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儿古典文学范文

少儿古典文学精选(九篇)

少儿古典文学

第1篇:少儿古典文学范文

【关键词】幼儿;学习古文;培养兴趣:语言发展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璀璨夺目,传统诗文更是内涵丰富,意境高远。现如今在我们城市大大小小的很多幼儿园里都能听到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背诵我国最传统的一些简单古文。如:小班开设《百家姓》,中班开设《弟子规》,大班开设《三字经》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让幼儿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益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有利于孩子陶冶情操、丰富语言能力,为培养孩子的思想道德和品格修养都有好处。

1幼儿对古文的学习,从培养兴趣为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在人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是不同步的。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既有显著的发展,幼儿期是人的记忆发展的黄金时期。背诵是他们的天性,是他们所喜欢和擅长的,如果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多背点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和篇目,可以作为一种终身去消化、理解,收益的文化储备。再次,幼儿接受经典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之中,吸收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髓,使他养成良好的性格与气质。

如何把握幼儿的记忆特长而诵读经典古文,我认为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增加幼儿的学习动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我们知道,所有的智力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学的好,要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不仅要用生动形象的内容来吸引幼儿,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促进他们有学习新知识的要求和愿望。由经典故事引出的知识点的学习,品德的教育,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经典的难度。

孩子天性活泼,生动的故事、美妙的音乐、优美的图画、快乐的游戏是孩子所喜爱的,我们可以将传统经典著作学习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去,多渠道地让孩子接触、学习经典。比如《三字经》三字一句,合辙押韵,音律优美,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在教学过程中不苛求量的多少,也不增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只着重于培养幼儿的诵读兴趣,从小培养幼儿对古文的美感和学习趣味,开发幼儿心智,在这些经典的古文中包含许多勤劳、立志、爱国、爱家、助人为乐的内容,每天在早餐后诵读几段,虽然孩子们目前不能完全理解其中蕴藏着的传统美德和智慧,但是随着他们知识量不断增长,在以后的人生道理上一定会消化理解,并将一些优秀品格体现在自己将后的为人处世中。在诵读古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幼儿诵读古文的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幼儿读《三字经》的内容时,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特别注重读音的轻、重、快、慢,当幼儿能熟读后,教师还可与幼儿进行“对读法”,即老师读前面一句,幼儿读下一句,依次对着读,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幼儿对古文的兴趣,老师在读完每段后讲解其内容,让幼儿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同时还可以将每段的故事生动的讲给幼儿,使幼儿对故事产生兴趣的同时对古文也有好感。老师在幼儿休息时,可放一些经典古文故事的碟片,让幼儿从动画里感受到古文里的寓意以及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可根据故事的教育意义,结合孩子的年龄班、季节特征,有目的地选择一系列的经典故事,有计划地穿插在幼儿主题活动之中,这些经典故事不仅能够帮助孩子轻松学古文,同时也能内化成孩子独有的故事财富。让孩子们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的丰富知识,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化涵养。

2诵读古文,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期是大脑高速发展时期,也是获得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古文的一些启蒙书也有生动的一面,有的富有文功、语句精练,如果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学习古文,使一些生动、顺口、独具表现力的语句能运用到日常生活和游戏当中。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加识字量,扩大了知识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儿童整体语言学习和发展的驱动力。比如幼儿在生活中遇到要让出自己爱吃的东西时,他会主动将食物让给其他伙伴或家人,问幼儿为什么要这样做,幼儿会主动的背出“融四岁,能让梨,我想学习孔融也把好吃的让给大家”,这就是在古文的学习中帮助幼儿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他们在说话时能用最简洁的古文语句叙述,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懂得了很多道理,同时他们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幼儿每天将新学到的古文背给大家,再将每段的寓意及经典故事讲给大家,不仅在语言上得到好的发展同时使幼儿感受到一起分享的快乐。《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在通过学习古文认识传统道德典范时,会自然地将经典用在每日的游戏活动与日常生活中。

人们对“经典古文诵读”的关注并不仅仅它是一种育儿的新观念、新方法,更重要的是关系着我们这个社会如何看待中国当代教育,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问题。儿童学习“经典诵读”并非鹦鹉学舌般的模仿。他们在这种情况中可以练习已经知道的东西,并且继续尝试一些别的东西。他们的语言进步得越多,他们进一步学习的范围就越大。少儿学习古文(读经)的发起者是台湾台中师范学院教授王财贵,他最早的读经实验是在家培养自己的四个孩子。这些孩子仅凭音律之美背诵古文,一段时间后,对文字的敏锐度和鉴赏力明显提高,文章写得好,更显出品质上的礼让恭敬。王财贵得出的结论是,0-13岁是儿童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如果能在这段时间聆听或诵读经典,把人类文化的精华灌输到脑中,并在其成长过程中自行体悟、践行,将有助于成为德行兼备的有用之才。孩子读诵经典后,承载着先贤的古训,再经过团体氛围的熏陶,普遍变得谦和有礼,要改正生活上的不良习气也变得容易许多。

通过学习古文,不仅让孩子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也培养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是,一些自私的孩子可从古文故事的学习中开始变得谦恭礼让,这对于塑造当今社会的人文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2篇:少儿古典文学范文

1998年,中国青年基金会启动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就倡导孩子要“从小沉浸于中华文化这最深切、最久远的人文关怀之中”。学前教育虽然在此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表述“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中,仍可以深切感受到幼儿接触、感受经典古诗文的必要性。

但如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选择适合的、有效的内容和方法,更好地凸显经典诵读活动的价值等方面还有待研究和解决。我园开展《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园本研究》课题研究,着重对“活动实施的策略”进行探索,从选材、环境创设、教学手段等方面展开了研讨。

二、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

1.内容选择:“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国的经典古诗文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做到不主观臆断;要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多层次地选取经典教材。

(1)教育性及品质培养

一些经典小故事往往蕴含许多教育寓意,结合《我们都是好朋友》《亲亲热热一家人》《准备做小学生》等主题活动,通过听经典故事诵读三字一句两字一句的《弟子规》,吟诵诸如《游子吟》等古诗,让幼儿获得更多生活启迪和为人做事的启蒙道理。

(2)从传统节日入手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有趣的典故、独特的风俗。同时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习俗的发扬。于是,我们将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古诗诵读结合起来,如春节选择古诗《元日》、清明节时选择古诗《清明》、重阳节时选择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多层次地选择经典教材,使得经典诵读内容“百花齐放春满园”。将经典诗文渗透于孩子的一日活动中,使其所蕴含的人文内涵能潜移默化地浸润幼儿心田。

2.环境营造:“一树梅花万首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环境创设得好可以使活动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了让家长和孩子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我们要做到诵读活动环境的多方位营造。

(1)幼儿园诵读大环境的创设

在楼道中布置了诗配画,以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幼儿时时展示经典诵读的内容,吸引了幼儿和家长的眼球。每天上下楼梯时老师会有意识地带领幼儿读一读,认一认,学一学。家长在接送幼儿时常常会停下脚步朗读画板上的古诗文给幼儿听,让幼儿处处沉浸在经典诗文的熏陶之中。

