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对策

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对策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辅导员能否适应新媒体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变化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辅导员提高媒介素养的紧迫性表现在以下几点:高校舆情的正确引导需要辅导员不断提高媒介素养,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需要。然而,高校辅导员存在媒介意识不强,媒介应用能力不足,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不够的问题。为此,高校要采取以下措施:增强对媒介的认识、把握和引领,提升辅导员的媒介应用能力;重视媒介素养培训,普遍提升辅导员的媒介学习能力;建立媒介素养长效发展机制,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辅导员;媒介素养

一、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高的紧迫性

(一)高校舆情的正确引导需要辅导员不断提高媒介素养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每天涌入高校大学生视野的信息纷繁复杂,西方自由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无孔不入。调查显示,80.7%的辅导员表示在网络上看到过歪曲历史事件、丑化历史人物的文章,其中有67.5%表示不止一次看到。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如此严峻的现实挑战,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迫切需要提高,以便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有效辨别真伪,及时了解网络舆情,在大学生群体中做好思想引领、心理疏导、舆情引导。辅导员只有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才能以敏锐的洞察力第一时间了解到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校园的舆情及时开展研判,对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三观树立或不利于校园稳定的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用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思想发展,主动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需要

新媒体在为青年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交流信息平台的同时,也为虚假信息、恶意造谣滋生了温床。在调查中被问到网络虚拟世界与客观现实世界之间的差距时,17.7%的辅导员表示网络虚拟世界与客观现实差距很大,70.2%的辅导员表示两者之间存在差距,而12.3%的辅导员认为两者基本一致。在被问及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时,73.7%的辅导员认为影响很大,10.3%的辅导员认为影响一般,9%的辅导员认为影响很小,7%的辅导员认为没有影响。高校辅导员本身需要在众多的媒体信息中对信息进行高效的甄别,选择性地吸收有效信息,同时还要运用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此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掌握和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将直接决定辅导员是否能把握好新媒体空间的话语权,是否能适应时展变化的需求而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能否取得。

(三)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需要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还不够强,却又是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且受新媒体影响最大的群体。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需要肩负起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责任。在调查身边学生是否会经常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误导时,52.6%的辅导员表示经常发现,34%的辅导员表示偶尔发现,13.4%的辅导员表示不曾发现。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辅导员运用媒介方面的有关知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媒介信息,以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在调查身边大学生是否会在不经证实的情况下转发网络信息时,43.6%的辅导员表示经常发现,50.5%的辅导员表示偶尔发现,5.9%的辅导员表示不曾发现。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大学生使用媒介传播的自律性,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新媒体环境。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高,还有利于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向大学生传授获取信息途径与分辨信息真假的方法,提高大学生自觉抵御西方自由主义、等思潮侵袭的能力,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媒介意识不强

新媒体时代,青年大学生衣食住行、社交往来和信息获取等都与媒介密不可分,新媒体不仅影响了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方式。鉴于新媒体的交互性和便捷性特点,高校辅导员经常通过QQ、微信等通知、收集反馈信息,大大提高了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在调查中,辅导员“经常通过新媒体途径与学生开展谈心工作”的仅占32.4%,辅导员“经常通过新媒体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文章或说说”的仅占27%,辅导员“能及时对学生的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或错误的言论进行纠正和引导”的仅占21%。由调查可知,辅导员对新媒体的使用仅停留在表层,没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还存在对学生网络安全、网络责任意识、网络法制意识教育不到位的情况,觉得大学生在社交媒体发表个人言论与个性签名等是学生的自主权利不便干涉,这些都是辅导员媒介意识不强的表现。在新媒体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新常态的情况下,只有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主动运用新媒体工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媒介意识,才能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空间的正确思想方向。

(二)媒介应用能力不足

当前,辅导员的媒介应用能力直接关系到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水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5.6%的辅导员能经常利用新媒体途径,如QQ群、微信等通知。这就表明辅导员在工作中具备一定的媒介应用能力,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不受学校教学安排或学生个人活动地点的限制,能及时将信息传达,保证了信息沟通的顺畅和事件的有效处理。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只有33.6%的辅导员经常利用新媒体如博客、微博、空间、论坛等发表文章或主流观点,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58.5%的辅导员偶尔发表,7.9%的辅导员几乎没有发表过。在西方自由主义、等多种社会思潮利用各种途径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若忽视对大学生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就相当于放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阵地。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掌握各种媒介工具,还要不断提高媒介应用能力,提高自身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及时研判网络舆情,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只有不断提升媒介应用能力,辅导员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新媒体环境下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不够

