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篮球传接球教学反思范文

篮球传接球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篮球传接球教学反思

第1篇:篮球传接球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教材;体育教材;篮球的传接球;体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36-0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及诸多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教学发展的潜心实践、深度思考,在尝试用“教材教”的过程中,升华了教育品位,提升了教学效果。于是,更多的一线教师在预设教学时,挖掘教材内涵,放大教材效应,促进了教改进程。笔者从“用教材教”视角来谈“篮球的传接球”教学,并从 “度”“力”“面”“材”“人”等五个方面来探讨拓展与延伸“用教材教”的思路、做法,以此抛砖引玉,渴求同行指点。

一、从“度”视角来思考

在《篮球》教材中,对于各种传接球的教学内容,重点强调的是对技术要领的掌握,而对“度”的表述并不详细,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往往采用增加练习密度、延长练习时间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由于体育教师忽视了“居高临下”的作用,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未能快速发展,技术、技能未@明显提升。关于“篮球的传接球”中的“度”,主要指角度、速度、高度、远度等。

1.角度。角度是0~360°的立体式空间,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在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了传接球的动作后,必须组织学生进行改变角度的传球,为赛场上提高传球的成功率夯实基础。如传接球时,传球的角度可以是平行于地面,也可以是地面反弹传球、胯下向后反弹传球等。

2.速度。速度是锻炼传接球者快速反应能力和在临场比赛中的快速应变能力。如学生在进行传接球练习时,可以传慢速平稳球,也可以传快速旋转球。这样,可以通过此练习来提高学生对传接球时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传接球的专注程度。

3.高度。高度是0米~极限的距离(在同伴能接到球的可控范围内),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传高球的目的,即达到让防守队员无法断球、无计可施的效果。如根据防守队员的身体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传接球高度来进行练习。

4.远度。远度是0米~可控的距离(在通常情况下,不超过标准篮球场地长28m的距离),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如果限于固定或者近距离的传接球练习,那么,学生在赛场上传球时,不仅传不远,更是传不出。因此,在练习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通过加大传球最大的极限远度来进行练习。

二、从“力”视角来思考

在篮球赛场上,比赛双方进行传接球时,经常会出现传不准、接不住、球被断的现象,由此可见,学会了不等于会用了;想用好不等于能用好。笔者围绕“篮球的传接球”中的“力”,从判断能力、控制能力、传球能力等方面来帮助学生实现从一筹莫展到游刃有余的质变。

1.判断能力。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醒传球者,领会同伴意图,避免“对手”干扰;告诫接球者,示意同伴配合,引诱“对手”中计。一是根据自己的实际传接球水平,来判断接球的同学是否能够有能力接到球,或者能判断防止对手是否断到球;二是判断时机,切不可坐等机会,在积极捕捉机会、利用机会时,还要主动创造机会,将球传给同伴。

2.控制能力。首先是要控制好球,防止在传球出手的一瞬间,被对方抢断球;二是接球者要有意识,准确判断接球的路线后,迅速作出反应接好球并保护好球,牢牢抓稳球,防止对手抢到球。

3.传球能力。传球能力的运用,往往由两种情况来决定,一是传接的距离,传球者是否有这个能力传出这么远的距离;二是传球者要了解同伴的接球能力。由此,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力”渗透教法的设计与运用,如组织学生学练传接球时,可确定3~5人一组,安排2~3人传接球、1~2人抢断球,传接失败或抢断成功后,失败者与成功者进行角色互换;组织传接球比赛,比传接、抢断的成功率;开展半场篮球赛,让学生感受比赛氛围,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判断能力,强化控制能力,升华传接能力。

三、从“面”视角来思考

赛在场上,不少运动员能做出富有创意的“非教科书式”动作,发挥超常,击懵对手;定格经典,愉悦观众。应该说,其灵感的激发,源自于扎实的基本功;其激情的迸发,靠的是丰富的想象力。回到“篮球的传接球”教学课堂上,当学生的传接球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体育教师应该鼓励双方,不断变换人身体的方向,即同伴之间的“正面对正面”“正面对侧面”及“正面对背面”的传接球,帮助学生夯实基本功,助推学生发展想象力。

1.“正面对正面”传接球。传接双方即使两人正面面对面站立,亦或处于移动中,只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这一低难度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须进行头上、腰部、胯下及左右侧等不同方位、难度稍高的传接球练习,以增加熟练度。

2.“正面对侧面”传接球。一名学生身体的正面朝向另外一名学生身体的侧面,要求之所以高于两人“正面对正面”传接球,是因为传接同伴的双方眼神暗示这一肢体语言的作用发挥大大降低,只能通过在练习中传接球的双方语言的提醒,才能最大化地增加默契配合的程度。

3.“正面对背面”传接球。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因防守队员的紧逼,导致传球者无法转身,而身体“背向”队友(同伴)进行传球,传球者只能靠语言提醒队友,接球者只能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或感觉接球。因此,体育教师千万不要忽视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要为学生步入赛场、减少失误,增加流畅度。

四、从“材”视角来思考

持器材运动与无器材运动的项目,两者的区别是,前者要求运动者必须形成一定的体感(篮球运动突出强调手感),方可持续学习、激发兴趣、取得进步,直至产生爱好心理,而后者没有要求;两者的共性是,持器材运动虽说不像无器材运动那么枯燥,但如果一成不变,则同样会让运动者感觉到乏味。在《篮球》教材“篮球的传接球”教学课堂,体育教师应该拓展篮球的“材质”,让学生体验不同手感,增添学练趣味,提升学练效果。

1.帮助学生体验手感。通过使用篮球进行一段时间的传接后,将篮球换成乒乓球、弹力球、沙袋、排球及足球等进行传接,让学生感受不同材质器材的手感,加深学生对篮球手感的认识。

2.增添学生学练趣味。一味使用篮球进行传接学练,会让学生感受不到异同,必将导致其感到枯燥乏味、情绪低落;而排球、乒乓球等不同器材的先后“介入”,会立刻唤醒学生,不同的手感,不同的传接球的方法,增加其难度,有效增添学练趣味。

3.提升课堂学练效果。乒乓球等不同材质的器材,其传接要领与篮球存在较大的区别。对于学生来说,在传接球练习时,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兴趣;通过学练,能强化学生的比较意识,区分不同器械的各自优势;经过思考,能加深理解篮球运动,提升课堂学练效果。

