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范文

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精选(九篇)

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

第1篇: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临床路径;计划性剖宫产;医疗费用;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b)-0037-02

临床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医疗护理的工作模式,是由医生护士与其他专业人员对特定病种的诊断和手术做最恰当的有序性和时间性的诊疗计划,将常见的治疗、检查与护理等医疗活动细化和标准化,根据住院天数设计表格,使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依靠此模式来接受诊疗[1]。目前在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中逐步推广。我院于2010年5月开始对单病种执行临床路径管理,通过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2月的89例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与同期住院的76例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剖宫产孕妇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对计划性剖宫产孕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随机选取89例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作为路径组,同期住院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剖宫产孕妇7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产妇的孕周、孕产次、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两组孕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路径管理方法 ①构建组织管理体系:在院领导的指导下,由科室医生、护士、手术室及辅助检查科室等多学科相关人员组成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并集中进行知识培训,熟练地掌握临床路径实施办法及要求。②制作标准临床路径表:以卫生部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和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表单为基础,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作标准的临床路径管理表。③路径组,在患者入院后,经主管医师询问病史及体检,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作出诊断后,将符合要求的孕妇,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由主管医师与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临床路径告知单,按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表单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的诊疗服务计划。④护理组为孕妇进行入院介绍和护理评估时,向其详细介绍住院期间的诊疗计划,并做好相关的剖宫产术前准备工作。护理组执行当天的医嘱内容及完成其他护理内容,当天的服务项目完成后,主管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签名。⑤对照组,则按传统的诊疗程序实施诊疗和用药。

1.2.2 评价指标 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①母儿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剖宫产术后伤口愈合不良、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等。②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我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问卷调查,统计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平均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的比较

实施临床路径的产妇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满意率比较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产妇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3.1 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带动的医疗需求也在迅猛增长,不仅使临床医学快速发展,同时,也使临床医疗实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涨,成为人们“看病难、看病贵、行医难”等问题。如何让临床医疗实践健康发展,临床路径的推出,有效地缓解这种矛盾。临床路径是一种事先写好的文件,用以描述对特定类型的患者提供多学科临床医疗服务的方法,并作持续评价和不断完善。临床路径是用工作流程图的方式表示,强调时间性,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按路径表操作,患者一旦进入医院,医护人员均按路径进行处理,规定在哪天、什么时候,在什么状况下怎样处理患者,减少医师在诊治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不必要的重复[2],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在执行临床路径中,患者的参与,使患者知道要对他进行哪些处理,进而让患者监督医师行为,帮助了医院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本文对我院计划性剖宫产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的探讨,得出的结论与卫生部制定临床路径的目的相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

3.2 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临床路径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新模式,通过以最低廉的费用让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在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时,而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患者少花钱,看好病。同时,患者的参与,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我院临床路径的满意度与常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3.3 规范医疗行为,减少住院时间

临床路径是一种相对规范的标准化流程,有严格的顺序和时间要求的相关标准检查、治疗、护理项目,是按病种或手术设计的最佳医疗护理方案,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检查,达到诊疗程序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3],避免了诊疗过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了各种原因造成的时间浪费,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再次,患者的参与,患者自己预先知道住院时间、诊疗内容、费用和出院等详细情况,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调动了患者积极性和与主动性,提高治愈率。

3.4 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多专业合作

实施临床路径后,即使是低年资医护人员,也便于与患者沟通预期住院天数、预期的检查和治疗、预期医疗费用等,在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权和就医选择的同时,有效预防医疗纠纷和投诉发生。临床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医疗护理的工作模式,是由医生护士与其他专业人员对特定病种的诊断和手术进行有序性和时间性的诊疗计划,增加了多专业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凝聚力[4]。同时,通过变异分析可不断完善临床路径,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引入计划性剖宫产术的管理,有效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费用、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医患之间的团结合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川,石志成,王立,等.临床路径在医疗改革新形势下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1):1-3.

[2] 黄雪霞,孔欣,张娟辉,等.临床路径在剖宫产术规范诊疗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7):571-572.

[3] 李丹,朱义保,赵菲,等.临床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8):627-630.

