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护理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范文

临床护理的应急预案及程序精选(九篇)

临床护理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第1篇:临床护理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范文

【关键词】 护理应急演练;提高;护理应急能力

我院护理部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组织开展每半年1次的护理应急“实战”演练。护理部会根据各护理单元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设计临床常见包括火灾、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病人误吸窒息、操作过程中发生针刺伤、患者坠床、跌倒、脱管、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洗胃机洗胃过程中突然故障等14种护理应急事例,进行了实地演练,通过模拟仿真演练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两年来收到满意的效果,其方法介绍如下:

1 方 法

1.1 护理部针对各护理单元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制定演练计划,确定演练的时间和参观人员。要求选择治疗护理工作相对较少的时间段(一般在下午)进行,每季度1次,其项目、内容、场地与临床实景一致。

1.2 演练采取预设场景的方式进行,结合本护理单元的环境和临床护理工作特点,针对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所表现的特殊反应,由护士根据工作岗位职责,按照护理部制定的各类护理应急突发事件处理流程,进行规范的处置操作演示。

1.3 各护理单元护士长根据护理部制定的演练计划制定本科室演练计划,组织本科护理人员学习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知识,进行角色分工(如安排模拟患者、模拟家属等),由护士长组织人员自编自导。

1.4 演练结束后,先由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自我评价。

1.5 护理部肯定成绩,分析、汇总、反馈应急预案演练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

2 演练中的注意事项2

作为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者,必须秉承“三严”(严格的管理、严肃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理念规范演练过程。

3 演练中常见的问题

3.1 准备用物不齐全,急救操作欠妥当,护士沟通能力不足,不能做到有效评估与宣教。

3.2 个别护士实战演练时不够沉着、冷静,流程不熟练,抢救意识欠佳。

3.3 个别护士应急处理能力差(如医生未到达前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与判断、首要处理措施如CPR、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吸痰措施等不及时、未及时上报总值班等)。

3.4 应急设备不齐全,个别科室无应急灯,遭遇大规模停电时仍用蜡烛,电动吸引器部分科室无储备。

3.5 法律意识弱,遇输血、输液反应未按规章封存并签字。

4 制定整改措施

4.1 不合格者重新确定时间再次演练强化,使程序更加规范、定位配合更加有序,展示一个全面、完整、标准的应急预案演练过程。

4.2 加强护士沟通能力培训,完善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单、跌倒、压疮评估单及危重症患者风险评估制度,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风险防范,保障患者安。

4.3 各护理单元配备必需的抢救设备,并保持各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4.4 定期进行全院的法律法规培训,对重点应急预案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遇突发事件按法律法规制度执行。

4.5 敦促所有医护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与职责,学习和改进,弥补差距。

4.6 科室组织认真学习护理应急预案,结合每月院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出贴近临床,科学、规范、实用的演练实施方案和流程。

5 效 果

5.1 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人性化、规范化、实用化的护理理念。

5.2 通过开展演练查找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改进、完善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适用性;检验参加演练人员的技术操作、制度执行、沟通协调、设备物资准备情况。

5.3 普及应急知识,提高护理人员对应急预案掌握的熟练程度,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5.4 通过模拟演练,大大锻炼了护士面对紧急救援的反应能力及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5.5 护士长的应急指挥协调能力明显提升,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抢救配合满意度提高。

5.6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护理单元急救药品、急救设备安全质量管理合格率提高。

5.7 改变医护人员把演练视为虚假,出现面对设置的突发状况不慌不忙、态度不严肃、操作不规范的现象。

5.8 帮助临床科室真正成功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培养医护人员职业成就感,促使护理人员更加重视护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6 结 论

通过应急预案演练,可以持续改进和全面提升医院护理管理水平。

7 体 会

开展应急演练是识别和评估护理工作不足的重要手段,应急预案演练有助于培养医护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其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临床护理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范文

根据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特点,制订应急计划、预案和流程,完善应急制度及应急门诊和病区的建设。建立应急护理梯队,充分保障传染病突发事件时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组建一支人力充足、反应迅速、技术精良的应急护理队伍,是确保应急救护任务圆满完成的关键。

1.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梯队

应急领导小组由院长挂帅亲自抓,由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协助具体抓,领导小组成员为政宣、医疗、护理、院感、总务、设备维修等部门负责人,医务科、护理部和院感科负责应急治疗护理和隔离消毒及防护工作,护理部负责应急护理工作。护理部成立应急护理第一、二、三梯队,由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抢救知识和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强,善于沟通交流,身体素质好,作风过硬及居住在医院或距医院较近的护理人员组成。

1.2制定应急纪律制度

一旦发现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急梯队人员及全院工作人员进入备战状态,终止休假和正常休息,无条件服从医院调遣。护理部建立应急病区护士长及应急梯队成员通讯录和联系网,要求应急队员在应急状态时保持24h信息畅通,一旦接到通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指定的地点。

2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突发传染病知识和护理技能培训

2.1确定目标

通过培训演练提高护理人员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护理队伍,使应急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2培训内容及方法

2.2.1突发传染病处理能力的培养

首先,理论学习,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应急管理和相关应急组织体系及应急联动机制,重点学习卫生部及省地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突发传染病应急护理工作流程,隔离防护知识,特殊治疗护理,针对性的急救知识和技术并进行护理理论操作考试,使应急护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其次,突发传染病应急门诊和应急病区的工作程序,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导医、分诊、咨询及就诊病人突发传染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按病情轻重缓急将病人大致分类,对重病人就诊实行先就诊后缴费和办理住院手续;应急病区对诊断明确的重症住院病人,及时请示院领导,请求上级医院技术支持,远程会诊和专家指导,确保诊疗护理质量;对轻病人集中管理,同时做好病人及周围人群的健康教育,稳定正常社会秩序,使人们树立坚定信念正确应对传染病疫情。再次,护理抢救知识和技能训练,护理部平时注重对护士抢救技能(心肺复苏术、导尿术、吸氧术、静脉留置针技术、气管切开护理技术、心电监护仪和呼吸机使用)的系统化培训、强化和考核力度,并根据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技术考核时常出现的问题、操作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抢救器械使用中故障的发现与排除法等组编缺陷题库,人为设置“缺陷”让护理人员先行识别缺陷操作,明白正确的操作方法,然后对照标准进一步规范,使大家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寻错,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自觉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纠错补漏加深记忆,以提高护士的急救技术及观察病情能力和抢救配合能力。

2.2.2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演练

由于突发传染病很少发生,而且多种多样,护理部每年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抢救技术作为护士“三基”考试内容。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各应急小组成员按应急预案进行反复情景模拟演练,高标准严要求参加省市组织的应急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意识。通过演练不仅仅使应急梯队成员掌握应急预案内容,重要的是检验应急计划、预案和流程是否全面、科学、合理,并且根据演练结果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可以全面了解应急梯队成员的应急救护能力,随时调整训练计划、预案和流程,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3突发传染病的应急护理管理

