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精选(九篇)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1篇: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集团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异同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03-02

集团主义作为现代日本的普遍意识或精神,被公认为日文章化最重要的特征,成为日本民族的象征。集团主义精神在日本二战后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日本历届政府都把集团主义教育作为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集体主义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思想,集体主义教育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虽是两个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然有许多共同之处。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日本的集体主义教育及其与中国集体主义教育的异同,对中日集体(团)主义教育作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集体主义教育提供借鉴。

一、日本集团主义教育概况

(一)日本集团主义教育的含义

集团主义指的是一个集团的全体成员在感情上相互依赖,行动上休戚与共的社会价值和行为模式。日本的集团意识是日本典型的民族精神,被称为日本的民族性。正如日本著名学者山岸俊男所说,“作为日本的民族性,日本人具有一种离开集体就无法共存的本能,这种本能意识是自然朴素的,强烈于其他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在现在日本社会,集团一般被理解为工厂、公司以及相关的实体单位”,集团主义教育则具体表现为培养个人与其他集团成员的合作及对集团利益和领导者的忠诚。

(二)日本集团主义的形成

日本集团主义的形成与日本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首先,从自然环境来说,日本是一个岛国,对外依赖性强,自然灾害较多。这种独特的环境使得日本人更加注重内部的团结、协作。其次,从社会环境来说,日本从远古时代就注重与中国的交流,尤其是引入中国水稻生产后,日本的农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作先决条件,而日本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因此,地域性的集体协作就不可或缺。再次,从文化环境来说,日本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盛行“忠孝”思想和“家族制度”,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可见一斑,这种制度强化了人们之间的“集团意识”。

(三)日本集团主义教育的现状

集团主义教育是日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日本的集团主义教育要求成员要以集团为家,要服从服务于集团,以培养家族式的亲密感和团结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本集体主义教育越来越成熟和完善。现今日本集团主义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强化民族危机意识教育,培养国民意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日本始终把国土狭小、资源稀缺作为整个国民教育的基本意识,即使日本经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日本民族依然将个人与整个民族、整个集团利益紧密相连。二是注重学校教育。日本始终把对青少年、儿童的集团主义教育放在重中之重,通过在学校进行集体主义行为方式训练等途径,让受教育者从小树立集体意识。三是注重采取“社会一学校一家庭”三位一体的集团主义教育培养模式。日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调实践教育,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随处可见实践集团主义教育的痕迹。

二、中日集团主义教育的异同

(一)中日集体(团)主义教育的共同点

中国和日本都把集体(团)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都讲究协作和奉献,强调个人要服从于组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日两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决定的。经济基础上,两国都以水稻种植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长期形成的农业合作生产方式对中日两国集体(团)主义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上,中日两国同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忠孝”和“家族制”思想根深蒂固,为集体(团)主义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日集体(团)主义教育的差异

1.理论基础不同

中国的集体主义教育与日本的集团主义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中日是两个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日本是以个人主义为理论核心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一切以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是由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内在机制决定的。集团主义对团体的重视既有区别于个人主义教育,也不同于集体主义教育。从经济实体的角度讲,日本的“集团”称之为“会社”,是资本主义经济实体的代名词,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其浓厚的阶级性和局限性。两者完全不同的理论基础决定了日本的集团主义教育和中国的集体主义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2.二者内涵不同

集团主义强调的利益主体是集团。因此,从根本上说日本的集团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对于日本整个民族的大集团来说,容易形成狭隘的民族主义,从而侵犯他国利益和国际利益。二战期间日本发动的一系列亚洲侵略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另外,对于企业、部门等小集团来说,易造成践踏社会和其他集团的利益而满足本集团的私利。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则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主体,始终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之,集体主义教育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使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并关心集体,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

3.关系调适不同

集团主义要求“忠”于集团利益,强调避免自我主张和发展个人利益,必然会抑制自我创造而导致盲目服从的从众心理,忽视人的个性,存在着人的个性发展不充分的现象,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与个人利益的维护。并且集团主义强调集团内部的团结意识而盲目排外,具有集团自私性。中国的社会主义集体则代表着集体内部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集体的利益与集体成员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通过满足个人利益来更好地实现集体利益。我国的集体主义教育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并且注重集体内部每个成员的个性发展和价值的实现。

三、日本集团主义教育对我国集体主义教育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我国的集体主义教育和日本的集团主义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日本集团主义教育有益的一面对我国集体主义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环节,借鉴日本“社会-学校-家庭”的集团教育模式

日本采取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集团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卓有成效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集团主义教育成效不明显,究其原因我国教育模式的落后是分不开的。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直接影响集体主义教育的成效。因此,要想取得时效性成果就必须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作用。从这个层面上说,很有必要学习和借鉴日本“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此外,长期以来,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过于注重正面理论灌输教育,难以取得时效性进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产生作用,因此,有必要借鉴日本的经验,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实践环节,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2.紧密结合传统文化,充分发挥集体主义教育的时效性

日本集团主义教育的成功实施,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与日本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开展集团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忠孝”“礼义”等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日本也是家族主义国家,其集团主义思想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资源匮乏,地狭人稠,但是却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的危机意识激励他们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因而形成集团主义意识,并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为集体主义铺路。如日本强调坚忍、忠贞、团结的“武士道精神”。尽管“武士道精神”给人类和平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但从中依然可见传统文化对集团主义思想的影响。我国作为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若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必将对集体主义教育时效性产生积极影响,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主义教育。

