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制造建议范文

智能制造建议精选(九篇)

智能制造建议

第1篇:智能制造建议范文

一、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及问题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消费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原料药生产出口稳居世界第一。2007-2017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5967亿元增长至282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8%,远高于同期GDP增长率。不过,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弱、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产品仍“以仿为主”,创新药欠缺,药品质量和疗效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随着近几年药品“带量采购”、“两票制”等政策的实施,对药企运营与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再加上疫情冲击,我国医药制造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收到较大影响,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近几年一度出现下滑。在以上背景下,推动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我国药企向创新型技术型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据统计,我国有超过一半的医药制造企业处于单点信息化、数字化覆盖状态,系统间集成度较低;另外,仍有26%的医药制造企业处于数字化起步阶段。具体而言,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信息化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是新药研发能力普遍偏低,研发阶段信息化支撑手段缺乏。当前医药研发需要强大的平台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支撑,我国医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处于传统医药研发阶段,缺乏信息化手段及数据的支撑,导致药物研发耗时耗力,且成功率低。第二是医药生产阶段信息化及自动化大部分处于单点覆盖阶段,未形成端到端集成。一方面部分生产环节还未实现自动化,这在中成药制造企业中较为常见,如药材预处理、药物提取、环境控制等环节,仍需要大量人工参与。另一方面,医药企业信息化与自动化大部分互相分离,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没有得到实时收集以用于研发、生产过程的控制及管理。第三是企业营销流通、产业链协同等环节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对药品营销渠道管理、营销数据的实时跟踪及数据分析能力普遍不足。同时,当前药企普遍缺乏互联网营销及用户服务类平台,基于线上的创新发展观念薄弱。另外,医药制造企业利用信息化平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上下游企业数据同步、资源及业务协同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短板。

二、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推进创新发展建议

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自动化现状及问题,为推进我国医药制造企业运营升级、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提升行业在国际的综合竞争力,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研发、生产、营销流通、用户服务等环节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同时推进企业各环节系统间集成及数据共享流通,最终实现智能化研发、智能化生产制造、智能化企业管理等全新生产运营模式的构建,具体建议如下。

(一)研发环节数字化

医药研发环节数字化是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存在的最大短板,也是企业加强创新药开发力度的关键一步。研发环节数字化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企业内部要构建统一的研发基础数据库,如电子实验记录、仪器原始数据、化合物/生物样品数据、生物活性数据库等,实现研发过程中各类数据电子化、标准化,并实现基础数据库在企业内部的数据共享。二是完善企业级的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研发流程集成。构建医药研发平台,建立标准化的研发流程,基于研发平台实现研发流程集成。基于研发平台推进研发数据的整合和开发利用,实现对研发进程和研发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实验效率,加快药物研发进程。三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辅助研发创新。医药制造企业应和专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应用,以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例如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等阶段进行大批量文本分析及预测、虚拟药物筛选、病例分析及临床匹配、晶型预测、发掘药物新适应症等工作,以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二)生产环节数字化

医药生产环节应重点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各环节智能化系统的整合,逐步形成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体系。由于化药、生物药、中药生产数字化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具体方案。具体建议如下。一是中小企业首先提升药品生产关键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等智能设备的普及,加强提取、浓缩、醇化、干燥、灭菌等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部署,逐步实现各个环节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参数(如温度、流量、压力、液位、质量、浓度等)的自动采集、监测、分析、集中显示、报警和控制,简化生产流程,减少人工干预。二是逐步形成贯穿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体系。在关键环节自动化系统部署基础上,推进各环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合,形成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体系,强化生产制造各类参数数据汇聚与分析,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快速、合理、准确传递与共享,全面提高生产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能力。三是完善企业生产类信息化系统建设及综合集成。完善生产执行(MES)、环境监测、药品质量监管、仓储管理等生产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数据、物料、能耗等数据接入到生产信息化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及分析应用。推进生产信息化系统间集成及数据共享流通,形成集管控、优化、调度、执行和经营于一体的生产新模式。

(三)营销流通及用户服务环节数字化

营销流通及用户服务环节数字化是传统医药制造企业较为欠缺环节,随着“互联网+”在医药及医疗领域的渗透,营销流通及用户服务环节数字化成为医药企业进行精准营销、开展服务化转型的关键。具体建议如下。一是搭建精准营销平台。医药制造企业应联合医药流通企业打造面向基层医疗市场的数字化精准营销平台,重点探索医药产品精准营销方式,提高资源投放有效性。一方面基于精准营销平台整合下游终端客户资源,汇聚营销数据和客户数据,掌握药品流向动态,对渠道终端(如医院、药店等)营销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以辅助差异化营销科学决策制定、渠道优化、终端覆盖等。另一方面基于新媒体环境,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分析医生社交网络、阅读量和转发量、医学信息浏览记录等线上数据,挖掘医生使用偏好,实现有的放矢、精准营销。二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医药新零售、健康服务平台。医药制造企业应探索建设B2B、B2C电子商务平台或与大型医药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实现营销渠道下沉,推进线下线上全面融合。另外,有实力的医药制造企业可探索建设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并和线下医院、体检中心、理疗中心、药店等实体机构进行密切合作,将数字化服务平台向线下机构及个人用户延伸,基于平台开展药事个性化远程咨询、疗效数字化评估、远程审方、健康监测、健康管理等。同时基于平台沉淀消费者疾病谱变化、健康需求和消费习惯等数据信息,开展C2M反向定制化研发生产。另外,医药制造企业应积极与数字化诊疗平台、互联网医院等平台类企业合作,联合推出慢病管理、术后跟踪等服务,包括在线诊断、药品购买配送、用药跟踪等,形成“医+药”闭环,延伸大健康服务半径,创新开展营销模式。

(四)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

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是医药制造企业实现内部运营升级的重要手段,通常包括企业人财物的数字化综合管理、企业数据汇聚及综合分析、企业智能决策等。具体建议如下。一是推进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升级。针对中小企业,建议通过实地部署或采购SaaS服务等方式,推广办公自动化、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运营管理类信息系统的使用,加强企业管理精准管控能力。对于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建议推进运营管理类系统与药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流通、用户服务等环节信息化系统的整合,实现研发、生产、营销、用户服务、企业运营管理相关流程及数据的融合贯通。二是提升企业大数据创新应用水平。建议有实力的医药制造企业打造企业数据,盘活企业全量数据,实现企业各环节数据的汇聚整合、提纯加工、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服务等,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反馈的工艺优化、流程优化、设备维护与事故风险预警、精准营销及用户服务能力,实现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的智能决策和深度优化。三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化协同。加强医药制造企业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协作,通过系统整合、流程打通等推进上下游企业生产要素互通共享,逐步实现产业链互联、平台协同、要素融通,推动产业链企业生产和服务资源优化配置。

三、推进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建议

第2篇:智能制造建议范文

一是研究支撑力。智库只有扎扎实实做好研究,才能不断迸发新的思想火花、形成新的研究成果,并促进这些研究成果的国内国际传播,不断增强决策咨询能力。明确研究定位是智库研究的起点。智库必须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找到自己的强项,选择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领域,坚持不懈地精耕细作,力求在这些重点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广泛影响力。

二是思想创新力。这是智库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真正的大国智库应是思想观点和价值目标的创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创新是智库的生命线,创新思想是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智库为政府决策服务,就要站在思想领域的前沿,着眼于长远和宏观分析,具有前瞻意识,关注战略性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三是社会传播力。建立多层次的信息传播机制,是智库研究成果实现影响力最大化的必由之路。这需要智库与各种媒体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机制,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只有借助有效的传播方式,智库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务实管用的思想观点,有效引导舆论,教育和服务公众。

四是国际传播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智库必须具有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在加强国内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全球性问题;在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的同时深挖国际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人员交往、学术交流、联合研究等方式建立国际研究网络;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实现智库成果的全球传播;主动设定议题,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积极发声,影响国际舆论,提升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权。

