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

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精选(九篇)

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

第1篇: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创新主体创新环境路径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创新主体结成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是区域创新激励的重要制度安排。文章针对我国区域创新网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各地区域创新网络的培育工作须从区域创新网络的选址、地区的优劣势因子分析、创新主体功能、创新环境、路径创造、形成机制的培育等方面予以加强。

区域仓嘶网络是区域创新主体结成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是区域创新激励的重要制度安排。针对我国区域创新网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各地区域创新网络的培育工作须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加强:

一、既定约束条件下的选址:考察创新基础

区域创新网络构建的第一步就是要选定一个合适的区域。这种初步的选址一般是在既有条件下进行的,尚不涉及对现有约束条件的突破。不是任何一个地区都适合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因此,任何一个地区在构建区域创新网络之前都必须进行认真的选址,而这种选址一般是在既定约束条件下进行的。

既定约束条件下的选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是否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不能凭空而建,而是要本着“看得见”的原则,即要在有萌芽或雏形的地方构建。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网络的萌芽或初级形态,因此,政府政策的着力点是努力加强和建立现存的和正在出现的产业集群,而不是刻意去创造一个产业集群。因为产业集群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一个成功的产业集群都是从现有的条件和基础上脱颖而出的,不能想象它会在毫无基础的真空中产生。所以,企图通过强制力创造或复制一个成功的产业集群,只能是得不偿失。事实上,产业集群在多数情况下是独立于政府行为而存在的,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并有浓厚的地方化特征。如浙江嘉善木材业和河北清河羊绒业,均是历史偶然因素形成产业集群的典型。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构建活动必须依循一定的产业基础,而不能凭主观意志追赶潮流,历史经验已经表明,不顾实际的一哄而上注定是要失败的。

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区位基础和设施基础是否优越。交通便利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而可能有些特色产业位居深山而不能选作区域创新网络的“编织”对象,也是一种理性抉择。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不同的经济形态对基础设施有不同的要求。支撑工业经济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设施、动力和能源设施以及通讯设施;支撑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则是一个将知识机构与广大劳动者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知识网络,在构成要素上,它不仅包含信息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广播和电视设施,而且涵盖了教育培训体系、高技术风险体系、各种信息网络系统、社会咨询服务系统等。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人们逐渐认识到物质基础并非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而是智能主宰一切,因此,知识基础设施建设便成为创新主体合作交流、互动创新的平台,并为主体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因此,加强知识基础设施建设是营造区域创新硬环境的重中之重。

再次要考虑的就是区域文化传统。这实际上是创新软环境的核心内容。创新文化是知识创新网络的土壤。没有创新文化,知识创新网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会有长久的发展。国内外成功区域创新网络的经验表明,具有创新文化传统的地域,其创新精神是根植的,这种源远流长的创新精神更有利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培育。总之,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要求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环境基础。

二、特定地区的优劣势因子分析:确定着力重点

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特点。在特定地区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必须明了该地区的优势与劣势所在,以便确定着力重点。以西部为例,西部地区的主要优势在于资源禀赋优势,主要劣势在于把资源和人才及其研究成果凝合成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严重不足,而其根源在于现行体制的落后和人们意识的落后,体制与意识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累积循环关系。可见,西部地区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的总体基础比较薄弱。但西部地区也并非“匀质”的平面,在总体落后的局面中仍可以发现彰显地方特色的亮点,如西高新和“农业硅谷”杨凌等。在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发展突出的地方,均可以根据其特色构建适宜的区域创新网络。即使是这些发展突出的“高地”,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西部劣势因子的印记,因而,欲使区域创新网络的尝试实践从根本上取得成功,必须更加重视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建设,以此拓宽约束条件,打破西部区域创新的瓶颈,为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其他创新形式开创一个约束条件最小化的绩优环境,以此推动各行为主体自我创新、合作创新和互动创新的激情,从而为西部区域创新网络的成功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和优化创新主体功能:完备构成要件

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部门是区域创新网络的四大行为主体。这四大行为主体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构建区域创新网络,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四大行为主体的功能。(1)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坚持和确立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的内在要求。企业的创新活动,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能否产业化、商品化,从而直接影响到区域创新力和区域竞争力。所以,推动创新首要的根基就在于企业。(2)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创新的源头。大学和科研机构智力资源密集,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的情况看,大学、科研机构在区域创新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大学和科研机构不是物质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其创新成果还需要通过企业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大学、科研机构作为创新的供给方,它只能是创新的需求方——企业的重要技术源头和知识库,它的一切研发活动必须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标准。(3)中介机构是创新的桥梁和纽带,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发挥着“粘合剂”的作用。中介机构是为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的专门机构。它虽然不是创新的主体,但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辅助者,在促进创新主体问、创新主体与市场问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扩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必须积极培育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转制为中介机构,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形成社会化的服务网络。(4)政府是创新的组织者和服务者,是制度创新的主体。政府的职能是发挥创新主体的自主性,促进区域内大学与产业的联系。在构建区域创新网络中,政府要做到转变职能,实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要坚决纠正职能错位,凡是通过市场机制或科技中介机构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越俎代庖;要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把工作重点转到搞好创新网络建设,优化创新环境,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上来;树立新的行政理念和法制观念,以维护市场主体的平等权利和利于创新、利于产业化为行政的根本出发点,规范行政行为,为区域创新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环境。

四、完善创新环境,重构文化基础:增加创新“空气”供给

在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地区劣势进一步完善创新环境,是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的必然要求。不同地区软硬件环境的完备程度不同。而创新环境是区域创新网络生成和生存的“空气”和“营养源”,因此,特定地区创新网络的构建必须首先在创新环境中“最短的那块木板”上着力。一般来说,硬件环境并不必然构成区域创新的核心制约因素,因为硬件环境是可以在短时期内完备的,但软环境的形成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随着区域创新实践的深入进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软环境的重要。国内外创新实践也已清楚表明,软环境之于区域经济发展如同“氧气”之于人体一样,软环境的欠缺如同“氧气”不足一般窒息着区域创新活力。因此,加大区域创新环境尤其是创新软环境的培育力度,对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意义重大。

严格来讲,文化是创新软环境的核心。原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2OO0)认为,观念的创新、科技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无不回归于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要实现系统性创新,必须把建立创新文化当作一个重要的前提。从创新网络的视角来看,创新文化能够通过减小行动者之间的认知距离和社会距离,推动社会互动和创新网络的形成。

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为地理、社会和认知距离的减少提供了平台,由此可以达到彼此强化的效果。地理接近带来人际互动,互动带来社会距离、认知距离的缩小,以及地理距离的压缩——通讯和交通工具日益发达的结果。而这些反过来又会推动新一轮社会互动。在这个反馈过程中,创新活动可以得到有效开展。

因此,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不仅意味着各个行动者之间的密集互动,而且也意味着使这种互动得以可能的共同知识基础和合作规范。这些构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文化基础。正因为这种文化基础是难言的和难以模仿的,因而构成了区域创新网络特赋的创新能力的关键基础。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重构文化基础对于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的重要意义。

五、推动创新深化,打破创新陷阱:探求路径创造

既定约束条件下的路径选择是路径依赖原理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其好处在于基于该路径的创新实践所遇到的阻力较小,但同时也埋下了延缓创新进程的隐患。路径依赖的核心弊端在于容易落人由熟悉陷阱、邻近陷阱和成熟陷阱构成的路径锁定,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麻痹创新的“神经”,滞阻创新的深入进行,从而使区域创新活力难以长期保持。创新陷阱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熟悉陷阱:出于报酬递增和规避风险的目的,企业更倾向于对熟悉的技术精益求精而不是探索新技术。这样,随着某一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累积,企业的知识构架趋于固化,认知模式变得更为刚性,处理问题的惯例特别是用已经累积的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模式化。采用模式化套路解决不同问题会导致一些解决问题的原则被误用的概率增大,因而使企业落人熟悉陷阱。(2)成熟陷阱:企业具有采用成熟技术的倾向。成熟技术通常较为稳定和可靠,是拥有这项技术的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与之相比,新技术虽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说服客户接受这些未被证明的技术通常困难而且花费很大。因此,企业更倾向于投资发展良好的、成熟的技术而不愿意投资和选择不太成熟的技术领域。对成熟技术的依赖阻碍了对新的不成熟但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的探索,这通常会使企业陷人成熟陷阱。(3)邻近陷阱:企业的另一个特性是它们解决问题时通常从相邻的领域中寻找解决方案的倾向。在不确定和模糊的环境下,依赖历史经验通常是一个标准。因此,在经验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是企业通常的选择。但结果却可能会使大部分领域就没有被探索,由此落入邻近陷阱。总之,创新陷阱导致企业创新能力停滞、竞争力下降(如下图所示)。

