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企业财税管控范文

企业财税管控全文(5篇)

企业财税管控

第1篇:企业财税管控范文

当前我国的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领域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即使有制度也存在着规定模糊的现象,这使得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活动没有明确的方向,存在着混乱和随意性。

(1)部分概(预)算项目与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相脱节当前我国的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活动主要依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来开展工作,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建设的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准确的反映,水利基本建设使其开展工作的主要的对象这些都与现行的制度相脱节。

(2)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很多是公益性的,且多需地方配套资金很多水利基本建设的都需要地方财政提供资金,这对于一些财政比较苦难的地方政府来说是非常重的负担,很多政府没有资金就只能以民工的形式来抵用需要提供的资金。然而地方政府提供的民工劳动力的价值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来进行衡量,相关的政策也没有对劳动力折价进行明确的规定,这使得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无法对这部分价值进行核算,这样就使得核算的结果不能真实的反映水利工程的实际的成本和造价。

水利基本建设单位在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决算,从而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财务活动进行总结,对整个工程期间的财务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但是当前水利基本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之后并没有认真的执行财务决算,提供的决算报表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来制作,这使得整个工程的财务活动无法得到审查。

从以上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水利基建财务管理还有较大差距。为此必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制度,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水利基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1)财会人员还要努力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业务知识,如概预算知识、工程知识、合同知识等,弄清水利基建工程概预算定额的执行和费用开支的标准与范围,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努力为水利基建工程建设服务。

(2)加强财会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综合管理和监督的职能作用。这就要求加大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的学习力度。

2加强水利基建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

(1)规范建设项目会计基础工作,提高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水利基建会计核算对象是水利基建项目,核算的重点是正确反映水利基本建设概(预)算的执行情况,概算项目与会计科目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无非都是把建设项目中的费用进行分类归集,不同的只是概算是事前的控制,其归集的项目反映应该需要的投资,会计科目则是反映不同项目内容实际发生的投资。

(2)强化建设资金监管。建设资金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因此资金管理是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重点。根据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建设单位要合理安排和使用建设资金,建立有效的资金运行机制,强化建设资金使用的控制和约束,首先落实建设资金监管责任人。《会计法》明确规定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因此建设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建设资金监督、管理、使用负责,建设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建设资金监管的各项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监督管理。其次建设资金监管按照效益原则进行,严格按制度办事,实行规范化管理。

(3)加强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和监督。工程价款是施工企业实际完成设计工作量的货币表现形式,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合同规定条款、价格进行结算。加强工程价款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审核工程价款结算的手续是否完备、结算审批程序是否规范。二是审核结算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防止高估冒算和虚报冒领。

3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

(1)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力争在短时间内尽快熟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各项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提高业务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改革形势,投入到新的管理工作中去。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支付系统,强化安全保障,尽快全面实现网上申请、审核、批复和支付,以加快直接支付的速度和效能,提高支付效率,不能因人员等问题影响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转。

第2篇:企业财税管控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税务风险;成本控制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1.保障资金的安全运作

资金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源动力,既能够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强有力的帮助。还可以为项目的投资生产,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保障项目正常有序的长久运行。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一旦出现资金周转的问题,不仅会阻碍企业的正常生产,令企业的发展进度处于停滞状态。还会对企业的商业形象造成恶劣的影响,不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而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各项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债务权益和经营成本,进行全面完整的数据搜集与汇总。通过对汇总完毕的数据情况,进行企业各个季度财务报表的编制。利用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能够对企业目前的运营状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使企业的经营现状,一目了然的展现在企业管理者面前。除此之外,通过对各季度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与测算,能够为企业的项目投资,指引良好正确的方向,降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风险。利用财务管理工作,还可以对企业财务报表中下一个季度的各项数据,进行良好有效的预测。为企业今后经营目标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促进企业的良好有序发展。而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则是通过对各项税务政策的深入了解,在遵纪守法的经营原则下,合理利用相关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在税务方面的运营成本。使企业每个季度的营业利润,都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由此可见,无论是税务风险成本控制,还是其他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都能够极大程度增强企业对资金的管理力度。使企业内部资金的运转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今后长期稳定的经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落实好制度方面的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制度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既能够为企业人员的日常工作,起到良好的约束与规范作用。又可以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责任,促进企业平稳有序的发展。而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应用,能够将出纳、稽核与账务记录等各部分的工作,分别委派给不同的工作人员。不仅将每个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与责任,进行清晰明确的划分。还能够将相关制度落到实处,提升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保障。除此之外,通过每日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及时有效发现企业管理制度与运营过程中的各项问题。为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效果。在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成本控制方面,工作人员更是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相关的会计操作流程,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统一的搜集、汇总与分析,实现税务工作的申报与缴纳。而且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工作,完全符合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发展原则,将管理制度付诸于实践。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具数据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助力。

3.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

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能够使企业的运营成本显著降低,令企业的经营风险扼杀在萌芽之中。通过将财务管理工作的绩效水平,与企业的各项运营数据相挂钩,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既可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度,降低财务报表各项数据的出错率。又能够加快企业财务数据处理的整体进度,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利用奖励与惩罚机制相结合,既能够激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创造力,又可以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与管理,避免挪用企业内部资金的现象发生。除此之外,企业奖惩机制与财务管理工作相融合,能够使财务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管理方法的创新与优化,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飞速发展。为了使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企业也可以通过股权分配的方式,将一定量的企业股权,按比例分配给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使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水平,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的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企业各个阶段的经营发展献计献策。令企业的风险成本得到大幅度下降,并显著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为企业迎接新的发展契机,做好全面充足的准备。按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将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工作与奖惩机制相融合。能够在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同时,增强税务风险的防范能力。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风险大大降低,并促进企业的稳定有序发展。令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工作,在企业的经营运转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1.外部原因

