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

生态价值观教育精选(九篇)

生态价值观教育

第1篇: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价值观;教育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教育

一、工业文明时代价值危机与工具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反思

(一)工业文明价值危机的反思

从哲学意义上说,人的存在是价值存在,人的活动是价值活动,人的生活是价值生活。价值追求是人的本性体现,受价值观支配,构成人类实践活动和历史运动的基础与根据。社会越进步,人的价值追求越多元,价值创造力就越强盛,价值实现形式也就越多样。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正是人类价值观的不断觉醒、建构与超越的历史,体现为人类不断推进自我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历史。

人类社会走过漫长的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在科技力量的直接推动下,创造了物质生产空前繁荣的近现代工业文明。然而,自启蒙时代以来,西方主导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在科技理性以及工具主义价值观的支配性影响下,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日益突出的自然生态、经济社会以及人的生存方式与人文精神的普遍危机。

工业文明面临的多重危机呈现为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危机,但在深层次上反映为工业文明社会中人的生存价值危机。早在20世纪初,思想家韦伯就深刻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条件下的人所面临的精神危机。在他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鲜明地指出资本主义物质财富的渴望对人的生存所具有的强大控制力量,导致伦理道德的精神力量似乎变得多余。以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技术理性的追从、消费主义文化及其人的生存方式的批判,可谓是现代西方思想的一道亮丽景观。“批判理论”揭示了理性精神的自我神话的幻灭,尖锐地指出现代科技已经异化为控制主体的力量,人在控制自然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被自然所控制,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越来越被物所牵制,人处于总体异化的生存状态。

到了20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工业化国家生态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并且发展中国家也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遂成全球性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对工业化文明发展道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家史怀哲提出了“敬畏生命”的新理念;美国林学家A·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提出了关怀地球的“大地伦理学”;而1962年出版的R·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对于人类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的普遍觉醒和走向生态文明探索历程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对于日渐深重的工业文明危机,“20世纪前期的马克思·韦伯,中期的爱因斯坦,后期的哈贝马斯都曾把万能工具理性与狭隘价值理性的矛盾,作为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深刻矛盾。”如果说以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为主导的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危机反映了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那么,在西方功利主义文化价值观主导下的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之为人的价值危机则成为一切危机中的根本性危机。

不可否认,今天的人类在充分享受到信息沟通的便捷性同时,虚拟化、符号化的现代人的生活选择也让人越来越远离自然之境,脱离生活的真实,向善的价值生活关系变得虚拟,人与人之间缺少了真情的直接交流和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守望。生命体验的真实感、生动性、丰富性在日渐隐退,生命的完整性被侵蚀,人们失去了对高尚道德生活信念坚守的耐心,人性中的伦理价值选择在工具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越来越失去其崇高性,生活失去了“真实的意蕴”而变得平庸。科技理性所构筑的社会体制,以讲究实用或实效作为主导的价值取向,把人的生命价值屈从于科技的工具目的,使得人成为只是按照功利目的所确立的既定规则来行事的工具。人被物化,造成人在生活世界中的精神迷误和价值遗忘,人的向善的生活意志和价值创造力变得脆弱。

因此,为总体上彻底克服工业文明危机,人类必须收敛“科技理性”控制下的征服自然的肆意行为,消弥工具主义价值观支配下的利益冲突,通过自觉的文明发展的价值观反思,来不断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把握人类普遍幸福。

(二)工业文明工具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反思

工业文明时代,受科技理性以及工具主义价值观的主导性影响,“社会本位论”的工具主义教育价值取向表现强盛,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社会功能得到充分释放,教育的工具价值得以充分展现,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功利价值凸显。依附于现代政治经济活动,教育越来越成为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等功利需要和成为学生谋求生存的工具,因此而变得日益功利化。

服务于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经济基础的工业文明的教育理论,突出表现为以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为代表的传统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主导性影响,并伴有“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等相关教育思想的进一步推动。其后,虽有以传统教育学为批判对象而出现的诸多教育学派,但总体上并未能改变近现代教育服务于工业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组织形式、教育模式与教育过程。

社会本位的工具主义教育价值观所主宰下的学校教育,为满足社会的生产性需要,通过制度化、工具性课程的开发、组织与实施来培养服务社会的各级各类人才。受科技理性的主导,物质产品生产的工业化和模式化扩张到精神文化领域,为高效率培养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化知识型人才,学校教育被组织成类似工业生产的过程,用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育技术、统一的教育流程,把受教育者“制造成”标准的“教育产品”,使得本该多姿多彩、生动有趣、富有审美意蕴的教育过程被凝结为各种数字指标和技术设计,教育过程更多地表现为机械的程式化、技术性的操作活动过程。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当固定化的学制、定于一尊的教科书和‘师道尊严’的班级授课制这‘三位一体’的学校体制鼎立成形的时候,当‘以学校(教室)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不可撼动的时候,工业化‘模具制造——批量生产’的本质在教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基于人性教育的根本价值立场,超越工具主义教育价值观及其功利价值教育活动,以克服工业文明教育的价值危机,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人类的和谐进步,成为当代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变革的时代课题。

二、生态价值观:教育价值观变革的思想基础

现代科技理性及其工具主义价值观主导下引发的工业文明危机,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文明进步,成为当代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以不同的话语方式深刻反思的对象。色彩斑斓的当代思想景观在教育日益社会化和社会日益教育化的今天,使得教育思想话语也因之异彩纷呈。