第2篇: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喉癌切除术;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指,责任护士在病人在住院期间,以时间为横轴,以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为纵轴,在一定的时间执行相应的护理计划的护理模式[1]。喉癌是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此病会导致患者丧失发音功能、破坏外形,还会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心理问题[2]。喉癌切除术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利于喉癌切除术患者康复。现将本院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总结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筛选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喉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40例,男36例,女4例,年龄38至63岁,全喉切除术26例,部分切除术14例。对照组40例,男33例,女7例,年龄41至62岁,全喉切除术23例,部分切除术17例。80例患者均排除其他慢性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情、手术方法及麻醉方式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对照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

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执行阶段、评价阶段。准备阶段包括:组建临床路径监督委员会;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确定临床路径评价指标等。执行阶段包括:责任护士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完成相应的护理计划。评价阶段包括:收集评价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提出改进方案[3]。具体临床护理路径如下。

1.3效果评价自制调查问卷,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情况调查,两组患者均在出院前1天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此外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资料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情况进行调查,并比较分析,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n=40)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患者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见表2。

表2两组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比较分析表(n=28)

注:两组比较P均<0.05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3例,其中肺部感染1例,心力衰竭1例,经护理和康复训练,患者均治愈出院。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减少,经过t检验,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以后,责任护士对于喉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更加有计划,并具有预见性[4]。此外,通过责任护士的介绍,患者也能够参与其中,增强了自我护理意识,主动性明显提高,提高了护理质量。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发现临床护理路径减少了护士的护理文书书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制度流程上保证了护理质量不断提升,真正实现了“把护士还给病人”,“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实现在短时间内达到康复的目的。通过患者参与到护理模式之中,患者的认知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同时患者满意率明显上升。此外,研究发现,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后,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避免了医患纠纷。

总之,本组研究显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深受患者好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后,使护理行为更加规范,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使患者能够知晓每天的护理进程,提高了患者主动参与护理的积极性,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缩短了住院日程,降低了医疗费用。由此可见,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应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下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Esteve M. Impact of a clinical pathway for stroke patients [J].GacSanit, 2004, 18 (3): 197-204.

[2] 王桑. 喉癌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2011,8(7):63-64.

第3篇: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功能康复

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主要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骨盆骨折。目前针对老年髋部骨折临床中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但是老年患者想要恢复关节的自由性不能仅靠手术治疗,还需要后期的康复训练,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1]。介于此,本文分析对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分析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经过MRI检查手段符合髋部骨折的诊断标准[2];②受试者愿意接受该种治疗。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在58-76岁之间,平均年龄(68.11±1.03)岁。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67.98±1.0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护理内容包含:①医院成立专门的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护士长为组长,其他小组成员均是具备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②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表,表格内容的制定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康复师共同决定,主要包含入院介绍、患肢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以及针对疾病采用的不同护理内容。③患者入院后向患者介绍医院科室情况,做好基本的辅助检查,了解患者的睡眠、饮食情况等等。④术前:做好各项检查,查血糖、电解质,观测患者生命体征[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开导患者,介绍医院在这方向的成功率,举出成功案例缓解患者忧虑等不良心理。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⑤术后护理:对患者搬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平稳,嘱咐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伤口渗血情况,敷料是否清洁。保证患者伤口引流通畅。嘱咐患者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在患者大腿间放软枕。观察患者远端血运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加强对患者的功能锻炼。责任护士每天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格进行护理,组长随时检查护理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1.3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部康复程度,总共100分,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比较两组Harris评分情况

对照组优8例,良12例,中5例,差5例,对照组优15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观察组优良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有效高质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疾病的康复有着积极意义[4]。本次研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一方面是通过统一的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实现对患者的护理,另一个方面是发挥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目的。通过制定标准的护理流程,让护理人员能够有计划的根据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明确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护理目的。同时联合患者得到患者最大的护理支持,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度[5]。从另外一种角度而言,临床护理路径就是让护理人员的工作有迹可循,有目的的进行护理工作。通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增进护患关系,患者更加愿意配合进行主动的功能锻炼,有利于术后恢复。完善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都有完善的防护准备,这一点有利于护理人员最快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功能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优8例,良12例,中5例,差5例,对照组优15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观察组优良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中,能够强化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彦国,于共荣.临床护理路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

19(12):2053-2056.

[2]张亚英,薛静华,吴成华.临床护理路径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功能康复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4, 22(05): 122

-124.

