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城市环保范文

智能城市环保精选(九篇)

智能城市环保

第1篇:智能城市环保范文

关键词 智慧城市;城市信息化;生态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5-0141-03

近年来,学者与公众对于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研究及讨论都不断升温,生态化与信息化已然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热门思想。正是在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之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热潮。然而,自2007年,《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 ” 这一创新构想以及之后的2010年,IBM公司正式提出“智慧城市”的愿景之时开始,学者们对智慧城市的关注大多数仅仅着眼于城市的信息化。而在城市不断注重生态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以信息化促进生态化的发展才是必然选择,智慧城市的发展只有注入了生态化的因子才能够真正体现其意义。

目前,智慧城市逐渐成为世界性课题,城市未来将逐渐呈现出智能化、信息化、生态、节能、低碳、安全等特性。因此,有必要从生态的视角去重新认知智慧城市,将智慧城市的概念优化,构建一种融合进生态理念的全新智慧城市模式。借助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技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手段,将城市中的物理、信息、社会以及商业基础设施全面连接起来,真正做到服务全民。

由于以往学者对智慧城市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城市信息化,因此本文尝试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重新认识智慧城市,并进一步探索生态型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

1 相关概念解析

当今,全球城市化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创新性地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手段来解决节能、环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而,从生态发展的视角下研究智慧城市的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就与之相关的“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各自概念进行解析。

1.1 生态城市的概念解析

生态城市(Eco-City)的概念最初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 ”计划中,旨在建立一种尽可能减小对于水、食物、能源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以及降低废热、废气和废水排放量的城市。这一概念自提出之日开始便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主要具备以下若干

特点。

1)高效性。着力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合理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多层次地使用各类材料与能源。在物流方面做到有序顺畅,方便迅捷,废物回收与循环利用方面,各行业间通过共生关系进行协调。

2)持续性。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合理配置资源,使环境资源能够公平地满足当下以及未来几代人的发展需要,以确保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城市经济。

3)区域性。生态城市基于区域平衡的理念,致力于对城乡的整合,互异共存的城市之间唯有通过协调与平衡,才能够实现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的建立。

4)结构合理。生态城市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必须首先建立在一个合理的结构之上,交通设施、土地使用、绿地系统、公共设施等因素都应包含在内。

5)关系协调。生态城市最初的愿景就是希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必须注重城乡统筹,资源利用和更新,环境胁迫与其承载能力相协调等各个方面。

由此可见,生态城市关注于城市环境的方方面面,从各个角度致力于营造城市的良好生态。

1.2 智慧城市的概念解析

智慧城市是基于城市的科学发展观,通过使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综合全面地感知泛在信息并无缝连接城市中的人、物以及各项功能系统,在自感知的同时实现自适应与自优化,从而最终形成绿色、安全、高效、方便、可持续的城市形态,主要应用于环境保护、城市活动、公共安全、以及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智慧城市主要具有以下若干特点。

1)以人为本。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推动社会进步全面发展。通过建设智慧城市,使人们更好地参与社会。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终目标,更好地服务于人是智慧城市致力于实现的愿望。因此,各层次的人皆可通过数字包容来感受到智慧城市的便捷所在。

2)综合整合。“利用已经联网的基础设施提升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率,促进社会、文化与城市发展”。利用智能化的传感设备将人与物及其相关信息串联成一个综合网络,并且通过实时感测城市各项核心系统的运行状况形成信息源。智慧城市借助包括传感、无线、通信、智能网络等各类技术,综合整合互联网与物联网系统。

3)智能协同。智慧城市的另一基本特征便是其具有集中智能处理与深度计算能力,通过这些能力来实现泛在信息之间的智能连接与协同联动,最终打造高效的智慧城市。

4)内生发展。智慧城市本身便具有内在驱动能力来实现发展与不断创新,借助这种能力,城市才得以实现自我适应、优化和改进。而智慧城市的驱动能力能够保证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生物、生态系统以及遗传多样性,确保人类开发建设活动能够时刻受到环境的承载能力的约束。

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着力于通过智慧化的手段对城市的各种需求做出响应。

2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生态城市将和谐性作为其核心内容,而智慧城市也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起点。最初的智慧城市概念虽然多少提到了一些有关生态化的字眼,如“绿色”、“环保”、“优质生态”,然而,智慧城市的发展焦点依然集中于城市的信息化以及城市智能技术的使用与发展方面,却始终未深入挖掘博大精深的人文关怀的思想。脍炙人口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并不只是一种愿景,它更是一种先进城市发展理念,是智慧城市应该致力于达到的目标。虽然智慧城市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提升生活品质,但倘若智慧技术无法结合更加接地气的城市发展理念,它便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推动城市健康发展。因此,本文综合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特征及内涵,尝试讨论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

2.1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内涵

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看,智慧城市应该是在把城市信息化作为首要驱动力的基础上,加入各项生态技术因子的应用,从而帮助实现城市的生态转型以及高效运转。再借助开发建设模式的创新,全面引入系统工程、信息科技、生态经济学等知识来改善城市的管理与决策、生产和消费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城市生态资源方面的潜力,并最终将城市打造为生态化、信息化并重,且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城市。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应当要致力于吸取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各自优势,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化发展理念融入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发展中,使城市整体综合功能不断优化、资源与能源更加清洁高效、城市环境更加健康宜人、公共设施更加完善舒适。

2.2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发展要素

对于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来说,与一般的智慧城市一样,其发展需要依赖于一定的发展基础及自身优势。影响智慧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相关要素可以主要总结为技术、资源、政策以及管理要素四点。

1)技术要素。智慧城市本身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论是我们讨论的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或是其它任何形态的智慧城市,都是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城市通过依托信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应用来推动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现代化。因此,就要求城市发展要在技术上实现透彻感知、互联互通和深入智能。

2)资源要素。如果城市已经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及资源条件,那么城市在规划和基础建设中引进生态智慧的理念,采用先进的节能低碳、物联网、互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全面规划建设交通、供水、供热、供气、排污等基础设施,系统设置警务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支付、应急救援等公共管理设施以及合理规划招商引资建设各种休闲旅游服务产业布局,那么对于城市未来的运转与管理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政策要素。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势必会面临城市建设方式的创新、管理机制与体制的创新、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的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因此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政策调整与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4)管理要素。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是一种全新城市发展形态,配合全新的智慧技术,也需要有相应的管理体制、管理思路、规划理念、产业特点、经济体量等方面的考虑。只有能够敢于打破原本体制和模式桎梏,具有创新精神,才易于引进生态型智慧城市。

对于符合以上要求的城市,如果能在规划中引入绿色、生态、智能、人文理念来统筹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与整体规划布局、自然环境资源、农业人口转移、新农村建设、市政设施建设、周边区域错位竞争、市民素质形成、品牌文化特征、产业经济发展等关系,必能在与周边区域新城的竞争脱颖而出,成为集聚优势产业、具有国际影响力、承载区域创新发展的未来之城,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的生态健康宜居之城,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智慧之城。

3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方向

最初的智慧城市理念的关注点主要为医疗、食品、交通、水、电力、应急系统等方面,以及如何应用智慧技术来完善各方面的运转。而融入了生态思想的智慧城市将从城市经营的可持续化、城市服务的智能化以及产业的生态化三方面来应用智慧思想,使得人们生活更加便利,城市环境更加友好。

3.1 城市经营的可持续化

相较于传统的智慧城市概念,本文所探讨的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与其最大差异在于——城市功能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推动着高质量的城市化的产生的作用远大于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与日俱增。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经营必将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恰恰率先关注到了这些方面。

人们已经深刻意识到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碳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被过量地排放,这也直接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由此产生的气候异常与自然灾害频发。因此,从碳的排放的角度来看,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势必要发展低碳经济,致力于从城市生活与生产经营两方面推进智慧城市的生态化,将低碳的理念落实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3.2 城市服务智能化

