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用药范文

临床用药精选(九篇)

临床用药

第1篇:临床用药范文

方法:分析临床用药不合理用药因素及药师在临床不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结果:药师在临床用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药师的工作积极性可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结论: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重视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干预不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47-02

临床药师的出现是医院药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临床治疗合理、有效的重要保证。随着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用于临床的各类药物日益增多,加上医生的精力有限,对种类繁多的药物性能不能完全掌握,因而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在各级医院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而在基层医院存在的概率更高。不合理用药,不仅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我国,医院用药的不合理情况也是比较的严重,用药不合理占到用药者的11%~30%,造成用药不合理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临床医生、药师的用药不合理。本文通过对我院近一年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间临床药师不合理临床用药记录以及进行药学干预的有关资料100例,对此开展回顾性分析。

1.2方法进行药学的干预:临床药师在进行查房和会诊时进行用药干预,同时要深入一线参与到临床用药的指导工作中,及时对不合理的临床用药进行必要的药学干预,并以《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指导原则》和《医院处方的点评管理规范》等规定为依据,记录临床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和药学干预情况,并做好其他的相关资料记录,利于分析和归纳汇总。

2结果

2.1有效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通过药学干预,起到了降低不合理临床用药的比率的作用,有数据显示,在临床药师开展不合理临床用药的药学干预之前,本院的不合理临床用药所占比率平均每年达到27.9%,通过近一年的工作,临床药师以参与查房和查看病历以及用药的医嘱单等,参与到临床的药物治疗和指导工作中,干预不合理的临床用药情况,目前,本院的不合理临床用药所占比率降至3.5%,不合理临床用药现象下降较为明显。

2.2通过药学干预减少了临床的不合理用药情况。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间临床药师不合理临床用药记录以及进行药学干预的有关资料100例,其中药师提出干预建议100份,干预建议率100%,接受干预建议68份,接受率达到68%。医院的临床药师经常深入一线参与到临床的药物治疗过程中,不仅能够指导临床的用药,而且充分的发挥了药师自身的药学专业知识优势,更加规范了医师的临床用药行为,通过及时的处理和纠正不合理用药,显著减少了由于用药不合理引发的事故,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

2.3药学干预起到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化。经过分析,结果显示在本院的不合理临床用药中主要具有几个方面特征:没有适应证的用药、重复给药、遴选药品对患者不适宜或者是用法以及用量不合适、联用药物搭配不合理、药物适应证和患者病情不相符等。

3发挥药师的干预作用

3.1保证药品质量,药师应严格按要求妥善储存保管药品,杜绝伪劣药品,防止用药差错,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必须从采购、保管、调配、疗效等环节着手,保证药品质量。

3.2向患者宣传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使病人充分了解药物的作用性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医院药师的职责是协助医生对病人进行合理用药的正确指导。药物的存放关系到病人的用药是否安全。对要求低温、干燥保存,易折易碎等药品的储存保管要点要及时告诉病人;对毒性大以及有镇静作用的药物使用应及时提醒,交代清楚。尤其注意多宣传儿童和老人这两类特殊人群的安全用药问题。

3.3药师应参与和指导临床用药,医院药师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探索临床用药方案,通过与每例病人的直接接触,对接受药物治疗的病人的生命质量直接负责。针对不同的病人及病情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协助医师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选用正确药物。建立病人药历对治疗的全过程进行监护和处置,明确联合用药的目的,掌握用药的时间,以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同医师一起查房,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和会诊,缩短住院时间。严格审查处方,对病人提供用药 指导,避免药源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的发生。

3.4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是以分析药物治疗模式对整个医疗系统及社会成本和效益的影响为主。药师要学会利用医院丰富的临床数据和费用,进行最低费用分析、效益分析、效果分析、生命质量分析等多种分析。在相同疗效的情况下,能够使医师和病人选择最经济和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积极制定和推荐各种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促进合理用药。

