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精选(九篇)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

第1篇: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摘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要在有限的课时里培养学生必须的人文素质,现行的理念与教学方式往往达不到这一目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以高职院校的总体教育目标为导向,从人文素质的培养转变为人文技能的培养,借鉴国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考评的模式,走出一条指标明确、效能优良的路子来。

第2篇: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44-01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战略性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说,培养一个学生,不仅仅是培养技能,更要培养素质。素质教育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1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

素质教育在国内已实施了许多年,但是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一路坎坷,很不乐观。实施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创造和使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将人类科学、文化、审美、劳动、道德等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质,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发挥与提高。使所有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同时也满足受教育者的特长得到发展。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因此,从高职学生自我发展、顺利就业的需要出发,从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办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前提出发,怎样才能使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去实施素质教育,仍然还是一个长讲长新的话题。

2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对高职素质教育的启示

目前,高职院校通过有限的课时采用传统教育手段开展素质教育培养的现状喜忧参半,大都停留在形式上,学校一方面大肆宣传素质教育很重要,实际上因为学制与课时限制仅仅停留在搞搞学生活动、第二课堂的表面。所以我们需要开设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以及开发相关的能力测评标准。这种课程为“综合素质养成性课程”,即通过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来强化习惯的养成直至影响到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目前国内的职业核心能力及其测评体系就是这种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经试验证明其是高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职业核心能力又叫“关键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核心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等六大能力和两个组合模块:职业方法能力、职业社会能力。可以看出这些都与素质教育范畴有关。我们以与人交流模块为例,该模块的定义为:“与人交流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中抽象出来、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可迁移性的一种核心能力。它是指在与人交往的活动中,通过交谈讨论、当众讲演、阅读并获取信息以及书面表达等方式,来表达观点、获取和分享信息资源的能力,是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社会和方法能力。”该模块与其他模块均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表1是与人交流模块 (中级)培训测评标准。

职业核心能力的其他模块的培训与测评标准与上面的模块在结构上完全一致。这个核心技能的培训与测评标准针对性、操作性非常强,明确地告诉培训对象要做什么、如何去做、要达到什么水平。这与高职教育以技术应用为宗旨的实训实践模式不仅相似,而且是对技术应用型实训实践模式的提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把专业技能实训实践与核心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使其相互渗透、相互贯通。总之,这种模式能够像其他专业技能实训实践一样,真正起到我们前面提到“素质养成”的作用,而且收效较快,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

职业核心能力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高职素质教育完全可以按上述职业核心技能的培训与测评系统,结合自己的特点与内容,实现全面的改革,打造新的高职素质教育平台。

3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方法

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融会贯通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根本在于理念的更新和创建适宜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在高职教育的主要教学实践活动中将职业核心能力的理念落到实处。

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职业核心能力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以下方式在笔者所在学院的试验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改良。

3.1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嵌入其他课程

1)开班方式:模块课程嵌入其他课程。可以嵌入人文素质课程,也可嵌入专业课程。

2)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学习者中心策略”,按项目教学的OPTAE五步教学法(即目标、准备、任务、活动和评估)操作, 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

3)项目载体:结合学生专业和嵌入课程选题。

4)训练目标: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5)组织方式:分组。全班分为5~6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过程。

6)评价方式:平时课堂考核占60%(其中含自我评价、老师评价、小组评价),期末考核占40%。

7)学习特点:课堂活动为主,教师指导;课外自学,课堂讨论。

3.2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单独开课

1)开班方式:模块课程单独开课。

2)教学方法:完全按项目教学法的OPTAE五步教学法操作。

3)项目载体:结合学生专业选题。

4)训练目标: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5)组织方式:分组。全班分为5-6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过程。

6)评价方式:小组项目完成情况占20%,课堂考核占40%(其中含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期末考核占40%。

7)学习特点:项目教学,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课外为主,课堂为辅。

4结语

这样一个素质教育平台,针对性和操作性非常强,其对学生能力培养效果明显,在教学方式上,应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师资队伍发挥团队的作用才能实现。

资助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GJA080009)。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

[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

第3篇: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 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以素质教育为本,积极探索课程改革 以素质教育为本 积极探索课程改革 以成功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校园特色文化 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 以医德为核心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探讨 以素质教育为牵引改革考试方法 以课程教学为载体 强化专业素质教育 论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以素质教育为本的设计性实验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 以素质教育为目的推进思政课考核模式改革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浅析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以实践为核心的本科《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以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评价方法改革研究 浅析以素质教育为载体的工科类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 为素质教育提供课程保障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万亿获评“十佳小作家”。

万亿现为中国青少年作家网校园通讯员、专栏作家,北京万书阁国际文化传媒签约作家,“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星秀文学网专栏作家,《星秀文学》杂志专栏作家,《魅力校园》杂志专栏作家,贵州图书出版策划中心签约作家,贵州中天文化传媒签约作家。其创作的微电影《魔法红舞鞋》已于2012年12月在深圳电视台播出,电影《暖雪》正在拍摄中。

英语特长班学生参加“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学生屡获佳绩。2009年和2010年,学生杨昕薇、肖明镁参加西南赛区决赛、四川省总决赛分别夺得第二名。

链接五(希望之星省决赛 双中实验学子折桂,《华西都市报》2011年6月12日):2011年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四川赛区决赛圆满落幕,双流中学实验学校2012级20班学生葛思嘉夺得四川赛区冠军。这是CCTV希望之星英语大赛四川赛区桂冠首次被区县中学的学生摘取,打破了城区中学包揽冠军的纪录。

双流县第二届“亿通杯”英语演讲比赛,肖明镁和葛思嘉同学分获初中组第一名和第二名。2012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58人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243人荣获省级一、二、三等奖。2010年9月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荣获首届中英国际学校交流大奖(ISA奖)。