先前的智慧城市理念中提出了推动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社会安全监管等应用范围,而对于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应当进一步考虑智慧城市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使得两者结合,使人们更好地分享信息化与生态化的成果,构建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医疗服务方面,较大范围的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通过日渐成熟的医疗服务系统网络来实现,主要包括建立远程医疗数据库、专家信息库、电子病历系统等,以远程的方式通过对有关临床治疗方面信息的智能搜索来协助医师准确地诊断并治疗患者的病情,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及时、完善的医疗服务,使市民更加健康地生活。

交通管理方面,实时交通状况可以通过利用监控摄像头、传感器、通信及导航系统等的传输与互联进行监控,同时科学地自动建模并进行预测分析,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各相关部门与系统,使其各司其职地对交通状况进行协调,进而有效缓解交通方面的压力或突发状况,进而实现城市交通的良性疏导,从而贯彻绿色交通的理念,降低交通方面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安全监管方面,公安机关等部门在犯罪实时监控、预警和分析侦破系统所提供的智能分析等的协助下能够迅速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地提高打击及预防犯罪的效率,进而为人们创造安定而和谐的生活。

3.3 产业生态化

对于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来说,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考虑更多的是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产业生态化指的是优化城市环境,将与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相关的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资源的综合利用相结合进行调整,这一调整对于传统产业、新兴技术产业以及环保型产业都有全新的要求。

从传统产业的角度来说,这种生态化是指人们在日常生产和消费中融入环保的理念,注重资源的循环与综合利用,降低噪声、废物垃圾、污浊空气、工业废水等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使用生态化的设计材料,发展并壮大资源型产业和污染较大的产业的替代产业,加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再利用以及实行生态补偿制度等方式来实现。

从新兴技术产业角度来说,致力于发展环境无害化技术成为了关键。它一方面能够使得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更加友好,另一方面还能够扩大相关技术型人员的就业市场。此外,通过智慧城市所建立的各类数据库及信息源,帮助城市实现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从而使经济活动更为高效灵活,也使人们获取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关于环保型产业的实体化,首先是发展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产业;其次是合理整合资源,利用闲置的土地和地表水或污水来发展城市农业,这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由于能够将食品运输与保鲜等环节削减,因此能够降低食物生产的价格及成本,从而便利快捷地为市民提供物美价廉的食物。

另外,未来城市能源的重要部分便是太阳能这类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在欧美等许多国家与地区利用太阳能代替化石能源以此来降低碳排放的尝试已卓有成效,我国也应重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4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价值

与早前的生态城市或智慧城市的理念不同,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着眼于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代替了经济优先的传统,通过智慧技术的手段与环境友好的理念科学地规划城市的未来发展路径。因此,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理念吸取了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之所长,以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生态化,会对城市诸多方面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1 树立公众生态价值观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带来的最主要的理念就是关注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致力于探讨一种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由于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帮助树立公众对于生态更深入的了解与感知,将自己的行为与城市的发展产生关联,例如,绿色消费、生态旅游,通过对智慧技术的应用与对相应制度的调整来进一步树立公众的生态价值观。

4.2 协调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理念将城市的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重,并且通过利用各类城市智慧技术进行更好地落实。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建设更为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使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得到协调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借助信息化的技术,将生态化的理念融入,科学而高效地估算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适当调整产业结构、数量与布局,合理估算城市人口数量以及密度,同时运用其他相关知识与多样化的手段来最终实现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城市实力与影响力。

4.3 促进经济低碳化发展

传统城市发展采用先发展后治理的方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金、资源,还很难恢复到污染前的样貌。对于生态型的智慧城市来说,就要率先认识到这一问题,大力引导相关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绿色生产技术以及开发生态产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以及绿色食品等生态低碳的产业,从而抑制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得产业发展过程中减少环境危害,实现城市经济低碳化发展。

4.4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过去由于城市往往追求经济优先发展,因此人们容易产生政府是城市管理的唯一主体的误解,相应地,个人、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并不强。而在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更多地关注人本思想的体现,因此能够更有效更切实地引导个人、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同时通过鼓励人们更多地开发与使用可再生资源,使能源结构向更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型,另外,通过智慧化的服务手段,推动信息共享,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5 结束语

今天,在世界各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不断增长的碳排放,废气的污染,生活垃圾的堆积等。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新的智慧城市,将生态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来推动节能,通过安装高效设备,引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由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到真正的“智慧”。

另外,对于生态发展型的智慧城市还有几点思考。首先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要注重对新兴产业的筛选,防止陷入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其次是在智慧城市的产业体系的建设上要惠及于民。为了防止由于在信息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差距而让社会鸿沟加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普及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知识,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并且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并为老年人、低收入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更多、更优的智慧化服务。

智慧城市是个抽象的概念,要将它落到实处,就要一点点做起。并且智慧城市必然是节能的城市、环保的城市、低耗能的城市,因此,智慧城市与生态发展的理念相结合便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生态城市的特点(EB/OL).2008.10,http://.

[2]张云霞,来勐,成建波.智慧城市概念辨析[J].电信科学,2011,27(12).

[3]R.G.Hollands.“Will The Real Smart City Please Stand Up? Intelligent,Progressive,or Entrepreneurial?”. City 12:3(2008).

[4]Andrea Caragliu, Chiara Del Bo, Peter Nijkamp.Smart Cities in Europe[C].3nd Central European Conference in Regional Science, 2009.

第2篇:智能城市环保范文

关键词:乌鲁木齐;智慧城市;城市规划;发展

城市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乌鲁木齐市因早期城市规划中存在不科学规划等一些问题,从而现在乌鲁木齐在整体规划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如果我们在将来的乌鲁木齐城市规划过程中考虑可持续发展并加入智慧城市的理念,既满足乌鲁木齐城市发展需要的思想,也能满足乌鲁木齐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对乌鲁木齐的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有一定意义。

1乌鲁木齐城市现状、潜在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1.1整体美化程度偏低

城市街面两侧整齐程度是城市市容美化的基本要求。但是我们发现乌鲁木齐这座城市为了扩展经济发展成果,基本上降低了个体经营商户的装修标准。同时政府对整个城市的财政投资分散的程度比较大。比如,新市区、沙依巴克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水磨沟区等区财政投资力度较大,像天山区的胜利路、延安路、大湾南路、等地块政府财政投资相对较低,导致这些区在几十年来整体面容没有根本上的改变。当然也不能将绝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街面美化中,这些导致多年商业街道表现出破坏不堪情况。最直接的表现是天山区的大湾南路、胜利路、延安路等,即街道两侧人行道砖有的丢失漏出了地表,有的则日久失休而缺角少面。因公路在前期规划中缺少科学合理规划等,有些路经常出现人穿马路现象,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比较严重。除此之外,有些区域的街两侧的绿化程度不足,多以矮灌木或人工草丛为主,要么在前期规划中留有绿化地块有限,要么就是留有的绿化用地也没有很好的进行绿化等工作。2010年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重点讨论加快城市建设等工作。虽然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乌鲁木齐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等方面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在改善城市市容等方面有很大改善空间。

1.2街面拥堵问题较突出

乌鲁木齐城市问题较突出的一点是,交通拥堵;随着城市居民生活丰富程度的加深,私家车的拥有量与日俱增。据统计,到2015年年底乌鲁木齐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80万辆。这80万辆机动车中,私家车为625711辆,占78.2%,也就是说,80万辆机动车中近八成为私家车。按目前首府常住人口350万计算,80万辆意味着首府平均每4.4人就拥有一辆机动车,而北京目前平均3.9人拥有一辆机动车。当然了不能一味地将机动车保有量与交通拥堵完全挂钩。因为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等多种元素组成的体系,四五年前乌鲁木齐道路还没有田字路网,没有这么多的高架桥和环线道路,平交路口多,互通功能差。不过,在一些路段在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非常突出。比如:二道桥、团结路、新华南路、大湾南路等。