第2篇: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一、大学文学教育现状与主要问题

当前文学教育面临着边缘化、形式化和知识化的困境,文学教育的审美价值和功能无法有效发挥,导致文学教育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文学教育边缘化:实利主义教育背景下大学文学教育的尴尬与失落。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教育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强调教育对于经济现代化的实利主义价值,有其充分的时代合理性,尤其对于纠正我们长期以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其间存在着某种风险,即在发展这种实利主义教育的同时,能否保持教育的人文性,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防止教育的失衡和异化。我国大学教育更加注重人的技术理性层面的培养,偏向于实用技术技能的知识性传授和培训,相应弱化了人之为人的精神性发展。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并没有引起教育实施者的足够重视,人文教育类课程普遍以精细化的专业面孔出现,而在通识教育领域则大多被忽视。文学教育虽然能够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伦理观念和精神品格,净化人的灵魂、激励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对于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意义,但是在这种实利主义教育背景下,因其审美非功利性不可避免受到冷落,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文学教育形式化:文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意义的被遮蔽。由于实利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目标至上以及工具的有用与有效成为价值衡量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道德与情感退避三舍,人沦为欲望与工具的奴隶。……以抚慰心灵、净化灵魂为己任的文学,对真、善、美的呼喊淹没于技术主义的滔滔洪水”,“文学教育无用论”的观点盛行于大学校园,不少教育实施者深以为然,学生也因其无益于提高就业技能而兴味寡然。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文学教育生存空间极其有限。即使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下,不少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也面临着课时紧张、考评不够、师资队伍支持不足等问题。譬如徐中玉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从仁者爱人、和而不同、胸怀天下等方面分类型讲述文学作品,所收作品虽有削足适履之缺憾,但理念很好,体现出了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只是这样一个较宏观的体系架构很难在三十余课时内完成。文学教育形式化现状的根源在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学教育之“用”正体现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上,文学教育的价值功能被完全遮蔽。央视“新闻1+1”栏目深度采访复旦投毒案,林某在接受采访全程中表现异常冷静理性,看不出丝毫对生命的尊重、对逝去舍友的忏悔,但是在采访末尾林某说他正在看文学经典,为什么要看文学经典?“因为我过去理科的书看的太多了,文科看的太少,我的思维太直了。”虽然这只是个极端案例,个中意味却发人深省。

文学教育知识化:文学教育本体性的长期误读与异化。长期以来,文学教育知识化、科学化倾向较为突出,文学教育本体性遭到误读,导致文学教育缺少了文学的灵魂,缺少文学欣赏的方法,缺少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点变异:一是过于突出文学教育的工具性,重视提高学生汉语言听说读写实用能力,突出技能训练,却忽视了文学教育的人文性。不可否认,文学教育对于改变当前大学生写作能力匮乏的尴尬现实具有直接促进作用,但是文学教育的更高价值体现在审美性与人文性。譬如:有些高等院校文学教育课程讲授仍然延续了中学语文教育思维,重点关注文言作品翻译,或肢解现代作品的篇章结构、艺术技巧,却忽视了传统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魅力的展现。二是过于突出文学教育的人文性,一味沉溺于思想演绎和哲学迷宫,弃文学教育的本体性——“审美性”于不顾。譬如:在文学教育课程讲授中,不带学生进入作品进行审美体验、情感体悟,而是片面强调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文史背景、文化思潮和哲学理念,看似玄乎深奥,实则背弃了文学教育的本体。在当前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新一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拒绝价值、消解意义的心理行为,对于这些凭空而生的抽象理念往往厌烦抵制。缺乏审美性的深刻体验,无法调动学生的审美思维,也就无法达成理想的人文教育成效。

二、大学文学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尽管问题重重,文学教育逐渐为教育实施者所重视,出现了一些新的改革发展机遇。教育政策调整带来了改革契机。教育部推进高考改革试点,语文教育地位的提升已成共识,这表明教育实施者开始正视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汉语教育的缺失。毫无疑问,中学英语与汉语教育改革必然会引发连锁反应,带动大学英语与汉语教育改革,更何况人们本来就对大学英语教育知识化的弊端诟病已久,汉语教育改革即将迎来良好契机。汉语教育的核心范畴是文学教育,改革汉语教育,首在改革文学教育。因此教育政策的调整,将会为大学文学教育创造前所未有的条件保障,而这正与高校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文学教育危机论营造了改革氛围。当前不少大学生汉语写作能力较差、人文素质不高、历史文化情感淡薄,已成为普遍现象。人们将这些问题归咎于大学教育技术化、人文教育虚无化,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文学教育危机论,激烈批评大学文学教育在人文教育中的缺席与失语,激切呼吁加快文学教育改革。文学教育危机论的提出,尤其是部分颇有话语权的教育界人士执旗高呼,提高了文学教育的关注度,文学教育之于人文素养培养的价值功能逐渐进入教育实施者的视野,因为只有充分挖掘出文学教育之于人文素养培养的“功利性”,才能让文学教育在实利主义教育思潮中更好地生存发展。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71号),提出“普通高校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广义的艺术范畴本就包括文学,这种政策导向对文学教育改革而言弥足珍贵。传统教育经验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持。文学教育改革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颇多可资借鉴之资源。譬如:我国传统文学教育理论不成体系,但是其中不少文化理念和制度设计仍有较强的现代意义;西方科学主义文化思潮颇为兴盛,但并不阻碍人文主义传统的绵延传承,文学教育理论的体系特征更为明显。因此,大学文学教育改革不是凭空想象,依靠中西较丰富的理论资源,进行适当的现代化转化,构建现代大学文学教育体系并非痴言妄语。

三、大学文学教育理念层面的重塑

文学教育改革,首在理念革新。要重估文学教育地位,重塑文学教育本体性,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把文学教育提高到“人的教育”的层面来建构其本质特征,强化文学教育的审美实践功能。重估文学教育地位。在2014年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4]由此更凸显出文学教育的重要地位。文学教育在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乃至传达时代风气、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方面的卓越价值理应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要改变我们文学教育可有可无、可重可轻的偏见,把文学教育放置到“人的教育”的高度上重新估量,提高文学教育在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重塑文学教育本体性。文学教育基于文学,归于教育,本质特点是“以文化人”,即文学教育通过大学生对作品的审美观照和体验,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文学教育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文学作品这一本体。文学教育怎么改革,也不能背弃这一本体。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于强调文学教育的政治启蒙价值,导致文学教育本末倒置,妨害了人文精神境界的提升。必须重塑本体性,还原文学教育的本来面目,譬如文学教育应提倡经典阅读,文学经典具有深厚的思想价值和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标识,往往能够唤醒学生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求知欲和满足感。笔者曾在文学教育课上让学生细读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让大家思考思想文化观念、生存境遇差异较大的60、70、80、90甚至00代际人为何会对同一部小说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在接受反映上有什么共同点,又有那些不同点。这种经典重温模式达成了这样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深刻领悟了经典文本审美魅力,对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生活面貌以及时代精神的嬗变有了初步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从小说人物以及作家的成长中收获了对于理想人生和人格建构的认同,对于当前消费主义文化有了批判性认知。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目前不少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仅仅是一种形式,任课教师照本宣科,没有从审美怡情、明心见性等角度去引导学生自己去欣赏文学本身,欣赏的过程变成了条理清晰的概念说明,审美的愉悦变成了枯燥的说教。教师作为文学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必须认识到:一是树立文学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情感和认识,与学生平等对话。二是更新文学教学理念。文学教育并非纯粹知识教育,教师应把文学的审美性放到教育首位,让学生毫无隔膜地触摸作品中感人肺腑的人生、生动丰满的艺术形象、余韵悠长的意境,真切的感知文学的灵性和诗意,抵近文学的人文内涵;要把学生已经逐渐萎缩或已丧失的对于文学的兴趣与热情再度激发出来,让学生对文学有感性和深刻的了解;应该“立足于作品教学,强化文本细读,突出其文学性与审美性”[5]。三是优化课堂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将文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与文学教育联系起来,课堂教学中渗透教师自己的创见,避免教学内容的僵化呆板。