(2)班级诵读区域环境的创设

老师对班级小环境也要巧花心思进行创设。在活动室的角角落落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如“经典诵读屋”“经典图书角”“经典对对碰”“经典小舞台”等。我们在这些区域里摆放自制的《三字经》故事书、唐诗棋谱,三字经接龙卡、表演道具头饰……环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兴趣。在区域里,幼儿自由、愉快地玩乐,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

“一树梅花万首诗”,诵读环境的多方位营造,让每个幼儿和家长都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参与经典诵读活动,使大家置身在诗意盎然的温润氛围中,随时受到经典的熏陶和感染,感受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3.教法探索:“教无定法,因材施教”

孔子的教育观点注重“因材施教”。而现代教育思想也认为“教无定法”。特别是对于幼儿,经典古诗文中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意境、深奥的内容,非生活经验少、认知水平低的幼儿所能理解。幼儿刚开始接触,出于新奇,他们会很认真。但若一直按一种固定的模式去活动,随着时间的延长,他们难免会产生厌倦情绪。只有顺应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多样性、游戏性的活动,才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1)故事表演法:多方位参与、寓教于乐

故事是幼儿百听不厌的,为了让幼儿能理解经典诗文所表达的意思,教师可以将经典内容编成一个个贴近幼儿生活、道理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如:在教授《三字经》片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时,教师融入了“周处改过”的故事,并添加了人物对话,让幼儿一听就明白了是非对错。

(2)愉快诵读法:你方唱罢我登场

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在学生感受体验基础上的艺术形象再创造活动,在学习古诗文的基础上,我们可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诵读,一方面可以巩固幼儿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的节奏韵律感。在诵读中我们还可以采用有节奏诵读、配乐诵读,两个幼儿对读,接句诵读,接字诵读等方法有效地调动幼儿读的积极性,营造“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诵读氛围,渐渐地,“古诗文诵读接龙”“古诗文配乐诵读”“诵读打擂台”将成为幼儿喜欢参与、愉快参与的活动。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上要做到多角度、多手段,做到“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让幼儿在生动的情境中,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领略古诗的内涵与意境,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经典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

第3篇:少儿古典文学范文

1.泛读:经典诵读步入引发浮夸之风

“跟风思想”与“冒进主义”始终是国民的劣根性。儿童经典诵读也不例外,尽管兴起才短短几年,然而现在许多学校、教师、家长对此就犯了急于冒进的思想,在没有弄懂概念,也没有建立起一个相对系统的诵读机制之前提下,“驱使”儿童去诵读经典。

2.误读:经典诵读内容过于随意之为

对经典诵读的对象不加选择与过滤,认为“古”的就是“经典”的。在读本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局限于古代儒家的东西,这些读本里面还包含了陈旧、落后的东西。如不考虑诵读文本是否符合孩子年龄、兴趣特点,把经典一股脑儿塞给学生,学生容易受消极东西的影响。

3.硬读:不考虑学生的需求强制诵读

经典诵读发展得如火如荼,有部分诵读却是置儿童的兴趣、需要于不顾,呈现给儿童的都是成人世界的经验。成人成了儿童的“侵略者”,听由儿童机械识记、鹦鹉学舌,鼓励学生甚至催逼学生死记硬背,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这对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是不利的。

4.底薄:教师自身古典文学底蕴单薄

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学生生涯便缺少传统文化的浸润,古今诗文底蕴不厚。走上教学岗位以后,能够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加强经典文化积淀的人少之又少。这样一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的经典熏陶,教师也只能是“拿来主义”了。

二、出路:儿童经典诵读的优化策略构建

1.梳理适合的诵读内容

筛选。在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教师们首先要筛选出值得孩子诵读的经典。对少儿的教育,除儒家之外,要兼顾道、法等诸子各家以及其后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章,立足于世界文明,择取最优秀的经典文章。还须考虑到:孩子是现代的人,故在经典内容的选择上应更趋向于现代的、经典的东西。

精选。为了不过多地占用孩子向生活学习的宝贵时间,妨碍他们形成和掌握生活的兴趣、态度和经验。在筛选出的经典诵读内容中,教师们需努力精选出一部分有用、适合孩子的经典诵读,内容力求精炼、典范。

2.实施有序的诵读框架

有量。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不只着眼于经典诵读工程专用教材、经典名言及唐宋诗词,更多的是把目光指向优秀的外国诗文和五四以来的诗文,选择一些富有儿童情趣,语言浅显明了,形式短小活泼,易于被儿童所接受的,脍炙人口的诗篇。最后确定主要诵记内容:以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词文篇目,《三字经》等六部经典中节选部分适合孩子们诵读内容,同时,精选中外、现当代儿童诗歌美文。

有序。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诵读内容安排遵循由易到难原则。如:低学段孩子侧重浅显的儿歌、韵语,朗朗上口的小诗。高学段学生属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除选择典范的语言模式及语言素材外,增加部分稍有难度的宋词及国外经典散文与诗歌。

有质。每个年段的老师,从优秀的诵读内容中挑选出适合本年段孩子年龄特点及阅读兴趣的诵读内容,列成一份书单,给每个孩子。除必读必诵的内容外,再推荐一部分略诵读内容,让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诵读。可借助班级读书会,在大家同诵一本书中,指导孩子做批注,交流诵读成果,以达到质的保障。

3.形成本土的诵读机制

机制建立是保障诵读有效性的关键,对此,在立足本土实际的基础上,教师们先后探索并建立了相关的诵读机制。

1.学校诵读机制

孩子的经典诵读大多数在学校完成的。如何给孩子创造浓厚的诵读氛围,这就需要学校相应的诵读机制。

热化诵读氛围。学校利用可以利用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名人名言、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装点学校的橱窗、走廊、墙壁等。同时建立班级自身特色,有班级图书角。

明化诵读时间。教师们把经典诵读纳入到课程计划。在时间安排上,孩子集中注意力有限,因此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语文老师利用早上的早读课进行诵读,中午读报课用来背诵。每天诵读内容,学生按学号轮流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会诵背的同学到小组长那背诵。一日一日地背诵,孩子们往往会随记随忘,教师们就要为孩子做好“诵读回炉”――两周一堂的班级诵读会,进行诵读内容展示,展示中巩固先前的成果。

优化诵读方法。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心理,教师们应该给孩子们一份解读的尊重。当出示要求背诵的文本时,先利用适当的手段让学生粗粗理解文本的内容,再反复熟读成诵。让孩子头脑中有意象,可以让孩子根据下文的注释,也可以听听同学的理解,只求帮助诵记,意思不做深入理解。这种背诵方法较之于“素读”有所不同:“素读”是我国私塾先生为了获得诵背效果,偏面采用的死记硬背的方式,诵记方法枯燥、乏味。而笔者倡导的:有意象在先,诵记在后,这是一种能快速而又较长时间记忆的诵读方法。现今孩子接受信息渠道太多,他们脑子对信息的接受选择性相当得大,如果现在还是用“素读”法诵记,只会让孩子记得快、忘得快。