2012年,科创班4个代表队40名参赛学生在中国青少年创造力总动员全国总决赛中,荣获2个团体金奖、2个团体银奖,在国家专利发明设计和著作权创作竞赛项目中,21名学生获得个人一等奖,19名学生获得个人二等奖。科创班学生共有169项创造发明获得国家专利证书,有331项经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授予专利受理通知书。曹锦同学发明的《新型电磁炉锅垫》在25届科创大赛中获得成都市创造发明类最高奖――英才奖。

数学特长班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数学竞赛,成绩优异。2011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8人,二等奖52人,三等奖20人;2012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 31人,二等奖65人,三等奖20人。2009届11班学生成研究的《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体盒子》中国青少年创造力总动员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2012届7班学生研究的《数学问题的实验研究》中国青少年创造力总动员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

“双流”启示:

1.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教育本质的追求,站位高,视野宽)。

2.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而又可及的办学目标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精干的管理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出一流质量的基本要求。

3.以课程结构改革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仅以课堂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改革的课程改革谈不上真正意义的课改。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重要载体,也是特色办学的有效途径。

链接六:

第4篇: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 核心素养;课程设计;素质教育;学校文化;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77-03

1 前言

为了把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育人水平,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教育部于2014年3月30日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在该文件的“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部分,教育部提出要研究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者,笔者所在课题组期望在核心素养体系出台之后,能通过校本研修和探索实践,从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方面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方式和途径,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的要求落实到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之中。

2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学校办学之意义

教育部此次正式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明确回答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的问题。这既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又是连接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对于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等现象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

课题研究认为,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更是学校办学行为的目标参照。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不仅可以帮助师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可以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顺应社会发展、改进办学实践的重要指针。作为一线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地,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命题。

3 核心素养落地的学校基础

核心素养落地需要学校在已有育人实践基础上进行重构,这是本课题组对推进核心素养落地所达成的一致共识。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作为河南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初级中学,早在核心素养之前就已经从学校层面开始了对于“培养什么人”进行思考。学校创建于1998年,地处省会郑州的省直核心区域。2003年初,学校把“让每一个孩子阳光灿烂”定为办学理念,把“培养有民族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作为办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力求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近20年的办学实践中,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坚持顺应天性、涵养德行、张扬个性的办学指导思想,2004年起在全省率先取消早晚自习和双休日、节假日补课,开始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学校坚持发展高效教学,让学生高效学习、健康成长,让教师高效工作、健康生活。在学校的带领和指导下,教师细化课程标准,整合课程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取消学科自习;制定学科学习“毕业标准”,给学生成长“开药方”;深入探究小初、初高的衔接教学;行班级组改革,开设课程超市;举办教师讲坛,组建教师社团;制定道德细节和教师教学细节,制作教学切片,探索组合课堂教学范式;建设六个“1+1”素质教育培养体

系,为学生打上实验学校教育的烙印。通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的办学影响力和核心发展力得到迅速提升。

最近五年,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连续参加由郑州市教育局组织实施的“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项目,多项报告指标已连续五年遥遥领先于市内其他学校。2015年的学校“体检”报告显示,13项学生发展指数和12项影响学生发展指数继续保持郑州市领先水平,其中学生学业达标指数高达96.22,接近满分;家长满意度、师生关系、学校归属感、学习自信心、主观幸福感、高层次认知能力水平、品德行为等多项指数也远远高于区域健康的平均指数。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学校作为省级实验学校“低负担高质量”的办学成效,使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阳光灿烂”的办学理念得以充分彰显。

4 核心素养落地的学校思考

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承担着让受教育者更有文化、更有理性、更有教养的任务。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习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位学生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获得成功生活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因此,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关系到学校教学的改革发展,又影响到学校育人模式的建构实践。通过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了核心素养落地的举措。

核心素养落地的前提是教育工作者要坚守育人信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的教学方式、学习形式以及学校管理模式都在悄悄发生深入改变。面对当下的教育现实和时展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育分”现状,真正把“育人”作为教育追求,牢固树立“全人教育”和“整体育人”的理念。2014年9月9日,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明确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这充分说明,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是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为此,学校应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质量为中心,努力用教育去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求,让教师成为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道德的示范者和人格的影响者。通过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本课题组认为,始终坚守育人信仰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前提,因为“教育的根本不在于‘育分’,关键是‘育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落地的保障是良好的育人氛围 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也是一个“习得”和“固化”的过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和锤炼,随后在其一生中完善。为了在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学校努力构建了符合教师职业发展需求、顺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学校文化氛围。2017年初,在课题研究中,作为课题组主持人(组长),笔者提出“三品三气三养”的学校文化建设目标,旨在通过升华或改进学校价值理念、教风学风,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

首先,“三品”是学校层面的目标要求,即以打造“品牌学校、品质教师、品位学生”的“三品”教育为学校整体工作目标。

其次,“三气”是教师层面的素养要求,即大气、正气、和气。

最后,“三养”是学生层面的素养要求,即教养、修养、素养。教养是由外而内的教育养成,是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习惯养成;修养是由内而外的自我修炼,是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底蕴和反思自省;素养是内外合一的综合提升,是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

在持续构建校园文化的行动过程中,学校以理想去引领,用精神去感染,倾情怀去滋润,持信念去筑就,用匠心唤醒学校文化的求真、求实、求善、求美,为核心素养落地提供重要保障。

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是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核心素养不仅需要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更需要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课题组认为,回答和落实好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一支素质全面、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2014年9月9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对于好教师提出“四有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这就为教师成为真正的育人楷模指明了方向和标准。为此,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的师德建设从“仁爱”出发,强调“善待”和“悦纳”,即善待不同层次和不同背景的学生,同时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自尊心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悦纳尚存在不同不足的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最大的可能。

为了促使学校教师成长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又狠抓了教师的学科能力发展。课题组认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所在。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学科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学校开展了全体教师参与的校级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从师德考核、理论水平考核、教学基本功考核、课堂教学考核、常规检查、师生评议等六个方面进行岗位练兵。