3.1快速反应,启动紧急预案

院总值班领导执行突发传染病报告程序,每当有突发传染病预报,应急小组成员处于待命状态,一旦接到通知,立即启动紧急预案,整体应急系统开始运行,参与应急救治的各级人员迅速到岗,明确任务和职责,组织和指派相关人员迅速进行突发传染病的评估,以便作出下一步的安排。应急护理小组长接到通知,马上召集应急护理梯队成员开放应急门诊和应急病区,为随时能够接诊和收治病人开辟绿色通道。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病情判断能力的分诊护士到应急门诊接待就诊病人,维持就诊秩序,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进行简单查看病情,快速准确的分类,迅速安置病人。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流程为:应急梯队处于待命状态;应急门诊、应急病区启动,导医、分诊、预检分流、转送和收治病人;医疗护理服务、隔离消毒防护、心理支持等健康管理。

3.2人力资源调配,护理技术支持

2006年我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期间,病人数量尤其是重危病人数量突然增加,又要设立专门的应急门诊和应急病区,因此护理人员数量远远达不到应该配备的要求,护理部想方设法将“办公室”搬到应急病区,主任每天固定时间到应急病区召开简短会议,部署工作并了解应急工作的动向,两位副主任深入病房,着重了解重危病人抢救和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上各种困难,指导重危病人治疗护理,随时修正各种护理计划和工作流程。并抽出院感科和信息科的部分护理人员作为应急第二梯队支援临床一线工作,满足应急需要,发挥自己的工作优势,确保护理质量。同时通知本年度新聘用护士提前上岗不仅可协助带教做力所能及的护理工作,又可抓住应急病区作为第一课堂的时机,使她们见到了平时见不到的危重病人,学到了平时学不到的危重病人护理知识和抢救技术;经受了锻炼,磨炼了意志,重要的是保证了护士与危重病人的配备比例,顺利完成了45例乙脑病人的救治和护理任务。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急病区的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曾达到20余例,针对治疗中静脉穿刺困难的问题,为了确保治疗质量,减轻患儿痛苦和家长担忧,护理部专门调集临床各科室动静脉穿刺技术优秀的护理人员组成应急技术支持小分队,随时为血管穿刺难度大的患儿进行采血和治疗,经过3个月的奋战,圆满完成了139例患儿的护理任务,受到患儿家长的赞扬,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

3.3综合医疗资源,配足应急物质

护理部及时准备紧急抢救,短时间组建应急病区和门诊所需的大量物资和设备,整合全院所有的资源,保证应急救护的需要。护理部要求应急病区护士长做好突发传染病抢救物资和隔离防护用品的贮备,注意抢救器材的保养与维修,使抢救器械处于备用状态,并与总务科、器械科随时保持联系,以保证应急抢救的物资供应。要求应急病区明确专人管理应急贮备物资,规定应急贮备物资一律不得挪用和外借。应急病区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医疗仪器、药品、通讯、电源和气源等在位完好情况,确保物资能及时供应。

4对策

4.1应急梯队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应该根据应急需要不断完善

专科医院护理部在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管理中,也暴露了许多弱点和不足,在人员的培养、抢救设施的完善、抢救器械的使用、重危病人护理和抢救技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由于专业所限,近年来我院招聘的护理人员中,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加之平时重危病人偏少,ICU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护理人员对抢救器械的使用和抢救技术容易产生生疏感。因此,护理部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难度和广度加大,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进行系统化培训,通过考试和竞赛提高操作技能,确保应急时的熟练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充分考虑传染病专科医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角色。

4.2应急病区的建设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不仅仅是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需要,便于应急病人的管理,有效利用医院仅有的医疗资源,确保重危病人的及时救治,更重要的是防止了与普通传染病人的交叉感染,消除病人之间的顾虑,且使应急病区护理人员更快更好地适应应急工作和环境,确保了应急护理工作质量,最大限度挽救病人生命。

4.3专业化的护理服务是保证应急救治质量的关键

护理部应注重专业护士的培养,并调集人力资源,采用由专业护士负责培训指导的多专业合作的工作模式,实施重点病人重点管理,解决临床护理中出现的各种专业难题。

4.4加大应急计划预案流程的学习和演练

在突发传染病救护中,护理人员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突如其来的大批重危病人,而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恐惧生疏感,不仅影响工作节奏,甚至出现难以应付的局面。因此,护理部应将应急演练纳入每年的护理工作计划中,加大应急预案的演练力度,要求全员参加,真实情景模拟,演练形式多样,包括理论考试、紧急集合、穿脱防护衣、隔离技术、抢救技术、抢救器械的使用等,不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护理急救水平。

第3篇:临床护理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范文

关键词:医院 网络安全 应急预案 应急演练 信息系统

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在为医疗工作人员带来高效和便利的同时,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医院业务的连续性及医疗的及时性,使网络信息系统成为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生命线[1]。医院为保障正常医疗业务的持续性,加强医院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网络故障处理效率,紧急应对网络故障事件,制定网络安全系统应急预案势在必行[2]。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3-4]。为保障网络安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并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五十三条提到:“国家网信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工作机制,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5]。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6]中提出:“要制定重要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理流程、系统恢复流程等内容,并应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

1 应急演练准备工作1.1 进行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演练前,借助网络加强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宣传,使全院工作人员提高对网络应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意识,熟悉在突发事件中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1.2 建立网络系统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由医院院长和书记担任网络系统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的总指挥,各主管院长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分管科室的工作安排,信息科负责网络系统故障后的技术保障、故障的报告程序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安排;此外,信息科在演练前编写《天津市口腔医院网络系统应急预案演练脚本》,并通知各科学习、熟悉流程;需做好演练过程的留痕工作安排;通过预案领导小组的统一规划,演练前充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1.3 网络准备工作

信息科负责应急演练的方案策划、接听电话、沟通协调、拍照摄影等人员的分工;准备所有参与应急处理的第三方公司技术人员的联系方式;检查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设计断点,按照演练要求做好准备;做好演练后的数据恢复工作安排。

1.4 演练依据

应急演练应严格按照2019年8月由信息科联合各部门修订的《医院网络系统应急预案》执行。

2 应急演练流程及措施2.1 领导下达指令,科室转入应急工作

首先,按照计划的时间和方案,由信息科掐断一切内网连接,造成内网活动停滞;随后,门诊挂号收费处、门诊办公室、牙周科等陆续向信息科报告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医院信息科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分析判断故障等级,经排查分析,确定为网络一类故障;由信息科主任立即上报主管院长,主管院长上报总指挥,总指挥通知院办立即召集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开会部署;由演练总指挥向各主管院长宣布启动网络系统应急预案指令,随后由各主管院长向分管科室发出应急工作指令,各科室工作人员及时赶赴现场进行组织协调。

