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儿口才课范文

少儿口才课精选(九篇)

少儿口才课

第1篇:少儿口才课范文

一、生源质量不理想,招生门槛不断下降

1999年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师范生不再享受包分配政策,同时大学不断扩招,使得初中毕业生选择就读幼师的人越来越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成绩不好,考大学无望,才不得不选择了幼儿师范学校。虽然学校的办学层次提升了,但学生质量却在逐年下降,由中专时期的择优变成了大专时期只能招到一般学生,甚至是成绩较差的学生。

以我校2011级沈阳地区学生成绩为例:沈阳地区中考成绩满分为760分(含体育加试成绩60分)。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最高分为551,最低分为380,平均分为447;学前教育双语专业,最高分为645,最低分为373,平均分为518。

学前教育双语专业相比于学前教育专业成绩要高很多,但成绩最好的学生也达不到省重点高中的最低分数线,成绩最低的学生比普通高中的录取分还要低,而沈阳地区是全省入学成绩最好的。总体来说学生成绩不理想,这样的现象已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

由于生源质量下滑,学生的整体素质也随之下降,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不受老师重视,发言机会少,没有自信心,惧怕在公共场合讲话。加之初中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没有或极少关注学生的听说能力,缺少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的口语感受力和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这些因素给教师口语课的教学与训练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学生缺乏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幼儿教育专业的原因之一是出于美术或音乐的爱好,她们对口语的喜好远低于声乐、钢琴、舞蹈、美术等学科;学生在毕业汇报演出中更愿意以唱歌和舞蹈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对口语能力展示的节目没有兴趣,或是无奈的选择;毕业生招聘会上,音乐、舞蹈、美术方面的技能也经常是招聘单位重点考核的内容,这些原因客观地造成了口语备受冷落的局面,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口语能力训练的积极性。

口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口语训练的效果不会在短时间内显现,表达能力的获得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长期地、自觉地训练和巩固,而许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三、学校缺少优秀的专职口语师资

尽管师范院校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要按一定的比例配备专职教师,但目前我校口语专职教师只有二人,其他二人同时兼任文选课,这种情况在师范类院校相当普遍。

即使是专职教师也只是受过普通话和测试员培训,虽然普通话水平都达到一级乙等以上,但没有进行过口语专项培训和口语理论的专门研究,使得口语教师的示范能力和指导能力相对薄弱。

口语教师基本上都是语文老师出身,在教法上习惯于文选课的重理论轻实践、讲得多练得少的教学模式,不注重训练或训练方法陈旧。由于教师口语课是比较小众的课程,只有在师范类院校中才开设,所以缺乏教研和交流,各校的教学基本上各自为战,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统一性和科学性,更谈不上对口语教学的深入探究和创新。

口语教师很少有机会向教法老师那样,到幼儿园去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或参与幼儿园的前沿教改活动,所以普遍对幼儿教育专业的职业特色理解肤浅,导致在口语教学中只能泛泛地进行一般口语表达训练,对幼教专业职业化特点的口语训练力不从心。

四、教师口语课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教师口语课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构成。幼儿教育职业化口语训练应该是幼教专业口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普通话测试证书却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和毕业证必须具备的硬件之一,所以在教师口语课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普通话予以极大的关注,甚至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同于教师口语课,使教师口语课出现了极大的偏颇。

教师口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训练课,我校在三年制中专阶段,口语课开设时间为三学年,每周二课时,升为专科层次后设置为二学年,每周一课时,课时量缩减了三分之二,加之口语课是随堂考试课,考试又占用一部分课时,课时量的不足,使训练时间和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很少的课时又使口语课的教学内容受到极大限制,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普通话测试训练,多数口语老师只能压缩甚至删除一部分教学内容,而往往会被删掉的部分是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而这部分恰恰是最能体现幼师生职业特点的内容,达不到促进学生的职业化成长的目标。

五、缺少权威的幼儿教师口语教材

我校中专阶段采用的是全国统编的幼儿师范口语教材《听话和说话》(全四册),1998年编写的,这套教材在理论的论述上全面、有见地,但时间较早,训练材料已明显过时,不符合当今学生的心理要求。近几年也先后选用了一些针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口语教材,或内容缺乏幼教专业针对性,或理论阐述过多,实践性不强,或训练设计难以操作,或缺乏配套的音像资料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如能由国家权威机构统一编写,具有较强幼教专业特色的幼儿师范口语教材,必然会对幼儿师范院校的口语教学科学性和规范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评价

