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企业财税知识范文

企业财税知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企业财税知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企业财税知识

第1篇:企业财税知识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新经济;财税;挑战;对策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税工作即将面临新的挑战。财税工作作为促进我国开展各项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部门,对社会财务支配工作和社会经济的长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实现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的长远发展,新经济财税工作管理体系和政策必然要进行全面改革,以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

2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面临的挑战

2.1财税目标方面

财税工作的正常开展通常都是以财税知识理论作为当前经济财税分配工作的基础,根据当前税务的标准来规划经济财税工作。所以,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的正确开展首先要结合实际财务税收要求和经济发展策略,科学合理的设定新经济财税工作的发展目标,明确好财税工作主体。其次,为了保证财税工作的平稳发展,新经济财税工作可以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采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对经济财税部门结构进行科学完善与改进。最后,为了实现我国财税工作的平稳、长效发展,加强对财税体系管理的优化设计,制定好科学的财税目标,为我国财税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2.2财务审核方面

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的两方面:一方面,财税部门必须注重财务审核工作的规范性。大多数企业财税管理部门在进行财务报销和采买进项税整理工作时,因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企业内部增值税的转接工作与附加税的审核不能在企业规定时间内交接完成,致使财税工作出现了税务方面的纰漏,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财税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财务审核结果的不准确性。因财税工作会涉及到诸多的账目和资金流转问题,如果财税账目没有精准的处理,就会给企业财税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财税问题,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所以,在企业财税管理工作中,财税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公司财税项目和资金报账,准确掌握财税数据。

2.3纳税申报方面

在我国新常态经济下,经济税务结构强调的是结构增长的平稳性,在已有的经济发展条件基础上,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建立在经济税务工作的可行性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当前纳税申报工作也即将面临着申报表格精准定位和表格财账数目与实际消费情况不符的双重挑战。在申报表的准确定位上:企业填写纳税申报表单时必须严格按照当地的财税标准来填写税收相关资料,若企业有增值业务的也要严格按照增值税的相关流程进行申报,避免偷税漏税情况的发生,因为,增值税的申报工作需要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对增值税数据情况进行审核和上传,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财务税收人员就容易出现偏差,造成纳税申报表不能准确定位的情况发生。纳税申报表内填写的申报数目与实际情况相符。大多数企业相关财税管理人员在统计申报表格时,经常会出现申报表格内数据与实际账目不符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是由于财税人员在对进项税金额填写时没有与实际金额不一致,或是由于其他多种原因造成的税务遗漏,不管哪种情况,都会给企业财税纳税申报带来一定负面的影响。

2.4财税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方面

财税工作的重要工作管理人员是会计,网络时代下,给新经济财税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对相关的数据整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根据社会经济财务整改需求对财务部门工作进行信息化技术的操作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充分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财税管理技能,使企业财税的申报工作,财税审核和管理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企业还要根据财务发展需要,招聘更多的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会计人员,定期的组织从业人员财税风险意识技能培训,对财税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风险预估,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为企业财税资金管理做好安全保障。

3加强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的管理对策

3.1加强财务审核工作的管理

财税人才管理层面。财税管理工作人员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除了要掌握网络的基本操作知识外,还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借助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增强自身的财税知识储备量。为了顺应时展,满足财务发展各项需求,财税人员不仅要学习财税的相关管理知识,还要学习高等数学、法律、经济金融发展和财税风险预测等相关书籍。除此之外,财税审核人员还有不断创新财税管理技能,将组织管理、经济风险预测评估和法律等相关财税知识融入到平时的会计审核工作中,以此提高会计的审核技能。企业管理层面。企业为了有效提升内部的财税审核工作:一是明确好各项增值税的账目金额。对进项税、减免税和销项税等其他相关财税的具体金额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管理,将增值税的管理归纳到企业的财税月末总结中,避免财务申报的遗漏影响到下个月的财税审核工作。二是,明确好企业财务税率的审核工作。不同的税率要做到精细的分类,比如相同的税率业务,其发票种类不同,把具体的票据类别可以分为未开发票、专用发票以及财税检查等其他的票据类别,并做好合理地使用税率,同时要具体分清企业中存在的租赁资产与销售物品的税率。三是,增设未交增值税管理科目。对未缴纳的增值税预征款项、简易办法统计的应交税额以及不同类别的税率计算进行具体的区分。

3.2优化财税管理

首先,相关财税管理部门要明确好各级政府部门的财税管理工作,全面优化和创新财税管理体系,形成一个由高到低、自上而下的等级管理制度。其次,对以前政府部门存在的历史债务遗留问题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财税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比较高的处理方案。地区政府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款项,自主筹资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减少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