五、从“人”视角来思考

体育运动的主体是人,学练目标要靠人去达成;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必须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于持器材的运动项目,不但要求运动者掌握技术与技能,而且还要注重战术素养的积累;就篮球运动等集体项目而言,运动者除了具备个人能力外,还得接受配合意识的渗透及团队精神的打造等。在篮球运动中,属于个人的部分有运球、接球、断球、投篮、抢篮板球及无球跑动等;需要队友配合的是传接球、掩护与策应等。不管是个人的展示,还是集体的智慧,都是“人”在发挥作用。多年来,在“篮球的传接球”教学中,笔者坚持的做法:

1.“一α恪保刚开始学习篮球传接球时,为了让学生更快地熟练掌握最基本传接球的动作要领,体验传接球的手感,熟悉球性,可以采用一个人对墙传接球练习;一个人双手用力从地面反弹球接球练习;一个人空中自抛自接球练习。

2.“一对一”,强化学生篮球传接球的基本功,即要求传接球的双方在熟练掌握正确动作技术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多种传接球的方法,要求学生在传接球的过程中,力争零失误。

3.“一对多”,拓展传接辐射面,即在进行传接球学练时,要求一人和多人传接球时,必须高度专注,也就是说,传球者要把控传球的方向与力量,接球者要做好迎球的预判与准备。如一个人对二人的传接球,即一个人通过不停地跑步,依次接对面两个同伴传来的球;一个人站在等边三角形的重心上,依次接三个顶点同伴传来的球;一个人在正方形的交点上,接四个顶点同伴传来的球,等等。

4.“多对多”,延伸传接互动性。这是在“一对多”的基础上而上升的“多对多”的传接球练习,要求每一个参与者必须“因球而应”,即持续运动状态,不具突然性;彰显主动意识,增强实战能力。

例如,四人一组,A和B两同学站一排,C和D两同学站一排,A和B持球,分别传给C和D,在A和B传球后,A和B迅速互换位置,在C和D两同学接到A和B传的球后,也迅速互换位置,就在这样不停互换位置的情况下去接对方传的球,增加临场比赛的跑位能力。

第2篇:篮球传接球教学反思范文

篮球一直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最喜欢学习的一项教学内容。篮球运动是促进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方法,由于篮球运动的具有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篮球教学能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创新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学生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能促进其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等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内脏器官的能力,从而增强体质、发展体能,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下面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有效的进行篮球教学:

教学目标在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中占据了首要的位置,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体育教学目标必须与学生的内部要求相一致,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转化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动力。《课程标准》颁布后,在体育与健康课当中,学生掌握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已不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唯一目的,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已经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学习前后的提高程度等已成为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内容。因此,篮球教学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的一项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服务。根据高中体育课程标准,篮球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五个学习领域的培养目标,在高中阶段应达到的水平目标主要包括:较为熟练的掌握篮球运动技能战术;在篮球比赛和运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能够经常参加和组织篮球比赛,能够关注国内外的重要篮球赛事,如NBA等赛事。以《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例,教学目标可制定如下:①认知目标:95%学生了解篮球的锻炼价值以及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正确的动作要领。②技能目标:90%学生掌握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速度、力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和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影响高中篮球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学活动中所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学层面上的教学内容,是经过课程设置具体化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是学生活动的全部。教学内容不仅仅是一个“教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学什么”的问题,教师教的一定是学生所学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的效果。以往篮球技术教学内容,注重篮球基本技术学习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教学内容大多是选择一些基础的技术动作方法,如,投篮、运球、传球、防守等,按照技术动作的难易度,由易到难,不断循环,最后过渡到篮球比赛。但是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实际的比赛中很少用到课堂上所教的这些内容,篮球教学与运用是脱钩的。这是由于篮球技术动作中某些成分是固定的,而且有比较固定的动作结构特点(如投篮的手法),但在运用过程中动作组合是千变万化的。篮球技术的教学内容应包括基础技术和实战技术两部分,从学习作为篮球技术基础的若干单个技术动作到根据实战需要所运用的多种技术组合,再到在实战中体会如何运用所学技术,到最后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特异技术。这条技术学习的主线可以通过单元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篮球项目的模块由一系列相对独立但相互联系的教学单元构成,学生可以选择学习所有的单元,从而系统的学习篮球技术,如高一年的教学内容可安排如下:①行进间双手传接球。②断球:横断球、纵断球。③组合动作:一对一攻防练习;两人传接球与投篮练习;三人传接球与投篮练习。④二攻一与一防二。⑤游戏和比赛:半场三人篮球赛;全场简化规则的教学比赛有效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然后和同学一起进行学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篮球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实际的篮球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形成积极的教师期望,教学中要强化集体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不要给学生规定过分统一的要求,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与指导,最终实现学习目标。一线教师对篮球教学的方法认可度比较高的是“对部分教学内容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分组教学,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帮助,共同完成教学目标”、“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所学动作技术”和“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体会某一动作”。还是以《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例,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这一教材在初中就已经介绍学习,运球、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首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先欣赏篮球比赛,接着通过篮球课件了解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知识。然后采取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如教师讲解示范高运球与低运球动作技术,紧接着让学生展示,教师纠正错误。如运球时用手去打球,而不是用手腕、手指动作去拍按球。纠正方法:讲解并示范运球经肩(或肘)关节为轴,手腕随球的上下起付柔和地触球的正确动作要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先采用原地运球练习,体会动作;后进行行进间的运球练习。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逐步形成并掌握正确的运球技术。

第3篇:篮球传接球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篮球;意识;战术思维;教练员

一、篮球意识的含义及分类

意识作为一个范畴,是指人的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篮球意识从广义上说,是运动员对篮球的比赛的理解和认识。NBA原尼克斯队主教练纳帕特·赖利说:“一个运动员只是为自己获得球才会移动,他绝不是一名真正的运动员。如果他同时又会为同伴创造机会,使全队受益,才算懂得篮球运动的正真奥秘。”因此,可以把篮球意识定义为:运动员通过专项和反复实践,根据场上情况,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采取合理行动的心理过程的总和。篮球意识可按队员的临场表现,分为:

1.传、接球意识。比赛中随时准备接同伴传来的球,接球后传给有机会的同伴。在传、接球的过程中寻找有利战机。

2.投篮意识。接同伴传球后,要根据防守者的情况,及时把握好投篮时机。

3.突破意识。当接到球后若对方防守站位较近,没有投篮机会,则突破上蓝或分球,给同伴创造机会。

4.跑动掩护意识。当你无球时,主动给同伴做掩护,创造进攻的机会。

5.防快攻意识。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由攻转守的节奏上积极合理地运用封、堵、抢、夹、断等技术,密切地相互协作配合,并针对场上情况随机应变。

