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校德育教育范文

高校德育教育全文(5篇)

高校德育教育

第1篇:高校德育教育范文

1.科技道德教育。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基础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科技、信息的创造和使用,将成为社会生产的最主要形式,但是以人为载体。人不仅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也是道德的主体。人不仅要掌握经济发展的科学知识,更要具备能够保证知识经济发展的科技道德。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的约束,良好的科技道德素质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高科技犯罪亦将有所增加,如电脑“黑客”盗窃电子货币,运用高科技手段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所以,知识经济时代应加强科技道德意识的教育。

2.创新教育。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科技是知识经济的生命,而创造性是高科技的生命。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要经历从未知到已知的探索过程,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科技史,就是不断发现、创新的历史。郭沫若说:“科学是讲究实际的,但同时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既要异想天开,又要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一个人仅仅知识渊博,缺乏创新精神,是不能给社会创造出新东西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中的主体人所具备的宝贵品质,也是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生命之源。创新教育应包括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环境道德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环保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人类在应用科学技术时,也会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如煤和石油的开发导致了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汽车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对城市大气的污染,制冷产品对臭氧层构成了破坏作用,核武器带来的核战争是人类文明最直接、最明显的威胁。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培养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使人类能正确地认识自然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4.经济伦理教育。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法律并不能包罗万象,仍需强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伦理道德有自己影响市场经济的渠道,市场经济则有自己的道德尺度。正如同志所倡导的那样,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制文明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法制是硬约束,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道德是软约束,具有感召力和引导力。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不失去正确的目标并有正确的行为规范。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异常激烈的竞争,更需倡导经济伦理教育,以规范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行为。

5.协作教育。知识经济时代团队协作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为在知识经济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高科技,正向着多学科、微观粒子和浩瀚宇宙、地壳深部和广裹海洋进军,任何单一的知识已显得十分无力,必须是多学科相互渗透才能奏效。在知识社会里,受过教育的人仍是知识的载体,但管理和开发社会也不是个人可以独立承担的工作。当创造知识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关键时,知识会成为集体劳动的结晶。在知识社会,合作将是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协作精神实质上是知识经济赋予集体主义以新的内涵。

二、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德育教育对策

1.科技道德的培养。(1)要培养学生求知的科学精神,如怀疑、求实、进取、严谨、崇尚真理等精神。(2)要帮助学生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信念,以理性的目光正确地审视和判断科学的价值,反对迷信和伪科学。(3)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构建人类在知识、技术运用活动中的行为导向,正确对待科学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便运用科学为人类造福。在教学中,如讲到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实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当代国际竞争等内容时,应融入科技道德的教育。

2.创新教育的对策。(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一种追求进取、创新的性格特征、精神状态和心理取向。创新意识不完全是主观想法,还应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厚的人文底蕴、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高校应该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氛围,让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如建立实践中心、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经常请专家、学者介绍前沿学科的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等。(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运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运用思维功能,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高级思维过程。高校应开设有关创新思维方法的课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能力、改变习惯性的收敛思维,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求异性,使学生由学习兴趣向科学研究转化。(3)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表现为实践动手能力,为此应加强实践动手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思维发散、将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的一言堂,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明创造,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既有社会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成果。

3.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1)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抛弃以人为中心、唯我独尊的观点。(2)构建环境道德的新观念,在学生中进行“良知自律”的教育,使人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潜能,节约资源,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一定的资源力。(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界有序性的责任感,教育学生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如植树造林、固土治沙等。教学中,如讲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间题,尊重客观规律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要点时,可渗透环境道德的教育。

