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少儿教育心理范文

少儿教育心理全文(5篇)

少儿教育心理

第1篇:少儿教育心理范文

【关键词】少儿舞蹈;创新思维;运用

少儿舞蹈作品的内容会直接反映少儿眼中的现实世界,少儿舞蹈也是舞蹈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教育层面分析,少儿舞蹈教学是以培养少年儿童的情趣为特点,以生动的方式、艺术化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儿的审美观、价值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从我国目前少儿舞蹈教育现状分析,虽然作品数量较多,但优秀作品的占比太少,这也体现出我国整体上对少儿舞蹈编创的水平还有待提升,通过对不同方面的少儿舞蹈编创特点进行分析,在今后国内少儿舞蹈教育发展中,以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创新思维在少儿舞蹈编创中的具体运用。

1.少儿舞蹈编创的现状分析

1.1选材

随着少儿舞蹈教学的发展,人们对少儿舞蹈艺术的审美需求变得更为多样化,但国内的少儿舞蹈教学却很少有人会关注到舞蹈创作的选材,且成人化较为明显。很多少儿舞蹈作品的选材较为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少儿的思维表达方式,很多作品的编创都是以成人的视角为主,没有让少儿产生共鸣点,这也是很多舞蹈作品所欠缺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少儿舞蹈编创中,选材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关系到舞蹈创作能否有一个好的开始。题材相当于一部舞蹈作品的“基因”,选材不当属于前期准备不足,后期的努力会事倍功半,很难创作出成功的作品。因此,作为一名少儿舞蹈教育者,尤其是编创人员,要对选材有全面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才能在舞蹈编创中取得成就。因此,对于少儿舞蹈选材方法的运用与题材的积累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

1.2表现形式

从舞蹈作品的表现方式来看,要多注重舞蹈技能的表现,基础技能即舞蹈演员的专业技能,在作品中有很多炫技类的表现,很多技巧的加入都没有很好地融合作品进行表达,而是为了炫技强行融入作品中,使整个作品都是由高难度技巧类的动作堆砌而成,少儿在表演过程中也会因为技巧类的表达产生厌烦心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也会因为难度过高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舞蹈作品的呈现都是源自内心的情感表达,很多舞蹈技巧的运用也是为了更好地为舞蹈作品的情绪传递服务,而不是单纯地炫技,好的舞蹈技巧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但一味地叠加高难度动作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作品的趣味性与内涵。

2.少儿舞蹈编创的特点分析

2.1趣味性

趣味性是少儿舞蹈编创中非常重要的特点。少年儿童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多数事物的认知与探索都需要依靠“兴趣”来主导,少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因此,只有充满趣味性的舞蹈才能真正走入少儿的内心世界。通过趣味性的表达,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少儿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更有利于后续舞蹈教学的具体展开。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舞蹈技巧或者作品中的舞蹈动作比喻为他们在生活中可以见到的事物,或以故事化的表述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也有利于少儿加深对舞蹈动作的记忆。从作品本身来说,少儿更喜欢情绪活泼、节奏鲜明的音乐,因此,可以选择这一类音乐作为练习音乐,尽量选择一些他们乐于接受且容易学会的音乐,以提升他们学习舞蹈的积极性。这样利用他们喜欢的音乐,可以更快地将少儿带入作品所营造的情境中,增强舞蹈训练的趣味性,让儿童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并享受舞蹈。

2.2想象力

人的想象力是丰富多样的,少儿的思想更是天马行空,没有穷尽,他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永远葆有最大程度的热情。因此,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巨大的创造力,这也是他们与成年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培养他们对于舞蹈的想象力,听起来非常简单,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有着很高的难度。想象力是编创的基础,没有想象力就无法实现长久的发展。在心理学层面,想象力也是创造一切的前提,是影响人认识能力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在2-3岁时就已经开始出现想象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将认识视野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对于相同的事物,他们往往能够发现不同于成人的奇妙之处。在很多舞蹈作品中,意境的表达与场景的营造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尤其是少儿阶段的孩子,在他们的世界中,一切皆有可能。因此,在少儿舞蹈的编创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独有的表达方式,倾听他们内心的诉求,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受孩子喜欢的舞蹈技巧和舞蹈作品。