五是决策影响力。在政策问题被提上议程之前,大多抵强饨研究成果以书籍、期刊、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通过会议、论坛等公共对话方式,帮助决策者、专家及公众了解智库新思想,引起公众和媒体关注,从而影响思想舆论,并最终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智库可以通过参与竞标或接受定向委托承接政策研究课题,提供政策建议或备选方案;智库专家学者可以通过参与政府决策机构召集的专题会议提供决策建议,还可以面向政府官员提供培训、讲座等服务。这些都是智库影响政府决策的有效方式。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鼓励各类智库健康有序发展,培育更加系统、规范、开放的思想市场。需要强调的是,应鼓励支持引导社会智库发展。社会智库所提出的学术观点与政策建议,往往能超越狭隘的部门利益、行业利益或地方利益,起到其他类型的智库难以替代的作用。而且,社会智库能形成“鲇鱼效应”,是搞活思想市场的重要力量。正如改革开放后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鼓励支持引导社会智库发展也有助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整体发展。各种类型的智库同台竞技,无疑将大大提升中国智库的整体水平。

第3篇:智能制造建议范文

关键词:亮度空间; 视觉活动 ;情景模式; 间接照明

1.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在针对于空间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开发的同时,科学、有效地进行空间的照明设计受到了更多专业人士的关注。照明设计的关键,是使人能够清晰识别物体的形象,同时还要把使人心情舒畅的空间作为适合的场景凸显出来。对于使用设施与环境的人来说,所谓舒适的光环境,其最佳的目标体现在用和谐的光线勾画出美丽宜人的景色,给人以身处其中的情绪上协调与美感,从而起到渲染环境、制造气氛、突出某种情调的作用。通过对照明的控制及室内造型设计达到室内光效随各种空间场景视觉功能的需求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智能照明系统。而找到依据,并且在室内设计中实现这样的依据,是本文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2. 室内智能照明系统研究的基本思路

2.1 室内空间照明系统概念

所谓室内空间照明系统[1-2],是相对于室内环境自然采光而言的。它是依据不同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所需求的照明亮度,选用合适的照明方式与灯具类型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光照条件,以便人们在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能够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同时还能够获得某种气氛和意境,从而达到增强其建筑室内空间表现效果和审美感的一种设计处理手法。

2.2 室内照明系统的三大要素

室内照明系统主要由光源、照明灯具和照明控制系统三个方面组成的。其中,光源的物理性能及参数变化,照明灯具的样式及其与光源或空间的关系实现了照明效果的多样性,而通过控制系统实现人对光环境的选择性和智能调控。

2.3 智能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

    智能控制系统[3]的技术先进性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线路系统、控制方式、照明方式和管理方式。

   首先从线路系统方面上看,智能照明系统的电路可以分为总线式单控电路和总控式双控电路两种。总线式智能照明系统单控电路特点为:① 负载回路连接到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控制开关是用 EIB 总线与输出单元相连的。当负载容量较大时,仅考虑加大输出单元容量即可,控制开关不受影响;② 当开关距离比较远时,只需要加长控制总线的长度,以节省大截面电缆用量;③ 可以通过软件设置多种功能(例如,开/关、调光、定时等)。总线式智能照明系统双控电路特点为:① 当实现双控时,只需简单地在控制总线上并联在一个开关;②而进行多点控制时,依次并联多个开关,开关之间仅用一条总线连接,线路安装简单、省事。

   传统的控制方式采用手动开关,必须保持每一路地开或关不同,而智能照明控制一般采用低压 2 次小信号控制,控制功能强、方式多、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实现场景的预设置和记忆功能,操作使用时只须按一下控制面板上某一个特定键即可启动一个灯光场景(各个照明回路不同的亮暗程度搭配组成一种灯光效果),各照明回路随即自动变换到相应的场景状态。上述功能也可以通过其他界面如遥控器等实现[4]。

  

2.4 智能照明系统的分析

室内空间光效通过控制系统来应对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场景变化,从而使亮度空间达到最佳的预定照明设计效果。这个控制是通过对场景的调光和照明模式的切换来实现的。

1.室内空间自然光线强度的变化

智能照明系统中的光线感应开关通过测定工作面的照明度,与设定值作比较,以此来控制照明开关,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达到节能的目的,而且可提供一个不受季节与外部气候环境影响的相对稳定的视觉环境。通常越靠近窗自然光照度较高,那么所需人工照明提供的照明度就低,然而合成的照明度须维持在设计照明度值。依据视觉需要,在不同情景模式之间转换的时候,将亮度空间维持在预设的设计照度值水平。

2.空间光效的衰减

通常情况下照明设计师对新建的建筑物进行室内照明设计时,均会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灯具的效率及房间墙面反射率都会不断衰减[5]。因此,在设置初始照明度时,都设置得较高,这种设计不仅造成建筑物使用期的照度不一致,而且由于照度偏高设计无法达到节能效果.而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后,虽然照明度还是偏高设计,但是通过智能调光,系统将依据预置的标准亮度使照明区域保持恒定的照明度,而不会受灯具效率降低及墙面反射率衰减的影响,这也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节约能源原因之一。

3.室内空间活动内容的转换

在室内空间的活动内容发生变化时,作业的照明条件也应发生相应变化,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同一套照明装置必须满足在不同的时刻有着不同的表现要求。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不仅可满足便捷控制[6]、灯光效果等要求,而且由于可观的节能效果(节电可达到 25﹪~55﹪)及灯具寿命的延长(灯具寿命延长 3~4 倍),又能在降低运行费用中得到经济回报,还能省去常规照明所需的大部分配电控制设备,从而大大简化和节省穿管布线工作量。另外,智能照明系统还存在着潜在价值,例如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由于可提供人们最舒适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工作效率。

3. 照明系统设计规划与室内空间中的应用

3.1 系统设计、安装流程图

3.2 室内空间的实际应用

以会议室智能照明系统设计为例,根据此案例给定的装修方案和亮度空间的要求,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情景模式,如“入场”、“主持”、“讨论”、“休息”,预期照明效果如图所示。

情景模式一:“入场”

当会议室门口智能感应探头探测到会议室有人来开会时,自动启动会议室全部照明,使会议室处于一个全亮状态,以示欢迎大家前来开会,同时,高亮度的照明更能清晰地显示会议室开始前的气氛。

       

       情景模式二:“主持”

 当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或领导发言时,会议室周边区域灯光自动调暗,只保留主持人上方的灯光照明,以主持人区域为重点,着重体现灯光亮度,容易起到集中注意,重点突出的作用,使与会者更容易进入会 议氛围。

      

情景模式三:“休息”

      如果会议进程很长,中间需要休息调整,则调暗会议桌区域的灯光,调亮休息区域的灯光。

      

      情景模式四:“讨论”

会议进程中,需要与会者一起讨论某件事,此时,会议桌区域的灯光调至最亮,调暗会议室周边区域的灯光,着重体现与会者及会议桌的亮度。

第4篇:智能制造建议范文

关键词:建筑智能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的测量系统

Ⅰ、对建筑智能化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一、当前建筑智能化建设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从已建及在建的智能建筑情况来看,建设单位化了很大的投资,但建成后许多不能发挥其作用,或开始使用尚好,但逐步被搁置。

从上海调查资料来看,只有20%的项目具有集成管理系统,而具有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也很少。纯管理自动化模式多些,更多的是各自独立分散系统。其资源不能共享,硬件不能共用,系统不能共管。没有完全体现和达到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由于不重视系统集成,各自独立分散的系统。通信协议各产品制造商独自开发,和对外保密。硬件也没有兼容与互换性。当损坏或需更新升级时只能购买原来厂商产品,往往由于价格太贵,而无力配置,造成整个系统不能运行,造成闲置、浪费。

造成这种状况,究其原因是建设单位不清楚建设部关于选定智能建筑设计及集成商的规定与要求及其重要意义。另外对智能建筑系统选择过程中需考虑的几个方面技术要求不清楚。本文综合了有关资料供设计及建设单位参考。希望能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建设有所改善,能较好体现出智能化建筑工程的优势和所达到的目的。

