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的市场范文

非遗文化的市场精选(九篇)

非遗文化的市场

第1篇:非遗文化的市场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活态文化遗产,既见证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变迁,又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艺术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造就了其具有旅游品牌、艺术、审美、体验价值,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潜力,适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其保护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

承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良环境,是中国各民族融合发展的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作为承德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截止2017年4月,承德市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4项,分布广发,门类齐全,资源丰厚,逐渐营造出了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应旅游资源开发的氛围,日益成为承德经济发展的强进动力之一。

一、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承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客源,2016年共接待入境游客3000余万人。目前,承德独具民族特色和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源泉,呈现如下特点: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承德的各区县均有不同等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保护与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承德市政府、文化局到各区县文化馆、博物馆等部门,都制定了相关管理规范,增加了经费投入,并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申报、保护等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2.已产出了较高旅游价值。在表演艺术类(如:承德避暑山庄皮影演出团、热河二人转、二贵摔跤、清音会等)、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传统工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一百家子拨御面、平泉羊汤烧饼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形成了较好的产业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开发积极性逐年提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承德定位为“生态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试验区”、“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助推了承德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级政府、企业及非遗传承人都希望借助旅游市场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提高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4.开发主体多元化。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但主要有三大类:企业运作(如:山庄老酒集团、承德颈复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介入(丰宁满族吵子会、清音会等)和个体小作坊(杨茂昌根雕艺术、何清华剪纸等)等。

5.产出经济效益参差不齐。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因其发展历史、管理方式、开发模式、市场定位等存在较大差异性,产出的经济效益参差不齐。多数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产出的经济效益较低或几乎没有,只有少数精品的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和传统技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平泉羊汤烧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获得了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

二、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1.缺乏整体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目前承德市旅游管理部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相对集中、便于管理、较快产出经济效益的避暑山庄、外八庙、乡村旅游等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和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整体规划和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基本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县区镇村等部门自行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演等活动,人力、物力、财力及外宣工作投入不足,忽视了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和可行性论证,难以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2.合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多源性和多样性特征,门类齐全,涉及文化、工业、艺术等众多行业领域。〔1〕承德市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之间及资源开发企业期间缺乏联合和沟通机制,各自为政,未形成有效合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资源开发企业、传承人、大众等利益主体关系不够和谐,信息资源共享力度不够,资源开发受阻,较难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效结合。

3.地方性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承德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完整、合理的地方性管理体系,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管理规范依然空白,没有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建立起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以保护承德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在传承人法律地位、资金投人、保护性旅游开发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范依据,限制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4.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不够突出,缺乏竞争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成旅游产品,需要灵活的商品市场化运作,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进行“商业包装”,树品牌,造精品。〔2〕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没有从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上进行深入内涵挖掘,旅游产品品种单一且档次偏低,庸俗化、雷同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市场竞争力偏弱,效益普遍较低。同时,相关部门及媒体的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导致市民对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开发的旅游产品知名度较低。

5.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资金投入不足。调查发现,85%以上的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仍生活在乡镇甚至偏远山村,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传承人数不足20%,多数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生活压力较大,加之部分传承人存在的文化自卑心理及观念,导致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消失殆尽。同时,由于在产品开发、创新推广、宣传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足,导致许多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无法转化成旅游产品,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数量仅在15%左右。

三、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坚持“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整体开发”的科学发展理念。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涉及行业和领域广,难度大,建议由承德市旅游局、文化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f调编制《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在充分调研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明确制定原则、目标、措施方法、重点项目规划、具体职责和协调机制,统筹兼顾,全面科学指导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将承德非物质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碎片化转变为整体性、标本化转变为活态性。

2.坚持“制度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要做到制度先行,监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积极探索制度保护与政策保障相支撑、政府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力量相补充、原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照应的科学、协调制度体系,制定《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暂行办法》,为开发企业设“红线”,要求合法合理开发。另一方面,要做到以人为本,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是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必须要保护好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传承人生活社会保障制度,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有序传承;建立健全传承人和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特别要保护好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旅游产品成果,激发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服务社会,惠及大众。

3.坚持“打特色,创精品”的原则。特色游、精品游已成为各地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原则。推进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研究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民俗街、民俗村、民族镇建设等工作,树立典型,建设代表区城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体验区、聚集区和示范区,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推广生产性保护先进经验。针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散、弱”的特点,通过文化创意、艺术包装、打造品牌、市场营销等方式,不断培育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产业群或产业带,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把双桥区、丰宁县、平泉县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丰富、项目数量多且旅游发展基础良好的区域作为开发试验区,重点建设成承德特色文化旅游的理想目的地。承德市旅游局和县区旅游、文化管理部门及企业联合设计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出一批精品旅游商品、推介一批特色演艺场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小吃等,从而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3〕

4.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承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第一,全面开展遗产普查工作,运用大数据、互联网、VR、软件开发、数字化等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及保存现状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根据类别进行体验项目、创意产品、文化演艺、展览展出、医药产品、饮食等项目开发。第二,增强群众、传承人、管理人员、旅游资源开发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氛围,创设环境,科学决策,自觉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一体化观念。第三,针对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现象,建议承德市政府必须强化管理,对于民俗类、节庆类等具有较深文化蕴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性开发策略,重视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第2篇:非遗文化的市场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小学阶段;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03-03

一、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地区和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见证。然而,不少非遗因为得不到及时保护而面临失传境地,一些地方的非遗几乎不为当地人所知,尤其是过上现代化生活的青少年,对非遗更感陌生。在我国非遗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的背景下,高校已成为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力量。然而非遗教育在初等教育阶段的开展与普及却不像在高校那么受关注,非遗内容没有被系统性地纳入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也没有确立非遗在初等教育学科的体系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所长兰静认为非遗文化既要保护理论与实践体系,还要长期不懈地培养后继人才。更有专家学者认为非遗文化应列入中小学教材,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关注。目前,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等各省市均有“非遗进校园”活动,对中小学生开展相关的非遗教育,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

二、研究意义

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近几年来呼声较高的议题。然而,各省市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多结合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等形式,非遗教育在小学中的开展还面临着种种挑战,以何种形式如何在小学长期系统地普遍开展非遗教育值得探究。杭州市当地民俗文化极其灿烂,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但是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仅靠列入遗产名录恐怕难以为继。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载体开展杭州市小学阶段的非遗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新颖,覆盖面广,结合小学生第二课堂的方式来开展非遗教育将是一个既创新又有效的方法。在非遗的保护过程中重新唤起少年的民族记忆,建立起民族文化认同感,小学教育传承责无旁贷。通过本文,笔者希望引起杭州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对以结合小学生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和普及初等教育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视,为非遗的传承和发扬提供支持和引导,激发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和素养,并使珍贵、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

三、研究方法

1.电话调查法。2011年10月至2011年11月,笔者电话调查了杭州市98所第二课堂场馆,了解了现有第二课堂场馆中开展非遗教育的状况,包括第二课堂活动名称、涉及非遗的活动名称及内容和小学生的参与情况。

2.访谈法。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笔者实地走访了拱墅区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对馆内第二课堂负责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了单独访谈。了解该馆第二课堂活动名称与内容、小学生参与情况、非遗传人指导活动情况及高校志愿者工作。

3.问卷调查法。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笔者以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了杭州市4个城区8所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2份,回收率为93.1%。本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第二课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基本资料、小学生对遗的了解情况、小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现状、非遗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开展情况、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影响等内容。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

1.电话调查结果。非遗教育在杭第二课堂的分布情况。为了了解杭州市98所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开展非遗教育的情况,笔者对其进行电话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杭州市民俗文化源远流长,非遗资源十分丰富,但非遗在杭州市青少年第二课堂中所占比例却很小。

2.问卷调查结果。研究问卷第3、9和16题采用5.0计分法,有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五个层次,分别对应给予4-0分。第4题为多项选择题,五个选项每项分别给予1分。