2.3独特性

独特性有不同方面的体现,首先是创作对象的独特性。因为观看少儿舞蹈表演的观众多是少儿,虽然很多少儿舞蹈作品中的技巧与动作与成年人的舞蹈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对少儿舞蹈作品来说,创作难度更大。编创者需要具备同理心,站在儿童的视角,并以他们的审美角度呈现作品,这样才能创作出适合少儿表演、欣赏的优秀的舞蹈作品。其次,表演群体具有独特性。很多舞蹈培训机构在少儿舞蹈培训中会更多地关注到对孩子舞蹈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孩子舞蹈审美能力、感知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无法让他们喜欢舞蹈,无法从内心去感受作品,更加不利于少儿的身心发展,只有注重少儿舞蹈编创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少儿舞蹈教育教学服务。

3.创新思维在少儿舞蹈编创中的具体运用

3.1明确少儿舞蹈需求

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无形中带给了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少儿舞蹈编创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确少儿的学习诉求,再以此为方向选择编创的作品。首先,在身体素质需求方面,舞蹈学习对少儿的身体素质影响效果非常明显,舞蹈训练优化了机体的控制能力,促进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可以运用创新思维在动作的编排上出新意,帮助少儿取得更好的练习效果。有的家长也会出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而选择学习舞蹈,舞蹈培训在影响心理健康的众多因素中,较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舞蹈训练可以影响少年儿童的性格养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其更加了解自己的性格,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克服消极情绪。通过舞蹈训练,儿童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由于儿童成长阶段的经历导致性格上的缺失,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家长也希望通过舞蹈能够改善孩子的身体形态,以及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因此,在作品编创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运用一些表达积极向上的作品,让孩子更多地了解作品中的内容表达,对他们的舞蹈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2紧密结合儿童生活

少儿舞蹈的表现方式与其他舞蹈类别相似,内容上非常贴近生活,少儿舞蹈作品也会直观地反映少年儿童的生活状态,因此,多以生动、活泼的风格呈现。舞蹈编创人员要全面地了解儿童的日常生活,包括他们的喜好,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创作方向。同时也需要编创者关注不同时期孩子生活的状态与乐趣。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时期孩子的娱乐方式与表达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现今很多孩子的学习压力大,每天除了学业方面的压力,还有来自父母方面的压力,与同龄人之间缺少足够的交流。这一现象就可以通过舞蹈作品表现出来,这也是表达孩子心理诉求的一种积极方式,让更多的人通过舞蹈作品了解孩子的心理,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创作出符合他们需求的作品,这样才是他们内心最真实情感的表达。因此,在舞蹈编创的过程中需要放弃少儿舞蹈创编过程中的固有模式,将自己的心理与角色转换到儿童立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少年儿童参与到舞蹈作品的编创中,拓展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增强作品的表现力。通过积极的方式鼓励他们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符合少儿审美观念的作品,也能更好地被他们所接受。

4.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为少年儿童带来无尽的乐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创新思维在少儿舞蹈编创中的运用至关重要。因为少儿舞蹈编创对儿童身心成长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辅助性和价值性,利于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能够培养儿童的良好品质,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开发儿童的创造力。同时具有良好的舞蹈美育功能,加强美育,是我国舞蹈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积极地融入创新思维,了解少儿舞蹈学习的内心诉求,并将其运用到少儿舞蹈编创中,才能在教育中促进少儿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宁.少儿舞蹈的创作及发展分析[J].艺术评鉴,2018(05):93-94.[2]方菁.少儿舞蹈教育的发展探究[J].大众文艺,2018(10):191.