二、关于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及集成商的确定

建设部关于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集成商资质的规定。

建设部[99]117号文通知从2000年1月1日起必须持有智能化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专项资质证书的单位,方可在其资质证书范围内承担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和系统集成的业务。地方政府,业务部门应严格管起来,更不应自立门户。

2.系统集成商的选择:

当今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信息化,数字化的必然产物和发展方向。智能建筑除了与建筑物的个性、标准及用户财力有关外还要有前瞻性。现有方案要与发展很快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系统要能方便升级,与发展的先进技术相兼容。现在生产厂商都提出了15年质量保证体系,因而所实施的工程要能保证用户在15年内满足不断扩展的业务需要。使投资在15年内保值。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考察和选择集成商时,最重要的是集成商的经济实力和后援技术保障。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不仅在工程建筑完成后能达到设计标准,而且要保障其基础设施使用15年的寿命。在15年内能与发展的技术相兼容。对这些保障,集成商要有赔偿能力,所以集成商的经济实力必须是牢靠的,那些昙花一现的公司切不可信赖。

在后援技术保障方面,由于通信和计算机产品及技术更新非常快。计算机应用软件在系统投入运行后,也要进行后期的维护、更新、扩充和修改。这一切要求有可靠的,能够长期生存的,有良好信誉的,有业绩的公司,才能在交工后仍可得到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后援保障。在后援保障方面,集成商公司,应有一支包括下列人员精干的队伍,即系统集成、计算机硬、软件、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电气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科技人才。3.建筑智能化通信网络:

建筑智能化网络可分为二大类,一类为底层现场控制层网络,另一类为上层网络,包括过程监控及楼宇管理层。上层网络,由以太网,TOP等局域网组成采用标准ISO/SIO通信协议。底层现场控制层网络采用现场总线制网络,通信协议是采用实事性强,可靠性高简化的SIO标准。

一、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概念(FCS)

现场总线控制是工业(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的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络。它是依靠具有检测、控制、通信能力的微处理芯片,数字化仪表(设备)在现场实现彻底分散控制,并以这些现场分散的测量,控制设备单个点作为网络节点,将这些点以总线形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它是属于最底层的网络系统,是网络集成式全分布控制系统,它将原来集散型的DCS系统现场控制机的功能,全部分散在各个网络节点处。为此,可以将原来封闭、专用的系统变成开放、标准的系统。使得不同制造商的产品可以互连,是DCS系统的更新换代,大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成本,更好满足了实事性要求,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不同通信协议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一般通过工业PC机内总线插槽的PC接口板与现场总线网段连接。

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组成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由测量系统、控制系统、管理系统三个部分组成,而通信部分的硬、软件是它最有特色的部分。

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它的软件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系统的软件有组态软件、维护软件、仿真软件、设备软件和监控软件等。首先选择开发组态软件、控制操作人机接口软件MMI。通过组态软件,完成功能块之间的连接,选定功能块参数,进行网络组态。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对系统实时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算。优化控制及逻辑控制报警、监视、显示、报表等。

2、现场总线的测量系统:

其特点为多变量高性能的测量,使测量仪表具有计算能力等更多功能,由于采用数字信号,具有高分辨率,准确性高、

抗干扰、抗畸变能力强,同时还具有仪表设备的状态信息,可以对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3、设备管理系统:可以提供设备自身及过程的诊断信息、管理信息、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智能仪表)、厂商提供的设备制造信息。例如Fisher—Rosemoune公司,推出AMS管理系统,它安装在主机算机内,由它完成管理功能,可以构成一个现场设备的综合管理系统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实现设备的可靠性分析以及预测性维护。将被动的管理模式改变为可预测性的管理维护模式AMS软件是以现场服务器为平台的T型结构,在现场服务器上支撑模块化,功能丰富的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一个图形化界面。

4、总线系统计算机服务模式: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计算机服务模式。服务器表示数据源(提供者),应用客户机则表示数据使用者,它从数据源获取数据,并进一步进行处理。客房机运行在PC机或工作站上。服务器运行在小型机或大型机上,它使用双方的智能、资源、数据来完成任务。

5、数据库:

它能有组织的、动态的存储大量有关数据与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充分共享、交叉访问,具有高度独立性。工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参数连续变化,数据量大,操作与控制的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就形成了一个可以互访操作的分布关系及实时性的数据库系统,市面上成熟的供选用的如关系数据库中的Orad,sybas,Informix,SQLServer;实时数据库中的Infoplus,PI,ONSPEC等。6、网络系统的硬件与软件:

网络系统硬件有:系统管理主机、服务器、网关、协议变换器、集线器,用户计算机等及底层智能化仪表。网络系统软件有网络操作软件如:NetWarc,LANMangger,Vines,服务器操作软件如Lenix,os/2,WindowNT。应用软件数据库、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协议等。

三、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

1、在功能上管理集中,控制分散,在结构上横向分散、纵向分级。

2、要有快速实时响应能力,对于工业设备的局域网络,它主要的通信量是过程信息及操作管理信息,信息量不大,传输速率不高在1MPS以下,信息传输任务相对比较简单但其实时响应时间要求较高为0.01—0.5S。所谓实时性是在网络通信过程中能在线实时采集过程的参数,实时对系统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迅速反馈给系统完成过程控制,满足过程控制对时间限制的要求。除了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外部设备外,还要控制管理控制系为统的设备,并具有处理随机事件能力。实际操作系统应保证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处置,保证完成任务,或完成最重要的任务,要求能及时发现纠正随机性错误,至少保证不使错误影响扩大,应具有抵制错误操作和错误输入信息的能力。实现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时性的主要措施为:(1)OSI协议中7层都是提供高度的功能,为此降低了通信流量和增大传输时间,因而影响实时响应能力。因此将OSI七层通信协议,采取不同程度的简化,减少由于层间转换的复杂性,而影响实时响应能力。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一般为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再增加一个用户作为网络节点,互连成底层总线网。如PRUFIBUS总层的四层结构。(2)把基本控制功能下放到现场具有智能的芯片或功能块中,使控制功能彻底分散,直接面对对象,接口直观简、结。把同时具有控制、测量与通信功能的功能块,与功能块应用进程,作为网络节点,互连成底层总线网。如PRUFIBUS总线系统,按照主站、从站分,把底层的通信及控制集中在从站来完成。各公司厂商提供较齐全的各类主站与从站列芯片,实现起来简单又便宜。有如LONWORKS虽然通信协议与OSI相同为七层,但全部固化在一个神经芯元片中,不需要经网络传输,同样可加快实时响应能力,同时应用程序定义一个特殊对象��网络变量存在于神经元芯片ROM中,它是在节点代码编译时确定,将不同节点。同类型的网络变量连接起来进行自控,大大简化了开发和安装分布系统过程。(3)介质访问协议:一般采用令牌传递总线访问方式(TOKENBUS)既可达到通信快速的目的,又可以有较高的性价比,对于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方法,虽然通信管理上较为简单,但并不能完全避免碰撞现象,实现冲突检测比较复杂,此外在线路中常态干扰与差错往往和碰撞难以区别,因此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并不十分适合。所以大部分总线控制系统均为令牌传递访问。只有LONWORKS采用改进型的,即带预测P的CSMA访问方式。当一个节点需要发送信息时,先带预测P测一下网络是否空闲,有空闲则发送,没有空闲则暂时不发,这样就避免了碰撞减少了网络碰撞率,提高了重载时的效率。并采用了紧急优先机制,以提高它的实时性与可靠性。(4)通信方式:一般分调度通信和非调度通信多数为调度通信,用于设备间周期性传输,控制的数据预先设定。非调度通信用于参数设置、设备诊断报警处理。从其功能上分,有主站与从站区分。从站仅对收到信息时确认或当主站发出请求时向它发信息,所以只需总线协议一小部分,既经济,实时性也强。