第2篇:高校德育教育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校德育;德育方法

一、高校德育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德育教育出现的问题

其一,德育教育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其他问题的冲击。从2000年开始,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带来的德育教育新问题也日益突出。学校每年需要就业的应届学生人数使得就业率掺杂了“水分”,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不匹配等现象。这就导致了许多高校在扩招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而应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校德育教育的紧迫性与严重性。其二,高校改革过程中德育教育萌生新问题。虽然高校扩招规模加大,但是也不能只顾数量而不保质量,所以,为了确保高校毕业的学生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所提高,各高校均加大了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变革。例如,学校的德育教育思想、德育工作者的环境、德育工作受教育的主题及德育工作内容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使得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二)高校德育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全球化带来的价值观的碰撞。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使商品、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频繁流动,而且导致各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等在世界范围内也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再加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深入发展,利益群体和利益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从日用品到高科技,西方各种无形的价值观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国,致使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我们的德育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得德育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其次,我国国情的变化。我国已从计划经济社会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社会上来,但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规范和约束,进而成为滋生腐败的条件。部分党员干部的行为违反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也没有落实“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这些无疑对社会道德与社会风气产生了消极影响。对于高校德育来说,不能回避党风及整个社会风气的问题,因为社会背景的大环境对学校小环境中的德育效果有着重大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法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第一,理论灌输法的运用。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和思想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些思想不可能在青少年学生的头脑里自发产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首先需要通过传统的理论灌输法,让青少年学生去认知、学习并接受新时期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第二,疏导教育法的运用。疏导教育法主要是指对青年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既不堵塞言路,又善于疏通和引导,让学生自己主动解开内心的疑问,主动向德育教师寻求解决方法。剖析自己出现的问题,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变。第三,典型教育法的运用。典型选择准确与否关乎典型作用的推广和发挥效果。德育教育要努力找到时代需求与大学生现有思想道德水平的最佳结合点,大力宣传典型,引导大学生学先进、当先进,最终提高整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第四,激励教育法的运用。激励教育法的目的是发挥青年学生在正确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自己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并通过内化的方法让自己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可以通过表扬、奖励、评比、示范等多种方式来激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激励教育法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五,自我教育法的运用。自我教育法指学生在教师的客观指导下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该方法是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因素,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来完善自己。当学生能从自己的内心真正接受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加以吸收时,这种良好的行为就会变成持久的习惯,并转化成良好的品质。

三、结语

多年来,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教育本身的功能,很多学校忽略了教育塑造完整人格的作用。所以,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法,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秦正修.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困惑及新思路[J].焦作大学学报,2006(4):92-94.

[3]徐金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2):44-47.

第3篇:高校德育教育范文

1.1目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网络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错误认识

对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网络德育教育往往存在两种错误的认识:一是对校园网络文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网络德育教育是虚拟的,并不能够影响校园文化及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认为网络上的道德与现实之中的道德素质水平无关,网络德育教育更是可有可无。网络是一个信息平台,它便捷高效,一条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传遍世界各地。例如2010年10月16日西安等地爆发的大规模反日游行活动就是首先在网络上发起的。另一种错误的认识则是用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对网络文化进行引导,认为我们现有的德育教育方法是完美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认为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足以引导网络文化,足以建立起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这种对于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德育教育的认识过于简单,显然已不适应于当今中国的网络发展现状。正确的现状分析有助于克服这些错误,提高对于解决网络文化的问题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对各种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总结,探索出一条对校园网络文化正确引导的有效途径。

1.2目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网络德育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1.2.1对于高校网络文化的引导不够

首先,不少高校对网络文化监控不够到位,分析研究不够深入,引导不够及时且引导措施不力。目前,高校对于网络文化信息的管理基本上是属于“野生”状态,几乎没有高校建立专门的网络文化管理和分析机构,缺少完善的网络舆论监控、引导机制与方法,这必然造成校园网络文化引导的失控。其次,没能实现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在高校中,网络上与现实中两种不同的声音普遍存在。网络媒体的舆论环境相对宽松,民间非主流的信息,在校报、校园电视台和学校广播等校园传统媒体上不可能出现的声音,在网上也有广阔的空间,有自由表达的渠道和平台。在不少情况下,这些校园传统媒体构建的舆论场和校园网络媒体上所形成的舆论场,两者疏离感较大,而重合度较小。

1.2.2网络德育教育发展滞后

目前,各高校普遍不重视本校的网络德育教育,许多高校并无网络德育网站,无网络德育机制。即便是拥有网络德育网站的高校,其网站往往也是无人问津。目前高校还未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网络德育教育方法,高校既不可能强制学生访问网络德育网站,也不可能针对其安排考勤或记录成绩,因此就造成了目前高校网络德育教育发展滞后的局面。