作为哲学的生态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是20世纪以来人们把握世界的重要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生态学倡导的有机整体论,作为一种生态主义世界观,把世界看成是“人——自然——社会”的复杂生态系统,带来了哲学发展从近现代机械论哲学向现当代生态整体论哲学的转变。整个世界万事万物被理解为一个生命整体,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人的生存与其他生态物种的生存状态休戚与共,人的生存质量是整体世界中的生存质量。生态主义世界观意在通过对机械论或符合论的思想超越,强调系统综合、交互关系与多元平等对话以及和谐共生等思想旨趣,以指导人类实现工业文明的价值观转向。

从生态系统构成的基本维度来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我们把生态价值解释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个体生态三重生态价值关系的辩证整体性构成,是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三重价值向度的辩证统一,其价值核心是生态平等、和谐共生。生态价值是超越现代工业文明而走向生态文明的价值实践基础。为彻底消解工业文明社会突出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人类精神危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价值实践中,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人的价值辩证统一的生态价值理念成为指导人类价值活动的自觉意识而不断深入人心,人——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共生关系由思想不断走向现实。

生态学的兴盛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生态主义价值观催生了教育价值观的变革,成为当代教育价值观变革的思想基础,是时代精神在教育思想领域的集中体现。教育的生活意蕴也因之凸显,不断走进人的全面的生活关系,走向生命的整体性和谐建构。 转贴于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育的生态价值观确立

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创造了空前的物质繁荣,但是,文明发展中日益凸显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人类精神危机,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人生的幸福。在今天,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成为学术探讨的热点问题,而且日益成为一种公共讨论话语,成为人类克服工业文明危机的理性选择与社会行动。当代人类正进入一个文明形态转型期——走向生态文明。

在文化的意义上,生态文明被概括为“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克服工业文明危机的更高级新型文明形态,代表了美好的人类和谐理想,坚持生态平等、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人——自然——社会和谐融通、共生共享的新型文明社会,是包括物质生态文明、精神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的全面的文化建构的文明社会,标志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飞跃。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中央适时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新要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精神体现,是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合乎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选择,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指向。所以说,生态文明观与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是内在统一的,强调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意义。

我们知道,西方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利用科技力量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采与物质资源过度消耗基础上、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起来的。在当代中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吸取西方社会的发展教训,批判性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总结自我发展实践,顺应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深刻把握和积极应对社会发展的新课题、新矛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确立生态发展观念,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从根本上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的自身建设。文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统一的,人创造文明也就是发展自身。我们知道,人总是以“文化”的方式把握自然、社会与人自身,以“文化”的方式与自然、社会与自我发生全面的生态关系,这就是人的生态适应与自我超越。具体说,人与其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类生态)和个体生态(内生态)”的三重生态关系是全面整体性关系,也是一种动态适应与不断超越的关系,即人在对生态环境的动态适应过程中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实现文化价值的不断发展、创造与个体生态认知、生态人格和生态智慧的不断生成,以不断推进文明的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所以说,人类文明进步的实践活动过程,就是人类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的过程。因此,教育——这种人类创造的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因对文化的传递、保存、活化、选择、批判、交流融合、更新创造即对人的“文化化”的特殊功能性影响而具有了促进人的发展与文明进步不可替代的价值行动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呼应生态价值文化的全面建构,是生态价值文化的普遍尊重与彰显,其中,生态价值观的当代觉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精神和观念基础。教育的生态价值观正是这种时代精神的教育思想呼应。

教育发展史告诉我们,不同的文明形态具有不同的教育形态及其相应的代表性教育价值理论,表达了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与教育价值生成。教育作为促进人类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活动的自觉自为并为了人的进一步自觉自为。因此,教育活动必然反映了人的意志,体现了教育“应然”的价值属性,是一种价值负载活动。也就是说,“没有价值,就没有教育。并且,哪里有真正的教育,哪里就有真正的人类价值。”

当代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文明转型,是以生态平等、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全面的文化建设。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教育,作为人类一项高度自觉的培养人的价值创生活动,因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特殊功能与价值,其自身的变革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动力保证。教育的变革需要变革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教育价值观的变革。

教育的生态价值观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价值诉求,是对科技理性主导下的工业文明工具主义教育价值观反思的意识觉醒与超越,强调通过教育满足人——自然——社会的生态平等、和谐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个体价值、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三重价值向度的辩证统一性建构。

四、教育的生态价值观与“生态人”教育目的的确立

第2篇: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创新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43-02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福佑中华,造福人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构建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充分而科学地利用已有的工业文明,充分发挥各地生态、资源、产业的机制优势,引导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教育与培养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贯穿政治建设,十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调保障人权和民主,提出“协商民主”制度,要求“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为此,我们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目前,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原料―产品―废料”的非循环方式,是单向的,结果就是“资源越来越少,污染越来越多,直至崩溃”。不但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而且为弥补其所带来的危害,人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工业文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抓住新的战略机遇,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和解,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势在必行。

(一)生产方式的变革

生态文明时代要超越工业文明时代,生态文明生产方式要转变为“产品―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实施“资源再生”与地球资源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生态文明的生产的特点是: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统一考虑,在统一的生产过程中完成,加大力度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生产方式。

(二)转变思维并制定适合的发展策略

树立生态学整体性思维,创造“资源矿”,从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出发,制定新的资源开发利用策略,转变工业文明生产方式为生态文明生产方式,运用生态文明解决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

三、加快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教育是桥梁,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体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精髓,必须加快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生态文明关系双面建设

生态文明贯穿文化建设,要加快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和事业,不断提高社会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生产创造力,使我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加。