3、产品要具有互操作性

各制造商产品要通过所属各类总线制协议符合其规定的OSI标准一次性测试,及互操作性测试,并以专门测试中心认证。为了提高其可靠性,还要经过在恶劣环境下鲁棒测试。接口技术采用了OEM集成方法构成产品,可以实现数据开放式传输。

因此,对于同一类型协议的不同制造商产品可以混合组态与调用为一个开放系统,使它具有互操作性。

4、要求具有较高可靠性措施:

(1)硬件经过严格挑选,采用专用芯片(ASIC)和表面安装技术(SMT)。(2)系统软件选用成熟适合实际需要的简单易用软件,及好的工具软件。应用软件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定义清晰明确。(3)可通过在线可快速排除故障,强化硬件可修复性,如I/O模板可带电插拔,且诊断故障显示,故障时部件自动隔离等(4)软件上分离化体系结构及各过程站有地域上各自独立的局部数据库。并经过通信网络在逻辑上形成全局数据库。(5)有多级安全措施,采用容错技术与冗余技术。

四、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代表性通信协议标准

从80年就开始制订统一标准。83年IEC/SC65B/WG6国际电工委员会生产过程计算机系统分会的通信分会,制订了PROWAY通信协议,主要是将ISO的OSI参考模型由原来七层改为五层。

此时同时不同行业还陆续出现了许多总线标准,其中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

1、基金会现场总线2、LONWORKS3、PROFIBUS4、CAN

5、ART

第5篇:智能制造建议范文

当今世界呈现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政府复杂决策的实现须依赖多种资源配置和大数据信息的融合分析。高校智库作为我国智库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拥有的学科背景、人才资源、研究手段、基础条件、成果推广等多个方面考量,均具有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其积极参与和效能发挥有利于政府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力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高校智库首先具有智库的“四大”特性[ 1 ]:即独立性、非营利性、现实性和政治性,其相对独立性发轫于学术自由的传统;非营利性则是高等教育公共性的拓展;现实性指问题导向的实务研究;政治性指受政治因素影响服务国家战略。高校智库除了具有智库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教育性、专业性和公正性特征[ 2 ],即教育性是高校人才培养功能的本质;专业性是高校学科互动与科学研究的优势;公正性指现代教育对客观公正历来的追求。

据统计,我国高校智库约为700个,主要集中在“211工程”及“985工程”高校,700家高校智库占2 595所普通高等院校的27%。高校智库集聚了全国80%以上的社科力量,包括近半数的两院院士、60%的“”入选者、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以及大规模的研究生队伍。在中国排名前10的智库中,高校智库有3所;在排名前20的智库中,高校智库占到20%。因此,高校智库建设呈现繁荣局面,凭借其独特的天然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高校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高校智库的功能定位不够明晰

高校智库建设在总体上缺乏合理的规划布局,有的高校混淆了传统科研基地和智库之间在角色定位、运行机制和成果实施等方面的差异,不切实际地“转型”以追求形式创新。有的高校单纯跟踪热点,脱离自身实际特点,跟风建设智库,同质化、同题化倾向严重。这造成了科研经费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影响了高校智库的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有的高校管理者和科研人员虽然紧跟形势开展智库研究,但缺乏资政议政的意识,仅仅出于“象牙塔”情结,热衷于理论基础研究,陷入“偏学术研究”的误区,与社会实践不能有效衔接,甚至严重脱节。有的高校科研人员在智库研究方面,对政府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的实质理解不够透彻,缺乏政府管理者的本位思考和问题导向意识,对决策者的思想动态和决策过程不了解,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纸上谈兵、教条式地开展学理研究,导致研究成果学术性强,或者是低水平的观点重复,缺乏可操作性和真正的创新亮点。

此外,高校与政府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由于供需信息不对称,不能及时了解政府的真实需求,拿不到一手资料,造成了数据分析和论断的偏差。另外,高校缺乏畅通的成果转化渠道和资政途?剑?即使有建设性的研究成果,也往往被束之高阁,难以真正转化为政府决策。

1.2 高校智库的运行机制不够灵活

高校智库的科研经费很大部分源于政府,具有不同程度的官方属性,但不同智库在资源配置、信息获取等方面的不均衡性差异较大,有的高校智库只有政府冠名,但没有政府长期的稳定性经费投入,影响科研人员投入的积极性,造成智库研究成果质量不高。

大部分高校智库依托学院建设,没有相对独立运行,也没有专拨经费,对智库科研人员的评价指标采用的是和高校教师“唯学术论”标准,以项目、经费、论著、专利、获奖为重要指标,智库科研人员参与政府决策咨询在评价指标中权重较小,缺乏对政策与战略性研究科学、灵活的考核机制,导致智库科研人员要顾及职称评聘等现实问题,难以心无旁骛地从事智库研究。高校智库在人员聘用上单纯依托学院教师“双肩挑”,未能实行市场机制,没有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把政府管理人员和社会资深人士纳入研究队伍。有的智库承接企业横向委托课题不足,难以保证持续的经费投入,运行效果欠佳。

1.3 高校智库的成果产出不够突出

高校智库一般以向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建议等作为成果产出形式,具体以“成果要报”或“内参”等作为载体,通过内部呈送途径进入决策部门,反馈形式也多以权威决策者“批示”等形式实现其成果价值。

一方面,即使高校科研工作者承担了大量委托课题,或应用性招标类项目,但由于在问题导向的把握不足和应用实践的深入不够,真正能够得到决策部门采纳和直接实施的成果很少,导致投入产出比偏低。

另一方面,这种决策过程通过高校人员研究、内部渠道呈送、专业部门审议,形成的研究成果艰涩难懂、专业性强,基层公众难以领会,同时因为没有通过公开的网络、影视、音响、出版物、报刊等纸质和电子媒介,直观地向广大受众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推广宣传政策,从而使研究成果的社会认知度和舆论影响力难以提升。

2 高校智库建设发展路径要实现“三个转变”

2.1 实现从“宽泛”到“专业”的转变

目前,有些高校的智库建设片面追求面上繁荣和建设的数量,有的研究基地再挂个牌子就成了智库,偏离基础学科的本源,生硬转型向单纯的现实研究,本末倒置,既无法对现实问题形成实践指导,又动摇了原有学术基础;有的高校没有利用已有的基础研究优势和实际把握现实的领域提升研究质量,而是什么热就跟风做什么,造成同质化的弊端。以上现象,导致高校智库建设貌似方向“宽泛”,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但专业水平大打折扣。

当前社会问题多样复杂,智库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关注所有社会问题,必须做好规划,有所取舍,形成特色研究方向,实现差异化发展。如美国的兰德公司聚焦军事和国防发展领域;布鲁金斯学会关注中东问题研究;胡佛研究所侧重美俄关系和东欧问题研究;英国的亚当?斯密研究所重视市场经济;法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凝视欧盟成员关系的研究。新型高校智库必须抛弃“万金油”的宽泛研究想法,聚焦方向,持续发力,才能在专业领域内做好政策建议。

此外,高校智库的“专业性”体现在要依托自身多学科融合的综合优势,基于开放视角和多源异构信息耦合对特定领域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决策者对科学决策的需求本源上是对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的迫切需求。

如“雾霾治理”问题,涉及环境、化工和能源等自然科学领域,而且与产业规划、法律维权、行政管理和公共卫生等社会科学领域密切关联,这就需要学科交叉开展研究。

又如“南海问题”研究,一要边疆史地、海洋科学提供史料支撑,二要信息计算、地理遥感提供科学数据,三要法学、传播学等做好发声,建立对话,才能构建起南海研究多学科协同创新体。总之,高校智库要把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技术性、科学性和规律性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普适性、思辨性、人文性和?通性相融合,突破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各自的局限性,理性制定出普适性实施方案。