3.5提供最新药物信息,有针对性地向临床医师推荐和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提供医学情报,及时发现、报告药物不良反应,评价药剂的稳定性和疗效,搜集和总结临床用药经验等。并注意合理用药宣传,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

3.6开展特殊药品血药浓度测定,对安全范围小、治疗窗窄、治疗指数低、个体差异大、不良反应强、具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的药物,长期用药、合并用药等特殊人群用药及其他特殊病人,利用药物咨询微机系统与药物血药浓度测定,使药物剂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既可以减少药源性疾病又可节约卫生资源。

4结论

总之,临床药师作用是越来越重要,通过药学的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加强药师介入和指导临床用药,弥补了医生对药学知识缺陷,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也增强了医生对药师信任,减少医患纠纷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永新,周家齐,杨红英,等.临床药师干预对门诊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J].医药导报,2008,27(5):546-548

第2篇:临床用药范文

随着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药物品种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国际上现有原料4500种,并且平均每年增加20-30种。药品品种日益增鑫,滥用药物及不合理用药也日益增多,医疗单位的药费也日益增多,但临床药物水平在某些方面并未伴随着药品增加而提高,有很大一部分消费在一些治疗意义不大的药品上反而延误病人治疗,甚至由于用药不当发生药疗事故。或者由于滥用药物引起药源性疾病。

临床药代动力学与合理用药: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物别是研究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药代动力学在指导药物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用于指导给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血药浓度的测定:

血药浓度测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血药浓度不仅是药效动力学的根据,也是药代动力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安全幅度小,血浓个体差异大,药理作用强度与血药浓度过密切相关,而治疗效果不易在短期内作出判断的药物,测定其血药浓度,从而依据血药浓度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是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的可行办法之一。

洋地黄是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确切的药物,其缺点是最适剂量不易掌握,稍一不慎常致中毒,甚至死亡。特别是在长期用药时,因功能变化或因换用别种强心甙,或因换用生物有效度不同的制剂,引起血药浓度变化导致事故。因此有必要根据病人血药浓度、体重、肾功给药途径,前阶段用药民政部等来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

半衰期:

半衰期是药代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半衰期一般指血浆半衰期即药物的血浓度一降一半的时间,它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排泄、生物转化及储存等)速度即表示药物在体内的时量关系。

每一个药物都有各自的半衰期,由于药物的半衰期各不相同,因此按照一般习惯每日给药三次的给药方案并不适合所有的药物,更不适合每个病人。

为了维持恒定的有效浓度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按一定的时间间隔给药是必要的,在临床上可适当根据药物有效浓度从而达到满意效果,按一定时间间隔给药是必要的,在临床上可根据药物有效浓度给合半衰期确定给药时间。

如磺胺嘧啶过去的给药是成人每日四次每次1克,首次2克作为冲击量,并使用等量的碳酸氢纳,近年来通过血药浓度和半寿期的研究。确定磺胺嘧啶的半寿期为17小时,因此将磺胺嘧啶的给药方案改为每日二次每次1克,经临床证明既安全也有效。

又如地高辛过去的缓给法给药方案是每日3次每次0.25㎎,三天后达到洋地黄化之后每天再用0.25㎎维持,8天通过药物的逐渐积累之后就能达到洋地黄化,以后的以0.25㎎维持既能达到满意疗效又能减少中毒机会。

肝功能:

肝脏是代谢药物主要器官,有些药物经肝代谢有一定毒性,肝功能不好时避免应用或慎用。

1、对肝功能有损害的抗生素:

四环族在肝脏积贮较显著,并在胆汗中浓度较高,可20-50倍于血药浓度,由此排入肠道而又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

大剂量静脉滴注四环素可引起脂肪浸润性肝脏损害,严重者可以致死,孕妇尤易发生,所以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以肝代谢的药物:

氯霉素主要要肝脏中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灭活,因此慢性肝炎和肝功能不良时应避免诮用氯霉素,其它的如亲手霉素利福平等,当肝功不良时长期应用易于引起药物的体内蓄积,升高血浓度易产生不良反应,这类药物应慎用。

肾功能:

第3篇:临床用药范文

【关键词】临床药师;不合理用药;药学干预;分析

【中图分类号】R99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047-01

应用药品与疾病抗争,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盲目地追求“最好最贵”的药物等错误用药观念所造成的危害性已经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全球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的致死原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医院用药的不合理情况也是比较的严重,用药不合理占到用药者的11%~30%,造成用药不合理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临床医生、药师的用药不合理[1]。面对该种现象的长年持续增长状态,我院临床药师经过长期研究分析,制定了一系列监督改善计划,本文就干预后改善情况和干预前进行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13年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药学干预,分别统计2012年和2013年经药学干预后各种存在问题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本研究选择临床用药处方单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为2012年处方数25483张,2013年43875张。

1.2干预方法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查房、会诊以及具体用药,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记录登记,并制定一系列相关整顿调节制度进行药学干预,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规定,定期调查处方与病历,专题调查,通过药品消耗量排序、药品用量动态分布等分析,掌握临床用药动态,对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记录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依据医师级别不同,给予相应的处方权,加强抗菌素临床应用的监督,限制滥用抗菌素的情况,对相同的病例及抗菌素应用进行监控排队,查看抗菌素应用数量,并且取消与科室经济利益的经济链条,缩短住院天数,防止术前预防性及无症状性的应用抗菌素,减少患者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药师在审核处方时严格按照抗菌素应用规定进行调剂,避免大处方及抗菌素滥用药物的流出药房,设置药师咨询岗位,对患者进行合理地咨询服务[2]。

1.3效果分析

比较分析药学干预前后抗菌素使用种类、抗菌素费用、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前后变化情况,以及干预后2013年较2012年在选药不合理、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无剂型或剂型错误、字迹不清、涂改处方不签名和未使用专用处方等方面占全年总处方数比例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比较分析药学干预前后抗菌素使用种类、抗菌素费用、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前后变化情况 干预后抗菌素平均费用519元明显低于以前1632元,平均住院天数8天明显少于以前16天,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在我国各大中小型医院里普遍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临床不合理用药,其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抗菌素使用种类过多,导致抗菌素费用上涨,住院天数一再延迟,周转率持续下降,整体住院总费用高涨,临床医生选药不合理、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无剂型或剂型错误、字迹书写不清、涂改处方不签名和未使用专用处方等方面均逐年上升。面对该种现象,各地临床药师都一直热衷讨论着解决方案,我院也同样重视该问题。2002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要求: “医疗机构的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工作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3]。临床药师通过查房、会诊等方式,深入到一线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凭借着自身专业的药学优势对医师在临床用药方面进行指导,规范了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同时也及时地纠正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抑制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保障了医疗质量及安全[4]。从上述结果中可见,干预后抗菌素平均费用519元明显低于以前1632元,平均住院天数8天明显少于以前16天,选药不合理2.4%明显低于2012年12.3%,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2.8%明显低于2012年11.9%,无剂型或剂型错误4.8%明显低于2012年12.6%,数据中发现,经药学干预后我院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用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合理药物,不仅是医师的责任,药师也要提高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临床治疗团队中发挥作用,医院要进一步加强处方管理,定期检查和质量监督; 通过再教育提高医生和药师的业务素质,强化医生书写质量意识和药师对处方的监督作用; 不断分析、纠正处方中出现的不足与错误,才能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5]。综上所述,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经统计效果十分明显,对临床所存在的各种用药问题取得较可观的改善,适合继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凤霞.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9):78-79

