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影视文学研究范文

影视文学研究精选(九篇)

影视文学研究

第1篇:影视文学研究范文

在当前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学作品的影视化现象日益凸显。兼具文学与传媒双重特性的影视文本与文学文本相比,在文学性上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与传播方式、传播要求以及接受方式、接受对象等因素密切相关。影视文本文学性的转变对文学传播的影响是利弊兼具,对此我们应审慎对待,择优引导,促使其良性发展。

关键词:

影视文本;文学性;媒介融合;传媒技术;文学传播;视觉文化;影视改编

在百余年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中,文学与传媒之间始终具有互动共生的密切关系。随着传媒技术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不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众多古典文学名著走上了荧屏,《祝福》《骆驼祥子》《家》《寒夜》《雷雨》等现代作品也借助声像技术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受众,可以说“现代传媒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1]到了当下,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使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现象越来越普遍,而影视文本的文学性问题也随之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密切关注。例如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媒介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形式,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影视文本从作家创作到受众接受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新变,文学性的内涵已发生泛化;英国学者尼克•史蒂文森则对大众媒介在文化生产和再生产中的方法进行了批评性审视,但也肯定了影视文本在不同媒介间发生形式转换时其文学性呈现方式的变化。国内学者则多在文化研究和传播学理论的双重视域中,从寻找文学真实“面貌”和文学“生态”的角度对传媒因素对文学的传播方式、接受态势等进行梳理和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不同媒介形式对影视文本文学性的影响问题,指出了影视文本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及其蕴含的多种可能性。这些研究都为本文写作提供了启示,但笔者将主要以文学性为切入点,从不同侧面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影视文本的文学性特征、变化原因及其对文学传播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并针对当前的影视改编现状进行思考。

一、影视文本的文学性内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视觉文化成为一种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媒体表达方式为基本表征的文化现象,它所具有的逐新性、娱乐化、通俗化等传播特征,极大地促动了文学作品影视化的潮流,所以有学者认为,“作为视觉文化代表的影视凭借其商业性、娱乐性、平民性和通俗性等优点迅速占领文化市场,俨然成为消费文化的‘主旋律’”。[2]尤其是在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视文本,与传统文学文本相比,在文学性内涵上有了诸多不同。在传统文学理论中,文学性往往是指由文学文本的语言形态、叙事方式、故事架构等文学要素共同呈现出来的独特艺术特征。而影视文本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兼具了文学和传媒的双重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更加注重故事性。“影视艺术的主体应该是讲故事,讲故事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3]影视产生的原动力是娱乐性,在本质上是一种满足受众的需要而出现的消费文化产品,因此故事性是影视文本的文学生命力。在众多影视文本中,虽然讲故事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讲述故事,都会追求故事的精彩、富有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这部影视有好的票房或收视率。二是更加注重细节展示。影视剧是视听觉上的一次性完成的艺术,必须凸显画面细节的雕塑感,因此影视文本就必须用影视表现手法打破传统文学叙事的封闭性结构,通过多时空、多线索、多视点的艺术空间来给人以视听觉上的美感或震撼,以细节来展示艺术的内蕴,实现画面的精彩纷呈。三是更加注重人物塑造。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小说往往运用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含蓄性、朦胧性,使读者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勾勒自己心目中的人物形象。而影视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是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线索,这种人物设置必须具有动力性———正动力或反动力,为受众提供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的参照,因此影视文本对中心人物的塑造更加集中、明确。由上观之,与文学作品相比,影视文本的文学性在以下五个方面具有了新的内涵特征:第一,意象的定型化。在文学作品中,文本的意象往往通过文字的蕴藉性而在读者的想象世界中生成,不同的读者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生成不同的想象空间,而当它从文字文本向影视文本进行转换时,因为需要通过传媒技术以画面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时文学意象自然会因传播介质的转换而出现了定型化倾向。比如小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个人物形象,在改编成影视作品后,观众面对屏幕就不会再去根据演员形象另行构建新的想象,而是将自己对这两个人物的想象定型在了这一个特定的演员身上。第二,话语的时尚化。文学作品的传播往往是以读者的一定程度的阅读能力为基础的,而当改编成影视作品后,影视文本是倾向于通俗化、大众化的,影视话语的时尚化是影视文本传播过程中实现大众化的必要途径。现今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社会流行语,这些流行语很大部分来源于影视文本的台词,在这一现象的形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影视文本在话语时尚化方面做出的极大追求。第三,叙事的多向化。影视文本的传播是文学文本由主要凭借文字逐步向由文字与声像的结合来实现的,越是到当下,文本的图像化趋势越加明显。同样一个故事,当影视文本调动不同的媒介手段参与到故事叙事中来时,文学性的呈现在叙事上就会出现多向化,接受效应因之亦会不同。例如一部小说作品的叙事媒介就是文字,而当它改编成影视作品后,对话、字幕、演员表情、音乐、美术、道具等等各种声光像技术的组合共同构成了影视文本的叙事媒介,这时影视文本的叙事是多向化的,观众的接受效应也因之丰富而立体。第四,受众的普泛化。传媒技术的发展赋予文学以传播的便捷、广泛等优势,而文学作品影视化后其接受面的拓展也与文学性的迁移甚至是下移密切相关。当前,影视艺术对文学发展产生的大规模冲击现象,有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影视文本对受众的接纳门槛是非常低的,从而带来受众的普泛化趋势。由于影视文本在以画面方式向观众进行传播时,画面的直观形象、通俗易懂、轻松好看等特征相对于大众的理解力而言难度是不大的,因此影视文本在文学性的追求上就不得不降低标准,而通俗化、娱乐化等则成为影视文本的另一种艺术补偿。

二、影视文本文学性内涵的变化原因

考察中外影视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影视与文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使文学作品经过改编而成为优秀的影视作品可谓不计其数。但文学和影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前者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对人与世界的看法,后者则主要诉诸于声光像技术来表现人生世事。在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过程中,无论编剧、导演还是影视演员的艺术素养多么高超,文学与影视之间的某些特性始终是无法弥合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文学性在影视转换中总会有所减弱,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影视文本的文学性内涵的变化体现出的是影视艺术追求自身独立性的一种努力。具体说来,与原作相比,影视文本的文学性内涵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传媒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影视文本的传播方式的改变,影视文本的文学性也随之改变。从中外影视改编的历程来看,影视文本越来越淡化文学性,文学内涵的丰富性逐渐让位于对画面感的追求。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标志着第五代导演崛起的电影《黄土地》,它改编于柯蓝的散文《空谷回声》。在这篇散文中,我们在文字间领略到的是深深的回望之情、幽幽的悔恨之意,这份情意的聚散流淌过程正是散文文学性的实现过程,它是那么绵长,那么悠远。而电影《黄土地》以深沉广袤的黄土地、激荡流淌的黄河水以及淳朴愚昧的农民生活、壮观迷信的祈雨仪式、浩荡昂扬的腰鼓表演等画面共同呈现出一个“启蒙与被启蒙”的故事时,首先震撼我们的是自然景观,其次是对传统文化的省思,最后是人物的命运。电影的画面感带给观众的震撼感远远超越了对故事内核与人物形象的感受,这时电影文本的文学性与原作相比,是被淡化了。其次,受众要求传播内容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传播者能更迅速、更有效地创造出有价值的剧本,故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影视文本的文学性在随着传播媒介的改变时发生内涵的迁移。例如《红高粱》在当代文坛是一部非常有影响的小说,当拍成电影以后更是享有盛名了。但电影版《红高粱》已经删去或简化了原作的很多情节,而仅是保留了男女主人公相识、相爱、抗日的情节,因此原作中体现小说文学性的诸如故事架构的复杂性、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以及作品内涵的含混性等方面被大大减弱,而作为电影艺术的电影文本《红高粱》在观赏性方面则大大增强。再次,文学接受方式的改变对影视文本提出了特定要求,因而影视文本的文学性内涵也随之变化。与过去的传统生活相比,现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发生重大改变,人们在文化接受的方式上也在不断改变,除了文字阅读,人们还热衷于从听广播、看影视、听戏曲、看话剧、上网等方式来接受文学,尤其是影视剧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文学接受方式。曾经的带有欣赏、品鉴性质的文学阅读更适合过去的那种慢生活,而今,尤其是年轻人,要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要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超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快速的生活脚步里实现娱乐、放松抑或是交流、充电等目的,他们就会选择更便捷、省力的带有文化消费性质的影视剧来完成。这样一来,影视文本的话语方式、叙事手法、形象构造等方面与原作相比必然出现差距,甚至是下移。最后,因受众的文化层次不同,文字性作品的接受范围是有限的,而借助声光影技术以及说、唱、演等形式而实现的影视文本传播更能吸引不同层次的受众。为了适应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影视文本在媒介转换过程中对自身文学性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统计称,古典小说《红楼梦》是迄今为止该社出版的文学作品中数量最多的一部作品。但这部出版数量最多的小说和它的电视剧版《红楼梦》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接受状况相比,其传播广度还是远远不及的。也正是因为《红楼梦》电视剧的推出,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才从文人圈子走进大众视野,而反观这一现象又会得知,凡读过小说版《红楼梦》的人都会觉得电视剧版《红楼梦》因为要顾及或迁就大众的欣赏要求而远远没有呈现出小说的丰富内涵,甚至在一些细节和画面方面破坏了小说的文学内蕴,文学性是大打折扣的。