第2篇:少儿教育心理范文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误区;不足;意见

教育部教体艺[2014]1号要求,面对新形势背景下要加强对艺术教育的发展,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开设艺术教育课程。深入文件精神,要求我们须因材施教,将把核心素养和教学质量落实到教学之中,从而适应社会需求。少儿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切入点。而当前少儿美术教育主要存在于两种形式:义务教育和私立美术培训机构。美术教育课又是少儿美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少儿美术教育的意义

少儿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快速成长的时期,我们在这个阶段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美育训练,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少儿美术教育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少儿学习阶段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素质教育程度将直接影响孩子们一生。特别是教育部要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而美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艺术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艺术作品培养艺术欣赏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绘画能力,这是对孩子才艺方面进行向外拓展的重要手段。

2、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

孩子在少儿阶段心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所以我们要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心理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教育由于自身特点的关系,它不仅对孩子们的情感、脑力、体力等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可以改善孩子们在长期烦躁的学习中对其心理产生不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美术教育可以让孩子们从枯燥而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放松下来,让他们感受艺术的气息,放松身心,让他们体会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孩子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很多家长认为美术教育仅仅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作品、欣赏作品,这是一个误区。他们忽略了美术教学一个重要的作用,即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和创造能力。虽然美术教育在少儿阶段属于基础学科,但是通过美术教学学习孩子们在创新精神、学习能力方面得到激发及培养,让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将有信心。

二、当前我国少儿美术教育存在的不足

随着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美术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各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美术教育的投入也逐渐加大。但在很多学校,特别在农村,美术教育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这将对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贯彻与落实素质教育基本原则产生阻碍。所以,我们少儿美术教育教师不仅要克服美术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还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是当前少儿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1、部分地区存在对美术教育认识不够,重视不足

传统的教育制度观念影响着我国进行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比如应试教育观念深入家长、教师心中,促使孩子们无法选择或灌输美术对自己毫无前途的观念,从而导致很多学校或艺术培训机构的相关课程如同虚设。这部分人认为这些课程对孩子前途或对学校升学率毫无帮助,没有学习的必要,无法正确的认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最终形成孩子们对这类科学无法产生兴趣,使而美术教育地位在课堂之中变得底下。

2、美术教育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

美术教育从业者对美术教学的认识不不够,学校或学生对其不够重视,迫使学校在聘用美术教师时,提出的要求也相对简单,造成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所以,在实际课堂上,他们对孩子们要求较低甚至毫无责任感,随意让孩子们在美术课上翻阅其他学科的书籍或作业,造成孩子们对美术教学毫无兴趣。

3、美术教学不符合实际

美术教学如果脱离实际生活,那么孩子们就不能从现实生活中体面到美术,也使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受到限制。很多地区美术教师将美术教学局限在课堂上,基本上放弃或忽略外出写生的活动,而在课堂上对孩子们传授一些基础的美术理论知识或简单的物体绘制。

三、我国少儿美术教育改进意见

由于受传统教育制度观念影响,我国素质教育实施效果在部分地区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在农村并没有完全依照国家素质教育规章执行,特别是美术教育。因此,关于少儿美术教育改进意见,我认为:首先,针对对美术教育认知不足的地区或学校,我们应该加大力度普及全面素质教育。此外,我们应该加强对部分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专业技能培训、交流学习会等,从而提高专业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美术教育打下基础。其次,由于少儿美术教育内容存在一定单一性或不符合实际生活等弊端。因此,我们要根据少儿特点及教学规律进行“量体裁衣”,首先要培养孩子们的绘画兴趣,才能让他们完全学会表达或创造性表现。然后,我们要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相关规定制定教学内容,从而规避美术教师只重视孩子们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成果,而忽视了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情感的体验及态度的倾向。因此,我们应该对教学内容以开放的态度,尊重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最后,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元化评价,对孩子们的艺术体验得到促进。因为老师的评价对孩子提高艺术兴趣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我们也要开展多样化的艺术课程教学,以灵活多变的、合作小组等形式来培养孩子们艺术兴趣和协作精神。最终实现,孩子们在艺术教育中对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丰富与提高,而满足我国素质教育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志成.关注成长,尊重艺术,天性浅论少儿美术教育的自主性[J].教育观察,2014(01).

[2]郭佳.少儿美术教育与创新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

[3]郑健.少儿美术教育的启发式教学方式与创新[J].美育学刊,2016(01).