但是,路径依赖忽略了人的作用,路径依赖理论常常利用历史偶然性解释事件的产生。它把人的作用归结于“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认为行为者影响事件发生的能力有限。事实上,人可以发挥能动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目的地控制事件的发生,甚至开辟新的发展路径。而这一点正符合创新的本质内涵。创新的本质就是要求打破路径锁定,而要打破路径锁定,从根本上摆脱创新陷阱对创新活力的威胁,就必须推动创新深化,探求新的发展路径。这一过程即为路径创造。可见,路径创造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它是对原有路径的有意识的偏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新以其冲破一切阻力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精神实质,使得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既是路径依赖的,又是路径创造的。只不过人对于制度变迁的能动因素会加快路径创造的进程,从而为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增添成功的砝码。

六、培育形成机制,深入构建核心:催生区域创新网络

形成机制是区域创新网络构建工作的核心。正是这些形成机制的综合推动,使得区域创新网络发生着由萌芽到产生的悄变过程。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活动能否取得成功,最根本的决定因子也即在于此。因此,摆脱各种外在形式的迷惑,专意致力于形成机制的培育,是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最本质的措施。国内外发达创新网络的构建实践也已证明,着力于形成机制的健全与完善是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的捷径和根本途径。具备了完善的形成机制,则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一过程既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的尊重,同时又是对区域创新网络自身形成与发展规律的尊重。

第2篇: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

关键词: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创新实践能力;结构设计竟赛

作者简介:付果(1979-),男,湖南株洲人,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114)马晓娟(1979-),女,湖南株洲人,长沙县第一中学,中教一级。(湖南 长沙 410138)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CN12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50-02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1]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单一的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无法实现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不能适应现代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围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国内各高校纷纷设立并实施了以大学生结构设计实践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及大学生创业项目等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探索以各种基地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导,以学科竞赛为导向,以创新为核心,自主实践,研学结合的培养方式,这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2]

一、土建类本科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创新实践基地使用现状分析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力学类课程设置较多,若一味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因缺少实践操作机会而不能灵活运用力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会导致学生学习力学与专业课程的兴趣大减,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薄弱。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是力学理论知识和现实问题联系的桥梁。它可以针对一个现实工程问题作出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力学理论工具,通过力学计算得到一个合理的结构模型。我国自1994年清华大学举行了大学生结构设计竟赛以后,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在各大高等院校中应运而生,它是综合有限元数值计算模拟、加载试验和模型制作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理论知识教育、轻实验实践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上的作用,许多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仅服务于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开展,建设效果逐渐趋于冷清,最终沦为简单的试验基地,仪器设备使用率低、管理混乱等问题逐步凸显。

二、基于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的创新实践活动

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能为大学生主动探索和勇于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培育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高效实验室。它不仅可以支撑结构模型设计的集训与竞赛的开展,也可以承担工程力学及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实训和创新项目活动的开展。将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作为创新实践基地,构建创新实践活动实施框架结构,着力培养和提高土木工程类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这为传统的教学实验室使用提供了新思路。

1.开设创新实践项目

利用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开设省级、校级和院级课外科技项目、研究性学习项目、创新性实验项目等创新实践活动,由具有一定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教师指导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课题研究,[3]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应用知识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组织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实践竞赛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作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性和实践性最强的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教育部大学生九大学科赛事之一,每年举办一次。在这类学科大赛的导向下,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经过多年建设与积累,目前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各大赛事指导教师组。指导教师组由具有一定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教师组成,由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湖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南地区结构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结构创新实践大赛。结构创新实践大赛对学生来说就是是一种创新实践训练,它是实现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个性化的有效手段,可以打破传统以“老师为主”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向以“学生为主,老师指导”的实践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学生通过参加这类极具挑战性的竞赛活动可切身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在实战中开拓进取,开阔视野,大胆创新,积极实践。

3.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优化课程体系,将结构模型设计的思想引用到土木类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注重学生学与用相结合。[4]长沙理工大学通过开设“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等相关选修课程,充分利用了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的软硬件资源,采用了理论教学和动手制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讲解外还可以引入案例,通过真实结构模型演示引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探索和解决问题。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达到学思结合,从而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意识。

4.建立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基地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过程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一些以实际工程问题作为背景的科学研究题目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青睐,学生面对实用性较强的课题时积极性较高。通过检索文献,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题的相关领域,利用软硬件资源深入分析和研究课题。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作为一个教学研究和开发设计的重要场所,为土木类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实习环境,学生可以在基地完成有限元程序模拟计算,也可以在基地制作真实结构模型,完成结构模型的加载试验,并随着基地设备的逐年增加,能完成的模型试验类别将越来越多,加载形式与范围越来越广,这样不仅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提高了土木类毕业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顺应了现代社会对创新实践人才的新需求。

5.组建有限元软件研发兴趣小组

结构模型设计在理论分析力学建模后的数值计算一般都离不开有限元程序软件,而有限元程序模拟计算的结果也需要实验来验证其计算的可靠性,在一系列模拟计算与模型实验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拓宽思路,积极探索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并尝试开发实用性数值软件模块,从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潜能。通过有限元软件研发兴趣小组开展的活动使学生初步养成了结构模型数值模拟与编写简单程序的技能,为将来进行科学研究或相关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注意事项

1.注意实践与理论的有效结合

工程学科理论学习的最终价值需要体现在指导工程实践上。过分侧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力学理论与专业课学习、轻实践,教学过程将枯燥乏味,纸上谈兵终究不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过分倾向于动手实践、轻理论教学,导致学生在动手实践时缺乏基本理论知识储备而无从下手。因此,在创新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合理分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比例,注意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并重,科学设计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方案,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力学与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注意安全教育与科学管理

结构模型的制作离不开锯、磨、粘等多道实践工序,在制作过程中要学会安全使用各种制作工具,防止意外伤害。在结构模型的加载阶段更要注意加载设备的使用安全,要避免因结构模型的意外垮塌而出现安全事故,安全无小事,这些都需要有专门的安全教育机制。如对比较危险结构模型的加载要带安全帽,要对结构模型破坏的危险程度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这类安全教育将使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受益终生,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积极预防安全事故。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的设备使用率大大提高。基地小吨位万能试验机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与正常使用首先需要有良好的运行环境,满足供配电、温度、湿度和防雷接地等要求。还要定期检修与保养实验设备,避免因使用过多、负荷过重而引起机器设备瘫痪。此外,还可优化实验室运行环境,加强规章制度管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积极采用指纹管理系统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训练基地的管理与建设当中来,做到科学化、人性化的维护和管理,从而提高训练基地的使用效率,使学生能够安全、高效地使用训练基地。

四、结束语

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是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探索与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开设创新实践项目,组织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实施教学课程体系改革,设立毕业设计实践基地,组建有限元软件研发兴趣小组,拓展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的功能,提高训练基地的使用率,不仅有利于提高土木工程类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土木工程类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克服常规教学实践存在的一些缺点,还能为社会迫切需要的创新实践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长沙理工大学“结构模型设计与训练基地”构建了具有鲜明基地特色的创新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在2012年湖南省首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包揽前三名,创新教育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王军,李明,牛小玲,等.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198-200.

[2]陈玲玲,王义康.利用数学建模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201-202.