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经济风险,主要是由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方面导致。其中,导致经济风险的外部原因,可以分为同行业市场变动、原材料价格浮动、国家政策颁布与实施和新兴替代品的产生四个方面。虽然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广,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使许多企业的发展速度得到显著的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同行业内部市场的竞争压力,令企业面临机遇与挑战的双重考验。当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时,会增强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使市场份额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对那些发展速度较慢或未掌握核心科技的企业,造成强烈的冲击力。不仅会导致企业产品的销量大幅度下降,令企业的营业利润处于停滞状态。还会造成企业前期的资金投入,短时间无法及时收回,出现企业内部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而通货膨胀与市场利率的提高,也会对企业的日常经营,造成严重的影响,也极容易导致经营风险的发生。原材料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更是生产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一旦原材料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的价格上升,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急剧增高。令企业日常运营的经济压力变大,甚至会出现利润负增长的现象。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企业经营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关注各项先进的技术与产品。当新兴的替代品产生时,会对企业产品的销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极大程度增加了企业存货的滞销概率,使企业内部的资金运转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除此之外,国家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也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当国家出台一些新的惠民政策时,如果企业未能够及时收到信息,会造成税务成本的增加,令企业的营业利润大幅度下降。使企业内部资金的运转能力受到影响,极容易出现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严重阻碍企业的长久有序发展。

2.内部原因

(1)筹资与投资风险成因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为了满足发展的需求,通常会采用筹资的方式,使企业获得大量的经营资金。企业常见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融资租赁三种。每种筹资方式都各具特点,而且筹资的额度与速度也各不相同。所以,在企业选择筹资方式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所需的资金额度,结合企业的运营状况,对各项筹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当筹资方式不合理时,不仅无法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金难题,反而还会加剧企业内部的资金压力,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即使企业选择了合适的筹资方式,一旦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也会造成资金回流的不及时。从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而项目投资是企业获取经济利润的主要手段,更是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当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前,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该项目的各项数据,采取全面完整的搜集与汇总。并利用数据分析功能,对项目投资的风险、回报率、操作难度和可行性等方面评估,保障项目投资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当项目数据搜集过程中,存在遗漏或错误的情况时,极有可能会造成项目投资的失败,令企业经营面临巨大的风险。

(2)资金收回风险成因当企业的产品售出后,未能够及时收到货款,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虽然这些应收账款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能够清晰明确的得到体现。但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却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应收账款迟迟未能收回,会导致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动性能显著降低,对其他项目的投资与运转,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当企业多笔资金都难以收回时,会造成企业坏账的出现,令企业的营业利润呈现直线下滑的趋势。不仅会降低企业内部资金的总量,还会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甚至令企业多年的经营发展毁于一旦。

(3)财务人员综合能力低财务人员的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企业财务人员的技能水平不达标时,会导致工作进度的迟缓,并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出现数据遗漏或记录错误的现象。极大程度降低了企业各季度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对企业下一步的投资决策,埋下巨大的经济隐患。而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会缺乏必要的工作责任心,出现工作懈怠与散漫的情况。不仅无法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也不能有效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权利,令企业各方面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除此之外,财务人员综合能力较低,也会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税务风险的防范工作,缺乏一定程度的认知与了解,令企业的运营发展处于危险之中。

(4)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当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系存在漏洞时,不仅会对税务风险的防范工作,造成严重的阻碍。还会使企业各部门人员的责任与工作范围出现模糊,极大程度降低了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一旦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税务方面的财务风险,不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还极有可能会造成企业内部人员的相互推诿。令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进一步恶化,令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阻碍,甚至会面临税务部门的警告与处罚。对企业整体的商业形象,造成恶劣的影响。

(5)对国家政策了解不及时税务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一种,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碍。按照企业的纳税情况,可以将税务风险分为未纳税、少纳税和多纳税三种。所谓的未纳税,是指企业已经达到纳税标准,却未按照国家要求进行纳税。未纳税的行为,也被称为企业的逃税。而少纳税是指企业的实际纳税金额,远小于纳税标准中要求的金额,从而出现了逃税的现象。由于企业的未纳税与少纳税,都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现象,一旦被发现会受到严重的处罚,并对企业的商业形象造成恶劣影响。所以,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会着重关注自身的纳税情况,避免未纳税和少纳税的现象发生。但多纳税的现象,在不少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却时常发生。企业多纳税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对一些国家政策信息不了解,或是忽略了某些惠民政策,导致企业承担了不必要的税务负担,令企业的营业利润大大降低。

三、加强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

1.建立税收管理规范机制

为了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能力,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建立健全一整套税收管理规范机制。企业的税收管理规范机制,能够对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的约束与规范。并提高财务人员对税收风险的防范意识,降低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系数。当企业建立税收管理规范机制时,应严格遵守实用性、合法性和清晰性的原则。使税收管理规范机制,建立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务工作,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利用税收管理规范机制,对各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与评估,通过制定出一系列的企业应急预案,对税务风险采取良好的预防与控制。为企业的长久有序运行,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

2.提高企业纳税人的整体素质

通过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能够使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首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树立良好正确的思想观念。无论企业处于何种经营状态时,都应该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企业税款的按时缴纳。通过提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纳税意识,极大程度避免了逃税和漏税的现象,有效地维护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在提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纳税意识的同时,还应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管理。通过外出学习与定期进修相结合,能够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既能够加快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企业各季度的财务报表按期完成。又可以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质量,降低日常工作过程中各项错误的发生概率,保障财务报表各项数据的准确有效,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良好的帮助。通过对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能够使每个财务人员意识到自身的工作范围和相关责任,以及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有效杜绝了企业财务人员散漫的工作状态,使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能力,从根本上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这整个培训过程中,不仅要针对企业的运营状况与税务风险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了解。还应及时关注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地利用各项优惠政策,避免多纳税的现象发生。使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务风险,实现良好有效的控制。

