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劳动教育总结范文

高校劳动教育总结精选(九篇)

高校劳动教育总结

第1篇:高校劳动教育总结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已经颁布,并将于今年9月1日实施。现将劳动部《关于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各部门实际,参照以下意见,一并贯彻执行。

一、加强领导,做好《职业教育法》的学习和宣传工作。

各级劳动、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工作,要结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精神,制定本部门学习、宣传《职业教育法》的计划,指导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全面理解和正确掌握《职业教育法》的精神实质。要组织本地区、本部门积极参加劳动部举行的《职业教育法》知识竞赛活动(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二、以《职业教育法》为动力,加大职业技能开发力度。

各级劳动、教育部门要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围绕年初全市就业工作会议提出的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任务要求,全面检查、总结上半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一步明确下半年的工作目标。特别要把企业职工培训、社会失业人员和下岗待工人员转岗、转业培训工作列为全年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要切实把职业培训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改善我市技术工人队伍结构。

三、推进职业技能开发集团建设。

组建职业技能开发集团,将培训、鉴定与职业介绍、就业实行一体化运作,是发挥劳动部门优势,进一步规范职业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推动职业培训与劳动就业相结合的有效措施。各区、县劳动部门要加紧制定本地区建立职业技能开发集团的方案,年底前完成集团的组建工作。

四、在优化、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技工学校的改革步伐。

今年,为适应首都经济建设的要求,根据各行业、企业发展的规划、目标,结合经济结构调整,我市进行了优化、调整技工学校布局的工作。各局、总公司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已分别提出了技工学校布局调整,专业调整的方案。下半年,要抓紧做好方案实施工作。对所属技工学校的调整工作,要加强领导和组织,并注意总结经验,使调整真正起到推动和促进技工学校发展的作用。年底之前,我市将对调整后的技工学校进行登记注册,各局、总公司要根据全市统一布置,做好技工学校注册登记的组织工作。

职业能力测试招生改革试点校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的职业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各技工学校要进一步探索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特点,依托于行业、企业的特点,加强校际间的联合办学,发展与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办学,使技工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一条密不可分的纽带。

五、做好职业培训机构的重新审核和布局规化工作。

第2篇:高校劳动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河北省;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43-1027/F(2007)9―201-01

2005年河北农业人口约为5422.28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9.15%。2005年全省从业人口总量为3568.97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为2805.94万人,占从业人口总量的78.62%要提升这样丰富劳动力的素质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一、 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河北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整体偏低

据《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06》的数据显示,1990年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是文盲或半文盲占13.96%、小学程度占35.48%、初中占39.58%、高中占10.31%、中专占0.6%、大专及以上占0.07%;到2005年上述构成依次为28%、19.21%、59.73%、 15.01%、2.13%、1.12%。从学历结构看主要表现为文盲半文盲较少、小学文化程度大幅度下降,初中文化程度大幅度上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例太低,1990年为0.07%,2005年也仅上升到1.12%。这表明河北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整体表现依然很低,这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农村人力资源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必须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2、近几年河北省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

2005年,全省各类职业学校为886所,当年招生40万人,在校生91.6万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57所,当年招生16万,在校生41.3万人;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58所,民办高等职业院校12所,招生数占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分别达到17.6%和13%乡镇成人学校办学面达到90%,村技校办学面达80%;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947个,年培训量1641万人次。已经形成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公办、民办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办学基础能力逐步增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校舍、实训设施、图书资料等办学基础条件均得到改善。县级职教中心校均在校生2154人,占地面积142亩、校舍建筑2.74万平方米、图书3.73万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2670元,基本形成了覆盖各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2005年,全省高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达到17%;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学历合格率达到时77.5%:高等、中等职业院校中“双师型”教师分别达到60%和35%。“十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有1所高职通过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评估,1O3所中等职业学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31所中等职业学校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五年来,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了140多万名毕业生,累计培训城乡劳动者2000多万人次,有效地促进了全省劳动力知识和技能结构的改善,为科教兴冀、建设现代化河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发展河北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1、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

农民致富的关键,在于通过加强职业能力培训,提高农民熟练运用技术的能力。这就要求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搞好专业设置,解决好培养目标问题;二是要突出职教特点,使技能训练的时间占到总课时的1/3以上,积极推广“双证书”制度,要求60%的学生达到中级工水平;三是要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一的办学路子;四是要和当地农村的产业化建设、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活动结合起来。从1997年到2000年,河北省职教中心建成了50个特色专业。在特色专业建设中,河北省特别突出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不断充实专业内涵。

2、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职业教育与普通基础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实践、实训环节,更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要建立师资培养激励机制,激发文化课老师参加进修的积极性,通过学习专业技术提高操作的动手能力而成为“双师型”教师,聘请有实际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有关培训机构要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尤其要注意吸收一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1998年,河北省采取特殊政策,加快了职业学校师资的培养,到2000年年底,全省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了80%以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实习指导教师中达到专科以上学历的已占实习指导教师总数的60%,其中持有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占到此类教师的40%。尽管后来由于一些教师的调出、调入,教师总体学历达标率有所下降,但目前仍到7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中、高等学校携手,建立职业教育“立交桥”

从2000年开始,河北省在一些职教中心与高等学校联合试办“3+2”成人高职班,到2003年已扩展到全省39个县级职教中心及其他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规模达到3.2万。发挥高等学校的龙头作用和专业优势,通过高等学校带动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实现中、高职衔接,选派专家指导、参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校管理,共同制定“五年一贯的教学计划”,根据培养目标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以上两阶段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较好地解决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避免了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因专业方向偏差和教学内容重复所造成的学时损耗,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效益。

4、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1997年,组建了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以研究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主要任务,为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提供服务,并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尤其是教学改革进行咨询与指导。为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的核心地位。

5、开展就业指导,促进教育与就业结合

自1997年起,河北省教育厅与社会保障厅开始联合进行教师、学生技能大赛,首创技能比赛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模式。目前已有944名教师获高级工证书,557人获中级工证书,2000多名学生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为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率,指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确定择业方向,使其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劳动法》以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减少劳动纠纷,河北省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这一工作为职业学校学生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创造了条件。

第3篇:高校劳动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育政策 江西共大 影响

1958年创办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以下简称江西共大)是当时一所颇受国内外高度关注的学校。它深受教育政策的影响,由教育政策催生,又在教育政策的调整下转制变更。可以说,江西共大在其办学的22年历程中,教育政策的影响无时不在。