第2篇:少儿口才课范文

2007“金猪年”婴儿潮的来临已是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当“猪爸猪妈”们忙碌完“金猪宝宝”的衣食住行之后,学前启蒙教育也由此提上议程。

“教育从0岁开始”,近年来,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提前,原本0~3岁婴儿的教育“空白期”开始被各式各样的早教所填补。中国历来有句古话,“3岁看到老”,因为0~3岁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时期,身体素质、智力发展、个性品质都自此“打桩”,因此早教以其在宝宝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重视。然而,时下的儿童早教市场未免过于繁杂,许多年轻父母往往深陷庞大的早教大军中,好似雾里看花,在此,我们愿借给“猪爸猪妈”们一双慧眼,让你看得清楚、明白、真切。

启蒙类:强健身体开发智力

代表课程:启蒙训练、亲子游戏、婴儿游泳、亲子瑜伽等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目前市面上提供早教的机构有几百家,开设的都是些综合类的启蒙课程,分为若干个板块,有0~6岁亲子启智、2~6岁蒙特梭利教育、3~7岁儿童感觉综合训练、“PAT”(家长作为启蒙老师)计划,还有亲子游泳、亲子瑜伽等特色教学……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教理念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大掏腰包。高端的早教中心收费150元/课时以上,一年中孩子的早教费用就至少花费1.5万元,主要供高收入家庭消费。多数专业早教机构价格在100元/课时以下,消费对象是中等偏高收入家庭。此外,也有早教机构一节课收费40~50元的。算起来,一个宝宝每月的早教费用将近600元,一年就是6000多元,这与大学一年5000~8000元的学费相比,基本上是并驾齐驱了。许多家长表示虽然也觉得收费不菲,“但为了孩子,没法子。”

宝宝一出生,很多家长便将宝宝送到妇幼保健院下的类似俱乐部性质的早教中心,这类中心是培育0~3岁的宝宝,但主要培育0~1岁的婴儿,服务内容包括健康体检、健康教育课,以及早期的启蒙教育课等,费用约在百元以下,按次收费,比专业的早教机构要相对便宜一些。

而一般专业早教机构通行的做法是按期收费,一期三个月共12节课,平均每周一节课。这类课程往往设置为套餐形式,分成语言、数学、科学、感官、生活几项训练,涵盖了意大利著名“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课程档次的价格跨度也比较大,从480至3280元不等,各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选择。

此外,亲子活动也是很受家长青睐的早教项目。原先的早期教育存在很多误区,很多家长往往把早教与智力早开发划等号,认为宝宝会提前认字、提前背诗、提前数数就算是教育成功,而忽略了他们的体能训练、人际交往培训等。而亲子游戏便能为0~3岁的婴幼儿提供社交机会,也能帮助宝宝的看护人探索学习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因而人气一直很旺,除了早教中心特设的课程外,许多街道社区也会举办免费的亲子活动,热衷于此的家长不妨记得定期关注。

要说到新兴的早教项目,那就不得不提婴儿游泳和亲子瑜伽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宝宝1岁左右就能开始学习游泳了,因为游泳好比通过模拟一种液态的环境,让宝宝重拾“回归母体”的感觉,进而能够顺利度过过渡阶段。有专家指出,一般来说凡是坚持1个月以上的婴儿游泳,宝宝的肺活量、心脏功能、免疫功能、消化吸收功能、睡眠状况均优于其他同龄宝宝。同时,孩子的性格、动作协调性和智力水平也会有明显提高。另一项亲子瑜伽也是塑造孩子身心的一个人气项目,它有助提高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控制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过这两类的费用要略高于一般课程,单次收费的话要达到100~150元上下。

才艺类:挖掘天分发展兴趣

代表课程:儿童绘画、书法、少儿钢琴、小提琴、少儿芭蕾、少儿拉丁舞等

大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技之长”,于是乎,各类艺术特色班日趋火爆,在炙手可热的早教市场中分得了很大一杯羹。眼下,深知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猪爸猪妈”也在不断寻求能够给宝宝上的才艺课。需要指出的是,婴幼儿的学习最讲究的便是“适龄”,年轻父母切记不能草率行事。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才能。以音乐为例,在音乐世界里,声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并不是具有音乐才能的人才能去学音乐,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接触音乐的机会。在学前阶段,通过音乐这种工具,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能丰富孩子的生活。学哪一种才艺或乐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快乐,这也是他将来能不能发挥才能的关键。所以,父母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来设想。