[3]潘丽然.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52(22):130-132.

第4篇: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范文

西海岸医疗中心血液内科 山东省青岛市 266555

【摘 要】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优越的护理模式,可以应用在不同的科室,不同的病情护理之中。本文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和特点,引出它在不同病情中的应用,分析它在应用后取得的良好效果,肯定了这种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最后,展望了它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特点;应用及评价;展望

目前,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老龄人员的医疗卫生服务也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医疗成本会大大增加和医疗护理人员的工作越来越繁忙。为了解决由此带来的问题,国外发现了一种先进的质量效益护理管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此种管理模式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当前,国内的一些医院也已意识到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并着手开展了一些应用研究,本文就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内的应用及取得的良好效果,进一步肯定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优越性。

1 临床护理路径及特点

临床护理路径,是美国在20 世纪80年代实施的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它主要是针对当时美国医疗成本的增加、医疗设施及人员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医疗服务受到过多的干预而进行制定的,它主要是通过时间先后的顺序,制定诊断、治疗、护理等的医疗护理流程。对于确切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目前有两种不同的定义形式。一是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制定的每天需要护理的标准计划,进行有目的、有针对的性的对某一类特殊的需要护理病人所设置的护理模式。它综合了所需要护理病人的每一个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能够帮助医疗护理人员充分的做好判断所需护理病人的预后能力。二是临床护理路径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以时间为纵轴,以入院指导、入院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横轴而制定[1]。

2 临床护理路径在不同病情中的应用及评价

2.1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潍坊医学院附属青州医院肾内科自2009 年2 月至2010 年10 月, 对68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应用[2]。通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得到了以下效果:

(1)由于血液透析是个长期的过程,这就给病人带来了身体上的疼痛、家庭经济负担的加剧,从而会导致病人产生其它负面心理上的影响即并发症的产生。但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以后,大大减少了病人血液透析并发症的产生。

(2)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指导护士,根据路径表上制定的时间和计划,准确、高效、及时地进行各种护理服务,从而使病人自觉地进行健康的行为,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

(3)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病人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2.2 在2 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糖尿病伴随人的一生,会影响病人的治疗态度和在治疗过程中对糖尿病认识。

因此,增加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增强他们治疗的自信心,对减轻或缓解糖尿病人病情和并发症的产生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对糖尿病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得到了以下效果:

(1)提高了健康教育的工作规范化,使护理工作更具有预见性,从而使病人得到更高效的健康教育。

(2)充分调动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病人主观能动性的参与到护理计划中去,了解预知的护理工作,更好了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

(3)完善了个体化健康教育,有效的提高了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质量,避免了毫无侧重点的常规式健康宣教。

2.3 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

2010 年10 月~ 2011 年10 月,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血液肿瘤科[4],收集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均采用DA 方案化疗,采用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对化疗副作用、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的影响。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结果表明:

(1)能够降低患者恶心呕吐、静脉炎、脱发、口腔粘膜炎及穿刺点瘀青的发生率,并缩短发热持续时间。

(2)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降低了化疗副作用的发生率,提高了白血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2.4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江苏省江都市中医院骨科选择2008 年1 月~ 2009 年1 月收治的骨关节炎行膝关节初次置换术患者60 例。将6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0 例。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要求进行功能锻炼指导。通过实验表明:

(1)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锻炼的正确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每天定时检查完成情况,提高了功能锻炼的达优率。

(2)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使健康教育更加规范化、具体化,同时提高患者对疾病康复知识的知晓率;

(3)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 临床护理路径的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医疗病情中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起来主要有两条,一是提高了病人的病情知晓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二是提高了病人病情的治疗速度、治愈率,从而从根本上降低医疗费用。临床护理路径是综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对医疗护理方式提出了一种更为合理、方便、有效、快速地医疗护理工作模式。希望越来越多的医院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从而更好了服务于病人,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1] 杨桂涛. 临床护理路径[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1-3.

[2] 盛华丽, 施长春, 刘志聪等. 临床护理路径构筑主动护理平台[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55-457.

[3] 秦玉霞, 安颖, 蔡国梅. 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54-55.

[4] 黄星,吴秋香. 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内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43-344.