1.2.3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网络的隐蔽性使不少大学生网络行为放纵随意,不受约束,责任感弱化。据有关调查显示,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缩写符号,有61.8%的学生在聊天室或论坛中遇到过其他网友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

1.2.4硬件、软件建设不够校园网络硬件投入不够,往往只能够满足于高校主网站运行的需要。对于网络管理的软硬件建设滞后,一是在网络监管平台建设乏力,缺少管理网络文化与舆论的信息过滤设备、技术,配备的资源和专业力量也不足。二是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如管理机制、监管考核机制和队伍建设机制等。

2关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引导与网络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2.1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正确引导校园网络文化

一应积极面对网络环境,充分认识并拓展网络功能,建设一批“红色网站”,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成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二是拓展网站功能,发挥交互作用,使网络的影响力渗透到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开通建设基于校园主网的校长信箱、学生工作咨询系统、勤工助学在线等校园管理网络功能,可以使网站与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紧密相连。整合内容、创新形式,逐步规划覆盖校园生活的全方位,能够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三是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多种网络应用。学生既是学校网络资源的使用者,也是开发者,他们贴近自身需求开发设计的各类网站、主页,自我管理,自我维护,既学习了网络知识和技术,又培养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网络德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2建立网络德育论坛,正确引导高校网络文化,建立良好的网络德育环境

网络论坛在互动性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这是由网络论坛的根本特征所决定的,它对于网络文化的引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即时性、公开性、匿名性和群体参与性等特点。首先,在网络德育论坛中所有人都是以匿名的方式来进行交流,这就给了大学生们一个无所顾忌、畅所欲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的民主权利,参与讨论的人因为匿名的关系没有了传统课堂当中的顾虑,可以畅所欲言。这样不但使学生感受到了讨论的乐趣,也符合传统教育中群体讨论的要求,还能使学生们“敢讲话”、“讲真话”,以便与教师们了解大学生思想的真实情况。其次,通过网络德育论坛能使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们获得帮助。在现实中,一些想要进行心里咨询或询问问题的学生担心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往往在现实当中不敢进行心理咨询和询问问题,但是在网络德育论坛中他们就不会存在类似的担心,他们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德育论坛来寻求帮助,使教师能够更好的与这些学生进行沟通来帮助他们。最后,通过网络德育论坛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在网络德育论坛当中设立一些关于当前热点问题尤其是本校热点问题讨论的版块,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们的关注度,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讨论不但能提高德育网络论坛的人气,还能使学生们了解与这些热点问题相关的知识。这样就会使网络德育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一个好的网络德育论坛是离不开良好的维护的,这决定了网络德育论坛是否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我们教师应当及时的对网络德育论坛进行维护,将一些不良的内容及时的删除,将一些优秀的内容通过“置顶”、“加精”、“推荐”等方式提高它们的关注度。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对寻求帮助的学生进行帮助,解决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以说网络德育论坛能否起到我们所预期的德育教育作用就主要看网络德育论坛维护的好不好,只有好的维护才会有优秀的网络德育论坛。

2.3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法制宣传教育,净化网络环境,培育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

第4篇:高校德育教育范文

一、德育教育者与学生存在沟通问题

我国高校中的德育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导致德育教育者对学生的内心观念和德育思想掌握的不够深入。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倾向自己解决问题的占到了选择的绝大多数(76.6%),而德育教育者主动去了解和解决的只有选择总次数的五分之一(23.4%)。这一对比直观的反映出德育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缺乏主动意识,与同学接触少,信息沟通不畅,致使高校德育教育者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使当前高校德育的目标无法有针对性的在具体德育过程中予以贯彻,致使理论引导和行为培养脱节,存在理论和实际“两张皮”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良好愿望与实际的行为形成巨大的反差。