一般来说,才艺班最主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一种环境和气氛。在活动中帮助孩子发展他的兴趣,进而挖掘出孩子在音乐、美术或舞蹈方面的天分。如果父母没有时间或本身缺乏这方面的训练或常识,可以选择一个适合孩子兴趣的才艺班,接受指导。这类培训的收费通常会有较大的高低价位之分,按上中下三档计算,每一档次就要差个几百元左右。

在选择的过程中,除了费用,还有几个关键点父母一定要纳入参考之列。一是要考虑师资。老师除了音乐、美术等专业能力外,对儿童心理是否有足够的认识,是不是关心儿童、了解儿童,这一点至关重要,对孩子品性的发展会起到某种程度的影响。二是环境。父母要了解教学空间是否宽阔、器材是否周全、学生人数的安排是否恰当等。三是教学方法。才艺班应该是表现与欣赏并重,但一般的才艺班欣赏方面的教学都不够,集体游戏、合唱(奏)、共同创作等活动太少,而较偏重于个体能力的发挥,忽略了群体活动的教学方式,就不能培养出能合群、合作的孩子,更谈不上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是否能对整体社会文化有所贡献了。从这一层面上讲,宝宝“意识”的培养相较其他,应该在未来早期教育的观念中有所加强,进而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

外语类:咿呀之中训练口语

代表课程:快乐外教口语、星级考、特色英语教学

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正常儿童4岁时便能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而且也能学会其他民族的语言。如果想将来在英语上有所发展的话,尽早学比较好,随着年龄增大,过了5岁,母语习惯已形成,发音机制逐渐稳定并限于母语,再学外语就有语音干扰,会困难很多,因而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孩子从小学点外语还是很不错的,1~2岁就开始亲近英语,3岁以后便可以跟着老师正规学习。或许正基于此,催熟了当前“外教口语”这颗硕果。

眼下英语培训机构的少儿课程大致分为三大体系,那就是周末外教口语常规班、星级考以及专项英语教学,如音标课、语法课等,而之中最为热门的便属前两者了。

第3篇:少儿口才课范文

一、加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第4篇:少儿口才课范文

骨盆儿童少年的骨盆包括髕骨、骶骨和尾骨,依靠软骨连结而成,一般要到20岁左右才骨化成整体。因此,在体育锻炼和各种活动中,教师要避免让儿童从高处向坚硬的地面跳,以便防止组成骨盆的骨发生不易察觉的移位,导致骨盆发育不正常。骨盆对于女孩子而言是尤为重要的身体结构,如果女孩因骨移位而导致骨盆发育不正常,将会直接影响到她成年后的正常生理功能,需要教师和家长们一定要加以关注。关节儿童少年的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较薄,囊周围的韧带较松弛,因此,儿童少年关节的牢固性较差,有时在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等情况下会造成脱臼。这样就要求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老师一定要让儿童少年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发生意外。骨骼肌儿童少年的骨骼肌比较柔嫩,肌纤维很细,间质组织多;肌肉含水分也较多,含蛋白质和无机物少,富于弹性,但是肌力较弱,耐力也差,且容易疲劳。而且粗大的肌肉发育得较早,细小肌肉发育得较迟,所以刚上学时儿童少年虽然能够做出各种动作,但是因细小的肌肉还没发育好所以不能做很准确的动作。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可以适当安排手工或游戏活动,可以促进他们肌肉的发育。但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要求太高,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二是不能长时间吃力地练习一种动作。《.消化系统》是重中之重在儿童少年消化系统的特点里牙齿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在儿童少年中,既存在着换牙的问题,又存在着发生龋齿的问题,因此在牙齿的保健方面,除了讲述乳牙、恒牙的换牙的内容之外,还讲述了龋齿的发生原因、危害和预防方法。乳牙共有20个,从婴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逐渐萌出,大约成长到6~7岁时,乳牙逐渐被恒牙替换而脱落。在恒牙中,有20个替换了乳牙,另外12个则在乳牙的后方萌出。恒牙的钙化是从婴儿出生时开始的,因此应该注意对婴幼儿钙的供给,以利于牙齿的健康生长。做为老师应该告诉学生注意牙齿钙化的时间,为孩子将来能有一副好牙齿打下良好的基础。龋齿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并且病变的发展也较快。所以预防龋齿很重要,做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知道预防龋齿应注意三点:一要注意口腔卫生,做为家长当孩子三岁时就要开始让孩子刷牙,开始可以由家长帮助,慢慢地教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锻炼身体加强营养,一定要满足牙齿发育对钙的需求,所以做为教师和家长除了要保证孩的营养外还要让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多接触阳光,使皮肤内的一种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在肠道内的吸收,进而保证牙齿的钙化,加强抗龋能力。三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龋洞变深变大。《.神经系统》不可轻视关于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和卫生,讲述了大脑、眼、耳等内容。