一、教育政策的变迁左右江西共大的办学轨迹

教育政策集中体现了国家关于教育的意志和行动,它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而变迁。教育政策的变迁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学校的办学轨迹。学者张乐天曾在《高等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一书中指出:教育政策可以保障学校办学的发展方向,保障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教育政策可以起到限制或禁止某种教育行为的作用[1]。可见,教育政策的变迁对学校的办学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从江西共大办学的整个历程来看,它深深受到教育政策的影响。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我国政治经济的急促变化,引起了教育领域诸多不适应,其中社会人才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并保障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贯彻落实所强调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2]指示精神,1958年的教育政策鼓励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发动群众办学、下放教育管理权、倡导半工半读等[3]。在这一教育政策的推动下,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办了江西共大,并将其办校方针确定为“勤工俭学,半工半读”,采取“劳动就是资格”的招生标准,实行“社来社去”的分配政策。到1960年下半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1月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这一方针。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教育领域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工作,先后出台了裁并高等学校特别要大量裁并1958年新设立的高等学校以及提高教育质量等一系列教育政策。江西共大根据这些政策要求,在省委、省人委的领导下,不仅采取措施提高师资质量,保证招生质量,进一步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以实现教学基地与生产基地合一,而且还着力调整学校办学规模,撤并部分分校,精简科系。经过从1961年4月到1963年10月两年多时间的调整,江西共大由总校1所、分校112所、学生46000余名,调整为总校1所、省专属分校23所、县属分校23所、学生15000余名[4]。在缩减规模的同时,江西共大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人民日报》曾报道说:江西共大桑蚕分校不及格率低至2.3%[5]。可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江西农大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64年,为贯彻落实“春节谈话”精神,我国又对教育政策进行调整,提倡教学改革,推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这一教育政策的实施,促使江西共大迅速进行调整:将生产任务与教学任务相结合,生产基地与学校规模相适应,平衡各校劳动和教学时间,采用多层次多样化的办学方式。经过调整后,江西共大得到迅速发展,不仅吸引全国各地高校纷纷派代表前来参观学习其办学经验,还吸引了众多外籍教育界人士的眼球。江西共大迎来了办校的“黄金时代”,学校办学规模也急剧膨胀。到1965年底,江西共大分校已发展到112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31192人[6]。“”中,“开门办学”、乱撤乱并高等学校、“教育革命方案”等教育政策的实施,我国教育事业遭受到了严重破坏,江西共大同样未能幸免。1976年10月,伴随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我国制定并实行恢复高考制度、优化教学质量、建立教学新秩序、整顿“七二一”大学和“五七”大学等教育政策。江西共大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配合这些最新教育政策调整了办学体制,总校转制变更为全日制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其分校或改为省属全日制农林中等专业学校,或转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师进修学校等。

综上所述,江西共大由最初创立到调整巩固再到变更改制,整个办学的轨迹都或多或少受到国家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左右着江西共大办学的方向、速度以及规模。正如美国教育学者苏珊・佩珀所言,政治与经济的变动,导致江西共大在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有一半分校被关闭,而到1979年,因不再适应中国新的标准化的高教政策,它的总校改成一所正规的全日制农业大学[7]。

二、教育政策的内容制约江西共大的探索主题

教育政策的内容,一般是指教育政策文本中为解决教育问题而设定的政策规范[8]。由于不同历史阶段呈现的教育问题不同,教育政策随之发生变动,其内容也理应随之调整。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教育政策变迁中有些内容具有连贯性。从1958年到1980年这22年间,我国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紧紧围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而展开的。

江西共大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探索的产物,它始终围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等教育政策内容,致力于解答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等关系之间的矛盾。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教育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教育观点,又是我国解放区教育的经验累积,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与《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多次提出正确的政治观点的重要性,强调我国的教育就是要培育“又红又专”的人才。正是这一教育政策使得江西共大自创办的那天起,就强调办学坚持“政治挂帅”,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要求对全校师生进行马列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以培养他们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集体观点,规定其总校由省委和省人委直接领导、各分校由所在地党委直接领导。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领域中学生升学难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政策,并鼓励将这一教育政策落实到全国各地学校办学工作中。为贯彻落这一教育政策,江西共大不仅以“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为办校方针,而且采取了统一领导和分级办学的管理体制,制定教学与生产劳动时间配当表,培养“半工半教”的师资,编写结合当地资源和生产特点的教材,实行“大学、中学、小学”都有的弹性学制,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采取“社来社去”的分配体制等诸多改革措施,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统一起来,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一套具有共大特色的办学体制,化解教学和生产劳动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紧密结合。约翰・霍斯金曾提到:“江西共大是实践主张非正规教育思想的结晶,目的是为了促进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9]

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提出来的。在执行这一政策方面,江西共大形成了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根本途径是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采取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水平等举措,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熟悉生产操作技术,既能体力劳动又能脑力劳动,既有阶级觉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又有生产实践经验,成为又红又专、能文能武、全民发展的新人[10]。

总而言之,江西共大的探索主旨就是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等三大教育政策的影响制约下展开的。

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牵制江西共大的培养目标 教育政策作为党和国家或政府解决教育问题、调整教育领域内社会关系的政治措施,其根本价值取向既要满足政治的或经济的需要,又要重视“物”的管理和发展。而教育政策在引导学校确立政策目标、方向以及相应的步骤、措施中具有的独特作用,又使学校办学的培养目标受制于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即受制于满足国家政治的或经济的需要,从属于“物”的管理和发展的需要。

教育政策所包含的满足政治的或经济的需要的价值诉求,在江西共大的培养目标中被清晰地展现出来。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急需大批建设人才,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地区。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将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定位在满足政治的或经济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在“满足政治的或经济的需要”的教育政策价值主导下,纷纷修改调整其培养目标,江西共大同样如此。有鉴于此,早在1958年6月9日江西省委、省人委颁发的《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中,就将江西共大办学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共产主义的农业、林业、工业等方面的‘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11]。显然,这一培养目标既与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所提到的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完全契合,又受到了极大地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文武双全”人才迫切需要的国家教育政策价值诉求的影响。此后,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增强经济实力,进而提出通过大力提高劳动人民知识水平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江西共大立足于国家教育政策的价值诉求和江西省情的实际,几经调整修改,于1965年将其培养目标最终定为“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技术改革从而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的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山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农业技术改革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人员(包括农林牧技术人员、农业机械人员、的基层干部)”[12]。这一培养目标一直延续到江西共大变更转制。

总的来说,随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变化,江西共大培养目标也在不断调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江西共大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周全,更能体现江西共大办学的不断进步。据学者统计,江西共大从创办到1984年的27年中,共为国家培养了25万余名毕业生,其中大学、大专毕业生近万人,中专毕业生近6万人,这些人大多都成为全省各地各条战线上的建设骨干[13],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乐天.高等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4]刘圣兰.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5]陶茂,吴国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二十六年[J].江西教育科研,1984(4).