2乌鲁木齐市市容改善策略

2.1注重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

绿色是城市的底色,生态是城市发展中不能忽视的一个优势。为了实现美丽城市,要借助生态文明理念的推进“美丽城市建设”,从整体发展方式的转型,跳出传统发展思维看城市资源,重视挖掘乌鲁木齐城市文化、休闲、生态等功能,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和利用,尽力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让环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解决:第一,加强环保教育,重视市民环保工作,从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入手,落实城市规划的要求。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途径宣传环保理念。第二,不断完善环保制度,根据乌鲁木齐的实际发展情况,在环保局等单位设立环保管理部门。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在乌鲁木齐已建成的便民服务站可增设环保站或环保办公室,负责环保工作,以实现美丽乌鲁木齐建设。第三,在乌鲁木齐推行环保建筑,鼓励相关建设单位在乌鲁木齐市区建设中采用环保材料和环保措施技术并为此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乌鲁木齐建设中的应用范围从而实现美丽乌鲁木齐的绿色理念。第四,建设城水系景区。城市水系景区生态系统构建,一方面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在另一方面也能够起到维持生态格局的作用。

2.2重视乌鲁木齐的城市人文,积极发展城市特色旅游产业

乌鲁木齐是多民族居住的中国西部大城市。在进行城市人文管理中,相关部门要以多民族居住为中心,立足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不断强化乌鲁木齐城市人文管理,提高市内部凝聚力,重视集体力量和其参与市建工作中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在最近几年发展的较快,国内外旅游产业收入也明显增多。在发展乌鲁木齐城市中要结合乌鲁木齐现有的资源,积极发展城市旅游产业,重视挖掘民族特色,特别是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的建设并创新旅游运行模式。结合当地风土民俗,设计并扩大民族旅游,让国内外游客入到当地生活中,体验当地民情风俗,促进经济发展。

3乌鲁木齐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意义

智慧城市建设,实质上是一场技术创新引导城市发展、生活方式的变革,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在特定空间上的具体体现。在乌鲁木齐智慧城市发展中要实现城市经济、生活和管理上的全面“智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发展智慧城市。

3.1基础业务智能化

通过城市网络化管理模式,实现乌鲁木齐的城市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动态化,提高管理效率并且改善市容市貌,有助于维护城市安全维稳。比如:乌鲁木齐的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中,乌鲁木齐的某区配有300多个监控探头。在这个区域60多名网络员对该区管理问题进行全方位监控、受理相关问题、派遣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单靠人力巡逻,容易出现监管盲点,难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特别是在乌鲁木齐这样维稳任务复杂而繁重的城市中,维稳工作方面容易出问题。而现实生活中群众发现身边的城管问题又难以准确、很难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较落后的管理模式使城管工作始终得不到政府与民众的认可。而智慧城市理念中的“互联网+城市管理”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城市发展中遇到的这一看似“两难”的问题。总之,互联网的本质是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

3.2智慧服务业务

智慧服务是针对乌鲁木齐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城市交通、城市医疗、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方面作用较明显。在城市交通方面,可以有效整合乌鲁木齐的公共汽车系统、出租车系统、城市快速系统(BRT)和2018年开始建成并运行的乌鲁木齐地铁工程等上要提供综合的实时信息服务,并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和智能判断,并及时通过网络公共平台等新媒体及时相关信息,这些将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借欧洲一些城市的公交车管理系统方面的经验,如:可以及时查询到公交车路线和到站时间点灯信息。除此之外,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可以优化应急方案,调动救援资源。总之,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测和指导,对乌鲁木齐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今天来说,往往会陷入“赶不上变化”的困境。可以智慧布局交通道路、警务、公交、地铁,文体设施等城市规划项目,从而可以达到乌鲁木齐市的绿色、环保、以人为本的要求。

4如何乌鲁木齐建设智慧城市

4.1采取“市民、企业、政府”合作模式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政府应该牵头,可以建立一个“以市民为中心的”电子政府体系。这样市民和企业有权利随时随地参与到所有政府机构的事物中来,与政府进行互动。比如,有些成功案例已经在乌鲁木齐街头出现,即便民服务站。这样为维稳而建立的便民服务站在拉近市民与公安之间距离起了非常不错的作用,提升乌鲁木齐维稳方面已见其效。在这个基础上政府不妨建立电子服务平台,这样政府有效地和市民进行联系、互动、听取反馈意见并及时处理相关反馈问题。可以“连接”每一个人,提高市民的参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此外,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企业的参与也不可或缺,比如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旨在实现宽带互联网在家庭中的渗透率。要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国内外和疆内企业以创新思维去为乌鲁木齐的城市发展出谋,主动研究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并及时反映到政府相关部门,并制定相应解决措施。这些都建设智慧城市方面的起积极作用。

4.2以企业或电子通信等第三方部门投资为主,政府积极配合和支持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与科研部门的经济雄厚以及前瞻性看到了信息技术在未来的盈利潜力,自发的提出或者投资建设信息技术相关的促进城市发展的配套服务设施、有些企业还建设科技产业园等。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科技和技术起到关键作用,而政府应在这方面主动和国内外的企业和科研部门接触,为企业在乌鲁木齐智慧建设方面的投资活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法律法规来配合这些企业完成智慧城市的构建。比如,在乌鲁木齐实现光纤入户覆盖主要城区、无线局域网覆盖车站、地铁站、酒店、商场、广场、学校等重要公共场所等方面,积极听取并鼓励相关企业创新性的方式投资。在建设信息资源的分析,建立相应数据库和信用信息库等方面要与企业合作,促进并简历较为完备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方面起很好效果。

5结语

乌鲁木齐的城市规划方面因早期规划严重缺乏科学性,从而现在乌鲁木齐在整体规划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通过传统思维难以解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公共安全隐患日增、特殊复杂的的维稳任务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乌鲁木齐的城市发展处于困境之中。以互联网+、云计算为主要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而且这一发展模式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乌鲁木齐政府、企业、市民应寻找新的途径,不妨在智慧城市这方面去思考,城市信息化建设方面增加投资,应大力推广智慧城市的建设。实现以信息科学为基础,感知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应用技术等方面入手,把各项信息技术整合、建立相应数据库、敢于创新与应用,为乌鲁木齐智慧城市见识提供技术支撑而努力。只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这个问题,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成功并在这方面积极研究、吸收国内外的成功案例相信乌鲁木齐在城市规划的方面的问题一定会得以解决。

作者:阿不都西库尔·扎依提 穆哈西 陈英杰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亚心网:乌鲁木齐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80万辆[DB/OL]./content/2015-10/09/content_4989792.htm.

[2]文国玮.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第3篇:智能城市环保范文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各国都开始大力提倡建设智能城市,而智能电网就是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在本文中主要针对智能电网技术和智能城市进行详细介绍,列举智能电网技术应用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促进智能城市的快速建设。

【关键词】智能城市;智能电网;应用;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化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城市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将城市管理、建筑、电网、交通等集一体化发展,有效将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城市的现代化智能发展。而智能电网是智能城市建设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技术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智能电网尚存在缺陷,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智能电网的改进和完善。

1智能成熟与智能电网的介绍

1.1智能城市

通常所说的智能城市其实就是在现有城市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与升级,有效调整城市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使城市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智能城市,只不过当时的智能化主要是局限于某一部分,比如商业、医疗或交通等,没有实现城市的整体智能化。想要实现智能城市的建设,必须要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的结合,也要加强对试点城市的开发。

1.2智能电网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电力能源已经成为我国主要能源,这就使得用电需求开始增加,因此,电力企业就必须要加强对供电系统的改革,而智能电网就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主要是将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作为基础,加强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入,利用先进的控制方法,实现对供电网的综合利用,其中主要包括智能调度、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网等几部分。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相比,具有自愈功能、抵御功能、资产高效运行等优势,不仅可以降低供电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得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实现了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2智能电网技术在智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1总述

想要实现智能城市的建设,必须要完成对智能电网的建设。①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智能电网用电力能源取代传统能源,这样就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紧张的局势。②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大量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导致大量污染气体的排出,智能电网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城市污染指数,加强节能降耗工程的进展,有效推动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智能城市建设中,智能电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智能电网技术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精细化服务,加强对智能住宅小区、智能楼宇的建设,这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