大脑这部分内容按照儿童少年的四个年龄阶段,从不同方面讲述了儿童少年大脑的特点;6岁时,大脑半球的多数神经纤维已经髓鞘化,身体在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以后,可以迅速准确地从视、听、嗅、味等感官沿神经通路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各个中枢。所以这一时期的儿童对外来刺激的反应比较灵敏和准确,运动比较有规律,有意识的学习思维活动比较活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在7~8岁期间大脑皮层的抑制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加强,这个时期的儿童已经能够对语言文学形成条件反射,但这种能力还不完善,表现在学习上对直观的、形象的事物容易接受,模仿的能力较强,而进行抽象、概括、思维的能力则较差。针对大脑的这种发育特点,教师和家长在为孩子安排学习内容的时候,就应该根据不同的年龄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6岁前只能是简单的内容,多找些孩子能接触到的事物讲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再逐步加深学习内容,采取循序渐近的原则,以免产生厌学情绪。另外,为了促进儿童少年大脑的正常发育,对于儿童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和家长应该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卫生保健。一方面要科学用脑。学习是儿童少年的主要任务,这是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如果连续学习的时间过长,就会使大脑疲劳,并且导致记忆功能紊乱,降低学习效果。因此,对于儿童少年的学习安排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合理用脑。例如,在课间休息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做游戏或开展运动量不大的体育活动,使大脑皮层中与学习有关的部分得到休息,从而消除听课的疲劳。第二,要注意变换脑力活动的内容。这样就要求在安排课程时文科和理科要交错开,穿插学习。第三,当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家长和老师们一定要求他先自己动脑想一想,做到先想后问,这样才能加强大脑的灵敏性,逐渐达到思维敏捷、记忆深刻;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作息制度。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一般需要10小时,由于儿童少年每天要进行多种内容和形式的活动,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就不能保证每天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充沛的精力学习,从而影响身心的健康和发育。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对于儿童少年来说,眼球中晶状体比较大,调节范围比较广,这种特点就导致如果长时间在光线暗淡或姿势不正确等情况下看书,书本离眼睛很近或长时间看电视都会使晶状体长时间处于紧张的调节状态,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假性近视,如果这个时候还不注意就会变成真性近视,一旦形成近视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

重视并且做好儿童少年的卫生保健工作十分重要。这对于儿童少年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学习效率的提高,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发育,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儿童少年做为小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且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讲究学习卫生,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少年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育。讲究学习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听课时的正确要引起重视学生坐在课椅上听课时就该保持正确的,就是前胸和课桌的后沿应该保持一拳以上的距离;大腿平放在椅面上并与小腿垂直;脚掌平放在地面上;上身坐正后,头稍稍向前倾,不歪头,不耸肩。有的教师要求小学生在听课时要坐端正,双手放在身后,从生理学角度讲,这样会使肩部肌肉和关节处于强制状态,容易引起疲劳,对儿童少年并不适宜。(二)阅读卫生一定要坚持阅读是紧张的视力工作和脑力工作,对于眼睛易疲劳的儿童少年来说,阅读时应注意几点:第一,阅读时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30~35cm。第二,阅读时应将书本的上端稍垫高或者用双手将书本扶起,使书本与桌面的夹角为40~50度,书本与视线成直角,使书本上的字的上缘与下缘与眼距离相同,这样读到的字比较清晰,还可以避免颈部肌肉的疲劳。第三,阅读时光线应从左方射入,这样可避免写字时产生阴影。第四,儿童阅读时间不能太长,30分钟后就该远眺,一个小时后应该休息至少10分钟才可以继续阅读。第五,要注意良好的阅读习惯,乘车、走路、光线昏暗、躺卧等情况下不能看书。做为家长只有清楚了儿童少年的生理卫生特点,才能引导孩子茁壮成长;做为师范生只有了解了儿童少年的生理卫生特点,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根据儿童少年的特点合理安排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从而成为对社会有利的人。