强化诵读形式。诵读初期,完全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每天由教师安排十分钟领读,让孩子静静跟读,激起孩子诵读的欲望;中期,让孩子轮流上台主持每天早上的诵读,让孩子一个接一个诵读下去,诵读完即可。后期,让孩子诵自己喜欢的内容。

“让诵读成为自觉,让运用成为自然”,每两周一次的主题诵读会,丰富形式给予孩子展示的舞台。

精化周一引领。在每周一的红领巾广播中,增设主题诵读栏目。分年段进行古今中外诗词主题诵读栏目,引导学生诵读方向,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如:以事物为主题的宋词、诗人为主题的古诗、现代儿童诗等等。

2.家长导读机制

发倡议――周周给孩子两小时:倡导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诵读活动中来,每周只需花两小时在孩子身边,聆听孩子品读美文,必要时督促、指导孩子诵读。

评表现――月月给孩子两种分:如果孩子学习较费劲,诵读能力不强,家长尽量在开始诵读的时间里,在旁边督促一段时间后,孩子养成习惯了,再放手孩子诵读。家庭一个月打一次分:成果分10,态度分5分。

支点子――年年给教师两封信:诵读中鼓励家长随时根据自己孩子学习能力,调整诵读量。做到与孩子商量、与老师沟通,用书信形式适时给学校一些可行的选择建议。一学期向家长接收两次信息。

立信心――时时给孩子两句话:最重要的一点,提倡家长对孩子多鼓励,哪怕孩子今天的诵读不在状态,也无须斥责,告诉孩子:一、你今天又坚持诵读了,真好。二、明天认真一些,又会积累不少。

3.教师培训机制

其一,利用教研组例会,组织语文老师学习诵读,制定年段诵读内容,探讨诵读策略与收获。这样既有利于语文老师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又有利于对整个诵读活动的深层次的了解与改进。每学期开展一次“诵读”推进会。

其二,邀请古诗文专家为在这方面困惑不少的教师们做专题讲座,并做现场指导。

第4篇:少儿古典文学范文

关键词:儿童经典读诵 古典文化 现代文明 儿童观

中图分类号:G0;G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儿童经典读诵运动,主张利用13岁以前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读诵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经典,提升文化修养,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这个运动的兴起来自多种力量的觉醒和汇合。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冰心、赵朴初、巴金等十几位世纪老人就已经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断代和消亡的危险,联名向政协提案建立经典学校,专门培养传统文化的精英继承人,但是由于可行性不强,这个方案没有实现。但是仍然有不少有识之士一直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并且致力于《弟子规》、《了凡四训》等经典的推广,希冀可以挽回世道人心。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专任副教授王财贵在1994年开始倡导读经,目前,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乃至北美、东南亚华人社会均已开展不同规模的儿童经典读诵活动。

一、两种回归

1、现代文明向古典文化回归。

儿童经典读诵运动是现代文明向以先秦哲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回归,重新审视曾经滋养过我们伟大民族的文化源头,抛却种种功利的目的和偏见,以纯净的心重新感受远古清新的空气。

“古希腊和先秦被称为人类的轴心期。人类文化在不断的回归中不断地从轴心期获得文化根基的滋养和进步的力量。”[1]52任何伟大的文化都有其富有生命力的强大源头,有其扎实的根系,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应该至少追溯到先秦时期。文化是由文字传载的,虽然在历史的传承中有着难免的扭曲和误读,但在文化生死存亡的时刻总会柳暗花明、绝处逢生,这并不是偶然,因为文字的传承没有中断,原典的学习没有断代。可是,五四以来,因为白话文运动和汉字的简化,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这种艰难在文字发生变革的最初几十年还看不出来,因为很多受传统经典教育熏陶长大的先辈还健在,但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一批世纪老人的衰老和辞世,危机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工具书根本读不懂文言文,更不要说深入理解文化的精髓。人们疏远漠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成为普遍现象,现代与古典的隔膜越来越深,民族的自卑感也随之四处蔓延。我们的文化面临着断绝的危机。因为文化的存活,不是图书馆里的书架上整齐的码放着所有的经史子集古代经典,而是有相当数量的人能够理解、消化吸收、运用到生活中,并能结合当时的时代环境发扬广大,成为一种时代的精神,这才是活的文化。否则,那些束之高阁、蒙尘已久的书籍顶多是死的化石,供后世的人研究罢了。

2、化向儿童文化回归。

儿童经典读诵运动,也是化向儿童文化回归,促使成人理解儿童的强大潜力,尊重儿童的独特存在方式,学习儿童的浑然天成,并且悉心呵护儿童的成长,为其提供生长的肥沃土壤,那就是丰富的文化养料和富有生机的自然环境。

为了应对民族文化消亡的危机,儿童经典读诵的运动势在必行。因为,“童年也是人生的轴心期,它是人生的开端,也是人生的根。先秦哲学、古希腊哲学之于我们的现有文明,儿童之于我们成人,具有植物的根的意义。”[1]52只有从根本着手,使我们人生的根和民族文化以至于人类文化的根相交融,才有希望成功挽救我们的文化。正如《大学》开篇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儿童相对于成人,相对于社会的未来,好像是一粒种子,不管这粒种子多么优良、多么富于潜力,如果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园丁的呵护,这粒种子无论如何是无法茁长成长、发芽开花、结出丰硕果实的,而这里肥沃的土壤只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源头――古典文化。因为古典文化,相对于现代文明,是深深扎于地下的根,如果吸收不到来自根部的养料,现代文明的花果只有萎顿衰败这一种命运。这粒童年的种子,能否吸收到来自我们文明源头的丰富养料,就要依靠成人这位园丁的精心呵护了。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儿童经典读诵运动正是有识之士出于对文化命运的关注、对儿童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而倡导的,是一种对儿童的回归、对以先秦哲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化的回归。

二、两种融合

1、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先秦诸子百家光辉灿烂的思想虽然有挖掘不尽的宝藏,但是由于中国过于漫长的封建时代,很多珍宝被深埋于民族文化意识的底层,通过经典读诵运动,不仅仅是现代文明向文化的源头回归和汲取养料,同时也为先辈的杰出思想在现代崭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重新焕发生机提供了条件,所以经典读诵运动推动的是文化的双向融合,是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互补。

2、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以孝道为中心,流传千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孝道肯定了父母对于子女和社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可以说中国是最早最全面的发现父母的国家。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诸多原因,在父慈子孝这一对矛盾关系中,我们过分强调了子女对于父母的孝,而忽视了父母对于子女的慈,以至于我们一直没有发现儿童所具有的独特的身心世界。而西方社会,从卢梭发现儿童,经过蒙台梭利、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对于儿童全面深刻的认识,早已发出解放儿童、捍卫童年的呼声。借助亲子读诵的形式,也是我们向西方学习新的儿童观的机会,可以促进父母本位的孝道文化与儿童本位的近现代西方儿童观融合,以期达到父慈子孝这一对矛盾关系的和谐统一,为解决全球性的人类文化和生存危机寻求一条新的道路。