6.协同配合防守意识。指运动员既有积极能动地运用迫、逼、堵、截、封、盖、抢、打、断等个人防守技术,又有与同伴协同组成关门、交、换、抢过、保护、夹击、围守、补防等战术配合意识。

7.抢篮板球意识。是一种而巧妙的顽强的拼搏意识。运动员一旦建立起牢固的抢篮板球意识,就能在比赛中以极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机智地争夺篮板球。

二、篮球意识的构成要素

人的意识是旁人不能直接看到的,却必然从自身的运动过程中体现出来。运动员的篮球意识也必须从比赛的战术行动中表现出来。运动员篮球意识的构成要素:

1.技术的目的性。任何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为了正确地动用技术、战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必须头脑清楚,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力求使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带有一定的战术目的性。

2.行动的预见性。比赛双方对抗激烈,球场情况瞬息万变。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了取得最佳行动效果,就必须洞察情况变化,预见未来,准备好多种应付办法。

3.判断的准确性。比赛场上正确的行动来源于准确的判断,判断准确是正确发挥技、战术的前提。必须把一切行动建立在仔细观察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

4.行动的应变性。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往往要改变自己的行动,使进攻或防守有较大的突破性,出其不意,防其不备,打对手措手不及。同时,对场上主客观情况的变化,也需要迅速采取应变手段,随时改变进攻和防守战术。例如:裁判员的判罚尺度严时,应注意防守动作不易太大,以免犯规;如裁判的判罚尺度松时,则可大胆贴上防守,动作也可以大一些,限制对方的行动。

5.动作的隐蔽性。运动员为了有效地攻击对方,争取主动和优势,必须善于运用各种娴熟的动作技巧(假动作或隐蔽动作)去扰乱与迷惑对手的判断,以造成其错觉,而不过早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以赢得比赛的主动权。

6.行动的合理性。运动员行动的合理性表现在多方面,若比赛时运动员配合默契,攻防适时,该运则运,该投则投,该传则传,不拖泥带水。尤其是关键时刻驾驭比赛的能力更能体现出运动员行动的合理性。

7.配合的整体性。篮球比赛是集体性很强的竞技项目。运动员应积极与同伴配合,努力为本队创造进攻机会和组织严密的防守。同时,运动中个人技术的发挥不能理解为单独存在的活动。任何技术都是处在集体配合之中,都是全队整体战术的组成部分。篮球意识的形成和体现受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主要有:比赛中的观察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对训练比赛的态度、战术知识水平和战术训练、集体观念、教练员水平及本队同伴的水平等。

三、篮球意识的培养

根据前人的经验以及本人的感受,意识比技术更重要。技术不会,可以学会;但意识不强,则很难改变。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意识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应把它放在与技、战术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1.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是形成篮球意识的前提,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条件。有些运动员“意识”不强往往表现在临场情况不明,头脑不清,场上运动盲目,致使本人和全队技、战术的动用受到限制。因此,必须重视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可通过经常观摩训练和比赛,丰富自己的间接经验。在观摩中积极思维,将观摩看作是自己的一项实践机会,有意识地进入角色,并对场上的每一情况变化都做出一个假设性的思维反应,然后再同场上队员处理该情况所使用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比较。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动态观察能力,特别是两个以上动作的组合与衔接。培养运动员用眼睛余光观察的能力。

2.注重间接经验的积累。意识是一种经验的综合反应。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依赖于经验。作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间接经验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积累间接经验即是对前人经验的借鉴,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捷径。积累间接经验,应注重教练的传授,使理性知识得到升华;阅读前人的经验(有关专业、资料),从中得到启发;系统学习有关专业理论知识。

3.基本技术训练与篮球意识训练相结合。在基本技术训练中,不是独立地练技术动作,而是贯穿篮球意识的,把基本技术训练与培养篮球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助于在练习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运用能力,加快篮球意识的培养。

4.战术思维训练。球场上的各种信息进入运动员的大脑后,需要运动员经过自己的思维迅即做出判断。只有判断迅速准确,才能及时采取适当的技术、战术动作。因此,要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要求运动员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想练结合。这是激发运动员战术思维的重要训练手段,对形成和提高篮球意识能力有很大帮助。

第4篇:篮球传接球教学反思范文

篮球运动起源于游戏,由于它本身具有游戏特点,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发展,篮球从一种游戏已逐渐演变为现代的一种运动,技战术水平和规则改进使其更具有观赏性和挑战性。媒体传播和球星效应,都将成为诱发青少年喜爱篮球活动的因素。但我认为,就大多数青少年而言,他们喜欢的篮球活动实际上是以篮球为载体的游戏活动,他们能通过篮球游戏结伴交友、娱乐身心、享受运动的乐趣。

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技术教学方法对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篮球技术和形成规范的动作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即学生对所学的动作和技术兴趣不高或根本没有兴趣。比如,学习传接球技术时,如果教师对传接球技术的规范性要求高,抠动作的细节多,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没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课时量的保证是不可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如此一节课单个动作的反复重复,学生即便对篮球有一定的兴趣,对这样枯燥的教学也会失去原有的兴趣。结果可能是这样的:有的同学开始按自己的意愿三三两两地背着教师“玩”起了篮球,或者“打”起了比赛。

在篮球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应该把游戏渗透进去。首先必须采用在篮球技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渗透游戏比赛的方式。如在篮球的步法移动教学时,可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然后再让他们按要求进行练习。接着设计一个游戏,如“打旱鸭”游戏,许多同学围成一个圈,其他同学在圈里面,的同学拿球砸圈里面的同学,圈里的同学利用脚步移动进行躲闪。还有,在进行传接球教学的时候,不要单纯地让两个同学反复传接球练习,可以结合比赛的形式,设计跑动中传接球,从底线开始,两个人跑动中传接球快攻投篮(不许运球)。在进行运球技术教学时,可以设计运球往返接力投篮,S型运球接力或障碍运球接力,从底线运球到对面篮筐投篮,传球给下一个同学接力。在进行投篮教学时,可以设计投篮晋级比赛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投篮由近至远,投进再后撤一条线,直至最后一条线也投篮命中,看谁先投完谁就获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投篮命中率的要求。在进行防守技术练习时,可以设计成这样的游戏:进攻队员相互传球不准运球。在进行战术配合时也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如传切配合时可以进行传切配合接力比赛等。在所有项目教学得差不多的时候也可以设计综合性的游戏,如把运球和投篮联合起来设计一个游戏:从底线运球到对面篮筐三步上篮,再返回来交给下一个同学接力;还可以设计活动篮筐游戏,两个人手拉手形成一个活动篮筐,网住本方投来的球,看谁在规定时间网的球多谁就获胜。