作者:屈凤杰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第5篇:少儿口才课范文

关键词: 幼师生 口语表达能力 动态化

于漪老师曾说:“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是其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他们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学语言,必然与文化血肉相连。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发扬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凝聚力。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这个形体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于漪老师用“精灵”一词准确而精准地概括了汉语言文字的内蕴,它既是社会的精灵,又是中国教育的精魂。如果说汉语言文字是灵魂的话,那么把汉语言文字准确地传达给学生的教师语言自然承担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老师的语言修养决定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文化的解读需要教师的口语意识,“教师口语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书育人质量的优劣”。而今天的中职幼师生就是明天的幼儿教师,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懵懂的孩童,是一张未曾图画的白纸,也是一群具有多元化、动态化的学生,此时教师的口语能力更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中职生的口语表达课是没有教材、没有统一要求的,所以,所有具体的措施只能依靠教师和学校的自我探索、自我开发。经过逐步的探索,我将其归结为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口语表达能力,力求使其获得多元化成长,最终实现将学习转化为习惯,将多种能力圆融为一体。

一、普通话能力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许把这句话变换一下便是现在幼师生所面临的困境:“生活中不是缺少口语,而是缺少随时随地交流的动力。”幼师生具备最基本的普通话能力,才能在第一时间独具视角地传递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锻炼这一能力,同时又满怀兴致地加以运用,这就需要教师按一定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策略,有序高效地进行指导。

需要指出的是,普通话的训练并不少,例如学校严格规定在校必须讲普通话,普通话水平测试必须达到二级才能过关,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了提高,也许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普遍存在的“背稿”现象、说话稿互相抄袭现象能很好地说明一切,所以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必需的。

关键在于让学生对所讲的话感兴趣。个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对人的生活活动和智力开发有重要意义,它能培养人全面、细致的观察力,提高敏锐而灵活的思考力,发展丰富的想象力,锻炼顽强的毅力,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为了极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满兴趣和激情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两种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是对比朗读方式。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发音更是微妙,稍微变化字义便有所不同。朗读是学习和欣赏书面作品的重要方式,也是感受汉语音乐美的最佳方式,对于运用普通话的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未来的幼儿教师来说,朗读又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陶行知先生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叶圣陶先生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论,他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不是需要将每一个字的读音之间细微的差别都告诉学生,而是要让他们自己去感受。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我觉得最好的方法便是对比朗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细微的差别,纠正平时不注意的问题。同时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加强朗读指导,形成朗读技巧。

其次是师生联手方式。简言之就是学生先进行自由小组搭配,布置话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与话题有关的资料,每组一个话题,制作成课件,课件只出示图片,并推选出一名成员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上台主讲,但必须用自己的方式加以阐释,然后请其他小组组员补充、点评。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通过这一活动方式,学生既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没有脱离普通话教材,为以后普通话考试打下了基础。且把画面材料转化为口头语言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小组活动中更好地实现了与他人的和谐交往,同时在完成组内任务时既锻炼了个人能力,又学会了与他人的圆融合作。

二、即兴表达能力

在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教师不仅要做孩子学习时的好老师,而且要做孩子活动时的好朋友,这就决定了幼师的口语必须同幼儿这个特殊交际对象的年龄、个性心理、文化素养等相适应,而幼儿心理上还没有发育,他们偏好直接、简单的画面,形象、丰富的语言,这就脱离不开幼儿教师即兴表达的能力。

如何培养呢?