三、三种误解

儿童经典读诵运动经过二十年左右的推广,由民间逐渐走进公立学校和官方视野,目前已是铺天盖地,轰轰烈烈,煞有介事,上有著名学者教授呼吁推广,下有幼儿园小学的老师热心普及,家长也是满怀好奇与期待积极投身其中,政府更是大力倡导,一年之中在传统节日期间推出四台经典读诵晚会。但是,人们对待儿童经典读诵的态度仍然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其间也存在着诸多误解。

1、反对者的误解。

一种态度是极力反对,认为这是复古是倒退。最常听到的论调就是:如果中国这些老古董有用,中国怎么还会落后挨打?现在都什么时代了,那些都是封建帝王麻痹和统治百姓用的。持这种看法的人,并没有真正看过几本中国传统经典,更没有深入去理解和思考过,只是根据自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所受的教育给予的观念,习惯性地做出了判断。在这种判断之后所隐藏的、真正可怕的是相当多的国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丧失了自信心,对自己民族的历史缺乏一定的了解。

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经典之作的传统和世俗的传统。经典之作,尤其是先秦时期,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形成之前,学术氛围相对宽松,《易经》、《老子》、《论语》、《庄子》等著作,忠实记录了先哲对于宇宙人生的认识成果,是我们文化的源头,我们姑且称之为以先秦哲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化。随着中国的统一,“秦始皇焚书坑儒,开辟了国家政权暴力干涉民间思想的专制主义的先河,到了汉代又遽转为儒术独尊的思想,直到现在还有人将儒学视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代名词,这是错误的。先秦有诸子百家,儒学仅其一家,怎么能将儒学这一支流看做中国文化的总源头呢!”[1]58历代封建帝王为了巩固政权,往往采取文化思想上的专制独裁,对经典断章取义,把经典中的某一思想进行放大和夸张,用作维护自己家族统治的工具。人们习惯了用仁义道德去要求和制约他人,而忘记了先哲教导的自律内省才是道德的基础,虽然历史上也不乏有识之士真正继承了这样的智慧,但毕竟是凤毛麟角。这样,在实际的历史当中,经典著作中的先哲智慧并没有机会非常充分的发挥它们的作用,而是不断地经受着歪曲和误解,形成了世俗的政治意义上的传统文化。除去政治传统对经典的误导,民间对传统也存在着诸多根深蒂固的误读和偏见,比如没有研究过《易经》的人往往以为这是一本算命的书,不屑一顾。当然,《易经》包含有预测学的原理,但它绝不仅仅是算命预测之术。

儿童经典读诵运动所倡导的回归传统文化是回归经典之作中的智慧传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我们民族的根,而不是政治上的和民间的某种传统,并且要努力避免这些曾经歪曲经典的传统再度影响我们的下一代,所以儿童经典读诵选择的读本都是原典,是不带注释的,是跨越千年的时空阻隔,使我们民族文化源头的活水重新滋润我们的后代,是“根须牵着树梢,勿让它走向飘渺的梦幻”。

2、支持者的误解。

另一种态度是过于急功近利,把孩子当作满足虚荣心的工具,以背诵为目的,把孩子作为炫耀的资本,甚至是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妄图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神童或者将来成为什么伟大的人物。持这种态度的人也是全然不了解儿童,不了解儿童经典读诵的意义,把经典读诵变成了对儿童新的压迫。这种错误的态度说明推广经典读诵的同时,更加需要宣传和推广西方近代早已产生的儿童观,我们国家的成人需要发现儿童独特的世界,理解儿童独特的心理,需要更多的人来解放儿童、捍卫童年。

3、对读诵本身的误解。

还有一种态度,认为读诵就是死记硬背,是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读诵这种既古老又简单的方法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潜力。读诵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是儿童的语言游戏,是亲子交流的便捷有效的方法。读诵不是简单地背书,而是建立在亲子、师生的爱的基础上,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的阅读爱好和习惯。读诵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关键是看父母和老师如何正确地使用和把握。读诵范围的选择,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凡是优秀的作品,不论是中国的、外国的,还是哲学、文学,只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都可以拿来读。读诵对于儿童成长有益的帮助也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的。美国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写的百万畅销书《朗读手册》,列举了许多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朗读可以增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可以治疗“心智及生长迟缓”的儿童,还可以加强亲子间的感情。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读诵可以使文化的精华、民族的精神得以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第5篇:少儿古典文学范文

近几年,相继出现了一些有关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策略性研究的论文及研究报告,一方面肯定了在幼儿阶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认为死记硬背的方法,违反了现代教育科学理论。鉴于此,幼儿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时,既要积极剔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又要对其诵读方法有很好地把握。但在实践教学中,幼儿诵读经典在整体上并未引起太多的重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国城乡之间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活动,但是收效甚微。笔者曾在西安市的小学及幼儿园做过详细的调查,对经典诵读较为重视的是本市的几个重点小学,利用课余时间,教师要求学生背诵了《论语》、《百家姓》、《三字经》、《笠翁对韵》、《弟子规》、《声律启蒙》等国学经典,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绝大多数幼儿园中,对经典的诵读相对较为缺失,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科学研究证明,孩子13岁以前是记忆力的最好时期,也是语言文化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道德观念、人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无疑是最佳的。并且人们还通过各种方法增强孩子的记忆力训练,诸如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通过鼓励增强记忆信心、在游戏中训练记忆力、在兴趣中促进记忆力,而国学经典诵读即是一种一劳永逸最为有效的训练方式。

在幼儿启蒙教育阶段,重视国学经典诵读,使幼儿自小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和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思想积淀,对于幼儿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有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总的来说,现如今对于国学经典的诵读个别小学实施得比较好,而绝大多数幼儿园就缺失得多,这将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极大损失,希望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

要在幼儿阶段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必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认识到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的积极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智慧的结晶。张瑞敏曾说:“孔子教我做人,老子教我做事,孙子教我赚钱”。老庄的达观,屈原杜甫的忧国忧民,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于乡里小儿”的高洁人格,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己任……这些都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精神瑰宝。再如,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除了具有高度的史学文学价值之外,在为人处事方面也给当今的人们以很大的启发:褒贬善恶,歌颂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这里有爱国精神、忧民精神、奋发有为的精神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包括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以及《四书》、《五经》等等,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态度,使幼儿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使其道德、文化修养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民国时期,我国之所以出现了许多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与他们从小形成的国学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当然,这也是经典诵读的必然有效的结果。古人一向就比较注重国学经典诵读,从秦汉时期到清朝末年,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就是熟读精思,口诵心惟,那么唯一的课程就是国学经典。古人尤其注重《四书》、《五经》的学习,比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总称为《四书》,据说它们分别出自于曾参、子思、孔子、孟子之手,合称为《四子书》。南宋著名儒学大师朱熹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与此同时,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也是符合党的十八大《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核心价值向传统文化回归的宗旨。