第3篇:少儿教育心理范文

掌握少儿的艺术心理首先要从科学的角度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生理特征。每个儿童都有艺术创造的可能性,为了增加这种可能性,舞蹈设计要具有科学性,让每个儿童都能在心理上接受和完成舞蹈动作,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科学证明,一岁左右的幼儿,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两岁左右的幼儿,能模仿略复杂的动作。三、四岁的幼儿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其舞蹈动作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舞蹈音乐及动作复杂度逐渐增加,但在设计难度时要注意难度不易过大,儿童遇到不易达成动作时会降低兴趣从而产生失败感,所以少儿舞蹈难易适度使其带有普遍教育的色彩,使所有的儿童都能参与进来。教育主体注意随着少儿年龄段的不同适当调整内容和难度,用肢体的、感官的刺激增加儿童年大脑皮层的发育,达到人体的协调性的健康发育。儿童艺术心理的审美特点是明朗、简洁、直观,少儿舞蹈显现出儿童喜欢的明朗色彩、欢快的音乐、有趣的动作,虽然儿童舞蹈看上去形式比较简单,但它是艺术的雏形,是具有向艺术的成型过渡的可能性,也是艺术种类的一种,只不过少儿舞蹈的表演者和欣赏者的主体都是儿童,只有符合他们审美情趣的少儿舞蹈作品才能达成教育目的,在符合儿童审美的舞蹈元素的刺激下,使原本富有丰富的情感儿童得到渲泻和释放,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满足,并为将来审美格调的提高奠定基础。

儿童具有天生的艺术性形象思维能力,在少儿发育过程中,儿童往往词不达意,其抽象能力不能满足其表达意愿,儿童本能地会用肢体动作参与表情达意,这种带有天然的思维属性的儿童心理现象具有艺术形象思维的成份。在儿童的发萌期,这种形象思维需要引导,教育主体要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在少儿舞蹈的编排、创意过程中对这种思维的认真开发。少儿舞蹈教育者同时是舞蹈的创造者,要放下成人的观点,以儿童的视角,学会从儿童的感性思维入手,不是强加,而是发现、诱导、引领,使儿童的艺术形象思维得到拓展空间。教育实践证明,儿童的形象思维主要是在游戏中得到表现的,在少儿舞蹈中加入艺术性的游戏成份,是对形象思维培养的有效手段,儿童是天性好动的,游戏心态存在于人类心理心活动中,尤其在儿童的生命活动中,游戏是儿童活动的常态,作为老师也应该以游戏参与者的心态注意儿童游戏的动作、思维、语言,将其运用到舞蹈教学中,用儿童式的肢体语言寓教于乐,形成童趣浓厚的少儿舞蹈,以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意境、生动的形象有效地引导孩子们在趣味高尚的审美和艺术世界中畅游,使形象思维得到发挥和拓展。

儿童艺术心理中模仿性和创造性并存。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这是他们学习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创造力,尤其在艺术领域,儿童有着丰富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思维、动作没有定式,随意性和自由度,情绪的自然外露都是艺术表现力所需要的。过去人们认为儿童的心理处于从出生到成熟的发生发展阶段,先具有简单的感知觉和逐渐出现简单的思维,不可能有心理的创造性,更没有艺术元素,但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是从简单的感知运动智力或实践性的智力运动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儿童的创造性就在于他们心中不存在定式,所以往往有出乎成人意料的表现,少儿运用舞蹈思维和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加广泛的交流,少儿用舞蹈语言表达对世界的认知,教育主体对少儿日常生命活动中捕捉他们天然的创造能力和引导、激发这种能力非常重要。

少儿舞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儿童离不开舞蹈,舞蹈离不开儿童少儿舞蹈具有的儿童艺术心理特征使它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手段,素质原本作为生理学范畴的一个名词,是指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先天赋予的特征。素质教育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主要包括人的智力、身心、审美、品德、情商等方面的素质,少儿舞蹈的作为外部的刺激手段对人类初期这些素质的形成起到发萌和促进作用,智力素质是指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是指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少儿智力素质的形成是人的未来的发展基础;身心素质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承受力;审美素质体现了人对自然对自身的了解,欣赏、领会事物的美的能力;品德素质是明辨是非、美丑的能力,是人的灵魂与方向,是做人的根本要求。实践证明,参加少儿舞蹈课程的少儿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在少儿舞蹈教育过程中,儿童的身体、思维、创造力得到发挥和引导,具有适应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认识活动的综合能力等。