2.2智能家居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住宅生活的需求也开始提高,除了要确保住宅的质量外,还要加强住宅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设计人员利用网络通讯技术实现了家居系统的智能化,将内部家居系统与外界网络系统相连,这样就能实现对家居信息的传输与共享,进而提高家居服务水平。智能家居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远程抄表,还能实现远程教育和医疗,能够有效保证家居生活质量的提升。智能家居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住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实现对住宅监控画面的查看,可以通过语音系统解决一些实质性家居事务;②住户不必再到水电费营销网点进行费用缴纳,只需要在网络系统中直接缴费即可;③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住户可以与供电公司进行交流、沟通,对当前用电量和电价进行咨询,强化了住户的环保意识。

2.3电动汽车的应用

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升,家用轿车也开始逐渐增多,但是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智能城市建设中也将电动汽车的开发作为重点,电动汽车的研发可以有效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还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终将取代传统的代步工具。

3智能电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虽然智能电网是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但是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电网建设与城市建设速度协调、遗留问题较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导致智能城市建设的速度减慢。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1)我国政府部门要建立试点城市,根据智能城市的建设需求,制定相应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政策,下属各部门要加强合作,明确项目方案和设计计划,政府部门要确保资金早日到位,重视智能电网投资汇报,比如采用“临时电价政策冶”,通过提高电价水平回收智能电网方面的投资,形成一种投资的良性循环。

(2)政府要制定工作组织体系和标准制定线路图,明确只能电网参考模型,制定有限行动措施,准备必要的有效指导工作文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辅助措施落到实处,激励措施也落到实处。从细微处入手,将城市智能电网的体系“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保证电网投资和建设的高效管理。加强电网规划投入,同时扫清相关体制障碍,简化智能电网选址、审批和建设的过程,消除体制壁垒。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智能电网技术,政府部门要明确试点城市,充分利用智能电网技术的优势,快速推进智能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弘宇,田世明.智能电网条件下的智能小区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11(12).

[2]李野.对智能小区“一卡通”系统的分析与思考[J].河南科技,2010(08).

[3]马德顺.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

第4篇:智能城市环保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公共服务

1 引言

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以来,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推动着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近30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6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了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相比于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17.9%增长了38.2个百分点。

城市建设,加快了现代化的步伐,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各行业的迅速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具备越来越多的功能。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无序的城市面积扩张、城市经济转型艰难、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1]以往的城市发展与治理经验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期城市管理的需要。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城市的美好期望,智慧城市应运而生。由于智慧城市综合采用了包括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2]可以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2 智慧城市的内涵

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2010年,在“智慧地球”的基础上,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智慧城市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学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IBM认为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3]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焦明连提出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管理与处理,实现对城市的管理、控制及服务。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指出,智慧城市是一个由物联网作为主要标志的网络城市。李德仁提出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建设基础上加上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新型城市形态。

智慧城市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以制度的实施为环境,两者结合,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二、充分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将人的智慧和物的智能相结合,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在已有的实践上,加强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经济、环保、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四、强调利用高新技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各职能部门效率,提升和谐与幸福指数。

智慧城市是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下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信息技术使城市各个要素联系更加紧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3 武汉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

建设智慧城市在实现武汉城市可持m发展、增强武汉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加快武汉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武汉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1 实现武汉城市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智慧城市使用的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案,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的支撑。

3.2 武汉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

集聚和辐射能力是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体现。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不仅要自身发展迅速、实力强大,还要具有强大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周边城市和区域网络联系的强度上。智慧城市的打造,不仅需要建设各种铁路、公路等交通枢纽,形成国家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畅通的物联网络,更需要通过搭建各种网络平台与信息高速公路,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智慧化同步发展,提升武汉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快速发展。

3.3 加快武汉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智慧城市建设为武汉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契机。智慧城市所需的智能化基础设施,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安防、智慧楼宇等,都需要大量的高科技投入与产出,这意味着将促进大批电子商务、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智慧城市要求加快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建设,以促进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能源利用的智能化。这就必然会在武汉城市管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等方面形成全面感知、广泛互联的城市智能管理和服务体系,从而形成诸多领域的业态转型升级,进而催生出众多与信息化相关的创新型业态。

3.4 提升武汉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实现公共服务管理创新,建立智慧政府。智慧城市不仅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基础设施,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个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础性社会制度。[4]政府是各种数据的最大占有者与整合者,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搭建的各种网络办公平台,构建政府与社会对话沟通、信息交换的渠道,打开了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社会关注政府政策这两扇窗口。市民通过智慧政府可以及时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向政府进行反映,提出建议、发表质疑,真正参与城市社会治理。公务人员则通过智慧政府及其网络办公平台,建立起一套方便、智能、节能的办公设施和环境,为政府日常运作和常规工作进行提醒和安排,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4 武汉市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现状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各行业领域的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涵盖现代城市治理的各个方面,武汉自201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在武汉市政府的大力努力下,通过试点示范到全面推广复制的方式,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应用体系建设和支撑性产业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武汉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1 政务云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工程技术应用,更涉及城市治理理念、机制体制等深层次内容,需要从思路、理念、管理、应用等多方面开展创新。武汉市政务云建设涉及全市41个委办局近800项共享交换服务事项的清理、确认和登记,如按照目前全国通行的做法,需要先建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只要一上硬件,不仅投资过亿,而且会造成数据中心与实际应用脱节。武汉市充分利用云计算的技术优势,采取“逻辑集中、物理分散”建设方式,仅投资500余万元,就完成了项目建设,成功破冰政府部门网络互通、数据共享,为下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发展大数据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武汉市还创造性地运用互联网“免费模式”,有效整合政府部门和汉口银行资源,市财政不花X,就建成了“云端武汉・市民”、“云端武汉・企业”等政务服务云平台。

4.2 抓住痛点破解交通环保难题

为缓解交通拥堵,武汉市建立了“易行江城”智慧交通系统,集成行车停车诱导、车驾管服务等40多项功能。一方面,交管指挥中心对城市拥堵,可实时调度,民警及时就近处置,缩短拥堵时间;另一方面,司机可通过“易行江城”APP和道路行车诱导屏,了解实时路况,合理计划行车路线,既避开堵点,又减少堵源,共治共享。运用PM10、PM2.5的源解析成果,建立智慧工地系统,对全市342个重点工地的粉尘、温湿度实时监测,一旦超过国家标准值系统就自动报警,监控中心可远程掌握超标工地、及时调度处理。城管部门还采用北斗定位技术,在渣土车上安装智能监控设施,实现重量、高度、密闭、车速、线路、车净“六控制”,改变渣土运输沿路抛洒现象。

4.3 实时网络监控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建设智慧城市,网络信息安全至关重要。武汉市一直注重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已实现对武汉市数千个互联网网站进行实时安全监控,可进行7×24小时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安全监测,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预警和处置。针对大数据带来的个人隐私安全威胁,武汉市推动出台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建立由数据使用者承担公民隐私安全保护的责任体系。

5 总结

武汉智慧城市的建设,围绕着政务、交通、环保、网络信息等城市公共服务,近年来已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协调或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有效提升了武汉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了武汉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加快了武汉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武汉城市可持续发展。武汉市在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的经验,为其他发展中的二三线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友福.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风险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 2013

[2]党红恩.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慧城市构建中的运用[J].信息系统工程. 2016(11)

第5篇:智能城市环保范文

看德国智慧城市建设之路

重视顶层规划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从总体上来看,德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多突出强调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与德国的发展历史、发展目标以及总体战略密切相关。德国自二战以后,全面启动城市废墟治理和重建的核心理念就是坚持生态原则,注重生态体系建设,包括法律、政策、建筑、景观、乡村、修复和雨洪管理等。当前,德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相融合,生态城市着重以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效率提升为战略,智慧城市基于互联网技术强调整合都市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十分重视城市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充分利用城市运行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知识、资源等,达到强化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提升对社会和产业服务能力等目标。从世界绿色城市的代表之一――法兰克福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的经验来看,有四个方面的做法值得关注:一是明确建设主题。法兰克福非常注重绿色发展,其目标是建设绿色城市,并成功提名为“2014年欧洲绿色之都”的候选城市;二是明确规划期建设内容。围绕绿色发展主题,法兰克福智慧城市规划提出了环城绿带、“超节能住房”、节电奖励、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垃圾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法兰克福电动交通2025战略”、水资源管理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三是明确牵头单位。与绿色发展主题相对应,法兰克福智慧城市规划主要是由环保局负责;四是重视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法兰克福已经建立了“法兰克福/莱茵-美茵数字中心”,为提供商和用户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的平台,促进城市及都市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重点领域的实际应用