3.3优化财税工作流程

合理利用财税管理政策规定,优化财税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相关企业要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实际情况对财税政策进行合理的宣传,并有针对性的对其内部财税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改革,落实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下的增值税票据价格,引导企业供货商对票据的专票专用,区分好各类票据的税率,为财税管理工作的平稳、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完善增值税申报表。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增值税申报表信息资料进行详细的填写,并对其进行系统录入,保证申报表的真实、准确性。

3.4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培训

网络时代下,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新经济财税工作的管理水平,财税工作人员要不断完善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量和专业技能。依据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对财税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优化与创新。企业部门也应不定期的组织员工进行财税管理知识和实践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实战演练,充分体会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信息化的方便与快捷。同时,专业化的网络技术培训,有利于提高财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使财税人员管理水平紧跟时展步伐,有利于实现我国财税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此外,企业还可以聘请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对财税中可能出现常见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精确的技术过程讲解。

4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好国家出台的相关财税政策,不断优化和改革财税管理体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培训,不断提升财税工作人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步、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莹.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2020(32):225-226.

【2】江晓枫.探究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8(34):138-139.

【3】马彦宁.关于新常态经济下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分析及对策探讨[J].纳税,2017(24):10+13.

第2篇:企业财税知识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企业;财税风险预警;预警指标;预警模型

人类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催生了各种各样的企业及竞争模式,使得企业不得不面对不同经营模式带来的收入、盈利的变化,企业的财税风险也有了新的变化。新经济时代具有网络化、全球化、知识化及高新技术化的特征,而此时企业财税管理则由于会计转型、数字化资产等出现了内控重心转移、绩效评价标准革新等新变化[1],这也就导致财税风险将发生变化进而引起企业一系列管理创新。因此,及时有效处理好新经济时代的财税风险问题,有效进行预警防控,将成为企业迎接新的市场挑战的一个关键点。

一、新经济时代下的财税风险

企业的财税风险是由于财务管理不当引起的税务风险,主要指在企业经营或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问题,没有遵守国家或行业相关法规政策,使得财务管理失误或税款缴纳未按要求进行,从而导致企业经济利益受损[2]。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财税风险在传统财税风险的基础上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税信息真实性风险

新经济时代,由于国家一系列财税准则细则的实施并严格化,以及高效的财税信息处理方式,财税信息的真实性风险[3]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数据安全方面。借助于网络传输,企业的财税信息面临泄露和丢失的问题,也存在着被人为篡改的风险,或者由于信息共享,海量的信息为黑客提供了投机的机会,从而导致财税信息与原始数据不一致,误导信息使用者。

(二)财税技术性风险

企业在不断适应市场竞争过程中,财税业务也在适应着大智移云所带来的方便与不方便,财税风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日益复杂化。财税业务数据流化,数据仓库、数据有效共享等都要求财税人员具有与业务本身相匹配的技术水平,但能够完全适应的财税人员在企业并不多:比如胜任使用新技术有效防范风险等,这也导致技术层面上的企业财税风险的形成。

(三)财税政策性风险

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家财税要求日益规范化,财税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进而适应新经济的发展。比如一些企业对最新财税政策了解不够,导致企业税负率过高或过低,从而引起各项财税风险。尤其涉及发票方面,企业一定要慎重对待,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财税风险。

二、新经济时代下的财税风险预警现状分析

(一)企业经营者财税知识更新慢,财税预警缺少时代特征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带来的影响,要求企业经营者能够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并做出应对。但实际上,企业经营者未能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下快速形成大数据思维和意识,不能及时扩充知识体系,导致信息滞后。企业的财税专业人员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尤其是近些年,国家相关财税政策也在逐步适应着新技术新手段,但财税专业人员相关的专业培训不一定全员到位,导致新环境下的财税人员财税知识更新慢,对财税风险预警的机制、理论体系、处理方法认识不够,缺乏利用新技术进行财税风险预警的综合分析能力。新的环境导致原有的财税预警体系发生变化,新的技术手段需要渗透到财税预警体系的各个方面,如果财税人员知识缺乏能力不到位,那么实际工作中的财报数据或是税务信息的错误率将提升,给企业带来损失不说,财税风险预警的难度也将增加[4]。