总之,在篮球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贯彻游戏性,使同学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利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多用游戏和竞赛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篮球的技战术水平,使学生喜欢上篮球课,从而改变以往喜欢打篮球而不喜欢上篮球课的普遍现象。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在篮球教学中突出游戏的特点,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求思,善于求索,善于创新,总结经验,赋予篮球教学以艺术性的再创造,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氛围。

(作者单位 福建省安溪县第十一中学)

第5篇:篮球传接球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前锋 快攻意识 篮球运动 应变能力

1.研究目的

根据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实际,从理论上向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灌输前锋快攻的理念,在实践中形成潜在的快攻意识,从而达到前锋既能在阵地进攻中以精准的投篮得分,又能在本队得球后迅速快下,在对方未来得及及设防的情况下打对手措手不及,完成上篮得分的目的。构建内外结合、快攻迅猛、多种进攻方法相辅共融的攻击群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人和本队的优势,最终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对此进行整理。

2.2调查法:

对部分业余体校、篮球训练基地的领导及教练员进行了个别访谈或集体座谈等,并实地观看了一些业余体校青少年篮球训练课。

3.结果与分析

3.1快攻意识

运动员的篮球意识也必须从比赛的战术行动中表现出来。快攻发动的配合是由传球(第一传)和接应两个环节所构成,能否打成快攻,往往取决于能否及时发动,而能否及时发动,则取决于运动员是否具有良好的快攻意识,是否把握住最佳时机等。因此时机选择不当,将会直接影响快攻的发动效果,造成快攻战术配合失误或处于被动的地位。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快攻意识,掌握住时机的最佳结合点,提高快攻战术的成功率。可以说,没有良好的快攻意识,要想完成一次好的快攻从而达到得分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快攻意识也是影响篮球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3.2篮球前锋快攻意识的培养方法

快攻战术作为篮球进攻战术中一种最锐利的武器,被当前国内外篮球队普遍采用。它的核心是争取时间,创造战机。增加快攻次数的措施:①运用攻击性防守,增加对持球队员的压力,加强对球的争夺,迫使对方违例、失误和创造抢断球反击的机会;②提高快速反击的意识。快速反击意识是发动快攻的前提和基本条件,需要经过长期强化训练和培养。要使全队明确,本队获球就是发动快攻的信号,要立即果断进行反击,快速进行一传、接应、分散、快下和跟进;③积极拼抢后场篮板球。获得后场篮板球是发动快攻的主要来源,抢球后必须设法迅速将球传出,任何延误都会降低快攻的成功率;④提高抢断球能力。提高抢断球的意识和能力,可以增加快攻次数和成功率;⑤加快后场掷界外球速度和快下配合。在后场掷界外球发动快攻,关键在于掷界外球队员的快攻意识和加快后场掷界外球的速度,同时,前面的队员也应在本方获得掷界外球机会时,迅速沿边线快下,随时准备接球。

3.3篮球前锋快攻意识的训练

3.3.1前锋快攻意识的理解

NBA原尼克斯队主教练纳阳特·赖利说:“一个运动员只是为自己获得球才会移动,他绝不是一名真正的运动员。如果他同时又会为同伴创造机会,使全队受益,才算懂得篮球运动的正真奥秘。”因此,可以把篮球意识定义为:运动员通过专项理论学习和反复实践,根据场上情况,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采取合理行动的心理过程的总和。教学与训练是双边活动,不仅要有教练员的积极性指导;还要有运动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学习,只有对学习训练的目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才会在学习训练中产生自觉性和主动性,保证学习训练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训练效果,促进快攻意识得到发展。

3.3.2快攻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①反复强化快攻意识培养,在训练中对快攻意识要进行反复强化,提高队员观察判断速度,以及前场队员快速摆脱和后场队员跟进接应的意识,不放过每一次快攻机会。

②狠抓思想作风训练。快攻战术训练,必须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合理加大运动量。要培养运动员积极进取、不畏困难、勇敢果断的思想作风,与技、战术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③教学训练中,对接应分散、快下、跟进,以及跑动路线和前后层次等要有明确的要求。熟练后再逐步增加难度,逐步向机动灵活的阶段过渡。

④在训练中必须组织高大中锋队员参加,提高中锋抢篮板球的能力和一传速度,积极跟进。

⑤要坚持“快中求准”的指导思想。在快攻训练的初期,难免出现较多的失误,应该认真研究失误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逐步改进和提高,绝不能采取降低速度的训练方法。

4.结论与建议

快攻是当前国内外篮球队普遍采用的进攻战术,也是最能体我国现代篮球风格的进攻战术之一。快攻战术的训练对培养运动员积极主动、勇猛顽强的作风,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快速、准确、全面的技术,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篮球比赛是一项集体对抗性质的竞技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而且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篮球意识。运动员具备了良好的篮球意识,就能在比赛场上根据攻守态势,主动地寻找和掌握战机,采取恰当的对策和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人和本队的优势,克敌制胜。美国篮球专家认为:现代篮球比赛的取胜,60%靠思维,40%靠体力。现代篮球比赛的实践也证明,运动员水平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可见,篮球意识的培养应成为篮球训练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篮球训练过程中,应始终加强思想教育,注意培养运动员勇猛顽强,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和密切协作的团队精神。

在前锋快攻技战术的训练中应狠抓身体素质,脚步动作,传接球、运球、投篮和基础配合的训练与提高。在前锋技、战术的专项训练中,应始终贯穿快攻意识的训练,以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快攻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参考文献

[1]陈章云.篮球意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9).

[2]杨桦.论现代篮球战术意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

[3]陆国萍.周志仙.从心理学角度论球感和球感能力的培养[J].