[2]高艳萍.对临床药师在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19-120

[3]邹士宗.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7):43-45

第4篇:临床用药范文

临床药师直接面向患者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是时代的呼唤、患者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临床药学强调的是“临床”,药学监护突出的是“患者利益第一”。然而目前许多医院药师的工作方式仍是“脱离临床,远离患者”,不仅难以满足患者治疗的需要,也阻碍了临床药学的深入发展和提高。药学服务模式的中心内容是临床药师走入临床并成为临床医疗团队中的一员;面对患者直接提供药学技术服务;努力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生命健康的目标。

临床药学是为患者服务的前沿

临床药学是药学为患者服务的前沿,药物治疗仍然是当今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据统计,85%的药物是在医院中消耗的,合理用药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药物治疗已经从经验用药过渡到群体模式化用药,并进一步发展到个体化给药阶段。合理用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医药人员密切协作、共同承担。因此要求临床药师深入到临床医疗环境之中,与医护人员一起直接面对患者,以药学知识服务于患者。

临床药学以合理用药为核心,药学监护的概念是要求药师与医师、护士和其他医技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以患者为中心并与用药相关的医疗服务全过程。临床药师的岗位就在各临床专科中,因为患者的病情千差万别,且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因而临床药师必须深入临床面对患者,了解掌握最新最准确的第一手临床信息,医药协同才能提出适宜的给药方案,使药物疗效升高、不良反应与费用降低,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药物。临床药学与药学监护是一门应用科学,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其鲜明的特点。

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5篇:临床用药范文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中药注射剂 临床应用指导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和引起的不良反应也逐年增多,为此通过从个体差异、药物品种的选择、药物配伍、溶媒的选择、药物剂量、浓度、滴速的控制和中药注射剂配置操作等方面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指导与促进中药注射剂的规范、合理应用,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

个体差异

应详细询问患者家族史、用药史和过敏史,建议有过药物敏史者应慎用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尤其注意过敏体质、儿童、年老体弱者和肝、肾功能低下或不全的患者,因其特殊体质与肝、肾功能不全或降低,更易出现不良反应,用药应谨慎和酌情调整剂量,并加强监护,一旦出现有恶心、呕吐、皮疹、头晕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因此我院临床药师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特别强调注意个体差异,同时定期检查临床上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配备情况。

药物品种的选择

中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即使单味药也不例外;不仅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对其有效成分也是知之甚少。

中药注射剂主要来源于疗效确切的中药经典方,遵循辨证施治原则,具有鲜明的中药药性及药效,不能不加辨证地只按说明书上的病名随便使用,如刺五加和醒脑静注射液注射液虽都能改善血循环治疗脑梗死,但因刺五加注射液药性偏凉,而醒脑静注射液药性偏温补,前者适用于虚寒型而后者适用于火热型,必须结合疾病的证候属性、药物属性辨证选用。在药物品种的选择上,临床药师强调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来选择适当的中药注射剂。

药物配伍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时,易氧化、变色、生成沉淀等,降低疗效,引起不良反应,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应尽量避免联合用药。有研究显示,联合用药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而且就构成比来看,不良反应组中联合用药者为对照组的13倍[1]。为此临床药师要求临床注意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对已有文献报道有严重不良反应的配伍应禁用,同时尽量避免中药注射剂与其他中、西药注射剂联合用药,如果要用多组输液,要有一定的给药顺序和时间间隔,并应用少量溶媒冲洗输液器或在输液组间使用中性液体适当加液隔开。

溶媒的选择

中药注射剂包含的成分很复杂,应根据其理化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媒,以避免沉淀、变质及减少不溶性微粒。有文献报道,银杏叶、参麦注射剂、复方丹参等注射液的pH 4~6.5,偏酸性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可能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故一般应用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灯盏花素、复方苦参等注射液偏碱性,则应用0.9%氯化钠注射稀释后缓慢滴注,避免与pH值过低的液体配伍使用,以免有效成分析出,形成沉淀。因此临床药师指导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求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选择溶媒,并注意查阅有关中药注射剂配伍相关的研究结果而做相应的调整。