[6]黄定元.探索中国农村教育发展之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7.

[7]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8]孙绵涛.关于教育政策内容分析的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3).

[9]约翰・霍金斯.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98.

[10]半工(农)半读育新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65.

[11]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立及其沿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第4篇:高校劳动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职;职业精神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在讲话中提到,“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重申了劳动教育的意义,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点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在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劳动教育的概念

劳动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劳动的教育”,从组成要素来看,主要包括对劳动认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劳动品质培养等的教育;从内容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对生产技术劳动的教育、对社会公益劳动的教育以及对生活服务劳动的教育;从地位上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一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水平不高,认识层次还停留在“体力教育”“劳动改造教育”这些陈旧的观念上面,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媒体被广泛运用,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财富、追求享乐的人越来越多,享乐主义、丧文化横行,人们对于劳动越来越不重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召唤劳动教育的回归。

2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实施的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后续劳动力的质量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务院在2019年2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劳动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当下,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2.1学校层面

在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较差,学校普遍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很多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文化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劳动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例如,当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教室、宿舍、餐厅等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外包给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打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劳动教育的实施环境。学校管理层对于劳动教育的不重视是劳动教育无法开展,或者实施低效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劳动教育的内涵概念模糊、定位不准确、体系不完善等一些顶层设计上的缺陷,让学校领导对于劳动教育畏手畏脚。这给劳动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很多不便。

2.2教师层面

首先,中职教师对于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较浅,不能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对于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没有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再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极少注重对优秀劳动精神的传播,劳动教育的意识淡漠,在对学生劳动情感和劳动品质的培养方面比较欠缺。

2.3学生层面

作为中职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中职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第一,劳动意识淡薄,对于劳动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生对劳动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劳动又苦又累,怕丢面子,没有认识劳动对自我身心发展的帮助。第二,缺乏劳动积极性。有的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但疏于对自我的管理,在面对劳动机会时,往往不能够积极应对。第三,不珍惜劳动成果。一些学生的责任心不强,没有考虑到公共环境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关系,随意地破坏环境,不尊重劳动成果。

3在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要采取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尽管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上存在着种种不足和问题,但是通过我们对中职学校教学活动的综合和分析,对劳动教育实施规律的辩证把握,不难发现,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

3.1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

专业教育的开展和实施面向市场、面向就业,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面向就业,具有“职业性”。因此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与毕业后所选的职业具有较大相关性,而劳动教育可以作为两者之间的桥梁,用以加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劳动教育的开展既能够促进专业教育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带动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帮助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

3.2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

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阵地,一直是职业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在学校工作的正常运作中,像敬业爱岗、精益创新这些职业精神经常被提到。而作为劳动教育重要内容的一部分,劳动品质、劳动情感的培养与中职学校职业精神的培养具有高度耦合性。这也是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优势。

3.3课程设置与劳动教育

与普通高中不同,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大不同,主要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语数外等公共基础课的同时,会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与其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都给劳动教育地开展提供了便利。二是在中职学校会有实操实训课,岗位制、车间化的课堂教学形式给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实施环境。

4在中职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几点建议

4.1做好劳动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定位

在劳动教育实施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好劳动教育的定位。劳动教育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我们怎么来开展实施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中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等特征来制订合理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案,或是研究并开发独立的校本劳动教育课程,或是依附专业教育开展,探求两者融合的效果最大化。

4.2劳动教育与课程实施相结合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具体指标的要求,“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不但可以深化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所具有的操作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都给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因此,中职学校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5篇:高校劳动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江西共大;职教模式;历史呈现;现实关照

作者简介:刘圣兰(1971-),女,江西永新人,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史。

基金项目:2016年度江西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办学历程和办学经验研究”,主持人:刘圣兰;2016年度江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职业教育的转型及其启示――以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例”(编号:16YB048),主持人:刘圣兰;2015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研究”(编号:MKS1523),主持人:刘圣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1-0091-06

五十多年前创办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以下简称江西共大),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办校方针,半工(农)半读、以校办厂、教学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且又熟悉生产操作技术。显然,江西共大在性质上属于职业教育,其办学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职教模式。这种模式为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摸索出一套经验,也为探索在贫穷的人口大国解决广大人民的教育需要、提高其文化科技素质作了大胆的尝试,进而为发展符合中国实际、特别是中国广大农村实际的职业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工业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产业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产业工人的培养基地,职业教育院校必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不断探索与发展职业教育建设的路径。江西共大当年以创新我国职业教育模式,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突破性尝试而载入中国教育史册,其办学历程与经验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西共大职教模式的研究概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不少学者对江西共大办学的职教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系统梳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与结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政治因素:转变观念,加强党政领导,是办好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

虽然国内外学者研究视角不同,但都一致认为,党政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是江西共大克服办学困难、取得巨大办学成就的关键,这对当前办好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有很大借鉴作用。国内学者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视角指出,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支持,尤其是省、地(专)、县各级党政领导同志亲自兼任总分校的校长、书记,对江西共大办出特色起了重要作用,是江西共大创建、发展、巩固的保证和力量源泉。因此,今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也需要各级政府领导的大力重视[1]。国外学者从政治路线斗争的视角得出,政治和行政的支持是江西共大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因素的作用对于中国国家和地方决策者解决当下的农村职业教育问题仍有参考价值[2]。

(二)教学组织:合理的教学组织和实施,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要条件

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多从办学方向、培养目标、管理体制、教学体制、经费、师资、基地等方面展开。多数学者认为,江西共大立足于江西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农业大省的实际,将为“三农服务”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将其培养目标定为培养普通劳动者,实行省、地(专)、县分级领导的管理体制,紧密联系生产建设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师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勤工俭学、半工(农)半读解决办学经费等,这些措施既是它能成为当年江西农村职教事业主体和领头羊的必要条件,也是今天很多农民对其念念不忘、津津乐道的主要原因。为保证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保证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目标的实现,合理组织教学,规范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切合自身的管理体制,在今天依然显得尤为必要[3]。此外,还有学者把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校办企业作为江西共大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议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江西共大这种以校办场(厂),校企结合的办法不失为一条好路子[4]。

(三)招生分配: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和分配形式,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的有力保证