生态文明贯穿社会建设,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战略机遇,以创新推动教育价值观的变革。

(二)以“教育先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创新驱动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做到教育先行,提升教育价值观的培养,完善教育体系,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不但可以使人提升对社会的认知感,促进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复杂过程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以及生态文明价值观。同时大力发展与生态文明教育息息相关的生态文化产业,要形成社会生态文化氛围,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普及。

1.加快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在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是基础也是关键,必须抓好课程体系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这一重要载体。这些理论研究必须与生态文明实践相结合,必须与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社会的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念、生态生产创造力,使我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加。

2.传统教育价值观必须向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变革。要以创新为手段、为驱动力,创新生产方式,建立新观念,直接从实践入手。我们认为,生产过程使用的资源是有内涵价值的,它的使用,除了“采掘过程”需要付费,资源本身的存在就很有价值,必须付费,必须节约使用及循环使用,建立新的“原料―产品―废料―产品……”生产方式。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循环生产,循环使用,无废料,形成生态循环。要建立这样的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以生态教育价值观教育普及生态文化、生态意识。

树立教育教育生态价值观,顺应人与自然与社会的生态平衡、和谐共生的发展潮流,从人的教育入手,开展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实现“个体、自然和社会的价值”的和谐共存,教育培养“生态人”,完成“生态事”,造就“生态社会”,推进生态文明稳步有序而又快速地发展。

四、创新是变革教育价值观的犀利武器

(一)创新是变革相当有力的手段

1.创新发展生态技术和工艺。建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直至无碳的发展,形成以创新生态技术和工艺为基础的生态教育价值观。

2.创新生产与生活方式生态资源的教育价值观。以创新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以此创新建立新生态方式的教育价值观,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3.创新生态资源新模式,树立生态资源新教育价值观。创新集约循环利用资源新模式,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强度,创新发展科学技术,实现能源的可再生、能源的生态生产与发展,创新技术与生态教育价值观,建设节水型社会、保护耕地,生态开发矿产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与生产,可再生,可持续。

4.创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开发。建立自然生态教育价值观,形成全社会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建立自然生态系统的创新保护措施,保护环境、保护自然。

5.创新生态产品。改变重生生态环境,建立重归自然、重生自然的生态教育价值观,人工干预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人工干预减少荒漠化,减少冰川融化,减少自然灾害。

(二)变革教育价值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1.借助工业文明创新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运用我国发达的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首先从生态文明教育入手,同时开展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理论研究,建立并不断发展生态文明的科技支撑体系,树立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建设科学合理的生态环保产业,利用当代科学技术进行废弃物的净化处理,直至转换为有益物质再利用,形成良性生态循环,打造生态文明的社会。这其中,教育是先导,利用现代生态文明的科技成果营造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

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人们的思维必然会存在巨大的惯性,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只有创新,生态教育价值观才能被唤醒,才能有所改变。创新生态教育价值观,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思维的惯性与生活方式的惯性,包括生产方式的惯性。

2.创新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本身就是新生事物,更需要创新,更需要发展,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的创新发展将直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的创新就是要做开路先锋,就是要领先。创新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起着思想引导者的重要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五、结论

创新是教育价值观变革的有力武器,教育价值观变革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十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工业文明已进入末路,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超前,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精髓。要加快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推动生态文明的文化大发展,直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循环生产,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创新是变革教育价值观的犀利武器,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文明,有益于创新生态文明实践发展,有益于创新树立教育教育生态价值观,有益于改变人们思维的惯性。创新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将能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路”,以此引领世界的未来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第3篇: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社会新常态;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生态;大学生

当今的互联网犹如空气和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深刻地改变着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一种虚拟与现实混合的,无边界的网络社会新常态也在逐渐形成。这种新常态不仅对社会宏观环境造成了影响,同时对高校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校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着重于“培养与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包含着众多的教育要素。教育环境的生态关系和生态状况直接影响着核心价值观是否能真正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思想认识,是否能真正外化为积极的行为方式,从而对教育的长效性产生影响。高校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场域,其环境生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宏观的社会环境生态、中观的高校环境生态以及微观的大学生具体生活环境生态。

一、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生态

社会环境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宏观生态环境,它是社会价值观的自然生态基础和社会基础,是社会价值观生成的原发地。同时它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现实生活基础。社会环境以宏观的环境支撑为基础,以社会价值观为价值中介,对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生态效应,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环境作为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社会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相互作用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由此生成。

当前,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生态主要遭遇到两方面的冲击,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建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型,另一方面是网络社会生成所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型。前者是基于制度变迁引起的,后者是基于技术革命引起的。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导致了社会环境和社会现象本身具有复杂性,社会思潮和文化发展多元化,信息爆炸和复杂的网络环境使得大学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各类新兴媒体在技术、管理、法律法规上的不完善,使得一些虚假不良信息和外来腐朽文化思想混杂于网络中,在刻意炒作和宣传下得以大量快速地传播。大学生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受心理、知识储备和阅历的局限,对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观点缺乏社会洞察力和判断力,极易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到群体极化的网络舆论生态当中,这些都直接削弱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

二、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高校环境生态

高校环境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中观生态环境,它以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为核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态状况会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未来目标的选择以及具体价值观念的塑造。高校环境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态支撑,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感染和文化熏陶作用。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规范三者的交互作用构成了思政教育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如何在网络社会新常态下把握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尤其重要。各种网络新兴媒体传播能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及时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教师们也能从传播渠道获得各种最新的社会资讯和新闻热点追踪。同时,可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引入网络舆情的探究,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结合学生的关注热点进行及时有效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在特色平台的建设上,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开设个人微博微信等渠道,以隐性的方式对学生展开“微教育”。同时,高校教育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对学生进行关注,既消除了从其他途径了解学生动态的障碍性和滞后性,又有助于教育者把握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机。