(1)小学生了解非遗的途径及程度。①途径。小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对非遗进行了解,调查显示小学生了解非遗的途径从高到低依次为:课外读物[143/242]、电视网络等媒体[132/242]、第二课堂[111/242]、旅游[68/242]、学校[65/242]、其他途径[3/242]。第二课堂和学校在小学阶段普及非遗教育上未起主要作用。②小学生对非遗的了解程度。由表3.2中第3题“非遗了解程度(总体)”的数据可知,杭州市小学生主观认识中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一般(平均值=2.608),且拱墅区小学生总体水平>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又根据表3.2中第4题“非遗了解程度(具体)”的数据,发现通过具体的选项小学生的非遗了解程度平均值=2.093,即平均每个小学生在5个选项内选择了2个选项。问卷中该题5个均属于非遗范畴即均为正确答案,所以杭州市小学生该题的正确率约为40%。可见,目前小学生对非遗的了解程度偏低。与第3题一致的是拱墅区小学生总体水平>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2)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开展现状。①小学生参与非遗第二课堂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在参与过第二课堂的183人中,参加过拥有较多非遗活动的第二课堂的人占26.8%,参加过拥有一般非遗活动的第二课堂的占43.7%,参与过非遗教育活动较少的占19.7%,没有参与过非遗第二课堂的人占7.7%,不清楚参与的第二课堂内是否涉及非遗的占2.2%。②非遗教育激发了小学生保护意识的程度,小学生认知中非遗教育能否激起其保护意识与责任心的调查结果如表3.2第16题,平均值为3.441>3。杭州市小学生普遍认为在第二课堂中的非遗教育活动,能较强地激起自己保护非遗的意识和责任心。③小学生对第二课堂非遗教育的兴趣。将“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归为感兴趣,据数据统计得出:杭州市97%的小学生对在第二课堂中开展非遗活动感兴趣。据表3.2第12题,无论是参与过还是没有参与过非遗第二课堂活动的小学生都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平均值=3.54)。且将第12题和第16题的结果与第3题的结果作横向比较可发现,虽然目前小学生总体的非遗了解程度较低,但是小学生对非遗的兴趣及意识却是强烈的。与表3.2第3题一致的是拱墅区小学生的兴趣程度>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3)小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在第一课堂内的反馈。为更好地吸收第二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在第一课堂中进行反馈尤为重要。调查结果显示,第一课堂内对第二课堂内容进行反馈的有86.90%,无反馈的占13.10%。总体情况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反馈率。(4)对第二课堂中开展非遗教育的看法和建议。242份问卷中共有109名小学生填写了建议看法。总结归纳起来共分两类:第一类,表达保护非遗及学习非遗知识的愿望。部分调查对象表明希望多学习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丰富头脑开阔眼界。第二类,对学校和第二课堂内的非遗教育活动内容及形式提出了建议。

五、结果分析

1.非遗第二课堂分布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杭州市98所青少年第二课堂公益性场馆的电话调查发现:非遗场馆多集中在拱墅区、西湖区和上城区,而杭州市其他几个区则较少或没有涉及非遗教育的第二课堂场馆。随后笔者查阅资料了解到,西湖区、上城区、拱墅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而其余几个城区非遗资源较少,所以,相较于其他几个地区,西湖区、上城区和拱墅区能为第二课堂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展提供更多便利。因此,地域性差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杭州青少年第二课堂的分布具有一定影响。

2.小学生非遗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对表3.2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c2=68.29>c20.005(9),P

根据杭州市98所第二课堂场馆的电话调查和资料搜集,发现拥有非遗第二课堂场馆的个数从高到低的城区依次为拱墅区、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由表3.2第3题知,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为拱墅>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在不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杭州市小学所在区域的非遗第二课堂场馆对小学生非遗的了解程度有一定影响,且非遗场馆个数越多小学生的了解程度越高;非遗场馆活动内容和形式越创新,小学生的了解程度越高。

3.开展第二课堂非遗教育影响的因素。笔者实地走访时发现,目前小学生参与过的第二课堂场馆内开展非物质文化教育活动的形式有自主动手操作型、志愿者帮教型、知识讲解型、视频媒体播放型、闯关游戏积分型、图片数据作品展、非遗知识竞赛。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为自主操作型。因此多以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开展非遗教育有助于第二课堂内非遗教育的推广普及。

六、政策建议

1.政府应关注小学阶段的非遗教育。(1)完善第二课堂行动计划。根据《杭州市中小学校实施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考评(试行)办法》:六城区中小学生每学期到列入第二课堂名录的场馆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次数不少于3次,学校集体组织不少于1次。其中并未提到非遗教育活动次数。明确规定学生参与开展非遗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次的数并计入《成长记录手册》,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非遗教育普及有一定帮助。(2)加大非遗基础知识的普及。非遗有很明显的地方性,因此政府可多关注杭州民俗文化,通过对本地风景、民俗、历史等内容的多元化宣传开展小学生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3)构建有效非遗学习资料。现有小学语文教材非遗的内容极少,市场上适合小学阶段读者的相关资料也不多,因此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多样化的非遗学习资料如非遗绘本、非遗光盘等。

2.第二课堂活场馆应完善自身建设。(1)优化馆内设施、拓展活动形式。小学生对可自主参与、互动多、趣味性强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第二课堂场馆可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引进先进设备,还原项目原始情景;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积极探索与学校、社区合作的途径。(2)培训传统手工艺传人的文化知识。现有第二课堂场馆非遗活动指导老师一般为杭州传统手工艺人,若场馆可为聘请的非遗传人进行一定的文化培训,为其配备相应的文讲稿、PPT、视频等,便能更好地为参观者服务。(3)完善高校志愿者体系。完善场馆与高校志愿者合作协议、提高高校志愿者的非遗文化素质、增进志愿者的传统工艺技能及建立第二课堂场馆的志愿者培训体系对小学第二课堂非遗教育的开展是很有利的。(4)借鉴经验合作促发展。由于地域等问题,某些场馆可供学习参观的非遗资源相对匮乏。这类场馆可以和邻区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场馆进行合作,增设一些不需要大型设备和专业人员指导的较为简单的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

3.中小学应提高重视程度。学校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可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加强对非遗教育的重视:结合小学美术、音乐、体育、校本课程等在中小学的课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班级活动中融入非遗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改善学生非遗第二课堂活动的第一课堂反馈情况;在语文课堂中融入非遗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刘斌.基于G/S模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构数据可视化共享机制研究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11.

[2]刘彩珍,李颖,励宁.服务学习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非遗文化应列入中小学教材[N].温州日报,2011-11-17.

[4]为非遗进校园叫好[EB/OL].(2010-05-04).

.

[5]张学敏,王爱青.中小学教育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探微[J].民族教育研究,2009,(4).

[6]孙亿文.当代“非遗”教育传承、保护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1,(4).

[7]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

[8]李琦.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9]郝好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传承的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第3篇:非遗文化的市场范文

关键词:非遗;产业化;规划;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14-01

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工作的方针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抢救第一,谨慎利用”。目前,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施救式保护和开发式保护。前者以保护“非遗”现状为主要目标,后者以保护和开发并重。前者适合于那些濒临消亡的“非遗”项目,后者适合于具有市场潜能和开发价值的“非遗”项目。前者属于消极式保护,后者属于积极式保护和利用。笔者根据多年基层经验,认为要实现“非遗”的产业化,可以从以下几个发展途径做起:

一、精心研制“非遗”产业化发展规划

首先,深入一线对本地“非遗”项目进行调研,重点调研既有地域独特性又有市场靠发潜力的项目,考察其实行市场开发的可行性。调研结束后,要对选中的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视“非遗”项目规模集群化效应,规避零散、分散布局以及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关于创作、制作、生产、营销等一系列经营环节,文化产业都有很高的要求。因其特殊性,其运作必须遵照从创作生产到市场营销的产业链的客观规律。这就要要求操作者,对“非遗”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资源整合,努力营造经营、发展“非遗”项目产业化的平台。要敢想敢干,要把有市场潜力的部级、省级“非遗”项目作为重点规划目标,建设一批“非遗”项目产业发展基地。