除此之外,学校还组织教师整合教学资源,使其既能反映该学科领域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又能反映最新的进展和动态。经过教材整合,使学科知识更具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逻辑结构,不仅让零散的知识变得更加系统,还为教师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师实施教学的难度。例如:在处理物理教材八年级第一章“声”的内容时,增加了“长度、时间的单位以及速度的计算公式”这一内容;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和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的授课顺序进行调整,讲了力之后,就讲第十三章的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然后再回到第十二章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等。

基于校本的课程体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本课题组认为,核心素养落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为此,学校给学生创设了顺应天性、涵养德行、张扬个性的课程体系和教育环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的,通过构建较为完善的成系列、多维度校本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开辟一条重要途径。

多年来,学校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生活动课程化”为课程建设思路,精心构建和研发“两个层级、六大领域”的“1+1”校本课程建设体系,即在人文、科学、实践等六个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关键领域,通过对全体学生制定一项基础达标要求加一项根据其自身条件发展的特长要求,力求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和谐同步。学校采取自主研发与社会引进相结合的办法,遵循基础课程全员参与、特长课程自主选择、三年递进逐级实施的原则,通过100多门校本课程的实施,既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课程基础,又为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了发展契机。一系列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成就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为进一步构建基于核心素养体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坚定了不断发展更加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的信心。

核心素养落地的基础是抓好课堂主阵地 为了实现省级实验学校“低担、高质量”的实验目标,作为本课题组主持人(组长),笔者于2017年初在原来“有效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理念、细化标准,开始构建生机有趣、优质高效的课堂主阵地。

为此,学校开始打造以“优质高效、悦纳学生”为特征的“优悦”课堂,其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习者成长在生动愉悦的学习空间中。“优悦”课堂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学习质量等“四个提高”为目的,辅以对话为途径、合作为形式、问题为导向、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激发潜能、蕴育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品质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科学打造“优悦”课堂,学校专门设计以“教学评”一体化为理念的“五性目标”:

1)有“前置性”学习任务,教师能依托集体备课实现教学问题前置;或者学生能借助学案导学,实现学习任务前置;

2)有“适用性”课堂目标,教师不仅要避免教学目标泛化,更要有“怎样交流或呈现学生预习成果”的办法;

3)有“多样性”课堂任务,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抄写性、熟记性、思考性、训练性、反馈性的多样随堂任务;

4)有“生成性”学习指导,教师生成性指导主要包括主动引导、伺机追问、点评欣赏和及时纠正等;

5)有“发展性”反馈评价,教师要对课堂学习成效进行评价检测,在巩固学生所学的同时升华课堂所得,并为下阶段的学习留下发展空间。

从有效教学到“优悦”课堂,学校从关注教学的有效性,理念提升到追求优质高效、关注悦纳生命;教学管理的过程也从关注教学流程下沉到关注课堂效率,不仅促使学校教学改革的立意更高、做法更实,更加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阵地的建设。

核心素养落地的外部支持是家校协同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得出一个结论: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育和教学任务都不可能完成。家长教育学,即父母关于怎样培养子女成人的初步知识,是整个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为了建立健全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整体育人理念,学校从2016年开始筹备家长学校,并聘请有关校外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指导。

为此,学校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制定家长学校课程安排。随着学校一系列家庭教育的行动,有效推动了家长转变观念,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形成了家校育人合力。家校协同,不仅营造了学校与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更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得到了具体的外部支持。

5 结语

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可以使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性认识教育的功能和目的,使教育为学生创造更为丰富广阔的成长空间。课题组相信通过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学生发展素养的目标终将达成。■

*本论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初中生核心素养教育方式的行动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2016〕-

第5篇: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随着社会竞争程度的加剧,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中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任务。其中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面,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修养和学科素质,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要有对事物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以文化育人为依托,对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提升能够在改善他们综合素质的同时实现他们对事物感知能力的提高。要想借助文化育人实现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就需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了解和把握,更新教学理念,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在实现学生发展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在实践中优化教学模式,为发挥文化育人在实现高中生学科有效培育目的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研究的价值

1.理论意义

本课题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学科教育理论及教育心理学基础上开展的,对以文化育人为依托的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实施模式及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下可以确保河南地方特色文化在高中学科教学效率提升方面应用的科学性。还可以在高中学科教学实践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升华,因此本课题提出的关于以文化育人为依托的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本课题依据“立德树人”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我校核心文化,有效融合学科特点,逐步完善培育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有极为重要的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激发学习内在动力。对学生进行感恩和责任教育,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学校对自己的栽培之恩、社会对自己的关怀之恩,领悟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激发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回馈社会、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塑造包容情怀,提升学生人文底蕴。引导学生接触、理解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在竞技比赛或日常生活中尊重对手、欣赏别人,来加深学生的人文积淀,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社会责任感与跨文化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担当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进取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拼搏的精神,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一)核心概念界定