三、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学生环境生态

大学生的具体网络生活环境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微观生态环境,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从主体的内在需求角度看,大学新生有着非常强的求知欲以及建构自身独特价值观系统的需求。大学生具体的思想与行为模式,是大学生自身独特价值观的反映,核心价值观教育走向大学生生活的微观基础就是大学生的具体网络生活环境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及具体网络行为的认识是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生活发挥生活育人的重要方式。

在网络社会新常态下,大学生对新兴事物的天然猎奇心理和对流行的追赶心理,让他们对这些新兴媒体的使用上更有优势,对信息获取的广度和速度在某方面甚至超过了教师。他们通过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网络平台掌握了信息的平等获取权、自由选择权以及话语权,部分政治素养过硬、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有影响力的骨干学生甚至成为了学生网络圈子中的领军人物。这使得大学生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更加接受和认同。

互联网的出现,特别是网络社会的逐步生成之后,不仅出现了网络虚拟空间,拓展了空间的内涵,而且还打破了工业化条件下形成的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在网络社会新常态下,高校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园当中,而是应该将其置身于宏观的社会大环境中,基于社会环境生态结构的变化,开拓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载体和新途径,利用好、管理好新兴媒体平台,加快管理、服务、教学的网络化环境建设,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逐步构建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的高校环境生态。

参考文献

[1] 刘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态结构[J].科技视界,2014(29).

第4篇: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学地理 教育 学生 地理教学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呢?这里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导师指正。

一、通过中学地理教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教育学生认清我国的人口形势,树立正确的人口观。通过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教育,引导学生讨论“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第一、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其人均占有量的过多或过少所出现的矛盾;第二、人口与矿产资源;第三、人口与水资源等。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虽然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但供养的人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特别是由于人口多而导致的粮食问题已成困扰我国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并且对学生进行计划生育的国策教育。针对我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向学生传授了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等。同时,对学生说明近年来少数民族在全国的人口百分比的增加,是因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等边疆地区,这样有利于我国国防建设和边疆建设。通过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了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发展了学生智能;并且阐明实行计划生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从而达到国情教育之目的。

2.教育学生认识我国地理环境形势。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既有山河壮丽、资源丰富的优势,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培养学生辨证地看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国地理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山脉纵横,山区面积广大且多高山,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交通发展,造成交通不便,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特别是山区经济十分落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致使夏季易涝,其他季节易旱,对农业生产也不利,且降水的变化大,容易造成水旱灾害,以及寒潮引起的霜冻、台风引起的风灾和水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较大危害;内陆无流区广,西北地区沙漠广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这些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利方面,从而从反面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并且不失时机地指出“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地地”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土地资源》这一部分时,我带领同学们联系耕地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样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树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使命感,保护土地资源的责任感和神圣感,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自觉遵守和宣传“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的国策,以及国家为保护自然资源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同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3.结合实际,加强乡土教育,使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而达到国情教育的目的。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向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劳动者,而每年都有一大批中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劳动,因此,乡土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在乡土教育中,可以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面貌、经济建设与远景规划,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使学生毕业后乐于从事家乡的建设,从而为社会贡献力量。

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美育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与欣赏美的能力,它同德、智、体、劳等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美产生于劳动,来源于实践。地理教学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它的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实际。同时,社会与自然也是进行美育的最生动的教材,包含着不尽的美育因素,可以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欣赏与创造能力,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1.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自然美的教育。自然美就是自然事物的美,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祖国处处皆景,不只有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秀丽的峨眉山,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美更寓于一草一木之中,四季不同的变化之中。水的春绿夏碧,秋青冬黑,树木的春英夏荫,秋毛冬骨,春山的淡冶如笑,秋山的明净如妆等都是无穷无尽的美。“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恩浩荡。”在自然美景的熏陶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性情,砥砺品行。

2.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社会美的教育。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的美。社会美包括:人的美,劳动产品的美,环境的美等。人的美不在貌而在心,“充内形外之谓美”,人的美是同理想紧密相联的。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明确人的美的本质含义,从而提高认识,不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所影响、引诱。劳动产品的美是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的物质形态。劳动产品大到建筑,小到玲珑的雕刻,以至一笔一纸,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在地理教学中,要设法引导学生发现里面的劳动的美,认识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认识到家乡与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增强信心,投身到建设家乡与祖国的壮美事业中去,投身到现实美之中去,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劳动中创造美与欣赏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是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又影响着人,环境与自然相互影响,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其中的美。让学生懂得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去欣赏环境的美,从而使他们关心自己祖国的建设,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而努力学习。

第5篇: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态教育 价值观

生态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对教育的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思想,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生态意识的双重发展,是时展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国开展生态教育的有益探索。

一、生态教育

1、生态教育的背景和定义

教育“生态化”是苏联学者创用的概念,其内涵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1]生态教育提倡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观念,人类应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生态系统的其他构成部分产生影响。因此,人类的行为必须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人类活动应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

2、生态价值观

在人类思想史上曾出现过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价值观三大类型[2]。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类活动应该顺从自然而不能改变自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产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高度评价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价值,认为自然的价值就是满足人类的需要。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忽视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能动性,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虽充分肯定了人的主动性,却无视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造成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膨胀和野心,是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的原因