第5篇: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临床路径;数据挖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8-6795-02

One Research of the Clinical Path System Based on Data Mining

TANG Qiong, FU Chuan, LI Zhi-m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

Abstract: For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pathways, a solution of clinical pathway information based on data mining is put forward in the paper. Using data mining techniques, the clinical pathway adapt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hospital is mined from the large amount of data available from the hospital, that reduce the development cycle and cost. The solutions of clinical path information based on data mining engine links seamlessly with existing hospital systems, which will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pathways.

Key words: clinical pathway; data mining; solution

随着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疗付费制度日趋科学,医疗管理工作日趋完善,医院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就需要适应新的改革,需要在质量管理方面寻找更加先进的方法或模式。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是各相关部门或科室的医务人员针对某一病种的检测、治疗、康复和护理等共同制定的,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还能增强患者的知情权,提高整个医疗团队的协作精神, 使医疗和护理水平得到持续改善,临床路径的应用必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1]。

卫生部的临床路径(范本)是组织全国相关方面专家讨论制定的,这些范本对临床路径的实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临床路径的个性化特点,使它必须以本区域、本医院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因此就某一区域的医院而言,范本的实际可操作性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目前,大多数医院的临床路径是在范本的指导下,在本院相关医务人员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制定而后逐步完善起来的。据文献报道,临床路径从最初制定到最后完善需要1-2年的时间,制定和维护成本较高;同时,有些临床路径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甚至与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脱节,使其难以在临床实际使用。因此,需要有一种新的、科学的、高效的方案来解决临床路径现阶段发展的瓶颈问题。

1 临床路径简介

临床路径[2] (Clinic Pathway,C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医疗护理的工作模式,是由医生护士与其他专业人员对特定病种的诊断和手术做最恰当的有序性和时间性的诊疗计划,将常见的治疗、检查与护理等医疗活动细化和标准化,使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依靠此模式来接受诊疗。临床路径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美国,目前在美国约有60%的医院正在应用,病种已不局限于外科手术,而是从外科向内科、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院内向社区医疗服务、从单纯临床管理向医院各方面管理扩展[3]。九十年代以来,临床路径在欧洲、澳大利亚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的医院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1998年开始,国内一些医院逐步意识到临床路径的优越性,北京、天津、重庆、青岛、成都、南京、台州等国内一些城市的大医院相继开展了部分病种临床路径的研究和试点工作[4-6]。2009年,卫生部制定下发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并在全国16个省(区、市)遴选了86家医院启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2010年7月,卫生部对临床路径试点半年的情况进行了评估[7],结果表明,实行临床路径的病种平均住院日明显下降,医疗费用明显降低。目前,临床路径正在我国三级以上医院如火如荼的展开。

然而,临床路径不同于常规医疗,它是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常规医疗,通过对常规诊疗过程细化分析,以时间时程为横轴、以诊疗过程为纵轴科学的规划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诊疗流程。时间时程可以简单分为入院第一天、第二天……,诊疗过程可以分为护理、治疗、检查、术前讨论、膳食、宣教等。根据时程的变化执行该时程内的标准诊疗类医嘱,在没有发生变异的情况下,医生和护士如按照标准医嘱(根据病种事先定义好的医嘱)去执行医嘱,患者在标准住院日当日出院。如果发生变异,便需要去总结分析变异原因,确定是否调整标准医嘱。每个时程执行完毕将对时程内患者的预期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估,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将继续下一时程执行路径,否则,将跳出路径,转入特使治疗。临床路径的一般流程见图1。

2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床路径

数据挖掘(DM,DataMining)是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中的大量数据中发现有趣知识的过程,是涉及数据库管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及数据可视化等学科的边缘学科 [8]。近年来, 随着医学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各医院的HIS系统所积累的临床信息越来越丰富。我国的各大科研资助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设立DM的研究课题,引导相关科研单位和高校进行医学数据挖掘的研究。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疾病诊断、治疗、器官移植、基因研究、图像分析、药物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都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临床路径源于临床实践,是隐含在医院数据库海量数据中的病种普遍治疗模式。如能从海量的医院数据中挖掘出这种隐藏的模式,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可以将医院数据到临床路径一般过程描述如图2所示。