二、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的地方往往都在偏远、落后地区。随着时代的深刻变革,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更迭,许多手工技艺类的“非遗”项目处于失传的尴尬状态。文化部门作为“非遗”保护的具体实施者,力量和资源毕竟有限,尤其是产业化保护就更是难上加难。如果单靠各级主管部门下拨的一点保护经费,“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几乎没有可能,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帮助和扶持。因此,政府应在规划、立法、政策、投入等方面加大对“非遗”这种弱势文化形态的扶持,制定有利于实施“非遗”项目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把“非遗”项目产业作为地方经济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政府要每年拿出一定资金,设立“非遗”产业的包装开发专项资金。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和基金,用于“非遗”产业的包装开发项目的发展, 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非遗”产业的包装开发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投资、参股等方式参与“非遗”产业建设,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浓烈的捐资兴建“非遗”产业项目的良好氛围。

三、利用现代科技,提升“非遗”产业化水平

在“非遗”产业化过程中,既要保留传统的传承形式,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文化形式,以更新更多的样式展现“非遗”项目本身的魅力,不断开拓“非遗”项目文化市场,增强“非遗”项目市场竞争力。例如,通过对“非遗”项目进行软件开发、电视制作、动漫设计等,使其经济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另外,可以将“非遗”项目和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通过申请专利,开展高层次、大范围、多频率的知识产权交易。保留传统文化的原有神韵,把全国各地文化的精髓与国际时尚元素和现代感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是创意设计的核心。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但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审美特质,还要掌握流行元素和国际时尚,才能保证“非遗”项目在产业化过程中,不至于改变原有的特质。

四、努力打造“非遗”产业化经营的服务平台

“非遗”产业化的管理部门是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但市场主体是文化企业。为了确保“非遗”产业化的合理经营,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要督办“非遗”企业进行改革。通过改革,使企业走向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化轨道。要大力扶持文化吸引力、能够深刻挖掘“非遗”内涵、增强的项目。通过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完成对“非遗”的保护和开发,从根本上推动“非遗”的可持续发展。要为“非遗”资源开发提供公共技术、人才培训、产品评估咨询、对外宣传、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服务。要从国家、省、市、县四个层面编制“非遗”保护名录,强化对它们的管理;“非遗”企业要积极构建产学研知识产权联盟,促进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与“非遗”企业创新活动有机结合,提升“非遗”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总之,“非遗”文化产业与传统的商业营销有区别,其不能以单纯的盈利为目,还更要兼顾“非遗”文化价值。“非遗”中包含着着所属地域的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其科学认识价值和历史传承价值才是当地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气质情感等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当其转化为文化产品,必然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走向“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循环。因而,创办‘非遗“文化产业,不能心血来潮,要经过认真、科学地调查研究和论证后,才能走向市场化。具体操作中,要注意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努力打造“非遗”产业化经营的服务平台,最后,通过市场规律运作的经济形式,达到资源整合、规模相当、规格统一、产生利润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第4篇:非遗文化的市场范文

湖南省是文化大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底蕴深厚。本文分析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现状,研究非物质遗产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和谐发展模式,提出对接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

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模式

文化产业由于绿色环保、高附加值的特点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也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湖湘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开发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一、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承保护及产业开发现状

自中共湖南省委湘发〔2012〕3号文件提出“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以来,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关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及合理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湖南省设置了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了责任分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宣传工作,积极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设立了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非遗传承人认定及管理机制,拨付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注重网络及新媒体应用,建设有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网、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展示交易馆等平台。但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开发的研究和应用还比较少。

二、构建基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模式的意义

(一)推进湖南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有利于增强湖南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与竞争力。湖南省非遗资源丰富多样、底蕴深厚,但文化产业结构较单一,主导产业主要是出版、传媒等传统门类。只有将深厚的湖湘文化及非遗资源融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之中,才能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文化大省的资源优势,变文化大省为文化强省。

(二)湖南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有利于合理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元素,整合有效资源,实现优势对接。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技术,充分以文化元素、创意思维及创新手段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强化市场导向,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市场手段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力量,将非物质遗产资源做成一个既有公益性又有市场收益的全新产业,将成为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推进湖南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有利于创新产业开发模式,实现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要求具备较新营销理念。湖南省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应当促进文化产业和谐可持续发展。从非数字化市场开发及数字化应用市场开发两个方面,围绕版权开发、展览展示、高仿品和衍生品的产品策划设计、授权、制作、营销等环节,对非物质遗产及相关周边产品和服务进行商业开发,逐渐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良好模式。采用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的理论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产业化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问题,文化的传承保护问题,避免非物质文化资源错位开发、过度开发的现象。

三、基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模式的对策

(一)构建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和谐发展模式。运用资源的异质性理论进行分析,从文化产业系统理论出发研究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特征、价值、开发利用规律、合理开发及保护措施,从分析非物质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入手,结合湖南省文化资源开发与产业现状,研究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对接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分析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否进入市场”的情况,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区分非物质遗产资源的特点。对于那些本身就具有市场商品的活跃属性,可塑性和可变性强的非遗项目可以将其进行品牌塑造、产品包装、设计与创新研究,投入生产并大力开发利用,实现规模经营。对一部分市场属性不活跃、脱离了湖南本土地域文化就很少有市场前景的非遗项目,可以在湖南区域内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又能进入区域内市场,产生部分经济收益,这样不仅丰富了区域内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不宜进行商业开发的非遗项目,应认真保持其本真性和完整性,由政府拨付经费或者争取社会各界资金,通过民间艺术保护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研习、展示等方式静态记载,维持其原有的形态,进行良好的静态保护。

(二)设置特色产业园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整合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组合开发项目,建立特色产业园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区域文化特征尤其明显。一是在省会城市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特色产业园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将具有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资源整合,成立综合型大区域的非遗开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由示范性的特色产业园区带动其他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规模化开发,非遗产业集群发展可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增强市场吸引力。二是在省内各地级市、县规划引导有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部署,设置特色专项开发项目,引导产业发展。

(三)联合地方高校办学,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及产业开发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一是要完善传承人的申报、审批、管理、培训、交流等机制。二是要将非物质文化资产的传承保护及创新引入到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加强与地方高校的合作办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内容纳入到高校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中,开设非遗类专业,编写非遗专业教材,开设非遗项目有关专业课程,成立非遗爱好者社团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培养专业性人才,吸引更多的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兴趣、引起关注,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创新的各项事业。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就开设有湘绣设计与工艺、湘瓷艺术设计等非遗项目专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非遗传承人才、带动了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四)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视角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创新体系。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技术及经营模式,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借助各类新媒体多渠道宣传并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探索并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途径,促进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加强与影视、娱乐、旅游业等其他文化产业的融合渗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跨行业产业的衍生品,拓宽非物质文化产业化发展渠道。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作坊式、自产自销的低效率产业经营模式,启用现代化企业运营及市场营销方式,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创作效率,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生产”的同时拓宽“销售”渠道、完善生产与销售机制。

系统开发保护非物质文化资源日益成为各级政府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本文从分析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承保护及产业开发现状入手,指出构建对接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模式的意义,提出四条策略,期望为政府部门在制定、实施相关决策,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商业化经营类型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琳.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

[2]蔡寅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动力、路径与实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6,1

[3]周耀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与实现路径———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视角[J].学习与实践,2014,7

第5篇:非遗文化的市场范文

[关键词]超大城市 广州经验 保护模式

一、超大城市非遗保护的难点与机遇

非遗多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不论从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组织方式、表现形式还是文化内涵,都有着农业社会的鲜明特征。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非遗失去原有的生存土壤而濒临消亡,在大城市中已很难看到传统岁时节庆、人生礼仪、民谣民谚、山歌渔歌的踪迹。