为确保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还需要有不同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和分配形式。有学者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视角指出,江西共大按照农村的实际需要采取灵活机动的多种办学形式,对多种渠道招收学生的分配既有“社来社去”(即从哪个公社来,毕业后便分回哪个公社去),也有“城来乡去”、“社来山去”,为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的转换提供了很多应该肯定的经验[5]。也有学者从职教中国化的视角分析得出,江西共大采取既有研究生也有本科、大专、中专、初技等层次的多形式办学,将原本层级分割的职业教育融合于一校之中,无疑是对打破条块分割、各不相谋的职业教育格局的一种初探,而它在分配制度上的统一分配与“社来社去”相结合,多少避免了“社来”易“社去”难的通病,真正开辟了一条职教院校毕业生回农村就业之路,从而真正解决现代职业教育招生就业难的困境[6]。

纵观学术界的上述研究成果,学者们对江西共大的职教模式有多重归纳和提炼,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就已有的研究状况来看,以往研究宏观着力的,微观探析不够;现象层面的阐述居多,本质层面的深究探讨不够。当前,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再次更深入地探讨江西共大职教模式给现实工作应有的启示,很有其必要和意义。

二、江西共大职教模式内在机理的历史呈现

为深度揭示江西共大办学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江西共大的职教模式进行历史的梳理和考察。按照《教师百科辞典》和《汉语大字典》中有关模式的要素成,以下分别从培养目标、管理体制、学制建构、师资队伍、专业课程、招生分配、思政教育等方面对江西共大职教办学模式的内在机理加以分析。

(一)指向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任何模式的创立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它是模式结构的关键要素。江西共大职教模式同样如此,它也是为了实现其既定的目标。作为育人场所的江西共大,其培养目标规定着整个模式的方向。江西共大在1958年创办时就宣布:其办学目的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等方面的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山区。为实现这一办学目的,江西共大除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农)半读、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办校方针之外,还通过参照全日制院校的培养目标,并结合自身半工(农)半读办学的实际,将培养目标规定为: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技术改革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的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和新农村,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农业技术改革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人员(包括农林牧技术人员、农业机械人员、的基层干部)。显而易见,江西共大力图消解教劳矛盾,促进教劳密切结合,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的技能型人才。

(二)独具特色的管理体制

江西共大是一所特殊大学。它是在的提议和江西省领导的支持下创办起来的,它的办学始终受到、、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江西省领导的关注和重视,这是其一。其二,江西共大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它是总校和建立在全省农垦基地之上的分校组成的半工(农)半读大学。这种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办学形式,使得江西共大的管理体制无前例可循。通过办学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江西共大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分级化、多元化管理体制。江西共大的教育行政管理是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即江西共大总校由省委、省人委直接领导,省属分校和专属分校由所在地的地委、专署领导或垦殖场党委领导,县属分校由县委、县人委领导,总校负责分校的教学业务指导;总校校长和校党委书记由省领导兼任,各分校由所在地党委或垦殖场党委兼任。而其基层管理则实行系(科)场(厂)合一制和组队班合一制。系(科)场(厂)合一制根据专业对口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把系科(教学单位)与校属农场或工厂(生产单位)在组织上合而为一。组队班合一制是以前者为基础,将教研室下的教研组与场(厂)下面的生产队、相关专业班级在组织上归口重组。江西共大这种分级化多元的管理体制,重视党政领导参与学校行政管理,强调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在组织上的统一,既使它获得强大的行政支援,又很好地将教学与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机动灵活的学制建构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从我国近现代学制的演变历程来看,学制建构是基于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实行“三类(即横向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三段(即纵向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式。这种条块分割、各不相谋的格局,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诸多窒碍。江西共大的职教模式中,不仅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半工(农)半读管理体制,且还进行大胆改革,尝试打破这种学制的窒碍,在“总校+分校”联合体中涵盖了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初技、短训班等不同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且规定研究生学制二年,本科四至五年,大专三至四年,中专三年,初技二年,短训班三至六个月。“这种学制使很多具有丰富劳动实践经验的工农子弟进入学校,一边接受理论教学,一边提升劳动技能,其结果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7]

(四)“能文能武”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职业教育的这种就业导向性决定了其对师资的素质要求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其教师需同时具备胜任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职教师资素质的特殊要求,使属于职教办学性质的江西共大在师资严重缺乏的创办初期雪上加霜。当时江西共大有限的师资来源有三部分,一是本科高校毕业生,这些教师在实践教学能力上有所欠缺;二是原南昌林校老师,这些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教学能力,却不能适应江西共大大专乃至更高层次的教学需要;三是转业军人和下放干部,这些教师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但缺乏教学经验。总之,这三类师资各有优势,又各有缺陷,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完全适应江西共大职教办学的发展需要。从1960年开始,江西共大通过改造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教师的“双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半工(农)教的师资队伍。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一是与本科院校建立联系,定期选拨教师和优秀学生赴本科院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毕业后回校担任任课教师,这些人了解共大情况,熟悉共大教学模式,再加上系统的理论学习,很好的满足了学校对教师的需求。二是对本科院校毕业生进行实践教学能力提升,老师与学生一同劳动,一同下田,在教学的同时也学习专业实际操作技能。三是从共大所属农场和校办企业中请技能高手来给总分校自办的师资班上课。可以说,江西共大“‘半工半教’师资队伍的建立,为共大坚持实行‘半工半读’的办校方针,为培养出大批又红又专、真正能文能武的普通劳动者起到极其重要的中坚作用。”[8]

(五)学用结合的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表现在学生质量、办学层次等方面,其中专业和课程是核心问题。可以说,专业和课程是发挥学校职教功能的关键因素,关系到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鉴于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的重要性,江西共大早在创办初期就视其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江西共大在专业设置上,冲破已有全日制学校办学思维的樊篱,结合各地资源特点和生产条件,坚持专业设置与生产基地相统一,有什么基地设什么专业,在山区的分校以办林业为主,滨湖丘陵地区以农业、农机和畜牧业为主,少数分校可办园艺、蚕桑等专业。就课程安排而言,江西共大依据“学以致用”、“少而精”、“一专多能”的原则,改革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和劳动课,强调文化基础课要根据专业课的需要来讲授内容,要求专业课精简与专业重点和生产关系不大的内容,主张劳动课分为一般劳动(对象为所有学生)和专业劳动(对象为本专业学生)。从江西共大的专业和课程改革中不难发现,江西共大在这两方面都贯彻了学用结合的思想,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内容和生产内容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