文化育人:文化是育人之本。从教育的过程来看,教育是利用文化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传授过程。从教育的环境来看,文化是一个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的生态文化系统,为学生提供文化气息,营造宁静心境,提供成长和发展的动力。从教育的根本目的来看,文化能够帮助教育对象完成社会化,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独立意志的社会人。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本课题中开展的研究主要是依托文化在高中生中进行渗透,通过文化的影响力,对学生进行影响,在学科中进行渗透,以此来促进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关于利用文化育人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中进行运用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做出的研究却是比较多的。学者胡志梅指出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个人特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者刘凌飞指出文化育人在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方面有很大帮助。刘刈、张晓敏在其论文《高中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现状与素质教育开展途径分析》中指出,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处在压力中的人们更加需要学科的熏陶。在高中正规的素质教育的内容里,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但实际情况是,很多高中生缺乏这一方面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向更好去发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2.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关于文化育人在学科核心素养改善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了,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也加入了这个研究计划,主要体现在教师在应用文化育人打造方面的能力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影响进行关注,"核心素养"最初是经合组织提出并进行大规模研究,由欧盟进行推广。美国的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和工作者都需具备的能力,其中学科核心素养时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莱恩提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修养与学科素质,不只是包括学科知识与学科实践能力,还应当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对于事物的感知能力。澳大利亚提岀的学科核心素养即为综合职业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一种能力等,并对学科核心素养在实现学生发展方面的意义做了阐述,指出开展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教育课程,能够使学生接受学科知识熏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英国有学者提出可以在高中开展学科核心素养课,把学科带进课堂,能够让学生比较正规地接受学科知识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利身心健康。拿学习教育的高中生来说,学习如何利用学科调节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生活,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实现课堂效果,对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国内外在教学中实施文化育人促进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策略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多的研究,但是针对利用河南文化育人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应用后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研究文献比较少,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本课题,希望可以为高中教师在借助文化育人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改善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预定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通过对本校师生的问卷调查,摸清当前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活动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教学渗透核心素养的开展情况,为本课题制定研究思路和措施提供依据。

2.以文化育人为依托发现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活动创新开设的思路,并设计出较为合理的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活动与文化育人有效融合的教学实施方案。

3.通过本课题设计的基于文化育人的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活动的实施,实现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效果的提升和教师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

1.借助文化育人促进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处农村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较落后、教师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渗透观念欠缺、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现象时有发生、高考注重分数的指挥棒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2.以文化育人为依托的学科教学活动在实现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改善提升中的可行性和条件。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需要。

(2)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科育人的沃土。

(3)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选拔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4)教师教学观念改善及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一致性。

3.借助文化育人实现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培育的策略。

通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及课堂育人模式的创新等等,实现借助文化育人提升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师业务能力的目的。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1.重点

(1)结合我校高中生实际情况总结出依托文化育人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提升的策略。

(2)依托我校核心文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建立关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实效的调查与评价体系。

(3)针对教学实践推进过程中反馈的困难及问题,改善策略,优化培养实践。

2.难点

(1)多数教师对文化育人把握不精准、借助文化育人融入学科教育的理念不一,将提升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深度、广度不同会影响课题研究的推进。

(2)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调查与评价体系。

(3)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存在很大基础差异、家庭教育部分缺失造成家校配合度低等都加大了课题开展难度。

(四)研究的创新点

1.选题的创新

自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起,我们的生活、工作中都充满了这个词语,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当下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词。但仅有少数人真正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意义,所以此课题的研究对高中学科教师的理念更新起到一个引领作用。

2.理念创新

本课题的研究依托我校核心文化,将文化育人与学科特点有效融合。不仅促进高中生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学习,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而且开拓了学科教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对于各学科教育教学有着较好的实践意义。

通过推进本课题的实践过程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增强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对育人方式的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3.角度的创新

本课题组本着“研以致用”的态度,不搞纯理论的研究,而是突出实践性、操作性的对策研究。所以我们选择研究内容的角度都是可以在高中常规学科教学中开展的,并且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学科教学中并可推广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4.方法的创新

研究对策是否真正有效,必须有一个参照,所以我们选择有实验班级,有对比班级,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中展开,进行一段时间后,对比学生对待以文化育人为依托的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课程的态度、参与学科学习积极性、学科核心素养改善情况等各方面内容,在有客观依据的情况下进行总结,更有说服力。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

(一)研究方法

关于该项课题的研究是极具综合性的,会运用到的综合性比较强的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可能单独使用,也可能综合进行。以下为该项课题可能涉及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这项课题中,我们最终要实现以文化育人为依托,对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提升,能够在改善他们综合素质的同时实现他们对事物感知能力的提高。我们研究人员通过检索电子材料和纸质文献,查找高中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相关资料,以及文化育人相关文献,在这项课题的研究中主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文献综述,提炼精华。

2.规范化研究

根据目前我校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切实建立对以文化育人为依托的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的实践创新模式,在扎扎实实准备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规范化的研究。

3.案例研究法

选取相关高中在学生学科素养提升工作方面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通过对几门不同学科现存教学模式的实际成效进行案例分析,以总结出他们在这方面存在的宝贵经验,改进我们的研究过程,得到研究的有效结论。

4.问卷调查法

根据这项课题项目研究目标的需要,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设计具有明确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等工具和形式,对我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进行调研,并把调研资料汇总起来,认真分析。并将调研结果形成可量化的数据,作出直观的图表,进行系统的科研对比。

(二)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

首先,针对我校及相关高中的学科教师,对他们在借助文化育人开展学科教育及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现状作全面了解,明确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其次,组织本课题组成员教师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具体的操作研究步骤。

第6篇: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格培育;礼仪文明;礼乐教化

一、反思大学教育的根本问题

20世纪40年代,中西方差不多同时开始反思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教授奥尔特加?加塞特(Ortega Y. Gasset)所著《大学的使命》一书正式出版于1946年,书中揭示出现代大学的弊端在无限扩大“专业教育”的功能,“几乎完全遗弃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因此,“在大学里再度建立文化教学,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思想体系”便成为“大学的基本功能,也必须是大学凌驾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1]。中国则以梅贻琦先生为代表。梅先生是我国首批清华庚款留学生之一,毕业于美国吴士脱理工学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College),获工学学士学位(1914年),就中国工业人才的培养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想。1931年,梅先生出任清华大学校长,随即组建工学院,西南联大期间,梅先生又以清华校长身份兼任联大常委会主席,1943年,由梅先生拟出提纲,潘光旦先生执笔,写成《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一文,充分阐述了他关于工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文中明确指出:

大学教育毕竟与其他程度的学校教育不同,他的最大的目的原在培植通才;……他的最大的效用,确乎是不在养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或高等匠人。