第3篇: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

一、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活动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基本途径,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精心设置的课程结构,而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堆砌。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不同学科专业在课程体系结构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既是一个创新过程,也是一个改革过程,但是,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新教育课程理念滞后,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课程的实施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提出的,开展实施的较晚,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创新教育课程理念和创新改革的意识不足,教师依然沿袭传统既定的课程模式和方法照本宣科,缺乏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课程改革规律的现实思考,以及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结构使整个课程体系缺乏弹性。其次,从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来看,主要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庞杂、结构混乱,课程定位模糊,创新类教育课程设置较少,课程辐射面较窄,学生选择的自由度较小,难以达到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效果。第三,我国创新教育课程实施较晚,创新教育资源匮乏,课程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同时,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人文素养、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兼职的教师较多,而专职的教师较少,教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上,多以理论讲授加案例分析的形式展开,教学的组织和评价形式单一,这也是制约我国创新教育课程开展的主要瓶颈。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课程组织的灵活性

大学生创新教育作为一门现代教育课程,应当说没有固定的教育范式,不同的专业设置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课程的门类和教学组织形式较多,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公共专业课程、专业技术与实践课程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开课的形式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结构,可以通过大型综合课、小型独立课、专题研讨课、专题讲座、创新实践课和交流课等多种方式灵活展开。另外,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组织可以打破传统的班级建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灵活地选择专业,实行自主选修课,同时,还需要打破传统的学分制度,构建创新教育弹性学分制度,积极开设双学位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体系的开放性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要遵循市场规律,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不断地调整、充实和变更课程内容,这种对外界信息的接纳也体现了创新教育课程的开放性,增加了课程内容的弹性,这样才能解决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3】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各类课程要素要打破专业限制,体现当前的时代特征,引导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使之能够随着外界信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由此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逻辑过程。

(三)课程体系结构的整合性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结构中,各课程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由此决定了大学生课程体系结构的整合性。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整合方式上,可以分为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在纵向整合的课程结构中,可以把大学阶段创新教育课程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分阶段实施教学,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横向整合的课程结构中,要根据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比例,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评价标准。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纵横向组合关系的相互协调,各类要素资源的相互整合,由此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结构。

三、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相一致,保持一致性的基本原则;其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适应多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所涉及的课程门类较多,因此,要坚持普适性的原则;第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分阶段、分层实施,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课程的组织活动过程一般从创新实践开始,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最后到创新价值观的教育;第四,坚持开放性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要把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根植于一个内外开放的系统当中,建立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或其他社会机构之间的联系,形成高等院校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的模式。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需要从重组优化嵌入开始:第一步,重组思路。大学生创新教育意味着打破常规、开拓创新,重新组建结构完整、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调研了解各行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特征,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结构;第二步,优化思路。组建的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发现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第三步,嵌入思路。在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的基础上,需要按照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关要求,把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嵌入到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同时,还要向校外延伸,形成校内外一体化的创新教育课程模式。

(三)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模块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模块的设计需要根据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4】同时,创新教育课程还要根据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统筹规划,并按照创新教育理念来设置课程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方案等;另外,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要求来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本研究对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块进行了设计,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的模块,即:项目任务模块、原理方法模块、实践创作模块和考核评价模块。【5】其中,项目任务模块主要是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项目任务,做好创新教育课程的科学选题工作,课程内容主要有项目引领课程和发现问题课程;原理方法模块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创新谋略课程、创新原理课程和创新技术方法课程三类,其目的在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学习创新技术方法,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践创作模块主要开设创新心理训练课程和创新实践案例课程,旨在进一步探索发现问题,形成创新心理,塑造创新人格,学习创新工具的应用知识;考核评价模块主要开设的课程内容有调研报告课程、作品创作设计课程和产品制作课程,并对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回顾总结,评价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而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

(四)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

前文也有提到,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结构包括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因此,对于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也应当从横向目标与纵向目标维度来加以确立。其中,横向目标是建立在高等教育目标基础上的,也是教育目标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以创新能力和个性化人才培养为基点,构建大学生的创新知识目标、创新人格目标和创新智能目标。大学生知识创新目标的实现不仅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展开探究性学习的基础;创新人格目标需要从创新个性目标(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形成自主探究的兴趣)、创新精神目标(主要培养大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异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超越意识和进步意识);创新智能目标需要从创新智力(培养大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新颖、独特的智力品质)。纵向目标体系的构建需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来加以制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第一个阶段为模仿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在专科、中职、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课程中实施;第二个阶段为综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在本科院校创新教育课程中实施;第二个阶段为开创型创新人才培养,一般在研究生阶段创新教育课程中实施。其中,专科阶段的创新教育目标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模仿技术应用问题,做到触类旁通;本科阶段的创新教育目标应当以大学生求取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问题的处理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专门性人才;研究生创新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把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作为目标价值取向,在知识方面,除了要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多学科综合知识,增强社会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能力方面,要培养创造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综合素质上,要具备科学精神、务实精神、严谨求实精神、兼容并包精神、开拓进取精神,以及敢于批判质疑的态度和较高的科学素养。

(五)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展开:第一,创新教育管理与制度评价。首先,要对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计划进行评价,分别对创新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计划的短期、中期、长期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其次,对创新教育制度进行评价,需要从创新教育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进行评价,这些制度的建设是否具有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创新教育效果;第二,创新教育投入的评价。首先,对创新教育人力资源投入情况进行评价,重点针对创新教育教师的薪酬、补贴、资助、培训等方面,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创新教育物力资源的评价。主要是实施创新教育课程教学的场地、仪器设备、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第三,创新教育内容评价。首先,在课程的开设上,是否能够体现不同阶段的创新教育课程特点,课程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满足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其次,创新教育学习能力评价。主要通过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的形式展开,旨在了解课程本身对大学生创造性、独立性、合作性,以及在创新观念、品质、情感、习惯、个性和创造力等方面的教学效果;第四,创新教育成效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个体教育和集体教育成效展开,其中,在个体教育成效的评价中,可以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活动的频率,以及学生个体参加创新性活动的获奖情况进行评价;集体创新教育成效需要从学校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和创新教育竞赛组织情况进行评价。

四、结束语

第4篇: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

关 键 词:区域文化 本土设计知识 设计创新

在全球激烈竞争背景下,本土化设计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手工技艺对于设计的启发性意义,而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本土的、传统的和民族的文化构成系统与当代设计体系相融合。设计常常被认为仅仅是与产品表面的样式或风格相关,是对产品进行装饰美化而已,忽视了设计对于产品意义形成的重要性。在全球倡导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忽视文化对于创造产品意义的民族性、区域性和独特性而照搬国外模式易导致文化型产品设计的畸变,不利于设计创新发展的持续性,设计创新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设计思维驱动区域文化资源实现创新性发展和设计应用,即充分发掘、尊重、理解和应用与特定的区域性自然人文环境相适应的、服务于人们生活的本土知识,以此为依据而进行产品设计创新。

一、区域文化构成

在每一个区域文化中,都沉淀有独特的文化象征符号及其所形成的体系,这深刻的体现在巫术、天文历法、风俗制度、和民间艺术等中。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行为,它们以其所特有的脉络相互关联,形成某种文化生态。文化生态的意义主要是以生态学的思想或视角来思考文化构成,设计学视野下的区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相互联系的人造物及其相关的组织行为和思想观念构成的整体,其包括文化的纵向历史演变和横向的多元共存,它尊重文化区域性差异的独特性,强调区域文化的相互关系以及特定文化模式形成的脉络。

区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构成体系,其划分的依据包括民族归属、行政区划、人文地理和意识主流,无论何种文化类别,在构成层次上皆反映为文化生态的空间结构,自内至外分别表现为器物层、制度层、行为层和意识层,共同构成了文化的三个基本层级。[1]器物层侧重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物品和工具,通常是物质性的和可以被直接感知的,除了器物本身的表现形式,如功能结构、材质肌理和色彩纹饰,还包括与其相关的制作技艺或生产方式等;制度层和行为层通常合为一体,主要是指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规范化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如道德风范和习俗礼仪等,它是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意识层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文化层次经由不同的构成维度对应不同的设计应用指向,如设计价值(如文化认同)、设计伦理(如生态设计)、设计思想(如师承自然)、设计策略和设计战略等。设计需要实现从技术层面到文化层面的转化,[2]文化视野中的设计创新主张的是一种适当技术论,基于社会性需求将技术与社会文化结合起来考虑,探索科技社会化的合适途径,以实现设计的生态性和持续性。

二、以文化为导向的设计创新

文化既包括物质性的传统民居和历史遗迹等,又包括非物质性的民间传说和风俗习惯等,当下的文化的意义还在于它是认知人们生活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设计不仅仅是在探索完善或改造世界,其本身也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3]设计历经从创意概念到设计实现的全过程,它是区别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解和把握事物或现象的另外一种方式。以文化为导向的设计成为了设计研究的第三个取向,其清晰的指明了设计的人文精神和民生价值维度。[4]文化是设计创新之源,同时又是设计的归宿。总体上,以文化为导向的设计创新研究包括以下二个相互关联的取向:

(1)文化作为孕育设计创新的灵感来源

文化作为设计的思想源泉强调的是文化传统对于现代设计观念、思维和方法的启发性意义。作为技术创新的有益补充,设计创新侧重的是基于功能的审美、语意和情感意义的表征和生成,在实现文化构成元素与产品设计特征的有效关联方面主要是依赖于设计师个体性的设计经验、知识和素养,其中一个通常的方法就是以某一特定的传统建筑、绘画、器物、服饰或纹样为基本文化符号,从造型、装饰和技艺的角度探索文化传统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如陶瓷、家具和灯具设计。中国文化传统是多维的、富含哲思的和自我和谐的有机体系,传统的文化心理定势塑造了一个特定的设计符码系统,[5]从而形成了一个由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华夏中心观、天人合一观和等级层次观等诸多观念交相辉映形成的设计思想谱系,它们是现代设计创新活动的重要思想源泉。

(2)文化作为设计评价的一个重要尺度

设计的文化内涵的生成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环境的制约,这决定了当代设计的文化认知趋向,设计侧重的是对于人们生存或生活方式的支持、完善或引导。因此,可以构筑一个宏观的包括政治经济因素、文学艺术因素、科学技术因素、伦理道德因素、审美价值因素和观念意识因素等的基于文化的设计评价体系。文化作为设计评价尺度,不仅包括以设计对象为中心所关联的生产者、消费者和使用者的尺度,而且也包括社会环境尺度,文化尺度不是狭隘的溯古,拘泥于传统的设计(或传统手工艺)思想,而应该尊重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理性和物质精神演变脉络。[6]文化作为设计的评价尺度,提供的是一个导向:一个宏观和微观相互融合形成的指向性——经由设计民主性、公共性和生态性等构成的设计评价体系,这是对于设计的本体关注和设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整合区域文化至设计创新过程

现代设计创新的模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工程+营销+设计”的低层级运作方式,而应探索新的设计创新方法和流程。国际著名设计管理专家罗伯托·维甘提(Roberto Verganti)认为设计创新的关键是意义的形成与诠释,隐含于技术中的意义,技术功能和意义是使用者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意义就是人们使用此产品时的深层心理与文化缘由,其主要产生于使用者和产品的互动过程,很难预先予以准确的定义。相对比较成熟的消费市场而言,设计策略应该兼顾技术和意义,才能提升设计力,文化是赋予和理解事物(产品)意义的一个重要背景。

将区域文化资源整合至设计创新过程中,其基本思路是:基于社会文化中的审美特征、社会思潮和道德伦理等所关联的设计文化观念和思维认知方式,探索以设计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行性途径。通常与设计相关的创新包括三个基本类型:技术驱动的创新、市场驱动的创新和设计驱动的创新,设计驱动创新的本质就是创造产品意义,即通过设计赋予产品以审美价值、语意价值和情感价值。设计驱动创新区别于传统的技术型创新和市场型创新,它是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它对相关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符号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和运用,从而创造出适应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的具备功能价值、审美价值、语意价值和情感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7]基于区域文化构成、本土设计知识体系和设计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建构了一个宏观设计创新模式(图1)。

四、设计案例:“山·海·关”文化构成及其设计应用

秦皇岛市具有丰富的城滨海岸线,其以独特的人文自然条件成为城市最具特色的边缘景观,城市倨海而构,倚山而建,山、海与城融为一体,理性与诗融,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海·关”城市空间格局。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分布整体不显著,城市经济结构突出表现为港口贸易,受京津唐商业经济影响,具有一定的都市特征。城市包容了长城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名人文化(红色夏都)等,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的朴素的、自然的和休闲的核心文化特质,秦皇岛市的文化脉络呈现多维度,本文将这种区域性文化概括为海文化(包括港口文化)、山文化(主要因燕山山脉而形成的文化)和关文化(指以长城为主而形成的文化)三位一体,其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

根据秦皇岛市区域文化“山·海·关”构成,我们课题组对旅游产品、工艺品和游乐园娱乐设施产品等方面的设计创新进行了探索,依据文化型产品的设计创新模式,概括出了一个文化型产品设计创新的基本方法,其主要包括五个基本阶段:区域文化构成分析、文化要素的提取与演绎、设计形象关联与转换和产品形态创造。本文主要以家具产品为设计应用实践了这一过程,设计以“山·海·关”文化构成中的“关”文化为创意基点,选择了古长城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垛”作为产品设计创新的灵感启发,概括抽象出“垛”的文化符号意象,经由隐喻的方法实现其形象的转换和关联,将其应用至家具DOuble椅(冯洋洋等设计)的设计中(图2)。该设计实践探索了将区域文化要素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创新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其成果表明了该方法是实现基于文化的本土化设计的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五、结束语

传统的产品设计创新往往强调通过分析产品市场接受程度和产品技术功能方面来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关注产品的物理性的和工程性的特征,而实际上,以产品为媒介的意义生成也是设计创新的核心内容,文化为其提供了背景和支持,随着人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思想不断融入设计学领域,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赋予了设计师新的角色,设计师通过各种方法洞察用户或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依此为根据提出各种面向问题的创造性方案。基于区域文化的设计创新不仅仅是设计本身发展的一个内在需求,它也是解决区域文化生存困境和增强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途径,整合区域文化资源进行设计,同时关注本土文化之间以及区域文化对全球文化的适应性,这是国际企业本土化策略必须面对的问题,整合区域文化的产品设计创新模式及其程序方法为上述诸多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2年度基金项目 (SQ125014);秦皇岛市社会科学重点应用性研究课题(201306249)

注释

[1] 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2.

[2] 许喜华.论产品设计的文化本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118-124.

[3] 李丛芹. 从“设计”到“文化设计”的辨析:一个本体论视角[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47-154.[4] 李砚祖.设计与民生[J].美术观察,2009,09:12-13.

[5] 杨裕富.设计文化的基础:设计、符号、沟通[M].台湾:亚太图书.1998,248.

[6] 张夫也,李丛芹. 设计批评主体及其在批评中需要理清的几种关系[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136-141+161.

[7] 陈劲,俞湘珍. 基于设计的创新——理论初探[J]. 技术经济,2010,06:11-14+34.

第5篇: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

[关键词] 知识转移;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63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区域和城市经济辐射力、带动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其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并涌现出大量的文化创意园区、基地或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因此,从不同的理论和视角出发深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特别是研究如何全面系统的建设风格、形式各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基地,或者聚集区,探索其培育的基本策略,从而使其能够成功的生长、发育和发展,无疑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知识转移与文化创意产业园竞争力

知识转移是指在受控环境中,知识在不同组织或个体之间以不同方式进行转移或传播,实现从拥有者到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从而缩小成员个体或组织之间的差距,促进成员知识水平和能力共同提高的过程。Teece(1977)最早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概念,他认为知识转移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在不同国家间实现有效转移,并积累起大量的跨国界应用的知识的过程。A.C.Baum和P.Ingram(1998)通过实际证明得出结论,在组织内部有效地实现知识转移的组织比其他组织更具有生产力和生命力。

对于知识密集和文化密集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而言,知识的吸取和转化运用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也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依据,其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园区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知识创新是通过知识转移来实现的,知识转移的效率对知识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竞争力集中表现为知识创新能力,而知识创新能力与知识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转移的效率越高,园区内部的知识创新的程度越高,园区的竞争力就越强。

二、文化产业园知识转移的要素分析

以往对知识转移模型的研究基本上分为三大类:过程模型、要素模型和其他模型。以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要素为基础建立研究称作为要素模型,Jeffrey & Bing―Sheng Teng提出的知识源(souree)、知识受体(reeipient)、转移的知识(knowledge)及转移情境(context)四要素模型1和AlbinoVito等人整理出的转移主体、转移意境、转移内容、转移媒介四部分知识转移分析框架2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总结影响知识转移因素的大量研究,主要有知识特性、转移主体、转移情境、转移方式和转移结构五大影响因素。由于知识特性与知识主体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本文便不对知识特性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且转移方式和转移结构指向的都是团队知识的流动问题,因此,本文将转移方式和转移结构合并为知识转移渠道。鉴于此,本文研究的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知识转移主体、知识转移渠道和知识转移情景等三个基本要素。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的知识转移主体与转移渠道

在整个知识转移过程中,转移主体贯穿于知识转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知识转移的效率和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知识转移者的转移意向、受激励程度、表达能力、表达方法和对知识接受方的信任程度都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转移主体自身的表达能力越强,表达方式越灵活,对知识的理解越透彻,对接受方的信任程度越高,则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的效率就越高,转化的知识越能被其他人理解。因此我们认为,转移主体能力对知识创新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迈克尔・J・盎格鲁和威廉・H・贝克的研究提出,知识转移有五种渠道:串行转移、近转移、远转移、战略转移和专家转移。我们根据这五类知识转移渠道的特征,结合文化创意产业高知识性、高附加值与强融合性的特点以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将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知识转移模式设置为关键企业转移模式、企业合作转移模式和政府主导转移模式。