当今社会,许多与国学经典诵读有关的研究报告、教学计划,往往强调的是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经典诵读习惯,而忽视了幼儿阶段,其实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是非常必要的。“诵读”,顾名思义即为朗读和背诵,而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古人写诗作文,往往注重音律和谐,注重对仗对偶,讲究平仄相间,要求“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追求读起来琅琅上口,“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文言文骈散结合自不待言,诗词曲赋更是精美绝伦了。而幼儿又是记忆力“一心多用”的关键时刻,在长期的培养中,熟读成诵,这样才能从最初的“不求甚解”到日后的慢慢体会文本的内涵,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学习。另外相对于孩子的中小学阶段,幼儿阶段学习的压力相对较小,可以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播放一些国学经典篇目,日积月累,效果自然是相当明显的。

三、幼儿国学经典诵读切实可行之方法

清代散文家刘大??在《论文偶记》中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记忆力的强化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增强、幼儿人格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亦应有切实可行之方法:

1、熟读熟诵、持之以恒

经典诵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坚持,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都强调了熟读熟诵的重要性。

2、营造环境、激发兴趣

在家中,可以通过播放CD,播放背景音乐,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环境;父母也可以同幼儿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互相学习,或同幼儿一起观看一些有关国学经典的综艺节目,提高幼儿诵读的积极性;同样,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竞赛,通过比赛,从而激发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据研究证明,幼儿的学习能力一直处于一种变化过程中,从出生的“一心多用”到长大后的“一心一用”,这个过程是一个衰退的过程。家长和幼儿园应该抓住幼儿这个特点,诸如,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播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录音,使幼儿“一心百用”,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育目的。

3、积极探索、提炼方法

第6篇:少儿古典文学范文

【关键词】古典音乐 幼儿音乐教学 方法

一、古典音乐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现阶段我国幼儿音乐教学是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对于音乐教育内容大致如下:第一,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对音乐的天性、兴趣、感受、体验、表现及创作;第二,要照顾到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还要考虑每个幼儿的愿望和兴趣;第三,音乐作品的题材风格要广泛;第四,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音乐表现形式。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古典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国家是大力推崇的,因为它所能涵盖的范围很宽泛,从横向上来看可以代表各个国家的音乐风格,从纵向上看代表着每个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及每个音乐家所诠释的音乐风格,它能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二、古典音乐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古典音乐尤其自身的独特性,幼儿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对于如何使其古典音乐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笔者将着重两种方法谈起:实践方法和游戏方法。

(一)实践方法

如今幼儿音乐教学中最缺少的是实践,针对这一方面,古典音乐应该如何融入幼儿实践中去,应该如何体现幼儿在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

方法一:器乐带进课堂

古典音乐的体裁形式多样的,如协奏曲、奏鸣曲、交响曲等,在幼儿刚了解古典音乐初期阶段,可以从交响曲开始,例如以贝多芬最为著名的命运交响曲为例,当乐曲的开头部分,强震撼的重音演奏出来的时候,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注意观察幼儿的表情,是充满了恐慌情绪还是依然镇定等等,来判断幼儿对音乐的理解。用音响、交响的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先给幼儿一种音乐初步的印象,再通过这首曲子介绍整个交响乐团的构造,最后,适当的带器乐到课堂,可以让幼儿进行适当操作或观看有特长小朋友的表演,这样幼儿可以知道,在这复杂的交响音乐中,原来单独一件乐器的声音也同样是美妙的。

方法二:音乐三要素的运用

构成古典音乐三个要素是:节奏、旋律、和声,一首好的音乐都是这三个要素完美的统一,在对于幼儿音乐的培养上,尤其在实践的环节,更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训练。第一,节奏上来看,据了解,儿童最初学习音乐最适宜的速度是每分钟120拍—130拍,如强弱的节奏,可以表现正步走的律动,但如果被拉宽,四四拍子的节奏,就变成了抒感的律动,正如“我的太阳”,相反如果紧缩,变成八分音符或者十六分音符,正如“土耳其进行曲”就是一种欢快。这样不同的节奏感训练,是常见幼儿音乐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方式。第二,从旋律上,表现的形式更加的丰富,旋律是音乐真正的灵魂。在这里,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加上各种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如舞蹈、戏剧、音乐剧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使更多的儿童参与,还能活跃课堂气氛,第三,从和声的角度,由于幼儿对于音乐基础的概念还不能完全的建立,在和声表现两个或多个不同的音同时发出的音响方面,不一定可以很好的掌握,幼儿教师针对这一缺陷,引入其音乐相关背景及其故事情节介绍即可。

(二)游戏方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我们应该注重儿童的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幼儿的生活,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塑造自己的生活”。根据研究表明,幼儿期处于的象征性游戏阶段,幼儿的游戏不再是身体动作的简单重复,而是由思维的参与,出现了象征物或者替代物,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应该采取的游戏方法可以有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第一,独自游戏

这个阶段主要是出于幼儿园的小班阶段,在这一时期,因为儿童喜欢独处,很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幼儿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美的古典风格的曲目,作为背景音乐,侧重培养对于古典音乐的兴趣,感受不一样的声音。

第二,平行游戏

这种游戏方式,表明儿童对于游戏方式他要求一种对等关系,正因为如此,教师可以拿一首古典音乐谱子,例如肖邦的夜曲钢琴谱,可以先教会孩子们五线谱的一些简单的符号,比一比,谁画的好,这样的游戏是统一性的,幼儿更容易接受。

第三,联合游戏

这个阶段处于幼儿园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性,这时儿童大多表现出以自身的兴趣为出发点,愿意参加其活动,但是以自身出发。针对这一时期,在幼儿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采取一些创意性的做法,比如选用“圣桑动物狂欢节”片段,里面有不同的乐器表现出来的声音,幼儿教师可以用事先做好的道具,让儿童自己选择,想扮演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教师可以传达一些关于动物的常识。

第四,合作游戏

到了幼儿园的大班,儿童组建的以集体共同目标为中心,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努力达到目的,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鉴于此特点,古典音乐与游戏结合形式更加的丰富,不仅仅局限于角色的扮演,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进行变换。比如欣赏维瓦尔第的“四季”,其针对不同的季节,对于音色的选择,节奏的感觉各不相同,把音乐与生活结合起来组合一些小游戏,让儿童更好的熟悉生活,了解季节的变换,体验生活的美好。

三、总结

儿音乐教学正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利用好古典音乐这一宝贵的资源,创设出符合儿童的教学方案,这是作为幼儿音乐教育研究者急切需要解决和探索的问题。国内外对早期儿童音乐教学的心理学研究正在进行,特别是对“多通道参与”教学思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古典音乐作为独特的音乐素材,可以很好发挥感官作用运用到幼儿音乐教学,可满足其“多通道参与”功能教学属性,但如何让其更好的运用,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发现的。

参考文献:

[1] 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2] 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3] 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4] 张天军. 略论经典音乐与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系[J] .音乐时空音乐教育教学,2011.12.