要造就通才,大学工学院必须添设有关通识的课程,而减少专攻技术的课程。……真正的工业的组织人才,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至于一切的人文科学、文化背景,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2]。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植通才,就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当着力培育其人文素养。在梅先生看来,缺失人文素养的“专家或高等匠人”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化问题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此文在抗战胜利清华复校后再次以梅先生名义发表在《周论》杂志(1948年3月)上,是建国后清华大学能够卓然不群成为中国“工程师的摇篮”的指导思想之一。

90年代以来,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已逐渐成为当代教育家的共识。1995年,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作为“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之一,引领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杨叔子先生概括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弊病为“五精五荒”和“五重五轻”。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五荒”的根本在于“荒于人学”、“荒于人文”,“五轻”的根子在于“轻素质,主要是轻人文素质”,因此,“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与著名大学的领导人均着重指出,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3]

至今,文化素质教育已在全国推行了十多年,各院校也围绕着这一问题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及学生活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依然跟将其作为大学的“基本功能”、“最大的目的”、“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有着较大的距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尚有很大的空间。

二、人文素质的核心在人格培育

大学的素质教育若不能抓住其核心环节,便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成效。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请再看杨叔子先生的论述:

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亦即“做人”的素质。人格则是人文素质的本中之本。[4]

纯洁“灵魂”,高尚人格,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之所在。如果我们的教育离开了这点,离开了素质教育,离开了德育、人文教育、人格教育,而急功近利地只顾去育“才”,……这叫做“舍本逐末”,乃至“吞食恶果”。[5]

将素质教育的核心归结到人格培育,是杨先生从事教育工作50多年的思想结晶,这一问题恰恰切中当代高等教育之深弊。如果大学的素质教育只是停留在普及人文知识这一层次上,而不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格境界,可以说仍未彻底走出“舍本逐末”的困境。

第7篇: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20)17-0062-05

2019年10月,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1]高等中医教育肩负着传承中医事业、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强化教育内涵的责任使命,是“健康中国”“高教强国”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赋能。“核心素养”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主题,建构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系,对接基础教育改革,搭建一体化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助力卓越中医人才的培养。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核心素养的解读

2016年9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正式确立。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2]。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延展深化,在广泛素质养成的基础上聚焦核心,使人才培养更具指向性、实效性。目前,基础教育的核心素养改革对于高等教育产生的是差序性影响,随着学生成长轨迹的发展延伸以及教育的一体化与连续性发展需要,核心素养必将会自下而上引发高等教育要素性乃至结构性的变革。高等教育需要对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前置性路向与结果,开展自觉性预判与主动性衔接,依托高等教育的专业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

在“核心素养”概念内核要义统一的前提下,高等教育领域专业核心素养内涵可以通过与“岗位胜任力”对比加深理解。岗位胜任力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自我概念、价值观和特质[3]。以岗位胜任力为着眼点的人才培养,关照到了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社会性的服务面向。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知识更新速率的加快、岗位变迁更迭,将会引发“胜任力”的震荡与波动,导致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摇摆性、人才培养素养更新的迟缓性,降低了高等教育对人发展的促进力和引导力。专业核心素养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外置性”定位,回归教育本体视阈,既将学生发展置于素养培养的中心地位,也着眼于某一专业(职业)规约的关键性素养,是教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根本体现。

二、人才培养目标文本的选择与研究

(一)样本的选择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网站中“开设中医学专业院校”的链接逐一核查,截至2019年9月,全国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院校共有55所,其中高等中医药院校24所、高等医科院校9所、综合类高等院校13所、独立学院9所,详见表1。通过对院校网站“招生专业”的梳理,剔除了成都体育学院中医学骨伤方向和湖北民族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表述错误的2所院校,最终获得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样本53份。

(二)研究过程

首先,采用Nvivo12Plus外部数据导入功能输入53份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文本,对文本内容逐句分析进行一级编码,形成主要节点。其次,结合Nvivo文本搜索功能,对主要节点的相关核心词汇进行抽取,经过对一级编码的比较分析,从中总结出人才培养目标建构的12个范畴,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交往、专业基础、中医思维、科学研究、临床实践、文化传承、创新精神、终身学习、国际视野,形成二级编码。再次,对12个范畴进一步分析与归类,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三级编码体系。最后,在三级编码体系基础上,反复查询了主要节点和原始资料,梳理出人才培养目标建构的不同维度,详见表2。

三、研究结论

(一)人才培养目标文本的结构分析

通过对53份人才培养目标文本的分析,中医学专业按照职业性、专业性与发展性的原则与层级建构培养目标。职业性作为“首要”的强调,既有国家话语下职业责任的认同培养,也有对职业长期发展形成的道德与交往伦理的强调。在职业责任上,指出了中医学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及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在职业道德上强调了中医人才培养应该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道德品德高尚;在职业交往上注重沟通、协调能力培养。

专业性作为“重要”强调,涵盖了专业基础、中医思维、科学研究、临床实践与文化传承等方面,是“知识+能力+思维=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范式。知识方面需要有扎实的中医学知识、理论与技能,熟悉必要的现代医学知识、理论与方法;能力方面要有中医临床诊疗能力、现代科学研究能力、文化传承能力;思维方面则强调了中医思维的独特性。三者综合则表现为中医学人才应具有的人文科学素养。

發展性作为“必要”强调,关注到了创新精神、终身学习与国际视野的培养,其中基于职业特质,终身学习在主体发展维度中表达频率最高。创新精神层面要求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终身学习要求有自主学习能力,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相关领域科技发展动态能力等;在国际视野上要求有跨文化素质、国家视野、掌握外语。