第6篇:篮球传接球教学反思范文

课程总体目标

1.用活泼、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花式篮球运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2.学习花式篮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体验花式篮球运动过程并了解动作名称的含义。初步掌握花式篮球活动的基本方法,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

3..在花式篮球的活动中,锻炼身体,提高速度、力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准确的时空感觉。

4.在花式篮球的活动中努力展现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豁达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品质;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课程实施年级和内容

课程在三、四年级实施。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在常规的体育教学中渗透了篮球教学,学生已经熟悉篮球,选择花式篮球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符合三、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1.三年级内容

花式篮球百科:花式篮球运动的兴起、花式篮球运动的概述、世界最高水平的花式篮球表演队介绍、花式篮球明星介绍。

花式篮球基本技术:切水果、钓鱼、上步滚球、大风车、热土豆、上下换手、技术评比。

动作组合:二到三动作组合、技术评比。

2.四年级内容

花式篮球介绍:花式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世界花式篮球的麦加、花式篮球洛克公园的历史、洛克公园花式球手跟NBA明星的故事。

基本技术:过山车、钓鱼、交叉换手、假传球、八字绕腿、揉球、技术评比。

动作组合:四到五动作组合、技术评比。

课程的实施

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花式篮球教学归纳为如下教学步骤:游戏导入—教师示范讲解—组织学生练习—反思优化教学过程—教学巩固练习—激励性评价。

下面,我以一节课的教学片段为例,简单描述一下教学过程的实施。

动作内容:切水果

动作要求:左(右)手托球在腰部以下准备,将球抛起注意不要超过头部,抛起同时球往上手往下,另一只手伸直准备,手臂要直。球抛起同时另一手由外往里画一字切向一侧先接住球,之后再将球抛起,将另一之手再切回来。注意那只手抛球那只手接球,另一侧手做切的动作。一来一回要注意节奏,还有用手指尖拨球,重心要下去。

教学重点:手控球稳

教学难点:两臂协调配合

教学片段:1.游戏导入。篮球小游戏,提高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2.学生球性练习。练习双手体前拨球、单双手上抛接球、地滚8字绕球、跨下8字绕球、腰部绕球、提膝交接球等动作,增加手对球的肌肉感觉,为后面学习技能奠定基础。3.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4.学生用沙包进行动作练习(左右手互换)。由易到难,先用沙包,两臂协调配合,提高控球能力。学生用篮球集体模仿练习,体会动作,两臂协调配合,手控球稳。5.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要点是手控球稳。6.巩固练习。教师仔细观察指导纠错,强调重难点,同时给予鼓励。

教学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互评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学生展示,集体评价。二是两人一组互相互展示,相互评价。

课程成效

1.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花式篮球教学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增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强调左右手的练习,发展了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在花式篮球的学习过程中,练习了学生手部小肌肉群,刺激脑部的发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求学生练习中学会用脑,在练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使篮球运动与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体育技能,同时也提高了思维判断能力。

2.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花式篮球教学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激发了教师创造性教学,提高了教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们查资料,练习技术,共同备课,一起提高,增强了体育组的凝聚力。体育教师教授花式篮球又多了一项技能,使老师能够很快地融入到学生之中去。

第7篇:篮球传接球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领会教学法;高中女生;篮球教学;实践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223-02

一、选题依据

(一)问题的存在

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一些现象,男生喜欢篮球,但不喜欢篮球课,女生喜欢看篮球但不愿意打篮球。男生在总希望篮球课就打比赛,女生在篮球课时,在学习单纯技术时一板一眼的,练习看看是认真的,考试成绩也还可以,但到了教学比赛时,却往往乱成一团,什么技术应用和战术意识,完全体现不出来,到最后对篮球也只是停留在完成学习任务和考试的层面,直接影响了女生对从事篮球运动的兴趣和体育课。

在传统的篮球教学中,一般先让学生学习各项基本技术,例如准备姿势、步法移动、运球、投篮等,在对这些简单的动作反复练习、巩固的基础上,再学习简单的配合,到临近期末或雨天再学习裁判知识及一些战术配合,最后再安排几次教学比赛课。长期以来,由以技术为主的体育教学思想占了统治地位,在相当多的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学步骤过于细化和专业化的倾向。如女生平时很少机会接触到篮球,只有上课时才能拿到球,因而都急于想拿到练习,但是传统教学一堂课下来,女生们却没有多少机会碰到球,这种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篮球运动价值

篮球是以集体协作、相互配合,在运动中完成各项技战术的运动项目,以完美的配合得到满足,最终以胜负,获得体验和自信,它是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运动技能的综合体现。它的每项技术的完成,是在诸多因素同时存在的基础上实现其价值的,比如:在运动过程中应有对手的防守与对抗、同伴的掩护与配合、比赛的紧张与竞争、观众的欢呼与鼓励等因素,只有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完成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才能体现出篮球的真正内涵。

二、理论依据

(一)概念

领会教学法是由英国体育学者洛夫堡大学的两位教授宾嘉和霍普于80年代提出的革新球类教学的一种思路,其指导思想是把球类运动的特点及战术意识,而不是技巧作为球类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把教授学生领会篮球运动特性与战术作为利于篮球教学的突破口。

它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最大区别是:讲授球类运动项目时,教师不是基本技巧动作教起,而是首先对学生进行战术意识培养,教师在介绍战术之后,结合实践学生演示一些如何一次地临场复杂的情况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瞬间决断能力培训,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全面观察、把握时机的能力,教学比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尽量创造更多的条件为学生提供比赛机会,并体验比赛带给的和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在认识上对篮球运动的本质规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使该项运动成为学生们现在和今后锻炼身心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教学方法具有沟通和连接教与学、对教学内容加工、对知识技能和品德转化、激发学习动机等重要作用。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做到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既能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领会教学法经过近几年的反复实践与不断改进,已被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广泛采用。

(二)高中女生的身心特点

女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已经进入青春期,其身心将近成熟和完善,皮下脂肪增厚,肌纤维细,力量,速度,耐久力等身体素质差。心理方面不稳定,不成熟,表现为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心比较强,其意志表现为畏难、害羞、恐惧经不起失败的考验,不愿做动作、怕累怕脏、胆小怕事、意志品质脆弱等一系列症状。如果这种现象不加重视和针对性的解决,会导致女生对篮球或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体育课应起到让女生积极参与提高实践能力来完善自我作用。

三、实践与研究

(一)实践

1、球性练习。女生的篮球基础较为薄弱,教材内容选择和处理,一切尽量将基础性的内容实战化、游戏化,只要求达到目的即可,而不要求怎么完成,保护其学习趣味性。例如,将球从地面拍起来;绕遍身体可以绕的所有关节而不落地;各种抛接传球;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模仿看到她们所看到的篮球运动技术并以展示,让女生感觉原来篮球可以这么玩。随着学生球感的提升相应逐步提出与比赛相关实际要求,如比谁跑前去将球拍起拿住球快等。球性练习一般比较简单,所以除了少数学生可能需要指导。平时,多将球性练习渗透于课堂中,如准备活动中,放松练习中,让女生对篮球习以为常,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提升球感。

2、运球教学。运球技术没有会不会,只有好不好之说,是最基本最重要一项个人技术。但教学比赛中应用起来对女生来说其实难度很大,这也是女生对此项运动更乐于观看而不去接触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难度的递增上,一定要细化和灵活化,才能保护好女生们对篮球的兴趣。