第7篇:少儿古典文学范文

关键词:经典诵读;学前儿童;修饰语言;文化传承;创新思维;素质教育

引言

《旧唐书魏徵传》有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国古代漫长的几千年中,诗歌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学样式,在这条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灼灼生辉。它以其简单凝练的语言,简洁明快的节奏,和谐精准的音韵向世人讲述着独特的中华文化。幼儿对于古诗文的阅读向来就是我国文化教育的传统,孔子就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也明确提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而,古诗文的经典诵读教育教学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至关重要。

一、经典诵读,可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古语云:“幼学如漆。”意即儿时所学所记,如漆附木,虽然当时不解其义,但是却一生难忘,终身受益。此种体验众皆有之。郭沫若曾如此生动形象的阐释:“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放入肚里,随年龄增大,慢慢融化,一融化,可能就是大财富。”学龄前儿童的记忆能力是处于上升期,只要稍加以兴趣引导,他们就能在不理解大意的情况下识记很多古诗,而且在背诵的过程中,他们可以精准的把握音韵节奏。在反复的诵读和背诵之中,他们对于发音和调值会有更加精准的把握。这个过程正是学习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感性积累之下,学龄前儿童才会有之后理性认识突破。

于此同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古诗文,语言特别精辟、含蓄和凝练,因而他会给接受群里留下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对于启发学生抽象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和背诵,学龄前儿童不仅能够通过字词的分析体味古诗的语言,而且在品味之后还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良好的语言习惯。

当下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民素质教育的提高,具备流畅的语文表达能力是重要一环。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对语文课及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而实现这个目标只有从学前儿童抓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语文素养的提升。《周易》的《贲卦・彖传》亦曾说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在趋向“天下大同”的人文理想之途上,国人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是依靠于文化的传承,经典诵读,这种为千百年来习得中国文化的传统方式之一,在今天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知识版块中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经典诵读,可增强学前儿童的“修饰语言”认知

印度学者在《生活智慧》(1996)中就提及“诗是一种爱的语言”。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新论》(1993)提出,修辞学是从表达效果出发来研究口语和书面语在交际活动中的言语常规变形和正负偏离现象,建立已然的和可能的修辞规范及超规范、反规范的模式的一门语言科学。

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前儿童可以在未经引导的情况下,就说出一些自创的修饰语言。比如,当问及“眉毛像月亮,鼻子像滑梯,那眼睛像什么呢?”时,学龄前儿童会说:“像是白巧克力和黑巧克力合在一起啊。”同样,当看见园艺工人修建树木的时候,很多学龄前儿童会说:“大叔在给小树理发。”这些虽然都是没有加以引导,但是词汇的积累在这里确实非常的重要,诵读经典古诗文是一个必要的手段。比如,当学龄前儿童通过诵读学习过一首古诗文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使用他们与生活中的情景加以拼接,如,“二月春分似剪刀”这句学习之后,有的同学就会说“白天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晚上又那么长,是我妈妈把好几个晚上用针缝在一块了。”

因而,学前儿童使用“修辞特征”语言,有利于认识事物,激发想象与创造,扩展语言经验的作用。在对于经典诗文诵读的同学,学龄前儿童潜移默化地积累了大量词汇和意象,在不了解大意的情况一下他们会自由的拆分和组合,这对于发展个人创造能力至关重要。因为通过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使用比喻能修辞受本民族文化影响十分十大,存在着共同的修饰原型,因而让学龄前儿童多接触古代经典诗文的诵读会加深其创造性思维的认知。不过在这值得注意的是,在随着学龄前儿童年纪的增长,他们的这种能力会被社会同化掉,因此我们应该抓准时机积极采取经典诗文诵读教育。

三、经典诵读,可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针对经典诗文对于我们个人修养和文化传承的角度,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给了我们比较贴切的阐释:

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这无疑是肯定了诗歌在日常生活的中的重要性。孔子的年代战火纷繁,苏秦等纵横家以诗作为利器为国家谋求利益,在暴秦的统治下获得自己国家的一席之地,并未暴秦而不断努力。这些对于现在的社会而言也是有非常大的意义的,学前儿童无论思维和语言能力都是处在形成阶段,诵读诗歌不仅可以使其加深对于语言的印象,同时还可以间接了解历史,对于重大历史事件有一个比较笼统的印象。与此同时,诗歌的教化作用在当今社会也演化成了对于社会礼仪的规范。清末民初,中国“礼”是一个变革时期,原有的尊卑等级制度得到了废除,“握手礼”取代了“跪拜礼”中国的人权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因此,对于学前儿童的诗歌诵读教育,在让他们接受新的意象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于社会规范的认识,使得他们:“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通过诵读优秀的诗文,不仅使学龄前儿童充实自我,增强文学素养和知识含量,也能使得他们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以及认识更多的草木花虫。

诚然,我们不得不提及的是:在学前儿童的诗歌诵读教育时,我们必须要把握适度原则,在多读多记的基础上应允许学前儿童有所懂有所不懂。不能要求每个学前儿童,每一个字、词都要弄清楚。尊重学前儿童的自我思维活动,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保留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轻松学习,快乐成长,尽情地在这片诗歌的沃土上展现自我。

参考文献:

[1] 兰金仁译.H加德纳,美,艺术与人的发展[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2] 彭富春译.海德格尔,德,诗・语言・思.[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3] 白丽芳.儿童隐喻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

[4] 周作人著,止庵校定,儿童文学小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1版.

第8篇:少儿古典文学范文

关键词:养正于蒙;训蒙失当;原因 ;启示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78-02

所谓“养正于蒙”,是指在少年儿童智慧开蒙之际对其施加影响,使之形成合乎规范的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这种教育方法遵循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规律,在促使古人自幼形成符合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政治观点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如今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童蒙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得以拓宽,但其最终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从思想政治教育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从时代的视角出发,深刻剖析当代思想品德启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古代训蒙教育中的合理因素,并使之为现代的思想品德教育服务。这也是本文写作的目的。

一、古代训蒙的主要路径

“养正于蒙”的教育理念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周易》便已提出“蒙以养正”的思想,至唐宋时期童蒙教育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容和程序。按照我国古代教育的传统,四岁左右为开蒙的最佳时期。此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心地纯洁且接受能力强,较易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具体说来,古代童蒙教育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路径:

(一)学习蒙学经典教材

几千年来,我国根据童蒙教育的规律及儿童的年龄特点,先后编写了卷帙浩繁的启蒙教材。这些蒙学教材和读物便于诵读记忆,流传甚广,如《急就篇》、《千字文》、《小学》、《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等。这些教材内容广泛,可划分为博物类、家庭蒙养类、起居礼仪类、伦理道德类等多种类别,不但可以运用于学校教育,而且在家庭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中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二)“齐之以礼”、“节之以规”

古人注重在儿童开蒙之际便对其进行行为礼仪和日常规范的教育,这也是品德教育在古代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体现。如《弟子规》中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请贵洁,不贵华”详实地规定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礼节。与之前蒙学教材的理论学习不同的是,该路径与儿童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不仅对儿童高尚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也有利于家庭蒙养的具体指导。