三、影视文本对文学传播产生的利弊影响

张艺谋曾说:“我们研究中国当代电影,首先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中国电影永远离不开文学这根拐杖。看中国电影繁荣与否,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繁荣与否。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的大部分作品都不会存在。……就我个人而言,我离不开小说。”[4]这段话充分反映出影视与文学的密切关系,也说明影视对文学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好莱坞电影是世界电影的佼佼者,针对美国电影发展的特点,曾有学者说:“90年代以来,好莱坞名著改编的对象仍然是素来的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经典小说的改编,二是对当代通俗畅销名著的改编”。[5]由此可见,不管中国还是外国,影视改编为文学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第一,影视改编大大拓展了文学传播的范围。因为网络技术的发达,不同层次的读者都可以通过观看影视改编而成的作品来学习、交流文学,而且移动终端的普及使这种传播更加便捷,可以说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使自身的传播范围无限扩大。

第二,影视改编提高了文学传播的速度。一部纸质的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以实物方式实现流通,费时费力,很不方便,而传媒技术以数字方式传播影视作品时则快捷、方便,影视改编为文学传播大大提速。

第三,影视改编为文学传播提供了新的理解视角。一部作品可以有多重意蕴,不同的人会读出它不同的侧面,而影视改编的过程就是编剧对文学作品某一内蕴的集中阐释。文学作品的每一次影视改编,都为后来人继续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作品、阐释作品提供了示范,客观上加大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度。例如,以现在影视界正在流行的翻拍现象为例,我们可以说每一次影视翻拍,其实都蕴含着编剧对作品的新的认识,翻拍视角的改变也是作品内蕴的丰富性的体现,在客观上深化了作品内涵,也丰富了作品的阐释空间。

当然,影视文本在提高文学传播效应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最突出的方面体现为:

第一,影视文本对形象的定型化,拘囿了受众的期待视野。影视文本所追求的画面感,使观众在具体可感、定型的画面前,失去了由文学作品以文字构建的想象性空间,受众的期待视野大大受限。

第二,影视作品因为要受到放映时间的限制,故不能将影视文本的长度无限拉长,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学作品美感的呈现深度。例如,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极尽渲染,甚至有时就直接通过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而当改编成影视文本时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即使影视要表现人物心理,也必须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或者画外音等方式才能呈现出来,否则观众就无法理解。当人物的隐秘心理无法细腻表现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物失去了心理深度和心理厚度。又如,小说可以从容地叙述整个事件和人物性格发展过程,而影视却要处处考虑时间的限制,事件的长度或者性格的发展就必须集中、简洁、精要,太短可能让人不知所云,太长又会拖沓,因此如何恰到好处地呈现文本意蕴的深度,对影视文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第三,影视文本改编过程中,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陷入媚俗的泥沼。例如,影视对文学的过分侵入给影视编剧人员、导演或演员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影视改编作品的水准下降,甚至一些编剧会为了迎合观众或者因为特定利益的驱使而陷入庸俗化的危险境地。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学性作为文学的基本属性,在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后,影视文本传播过程中发生的文学性内涵的偏移、转换都是文学发展中的必然过程,在媒介融合的态势下我们应该呼唤和建立的理念是:无论采用何种媒介形式,影视文本所焕发出来的直抵人心的力量永远是文学性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坚守艺术的原则,对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关系采取对话的态度和开放的立场,引导文学创作者要保持理性的头脑,运用自己的文学才能和艺术灵感大胆创作,同时还要学会吸取和积极利用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叙事技巧,为社会创造更多具有文学性的精品。另外,还要鼓励影视改编者要认真阅读原作,理解作家所要表达的含义,在尽量尊重原作的前提下进行艺术改编,不要生产那些粗制滥造、平庸无聊的影视廉价品,而要遵循生活、艺术的原则并融合自己的艺术动机和审美追求进行影视艺术再创作,正如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所说,“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影片制作者在着手改编一部小说时,就会把原著仅仅当成未经加工的素材,从自己的艺术形式的特殊角度来对这段未经加工的现实生活进行观察,而根本不注意素材所已具有的形式”,[6]只有这样,才能为影视艺术园地创造出更多的具有新鲜活力的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

[2]闫红.论当前影视霸权与文学尴尬生存的悖论性处境——以铁凝作品的影视改编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3]林吕建.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影视艺术[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08.

[4]李尔葳.当红巨星———巩俐、张艺谋[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121-122.

[5]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19.

第2篇:影视文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英文影视剧;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及手段,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和走向。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影像、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阅读是词汇附带习得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常用的词汇习得方法之一。但仅仅依赖阅读进行词汇教学具有一定的劣势,比如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词汇语境不直观等[2]。在词汇教学中,教师结合阅读,将英文影视剧作为词汇教学的有益补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词汇的教学效果。英文影视剧通过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符号通道,最大程度地给学生创设最真实有效的学习语境,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丰富其词汇量,帮助其准确把握词汇意义,进而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是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英文影视剧教材的选择和教学

英文影视剧作品,融合了声音和图像,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包含了文化、历史等非语言环境,学生可以附带习得纯正的英语国家风土人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英文影视剧可以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项感官,促进其理解、加强记忆。但并非所有的英文影视剧均适合词汇教学,教师必须合理选择,才能充分发挥英文影视剧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一)结合教学计划,选择适量、适当的影视剧材料

教师可以在学期初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秉承“适量、适当”的原则选出本学期的英文影视剧材料。“适量”就是指英文影视剧材料不可过多,否则会占据教学时间,影响阅读等教学,2周左右播放一次较为适宜。“适当”的含义包括:一方面,从内容来看,教师所选影视材料的内容要积极健康,适合大学生观看,比如《好运查理》等家庭喜剧片和迪士尼动画片等趣味性较强、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影视剧。另一方面,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根据学生当前的英语水平来选择材料,保证可理解性输入。一般来说,影视剧材料的语速不能过快,情节不宜过于复杂,最好配有中英文字幕,来保证学习效果最大化。

(二)影视材料中的词汇教学

江全康、武成[3]认为,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内容大多集中在对词的结构形式、概念性意义的解释,单纯地主张输入,忽略了可理解性输入。但是,当词汇输入缺乏趣味性和相关性时,输入是无效的。对于词汇的认知程度,Wallace[4]8总结了认知词汇书面形式、词汇音节、正确书写、语法形式表达、正确使用及其词汇的内涵意义等九大标准。在英文影视剧词汇教学中,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教师仅仅播放视频,没有针对知识点和词汇进行点评、总结或测试,观影流于形式,不能习得词汇;二是,教师只播放一遍视频,多数学生仅理解了情节,对影视剧中出现的词汇不够重视,词汇习得效果十分有限。因此,在英文影视剧词汇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习得词汇的深度知识,不能仅满足于表面意义的习得。第一,播放影视剧时,应计划好教学时间,针对其中出现的词汇短语等做出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给学生提前布置一定的词汇任务,使其在观影时注意力更集中。要求学生在观看时,做到“纸、笔、口、心”四到。第二,重视影视剧的复看。可以节选影视剧片段在课堂反复播放,并进行词汇的讲授,但时间不宜过长。还可将复看的任务作为学生的作业,或者上传到教学平台,让学生自行观看。第三,组织趣味活动,比如小组讨论活动、角色扮演、配音、拍摄英文微电影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英文影视剧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