初学阶段,从理解“持球走”等规则作为切入口,让女生在篮球场上根据自己需要,原地和跑动中运球,不丢球并到达目的为前提就可以,不过分强调细节。一方面鼓励女生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多练多摸索,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和能力强的同学的技术动作,运球时应如何协调用力和掌握其节奏,再给予更细化的技术指导练习进行验证练习。

到能自由运球阶段,从“二次运球”规则切入进一步提出实战要求,要求绕过固定位置障碍物(或人)达到目地的。随着能力提升,增添防守队员要求其根据同学的实际能力从消极防守演变到积极防守。对于能力强的同学,可以采用以多数人防守少数人来强化能力强的学生。过程中,女生们面临的各种各样问题,除了让同学们学习讨论,老师适当提示一些原则及过人技巧指导(假动作、转身等),然后再次展开专门性一系列可以让学生自己拓展练习进行实战强化,再进行比赛。

3、传球练习。

传球能力好坏,体现了传球队员有无战术意思和应变能力,也是保证团队正常配合的必须具备的素质。

无防守练习。两人一组,在场地内自由跑动,并在跑动中互相传球;两人一组运球追赶另一组选手的同伴,在教师的指导下变换角色,要求“球到人到”的原则。

有防守练习。防守队员从消极防守逐渐加大力度到积极防守。开始初期,女生很容易会出现老被抢去球现象,演变到最后往往变为“争球”练习。师生一起归纳出被抢截的情况并讨论分析,提出解决办法,教师提问并技术指导。

例如:问题1,持球者如何保护手中的球并把球成功传出?

答:利用身体挡住对方以作保护;利用中枢脚作旋转配以假动作骗开抢截球员后传球;也可以在抢截者还没有来得及抢截时做快速隐蔽传球。

指导:持球者练习中枢脚旋转,旋转时注意身体挡在球与抢截者之间,持球3秒后把球传出

问题2,假若传球路线被抢截队员隔着,你会采用哪些传球方法避开抢截者呢?

答:利用吊球和反弹球传球

指导:抢截者做消极抢截,使其完成,逐步加大力度到积极抢截

问题3,接应队员应怎么样协助队友传球呢?

答:移动自己的位置去改变同伴传球路线,使防守者难以判断

指导:持球者传球后便充当抢截球员

综合练习,从“一个抢二”,“二抢二”,“二抢三”,以此类推一直到演变成“五抢五”;按以上模式持球者从不能运球到可以运球的传球练习;在前基础上在对方限制区设制一个不能离开但在里面可以移动的接球队员;接到球或中途被抢截后角色转换,难度过渡细腻能让女生自然适应比赛中进攻传球时的紧迫感。

4、投篮练习。

投篮作为唯一得分手段,也是女生在教学比赛中提升兴趣和信心,体验学习成果最重要的一块。设定学生学习目标:把握投篮机会赢取2分,做准确的中距离(2-5)投篮。

投篮比赛,在距离篮框约3-5米处,设定五个投篮标记轮流进行,每人轮流投时,其他组员协助捡球。碰到小框为1分,篮圈为2分,命中为3分,哪组先到15分为胜。几轮下来,组里如有经验基础的同学肯定会指导同组成员,没有的自然会讨论、分析研究如何投准。教师此时鼓励女生观察有基础同学技术动作和思考利用物理知识来应用于练习。此后再集中起来了,让有投篮基础的学生分享投篮经验,教师帮着解释和归纳、补充,再针对性设置练习内容。

一对一半场,二对二半场……五对五半场,至全场比赛。按学生实际水平和场地分成三个(或以上)水平组,学生可以经过向申请到根据自己能力相当的组练习。在练习中,学生肯定会问到很阻碍,无法很好投篮得分,在比赛时,出现长时间没进球的僵局时,休息时间时,适时的抛出问题:

问题1,何时为投篮为最佳时机?

答:当自己在适当的投篮距离接球后,并判定对方来不及防守时便会尝试投篮。

问题2,怎么样投,能确保得分率高呢?

答:身体正向框,利用手指拖稳篮球,手和肘低于球体及贴近身体;膝盖微曲;当出手时食指和中指指向篮框,以求准确的投篮路线和弧度。教师再进行示范,然后按得出经验和理论去体验投篮技术。

因为比赛中影响投篮命中率因素太多,体力消耗太多而没有得分容易让女生失望泄气,此时要多加指导在被防守时投篮时机和技术应用。女生体力较差,尽量采少人数,短时间的小比赛主为,循环、淘汰练习,加强比赛中的投篮能力,以增信心。

5、篮板球练习。

抢篮板球场面,在女生中是一件极为可爱的事情。起初,都是看着球下来,后来都冲下篮板下方或者举手等着下来,跳起来抢,球总是被那几个同学抢到。对于这种现象,先请学生来讲其中的“秘诀”,学生口语化,更能让学生接受。此后,教师更为形象地专业地指出学生做到几点并示范,预备――移动――卡位――看时机跳接――传球或补篮,可以采用专门一个人不同位置投篮,进行专门抢篮板练习。

6、防守练习。女生在防守时,大多体现为,对手到哪里,她也跟到哪里,抢到哪里,容易一下子疲劳,而无法坚持下去,也容易把自己位置搞混淆了,有时方向也会搞错,女生投错篮的例子比比皆是。经过她们疲惫不堪、一片混战的防守后,再告诉她们,防守目的、及轻重缓急和一些基本的原则及方法。比如说,给学生分析防守意识时,想赢,在争取多得分的同时还不能让对方只顺利投篮得分。要站在投篮者和篮圈中间尽量阻碍其投准,不能让对方组织好有机会较好位置和时机投篮,进攻队员任何一个都可能为投手,所以要整体防守概念,限制区是投篮命中率高的地方,更是防守的重要区域等,几次体验后,就知道个大概,有了整体意识,从“人盯人”到了“联防”,也就有信心和体力更好继续下去。

7、教学比赛。

经过前面技术的学习和积累,学生已经经历了类似比赛的体验和意识,将学生掌握篮球能力水平分为多个场地进行层次练习,按“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模式慢慢合并。

教学调查结果得知:90%的女生感到学习方法实用、有效果,而且课上注意力集中,练习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跟以往教学形式单调死板,缺泛实效性,感觉没有实践机会的体育课感受完全不同,即充实学到东西,又感觉有成就,知道怎么打球了。由此可以看出“领会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现在运动技术都是从事此项运动人们中长期体验当中归纳提炼出来,在当学生先从事然后再帮其找到方法和答案时,更符合人对事物感知认识、探索理解和掌握应用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领会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女生对篮球战术意识的认识、理解;针对女生特点,通过游戏竞赛为主、逐步增加难度,不同立体的组合等方法,让女生们从自己运动经历体验中归纳出提炼出基本运动技术,利于她们的技术水平以及在比赛中运动用技术的能力;参与的密度和强度提高了女生的身体素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篮球技能,拓宽篮球知识,自信心的培养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二)建议

