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

摘要:为了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强国的伟大理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解决好人才培养的问题上发挥其重大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助力我国社会发展、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培养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记重拳。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的瓶颈,亟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科学性、育人内容的针对性、育人主体的亲和力和育人环境的有效渗透。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教育目标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意义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着眼于党的历史发展,顺应时代形势、紧抓历史机遇,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改革创新,以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质发展。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长远梦想,必然要靠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实学强干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必须肩负起民族使命的重任,要从中国共产党壮丽的奋斗历史和理想信念中吸取丰富的理论精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怀揣远大的修身、治国的理想抱负。牢牢把握团结统一的主题,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勾勒出“最大同心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信念。各界人士尤其是高校大学生需认同并推进这一历史使命的实现。高校思政教育要注重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培育,切实关注加强大学生坚忍不拔品质的养成、远大理想抱负的预埋和服务社会的志愿与本领。

(二)高校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党的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2016年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2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要义为:用改革推进结构调整,使基本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扩大有效供给。高校在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中起到供给的作用。中国的大学要加快发展,使“生产率”更加高效,使输出的“人力资源”更加优质。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供给方的“基本要素”,所以,高校改革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有效性,实现最优配置。首先,要解决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的问题。供给能否达到需求的水平,要看供给方对需求方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敏度。高校人才的培养不能一味集中在科学研究上,而忽视了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供给侧改革应更快适应市场需求,更好地创造人力资本。作为新时代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供给方,高等教育必须满足新时展对人才包括理想信念在内的更高标准的需求。所以,有效的教育供给、精准的教育供给、创新的教育供给只有在不断提升思想品德、政治素养前提下才能够真正发挥好供给侧作用。

(三)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同时大学生要成长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栋梁之才也必然要接受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有利于高校把党的政治引领放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把党的重要思想方针渗透于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立德树人首先要重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养成,这个过程是由学生从道德情感认知慢慢内化再外化变成情感共鸣和道德行为的,这个过程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这只有力的舵手长期又稳健地把握住大学生的思想方向。因此,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育人导向和制度建设,提升教育实效性,使高校大学生主动认知新时代思想、主动构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维,主动认可高校思政课并非只是“锦上添花”。

二、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瓶颈

(一)育人目标科学性亟待加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首先,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确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并更加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但是,在具体落实政策的实践中,不少高校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度还不够,“高校的有些职能部门和单位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理解不深、关注不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不够强。”[4]其次,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改进,随着社会各个阶层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和效力也发生损耗。社会各阶层在价值追求和道德观念上呈现出不同的倾向和需求,对高校的评价标准也普遍停留在科研、就业、招生情况等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心理等精神品质和情感的形成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再次,多元化网络信息时代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西方功利主义与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取向对青年价值观的渗透,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带来了很多负面效果。

(二)育人内容针对性亟待提高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教育内容也需要根据时代要求提高其针对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僵化而单一,然而,当代大学生则更倾向于手机里的短视频、抖音、表情包等即兴表达方式,其中携带的网络流行语、意识形态、互动行为也为大学生所热衷和追捧。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与发展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仍然禁锢在理论的,并没有与学生所需、所思、所喜爱恰当结合。教材内容虽然理论时代性强并与党中央的思想、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但与大学生生活实际却显得相去甚远,不利于大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彰显和实现,很难从知、情、意、信、行等方面感染和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努力探索适应“00后”学生心理偏好和感情需求的内容和话语体系,使思政课在大学生内心更具有获得感。

(三)育人主体亲和力亟待提升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缺乏表现出教学热情和人格魅力的愿望,也难以创新教育方法,进而消解了高校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有的高校思政课堂上依然存在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后面睡的情况;有的高校还存在思政课教师只是将教材内容通过电子课件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学生也是为了学分来选课和听课,教与学的目的都没有达到;还有的个别思政课教师把授课当做谋生的手段,甚至把个人发展的不满带到课堂情绪中,把课堂当做个人宣泄的舞台。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自觉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道德修养,将枯燥的政治思想灌输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觉将乏味单调的教材语言转化为引起共鸣的、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并运用到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中,拉近思政课与学生内心的距离。

(四)育人环境渗透性亟待突破信息和网络全球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国之间越来越模糊的网络边界和文化差异势必导致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思想行为的复杂化。大学期间是塑造个人品性的关键时期,生活和学习中又“无人不网”“无处不网”,面对网络上集中反映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潮,许多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传统教育的同时也被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和所影响。“85%的抖音用户是24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由此可见,短视频APP业已成为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6]手机短视频以其传播性强、扩散范围广、更新速度快等优点迅速占领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圈,碎片化的信息最大化地占用了大学生的零散时间,但是高校对手机短视频平台并不重视,忽视了开发“寓教于乐”的教育渗透方式,错失了占领新阵地的机会。高校的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必须清晰地传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也要经受住多元化网络文化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抵制不良思想意识传播,提高校园环境渗透力的效果。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一)始终坚持育人目标的科学方向1.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多次在与著名高校和中小学校的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检验一切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就是是否以立德树人为前提。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回答了“怎么培养人”这个问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要先立德再树人,要特别重视学生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政治观念以及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其次,结合时代背景来看,高校大学生德才兼备的同时要有根基、有立场。高校培养人才,是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让青年学子建立正确的文化立场和家国观念;同时面对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大学生还应该拥有开放性的视角,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对全人类普适性关怀的胸襟。第三,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加强对高校教师的筛选和培训,加强高校教师的政治信仰,培养高校教师的家国情怀,提升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升高校教师把道理讲透彻的能力,发挥好高校教师为人师表、传达正能量的榜样作用。2.明确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终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结合起来,强调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最终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培养一辈又一辈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学习和奋斗终身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志青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必须加快我国大学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努力将中国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为世界一流学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大学生,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既重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又重视培养国家情怀。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原则,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大学生的新思维、新想法、新创意有“地”放矢,使知识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生力量。