国内学者马秀华[1],汪徽[2],陈淑芬、王清杰[5],周晓霞[6]证实英文影视剧对词汇习得有积极作用。Krashen[7]的研究证实,以多感官的方式频繁地接触目标语会让词汇习得变得更加有效。

(一)激发学习者词汇学习的兴趣

语言学习是一个系统而又艰苦的过程,尤其词汇学习是许多语言学习者感到尤为枯燥的过程。英文影视剧集观赏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词汇输入变得有效。麻争旗[8]12认为,在课堂安排一些难度适中的英文影视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地道的英文语境。如美国情景喜剧已发展成为风靡全球的娱乐节目之一,其中包含大量使观众频频发笑的台词,能够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在轻松幽默的环境中习得词汇。(1)《宋飞正传》Naomi:Ithoughtyouliketolaugh.Ithoughtyouwerehappy-go-lucky.Jerry:No,nah,I’mnothappyandI’mnotlucky,andIdon’tgo.IfanythingI’msad-stop-unlucky.在这段对话里,运用字词拆分的幽默手段,出人意料地对语言进行整合,把台词的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学习者在惊叹语言幽默效果的同时,能够掌握“happy-go-lucky”等词汇。(2)《成长的烦恼》Mr.Bodewell:Towhomitmayconcern.IthascometomyattentionthattomorrowisChristmas.Con-sequentlyIbringitemsinconjunctionwith…Mr.Bodewell是一位心理疾病患者,他想在圣诞节去孤儿院看望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谈,于是向心理医生请教。心理医生鼓励他想象一下孤儿院的情境,Mr.Bodewell却说出了以上措辞极为正式的话语,让人忍俊不禁。这种语体错位给观众带来滑稽幽默的同时,能让学习者轻松掌握“concern”“Christmas”“consequently”“items”“conjunction”等词汇。

(二)丰富学习者的词汇量

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因教材所选材料的局限性,所涉及的词汇量极为有限。而影视剧反映人生百态,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类型都会在影视剧里呈现。影视剧中千差万别的话语类型,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词汇,有助于学习者涉猎广泛的词汇知识。(1)《被解救的姜戈》Damnit!Fucking!EverysinglewordthatcameoutofCalvinCan-die’smouthwashorseshit.Irealizeit’sinconvenient.Still,takeherassout.SomebodygetpoorBilloutofthegoddamnstreet.Wegonnablowthisbitch’sbrainsout!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中充斥着大量的咒骂语。长期以来,咒骂语被视为学界禁地,难登大雅之堂,在大学英语教材中鲜有出现。但咒骂语在语言中长期存在,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在电影中,咒骂语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影掌握这类词汇,丰富词汇量。(2)《居里夫人》Pierre,ifithasthispower,whyhasn’titalsohasthepowertodestroyunhealthytissue?Doyourealizewhatthatmean?Itcouldheal.Bydestroyingunhealthytissueitcouldhealallmannerofdisease.电影《居里夫人》的主题是赞扬科学精神,作品的风格是严肃的,人物的语言庄重、规范、优美,学习者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可以获取一些科技词汇。电影题材广泛,类型多样。麻争旗[8]22指出,“从词汇上讲,英语对白多使用简单词汇,短语动词,词汇变体形式,习语、俗语、俚语、谚语等非正式词语,填补词以及模糊词等”。这些都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词汇的重要资源。

(三)帮助学习者准确把握词汇意义

学习者只有在不同的语境中学习词汇,才能准确把握词汇的意义。Nation[9]30指出“词汇学习必须在上下文中讲解,而不是从那些不相关的词汇列表中讲解”。英文影视剧为学习者提供了真实有效的语言环境,可帮助学习者准确把握词汇意义。(1)《泰坦尼克》Youmeandidwedoit?No,Jackwasprofessional.这句话是《泰坦尼克》中女主角说的,她要告诉观众,Jack虽然为她画了画,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发生性关系。“professional”在字典里的意思是“专业的、称职的”。但在这句话里,若采取原意,意义便不是很明确。从“professional”一词的原意出发,结合语境,应该理解为“有职业道德的”。Jack坚守职业道德,没有做有违职业道德的事情。(2)《起锚》Youaredressedup.You’lllooklikeamilliondollars.AgirllikeSussy,Ibelieveyouwillkillhim.Hah?在这段对白中,John在鼓励Sussy,“amilliondollars”字面意思为一百万美元,如果理解成一百万美元,用美元来表扬女孩子漂亮、有魅力不妥当。根据语境,理解成“摇钱树”更为准确。“kill”在字典的意思为“杀”,如果在这里“killhim”理解成“杀了他”就与原意相差甚远。根据上下文,在这里应理解为“迷倒他”。

三、结语

第3篇:影视文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影视资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6-0061-01

影视资源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影视资源中的音乐能够引发学生的听觉共鸣,画面能够使学生产生视觉共鸣,作品中表达的内容与情感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此外,影视资源还能够开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常规的知识讲解转变为新的教学模式,且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

一、将影视资源应用于初中语文听说教学中

影视资源拥有生动且连贯的语言,能够将一些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听说体验,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在听说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且作品中生动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更好地将影视资源融入到听说课堂上,教师可为学生设计角色扮演的环节。例如,在讲授《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同时为学生讲解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与语言特点。随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自己选择扮演什么角色,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最后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会仔细揣摩所扮演的角色有怎样的语言特点或者性格特点等,由此便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影视中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同样能够变成听说材料。例如,教师可借助电视剧版《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来进行教学,先带领学生观看片段,王熙凤刚出场时的声音与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观看完影视作品后,教师还可选择几个经典片段,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素材,如此便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影视与阅读教学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价值取向开始出现变化,阅读方式也逐渐开始趋于“快餐”化,对于名著敬而远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借助优秀的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近年来,很多中外名著,都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广为传播。例如,四大名著、鲁迅的《阿Q正传》、钱钟书的《围城》、外国小说《哈利・波特》以及《廊桥遗梦》等。可以说,影视资源是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良好手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如《金粉世界》连续剧的播放,使原著成了畅销书,学生在看过电视剧后,都想找出原著来看一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来提高阅读能力。如对比一下原著中是怎样描写场景的,电影或电视剧中又是怎样改编的,找出不同的地方,进行分类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设想,应当怎样改编,怎样导演才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原著作者的意图。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电视剧《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设定有较大的争议,此时,教师就可要求学生对原著进行改编。可先为学生播放《水浒传》的片段,随后在引导学生思考,原著与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特点。当学生对宋江这一人物有了整体上的把握后,再带领学生将原著中的宋江与电视剧中的宋江进行对比。此种带着目的进行阅读的行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会更加仔细,阅读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三、利用影视练写作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借助影视资源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影视资源的趣味性已经带领学生进入了想象的空间。内容丰富的影视作品,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感情上,都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触动。语文教师应当借助这一点,趁热打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思维开阔,写出的文章才会更加生动。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实际内容来编写,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影视语言中找到表达技巧,能够为后续的写作练习提供好的素材。另外,因为影视资源与文学作品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无论是影视还是文学,都需要特定的表现手法,在影视作品还未问世时,文学作品早已出品,实际上很多影视作品中人物的表现手法都是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来的。因此,在上写作课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借鉴这些手法。在电影中,总有一些特写镜头,这实际上与写作中人物的细节描写非常相似。在借助影视资源来授课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充分理解,且能够把影视资源运用到写作过程中。影视资源的丰富性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写作空间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例如,新闻类节目《今日说法》以及《焦点访谈》等这些社会特点较强的节目,就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社会信息。而《百家讲坛》以及《岁月如歌》等节目,则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人文精神方面的材料。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合理引用影视资源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日平.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5(16).