(二)财税风险预警缺乏数据积累,风险控制较弱

新经济时代下,财税风险预警需要更多的数据积累才能更加有效地体现出企业财税预警体系的优势。企业财税风险预警体系无论是引入财务指标还是非财务指标,利用大数据等新的技术手段可能会使财税预警更有效,但前提是有更多的数据支撑。但实际工作中,企业所掌握的和经营核算直接相关的数据严重匮乏,比如没有数字化的存储方式,即使有也存在着存储数据格式不标准等问题,这也使得新时代下的财税风险预警仍然只能和原有的一样,造成空有新技术新手段而不能使用的情况,致使预警结果不尽如人意,达不到预期。也因此,很多企业的财税预警体系只有空架子,无法有效预警,整个财税风险的控制也就不敢期望[5]。

(三)企业内部缺乏信息资源框架,财税管理的信息共享性不强

新经济时代,大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财税信息的处理也日益信息化和一体化。但从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是各自独立的个体,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及时,很少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只有在需要财税管理时才汇集在财税部门。这将会导致一方面某部门想要获得非本部门信息,需要搜集并耗时沟通,信息的流动性差;另一方面,财税部门在缺乏信息资源框架的情况下,收集、处理共享信息的时间大大延长,信息共享速度较低,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6]。

三、构建新经济时代下的财税风险预警防控体系

新经济时代,财税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需要企业自上而下的全员参与,同时通过识别财税风险来源,收集财税风险数据进而确定财税风险指标体系,设计风险预警模型[7],评估财务风险并做出应对。

(一)完善企业财税风险预警管理体制,强化财税风险管理意识

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已纳入国家宏观规划,企业正经历着全新税制政策环境、全新大数据监管环境,以及财税新旧格局变换接继的大变化环境。因此,只有更好地做好财税工作,识别政策风向、经营风险,方能跟上时代洪流不断前行,并结合财税风险来源确立企业财税风险预警防控管理机制。财税环境的变化改变了财税风险预警的方式和方法,构建新经济时代下的财税风险预警防控体系,需要在更新和完善财税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上,重视每一个财税风险预警环节,即从企业管理层到每一位员工都要高度重视财税风险预警,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财税风险,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1.结合时代环境强化自身财税信息安全管理意识。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安全状况并不乐观,病毒、黑客、木马等攻击手段层出不穷,必须高度重视企业财税信息的安全性,才能更加有效预防控制财税风险。2.结合最新财税政策强化财税信息的更新学习意识。当前,税制改革频繁,企业对旧的规定还未全面了解掌握,新的规定已经出台,更不用说税制变化给企业财税业务带来的影响或困局。因此,相关财税信息的管理使用者增强对财税知识的更新学习也是有效进行财税风险预警的关键。3.结合新技术的发展强化对新技术应用意识。大量的财税信息高度集中是新经济时代财税信息的特点,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企业想要快速、有条理地对各项财税数据进行管理与分析,就需要通过新技术构建有效统一的财税信息管理平台[7],而企业自上而下合理使用新技术也是进行财税风险防控的有效手段。4.结合制度体系强化企业财税风险防控创新意识。新的经济环境要求企业在进行财税风险防控过程中要有自身独有的制度体系,形成风险制度保障,才能应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市场竞争,更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在内部控制以及各部门制度规划方面做到有效统一和协调,通过部门之间的积极配合、沟通、交流,通过试运行,改进财税风险防控的不足,并在整改中创新应用。

(二)形成财税信息“收集———传导———监测”的过程完善机制

新环境新阶段下财税风险防控,需要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因此,企业应从发展和变化的视角解析财务掌控的各类数据,透过企业经营的过去,把握变化中的未来。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完善财税信息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从而更有效地预警财税风险。1.财税信息的收集强调其全面性和准确性。大数据应用的普及使得财税信息的收集更全面和复杂,因此,有效进行财税风险预警,企业考虑财税问题时应从数据的来源和本质出发,跳出财务思维,不仅要考虑财务信息还要考虑非财务信息。新经济时代,一些非财务信息往往被认为是了解企业面临重大机会和风险的重要依据。而大数据有密度低但价值高的特性,在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数据是工作必然,这导致进行财税风险预警的工作量和难度增加,因此在考虑财税信息在收集强调全面性时也要考虑其价值性。同时财税风险预警很大程度是依据数据测算,强调的是数据的准确性,在收集财税信息过程中要注重数据要符合财税法规要求。2.财税信息的传导强调其及时性和完整性。信息的传导最忌失真,财税信息的严谨性要求在传递过程中不能出现失误,因此需要保证财税信息的完整性。业财信息一体化技术的使用使得业务发生的同时财税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到达相应部门,更有利于财税信息的有效使用。但在信息处理过程中,需要避免主观或客观上的失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一方面需要新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完善信息传导机制。3.财税信息的监测是动态的。随着信息技术在财税管理中的应用更加普及,财税监控从传统的依靠单据、账簿检查核对发现问题,发展到依靠电子数据信息就能更及时、更准确、更快捷、更细化发现问题的动态监管时代。这样准确性更高的、更细致的财税风险预警实现就成为可能。