1、极大部分女生对篮球知识了解甚少,所以在引导阶段,不要用太多专业术语,尽量以她们平常生活上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要求她们达到教学所需要目标。以免因为不了解而没兴趣和没有信心,建议相关知识的传授与能力成正比进行,自然而然养成素养和意识。

2、从诱导女生领会篮球运动的本质入手,把教授女生领会篮球特点、规律与战术作为教学的突破口,要具体化、细化、简化、可操作。并在教学中尽量创造各种范围和难度的比赛机会,以使每个学生在比赛中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并体验比赛带给学生的快乐、兴奋、欣慰、痛惜、成功等情感体验。

3、自主教学、分层教学和领会教学有机结合使用。教学中,肯定会涉及到防守和对抗,能力水平的分层,自主的空间直接影响到女生学习效果,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女生讨论、商量划分和学习方法,尽量以鼓励为主,保护女生们积极性。

4、由于女生身体素质有限,在体验技术时,教师一定要沉得住气,放手充足的时间让她们去体验和交流、学习。才会引起她们对技术掌握的渴望,才会更为迫切和针对性学习和练习。

5、难度细化,进攻防守同步进行,层层递进,过渡到实战,一切以提高对抗能力作为重点,围绕竞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需要中,给予建议和帮助,逐步规范要求。由于女生身心特点和平时运动习惯,很少机会接触篮球,领会教学法给予女生更多时间体验实战,对提高女生对篮球运动更进一步深入理解和体验,技术水平提高和比赛意识同步提高,自信心大大提高,思维得到扩展。

通过领会教学法,让不太喜欢直接竞争的女生们体验了篮球本身所特有的游戏性,竞争性、集体性的特点,通过此教学方法,不光掌握技术和应用能力提高,在学习用自己方法解决问题中,同时也形成了女生自己的个性化打球,这是新的发现和收获,这是值得我们去进一步发现和关注,更应于保护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廖玉光等.“领会教学法”的思路[J].中国学校体育,1998,(3).

[3]张实践等.运动技术教学从哪里开始[J].中国学校体育,1998,(6).

[4]张楠.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运动“领会教学法”的实验研究.2002.10.

第8篇:篮球传接球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篮球意识 培养强化

一、篮球意识的概念

意识的基本含义是人所持有的、反应客观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运动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应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在长期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提炼起来的一种正确的心里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活动,简言之,是篮球运动员对篮球运动规律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二、篮球意识的特点

(一)内涵性

篮球意识是存在与运动员的动脑中,是长期坚持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的积累、思考所积淀形成的。平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具有内涵性,但是在篮球实践中篮球意识又潜移默化的影响这运动员的行动。

(二)支配性

篮球意识能动的支配运动的行为活动,进攻时篮球意识支配运动员积极的去思考合理的传球路线、空切突破时机、投篮时机等高效率的去完成进攻配合,提高进攻的成功率。防守时,可以分析进攻队员的行动路线,增强预判夹击防守的意图,抢篮板球时的卡位挡人,区域占位选择等。同时可以最限度的发挥运动自身的技术优势,素质优势全队的团队协作意识等。通过意识的支配作用放大个别环节的优势,使在整体上战胜对手。

(三)连续性

篮球运动中的进攻和防守都是连续的极少出现单一的行动,运动员比赛中的各种行动都受到意识的支配下进行。因此,在连续的攻防转换中,意识也是连续不断的,不间断的支配行动,一次技战术的结束就是下一次技战术行动的开始,运动员进行思维和决策。没有信就不能进行在思维,这就要求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收集和观察篮球运动的规律,以获得丰富的表象,去进行思维。换句话说;‘意在动前,意在动中’不间断的去思考决策。因此,篮球意识活动具有连续性。

三、篮球意识的形成过程

篮球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的意识过程,其实就运动员对篮球的认识、了解过程。通过积累、沉淀形成对篮球的独特认识,自我意识是运动员形成篮球意识的主要过程,时刻了解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作用、特点进而在战术思维的指导下去完成团队配合取得理想的运动成果。总之篮球意识形成的过程是感知观察、思维判断、行动反应、信息反馈等环节的不断循环所构成。

具体过程如下:在训练比赛现实中的感知观察,对抗条件下做出迅速的思维判断与思考,主动、积极、准确的应答反应,行为结果的反馈与评价。

四、篮球意识的培养

篮球意识的形成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实践-认识-在实践-在认识,从而使认识升华到意识,因此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教练员科学、系统的进行思想、文化、科技熏陶以及在比赛中的经验积累。

篮球意识的培养要贯穿与技战术训练的始终,因为篮球意识是在技战术运动中才能得到体现,意识是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因此要加强运动员的篮球文化知识的底蕴,提高智力才能为篮球意识的培养提供基础保障,还要结合心理训练,在激烈的对抗中,比赛白热化的状态中,心理优势凸显出重要性,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为篮球意识在比赛中应用提供保证。

(一)在技术训练中对篮球意识进行强化

篮球运动的技术训练包括脚步技术,传接球技术、投篮技术、抢篮板技术等,每一单项的训练都要渗透意识的培养,即在临场的时候能达到最优化的选择,脚步技术中强化篮球意识主要包括启动时机,变速时机、变向时机、横纵向移动的时机。传接球技术中传球方式的选择,及时准确,接球的时机与舒适度。投篮技术中投篮空间的选择、动作的完整性、以及投篮角度及弧度的选择。抢篮板技术中空间区域的保护、抢位挡人的选择以及起跳时机的观察

(二)在战术训练中对篮球意识进行强化

技术的熟练程度影响战术的执行效能,战术篮球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以及攻防转化过程中的时机把握。具体的战术行动有很多种,但本质套体现战术的效能型、简洁性避免复杂性。在训练中要贯彻这一战术思想,从而影响运动员对篮球运动的认识。重视基础战术的配合比如挡拆配合、突分配合、高位策应配合等中去渗透篮球意识的培养。

(三)丰富篮球理论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理论知识是篮球意识培养的保证,篮球运动的对抗技术性运动需要篮球运动员具备丰富的想象力、理解能力。所以对篮球运动员一定要进行篮球文化知识教育。篮球运动知识主要包括;了解运动生涯的常规知识、专项运动的发展潮流,理解技战术的特点、原理,项目的运动法则,还要了解古今中外的兵法、战例借以开阔思路、拓展思维提高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不仅强调运功员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把知识应用到训练中,加强理解。