在个性能力方面,因为在少儿舞蹈中,角色的不同使他们不停尝试各种舞蹈人物角度,这种角色有时是动物,有时是植物,有时是各种年龄段的人物,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寻找人生定位的初期尝试,为将来的个性发展提供摹本。在道德审美方面,儿童经过学习、演出舞蹈作品,可以明是非、辨别美丑。参加少儿舞蹈课程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为容易产生合作行为,主动设定目标,而且容易达成目标,也就是容易成功。参加少儿舞蹈训练的少儿具有高情商值,这些儿童具有很强的交际、交流、合作的能力,人都有需要与人交流、合作的愿望,儿童也不例外,少儿舞蹈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这种群体合作是建立在求同存异的思维基础之上的,为了达成合作,少儿会产生与人交流、交际的愿望,他们会由自发、自然交流的愿望,逐渐产生主动地、有意识地与人交流想法,在合作中儿童与人交往、交流的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拓展情商发展空间。少儿舞蹈带给儿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现代的儿童没有经受过苦难和挫折,孩子娇气,承受能力差,极易产生挫败感,动摇信念,通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带给儿童健康的身心,产生化解不良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能力。少儿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开发心智、激发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运用舞蹈对少儿进行美育教育,既能培养他们的内心美感,也能塑造他们的外形之美,同时还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健身活动。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使儿童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舞蹈会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孩子们的消化机能,增进食欲,提高身体体能,为再学习打下体能基础。少儿在符合科学规律的训练下,形体得到很好的修整,从外观上没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躯体习惯,得到锻炼的儿童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从心理上看,少儿心态自信乐观,没有负面情绪,即使有负面情绪,自我调控和化解的能力强。这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形体基础和心理基础。可以说,舞蹈有着其它艺术不可替代的,独特而多重的美育功能。对于成长时期的少年儿童,这种内外兼备、形神相济的多重美育艺术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少儿舞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儿童离开舞蹈生活将失去色彩,舞蹈离开儿童将失去艺术活力。

第4篇:少儿教育心理范文

1.评价模式单一

很多美术教师在点评少儿的美术作品时,一般都是采用现场评估的方式,并惯于让少儿之间的绘画进行对比,然后指出其优劣。更为重要的是评价的内容都是针对所学习的美术知识以及绘画技能,对于少儿在绘画中表现的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的进程、学习的具体方法却较为忽视,与此同时还缺少对美术教师教学的艺术性以及实践性的有效评价。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少儿美术教育的质量。

2.教学方法呆滞

当前形势下,少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过于呆滞。一些美术教师总是根据成人化的美术教育理念开展教学,从而让教学方法显得过于死板。譬如目前的少儿美术教育,皆是由教师示范性地画,然后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画,最后就是教师对孩子们所作的画进行评价,谁画得最像示范画,谁的画色彩最为协调恰当,谁的画最为漂亮。然而这种模式化的美术教育已经完全超出了少儿美术教育的范围,这应是属于以成人为对象的专业基础绘画教育的范畴。长期运用这种成人化的方式教学,会严重钳制少儿美术教育的质量。因为这种美术教学方式仅是单纯地传授了绘画技巧与绘画技能,而没有注重开发少儿的美术思维,扼杀了少儿在美术方面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影响少儿对美术的审美能力。因此,上述呆滞的美术教学方法是少儿美术教育中应该禁止的。

二、提升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

在少儿美术教育的进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必须改变既有的教育观念。在上文中很多家长与美术教师都认为少儿美术教育只要注重绘画知识与绘画技能的培训即可,这是一种世俗态美术教育观念,是片面的,倘若教师按照这一理念教学,家长按照这一理念督促孩子学习美术,会严重钳制孩子在美术上的发展。对此,笔者认为美术教师与家长必须彻底摒弃这一教育理念,树立以“启蒙”为根本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是指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必须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即在少儿美术教育中不但要教授绘画知识与绘画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孩子对美的感悟能力以及对美术所形成的特有灵感,以此调动孩子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美术教师与家长只有形成了启蒙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提升少儿美术教育的质量,才能让每个孩子在现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2.从少儿角度实施多维度的教育方式