3.定期进行税务检查

通过对企业内部税务处理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税务方面的问题与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可以将企业的税务风险降到最低,保障企业正常有序的经营与发展。进行定期税务检查时,企业内部应建立专属的检查部门,并选用专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内部的税务记录,进行全面完整的统计与审查。对企业税务方面出现的问题与隐患,进行良好有效的处理,将企业的税务风险扼杀在萌芽之中。企业内部的税务检查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并做好每一步工作环节的记录工作。避免税务检查工作出现遗漏的现象,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显著的提升。

四、结语

第3篇:企业财税管控范文

关键词:水利科技企业;内控;信息;过程监督

引言

水利科技企业核心业务通常涵盖科研活动、技术服务、公共建设等内容,除一般技术服务外,其他两类业务中涉及的资金活动规模较大,且资金使用需求较为复杂,因此水利科技企业资金活动相对复杂,其财务资产内控工作的难度更高。同时,我国水利科技企业大多有事业单位背景,其更重视社会效益而非组织利益,企业缺乏充足的资金利益驱动力[1],这也导致此类企业工作者的内控意识相对偏弱,内控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水利科技企业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做好财务资产内控管理制度优化设计,加强内控制度执行过程监督管理。

一、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的特殊要求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财务资产内控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降低财务风险,其最终服务于“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做好内控制度设计并对投融资管理、预算与结算管理、收益分配等一系列内容进行控制。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工作也应该覆盖上述内容,但由于此类企业的性质及基本定位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财务资产内控工作往往还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殊要求:第一,保证集约化利用资金,保障科研创新质量。在我国,水利科技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较低,多数水利科技企业隶属于国家科研机构或水利事业单位,因此水利科技企业需要承担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尤其是水利基础项目建设领域的应用)等责任。其中,科研成果转化中涉及一定比例的应用型研究,包括配合科研院所研究活动的试验性项目、自主开展的工艺优化和改造研究项目、应用型技术创新研究项目等,这类研究种类多样且资金需量大,水利科技企业应通过内控提高资金集约化利用水平,由此保障科研活动得到顺利开展。第二,有效控制各类项目建设的中间成本,提高服务能力。水利科技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价值导向是以社会利益为核心的,因此,水利科技企业开展的各项研究与建设活动都有明显的非营利性质和社会公益性,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需要充分考虑各类活动的社会效益。自企业改制(事业单位转制改企)、2019年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以来,包括水利科技企业在内的各类国有科技企业自我财务管理和控制的压力持续增加,这也使得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难度大大增加。第三,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各类技术服务与项目建设效率和质量。水利科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主要盈利来自技术装备产销、技术服务、水利科技项目建设。其中装备产销和技术服务在有些情况下是绑定的,而技术服务的价值贡献度较高,相应业务180内控经纬资金占用率偏低,但应通过内控来保障资金利用率,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服务业务开支,减少资金浪费行为;项目建设占用较多资金,财务资产内控应能提高资金利用率,保障建设效率和质量,这不仅有利于保障企业的社会效益产出,也能提高自身经营活动的投入产出率。总体而言,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的难度和要求相对更高,但部分水利科技企业对财务资产内控制度的设计、执行和管理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内控质量偏低,不利于稳定推进资金管理活动和控制资金运作风险,因此水利科技企业有必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分析内控问题并改进内控管理体系。

二、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制度建设与运行问题

(一)财务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欠缺

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范围较广,在实际工作中内控部门需要收集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较为复杂。而此类企业内控部门、财务部门总体规模偏小,一般在信息收集过程中难以做到全面自主收集,即需要受控部门提交部分财务或非财务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完整性不足甚至信息失真的情况,最终导致企业在财务资产内控管理过程中难以通过财务分析及时发现资金运作问题,结果影响了内控效率和质量。在与所在企业内控部门工作者的访谈中了解到,目前在内控工作中财务信息收集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受控部门自主提交的非财务信息不完整,例如研究项目中部分资金实际用途、资金使用凭证等信息不完整,无法完全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资金浪费等问题;二是财务信息获取不及时,例如企业内部科研项目、技术服务项目、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标准不统一,各类项目资金支出和收入记录难以进行同期对比,无法为企业各类业务间的资金配置调整、优化等创造有利条件。

(二)财务资产内控管理体系的覆盖面不足

水利科技企业与许多改制转企企业类似,内部管理者在组织管理中沿袭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习惯,在经营管理中容易忽视稳定盈利和持续增长目标,在内控管理方面则容易忽视财务风险和成本效益改进目标[2]。因此,部分水利科技企业存在中高层管理者对企业财务资产内控不够重视的情况,这直接限制了企业内控改革的动力,阻碍内控质量发展。受这一因素影响,水利科技企业财务内控容易出现以下三类衍生问题:一是内控制度与流程设计不完善,尤其是转企改制后企业针对新增的需要自负盈亏的研究、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内控范围未能得到及时拓展,限制了内控质量;二是针对业务的内控制度不够完善,部分水利科技企业在转企改制的早期发展过程中会沿用事业单位的业务内控制度或借鉴其他国有企业财务资产内控制度,但水利科技企业的技术服务占比较高,与多数国有企业内控需求差异大,容易出现财务内控体系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的情况;三是审计监督范围不全面,受以上两类因素影响,这类企业容易出现审计范围不全面、财务部门人员自我审计监督(容易出现审计监督无效等情况)的问题,不能全面识别资金活动问题,也难以有效约束员工行为。