四、大学文学教育实践层面的探索

文学教育理念更新颇为重要,理念的实现则更多依赖于文学教育理论建构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如何在专业设置精细化的课程体系中予以文学教育合理的定位,在专业类与通识类课程之间取得和谐的存在,需要做更细致的研究。完善文学教育理论建构。我国文学教育理论较为贫乏,这与当代以来实利主义教育观和教育实践的影响密不可分。改革大学文学教育,绝不是单设一门课程或者增设几个课时那么简单的事情,必须革新传统观念,建构新的话语体系,为文学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完善文学教育理论建构,应从内外两条途径寻求话语支持,一个是我国传统文学教育经验,古代“重诗文教化”的显著特点颇可转化借鉴;一个是西方文学教育资源,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也应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西方文学教育“就个人而言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即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就集体而言是培养人民的共识,即生命意义、历史文化、人文素养和人类前途的共识……”[6]。健全文学教育课程体系。大学有必要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学科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对文学教育有所重视和倾斜。譬如:应提高文学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把诸如《大学语文》《文学经典导读》等文学类课程开设成为大学生的普及性公共课,逐步形成以文学公共课为主导、文学选修课为辅的文学教育课程体系。大一开设“大学语文”,大二、大三开设形式多样的文学公选课(譬如《文学经典导读》《西方美文鉴赏》《科学与文学》《历史与文学》等课程),注重大众性接受,要与专精深的中文专业课程有明显区别。文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立,必须强调整体性,不宜庞杂大锅烩,避免造成一种新的形式主义。

第3篇: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文化研究;综述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已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但从总体上讲研究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主要散见于一些著作的部分章节和一些学术期刊之中,相关专著比较少见。笔者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存检索,在2012年,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为主题的论文有20多篇。从目前研究的情况看,学者们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一点毫无异议,研究者都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其中的新提法、新思想、新要求使我们倍感亲切、很受鼓舞。文化重要性的凸显,使得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重要性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将2012年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作以综述,以便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内涵与其他研究一样,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有其相应地延承发展的背景

文化多元就是大的发展背景,文化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便应运而生。吴惠提到,一方面文化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更多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当代多元文化的新挑战。第一,多元的价值观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第二,社会文化传播方式的更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第三,信息过载的网络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描述其文化本质和属性的一个范畴。它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文化现象,以文化态度作为方法论,确证其文化本性,揭示其作为精神生产过程的传播、运行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归结为一种精神文化力量的理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就其本质来说,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属于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体现了一定时期文化形态的主导与走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

相关研究得出,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不仅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党性,更要凝练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力,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剖析“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意识形态本质,纠正和防止思想政治教育中“泛意识形态化”的失误,关注当代中国的国情和世情,着力提高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和认同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深化信仰教育的需要

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信仰也是一种文化。紧迫性体现在学者刘建军曾认为社会信仰态势存在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人们的信仰需求已经渐醒。第二,各种信仰的争夺与辩论已经日趋白热化。第三,信仰宣传者的社会角色凸现出来,受人注目。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学术研究的同时,用科学的理论占领主阵地,必须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从而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正确指导作用,切实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这是因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推动当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培育,才能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破坏;推动正确的信仰培育工作,是认清科学信仰的必要条件。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有其现实和时代需求

相关研究认为,当代中国正面临艰难的社会转型,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主导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得人们在现实境遇之中对于利益、思想、文化多元的契合能力削弱。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中,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理应转向更为宽阔的文化路径。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揭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本身所内在的文化特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深层凝练表达。”这种文化属性体现了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天然联系:一方面是文化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制约影响;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对文化的选定、传播、融合与创新。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呈现为双向互动的紧密联系,对其后者展开分析,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学者得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揭示其作为精神生产过程的运行、传播规律,描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运行中出现的文化现象,通过文化态度确证其文化本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力量而存在。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主体

相关研究有,在辩证唯物主义自我观的形成中,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关键的是要做到 “内化”,也就是说,使教育对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把一个社会所公认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于心,最终实现 “我是谁”的自我认同。骆郁廷和史姗姗在《“三喻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维透视》中提提到“三喻文化”,当今时代“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的交织并存,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且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维形态。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般说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三大文化功能:文化引领功能,文化整合功能,文化创新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上述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是一种相互融合协同的作用。其中,文化引领功能的基础是文化整合功能,“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之中,一方面是主导价值观的凸显、价值共识的达成;另一方面是多元文化与主导价值的和谐同生。”同时,就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如果系统各要素次序发生变化,那么整个系统的性质就会改变,因此文化整合本身就蕴含、孕育着文化创新的因子。

(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

有学者提出,“建构良好的文化环境,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诉求。思想政治教育从三个方面建构文化环境:一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为建构文化环境筑基开源;二是引领多样文化选择,为建构文化环境导航定向;三是启迪先进文化自觉,为建构文化环境强体增力。”

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实现途径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信仰工作

有学者认为,做好高校学生的信仰教育工作,要采用多种方式来达到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目的。(1)强化“两课”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得学生的意识形态观内化并产生认同。(2)以法律教育为辅助途径,提高学子的法律意识。(3)高度重视除“两课”之外的人文社会学科辅助与启发的作用。(4)加强自然科学教育,使得学生摆脱愚昧和无知。(5)加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主题教育。(6)实践与理论教育充分结合起来,使学子学有所思、学有所用。(7)重视反面教材的负面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研究得出,“提高主导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学生“三观”教育过程;发挥感召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学生党建工作过程;增强引导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学生社团建设过程;形成凝聚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四个方面着力: 形成合理的自我认同; 创新教育方法;以底线价值教育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范围的扩展开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野。”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