2.2 实现从“虚拟”到“实体”的转变

目前国内高校智库基本上都是虚体运行,主要挂靠在高校二级单位,没有固定的专项经费和人员编制,责任和义务也很难明确,智库与原来的教学科研组织分工模糊,定位不清,考核评价标准没有差异,这样的研究机构只是具备了部分智库功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库。

参照国外高校智库的运行模式,国内高校智库应突破体制约束,大胆探索机制创新,把智库从“虚拟”做到“实体”,可考虑和二级单位平行设立实体智库,配备固定人员编制和稳定的运行经费,智库争取到的项目研究经费少缴或免缴管理费,盈余用于智库后续发展或成果激励。同时,高校智库应在人员聘用上实行“开放流动”的运行模式,实行高校教师、政府官员互聘的“旋转门”制度,适度保持固定人员,通过横向委托、参与申报、有偿转让等形式,联合校内外“流动”研究队伍开展合作,对固定人员的薪酬根据个人能力和声望一人一议并对其产出的高质量成果另行奖励,对其考核评价与职称晋升侧重决策成果的质量、层次和影响力,与高校教师的科研评价体系有所差别,但同时要根据设定周期内的整体工作,对固定人员进行后评价,以决定其是否适合继续在智库工作,从而使智库真正做到“开放流动”。

此外,高校应与行业、区域主管部门积极合作,发挥行业、区域影响力,例如工信部高校依托工信部成立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在行业内推动新一代通讯、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硬件”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可以在“工信融合”“工业文化”“军民融合”等方向设立智库,在产业布局、行业立法、标准制定、体系完善等方面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在“软实力”建设方面彰显特色。也可考虑发挥高校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的校外研究院的“窗口”作用,在关键技术攻关、服务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用合作的基础上赋予其智库的新功能,高校智库主动与企业开展协同合作,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过程中获取实践经验和社会资源,进而形成自身品牌,同时企业通过购买高校的智力成果,为智库提供资金支持,这也是高校智库保持独立性的重要条件。

2.3 实现从“资议”到“外宣”的转变

高校智库在建设初期阶段为政府部门决策建议的过程呈现为“资政”和“议政”两个层面。

其中,“资政”可以更多地理解为“服务型”,即行业、地方高校根据行业、区域决策部门的需求,拓展社会服务的功能,依托自身的知识融合、学科交叉、人才丰富的优势,为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实务性研究,现实性、操作性强,但受决策部门的影响较大。“议政”可以更多地理解为“对话型”,即在人文社科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高校,在为决策部门提供现实问题解答的同时,更多的基于文化的深厚积淀,根据问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演变过程,探寻历史发展规律,在实践到理论的凝练上“高屋建瓴”,从而提出有震撼力的时代性、标志性话语,并善于与决策部门进行对话,使得决策建议更加客观和理性。

第6篇:智能制造建议范文

2012年,德国推行以“智能工厂”为重心的“工业4.0”计划,意即“第四次工业革命”,其总体目标是实现“绿色的”智能化生产。工业4.0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和工业设计等多方面内容,旨在开发全新的商业模式,挖掘工业生产和物流模式的巨大潜力。依此计划,通过智能人机交互传感器,人类可借助物联网对下一代工业机器人进行远程管理。这种机器人还将具备生产间隙的“网络唤醒模式”,以解决使用中的高能耗问题,促进制造业的绿色升级。目前,机器人在德国制造业中的应用率相对较高,每四个就业岗位就有一个工业机器人。德国机器人产业化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分工合作,即将具备一定智能化的机器人个体,通过数据交互实现高度智能化。

按照设想,“工业4.0”连接的是生产设备,即生产的“一体化”。把不同的设备通过数据交互连接到一起,让工厂内部,甚至工厂之间都能成为一个整体。实际上,这种“一体化”是为了“分散化”。在“工业4.0”中,工业生产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分散化”后的生产将变得更加灵活。在这种模式下,不同的生产设备既能够协作生产,又可以各自快速地对外部变化做出反应。

德国政府对“工业4.0”的支持不遗余力,即使从宣传角度也已经做到了极致。德国教育与研究部、德国经济与技术部、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德国科学研究联盟是核心,它们提出并支持了绝大部分的智能制造相关计划和项目;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利用其自身优势和设施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关键的知识储备、试验环境和合作平台;“工业4.0”平台、“东威斯特法伦-利普”智能技术系统尖端研究组等区域组织和行业协会是智能制造概念探索和技术联合的有力推动者;以西门子为代表的企业则将“工业4.0”带到了现实,推向了世界。

美国 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

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将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该计划客观描述了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美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明确提出了实施美国先进制造业战略目标,规定了衡量每个目标的近期和远期指标,而且指定了参与每个目标实施的主要联邦政府机构,展现了美国政府振兴制造业的决心和愿景。

同年次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以帮助消除本土研发活动和制造技术创新发展之间的割裂,以期重振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为了保证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依然保持领先地位,美国先后提出“再工业化”、“重振美国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等战略目标,推出颇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制造业,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投入,采取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大政策举措,从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资助重点就是先进制造业,由跨部门先进制造业项目办管理,主要参与部门有美国国防部、商务部、教育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美国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等。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通过建立地区“国家制造业创新学院”(IMIs)实现,两者建立在公私合营伙伴关系基础上,通过与产业界(大型或小型企业)、学术界、非营利组织、州政府合作,投资并促进尖端制造技术的发展。

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明确了三大原则分别是:一是完善先进制造业创新政策;二是加强“产业公地”建设;三是优化政府投资。该报告提出的五大目标分别是:一是加快中小企业投资;二是提高劳动力技能;三是建立健全伙伴关系;四是调整优化政府投资;五是加大研发投资力度。

日本 推动机器人新战略

2015年1月,日本国家机器人革命推进小组了《机器人新战略》,拟通过实施五年行动计划和六大重要举措达成三大战略目标,使日本实现机器人革命,以应对日益突出的老龄化、劳动人口减少、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提升日本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获取大数据时代的全球化竞争优势。

在日本政府主导下,产学官机器人普及推广组织――“机器人革命倡议协议会”于5月15日成立,由企业用户、公立研究机构、学会等组成,预计会有超过200家公司和机构参加,包括众多汽车、电机、机械设备、钢铁、化学等主要业界团体和企业,该协会还将广泛征集会员,包括国外机构及企业。不仅丰田汽车、日产汽车和本田等使用机器人设备的大企业会加入,而且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等研发机构以及大学,甚至专家个人也可以加入,旨在建立举国体制,使日本在机器人应用与出口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机器人革命倡议协议会”是推动《机器人新战略》的核心机构。为促进从未引进过机器人的行业使用机器人,经济产业省、农林水产省、厚生劳动省、总务省等也会参与。日本机械工业联合会将承担事务局工作,从6月开始负责整体协调,发挥对外窗口作用。该协议会成立“生产系统改革”工作组,推动由德国与美国提出的工业4.0及物联网技术运用于制造业。德美两国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上主导相关标准的制订,日本为挽回落后局面,希望工作组通过共享信息和制订相应措施,尽快推出日本方针。今后每项工作都会设立专门工作组,如加强物联网信息安全、举办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等。

韩国 机器人未来战略2022

2003年机器人被韩国选定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和十大带动经济增长产业之一。2008年韩国将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战略性产业,并制定了《智能机器人促进法》,在人才培育、质量品牌和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同时,韩国也非常注重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2009年了《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提出成为世界三大机器人强国之一的发展目标。

2014年,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在首尔的韩国科技中心举办机器人产业政策会议,并宣布了2018年到期的第二个智能机器人开发五年计划,将侧重于通过技术与其他产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实现扩张,其目标是到2018年,不断扩大机器人市场规模,从当前的22亿美元增加到79亿美元,实现出口25亿美元,机器人公司从402家增加到600家,并且使机器人公司平均销售额从600万美元增加到1170万美元首要项目是发展服务型机器人,以建立在大型研发项目的全球领先地位。