但是,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人类从先民群居,到聚落,到村庄,到城镇,再到城市,呈明显的城市化轨迹,乃至有专家预测,超大城市是21世城市发展的一种方式,代表21世纪经济和区域扩张的方式[1]。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可逆,若欲保护非遗,就必须使其传承和传播适应城市化演进规律,尤其是适应超大城市的发展。

那么,相比农村和中小城镇,超大城市的特征是怎样的?它在非遗保护上面临哪些难点?又对非遗保护有着怎样的优势?超大城市该拥有怎样的非遗保护模式?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规定:“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2]按此标准,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和武汉等7个超大城市。

超大城市相对中小城市和农村而言,其特点除了常住人口多之外,还包括:人口构成复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产业发展较成熟;对外开放程度高,从概念上几乎等同国际大都市;城市软实力强,有极强的周边辐射能力[3];交通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供给问题复杂;城市治理难度大;特大城市之间同质性较明显。

我们可以看到非遗在超大城市的传承和保护面临诸多窘境:首先,外来人口涌入导致的复杂人口构成冲击了原有乡土社会的地缘关系,许多非遗的原有组织方式已难以维系。其次,高度的对外开放程度使得文化更新加快,尤其是西方强势文化的传播力度更强,对本土非遗构成了危机。最后,超大城市在对旧城、城中村等的治理进程中,这些区域所承载的非遗如不妥善保护,也将不复存在。

当然,超大城市有许多特质也为非遗保护带来机遇。首先,超大城市对人们具有相当强的吸引力,由此催生出外来人口对这一城市的强烈文化身份认同感,使得城市固有的非遗作为文化身份资源而变得弥足珍贵,当前许多外地人来广州后,自发学粤语、饮早茶、拜黄大仙、听粤剧,就显示出其融入广府文化的积极性。其次,超大城市社会经济资源极其丰富,各大企事业单位出于或公益或商业的目的,成为政府之外“看不见的手”,推动非遗的保护。第三,超大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剧院等,这些都会成为非遗展示、展演的良好载体。另外,超大城市的城市病相对明显,即呈现“特大城市象皮病”,因而近年来在规划中较多提及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宜居城市等理念,而这类理念的践行,则很大程度上要依托非遗资源来实施,高小康教授即据此提出“非遗保护是都市生态文明的人文根系”的论断[4]。

超大城市作为21世纪的一个发展趋势,对非遗的影响是深刻而多面的。探究非遗保护模式,也必须直面这一现实,改善窘境,把握机遇,使超大城市的非遗保护工作有的放矢。

二、超大城市背景下非遗保护“广州经验”的形成

广州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截至2015年末,常住人口已达到1667万[5]。而同时,广州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区,有粤剧、岭南古琴艺术、广彩、广绣等一批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非遗项目。这使得广州兼具传统文化核心地与超大城市的双重身份。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2006年广州正式启动了非遗保护工作。在过去10余年里,广州的非遗保护在其工作机制、名录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普查、宣传推广、传承、教育、研究和数字化保护等方面都取得建树,一系列“广州经验”正在形成,其中最足以引人注目的,是依托超大城市背景而形成的经验。

据笔者总结,超大城市背景下所形成的非遗保护“广州经验”,以下几点较有代表性:

第一,活化利用。广州1991年即成为全国“第三城”,因而交通拥堵、建筑密集、人际交流紧张等“特大城市皮相病”也较早存在,这激发了广州市民对城市文化共享、认同感和传统社群关系回归的追求。因而近年来,广州非遗正逐步活化利用,不断满足着市民的各类文化诉求:全市40多所学校竞相展开“非遗进校园”活动,以让小朋友乐于接受的形式传播非遗,如海珠区前进路幼儿园挖掘适合幼儿刺绣的材料与方法,番禺区沙涌小学自编鳌鱼操在全校推广鳌鱼舞,诸如此类,既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也有效传承了当地的文化记忆与个性。同时,非遗旅游在广州方兴未艾,如在《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6]里面就提出打造荔城和花都区两条旅游线路;而且,在沙湾古镇、黄埔古村、岭南印象园等较成熟的古村旅游点,非遗都已成为重要旅游资源。此外,每年数以百计的非遗体验课、培训班丰富着市民的周末生活,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和新媒体宣传的非遗资讯日益成为热点话题,显示出广州非遗在超大城市背景下活化利用成热潮。

第二,社会共建。广州是千年商都,民间资本丰饶,在历史上商行、富裕知识分子、华侨等自发保护非遗的事例并不鲜见,至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以超大城市的经济体量,更是成为各大企事业单位的孵化之地,因而广州非遗的社会共建,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现实的地域优势。近年来,广州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如广州地铁集团从2014年开始在“搭地铁・赏国学”系列活动中推广非遗,已举办数十场“周末非遗课堂”与多场地铁站厅专题展;作为广州地标的广州塔,连续于2015年、2016年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并成立“广州市非遗文化传承及展示传播中心”;万国通衢的白云机场举办岭南艺术文化展等活动;广州少儿图书馆在“立体阅读”积极开展非遗亲子活动,从2013年起举办共多达20期38场;商业发达的天河区首创“非遗进商圈”模式,遍布各式企业的白云区推行“非遗进企业”……广州市充分利用超大城市广泛的社会资源,推动其成为非遗保护重要力量,成效明显。

第三,重视创意。超大城市,往往是创新人才的汇聚地和创意产业的孵化地。广州市就曾在《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7]中提出到2015年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因而,在非遗保护中重视创新创意,敢为人先,亦成为广州非遗保护工作在近年来的着力点。2016年,广州举办《绣美花城――广州非遗创意赛・广绣风》,旗帜鲜明地提出“创意化保护”,将广绣这一非遗资源作为文化创意的基因宝库,并收获了绣画、服饰、箱包、首饰、书签、手机套、耳机、餐具、文化空间设计方案等诸多创意佳作,受到各界好评,堪称迈出了创意化保护的成功一步。再如越秀区举办的广府庙会,包括“水上庙会”与现代广州的“珠江夜游”相结合,通过构建独特的文化场域,实现传统广府文化创意化保护[8]。此外,根据广州非遗元素创意制成的明信片、旅游纪念品、卡通形象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都在非遗的创新创意中实现了与市场、与民众文化需求的接轨。

三、“广州经验”的推广:非遗将给超大城市带来怎样的未来?

透过上文对“广州经验”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理想图景:在超大城市,传统的非遗在妥善继承的基础上,变得充满创意、多元而有活力,以适应当代文化需求的面貌重新回到民众生活中。那么,我们姑且设想下,这种超大城市背景下的非遗生态,将给城市本身带来怎样的未来呢?

首先,有利于构建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包含了生态文化在公众中的普及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9]。非遗是先辈与自然和社会相处的智慧结晶;保护非遗,很大程度上是保护非遗所需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这与构建生态城市的理念不谋而合。如广州扒龙舟需要河涌和两岸环境的生态良好,天灸疗法需要树立三伏三九的节气生态,广州榄雕则强调对乌榄树的保护。引导民众喜爱非遗,就可引导其自觉保护非遗的文化和生态环境,正是对构建生态城市的深化和补充。

其次,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即摒弃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做法,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为中心[10]。通过对非遗资源的活化利用,城市也将变得更有韵味。如广州天河区珠村民间的乞巧节,在天河区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不仅没有衰微,反而打造成“一区一品”中的广州乞巧文化节,既保留拜七娘、摆七娘等传统习俗,又开展“七夕情”商贸活动、举办“遇见七夕・遇见爱”单身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等,提高了天河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文气息,改善着人居环境。

再次,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城市。当前,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城市,都通过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构建成了文化创新型城市。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有独特的非遗资源,若人们对传统智慧予以吸收、对传统元素予以借鉴、对传统技能予以拓展,就能激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源泉。

此外,在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和谐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城市目标上,非遗保护的“广州经验”也大有可为,兹不赘述。

结语

需要阐明的是,“广州经验”并非预先建构而成,而是在10余年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广州市逐步摸索出的一系列尚未体系化的经验集合,因而也会不断随着实践而变化调整,并不能作为一套固定的模式套用。关于超大城市与非遗保护关系的研究,从目前已有的论著看,几乎完全空白,期冀学界和业界能将更多目光投向这一领域,指导超大城市非遗保护工作的有序前行。