相关研究得出,“从文化潜移维度讲,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浓郁温馨和谐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般地感染人、激励人、鼓舞人,进而重构人们的意义世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就是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满足教育对象在文化传承、选择、传播和创新等需要层面上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路径主要包括增强教育内容的文化底蕴,提升教育主体的文化素养,优化和开发文化环境。”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卢景昆,罗洪铁认为,“文化自觉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它不仅包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来历、发展、特点、趋势、规律、地位和作用有正确的认识,还包括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也包括对发展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存在天然的、本体意义上强烈的内在关联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

苏振芳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文化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文化行为进行的价值判断、价值追求、价值选择。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知与行的关系,文化自觉是一种理智的行为,文化自觉要求按照‘应当’的知识实现应有价值,文化自觉要求文化建设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1)坚持以人为本,符合文化自觉主体性的客观要求;(2)坚持以人为本,是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的社会实践要求;(3)坚持以人为本,是文化自觉的自律性要求;(4)坚持以人为本,是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性的方法论要求。”

(四)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传播以及网络文化建设

新媒体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播。有学者认为,“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应逐渐由政治主导趋向价值传播与文化认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关注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和工作方式,实现合理分歧基础上的价值认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拓展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效能。”孙兰英提出,①强化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③把握网络文化语境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及原则。

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表现方式

(一)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有学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辞学凝炼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话语研究方法。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话语研究的“形而上”辞学凝炼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案例中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语;与时俱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辞学凝炼和辞典编纂研究。”

(二)从文学、艺术角度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有学者认为,“文学欣赏都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积极的教育意义。高校应加强文学欣赏方法与内容的引导,努力激发大学生的欣赏兴趣,真正实现文学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渗透。”何祥林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运用是有要求的,其一,将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相结合,将言内之意与言外之意相结合。其二,要心怀崇高的使命和坚定的信仰;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做充分的调查研究;要善于用国学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思想。

(三)从具体实践中总结的精神理论成果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某些总结出来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永恒的精神财富,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力图做到“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主阵地,深刻认识并发扬延安精神;创设延安精神教育的优良环境,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示范作用;开展各类实践教育活动,使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开展艰苦奋斗、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梁艳.用延安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和有效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2-2(5) .

[2] 吴惠.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8).

[3] 韩迎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及使命[J].求实, 2012(5).

[4] 王习胜.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3).

[5]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40.

[6] 李先敏,郑小波.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信仰教育[J].学术交流,2012(1).

[7] 李薇薇.简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当前文化诉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

[8] 丁燕,巩克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

[9] 骆郁廷,史姗姗.“三喻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维透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3).

[10] 唐志龙.论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环境的建构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12,6(6).

[11] 查广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

[12] 朱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软实力价值意蕴的四个维度[J].理论与改革,2012(2).

[13] 袁.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求实,2012(6) .

[14] 卢景昆,罗洪铁.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责任[J].思想教育研究,2012,3(3) .

[15] 苏振芳.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J].思想教育研究,2012,2(2).

[16] 苏运生,卢远.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播[J].教育评论,2012(3).

[17] 孙兰英.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2).

[18] 李宪伦,张卫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辞学凝炼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话语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

[19] 刘晓红.文学美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渗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

第4篇: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在教学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要重视学习者的积极性、建构性、社会性、反思性,强调学习是建构意义的过程等思想观点,对当今新型研究生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究生是我国未来高层次建设人才的主要来源。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将来的发展和兴衰。但当前研究生德育状况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与国家对人才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一些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在德育目标的确立上缺乏层次感与系统性,脱离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实际、品德发展水平和需要。德育过程简单化,简单地把德育等同于知识传播。在德育方法上,传统德育模式背离受教育者道德认知规律,把受教育者视为社会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主体性未能充分发挥。德育内容狭隘化,只重视宏观的政治教育,忽视品德能力教育和个性化的健康人格教育。

现代建构主义者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观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所获得的知识,而必须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当前的知识,建构当前知识的意义。第二,学习的建构过程是双向性的。一方面,通过使用先前的知识,学习者建构当前知识的意义,以超越先前的知识;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实例的变异性而获得重新建构。第三,学习者的建构是多样化的。由于知识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知识存在独特性,因而每个学习者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建构主义学习具有积极性、建构性、社会性、反思性的特征。

建构主义学习观引起了现代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促进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同时,建构主义也为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研究生德育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应是一种主体性德育模式,这种模式完全区别于传统的工具性德育模式,它将德育的现实性功能、超越性功能、个体享用性等功能有机地整合于受教育者主体性这一目标的培养上,既通过道德教育传授现时代的规范,又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它给出了今后德育改革的方向。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的过程。此观点强调学生不仅要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而且要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这在本质上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给予充分的尊重,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方向。主体性德育模式即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与德育的结合产物

1.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内涵。主体性在哲学上是指人在与一定对象的关系中所具有的主动态势、能动作用、积极态度和支配地位。因此主体性德育的职能就是要使学生的德行从他律变成自律.让研究生懂得既要发展自己,又要造福于社会。

所谓主体性德育模式是指在主体教育思想或主体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为基本要素,旨在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强调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独立性、创造性、能动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的德育模式。L2]它的基本观点是重视人的主体性,在德育中树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利用多种德育手段激发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

主体性德育模式涉及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但重点是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根据他们已有的德育经验,充分唤醒其主体意识,使之主动建构德育观念并自主能动地付诸行动,这一过程是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德育知识的传授者、德育环境的营造者、德育资源的提供者、德育过程的支持者。

2.实施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必要性。主体性德育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由个人主体性向群众主体性、人类主体性发展,谋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与和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L3j

第一,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确立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主题,也是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首先,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它要求培养人的主体性。因为受到市场经济某些消极影响,部分研究生言不离“金钱”,行不离“经商”,思不离“享乐”,从而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利益主义”的旋涡中,德育教育者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超越“拜金主义”等层面,弘扬主体意识,不断追求完美的人格。其次,科技的迅猛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培养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以促进教育、教学的民主化、个性化。另外,网络资源的开发也迫使人们发展主体能力以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