2.2 各部门的整体应急措施

科室在接到应急预案启动指令后,积极做好应急准备。信息科负责排查故障原因和确定故障等级,若确定故障是由设备出现问题引发,则由设备科协助信息科联系设备厂家,提供相关产品和技术支持。门诊办公室立即通知楼层导诊及其他各窗口的工作人员,向患者解释事件情况并安抚。办公室及时联系行政职能科室,启动各科应急预案。医政科、护理部积极组织临床科室,安抚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维持科室的诊疗秩序。保卫科立即启动保卫应急预案,要求全院在岗安保人员统一集结,分别在各楼层有挂号、收费的窗口处设置两名固定安保人员维持秩序,配合导诊和财务人员做好患者的疏导工作,视频监控室加强对楼内各服务窗口的监控,通过手台及时向保卫科报告点位情况,由保卫科进行安保人员的总体调度工作,配合门诊办公室做好现场秩序维持和人员疏导工作。总务科做好电梯的运行管理。

2.3 挂号缴费及医技科室的应急措施

应急演练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挂号要求,请导诊协助咨询是否还有相应的号源,若无号源,则应请患者选择其他时间来院就诊;若有号源,则应按号别收费,并开具临时收据(手写收据并加盖收费章)。

缴费工作可由信息科协助物价科提供各科的收费模板,物价科以“划价单”的形式下发至各科室;各经治医师按模板进行划价并签名后,由患者在收费窗口缴费,并由工作人员在划价单上加盖收费章。

2.4 门诊预约和候诊的应急措施

由于门诊预约系统每日会导出一份预约记录,为随时可能出现的网络故障做好应急准备,一旦网络出现问题,门诊办将以此为依据,安排数名工作人员核实患者的预约信息,对已预约未到取号时间的患者,安抚其情绪,并嘱其耐心等待;对已到取号时间的患者,由患者预约的医师对其进行加号就诊。

2.5 临床科室的应急措施

临床科室的工作由医政科、护理部共同协调;网络故障期间临床科室需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医嘱执行情况,在紧急情况下,施行口头医嘱制度,手工填写纸质检查申请单或处方;科室详细记录患者的治疗、药品情况(包括姓名、病案号、诊疗操作项目、药品名称及用量等),并及时与收费处、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进行确认;医师的病历书写统一改为手写方式,并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记录病程的相关内容;临床科室根据医政科通知的时间及要求及时补录病历及医嘱;若遇到危急重症的患者,按照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绿色通道。网络故障期间,各临床科室应恢复重症上报及手工日报等统计工作。网络故障恢复后,各临床科室应及时配合信息网络中心做好对各项数据的补录工作。

2.6 信息科的应急措施

信息科接到科室操作人员的故障信息后,应立即展开调查,首先,通过自己的工作站试验反映的系统是否存在相同的情况,随后排查系统的接口程序是否存在问题,软件问题和接口问题被排除后,应实地查看工作站电脑或查证是否有数据库锁表情况、查证数据服务器空间是否已满,当软件情况均被排除后,通过基线管理软件拓扑图查看故障点并检查机房交换机的指示灯是否全部不再闪动或闪动很慢,若是,则基本可断定是网络存在问题;随后迅速做出初步故障等级判定,在处理的同时迅速向科室领导汇报,科室领导根据故障等级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报告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处理。同时,信息科迅速成立故障检修组,分析故障原因,修复系统;成立技术联络组,与第三方公司取得联系,获得技术支持;成立院内协调组,上报并及时向各科室通知传达网络故障的处理情况。

信息科在故障排除后,应协助重点科室进行数据补录工作,并在数据库恢复与补录过程中,及时与软件公司取得联系获得技术支持或作为技术支援,安排人员参与医院抢救和补录工作,确保将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

3 演练效果根据部署安排,网络系统应急演练持续时间为1 h。演练过程中,应急领导小组指挥调度有力,信息科抢修网络故障及时,临床工作人员应对应急工作较为熟练,各行政部门配合默契。由于在演练前进行了认真筹备和周密安排,所以在演练过程中,患者就诊井然有序,医疗活动未受到严重影响。

4 小结高效的组织领导、周密的应急预案和严格的人员培训是顺利应对信息网络突发安全故障的基础[7]。应急演练是为了检验医院网络系统应急预案建立的有效性,验证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对网络突发故障的防范措施是否到位,提高各部门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网络故障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全院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因此,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工作需定期组织实施,事后还应进行记录总结,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应急方案和应急演练流程。

参考文献

[1]彭林梅.医院信息系统瘫痪应急处理与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1):132.

[2]姚力,李哲.医院信息系统故障解决方案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5):95-97.

[3]荣晓燕,朱岩.政务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实践[J].信息安全研究,2019,5(5):377-382.

[4]宫亚峰.坚守最后防线,做好网络安全应急工作[J].中国信息安全,2017(7):37-40.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EB/OL].(2016-11-07)[2017-06-01].baike.baidu.com/item/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16843044?fr=aladdin,2016.

[6]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M].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19.

第4篇:临床护理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范文

[关键词] 中毒;急救;一体化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6(b)-0109-04

Explorations about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patients with integrated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

CHEN Jing WANG Zhengquan FANG Ya LU Wen

Yuyao People's Hospital, Zhejiang Province, Yuyao 315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from May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tted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102 patients with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from September 2010 to April 2012 were set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adap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emergency rescue mode of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including adjustment of the emergency center layout and facilities of the emergency center, improve the emergency response plans, salvage procedures, pay attention to the timely rescue, optim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standard care medical record writing, organize regular learning legal knowledg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without implement care management and integrated emergency mode to adapt, through retrospective analysis comparing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in experiment group, the reac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 [(3.42±1.14) min vs (5.68±1.34) min],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1). Poisoning symptoms disappear time, time of cholinesterase restored to 60%,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horten,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 < 0.05). Hospitalization cost reduced [(14 889±3366) yuan vs (20 448±4181) yuan],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Treatment success rate and treatment satisfaction both increas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96.9% vs 91.2%, 97.9% vs 93.1%). Conclusion Advantage of emergency integration mode, perfecting the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 provide timely,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 modern emergency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level of the patients with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and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qualities of the hospital.