首先以讲座教授给他们即兴表达方面的知识,但是考虑到如果由教师纯粹地进行学术讲解,学生必然就会兴致索然。陶行知先生曾说:“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因此,给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充满热情地投身其中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即为了使学生更多地得到锻炼的机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中来,在讲座过后,更多地放手让他们去做。

其次是辩论方式。辩论是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展示。在辩论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语言及情感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辩论的机会就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辩论,给他们提供参与辩论的平台,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每一个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发展,都有实践的机会。

可以开展组与组之间的辩论,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辩论,也可以是擂台赛辩论等,形式不一,通过多种形式,学生充满了极大的热情,他们有信心、有勇气,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最后是采取童话剧表演方式。课堂上宁可要深刻的部分,也不要平淡的全部。童话剧表演是低幼年龄孩子所喜欢的,也是现在幼儿园经常开设的课外活动,更是孩子们喜爱的方式。它根据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表演的“游戏”,在童话剧表演中,可以师生共同完成表演,还可以让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表演。在游戏中,孩子不仅会学到优美的语言,体会到积极的情感,明白生活中的道理,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童话剧表演的核心是每一位演员都要有颗童心。演员通过声音表情、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创造性地再现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动物形象及没有生命的事物形象,要比成人的话剧更儿童化、形象化、游戏化,内容更加夸张,发挥更大的想象。对于孩子来说,也许本色表演就可以了,但对于成人来说,表演童话剧需要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放低身姿和孩子对话,才能体味儿童的语言,才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只有拥有一颗童心,在舞台上才能扮演得生动,才能入戏。要达到这种效果,幼师生必须在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上下工夫,掌握好语调、速度、节奏,最大限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服务,用儿童的语言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这也是表演方式开始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处在中职的校园中,我们不可能时时贴近儿童的生活,这就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资源,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时时、处处都能够综合运用口语表达能力。

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校园中的口语训练,学生必须将学到的专业口语技巧应用到实践中,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说话训练不能局限在课堂上,因为在课堂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教师可借助专业实习,拓宽专业口语训练渠道,对学生的说话进行专业指导。这就需要借助专业实习,拓宽口语训练渠道。

在专业实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信息反馈,教师可首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肯定,不足的指出,分析原因,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矫正意见。再让其他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实习经验,帮助出谋划策,最后制订具体的矫正方案加以补救。

第6篇:少儿口才课范文

另一家棋校规模明显大不少。市前三名以及在省里获奖的棋手照片挂在墙壁上。他们是学校的核心,也是极具影响力的广告。我毫不犹豫,立即给儿子报了名。儿子在这学了几个月,教师上课也非常认真。这学校上课有它的特点。一是教师上课中规中距,学生也跟着中规中距。二是,一上课,所有家长全请出去,家长都只能在外面或隔着窗户看自己的孩子学习。三是,一下课,没多久,教师就会离开或是上其他班的课。下课后,学生或家长跟教师交流的时间非常少。教师上课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波接着一波。

几个月后,我家搬远了,到棋校不方便,只好到家门口的棋校学习了。在新学校学了几个月后,我渐渐体会出它的好,它的温馨,它的人性化和趣味化。更多的,它不像学校,像个孩子们在一起和教师把玩围棋的研习所。

它有被几个大棋校漠视的却运用得非常好的地方。一是校长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听课,甚至可以到其他班听课,他的想法是,家长在学,哪怕是会一点,会带动学生更有兴趣地去学习。二是非常人性化,为学生想的很多,学生仿佛生活在家中,感觉亲切、自如。学校免费提供瓶装水、餐巾纸、铅笔、橡皮等。还给不想听课的家长安排了房间休息,提供报纸,杂志浏览。三是,下了课,不少教师不离开,不少学生也不离开,继续在学校研讨棋艺。经常看到教师、孩子、家长围在一起讨论。来到这里,你会觉得并不是单纯的学习,而是娱乐,或是快乐的学习。

是的,这里的教师棋艺逊于大学校,教师的比赛成绩尽管不如大学校。可是,这样的学习环境,谁不爱?谁不留念?连过往的行人,有时,都会到棋校瞧几眼。爱其师,才能重其艺,爱其校,不也一样吗?