(三)构建企业新经济时代下的财税预警指标体系

要进行财税风险预警,离不开财税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新经济时代下,企业从生产到管理、计划到考核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及时收集准确、量大、价值大的财税信息,这些都是影响财税风险的要素,而针对企业不同的经济状况、企业文化,需要不同的风险预警指标,因此需要立足企业特性,创新性地构建财税预警指标体系[5]。1.指标体系要简便灵活易理解。企业通过建立财税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能够借助于各项指标随时看到财税管理过程中的各项问题,一旦问题出现,能够及时处理以避免或减轻企业的损失,从而帮助企业提高效益。当前的财税预警指标各种各样,包含了企业盈利、偿债、发展、税务等各个方面,计算方法多样。随着大数据、财税智能的发展,设计好指标计算模式,计算并不复杂,但关键是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规模、生产运营等设计好适用的财税预警指标。并不是所有指标都适合企业,也并不是指标越多越好,能够灵活反映企业财税风险情况、对企业运营影响较大并被使用且都容易接受的指标就是最适用的[8]。2.指标体系要科学系统。企业在设计财税风险指标体系时,要反映出企业真实的财税活动,就需要保证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合乎逻辑。另外,结合大数据等新技术的特征,指标体系的构建要考虑非财务指标并将其量化。指标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指标体系各指标之间层次分明、界限清晰且不重复,另一方面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各项指标具有相关性和符合科学性,指标的选取要以能够影响财税风险为目标[9]。3.指标体系要考虑预警模型建立需求。大多数企业的财税风险预警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基础,采用各项财务指标,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找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时发出警示并做出应对。因此,财税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要考虑企业是否构建财税预警模型,并结合预警模型的各项指标要求进行。尤其是新经济时代,利用新技术实时、动态监测企业财税风险已成为必然,而原来的各项数据模型局限于数据量、计算难度等问题已不再是问题。通过预警模型预测风险成为企业的选择,企业一方面要构建财税预警指标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在此基础上构建预警模型并保障两者的统一协调。

(四)形成财税风险“评估———分析———改进”的传导反馈机制

第3篇:企业财税知识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税改革;税务风险管理

企业自成立开始就需要进行税务登记,日常经营和管理都需要进行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即便是企业注销也要确保税收工作完成正常清算。换言之,在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税收工作,特别是在我国财税制度改革背景下,企业的税务问题和税务风险问题更需要引起充分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长久、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财税改革基础上产生税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其一,在我国近年来税法政策和税收制度的健全发展背景下,关于税收征管方式和法律体系也应该严格按照时展要求进行改进,从而在社会发展基础上积极创新和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积极吸收和掌握先进的税收政策与制度,仍然采用传统的税务工作方式进行税务征收和缴纳,很可能出现违法的行为,甚至增加企业税务工作的风险。其二,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就是企业,基于当前经济交易模式呈现复杂化趋势,所以企业在经营和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税务问题也变得更为复杂,甚至出现很多新的运营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税务风险。其三,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和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制度在明确计量和报告问题上仍然存在不同理念,必然会造成税务工作的差异性,甚至增加企业税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其四,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企业对数据信息的汇总分析方式也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基于税务监管水平的发展,企业纳税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概率也将得到有效控制。

二、税务风险的主要含义和类型

税务风险主要指的就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不能及时、正确地按照国家法律要求进行税收法律和政策的落实,造成企业利益受损,比如纳税金额增加或是缴纳税额不足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等。根据企业应对税务风险种类的不同,通常可以将企业的风险分为三种类型。(1)企业税务风险来源:企业应缴税款不足或是未按照要求缴纳,税务机关针对企业税务问题对其进行税务检查、补缴审核,甚至直接进行处罚。(2)企业税务内容差异较大:具体的税种风险和操作方式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比如增值税、附加税和企业所得税产生的风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没能严格按照税务发展要求开展工作,出现错误的纳税申报方式,引发操作方式的工作风险。(3)纳税性质和严重程度存在差异:出现纳税过失行为不严重的小型税务风险和主观漏税的主观行为不同,但是都会对企业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税务风险。

三、财税改革引发的税务管理风险

1.新旧财税政策的冲突性基于当前正处于财税改革的关键时期,过渡阶段的财税政策存在明显复杂性,比如营改增之前存在的企业项目可以采用简易增收的方式开展工作,也可以直接按照全新项目要求进行政策制定。在企业生产和经营工作研究中,很可能出现新旧财税制度之间的融合问题,由于项目税务处理方式存在混乱,因此很可能引发企业缴纳税款的不正确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报税。