少儿美术教育应从少儿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彻底放弃单一化的传统教学,实施多维度的教育方式。虽然少儿从宏观范畴来说,年龄属于同一个阶段,可是他们在美术方面的兴趣截然不同。因此,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必须着眼于少儿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策略,才能有效促使他们在美术领域获得持续发展。对少儿美术作品的评价绝对不能像评价成年人一样如实指出,而应根据少儿的心理特征实施以鼓励为主导的评价模式,以此调动广大少儿对美术的兴趣。少儿在美术领域的创作往往不是很成熟,倘若经常运用鼓励、表扬的方式肯定他们的绘画作品,会让他们对绘画更感兴趣,从而画出更多的画,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明白自己的缺陷所在,绘画质量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三、结语

第5篇:少儿教育心理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英语环境;教育观念;基础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少儿英语教育在家庭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家长过于追求学习结果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自身情况的考虑,缺乏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同时,缺少正确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孩子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

一、少儿的英语学习特征

儿童早期的成长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从生理和心理上都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一期间儿童对语言相对敏感,接受和模仿能力都较强、思维也比较活跃,对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儿童由于心智尚不成熟,所以其心理是既简单又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可塑性很强,很容易在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对英语产生兴趣,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心理负担较小,他们敢于开口说英语,相比成年人而言他们更加勇敢,没有害羞、胆怯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扰等,这些都是儿童心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但同时,儿童的心理特点也存在一些不良因素,比如儿童的自控能力很差;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可以投入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缺乏独立学习能力,不能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等,这些心理因素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二、少儿英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过于追求教学结果

如今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有些家长甚至有些急功近利,希望孩子能够尽快的掌握更多的知识,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自身情况的考虑。现代科学已经不断向我们证明,教育要符合少儿的智力发育规律,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大脑发育情况进行家庭教育。在我国,普遍存在家长的教育过于好高骛远的情况,看到其他的孩子口语能力强、英语单词掌握的多,就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孩子,这样就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对孩子英语的学习也是十分不利的。英语的学习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确定学习内容,比如侧重于词汇、听力、口语等方面,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家长往往盲目跟风,不能根据孩子具体的学习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尤其在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家长的英语教育完全围绕着学校的考试进行,忽视了对孩子兴趣和学习状况的考虑,由于现在的家长都十分重视成绩,导致英语的学习成绩成为了家长炫耀的资本,长期如此就会导致孩子逐渐丧失英语学习兴趣。

2、教育方式不正确

英语的学习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在学校中学习英语之外,在家庭中家长的正确教育也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灌输孩子英语知识,这样会造成少儿对英语学习的恐惧,严重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打击了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作为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学习英语,通过游戏娱乐的方式教会孩子英语知识,发散孩子的思维开发智力,使得少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英语知识,同时,快乐的学习环境不仅让孩子更快的接受新知识,也加深了孩子对英文知识的印象,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

三、如何正确在家庭教育中开展少儿英语教育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占有很大的分量。家庭之中,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英语的教育和学习,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英语成为了一大重要内容。作为家长要摒弃从前陈旧的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不要把孩子当成向他人炫耀成绩的工具,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孩子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

2、提高家长的文化水平

新时代的教育方式与从前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变化,在对少儿的教育中我们也要不断更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水平。尤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作为孩子的家长要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的父母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并不到位,这对孩子的学习也是十分不利的,少儿在英语学习的初步阶段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指引,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通过进行相关的英语游戏学习英语知识。

3、为少儿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

英语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要重视对口语能力的培养。作为家长在家庭之中要尽量多的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比如用英语和孩子进行简单的交流、在墙面上张贴英语画报、陪孩子看英文动画片、一起学习英语光盘等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孩子接触英语和练习英语。

四、结束语

对少儿的英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对英语的学习。作为家长做好对少儿的英语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等,这对孩子以后的相关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少儿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开发少儿智力等,为儿童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贺义辉.少儿英语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37-41+48.

[2]陈新宇,荣隆徽.少儿英语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42-45.

[3]郑野,王方.少儿英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02:112.[

4]杨晓斌.营造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少儿英语学习[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02: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