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使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越发突显出来。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在大学期间与大学生联系最为密切,肩负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调查中发现,大多高校辅导员认识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75.8%的辅导员认为媒介素养培养有利于减少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70.5%的辅导员认为应当将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内容中。然而,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水平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质量。在调查中反映,辅导员能熟练运用新媒体处理、制作信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占16.8%,对此一般熟练的占34.4%,不太熟练的占48.8%,这与高校辅导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媒介教育有关。由调查得知,只有15.8%的辅导员接受了多方面的媒介素养教育,28.6%的辅导员接受过舆情管理方面的教育。由此可见,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需要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只有不断提高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理论水平,增加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工作实践,才能培养出媒介素养更高的大学生。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对策

(一)增强对媒介的认识、把握和引领,提升辅导员的媒介应用能力

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高校辅导员的媒介意识已成为其胜任本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种素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介平台不仅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途径,也对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身的媒介意识。一是增强自身对新媒体环境的敏锐感。风清气正的媒体环境能对大学生起到正面引导的积极作用,反之,歪曲事实、丑化社会的媒体环境会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负面的影响。辅导员对新媒体环境的敏锐洞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媒介传播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高校辅导员要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更新自身观念、主动学习现代传媒规律知识、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掌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技能的动力。二是增强自身对媒介信息的甄别把控意识。对大学生经常接触的论坛、校园贴吧等媒介信息有意识地进行甄别,谨防失实的信息误导学生,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让大学生了解事实真相,以便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三是增强自身对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意识。针对当前西方媒体经常利用媒介传播的便捷性开展、无政府主义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高校辅导员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好大学生的引路人,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会分辨西方媒体对历史事实的歪曲和背后的真正目的,积极引导学生客观看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成果,鼓励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

(二)重视媒介素养培训,普遍提升辅导员的媒介学习能力

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媒介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意识地运用新媒体进行实践锻炼,同时还需要高校或教育部门为高校辅导员提供系统的教育培训。加强媒介素养培训是快速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在培训中让辅导员明确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辅导员自觉增强自身的媒介意识,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媒介素养;另一方面,对辅导员开展媒介应用能力的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辅导员对各媒介平台的信息进行分辨、选择、运用、传播等的媒介应用能力。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培训,也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来开展:一是在辅导员岗前培训或职业素养提高的培训中,安排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方面的系列讲座、媒介应用能力实践案例实训等,以便增强辅导员媒介意识、开阔辅导员眼界;二是为辅导员建立学习交流平台,教育部门定期为高校辅导员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高校提供到先进地区院校学习交流的机会,使辅导员能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三是通过建立辅导员职业能力交流论坛,设置提升媒介素养的有关议题、开放媒介运用方面的网络学习课程,让辅导员随时随地学习,更新思想观念,了解全国高校最新的网络舆情,不断增强媒介素养和职业能力。

(三)建立媒介素养长效发展机制,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

良好的机制是辅导员媒介素养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将媒介素养纳入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工作机制中,不仅可以丰富辅导员工作的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媒介素养的理论知识、媒介领域的法律法规,还能为辅导员自觉提升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供保障。建立辅导员发展的长效机制,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将辅导员媒介素养纳入辅导员选拔任用标准。要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现代媒介素养的大学生,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必备的媒介素养。高校在选拔和任用辅导员时,须考察候选人的媒介意识和媒介应用能力,以便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及教育发展需要的辅导员队伍。二是完善包括媒介素养在内的辅导员职业能力考核机制。对所有入职的辅导员开展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将媒介素养纳入培训内容,考核辅导员在易班等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工作和效果。对考核不合格的辅导员给予针对性的培训和定期整改,整改仍不达到要求的离开辅导员岗位。三是建立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的激励机制。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快速提升,使辅导员媒介素养健康发展成为新常态。将辅导员媒介运用能力纳入考核标准,激励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媒介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和媒介运用能力。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舆情疏导、主流意识形态引导表现突出的辅导员给予物质及精神上的奖励,对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建设、公众微信平台建设突出的个人及集体进行表彰。将一系列激励措施形成稳定的机制,促进辅导员媒介素养和媒介运用水平不断提高,提升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EB/OL].(2017-11-22).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杨工作的意见[EB/OL].(2015-01-19).

作者:徐坚 单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