卷等工作。通过对护理专业本科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提高了全体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促使授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备课更加认真,授课更加规范,提高了教师带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教学效果,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确保了护理本科的教学质量。

通过一系列教学措施的完善,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临床护理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提高我院护理专业本科毕业学生在市场的竞争能力,使我院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居自治区高校榜首,最大限度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课题编号NYJGB201107,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NYFYJG2014002

参考文献:

第9篇:临床医学与护理范文

1.一般资料。2012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四年制学生96名、2013级97名,其中男生6名,其余均为女生。经征得学生同意,采用系统抽样法选择15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其余学生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1.58±0.66)岁。两组年龄、性别和第五学期护理核心课程(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期末总评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2.方法。(1)护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床边教学模式建立。根据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确定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护理综合技能作为床边教学的课程。在查阅文献、学生及教师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床边教学模式。①教学内容———整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三门课程整理合成一份教学日历,将见习、技能操作练习及综合能力训练与疾病护理学习有机融合。②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疾病护理教学模式:“学生自学—病人访视—小组讨论、病例分析—教师重点、难点讲解,归纳、总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床边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自学疾病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先到病房熟悉相应病人;然后回教室上课,结合案例进行小组分析讨论,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并归纳、总结。综合能力训练教学模式:学生在病房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护理病史收集和护理体检,根据评估资料及病人辅助检查结果,提出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将技能操作训练融合在每一疾病护理的学习过程中。并充分利用医院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定期参加病房的晨间护理和交班报告会等,为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③教学评价———多元化。采用主客观评价相结合,即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教学效果。④教学运行———规范化。建立由学校和医院教师共同组成的床边教学管理小组,制定《床边教学运行方案》;设班主任和班长管理床边教学的日常各项事宜,建立QQ群;定期组织督导听课,以保证教学运行规范化。⑤师资培训———经常化。在床边教学基地严格临床带教老师的遴选、培训;定期备课;组织观摩教学及相互听课;进行教学评教,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床边教学实践。对照组按学校常规安排授课,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采用讲授和PBL法教学,护理综合技能在实验室采用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实验组采用床边教学。2015年3-6月和2016年3-6月分别在大学附属医院实施床边教学。该三门课程理论和实践均在医院进行,每周2-3天。(3)评价指标。①理论考试和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学期结束全体学生同时参加由学校统一命题的期末理论考试和综合技能考核,按统一的评分标准判分。②问卷调查:在文献类似研究问卷[2]的基础上修改而成,采用likert五分法,即床边教学对学生的作用是“很大”“较大”“一般”“不太大”“不大”。(4)统计分析。由双人核对后录入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二、结果

1.护理核心课程成绩比较。具体如下(见表1和表2)。

三、讨论

1.床边教学是护理核心课程的有效教学补充。临床护理课程实践性强,只有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及反复临床[3],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绝大多数学校的做法是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理论在学校教室中进行,技能操作在实训室练习,一个系统或整个学期理论教学结束后集中去临床见习相应的病例,有些学校由于招生多,教学医院少,学校与医院远,甚至不安排见习或将见习与毕业实习一起安排,不利于学生对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床边教学,将内外科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全部放到临床进行教学,使理论与临床实际密切结合。2.床边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临床护理课程是培养学生护士核心能力的关键课程。床边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自我评价对提高学习兴趣占96.7%,对提高听课效果占93.3%,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占86.7%;床边教学也能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4]。3.床边教学有助于促进护教一体化。大学附属医院具有教学与医疗双重功能。由于医院普遍护士配备不足,临床护理工作忙碌,临床护士参与学校教学少。通过床边教学,学生在医院上课,为临床护士提供了教学的机会。床边教学的系统备课、试讲及讲课实践,临床护士的教学能力明显提高,为护教一体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沈翠珍 何桂娟 徐 敏 祝亚男 余国红 单位:1浙江中医药大学 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孔令瑜,雷良蓉,余红梅,等.运用课堂与床边相结合教学法提高护生实践技能[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9):84-86.

[2]沈翠珍,孙秋华,沈勤.成人护理学课程中西医融合教学效果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