首先,建立数据挖掘库。分析医院现有信息系统的数据特征,建立挖掘数据库。

其次,进行数据预处理。对医院现有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采用序列挖掘方法进行规范化处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平滑噪声数据,识别、删除孤立点等,从而改进数据质量,提高挖掘精度和性能,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入挖掘数据库。

然后,设计挖掘算法。可结合聚类分析和仿生算法中的蚁群算法来设计一个针对单病种的通用型的挖掘算法,利用聚类获得相关病种的簇,其间利用蚁群算法优化簇的形成,进而形成优化的单一路径。

最后,建立临床路径数据库。根据医学领域的相关概念说明成生属性及其约束,建立存放抽取值的内容数据库。通过相应的表达,转变为人们所熟悉的临床路径。

从医院真实数据中挖掘出来的病种的临床路径,是符合询证医学的;在此基础上,经过专家的评审或适当调整的临床路径,就可以投入临床使用,这无疑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行之有效的临床路径制定途径。

3 临床路径系统设计

临床路径的信息化是在医院现有的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跟现有的系统如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HIS/LIS/PACS系统都有数据交互,临床路径系统不改变医院现有系统运行,而是与其无缝链接,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临床路径系统的运行方案如图3所示。

在此方案中,由临床路径挖掘引擎挖掘出指定病种的临床路径,经过专家的评议和修订后投入临床应用,形成具体的医嘱方案、护理方案和医疗记录;然后与医院各系统进行交互,记录路径的执行情况;最后,将反馈信息传给质管部门,以便处理异常报警、异常监控和统计,为路径分析和优化做准备。

经过初步的调研和文献研究,临床路径系统的基本框架设计如图4所示。

临床路径信息化系统设计从四方面去实现:临床路径维护、临床科室应用、医技科室应用和管理科室应用。

临床路径维护包括路径维护和定义监控规则,主要是由临床路径挖掘引擎挖掘出病种的临床路径,定义阶段、项目和关联医嘱、项目及执行时间。

临床科室应用包括入/出径管理、临床路径医嘱开立、病情变异记录以及临床路径表单展示,主要记录管理病人从入径到出院或出径全过程的诊疗及护理信息。出径处理治疗过程中发生变异需要退出临床路径治疗时,临床医生填写出径原因;临床路径医嘱开立模块实现临床医生根据所在临床路径的阶段进行成套医嘱的开立,或系统根据患者所在临床路径的阶段自动生成医嘱,或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立其它医嘱;临床路径表单展示模块以表单的形式展示患者每日的治疗活动,与临床路径标准表单那对比,展示变异情况,方便临床医生浏览、回顾治疗过程。

医技科室应用主要是实现临床路径患者标记和表单展示。临床医师根据临床路径开立医嘱时,对检验、检查类医嘱自动发出预约申请,制定完成时间。医技科室在接受申请时,能清楚的看到患者所在临床路径的标记,以便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检验检查项目。

管理科室应用包括入径患者监控、出院患者统计和变异管理。其中入径患者监控主要监控全员科室在院的入径患者,关注入径率、项目执行情况、费用情况、是否发生变异;出院患者统计主要统计制定时间段各兵种的入径率,入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变异率和变异原因分析;而变异管理则用于管理部门根据病种分析变异情况,将变异按照医嘱变异、工作人员变异、时间变异等性质统计,有针对性采取不同措施修正临床路径或工作方法。

4 结束语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床路径信息化设计方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医院现有的海量数据中挖掘出病种的与医院现有条件相适应的临床路径,缩减了其制定的周期和费用,与医院现有系统实现无缝连接,为临床路径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系统设计中,除了常规功能,还可以尝试在临床路径执行过程中,加入一些智能元素,如对不合理医疗行为进行提醒、没有处理完本阶段的治疗措施限制进入下一流程等,增加临床路径流程管理的智能性。总之,临床路径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邓玉宏,王忠,马利等.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及其应用现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5):1756-1759.

[2] 张伟英.临床路径概论[J].上海护理.2005,5(1):72-74.

[4] 尚庆娟,甘秀妮,骆文龙.临床路径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重庆医学,2007,36(12):1143.

[5] 郭金龙.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的现状与建议[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7):884-885.

[6] 赵红亮,段根鲁,范永利,等.开展单一性病种临床路径研究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2):128-130.

