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音乐教育艺术特征分析

高校音乐教育艺术特征分析

【摘要】音乐离不开教育,当代是个音乐审美的时代,良好的音乐审美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是非善恶的人生观,高校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的教育,是一种对于美的内涵体验。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我国的音乐教育现状,审视音乐教育在审美、传承等功能的价值与优劣,根据分析出来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可以推进高校音乐的教育进程。

【关键词】高校音乐;艺术特征;素质教育

引言

音乐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一直都存在,从原始年代的打猎摘果到现在科技时代,音乐都是人类传承文明的手段之一,是人们的感情寄托,所以人类的长久繁衍不能缺失音乐这一个元素,高校的音乐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有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增加音乐的凝聚力与号召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响应国家提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政策。目前,高校的音乐教育得不到教师、学生的重视,也得不到学校、社会的认可,主流上对于音乐的教育是缺乏的,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些分析,总结音乐教育不被重视的原因,并且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一、基于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内涵

音乐的本质就是不同声音的组合,通过不同介质发出不同的音色从而产生一种奇妙的引人共鸣的东西。音乐和绘画一样,是艺术的一种,我们不能用语言文字来很好的表达音乐的感情,需要我们用双耳聆听,用心感受音乐传达的东西,进而培养自己的音乐审美。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对音乐的收藏来源于曲谱或者录音,除此之外很少有什么方法可以还原音乐,音乐的神奇之处在于同一个音乐不同人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也会表达出不同的感情。音乐有抽象性、不可控性、流动性等特点,教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会因为外界而影响教学效果,若教师没有很好的控场能力以及音乐表现力,很难流利连续的上完一节良好的音乐课,如何把握节奏表达音乐是教师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学顺利进行的条件。

二、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审美的塑造。音乐带给我们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它具有极强的号召力、感染力以及放松愉悦效果。人们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来塑造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而每个人对音乐的天赋不尽相同,喜欢的音乐类型也不同,所以出现了各种流派的音乐。第二,不断创造。由于音乐是人们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媒介,因而音乐的内容一直在更新与创新,个体的主流审美可以得到很好的释放。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拥有创新思维。第三,文化的传承。反观各个国家的历史,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传承着文化,比如诗经里面传唱的史记,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资料甚少的时代是如何生活的;又比如山歌的流传很好的展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给我们研究少数名族历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一些民族特色的因素就是通过音乐不断的传到后世,我们不能让音乐的传承在这一代断了路,我们需要把珍贵的东西通过音乐也传承下去。第四,音乐交际。音乐是一种没有国界的语言,不同语言的人类可以通过分享音乐来交流文化,实现文明的碰撞。音乐可以是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的合作成果,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通过音乐可以促进人们的交流,推动社会的发展。使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学以致用,服务于社会

三、高校音乐教育存在问题

第一,音乐被认为是一门“副科”,长期以来,音乐体育等学科的教学没有得到重视,他们也不属于应试考试的范畴,所以音乐等科目在教学中的地位变得可有可无,甚至有的学校都没有开设音乐课程,这样的习惯就带到了高校的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并不重视音乐的教育。第二,长期以来,家长教师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成绩占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很大比例,所以家长教师更关注学生主课的成绩,比如写作能力、数学思维、英语口语等,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心思考虑音乐审美以及音乐艺术,即使有学生喜欢音乐艺术,也会被外力给阻挡。

四、高校音乐教育改进措施

在一个“无音乐”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自然就对音乐的没有太大兴趣,而高校音乐教师不应该自暴自弃,而是应该接受现实,积极寻找对策,改善音乐在我国教育界的地位,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而笔者与其他同行交流之后发现,高校音乐教育最为重要的就是改革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校的音乐教育。第一,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与欲望,但是由于缺乏引导,有的人一味标新立异的追求所谓的美而误入歧途。高校学生缺少社会经验,三观构建还未完善,所以很容易被误导而发生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要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最重要的手段还是审美意识的培养,音乐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审美观的手段,无需语言的赘述,无需色彩的描摹,音乐可以简简单单就达到直击人心的目的,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大脑通过分析耳朵听到的东西描绘出自己的画面,感受音乐所承载的或喜或悲或壮烈等情怀,通过产生共情来构建自己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一个人只有真心的感悟了音乐才能被称为具有音乐素养,拥有音乐素养的人会拥有乐观的性格,促进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第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音乐还可以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可以通过高校开展的音乐课程,增强自己的音乐素养,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条件,感悟音乐的魅力。比如在学习革命红歌的时候,学生可以了解革命时代的环境如何恶劣,革命先烈们是如何的坚忍不拔,从而被革命精神所感染震撼,正视历史尊重历史。再者,音乐也是一种解压的手段,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快节奏,人们的心态也很浮躁,如果不能及时疏导释放心理的压力,会有不好的后果产生,而学习音乐作品,感悟音乐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对不良情绪说不,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第三,增强学生的主观意识。右脑一直都被人们认为是感受音乐的大脑,在心理学领域,人类的右脑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人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开发右脑开拓思维,最初人们呼吁开设音乐课的目的是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开拓学生思维,培养主观意识,音乐因为其抽象以及灵动的特性,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巩固素质教育的成果。

五、总结

如今高校对于学生体育、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教育还不够,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高校行动起来,重视学生体育音乐等传统副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才。高校要把素质教育和音乐教学有机结合,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主观意识。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到教学中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个体潜力,基于素质教育加快高校的音乐教育脚步。

参考文献

[1]赖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南利华.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6):60-63.

[3]徐耘春.视觉艺术教育的新动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4]陈晨.解析高校音乐教育中急需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群文天地,2013(2):233.

作者:王婷婷 单位:大同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