智慧城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能源、环境、交通、医疗、教育、建筑、金融、政务等。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德国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交通、医疗等领域。在智慧节能环保方面: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德国加快了弃核的步伐,并开始实施能源转型战略,制定了包括六个法律和一个法规的“一揽子能源法案”,成立了能源监管独立专家委员会,制定了3年资助35亿欧元的能源研发计划,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和少量的生物质能、地热,提出到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德国能源比例的80%,到2020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0%的目标。2014年8月,又正式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201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首次超过传统褐煤。如德国日照最充足的城市――弗莱堡市,充分利用这优越的自然条件,发挥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研究所――弗芝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的优势,制定了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将太阳能发电运用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在智慧交通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柏林的电动交通项目。柏林的目标是成为欧洲领先的电动汽车大都市。目前,柏林―勃兰登堡首都地区是德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实验室”,拥有220个公用充电桩。迄今实施的可持续交通项目涵盖了私人和家庭用车、电动汽车共享、企业车队、卡车货运、电动自行车等。

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经济的融合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方式和理念,也推动了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智慧产业、智慧园区,促进了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经济的融合。德国通过实施工业4.0战略和最近的《德国数字化战略》,不仅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形成了全球领先的发展优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又促进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进、应用和本地产业化,推动了智慧产业、智慧园区的发展。柏林阿德勒斯霍夫科技园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案例。该园区曾是德国乃至世界航空发动机研发的心脏,此后亦经历了近30年的衰败,期间园区治安条件差、地下水被污染、企业居民纷纷搬迁撤离。自1991年开始,科技园区推行孵化器战略,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四大孵化器实体。为支撑德国实现能源转型2050战略,园区重点研发可再生能源应用综合解决方案,并在园区规划、开发和运营管理中,落实生态和智慧理念,将生态友好、绿色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慢通系统、电动汽车和海绵城市等落实到园区实际建设之中。至今,科技园区建筑节能水平达到德国领先,建造类型以被动式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为主,区域能源供应直接/间接实现可再生能源全覆盖。目前,在占地4.2平方公里的科技园里,已有科研院所16家,入园企业和研究机构超过1000家,从业人数16000人,集聚了光子和光学、光伏和可再生能源、微系统和材料、IT与传媒、生物技术和环境、检测分析科技等六大产业,形成了科技城、高教城、传媒城、创业城、柏林州未来城等五“城”联动的有机生长模式。它已成为德国实施生态和智慧建设战略的重点示范。

学德国智慧城市建设所长

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实效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城市不断发展长期演进的过程,要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出发,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信息化水平、市民素质等各项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规划,明确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近期的重点建设项目,然后务实推进、分步实施。要从每个城市的实际出发,选择与当地居民关心关注和政府社会管理中的难点领域开展试点,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分到合,逐步解决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切忌贪大求洋,盲目跟风,不切实际地购置先进设备、系统软件,而在整体规划方面缺乏有效统筹,在要素资源和能力支撑方面缺乏有力保障,造成资金、资源浪费,影响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德国各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虽多集中在节能、环保、交通等领域,但在具体项目的选择和运营方式上,各地都有各自的重点和特色。德国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也并不是说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就是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就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不断出现的前沿技术为市民提供便捷、经济且环境友好的公共服务,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问题。只要能够促进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就可视为建设智慧城市。

政企合作,多方出资,积极推进多元化投资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种经济行为,需要社会资本的参与,特别是企业的投资合作。德国为了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积极探索政府与企业合作的PPP模式,形成了运营模式多元化的特点,保证了智慧城市安全、高效、可持续运营。

按照政府与企业在投资、建设领域的不同角色,德国智慧城市建设呈现了政府投资运营、企业参与建设,政府与企业合资建设与运营,政府统筹规划、企业投资建设,企业建设运营、政府和公众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并存的态势。如德国柏林伙伴组织是柏林市的经济促进机构,由柏林市政府和私营企业各占一半股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柏林市政府负责柏林智慧城市规划策略的制定,确定智慧城市建设六大主题,负责智慧城市建设各方的组织联系,并建立公开的数据平台,将柏林800多个数据库全部开放;而柏林伙伴组织则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好规划策略的实施和十个试点区运营。

我们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也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改变政府大包大揽,过多依赖政府投资的状况,而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资运营模式,既要积极争取中央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也要激发企业、公众等社会力量,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人为本,民生导向,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本质。建设智慧城市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提供更为科学、智能的城市管理。

第6篇:智能城市环保范文

(一)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基本内涵

关于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目前尚无系统性的专门研究,但在一些有关智慧城市的总体性或专项研究成果中有所涉及。在国外,对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研究也基本上是对某一个或某几个模块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对整个保障体系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文献。“保障体系”是一个实践性的表述而非理论性的术语,关于保障体系的内涵特征、内容框架、要素构成等方面的成果,也主要是工作式的总结归纳而非理论化的抽象界定。借鉴已有的实践和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保障体系是指支撑服务于某一项目或事物科学有序发展的所有要素之和,其具有多元性、有机性、关联性等特点,一般由思想、组织、制度、要素等构成。比如,生态建设的保障体系一般包含行政、文化、经济、科技、法律等五个层次;文化改革建设的保障体系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财政保障、政策保障、人才保障等层次;企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包括技术研发、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人才资源、资金、项目、组织领导等方面。保障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而言,广义的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包括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服务、产业等体系,涵盖了智慧城市建设系统架构的大部分内容;狭义的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指智慧城市系统运行所有必须的外部支撑、基础条件等要素构成的子系统。本文所指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是指狭义内涵的保障体系,即以支撑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构建必要的组织模块,形成一整套外部的、基础性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支撑系统。

(二)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相关地区的实践做法和理论成果,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五个层面:认知层面,主要包括智慧城市的思想理念、理论研究、舆论宣传、人文环境等;技术层面,主要包括技术研发、网络基础、数据库、信息安全等;制度层面,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规划方案、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等;组织层面,主要包括组织领导、顶层设计、试点示范、交流合作、商业模式等;要素层面,主要包括资金、土地、人才、项目等。这五个方面中,既有“硬”保障,比如技术保障、要素保障等,也有“软”保障,比如认知保障、制度保障等,还有软硬结合的保障,比如组织保障等。从内在的关系来看,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是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其中认知层面要解决的是要不要建、建什么的问题,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性保障;组织层面解决的是谁来建、怎么建的问题,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性保障;要素层面解决的是用什么建的问题,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技术和制度层面解决怎样更好地建和怎样建得好的问题,可以说是建设好智慧城市的核心保障。

二、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组成要素

(一)认知层面

一是思想理念。要充分认识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和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来推进实施。二是理论研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新兴事物,其内涵、特征、要求、框架、愿景、规划、行动计划等都需要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才做深入的研究,以便为党委政府制定有关建设智慧城市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三是舆论宣传。智慧城市建设不但是政府和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扩大宣传、引导舆论,为智慧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也是智慧城市建设认知保障的重要一环。四是人文环境。建设智慧城市,既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的工程,也是一件公益性、普惠性的实事,需要汇聚各方力量、合力共同推进,这就离不开人文环境的构建,包括信息化氛围的营造、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的培育等。

(二)技术层面

一是技术研发。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和新技术革命结二、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组成要素合的结果,因此离不开许多关键、核心信息技术的支撑。要加强对相关技术国际发展前沿的跟踪和了解,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有关技术的相关行业领域的应用推广等。二是网络基础。坚持网络基础设施先行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构建泛在化的信息网络、推进“三网融合”、建设政府云计算平台等。三是数据库。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基础性、综合性和专业性数据库,主要包括法人数据库、地理数据库、人口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综合数据库建设等。四是信息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一方面要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