1、全球生态问题凸显迫使各国加强生态教育

21世纪人类面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1987年,“环境和发展世界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既要又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后代人要求的可能性和能力,并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全球性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和生态危机的凸显,推动了各国对生态教育的关注和研究。

2、传统教育价值观受到挑战

以往的教育价值观局限于“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价值观,忽视了对自然的关注。传统教育价值观在认识上的缺失导致教育只考虑人类自身和社会的进步,无视自然的价值,最终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并危及人们自身的生存。

传统的教育无法帮助人们解决生态危机,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生态教育价值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它将人、社会、自然三者结合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指出生态系统均衡发展是衡量人与自然的价值尺度。教育的“生态价值观”是对传统教育价值观的超越与提升,教育活动以此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3]。

3、信息时代,生态意识与信息素养同等重要

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重要特征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然而科技带给人们物质生活进步的背后却是生存环境的破坏,如果人们一味地沉浸在征服自然的得意中而不做出改变,最终后果将难以预料。近几年国际会议和世界环保运动不断呼吁人们提高生态意识,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

我国正处在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党和国家在提出了具有长远意义的“科学发展观”,给我国生态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指导。在经济发展要求迫切和生态教育思想缺乏的情况下,依据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灵活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三、对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的途径的探索

1、教师要有生态教育的意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首先应从教师开始。教师应以一种远见的态度,关注全球生态危机的严重性,深刻意识到进行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教师应努力学习生态教育的思想,将生态教育观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优势,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

2、在教学过程中给予生态问题足够的关注

只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我国在长期应试教育中形成的问题。生活和网络中关于生态问题的信息大量存在,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被忽视。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生态问题和环保信息不失为培养学生搜集、运用、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的好素材。如在教授幻灯片制作时,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制作环保主题的幻灯片。网络中关于环保主题的文章也可以用来指导学生学习word文字编辑处理的知识等。在教学过程中给予生态问题足够的关注,这样不仅可以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也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意识。

3、进行信息技术道德规范教育时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

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人们已经意识到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道德规范教育,以规范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负责任地运用信息技术。然而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仅以是否满足人们的利益为准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生态价值观突破人类利益中心的狭隘视角,主张科技发展和应用不应以损害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处的生态系统为代价,是传统教育价值观的革新。因此,进行信息技术道德规范教育时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在生态教育成为世界教育热点的今天,随着我国生态教育的不断开展,培养学生形成生态价值观必将成为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正处于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迫于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生态教育的开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思想在当下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生态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实施生态教育是更时代的要求,在不久的将来生态教育的思想一定会在我国教育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建滨,都玉蓉.中小学开展生态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教学与管理

第6篇: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价值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指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局限于政治价值,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突破其原有的社会价值局限,逐步彰显生态价值,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一、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里的“价值”是客体对主题的一种满足关系,反映的是人与外物的关系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价值主体划分,可以分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具体形态的一种,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社会生态现象而显现出来的。

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发展性价值。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及构成要素和生态环境及构成要素之间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合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连接人与社会的桥梁,既要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需要,又要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应培育一个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第二,合规律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主体需要的同时,也要遵循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任何有违规律的活动,人类不能为之;任何不合目的的活动,人类不必为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遵循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第三,合必然性。合必然性是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契合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合必然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而且这种实现也是必然的。第四,实践性。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人们生态观念的形成和生态行为的养成。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促使受教育者将生态价值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价值观念,并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践行生态活动,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表现

1.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主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其实质是将人类社会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而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关注于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道德观念应该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就在于: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使人们认识到,人只是整个自然界中普通一员,自然界中的其他成员的生命也是珍贵的。自然本身除了工具性价值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只有彻底改变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否则最终将受到自然的“报复”。

2.帮助人们树立整体利益观

利益观是人们对利益的总体看法和根本态度。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建立和谐世界,树立全球意识,确立整体利益意识,打破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旧秩序,彻底扭转全球利益分配格局,以期实现人类整体利益的和谐共生。这就需要把人类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全球角度去思考和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作为讨论与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本原则。当今时代,尽管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导致国家、地区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可是谁也无法否认,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和人民发展相互依赖、命运息息相关。人类应该抓紧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机遇,相互沟通与协调,从人类整体角度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帮助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侧重强调公平性与持续性。这里的公平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一是代际的公平;二是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平等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三是人与自然、人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平等。持续性强调人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自然界的可承受度,考虑长远协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人们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培养人们的前瞻意识,提高行动的预见性和目的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7篇: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

【关键词】化学必修教材 情感态度价值观 呈现方式 实施策略

【中D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03-02

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教育改革浪潮的冲击之下,更加重视科学素养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因此,在高中化学阶段不仅要教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应着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对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理性地判断,具有将所学化学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更多地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求真务实、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1]。因此,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问题提出的出发点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之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受到了越来越多地重视。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会逐渐被人遗忘,但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行为表现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伴随着人的一生[2],因此,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理应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养成,随着课程改革以来,教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愈加充盈起来,但大部分都是以隐性方式呈现,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者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不断地挖掘,并加以应用,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之下,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利益,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环境,使现代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与发展危机。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严重失衡,逐渐走上了一种尴尬的境地[3]。好在近些年来,人们慢慢意识到了这种危险的存在,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这种局面。教育改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推进的,21世纪新教材中增添了越来越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目的就是为了矫正社会和人的片面发展,积极避免因人们不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及其本身的弊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4]。而化学教材作为教师、学生、课程目标之间互相联系的媒介,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应对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积极地挖掘与研究。