二、新媒体技术对德育工作的冲击

当今,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对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渠道。当代大学生自然是网络冲浪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在为高校德育工作改进手段和方法、拓宽空间和途径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渗透,易于导致大学生思想的混乱,增大德育工作的难度。新媒体技术的信息无序性使高校德育工作的监控面临新挑战,新媒体技术使信息更为大众化、迅速和无序,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信息丰富、繁多,但却无序、杂乱,甚至缺乏对信息的常识性、真实性、客观性判断,以致虚假消息、不良信息泛滥。大学生群体在成长阶段的“猎奇”心理,以及对权威信息的质疑与排斥心理,使他们更容易对虚假信息、不良信息产生兴趣,从而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受干扰。少数大学生还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自我炒作,有的甚至触及了社会道德和公众价值的底线。另外,网络最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传播,这样,当网络的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他的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当这种思想变成现实之后,对网络进行控制成了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庞杂的信息会造成同学们思想的迷茫,德育的引导作用也会被削弱。

三、新媒体技术削弱了教师的权威性

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往往具有比较崇高的地位、。但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来源上不再单一局限于教师,而可以由家庭成员或传播媒介来共同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尤其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导致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德育工作要如何做才能取得效果呢,这不禁引起笔者的思考,带着这些困惑,笔者开始到理论中去寻找答案,然后再经过对一些老师和专家的走访,收集汇总相关资料后,个人观点如下:面对互联网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如何积极阻止有害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构筑坚固的大学生思想防线,巩固正面教育阵地,占领思想制高点,加强舆论引导水平,引导大学生理性处理信息并进行科学选择,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高校德育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德育不是一元化的,而是多元化的。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政治思想和理想信念教育,而是爱心、希望、诚信和信仰等多种精神元素的综合培养。我们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配合专门化教育,使思想道德教育与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相协调发展,让德育工作的成效能充分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各种社会实践中,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合格人才。

(一)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保证实践育人的吸引力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在实践教学中。只有让大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学校采用学生自主实践为主,教师集中授课为辅的教学方法。在实践前,教师先组织大班教学,重点讲授实践知识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完成选题、组团、策划等;然后由指导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远程指导。实践后,学生上交实践报告后再以小班为单位,由学生展示实践成果、交流实践感受,由教师进行点评。这样既解决了实践活动的盲目性问题,又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实现了由“要我实践”到“我要实践”的转变,深化了实践育人的效果。

(二)准确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传播特点,牢牢把握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规律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更新性使高校德育工作的队伍建设面临新挑战,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更新对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信息技术的操控、交流方式的改变,以及心态上的适应等。高校德育工作队伍能否适应快速更新带来的挑战,适时调整,有所创新,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者能否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同时面对大学生错误的、不成熟的思想观点时,如果不遵循或不准确把握新媒体技术的传播特点,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往往容易事倍功半,甚至激化矛盾。新媒体技术对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阶段,大学生因应用新媒体技术而对其自身所造成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加大,只有准确掌握动态变化和影响的规律性,才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德育观念的转变、德育内容的丰富、德育方式的创新。新时期德育工作要遵循“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因势利导”的原则,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变被动为主动,多渠道、多途径开展教育工作,并不断总结规律,把握普遍性,突出时代性,注重实效性。

(三)狠抓队伍建设,确保德育工作有一支强有力的力量

德育是一项人的思想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作为教育主体的德育工作队伍在其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他们的工作理念、工作状态、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德育功能和目标的实现。要推进高校德育创新发展,迫切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需要从选拔和聘用、培养和发展、激励和考核等各个环节上进行制度和机制设计。

(四)建立专门网站,构建网络德育体系,利用网络手段

加强德育工作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系统。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先后建立起了校园网,这表明“数字化校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各大高校或机构已设立了一批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响力、有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它们有很强的借鉴、引导作用。但如何增加校园网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应开发特色校园网栏目,同时加大宣传引导,建立网络德育新阵地。

(五)积极介入网络,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第5篇:高校德育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高校德育课程,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和思想战线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及合格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即德育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对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1高校德育教育的目的和影响因素