(三)制度层面

一是政策体系。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事业,需要研究制订高起点、具体化、实用性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创造智慧城市建设良好政策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主推作用。二是法律法规。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包括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信息化地方综合立法等。三是规划方案。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经历渐进的长期发展过程,因此必须编制发展规划,予以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的推进。四是体制机制。比如,支持地方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交换机制等。五是标准规范。主要由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应用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等部分组成。

(四)组织层面

一是组织领导。智慧城市涉及面广,推进和监督难度大,要树立大科学、大工程的理念,明确一个牵头指导部门,统一组织,统一协调,整体推进,科学引导。二是顶层设计。如何推进信息资源整合、避免出现信息孤岛是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保障,包括智慧城市自主标准、体系架构、功能组件、应用场景、指标体系,形成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三是试点示范。在全国合理布局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强化抓样本、抓示范、抓典型,鼓励、支持和指导有基础有条件的城市先行先试,推进重点领域的试点工作,建成几个“样板工程”、“经典模式”。四是交流合作。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强化开放合作,充分吸收借鉴先进做法经验,立足自我、面向市场、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汇聚智慧、加强合作、强化统筹,促进区域间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五是商业模式。就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商业流程再造,并且实现模块化、模式化,形成核心竞争力,然后把产品和服务向全行业以及全国全球推广,从而实现商业化运营。

(五)要素层面

一是资金。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稳定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进而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重要渠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二是人才。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三类:领导人才、技术研发人才、经营管理类人才。三是土地。无论是研发基地、智慧装备制造基地等智慧产业基地建设,网络数据中心、公平服务平台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智慧城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都需要土地资源保障。四是项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抓项目是最管用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保障,包括项目生成、储备、落地、推进等。

三、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总体设计与对策建议

(一)构建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

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现状问题,以提高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知水平为先导,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保障为基础,以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资源要素供给为重点,以优化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制度为根本,以强化智慧城市建设的组织协调为关键,为全面推开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认知、制度、技术、要素等全方位的有力保障。

(二)构建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既要把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理解和推动建设,注意与智慧城市建设整体布局的配套,也要充分考虑保障体系自身各系统内部之间的统筹与协调,使各层面既各成系统、相对独立,又能相互匹配、形成合力。二是效益原则。强化和保障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建设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建立健全智慧城市建设保障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效地评估投入产出的效益,努力实现在控制成本和风险基础上的效益最大化。三是成果共享原则。构建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过程中,要找到并切中政府、企业、居民、社会组织等各方利益的汇合点,使智慧城市建设内化为各相关主体的自身需求,尤其是要强化民生导向,使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四是有序推进原则。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构建既要有总体规划,全面协调推进,形成系统化全方位建设发展格局,又要立足现状,审时度势,量力而行,重点突破,切忌追求一步到位,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三)构建完善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第7篇:智能城市环保范文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乔仁毅、微软大中华区战略副总裁桑迪・古普达、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平先后致辞。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跨国公司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着智慧城市建设、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城市与社区治理、智慧应急产业、新技术在应急领域的应用等主题做了精彩报告。本次研讨会从城市及社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角度出发,将城市与社区安全作为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研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促进城市或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的提高。

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与应急产业发展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曲成义以及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总监、国家技术官刘宁等专家报告指出,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应急产业发展,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智慧应急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公共安全、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大家一致认为,在推进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要从城市与社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角度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通过对城市与社区的整体感知,增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全面、精确、实时地掌握各类风险动态,提前预防、控制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和突发事件,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够做到信息共享与协调联动,实现人与技术的充分融合,使城市与社区的应急管理更智慧、更高效、更安全。

智慧城市建设与应急产业发展为国家与地方经济转型提供了战略机遇。智慧城市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适应了全球城市化发展的趋势。通过智慧城市推动公共建设服务,以及社会民生等相关领域的智慧应用,带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产业创新,培育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智能可穿戴装置、车联网等新兴网络信息消费。同时,这些产业又能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所用,形成了城市功能服务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有机结合的新业态,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的新方式,借助现代技术发展,促进城市管理更加精准化、更加高效化。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而安全是公众的基本需求。面向智慧城市,建设好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需要紧密结合智慧城市的优势,从战略的高度进行体系设计,从而提出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支撑条件和途径。

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来促进城市应急管理,使城市的应急指挥系统能够有即时有效的信息共享、各部门统一协作标准化的紧急应对、无论何时何地畅通无阻的通讯、简便快捷地提高处理能力、对事件的预知、预警和预报以及更高效的协同工作能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创新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大数据等新技术运用到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中,并取得一定成效,如利用空间感知系统打击恐怖活动和预防犯罪,这样一些先进技术与最佳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推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需要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将国外经验做法本土化,促进自身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与应急能力提升。

智慧城市面临的安全挑战

智慧城市的愿景和目标是非常鲜明的,引起了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一般指的智慧城市在国际上形成共识有四个方面的目标:第一是加强城市的科学管理;第二是发展城市的特色产业;第三是优化社会的公共服务;第四是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智慧城市四大目标也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公众的需求和产业提供的能力逐渐形成的共识。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发展城市的特色产业、优化社会的公共服务、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这样的方向和目标是非常清晰的,最近这些年,社会各界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支撑。

如果智慧城市支撑环境构建良好,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会有广阔的前景。一般构建智慧城市要做好两大支撑环境。第一是智慧城市的硬环境,比如说支撑智慧城市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设施的提升。第二是智慧城市的运作机制和信息管理资源共享的创新,也就是软环境。要做好对智慧城市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支撑,另外还要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一些新的挑战。比如说关于城市发展中的稳定性、治安、交通、污染、能源、服务等的问题。做好这些环境领域的工作,智慧城市在信息化应用中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且受惠广大的民众。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需要一些新的技术性的支持,抓住本地发展的特色和机遇,对不同的智慧城市进行差异化解决,要针对城市的特点、需求和现有的基础来强化智慧城市的作用,同时对于发展愿景和目标的准确定位也是很重要的。

提升城市的能力,包括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服务力等等这些方面,也是提升整个智慧城市的愿景和目标。谈论智慧城市一般都离不开四化,即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安全性,要实现这些智慧城市的良好愿景和明确目标,就要有一系列的保障安全挑战和对策。

发展智慧城市

保障安全应对对策

在这些共性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挑战的情况下,既要个性化地针对中国当前的特色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情况,又要突出在中国发展智慧城市的特色化,这样的应用效果会更好。所以创新智慧城市的运作机制应该是以发展为动力,以公民需求为核心。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构建现代的信息产业体系、突出智慧城市的运维管理,使社会服务人性化、精细化和服务化。

第8篇:智能城市环保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创新经济;鹰潭市

[作者简介]曹桂香(1988―),女,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财会教研室主任、助教,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吴 玮(1987―),女,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管理学学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江西鹰潭 335000)

一、引言

智慧城市是信息时代对城市发展的新要求,2014年住建部联合科技部公布的全国试点智慧城市名单,鹰潭市作为第三批试点城市位列其中。鹰潭市对信息改革全面扶持,秉持“互联网+鹰潭”的新型智慧城市理念,在包括政务、城市治理、社保、养老、医疗、环保等领域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在此背景下,鹰潭市的创新型经济发展,也将受到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利影响,在新形势下创新经济成为鹰潭市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力支撑。

二、鹰潭市智慧城市现状

鹰潭拥有月湖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江新区、贵溪市和余江县六个市县辖区。其中,贵溪号称“铜都”,拥有最大铜工业生产基地,是鹰潭市工业GDP大头;龙虎山景区是著名5A级旅游名胜,是鹰潭市旅游总收入的主力支撑。

截至目前,鹰潭市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已经为广大市民构建地方卫生信息系统,通过网监平台全面监管就诊过程中的相关医疗药费。鹰潭云计算数据中心,在华为云平台的技术基础之上建设起来,包含全市国土、水利、农林业、财政、审计、卫生和教育等领域共计37个数据系统,互动耦合良好。同时,云平台上部署了电子政务综合办公平台,为智能办公和监管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智慧城市的建设,除却智能化管理之外,对新型智慧产业以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都能推动鹰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同时,智慧产业的催生,也促进智慧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三、智慧鹰潭下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形势