2.税款过度缴纳的风险在我国开展的众多财税改革制度和工作中,营改增税制改革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在营改增制度中涉及很多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比如退税或是增值税免征问题,这也意味着财税改革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全新的税收政策。如果在实际发展中企业不能按照税收制度和政策要求进行工作项目的推进,很可能出现税款缴纳过度的问题,此种情况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税务管理风险。

3.抵扣进项税额引发的风险在我国财税改革制度推行以后,进项税的抵扣问题也更为严格和复杂。比如,原本应用在建议征收项目的投入都不能按照原有要求进行抵扣。并且大部分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公共投入,也就是服务和简易征收项目的同时,还对一般性纳税项目提供服务,所以这部分进项税就需要进行针对性拆分。企业为保证自身工作的正常运转,也会采用进项税抵扣的方式进行避税,但是进项税款的抵扣很可能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在后期发展中企业仍然需要进行税款额的补缴,并且还需要缴纳一大笔滞纳金;如果避税问题严重,不仅会对企业正常发展造成影响,还可能损害企业的形象与声誉。

4.税收政策理解偏差引发的风险我国很多税收减免政策都是将之前的批准制度改为备案制度,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发展中的税务风险。在实际发展中,如果税务工作人员不能精准掌握政策要求,出现错误理解和应用减免税政策,就很可能出现风险的不自知,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不仅需要补交大量罚金和滞纳金,还可能对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四、企业加强财税风险管理的相关策略

1.构建健全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需要构建相应的税务风险监控机制,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帮助和引导企业应对更为复杂的财税问题,只有这样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才能做到财税工作有章可循,及时、合理地应对和化解风险。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可以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认识到税务风险问题,通过对风险负面影响的提前预估和判断,更有效地实现风险预防和规避,降低和控制企业发展产生的风险问题。在这些制度中,主要包含了税务风险预警制度、税收预算管理制度、发票管理制度等等。换言之,只有构建起此种健全的税务管理制度,才能帮助和引导企业实现涉税风险的管控,在降低企业税负成本的同时,实现企业的长远和健全发展。

2.强化企业员工对税务政策的学习和吸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培训方式,比如进行内部培训、外部培训或是内外联合培训等多种方式。首先,税务政策提出企业中的每位员工都应该掌握常规税务知识,保证员工能充分了解和掌握新政要求,从而实现税务风险意识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企业员工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其次,在企业发展中,财务人员也要加强对税务政策和法律的学习,认识到更新税法知识的重要意义,在熟练掌握和应用法律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税务操作,避免因为税务政策引发的企业税务风险,确保对可能发生的税务风险进行提前预防和解决。

3.优化和提升税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高素质的税务人员可以更为准确和有效地认识到税务风险,并及时提出防范和应对策略,所以企业管理人员更需要加强对税务人员素质提升问题的关注,通过开展相关培训或是会议指导为税务管理人员进行财税知识和制度的讲解,通过此种方式丰富税务人员的知识储备。作为企业的税务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主动参与相关培训工作,主动进行改革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对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在科学应用税收优惠制度的同时,科学、合法地开展税务工作,为企业税务工作的有效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4.营造健康的税企关系,保证工作的顺畅企业和税务机构对于全新的税法知识理解上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由于二者对税法问题的认定和判断方式不同,所以很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税务争议。这就需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加强和税务机关之间的联系,从而保证对税务争议进行及时处理。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只有和税务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才能认真吸取机构提出的税务建议,在积极配合工作要求的过程中,获取税务机关的信任,构建健全和完善的纳税形象,这也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式。

五、结语

在财税改革背景下,企业发生税务风险的因素也更为多样和复杂,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对企业生产带来影响,还可能造成企业破产等严重问题,所以为切实降低和控制企业财税风险的发生,企业就需要正确理解和客观看待税务风险,对其进行正确理解,从而按照财税改革的要求制定更为健全和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在不断提升和优化企业税务管理能力的同时,保证企业实现健康和稳定发展。只有企业在根本上实现对风险的预防,才能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落实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葛红.论企业在财税改革背景下的税务风险管理.现代经济信息,2019,14(8).

2.高明.关于企业在财税改革背景下面临税务风险管理及对策的一些思考.新金融世界,2019,55(11).

3.邓彦洁.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措施之我见.经营者,2019,33(21).