第二,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确立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行素质教育,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离不开学生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为特征的自觉接受德育、努力参加实践.主动地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要走在素质教育的前列就必须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出发点,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难有创新.难以实现德育目标。

二、研究生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构建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构建研究生主体性德育模式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合理定位。传统的德育目标的确立缺乏层次感和系统性,严重脱离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实际、品德发展水平和品德发展需要。它将德育的总目标作为起点,而没有将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时已有的道德认知结构作为德育起点,各级各类学校所设置的德育起点都存在整齐划一、大同小异的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受教育者已有的经验,致使德育定位发生偏差,因此构建研究生主体性德育模式要科学合理定位德育目标德育目标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将德育总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目标来实现,从而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系统的德育目标体系。

2.充实内容。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载体之一。它肩负着将研究生培养成自主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健康的人、创新的人的重任。因此,德育内容的设置,“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也要关注受教育者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维培养,也要重视受教育者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2J。

第一,倡导人文教育,并将之定位于德育的基础。人文教育即人文学科的教育。人文学科是人类思想和活动最有价值的记录,其中蕴涵了丰富的道德思想,为德育奠定了宝贵的基础。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学校教育经历了以人文教育为主、以科学教育为主、进而强调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历史发展轨迹。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往往偏重科学技术知识和实用知识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生教育也存在类似情况,所以要提倡导师多给予研究生人文关怀。著名科学家杨叔子就要求他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读《大学》、《论语》、《老子》等古典著作,既重科学教育又重人文教育。重视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是主体性德育模式的重要生长点。

第二,注重德育个性化。“个性化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个性,注重学生的智慧潜能,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创造性教育模式。”5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人的价值。以往的德育模式排斥个性发展,要求统一的德育模式,主要是割裂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事实上,个性和共性是不可分割的,个性是具体的,共性是抽象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因此高明的道德艺术是既保持个体行为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又能自觉地适应和维护道德规范。主体性德育模式正是注重将德育的共性与个性结合在一起的好的德育模式。

第三,德育不仅要个性化,还要生活化。德育的最高目标就是为了人更好地生活,快乐地生活,所以要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规范出发。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泛化在其中。研究生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感悟生活的乐趣、意义,同时生活世界也能帮助其树立生活信念,使其更好地认识生活、认识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能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第四,新时期的研究生德育应以“世界意识”教育作为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新视点。“世界意识”教育体现了四个关注,即关注世界未来、关注人类命运、关注民族发展、关注人生价值;体现了三种精神,即民族精神、勤奋精神、竞争精神;也体现了一种思想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6J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现象日益显著,也必然带来很多的冲突,如环境问题、人权问题和贫富分化。世界意识教育能使研究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增强个人的使命感,促进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第5篇: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民教育;内容;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等社会变迁,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变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为自由幸福,更为全面地发展自身,实现自身价值。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提升现代意识,培育现代公民。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新主题,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或者说,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体现这六个方面的特征。

关于“公民教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不统一,但总的来说,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从狭义上看,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它是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这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判断是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标准,除了是否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还要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看公民教育的成就和质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民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将公民教育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密切相联。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样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历来重视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事实上已经把公民教育纳入了和谐社会的视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将公民教育纳入其视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2.全面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目标上。二者是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高公民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总的来看,与过去相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与此相适应,要形成比过去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体制,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较高的公民教育是相伴而生、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全面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断促进公民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二者处于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公民教育搞得好,就会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和社会越是发展和进步,就越增强对公民教育的需求,促进公民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公民教育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方向前进的指导思想。执政者的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公民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教育全体公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树立生态科技观和科技生态观。

2.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使其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现代公民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公民教育范围内,但不把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在要求受教育者贡献于自己国家的同时,还要求国家给予个体公民的权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兴盛的精神动因。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宏大而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明确了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的培育思路。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民教育范畴,需要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意识;需要倡导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维护国家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需要保护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的自尊自信意识。

3.民主法治教育。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体现,也是我国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实施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重要的是唤起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这是公民作为政治社会或国家的平等成员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公民教育中的民主法治意识教育主要是培养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要牢固树立法律的无尚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做一个积极负责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公德教育主要是使公民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法、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环境道德、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公民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依存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四、构建和谐社会,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要把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主导的促进作用,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公民教育同样也有促进作用。当今社会,教育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面对复杂的新环境,公民教育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我国的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公民意识的养成,特别是公民的自我维权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这是制约我国法制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3.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公民教育重在实效,它不同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只侧重于讲解和传授,而更侧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性的认可和参与。如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在答疑中进行公民教育;对重大的涉及公民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具体公民及其事迹,即以榜样和先进事迹来更好地启发、感染教育对象;在活动过程中感到合作与秩序的重要性;模拟民主选举场景;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而不仅仅只是思想传承。

4.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学校公民教育是社会公民教育的基础,学校公民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改革公民教育课程为主线,改革公民教育办法,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公民教育。此外,公民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它的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公民教育的氛围,保持公民教育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公民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发挥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搞好公民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性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的开放和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机会增多等等,都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常修泽,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N].人民日报,2005—03—18.

[2]苗伟伦,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3]雷骥,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5]刘国华,张积家,对学校公民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6]王学风,学校公民教育:塑造公民道德的必修课[J].思想·理论·教育,2006,(3).