(三)财务资产内控管理执行不到位

受业务和内控对象复杂化的影响,许多水利科技企业的内控工作相对繁杂,这一问题在财务资产内控领域也十分突出。在对所在企业内控工作人员的访谈中了解到,由于企业资金活动较为复杂、会计信息的收集标准和时间节点不够统一,因此财务内控分析准确性得不到有效保障;而在改制转企过程中,内控部门规模未能随企业经济性活动规模同步增长,导致内控部门的财务资产内控工作压力持续增加,部分内控活动只能交由财务部门自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责任体系、执行体系均比较分散,部分内控部门工作者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内控执行过程也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企业控制质量受到严重限制。因此,水利科技企业有必要加强财务资产内控体系的专业化、独立性建设,并针对内控执行过程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内控质量及内控制度的落实效果。

三、完善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制度的建议

(一)重视财务信息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企业内控提供了便利条件,水利科技企业可利用相应技术解决财务资产内控中收集的财务信息完整性、准确性不足的问题。具体到实践中,可着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财务资产内控中的以下两个部分进行优化:第一,基于信息化系统建立可覆盖到源头的财务信息失真防范体系。可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管理系统进行整合,以两类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和数据接口作为数据源,接入新建内控财务信息收集系统中,实现对财务信息的实时收集。该系统需要以规范化的企业信息处理制度为前提,保证企业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以规范标准录入信息系统,并第一时间共享给内控部门;同时建立明确的责任分配方案和追责机制,将信息失真问题溯源到人。在此基础上开展财务信息收集与内控审查,可大幅降低内控部门收集财务信息及重要非财务信息的难度,同时也能提高信息分析等工作的效率。第二,基于嵌套信息系统构建实时财务内控体系。与主动信息收集和分析不同,嵌套信息系统不再间接调用已建档的财务或非财务信息系统,而是基于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进行实时内控分析。企业需要对内控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进行丰富和拓展,将信息收集后的人工内控分析转换为系统自动分析,降低内控分析的人力资源需求,减轻内控部门工作压力。例如对现金流、项目当日支出、当日货款到账、项目订单或凭证信息等进行自动比对;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出周期、预算执行情况、同期工程建设进度与资金需求进行比对,及时分析资金流动风险,并向财务部门提出预算调整建议,或者向业务部门提出项目计划调整建议等,由此及时识别并控制财务风险。

(二)完善财务资产内控制度并明确管理范围

针对部分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应提高自身认识,从市场化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财务资产内控的原则、方法、流程、评价标准等,高度重视内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优化任务。在观念改善的基础上再从如下三个方面优化财务资产内控管理体系:第一,完善新增自负盈亏部分项目的财务资产内控制度。首先,明确新增自负盈亏的业务,对相关业务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调整预算方案,提高资金利用率。其次,完善资金活动决议制度,根据项目资金需求额度、盈利规模及重要性设置差异化的支出审批与项目规划决议制度,一方面保证重点研究项目、建设项目优先得到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保证已开展项目的资金活动受全面监控,兼顾资金运行效率和资金流动风险控制质量。最后,明确责任配置,企业“一把手”应承担内控工作总体领导与监督责任,向下构建“树形”责任监督体系,所有业务相关资金活动采用分事行权、分岗定权、周期性轮责制度,确保内控制度责任。第二,针对业务发展和创新需求完善业务控制相关的财务资产内控制度。对于企业改制后新增的重点业务,应重新设计预算管理、收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如涉及国有资产的建议独立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相关制度,对其中设计资金支出审核、资金使用详细备案、采购与业务订单管理、监督责任配置等进行重点设计,保证业务管理中各项资金活动受内控部门监督,同时保证制度规范能够为业务部门提供明确的规范指导。第三,完善财务审计制度。水利科技企业应参考国务院的涉及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国有资产审计、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等相关规定和意见,重点推进审计分离、审计评价、审计报告制度,建立专业化内部审计部门,并与政府审计机构或第三方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合作,全面完善企业审计体系,在审计层面上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资产内控风险。尤其要注意审计与财务部门分离,将目前少数仍由财务部门自主审计的责任剥离,全面消除财务部门内部舞弊、违规的风险。

(三)加强财务资产内控管理的过程监督

目前部分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用制度的执行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执行者积极性不足、执行环境不佳、执行过程监督力度弱所致。针对此类问题,建议企业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针对财务资产内控工作的过程监督体系:第一,优化财务部门和内控部门组织结构。在财务部门组织结构优化方面,应以普及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市场化经营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理念为核心,使部分长期在事业单位背景下工作的财务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工作特殊性和新要求,从而积极践行财务内控制度,增强成本控制、资金集约化利用意识,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能提升。在内控部门组织结构优化方面,应提高内控部门在企业内部的地位,并积极引入高水平人才,使内控部门能够更好地协调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的关系,便于其从信息系统以外的渠道收集信息,从而提高内控工作质量。第二,全面细化预算规划和执行责任,加强过程管控。首先要全面完善企业预算编制制度,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稳定发展需求,建立以盈利为导向的预算编制框架,同时,继承改制前以社会效益为导向的预算编制思路和部分方法,兼顾科研、技术服务、项目建设方案的资金需求和盈利能力。其次要建立科学的资金需求预测体系,利用已有的信息系统建立长周期分析体系,提高对同类型项目资金需求预测的准确性。最后要建立标准化的预算调整流程,一方面控制随意调整预算执行方案的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实现对资金的集约化、最大化利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通过完善上述三类制度,可以为基层预算执行和内控工作提供规范指导,减少内控执行随意性问题,也可以为内控过程监督工作提供基本依据。第三,完善针对内控管理的过程监督体系。企业可以建立平行部门、上级部门、受控部门主体参与内控管理过程监督体系,由多类主体对内控部门监督、财务和业务部门内控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进行有效约束。在此基础上建立内控过程质量评价体系,与受监督部门绩效挂钩,进一步提高内控责任部门的自控水平。