第4篇:企业财税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智能财税;课程建设

0引言

“大智云物移”时代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在结构与质量水平上需相适应,2019年9月,“1+X”智能财税证书作为第二批试点证书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始推行。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对智能财税人才的需求特征,智能财税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培养智能财税人才方面进行探讨。

1智能财税发展状况

1.1企业财税信息化建设需求强劲,财税发展空间广阔

1.1.1企业财税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当前,领先的财税服务企业,借助财税信息化工具提高客户工作效率,全面提升客户的经营管理水平与盈利能力。财税智能化和综合服务将成为企业财税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1.1.2我国企业财税信息化的市场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数量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底,全国实有市场主体12,339.50万户,其中企业3,858.30万户,个体工商户8,261.0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20.10万户。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众多,财税信息化市场广阔,且未来潜力较大。

1.2智能财税是财税业发展趋势

智能财税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财税领域,以核算流程与管理行为智能化为业务基础,以共享化、智能化、专业化为运行特征,以职能升级与管理创新为功能特征的现代财税业态。相较于昂贵的人工成本,智能化设备的投入低于财税工作人员,且其效率更高。以电子发票为基础单元的“信息化+财税”创新应用已经在企业财税管理、社会诚信管理,提升经济发展效能等方面显现出重要作用。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在财税领域中推广应用,智能财税将成为财税行业的发展趋势。

2智能财税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智能财税新业态催生新兴岗位,新兴岗位急需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1智能财税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对会计岗位职能重新定位,会计人员应具备基本业务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沟通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会计、税务、审计等领域,财务标准化、流程化的工作将不可避免地被机器替代,仅掌握传统的财税软件以及会计电算化应用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

2.2目前财务队伍严重断层,智能财税人才需求缺口

大根据2019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关于财务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最容易被财务机器人替代的两项工作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其人数占比最多。因此,财务人员转型迫在眉睫;有些管理型岗位在一定时期内都将是紧缺需求。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全国专业从事财税工作人员有2000多万人,但能适应智能财税新业态的人才缺口巨大。初步测算,全国智能财税人才缺口100万人;此外,500多万财税人员需要进行在岗培训,实现由传统财税向智能财税的转型升级。

3智能财税课程建设现状

3.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产业需求不一致

目前,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学院”)2019年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该专业学生职业面向如表2所示。数字经济时代市场对会计人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拥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应具备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等综合能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未能体现“大智云物移”时代会计行业发展趋势,未体现以财务共享服务为起点,注重智能化、数字化的智能财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面向以会计核算、税务员、审计助理等传统型会计工作岗位为主,不能满足数字经济背景下会计市场对复合型智能财税人才的需求。

3.2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满足财税相关岗位能力需要

从学院2019年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知,该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经济法、税法、出纳与实务等。实践性教学项目包括:会计手工做账实训、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会计软件应用实训等。(1)现有课程体系设置更偏向传统型会计人才培养。财税课程沿用财务类与税法传统教材,没有开设智能财税相关课程,且能体现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的课程内容少,教学学时比例低。(2)现有专业课程内容相对独立。会计核算、税法与财务管理课程之间缺乏关联融合,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滞后,重核算技能,轻复合型管理能力培养。(3)现行课程实施方式落后。目前,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传统的“基础手工操作+电算化凭证录入”的操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财税信息化时代智能财税新业态的要求。

3.3教师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不能适应智能财税人才培养需要

目前,多数会计专业教师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与信息化发展不同步,智能财税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经验不足,教学场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和知识应用场景(学生实习与就业)存在短板,不能适应智能财税人才培养需要。

3.4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满足智能财税新业态人才培养要求

实践体系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育中的关键部分。(1)会计电算化、Excel财务软件应用及纳税申报实训是独立业务模块操作,业务发生、开具发票程序、业务核算、纳税申报程序未整体衔接,无法适应数字化时代业财融合发展需要。(2)实训内容、实训方法与手段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和“智能财务”发展要求,不利于智能财税新业态会计人才的培养。(3)校企合作不深入,实训基地与实训平台建设不完善。学校实训目标与市场需求导向存在一定的失真和滞后现象,造成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智能财税人才市场发展需要。综上所述,当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能适应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趋势,不能满足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税技能人才市场需要。

4智能财税课程建设

4.1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会计行业带来的新挑战,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行业发展趋势,以“1+X”智能财税证书试点工作为抓手,主动与行业龙头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适时动态调整,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智能财税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会计智能化新技术、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由过去侧重培养从事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调整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求、面向智能财税等新业态岗位群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对现有专业课程进行加、减、整合。对经济法与税法,中级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会计软件应用实训与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或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整合与更新。结合财税智能化应用增加智能财税等相关课程及实训内容,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处理能力。增加有关业财融合的课程或内容,助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4.2积极推进“1+X”