第4篇:影视文学研究范文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因此艺术研究不能缺乏文化视角,对现代影视艺术的研究同样如此。本文根据影视艺术的特点和功能探讨其特定文化属性,从其大众文化属性出发揭示其创作机制和发展规律,及其与精英—雅文化和经典艺术的关系,并联系我国影视艺术创作的实际,试图为国内影视业找到一条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本文为笔者关于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关键词】 影视艺术/大众文化/读者性文本

当我们试图深入影视艺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批评的时候,我们首先会遇到它的文化属性问题。因为艺术是文化的特定表现,它“双重地归属于文化:一方面,作为文化所产生的并且在文化中发展的艺术活动方式,作为由艺术创造者和艺术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而实现的人对世界的艺术形象掌握的方式归属于文化,另一方面,作为在文化中对象化的、固定的、得到储存的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活动成果归属于文化”。(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114页。)实际上,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以文化为表现对象。那么,何为文化呢?文化是一个古已有之却又长期争论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二百个之多。从词义学的角度看,“文化”一词在西方主要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指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在汉语中,“文”是一个象形字,它的原始形象是表示许多装饰花纹相互交叉,富丽而不单调。《说文解字》即是这样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易·系辞下》也说:“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中则有这样的句子:“五色成文而不乱。”“化”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匕”,“匕”乃回首从人之意,表示引导从善;也可解释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里,文化实际上被理解为一个过程性的动作,这个动作既指涉人有意识地作用自然世界的活动,又包含了原有的自然物根据人的活动改变面貌和秩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成为属人的,从自然物变为文化物,从自然秩序变为文化秩序的过程。”(注: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1—32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演进,不断地扩展,由人对自然的改变性活动和自然的人化到人的社会活动及由此而形成的组织、制度、思想与各种意识形态结构都成为文化的表述对象。正如萨姆瓦所说:“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赋义方法、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社会角色、空间关系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注:萨姆瓦等《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第28页。)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的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显然,文化的范域是极其宽泛的,其所有构成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艺术层次。“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属于文化,以‘天然’向‘文化’的转化正是在物质水平上开始为限。而至于精神生产,它则形成精神文化的层次。只是必须预先说明,不应该在那种涵义上理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仿佛前者是某种纯物质的和只限于物质的东西,后者则是某种纯精神的和只限于精神的东西。而应该理解为:在文化的这些层次中,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相互关系正相反——物质文化根据自己的内容和发挥功用的方式是物质的,精神文化在这些决定性的方面是精神的,然而它的所有产品是被物化的,否则,这些产品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而物质文化的全部过程表现精神的目的、计划和模式。”(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88页。)人类全部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构成文化的艺术层次或称艺术文化。艺术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处于一种特殊地带,它介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又分别延射、渗透于物质和精神文化,以“边缘艺术”的形态与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交叉、交融,如建筑艺术、工业品艺术设计、演说艺术及艺术政论作品等。实际上,即使是处于独立空间的纯粹的艺术创作,也与物质和精神文化领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为无论多么纯粹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以特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体的生成和生存环境,并且不可能不表现和反映特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状态和内涵。由此可见,艺术不仅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且成为文化的一种生动而有意味的表达。

正是由于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表现文化,所以文化便从根本上决定着艺术的性质与特征。苏珊·朗格指出:“常说的艺术基本统一性,并非在于各类艺术形成要素的相同和技术的相似,而主要在于它们特有含义的唯一性,即在于全部艺术‘意味’的意义。‘有意味的形式’(其确实有意味)是各类艺术的本质,也是我们所以把某些东西称为‘艺术品’的原因所在。”(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3页。)这里的“有意味的形式”即是情感的形式,或称人类情感的符号,它是“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于言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概念,起码为上述要求提供了出发点。所有的描绘方式都是复杂的、准确的和微妙的。符号的制造,就像制造一个便当的碗,一支顺手的桨那样,要求着高明的技术。表达的技术是比自卫技能更为重要的社会传统。……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0—51页。)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无疑是为人类情感的表达需要而诞生的,同时也会随着这种表达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而无论人类情感抑或这种情感的表达,都在文化的范畴,且既为其它文化形式所影响和制约,也影响、制约着其它文化形式。因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代,由于这一区域、时代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及生成于斯的人类的特定情感的决定,艺术便诞生了它的特定风格。当然,这种风格不仅表现在艺术家身上和艺术作品中,同时也表现在艺术符号-形式方面。如所周知,东方写意的文化土壤诞生了以虚拟、程式为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戏曲,而写实的话剧只能由与之相适应的西方文化所孕育:至于话剧在中国的移植,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化的“西风东渐”。所以,不仅一个艺术家、一件艺术作品的出现与一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一种艺术样式,也可以看作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难从艺术符号上找到其特定的文化信息;反过来,我们研究一种艺术样式,显然也必须首先考虑其文化属性。只有把握了文化属性,或者说,只有搞清楚了这种艺术样式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才有可能找到接近它、了解它、并深入研究它的有效路径,才有可能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确切评价。对影视艺术的研究、批评便是如此。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存着三种文化形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所谓主流文化,是指反映统治者的价值取向、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维护统治者的地位并在国家机器运转中起主导作用的统治者的文化。所谓精英文化,也称雅文化,即由少数知识程度、思想修养、艺术造诣明显高于广大普通群众的社会上流人物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前工业社会的各个阶段,这种精英文化或雅文化常常与主流文化相互渗透,互为依存,共同构成一股左右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力量。如我国历史上,曾以正统的儒、道、佛三家学说为主体,以《诗经》为发端的文流为正统规范,历经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至近代西学,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上层文化,这种上层文化就是典型的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混合体:它在态势上属于精英文化、雅文化,而在功能上则完全属于主流文化。当然,有时候,精英—雅文化也会处于与主流文化分离甚至对立的状态,如在现代,精英—雅文化就往往以“纯粹”的文化形式反抗主流文化的或干预。至于大众文化,情况则有些复杂。从字面上理解,“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所创造的、适合于大众且在大众中流行的文化,这一点似无歧义。但同样为大众所创造、同样适合于大众、同样在大众中广泛流行的还有“民间文化”,它是否也属于大众文化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便有不同。“大众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现代社会中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所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的产物,这种社会最先产生于先进的工业主义的美国。”(注: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33页。)显然,这种观点强调了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并由此将此前时代就已存在的“民间文化”排除在外。周宪更为明确地指出:“我认为,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大众文化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首先,大众(mass)这个概念是一个现代的范畴,与传统社会的俗民(folk)概念截然不同。从社会学角度看,大众文化首先是和大众的形成密切相关。而大众的形成又是现代社会的工业化都市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业化,现代城市出现了;城市吸引了大批人口的迁入,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城市里原来的居民也发生了变化,于是便形成了奥尔特加所说的‘平均的人’——现代都市大众。这和传统社会中分散地居于乡镇甚至乡村的俗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造成大众文化出现的第二个直接原因,是技术的进步所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相当程度上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大众文化。正是大众传播媒介使得大众文化迥然异趣于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文化的产物,它和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截然不同。……无论是大众抑或大众传媒,都是现代文化的产物。”(注: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4—65页。)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一些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具有相当时间跨度的概念,并不局限于现代工业社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当然并不否认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的区别,但那只是大众文化在不同时代的阶段性差异;即使是在现代,大众文化也不都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如服饰、饮食、时尚等。大众文化不等于大众传播,也不等于以电子媒介为表现形式的群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个历史更为久远,内容也更为复杂的概念”。“群众文化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群众文化并不就等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早在群众文化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其主要形式是‘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故事、民歌、占巫、庆典、戏曲说唱、绘画装饰),这就是传统的大众文化。”(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这里又引进了“群众文化”的概念,可见大众文化是一个种概念,它还拥有若干属概念。对于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文化具有过程性,正如c.p.曼克思所说,文化现实(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历史的,来自于过去,并前进到新的未来。(注:转引自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129页。)大众文化同样如此。尽管“大众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现代,然而并不意味着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的产物,它在过去时代就已存在,这种存在当然只以其本质与现代大众文化的一致为标志,而在表现形态和具体特征上则可以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如上所述,传统的民间文化与现代的大众文化在大众创造、适合大众及流行于大众等方面如出一辙,这就充分显示了二者本质的一致性。事实上,大众文化是不断发展、变迁的,主要表现为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如果说在前工业社会,大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为主要形式:那么,在工业和后工业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当然不是唯一形式)则转变为大众传播文化,虽然大众传播并不等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由民间文化向大众传播文化的转变,无疑是人类总体文化发展的结果,它不仅更新和完善了大众文化的内部构造、结构功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大众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的地位,因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不似以往民间文化的无足轻重。众所周知,传统的民间文化因其浅与俗往往难登大雅之堂,从而不能对社会文化发展构成决定性的影响,虽与精英、主流文化并存,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而现代大众文化(大众传播文化)却几乎控制了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向,既使精英文化难以举步,也让主流文化不得不首肯和认同。“这情景确乎令人惊诧。大众文化一开始还只是零星地、羞怯地在‘娱乐’的名义下被举擢而出。然而,很快这种局面就被轻而易举地改变了。不仅仅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也不仅仅是西部片、武打片、娱乐片、爱情片、警匪片、生活片,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录像、流行歌曲、摇滚乐、卡拉ok、游戏机、迪斯科、劲歌狂舞,还有像袜子一样被频繁更换、忘却的流行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几乎是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精英文化,则被困窘万分地挤出了世人的视野。”(注:高小康《大众的梦·潘知常序》,东方出版社。)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缘于现代社会人们特定的社会心理和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大众传播文化的独特功能,即大众传播的媒介系统不仅对人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控制力,而且以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而全面的渗透在全社会构成一种媒介环境,从而使得“人们一天除睡眠和工作外,几乎全在媒介中度过”,“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着生活空间”(注: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53页。)。这样,大众传播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任何社会现象、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乃至某一个人物、某一种商品充分“炒”热,让世人不得不接受。而现代大众文化正是在大众传播文化(媒介)的功能作用下,同时契合人们的社会时代心理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唯其如此,所以从总体上看,尽管现代大众文化的声势、地位已远非传统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可以望其项背,但却并没有超越后者的浅与俗。这种浅与俗对于传统大众文化——民间文化来说除了限制其自身的发展外,并不存在其它危害;而对于现代大众文化来说,由于它已肆意越过边界侵吞了精英文化的领域,把精英文化赶入了枯鱼之肆,因而它的浅与俗则有可能导致人类文化的全面退化。正如美国著名大众文化评论家伯纳德·罗森贝格(bernard rosenberg)所认为,现代大众社会存在着单调、平淡、庸俗、丧失人性及人们在富裕生活中容易产生诱惑和孤独感的缺陷,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达和表现的大众文化虽然可以暂时克服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感、孤独感和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有可能大大地降低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导化。于是,如何处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如何改造和提高大众文化的品位便成为了大众文化发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现代影视艺术正是以这样的文化境况为背景进入我们的研究、批评视野。