第7篇:智能制造建议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技术、谐波、电磁干扰、等电位

1、前言

智能建筑产业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诞生,且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是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当今的智能化阶段。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它是由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一系列最先进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晶。特别是智能建筑系统工程,它作为弱电系统工程的延伸和发展,综合性强,涉及的专业领域更广,新的弱电系统不断加盟到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内。建筑物使用功能现代化的需求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共同促进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的电子和微电设备较多,这些弱电系统的设备耐受电压较低,如电子设备耐受电压为5V,微电子设备耐受电压只有1.5V,这些设备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差。信息系统设备(包括缆线)在遭受雷害和电磁干扰(如地电位升高、磁耦合、电耦合和电磁耦合等)时,必然会使信息系统中的设备、网络和布线将遭受感应过电压和电磁干扰的危害;各种高频、超高频的通信设施不断涌现,相互间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日益严重,大量的运行和实践证明,电磁干扰和谐波对智能化设备和布线系统危害的案例和教训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不可掉以轻心。

智能建筑需要不同行业的专家共同参与,除了业主之外,设计师、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造智能技术及电气技术众多专家一起密切合作才能得以实现。 “弱电较弱”正是指在智能建筑中,整体弱电系统工程是建筑电气工程中较薄弱环节,无论是技术力量、人员素质、设计与施工、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监理等相对较弱。这对我国的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是很不利的。

2、网络与布线智能建筑的实质是诸多智能设备的网络化问题,它包括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集成(BMS或IBMS)

但由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FAS)是采用集散型控制方式,所以FAS系统目前我国还是独立的控制系统,只是留有通信接口待今后与BAS系统集成,而美国的FAS系统是分散型控制方式可与BAS系统集成。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其优越性是传统的布线系统无法比拟的。主要体现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开放性——向所有的通信协议开放,灵活性——设备的开通更改只需增加设备和跳线管理,可靠性——器件通过ISO等组织认证,星形拓朴结构等一条线路故障不影响其它线路正常运行;先进性——采用最新通信标准的5类、超5类、6类双绞线或光纤,实时传输多路多媒体信号;经济适用性——将分散线缆综合到统一标准布线系统中。从网络架构上来分,网络可划分为局域网(LAN),控制网(Infrenet),广域网(WAN)和城市网(MAN)。世界公认的网络协议标准——TCP/IP协议,使得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了无缝连接。

城市网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数据网,介于广域网与局域之间把多个局域网互相连起来,构成覆盖范围更大,支持高速传输和综合业务,成为适合城市范围使用的计算机网络。为了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与信息网络的互联互融,尽管目前控制网络中多种总线标准同时存在,但由于以太网速度控制性价比高,我区一直在控制网络中推广应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在众多的现场总线技术中推广Profibus、Interbus、LonTalk、Modbus及CAN等总线。由于这样的规定从而使我市的智能建筑还没出现瘫痪现象。

3、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智能建筑》刊物2004年第5期“谈工业以太网及其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一文中写到“事实上目前有60%的智能建筑是瘫痪的”,其原因一是在众多的总线标准中Lon Work协议是非常完善的控制面层的总线协议,它有完善的七层协议,BACnet协议则是系统集成层面的协议标准,但没有在我国得到很好运用;二是多种现场总线并存,系统集成当然很困难;三是中国的物业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厂家在还能运行,一旦厂家支持不在时,系统很可能瘫痪“。

针对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1)我国智能建筑缺少一整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现有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标准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9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评估标准》、新疆行业工程建设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XJJ002-1999、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新疆《综合布线施工验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等。这些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对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缺少智能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安全防范、计算机房等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现行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智能建筑的可操作性还有些欠缺。这给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带来了较多的难点。

(2)智能建筑的设计应由具有智能化设计资质总承包单位的设计院来承担。再由集成商进行多次的深化设计并交设计总承包单位审查方可招标施工。这是因为设计院熟悉和掌握国家、行业、地方的设计标准,设计中始终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实用可靠;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符合标准,且要求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性,不是以追求高额利润和推销产品为目的。

设计院掌握设计程序和全过程,与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业主沟通较容易,与各专业配合也密切。设计院能给集成商创造一个良好的建筑平台和环境,反之集成商并不了解智能建筑设计程序和全过程并与相关专业配合十分困难。集成商也不熟悉土建施工图绘制规定和表达方法。集成商由于自行设计、自行施工,施工图设计纸质量就较差,达不到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由于建设单位并不完全了解智能建筑的内涵,如系统众多、复杂、施工周期长、设备和线缆的性能等等。也不了解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重要性、综合性和技术难度大等特点。

故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大多数是单独招标、独立签约,中标后集成商自行采购、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管理、自行约束,这种没有智能化资质的监理公司监理的智能建筑,将给今后的弱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带来无穷的后患。当前由土建监理公司代替有智能化资质的监理公司监理的现象还很普遍,它将会给智能化系统工程带来设计方案失控、采购产品失控、施工进度失控、工程质量失控等等弊端。

4、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智能建筑是在建筑平台上实现的,脱离了建筑这个平台,那么智能建筑也就无法实施

第8篇:智能制造建议范文

但在这光鲜的数字背后,佛山经济实际已经显露疲态。对比2011年的6580亿,佛山市2012年的名义GDP增长率仅为2%,“首次出现经济指标完不成的情况”。而作为佛山第一大产业,全年机械行业工业销售产值总体下滑20%左右,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困境。

佛山,这座雄踞在珠江西岸的制造业名城终于体会到了切肤之痛。

强悍的“佛山制造”突现危局,可以说是其转型升级压力的一次集中爆发。佛山经济代表了“世界工厂”珠三角的典型特征:一是经济外向度高,对外需的依赖性强;二是传统产业比重大,低端制造环节比重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力成本、环保成本、土地和资源价格都在加速上涨,加之人民币不断升值,低端制造业向区外转移,而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市场回流,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佛山传统产业如陶瓷、家电、服装、食品产业终于不堪重负。

“转型升级喊了20多年了,但仍然不尽如人意。”如何取得实质进展,继续昔日的辉煌,成为珠三角经济区亟需面对的挑战。佛山给出的答案是:建设“智慧城市”。

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是智慧化

7月8日,应佛山市政府邀请,六位来自全球各地的IBM精英专家志愿者来到这座岭南文化名城,2013 IBM“智慧城市大挑战”(Smarter Cities Challenge)佛山项目正式启动。随后,他们在为期三周的公益服务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调研工作,并为佛山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具有国际水准的建议。

“IBM智慧城市大挑战”是IBM在全球实践的一项公益计划,旨在贡献IBM高管的智慧和专业知识,帮助全球经过竞争选的城市应对关键挑战。佛山是今年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入选城市。此前,成都和南京也曾被相中。

借助外脑,是佛山建设智慧城市的又一个重要举措。早在2010年,佛山已经率先提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发展战略,并以其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和显著成效备受关注。

“智慧城市”并非玄之又玄的未来学概念,它脱胎于2008年萌生的“智慧地球”战略,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信息化城市的高级形态,指的是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在楼宇、家居、路网监控、医疗救援、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的城市形态。

简单来说,就是城市越来越“聪明”,这是工业化、信息化之后必然的发展方向。其实质则是以更灵活、更高效的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与感知,从而提高城市管理者的决策效率和居民反应能力,不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舒适。

比如,在成熟的“智慧城市”中,驾车上下高速路,根本不用在收费站前排队,也没有收费员,甚至连车都不用停,经过路口的时候通过智能系统就自动缴了费,这就是“智慧交通”。单个智能系统或许稍嫌普通,但当它们整合在一起后就会变得“很好很强大”。

之所以要建设智慧城市,正如佛山市副市长宋德平在“IBM智慧城市大挑战”项目启动会上所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给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为城市进一步持续发展带来了各种挑战:人口增加、饮水卫生、安全隐患、环境治理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显现。如果不加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终将严重制约城市的发展。幸运的是,信息技术的突破为我们创造出另一种可能:不再堵塞的街道、安全放心的食品、取之有道的能源……这就是‘智慧城市’。”