药物剂量、浓度、滴速的控制

我院临床药师通过对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调查,发现一些临床医生常大剂量甚至超剂量使用,造成药物不良反应,有学者曾统计分析了341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其中超剂量用药730例,占总数的21.35%[2],还有报道,高浓度丹参注射液致心动过缓及低血压性休克[3,4],说明不良反应与大剂量、高浓度使用相关性较大,因此,临床应用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推荐或规定的剂量与浓度给药。临床给药过程中药品浓度过大或给药速度过快,都可能导致头晕、疼痛、刺激性皮炎、静脉炎、栓塞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般中药注射剂滴速为40~60滴/分,而一些心脑血管药物,如苦碟子、葛根素等注射液在使用时应尽量减慢输液速度,最好控制在30滴/分,还有些药物还应根据不同年龄对给药速度作相应调整,如清开灵注射液儿童以20~40滴/分为宜,成人以40~60滴/分为宜,所以给药时应注意控制给药速度。

中药注射剂配置操作

中药注射剂的规范配置操作能有效地避免药害事件的发生,因此临床护士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操作规程,我院临床药师要求护理人员配药前须认真检查药物的外观质量,如发现溶液变色、漏气、混浊、沉淀、瓶口松动、外标签模糊等应避免使用,同一个疗程内尽量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药品。在配液时应注意药液的配制顺序、加药方法,尤其是粉针应先将药物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输液中。另外,抽取中药注射剂的空针不能混用,药液配置后,尽可能缩短放置时间,如有些药品对配液时间有明确规定,如灯盏花素注射液明确要求用氯化钠稀释后必须在4小时以内使用。

参考文献

1 朱立勤,徐彦贵,王屏,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3):215-218.

2 张惠霞,陈建玉,宋成.341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药物警戒,2006,7(4):232-235.

第6篇:临床用药范文

1重视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宣传工作

选派高年资的临床药师在门诊窗口进行合理用药咨询,宣传工作,向患者得供用药品种介绍、给药途径、服药时间、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及药疗、膳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信息,使医生或患者避免不合理用药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增强患者依从性,同时帮助患者具备简单的自身用药监护能力,以便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救治措施,把不合理用药降低到最低水平。部分大医院在这方面已经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满意效果。

2重视药师下临床,指导合理用药,当好医生参谋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科室参与会诊,病理讲座为医生、护士和病人提供药物信息咨询服务,并根据病人为疾病种类、性质、发病时间、既往用药史、有无药物过敏等情况,结合药物学和药敏学知识,协助临床医生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适当的剂型,结药途径,给药方法和疗程的制定,通过监测病从用药过程,发现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临床药师对各科医嘱进行审核,并对用药品种较多的病人或医嘱进行针对性的抽查与分析,一旦发现不合理用药或可疑之处,可及时与医生联系,协商解决,把不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但要求药师具备较强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使能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药师对临床病人用药加以监护,直接参与制定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建立特殊病人用药档案,并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这是药师职能的一个根本性转变,是临床药师开展合理用药活动的目的,也是临床药学的一个飞跃。

3重视药物的个体化使用

合理用药的核心是个体化给药,许多药品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临床医生必须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来决定最合适的药品和恰当的剂量,目前广为使用的方法主要是测定药物在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以药代动力学原理计算药代动力参数,设计出个体给药方案。临床药师可以通过参加查房、会诊、体内药物浓度检测等,依据病情,病理生理学、药动药效学、病原学以及生化检验资料数据等,参与对典型病例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并协助方案的执行,修改与评价。

4重视药物经济学,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药物经济学是将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应用于评价临床治疗过程,并以此指导临床医生、药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药物品种繁多,价格不一,可供临床选择的余地较大,药品费用合理支出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所以,合理用药应是治疗药物必须符合临床指征且功效明确,价格适中,治疗药物的调配要准确无误,质量要保证安排内有效,通过鉴别,测量和对比不同的治疗方案,优化治疗成本与效果结构,使药物达到最好的效应。这样避免了以前只强调用药安全有效,却忽视了支付药物费用的情况,同时也为解决“看病贵”的问题采取了有效措施。