不论电影抑或电视,其诞生伊始,便不仅意味着人类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的出现,而且标志着现代大众文化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鉴于当代大众文化已与现代通讯手段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文化转折点。它奇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艺术和景观融为一体,使自己与传统文化的精英显得格格不入,并对其造成重大的威胁。”(注:[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出版社,第32页。)电视同样如此,正如日本电视社会学家井上宏所指出:“电视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手段,为自己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在电视传播过程中,在电视播出者与视听者之间,通过电视图像形成了新的传播关系。日本的电视传播学者藤竹晓认为,电视传播的基本要点是人们如何把电视作为社会认识的手段而加以利用并使之发生效果,即把电视看作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同时,电视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娱乐作用’。电视传播是以图像为主(也包括语言、音响效果和音乐等要素)的媒介,而图像则产生了电视传播的两重性,一方面使视听者认识世界,另一方面为视听者提供了娱乐。”(注:[日]井上宏《电视社会学》,见藤竹晓著《电视社会学·附录一》,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29页。)由此可见,电影、电视是认识与娱乐并举、传播与艺术并存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本为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具有现代大众文化的性质与特征。而既在现代大众文化之列,影视艺术便首先是一种适合大众审美心理和欣赏水平、为大众所喜爱的通俗艺术,这与民间艺术类似(所以民间艺术/文化即是传统的大众文化),却与所有高雅艺术划清了界限;而其现代性,即与现代通讯手段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以奇妙的声像记录及呈现为艺术创造方式,以及以对当代大众生活、心理的准确把握和表现为艺术追求,以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娱乐乃至消闲为创作目的,则使影视艺术将作为传统大众文化主要形式的民间艺术/文化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至于商业性,更是影视艺术同时区别于传统高雅和民间艺术的现代大众艺术(文化)的重要特质。影视艺术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样式:它集传播与艺术于一体,熔通俗、审美、娱乐、消闲、商业于一炉,乃大众文化的现代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大众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便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影视理论与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现代大众文化正处于上升期,其发展方兴未艾,但我国影视艺术却已面临危机。有观点认为这种危机为各种现代大众娱乐/文化形式的蜂拥而起所致,实际上,任何娱乐形式其魅力都无法与影视艺术相比拟,更无法取而代之。显然,影视艺术的危机不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同行相争”,而是由于自身内部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对影视艺术的大众文化本质还缺乏真正的、深刻的认识,对影视艺术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内部机制和运作规律还缺乏了解、掌握;或者,甚至根本没有将影视艺术纳入大众文化的范畴,置其大众文化规律于不顾。一个突出而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理论和创作上流行“三分法”。所谓“三分法”,即人为 地将影视艺术作品分成主旋律片/剧、艺术片/剧和商业片/剧。主旋律片/剧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用概念代替形象,或用形象图解概念;艺术片/剧故作高雅,阳春白雪,孤芳自赏。这两类影视片/剧都以不顾观众兴趣、爱好,远离大众为共性,是“文以载道”、“为艺术而艺术”等传统艺术美学观念,实际上即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的演绎和表现。商业片/剧应该是绝对通俗化、大众化的,因为它追求票房,重视观众,甚至可以迎合观众。例如好莱坞的商业片/剧就是真正的大众艺术,它们能够真正地令大众着迷,充分满足当代大众的娱乐、审美需求;而我国的所谓“商业片/剧”则只不过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因为受传统艺术文化观念的长期熏陶和沉重压迫,真正的艺术家们往往羞于与大众为伍,不愿意从事商业片/剧创作,也不懂得怎样创作商业片/剧。因此,迄今为止,我国的商业片/剧创作从未获得应有的地位,大部分“商业片/剧”出自缺乏艺术功力者之手,或为艺术家不得已(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勉强为之,随意为之,甚至随便为之,以致这些作品基本上既无艺术性,也无商业性。其实,艺术性与商业性在影视创作中并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它们相互依存,至少,商业性必须以艺术性为前提。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与现代大众艺术文化观念的分水岭不在于是否承认艺术的存在,也不在于认定艺术层次的高低有别(尽管人们已习惯于认为大众文化/艺术浅俗、低级,事实上大众文化目前也基本上处于浅俗、低级的层面,如前所述;但大众文化/艺术的艺术文化水准并不是没有提高的可能:不仅大众的素质可以不断提高,而且大众文化/艺术自身也存在着提高品位的机制与功能——这种机制与功能将在“现代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之二”里详论),而在于是将艺术的接受者定位于少数人,抑或定位于大众。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在讨论文学文本时提出了“读者性文本”和“作者性文本”两种文本倾向,“巴尔特对这两种文本倾向的区分不只是指文本的基本性质,而且也指文本所引发的阅读方式。‘读者性文本’往往让读者被动地、单纯接受式地阅读,使读者单向地从文本接受意义。相对而言,‘读者性文本’是一种封闭性的文本,易读易懂,清晰明了。‘作者性文本’和‘读者性文本’不同,它不断地要求读者积极介入,像作者一样或者和作者一起建构文本的意义。这种文本将其构意结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要求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作。……‘读者性文本’通俗易懂,比较大众化,而‘作者性文本’则比较深奥复杂,是少数人欣赏的先锋文学”。(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影视艺术作为大众艺术(文化)形式,显然应该构建“读者性文本”——商业片/剧所建构的便是这种文本,它并不排斥艺术性,其与建构“作者性文本”的传统高雅-精英艺术的区别仅在于文本的基本性质及其阅读方式不同而已。由于对商业片/剧的误解、歧视和实际创作的粗劣状态,可以说,我国真正的商业片/剧根本还没出现。这样,不论是观念上还是实践中,影视艺术在我国都还没有真正被当作大众文化来对待,国人是一直沿用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按照传统艺术美学原则倡导和从事本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影视艺术的创作,焉能不使影视艺术陷入危机?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影视界虽然没有“主旋律片/剧”的概念,而“文艺片/剧”和“商业片/剧”的说法却是存在的。但不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纯粹的文艺片/剧,即所建构的是“作者性文本”的影视作品,无不感到寂寞与孤独,自觉难与商业片/剧一争天下。事实上,文艺片/剧并不是没有存在价值,只是其真正价值不在于被观众接受,而在于探索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尝试各种艺术创作方法和手段,尽可能挖掘出其潜在的表现力,从而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影视艺术的主要片/剧种只有、也只能是以建构“读者性文本”为基本特征的“商业片/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门提出这一概念,因为影视艺术的商业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其机体的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大众社会和现代大众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也就是说,所有影视作品都应该具有商业性,都应该是商业化的,因此,提“商业片/剧”就好像说“女人是人”、“松树是树”一样纯属多余。当然,强调影视艺术的现代大众文化属性,主张影视艺术创作遵循现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不意味着现代影视艺术只能停留在一般大众文化的浅、俗层面上。相反,由于影视艺术不仅是所有大众文化形式中对大众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种,而且,它的特殊机制还赋予了它有效吸纳高雅艺术与文化因素的功能,这就使得它不仅可以自身超越浅与俗,而且还有可能引领整个现代大众文化提高品位。