第6篇: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股骨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146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科大手术包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膝关节置换术等, 手术后均需要采用预防血栓的常规治疗, 以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1]。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采用药物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已获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率, 而采用机械性的预防治疗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但操作方法较为繁琐, 需严格掌握手术时机[2, 3]。因此, 需要结合各种预防方法来提高临床效果, 本文现针对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股骨骨折患者, 全部患者均经过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麻醉下完成手术, 并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临床护理路径组, 各40例。常规护理组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龄20~51岁, 平均年龄(35.7±5.1)岁;临床护理路径组中男22例, 女18例, 年龄22~53岁, 平均年龄(36.4±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给予一般护理。保持病房内整洁、肢体制动指导、预备各类检查、病情监测等方法。临床护理路径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 具体如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通过查阅病历及相关文献制定本院临床护理路径表, 向患者详细讲解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内容及作用, 并取得患者的主动合作, 嘱护理人员每日按照临床护理路径量表上的内容进行护理及健康宣教, 并记录在护理栏目内[4, 5]。①入院宣教: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及规章制度及其所安排的责任护士, 给予常规饮食指导, 并告知其术前检查注意事项等。②术前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行呼吸系统及肌肉部分的锻炼, 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方法及麻醉方案, 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减少其不良心理情绪。③术中护理:对患者个体情况给予严密观察, 向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伤口及疼痛护理、用药指导、肢体活动等。④术后护理:给予患者术后饮食指导, 用药知识, 同时可给予健康宣教。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 d凝血功能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肿胀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3 d凝血功能对比 临床护理路径组血浆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均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2、5.68、12.43,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肿胀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对比 临床护理路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与下肢肿胀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4.50, 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9, P<0.05)。见表2。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作为一类发病率较高的骨折术后并发症, 其发生发展与深静脉内血流流通不畅凝结相关[6]。有研究报道指出, 对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可采用药物与机械联合治疗降低其发生率, 其中较为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但此类药物易引起不良反应, 为此, 需在手术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对策至关重要[7]。本文针对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 常规护理组仅给予一般护理、保持病房整洁等方法。临床护理路径组则通过对以往临床工作中关于此类病例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与总结, 制定一套护理规则并严格按照其内容执行, 从入院宣教、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临床护理路径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血浆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与下肢肿胀发生率降低, 平均住院时间缩短, 与王天红等[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对股骨骨折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凝血功能较强, 患者满意度较高, 可作为一种理想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余苑.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实用预防医学, 2010, 17(6):1229-1230.

[2] 陈东峰, 白波, 卢伟杰, 等.骨水泥激活兔血小板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 1(1):52-53.

[3] 李荃利.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陕西医学杂志, 2013, 42(6):323-324.

[4] 刘建, 都定元, 向小勇.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7(5):437-438.

[5] 吴智钢, 王臻, 郭征, 等.骨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的临床观察.临床军医杂志, 2011, 39(3):480-482.

[6] 陈永香.循证护理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 20(11):909-910.

[7] 俞军英, 谭颖微.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0):109-111.

第7篇: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择期剖宫产;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为确诊为某种疾病患者制定的以患者为中心,从入院开始到出院提供的一套整体的医疗护理工作计划。随着当前剖宫产率的不断提高,多数孕产妇缺乏对剖宫产、自我健康护理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的认识与掌握,从而严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而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行为和疾病相关保健知识的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观念,并使患者掌握相关自我护理操作技巧[1]。由此,健康教育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作者结合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将进行择期剖宫产的94例产妇临床资料,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手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将进行择期剖宫产的94例产妇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产妇。对照组47例产妇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29.31±1.18)岁;孕周37~42w,平均孕周(41.08±3.12)w;初产妇37例,经产妇10例;其中本科20例,大专14例,高中13例。研究组47例产妇年龄28~40岁,平均年龄(31.29 2.76)岁;孕周37~42w,平均孕周(40.0±2.19)w;初产妇35例,经产妇12例;其中本科21例,大专16例,高中1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具体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方法如下。

1.2.1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表格 临床对择期剖宫产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首先要正确评估产妇的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情况,并且结合科室的使其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择期剖宫产健康教育路径。健康临床护理路径必须包括入院检查,术前的常规检查,产程观察,术后护理以及出院回访内容。只有制定各项详细的护理措施,指导产妇掌握母乳喂养、营养膳食、自我心理护理等技巧,才能实现临床健康教育护理目的[2]。