1.关键企业知识转移模式。关键企业可以依靠企业规模、企业拥有的核心人才比例、对当地税收贡献率、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占园区知识产权的比例等四个指标来确定。园区内的关键企业的知识资本增值主要通过获取或创造新知识来实现。园区内其他企业也可以通过效仿行为或者关键企业的主动传递来获得这种新的知识,从而实现园区知识资本总量的增长(如图1)。在关键企业知识转移模式中,知识资本的传递是单向的,关键企业大量向其他企业传递知识资本,在传递中起主导作用,而其他企业较少或没有向关键企业传递知识资本。

2.企业合作知识转移模式。根据知识转移主体企业所处价值链环节的不同,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树形知识转移的方式,一种是网状知识转移的方式。

树形结构是指结点按照层次进行连接,信息交换在上下结点之间流动。在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知识转移的方式是供应商――企业――客户的从上而下的单向流动方式。

网状结构是指结点之间相互联接从而构成了一个网络。在此结构中,知识资本的传递是双向的,各个企业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地位平等,是一种相互交换的关系。网状知识流动的方式即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知识在同一层面上的多途径的转移。如下图所示。

3.政府主导知识转移模式。

政府与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根据所要转移知识性质的不同,采取转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呈现为网状转移方式。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知识转移方式就是政府将知识转移给园区内的众多企业所采取的方法措施等。如下图所示。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的知识转移情景

知识是一定情境下的产物,嵌入在特定的情境之中。知识转移是在受控环境中对特定对象的知识传播。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当园区内企业或企业内的个体在环境和文化、愿望、结构、技能等四个方面与知识转移主体的相似性越大,则其在情境范围的重合程度越高,企业就越容易成长。本文提出园区内知识转移的情境维度:环境和文化、愿望、结构、技能。一般而言,园区内的组织或个体都处于由前面描述的四个情境维度中,不同的情境导致了组织或个体在识别、发展和使用知识的能力的差异。情境维度的相似程度越高,知识转移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培育策略

(一)从知识转移主体的角度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园

选择合适的知识转移主体,有助于保障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首先,文化创意企业应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确保知识转移企业间的资源、能力、文化、管理理念等相匹配。其次,可以通过增强个体成员知识转移意愿来促进知识的有效转移。文化创意企业应努力营造鼓励学习新知识的轻松氛围,设置适合组织学习的规章制度,促进组织知识创新绩效的提高。再次,文化创意企业还应该提高企业成员的知识学习和吸收能力。文化创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学习和培训机制、沟通机制和网络系统,增强员工的知识基础,强化企业的沟通能力,实现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共享、消化和整合。

(二)从知识转移渠道的角度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园

从知识资本增值的角度观察,构建多元化的知识转移渠道是知识资本增值的核心环节。在转移渠道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园应从转移方式和转移结构方面入手。一方面,建立多种形式的文化创意企业的联合和合作机制,特别是园区内关键企业、核心企业的技术联盟、知识联盟等的打造,建立园区内的知识交流和共享平台,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园区内部知识转移团队的组织结构应该扁平化,缩短知识转移的路径,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备性,提高知识转移效率。此外,文化创意产业园还可以与大学、研究机构等知识生产组织进行区域内合作和跨区域合作,建立和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营机制,拓展知识转移的渠道。

(三)从转移情景的角度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园

对于文化创意企业而言,其显性知识主要通过支持性机构进行转移。从知识流动的角度观察,园区支持性机构能够加速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和流动,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园知识资本的增值。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园区的技术服务体系,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此外,还可以建立以人才交流市场、产品博览会和交流会、文化创意产业专题讨论和学术讨论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园区信息服务中心,促进在园区内各成员技术和知识信息的交流。

另一方面,集群的地理临界性,为隐形知识的转移创造了很好的环境,保持组织间和个体间一定频率的接触有利于促使集群内企业获得隐性知识。文化创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合作、鼓励员工的非正式交流以及建立相对宽松的员工流动管理制度,获得有价值的隐性知识。

(四)从知识创新的角度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园

创新是知识的生产和传递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集群知识资本增值的基本维度。因此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生命力所在。从知识转移的角度观察,知识转移的各个过程和维度都有助于创新的实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的过程中,应建立从政府到企业层面的知识转移的利益保障和激励机制,促进知识传递内在动力的提升。特别在政府的层面要积极地鼓励和引导企业的知识转移行为,并尽可能将其与资金投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相联系,使企业能够不断地从研发活动中得益。在企业层面,要建立企业的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特别是要重视对关键员工,技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智力成果的保护和分享。此外,还应建立园区知识的多种共享机制,在技术、品牌、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实行共享,促使新的产业链的产生和知识创新实现,从而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Jeffrey. L. Cummings, Bing Sheng Teng.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 The Key Of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20):39-68

[2]Albino Vito, Garavelli A Claudio, Schiuma Giovanni.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ter-firm Relationships In Industrial Districts: The Role Of The Leader Firm[J]. Technovation Alnsterdam: Jan, 1999

[3]杨永忠,黄舒怡,林明华.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路径与演化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1(8)

[4]肖洪钧,刘绍昱.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6(3):9-10

第6篇: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题教育;体系构建;文化营造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5年6月2日召开的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具有内在耦合关系。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相融合有多重路径。本文拟从主题教育、体系构建和文化营造三个方面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1创新创业主题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创新创业教育是融创新创业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这种教育理念和模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但仅从打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础的角度看,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思想认识和精神激发层面。也就是说创新创业教育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创新创业的精神。这从知识技术层面和思想精神层面构成了创新创业主题教育的基本结构。这些主题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流程、基本方法和基础能力;创新创业基本规律教育和国外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教育,诸如美国的未成年人创业意识和高校学生创业意识培训,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和竞赛,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英国的“青年创业计划”和法国的“青年挑战计划”等都值得学习借鉴;创新创业精神品格教育,厘清创新创业的内在逻辑关系。“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2]“创新是创业精神的核心。创业意味着创新。”[3]强化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境界,学校和教师要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彻底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人人可以创新创业,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创新创业基因的创新创业主体意识教育;职业生涯发展与创新创业关系教育。这些主题教育的普及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深化

创新创业教育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包括政府、社会、企业、园区和高校等,需要从系统论的角度加强体系构建。但目前的现实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4]为此,我们必须针对上述问题,着力构建健全的体系,不断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一是构建理念体系,即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观内在地包含着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或者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效果既是高校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反映,也是高校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践行的标志,牢固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树立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题中应有之义的理念,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5]惟其如此,高校办学育人质量才能落实;二是构建支持体系,即创新创业教育要处理好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学术科研、知识能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获得多方面的支持;三是构建学科体系,学科建设要突出人才培养导向,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四是构建课程体系,即在开设“创业基础”课程的同时,开设“创造学”、“创业学”、“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方法”、“青年创业学”等相关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通识类课程建设;五是构建保障体系,设置创新创业领导机构和创新创业指导专家委员会,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交叉培养机制,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大讲堂,推动教师教学科研团队、科研项目课题和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扶持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创新创业俱乐部、创业孵化中心和创业园建设,加大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力度;六是构建实践体系,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改革实习实训模式,可以考虑把暑期作为创新创业实践的专用学期,发挥创业模拟实训基地的培训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育部、人社部和团中央等部委组织的各类创新创业行动、创新创业计划和创新创业竞赛。只有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完善的体系构建而融入大学教育的整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才能得以更加深入和深化。

3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营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提升