(六)个性化的招生分配

江西共大的招生制度与全日制院校的招生分配制度大异其趣,颇具个性特色。江西共大为贯彻“向工农开门”的办学精神,大幅度降低招生门槛,放松文化标准、学历要求和入学考试要求,“以政治劳动为第一个条件”,规定凡具有生产知识和劳动经验的男女工人、店员、农业社员、转业军人或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和社会青年均可录取,工农劳动者只需考口试或实际操作即可。尽管后期对工农劳动者增加了政治、语言、算术测试,但总体说来相当宽松。江西共大的分配制度同样标新立异,除总校和省属分校、部分专属分校的毕业生由省或专区统一分配外,其余毕业生都按“社来社去”(即从哪个公社上大学,毕业后便分回哪个公社去),原则回到做新型农民。江西共大这种个性化招生分配制度,实际地解决了工农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难题,开辟了向农村输送人才之路,为教劳结合提供制度保障。

(七)有声有色的思政教育

改革是新旧思想的交替。半工(农)半读的江西共大不同于全日制院校的全新职教办学模式,有着其独特的性质和任务。因此它从创办以来,种种误解和质疑不断。有些不了解情况、不理解江西共大办学方针的师生也不时非议,发出诸如“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否需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能不能算是一个大学”、“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实行半工(农)半读是否会降低教学质量”、“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正规’不‘正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学校还是劳动场”等疑问。这些问题实质上就是教育要不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江西共大办学将寸步难行。针对这种情况,江西共大将思想建校定为办学的首要问题,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出诸如办校方针大辩论、前途教育、劳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校内教育(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与校外教育(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相结合等众多特色突出、实效显著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实践证明,江西共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统一了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为化解教劳矛盾卸下了思想包袱。

三、江西共大职教模式的现实关照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建立和发展在中国经济相对困难的年代,在没有充足资金保证的情况下却发展得有声有色,与其自身的制度特色有着极大关系。虽然时代变迁,今天的职业教育发展仍可从江西共大的职教模式中获得诸多启示。

(一)领导重视需与体制创新相同步

江西共大是由江西省省委主要I导推动建设的一所学校,学校建立初期,学校主要领导均由省委主要领导兼任,这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受重视度和关注度,为学校成立初期迅速形成规模和度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提供了有力的领导基础。后期受同志“7.30”指示的影响,江西共大得以迅速发展。可以说江西共大的创立和发展与领导重视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高层的关注,江西共大才得以克服诸多困难,为江西的发展乃至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巨大贡献。今天,为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和教育的现代化,给予职业教育以一定的扶持和关注是十分必要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由于职业教育院校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和宏观视野的限制,依靠领导的重视来推动是一种现实性的选择。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领导直接兼任学校主要领导的方式并不可取,作为替代,可以建立一种主要领导的定点联系制度,将学校的发展纳系领导的绩效考核中,通过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形成一种在纪律原则允许范围内的相对偏向性扶助。如江西共大时期采用的共大校长工作会议就是一种很好的制度。当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由领导牵头,将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召集起来进行协商解决。这个制度,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领导的重视,但不能依赖领导的重视,江西共大转制变更的历史给了我们很好的警示。在依靠领导重视实现发展的同时,必须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教学安排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保证学校的长远发展。现代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要牢记自身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结合不断变动的社会环境和人才需求,创新管理体制、学制和教学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学制、专业设置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江西共大之所以能办的有声有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牢牢将自己与江西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所有专业均立足农村农业农民,不盲目扩大领域范围,使学校与地方农业需求相适应,将学校定位于地方农业发展的辅助者和推动者,专业设置充分考虑地方需要,各类校办企业也依托于地方特色。由于技能教育和当地现实需紧密结合,江西共大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地方基层岗位工作,省去了二次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广受地方欢迎。当前,许多职业院校存在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的现象,不考虑学校实际和当地社会需求,学生毕业后无法在本专业和本地就业,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发达城市从事新的行业,地方企业又面临用工荒。职业教育作为实用性很强的教育类型,其教育方向应力求贴近社会现实需要,只有具备了自身独特竞争力的学校才能在社会现代化浪潮中求得生存。江西共大总校副校长屈绍建在介绍江西共大专业设置情况时就指出:“我们的科系设置是因地制宜的,专业是根据各地资源特点和生产条件设立的。”[9]现代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置也必须首先对社会需求和本地需要进行充分考量,有的放矢。

同时,要学习江西共大在学制和课程设置上的特点,针对不同群体,合理安排实践和课程内容。以涉农专业为例,目前该专业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招生困难和学制不合理。而江西共大作为一所农业类院校,能培养大量毕业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江西共大实现了自给自足,上学不要钱,学生还有零用钱可以领。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它采取社来社去的招生办法,招生门槛低,满足了广大农民学习农业技能的愿望。当前涉农职业教育需提高吸引力,也可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与大型农业企业进行合作,将课堂开设在企业的生产基地中,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让学生们在生产实践中学习,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解决学生的生活和就业问题从而增强专业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科学安排涉农专业的教学日程和招生政策,结合本地农业生产特点,开展各类短训班和农产品专门班。

(三)联合办学可与校办企业相依托

校办企业作为江西共大教劳结合、半工(农)半读和自给自足的最重要实现平台,在江西共大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现代职业教育要突破瓶颈,必须要有与学校紧密联系的企业单位,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实现在经费、师资、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突破。江西共大的校办企业和实践基地有其历史的特殊性,多依托于原有的垦殖场和政策扶持,现实可操作性不强,但其一个基地一个专业的思想应作为开办职业教育的重要准则,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有实践基地的依托。此外其校场合一、联合办学的模式也值得学习。当前企业办学难以推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单独办学成本大,师资、设备协调难,如果学习江西共大的办学模式,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路子,由政府出面协调,建立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模式,由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职业院校充当总校,为企业办学提供人力和教学资源的支持,通过集团内部的师资流动与教学资源的共享、企业办学的学生本企业留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各企业间的调配,不但能大大减轻企业的办学负担,也可以保证教学所需的实践基地,真正实现校企联动、优势互补。

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学校亦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结合本地特色,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创办一些校办企业。比如,嶂公山共大利用婺源当地丰富的水资源优势经营和发展酒厂,为学校和地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发展。其他职业院校也可通过对地方传统工艺的学习优化和创新,发挥地方特色,利用校办企业的形式,在民间技艺传承和特色自然资源的开发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走差异化战略发展路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利用地方特色和校办企业的特殊优势,推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开门纳师应与自主培养相结合

师资匮乏一直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院校的生师比高居各类教育的榜首,在有限的教师资源中,“双师型”教师仅占25.5%(2015职业教育执法检查报告),教师队伍来源单一,实践教学能力低下。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编制和薪酬的限制,部分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人员无法进入学校任职教学;二是本科高校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不能满足职业院校的教学需要;三是具有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企业人员进入职业院校兼职的渠道不通畅。借鉴江西共大改造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当前职业教育的师资难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决:

一是完善入编政策,充实编制,改变现有入编对学历的硬性要求,同时建立完善的兼职、客座教师制度,形成教师来源丰富、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互补、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教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二是与本科院校建立固定联系,定期选拔老师进修深造,保证教师理论水平的稳步提升。还可以学习江西共大挖掘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的经验,选拔优秀业生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严格审核,考察合格后返校任教。三是对新入职的本科高校毕业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能力提升,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教师进入生产一线了解行业信息、提升实践能力。四是加强职业院校之间和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系,通过院校间教师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来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同时通过与企业签署订单式培养协议,将企业的技术人才引入学校,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养。

(五)社会尊重将与自身认同相促进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受到来自社会认同环境的制约。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共同完成的《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70.3%的受访者感到当下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歧视依旧存在[10]。可以说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非正确看待,导致家长和学生对接受职业教育产生抵触,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职业教育院校也力图转型,高职院校普遍将“升本”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盲目开设课程,追求理论教育和学术成果。这种观念的存在,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乃至工作后的工作热情。我国长期的封建统治,忽视了对手工业者的尊重,致使整个社会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和抵触。同样面对这一社会影响,江西共大培养的学生却能在经历教育后热爱农村农业,自愿回乡做农民。共大的教育成功之道主要在于措施得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共大对所有入校的学生进行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办学问题大讨论,来深化师生对党的教育方针和共大办学方针的认识,使师生们了解自己学校的定位和自身肩负的使命;通过劳动教育,对学生们在劳动中暴露的对劳动的错误认识予以纠正,对抵触情绪加以疏导;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前途教育,使学生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积极的奉献热情来面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需要社会上形成对技术工人和职业教育的尊重氛围。只有社会大环境的逐步改善,才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认同。江西共大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值得学习,思政工作不能只简单停留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上,更应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在学生中开展职业教育办学意义的大讨论,让他们真切地了解到职业教育的意义和技术工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优秀毕业生的榜样引领和前途教育,使他们看到自身职业的前途和意义,从而更加自觉的投入学习与工作。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认同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尊重并行,必将极大促进职教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4][8]黄定元.探索农村教育发展之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7:74-85,126,35.

[2]John Cleverley. In the Lap of Tigers:The Communist Labor University of Jiangxi Province[M].New York: Rowman&Littefield Publishers,2000.Introduction xxiv.

[3]谭虎,王火生.昨天的江西“共大”与今天的农村职业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1996(4):38-42.

[5]李劲松.“共大”:建国以来一次农村职业教育的尝试[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1.

[6]熊明安,等.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00-201,205-206.

[7]刘圣兰.职业院校办学的若干问题探讨――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例[J].职教论坛,2015(8):86.

第6篇:高校劳动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云南省;劳动力;劳动力发展机构

1 云南省劳动力情况概述

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是人力资源宏观配置体系中的两个基本变量,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从人力资源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来看,人力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存在着求大于供的矛盾,尤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如此。而一般劳动力的供给量大大超过需求量。工作岗位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不对称,造成了目前这种状况:有些行业缺乏劳动力,同时大量劳动力由于自身状况(主要是相关劳动技能的缺乏)而不能实现就业。以近年一次云南省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的调查来看,无技术等级求职者所占比重仍然偏高,结构性矛盾突出。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45.6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含大专)占了总求职者的17.4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为36.86%。从技术等级构成来看,具有某种技术等级资格的求职者占46.69%,有高级证书者仅有3741人,是市场需求7万人的5.3%;无技术等级求职者在整个求职者队伍中所占比重仍然偏高,占53.31%。但是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某种职业技能的劳动者成为供求市场卖点。95.45%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有要求。其中,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46.48%,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45.04%,具有职业资格1―5级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需求大于供给,其求人倍率大于1。如何将人口资源成功的转化为合格的人力资源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社会议题。

2 劳动力发展机构设置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社会不同的成员行动起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首先是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商。由于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的大部分,因此在我国的劳动力构成中农村劳动力占了很大比重,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必然向其他产业转移。但是由于自身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只能从事非技术性岗位,这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不相符的。同时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就业,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如何解决这些群体的问题,显然传统学校教育难以承担这一责任(这一群体主要为非学龄人员组成,同时传统学校教育内容实践性的不够和学时的漫长,显然不适合承担这一任务)。

目前承担提升劳动者劳动技能的主体主要是各种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提供商)。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职业培训具有针对性,开放性,学时灵活简洁等特点,能紧密地联系社会需求状况(例如与某些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培训)。国家各级相关部门也对培训行业给予支持,例如《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10号)》提出推动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

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及地方各级相关部门主要行使政策提供与执行监督,考核鉴定。经济支持等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制定教育督导条例,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关于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3]18号)》提出严格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工作管理,确保国家职业标准的严肃性。国家职业标准由劳动保障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各地不得自行组织制定。加强全国统考工作管理,规范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工作秩序。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负责对承担全国统考项目培训和鉴定的机构进行审核和管理,并对报考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审查。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商, 管理结构, 金融结构, 主要和最近的政策改革等。

3 教育和培训制度

作为劳动力发展任务的重要承担者,职业教育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从实际出发,统筹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做大做强与云南支柱产业、低碳经济、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密切相关的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立技术产业职业教育联盟。多渠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积极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办好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统筹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政策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调动行业企业参与、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业学校教育与岗位技能需求对接。鼓励以产学研用为纽带,以专业群为依托,组建和完善行业性、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支持一批职业学校紧缺专业、特色专业和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创新和改革教学方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并举,加强学校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职业培训机构作为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另一重要力量,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时效性,针对性,速成性,开放性等等。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云发〔2005〕18号)4和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劳社部发〔2005〕28号)相继提出,大力推进我省职业培训快速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造就大批高技能人才,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4 云南省劳动力发展所具有的特点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云南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下列问题: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的整体素质偏低;管理者的文化素质不高;机制有待优化;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少,这些不足还有待解决。

人力资源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不发达、市场封闭不封闭,往往同该国或该地区劳动力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可见,人力资源对一个省市发展的重要性。云南省取长补短,搞好人力资源,做大做强“桥头堡”建设。

参考文献

[1]云南日报[N].1938-9-21.