尽管影视艺术不在精英-雅文化的范畴,不是精英—雅文化所孕育、产出的传统经典艺术,但它却与精英—雅文化及其经典艺术关系颇为密切。如所周知,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它能巧妙地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建筑等传统艺术门类融为一体,虽然被融进的各门传统艺术已经过改造和转化,以影视特有的方式呈现和表达,然而它们毕竟来自精英—雅文化,并没有完全磨灭其本来的经典艺术特质,这就为影视艺术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品味提供了一种可能。从历史上看,电影正是由于引进了文学、戏剧元素(如叙事、矛盾冲突、情节结构等)才从街头杂耍变成艺术殿堂中的一员;电视剧作为电视艺术基本的、主要的品种,也是在电视与戏剧的嫁接中诞生,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靠戏剧的美学原则奠定其艺术地位。当然,影视艺术与上述经典艺术的关系必须慎重处理,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如果过分强调影视艺术对经典艺术的依赖,以经典艺术的美学观念和原则取代影视艺术独有的艺术观念与美学原则,甚而至于将影视艺术与经典艺术混为一谈——这种情况在我国影视界司空见惯,如不少国产影片和电视剧都可以被看作是用摄影/像机所记录的戏剧演出。这样影视艺术虽然被赋予了戏剧/经典艺术的特征,却同时也被改变了文化特质,即其大众文化色彩荡然无存,取而代之为主流、精英文化,而这显然不是影视艺术提高艺术、文化品位的正确途径,因为由此途径影视艺术不仅会逐步丧失自己的艺术个性,而且会以“作者性文本”的建构走进有悖现代大众审美需求和艺术消费心理、从而远离大众选择的死胡同,如同上文所述。影视艺术借助其与精英—雅文化及经典艺术的密切关系提高艺术、文化品位的正确途径是:以大众文化为体,以精英—雅文化为用;或以影视艺术为体,以经典艺术为用。具体地说,在影视艺术的创作中,首先必须坚持大众文化的方向,以建构“读者性文本”、满足现代大众的消费型艺术审美需求为目的;在此前提下,充分利用影视艺术的独特功能,将精英—雅文化及其经典艺术的精华按照现代大众文化的要求进行特定转换,使其具备大众文化(艺术)的表现和传播方式,从而为当代大众所乐于接受。

第5篇:影视文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体育生态文化;生态校园

1.研究缘起

心理和谐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思想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通过多元的和互动的观点来理解人的心理,来理解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1]由于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高度张力的抗争性作用下,校园生态文化的议题和所学专业之间产生了论辩关系,这种论辩关系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心理认知的多元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竞争更为激烈,必然要求大学生具备更强的心理应变能力、耐负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2]体育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文化,可以有效增强和调控高校师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校园作为整个教育环境中的一个生态子系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担负着教化育人主要功能,其生存状况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目标达成。[3]其中,生态校园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之一。建设生态校园,即从生态视野去审视和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理念。[4]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探究人类心灵与世界的关连,进而形成师生生态主体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世界观将世界看成是“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整体性是这个系统最主要的客观性质和特征。[5]在整体性特征下,只有充分解除阻碍校园体育生态文化发展的潜意识,才能最终实现高校师生生态主体的真正健康,做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2.生态心理学和生态校园的定义

2.1 生态心理学

生态心理学一词在1992年首度出现在The Voice of the Earth一书中。[6]它是顺应时代而产生的一门学科,从生态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问题,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突破。从总体上看人的心理是一个生态系统,心理健康则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且这个子系统平衡是实现打的系统的基础。心理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自我的平衡和自我与环境的平衡。[7]

生态心理学是一个泛概念,它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态势。就目前来说,心理学应该跳脱出自己切割出来的边界,更宏观地从“我在其中”的生态脉络来理解人类,去探讨人类持续破坏生态以及精神危机愈趋严重的深层原因。[8]鉴于这些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研究解决的办法。而恰恰生态心理学是强调环境或背景性因素的重要性,反对脱离环境孤立地研究有机体的心理或行为。因此,本文认同学者杜惟玮的观点,所谓的生态心理学是从生态学出发的研究,去考察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中人的心理行为问题。[9]

2.2 生态校园

环境是人生存的必需,校园是文化的校园,人类有着结成群体的本性,在这种本性下校园文化是靠人类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又一代一代向前发展的。校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人化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共同组成。[10]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它在各种环境共同作用下组成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生态。生态学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新兴学科的诞生,而且是一种思考方式的形成。[11]这种思考方式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这种文化建设的主旨即是为师生生态主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因此,心理健康在更高程度上应是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与自然生态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辩证统一。

校园文化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12]它在弥散性、渗透性、暗示性的潜在影响下,实现隐性课程的作用。由于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变量很难作并加以测量,[13]使得校园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常常出现偏离教育的既定生态轨迹,各个整体之间因需要相互适应而产生了一个震荡曲线,导致整个心理健康生态系统的失衡。这种失衡是内在文化的失衡,也是大学基本理念的失衡。内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之中,并具有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得以展开能力的基本理念或基本精神。[14]

基于以上对校园文化的论述,这里认同裴献堂学者的观点,生态校园是“教育生态学”所倡导的在校园特定环境中以生命成长为中心,对生命的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特定的环境系统。[15]

3.构建生态校园的影响

3.1 生态思维——更新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人类发展总是发生于某种特定社会群体背景之中,对于高校校园的师生生态主体来说,校园文化是溶于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生态心理学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研究机体与环境之间渐进的、相互适应的过程。人作为环境的机体,同时也是积极主动、不断成长、具有高度心理复杂的人,那么环境是对人的行为生态产生巨大作用。行为生态观强调内、外因的互动与平衡。[16]在互动与平衡中,校园生态主体的心理健康不是被外在的异化的力量所支配,而是用非线性原因、理解行为的做法来实现教育的使命。正是这种非线性原因、理解行为的做法具有对人的发展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起作用,才能把师生生态主体置于适应性的、接纳性的教育框架下形成非概念化的动态发展。

体育生态文化对高校师生生态主体的心理环境产生多种外在因素刺激和影响,形成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新的理念的统一性震荡,从而达到师生生态主体修生养性的内外平衡。

3.2 生态意蕴——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对环境的关注是生态心理学的共识。[17]在高校社会人文化境和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师生生态主体对心理健康的渴望具有动态超越性,随着校园生态文化的不断推进,这种适应社会的心理升华磅礴的生命力。生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18]校园生态文化不仅塑造了师生生态主体概念性的健康,还使高校心理健康生态系统产生了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就像人的文化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在生态常理作用下如何高扬,但我们仍视之为具有生态意蕴的一种综合环境的生态性存在。