(一)鹰潭市2013-2015年创新型经济发展

近年来,鹰潭市积极响应“十二五”规划,在五年规划里,全力保证经济稳增长,接连公布“稳增长40条”和“创业创新36条”等政策措施,强调生态城市建设,节能减排成果喜人。鹰潭市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成效显著,贵溪市和余江县双双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同时大力构建生态乡镇。鹰潭市在绿色城镇化指标环境排名国内前二十名,贵溪和龙虎山景区已获批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根据2013-2015年度鹰潭市统计公报,鹰潭市园区和旅游收入情况如下表1。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鹰潭市在2013-2015年间的经济发展增速稳定,规上工业增值占比较高,三大园区完成工业增值比重较高,可见鹰潭市在园区工业经济发展上投入较多。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里,铜产业占比90%左右,三大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则以高新区和贵溪为主,经济平稳增长。旅游收入逐年快速增长,2015年全年创收200亿元,以“寻梦龙虎山”等系列活动推进旅游业全面发展,进而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2015年年末,在鹰潭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科技技g园区建设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平台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成效。在产业技术创新、尤其是铜产业绿色减排技术创新改造中,在2015年统计公告里,以万元GDP能源消耗下降3%的优质表现,宣告鹰潭市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之中的节能减排指标。同时多方面鼓励大众创新、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引入“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概念,发展绿色铜产业、智慧产业、大力推动园区建设和电商基地构建。

(二)2016年鹰潭市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

智慧城市的新型发展模式,结合鹰潭市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以“科技+改革”对经济发展起着有利的推动作用。据调查,鹰潭市就业信息化体系已经全面覆盖了市、区、街(学校)三大就业服务机构。街上随处可见的“天网工程”视频监控,更是全市社会治安的有力保障,有效减少犯罪。尤其像鹰潭特色的旅游产业,龙虎山景区更是以“互联网+”的模式进行产业创新,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体验。高新园区的高新企业专利业已突破1000个,对高新企业的认定逐年增多,大力支持企业技术革新。

鹰潭市2016年召开的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全力做好铜产业、旅游业和物流业。铜产业作为鹰潭工业支柱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优化产业构造。打响“龙虎天下绝”这一旅游品牌,做好“寻梦龙虎山”活动。同时,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园区,以便利的交通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城市。提高“信息江西”的智慧城市建设,全力打造智慧鹰潭,全面深化创新和改革,重点领域推动技术革新。

2016年鹰潭市全面加快建设创业创新平台,以江西师专为例,学校响应宣传,近年来逐步加大对教职工和师生的创业培训,已经形成诸如师专创业园超市、师专眼视光基地等各种特色创业项目,尤其是为优秀学生提供广大就业和实训平台。学校已经全面实施视频监控和规范化教室安排,保障师生财物安全,同时为承接大型规范化考试做好准备。

四、推动智慧城市下鹰潭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建议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高度融合信息化和城市化,推动鹰潭市的智慧管理模式,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智慧鹰潭的创新型经济建设。

(一)突出绿色、创新的工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创新

加快建设绿色铜都,推动绿色产业诸如循环能源、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增长。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动力,适度发展“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发展新结构,稳步推动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促进鹰潭市产业结构创新,推动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产业经济,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水平,集成创新,争取在经济支柱如铜产业以及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实现关键的技术改革,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加强智慧技术的应用,打造知名品牌,推动绿色崛起

围绕智慧城市、低碳环保,探索诸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服务,例如市区今年新安装的公交站台都带有智能到站提醒,建议将鹰潭地图和交通纳入“掌上公交”应用平台,可及时更新公交站台、行车路线和到站时间。借助“互联网+”,发展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发展物流和电子商务,将知名品牌推向国内外。促进产业集群,以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走生态发展的新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建设创新性人才体系,培养智慧人才团队

构建创新型人才体系,着重实施人才优先发展策略,以政府为主导地位、企业作为主体、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模式培养和投入人才资源。推进“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带头人计划”和高层次人才以及农业生产实用人才的培养,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如加大引进博士等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强科技创新团队人才建设,构建具有鹰潭特色的优秀创新团队,促进鹰潭市创新型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成青青.县域智慧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海门市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6,(20).

第9篇:智能城市环保范文

导读:大自然生态系统在千万年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以生物群落为基础的自组织微循环结构和以生态链为基础的自适应优化可持续发展机制,为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从技术特征来看,它与智能城市的主要区别就是:要将机器的理性智能与情感智能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智慧服务。

现代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交互融合的空间聚集复合生态系统,人与环境、产业、社会之间存在着广义生态关系和协同共生进化机制。大自然生态系统在千万年演化过程所形成的以生物群落为基础的自组织微循环结构和以生态链为基础的自适应优化可持续发展机制,为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在工业文明时代,城市更多地作为经济要素的聚集地和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的载体,在过于追求城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其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微循环结构与自适应可持续发展机制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由此带来了交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问题等一系列城市病。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从技术特征来看它与智能城市的主要区别,就是要将机器的理性智能与情感智能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智慧服务。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更需要以智慧的方式来深入思考城市的包容性发展,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城市现状的基础上以新的发展模式重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机制,更好地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终极发展目标。

一、现代城市发展模式

关于现代城市的发展模式已有众多的研究成果,对上述问题的研究首先源于对城市系统的认识。从世界城市的发展历史来看,工业化是推动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早在1890年,Alfred Marshall就从规模经济角度对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要素的空间聚集效应作了阐述(Alfred Marshall,1890)。[1]因此,城市被看作是促进农业劳动分离和发挥生产要素与经济活动空间聚集优势的经济系统(Wilbur R. Thompson, 1965),[2]众多的学者从城市经济学角度对城市的规模理论和发展模式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Wemer Z.Hirsch,1973;Kenneth J. Button,1976)。[3][4]1968年,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Robert E. Park等人从城市对社会影响的各方面作了深入调研和系统性研究(Robert E. Park,et al, 1968),[5]促使人们进一步从社会与经济交互影响的角度去关注城市的发展问题。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所带来的一系列资源、环境及社会问题日益显现,人们才真正从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大系统的角度去深入思考城市的发展模式问题(仇保兴,2011)。[6]

在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方面,主要的研究成果来自两个方面(李迅,2008;陈卓咏,2008)[7][8]:一是来自对城市发展的成功范例和最佳实践经验的总结,二是来自对城市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其中,涉及到城市的规模形态、空间结构、功能结构、筹资模式、发展途径等各个方面。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城市的发展不仅与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及资源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受到发展过程中各种难以预测的复杂因素及其动态作用机制的影响,是一个开放式复杂适应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吴晓军,2005;仇保兴,2011)。[9][6]Luís M. A. Bettencourt、Michael Batty于2013年6月21日在著名刊物《Science》上发表了关于城市扩张与城市规模研究的最新论文(Luís M. A. Bettencourt,2013;Michael Batty,2013),[10][11]通过对数千个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规模城市的分析,从广泛的社会经济因素角度阐述了城市在规模大小、人口密度、社会联通性和流动性网络之间的平衡关系及城市系统内在的异速生长关系(陈彦光,2002)。[12]城市系统的这种开放式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使得我们在考虑城市的发展模式问题时,难以简单借鉴已有的经验模式或宏观规划理论来系统性解决城市实际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新问题。众多的实践已经表明,这些新问题是事先无法进行准确预测,而在目前现状下又难以获得根本性解决的新问题。因此,对于现代城市发展模式的思考,在进行宏观规划研究的同时,更应注重构建一套完善的能够针对环境变化具有动态调节功能的微循环自适应机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自组织理论、动态协同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理论等来研究城市发展模式中的上述自适应机制(吴晓军,2005;陈彦光,2004;袁晓勐,2006;李杨帆等,2005)。[9][13]-[15]上述研究发现,城市系统的演化在结构与形态上与大自然生物组织的有机体结构和河流的自然分布特征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的优化目标似乎就是重建大自然的对称律(陈彦光,2004)。[13]然而,Luís M. A. Bettencourt、Michael Batty等人的研究指出,这种相似性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其内在的功能机制上,而非外在的形态上(Luís M. A. Bettencourt, 2013; Michael Batty,2013)。[10][11]在城市发展模式的自适应机制中,必须考虑环境与需求的变化对资源的动态匹配能力及其供给成本的要求,必须构建一种有效的功能机制,来完成上述自适应优化调节。