(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1.人才培养目标的同质化倾向

“质”是指事物的内在本性。“同质化”是事物在内容、形式、结构等方面的相似或相同的发展趋势。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共性标准基础上,个性特质不足。53所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文本具有强烈的趋同与可替代性,人才培养的地域彰显性、办学理念突显性、院校人才培养差异性表现不足。一是地域彰显度上。中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鲜明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培养定位,为区域医疗、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发展服务。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只有2所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地域性指向。云南中医药大学体现了服务“云南省医疗卫生发展需要”的目标指向,区域性表达明显。延边大学在人才培养要求上,体现了掌握民族医药“朝医”的素质要求,以民族性凸显了区域特质。中医学具有流派性、民族性、区域性的历史发展特点,中医人才培养也应该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吸收民族医药精华、借鉴学术流派思想,培养专业特色人才。二是办学理念突显性上。在53所院校中,仅有“福建中医药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加入了办学理念与校训。办学理念是学校长期发展凝结的道路与经验,是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与原则的重要折射,应该在人才培养“定性”上标识办学价值取向,在“定型”上立足办学发展方向。三是院校人才培养差异性上。中医学专业不仅在中医药院校广泛开设,医科类院校、综合类院校与独立学院都有设置。但是通过研究发现,院校类型的差异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表现不强,不同类别的院校在育人目标建构中的独特性、内质性不足。如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性、医科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性、综合类院校中医学人才培养的复合性、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多样性都体现不足,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千校一面”的现象。

2.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表达性弱化

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成长”维度,是教育本质性价值的凸显。中医学专业的“主体成长”维度虽然包含了创新精神、终身发展与国际视野的发展要求,但从文本的30%、54%和7%覆盖率看,“主体成长”维度的培养要求只是零散性的存在,缺乏一致性诉求。特别是对于“国际视野”的素养要求,在全国53所院校中,只有厦门大学、延边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河北大学4所院校对外语掌握、国际视野、跨文化素养均有所涉及,24所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均未体现。人才培养“国际视野”的强调,不仅因为随着中医国际化发展要求,需要对跨文化、对外交流的素养能力有所强调,更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立足学生成长的社会场域、文化境遇,需要有全球化的站位、多元化的视角来实现全面发展。

3.人才培养目标的素养达成性空泛

作为育人实践的指导性纲领,人才培养目标的话语表述应具有核心要义性、目标达成性与评价测量性。通过研究发现,目前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职业性”维度中的有着宏大叙事的索骥,特别是在“职业道德”方面,大多将其表述为“良好的职业素养,道德高尚,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理想性的修饰语固然体现了职业道德的高标准,但也使培养目标陷入虚无与空泛,缺乏对“大医精诚”中厚德、至善、尚美等职业道德内涵规约性的深入挖掘。另外,“主体成长”维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虽然契合了高等院校学生发展的普遍性要求,但对于中医学专业,在提倡“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更应该对其前设的“批判性思维”赋予话语表达权。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基础。在《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将批判性思维作为国际医学人才培养的必要要求,其目的在于“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有分析批判的精神、有根据的怀疑、创造精神和对事物进行研究的态度”[4]。中医作为民族智慧的伟大创造,批判性思维促进了学术争鸣、推进了真理发现、开启了创新之门,是医学生素养养成的重要之维。

4.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契合度不足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工程,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育人应该具有时代性。通过研究发现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贴合度不高。

一是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上。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五育”并举,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夯实了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在目前53所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还较多集中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育”表达上,对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只有江西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延边大学有所遵循。中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及时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要求,确保人才培养的内在连续性。

二是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上。随着新医科教育建设目标的提出,对医科人才的发展素质与教育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医科一方面是教育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应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医学将会向新兴智能医学发展。另一方面是对健康理念的丰富完善,使医学从以临床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全过程的覆盖。对于中医学人才培养,新医科教育目标的落实既要在人才培养面向上体现“宽口径”,适应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多岗位的需要,又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上体现“重素质”,将人工智能、信息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使人才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

(三)中医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内容与结构

高等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核心素养”体系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同一性,在素质要求上具有递进发展性。中医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内容与结构必须以基础教育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参照,进行科学合理的继承与发展。

1.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作为核心素养体系的中心,“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目标在高等教育阶段需要有培养类型与培养层次的指向。在人才培养类型上,除了长春科技学院没有明确的培养类型表述外,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共计17种,大致可归纳为4类(见表3):单元性、二元组合型、三元组合型和四元组合型,院校覆盖率分别占66%、11.3%、5.7%、3.8%,其中的人才類型以应用型最多,参考点为24。

在人才培养层次上,中医人才培养体现了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其培养层次定位的核心表述词有“高级”“高素养”“高层次”,甚至“优秀”“卓越”等。因此,将中医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2.明晰核心素养体系结构

第8篇: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职业核心能力;综合素

高等职业教育离不开信息化教学,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的目的

第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给人们带来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和学习、合作的方法、手段、技术和途径。

第二,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角色,是教育事业的执行者、倡导者,同时也是教育技术的实施者。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院校的教师,是否具备与教育脉搏一致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开展信息化教育改革和实现信息化教育的决定因素。

第三,学生是主体。从用人单位调查来看,高职毕业生在“与人合作精神和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四,实践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作用重大。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

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可迁移性的一种核心能力,是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方法能力,与企业合作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将为他们提供最广泛发展空间。

世界各国对“职业核心能力”概念表述各不相同,英国称为“核心技能”,美国称为“基本技能”或“知行技能”,新西兰则称为“必要技能”,我国香港称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等。但不论怎么表述(正如澳大利亚学者R.Harris所说,“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述语,均是指可迁移的技能、促进性的技能、通用性的技能。

2 研究的内容

2.1 信息化教育环境特点和功能的分析

第一,信息化教学环境。根据目前教学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包含物理时空、硬件设施、软件资源、制度规范和文化心理等教学条件和因素的集合。

第二,信息化教育环境特点及功能。从技术层面看,信息化教育应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

从教育层面看,信息化教育应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

2.2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可以说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区别于普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层次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

2.3 根据企业需求目标进行培养

下面主要从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来阐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第一,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职业核心能力应包含专业技能及社会经验两部分。对工科学生,应该是比较重视专业技能,对文科学生应该是比较注重社会实践经验。

笔者针对260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普遍认为,高职大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比专业技能更加重要,尤其是文科类专业更是如此。

第二,企业对大学生文科生和理科生要求有何不同?