参考文献:

〔1〕哈佛大学教授:超大城市肩负着更多责任.长江日报,2016年9月26日;

〔2〕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发〔2014〕51号,2014年10月29日;

〔3〕庄陶.我国特大及超大城市可持续城市更新影因素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4〕高小康.后增长时代:生态城市建设与非遗保护.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2期;

〔5〕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14届188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2015年;

〔6〕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穗字〔2008〕1号,2008年;

〔7〕宋俊华主编.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2016年12月出版;

〔8〕李勇.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经济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第6篇:非遗文化的市场范文

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情况

市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大量的神话史诗、民间传说、诗歌、谚语、服饰、绘画、建筑、工艺、习俗以及民歌、舞蹈、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祖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艳丽奇葩。为抢救与保护、传承和开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怀,文化等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年3月至年,全市各级政府和文化等相关部门对九县一区90余个乡镇的430余个自然村,组织开展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共调查3100多人,拍摄录像资料3600分钟,拍摄图片资料3000余张,编纂成《思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共491项。通过细致普查和精心编纂,年,我市第一批共向省级申报的项目220项,其中,保护区14个,传统文化之乡19个,传统文化传承人113人,其他民间文学、舞蹈、音乐等类74项,所申报的项目数量为全省各地(州)、市同期之最。年,在国家、省、市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我市分别有部级1项、省级14项、市级491项入列。年,在国家、省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我市又分别有部级4项,省级11项入列。

截止年8月,我市共有8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各级名录,其中:部级名录5项、省级名录25项、市级名录491项、县级名录308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2人,其中:部级3人、省级51人,市级98人。各级政府对传承人给予了经济扶持,其中部级每年补助5000元/人、省级每年补助3000元/人、市级每年补助1500元/人。

二、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措施

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普查工作全面,整理工作扎实,申报工作积极,保护工作有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建立机构、打牢基础

年以来,我市市、县(区)两级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了工作议事日程,先后成立了不同名称,工作指向一致的专家小组、专家委员会、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机构。县除成立工作机构外,还在我市率先成立了专业保护机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了《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在专业保护机构建设和制定地方法规推进保护工作方面走在了全市各县(区)前列。

市、县(区)政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工作安排了正常的工作经费,、等县政府还安排专项经费单独建设传承基地、配套上级项目资金加快推进保护项目建设、发放传承人和学徒的生活补助费等。县建成了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县建成了佤族文化博物馆,县实施了宣抚司署改造、提升建设项目等,我市其余各县(区)也先后实施了各具地方风情和民族特色的保护项目建设,为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牢了基础。

(二)扎实普查、积极申报、成效明显

自年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来,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家底,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申报、保护工作。

县共组织普查人员684人次,对全县20个乡镇、155个自然村寨、100余个项目、2763人次进行了普查和登记,形成文档20万字、摄录音像资料1925分钟、拍摄图片2300余张,编制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入列国家、省、市级保护名录分别为2项(占全市的40%)、9项(占全市的36%)、54项(占全市的11%),分别有3人、9人、7人被命名为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

县全面完成了5乡2镇36个行政村、2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区、1个传统文化之乡、21位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2项民族民间濒危项目、60余首民间音乐、6个民间舞蹈、91个民间故事(传说)等项目的普查工作,完成民族民间文化分类保护名录9类54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级保护名录分别为1项、3项、86项,分别有6人、6人被命名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

县是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试点县。年3-4月,省文化厅组织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组到县开展全省普查试点工作,县即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协助省普查组对全县重点项目进行了深入调查。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配备了6名专兼职人员和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电脑等必需设备。全县共普查4个民族、68个村寨、402人,组织整理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9个,其中傣族孔雀舞、傣族传统制陶技艺等13个项目入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8个项目入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县宣抚司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县娜允镇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三个县共调查乡镇34个、村寨279个、调查3465人,入列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39个项目,占全市入列国家、省、市级保护名录总数的48%。宁洱、墨江、、景东等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申报、开发工作也各具特色,成效明显。

(三)继承传统、重视研究、合理开发

各县(区)依托深厚、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重视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先后收集整理了一大批珍贵资料,并以此为素材,编辑出版了一批出版物,创作了一批富有边地风情、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其中一部分荣获了国家和省、市的奖励。

县的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民间舞蹈《拉祜族芦笙舞》入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拉祜族迁徙史《亘古》等9个项目入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李扎戈等3人被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县还通过扶持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演唱组合等民间艺人主动走入市场、与多家媒体和演艺公司合作展示拉祜文化等方式,积极探索保护、继承、弘扬、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路。

县依托丰富的佤族文化资源,定期举办木鼓节,联合沧源县举办“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省佤族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等大型佤文化活动,在机关干部中大力传唱佤族敬茶歌、敬酒歌、迎客歌,营造了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县启动了《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系列·佤族卷》编纂工作,整理入录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规范保护与传承工作。县的民间文学《司岗里》入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木鼓舞之乡等3个项目入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佤族文化的迷人魅力已受到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和喜爱,越来越多的佤族艺人走向了全国,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市场商机正在形成。

县充分利用傣文化特色鲜明、积淀厚重的优势,组织编写了《民间文学集》(傣族卷、拉祜族卷、佤族卷),出版了《娜允傣王秘史》、《天籁之音—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民族民间器乐集》、《边地绿宝石—娜允》、《勐马档案》(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丛书)、《十大名镇》(部分)、原创歌曲光碟《娜允之声》等文学、艺术作品,其中《娜允傣王秘史》荣获省第五届文学艺术创作三等奖、“省文化精品工程入选奖”。县的傣族宣抚司署土司礼仪乐舞《所喃窝罕》在省第五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荣获彩云金奖、在市首届民族文化艺术节荣获表演一等奖,《蚌丙》荣获市原生态歌舞乐大赛舞蹈金奖,傣族民间舞蹈《架子孔雀舞》荣获市首届才艺大赛舞蹈类一等奖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成为开发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资源。

(四)建立基地、培养人才、壮大队伍

我市各级政府和文化等相关部门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建设,积极培养传承人才。县在拉祜族聚居的酒井勐根村老达保、木嘎乡勐糯村、富邦乡佧朗村、南岭乡勐丙村、东回乡班利村、县城“扎娜惬阁”等地建立了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依托基地宣传和展示拉祜文化,培养拉祜文化传承人。县依托全县乡(镇)中小学具有艺术特长的佤族学生,组建了“佤文化传承小组”,年投资10万元,着力培养佤文化传承人才;在县民族中学开设佤文化传承特长班,向社会培养输送了200余名佤文化的传承人才。我市各县(区)分别恢复、扩建、新建了一批集地方性、民族性、文化性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校点、团队),积极推进县、乡、村、社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艺术队伍建设,积极推广茶歌、酒歌,推进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全社会关心、重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氛围正在形成。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保护机构不完善,职责不明,人员不稳定

目前我市九县一区中只有县单独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机构,其余各县(区)的保护机构基本都是在文化馆或文管所加挂一个牌子,称谓和职责不统一、不明确,人员临时抽调,工作多头兼顾,难于适应保护工作综合性、专业性、长期性的要求。

(二)认识不足,宣传不够,工作进展不平衡

少数县(区)和文化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宣传工作不到位,人、财、物保障不力,工作滞后,成果较少。没有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存在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等急功近利的问题。

(三)投入不足,设施不全,工作手段落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持久工程,由于我市多数县(区)财政困难,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有限,导致部分县(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保护机构、设施设备配置受制约,保护工作困难较多。部分县(区)开展保护工作的技术手段落后,缺少必要的设备,对资源的普查、资料的整理、文档的建立大多只能采用人工作业方式进行,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传承利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资源流失,后继乏人,市场运作困难