(三)社会环境的合理营造

无论是儿童诵读的蒙学教材,还是接受的礼仪规范,都是在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这一目的下产生的。一方面,许多事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成为人们竞相模仿的楷模,在社会中产生很强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产生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做法,如古时男子的加冠礼,在家族和社会的渲染下成为一种庄重的仪式,既有行为约束作用,兼具强大的心理暗示功能。可以说,古代人们自幼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的结合。

二、现今训蒙失当的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在儿童启蒙教育上投入了较之以往更多的精力和资本。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社会的童蒙教育正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信息爆炸时代来临、价值观念开始多元、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传统观念逐渐淡漠等现象密不可分,总的来说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主体训蒙失当、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环境因素

对于尚未接受学校教育的儿童来说,家庭是他的“第一学校”。家长在童蒙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示范和熏陶将对子女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推进和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子女越来越成为家庭的中心。这种状况虽然有利于家长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子女的教育上,但也容易产生两种比较极端的现象。一方面,有的家长在子女智慧开蒙之际并未以及时的教育对儿童的贪玩天性加以适当、合理地约束,纵容子女沉迷于空洞无物甚至具有不良导向的漫画、动画片及电脑游戏;另一方面,有的家长对独生子女寄予过高的期望,过早地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子女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从而忽视了“养正”,未能在儿童思想品德形成之际对其施加指导性的有益的影响。

(二)学校环境因素

蒙学、小学和大学是中国古代经典教育的三个阶段。儿童在步入学校之后,学校取代家庭和社会,成为童蒙教育的主要力量。按照我国现今的教育体制,儿童在进入幼儿园后便从形式上开始接受一些浅显的教育,这与我国古代教育传统中的最佳开蒙时间是基本吻合的。但从其教育内容上看,学校教育未能合理地吸收古代蒙学经典中的精华,忽略了蒙学经典中合理因素对儿童启蒙的重要作用,不但错过了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最佳时机,而且是我国古代宝贵文化遗产的一种流失。另外,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学校缺乏专业化的蒙学教育队伍也是产生训蒙失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对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说来:首先,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盛行会使儿童受到不良观念的影响,从而形成攀比、拜金、自私等错误的品德意识;其次,给儿童带来更多乐趣的漫画、电视、电脑并未承担起灌输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义务,其中很多内容空洞,甚至宣扬错误的价值观念,不利于童蒙教育的开展;最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被社会淡忘,快餐文化盛行,这既不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正常形态,也无法为童蒙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三、古代训蒙对当代启蒙教育的启示

对于我国古代的蒙学教育,我们应当客观、辩证地看待。古代蒙学教育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在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意识的烙印,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包含着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其中很多具有规律性的观点和方法至今仍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角度说,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古代童蒙教育中的合理因素充分运用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

(一)家庭应承担更多的训蒙义务

正如前文所述,家庭环境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始基性的作用。如此家庭应承担更多的训蒙义务,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家庭成员要进行正确的主观导向。子女在智慧开蒙之际,最先学习和效仿的便是身边亲近的长辈,因此,家庭成员应当注重自身良好修养的养成,在主观上给予子女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导向。一方面,家庭成员要从生活细节上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家庭成员应注重向子女灌输乐于助人、勤奋好学、谦虚谨慎等良好的品德观念,并保护子女免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的侵袭。

其次,家庭成员应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如果说言行示范、思想灌输属于主观环境的范畴,那么家庭还应为子女思想观念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一方面,家长应帮助子女更少地接触空洞无物、对幼儿智力开发无益甚至会对其价值观产生误导的漫画、动画片和电脑游戏;另一方面,家长应多让子女接触对儿童良好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大有裨益的蒙学经典读物,如《三字经》、《少仪外传》、《家范》等,并帮助子女加深对这些经典的理解。

(二)学校应进行系统的经典教育

儿童在进入幼儿园学习之后,学校便成了开展童蒙教育的主阵地。但当前的幼儿园和小学在思想品德教育层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形式缺乏创新、教育内容不够完善、忽视了蒙学经典教材的重要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从改进教育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培养专门的蒙学教育队伍等多方面加以调整。笔者将相应措施的开展概括为“两个阶段论”,即短期和长期两阶段。

从短期层面上看,学校应改变过去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学阶段,应初步引入一些简单的蒙学经典教材来配合现今的音乐、绘画和简单的识字教育。在小学教学阶段,则应更加重视思想品德教育这一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作用而不是使之成为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陪衬;另外,幼儿园和小学的蒙学经典教育还应两点成线,从广度和深度上提升小学生对古代蒙学经典教材的理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从长期层面上看,学校应当培养专门的蒙学教育队伍。就幼儿园来说,幼师是蒙学教育中的教育者,但当前很多幼儿园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幼师的综合素质并不过关,大部分幼师只是在音乐或美术方面有一技之长,幼师自身可能对不了解古代的蒙学经典教材。就小学来说,思想品德教育的任课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但相关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其人才队伍的建设无法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从长远上看,学校应加强对幼师和思想品德教师的队伍建设,使之更加专业化,并形成梯队班子的良好循环。

(三)社会应自觉承担更多的责任

除了家庭和学校之外,社会的大环境对儿童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对儿童的“塑造”,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说。

从微观层面上看,社会个人或团体应当充分考虑到其对儿童成长产生的影响,不能唯利是图。例如,漫画、动画片和电脑游戏的制作者和销售商,应当认识到其产品面向儿童的特点,在发挥其产品开发智力、娱乐生活等功能的同时,杜绝生产和发售具有不良信息或传达错误价值观念的产品。

从宏观层面上看,整个社会应当积极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并坚持与错误的价值观做斗争。价值观的多元化伴随着市场经济而来,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则让儿童从小就接触到内容各异、良莠不齐的文化信息。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鼓励人们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切实贯彻八荣八耻,从社会到学校到家庭,形成一个和谐、安全的网络,保护儿童免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观念的侵扰。

参考文献:

[1]陈学恂,金忠明.中国教育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4.

[2]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77.

[3]傅琳凯.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方法及其现代借鉴[J].思想教育研究,2011(4).

[4]徐龙玺.习与知长,心与化成――我国古代少年儿童养成路径浅谈[J].吉林教育,2006(11).