四、结语

总体而言,水利科技财务资产内控的内容较为复杂,同时内控要求更高。而目前部分水利科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信息收集不完整、内控范围不全面、内控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对此,建议企业加强财务信息化和内控信息化体系建设,拓展并完善财务资产内控范围,并加强内控监督组织建设、过程管控与监督。

参考文献

[1]范藏琼.科研所下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20(18):6–7.

第4篇:企业财税管控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税务风险;成本控制

依法纳税是企业的权利也是义务,随着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面临更为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税务筹划工作的时候采取必要的手段,这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收益,就长远来看,存在的税务风险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现阶段企业对自己的税务风险成因掌握不全面,所以应该依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减轻企业税务,促进企业科学的开展税务筹划,为企业的发展形成推动力。

一、税务风险成本的内涵和类型

1.税务风险成本的内涵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依法纳税是企业必然选择,纳税的资金也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需要得到重视。在企业不断扩展经营范围的同时,企业纳税很容易产生纳税风险,如果企业在纳税过程中违反税法的规定,就会促使企业付出很大的代价,得到应有的处罚。总结企业税务风险成因主要有两大类。第一,少纳税产生的税务风险。少纳税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对税收的政策理解上存在偏差,导致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没有合理的进行税务筹划,这必然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影响企业其他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偷税、漏税的不正当行为导致企业少纳税。这种行为产生的税务风险成本的层次上升了,企业触犯了税法的规定,会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情况下,企业丧失社会信誉,降低企业的利润,阻碍企业的发展。第二,多缴纳税款带来的税务风险成本增加。企业对税收的优惠政策掌握不准确,也没有合理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所以这会导致企业多缴纳税款,增加企业的成本,企业的税务风险也会越大。其实不管是哪一类的税务风险,只要企业没有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那么必然导致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2.企业纳税工作中的常见税务风险类型(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企业税务风险的重要类型,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家出台的税收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如果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对税收政策的了解,也就容易导致政策风险的发生,并直接影响到税务管理结果的发挥。在税务管理工作中的政策分割线主要表现为政策选择风险跟政策变化风险两个部分。其中政策选择风险主要指的是税收政策选择错误所造成的风险,一些企业在税务优惠政策选择过程中,还会出现政策解读错误或者认知偏差等问题出现,导致税收政策的选择合理性欠缺,对于企业正常运行也造成了较大阻碍[1]。政策变化风险则是体现在企业没有对我国的税收政策变化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在税务筹划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还采用的较为陈旧的税务管理方法,也就导致了税务筹划管理工作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2)税务行政执法偏差产生的税务风险。我国的任何税种在纳税范围内都存在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具体体现在税收行政机关具备有一定的自主裁量权,针对一些税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的行为,税务机关还可以在结合自身判断基础上进行自主处理。但是现阶段我国税务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存在有一定的偏差,在税务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容易出现税收执法偏差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税收风险的发生,对于企业自身发展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在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出现之后,不仅无法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还会出现一系列的税务风险,对于企业社会声誉与长远发展造成较大影响[2]。(3)投资扭曲风险。我国现代实用的税收制度作为一种中立性的政策体制,其明确规定了纳税人不应该为了国家政策而对自己的投资方向进行改变。但是很多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工作中还会为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对自己的投资方向跟经营模式进行转变,这样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税务成本,但是对企业的经营效益跟持续发展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威胁,也就导致了投资扭曲风险的发生。(4)经营损益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亏损时,现有的税收政策允许企业延期进行亏损的弥补。在这一税收政策下政府部门虽然帮助企业承担了一定的经营风险,但是大多数的风险依旧需要由企业自己进行承担,一旦企业缺乏承担弥补税收的能力,还要借助于税后利润的方式进行弥补,也就对企业产生一定的经营损益风险。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的合理性能够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是企业开展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企业缴纳税款的支持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合理性能够保证企业资金使用到位,还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者掌握资金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作出重要的贡献。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对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和流向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全面的数据收集和汇总,对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估。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控制主要是企业可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企业对资金的管控力度,确保企业的运营有充足的资金,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有利于强化企业税务风险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建设。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管理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对税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财务管理的完善能够明确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有利于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税务风险的影响要素,为企业构建完善的税务风险成本控制管理机制提供助力。同时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程序,有利于企业开展税务风险成本管控,能够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促进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管理机制更加符合企业的经营,也促使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控制管理更加的规范化,增强税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企业内部对税务风险的重视度低现阶段企业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经济效益,对纳税筹划以及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重视税务工作,对税务的相关优惠政策掌握不全面,知识更新速度慢。企业内部对税务风险的重视度低,企业管理者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也没有重视税务风险管理,企业针对税务风险的要素识别机制不完善,不能全面地识别税务风险,对税务风险也没有有效的防范措施,导致税务风险增加,税务风险的成本也随之增加。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对税务风险的重要性宣传力度小,各部门也没有积极地配合开展税务风险管理,一旦企业的税务风险成为现实,必然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2.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存在漏洞新时代企业的发展更多的积极应对市场的竞争环境,对于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管理没有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成本管理体系,导致企业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税务风险。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划分不清,工作责任与工作范围之间管路混乱,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减弱。企业税务筹划工作流程不严谨,开展税务筹划的时候没有按照税法相关的规定进行工作,一点出现税务风险的时候,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责任人之间会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监督管理、资金管理、绩效管理等内容不完善,监督体系不严谨,遇到问题不能及时的发挥作用,会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企业在经营的时候会存在受到税务部门的警告与出发的风险,企业的经营会受阻。