大学文化承载教化育人,发挥文化化人功能。创新创业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发挥育人作用。随着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并逐步凝练形成“众创”文化,必然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提供丰厚的社会土壤。“众创”在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空间的同时,也以浓厚的社会创新创业氛围激励了大学生。而社会的“众创”文化哺育滋养高校的创新创业文化,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和成长提供了文化视域与平台。经受创新创业文化砥砺的大学生不断积淀深邃的人文素养,创新创业实践会因此获得源源不断的思想境界、情感心理、价值取向、道德人格等人文性因素的支持。创新创业文化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品位。建设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高校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从精神文化层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种文化营造包括: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教育文化的一种表征,高校要通过加强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文化建设,来准确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地位,并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从思想引领和价值取向方面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贯通,依托创新创业兴趣、动机、目标、愿景等教育,加强创新创业人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充实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文化内涵;在加强创业的商业文化教育同时,注重创业价值文化教育,即从哲学视域思考创新价值、创造价值和创业价值,理解创新创造和创业的本质;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文化,“创业者具有求异性思维的特点,从来不满足于现状,不迷信权威。因此,创业者普遍具有创新心理。”[6]创新创业需要宽容鼓励,需要激发学生的求异性思维,使学生能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另辟蹊径,打破陈规,敢于创新创业,善于创新创业,不惧怕失败,不迷信权威,在心理上充满自信;加强协同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协同创新是当代创新理论的核心理念,要坚持开放合作,促进校校、校企、校所、校地和国际化合作;在公正平等地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激发每一名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创新创业作为鲜明的个性化和人格化行为,表征着个体特有的文化视野和文化价值观;注重学思结合,坚持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使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高度吻合;建设创意灵感、创造激情、创新精神和创业热忱相互激发碰撞的人文软环境,实现创意文化、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的相融合,即“创意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创新是创意的飞跃。创新是创业的基础。”[7]大学是学术文化共同体,学术文化的本质在创新,创新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精髓,学术文化和由此产生的创新文化如何与创业文化在创新元素的共同基础上实现契合,并转化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果,是大学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创新创业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价值性,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加强逻辑文化、思维文化、价值文化和应用文化、实用文化、体验文化的融通,把应然和实然有机贯通起来;注重发挥地域文化和家庭文化的功能,一个地方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传统自然会影响人们的创新创业选择,一个家族或家庭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学校创新创业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同样如此,创新创业文化对学生的濡染直接决定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创业伴随着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旨归。高等教育以育人为本,发展人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归依。在人的发展命题上,高等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志趣相投。因此,如何营造富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育人模式,是高等教育发挥引领社会文化建设功能的本质所在。也因如此,高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文化既有当下价值,亦有未来意义。

作者:王向阳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宣传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0-05-13]..

[2]徐俊祥.大学生创业基础知能训练教程[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4:8.

[3]李家华.创业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6,21.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13]./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5]刘贵芹.转变观念完善机制更加有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5(13/14):8.

第7篇: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

论文摘要:创意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除了依赖于系统组织内部各经济主体的互动作用和协同创新效应外,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促进其发展的外部动力要素,这些动力要素构成了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政府应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构建促进创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融资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措施,为创意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

一、创意产业集群的理论认知

创意产业是一种将人类的创意作为产业发展资源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设计、媒体服务、流行时尚、动漫艺术、古董收藏、新闻出版、软件开发与音乐表演等多个行业。创意产业将创意等智力因素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创意产业是以人为本、环保型、低消耗、高产出的新兴产业,是智能化、知识化的高附加值产业。它的出现,是知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它对促进产业创新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意产业依赖于网络组织生态系统而存在。创意产业集聚区组织生态系统是指由大量中小型创意企业集聚在一起所形成的旨在优化创意产品的制度结构,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便于集聚区内部的信息、人员交流和创意的产业化和商品化,降低交易成本,同时有利于促使产业区内部形成完整的业态并构成产业链,集聚区内的产业形成关联性后,可以产生共享效应和互生效应,可以获得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双重效果,而且集聚区的企业可以在竞争和合作中形成一种关联和互动效应,有利于集聚体内企业协同创新和保持不断持续发展的活力,也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系统论认为,系统的功能是系统诸要素在一定的结构下形成的效应。功能表示了系统的行为特征,主要由系统的诸要素和内部结构所决定,系统功能是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能力,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出、输入关系,因此系统的功能是由要素结构、生态环境共同决定的。创意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组织系统,其创新发展是经济、文化、社会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创意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系统组织结构

创意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生态系统内部各个行为主体(创意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政府及公共部门、中介组织等)在交互作用和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其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形成多维发散的网络结构。(信息、知识传递扩散的关键渠道)结成网络互动关系。创意产业的网络结构系统是多层次的,包括企业间正式的合作网络和非正式的虚拟的社会生产网络。企业间的正式合作网络不仅包括区内企业在设计、生产、技术开发、市场营销等创造价值的活动中,选择性与其他企业或行为主体所结成的稳定关系,如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合资、分包、战略同盟等结成的市场交易网络、供应商网络、分包商网络等,还包括企业与当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间结成的研发合作网络、服务支撑网络。在这种形式的网络中,传递的知识以编码化的知识为主要形式。非正式的虚拟的社会生产网络包括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基础上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包括企业内部各阶层的管理者、技术专家和生产工人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与大学人员和政府官员等非市场交易活动中建立的公共关系网络或者个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关系是在非正式的交流与接触中、频繁交易或合作的过程中基于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相对比较稳定。这种网络形式能够更有效地传递和扩散隐含经验类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推动人力资本和知识产生的社会化过程,加速知识创新。创意产业集群的多层次的、形式高度发展的网络结构为创意产业提供公共设施和知识,并为其提供认同感和灵感来源。创意产业集群组织网络中创新活动的发生和完成是一个群体活动、分散决策的过程。当某一新观念、新技术或需求的信息在网络某一结点产生之后,就会沿关系链条在整个网络中传递、反馈、交互循环、反复流动。网络中创新的参与者特别是企业会依据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信息和技术进行分析、处理,作出创新决策,进行有效整合与配置,并通过网络扩散与外溢。在此过程中创新主体会根据此创新决策及时反应和协调,在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完成创新活动。

三、创意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

创意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除了依赖于系统组织体内部各经济主体的互动作用和协同创新效应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促进其发展的外部动力要素,这些动力要素构成了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个不断与外界交流和不断地自适应的过程。系统开放的创意产业集群与生态环境之间正是通过频繁地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流来获得创新刺激和竞争优势,这种交流主要表现为创意产业集群通过信息、技术、知识、产品、资金等要素的流出流入始终保持和外界的密切联系。促成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柔性的劳动力市场、地方文化资源、创意氛围、信息和技术资源、制度激励。

人的创造力是创意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柔性的劳动力市场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人才,其中包括在创意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创意人才,也包括普通的劳动力。柔性劳动力市场中各类人才的高度流动确保了创意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创意血流”的不断更新和替换,组织上的柔性化体现为允许各类人才兼职或“跳槽”,便于创意人才的自我选择和自由流动,益于新的创意、知识和技术在区域内传播和扩散。

由历史积淀而来的地方文化资源是创意发明的核心,也是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独特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因为传统的、丰富的地方文化遗产作为经济因素进入创意产品的设计可以赋予创意产品独特的地方特性。这些地方文化遗产不仅包括有形的文化资本,如古建筑,也包括无形的文化资本,如象征性活动和地方手工艺产品和服务。创意产业集群正是利用了地方文化的特殊性,生产出具有地方特殊性的创意产品。

创意氛围是创意产业集群创造力产生的源泉,创意氛围的形成依赖于城市基础设施(硬件环境)和城市中的创新文化氛围(软件环境)。首先,城市便利的基础设施和充满意趣的公共空间的营造会吸引创意产业人才的聚集,如建立酒吧、咖啡屋、特色餐馆、小剧场、音乐厅、书店等方便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举办各种文化艺术展会等活动。创意人才的聚集会吸引创意企业纷至沓来。创意人才在这种公共空间中集聚交流易于产生创新思想的火花,激发创意思想的不断涌现。其次,众多创意人才和企业的集聚会形成无形的社会生产网络,产生网络效应和网络价值。

信息和技术资源是助推创意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动力源,高速发展的技术和发达的信息为创意产业集群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创新思想的实现手段。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得以快速传播,将创意思想快速地转化为生产,扩大了创意产业生产网络的范围和产品的市场规模。

从制度环境的角度来看,政府在营造创意氛围的制度激励和政策制定上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因为在不完全的市场竞争中,市场对于资源的配置作用常常会失灵,会影响市场中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因而需要政府营造适合创新主体发展的氛围和软环境,即通过建立公平严肃的法制环境和制定法律规范纠正市场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缺陷,增强创新网络中的信任机制,确保竞合效应能够正常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创新物的外部性内部化,使创新者更好地享有创新效益,建立引导正确社会走向的投资机制和颁布一系列旨在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构造一个有效的持久的创新激励软环境。另外政府可以通过采取为城市提供便利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等措施来营造企业发展和创新的硬环境。