一是民族传统文化受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而淡化流失,原有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俗等传统文化被融合变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在民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中,缺乏科学规划和制度规范,致使民族文化遗产遭受建设性破坏而流失。二是年轻一代接受现代文化教育后,对传统文化不了解、不熟悉、不感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三是由于保护规划和制度不健全,保护开发与市场接轨的机制不灵活、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市场吸引力,市场运作困难。

(五)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现状与居民渴求提高生活质量的矛盾日益显现

部分县(区)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内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较差,管理机制不顺,居民要求改善居住、生活条件的愿望十分强烈。

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落实责任

一是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传承的领导责任,继续将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工作议事日程。二是加强文化部门与发改、财政、民宗、经贸、建设、环保、国土、教育、广电、旅游等部门合作联动,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广泛吸纳学术研究机构、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

(二)加强宣传,注重传承,营造氛围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会议、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以及文化科技下乡、广场和社区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等方式方法,积极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和交流活动,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氛围。二是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把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给青少年一代。结合地方实际,组织编纂富含民族民间文化精华、生动有趣、可读性强的中小学乡土教材,纳入教学内容。三是科学规划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或基地,为展示宣传、讲学研究、交流推广、操作项目提供必要条件。

(三)保障经费,稳定人员,提高素质

一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大对研究项目的经费保障力度。加强县、乡、村、组文化设施和重点传承基地建设,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建立扶助机制。二是科学设置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机构,稳定工作人员。三是加强保护队伍建设,抽调、招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员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大对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四)深入研究,提升价值,注入活力

一是对市、县(区)保护项目和重点项目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建好资料库、数据库和网络服务平台,加强实物收集,建设专题博物馆,编写高质量的专著,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级保护项目,提升保护项目价值。进一步加强对佤族、拉祜族、傣族、哈尼族、彝族等主体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二是要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调整和改进保护区管理办法,提高保护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三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生态保护的互动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注入市场的生机和活力。

第7篇:非遗文化的市场范文

对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华民族需要学习。但是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仅仅只有数百年,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已经传承了五千年,既然老祖宗把传统文化传承了五千年,那么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古人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然而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已经开始出现了断层,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

1、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沉迷于网络。在整个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游戏、娱乐等相关信息,自制力较差的孩子们往往容易被这些游戏和娱乐所诱惑,甚至不能自拔。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所讲究的是静心修学,这跟浮躁的互联网时代恰恰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体浮躁的社会风气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断层的重要原因所在。

2、这跟中国的教育体制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今天中国的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已经抛弃了过去的传统文化,只是时不时地在课本中穿插一些唐诗宋词。就拿80后、90后来说,已经很少有几个人能够背诵出《论语》、《老子》等一类传统经典来,为了应付四六级英语考试,他们在大学时期的相当一部分时间耗在了背诵英语单词上。

3、从整个家庭教育的环境来看,各个家长都已经是跟风似的给孩子报各种班。在他们看来,别的孩子都在学舞台、学钢琴、补习英语、奥数等,可是我们家小孩没学,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落伍了,于是盲目跟风。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学校里压根儿也不考。

4、西方以及日韩文化的大量入侵以及各种流行元素的迅速蔓延,这严重挤压了整个国内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似乎比传统的七夕、元旦更有味道,钢琴、吉他等西洋乐器亦比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更为流行,长期如此,传统文化岂能不断层?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互联网企业历史使命

过去,学习传统文化只能依托于线下的教学和书籍。但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学习传统文化就能够借助各种互联网平台,而非仅仅只是局限于线下书本和教学。今天大部分用户的时间都放在了电脑上和手机上,那么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就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历史使命,于是以百度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开始借助自身平台的力量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就拿这次端午节来说,百度搜索首页的logo就换成了具有端午节色彩的新logo,通过借助有着“中国最年轻造龙师”之称的莲羊的手笔,将百度logo换成了极具端午色彩的龙舟。自古以来,龙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据说为了此次logo能够更形象地传递中国非遗文化,百度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精力,通过屈原故乡秭归文化旅游局找到秭归最古老的龙舟原型——秭归龙舟。事实上,这些年,百度一直在借助其平台的力量助力中国非遗文化的发展。

每逢节日之际,百度搜索都会更换具有中国特色的logo。此前百度在重要节日之时,就曾把搜索logo换成了具备传统文化特色logo,比如中秋节的嫦娥奔月、七夕节的鹊桥相会、春节的《大闹天宫》人物形象等。此外,在2013年,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还牵头成立了“中国民营产业商会”并担任会长,并一直在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百度通过将中国最年强的造龙师与传统的龙舟文化结合在一起,将百度logo换成了极具特色的龙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散发出了全新的光彩。同时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呈现出来,又是另一番景象。甚至让我们在看到百度龙舟logo的时候,不免想起当年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

另一方面,目前百度搜索拥有超过6亿的网民用户,这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来说,也是极其广泛的,也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了非遗文化。而百度每天拥有超过50亿次以上的搜索需求,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更是具备了持续不断的推广。

由此看来,在百度的带领下,中国的非遗文化正在通过互联网的力量逐渐渗透到每一个网民的内心深处。而从百度频频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动作来说,百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较为深刻、独到。尽管对于百度等互联网平台来说,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但是在百度等巨头的推动下,整个国内的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实际上也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大风口。

互联网+传统非遗文化正在多个领域爆发新机遇

目前,传统非遗文化还没有完全走向市场,整个领域实际上还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机会,并且在多个垂直细分领域都还存在创业者的新机会。

一、非遗O2O电商领域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线上线下结合的O2O电商模式还是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目前在国内,已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平台在开始运作了。此前百度糯米已经通过其平台推出了非遗有价产品的专题活动,而在去年,国内唯一官方授权的非遗类电商平台e飞蚁也正式上线。

从非遗传承人和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类O2O平台通过借助互联网的渠道优势为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企业构建全方位的线上推广,他们只需要通过付出自己的手艺劳动,就能够借助线上平台获取一定的收益,同时也能够借助线上平台弘扬自己的手艺文化。

从电商平台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真正从事这来产品的电商并不多,电商平台很容易能够建立自己的独特差异化优势,并能在天猫、京东称霸下的中国电商市场格局杀出了一条阳光大道来。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人文层次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艺术爱好者喜欢收藏一些具备传统文化价值的产品。但是很多消费者却苦于很难通过线下渠道找到非遗大师们的作品,互联网平台打破了这种信息障碍。

当然,O2O电商平台需要打破的是一个信任问题,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他们很难辨别非遗产品的真假,这就需要电商平台具备足够的权威来确保非遗商品的真实性。

二、非遗旅游领域

目前整个国内的旅游市场,人文景观旅游正在不断受欢迎,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但是如何将这类旅游景点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这还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比如目前百度地图已经开启了非遗城市、非遗博物馆等标注,同时还增加了非遗礼品的索引,能够让消费者通过百度地图找到附近的非遗文化产品。

互联网创业者搭建平台可以通过与非遗文化当地人进行合作,把整个非遗传承人所在的地区建成一个集合餐饮、娱乐为一体化的文化旅游度假地,然后在这个旅游地点,当地人也可以把自己的非遗类艺术品进行出售,形成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非遗旅游度假消费中心。

从旅游的角度来,这是一种特色的差异化旅游。非遗文化的旅游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一个是它的审美价值,很多工艺品、表演艺术以及民族服饰,都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一个是它的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历史悠久,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以前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还有一个则是它的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具有原生态的文化基因。

不过目前国内很多非遗文化旅游却被滥用了,大量民间传统文化器物和艺术品没有对其进行精心设计而被随意地改成旅游商品,这严重扭曲了该艺术品的本意。与此同时,许多表演艺术不是真正的传承人在表演,甚至有的表演还加了某些不健康的内容,从而丧失了祖先传续的原始韵味和文化底蕴,变成了平淡的商业表演。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纠正这个被盲目开发的旅游市场,能够让非遗文化旅游释放更大的市场价值。