校园体育生态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交叉性。生态校园要求师生生态主体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以适应社会主流,提升其社会适应力,寻找群体的归属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同时,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寻找群体共同价值观,使学生更具群体归属感。[19]所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就是优化人的心理生活,帮助师生生态主体寻找和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真谛,形成和发展高质量的生态体验。

3.3 生态智慧——增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高校要培养的是具有健康心理的人,就必须在适宜的校园生态环境下培养师生生态主题的群体感和文化力。其中,人际环境既是一种传统文化积淀又是一种适应创新,它的构建,就是使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心理学主要希望治愈人与自然环境的疏离,[20]挖掘个体的最大潜能以获得自我实现,客服人际交往的生态危机。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就是解除对生态潜意识的抑制,建立生态自我。[21]

体育生态文化是基于人类自体存在的平衡态及文化状态。大学是包容性的大学,在不同文化出现冲突时,社会承认遵守价值更大的文化规则的行为便体现出高校的生态智慧。师生生态主体追求的心理健康要把“心理学关于人性的主张主要体现在人性的本质属性和人性的价值定位两个维度上。”[22]因而生态心理健康维度将全面综合考虑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加对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关注程度。

4.建议

4.1 构建以体育生态文化建设为主线的高校生态环境

高校在对体育生态文化和其它校园文化整合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高校生态环境,重视生态价值观的引领。通过构建宜人的生态环境,综合运用自然选择的驱动力,在各类文化的传播和吸收上产生共性,实现师生生态主体的健康发展。

4.2 开展体育生态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心理功能

开展体育生态文化活动,不但有利于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心理功能,还有利于实现校园生态环境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在校内外形成建设生态校园文化上的共识。通过这些活动,使师生生态主体对自然的领略感悟贯穿于情感与理解的全部心理过程,增强生态主体的团队意识,培养生态主体的集体荣誉感。

4.3 注重生态校园的内涵建设

注重生态校园的内涵建设,是高校对师生生态主体在心理建构、文化内涵、精神境界上实现丰富和充盈。要在体育校园文化的生态理念上进行自内而外的变革,要充分发挥各生态要素的有利条件,利用各要素对体育生态文化的反馈作用并在不断建设充实的环境内涵中折射心理内涵,促进构建生态校园的个生态要素向良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荣,翟宏.行为、心理、精神生态学发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0(5):109-114.

[2]汪子为.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1-25.

[3]王勇.我国地方高校的生态校园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19):47-49.

[4]薄方林.创生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校园[J].教育科研论坛,2007(12):25-26.

[5]张忠,陈家麟.生态哲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观——兼论心理健康概念的内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22-25.

[6]Roszak,Theodore.The Voice of the Earth:An exploration of ecopsychology[M].NY:Simon & Schuster,1992.

[7]肖志翔.生态心理学思想反思[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6-68.

[8]释传法.从生态心理学看心理学的发展潜能[J].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2012:51-56.

[9]葛鲁嘉.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9(2):140-144.

[10]杜惟玮,等.生态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四川环境,2005(3):30-34.

[11]葛鲁嘉.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9(2):140-144.

[12]高汉运,等.校园文化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卫生,2002(1):90-95.

[13]逯苗.校园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宿州学院学报,2010(6):95-97.

[14]毕文波.当代中国新文化基因若干问题思考提纲[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2):27-31.

[15]裴献堂.构建生态校园、关注生命成长[J].基础教育参考,2012(9):33-34.

[16]郑日昌.心理辅导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0(5):599-603.

[17]Michael F,Yong,etal.Situations,interaction,process and affordance:an ecologic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J].Instr-uctional Sicience,2002,30:47-63.

[18]徐传来.现象学心理学和生态心理学的比较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6):24-27.

[19]李文成,成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73-75.

[20]Roszak.T.The Voice of the Earth[M].op.cit:320.

[21]刘婷,陈红兵.生态心理学研究述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83-85.

第6篇:影视文学研究范文

    课程整合是指要用系统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设计、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育成果的评价等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要对它们进行系统的考量与操作。课程整合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课程整合是指利用原来分列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广义课程整合是课程名目不变,但是本课程的各个教学要素重新设计,使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包含了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文字运用能力培养以及品格修养、人格形成的综合性的学习课程,具有综合性、广泛性等特性,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同时强调与生活的联系,用以达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整合被提了出来。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倡导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活动是以问题为核心来进行的,是一种互动模式;学习成果也不仅仅由考试成绩来衡量,而是靠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来衡量。它采用创新性的方法开发了课程资源,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文性、审美性和发展性有重要的意义。

    二、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现实意义

    1.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有培养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认识和发扬中华文化,基本的文学素养,文字运用能力,基本的交际能力等。影视资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视频、音频资料,对提高运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特别是对小学生,他们发育还未成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纯文本的理解比较困难,如果有影音资源的话,对他们理解教学内容必定会有大的帮助。

    2.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

    视觉素养是指人可以和视觉资料做合理的沟通,也就是说人可以从视觉资料中准确地理解出它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可以运用视觉资料表达自己的感情。当今社会,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以后,人得到的信息中有至少90%来自于视听资料,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视觉素养的培养。小学时代正是学生各方面素质起步和快速发展的时代,因此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对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很重要。

    3.提高教学效果

    电影和电视作为现代化的艺术形式,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它们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小学生作为这些影视资料的观看者,再加上他们的年龄特征,更是这些资源的艺术感染力、教育力的最直接的接受者。因此,利用这些影视资料独特的魅力和小学生对这些影视资料的浓厚兴趣,一定可以为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提供大的帮助。具体来说,影视资料一方面给我们提供艺术欣赏的机会,另一方面,影视作品中所反映的道德取向、价值观、情感等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影视资源对小学生进行艺术方面的教育,比如美学等,也可以对他们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

    三、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下面我们一一分析。

    1.听说能力。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单纯的文字、图片教学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口语交际能力要求的就是听和说,而影视资源有演员的对话,这是说的方面,另一方面,学生要听他们的对话,这对学生听得能力也有锻炼。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可以锻炼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二是通过模仿配音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是可以根据影视资料中的节目形式组织课堂活动,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四是可以组织学生对剧中的一些做法、观点进行辩论,一方面提高他们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

    2.阅读能力。现阶段许多名着或者是畅销书都被拍成了电视剧,而学生对于影视资源的兴趣又大于对文字书籍的兴趣,因此可以在学习了某个名着的片段后,推荐学生看基于名着拍摄的影视作品,同时要求他们找出原着与影视作品的不同,激发他们阅读原着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学习了《水浒传》的某个人物的一个故事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个人物进行评价。

    3.写作能力。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在观看了影视资源之后写观后感、写影评等锻炼写作能力,另一方面那可以根据影视资源的标题,结构,顺序,以及描写方法等教育学生相应的写作技巧,比如说《牵手》、《一个也不能少》《、幸福终点站》等片名文学性很强,对学生作文的命题很有帮助。

    四、影视资源与语文课程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要做好教学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课前准备阶段,课堂中的组织以及课后回顾三个阶段。具体来说,在运用影视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之前,首先要选择好影视素材。对这些素材的选择,首先要与教育的内容相一致,其次是要有正面的教育意义,最后是要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水平相一致,比如说讲《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候,就可以给学生观看《火烧圆明园》影片,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其次是课堂中的组织,组织得好就能使影视资源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好的组织主要是指能在观看视频时候营造出轻松愉快的环境,还有就是对视频中的一些关键点进行简明扼要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最后是课后回顾。因为影视资源中包含的内容广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有限,所以单纯的课堂教学并不能保证学生学到了真正想要教授给他们的知识,这样一来,课后根据学生的反馈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就显得很必要。

第7篇:影视文学研究范文

影视资源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影视资源中的音乐能够引发学生的听觉共鸣,画面能够使学生产生视觉共鸣,作品中表达的内容与情感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此外,影视资源还能够开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常规的知识讲解转变为新的教学模式,且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