3.企业税务人员缺少工作经验,专业能力有待提升新时代企业的发展中,税务管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经营范围,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企业合理地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也满足企业发展的规划目标。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要求极高的工作,同时该工作还具有政策性,综合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触犯到税法的规定,造成税务风险,这个时候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企业内部缺少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一般都是财务部门兼职,缺乏实践经验,在进行纳税的时候很容易没有采取合理的正确的避税方式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导致纳税错误,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4.企业对国家的税务政策信息了解不及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企业的纳税问题越来越重视,为此会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出台不同的税收政策,各地方也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税收政策措施。国家政策不断调整的前提下,企业不能及时地获取税务政策的信息,在纳税的环节很容易出现纰漏,产生少纳税或者重复纳税的现象,这会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国家在出台税收政策的时候不仅有减税、退税的优惠政策,也有增税的政策,一旦企业出现税务信息滞后,必然会增加税务风险成本,不利于企业利用税务的优惠政策提升企业的收益。按照企业的纳税情况一般分为三种,即未纳税、少纳税和多纳税,不管是哪一种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税务工作人员对国家税务法律政策信息了解不及时,导致企业需要承担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5.理论知识体系的匮乏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管理培训时,需要选择符合企业经济发展需求的理论内容。但是很多企业所选的理论课程多数都是普遍度较高的内容,对企业的适用性较低,在应用到实际理论过程中时,税务管理人员很难保证企业正常服务的进行。进而降低了企业经济利润空间。并且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也存在指标内容不完整或者权重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这也增加了税务风险输出内容的不稳定性,干扰到后续其他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控制的策略

1.提高企业对税务风险的重视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重视税务风险,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需要把税务风险管理单独罗列出来,并且企业的管理者对税务风险的重要性以及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要提高思想意识,鼓励各部门积极参与税务风险管理,同时强化宣传的作用,在财务管理中企业要重视掌握税务优惠政策的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税务筹划,扩展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力。企业提高税务风险的重视也应该提升对税务风险要素的识别能力,有效地深入准确找到税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这样方便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及时地进行税务风险的管理,促进企业合理地开展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

2.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还是企业进行税务风险成本控制的有利手段。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实况,依据税法的相关规定,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做好各部门工作责任的划分,确保遇到税务风险问题的时候能够落实到责任人,也便于及时地拯救税务风险,减少企业的损失。企业对纳税的过程要做全方位、动态化的管控,为税务工作人员的税务风险管控提供重要的依据,还要重视税务风险管理过程的监督管理和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调动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动力,监督作用的发挥能使税务风险降到最小,对税务风险成本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估,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管控措施。

3.提升税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对于现阶段企业内部管理中税务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来说,企业要采取措施,有效地提升税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强化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减少税务风险,有效地提升税务风险的成本控制。企业首先要提高税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保证其在工作中遵纪守法,尽职尽责,企业管理者也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管理者带头重视税务管理和控制工服工作,能够整体提升企业的纳税意识。其次,企业内部对税务工作人员要开展职业技能的学习,尤其对相关的税法以及企业实际的税务管理情况的学习和掌握,改掉自身存在的缺陷,提高纳税的工作质量。再次,企业要与时俱进,重视业财融合,将企业的业务与税收政策相结合,从源头上控制税务风险,降低风险的危害性。

4.企业要及时的掌控国家税务政策的变动情况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首先要重视国家税务政策的变动,密切关注国家对企业税法的变动情况,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战略发展要求,及时地调整企业的纳税管理方向,也有利于调整企业的经营范围,加强企业纳税筹划的精准性,有效地规避企业的税务风险。企业为了能够符合国家税务政策也可以定期进行税务检查工作,这样便于及时地发现税务管理方面的问题,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对企业的税务记录进行审查和统计管理,将企业的税务风险扼杀,还能避免出现漏税等问题,提升企业的纳税管理意识,也避免企业对国家税收政策不了解。

5.做好投资过程的税务筹划管理在强化投资过程中的税务筹划管理工作时,要求企业能够进行注册地的合理选择。税收政策有着区域性的特点,因此在企业投资过程中,还要对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进行准确把握,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税收优势,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益跟市场核心竞争能力。此外在投资过程中还要做好投资品种的合理选择,我国的税收跟投资品种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不同产业对应的税法政策也存在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投资过程中还可以选用一些优惠政策比较大的品种,确保投资工作的有序开展,并能够有效避免投资阶段税务风险的发生。

6.提高外部监督力度改变传统监督模式,将落实进度分为多个时间节点,在不同时间节点处,企业委派监督部门人员筛选出最优和最差的执行部门,根据部门执行情况,对其进行相应惩处,借此提高所有部门的重视程度,在工作落实过程中可以主动配合,进而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另外,该企业在选择监督部门成员时,主要考察个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和专业素养,选择责任心较强的员工组成流动监督部门,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也需要做好数据信息的统筹规划工作,明确技术应用过程的合规性,从而提升数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五、结语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的成本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统一,也代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企业需要深入分析影响企业税务风险的原因,然后结合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提升思想意识,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增强税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时地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等措施,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有效进行税务风险成本控制,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翔,王敏,刘雅雯,等.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的探讨[J].商情,2019,(30):53~53.

[2]李惠东.税务风险成本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9,(5):249,265.