三、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

必修一模块注重突出实验对化学这门学科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注重凸显化学与生活、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体现新课程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设计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化学中认识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文观念。

四、研究结果及建议

1.教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呈现特点

通过研究发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蕴含丰富。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都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内容。必修模块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但不足的是,教材在对学生爱国感,可持续发展观念,学习态度方面的教育所占比重比较小。而这些缺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影响巨大,对人的全面发展作用更突出。因此,希望学校课程不断发展完善,学者们在研究学校课程,编著学科教材时能够摆脱这些弊端,真正实现教育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宗旨。

2.教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建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逐渐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主要实现途径,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也愈加丰富。然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材中的呈现是抽象的、隐性的,教学中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也比较困难。因此,对教材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深入挖掘、剖析,使之变得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是十分重要的[5]。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参与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素养。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态度素养,才能饱含激情地进行化学教学,将自身所具有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传递给学生,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态度教育因素。化学教材是化学科学家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是基础化学教育的经典[6]。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化学教学。最后,教师应当根据所处的教学环境、学校、班级现状以及学生特点,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感,从而达到学有所得[7]。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躬身践行,积极参与,不断体验,将书本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书本中死的知识转化为活的应用,通过自己对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形势的思考,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确立自己的态度,践行自己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白秋莲.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态度教育目标的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2007.13-23.

[2] 李飞,林桁,陈玉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施情况观察报告[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04):110.

[3] 李玉荣.生物新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培养[J].教材研究,2006(11):93.

[4] 王秀红,吕微.我国中学化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涵的历史演变[J].化学教育,2008,29(2):69-70,72.

[5] 孔令鹏.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B].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

第8篇: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态价值观;合理性;意义;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097-01

本文对生态价值观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价值观的培养作了一些论述,以期能对本学科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生态价值观概述

生态价值观就是处理生态与人之间关系的观念,是人类主体在对生态环境客体满足其需要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判断、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主客体关系上的伦理判断,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独立于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系统功能判断。自然界的正常运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自然界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不会对人类的行为漠然视之。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遵守与万物和谐相处的原则,关心、爱好自然界,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有度的开发利用。人们应树立适度、节制、共生、爱护的生态价值观念,合理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合理性

1、初中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初中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必须担起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的重任。

2、我国现行的初中语文课程,包含丰富的生态文化和生态精神内容,为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便于生态价值观教学的开展。

3、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是人的一生中思想比较活跃的阶段。另外,初中生的思想尚未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育效果明显。

4、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初中语文的教学,应改变以往单纯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情感体验、人文素养的教育。强调教学中对自然、人文、社会的感悟,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三、初中语文教学开展生态价值观培养的意义

当今社会,人类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存环境的恶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人类为了追求自身的、眼前的利益,为了扩大生存空间,对自然资源进行疯狂的掠夺,对生态环境进行肆意的破坏。人类的欲望导致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损耗、浪费,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引起了大量的自然灾害和大范围疾病的发生,如近些年频繁发生的沙尘暴、泥石流、海啸、流感等。这种状况的出现,迫切需要人类提高自身的生态价值观念。

生态价值观教育会成为今后我国国民教育的一个重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生态价值观的重视,认识到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到自然万物的共生关系,认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自然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关心、爱护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初中语文教学开展生态价值观培养的一些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生态价值观的形成比较缓慢,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初中语文生态价值观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有效的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刻、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内化,有助于逐渐建立学生的生态意识,有助于生态价值观由意识到行为的转化。

2、教材与环境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容与当前的环境现象相结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生态价值观教育中,在深入讲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环境现象进行分析,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态的理解,使教学更具直观性、现实性,会对学生产生较深刻的影响。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生态文化和生态精神的内容,充分利用教材的价值。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和生态精神内容,有很多有关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课文,如《斑羚飞渡》、《华南虎》、《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敬畏自然》、《地下森林断想》等。其次,教师要将生活中的环境现象引入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事例,讲解关心、爱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同时结合生活中的环境现象,既达到了使知识具体化、生动化的目的,也使环境现象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

3、知行统一原则。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只有理念没有行动是不行的。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生态理念融入到生活中,做到知性合一。教师的生态意识和生活中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生态价值观由意识向行为的转化。在此基础上,应鼓励学生一点一滴做起,使学生逐渐养成爱护动物、不践踏草坪、保护环境、减少浪费等关心自然、爱护自然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贵红.生态课堂教师需具备的三种心态[J].科学教育.2010(05).

第9篇: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

体育价值观是决议体育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要素,体育态度与行为反过来影响体育价值观的构成和取向。冯维胜、丁树哲讨论了影响体育锻炼的要素,以为体育价值观是影响个体能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客观要素,也是其他影响要素的源头。张国林、韩亚利对影响体育消费的要素停止了剖析,以为影响体育消费的决议要素在于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构成与否。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对体育价值观的构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研讨者甚少,笔者希望经过调查丰厚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认识,并在此根底上,从大学生群体体育行为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即体育价值观取向人手,探究新形势下促进高校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的开展对策。

1研讨对象和办法

1.1研讨对象

随机抽取浙江省6所高等学校的固定行政教学班共300人,分别是浙江财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省警官学校和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各50人,其中男生148人,女生152人。

1.2研讨办法

1.2.1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4份,问卷有效率为91.3%。采用毛荣建2003年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和自编的《体育锻炼状况调查表》,分别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育锻炼参与状况停止调查;采用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张恩泰的《体育价值观调查》对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停止测定。整个调查采用走访和现场调查的方式从2008年3月到6月完成。对被调查者采用距离一个星期停止两次不同的调查,第一次停止体育锻炼态度和状况的调查,第二次停止体育价值观的调查,以防止互相影响。经过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契合科学研讨的规范。