[Key words] Poisoning; First aid; Integrated nursing management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农村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农药,放置不当或在使用过程中接触可导致中毒,也可因误服、自服或是吃了被农药污染的食物而引起急性中毒,临床病死率极高[1]。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肺水肿、呼吸肌麻痹等引起的呼吸中枢衰竭[2-3],如果抢救不及时、护理不当,可在短时间内致死。目前急诊医学模式正从单一的急诊室发展为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病区的一体化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急”、“连续性”和“系统性”,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为提高治愈率提供保障。自2012年5月起,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模式,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特别是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也提升了救治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5月~2013年12月我院接受救治的9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设为实验组,其中男54例(56.25%),平均年龄(36.7±9.6)岁;口服中毒78例,服毒剂量10~200 mL,皮肤接触中毒18例;中毒到就诊最短时间为30 min,最长达72 h;轻度中毒20例,中度中毒44例,重度中毒32例;本组病例均由我院救护车急救来院,并实施一体化急救模式下的护理管理措施。转归为:在急诊抢救室行紧急洗胃,终止毒物接触,吸氧,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开通静脉输液通路,长托宁、氯解磷定等解毒对症治疗后送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并行血液灌流治疗,静脉滴注纳洛酮治疗[4-5],后病情稳定送急诊内科综合病区26例,转上级医院2例;急诊内科综合病区直接收治住院41例;送留观室27例,其中11例留观1~3 d后收入急诊内科综合病区。本组病例治愈68例,好转25例,未愈3例。将2010年9月~2012年4月我院接受救治的10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54例(52.94%),平均年龄(33.8±8.9)岁;口服中毒80例,服毒剂量10~250 mL,皮肤接触中毒22例;中毒到就诊最短时间为40 min,最长达72 h;轻度中毒23例,中度中毒53例,重度中毒26例。本组病例有20例为外院救护车送来我院,56例为我院救护车送来,26例为自行来院。转归为:在急诊抢救室予常规洗胃,阿托品、氯解磷定等解毒对症治疗后送留观室或病区住院治疗。本组病例治愈57例,好转36例,未愈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一体化急救模式下的护理管理措施:

1.2.1 我院设有单独的急诊大楼,一楼为院前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抢救室、急诊化验室和医学影像中心,二楼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急诊内科综合病区及留观室,三楼为急诊外科综合病区。合理的布局有利于患者快速地得到检查、治疗和安全转运及急诊医护人力资源灵活迅捷地调配。

1.2.2 院前急救调度指挥中心配备大屏幕电子地图投影,安装有3G网络视频音频传输系统,能现场视频实时对话,患者的生命体征实时传输到医院抢救室,并接受抢救室高年资医师的抢救指令,使医院的抢救理念提前20~30 min得到实施,同时抢救室也能提前做好接受患者的各项准备工作,真正实现无缝衔接[6];急诊抢救室拥有27个抢救单元,设有单独的复苏室、隔离室和中毒处置室,按照A(红)、B(黄)、C(绿)分区,内科、外科、儿科等分类,轻、重、危分级,配备有统一德尔格吊塔,菲利普中央监护系统,呼吸机、除颤仪、心肺复苏仪、可视麻醉咽喉镜、电动洗胃机等抢救设备;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分A、B两区,共有10个监护单元,统一配备全套监护系统和呼吸机,另配有除颤仪、血液灌流机、亚低温治疗仪和血气分析仪等救治设备,可收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内科综合病区有50张监护床,亦配有全套监护系统、呼吸机、除颤仪等救治设备,可收治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留观室有40张床位,可收治轻症患者。

1.2.3 制订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预案,规范抢救程序,制订一体化的抢救制度与流程。根据预案,编制了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程序及院内救治程序。

1.2.4 注重抢救的时效性,建立一系列快捷有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为挽救生命赢得时间。①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接到现场呼救到救护车出车时间)为5 min内。②开通“绿色通道”[7],先抢救后挂号,先检查后付费,对危重患者一路绿灯,从而缩短临床反应时间。③抢救室实行预付费模式,避免了患者家属往返多次排队付费,缩短了患者等待救治检查用药的时间,优化了服务流程。④为“无主患者”第一时间免费请保姆陪同、护理,保证“三无”患者都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救护。

1.2.5 优化人力资源[8],制订护理紧急人力资源调配预案。选择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过硬、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管护师或护师担任“急诊主管”一职,负责指挥、抢救及协调联络工作。抢救室24 h不间断值班,实行分层次排班[9],每班护士不少于5人,按能力强弱新老搭配,增设二线、三线备班,遇有重大抢救随叫随到。由急诊大科各病区护士长担任“护理值长”每日轮流值班,统领全局,监管各项抢救、护理措施的落实。

1.2.6 加强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集中演练是战斗力的保障[10]。通过各种形式的急救演练如情景模拟演练、定位协作模拟抢救[11]、突发事件急救演练和护理操作大练兵等使医务人员提高急救意识,在临床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迅速有效的抢救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应急能力。在演练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不断改进抢救程序与流程。通过院科两级业务学习、早会提问、床边查房,使护士的急救知识不断稳固和加强。有计划地选派护理骨干外出学习、进修,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护理管理精髓。

1.2.7 规范护理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及时地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心理状况、重要检查报告,“写你所看,记你所做”,言行一致,做好沟通宣教工作,切实履行知情同意,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

1.2.8 定期组织学习法律知识,医疗纠纷、差错事故案例分析和医患沟通方面的讲座,让急诊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时刻警钟长鸣,将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为患者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去,真正做到规避和防范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着力创建“平安医院”。

1.2.9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多为主观服毒,一般会产生情绪紧张、焦虑、恐惧、失落、悲观等消极心理。护理人员应该以乐观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谈,使患者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12],并帮助患者寻求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及胆碱酯恢复到60%时间,统计其院前反应、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M样症状消失时间、N样症状消失时间、CNS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恢复到60%时间、院前反应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均缩短,住院平均费用减少。救治成功率实验组(96.9%)高于对照组(91.2%),救治满意度实验组(97.9%)高于对照组(9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l~3。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情况比较(d,x±s)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院前反应、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救治效果比较[n(%)]

3 讨论

3.1 快速临床反应机制体现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的时效性

在一体化急救模式下通过一系列快捷有效的医疗服务,如反应灵敏的院前通讯指挥系统,开通绿色通道,“三无”患者的救治,预付费模式等[13],明显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充分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14],减少了有机磷农药对人体的毒害作用,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成功率和急诊救治满意度。

3.2 完善的应急预案与救护程序体现了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的规范性

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减少了急救时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13]。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危重度合理分工,一人负责呼吸道管理,一人负责监测生命体征,一人负责洗胃,一人负责开通静脉输液通道,遵医嘱用药,一人负责记录和做好家属的沟通工作。通过对护理人员和护理任务的分组和分工管理,保证了每个参与救护的护士都有自己的工作空间和工作任务,使重点护理任务落实到位,不遗漏,而且护士能较快进入抢救状态,也便于对抢救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缺陷进行查找、追踪和管理[15]。同时,通过完善有机磷农药应急预案与护理流程,加强医护技三者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为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提供了助力。