[2]《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10号)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7

[4]《关于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3]18号)

[5]《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云发〔2005〕18号)

[6]《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劳社部发〔2005〕28号)

第7篇:高校劳动教育总结范文

改革创新是技工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除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方面要进行改革外,强化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评价,促进教育管理上新台阶,是技工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课题,也是技工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产物。

引擎:十大管理目标

江苏省无锡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前提,对技工学校实施十项目标管理。目前,无锡市已将从培养中级技能人才为主的技工教育模式向大力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转变,以此作为新一轮的管理目标,促进全市技工学校办学层次的进一步提升。十大管理目标的具体内容如下:

1.学生品德操行等优良率在95%以上;学生违纪率在2%以下(以受行政处分学生数计算);违法犯罪率在1‰以下(以受公安部门刑事处罚学生数计算);请法制副校长讲课每年不少于2次;周边地区对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反映良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目标管理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2.招生计划完成率达90%以上;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高级技工班招生人数根据学校办学层次按30%、20%、10%考核;且逐年递增。学生毕业率以招生注册人数为基数达95%以上;以毕业年级在校学生数为基数达100%;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95%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的专业对口人数(专业群对口)达70%以上。

3.教育质量抽查一次性合格率在96%以上,理论考试申报面达100%;有系统、全面的教学质量分析、总结;教学计划规范,执行情况良好;有规定的学期学科授课计划,100%完成授课课时及训练课题。

4.有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和学校大事记;教学计划、大纲、教材齐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省、市中心学科教研活动参加率达100%。5.教师学历达标率90%(理论教师本科或中级、实习教师大专或中级);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与专业理论教师技能等级达标率为90%以上,文化理论课教师与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人数达标率90%以上;教案抽查合格率95%以上,作业批改率达100%。

6.有严格规范、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学生管理、教学教务管理、行政后勤管理、教师业务管理、生产实习管理和联合办学(校外班)管理,建立教育督导机构(有专兼职督导员)并切实开展工作。

7.中、高级技能鉴定一次性合格率达95%以上,部级、省级重点技校达98%以上;非技术性工种技能鉴定一次性合格率达100%。

8.在创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文明卫生学校”、“文明卫生宿舍管理工作先进学校”的评比活动中成绩显著。

9.按省、市有关部门政策规范收费;上级布置工作任务完成率达100%;使用劳动部门统一格式的教学管理表单及各种报表;积极参加全市技工学校田径运动会和文艺汇演。

10.开展就业和社会培训服务质量较高,培训学员上岗率(学习期满后六个月上岗人数占培训学员总数的百分比)达70%以上;学校办学成绩显著,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比较满意,社会评价较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操作:三大考核步骤

近年来,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出台了不少突破性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实际措施,这再一次表明党中央国务提升技工学校“三力”院对高技能人才工作高度重视。我们要借此东风,实现政策措施的新突破,使高技能人才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并以此带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形成“培养快、评价准、使用好、待遇优”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企业用人和薪酬管理的新制度。要创新技能人才交流制度,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完善技能人才的社会保障工作。要加强宣传工作力度,特别是对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的事迹要广泛宣传,使广大职工和职业学校的学生学有榜样,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风尚。

劳动保障部门作为技工学校的综合管理部门,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从抓教育管理、深化改革入手来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办学层次。为此,无锡市劳动保障部门和无锡市技工教研室自1995年起对全市技工学校实行十项目标管理。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操作系统的基本原则是指标系统化、管理规范化、考核日常化,将技工学校自身的日常考核与劳动部门的年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工作从考核成绩的变化中,形成有效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约束机制,大大增强了推进技工教育事业发展的内驱力。

无锡市技工学校十项目标管理年终考核,采用自评与复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具体步骤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测评阶段,由各校对照十项目标管理指标进行自我测评,逐项评分。第二阶段为复评阶段,由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技工学校教育督导机构的有关专家进行复评,复评采用听(听学校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查(查阅有关资料)、看(看学校的校容校貌、宿舍、食堂、有关教学设备等)、评(对照考核标准评分)、议(评议学校一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第三阶段为总结表彰阶段,将复评情况汇总、总结,对十项目标管理情况进行通报,并对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结果:“三力”全面提升

第8篇:高校劳动教育总结范文

体体现。

【关键词】:良好校风 工作计划 注重实践 教书育人

良好的校风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校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校风建设是育人的重要一环。几年来,我校努力把育人这个着眼点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建立起了全方位育人的优良校风,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学校管理工作必须抓好计划、检查和总结三个重要环节。学期开始时要搞好学校和各个部门的工作计划,学期中间要进行阶段性的工作检查,学期末要总结学校工作,交流教育、教学经验,评选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提出下学期的工作任务。

一、学校工作计划是全校师生员工集体行动的纲领

在这方面,作为一名校长的我首先向全校提出鼓舞人心富有吸引力的共同奋斗目标,使全校人员目标一致,行动一致,确实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教育集体。我觉得这是办好学校的重要条件。在开学初,组织全校工作人员讨论和制定工作计划,使大家明确本学年(期)共同奋斗的目标以及每个人应负的责任和要完成的任务。在统一计划下,各组、室、班级之间协调一致地进行工作。工作计划中规定了办学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和工作步骤。

学校工作计划的种类分全校工作计划,各组、室的工作计划,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学校卫生、体育工作计划以及课外活动工作计划等。全校工作计划是制定各个部门工作计划的基础,各个部门的工作计划又是全校工作计划的具体体现。制定工作计划的要求:

(一)深入研究党和政府有关的方针、政策,上级机关下达的指示和具体要求,本校的实际情况。找出本校工作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把上级的指示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作为提出计划的主要依据。

(二)工作计划中任务要明确,方法、步骤和措施要具体。列出各个工作项目,规定质量标准,完成日期,主要负责人和物质设备条件等内容。

(三)制定工作计划要走群众路线,使学校的工作目标与个人思想中的目标融为一体,把领导的意图变成群众自觉的行动,以提高工作计划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二、严格制度,实行管理育人。

学校工作检查是实现工作计划的重要保证一种良好风气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为此,我校首先强化管理,制定“团结、文明、勤奋、创优”的总方向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学生的言行举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保证这些制度的实施,发挥管理在育人中的作用,我们主要采取两种措施:

一是互相督查,分层负责,学校建立教师值日和学生值日制度.值日教师对学生负责,值日学生对班级负责,形成从上到下的严密督查体系;二是扶植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结合各种制度的实施,学校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扶植正气,打击邪气。为此?我校开展了争当升旗手活动,让表现优秀的学生轮流担任升旗手,并设立“文明学生”“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多种荣誉称号,在期末、年终给予评选、表彰,并设光荣榜,把照片在橱窗中展出,以弘扬正气。