被调查者认为文科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比职业技能更重要的占68%。

第三,企业对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哪个重要?

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职院校对理工科大学生培养重点是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即两者兼备。这说明对理工类专业毕业生来说实践技能比文科生要重要多,综合素质也很重要。

2.4 高职学生的培养路径

第一,认清形势,提高思想意识,认准方向。

第二,改进教学设备,给学生提供实践实训的平台。

第三,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即股份制合作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

2.5 对老师教学社会经验及实践能力的要求

第一,高校教师要具备“双师”素质加强职业技能的修养。教师在高职院校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职业性教育的培养外,还要具备专业技术和与职业技能还要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及方法。

第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老师综合素质,深入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教师是教育变革的动力,是塑造新一代性格和思想的积极参与者。”“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第三,规范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集中表现为师德师风,它是教师的为人风范、为师风范,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第四,开放的育人观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教师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五,广博的知识储备。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先得装满自己一桶水,学高为师。那是说,教师应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第六,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教师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这种高层次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升华,反过来又能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发展。

3 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必要措施。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与企业进行合作:

第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标准。

第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内容。

第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法。

第四,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训练基地建设。

第五,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机制。

第9篇: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贺家土小学(以下简称“贺家土小学”)是一所有着近60年办学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老校。近几年来,在学校“知行合一,精微至大”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倾心于国学教育的研究和信息化校园的打造,致力于“现代人”的培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现代化,培养“现代人”。“现代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我们需要通过哪些课程来培育和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拟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发展的教育行动研究。

一、基于人的现代化与学校育人目标的思考

教育现代化是目前全球非常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在我国,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对教育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教育发展方向。“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战略方针和教育发展方向,始于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十多年来,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在不断深化,正努力朝着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我国教育发展的首要战略目标迈进。

教育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即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促进人的发展。或者说,教育现代化目标是为了促进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教育为建设现代国家服务、为社会现代化服务,也必须通过培养人即通过促进人的现代化去间接实现。因此,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还是人的现代化。

而人的现代化,就是把“传统人”变成“现代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现代人,主要是看这个人是否打上现代精神的烙印,是否具有现代的精神气质。

现代人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平等开放。秉持民主平等观念,认为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尊重他人人格,能尊重并宽容不同看法。心胸开阔,乐意接受新思想、新经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而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第二,独立自主。表现在独立做决定、独立解决问题,不过多依靠依赖他人,尽量少受别人的影响,有个人主见,独立于传统权威,不人云亦云。第三,乐观进取。对人对事都持乐观的态度,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如相信个人努力可以克服恶劣环境,通过努力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过上幸福生活等。拒绝对工作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采取被动、顺从和宿命的态度。第四,科学理性。掌握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方法探求未知世界并寻求因果关系。不信鬼神,不把一些现象归因于超自然的力量,能理性看待自己与自然、与社会、与自己的关系。相信理性的力量,并积极运用理性去积极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中国人,即“现代中国人”。基于以上认识,鉴于贺家土小学学校发展的特色和学生发展的特点,在“办具有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小学”的办学目标的引导下,我们把“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作为学校育人目标,力图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本土和国际相结合。具体而言,该育人目标包括四个方面:①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自信个体;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③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自主学习者;④具有创新意识、勇于创造的创新型人才。

这四个目标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但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要具备哪些素养、特别是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指向“育人目标”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加剧。而国家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国民的核心素养的高低。那么,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呢?于是,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纷纷启动了“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199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发起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之后,欧盟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面向变化中的世界的核心素养》,以及日本的研究报告《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与能力的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等,都体现出社会变革对于新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的呼唤。

因此,可以把核心素养简单界定为“21世纪关键素质”。这些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学生才能成功地适应21世纪,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在21世纪,培育现代人,落到最后就是培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21世纪这个新时代现代人素质的具体表现。

为了让育人目标有更清晰的指向性,我们立足学校实际,结合学校发展的优势和传统,从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入手,从遵循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初步提出了贺家土小学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即创新与实践素养、公民与社会素养、信息素养、终身学习素养、身心素养、审美素养。这六大核心素养互相关联、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关联性和整体性(见图1)。

图1 贺家土小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

学生核心素养图采用同心圆形图表示,共分为四层,这四层分别是:

第一层:学校育人目标――“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

第二层:学校育人目标的四个维度。

第三层:学校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

第四层:各类核心素养的具体达成目标。

贺家土小学学生核心素养具体的达成目标如下:

(1)创新与实践素养。创新能力不仅是我国国民素质也是我国学生素质的最大短板。2015年全球各国创新能力排名,韩国第一,日本第二,德国第三,我国排在第22位。就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而言,日本到2015年共有21个科学家获此大奖,中国到2015年才刚刚实现零的突破。这种差距,是创造性的差距,也是主体性整体的差距。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制约我国发展,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创新发展”理念实为我国最需要的发展理念。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的新命题,创新与实践素养成为学生一项必不可少的素养。

我们的学生应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敢于探索和实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理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2)公民与社会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灵,成为我们的根,我们的灵魂;同时,随着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化、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因此,我们的教育既要让学生扎根中华,又要面向世界,做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

我们的学生要有诚信友善,尚礼谦和,崇德弘毅的道德品质;要有坚守担当、心怀天下、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要有热爱家人、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要有开放的心态、全球化意识与跨文化平等交流和友善相处的国际视野。

(3)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时代对人们的一种更高要求,也是人们在信息环境下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我们的学生应具有信息意识,具备对信息敏锐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具有一定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能力,能正确地使用计算机等信息媒体工具,能有效地选择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数字化学习,拓宽学习渠道,改进学习途径,提升学习力。