3.3 合理构建、优化医疗资源体现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的科学性

自2012年以来,通过调整急诊科的布局与设施,急诊内科综合病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扩建和新留观室的投入使用,提高了空间资源的利用率[13]。院前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新增的3G网络视频音频传输系统,使我院真正实现了院前和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新仪器、新设备(可视麻醉咽喉镜和血液灌流机)的投入使用,增加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方法。通过设立“急诊主管”岗位,科学配置护理人员,分层次排班,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激发护士潜能,护理紧急人力资源调配预案的有效执行,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护理值长”查漏补缺,防患于未然。通过技术培训和各种形式的演练,将扎实的急救理论知识、先进的护理理念和娴熟的急救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并具有较好心理素质、高度责任心及敏锐观察力的急救护理队伍[16],为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模式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不仅提升了我院的综合急救技术水平,也为我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7],更为我院成为首批浙江省急诊区域专病中心(省首批区域专病中心建设单位名单中唯一一家县市级医疗机构获此殊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萍.急性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1):90.

[2]郝丽媛.抢救10例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的回顾[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1):145.

[3]丛永.机械通气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2023-2024.

[4]解金洪,赵敏.长托宁、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8):87-89.

[5]冯小妹.纳洛酮在有机磷中毒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0):80-81.

[6]李子龙,黄淳君,章军辉.可视化信息技术在县级城市院前急救医疗中的探索和应用实践[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3):318-320.

[7]袁明琼,张琼.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批量伤救治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9):73-75.

[8]潘承云.持续质量改进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4):101-102.

[9]刘臻.护士分层次排班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3):104-105.

[10]沈伟锋,江观玉,干建新.创伤急救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2):114-117.

[11]邓榕贞,叶绍乒.定位协作模拟抢救在急诊专科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22):78-79.

[12]刘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3,6(3):109.

[13]陈巧玲,卢爱金,卢平丽.突发群体伤患者的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5):444-445.

[14]何金凤.临床护士呼吸机使用能力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21):2219-2220.

[15]Cole FL, Kuensdng LL, Maclean S, et al. Advanced practice nursesin emergency care settings:a demographic profile [J]. Emerg Nuns,2002,28(5):414-419.

[16]章雪.突发群体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55.

[17]焦清海,张文忠,苗永利,等.医院急诊科运行模式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6):29-30.

(收稿日期:2014-03-10本文编辑:卫轲)

第5篇:临床护理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范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410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风险管理就是将风险事件的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防,其关键是风险识别,即发现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并预见性评估,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2]。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以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3]。普外科收治患者的特点:急诊比较多、病种比较复杂、危重患者多、术后患者的引流管道较多、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等,给医疗和护理上带来更高风险。在普外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护理风险识别

因疾病引起的风险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现,现代医护活动日趋复杂。我院是一所拥有1200张床位的综合性大型医院,收治的患者有大部分来源于基层医院转送的急、危重症的患者,患者病情重、疾病种类复杂,在患有外科疾病的同时常伴有其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危及生命等特点,存在病情发展的潜在危险因素,如:重症急腹症部分病例因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或感染中毒性休克,生命体征不稳定,主要脏器储备功能差,病情急、发展快、危险大等,即使护士在规定时间内巡视病房,若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也会延误治疗和抢救时机。

专科治疗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外科患者因病情治疗需要常留置胃管、尿管、腹腔引流管及伤口引流管等,其功能为引流出血或分泌物、渗液,使腔室内积存的液体排出,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患有并发症,促进健康恢复。但在使用过程中,因固定不妥而导致管道脱落,或患者原因自行拔管;护士观察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引流量的变化等,会影响疾病恢复甚至延误治疗和抢救时机。

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患者因疾病、手术、年龄、并有脏器功能减退等因素使自理能力受限,易发生压疮、坠件;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未能循序渐进,易发生跌倒事件等。

护理风险对策

加强护士防范风险意识及业务素质培训。护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与护理风险的发生呈负相关。根据外科护理工作特点及护士工作能力,分层次对护士进行理论、操作及沟通能力培训、考核,责任护士参加管床患者医生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提高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患者的安全,将护理风险降至最低限度。针对护理队伍招聘人员多、年资偏低、临床经验不足的特点,利用床头交接班时间,提问年轻护士对重症、病情变化、大手术后等患者病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可能出现护理意外事件的紧急预案,以提高业务技能与应急能力。执行APN排班,即每日分3个班次,每班次8小时连续上班,并尽量安排每班次护士新老搭配,强弱搭配,发挥高年资护士传、帮、带的作用。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的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及不同形式的学历,提高理论水平,开阔视野。把本科室收治的各种疾病有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编写成册,平时收集相关案例、国内外经验与教训,每个月组织学习,做到在风险出现前警钟常鸣,降低风险的发生。

建立风险预防及监督机制:①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是做好护理风险防范工作的保证。根据普外科疾病的特点,完善病区安全管理制度、护理核心制度,修订普外科住院患者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科室风险监控小组,将护理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结合起来,每个月定期或随时按《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标准》进行检查,把风险管理小组发现问题当作质控人员监控的重点,并对发现的重要事件进行跟踪,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重复发生。经常组织学习病区安全管理制度、护理核心制度及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从而使全科护士科学地认识护理风险的客观存在,尽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②加强患者导管、引流管的安全管理:患者留置管道标识的规范使用 患者住院期间,因病情治疗需要留置各种导管及引流管,在便于观察处黏贴写有管道名称、操作日期的不同颜色标识,深静脉留置管贴红色标识,胃管贴蓝色标识,尿管贴青色标识,腹腔引流管及伤口引流管贴黄色标识。便于护士确认、观察做好相应护理管理。同时在醒目处挂有防导管脱落的标识,可以不间断提醒患者家属使用此管道的注意事项,避免不注意造成管道脱落或随意拔管等导致影响疾病恢复甚至发生并发症。③加强护理意外事件的安全管理:规定凡卧床、全麻术后回房的患者要求给予加床护栏,呼叫铃置易触摸处,并向患者及家属告知防范措施。长期卧床患者每班评估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定期翻身,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平整,酌情使用气垫床,防止压疮发生;手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患者给予安全知识宣教:与患者共同商讨制定活动计划,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标准增加活动量,防止跌倒事件发生。同时在醒目处挂有防坠床、防压疮、防止跌倒等标识,使患者家属做到有意注意。

讨 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通过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现存的或潜在的风险,才能避免护理风险,减少护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通过1年多的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自觉、及时评估风险因素,采取防范措施,保证了护理质量,本年度未发生患者投诉,无重大护理差错发生,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有效提高了患者信任度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晓惠.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6.