1.2.2丈量工具《锻炼态度量表》是针对青少年学生编制的,包括8个维度。每个维度又由不同的问题项目组成:行为习气(10)、目的态度(12)、行为认知(7)、情感体验(10)、客观规范(7)、行为控制(8)、行为态度(8)、行为意向(8),整个问卷量表由70个项目组成。锻炼态度量表每个项目采用1—5分停止统计,得分越高,阐明该指标效果越好。《体育锻炼状况调查表》主要经过锻炼时间、强度、频率以及体育消费的区间等4个项目来停止调查,以此来肯定体育时间投入(时间、强度、频率)与体育消费投人两个指标的状况,同时用这两个指标来评价体育参与度的状况。

《体育价值观调查》量表由8个维度组成:第一个维度包含4个项目,它们触及的内容主要是体育对国度和社会经济的作用,命名为“社会经济”;第二个维度包含6个项目,内容主要是体育对国度和民族的重要作用,命名为“爱国主义”;第三个维度包含6个项目,内容主要是体育对个体的教育价值,命名为“教育”;第四个维度包含4个项目,内容主要是指体育对个体人际交往的影响,命名为“人际关系”;第五个维度包含5个项目,内容主要是体育的文娱和休闲价值,命名为“文娱休闲”;第六个维度包含4个项目,内容主要触及体育关于改恶人的肉体的作用,命名为“肉体”;第七个维度包含5个项目,内容主要触及体育对个体身体安康等方面的作用,命名为“健身”;第八个维度包含4个项目,内容主要触及体育关于社会安定的影响,命名为“社会安定”。问卷将8个维度设置成两大要素:第一个要素包含三个因子,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爱国主义、社会安定,这主要反映的是大学生关于体育对社会价值的认识,命名为“社会价值取向”;第二个要素包含五个因子,内容包括教育、人际关系、文娱休闲、肉体、健身,这主要反映大学生关于体育对个体价值的认识,命名为个体价值取向。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初测问卷共38个项目,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计分,“完整不契合”记1分,“根本不契合”记2分,“局部契合”记3分,“根本契合”记4分,“完整契合”记5分。就详细维度而言,得分越高阐明注重水平越高,得分越低阐明注重水平越低。

2研讨结果与剖析

2.1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价值观调查结果与剖析

2.1.1《锻炼态度量表》调查结果剖析由表1可知,行为态度的得分越高,对停止锻炼的行动评价越高。目的态度是对体育锻炼的总体评价;行为认知是个体对参与锻炼招致某种结果确实定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的评价,得分越高,对锻炼招致某种结果的认知越正确,在这方面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高。行为习气是对锻炼自动化水平的评价;行为意向是调查大学生能否今后或如今愿意停止锻炼,这两个指标得分较低。情感体验是大学生锻炼过程中和锻炼后的心情体验,得分越高阐明对锻炼的心情体验越深入越丰厚。行为控制感是对锻炼的自主控制才能的评价,得分越高阐明大学生关于锻炼行尴尬易水平的知觉就越高,参与锻炼的自主性就越高。客观规范是个体对四周环境所感受压力的一种心理体验,在体育锻炼中是指本身参与体育锻炼能否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人的和社会的。从调查的结果总体得分看,浙江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总体态度处于普通程度,而有关研讨指出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2.1.2《体育价值观量表》调查结果剖析。表2的调查显现,体育价值观各项变量的均匀数值呈现三种状态:文娱休闲(M=4.05)、肉体(M=4.12)、健身(M=4.26)处于较高程度状态;教育(M:3.59)、人际关系(M=3.69)处于中等程度水平;而社会经济(M=3.38)、爱国主义(M=3.40)、社会安定(M=3.31)目前处于普通程度。随着社会的开展,人们的价值观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人们更多地倡导彰显个性、注重自我。因而,个体价值取向得分高于社会价值取向。特别是随着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理念的介入,体育功用从注重群体的政治需求转向注重学生个体的开展需求,从政策的强迫性功利需求转向注重学生身心安康的主动需求上来,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也随着社会进步和高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改动表现出明显的个体性特征。但大学生关于体育社会价值观注重水平的缺失,主要是价值认同呈现偏向,价值认同可分为自然认同和教育认同”。自然认同是指随着社会个体的生长和成熟,主要由其生活的环境、生活的方式所形成的社会价值认同。教育认同主要是经过后天的各种教育学习对社会价值标准内容与意义的理性认识,从道理上认识这种标准的“好”,进而服从它。由于多年来体育工具价值的影响,大学生关于体育社会价值曾经构成了教育认同,如体育与政治、体育与经济、体育与社会开展的关系曾经构成深入的认同。体育的个体价值被无视,必然形成对人本性开展的严重约束和压制。对体育社会价值的自然认同显得十分被动,而只要把“自然认同与教育认同分离起来,才干到达真正的认同,才干真正使价值认同落真实行为理论中”。

2.1.3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价值观相关性剖析表3显现,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与体育价值观各变量之间相关剖析中,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与教育变量(r。=0.446,P<0.001)、人际关系变量(r2=0.405,P<0.001)有显著相关关系;与文娱休闲变量(r,=0.684,P<0.001)、肉体变量(r4=0.686,P<0.001)有中度显著相关关系;与健身变量(r5=0.979,P<0.001)有高度相关关系,而与爱国主义变量(r6=0.269,P<0.001)有低度相关关系。数据标明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价值观中的个体价值取向有亲密相关性,与社会价值取向相关水平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价值观的取向倾向于个体要素,在逐渐认识安康重要性的根底上,对安康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关于体育锻炼的关注水平较之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体育运动不只能够强身、健心,还能够文娱身心、促进交往、熏陶情操,激起个人积极向上的心情。