[3]张瑾,刘霞,张爱华.试论税务风险成本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纳税,2019,13(12):20~20.

第5篇:企业财税管控范文

水利科技企业核心业务通常涵盖科研活动、技术服务、公共建设等内容,除一般技术服务外,其他两类业务中涉及的资金活动规模较大,且资金使用需求较为复杂,因此水利科技企业资金活动相对复杂,其财务资产内控工作的难度更高。同时,我国水利科技企业大多有事业单位背景,其更重视社会效益而非组织利益,企业缺乏充足的资金利益驱动力[1],这也导致此类企业工作者的内控意识相对偏弱,内控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水利科技企业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做好财务资产内控管理制度优化设计,加强内控制度执行过程监督管理。

一、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的特殊要求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财务资产内控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降低财务风险,其最终服务于“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做好内控制度设计并对投融资管理、预算与结算管理、收益分配等一系列内容进行控制。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工作也应该覆盖上述内容,但由于此类企业的性质及基本定位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财务资产内控工作往往还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殊要求:第一,保证集约化利用资金,保障科研创新质量。在我国,水利科技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较低,多数水利科技企业隶属于国家科研机构或水利事业单位,因此水利科技企业需要承担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尤其是水利基础项目建设领域的应用)等责任。其中,科研成果转化中涉及一定比例的应用型研究,包括配合科研院所研究活动的试验性项目、自主开展的工艺优化和改造研究项目、应用型技术创新研究项目等,这类研究种类多样且资金需量大,水利科技企业应通过内控提高资金集约化利用水平,由此保障科研活动得到顺利开展。第二,有效控制各类项目建设的中间成本,提高服务能力。水利科技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价值导向是以社会利益为核心的,因此,水利科技企业开展的各项研究与建设活动都有明显的非营利性质和社会公益性,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需要充分考虑各类活动的社会效益。自企业改制(事业单位转制改企)、2019年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以来,包括水利科技企业在内的各类国有科技企业自我财务管理和控制的压力持续增加,这也使得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难度大大增加。第三,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各类技术服务与项目建设效率和质量。水利科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主要盈利来自技术装备产销、技术服务、水利科技项目建设。其中装备产销和技术服务在有些情况下是绑定的,而技术服务的价值贡献度较高,相应业务资金占用率偏低,但应通过内控来保障资金利用率,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服务业务开支,减少资金浪费行为;项目建设占用较多资金,财务资产内控应能提高资金利用率,保障建设效率和质量,这不仅有利于保障企业的社会效益产出,也能提高自身经营活动的投入产出率。总体而言,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的难度和要求相对更高,但部分水利科技企业对财务资产内控制度的设计、执行和管理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内控质量偏低,不利于稳定推进资金管理活动和控制资金运作风险,因此水利科技企业有必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分析内控问题并改进内控管理体系。

二、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制度建设与运行问题

(一)财务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欠缺

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范围较广,在实际工作中内控部门需要收集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较为复杂。而此类企业内控部门、财务部门总体规模偏小,一般在信息收集过程中难以做到全面自主收集,即需要受控部门提交部分财务或非财务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完整性不足甚至信息失真的情况,最终导致企业在财务资产内控管理过程中难以通过财务分析及时发现资金运作问题,结果影响了内控效率和质量。在与所在企业内控部门工作者的访谈中了解到,目前在内控工作中财务信息收集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受控部门自主提交的非财务信息不完整,例如研究项目中部分资金实际用途、资金使用凭证等信息不完整,无法完全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资金浪费等问题;二是财务信息获取不及时,例如企业内部科研项目、技术服务项目、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标准不统一,各类项目资金支出和收入记录难以进行同期对比,无法为企业各类业务间的资金配置调整、优化等创造有利条件。

(二)财务资产内控管理体系的覆盖面不足

水利科技企业与许多改制转企企业类似,内部管理者在组织管理中沿袭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习惯,在经营管理中容易忽视稳定盈利和持续增长目标,在内控管理方面则容易忽视财务风险和成本效益改进目标[2]。因此,部分水利科技企业存在中高层管理者对企业财务资产内控不够重视的情况,这直接限制了企业内控改革的动力,阻碍内控质量发展。受这一因素影响,水利科技企业财务内控容易出现以下三类衍生问题:一是内控制度与流程设计不完善,尤其是转企改制后企业针对新增的需要自负盈亏的研究、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内控范围未能得到及时拓展,限制了内控质量;二是针对业务的内控制度不够完善,部分水利科技企业在转企改制的早期发展过程中会沿用事业单位的业务内控制度或借鉴其他国有企业财务资产内控制度,但水利科技企业的技术服务占比较高,与多数国有企业内控需求差异大,容易出现财务内控体系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的情况;三是审计监督范围不全面,受以上两类因素影响,这类企业容易出现审计范围不全面、财务部门人员自我审计监督(容易出现审计监督无效等情况)的问题,不能全面识别资金活动问题,也难以有效约束员工行为。

(三)财务资产内控管理执行不到位

受业务和内控对象复杂化的影响,许多水利科技企业的内控工作相对繁杂,这一问题在财务资产内控领域也十分突出。在对所在企业内控工作人员的访谈中了解到,由于企业资金活动较为复杂、会计信息的收集标准和时间节点不够统一,因此财务内控分析准确性得不到有效保障;而在改制转企过程中,内控部门规模未能随企业经济性活动规模同步增长,导致内控部门的财务资产内控工作压力持续增加,部分内控活动只能交由财务部门自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责任体系、执行体系均比较分散,部分内控部门工作者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内控执行过程也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企业控制质量受到严重限制。因此,水利科技企业有必要加强财务资产内控体系的专业化、独立性建设,并针对内控执行过程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内控质量及内控制度的落实效果。