第6篇: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民教育;内容;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等社会变迁,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变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为自由幸福,更为全面地发展自身,实现自身价值。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提升现代意识,培育现代公民。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新主题,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或者说,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体现这六个方面的特征。

关于“公民教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不统一,但总的来说,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从狭义上看,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它是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这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判断是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标准,除了是否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还要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看公民教育的成就和质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民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将公民教育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密切相联。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样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历来重视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事实上已经把公民教育纳入了和谐社会的视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将公民教育纳入其视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2.全面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目标上。二者是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高公民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总的来看,与过去相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与此相适应,要形成比过去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体制,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较高的公民教育是相伴而生、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全面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断促进公民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二者处于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公民教育搞得好,就会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和社会越是发展和进步,就越增强对公民教育的需求,促进公民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公民教育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方向前进的指导思想。执政者的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公民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教育全体公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树立生态科技观和科技生态观。

2.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使其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现代公民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公民教育范围内,但不把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在要求受教育者贡献于自己国家的同时,还要求国家给予个体公民的权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兴盛的精神动因。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宏大而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明确了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的培育思路。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民教育范畴,需要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意识;需要倡导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维护国家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需要保护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的自尊自信意识。

3.民主法治教育。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体现,也是我国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实施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重要的是唤起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这是公民作为政治社会或国家的平等成员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公民教育中的民主法治意识教育主要是培养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要牢固树立法律的无尚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做一个积极负责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公德教育主要是使公民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法、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环境道德、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公民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依存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四、构建和谐社会,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要把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主导的促进作用,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公民教育同样也有促进作用。当今社会,教育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面对复杂的新环境,公民教育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我国的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公民意识的养成,特别是公民的自我维权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这是制约我国法制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3.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公民教育重在实效,它不同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只侧重于讲解和传授,而更侧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性的认可和参与。如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在答疑中进行公民教育;对重大的涉及公民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具体公民及其事迹,即以榜样和先进事迹来更好地启发、感染教育对象;在活动过程中感到合作与秩序的重要性;模拟民主选举场景;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而不仅仅只是思想传承。

4.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学校公民教育是社会公民教育的基础,学校公民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改革公民教育课程为主线,改革公民教育办法,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公民教育。此外,公民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它的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公民教育的氛围,保持公民教育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公民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发挥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搞好公民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性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的开放和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机会增多等等,都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常修泽,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N].人民日报,2005—03—18.

[2]苗伟伦,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3]雷骥,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5]刘国华,张积家,对学校公民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6]王学风,学校公民教育:塑造公民道德的必修课[J].思想·理论·教育,2006,(3).

第7篇: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 文化转型 教育体制改革 文化阻力 传统文化 功利主义文化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标志着呼唤已久的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然而,教育体制改革并非万能,也并不意味着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杰出人才的培养,固然依赖于教育体制等外部制度的革新,更需要教育体制背后的文化心理的支撑,以及先进的文化理念作为后盾。我们要改革的不仅是外在的教育制度,更重要的是将教育体制改革重点落实在人心的改造上,特别是文化性格的重塑上,最终造就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今天整个文化面临艰巨的现代化转型,多种文化样态并存,文化转型也日趋复杂和多变,这些都意味着教育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育体制改革与文化转型的关系辨析

与前几次教育改革不同,此次教育体制改革一个最直接的突破口,便是席卷全社会的关于“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的讨论。虽然人们提供的方案各不相同,但是学界无一例外认为,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已经发生深刻转型,教育体制却严重滞后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步伐,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因此,改革教育中与先进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体制,便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方面,教育体制改革是文化转型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本质,说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培养什么样的人,便是一个文化问题。当一个社会出现新的文化元素和新的文化诉求,并要求以新文化代替旧文化时,会最先反映在教育层面,要求教育通过不断调整和变革自身,以培养出符合新的文化需要的人才。今天,创新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新的方向,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不仅是要培养现代意识的公民,更要培养出能够具有创新意识的杰出人才。

当然,教育体制改革并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的封闭的改革,它是在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互动中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特别是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支持。教育体制改革不能仅仅依靠教育制度自身,还需要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同运作,教育问题的凸显,所呈现出来的恰恰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困境。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受制于新旧文化力量的制衡。新文化为教育变革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引领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而人们习以为常的文化传统,以及建基于其上的日趋固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发展和变革,起着规定、制约甚至延缓作用。

另一方面,教育体制改革为文化转型提供动力。自从人类开展教育活动以来,教育对保存和传承文化起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社会通过各种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既保证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文化资源。当然,在此过程中,教育并不是消极地继承文化。教育往往会甄别、遴选出优秀的文化,并加以传承。教育者立足于本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而且受教育者本身会发挥创新才能,对既有的文化加以创造和革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这种文化选择,教育体制不断改变着现实社会的文化基础,引导社会进步。正如樊浩所说,“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和引导人们建构超越于世俗之上的崇高而神圣的意义世界,意义世界造就真正的人,也造就人的精神和社会文明的平衡、健全和合理。教育对于意义世界构建的效力及其合理性,就成为教育的文化力量的内在表征。教育应该成为社会的文化创发源和辐射源,教育应该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持和文化批评,并充当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自觉承荷者和时代精神的代言人”。[1]这正显示出教育体制改革对文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文化状况

今天的中国,文化领域不再是铁板一块,而是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马克思主义文化为主导,传统精英文化、现代世俗文化、商业文化、后现代文化多元文化并存的宽容的、开放的文化生态。认清我们时代的文化状况,对于更好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今天的中国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文化状况呢?大致而言,今天的中国正面临三重文化形态的建构。

一是社会主义文化处于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系统作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依然是我国的主导文化形态。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是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人民素

[1] [2] [3] 

质的提高,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就是培养出具有“四有”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当然,马克思主义文化为主导,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一统天下。随着政治的开明以及社会的进步,除了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之外,各种亚文化也在兴起和发展,使得文化价值观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二是传统文化热方兴未艾。虽然经过近代以来的历次文化批判,传统文化日益式微,但是传统文化的因子依然流淌在中国人的文化血脉里,并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世纪以来,为了解决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一些人士把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的典籍中,试图寻找根治精神创伤的文化药方。以复兴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热,在全社会蔓延开来。借助百家讲坛、孔子学院、拜祭黄帝陵等或民间或官方的行为,传统文化中符合当今人们心理需求的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思想资源被人们汲取出来,有利于疗治失范的社会文化秩序。但是,人们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如政治层面的等级观念、长官意志、特权意识;经济社会层面的小农意识、保守意识;文化层面的人格依附意识、缺乏创新意识——依然缺乏足够的反思和警醒。

三是商业文化和世俗文化肆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治动荡之后社会普遍的虚无心态,以及商品经济重利文化的冲击,世俗功利主义文化乘虚而入,左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弊端。文化的世俗化与商品经济同步而行,商品经济所奉行的互惠、实用、重利的原则深深地影响了世俗文化的形成。这种文化的人性基础,是人性恶的物质利益驱动论——支配人们活动的动机,归根到底是谋取实物的利益;其核心是效率和效益的最优化原则;其价值取向是绝对的市场化价值取向。[]世俗文化将关注的焦点投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物质世界中,随着人们对性、欲望、金钱等物质、生理层面的渴求迅速膨胀,以及对现世幸福的关注超过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人文精神日益衰退,理想、价值被放逐,整个社会生活在尘世里,缺乏超越精神和理想情怀。以功利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世俗化运动,对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