而对于IBM而言,“智慧城市”是IBM反馈社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项目。“IBM会通过自身在企业的领导力和高科技优势,整合社会更多的资源、协作创新,助力人类的生存环境向更优化方向发展。”IBM大中华区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部总监耿晨说。

以人为本的城市化之路

城市化已经逐渐失去了“土地红利”等传统武器,城市发展必然要谋求新的发展方向,在信息化以及新一代新兴技术的推动下,“智慧城市”应运而生。从宏观层面看,智慧城市就是一种城市发展理念,它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

“我们建议从市民的角度出发来强调技术解决方案的价值所在,同时我们也建议佛山通过衡量或考评市民的直接感受或体验来考核城市取得的成绩,我们把这样的一种方法叫作建设‘人本佛山’。”“智慧城市大挑战”佛山项目的专家组成员、IBM全球软件集团商业合作项目总监Caroline Thomas女士对记者说。

“以人为本”,是IBM专家组把脉佛山后提交的那份134页的建议方案最核心的价值所在。他们认为,在佛山这样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制造业中心城市,走以人为本、智慧宜居的升级版城市化之路不但是势在必行,而且为佛山市经济产业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如今,佛山业已成为中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级市之一,其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都已位居全国前列。然而,一味追求增量并非长久之策,转型压力迫使佛山做“冷思考”。“无影脚”在以快制胜的同时也要稳扎马步,以使方寸不乱。

智慧城市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系统——是“系统之系统”。IBM专家团队认为佛山可以从食品安全、水治理、智慧交通和产业转型这几个关键领域切入,大幅度地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居住满意度和民生水平,并在促进经济转型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在水源地部署水质监督设施,整合智慧水管理系统,协调不同水源地的事故警报信息及事件,比如从监控和数据采集设备、生产企业、社交媒体、摄像头等各方面传回的信息,以此加强总体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市民对水质的信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追溯;提出建立统一的交通管理系统,预测交通需求,优化交通处理能力,优化交通控制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减缓交通堵塞问题。

以上这些不但是涉及民生福祉的关键领域,是包括佛山在内全国众多城市面临的关键民生挑战,而且也蕴藏着激发创新和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能量。

IBM全球金融部市场营销与传播总监Jim Brill说:“并不是说佛山有很多问题,人或者是城市做得很好以后会想变更好,但这小小一步往往很难跨越,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给佛山最佳建议让它跨越这小小的一步,从优秀变得更加优秀。”

用高价值服务业推进城市升级

如今,佛山面临的最大挑战乃是转型升级“压力山大”。随着中国经济下行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制造”的尴尬也愈发强烈,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刻不容缓。

佛山市机械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吴志平坦陈,其行业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核心技术创新乏力,二是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困难,三是投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产业链的高端都被国外垄断,我们只是给他们做配套生产,定价权在别人手里,如果他们不提供核心部件,我们就无法生产,而一旦中国人攻克核心部件,他们就马上降价,把我们吃得死死的。”一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总经理也向记者抱怨。

除了传统工业,佛山在培育新兴产业中也遭遇困惑,据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罗帜光介绍,佛山曾经尝试发展平板、LED、太阳能光伏等新产业,但情况不尽如人意。“这些产业还停留在下游低端环节,比如加工模组、太阳能电池板加工等等,依然延续了过去的老路。因此,佛山产业总量虽然大,但是附加值并不高,而且消耗的能源巨大。”他说,佛山制造业整体利润水平仅在5%左右,因此产业转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面对这一系列难题,IBM专家团开出的药方是:用高价值服务业,特别是高端IT服务业支持“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佛山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

IBM专家考察发现,佛山各部门和企业都存在对IT整合、业务分析、ERP等高附加值的IT服务需求,而相应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却阻碍了新一代IT服务的应用。佛山需要引入全新的产业孵化模式,摆脱土地资源限制,通过政企服务合作,吸引有实力的IT服务企业落户佛山,渐进培育本市IT服务产业。

IBM在提交给佛山市市长的报告中,提出了P3模式(即在市场机制之下,政府及公共事业部门与企业合作),既充分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建设方面的优势,又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和效率优势,能有效孵化和推进佛山高端服务业,特别是IT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信息技术积累,支撑IT整合、业务分析和ERP,从而进一步支持核心和新兴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这种在国外有成功实践的政企合作制模式把政府在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方面的强大能力与民营企业创新和高效率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双方合作在市场经济机制的主导下取长补短。这种合作制模式也许能够给一直以来“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的争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做大蛋糕、做强产业的过程中实现双赢。

统一的社会管理机制是关键

建设智慧城市近3年,实践已经为佛山赢得了良好的评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提炼出了“超前引领、智造先行、高度融合、转型跨越”的“佛山模式”。成就是显著的,但阶段性的问题已经随之显现。

罗帜光提到,市经信局目前已经对许多来自各部门的数据进行整合,“但过去的数据是非结构性的,数据整合后如何应用遇到了问题。”他还表示,在民生领域如智能交通等发展上,缺乏系统性数据的整合。大数据共享、挖掘、应用是智慧城市发展遇到的共性问题,佛山目前在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视频监控资源共享、交通与医疗卫生数据挖掘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佛山已经将大数据支撑不够和体制机制创新有待突破列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个问题。然而,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之上的智慧城市管理并不是IT专家可以完全解决的,建立统一的社会管理机制才是其中的关键。

“要解决城市治安问题,智能监控系统就交给公安部门;要优化行政审批管理,就交给行政服务中心牵头;要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就交给交通部门执行……这种由某个局牵头的上马智慧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佛山同样开始遭遇类似的“小马拉大车”的尴尬。

事实上,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思维与信息技术应用之间具有先天的逻辑悖论,智慧城市建设当前普遍存在行政部门垂直管理造成的信息壁垒。

因此,IBM建议佛山建立统一的智慧城市管理机制,成立统一的管理委员会,以标准化的共享数据、商业分析工具及便于操作的数据门户做支撑,确保管理机制顺畅运行。

第9篇:智能制造建议范文

继“中国服装行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中国快速消费品供应链与物流高峰会”、“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大会”之后,“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将成为《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倾力打造的又一精品会议,并将持续举办。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较之以往显著提高,但其物流发展却相对滞后。可喜的是,随着工业4.0的影响,《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和行业的共识,而物流作为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活动,其优化升级需求不断增加,制造企业对物流的关注度上升到新的阶段,

正是在此背景下,《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以“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为主题,于3月17~18日在沈阳召开了“2016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本届大会由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得到了业界的积极响应:来自华为、卡西欧、上汽、益佰制药、SEW、方太等制造业代表企业,安吉、中世国际等供应链物流企业,以及昆船、今天国际、普天等物流技术装备企业的百余位代表汇聚一堂,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制造企业的物流升级优化之道:

共话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

本届大会精心设置“解密智能工厂”与“聚焦智慧物流”两大版块,通过主题演讲及互动讨论.探讨智能工厂的建设与智慧物流的实施。

本届大会主持人、《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执行主编江宏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实现智能制造是一项长期任务,现阶段要做好制造业数字化普及和智能化试点示范工作。而智能制造离不开智慧物流的支撑: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制造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上升压力,特别是身处“互联网+”时代,中国制造业亟待从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其中包括供应链优化和物流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

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物流与仓储自动化事业部总经理王家宝先生紧随其后致辞。新松公司作为国内机器人第一股,长期致力于包括各类型机器人、以及自动化物流系统和AGV系统在内的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目前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迈进。

沈阳市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寿波处长以《提升智能装备产业水平,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为题的演讲,介绍了当地鼓励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现出政府部门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给予的支持,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信心。

随后,新松机器人高端装备与3D打印技术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张军宝、中国仓储协会副会长王继祥、法布劳格物流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芸、新松智能移动机器人事业部副总经理王玉鹏、山东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段沛佑、全面库存管理咨询独立顾问程晓华、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物流中心副主任吴双,分别以《数字化车间,制造业的未来》、《CPS时代智慧制造与智慧物流变革》、《转型升级中的制造业物流优化》、《移动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中的应用》、《“互联网+”T业物流发展模式探讨》、《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现代物流在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与应用》为题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就如何打造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的发展方向,物流管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优化物流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除了主题演讲,大会还围绕智能工厂和智慧物流设置了两大主题互动论坛,吸引了台上台下嘉宾的热烈互动,将大会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为了推广先进技术、促进创新应用、引导行业发展,大会举办了“2016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荣誉评选颁奖仪式”。此外,大会还组织参观了世界首个以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数字化生产车间――新松“智慧工厂”,近距离了解中国式“智能工厂”的建设。

智能制造离我们有多远?