1.2.2健康教育路径实施的方法

1.2.2.1产妇入院后,应该由当班护士详细做好入院评估,真实填写入院评估表,并且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路径实施计划表,向产妇和家属解释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意义,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度。

1.2.2.2术前护理人员向产妇讲解检测生命体征、胎心监护。化验以及特殊检查的重要性,使产妇和家属了解剖宫产手术相关知识,并且告知产妇剖宫产的安全性。积极主动与产妇沟通,提高产妇手术自信心。

1.2.2.3手术当天向产妇介绍术前准备的重要性,做好备皮、进食等术前准备工作,并且指导产妇进行有效翻身、咳嗽,从而缓解疼痛[3]。

1.2.2.4术后指导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和技巧,并且使产妇熟知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重视对会的清洁,要特别重视产褥期的个人卫生,以免发生感染影响产妇术后康复。同时在产褥期指导产妇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合理的营养支持,保证产妇术后又足够的乳汁。

1.2.2.5出院时向产妇讲解哺乳期饮食运动, 如何避孕、个人卫生、新生儿沐浴、脐护理及皮肤护理的要点。同时告知产妇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和意义,每天坚持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完成相关护理内容[4]。

1.3健康教育观察指标 产妇剖宫产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内容调查表和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得分80分以上视为合格。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临床产妇健康知识合格率对比 研究组产妇临床健康知识合格临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合格率对比 研究组产妇护理操作技能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剖宫产产妇通常存在不同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从而临床手术配合不积极,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消除和减轻孕产妇的心理压力。而健康教育是促进临床健康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是临床通过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并且加强对产妇的临床护理和指导,提高和干预孕产妇健康行为,提高孕产妇和家属相关知识水平,保证了产股在分娩和术后的身心健康[5]。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临床健康知识合格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操作技能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卜鸿翔.剖宫产率升高因素与护理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8(26):6361.

[2]王雪梅.择期剖宫产患者术前心理分析及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7(14):3219-3220.

[3]王佳春,黄水妹,黄敏,等.围产期孕产妇健康教育需求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3(31):4391-4392.

第8篇: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小儿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依据相关研究表明,将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于小儿内科常见疾病护理中,具有良好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其效果情况,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对小儿内科常见疾病患儿试行护理路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小儿内科收治患儿数量前四位病种共270例患儿设为研究组,年龄0.1~13岁,平均(2.73±1.08)岁,支气管肺炎84例,小儿腹泻58例,急性支气管炎6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3例,其他18例;并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前的常见疾病患儿26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0.2~12岁,平均(2.91±1.21)岁,支气管肺炎87例,小儿腹泻61例,急性支气管炎6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0例,其他1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 以科室的骨干护理人员组建研究小组,负责病种的筛选、护理路径计划与流程的制订,并进行临床评价、指导与总结改进;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研究数据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培训的内容包括护理路径的意义、目的及实施方法等;依据护理程序、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路径的制订,以时间进度作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诊断、病情检查、临床用药、治疗及护理等较理想的护理手段作为纵轴,并罗列护理内容与护理目标。

1.2.2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征询患儿与家属需求,由主治医师与护士确定执行护理路径,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执行中护士依据路径表内容评估并落实护理措施,及时记录反馈变异因素,入院后将开展护理路径的告知单予以患儿或家属,并以通俗语言进行健康教育以获得配合;实施中小组成员对护理变异因素进行分析并测评专项护理的满意度,以实现对护理路径的修正与完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与生活质量,并调查患儿与家属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

1.4效果评价 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包括躯体疼痛、日常活动、精神状况及总体健康等指标;健康教育的达标率采用调查问卷评价,包括疾病知识、饮食情况及用药知识等问题,按掌握程度分别计0、1、2分,得分大于15者为达标;满意度采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按满意程度分别计1~5分,大于或等于85分者为满意[1]。