不可否认,商业文化和世俗文化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文化因素,它肯定人的世俗价值,强调个体的利益诉求,张扬人的生存欲望。世俗文化的崛起,对唤醒被传统文化压抑已久的人的自由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制约教育体制改革成败的双重文化阻力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指出,世纪的教育体制改革“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说到底,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培养适合时展的具有新的人文精神和现代意识的公民。这种现代公民,既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土壤中,又具有开阔、开放的国际视野;既需要一定的文化守成意识,又具有深刻的怀疑精神、创新意识;既具有独立的个体人格精神和文化自觉,又遵守现代自由、民主、平等的理念。

鉴于中国正处于文化转型的现实,要切实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解决好制约教育体制改革的双重文化难题。

    一方面,警惕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带给教育体制改革的阻力。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占主流地位,但是传统文化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传统文化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教育改革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守成式的、控制性的文化。传统文化主张的是集体的力量,个体应该置身于集体之中。传统文化贬低个人权利,无视人的个性和自主性,扼杀个体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种保守主义的、中庸式的群体文化观突出表现在要求学生唯书本、 唯标准答案是从,忽视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种教育专制主义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的,不仅扼杀了个体的好奇心,也培育不出杰出人才所需要的创新精神和怀疑精神。因此,教育体制改革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对教育的消极影响,教育改革必须要以新的个体本位文化形态来引导,充分尊重和呵护人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第8篇: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校 爱国主义 教育 市场经济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基石和重要内容。作为肩负特殊使命的高等学校,极需要在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时,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认识到实践,从教学到科研,不断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市场经济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爱国主义教育注入巨大活

力的时候,也向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适应新的条件,这就是主动地而不能被动地、积极地而不能消极地、灵活地而不能机械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便卓有成效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二是塑造理想人格,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渴求的、社会主义大学造就的不是“金钱奴隶”、“经济动物”或单纯的“商品人格”,而是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三是利用高文化密集的独具优势和社会批判的重要职能,不断减少和消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虽属于支流、却不可低估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及由此带来的容易诱发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只问目的、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的负面影响。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诸如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等多方面的能动作用,具体有三:其一,精神凝聚的动员作用。人要有一点精神,首要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当代大学生不仅是未来的生力军,而且通过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活动,现已开始成为崭露头角的方面军。爱国主义教育能将大学生最广泛地动员起来,达成共识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储才蓄能,早做贡献,多做贡献。其二,价值整合的激励作用。遵循价值规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是人的经济。个人的价值只能在集体、社会事业中求得最大限度的实现。所以,价值取向可以多样化,价值导向必须一元化。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能激发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奉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校正他们可能产生的心理失衡、行为失范、认识偏差和离心倾向.并从一些方面防止社会上部分人把市场观念简单化和庸俗化,进而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三,育人铸魂的保证作用。本质上是高文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高素质的公民和人才。爱国主义是宪法规定的神圣义务,是重大的政治原则,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第一生产力”的潜载体,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和21世纪中国的面貌。大学阶段是他们职前的最后的系统准备和思想、观念、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学理应成为抵御和战胜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抗击和粉碎各种“西化”、“分化”图谋的坚固堡垒。因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有强大的说服力、穿透力和战斗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和“一霸多极”的国际政治格局,既使风华正茂、爱国心切而又涉世未深的中国大学生增加了急于成才的助力和压力,也使一些人产生了困惑和迷惘;既为我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魅力和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二、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先导是强化三个意识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还要强化“三主”意识,即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意识,教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力军意识,课堂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基础和核心,也是高校一切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意识,是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前提。强化这一意识,符合大学生的现状,有着显而易见的针对性和虑远思深的前瞻性。我国大学生,爱国的占绝大多数,看不到这个主流是错误的。与此同时,少数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有所淡化和弱化;个别同学爱国热情可嘉,但又过于偏激,实则过犹不及,事与愿违。看不到这些问题也是有害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集中到一点,就是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这“精神”,首指爱国主义精神;这“人”,是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强化这一意识,能促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始于低重心,达到高标准,从而分清主次,抓住要害;减少“杂音”、“噪音”,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让大学生明白,国民爱国,天经地义;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发展中国;我们的爱国主义不等于民族主义,更不是狭隘民族主义。总之,将爱国主义教育正确定位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其他各项思想政治工作,乃至高校的整体工作真正到位。

搞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希望也在教师。教师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力军。强化他们的主力军意识,是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决定因素。强化这一意识,高校教师要有崇高的责任感。教师的爱国,集中反映在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什么分外之事或额外负担,而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分内工作和神圣天职;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专门任务,而且是所有各科教师的共同任务。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上,只有“怎么样”的不同,没有“要不要”的区别;都有“能搞好”的优势,没有“不能搞”的例外。学校无副课,也无不承担爱国主义教育责任的教师,每位教师都是主力军中光荣的一员。强化这一意识,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爱国主义教育,不会冲击和干扰教学进度,只会优化和提高教学质量。

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主线和红线,课堂教学则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强化这一意识,使主渠道保持通畅,渐次拓宽,逐步加深,要注重联系实际。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措施是实施“三全育人”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最后要实施“三全”育人,这就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全员育人,指高校的全体工作人员——教师、干部和职工,要“三军”一条心,搞好“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实际上,高校全员皆“教员”,人人都是施教又“示教”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人人都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义务和权利。其中除教师要当好主力军外,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为广大学生做出榜样,体现和维护党和国家的形象;要组织、协调、协助主力军,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部分人要通过作报告、办讲座或兼课的方式,直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职工,主要是后勤职工,要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本色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要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不说“忌语”,重诺践诺,使学生随时随地都有一种“校园如家园”之感。