三、完善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制度的建议

(一)重视财务信息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企业内控提供了便利条件,水利科技企业可利用相应技术解决财务资产内控中收集的财务信息完整性、准确性不足的问题。具体到实践中,可着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财务资产内控中的以下两个部分进行优化:第一,基于信息化系统建立可覆盖到源头的财务信息失真防范体系。可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管理系统进行整合,以两类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和数据接口作为数据源,接入新建内控财务信息收集系统中,实现对财务信息的实时收集。该系统需要以规范化的企业信息处理制度为前提,保证企业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以规范标准录入信息系统,并第一时间共享给内控部门;同时建立明确的责任分配方案和追责机制,将信息失真问题溯源到人。在此基础上开展财务信息收集与内控审查,可大幅降低内控部门收集财务信息及重要非财务信息的难度,同时也能提高信息分析等工作的效率。第二,基于嵌套信息系统构建实时财务内控体系。与主动信息收集和分析不同,嵌套信息系统不再间接调用已建档的财务或非财务信息系统,而是基于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进行实时内控分析。企业需要对内控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进行丰富和拓展,将信息收集后的人工内控分析转换为系统自动分析,降低内控分析的人力资源需求,减轻内控部门工作压力。例如对现金流、项目当日支出、当日货款到账、项目订单或凭证信息等进行自动比对;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出周期、预算执行情况、同期工程建设进度与资金需求进行比对,及时分析资金流动风险,并向财务部门提出预算调整建议,或者向业务部门提出项目计划调整建议等,由此及时识别并控制财务风险。

(二)完善财务资产内控制度并明确管理范围

针对部分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应提高自身认识,从市场化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财务资产内控的原则、方法、流程、评价标准等,高度重视内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优化任务。在观念改善的基础上再从如下三个方面优化财务资产内控管理体系:第一,完善新增自负盈亏部分项目的财务资产内控制度。首先,明确新增自负盈亏的业务,对相关业务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调整预算方案,提高资金利用率。其次,完善资金活动决议制度,根据项目资金需求额度、盈利规模及重要性设置差异化的支出审批与项目规划决议制度,一方面保证重点研究项目、建设项目优先得到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保证已开展项目的资金活动受全面监控,兼顾资金运行效率和资金流动风险控制质量。最后,明确责任配置,企业“一把手”应承担内控工作总体领导与监督责任,向下构建“树形”责任监督体系,所有业务相关资金活动采用分事行权、分岗定权、周期性轮责制度,确保内控制度责任。第二,针对业务发展和创新需求完善业务控制相关的财务资产内控制度。对于企业改制后新增的重点业务,应重新设计预算管理、收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如涉及国有资产的建议独立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相关制度,对其中设计资金支出审核、资金使用详细备案、采购与业务订单管理、监督责任配置等进行重点设计,保证业务管理中各项资金活动受内控部门监督,同时保证制度规范能够为业务部门提供明确的规范指导。第三,完善财务审计制度。水利科技企业应参考国务院的涉及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国有资产审计、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等相关规定和意见,重点推进审计分离、审计评价、审计报告制度,建立专业化内部审计部门,并与政府审计机构或第三方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合作,全面完善企业审计体系,在审计层面上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资产内控风险。尤其要注意审计与财务部门分离,将目前少数仍由财务部门自主审计的责任剥离,全面消除财务部门内部舞弊、违规的风险。

(三)加强财务资产内控管理的过程监督

目前部分水利科技企业财务资产内用制度的执行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执行者积极性不足、执行环境不佳、执行过程监督力度弱所致。针对此类问题,建议企业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针对财务资产内控工作的过程监督体系:第一,优化财务部门和内控部门组织结构。在财务部门组织结构优化方面,应以普及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市场化经营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理念为核心,使部分长期在事业单位背景下工作的财务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工作特殊性和新要求,从而积极践行财务内控制度,增强成本控制、资金集约化利用意识,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能提升。在内控部门组织结构优化方面,应提高内控部门在企业内部的地位,并积极引入高水平人才,使内控部门能够更好地协调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的关系,便于其从信息系统以外的渠道收集信息,从而提高内控工作质量。第二,全面细化预算规划和执行责任,加强过程管控。首先要全面完善企业预算编制制度,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稳定发展需求,建立以盈利为导向的预算编制框架,同时,继承改制前以社会效益为导向的预算编制思路和部分方法,兼顾科研、技术服务、项目建设方案的资金需求和盈利能力。其次要建立科学的资金需求预测体系,利用已有的信息系统建立长周期分析体系,提高对同类型项目资金需求预测的准确性。最后要建立标准化的预算调整流程,一方面控制随意调整预算执行方案的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实现对资金的集约化、最大化利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通过完善上述三类制度,可以为基层预算执行和内控工作提供规范指导,减少内控执行随意性问题,也可以为内控过程监督工作提供基本依据。第三,完善针对内控管理的过程监督体系。企业可以建立平行部门、上级部门、受控部门主体参与内控管理过程监督体系,由多类主体对内控部门监督、财务和业务部门内控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进行有效约束。在此基础上建立内控过程质量评价体系,与受监督部门绩效挂钩,进一步提高内控责任部门的自控水平。

四、结语

总体而言,水利科技财务资产内控的内容较为复杂,同时内控要求更高。而目前部分水利科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信息收集不完整、内控范围不全面、内控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对此,建议企业加强财务信息化和内控信息化体系建设,拓展并完善财务资产内控范围,并加强内控监督组织建设、过程管控与监督。 

参考文献

[1]范藏琼.科研所下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20(18):6–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