第6篇:临床护理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范文

[关键词] PDCA循环;危急值;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2-0122-02

PDCA循环作为科学的工作程序,最早是由美国的统计学家休哈特提出,1950年由戴明博士带到日本,广泛应用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称为戴明环。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得到检验信息后,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危急值”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检验科,并将放射、超声、心电图及病理等科室符合危急要求的检查结果归入到“危急值”范围。医疗安全与患者安全是全球医疗服务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已引起WHO及各国的高度重视[2]。医院临床“危急值”的管理,直接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我院于2011年7月5日对6月份 “危急值”的管理情况进行追溯性检查,结果临床“危急值”管理的合格率只有42.5%。但等级医院评审标准[3]中明确提出建立并实施“危急值”管理制度。为达到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及患者安全需要,运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共设有7个病区、1个ICU 、手术室、急诊室、血透室等临床科室及相应的门诊诊室,还有化验室、放射科、超声科、病理科、心电图室等辅助科室。

1.2PDCA管理法

首先成立PDCA管理小组,定于每个月初检查上一个月的“危急值”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全院各医技科室“危急值”登记本的登记情况与临床科室的登记本进行对照比较,检查不准确的地方,同时对有“危急值”的病历进行检查;不定期抽查医护人员“危急值”项目和范围的知晓度及病程记录等,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改进过程中不断完善“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制度和操作流程等,最后达到标准化。

1.2.1 成立PDCA管理小组由质量管理办公室、医务科和护理部成员、各科主任和护士长组成。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确定目标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检查不断发现问题,分析不符合要求的原因、制定整改方案、督查实施、不断循环总结提高,并制定标准化流程和制度。

1.2.2 存在问题①病程录:漏记和化验结果记录不准确,记录时间超过规定时间; ②漏登次数:病房和辅助科室均存在这种情况,有的是病房登记,辅助科室没登记;有的是辅助科室登记,病房没登记;③登记内容漏项:如住院号或门诊号、危急值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接获者、被通知主管医师等;④登记内容错误:如患者姓名、检查结果写错,工号与名字不相符、检查项目符号写错;接获者写错报告人姓名,报告人写错接获者姓名,有的写成同音字,有的截然不同。辅助科室与病房记录的时间不一致,有的相差几分钟,有的甚至相差几小时;⑤科室范围太大:辅助科室在填写“危急值”报告登记表时把患者科室范围写的太大,如内科,没有分出内1、内2还是内3;有超范围和项目报告“危急值”;⑥ 有的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比较简单,设计不符合要求;⑦卫技人员对“危急值”项目和范围的知晓度不高。

1.3原因分析

①制度 制度不够完善执行时间不长;“危急值”报告流程不规范;卫技人员没有完全掌握,也没有完全按制度和流程操作;②人员 职能科室、科主任及护士长对“危急值”的学习和解读不到位,督查不到位;检查结果没有在会议上反馈,卫技人员对“危急值”制度不熟悉、不重视,认为只要患者处理了,记录比较随便;有时工作忙,没有及时记录,没有建立良好的规范化习惯;③ 方法 辅助科室医生及病房护士,对“危急值”的记录不认真,存在随意性,电话报告时说话声音不清楚,又不好意思让对方复述;病房医生对“危急值”处理后病程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4 计划(Plan)

1.4.1改进方案 ① 完善“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和“ 临床危急值管理流程”,明确临床医师、护士、辅助科室医师的职责;② 统一“临床危急值管理”报告登记本(首页附上危急值参考项目和范围);③ 院周会上强调“危急值”报告的重要性,反馈每次检查结果,然后在院内网上公布;④ 提高职能科室、科主任及护士长对“危急值”重要性的认识,对“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和“临床危急值管理流程”进行二级培训;要求卫技人员熟记“危急值报告参考范围”和“临床危急值管理流程”并进行定期、不定期的二级检查;⑤ 辅助科室医生、护士、临床医生按要求及时、准确记录;⑥ 请信息科协助设置相应的程序。

1.4.2时间2011年7月1日~11月1日

1.5 执行或实施(Do)

①质管办、医务科、护理部共同修订“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和“临床危急值管理流程”;②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和“临床危急值管理流程”,并将内容汇编到员工的应知应会手册上,分发给每个员工,同时挂在院内网上,以便大家自学,达到熟记“危急值报告参考项目和范围”及相关内容的目的;③统一“临床危急值管理”报告登记本,临床科室登记本内容:日期、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检查结果、报告者姓名或工号、报告者电话、报告时间、接获者签名、被通知的主管医师签名、被通知的主管医师护士签名;医技科室登记本内容:日期、科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检查结果、接获者姓名或工号、接获者电话、报告时间、报告者签名、备注;④辅助科室按照危急值范围严格核查检查指标,及时报告并记录;住院护士接获报告的同时进行登记并立即向主管医生报告危急值,根据医嘱积极处理并及时记录;⑤门诊患者若首诊医生不在由门急诊护士安排其他医师接诊;医生根据危急值,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并在病程录中记录,避免漏记和错记现象;危急值报告及时登记,规定一边通话一边记录,记录时字迹要准确清楚,最后打、接电话双方需对记录内容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结束通话,全院统一以电话结束时间为记录时间;报告时间按照北京时间填写,所有的时间记录精确到分钟;同时通过LIS系统查阅报告,确保无误;⑥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对本科室的危急值记录要进行随时督查;护理部、医务科、质管办每个月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和指导,并把检查结果在院周会及院内网上反馈;⑦请信息科协助设置,一旦某个患者出现“危急值”,电脑立即出现提醒框,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危急值”,从而得到及时处置;⑧质管办进行资料收集、汇总、分析,并进行信息反馈与沟通。

1.6检查(Check)

①“危急值”制度执行情况的合格率由42.5%提高到98.6%;②临床访谈普遍认为医护人员对危急值制度的执行已经非常认真、快速、规范。

1.7处理(Action)

通过检查评价改进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有新问题出现,对未解决问题或新问题纳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从而促进“危急值”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①标准化: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流程;②持续监控:以渐长周期持续进行数据收集,避免反弹,直至新流程稳定运行;③进一步改进空间:随着临床业务的不断拓展,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临床“危急值”的范围及项目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再进行跟踪检查,以保证“危急值”报告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还可以利用短信的方式直接提醒临床医生,以避免人工通话导致的信息错误及多次转接导致处理时间延长。