1.5统计学分析 资料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 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的生活质量 护理后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健康教育的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60±7.93)分、83.46%(217/260),研究组为(97.63±8.13)分、93.93%(263/28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属于患者住院时期应用的护理模式,美国、澳大利亚及英国等国家大型医院采纳应用均取得良好效果,我国自2010年起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试点工作,近年该护理模式的适用病种越来越多[2]。本研究选取27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小儿内科患儿与260例未应用该护理模式患儿进行效果对比,以探讨小儿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和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主要针对特定群体,以时间进度作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诊断、病情检查、临床用药、治疗及护理等较理想的护理手段作为纵轴,从而制订较完整的护理日程计划表[3]。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提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本研究中以临床护理路径规范患儿护理工作,引导护理人员依据路径计划进行各项护理措施的规范、准确实施,保证护理过程的清晰条理与明确记录,从而确保患儿获得理想护理服务。此项属于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升患儿生活质量的理论依据,表明实施临床护理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研究表明研究组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临床护理路径能提升患儿与家属达标率与满意度。原因在于护理路径有效规范患儿与家属健康教育的指导内容,保证教育工作的预见性  []、计划性与针对性,从而确保计划实施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护理路径还可保证护理人员与患儿接触的时间与细心度,从而密切护患关系并提升患儿与家属的满意度[4]。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对患儿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影响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小儿内科常见疾病建立规范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减少医疗费用并促进患儿尽快康复,从而有效提升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金燕.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炎患儿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7):910-912.

[2]陈健,廖意芬,王晓云.小儿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临床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7):510-512.

第9篇: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范文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重庆市垫江县 408300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在面瘫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83 例面瘫患者均为医院在2014 年6 月到2015 年4 月期间收治,将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 例和对照组41 例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分别为78.05%、7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在面瘫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确切,且有利于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健康教育;面瘫

本研究为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在面瘫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选取83 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分组对照法探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医院选取收治的面瘫患者83 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83 例患者均符合面瘫临床诊断标准[2]。其中,男45 例,女38 例,年龄为11~78 岁,平均年龄为(46.19±10.0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1 例,中学47 例,大学及以上5 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8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2 例以及对照组41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联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即由主管护师和责任护士制定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规定,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依据流程落实护理操作,其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如下:(1)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环境、探视和作息时间、主管医师等;(2)实施健康教育时,需告知其相关疾病知识,包括致病原因、临床症状、诱发因素、治疗护理方案、临床可预见疗效等,同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做好安慰、解释、和鼓励性心理疏导工作,确保患者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3)针对患者病情,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阶段性康复锻炼,耐心指引和教会患者主动进行自我面部穴位按摩、功能恢复训练。(4)中医调护。责任护士与主管护师共同进行辨证施护,给予患者相应的饮食及中药汤剂内服指导、中医护理技术实施护理、生活起居护理、眼部护理和情志护理。(5)效果评价与提高。主管护师与护士长共同根据患者主要症状实施特色护理技术及辨证施护方法进行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评价、分析、改进与提高。

对照组采取面瘫常规护理,包括口腔清洁指导、并发症防治措施、睡眠指导以及心理疏导等常规措施,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

1.3 疗效判定

(1)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面部肌肉恢复正常;(2)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面部肌肉功能部分恢复;(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面部肌肉功能毫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 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1]

应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前一天嘱咐其单独填写,评估其在住院期间所接受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分为50 分,45 分及以上为特别满意,30~44 分为满意,29 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特别满意+ 满意)/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42 例患者中显效34 例, 有效7 例, 无效1 例, 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41 例患者中显效15 例,有效17 例, 无效9 例, 其治疗总有效率为78.05%。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2,P=0.0088)。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42 例患者中特别满意31 例,满意9 例,不满意2 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41 例患者中特别满意12例,满意18 例,不满意11 例,其护理满意度为73.17%。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8,P=0.0071)。

3 讨论

伴随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采取高效、优质护理服务,是现代医学的必然发展趋势。面瘫,指的是面部表情肌群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但因患者对面瘫认识的不足,致使发生诸多护理问题,比如自我形象紊乱、焦虑和知识匮乏等,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形成严重影响。

本研究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并配合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护理疗效、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是在循证医学等理论基础上创制而成的,对于护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培养护理人员创新能力与评判性思维。另外,经过全面中医护理理论与技能训练,护理人员的服务工作得到了明显进步,并发挥中医护理特色,提升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相较于行面瘫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更高。据此可知,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应用于面瘫患者临床护理中,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方面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在面瘫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