检查和监督是学校领导人的重要职责之一。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改善和加强对学校工作的管理和领导。实践证明:只有计划而无检查,计划就会落空。所以,学校工作的检查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三、注意身教,教书育人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担任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又决定着其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在育人过程中,不但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上渗透思想教育内容,还要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通过自己良好风范来影响感染学生。如学校清扫卫生时,校长、教师人人动手和学生们一起干,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另外,我校也特别注重养成教育,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通过教师的严格要求,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

三、美化校园,注重实践,劳动育人

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教育因素,有重要的育人意义。美化校园同样是校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几年努力,我校的绿化、美化取得显著成果,使学生一走进校园就有一种清爽怡人的美感,自然就更不会有乱丢垃圾的现象了。在搞好外部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对教室和活动室进行了美化,全体教师在业余时间用彩塑纸精心刻制室内张贴物,对每一种规格、花样都反复推敲,力求规范、大方,做到精益求精。

劳动教育是学校育人不可缺少的内容。要把劳动教育过程作为思想教育过程,有计划、有目的的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来增强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在这方面,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外劳动基地进行。学生学会主管公益劳动,主要通过集体活动进行。班主任结合家长主管自我服务性劳动,主要采用小组和个人活动进行。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校外劳动实践性强的优势,通过听花卉栽培技术、温室大棚菜技术、蘑茹栽培技术讲座等,结合实践,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参加了生产劳动,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促进良好校风形成

第9篇:高校劳动教育总结范文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刘云来

在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省注重发挥自己的特色,以传统的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在多年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我省城乡小学绝大部分开设了劳动课,教师、教研员基本配齐,骨干教师队伍也基本形成。下面仅就我们的工作谈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上好劳动课的保证

从我省这十多年小学劳动课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小学劳动课,既然做为一门正式课程,理应抓实抓好,但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哪里的领导认识了、重视了,哪里劳动课的局面就好些,不然就差些。比如:哈尔滨市有个专门的班子设在市教委,专抓劳动课,并实行“一票否决制”,这就改变了劳动课被“挤、占、串”的现象,使开课率连续6年保持三个100%;大庆市也有个专门的班子设在市教委,专抓劳动课,结果是校校建立了劳动基地,保证了劳动课的场所;牡丹江市立新小学之所以连续38年狠抓劳动课不放,该校小农园盛开38年不败,是因为历届校长对劳动课都有正确的认识;绥化市农村欢喜岭小学,多年来一直重视在劳动课中突出素质教育,配备3名专职劳动课教师,其中一名是省先进教师,使该校在“农科教”三结合的创建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召开了全省劳动课现场会,其经验在全省推广。我省小学劳动课开展的之所以很有生机和活力,是因为省教委有专人亲自抓。在国家颁布的《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省教委制定了《关于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全省中小学把上好劳动课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这个文件制约全省各小学必须按课程计划,开满、开好小学劳动课。文件特别强调农村小学要建设好劳动教育基地,以为当地经济服务,培养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民。还强调城市小学凡有条件的也都要开创劳动基地,结合自己的特点,摸索出一套成型的小学劳动教育经验。

二、培训师资,是上好小学劳动课的关键

教师的素质及业务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省小学劳动课教师的配备、提高经过了一个艰苦的历程,目前已初见成效。我们第一步是争取配齐;第二步是力争配优。层层培训与省里培训相结合,在各地市逐渐形成骨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经选拨评出省级优秀教师,并授以“最佳教师”称号。这就起到典型引路稳定“师心”的作用。

哈尔滨在这方面总结了“三落实一提高”的经验。一落实人员编制,二落实评优晋职的政策,三落实培训规划,突出劳动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牡丹江市立新小学,重视劳动课师资的配备,全校有5名专职教师,有4名技术专业人员负责小农园、小农场的全年管理。全校班主任教师都上劳动课,教自编教材,全校教师都参加劳动课的师资培训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省里每年举办一次省骨干教师和各级教研员的培训会,重点解决教材和大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并负责总结交流劳动课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同时举办课堂教学观摩和赛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深受广大第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欢迎,一致认为这样的培训实实在在,学了就能用,及时又解渴。灵活多样的培训,我省层层都在坚持举办。通过“滚雪球”似的培训,既达到了全员提高,又培养和锻炼了各级骨干教师队伍;既活跃了学术研究气氛,又增强了学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既提高了广大教师和教研员的业务素质,又提高了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三、创建基地,是上好劳动课的必要条件

劳动课的特点,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创建劳动基地,使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全面落实劳动课的教学任务。诸多因素说明,劳动基地需要创建,需要多种形式,城乡有别,各具特色。哈尔滨市小学劳动基地有三种类型:一是建设综合劳动教室;二是在校办企业中创办学工中心;三是依靠区场联营,共建学农中心。牡丹江市火炬小学地处市中心,但校舍很大,既有专用的劳动教室,又有小农园、小林园,还有校办印刷厂,他们创造性地解决了学工学农基地。该校的经验我们在全省推广。目前,我省城市小学已有近1/2的学校建立了劳动基地,并以学校劳动基地、社会公益劳动基地、家庭劳动基地等形式,全面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目的。农村小学以“农科教”三结合,建设了以“三田一园”为标志的劳动基地。在劳动基地里,学生们参加种、管、收的全过程,学会实验和管理,成为传播新技术的二传手和脱贫致富的骨干。有的学校还结合本地的实际,自编实用技术和乡土教材,使学生加深了对家乡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经济科技发展前景的认识,增强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坚定了安心务农的信心。

四、对上好劳动课的几点思考

1、关于教材建设教材历来是贯彻教育方针和教学大纲的主要凭籍。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标志教学改革的方向,又左右着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材建设。本着“一纲多本”的精神,我省很早就自编了一套城乡合用的教材,今年又将城乡分开编了。为结合省情和形势,还准备继续修订教材。我省有的学校还自编了乡土教材。大家都编教材是件好事,但是,要确保教材的质量,现在需要研究:①小学劳动课教材,要不要有个基本模式,即表述形式;②如何解决小学劳动课与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农业常识课、活动课、美术课、手工制作课、泥塑课等内容上的重复。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加重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2、关于课堂教学由于教材的因素,使得劳动课课堂教学无章法,随意性很大。有人认为劳动就是干活、劳动就是教育、劳动就是出产品。应该研究一个比较明确的劳动课课堂教学结构框架,给各地劳动课教学建造一个基本模式,使教师和教研员对教学有个基本的遵循,知道什么样的课,像一节劳动课,而不是其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