《中国制造2015》指明了“智能制造”发展方向,国家明确要求整合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关键领域发展,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正在向智能制造领域加速汇集。那么,中国式智能工厂究竟什么样,智能制造离我们有多远?这一话题成为本届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据王继祥副会长介绍,智能制造是一种在CPS(信息物理系统)基础上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智能活动:智能制造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主线就是在“两化”融合的基础上,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智能制造是从资源驱动变为信息驱动,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工厂车间内越来越多功能强大的智能设备将以无线方式实现与互联网或设备之间的互联,由此衍生出物联网、服务互联网,实现信息驱动下的产品制造,体现出智能制造的价值――科学地编排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节省能源消耗等。

张芸指出,从本质上讲,工业4.0包括将虚拟网络一实体物理系统技术一体化应用于制造业和物流行业,以及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物联网和服务技术。这将对制造业的价值创造、商业模式、下游服务和工作组织产生影响。信息物理系统(CPS)强调物理过程与信息间的反馈,以信息物理生产系统CPPS为模型构建智慧工厂或者数字化工厂。

有观点认为,尽管智能制造的概念非常火爆,但是目前包括提出工业4.0的德国在内,全球并未真正建成具有工业4.0特征的智能工厂。张军宝认为,我们离智能工厂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大多数工厂最多只是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化,进入数字化车间的发展阶段。数字化车间,从广义上来讲,指以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企业为核心,由核心企业以及一切相关联的成员(包括核心制造企业、供应商、软件系统服务商、合作伙伴、协作厂家、客户、分销商等)构成的、使一切信息数字化的动态组织方式;狭义的数字化车间是指,以制造资源(Resource)、生产操作(Operation)和产品(Product)为核心、将数字化的产品设计数据,在现有实际制造系统的虚拟现实环境中,对生产过程进行计算机仿真优化的虚拟制造方式。据此张军宝认为,现阶段中国更多落地的是数字化工厂及数字化车间。

上海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物流规划经理赵子龙也基本认同这一观点,他指出,智能化有别于信息化、电子化,它不仅仅是自动化,还应该具备自主分析、判断、执行等能力。从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政策支持力度来看,我们有希望迎头赶上国外的发展脚步,但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具有丰富物流咨询经验的张芸给了这段时间一个具体的数值――十年:她甚至认为,十年后智能工厂将过剩。

智慧物流碰撞火花

毫无疑问,实现智能制造肯定离不开智慧物流,围绕这一话题,与会嘉宾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王继祥副会长指出,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覆盖,现代物流将进人物流互联网时代(物流4.0时代),也就是智慧物流时代。智慧物流更重视将物联网、互联网、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整合起来,通过以精细、动态、科学的管理,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智慧物流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智慧物流正推动着四大物流模式创新,即协同物流、实时物流、单元化物流和程控化物流。

移动机器人(AGV)作为智能工厂内物料运输及产品装配等环节的重要设备,其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颇受关注。王玉鹏在会上不仅详细介绍了AGV的技术发展及典型案例,同时还详细分析了AGV在最新领域的应用前景,特别指出电商、码头及智能停车场将是AGV未来的重点应用领域。

张芸分析称,工厂内的自动识别、全程定位等技术,即智慧物流,实际上是供应链互动的概念,如果供应链不能有效联动,那么智能物流就非常难以实现。

对于如何进一步让智慧物流落地,来自制造业及物流设备商代表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吴双建议,制造业企业在对现有物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时,不要好高骛远,而应做好总体规划、逐步分阶段推进,在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同时有一点前瞻性。此外,重视物流技术,包括如何获取、传递、处理、应用信息,并进行循环。实现物流的智能化。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物流总监吴巍也进一步表达了数据对于智慧物流的重要性。他认为,数据是智慧化供应链的核心,采集有用数据后要进行分析,此外还要有管控信息的人才以及使得每一个环节都能有效协调、控制的合理流程,只有这样,数据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并真正实现物流智慧化。

解析供应链与物流优化之道

物流对制造企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仅从产品生产时间来分析,只有30%~40%的时间用在生产上,60%~70%的时间花费在原材料运输、拆包装、质检、存储、分拣、上线运输、成品包装、暂存、分拨、成品配送、安装、测试、配件供应、回流、信息交换等非生产的物流活动中。制造业在转型过程中,物流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改善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增强产品的交付能力,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因此,近年来制造企业越来越重视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多位与会嘉宾从物流系统规划建设、全面库存管理及物流模式变革等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

张芸建议,制造企业实施物流优化时应该遵循四个步骤:数据分析.概念方案规划-技术细节设计-项目实施。她认为,物流体系建设和优化需要分步实施并且长期坚持,即“长期坚持+点面结合”,并以量体裁衣的物流方案先行作为基础,以定制化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以持续改善提升标准化固化为方向,使企业逐级实现整体统筹物流规划到信息的实时交互,并最终实现逐点改善、标准化以及物流体系的持续优化。

吴双分析认为,由于制造业企业存在物流活动分散、物流规划设计格局不清晰以及物流扩建及流程优化难等问题,导致企业物流成本增加,物流运作效率低下并影响企业运营和进一步发展。为此,制造业应该优化管理库存,发展集智能化、一体化、层次化、柔性化及社会化为一体的智能物流。

物流优化可以给制造企业带来哪些效益?吴双通过分享多个案例道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例如,美克美家通过实施智能物流项目,将传统仓储物流的边界突破并延伸至生产物流,物流信息也随之延伸至生产车间、加工单元以及上下游供应商.从而贯穿整个供应链,不仅有效地对整个生产仓储过程进行精准管理,提高企业的执行效率和生产率,还可以实时掌握库存,合理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降低成本,最终改善公司的综合效益水平。

20多年专注于库存管理的程晓华,则从库存角度解读了制造业供应链管理问题,指出全面库存管理的重要性。他认为,企业计划购买的原材料、生产出的产品以及已交付的产品都是库存,库存水平直接反应了企业供应链的能力和流程状况。特别是在智能化时代,个性化制造及需求会越来越多。预测也会越来越难做,因此库存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他建议,企业应该从流程设计、组织架构搭建以及组织能力提升等方面着力,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提升:

段沛佑则对驱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互联网+”工业物流模式进行了全面解读,包括:基于行业协同集中采购、面向客户订单敏捷供应链、面向成本控制的精益物流管理、“互联网+”面向大规模定制化、面向供应链一体化、面向产品生命周期、面向物联网的智能集成,以及基于金融资本的供应链融资八个物流管理模式,并对海尔、红领集团等先进的物流模式进行了分析。

制造业物流升级任重道远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转型升级为制造业强国还有许多事要做,但其中最难的是物流。值得欣慰的是,物流在制造业企业中的地位正不断提高,企业领导人对物流也越来越重视。一方面,是基于物流本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基于企业自身业务模式的变化及成本压力反映在整个供应链与物流上的问题日益突出。吴巍分析到,去年医药行业出现库存积压现象,药品无法入库,生产通道堵塞,种种问题开始暴露。来自成本的压力则促使整个供应链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鼓励制药企业直接走向终端,向药店配送。这些都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