智能财税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现课证融通,深化“三教”改革《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强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立足于“1+X”职业教育制度设计这一根本,着力围绕数字经济时代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和学习者就业能力提升,以中联教育等行业龙头企业和典型平台、典型业态为背景,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书证”融合、课证融合、场景融合、教培融合、产教融合,并服务于会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改革是核心,组织开发《智能财税》课程标准和教案,使课程教学标准与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实现专业知识、能力与素养同产业、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对接。组织会计教师参加合作企业开设的“1+X”智能财税培训学习,补充新知识和新技能,提升财税智能化教学质量。校企合作编写智能财税课程教材,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衔接融通,与职业岗位职能要求融通。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在“1+X”智能财税课程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4.3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在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指引下,高职院校与行业龙头加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利用智能财税共享服务平台开展财税业务综合实训,对接智能财税技能等级标准,精准对接数字经济背景下新业态、新技能及紧缺岗位,共同促进新型智能财税人才培养模式推广,提升学生技能和素养,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助力中国经济产业升级。

4.4改进学生考核评价方法

加强考核评价的过程化和多样化,构建校企联合的评价方式,利用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的方式,通过参加考证和比赛的手段对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评价,强化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提高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对智能财税等级标准、教材、培训考核评价平台、考核大纲等培训资源一体化开发,把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纳入考核体系。健全知识、技能、素养多方位,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及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5结语

第5篇:企业财税知识范文

关键词:财税;纳税人;服务

富兰克林曾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死亡和税收以外,没有什么事情是确定无疑的”。这一句话揭示了财税是一个横跨所有行业,记录、服务和监督着所有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已进入“新常态”,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层面,都处于转型的阵痛期,财税服务行业也不例外。自2016年开始,会计师事务所传统“报告类”项目明显减少,注册税务师从职业资格转型为级别认定,尤其是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试行)》的公告出台后,传统的鉴证服务已经不再是财税行业主流。《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的标志着财税改革在不断深化中再次提速,各项政策文件密集出台。从2016年开始,财税文件如雪花般向财税服务从业人员飘来,标志着进入了新一轮财税改革的重要阶段。新一轮财税改革以“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三条主线展开。在这三个财税改革重点线索中,预算管理是基础性工作,必须提前铺垫,先行完成;在税制结构调整完成后,收入分配便可以随后进行;财政收支,事权财权的划分要确定责任,需制度改革并建立量化指标。按照中央的部署和相关文件的要求,2016年要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在现代财政制度下,财税服务行业目前遇到的机遇、挑战是什么?又如何应对呢?

一、随着财税改革,在新的业态下,财税服务行业将迎来新的、更多的业务和机遇

(一)随着政府改革向纵深发展,财税服务将更多元化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规定: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政府所需的事务性管理服务。政府购买性服务的增加,使得财税服务呈现多样化。财税服务人员的服务对象会从传统的企业客户端向政府端转变。同时,随着政府改革向纵深发展,税务机关逐渐会内生很多服务需求,如,政府委托财税从业人员对对供货方的纳税服务情况、税员管理及信用情况做评价,作为甄选供货商的优劣的参考。这些服务会向社会转移,要求财税行业提供,具体会有:税款征纳鉴证、税收培训咨询、业财税综合管理、协助税务检查和稽查、投资项目税控分析等。具有一定级别和社会知名度的财税企业可以参与如社保核查、政府项目投资税务顾问等其他政府购买服务的竞争。

(二)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财税服务范围将更广阔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家支持企业”走出去“,将产能向国际方面输出,财税服务人员需要随同客户一起向国际方面发展。这样一来,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财、税、法+”服务,及时落地进出口税务服务以及其他的涉及国际税收的业务。在国际化背景下,税务机关会非常重视反避税的工作。税务机关将通过打通数据平台,建立信息共享的方式对跨境业务和税源将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监控。随着跨境交易信息的共享平台的建立,跨境税源风险监管机制的完善,“走出去”企业需要在业务发生前做好业务、财务和税务情况的部署和测算。财税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先手服务,帮客户制订提前应对预案,以适应新的国际税收环境。

(三)在纳税人分级管理的背景下,财税服务将“专业化+定制化”《国地税征管改革方案》对纳税人实施了分类分级管理,“方案”中明确税务征管工作的方向为“抓大放小”,加大了大企业税收征管的层级和力度。这样一来,财税服务企业的主要客户群体就是大型企业。大企业属于绝对的优质客户,服务内容需要更加专业,服务流程更加贴心。为了能留住大客户,财税企业需要开发出高附加值的定制化服务。比如,在财税服务的提供上针对企业业、财、税管理中的弱点和盲点提出优化方案,并做出税收风险控制模型对其修补。对大企业的项目投资等业务内容、适应的优惠政策要给与专属化和定制化的方案制定,并代表客户与税务机关进行协商和沟通。