大自然五彩缤纷的鲜花、青翠欲滴的树林、翱翔蓝天的飞禽、驰骋林野的走兽、戏水大海的鱼群等充满着勃勃生机的万物,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特有的生存方式演义着与自然的无比和谐,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思索与启迪。自然界的生态大系统是由无数个以生物群落为基础的微循环小系统所组成的,群落内部各种群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复杂的有机联系使得整个群落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总能面对生境的不断变化而坚定不移地朝向物质与能力交换最优的“顶级群落”方向迈进,也使得整个生态大系统呈现了最完美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基于上述观察与研究而形成的广义生态群落理论和方法(戴伟辉,2013),[16]为我们探索城市发展模式中的自适应机制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与理论指导。

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城市中的各类居民、组织及其与环境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物质与价值交换循环关系,这些关系就构成了广义生态链。为了降低生态链的运行成本,上述主体在空间聚集而形成各种综合体(Complex),这就是城市自然发展阶段最初的广义生态群落。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化交换效率,在现代城市中又将上述综合体划分为各类功能区,如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区等等。功能区的规划应更加有利于降低广义生态链的运行总成本,否则将会对广义生态群落的微循环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给城市的发展带来种种问题。例如,城市功能区的规划过大、布局分割和基本功能单一必然会增加连通性与流动性成本,导致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加重和生活成本上涨。又如,在目前的软件园区规划中,将大量的软件企业集中在一起希望发挥人才、知识的空间聚集优势,却忽视了软件企业种群不适合“群居”而适宜于与其它产业“伴生”的基本特性,结果导致大量的软件企业难以向专业化细分的“生态位”方向发展而形成过度竞争。

在以往的城市发展模式中,我们在过于追求城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其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在过于强调规模聚集和宏大规划的同时破坏了城市的生态链微循环结构,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境。仇保兴从传统的城市发展思维观和大量的现实案例出发,对上述问题作了精辟分析,提出了在城市发展转型中重建城市微循环的迫切需求(仇保兴,2011)。[25]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各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导致城市需求甚至城市发展目标的改变。正如自然界生境的变化,将引发生物群落的系统性调整。在上述过程中,物质的流动性和资源的动态配置能力是适应性调整的关键,也决定了群落的发展规模。Luís M. A. Bettencourt、Michael Batty等人和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在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上述流动性和资源的动态配置能力效率及其成本对于城市要素聚集的调整和提高城市的动态适应能力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日益普及,使得城市的运行基础和管理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方面,信息的流动性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动态配置能力,降低了不必要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网络可以便捷地在虚拟空间实现大量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的聚集,为城市的空间聚集提供了全新的模式。从总体上来看,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降低城市广义生态链的总运行成本和提高城市的自适应调节能力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因此,面对城市在工业文明时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如何在生态文明时代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城市的生态链微循环结构和提高城市的自适应调节能级,是智慧城市发展模式中必须首先深入思考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关于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虽然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的理解与定义,政府相关部门也指出智慧城市应提升到“以人为本”、“智能发达”、“创新活跃”、“生态宜居”、“和谐包容”、“有效运行”相协调统一的“智慧”高度。但是,在智慧城市的智慧特征及其基本的技术内涵上尚未形成严格的科学界定。本文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在经历了信息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之后的又一个高级发展阶段,从技术特征来看它与智能城市的主要区别就是要将机器的理性智能与情感智能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智慧服务(戴伟辉,2012)。[26]

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一定的城市主体,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基于特定的驱动因素所形成的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制度规范、评价体系等方面整体性的认识和规律性的把握(吴标兵等,2013)。[27]通过对我国正在规划和兴建中的100余个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还存在着目标定位、发展思路、顶层设计、驱动机制、技术标准、资源整合和体制机制配套等多方面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应该首先对城市广义生态群落的基本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生态链作深入分析,从有利于上述群落的发展和为之创造更好的生境出发,系统性地思考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时代,智慧城市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为城市广义生态群落创造良好的生境,促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包容性发展,实现亚里士多德两千多年前就倡导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终极发展目标,为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的城市新生活。

二是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应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为城市提供全新的生态学运行机制和柔性技术体系架构,通过对以广义生态群落为基础的微观分析来重构宏观设计,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潜能创新社会经济要素的聚集模式、降低广义生态链的总运行成本、提高城市的连通性和资源的动态配置能力,为城市构建良好的动态自适应发展机制。

三是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首先应该为城市构建发达的基础信息网络,使得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利用通畅便捷,首先考虑从广义生态群落的刚性需求和城市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出发,通过效益驱动机制和政府先行来逐步拓展各应用领域,通过信息网络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不断创新业务模式,最终实现从机器的理性智能到人性化的情感智能服务。

四是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架构既要考虑到有利于资源的统一整合和开发利用,还要注意到城市广义生态群落的分布式微循环运行需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好统一的物联网、泛在移动通讯网和云平台三大基础平台,以开放式的柔性体系架构为广义生态群落的运行模式创新和新技术的快速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是智慧城市的体制机制。智慧城市的发展要求对城市现有的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深刻变革,通过基于信息网络的流程再造和组织重构,建立以网络化流程、动态协同机制和敏捷服务链为基础的新型电子政府运行模式,并通过跨行政区域的政务资源整合和行政组织体系的虚拟化重构,形成以“云”政府为基本形态的智慧城市政府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Alfred Marshall.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 Macmillan,1890.

[2]Wilbur R. Thompson. A Preface to Urban Economics[M]. Baltimore:Johns Hopkins Press, 1965.

[3]Wemer Z.Hirsch. Urban Economic Analysis[M]. New York:McGraw-Hill,1973.

[4]Kenneth J. Button. Urban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M].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6.

[5]Robert E. Park, Ernest W. Burgess, Rodericke D. Mckenzie. The Cit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

[6]仇保兴.复杂科学与城市转型[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1):1~18.

[7]李迅.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J].城市,2008,(11):23~33.

[8]陈卓咏.最优城市规模理论与实证研究评述[J]. 国际城市规划,2008,23(6):76~80.

[9]吴晓军.复杂性理论及其在城市系统研究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5.

[10]Luís M. A. Bettencourt. The origins of scaling in cities[J].Science,2013(340):1438~1441.

[11]Michael Batty. A theory of city size[J]. Science,2013(340):1418~1419.

[12]陈彦光.Beckmann城市体系异速生长模型的理论基础与实证分析[J]. 科技通报,2002,18(5):360~367.

[13]陈彦光.分形城市系统的空间复杂性研究[D].北京大学,2004.

[14]袁晓勐.城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6.

[15][24]李杨帆,朱晓东,黄贤金.生态城市系统的概念模型与等级结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5,12(4):37~40.

[16]戴伟辉.广义生态群落理论与应用[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17]戴伟辉.上海市若干产业的科技自主创新生态群落模式及对策研究[R].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研究报告,2006.

[18]Turner J. H.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M]. Chicago:The Dorsey Press,1986.

[19]邬亮.数码创意产业的生态群落形成机理与演替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7.

[20]胡乐.数字社区商业生态群落的结构与布局规划研究[D].复旦大学,2009.

[21]崔新.基于生态链的道教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

[22]邹艳玲.基于生态群落的现代服务业引进项目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2.

[23]Harwell C. C. Deren C. W., Snyder G. H. Use of a conceptual model of societal driver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South Florida: Implications of an ecosystem management scenario[J] . Urban Ecosystem,1999 (3):345~368.

[25]仇保兴.重建城市微循环:一个即将发生的大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