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创新教育与有意义学习方式的实践

创新教育与有意义学习方式的实践

摘要: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创新教育的要求,本文针对当前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弊端,提倡自主、探究、体验、合作为代表的“有意义”学习方式,旨在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以满足时代和社会对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创新教育;“有意义;”学习方式全面发展

学习方式又称学习风格,是当代教育理论范畴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作为一种专业术语最早由美国学者哈伯特•赛伦在1954年提出。它首先出现在心理学领域,之后和“学习方式变革”一起引入课程改革语境,成为学界不断探讨的重要问题。从内涵上看,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学习方法或学习手段的总称。它不仅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时形成的独特行为习惯和操作风格,而且还关涉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是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从这个角度而言,学习方式直接决定着学习的效果,从方式、手段、策略等角度内化着学生对课程内容接受的真实状态,同时也有效地外化为学习者对课程内容操作、应用的实际水平。在现有的研究资料中,以北京师范大学廖泽英、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天津师范大学郝贵生等为代表的学者们,他们的研究主要针对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出现的问题,真正基于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寥寥。而实际上,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也会因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失误进而带来教育行为的失效,并且教师“预设”的理想状态与学生接受教育之后的实际情况也常常出现牴啎。瑞克(BrownRic)曾针对学生的学习明确指出:“如果教师的教学形态与学生的学习形态一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较佳,学生的成就表现较好。”[1]从这个方面而言,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更贴近我们的教育实际,更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在多渠道地探索有意义的学习方式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同时尤其要注意搭建教师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意义生成的有效桥梁,针对当前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弊端,提倡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老师为中心、课堂为阵地、教材为圣经、考试为准绳的传统格局,大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1传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型学习。所谓的接受型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方式,接受是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在接受型学习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他无需行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只需接受、汲取和掌握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判断其学习优劣的标准是其知识掌握得是否精准,在一定的时期或环境下是否能做到较好地反馈和运用。这种方式有助于建构一种稳定清晰的认知结构,这些知识是学习者探索世界的基础和主干,是必备的思想养料。另外,人类的知识浩瀚无垠,学习者不可能一一穷究获取,通过老师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大大减少了学习者独立学习的时间,学习者只需将这些知识作为间接经验吸纳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这一学习过程无疑是高效的。同时需要看到的是,传统的学习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传统的学习方式旨在接受,接受与否成为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参照。过分注重接受,会自然阻遏学生的探究和思考,影响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能体现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不会更多关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链条关系,也不会更多对现成的知识加以质疑和评判。相反,学习者会以老师和教材及笔记马首是瞻,把准确地掌握和反馈知识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教师也会以此作为评判学生学习的主要参照。符合答题标准的学生试卷会得高分,游离于答题标准的学生试卷会得低分或不及格。这样的考察标准虽然能保证学生获取基础知识,但更大的弊端是,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独立的思维能力,做不到举一反三,更无法形成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其次,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在于对理论知识的识记和掌握,这种学习目的自然放松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会阻塞知识转化能力的渠道。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依凭于课堂和教材,忽视了实验室和校外课下等有效资源的利用,导致学生死读课本,死背笔记,过于仰赖或盲从于老师,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欠缺。

2影响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

传统学习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产生是社会、历史、文化及体制等多方面综合因素造就的结果。

(1)学习方式离不开观念基础和物质基础,自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环境和经济环境。比如,相对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环境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在现代化程度、观念思想等方面表现得更为开放、进步和自主,这些自然会带动学习方式向多元、人文、丰富等方面发展。没有高度发达的经济环境,远程学习和网络学习也是不可想象的。在意识形态领域,合作还是压制,平等还是奴役,民主还是屈从,自然也会带来学习方式的不同选择。

(2)不同的文化形态也会影响学习方式的选择。陈佛松先生认为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性,比如东方文化属于大河内陆文化、封闭农业文化、哲学伦理型文化,富于爱国精神、君主专制重人治等,而西方文化则属于海洋多岛文化、开放商业文化、科学知识型文化,富于冒险精神、民主共和重法制等。[2]由此可见,传统的东方文化追求伦理秩序,贬抑个性和变化,推崇稳定和集体,而西方文化相对而言更推崇个性和创新,尊重个体和冒险精神等等,这些会带动东西方文化体系下不同的学习方式,合作、体验、互动和交流在不同文化环境下会体现为不同的学习类型和方式。

(3)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不同的教育体制。大体而言,教育体制是指用以调整个体行动者之间以及特定教育组织内部行动者之间关系的强制性或权威性的行为规则体系。[3]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体制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自然会对学习方式构成约束力。比如,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围绕着高考和中考制度进行的,高考和中考是指挥棒,考得不好一切只会显得很苍白。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成熟,教育体制也会随之转型,逐渐改变以往的忽略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旧有模式,力图使教育体制从呆板、单一、僵化、封闭走向民主、多元、高效,相信学习方式也会有一个更为科学、更为完善的发展走向。

3有意义的学习方式的优化探索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那些没有形成独立思维缺乏全面发展能力的学习者变得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尤其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新传媒技术广泛应用,社会日益需要有专业能力为核心技能的多栖人才,具有综合专业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心以及熟练的实用能力越来越成为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比如单位招新人,除了专业水平外,还希望其对相关领域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运用,此外是否有吃苦耐劳精神、待人接物是否得体、团队意识是否强等,均会纳入考察其是否具备竞争力的范畴。为此,注重把基础理论的掌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性需求与社会多元需要有机结合,注重把加强基础与强调广泛社会适应性有机结合应该成为学习方式改革优先需要考虑到的。

(1)明确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学习方式的内涵外延,界定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探索转变及优化整合的途径、手段,努力实现“意义”的多元性。明确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内涵与外延,密切学习者与教学者以及社会需求的内在关系,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相适应的部分,实现学习、研究、产出的优化组合。

(2)明确专业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目标要求,细化学生的差异性,提倡分层、分级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和效果。明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结构,重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阐明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范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促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3)全程跟进与质量检验。对过程、结果的关注,其实质是对专业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的关注。有意义的学习不仅表现在学习的质量上,还表现在学习影响的长度和广度上。通过学科竞赛、就业质量、考研率、人文维度、社会反响等各个层面去检验学生学习质量,根据结果形成整改方案,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方式的“意义”增长点。

(4)完成专业有意义学习方式的路径初探。如创造对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变革满足学生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导师制,帮助学生实现学习阶段的转变,优化学习成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运用,搭建学习、研究、产出三维一体的学习平台;改革考试方式,加大论文、口试、作品展示等实践环节考核力度;调整教师的教学方式,变更教师的育人理念,在各个学习环节中老师们要尽力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力图向学生传达一种信赖和支持。探索多元化学习方式的灵活运用,如体验型学习方式、研究型学习方式、机械型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方式等。学习方式直接关涉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对学习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同时,学习方式的改革一方面要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遵循教育和学习的内部规律,从学习者的特点、育人理念、学习环境等综合因素出发,努力缩短教育培养目标与教育现状的显著差距,弥补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欠缺的不足,在助推社会发展、服务于全人教育培养等方面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BrownRic.Perceptionsofteaching-learningstyle:theMediatingprocessinstudentevaluationofinstruction[J].CEPRQuarterly,1979,12(4):16-18.

[2]陈佛松.世界文化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105.

[3]李江源.教育制度:概念的厘定[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1):14-17.

作者:丁颖 单位:大连民族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