(四)在大数据财务背景下,财税服务将突出风险控制价值在信息化时代,各方都认识到大数据的价值。大数据的使用对于税收征管双方都是有利的,上有利于国家治理,建立和谐法制环境;中有利于税收征管的效率和效果;下有利于企业风险筛查。同样,财税行业也将利用大数据与客户涉税资料进行比对,根据专业分析和经验判断及时发现涉税风险及控制涉税风险。

(五)在建立自然人税收征管体系背景下,财税服务将逐渐从B(Business)端向C(Consumer)端延申目前税制改革的重点是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并提出建立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高收入自然人将受到税务机关更严格的监管,这部分高净值纳税人将会聘请专业人士为其提供纳税服务并进行税收风险分析。财税服务将从现有的企业税收服务向个人服务延申,如个人理财、家族信托领域。

二、新的形势下,对财税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一)专业要求更高财税服务工作者未来要逐步放弃鉴证类的“红海”,向行业深处的“蓝海”进军。相同的技术与手段的市场竞争,必然是相互压价与质量打折的恶性循环。这样的路是走不远的。既然要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比拼的必然是专业水准。以前大家一直都挤在一起“出报告”,只顾低价竞争和填写底稿,专业技能竞争不明显,客户针对性服务不强,尤其是中小事务所。低技术含量和低价格的竞争造成利润不高,人才培养跟不上,人员流动非常快,品牌和特色无从谈起。

(二)税收风险更大目前,我国企业准入门槛变低,税收征管的重心后移,加强企业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和管理。税务稽查使用抽查与轮查相结合的方式,也是重点税源。重点税源企业除了每五年必须要被论查一次以外,还会随时有被抽查的风险。税收的遵从风险变大,遵从成本也在变大。中小型企业纳税遵从都参差不齐,纳税人违反税法风险在增加。财税行业在提供鉴证服务和鉴证服务时,风险也会相应增加,需要更加谨慎。

(三)信用风险更高2018年实现征管数据向税务总局集中,纳税信息和纳税信用共通共联、统一管理,涉税信息实现了共享。在税务信息和银行信息打通以后,个人账户逃税也毫无机会,纳税人的失信成本大幅增加。

三、应对策略

(一)从企业层面,建立全程税收风险控制机制规范的内控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生产运营战略的正常运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从立足于与财务转向于纳税,建立以纳税为中心的企业财务内控机制,确保经营目标在税收风险最小化的环境中完成。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套能对企业涉税情况进行及时搜集、处理和反馈的信息化系统,通过对涉税过程的全程控制,达到减少风险并控制涉税风险的目的,降低财税服务的风险。以纳税为中心的内控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组成,建立税收风控系统,建立纳税指标异常评估平台,建立与税务部门涉税协同的核算渠道。

(二)从财税服务层面,向精专方向发展1.提高专业水平从财税服务行业来看,要提供更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是大势所趋。这就需要财税服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更强,专业知识更新,专业技术更精准。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切入,持续学习,向纵深专研。2.拓宽知识范围财税服务从业人员存在的价值是帮助客户解决财税问题,但定制化的财税服务需要财税人员跨越财税专业本身,是很多知识和工具的综合性应用。特别是税收筹划业务,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财税专业功底,还需要对涉及企业的业务流程,企业管理内容及金融工具的使用熟知熟用。

(三)从国家制度层面1.不断提高税务服务质量近年来,国家的税收政策变动频率和幅度都很大,企业人员在税收政策的理解存在着各种偏差。这个时候,需要税务人员及时掌握新政,并结合财务等实际情况为纳税人做解析。工作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这就需要税务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服务意识和耐心。同时,也要培养税务人员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信息化知识,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帮助企业发现并控制税收风险问题。2.建立“互联网+”税收征管模式目前,商务与互联网的融合形成了更多的经济业态。在新的经济业态下,税收征纳双方的博弈出现了新格局。我国在税收征管上可以引入“互联网+”的模式。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和实施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成为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改革的里程碑。使用“互联网+”改进我国税收征管方式,优化税收征管流程,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是建立高效税收征管环境的重要推手。税务部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共享,将存储的涉税数据转换成实用性较强的税收资源,从而提高税务风险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吕世龙.“互联网+”背景下税收风险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