一、将影视资源应用于初中语文听说教学中

影视资源拥有生动且连贯的语言,能够将一些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听说体验,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在听说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且作品中生动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更好地将影视资源融入到听说课堂上,教师可为学生设计角色扮演的环节。例如,在讲授《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同时为学生讲解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与语言特点。随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自己选择扮演什么角色,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最后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会仔细揣摩所扮演的角色有怎样的语言特点或者性格特点等,由此便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影视中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同样能够变成听说材料。例如,教师可借助电视剧版《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来进行教学,先带领学生观看片段,王熙凤刚出场时的声音与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观看完影视作品后,教师还可选择几个经典片段,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素材,如此便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影视与阅读教学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价值取向开始出现变化,阅读方式也逐渐开始趋于“快餐”化,对于名著敬而远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借助优秀的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近年来,很多中外名著,都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广为传播。例如,四大名著、鲁迅的《阿Q正传》、钱钟书的《围城》、外国小说《哈利?波特》以及《廊桥遗梦》等。可以说,影视资源是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良好手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如《金粉世界》连续剧的播放,使原著成了畅销书,学生在看过电视剧后,都想找出原著来看一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来提高阅读能力。如对比一下原著中是怎样描写场景的,电影或电视剧中又是怎样改编的,找出不同的地方,进行分类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设想,应当怎样改编,怎样导演才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原著作者的意图。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电视剧《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设定有较大的争议,此时,教师就可要求学生对原著进行改编。可先为学生播放《水浒传》的片段,随后在引导学生思考,原著与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特点。当学生对宋江这一人物有了整体上的把握后,再带领学生将原著中的宋江与电视剧中的宋江进行对比。此种带着目的进行阅读的行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会更加仔细,阅读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三、利用影视练写作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借助影视资源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影视资源的趣味性已经带领学生进入了想象的空间。内容丰富的影视作品,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感情上,都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触动。语文教师应当借助这一点,趁热打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思维开阔,写出的文章才会更加生动。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实际内容来编写,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影视语言中找到表达技巧,能够为后续的写作练习提供好的素材。另外,因为影视资源与文学作品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无论是影视还是文学,都需要特定的表现手法,在影视作品还未问世时,文学作品早已出品,实际上很多影视作品中人物的表现手法都是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来的。因此,在上写作课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借鉴这些手法。在电影中,总有一些特写镜头,这实际上与写作中人物的细节描写非常相似。在借助影视资源来授课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充分理解,且能够把影视资源运用到写作过程中。影视资源的丰富性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写作空间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例如,新闻类节目《今日说法》以及《焦点访谈》等这些社会特点较强的节目,就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社会信息。而《百家讲坛》以及《岁月如歌》等节目,则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人文精神方面的材料。

第8篇:影视文学研究范文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影视文化产业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文章以中日两国的动漫产业为例,旨在研究如何能从日本等动漫产

>> 中日影视动画美术风格比较研究 影视文化现象研究 中美影视文化比较 影视文化的价值观导向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影视文化对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浅谈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研究综述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究 浅谈流行影视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 关于影视文化群体娱乐背后价值观导向的思考 英美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外国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涵化作用研究 浅谈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当前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 影视文化价值取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影视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5-1-20.作者简介:王 茺(1994-),女,辽宁大连人,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学生,本科在读,主要从事日本语言研究;赵君熠(1995-),女,辽宁锦州人,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学生,本科在读,主要从事日本语言研究;马 超(1995-),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学生,本科在读,主要从事日本语言研究;王思涵(1995-),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学生,本科在读,主要从事日本语言研究;张林夕(1994-),女,河南省驻马店人,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学生,本科在读,主要从事日本语言研究。

第9篇:影视文学研究范文

学院下设7个系,分别是:中文、历史、文化典籍、广告学、影视传媒、档案学和社会学;建有7个研究所,分别是:古籍整理研究所、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长江文化研究所、儿童文学研究所、敦煌吐鲁番学研究所、中国创意产业研究所;建有十多个研究中心,分别是: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逻辑学研究中心、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宋史研究中心、中国历史教育研究中心、女性研究中心、中国新广告研究中心、社区学院发展研究中心、域外汉文古文献研究中心、电子政务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美学研究中心、现代出版研究中心、法国电影研究中心等;设有2个上海高校E-研究院,分别是:都市文化E-研究院、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

学院有2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硕士点,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3个本科专业。学院分为两个板块:人文板块和传播板块。人文板块内的国家文科基地――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简称“文科基地”),古典文献专业为全国重点培养古文献人才的四个基地之一;传播板块内的各专业奉行“思想、传播、创新”的务实精神,与业界建立广泛联系。

2005年人文与传播学院获得上海市教委汉语言文学、影视传媒教育高地建设重点项目。

学院建有资料中心、文科综合实验中心和广告学专业创新创业中心,资料中心占地面积为810平方米,拥有图书14.1万册,杂志1.5万册,建有古籍珍本特藏室、外文特藏室等10个特藏室。文科综合实验中心,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左右,包括7个机房或实验室,均配备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如PC机房、苹果机房、非线性编辑机房、摄影实验室、录音实验室、语音实验室、档案实验室以及电化教室等,专供有关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和学生课外练习使用。此外建有“人文城市”、“都市文化研究”、“东方语言学”、“文贝”、“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5个网站和1个学院网页。学院还建有81个社会实习基地。

学院现有在册学生5000余名(包括来自美国、日本及港、澳、台的学生)。学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开设学院平台课程,文史渗透;举办名家讲座,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加强外语训练,安排外教讲课;强调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配合,由实验中心提供设备支持;注重实习环节,抓好基本功训练。

一、专业简介

戏剧影视文学:隶属影视传媒系。本专业为适应电视、电影的发展趋势,融汇影视学、文艺学、传播学、美学、写作等学科,旨在为各类电视台、报刊杂志、文化传播公司、网络公司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电教中心等培养编导、编辑、策划、文案、摄影、摄像、制作等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影视艺术概论、影视史、文学与影视写作、影视剧创作、传播学、视听语言、专业英语、影视声音与制作、非线性编辑、影视编导、电视节目制作、摄影摄像、影片分析等。

摄影:隶属广告学系。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当代摄影文化理念和相关理论基础、熟知传统及数码摄影专业知识并具备商业摄影和艺术摄影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进入各种与视觉文化、影像传播和教育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成为新闻报业的摄影记者、各类杂志和出版单位的摄影师或图片编辑、广告公司和大型企业的专职摄影师、摄影画廊或图片库的从业人员,也能在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体中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空间。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基础摄影、经典视觉艺术欣赏、传播学、数码摄影技巧、数字影像处理、摄像与影视制作、营销传播研究、商业广告摄影、商业人像摄影、摄影发展史、当代摄影现象研究、传统黑白暗房、现代专题摄影、摄影观察艺术、摄影创作实践等。

二、招生专业、人数和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学制

招生地区及人数

学费(元/年)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戏剧影视文学

四年

30

 

 

 

 

10000

摄      影

四年

10

3

3

3

3

3

备注:各地区具体招生人数,以各省(市)高考填报志愿计划书公布人数为准

三、报考条件

1、符合《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确定的报考条件、具有一定的艺术基础者均可报考;

2、考生获省级招办组织的统考合格资格;

3、身体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等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摄影专业还须无色弱、色盲,近视不得高于800度。

四、专业考试方式

专业名称

考生地区

考试类型

戏剧影视文学

上海

上海市编导类专业统考

摄   影

上海

上海市美术类专业统考

外省

各省市美术类专业统考

五、录取原则

(一)、考生须取得相应艺术类专业合格证或填报资格,并参加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达到规定的艺术类专业本科录取的最低控制线。

(二)、获得多个艺术专业合格证的考生可以兼报相应专业。外省摄影专业采用各省美术类专业的录取原则录取,如个别省市未规定具体录取原则,则参照上海的录取原则录取。

(三)、上海市各专业具体的录取方法:

1、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以折算总分(不分文理)为主要录取依据,综合德、智、体全面考核,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起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折算公式如下:

2、摄影专业按折算总分(不分文理)为主要录取依据,综合德、智、体全面考核,和美术与设计学类其他专业一起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不分专业先后)。折算公式如下:

七、联系地址:上海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