三、非遗电影产业

其实,对于非遗电影来说,这既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同时也是对于传统非遗文化的一个极好传播,通过电影,能够借助影像记录文化风俗、记录更为丰富的信息。

目前,在国内的电影市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都已经涌入到了电影行业。从电影的制作、发行、电影票销售一直到电影衍生品,巨头们都在开始一步一步渗透和布局。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将电影与非遗文化相结合起来,这里面必然会产生新的市场机会。

四、非遗线下活动

通过借助线上平台作为导流,可以举办各种线下的非遗展览,比如美食节、服装节、非遗产品展览等。对于平台来说,在为非遗继承人和非遗企业提供线下展示的同时,平台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同时还可以收取前来参观用户的门票。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通过参加这种线下非遗活动,能够更深入了解到中国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能够通过线下活动认识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非遗文化社交甚至也可以由此开启。

同时对非遗文化的继承人和企业来说,通过这种线下活动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宣传自己的非遗文化作品,让更多的用户了解自己的非遗文化。

五、非遗线上知识平台

目前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产品都已经推出了与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问答、数字博物馆等,对于大多数想要学习和了解非遗文化的用户来说,线上平台同样还存在相当的市场机会。

第8篇:非遗文化的市场范文

山东是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潍坊风筝、淄博琉璃、章丘的黑陶等。不久前,《经济》记者来到这里调研当地的非遗保护情况,选择了被文化部评为2012年山东省非遗保护的十大亮点之一的潍坊和以活动促进非遗融入生活、非遗项目最多的淄博作为主要调研地点。3天时间,记者走访了10余个非遗项目,深入了解了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做法以及当地非遗项目遇到的问题。“非遗融入生活”在记者心中,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不仅是喊口号,而是需要政府和当地居民共同合力,形成从传承人到传承人群的转变。

氛围营造:构建“场景”

为什么处于某个“场景”中的产品销量比较好?因为“场景”极易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同时让人们觉得这个产品有“用武之地”。同样,非遗传承和保护亦是如此,如果整个村子都没有人做这件事,其他人恐怕也很难坚持下去。

记者去的当天,恰逢山东各地在举行文化活动,各传承人分别去参加了与之有关的活樱其他居民去参加了自己感兴趣的日常活动。

在山东,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一直是其他地方争相学习的榜样。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山东省唯一由文化部批准设立的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自2010年11月设立,其从文化规律、潍坊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确立了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文创产业、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三个建设理念。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大家都非常了解潍坊保护区的“1344建设模式”,即制定一个科学的建设路线图(总体规划);践行三个融入理念――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文创产业、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搭建四个传承平台――非遗传习平台、文化传播平台、学术研究平台、市场推广平台;实施四项保护工程――资源抢救工程、技艺培训工程、设施建设工程、非遗衍发工程。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保护区定期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将传统舞蹈、戏剧、曲艺、音乐表演送到民众身边,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当地政府还常年组织各类传统技艺的免费培训,为民众提供学习技艺、自主创业的机会,并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展示潍水文化,提供非遗通俗读物,将非遗保护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非遗真正能为民所用,全民共享,满足民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每周再忙也会抽空参加。”当地居民告诉记者。

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由庆向《经济》记者表示,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是立足于对非遗保护原则的理解,注重对文化传承规律的尊重,强化对本地文化特色的发挥,整体为非遗传承和发展提供“场景”。他介绍说,潍坊全市已投资建成潍坊风筝博物馆、青州市非遗博物馆、潍坊红木嵌银博物馆等30余个非遗综合性专题博物馆、展示厅,保护区设立以来已建成285个规范化非遗项目传习所,14个非遗传承示范基地、8个校园传承教育基地,30处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并建成了一批村级非遗展示室。

在投资渠道上,由庆表示,采取多元互补的方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保护区用于整体性保护事项的资金投入达200多亿元。这些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社会自筹和个人投入。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保护区并不是把原有的建筑拆掉重建,而是根据原有的建筑生态来最大限度匹配进非遗项目。其主要是为非遗传承人提供非遗综合传习的场所,形成政府主导、项目保护单位、社会团体、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参与的具有多元互补功能的非遗保护机制。

打组合拳:配套研培计划和社区活动

仅有“场景”还不够,与之配套的还有对传承人加大补助、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深入到市级的研培学校等。

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姜慧告诉《经济》记者:“不同于其他省份对非遗传承人的补助,山东省在给部级非遗传承人每年2万元补助的基础上,还进行省级、市级重复补助。”也就是说,如果某位传承人是部级非遗传承人,那么按照传承人的评选标准和流程,他肯定也是省级、市级传承人。在山东,省级传承人每年给6000元补助,市级传承人每年给4000元补助。这样一来,这位部级传承人一年就能得到总共3万元的补助。

这一举措在潍坊、淄博两地得到了传承人的证实。对传承人来说,这笔资金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对普通民众来说,也增加了他们学习非遗的动力。

记者在淄博听到当地居民说:“几乎每周都会参加一场活动。”培训、演出、展览、亲子活动、讲座等涵盖了非遗的各个门类。

淄川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局长唐加福对此表示,他们充分利用各种节庆展会开展展示活动。“一方面增强文化认同,另一方面让山东非遗有更多出去的机会。”特别是积极策划优秀非遗项目参加全国及地区性非遗博览会,先后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了奥运会、世博会、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近百个大型展览活动,走出国门到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波兰、捷克等30多个国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随着社会对非遗的关注,传承人本身也需要培训和提升自己。姜慧告诉记者,2015年,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在山东启动了试点。“我们经过探索和努力不仅在省级有几个研培学校,还开到了市级层面,扩大了研培范围。”个别特色村庄是整个村子的居民做整体培训,集中传承一项非遗。“山东培训的面比较广,项目比较多,主要围绕传统工艺振兴和文化扶贫两方面来做。”

多方的合力也给山东省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有各类传统工艺类企业和经营业户106万个,年营业收入934.35亿元,利税106.6亿元,从业人员267万余人。

濒临消亡的非遗技艺:扩大传承人数量

非遗技艺消亡是时展的必然,但其中的优秀精华是否能被及时传承下来,是所有非遗保护面临的问题之一。

在潍坊市奎文区大虞文化村,记者见到了核雕技艺传承人希今以及他的核雕作品。“睡梦罗汉”“普贤菩萨”“问心”“醉酒”“无相”等题材广泛,雕工精致。

希今认为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一次心灵的旅程,这是方寸之间的艺术。由于雕工复杂,纯手工制作,一年也出不了几件核雕作品,但他的核雕作品从不缺买家,每件价格也是从3万-20万元不等。他的徒弟告诉记者,在希今的核雕圈,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核雕爱好者,“时常是别人先和希今老师预定作品,希今老师做出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还都很满意。”

潍坊核雕不同的是,桃核纹路不一,雕刻者随纹路而雕刻,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孤品,上面的纹理就像手的纹路一样,没有相同的。这项技艺是无论科技怎么发展,也不可能被取代的。

希今少年时便接触核雕,那时候也没人带着,他自己自学了9年。“当年做核雕的人只有10余人,现在整个潍坊有将近500人做核雕,其队伍不断扩大。”

谈及此,希今表示,核雕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分不开。潍坊市文化局、非遗保护中心从2006年便积极对这一传统濒危非遗项目进行挖掘、整理、申报与保护。同r身兼潍坊核雕协会会长的希今感慨最深:“每年潍坊核雕的面貌都有新变化。”2006年12月,潍坊核雕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3月,入选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5年12月,在潍坊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协助下,成立了潍坊市核雕协会。

潍坊市核雕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葛伟建告诉《经济》记者,自从协会成立后,年年都会制定核雕发展的长远规划,组织凝聚潍坊核雕艺人,消除行业内的艺术偏见,促进潍坊核雕技艺的传承,组织核雕艺人参加研讨会、培训班、技艺比赛、各种艺术展览,提高潍坊核雕认知度和影响力,促进核雕艺术的市场化与规范化。