2 结果

通过PDCA循环改进,我院临床“危急值”管理的执行情况合格率从2011年6月份的42.5%上升至2011年10月份的98.6%,上升了56.1%。今年下半年以来,没有因危重患者危急值处理不及时或不当而引发纠纷或不满意。见表1。

3 讨论

通过成立PDCA管理小组,不断地检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组织改进和实施,使“危急值”报告管理逐步走向规范标准化。加强了临床科室与辅助科室间的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可随时发现患者的危机状态通报,随时处置;同时使医护人员了解并掌握“危急值”项目和范围,以及危急状态患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为护士观察病情及护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医生的诊治提供了准确信息。从而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提升了作业品质,保障了医疗安全。医疗安全是衡量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防范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环节,更是医院生存和发展之根本[4]。2008年十大医疗安全目标的推出,体现了卫生部高度重视患者安全问题,同时也反映了严重的医疗安全问题,如每天新闻报纸、网络中报道了一些医疗事故案件[5],都是因为医务人员不注重患者安全,工作没不细致规范。通过4个多月临床“危急值”管理的PDCA循环,合格率从2011年6月的42.5%上升至2011年10月的98.6%。主管医生能第一时间得到“危急值”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其危机状况得到了及时正确的处理,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也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抢救的时效性和成功率,并且各部门间及时有效的沟通,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保证了危重患者的安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使医院得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姝,巩丽颖,吴洁.危急值检验标本的护理质量控制[J]. 护理学杂志.2008,23(3):19.

[2]马晶森,杨萍. 在临床中建立护理安全等级的构想[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48-349.

[3]杨敬. 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M]. 第一版.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0.

第7篇:临床护理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范文

[关键词] 护理查房; 应急演练; ICU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25-01

护理查房是护理管理中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最主要的方法,也是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之一[1]。针对ICU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对护理人员业务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我院ICU自2010年1月份以来采用与护理应急预案结合实施护理查房,取得良好效果,显著提高了ICU病人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抢救配合满意度,现介绍如下:

1 护理查房的实施

1.1 物品的准备 护理查房的用品分为基本用品及专科用品,应根据病种的需要携带齐全,以保证查房的顺利进行。基本用品:查房车、必要的影像资料、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手电筒、压舌板、消毒液等。

1.2 查房程序

1.2.1 查房的对象 病人应选择具有ICU代表性及疑难性的病人为对象。

1.2.2 查房的内容 针对病人护理中的难点、疑点、欠缺进行的专项护理查房。

1.2.3 查房的程序 ①查房者、责任护士问候病人,向病人说明目的。②责任护士报告病人病情:自然情况、社会状态、心理状态、一般状态(入院天数、各项检查结果、生命体征、饮食、睡眠质量)、现存的护理问题、各项检查化验指标、正在进行的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需要查房解决的问题等提出护理难点。③查房者对疾病进行系统讲解,包括诊断、临床表现、治疗等。④对病人进行全面护理体查,与病人交流了解病情,解答病人的提问,进行健康指导。⑤查房者针对责任护士在查房中提出的护理难点、疑点进行解答。⑥专科组长提出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及突发事件,讲解如何正确进行系统评估,组织讨论。

2 护理应急演练的实施

2.1 物品的准备 急救车、除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吸引器、深穿包等抢救设备及药品。

2.2 人员的准备 由科室护士长主导,成立护理专科小组,由高等级护士任组长,在查房中,根据ICU病人的疾病特征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确定演练内容制订演练计划、模拟突发事件急救方案及人员分工,并组织实施。

2.3 技能储备 每月组织1次技能培训。技能培训包括: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深静脉穿刺术;各种抢救仪器:如呼吸机、吸引器、心电图机和除颤仪等的使用操作训练,由科室经验丰富的高等级护士及专科医生承担培训任务。

2.4 基本资料准备

2.4.1 制定疾病的各种并发症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护理组长确定各个小组成员的特定抢救位置,制定人员职责。

2.4.2 制定需联络人员的联系电话 要求每名成员熟记内容。

2.5 应急演练实施步骤 由护理组长主持演练,发现病人出现突发事件及意外,值班护士应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将相关人员迅速集合到ICU,在组长的指挥下分工展开演练,配合医生做好给药、插管、深静脉穿刺及心肺复苏等工作。

2.6 分析总结 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找出不足,为下次演练积累经验。

2.7 再次演练 全组成员共同分析总结后,修改并确定救护流程,再次进行预案演练,并将该演练过程做好记录,为其他的演练方案提供参考。

3 效果

3.2 提高了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 见表2。

4 体会 1)ICU病人病情危重、复杂、突发事件多,开展护理查房与应急演练相结合,能实质性的解决ICU病人的护理问题,护士能熟练掌握各类病人突发事件的护理评估,冷静、及时、准确、有序地处理。2)查房者是关键人物,查房者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查房效果,查房者应在查房前对病人的基本情况、特殊情况、难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有基本了解,并在查房前查阅资料及相关信息,做到对病人情况、治疗护理、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措施、所查病种的前沿信息心中有数,使自己在有知识储备的状态下高质量地完成护理查房。3)在应急演练过程中,护士长将权力下放给护理组长,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既提升了自身价值,又带动了年轻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年轻护士从医疗、护理的不同角度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护理,锻炼了应急反应,开拓了思路,丰富了知识,增强了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应对能力,有利于掌握新技术、新业务,使理论知识尽快强化。4)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救护水平应急演练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2]。其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重复性和可控制性[3]。结果显示,通过演练,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术得到了提高。5)提高了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在ICU实际工作中,护士不仅要有全面、扎实的临床理论基础,更需要有快速应对及与抢救人员的默契配合与协调能力,它直接关系到抢救成功率。当病人出现突况,护士立即配合医生按照分工开展抢救工作,迅速、主动地准备抢救物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抢救中的各项护理操作,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结果显示,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5 小结 传统的ICU护理查房模式过多依赖于医疗指导性查房,而对ICU护理本身的工作重点缺乏重视,这不利于护理观念的转变及护士能动性的提高,我们采用与应急演练与护理查房相结合的模式,对ICU危重病人的针对性强,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及参与能力,促进了护士整体理论水平、临床专业水平、技术操作水平及抢救配合能力,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苏新英,任辉,廖建梅等.危重病人护理模式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6,12(22):2141.