儿子在这里,水平提高非常快。校长主动要求在业余时间给我儿子补补课,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只要有问题问他,他总是非常高兴,并耐心讲解。时间长了,我发现,这里的学生成绩普遍提高很快。在市里举办的少儿围棋比赛中,他们的成绩远好于大棋校。

一流的师资为何教不出一流的学生?我想,可能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不同而导致的结果吧。

第7篇:少儿口才课范文

被学生问倒的感觉,真好! 山东省高密市仁和镇中心小学 董萍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将不再是一个只知教书的匠人,而应是一 批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懂得教育艺术的全能型人才。每一堂课都包含着创新的要求,都对教师的“教”的素质带来极大挑战。学生潜能得到开发,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得到提高,学生善问、会问,教师就很可能也很容易被学生问倒。前几天的一节语文课就使我深有感触。 那堂课我教的是江苏教育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识字⑶。教学要求是学会 10 个生字,理解背诵《宁宁是个小画家》这首儿歌,从宁宁画画粗心中领悟做事要细心。在教熟儿歌后,我鼓励学生对这首儿歌说说自己的看法。不少学生说这首儿歌很好,很顺口;有的说好背。临近下课时,我进一步启发说:“人们常说某人真有学问,是说他知识丰富,学问学问,指的就是好学和善问,只有这样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咱从小就应该养成善于追根问底的习惯,敢于和别人不一样。对这首儿歌,谁还能说点别的看法?” 这时,平日很面腼腆的程永杰站了起来,有点口吃地说:“老师,画家是干什么的?” 我说:“画家就是对画画很有研究、绘画水平很高的人。” 他又问:“那小画家呢?” 我顺口解释:“小画家,是说他年龄还小呗。” 程永杰又低声问道:“那,老师,画家还能这么粗心吗?这么粗心能称得上画家吗?” 我一时语塞。 怎么跟学生解答呢?从什么角度、用什么观点来说呢?这“节外生枝”的一问,我一下子还真傻了眼。好在这时下课的铃声响了,我只好借坡下驴:“程永杰同学的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咱们下一节课再一起讨论一下……” 后来,在讨论课上,不少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宁宁这样画画够不上当画家,把桌子腿都画歪了,这也是粗心吗?” “有不少水鸟的嘴是尖尖的,小鸡的嘴也是尖的,而鸭子的嘴为什么是扁的?”

“说不定将来会有这种尖嘴的鸭子呢。” “电视上还演过四方的西瓜呢,我看过。” “马没有尾巴,可能宁宁还没画完呢。那边不是还有几张没画吗?” “……” 学生们好像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七嘴八舌,各抒己见,问题是五花八门,有幼稚的童趣,有独到的见解,也有较深刻、尖锐的问题。 面对这么一群善思考、脑中永远有无穷疑问和大胆幻想的孩子,我无比高兴、激动而又满腹惭愧。我只能不住地点头微笑,肯定学生们的“高见”。限于自己的知识功底和文化素养,我最后只好按照教学参考书的意图,笼统地做了这样的解释:“我们称他是小画家,是对宁宁绘画基础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他的期盼。他要是改掉这种丢三落四的毛病,认真画,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的。学好这首儿歌,就要求我们学会做事一定要细心,不然。什么事也干不成。” 面对孩子们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我的这种解释显得多么苍白无力!直到下课时,我看得出他们意犹未尽,是还有好多想法要说,还是对老师的解释不满足? 这一节课确实让我体验到了理性释放的愉悦和创造冲动所浸透的甘甜。虽然它对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但我从内心感觉到,被学生问倒的滋味,真好!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里亚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必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学新教材,我们就应该更多的掌握一些综合学科的知识,更多的教会孩子们用科学的方法思考、质疑、实验。让学生学会提问题,这正是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如果孩子们只会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把大脑变成了等待往里装知识的口袋,甚至这一切都围着考试转并以考试的终结而消失,那么,这将是我们教师的最大失误。