(4)终身学习素养。学校教育不仅要给予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素养,更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们的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内驱力;有终身学习的意愿,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大胆质疑和反思,既能自主学习,又能与人合作学习;能把学习所得充分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5)身心素养。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理,良好的心态对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身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之基础。

我们的学生要养成健康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练就强健的体魄;要有乐观的心态、阳光的心理,要热爱生活,学习微笑,自信向上,悦纳自己,善待他人,与人友好相处;具有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面对危险有逃生自救的能力;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养成坚韧、拼搏、竞争、友善、合作、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形成健全人格。

(6)审美素养。“审美素养”源于我校校训“求真、至善、唯美”的最高美学境界。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意识和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的学生应能感受和追求各种美好事物,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感知美和欣赏美,受到美的熏陶;具有艺术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具有艺术表达的兴趣和创意表现的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提升生活品质。学校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立,能有效促进教育从过去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转向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的生成。同时,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立,既指向学校育人目标,为育人目标的实现搭建了载体和平台,又为学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构建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路径。

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构建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习得的,是可教可学、可培育、可塑造的。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依靠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核心素养出发,探索并构建一个适合学生需要和多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学校现代课程体系(见图2),以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提升年轻一代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1. 现代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们从“知行合一,精微至大”的理念出发,遵循儿童成长和个性发展的的规律,尊重学生发展差异,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着眼于“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的培育,构建了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和特色课程四大类的现代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学生素养的根本途径,包括五大领域,即品德与社会、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它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国家认同、公民道德、全球意识、语言素养、人文素养、科技素养、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学会学习等。

拓展课程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是基础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它分为四大类,即阅读类、创意美、情趣类和健身类,指向的是阅读素养、创新素养、审美素养和身心素养。

实践课程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与体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培育。主要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特色课程满足于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学校育人目标的需要,分为国学课程和国际课程。主要指向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素养培育。

总之,学校现代课程体系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和整体性,力图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课程之中,既扎根中华,又面向全球,不断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成就具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

2. 课程的实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的构建,为贺家土小学课程的实施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蓝本。我们以此为框架,根据课程建设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积极创新课程实施策略,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但国家课程具有普适性,很难顾及到地域、校情和学情的差异。因此,国家课程必须校本化,才能满足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才能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于是,我们在学习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研究课程目标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选择、处理、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创造性地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使其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如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就会以教材为蓝本,选择相关的文章予以拓展和补充,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素养。

在学校课程的构建过程中,我们还开发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课程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也非常喜欢,对于这类课程,学校会对它不断地修订、优化和完善。相反则予以淘汰。比如,主题突出的校园节日课程,凸显学校国学特色的经典诵读课程,注重实践的绿色营地训练营课程,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象棋围棋课程等,这些课程消除了学科边界,拓展了学习领域,注重了“大综合”,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生长,受到学生的欢迎。

另外,我们还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中,开展了“基于信息环境下多元分层个性化作业系统”的深入研究。该作业系统根据不同学情对学生分组,并布置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作业。系统监控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产生自动评价与解答提示,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实现了作业与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链接,学生可选择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习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2)国学课程的特色化实施。自2009年学校将“培育现代中国人”作为学校育人目标以来,国学教育逐步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和品牌,国学课程应运而生,并逐步形成了国学教育特色课程群,促进学校国学教育的不断升级。通过环境、中华经典诵读、传统节日文化、传统体艺修养等课程的实施,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学生对国家认同感和为国家奉献的决心,从小让学生扎根中国魂,打上中国印。

注重环境熏陶,认同民族文化。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增强学生的情绪能量和认知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形成无形教育力量的教育环境,是学校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和领域。贺家土小学从学校的精神文化入手,精心设计校园物质文化,形成了“一园(静心园),两塑(书山学海和玉笋雕塑),三廊(艺术长廊、科技长廊、文化长廊),四馆(国画馆、国文馆、国风馆、国乐馆)的国学特色文化,让学生“浸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之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诵读文学经典,感悟国学魅力。中华文学经典丰富立体,博大精深。少年儿童阅读大量经典,定能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激起他们的自豪之情。我们按照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开发了校本课程《经典诵读》,从《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到《论语》,从唐诗、宋词到元曲等纳入课程之中,让孩子们在琅琅的书声中,感受文学韵律,感悟国学魅力。我们还把《千字文》的诵读融入到段位拳中,让孩子们在一招一式中体验中华拳术的特质,感悟中华武术的精髓。为了有效地落实课程,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课程和评价设计,如除了该校本课程开课的时间外,还安排了“一日三部曲(晨诵、午练、暮省)”中的15分钟的晨诵,主要是诵读经典;学生在“学校楼层开放图书柜”和“班级图书角”进行阅读,解决了以往学生受阅读时间和地点限制的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在良好的读书氛围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开设了国画、书法、围棋象棋、武术、民乐、手工制作折扇、脸谱、灯笼以及传统节日等校本课程。为使课程深入开展,我们还充分开发了国学课程资源,如中国饮食文化、民族服饰文化、中国瓷器、汉字发展史等丰富的资源,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其生成二维码,形成我校独有的《国学》网络课程,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交流。这样,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极大积淀了学生民族文化的底蕴,为学生打上了深深的中华文化烙印。另外,我们还把传统文化内容与教育实际结合的相关主题,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汉字五千年》《国风》《我是谁》等大型文艺节目,让孩子们在艺术欣赏中感受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3)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为了更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式。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培育出核心素养的。于是,我们从区域层面出发,整体性推进主体性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以《芦淞区主体性课堂指导意见》和各学科主体性课堂评价表为蓝本,通过集体备课、主题教研活动、同课异构、主体性课堂督查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主体性课堂的落实。因此,我们必须从关注教师的教中走出来,聚焦于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重点关注学生的情趣状态、参与状态、交往主体和思维状态等,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继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学习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