另外一个比较濒危的非遗技艺是古琴制作。记者在古琴传习所看到古琴传承人马荣盛时,他正在磨琴。他告诉记者:“一张琴磨下来,至少要用掉5斤鹿角灰,当灰慢慢被磨掉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自然的光泽。”

由于做琴工序复杂,加之市场的恶性竞争,诸城派古琴传承保护一度陷入困境。马荣盛告诉记者,诸城市古琴研究中心经常组织工作人员下乡进入社区,依托诸城市社区文化节活动,参与社区文艺活动,多次到相州社区、贾悦社区、辛兴社区、龙都土墙社区等多个社区进行演出,并用故事引导、试弹试奏等活动让社区老百姓知道诸城派古琴在全国古琴史中的地位。

马荣盛从2014年正式开始全职做琴,对古琴的投入和用心让他在短短时间就收获了不少“粉丝”。不少人会没事过来和他聊聊,谈谈做琴的心得和领悟。现在马荣盛名气稍微大了,也经常和古琴协会一起到校园去给学生讲古琴知识,培养学生多达千人。

记者从诸城市政府了解到,他们对古琴传承保护做了很多工作。“不仅要让濒危技艺活起来,最重要的是撒下一片火种。”举办大中小型音乐会、鼓励传承人参加比赛和演出等方式扩大古琴的影响力。2015年,诸城派古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2016年开始实施“丝竹古韵遍华夏――诸城派古琴全国巡演”活动,分别在天津、莆田、济南、大连、合肥、南京、杭州、北京等10个城市进行了巡演。“一方面让当地琴友欣赏到了正宗诸城古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与全国各地琴家的交流与联系,为扩大诸城派古琴的影响打好基础。”

无论是核雕协会的一些举措还是古琴的一些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扩大影响力,挖掘真正对这类非遗感兴趣的人,继而扩大非遗传承人的数量。记者了解到,现在核雕和古琴的传承人和技艺都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地方,而是分布在山东的各个地市县中。

传统工艺类非遗:产业化探索

姜慧表示,山东省非遗传承和保护秉承的特点就是生产性保护,即在保护的基础上,把非遗资源从产品变成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如果走市场不走产业化的方向,将来的路子会越走越窄,走产业化方向,过度商业化也不行,要遵循非遗基本的规律。现在也处于转换的过程,“关键要把握度。”

对于传统工艺类非遗,记者主要看了琉璃、陶瓷、淄砚、嵌银、风筝企业。从从业人员的数量上来看,基本传承没有问题。记者分别问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待遇,“和其他行业相比,可能比不上,但在行业内工资水平还不错”。

这些非遗企业形成了以特色非遗项目为主体,多企业共同参与的格局。但这些企业面临的一致性问题是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打造独有的特色品牌。

在淄博市淄川区城南,记者来到了尚庄村。在这个村庄里,当地居民都知道,这里掩映着一片日夜忙碌的厂区――淄博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确,记者刚一进入厂区,就看到工人们拿着剪刀、手举铁棍,把有上千温度的流动的各种色彩塑造成一件件具有生命的宇宙万象。现场讲解员说:“这里的工作人员仍然保持着赶早不赶晚的传统,早早就来到工厂制作琉璃,上午10点左右就歇业吃午饭,到下午4点左右就收工回家。”

往展示区走去,记者看到了一个现代化非遗企业的创意和作品,他们采用的是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结合的模式,制作出的琉璃主要是出口,兼顾收藏级作品、家里的装饰品、实用性产品。但琉璃的制作技艺并未商业化,仍然是火与剪刀的艺术。

在潍坊天成飞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其传承人王永训告诉记者,风筝的销售并不存在问题,60%的订货来自网络。他们在阿里巴巴等有自己的电商团队。常规风筝走批发和网络,其他是接受客户定制和做高档礼品。天成飞鸢已经做了将近25年,同时也开发出了一些其他产品,比如舞台道具等。“基本一年四季都有活儿。”

在泰山瓷业,记者看到了中华名瓷――鲁青瓷,其以胎晶莹剔透、资质细腻、透明度高、釉青翠欲滴、翠绿明快、玉感极强而闻名。泰山瓷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泰山瓷业生产的鲁青瓷主要用于礼品,“随着政府采购的限制,泰山瓷业也面临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探索新的销售渠道,如果不做出知名品牌,基本也维持不了不久。”

同样有转型烦恼的还有淄砚传承人许立荣和嵌银厂负责人。记者分别去看了淄砚和红木嵌银漆器,他们的产品工艺都很精细,极具地方特色,蕴含深厚的当地文化。许立荣告诉记者:“做淄砚的原材料只有淄博有,稍远一点地方的石头基本不能用。”现在,许立荣基本在做一些传承和淄砚文化传播方面的事情。

第9篇:非遗文化的市场范文

关键词: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

一、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民俗、传统医药等十类。

(二)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保定是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量丰富,种类齐全、品质高、分布广,开发潜力大。截至2013年12月,保定拥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其中民间音乐3项、民间舞蹈2项、传统戏剧3项、民间美术1项、传统手工技艺2项、民俗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5项,其中民间文学1项、民间音乐9项、民间舞蹈、传统戏剧6项、曲艺1项、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2项、传统手工技艺8项、民俗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0项,其中民间文学6项、民间音乐35项、民间舞蹈14项、传统戏剧15项、曲艺3项、杂技与竞技28项、民间美术13项、传统手工技艺61项、民俗9项、传统医药6项。

二、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开发是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在保护这些项目本真性和核心技艺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利用,不仅可以为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而且可以在市场环境中更好的推动这些项目的传承发展,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发展,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活力,既传承了文化,充分发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保定市文化名城形象推广

区域旅游商品往往肩负着历史文化传承的使命,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有效传播媒介和城市的名片。合理开发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传播保定深厚的历史文化。

(三)有利于优化保定市旅游产业结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商品开发有利于优化保定市旅游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保定市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与旅行社、景区景点良好发展不匹配的是旅游商品单一、缺少文化内涵、粗制滥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商品开发将极大丰富旅游商品文化内涵、促进旅游商品的多样化。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商品还能优化和完善产、供、销的商业链条,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四)有利于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群众的收入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纳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单单依靠政府资金支持已经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利用非物质文化开发前提下旅游商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化能增加遗产继承人的收入,更好的实现文化传承。

三、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策略

(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市场为导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开发,一方面要注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方面要结合市场需求。以保定安新舞狮为例,由于受人员、地域、时间等限制,开发受到一定限制。要打破这种限制,可以录制表演光盘,拍摄影集,出版相关图册,制作精美的舞狮雕塑,开发舞狮表演模型和玩具,与当地芦苇画结合等等。

(二)整合资源,注重有序开发

目前,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开发较为成熟的包括刘伶醉酒、曲阳石雕、易水砚、安新芦苇画等,商品推广渠道通畅、品牌效果良好、产业规模较大。但是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开发到位。有必要对保定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分期有重点的进行开发。

(三)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产业链条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开发纳入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始创作,包括遗产继承人、通过培训的人员进行最初始的产品设计和创作。通过举办文化节、展览会等进行商品的展示和销售。与旅游商品生产商进行合作,开发相关的衍生品。通过多种渠道,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如景区、专卖店、零售店、网站、博览会、展销会等。

(四)建立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进行实现一区一品

非遗生产性保护,是在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以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但是,非遗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基础,所以建议在非遗发源地就地建立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进行生产和开发,保证非遗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实现一区一品。

四、注意问题

(一)保护与传承是重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进行非遗旅游商品开发的首要目的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在旅游商品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庸俗化、功利化,要坚持把保护和传承放在首位。

(二)各参与主体相互配合与协调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化过程中,政府、居民、企业和遗产继承人构成了影响其传承与延续的参与主体。政府作为管理者和协调者,当地居民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规划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企业是非遗旅游商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主体,遗产继承单位和个人是遗产文化的中坚力量。(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段忠贤,金颖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J].贵州学院学报,2009(1).

[2]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2)[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佘署初.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开发[J].长江大学学报,2012(2).

[4]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