5重视医护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

合理用药离不开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制定治疗及用药方案,因此医生对选用药物的治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毒副作用、用药途径、剂量及用药时间、价格应充分了解掌握。最好选用那些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并且价格适中的药物。在联合用药中要注意配伍合理等。事实上,目前医生经验用药、习惯用药占绝大部分,对药物合理配伍不熟,用药前的细菌检验及药敏检查较少,护理人员缺乏协助医生用药的意识,对医生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不能劝止或劝止不听。因此,要通过学习、讲座及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医护人员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强化依据药敏结果,使用药物的观念,强调医护人员的协作精神,提高医护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能力。

第7篇:临床用药范文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主要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7越到2015年7月我院行临床用药干预案例120例,其中男性为67例,女性为53例,所有120案例均有临床经验丰富药师进行循证药学干预.男性患者年龄范围为9-78岁,平均年龄为36.8岁.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从10-75岁,平均年龄为35.6岁.

1.2方法

1.2.1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循PICO-S方法,仔细找出120例患者用药不合理的原因,与临床实际结合,把需要干预和解决的问题确定出来.

1.2.2最佳证据

对于120例患者用药不合理现象,把最佳的证据找出来并根据问题原因所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检索以及搜集.一般来说,全部已发表的文献均为文献的检索范围,文献信息源存在通用信息、原始研究和经滤过(评价过)的先相关文献等.卫生部所颁发的各类法规、各类疾病治疗的用药说明均属于可采集的通用信息[3].只要是可以直接进行收集的证据都可以进行合理利用,若是无法直接进行收集的,首先需要建立证据,例如药物的耐受性等,医院不同,差别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此类型资料难以获得,需要建立方能使用.在整个搜集证据过程当中,不但可以提高药剂师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从根本上推动药学的进一步发展.

1.2.3分析和评价证据

所谓的系统评价就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文献综述,经过阐述、选择、分析以及评价与此问题有关的,具备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接着根据统一的评价标准,把合格的证据找出来,采用综合分析以及统计学的方法,得出一个可靠有效的结果,最后在对结果进一步说明.一般来说,可以吧循证药学研究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的证据分为五个等级,五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1.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2级:单个样本量的足够RCT结果;3级:有对照组,但是没有按照随机方法对实验进行分组[4-5].4级:没有设置对照组的对比和观察.5级:证据来源于具有描述性的研究报告、个案事例等等具有药物经济学以及安全性的综合性评价研究.

1.2.4临床用药干预

对所获取的证据进行神勇和评价,并采用具有说服力的方式向临床中的医师和护士进行阐述,表达说明自身的观点,得到认可以及配合,进而发挥出药剂师最佳工作水平.

1.2.5工作评价

临床用药干预的过程详细记录,并观察干预前后的效果,确保最后做出的评价具备客观公正性,为日后临床用药干预情况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6].

1.3案例分析

120例案例中,出现1例高血压患者,由于饮酒二出现昏迷,送到医院进行抢救,经过临床医师诊断后得出结果:低血压休克导致的.经向患者家属了解得知,患者有经常饮酒的习惯,但之前没有出现过饮酒昏迷的现象,日常血压也为发现异常.循证干预过程:临床药师首先详细了解患者发病过程,患者在早上八点服用了硝苯地平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片,然后在大约十点左右饮酒,往常都是晚餐后才有饮酒的习惯.当日的饮酒量大于日常,饮酒大约五分钟后就开始出现头晕,出现昏迷.药师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结合自身的临床精简,对文献进行检索后得出,乙醇会对机体血管运动中枢产生抑制作用,导致血管发生扩张,乙醇与部分降压药产生反应,今儿促使患者血管发生扩张,两者导致患者血压发生下降和肠胃不适,最终导致昏迷.为此,药剂师作出总结:饮酒量及饮酒时机会造成患者发生突发性昏迷.