(二)准确把握育人内容的针对性1.针对红色文化,讲好革命故事。“红色故事不能追求高、大、奇,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具有思想性、奉献性的人、物、事和精神的复合体。”[7]高校思政课应针对将红色革命精神与仁人志士的历史事件等教育素材相结合,加强“红色资源进课堂”理念,激发大学生对红色精神的思想认同,使每一个人民英雄变成可亲可信的形象。高校思政课应针对红色革命精神与新时代思想相结合,通过讲好红色故事与新时代建设,让大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当前的幸福来之不易,感受到他们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将国家情怀转化为无私奉献、努力奋斗的青年力量。高校思政课应针对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生喜欢看与听的活动和交流方式渗透红色文化,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利用地方特色景点、历史纪念日活动、传统文化论坛等平台,重温红色活动,感受革命脉搏,宣传弘扬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使近现代史纲要课和思想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与此同时,红色革命的精神也将融入大学生的人生观和职业选择中。2.针对时政热点,讲好改革故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起到政治导向作用。目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2018版最新教材,这充分承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的理论脉络,明确了新时代思想的重要地位和意义。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广阔的视野,结合教材理论,针对社会热点,贴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最大的社会现实,必须使理论和学生关心的社会事件结合起来,让学生拥有正确看待世界的眼光,教给学生解释困惑的能力,使学生关心国内外的社会现象,使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理论在学生心中“不言而喻”“水到渠成”。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对当下的新闻热点具备敏锐的政治敏感度,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结合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政治事件、会议精神讲好思政理论课;要展示出党和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美好愿景,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发展的好处切实惠及每一个人,使学生关心国家政治,明白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在学生心中“有理有据”“理直气壮”。

(三)切实提高育人主体的亲和力1.立足培养仁爱之心,提高教师情感亲和力。“仁爱”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家中倡导“仁爱”的代表早在其教育理念中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正是体现了教育者对所有学生的爱。在北京师范大学座谈时讲到“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8]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爱党爱国家,更要爱学生,做让学生满意的好老师。强调,改进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在思政课教师。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真心喜欢学生,培养教师的仁爱之心。仁爱之心就是要用真心真意去替学生思考,用真情实感去理解学生的特点和变化,走进学生内心,要把学生看成是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人,要以学生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的提升为追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培养自身人格魅力,让学生真心喜爱。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感和权威性,教师要将学生兴趣吸引到课堂上来、增加课堂上的获得感。提高情感亲和力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上思政课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关心思政发展的主动性和参与思政课题研究的创造性。2.立足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教师语言亲和力。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必须掌握课堂话语权,并有能力用亲近友好的语言来驾驭课堂。培养思政课教师创新思维,培养语言亲和力的基础是掌握深厚而扎实的理论学识。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仔细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等伟人的经典选集,才能拥有深邃的历史深度和广阔的政治宽度。孔子说“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善用典籍、名言、名人故事等。加强思政课教师教学语言的专业性和“文艺范儿”,吸引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探求真理的渴望。同时,培养思政课教师创新思维,提高语言亲和力的关键是结合恰当的网络语言。互联网是大学生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也夹杂着各种社会思潮和话语冲击,要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高地必须习惯于读懂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了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发展与动向。通过互联网语言的使用可以紧跟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和价值诉求。但也不能盲目地为取悦而取悦。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将学生流行语言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中,目的主要在于缩小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四)有效增强育人环境的渗透效果1.优化网络环境渗透,培养大学生网络素质。信息全球化及互联网的普及消除了人与人的物理和地理限制,同时也呈现了多元化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冲突。首先,关注重点和热点问题,营造与网络文化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软环境。高校应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机制,在内容制作、渠道建设等多方面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掌握校园网络传播的话语权,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力和亲和力。第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积极调动“学生思政”的主动性,坚持教育过程中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提高学生在网络时代辨别是非及抵御诱惑的能力。普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发挥法律和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不散播谣言,自觉远离网络污染,养成道德自律,防止网上不良信息的出现。根据网络舆论的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远大的人生目标。2.创设文化环境渗透,培养大学生担当意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潜在的熏陶人、感染人、感化人的积极作用。首先,高校教育应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和社会组织的爱国主义文化活动,将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融入到活动中,充分利用校园公众号、学报、电台、微信群、QQ群、论坛等平台扩大宣传,有效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其次,打造良好校风环境。坚持把“四个自信”融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广泛开展学院、院系文化环境评优票选、诗词大会竞赛、感动中国历史人物讲演等活动,增强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归属情感,由此让高校学生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敬畏心和爱国主义情怀。让高校学生以更加充沛的精神状态、更加鲜明的价值追求,自觉将知识技能和个人理想转化为责任及担当行为。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2).

[2]佚名.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EB/OL].

[3].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EB/OL].

[4]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5]畅军亮.短视频APP推动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9(4):81-84.

[6]沈江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好中国“三个故事”[J].北京教育(德育),2017(10):40-43.

[7].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8):4-7.

作者:吴萌 单位: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