2.2体育参与度与体育价值观相关剖析

2。2.1体育时间投入与体育价值观依据1997年国度规则的我国体育人口的根本规范,我国体育人口统计条件是频度条件为每周3次,时问条件为每次30min以上,强度条件是中等水平以上。表4显现,体育人口仅占36.9%(101人);非体育人口63.1%(173人)。有规律、有时间投入充足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正确体育价值观的树立。体育价值观各项指标的均匀值M,M体育人口>M非体育人口,体育人口和非体育人口在人际关系、健身价值观方面的得分呈现显著性差别;在爱国主义、文娱休闲、肉体价值观等指标方面的得分差别性十分显著,而在社会经济、社会安定价值观方面差别不显著。这充沛阐明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构成,特别是个体价值观的树立,与个体在体育理论中的充沛参与是分不开的。而社会体育价值观的构成需求经过社会环境的不时宣传和教育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人们的社会义务感不时增强,才干为社会体育价值观在个体思想这块沃土中生根发芽发明良好的环境。形成个体对体育价值观的注重水平的差别的另外一个缘由是价值了解的不同。价值了解是个体价值观构成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个体经过本人的思想构造体会获取外来的价值信息,并转化为本人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局部,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因而,个体对同一事物和行为的意义,能够做出完整不同的了解,从而形成他们体育价值观的差异。

2.2.2体育消费投入与体育价值观大学生体育消费对体育价值观影响的结果(表5):

消费300~400元在教育价值观(M=3.73)、文娱价值观(M=4.08)、肉体价值观(M=4.28)、健身价值观(M=4.30)显现出最高的均匀值;消费500元以上在经济价值观(M=3.61)、爱国价值观(M=3.48)、社会安定价值观(M=3.33)显现出最高的均匀值;消费400~500元人际价值观(M=3.70)显现出最高的均匀值。

一元变量剖析结果显现,经济价值观(F=5.783,P<0.01)和教育价值观(F=2.663,P<0.05)以及肉体价值观(F=2.585,P<0.05)存在明显的差别。比拟群之间存在差别的项目施行结果,消费在500元以上的经济价值观高于其他消费组;消费在300~400元的教育价值观、肉体价值观高于其他消费组。依据调查结果剖析,体育消费越高,越有利于体育价值观中的社会价值观正确树立,同样构成正确体育价值观中社会价值有利于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而消费在300—400元的消费组关于教育、文娱、肉体、健身价值认知度最高。

目前“体育是有钱人玩的东西,穷人没有体育”这种观念存在于大学生思想当中,其实这种观念过火强调了体育产业的经济价值,无视了体育运动自身的经济价值。体育不是有钱人的专利,体育消费能够有多种层次,能够满足不同经济程度人群的需求。因而,培育大学生牢记体育具有生物的经济价值,即体育能满足人安康的需求,能促进人自在全面的开展。2.3大学生体育参与度、锻炼态度与体育价值观相关剖析

笔者将体育参与度用体育时间投入与体育消费投入两个指标来替代。表6显现,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与个体价值观相关极为显著(F=10.807,P<0.001);在体育参与度方面,体育时间投人与个体价值观相关显著(F=8.435,P<0.001)体育消费投入与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F=2.024,P<0.05)。体育时间投入、体育锻炼总体态度与社会价值观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3结论与倡议

3.1结论

1)目前浙江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总体态度处于普通程度。

2)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各项变量的均匀数值呈现三种状态:文娱休闲(M=4.05)、肉体(M=4.12)、健身(M=4.26)处于高注重水平,教育(M=3.59)、人际关系(M=3.69)处于中等注重水平,而社会经济(M=3.38)、爱国主义(M=3.40)、社会安定(M=3.31)注重水平处于普通程度。

3)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与教育变量(r。=0.446,P<0.001)、人际关系变量(r2=0.405,P<0.001)有显著相关关系;与文娱休闲变量(r3=0.684,P<0.001)、肉体变量(r4=0.686,P<0.001)有中度相关关系;与健身变量(r5=0.979,P<0.001)有高度相关关系,而与爱国主义变量(r6=0.269,P<0.001)有低度相关关系。数据标明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价值观中的个体价值取向亲密相关,与社会价值取向相关水平不高。

4)体育人口的体育价值观各项指标均匀数高于非体育人口,体育人口和非体育人口在人际关系、健身价值观方面的得分差别显著;在爱国主义、文娱休闲、肉体价值观等指标方面的得分差别十分显著,而在社会经济、社会安定价值观方面差别不显著。

5)消费在500元以上的经济价值观高于其他消费组;消费在300—400元的教育价值观、肉体价值观高于其他消费组。依据调查结果剖析,体育消费越高,越有利于体育价值观中的社会价值观正确树立,同样构成正确体育社会价值有利于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而消费在300~400元的消费组关于教育、文娱、肉体、健身价值认知度最高。

6)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与个体价值观相关极为显著(F=10.807,P<0.001);在体育参与度方面,体育时间投入与个体价值观相关显著(F=8.435,P<0.001),体育消费投入与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F=2.024,P<0.05)。体育时间投入、体育总体态度与社会价值观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3.2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