第9篇:少儿古典文学范文

萧教授开首一句以发问的方式提出“少年儿童要不要用大量时间去读四书五经”的问题,然后以上海全日制“孟母堂”作为批驳的靶子,对自问的问题进行了铿锵有力的回答:少年儿童用不着花大量时间去读四书五经!的确,笔者也认为,让少年儿童花大量时间读“四书五经”是没有必要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少年儿童不用花任何时间来读经典。

在今天,对少儿普遍性地实施读经教育被认为不是与时俱进的,而是逆潮流而行的。而我个人认为,引导少儿读经有着不可小视的人生修养意义与价值。只要愿望足够,能力可为,即或是“逆流而上”地引导少儿读经也未必不可。少儿读经的最佳方式是“素读”。

一、引导少儿读经意义深远

所谓读经,并不是仅仅读“四书五经”,而是指诵读经典。台湾王财贵教授是一位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奔走呼号倡导小孩子诵读经典的学者。王财贵教授认为,所谓经典,就是指有典范性、权威性、原创性和奠基性的古今中外的著作。所谓经典的典范性,指其能起标准、规范作用;所谓经典的权威性,指其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指导作用和崇高威望;所谓经典的原创性和奠基性,是指其可以为文明奠定根基,为人生开启智慧,为行为作示范,为创造作指南。读经典贵在得意忘言,领会精神,开启智慧,陶冶性情,修正行为。

1 引导少儿读经对其成长具有直接的积极意义

第一,增加少儿识字量;第二,让少儿熟悉朗读吟诵的感觉,培养其朗读能力;第三,锻炼和增强少儿记忆力;第四,让少儿先把一些经典囫囵吞枣地吞进肚子里,待其用一生的时间慢慢去咀嚼经典中蕴含的大道理、大精神和大学问,为其做好人、做好事提供大的指导准则。

2 引导少儿读经旨在让他们学会做生活的“大学生”

我想用说文解字的方式来解释“大学生”这几个字的内涵。《三字经》中讲“三才者,天地人”。天、地和人都是茫茫宇宙中的“才”。《道德经》讲“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可是人要想能够成为四大中的一大就需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以,人需要效法天的“自强不息”精神,又需要效法地的“厚德载物”的宽容博大精神。作为人,你一定要对得起这个“大”字,“大”字是自然的“人”下了“一”的工夫,这个“一”就是人的文化修养,就是人作为社会人的内涵的广度,通过读经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情。有了知识的广度,还要有深度。如何求深度?那就是“学”,“学者,觉也”,头脑和心灵不断觉悟、觉醒,不断反省顿悟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论语・学而》中孔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能够把“学”到的再用到实践(“习”)中去服务于自己和他人,的确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只有有了真正的广度和深度,你才可能有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勃勃生机,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充满精神活力。

当然,少儿刚刚读经典时读不出上面的含义来,但以后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这些含义就会浮显出来。儿童时期养成正确地描绘和看待人与事的习惯非常重要,而这个习惯更多地来自于经典的熏陶。

3 引导少儿读经典可以丰富其心灵

经典书籍是“三度”书籍,即有高度、广度和深度的书籍。

古今中外的经典分别涉猎一些,对于少儿心灵的境界的提升不无帮助。教育者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少儿提供经典的书籍,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如果我们教育者没有愿望、勇气和能力给孩子提供滋养心灵、促其文化成长的机会和载体,就如同台湾学者王财贵教授所讲的那样是在制造文化侏儒。

我看到一个报道说,有些像沿街卖艺一类的人为了满足少部分人猎奇的需要,他们就把偷来的婴儿装在罐子里面,只露出他的头来养他。过了十几年,再把罐子打开,他就比天生侏儒还要矮,这叫做人造侏儒。我讲这个故事是要说明人除了身体的长大之外,还有内在精神层次的成长。有些人不幸患了文化的天生侏儒症,比如他生长在原始丛林民族中,没有文化的陶冶,心灵没有成长,这种人叫天生的文化侏儒。但是如果生长在像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年高度文化的地方,而我们的国民居然没有文化的成长,那么这是不是叫做人造的文化侏儒?

我们做教师和家长的,为了不把孩子变成人造的文化侏儒,就一定要给孩子们文化经典的熏陶。古人说:“经书为稻粱,史书为肴馔,诸子百家为醯醢。”古代著名的诗词歌赋、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等,都会使人的心灵在经典文化的滋养下变得丰厚、博大。

近年,西方一些国家的大学纷纷创建“孔子学院”,说明中国儒家文化是具有世界文化价值的。

二、少儿读经的最佳方式是“素读”

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泛读、诵读、朗读、精读、研读、闲读、品读,各有各的趣味。对于读经典而言,我比较欣赏朗诵的读法:大声照字面读,直到背出来为止。这种方法似乎与目前的一个术语“素读”相契合。

对于“素读”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家阿城说:“素读”就是“你不带你的意见去读”。国际著名的右脑开发专家、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一书中对“素读”作了如下的理解:“‘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这种做法的终极目标体现在积累上:在童蒙时期输入大量的文字信息,以期将来达到厚积薄发之功。削兰成在《中国文学史话》里作了这样的比喻:“素读”好比通灵感应,“虽不知底细,但已开阔了胸襟,只觉得我家的街门与屋瓦也是在《尧典》的世界里”。南怀瑾先生说,“素读”是一种朴素纯粹的读,一种“不求甚解”的读,一种声音朗朗、音韵和谐、抑扬顿挫的读,一种“唱歌”一样的读。所谓“素读”,就是直接阅读原著,朴素地理解原意,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读,慢慢地深入到原著中去,由不知所云到一知半解、由似懂非懂到逐渐弄懂作者的意图,理解书中的思想,“素读”最终需要“读懂作者,读懂作品,读出社会,读出历史,读出自我”。

南怀瑾先生认为,现在的学生读书是“中学以后,小学的不要了;大学以后,中学的不要了”。而他那个时代却是“老师说读啊,我们就开始吟唱了……结果几十年过去了,还装在脑子里”。难怪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意思是说,一个人努力

地读过不少书,写起文章来就像玩乐一般潇洒自如。有人曾经问日本著名作词家佐藤八郎先生:“为什么您总能写出好诗呢?”他回答说:“因为我记得很多诗,能够背下来的有5000首左右,知道大概内容的有50000首吧。这些诗都装在我脑子里,它们在我自己写诗时给了我很大帮助,让我能够写出好的诗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写不出好诗。”这其实就是常言所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坚持“素读”就是在下“劳于读书”和“台下十年功”的工夫。日本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在《天才满世界》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向他(创业家井深大先生)请教“使脑子变聪明的方法”,他回答说:“就是要大量地死记硬背啊!古代日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字。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做过这种‘素读’练习。汤川秀树先生从3岁就开始接受这种训练了。那时候他学习了《论语》、《孟子》等。少年时代自己又读了《老子》、《庄子》,觉得很有意思。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量子力学出现时他一下子就理解了,而其他人却不理解的原因。”

“素读”拒绝浮躁,拒绝功利,拒绝好高骛远和投机取巧。让少年儿童以“素读”的方式读经,如果有老师教读,就跟老师读;如果不需教读,只需引导,就是自己跟书读;若有录音,就跟录音机读。在“素读”经典时,摇头晃脑地读,有情趣;拍手跺脚地读,有乐趣;打着快板或和着音乐读,有艺趣……让少儿“素读”,就是在阅读或观赏时不加任何个人的偏见或喜恶,而是平和地完成。它是一种返璞归真的阅读方式。“素读”就如同饮功夫茶,需要在慢悠悠的品味中体会个中意境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