第8篇:少儿口才课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指导朗读

有些教师在上语文课时,为了完成对课文内容分析的任务,老是采用“你问我答”、“不懂我说”、“一问问到底”这种“审问式”的教学方式,作了繁锁的内容分析。虽不能对这种教学方法加以全盘否定,但通过这种教法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只能是囫囵吞枣而已,未能达到融会贯通。因为老师只顾提问,学生也只得从课文内容中寻找某些零碎、不系统的“答案”,这就挤掉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机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既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将合乎规范的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指导学生对课文的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之所以重视朗读,原因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小学生的语感能力差。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表达思维结果的工具,没有语言的参与,思维就含糊不清,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加工改造,才有连贯而又有逻辑层次分明的思维过程。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对语文学习的萌芽阶段,是学习语文的开端。由于年龄的幼小和生理上的特点,小学生大脑中的语言机制尚未发达,口语远远差异于课文中合乎规范的文字语言,如果我们教师不善于清除少年儿童这个语言障碍,提高他们的语感水平,他们就不能很好地领会课文内容,就谈不上思维能力的发挥,更谈不上怎样去写好作文了。因此,指导学生克服语言上的缺陷,将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始终是小学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如果我们过多地向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在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也影响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领会,只有通过大量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的朗读,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二、朗读是少年儿童增强语感,领会文义的最好方式。

朗读是一种阅读方式,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符号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重要手段。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他们就能够把课文中规范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得到沟通起来,反复的朗读,能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课文中的用词用语,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使说和读连接起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好概括读对美化口语的作用。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古人名句,无不说明读对疏文解义的重要意义。通过朗读,能使学生领会课文的内容和意义,可以自然感受到文章的气势和韵味,既得到教育,又受到感染。好的朗读,还可以加倍地显示出感动力量,达到陶冶情操,教书育人的效果。

3、朗读是一把衡量尺。学生的朗读质量,是考察他们对课文学习得怎样的尺度。学生理解得怎样,从朗读中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来,感受得怎样,也能从朗读中表露出来。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对朗读作了评价:“要考查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否,听他宣读是最方便的方法”。(《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其三、朗读能保持小学生的注意力。

第9篇:少儿口才课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随着幼儿园教师准入门槛的提高,中职生在对口单位的生存与发展中出现许多困难。如何为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也影响中职类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死存亡。

一、成都某学前教育的中职人才培养方案呈现及实施

1.学制。三年。

2.培养目标。适应现代幼教发展需要,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管理实用性人才。

3.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必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语文、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12门,总共1116学时;专业核心课(必修)包括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基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幼儿园游戏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教师口语、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等8门,总共720学时;专业技能课(必修)包括乐理与视唱、唱歌与表演、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舞蹈基础、绘画基础与幼儿绘画、幼儿园手工、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书法等8门,总共1764学时。其他包括军训、创业教育、劳动教育、勤工俭学、社团活动等共17时。

4.课程特点。学科多,涉及面广;专业技能课最多,专业核心课最少;学生没有专业见习和实习课。

5.具体实施情况。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最后半年是顶岗实习;周一至周五都有课;学生活动比较多,学生没有更多自主学习和练习琴、画、舞的时间;教师上课主要采取讲授法,每个班近70人。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中职毕业已经无法适应幼儿园对学历的要求,但人才培养目标还是托幼机构的教师、管理人员,与高校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雷同。所以,在课程设计上过于高、大、全,没有突出整合性,没有突出的中职教育的特色。

2.课程设置没有突出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有大量的专业技能课,但没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巩固、形成技能;每学期仅教授教学理论,师生均不下幼儿园一线去见习、观摩、实践,学生缺乏感性经验,教师缺乏幼儿园案例,使得教学“干巴巴”,学生学得“雾蒙蒙”,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成空,学生毕业后能留在幼儿园工作的寥寥无几。

3.缺乏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所调研的中职专职教师和应聘教师的比例基本是1:1,有些教师刚刚从本科毕业,对中职生的特点及教学不了解,对教学的目标、内容不熟悉,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三、改进建议

1.目标定位要清晰、明确。中职生毕业后继续学习、提升学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他们在中职的学习,应重在对专业技能进行培养,为其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的学历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课程设计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将高、大、全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将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哲学与人生、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内容有机地整合到专业理论中,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幼儿园实习机会,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学生成人、成才的落脚点,成为职业和道德修养的重要载体。

3.为教师提供幼儿园实践机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的教要接地气,学生的学要联系实际。教师只有多到各种类型的幼儿园观摩幼儿园保教人员的工作,了解幼儿的具体表现,才能让自己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生动起来,让自己的教学姓“幼”,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对教师队伍要有计划地引进和培训,确保教学质量。要想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是关键,因此,有必要对在职教师进行轮岗培训,对新教师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可以让教师到好的中职学校参观、学习、取经,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校内教学观摩、研讨和教学改革等,改变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