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即大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达到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掌握和运用,并在实践中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的能力。具体来说,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等。高校是各种意识形态交汇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思维活跃、熟悉互联网并掌握英语,能够很容易的从网络获取信息,这其中既有正能量的内容,同时也有负面的信息,各种潜规则、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思潮走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影响并冲击其既有世界观。如果一些学生没有接受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并坚守原则,那这些思想就会腐蚀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时甚至会动摇整个社会的安定发展和公共利益。综上可见,影响高校德育效度的因素,主要应包括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手段(理念、技术、方法)三个基本方面。

2当前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受教育者的诉求

当今社会的多元利益诉求,使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和价值诉求都可以而且必然多样化。但高校德育教育过多强化了来自社会层面的同一要求,缺乏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这样不但忽视了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现实性,也脱离了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这使得德育教育本身变得冰冷、僵硬、缺少“人本化特征”。虽然高校德育教育在工作名义上得到强化,而实际中却呈现出弱化现象,德育教育停留在研究问题表面,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当前高校德育已经异化成以理论传授为主的知性德育,知识以绝对真理的样式呈现给学生,而这本身就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而且这些理论在传授过程中也相对枯燥,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诉求,没有用理论手段没能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无法对很多社会现实问题作出合理、时效的解释,使德育教学口号化、标签化、功利化,这显然是被动和缺乏说服力的。

2.2德育教育理念和手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高校德育教育本质上要求尊重大学生的能动性与合理的个性需求,在此基础上可采取多样和灵活的方法推动其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但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的主要阵地仍然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上,教学过程中也多采用“灌输”和“填鸭”方式,对教育内容当作纯知识传授,且这种纯知识教学还是脱离社会实践的。在这一过程中,德育本身被异化为工具,教师成了教书的工具,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德育教育的实质发生了偏离,既抑制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判断力和创造性人格,又禁锢了自由、压抑了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感到德育与现实生活结合不够紧密,难以走入内心、引发共鸣,甚至令其对德育持有一种排斥和无所谓的态度,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德育教育效果,无法将道德意志内化为个人道德需要和行为准则。

3完善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建议

3.1落实“人本化”的德育教育

高校德育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内容必须符合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年龄特点和思想状况,体现出价值理性和方法论意义,让大学生自觉将崇高理想和社会道德规范践行于实际生活。此外,高校德育教育要做到“回归生活”。如果想要改变德育课程枯燥乏味、冰冷僵化的既有印象,就必须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以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案例作为教育素材,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2完善德育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虽然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但理论课课堂教育依然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加强课堂教学主渠道途径的同时,要把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不可或缺的必要补充。德育教育途径应包含但不限于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依托并利用党、团校组织定期举办学习、研讨、演讲、辩论、座谈、讨论、征文等活动,营造理论学习氛围,读原著、看经典、听辅导、查报告、观摩微课、关心时政、参加社会实践、交流学习体会、写调查报告、开展科研活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和教育手段多元化、学习形式多样化。尤其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发挥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实效性强的优点,通过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查阅马列主义文献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网络公开课,充分发挥微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就时政热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及时进行解说,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校园舆论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提高德育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和覆盖面,把集中宣传和常态教育结合起来,让大学生置身于正确的舆论环境之中。高校德育教育必须创新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造性和参与性,凸显其主体地位,扩大德育教育的空间存在感和影响力。为此,要打破传统课堂上的单纯说教方法,在课堂上引入学生喜闻乐见、关注度强的内容、不回避现实问题,尤其对负面信息的讲解,要把握好分寸,积极运用价值澄清、辩论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对负面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并作正面引导,引导大学生主动判断、体验和反思,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另外,还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道德实践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参与社会生活,通过学习参观、调研考察、法庭旁听、模拟法庭等方式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帮助他们澄清误区,纠正“偏知”和“误知”,正确理解“真知”和“灼知”,达到加深理论理解、形成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免疫力的目的。

3.3高校德育应主动结合其他学科,做好德育渗透工作

高校教师作为“民族灵魂的构建者”,需深刻认识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做好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和制度化建设,尤其在涉及国家安全、是非观念、道德法律底线方面,鼓励思政教师对接其他学科研究,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以便在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中,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方渗透和多点支撑,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感召并吸引学生。

【参考文献】

[1]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小卫.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探讨[J].学园,201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