四、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策略建议

创意产业的创新行为既依托于又改变着生态环境,创新能力是创意产业成长、发育的核心动力,创意产业持续不断创新和持久竞争力的培育依托于适宜的生态环境。而政府在积极营造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环境、有效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为创意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

1.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创意产品是复杂劳动产品,具有价值难以衡量的特点。而且对消费者文化心理需求的把握是存在现实困难的,再加之交易的长期性及产品升级换代的风险,因此具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且创意知识产品由于在使用上没有自然排他性因而很容易被复制,倘若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原创人员在创作过程中的人、财、物的大量投入便难以回收,长此以往,会严重打击创意产品制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妨碍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政府制定出能够使得创意产业市场交易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分类化、效益化的法律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市场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保护正当的产权利益不受侵害。

第8篇: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临床医学

现代医学理念已经逐渐完成了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2心理2社会医学模式的巨大转变,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成为医学教育的根本要求。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地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并束缚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则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使学习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当前,以抛锚式教学为代表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我国高教领域,尤其是医学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及应用。因此,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医学教育模式革新的进程,对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极具启发意义。

1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是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其哲学基础可以溯源于维柯、康德、库恩、拉卡托斯等人的科学哲学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语言习得理论、科学社会学理论、后现代主义关于科学的观点以及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等等。建构主义以多重视点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反思,形成了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 1 ] 。尽管建构主义流派纷呈,各有研究侧重,但他们对知识与学习的见解和观点几乎相同,互动互补,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原有知识经验,主动对知识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高级伙伴;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教学活动与主体交往;重视教学策略;重视发展性评价;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重视教学模式的建构等。

2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常见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助、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中的四大要素,研究者根据这四大要素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模式设计,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如下几种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 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协作学习, 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2 ]。支架式教学。建构主义教学中建构的对象必须是完整的知识单元,并具有足够的复杂性,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把复杂的任务加以分解、设计, 为学生持续的建构提供一个类似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的概念框架,这就是所谓的支架式教学[ 3 ]。

交互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协作学习,强调让学生在小组或小团体中展开学习, 通过完成集体性任务, 促进学习团队内的沟通与合作。由于不同学习个体对于知识的的建构过程及结果不尽相同, 通过这种学习资源与建构过程的共享,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从而对所掌握的知识获得更加丰富与全面的理解。

随机访问教学。随机访问教学主张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 基于不同目的, 着眼于不同方面, 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 使学生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探索和理解, 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方位理解。也就是说,随机访问教学并非对所学内容进行的简单重复, 而是对所学知识或内容意义的不断建构[ 4 ]。

3 传统教育模式的特征与弊端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以认知主义理论为基本出发点,认为知识呈现为稳定、客观的封闭型层级结构,学习就是要把外在的、客观的知识转移或内化到个体身上,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上。整个教学设计过程都是围绕着教师“如何教”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而展开的,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 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这种“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现代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论文网 LunWenDataCom]

4 建构主义理论在医学教育模式革新中的价值及应用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现代医学教育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应该积极借鉴建构主义理论,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体现学生本位、重视能力培养的新型医学教学模式。

4. 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教育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转变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以教师为绝对权威,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倾听者与接受者的惯性思维,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兼顾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重视知识的继承和传递,又注重知识的发展和创新。

4. 2 建设素质全面、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质上是教师创设教学情景,提出高质量问题,在教师提供的概念框架下学生围绕问题在小组协作中展开自主学习。教师成为了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组织者以及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引导者。由此可见,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作用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情景,因此每一次教学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针对每次授课,教师都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并备课,必然增加课前准备时间与精力,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教学积极性与爱岗敬业精神。

基础宽广、专业精深的金字塔形知识结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严密求证的开放式过程,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对于本专业知识具有深厚的造诣,还应具有宽厚的生物及医学基础知识,在这种“宽基底、大纵深”的金字塔形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从容应对开放式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不可预估的情况,帮助学生掌握医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深厚的人文素质与底蕴。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应在真实情境中学习, 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与帮助者应该具有对教学情景进行创设及“导演”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旁征博引的论证技巧、对教学现场的控制力以及幽默感等诸多非专业因素在确保情景教学顺利推进的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都对教师的人文素质与底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良好的组织协调与社交沟通能力。强化团队意识,开展协同学习是建构主义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为确保学习内容的顺利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小组划分与任务分配,密切调控教学现场气氛及进度,解决可能发生的各种冲突与矛盾,以上都对教师的组织协调与社交沟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及媒体的能力。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教师收集资料、创设情意、测评学习效果、反馈学习信息及交流师生感情等方面的有效辅助工具。通过多媒体的图文并茂、声音动画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丰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构主义主张“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主张“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是主动地进行探索,将学习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建构知识的过程。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的教育理念、健全的创新人格、创新教学的能力等特征。

4. 3 优化整合医学课程体系,使基础与临床教学“一体化”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基础及临床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有的医学课程设置使基础、临床严重脱节,导致了学生学基础时不知临床为何物,学临床时又已把基础知识几乎遗忘殆尽。因此,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将基础、临床与实习三个阶段综合考虑,逐步实行“一体化”,即基础阶段就引入临床内容,拓展和加强基础阶段的学习,临床阶段融入基础课内容,实习期间将基础课和临床课内容适当贯穿,从而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衔接和结合。但医学课程设置的优化整合工作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医学教育各相关学科的密切配合。

4. 4 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知识的构建过程,因此对其的评价也应寓于过程之中。以抛锚式教学为例,学生解决面临真实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习效果的直接反映,教师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同时,建构主义教学强调学生的协作学习,因此,教学评价不仅应包括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还应包括其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综合能力的评价。因此,重视评价学生知识建构过程,运用灵活化的评价手段。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综合评定课程成绩;考试时机灵活化;逐渐加大课堂讨论表现、课后讨论记录、论文及病历书写等在考核成绩中所占比例,做到既考知识,更要考能力。

4. 5 确保师资充足,采取更富弹性的教学组织形式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所倡导的情景教学,要求教师准备丰富的现实病例,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开展小班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的弹性较小,往往使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因此,为了满足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扩充适应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需要的师资力量并采取更为灵活机动的教学组织。

4. 6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提供高效的教学保障

高效的教学保障体系是实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主动探索、严密求证的开放式教学过程的必要条件。学校应当加强教学设施和信息环境建设,加大对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实验设备及教育网络等配套硬件设施的投入,为“教”和“学”提供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信息环境和技术平台。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也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医学课程中的多数基础课程以及临床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学习以记忆为主,属于初级学习的范畴,而内、外、专科等一些具体疾病的学习则多属于高级学习,当前医学教学中最严重的弊端是混淆了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的区别, 将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不合理地应用于初级学习的教学中,其结果是事倍功半,反而造成教学效果削弱与教学资源的浪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及传统教学模式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各具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所扬弃,结合应用,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1 ]莱斯利·斯特弗,杰里·盖尔,高 文译.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2 ]Michael Chapman. Constructivism and the Problem of Reality[ J ]. Jour2nal ofApp 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9, 56 (1) : 31 - 43.

第9篇: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

[关键词]四位一体 建构主义 知识产权 普及型教学模式

[分类号]D923

1 问题缘起

高校作为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基地,承载着培养知识产权创新主体――人才的任务,是知识产权创造的源泉;同时高校人才集中和科研实力强、辐射面广的优势,也决定了高校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必然成为知识创新与创造的主要力量。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观察敏锐,善于学习和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未来消费社会的意见领袖。他们是知识的学习者、使用者、传播者和创造者,理应成为当前知识产权教育的首要对象。我国的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招收全国第一届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在此之前,基本上没有将知识产权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教学,更不用说培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且绝大多数学校根本就没有能力开没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课程。1987年9月以后,又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少数几所学校招收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学生。90年代以来,北京大学率先成立知识产权学院,随后上海大学于1994年成立了知识产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也于1995年成立了知识产权系。进入21世纪以后,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0余所院校相继成立了知识产权学院或知识产权系、专业、中心、基地等,约有500余名知识产权专业师资在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已经建立起知识产权本科、双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博士后等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体系。自1998年教育部将知识产权法学作为14门法学核心课之一以来,所有开设法学专业的学校都为本科学生讲授知识产权法学,从而使知识产权法学教育全面展开。