2讨论

循证药学在临床用药干预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弥补临床药剂师经验不足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药剂师的工作水平,推动药学的进一步发展.日常当中,药剂师可以把自己日常所积累的经验和最佳证据相互结合,向临床医师、护士、病人及其家属解答问题,并指出医院日常不合理用药行为,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7].循证药学并不是临床直觉所获取的经验,而是强调临床证据,它的主要核心内容就是把最佳的证据找出来,并对这些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整个循证药学的实践过程中,临床药师可=可以使用最新的技术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检索、搜集,最终制定出最佳的用药方案,要求临床药剂师具备丰富的药学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临床药剂师在使用询证药学过程当中,还应当要具备良好的网络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缜密的分析思考能力.对于用药不合理的案例,应该要及时分析原因并找出最佳证据,制定解决措施[8].总而言之,循证药学应用在临床用药的管理中,是保证临床用药干预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循证药学也能帮助药师提高其自身素质,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应在医院用药管理中,积极引入询证药学,及时发展药物不合理现象,及时改进,提高医院药物管理水平,从根本上降低医疗矛盾发生率.

作者:范邦雄 单位: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参考文献:

[1]雷建正.循证药学在抗生素临床使用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5,20(23):226-228.

[2]刘曦,周淑英.循证药学在临床用药干预中的应用体会[J].北方药学.2015,14(03):117-120.

[3]郑庆华.加强用药管理提高保障水平[J].福建改革.2015,16(12):119-122.

[4]李凯歌.循证药学模式在我院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7(03):182-184.

[5]张峰.临床用药管理浅析[J].兵团医学.2015,27(04):211-214.

[6]赵昕,何周康,张晶.用药差错和潜在差错报告及干预系统的建立和评价[J].儿科药学杂志.2014,23(08):118-120.

第8篇:临床用药范文

【关键词】奥美拉唑;临床应用;胃溃疡

胃溃疡是因为胃蛋白酶、胃酸等刺激而出现的溃疡症状,临床中的发病率高。胃溃疡患者还会有反酸、嗳气、上腹痛等症状,严重患者还会出现胃穿孔、呕血等情况,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中常常使用该药物来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此次将奥美拉唑的药学药理来进行研究分析,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96例胃溃疡患者进行分析,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根据研究开展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96例胃溃疡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我们排除了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的患者,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8例,观察组有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34~69岁,平均(45.22±8.19)岁,对照组有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33~69岁,平均(45.73±8.61)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生产厂家:大同市利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141213)进行治疗,2次/d,剂量0.15g/次。观察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生产厂家: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诺捷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141210)进行治疗,1次/d,剂量20mg/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比较。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显效: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显示阴性,患者的溃疡部位完全愈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幽门螺杆菌检测为阴性,溃疡部位愈合超过50%,症状有改善。无效:幽门螺杆菌检测显示为阳性,患者溃疡症状无改善,或更加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胀、头晕、口干等。

1.4统计学

方法使用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并采用软件SPSS18.0对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显效46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64.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恶心、呕吐,1例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照组3例恶心、呕吐,3例腹胀,1例口干、2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P<0.05。

3讨论

3.1奥美拉唑药理

临床中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1~3h后,患者的血浆药物浓度能够达到峰值。奥美拉唑的临床生物利用率非常高,单剂量奥美拉唑的利用率大约是35%。患者接受药物治疗1周后,生物利用度达到了60%。奥美拉唑进入人体后会代谢出羟基奥美拉唑和磺基奥美拉唑,这两种物质均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由尿液排出。磺基奥美拉唑不会抑制胃酸分泌,羟基奥美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但是其抑制程度没有奥美拉唑强烈。若是患者有肝脏功能障碍存在,那么奥美拉唑的代谢周期会增加,但患者的肾脏功能不会对奥美拉唑血浆清除半衰期产生影响。