第8篇:临床护理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范文

(一)广泛普及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与知识,从而保证医疗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对突发事件及时作出反应。程序化、数字化的计算机功能对于常见病、多发病,原则性、群体性、单科性展现出特有的优越性。对于心理治疗,信息技术可以将喜怒哀思在图像、语音表达方面呈多元化,制造愉悦、和谐的氛围。

(二)医院院前急救网络与人民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全面覆盖城乡的医院院前急救网络,保障人民急救医疗的基本需求。急救中心体现了“生命至上”的理念。院内急救方面利用医学信息技术对于相关人员的计划安排,抢救设施的布置,急救设备的维护、以及问题的警示等有着良好效果。

(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信息化在信息检索、资源共享等方面正在发挥着自己特有功能,快速引入新理论、新疗法,交流疑难病症诊疗方法。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会诊、医疗资源共享,有利于临床医师更全面的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最佳诊疗决策和可行的诊疗服务。

(四)在自己的岗位上,临床医师能够全面了解病人信息,及时查对原始的影像及数据变化,结合临床检查分析病情;利用计算机检索,与国内外医学信息交互,综合既往就诊情况,制定诊疗方案;快捷传递公费、自费、医保、农合的官方信息,节省了病人的时间,真正把时间用在了生命的挽救。

(五)CIS系统、PACS系统、LIS系统、EMR系统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医师通过集成医疗终端可以直接录入、查询各种记录,结合临床体检,制定后续诊疗方案。医技科工作人员能够参考详尽的临床资料,判断检查结果。

二、科学发展是完善医疗信息化体系的重要举措

(一)科学地完善操作体系,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医院办公自动化、医疗研究与教学、医学咨询、健康咨询、医院内外医学信息资源共享、院内会诊、远程会诊、医疗监控等,临床医师的信息并联于多个体系,是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的前提条件。

(二)个性化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必须全面支持医、护、药、技、财政等事件处理和医院各部分的信息管理。原始数据的采集,体系运行中各部分间的协调、维护,信息化人才的配置和与专业信息部门协调,决定信息自动处理效果。临床医生谙熟信息化技巧,才能寻得捷径。

(三)随着医院发展,各种新技能和医院需求要匹配。医护人员信息化水平要与医疗质量、医院管理、教学科研、技术革新及创新能力适应。信息管理网络体系的思想之一,是实时转达、自动处理信息流。医院信息管理网络体系所处理的就是信息流,信息流的源头就是临床执业医师的医嘱,医嘱必须通过信息网络准确传递。

(四)网络传播速度快,计算机和网络对信息本身不能分辨正确与错误,一旦有意外的操作失误,有可能导致不良的甚至灾难性的连锁反应。电脑通过稳定的程序工作,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电脑程序破坏、网络传递错误,对临床工作是影响、对病人可能是致命。必要的病人信息保密也是临床工作者分内的事。

(五)眼前,医疗大数据的出场能让医疗信息化开始发生新的突破,然而多数医院信息化还为拥有多个信息化系统的“信息孤岛”,将大数据更方便地用于临床,每一个病人从全新的诊疗模式得到更多实惠,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结语

第9篇:临床护理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范文

1急危重症护理小组的设立方法

1.1小组成员的产生小组成员共20名,分别来自我院各临床科室和非临床科室,每科2~3名,包括门诊部、特勤科、干部科、特诊科、康复科的护士。护士的选拔本着自愿报名、双向选择的原则。由科护士长对报名人员进行初步评估,包括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应急能力、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等。将名单上报护理部,最后由护理部综合考核决定人选。

1.2组员的职责学习和掌握常用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和危重患者的护理技术;配合医生对疗养院发生的各种急症做到有效的预防和救治,对在院危重患者给予有效的安全护理,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保证危重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应急能力,对突发事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为突发急危重症病患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利于进一步的救治。

1.3小组的运行由护理部组织每月一次急危重症护理学习,包括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技术操作演示。由护士长带领各科小组成员进行每周一次技术训练。护理部助理员作为协调员安排专家授课、小组交流和外出培训、进修等。护理部主任对小组起监管、督导作用。此外,小组成员配合医疗救治小组共同组成疗养院急危重症救治小分队,建立疗养院急救系统,负责院内外急危重症救护工作。

2急危重症护理小组的培训

2.1完善机构,制定急救预案,促进有效运行医疗规章制度是医疗质量建设的基础,完善适合疗养院医疗特点的操作程序,加强医疗工作的每个环节的管理是预防差错事故、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1-2]。我院根据疗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符合疗养院特点的操作规程及切实可行的急救预案,在医护人员遇到应急事件时有章可循,忙而不乱。同时建立三级预警和控制系统,即科主任(护士长)―医务部(护理部)―业务副院长。对可能出现及已经出现的急危重症情况进行及时的汇总、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对不正常情况或风险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预报,及时提出防范或消解的措施[3]。

2.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以《常用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和我院制定的《急救预案》为指南,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组织小组成员对急危重症知识进行深入学习,使其尽快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救治原则和护理技术。加强技术操作训练,组织模拟演示、技术比武,培养小组成员的判断、应急、沟通和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采取“请进来”的学习方法,邀请外院急危重症护理方面的专家来我院授课、技术指导,检查纠正我们在急危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我们的护理工作。

2.3增强临床实践和学习交流机会小组负责人积极为成员创造外出进修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安排前往山东大学附属医院、401医院、空军总院的急诊、ICU病房、骨外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进修学习。提倡护理技能培训中优势互补:门诊护士负责外伤的清创处理、包扎、固定的培训;特勤科护士负责淹溺的急救、战伤救护的培训;康复科护士负责心跳骤停、呼吸机的使用培训;干部科护士负责除颤仪的使用、心电监护的培训,以此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

2.4医护配合,促进工作协调进展根据我院制定的《急救预案》,每月选一个课题,由科室组织医护配合进行一次急救演练。对常用救治技术及伤员的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进行强化训练和定期考核,达到应急人员人人过关。期间还组织野外拉练和实践演练,模拟大批伤员的转运和救护,从而考评应急队员的组织、协调能力,不断强化组员的急救意识,培养争分夺秒的急救理念,提高整体素质[4]。

3效果与讨论

3.1提高整体护理队伍水平急危重症护理小组成员分布在各个科室,她们把急危重症知识传播给科室的其他护理人员,以点带面,带动全科护理人员对急危重症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从而使全院的护理人员在急危重症护理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保障了疗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3.2促进医护沟通与协作打破了以往医护人员各主其内,各负其责的僵局,使医护合作更加紧密,配合更加默契;使疗养院的医疗护理技术在更多方面相互配合,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加强了医护之间的了解、沟通与协作,保障了疗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

4小结

急危重症护理小组的成立为疗养院的每位护士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进步的平台。不仅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丰富了临床急危重症护理知识,而且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改善了医护关系、医患关系。保障疗养院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和优质护理服务,同时也增强了每位护理人员的职业成就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献荣华,王海林,肖海,等.我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4):263-264.

[2]杜丽霞,徐月霞,张颖,等.干部健康管理重在细节[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4):447-448.

[3]程艳敏,刘岩,刘亚民.医疗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4):26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