五、结论

篮球意识是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意识的培养要在技战术训练中强化以及篮球知识的学习中培养。重视意识的培养,球队的风格才会灵活、多变以及应变能力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 柳建庆等.微观视角下中国篮球教练员人力资本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3:

第9篇:篮球传接球教学反思范文

论文摘要:篮球运动在我国开展的极为普遍,深受广大篮球爱好者的追捧与青睐,是高校体育健身的重要体育项目之一。在篮球比赛中,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体系的发展,高质量的传接球关系到每一次进攻最后能否打成并且得分,相反,传接球失误就会被对方抢断后快攻得分,从而影响战术的质量和比赛的胜负。由此可见,传接球技术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传接球的基本要点;现阶段学生在教学及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传接球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此提高学生的传接球能力及传接球意识。

1 传接球的基本要点

1.1 传接球技术体系分类

传球包括:推进性传球;转移性传球;隐蔽性传球

接球包括:原地接球;跑动接球;摆脱迎上接球

1.2 传球的基本要点

(1)传球时学生要视野宽阔,尽量做到全面观察场上情况,在后场由守转攻时,发现有快攻机会,必须抓住机会,传出高质量的长传球发动快攻。落阵地进攻时应先传给接近篮下的同伴,没有篮下进攻的机会再传给远篮的同伴耐心地组织进攻。

(2)传球时学生要观察场上的发展变化,准确判断,及时捕捉好的传球时机,当同伴摆脱了防守队员拥有有利进攻位置的瞬间,及时、准确地把球传给自己的队友,送出助攻,做到人到球到。

(3)传球时学生要加强传球的隐蔽性,传球的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而且要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好球,不要让防守队员轻易碰到球。

1.3 接球的基本要点

(1)判断好来球的方向,前、后、左、右、高吊、反弹等,由于来球的方向不同,所采用的接球方式和接球动作也不同。

(2)判断来球的力量和速度,来球的力量大,接球时要有缓冲;来球的速度快,脚步移动和接球的准备动作调整也要快。因此,在接球前必须对来球的力量和速度进行准确的判断。

(3)摆脱防守队员接球时,要利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好接球的线路,挡住防守队员可能断球的路线。另外,接球时要尽量抢步迎上接球,做到积极主动。

2 现阶段学生在教学和训练当中存在的问题

2.1 传接球技术动作不规范

学生掌握动作的熟练程度不够,做动作容易变形,特别是在紧逼盯防的情况下,处理球的技术动作更难控制,容易失误。

2.2 观察场上的发展变化不够准确

例如,篮下无盯防的同伴伸手要球时没看到,等看到后再传球时,补防队员及时赶到断球,本来是一次很好的助攻机会,就因为该传球时没传,不该传球时传了,结果成了一次失误。

2.3 技术动作运用不合理

不同位置的传接球所运用的技术动作应当有所区别。例如,外线队员传内线球,所采用的技术动作应该是高吊球或者是反弹球。很多同学在实际教学比赛中往往采用的是双手胸前传球,这种传球不具有隐蔽性,很容易被抢断。再有,不负责任的花架子传球。例如,外线队员之间的相互传导球,运用简单的双手或单手体前传球就能把球传到同伴手中,可很多同学在实际比赛中却采用技术动作比较难的单手背后传球,虽然这种传球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但这种传球失误率却很高,非常容易丢球。

2.4 单打独斗不传球

很多同学在教学比赛中犯这种毛病,一个人拿球单干,过于自我表现,不管同伙位置有多好,就是不传球,直至失误或被抢断。

3 解决问题的方法

3.1 规范传接球的技术动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养成边讲解边示范的良好教学习惯,同时指出动作的重点及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在学生练习传接球时,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动作错误,要及时进行纠正,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已达到强化动作的熟练程度。

3.2 注意观察场上的变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运球时养成抬头的习惯,抬头运球能够观察到球场上进攻队员和防守队员的位置变化,有好的机会能够送出美妙的助攻。进攻的无球队员也要注意观察场上的变化,利用积极地跑动创造进攻机会。  3.3在攻防两端选用合理的技术动作

在快攻进攻中左侧推进三步上篮时,用左手上篮完成投篮,右侧推进则用右手完成三步上篮。防守时应当利用积极地脚步移动封堵进攻队员的进攻路线,同时要利用好“圆柱体”原则减少犯规动作。

3.4 培养学生打团队篮球

在教学比赛中,培养学生打团队篮球,多传球少运球,利用传导球调动防守队员。无球队员要给有球队员多打掩护、挡拆等配合,或者给无球队员打掩护,给同伴创造好的进攻机会,也可以自己利用反跑摆脱防守队员接球进攻。五个人在攻防两端协同作战,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打出好的整体篮球。

4 学生传接球意识的培养

有好的技术,好的身体素质,好的团队,想要赢球还应具备好的传接球意识。传接球意识是运动员自觉的心理活动,是运动员在发挥技术的过程中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带有一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培养学生的传接球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简单的战术配合去培养学生的传接球意识。通过战术配合,能够让学生建立一种传接球的固定模式,从而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传接球意识。

(2)在教学比赛中教师发现学生在传接球出现问题时,马上暂停,给学生讲解、分析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传接球思路,从而培养正确的传接球意识。

(3)让学生多打比赛,多做总结,有助于学生传接球意识的提高。

5 传接球技术的练习方法

(1)两人一组相距五米至七米左右原地练习双手胸前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单手背后传球,每项练习50次。

要求:1)动作规范;2)传球到位。

(2)三人一组“8”字围绕全场传接球并上篮,往返两次后换组。

要求:1)传接球时不要跳;2)球领先于人有提前量;3)单手体前传球。

(3)半场四角传球。半场四个角每个角站3个人,开始时用一个球,熟练后用两个、三个球。

要求:1)跑动路线为弧线;2)传球后在接球队员身后跑过,到对面后排到队尾。

6 结束语

良好的传接球技术和意识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培养出来的,要在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当中总结不足、积累经验和教训逐步的进行提高。在篮球场上,要争取做到像“魔术师”一样的妙传手,从而体验到篮球运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叶国雄,陈树华,主编.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3

[2] 张三璋,等,编著.篮球防守基础技术战术训练法[M].哈尔滨:黑龙?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0

[3] 盖尔哈特海克尔,曼弗里德葛欧瑟,著.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法[M],2000