然而,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不应仅仅停留于法学专业的专业型教育,更应当重视和加强非法学专业的知识产权普及型教育,特别是在开展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因为不仅需要大量知识产权司法人才,更需要大量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与执法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中介服务人才。遗憾的是,目前,知识产权法课程只是作为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尚未纳入非法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当中。虽然有部分高校为非法学专业开设了《知识产权法》选修课,开展了一些诸如知识产权竞赛、模拟法庭及知识产权论坛等活动,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首先也是最为主要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领导对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还没有将知识产权从作为一种法律制度、一种国际规则上升到一种核心资产的高度,因而在他们看来,知识产权不过是一门法学专业课而已,尚未将其上升到一门公共政治课、必修课的高度。其次,目前高校已有的知识产权师资也多系法学专业出身,知识结构单一,授课多以法学层面的理论教育为主,难以吸引非法学专业学生。据国家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中接受过知识产权专项教育的人数不足总人数的5%,而且这5%的大学生也主要是法学专业。再次,当前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 理论基石

建构主义理论起源于皮亚杰对西方哲学传统中的知识论的不满。Nedding在其《数学教与学的建构主义观》一文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认为“建构主义是一种后认识论”。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在国际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深刻影响着对于人类学习机制及教育活动的理解,所提出的教育主张已成为各国进行教育改革和课程教学的一种主导理念。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知识不是人脑对事物的直接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下建构而成的。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习不是一种刺激一反应现象,它需要自我调节以及通过反思和抽象建立概念结构。在整个教学实践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离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任何学习都是无效的;教师起到的是组织者、促进者、激励者、帮助者的作用。利用情境、会话、协作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终使学生达到对所学知识建构的目的。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包含下列主要步骤与内容:①教学目标分析。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做到课程教学目标统领各个单元目标,各个单元目标共同服务与服从课程目标。②教学情境创设。创设与各个教学单元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③教学策略选择。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的总体思考。选择与教学情境相匹配的教学策略。④信息资源组织。对于学习本主题所需的信息资源,在从何处获取、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方面,教师应给以适当的帮助。⑤自主学习设计。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不同的设计,在自主学习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⑥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建构主义者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意义的建构。⑦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学生学习评价不再采用“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模式,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⑧强化练习设计。强化练习目的在于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改革彻底摈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转而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来组织教学。

3 模式推出

“知识、意识、能力、行为”四位一体的高校知识产权普及型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概括起来说,“知识、意识、能力、行为”四位一体的高校知识产权普及型教学通过整合四类师资,开设四类课堂,讲授四大板块内容,实现四大目标。

3.1 预设四大目标

“知识、意识、能力、行为”四位一体的高校知识产权普及型教育,主要是针对本科层面而言,而我国当前的绝大多数本科生,对知识产权这一概念还是相当陌生的,普遍存在意识缺失、能力贫乏、行为失范等现象。

因此,新模式强调集知识灌输、意识培养、能力提升、行为矫正四大目标于一体,各子目标之问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呼应,并有机融合为一体。知识传递集中于知识产权制度与规则的学习;意识培养着重于帮助养成崇尚创新,尊重别人智力成果以及强化自我智力成果保护的观念意识;能力提升着眼于科研能力、动手创造能力方面,鼓励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行为矫正则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引导同学正确评价盗版现象、山寨现象,自觉抵制各种侵权复制品。

3.2 统筹四大内容

在四大目标体系的统领下,选择安排课程内容,确保课程内容服从和服务于课程目标。知识产权既是一种制度,一种规则,又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资产,一种资源。因此要讲授的内容既涉及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国际规则和条约等法学内容,又会涉及到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等方面内容,还会涉及到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等方面工学基础知识内容。于是该课程内容将由我国知识产权基本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知识产权诉讼典型案例观摩与解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以及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常识四大板块组成。

3.3 整合四类师资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决定了师资的选择组合。基于四大内容板块,需要选择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的资深教师来讲授基本理论知识;需要选择拥有一些发明专利权的工学教师来讲授新产品或新技术方案开发过程和发明专利申请流程;需要知识产权方向的名律师或法官通过解析知识产权诉讼典型案例来传授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应诉和答辩的策略;需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部和法务部的研发人员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来讲解知识产权创造、管理、维护与商业化运用的战略。

3.4 开设四类课堂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制约着课堂气氛,影响着教育效果。第一课堂教学一般具有严谨紧凑的特点,但难免会显得单调枯燥,其他类型课堂形式则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它们既可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兴趣,又能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最终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知识产权理论知识教学”第一课堂,着重于理论讲授;知识产权基本法律制度的教学,常常是相当枯燥的,因此教师应当紧密结合相关经典案例进行讲解。“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操作”第二课堂,结合一些专利产品和专利方法的技术解读,着眼于动手能力锻炼与提升。“知识产权诉讼法庭开庭旁听和名律师讲座”第三课堂,着力于巩固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高新技术企业参观学习”第四课堂,着重于增加同学们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知识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大时代背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从而激发大学生创新的热情。

4 特色与关键所在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导的教与主体的学必须同步互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知识、意识、能力、行为”四位一体的高校知识产权普及型教学课程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精髓,它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具有系统的知识性、严谨的科学性、生动的实践性、直观的启发性和趣味的互动性等特点。

作为一门由学生选修课转变而来的集德育、智育为一体的公共政治必修课,新课程管理的关键点是如何有效进行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它牵涉到这样几个重要问题:如何构建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指标体系?各部分学业成绩应当采用怎样的评价方法,并由谁来负责评价?如何确定它在整个目标体系中的权重?

在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系指引下的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没计立足于板块内容的实际,并服务于总体目标的实现。本着这一原则,整门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意识和基本行为等构成。其中基本知识部分的二级指标体系进一步分解为对著作权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专利权基础知识了解程度、对商标权基础知识了解程度以及对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知识了解程度等部分,评价方法也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评价者以任课教师为主,相对于后面几大板块而言,这部分的评价是最简单且易于操作的,也是争议最小的部分。基本技能部分的二级指标体系进一步分解为专利申请文件的中说明书与附图的撰写与绘制、专利检索、商标检索等3部分。评价方法以现场操作测试为主,评价者以实验课指导老师为主。广义的知识产权意识是一个有结构的系统,应该由知识产权知识因素、知识产权情感因素和知识产权行为因素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其中,知识因素是基础部分,没有足够知识产权知识的人不可能成为知识产权意识强的人;知识产权情感因素是对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行为、现象的感受、评价,是知识产权意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主要动力;知识产权行为因素是在知识产权情感因素驱动下的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活动,又反过来促进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发展。而狭义的知识产权意识则主要指知识产权情感。因此,基本意识部分评价主要是指狭义层面知识产权意识,即知识产权情感评价。评价方法宜采取无结构化面试方式,听取学生对我国企业频频被诉侵权现象的感受与评价,评价者可以由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官和名律师组成。最后,基本行为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习行为(参加正在开庭和专题讲座的次数)、公益行为(参加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创造行为(校园小发明竞赛活动作品数)以及消费行为(是否有购买侵权复制品)等组成,评价方法采用直接日常量化考核,由各班班长配合辅导员教师组成。至于四大板块内容的学习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宜采取模糊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具体如表1所示:

5 结语

基于建构主义的“知识、意识、能力、行为”四位一体的高校知识产权普及型教学模式,立足当今时代需求实际,立足我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现状实际,定位清晰,举措有力,设计精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台州学院自2009年开始开展这一课程教学试验,两年来已经基本形成一支集经贸管理学院、物电学院、团学会等部门老师组成的校内师资队伍,得到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台州一远科技、华海药业等5家部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大力支持,建成6个校外课程实习和观摩基地,先后举行9场知识产权名律师讲座,有389人次先后选修这一课程,并通过提交竞赛作品、学术论文等形式顺利获得学分。展望未来,做好做实这一模式,还需要学校各级领导者的高度重视,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多年办学以来凝聚的特色,紧密结合学校所在城市或地区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现状,有效组合多方资源,搭建多种平台。这也是其他院校学习借鉴时所要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金海军中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20年回眸,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11(4):41-45

[2]吴华英,理工科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中国冶金教育,2009,1(2):21―23

[3]刘春田,我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商标,2007,11(3):8-11

[4]付云,孙振领,凌静,高校师生知识产权素养现状及其对策探讨,高教论坛,2009,2(1):15―18

[5]金玉萍基于建构主义的工程制图教学探讨,高教研究,2005,2(1):51―54

[6]许平勇,吕青,建构主义理论在工程图学教学中的应用,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3,1(2):23―25

[7]苏杰,建构主义与新课程改革,教育改革,2005,8(4):22―25

[8]张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05,5(3):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