全程育人,总起来讲,是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高校整个工作的全过程,即分成三个阶段,把握四个环节。从学生一进校门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都应将爱国主义教育精心安排,贯穿始终,并通过循环往复,讲究常搞常新,使学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就对象而言,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对低年级新生为“定向教育”,出发点是用爱国主义教育,耐心帮助他们巩固专业思想,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成才方向;对中年级学生为“导向教育”连接点是用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遵循成才方向,抓住主要矛盾,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能力;对高年级毕业生为“去向教育”,侧重点是用爱国主义教育,设法鼓励他们按照祖国需要,去艰苦的地方、行业、岗位建功立业。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整个过程或各个阶段,都要把握住和衔接好四个环节:首要环节是明理,要晓之以理,即爱国之理,用大道理管小道理,以理服人,凝聚共识;基础环节是知事,要述之以事,即国情、国事,用典型的事例令人信服,顾全大局,保持稳定;中介环节是动情,要动之以情,即爱国之情,用教育者的真情唤起和换来学生的真情,以情感人,激起共鸣;关键环节是导行,要导之以行,即效国之行,用教育者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动,以行导入,践履笃行。

实施全方位育人,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丰富。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素材更广,资源更多,内容更为丰富,如国情教育、历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等。目前,在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中,要突出当代爱国主义的教育。要让学生明了,当代爱国主义的精辟概括是邓小平的一段名言:“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热爱祖国与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我们所爱的就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爱国主义的一大紧迫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方法灵活。贴近学生心灵,适应学生特点的灵活、多样、生动的方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由此岸到彼岸、从必然走向自由的“桥’’或“船”,可使艰苦过细的思想工作更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今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宜从改进思想方法、调整工作思路人手,总结经验,借鉴其他单位和国外高校的成功做法,强调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科学灌输与善意疏导、必要的思想交锋结合;搞活动不搞运动,有形式没有形式主义,安排庆祝、纪念不停留于庆祝、纪念的表层;纠正轻视校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偏向;悉心指导好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其自尊、自爱、自律、自强;提高校园文化晶位,创设健康、高雅、优美的氛围和环境;密切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三位一体,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N].人民日报,1996—10—14.

[2]求是,1993,(5).

[3]邓小平文选(第2、3卷)[C].

第9篇: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意识;教育;机制

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生态文明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进而促进全社会成员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解析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以引导大学生的生态文化价值观为重点,不断提升其对生态文明的道德认同,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使其具备用生态理念去思考和认识当前经济、社会问题的能力。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构建科学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一)引导生态文化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多个层面,涵盖了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伦理形态。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宗教、哲学、科学与艺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是引导教育大学生确立生态文化价值观及相应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树立生态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生态意识强调自然、社会和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树立生态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曾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理论也不断发展,从环境保护的国策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再到科学发展观,直至建设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不断深化,必然要求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加强生态意识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尽的义务。

(三)培育生态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明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以来比较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面对当今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格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也应不断更新,将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中。生态道德超越了以人为本位的传统道德,强调以自然为本,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仅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和行为方式,更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阐释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完整体系是实现教育效能最大化的必要保障。引导大学生确立生态文明观念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决定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应包括生态文化价值教育、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一)生态文化价值教育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断探讨新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是一种“自然价值”,即自然物之间以及自然物对自然系统整体所具有的系统功能。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1.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整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

2. 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3. 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不同于我们通常说的自然物的“资源价值”或“经济价值”,而是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所具有的“环境价值”,即一种“非消费性价值”,这种价值不是通过对自然的消费,而是通过对自然的“保存”实现的。这就要求减少人类对自然的消费,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生态意识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和人生目的。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的真正觉醒。

1. 环保节约意识

环境保护是全世界都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世界性资源不足的现状,十报告将节约提到了一种新的境界——社会节约,就是以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人生幸福为目标,追求社会整体效益、力避各种浪费的社会意识。

2. 生态安全意识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包括生存空间、饮用水、食物产品、大气环境等基本要素的安全保障。就当前来说,我国的生态安全集中表现在四个问题上:国土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和生物物种。

3. 生态消费意识

生态消费也叫适度消费,即“经过理性选择的、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生态生产想适应的消费规模与消费水平所决定的、并能充分保证一定生活质量的消费”。树立生态消费意识,建立生态消费模式,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生态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将公平、平等、责任和义务等道德准则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因此,我们有必要将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自觉履行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1. 生态良知

生态良知是人对其行为生态意义的认同、情感、体验等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生态良知能够使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自觉具备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感,并通过情感反馈和升华,终于形成生态行为。

2. 生态正义

生态正义,是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平衡原理,符合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和全球意识,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利益。具有生态正义,就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3. 生态责任

生态责任就是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在根本上体现着全体社会成员高层次的利益需求。每个公民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有序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教育机制是教育活动中的各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高校亟需解决该问题,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出发,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科学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一)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纳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建立起社会、学校一体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政府部门应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增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和融合性,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保障。

充分发挥高校的领导作用,明确校内各部门的责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党委的组织、宣传、学生工作中。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加大各项投入,培养一批优秀的生态教育的师资,大力解决校园内部生态文明教育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

(二)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

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教育教学阵地。系统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化理论认识。因此,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有关生态问题的基础性课程,把生态明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把相关内容的学习渗透到各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充分认识到生态发展是人类整体利益所在,帮助他们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意识、生态伦理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

(三)鼓励生态体验,建立完和善育人机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价值观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因此,除了课堂教育外,还应加强生态体验教育,重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生态文明养成教育。如“链接生活大课堂”活动,通过各类宣传渠道,让学生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入手,力争做到教育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宿舍,作用一个群体。针对学生的特点,组织和实施丰富多彩的生态体验活动,让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道德认同和行为内化。当前,要进一步探索学生生态体验活动的运作方式,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全民植树日”等主题宣传日,鼓励学生开展生态调查,深入到街道社区,参加生态公益活动。发动广大学生进行“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通过各类生态体验,培养他们的生态实践能力。

(四)依托校园文化,建立和完善环境机制

学校实际上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现代化的大学校园应是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校园布局如校园绿地、教学楼等设施建设都应该赋予生态内涵。同时,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也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平台。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体现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对广大师生的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的学风、校训、师德师风、班规班律、寝室文化等等都应该看成校园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的建立和深化。在大学生心底唤起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道德意识;在大学生心目中唤起保护自然、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是在大学生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成为生态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报告[N].人民日报, 2012年11月17日.

[2] 卢风.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

[3]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4] 陈艳.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导刊, 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