3.2奥美拉唑效果

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是4.17%,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是18.7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胃溃疡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可靠。壁细胞泌酸小管上的H+-K+-ATP是质子泵,其主要是通过交换钾离子,将氢离子注入泌酸小管腔中,氢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盐酸而分泌入胃腔。而奥美拉唑是一种高选择性质子泵抑制剂,能通过选择性地抑制壁细胞表面H+-K+-ATP酶来对胃酸分泌进行选择性的抑制,增大其黏膜电位,进而改善胃部黏膜屏障。奥美拉唑对五胃泌素以及其他刺激的酸分泌进行抑制。因为其具有比较强的胃酸分泌抑制作用,因此,患者早上接受药物治疗后,16~18h就会让胃部的pH值超过3,并不会影响乙酰胆碱以及组胺受体。奥美拉唑见效快,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其胃酸分泌能够被控制,经过2~3h就会达到需要峰值。所以1d使用1次药物就可以有比较好的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奥美拉唑主要是被应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等疾病的治疗,患者的耐受性比较优秀。奥美拉唑目前还没有发现禁忌证,使用后的不良反应率也比较低,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症状以皮疹、恶心、失眠、腹泻、头痛、眩晕、嗜睡等为主,还会有血清转氨酶上升的情况。如果长时间持续的使用该药物治疗,则会导致高胃泌素血症,这是因为长期抑制胃酸分泌所导致的负反馈调节。总而言之,胃溃疡患者接受奥美拉唑的临床治疗效果优秀,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有比较大的帮助,临床安全性也比较高。

参考文献

[1]郑加嘉.奥美拉唑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91-92.

[2]崔诚.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制备工艺研究与体内外相关性探讨[D].北京: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2014.

[3]陈卫民,江国荣.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5-26.

[4]张鹏.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450-451.

[5]向四国,胡忠金,潘润洪.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404-405.

[6]崔荣丽,林三仁.非糜烂性反流病的诊治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8):634-636.

[7]孙晓红.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生理机制[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8):630-632.

第9篇:临床用药范文

毒性中药材的种类毒性中药材是指按已经公布的相关法规和法定药材标准中标注为“大毒(剧毒)”“有毒”的药材。其中28种毒性药材(大毒)按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1988年)管理,包括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品种较多,分布于各科用药中,其中不乏临床常用品种。毒性中药材及其制剂具有较独特的疗效,但若使用不当,就会有致患者中毒的危险且其中的毒性中药材的毒性范围广,涉及多个系统、器官,大部分毒性药材可一药引起多系统损伤,应引起重视。

一些历代本草学著作中没有毒性记载的饮片及其制剂,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其具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处方中含有马兜铃酸成分中药材(如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等)的中成药,若长期服用,可造成马兜铃酸的积蓄,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引起肾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

临床使用含毒性中药材中成药的注意事项①辨证使用,不同病证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另外还应注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辨证施治。②合理配伍,利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合理配伍用药,既可增强功效,又可减少毒性。③注意用量: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安全范围小,容易引起中毒,因而要严格控制剂量。既要注意每次用药剂量,还要注意用药时间,防止药物在体内积蓄中毒。④建立健全制度:建立健全保管、验收、调配、核对等制度,坚持从正规渠道购进药品。

加强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

特别是要加强中药注射剂、含毒性中药材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重视个体差异,辨证施治。制定科学用药方案,避免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掌握含毒性药材中成药的用药规律。

2008-2013年,共上报不良反应1298例,其中中成药不良反应共548例,占42%。不良反应较多的品种包括痰热滑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血塞通粉针、鼻炎宁胶囊。

开展中成药临床应用监测,建立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成药临床使用肘应针对实际情况,监测所使用的中成药品种、数量、合理用药情况和不良事件。特别是对风险较大、毒性明确的中成药,如中药注射剂和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应进行重点监测。

处方点评制度的落实。可有效地促进中成药临床使用监测,及时获取中成药用量的动态信息、合理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